第二章学前教育研究问题的类型、来源与陈述

合集下载

自考03657学前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考点汇总

自考03657学前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考点汇总

•••••本章考点归纳考点1 学前教育研究的研究对象考点2 学前教育研究的类型考点3 观察法的概念考点4 实验法的概念考点5 调查法的概念考点6 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考点7 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园教师适宜的研究方法【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章考点归纳择考点1 研究问题的来源2、关注国内保教问题3、关注世界性保教问题考点2 研究问题的类型1、理论性研究问题与应用性研究问题3、纵向研究问题、横向研究问题与自选研究问题等。

考点3 研究问题的目的指向与价值判断考点3 研究问题的目的指向与价值判断3、研究问题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4、研究问题是符合伦理、道德的5、研究问题有新颖性、创新性考点4 研究问题陈述的要求考点5 研究问题陈述易犯的错误【答案解析】本章考点归纳考点1 学前教育文献的类型印刷型与非印刷型两类考点2 一次文献的概念等。

考点3 二次文献的概念考点4 三次文献的概念考点5 文献检索的方法考点6 文献检索的途径考点7 文献综述的概念考点8 文献综述的类型考点9 文献综述的步骤【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章考点归纳方案考点1 一般研究计划的内容考点2 研究问题的性质类型1、状态特征分析判断考点3 研究设计的类型考点4 分析单位的类型1、个人2、个体的某一特征或状态3、群体4、组织考点5 研究假设的分类1、事实性假设2、统计假设考点6 抽样设计的概念和类型单纯随机抽样设计,机械抽样设计、整群抽样设计和分层抽样设计)2、非随机抽样(考点7 提出研究假设的方法考点8 概念的操作化【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1.(★)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研究者在学前教育科学理论和其他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讨该年龄段教育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揭示其规律,进而有效地改善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实践过程。

(必考)2.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对象: 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程序、方法上的规范。

3.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1)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2)研究范围的广泛性3)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4)研究的伦理性4. (★)研究的目的:(1)描述(2)解释(3)解决问题5. (★)基本原则:(1)、教育性(反例:华生“恐惧实验”违背了教育性原则)(2)、伦理性(3)、实用性 (4)、可行性 (5)、适宜性6.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一)确定研究问题(研究现象)(二)制定研究计划和工作计划(三)收集研究资料(四)整理和分析资料(五)形成研究结论(六)撰写研究报告7. (★)基本类别:划分依据:研究功能、目的与作用分为:(一)基础研究(纯理论化的研究,注重知识、原理原则)、应用研究(实际化的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为研究目的。

)、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

(基础研究(为什么)应用研究(是什么)、发展研究-(如何改进)、评价研(怎么样)预测研究--(将会怎么样))(二)划分依据:研究持续的时间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三)划分依据:研究对象数量的多少分为: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四)定性研究、质的研究和定量研究8、(★)量的研究含义:又称定量研究,量化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

(用数字和量度描述,而不是用语言文字。

)9. (★)质的研究定义: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章学前教育研究设计讲课文档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章学前教育研究设计讲课文档

①新(颖性二课题):创前人新未性曾研原究则过的问题,即填补空白。
②发展性课题:前人虽有研究,但需要充实和完善, 或提出新的依据和认识,即有所发现和补充。
③引进行课题:国外已有,需要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即把其他领域的先进技术, 经过消化、吸收,引进到教育研究领域。
和无关变量。 2.了解调节变量和中间变量。 能力要求 1.能够区别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2.学会给变量下定义。
现在二十八页,总共五十三页。
一、什么是研究变量
研究变量指研究者感兴趣的、所要研究与测量的、随条件 和情境变化而变化的因素。即,变量就是会变化的、有 差异的因素。
变量是相对于常量而言的,常量指在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相 同的特征或条件,而变量则是指在一个研究中不同的个体具有 不同的特征或条件。
有意注意:
抽象定义: 操作定义: 1、在意志努力下,进行的图形辨识操作(对幼
儿材料驱动加工方式的测试) 2、在意志努力下,完成图形的译码操作(对幼
儿概念驱动加工方式的测试)
现在三十五页,总共五十三页。
二、下操作定义的注意事项
现在三十六页,总共五十三页。
第五节 选择研究对象——抽样
知识要点 1.掌握总体、样本与抽样的概念 2.理解抽样的基本要求 能力要求 学会抽样的基本方法
度上代表总体。 4.合理的样本容量。
现在三十九页,总共五十三页。
三、抽样的基本方法
(一)概率抽样 每个研究对象被抽取的概率是已知的,抽样方式是
随机的。 1.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摇号机、随机数字) 练习
现在四十页,总共五十三页。
2.系统随机抽样 (等距抽样、机械抽样)是把总体中所有的个体安某种
顺序编号,然后依固定的间隔抽取样本。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第一章学前教育研究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研究的含义与特征一、什么是学前教育研究1、科学研究是指人们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探究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规律,以获取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

其核心是知识的拓展和问题的解决。

2、教育研究就是人们在教育科学理论和其他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教育领域内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并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

3、学前教育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一个分支。

在我国,学前教育通常是指针对0-6岁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根据教育场所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托儿所教育(3岁前)和幼儿园教育(3-6岁)等。

不论广义或狭义,学前教育研究都可以被理解为研究者在学前教育科学理论和其他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讨该年龄阶段教育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揭示其规律,进而有效的改善和体改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实践过程。

二、学前教育研究的特征教育研究的特征:1、规范性2、系统性3、创造性4、历史性5、经验性6、有效性7、可靠性。

学前教育研究的特征除此之外还有1、研究对象的主体性2、研究内容的广泛性3、研究背景的开放性。

第二节学前教育研究的价值、目的与原则一、学前教育研究的价值1、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孩子2、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探寻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3、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纠正教育实践中的偏差二、学前教育研究的目的1、描述2、解释3、解决问题三、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1、教育性2、伦理性3、实用性4、可行性5、适宜性第三节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一、确定研究问题二、制定研究计划和工作计划三、收集研究资料1、保持客观性2、注意系统性四、整理和分析资料五、形成研究结论六、撰写研究报告第四节学前教育研究的类型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根据研究目的指向的不同,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大纲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大纲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复习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初步技能和能力,对学前教育研究工作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从而增强从事学前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讲授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科研的步骤以及研究的数据统计方法,重点讲授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

具体来说,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是以心理与教育统计为基础,研究学前教育领域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学前教育研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具备良好的教育科研素质,能运用所学知识与理论正确分析学前教育领域的热点现象和问题,用初步掌握的学前教育科研技能和能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激发职业兴趣,稳固专业思想,培养一定的职业责任感,成为一名合格的学前教师。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本课程教学中,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要求: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讲授学前教育科研理论知识时,注重联系学前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教学,反对从书本到书本、单调乏味地机械讲授。

2、坚持在教学中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为核心。

在教学中传授理论知识是基础和中介,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学会思考和分析是本课程更为重要的目的和任务。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如案例教学法等),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他们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磨练学生的科研技能。

注重学生未来从事学前科研的要求,从研究课题的选定、研究假设的建构、研究方法的选用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等方面磨练学生的基本技能。

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何为学前教育研究第一节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轨迹第三节幼儿教师作为研究者第二章学前教育研究问题的选择——如何发现研究课题第一节确定研究课题第二节讨论研究问题的目的第三节研究问题的陈述第三章学前教育文献的检索——如何获取研究信息第一节教育文献的类型第二节文献检索第三节如何写文献综述第四章学前教育研究课题的设计——如何设计研究课题第一节研究操作前的设计第二节研究操作中的设计第三节研究设计的形式化体现第五章学前教育观察研究——如何观察儿童的所作所为第一节学前教育观察的类型第二节学前教育观察前的准备第三节学前教育观察的实施第六章学前教育访谈研究——如何获得研究对象的所思所想第一节学前教育访谈研究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访谈研究的类型第三节访谈研究的设计程序与实施技巧第七章学前教育问卷调查——如何了解当前的学前教育现状第一节学前教育问卷的类型第二节学前教育问卷的设计第八章学前教育测量研究——如何测定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第一节学前教育测量概述第二节测验的评估标准第三节测验的编制与实施第四节常见的学前教育测验第九章学前教育实验研究——如何探索学前教育研究的因果关系第一节学前教育实验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实验的分类与过程第三节学前教育实验设计第十章学前教育行动研究——如何使幼儿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第一节教育行动研究概述第二节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思想第三节学前教育领域如何开展行动研究第十一章质的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如何分析研究中的文字资料第一节质的研究与质的研究资料第二节质的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步骤第三节质的研究资料的分析技巧和思维方式第四节提高质的研究资料的真实性第十二章量化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如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第一节数据的统计描述第二节数据的统计推断第三节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第十三章学前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达——如何撰写研究报告与研究论文第一节研究报告与研究论文的一般写作要求第二节研究报告与研究论文的写作格式第三节教育研究报告与研究论文的写作技巧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末考试复习提纲1.知道样本、大样本、小样本2.知道检索文献的方式3.知道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分类4.知道抽样的分类5.知道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6.知道对文献资料鉴别的内容7.知道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类型8.知道变量的分类9.理解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10.理解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11.理解强度抽样、最大差异抽样、关键个案抽样、同质性抽样的概念12.理解操作型定义的设计方式13.理解一般性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大纲简答第一章到第十一章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大纲简答第一章到第十一章
(3)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和系统化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后)
21、古代研究主要运用两种基本方法:
(1)自然观察
(2)经验总结
22、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的分类:
(1)观察法
(2)调查法
(3)测验法
(4)教育实验法
(5)教育经验总结法
(6)行动研究法
23、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的方法:
(3)观察资料的质量受制于观察者的质量
61、各类观察法的优缺点:
62、各类观察法的比较:
63、观察内容具体化的要求:
64、观察内容操作化的要求:
(1)要给各类观察内容给出操作性定义
(2)必须设计出各类观察内容的观察指标
65、观测指标的主要类型:
(1)定类指标
(2)定序指标
(4)课题研究的方式和方法
(5)课题研究进度和人员分工
(6)研究经费概算及仪器设备的购置
54、研究计划中的各项内容:
55、研究计划的整体性:
56、制定研究计划的基本要求:
(1)研究计划应反映科研活动的基本规范
(2)研究计划应考虑具体的研究环境和条件
(3)研究计划应做到严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80、调查法的基本步骤:
81、调查法个步骤之间的联系:
(1)确定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3)定比指标
66、设计观测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类型
(2)观察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3)研究活动在统计方法上的要求
67、观察方法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1)观察的目的
(2)研究对象活动的特点
(3)观察者具备的观察条件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之研究问题的选择与陈述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之研究问题的选择与陈述
从题目中很难看出这篇论文的核心与重点,应该是探 讨折纸活动中如何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涉及到许多 方面,如策略、活动形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对教 师提出的挑战。但这显然过于宽泛,题目过大。建议 缩小题目范围,可重点放在策略探讨方面。
折纸活动中发展幼儿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
巧手绘画,无限遐想
集中在教学策 略方面
研究问题陈述的 基本要求
研究问题陈述 的常见错误
一、研究问题陈述的基本要求
表达要简洁明了,并确定研究 活动的关键内容
一般涉及名词术语的界定和研 究范围的限定两个问题
可采用叙述或描述的形式,也 可采用问题的形式
试一试:如何表述研究问题
• 一位农村幼儿园的园长想挖掘与利用当地常见的材料 ——“稻草”,如可投放在活动区中作为操作材料、 开展编制等活动、还可开展科学探索活动等。
决定研究 方法
撰写研究 问题论证
报告
研究问题具体化也称为课题聚焦。 它的主要的任务就是将已经确定 的研究问题范围缩小,并对研究 问题进行分解,逐步的使问题变 得具体、清晰、明确、具有可操 作性。
研究问题具体化例举
艺术
音乐
美术
舞蹈
美术
教师
幼儿
幼儿
美术表现
美术学习
美术发展
美术表现
以 往 学

师 教教教 幼 学学学
第二种方法就是对重要的术语或语词进行操 作性定义。操作性定义是指从具体的行为、 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是将 概念和事实联系起来的桥梁。
二、研究问题的来源与产生过程
(一)研究问题的来源
• 教师自身及幼儿园中的教 育问题
• 国内外普遍存在的学前教 育问题
• 历史性、世界性的学前教 育问题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章节测试第二章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章节测试第二章

第二章幼儿园教师的研究课题从哪里选择一、单项选择题1.幼儿教师做课题的根本立足点是A.本班的教育与养护问题B.提高幼儿师资素质问题C.园本课程研究问题D.儿童秩序、规则意识养成问题【解析】: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前教育研究问题的来源。

探讨研究问题的来源,首先要关注幼儿园自身的保教问题。

幼儿教师做课题的根本立足点应该是本国,甚至本班的教育与养护问题。

幼儿园与教师身边存在的各类问题、困难与积累经验往往就是课题生成的源泉。

2.应用性研究问题的研究成果对学前教育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的指导价值。

其中涉及学前教育在某一方面、某一地区、某一部门的实际问题属于应用性研究问题的A.第一层次B.第二层次C.第三层次D.第四层次【解析】: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研究问题的类型。

研究问题可分为理论性研究问题和应用性研究问题。

应用性研究问题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涉及的是全局的学前教育的实际问题;第二层次是指涉及学前教育在某一方面、某地区、某一部门的实际问题;第三层次是指涉及学前教育工作中个别的实际问题。

3.根据研究活动对问题探讨的深度不同可将研究问题分为不同类型,其中关心“为什么”的问题,研究难度较大的研究是A.描述性研究B.因果性研究C.预测性研究D.多元性研究【解析】: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研究问题的类型。

根据研究活动对问题探讨的深度不同可将研究问题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因果性研究问题是探索和揭示学前教育中几种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问题。

这类研究关心的是“为什么”的问题,其研究层次较高,难度也比描述性研究要大。

4.下列不属于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核心目的是A.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B.为家长服务C.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发展D.促进个体专业成长并获得经济收益【解析】:D二、多项选择题5.以研究活动对问题探讨的深度为划分依据,研究问题可分为A.因果性研究问题B.纵向研究问题C.自选研究问题D.追踪实验研究法问题E.应用性研究问题【解析】:A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研究问题的类型。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刘晶波2016年版本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刘晶波2016年版本

• 问题的陈述
陈述应该指明总体的中心议题和问题的
前后背景。研究问题的陈述应该简洁明了,
并确定研究活动的关键因素(变量)。
• 操作性定义
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 界定变量含义的方法。即从具体的行为、特 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 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从本 质上说,下操作性定义就是详细描述研究变 量的操作程序和测量指标。
选择研 究问题
查阅相 关文献
设计研 究方案
搜集数 据信息
分析处 理数据
得出研 究结论
撰写研 究报告
(一)选择研究主题,形成研究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 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 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 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 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第二节、学前教育研究的基础与 类别
• 一、学前教育研究的 基础
• 1哲学 • 2心理学 • 3社会学
• 二、学前教育的类别 • 1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 2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 • 3个案研究与成组研究 • 4定性研究、量的研究
与质的研究
• 5行动研究
威廉·维尔斯曼在《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一书中,根据研究的目的,把教育研究分为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根据研究的量化程度, 把教育研究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所谓 定性研究就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 用数字和量度”,所谓定量研究就“用数字 和量度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语言文字”。 这是对典型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定义, 在实际教育研究中典型的定性研究或定量研 究并不多,所以维尔斯曼强调,定性与定量 研究是一个连续体,在实际运用中,它们的 连续性多于它们的两分性。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章基本概念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章基本概念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章基本概念第一篇: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章基本概念第二章基本概念抽样是指从一个总体重选取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抽取的研究对象的总体又称为母体或全域,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部总和。

样本:抽样总体中的单个成员是抽样单位,抽取出来的那一部分叫做样本,是能够代表总体的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

参数:由来自同一个总体的无数样本数据而获得的该总体的某种特征,称为参数。

随机抽样也叫概率抽样,是指在抽取样本时,研究者严格遵循随机性原则的抽样方法。

通过某种随机化过程,以保证总体中每一抽取单位被抽取的概率非零,即每个成员都有被选择成为样本的机会。

非概率抽样:是指研究者不用严格遵循随机性原则而进行的抽样。

抽样误差:又叫随即误差,是由随机抽样方法的先天局限造成的。

变量是随着条件或情景的变化而在质和量的方面起变化的个体的某些特征或方面。

自变量:也称研究变量,是能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变量。

一般是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地变化并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或条件的组合。

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研究中需要观测的指标。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一般是指研究对象所具有有的可以进行测量的某些方面或因素。

控制变量是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也叫无关变量,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可以控制的。

测量就是一个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和法则,对一定的事件或物体的某些特征或属性给出具有规定意义的数值的过程。

抽样误差又叫随机误差,是由随机抽样方法的先天局限造成的,当随机样本被用来代替总体时,由于随机波动的原因,抽样误差总是存在的。

即使是有代表性的样本,当重复测量某一属性时,其结果也可能只是相似,总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不会完全一致。

测量误差是使用各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时所造成的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由与研究目的物管的因素所引起的有规律性的误差,持续的使测量或研究结果向某一方向产生偏差。

抽象定义是对概念或命题共同本质的概括。

操作性定义就是研究者按照特定研究中对变量进行测量时所要进行的必要操作过程下变量定义,包括对必须测定的活动及操作过程作详细说明。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篇: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末考试复习提纲2012-2013年度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填空10分,选择2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24分,计算10分,论述16分1.知道样本、大样本、小样本2.知道检索文献的方式3.知道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分类4.知道抽样的分类5.知道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6.知道对文献资料鉴别的内容7.知道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类型8.知道变量的分类9.理解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10.理解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11.理解强度抽样、最大差异抽样、关键个案抽样、同质性抽样的概念12.理解操作型定义的设计方式13.理解一般性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

14.理解文献的分类15.理解教育文献法的局限16.理解搜集文献的方法17.理解研究指标设计应该注意的事项18.理解观察法的分类19.理解教育调查法的基本调查途径20.理解调查问卷中问题题目的类型21.理解信度、效度、内在效度、外在效度、内在信度、外在信度21.知道教育经验总结法、无关变量、概念的操作定定义、概念的语义性定义、个案研究法、文献综述、质的研究、抽样、追踪法、引言的概念。

22.掌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研究指标设计应遵循的程序、个案研究法的特点、选题应该注意的问题、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层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23.知道分类随机抽样的计算方法24.知道并理解问卷编制应该注意的事项25.知道并理解问卷调查的结构第二篇:学前教育科研方法112《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模拟试卷二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站点: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一、名词解释(本题共有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行动研究法2、假设二、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8分,共32分)1、运用观察法应遵循哪些原则?2、科学研究选题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3、简述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学前教育的研究课题及原因

学前教育的研究课题及原因

学前教育的研究课题及原因“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而这种持续发展的实现离不开对学前教育规律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认知。

从某种意义上说,认识和掌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实现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幼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当以科学方法认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要坚持以儿童为中心,在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服务;要通过理论指导、研究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要通过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9年7月15日)教育科学研究,是研究者和学习者对某一问题以及某一活动(现象)发生规律研究结果、观察总结与经验提炼的过程。

学习科学研究一般是以研究者为主体进行理论分析或问题研究。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分析研究对象、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等方面内容。

本文作者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罗小薇女士。

在此对近一年来幼儿教育学领域相关研究的主要课题及相关原因进行分析整理总结供大家参考。

1.关于幼儿德育的研究“幼儿教育是面向儿童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教育,它不仅是儿童人生发展阶段的重要阶段,也是幼儿发展规律在人生活中的重要体现。

因此,在学前教育中,必须重视对幼儿德育工作,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发展。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9年7月20日)“学前教育德育内容应当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人为本、绿色安全等德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幼儿生活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游戏场所以及游戏材料。

通过活动为幼儿创设一种能够充分感受、体验、认识自然风景、身边环境及生活现象、学习生活现象等的学习环境。

创设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积极健康、充满爱和欢乐的成长环境”[1]。

据统计目前关于幼儿德育研究热点主要有:德育目标选择、德育实践方法选择等。

其主要课题有:德育目标选择:如何明确幼儿园德育目标;如何体现德育内容重点难点;如何解决幼儿德育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困难等问题。

第二章学前教育研究问题的类型、来源与陈述

第二章学前教育研究问题的类型、来源与陈述
(三)“意义类问题”和“情境类问题”
这两类问题实际上是“过程性问题”下面的两个分支,前者
6
探讨的是当事人对有关事情的意义解释,后者探讨的是在某一特 定情境下发生的社会现象。例如,一个典型的“意义类问题”可 以是“学前教育男生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专业的?”一个明显的“情 境类问题”是“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是如何度过自己专业学习的每 一天的?”这两类问题是质的研究者经常使用的问题,因为它们 反映了质的研究的两个重要特征:首先,对被研究者的意义建构 进行研究;其次,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研究。所谓“被研究者的意 义建构”是指被研究者自己对某一现象或事件的看法和态度,这 种“看法和态度”作为研究对象为研究者所用,从而探究被研究 者的意义解释。
7
(四)“描述性问题”、“解释性问题”、“理论性问题”、“推论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
“描述性问题”主要是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例如“本科生 导师是如何引导学前教育专业男生适应专业学习生活的?”“。解 释性问题”是从当事人的角度对特定社会现象进行解释,例如“本 科生导师指导学前教育专业男生适应该专业学习的举措对这些 男生意味着什么?”“。 理论性问题”是对特定社会现象进行理论 上的探讨,例如“本科生导师指导学前教育专业男生适应该专业 学习的举措对教育学理论有何贡献?”“。 推导性问题”是为了探 讨此研究结果是否适合其他类似的情形,例如“本科生导师指导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适应该专业学习的举措是否适合幼师学校的 男生?”。“评价性问题”是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价值上的判断, 例如“本科生导师指导学前教以是幼儿园课程领域问题、课堂教学问题、游戏问题,也 可以是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儿童发展问题。比如我国儿童艺术教 育的变革及其影响因素;幼儿园乡土教育的价值与内容选择;幼 儿园中班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 差异性研究等。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复习资料

衢州学院成教部江山中专教学点2010级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资料第一章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及特征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活动过程。

二、科学研究特征1、客观性(对象、过程、结果)2、系统性(内容、方法、结果)3、创造性(内容、方法、创新思维)第二节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一、更好的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幼教质量。

二、发展学前教育科学,建立和逐步完善学科知识体系.三、提高教育和研究工作者的研究意识和从事科研的能力水平。

四、通过学前教育科研,促进教育改革,推进幼教实践的深入。

第三节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回顾及发展趋势一、历史回顾1、1808年,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一般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2、1840,德国儿童教育家福禄贝尔创立了第一所“幼儿园”,并创立了幼儿教育体系。

3、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是开创幼儿教育实验研究的先躯。

著作—《蒙台梭利法》4、中国幼教实验的开创者—陈鹤琴。

创办我国第一所幼稚教育实验中心—鼓楼幼稚园。

二、发展趋势(一)研究课题范围的扩展1、补偿教育和预备教育补偿教育(compensatory education)系指为文化不利(culturally disadvantaged)儿童设计不同教育方案,以补偿其幼年缺乏文化剌激的环境,进而减少其课业学习困难和增进课业学习能力.2、家庭教育3、儿童社会性、情感与个性全面发展的研究受到重视.4、幼小衔接教育的研究。

5、学前课程研究。

6、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和保教人员培训方面的研究。

7、电化教育、社会传播媒介在幼教中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西方:自然研究-—实验研究——实验法—-自然研究--二者相结合——现场研究、取样研究(时间取样和事件取样)前苏联:经验法-—实验法——二者并重——经验法中改进观察法和调查法.三、我国幼教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一)研究尚处于较低水平(二)研究方法需改进(三)结合国情探讨问题不够,研究的争鸣气氛不足(四)系统深入的协作性研究欠缺第二章学前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与设计第一节选题概述一、正确选题的意义1、选题是研究的起点2、选题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和水平3、课题影响着研究研究过程的方向,对整个研究工作起制约作用。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知识要点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知识要点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框架一、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概述——-——-(第一章)二、研究前期准备—-——--(第二章、第三章)三、量的研究—--———-(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四、质的研究—-—--—(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五、行动研究-—--—-(第十四章)第一章学前教育研究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研究的含义与特征一、什么是学前教育研究1、科学研究是指人们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探究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规律,以获取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

其核心是知识的拓展和问题的解决。

2、教育研究就是人们在教育科学理论和其他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教育领域内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并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

3、学前教育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一个分支。

在我国,学前教育通常是指针对0-6岁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根据教育场所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托儿所教育(3岁前)和幼儿园教育(3—6岁)等。

不论广义或狭义,学前教育研究都可以被理解为研究者在学前教育科学理论和其他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讨该年龄阶段教育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揭示其规律,进而有效的改善和体改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实践过程。

二、学前教育研究的特征教育研究的特征:1、规范性2、系统性3、创造性4、历史性5、经验性6、有效性7、可靠性.学前教育研究的特征:1、研究对象的主体性2、研究内容的广泛性3、研究背景的开放性。

第二节学前教育研究的价值、目的与原则一、学前教育研究的价值1、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孩子2、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探寻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3、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纠正教育实践中的偏差二、学前教育研究的目的1、描述2、解释3、解决问题三、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1、教育性2、伦理性3、实用性4、可行性5、适宜性第三节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一、确定研究问题二、制定研究计划和工作计划三、收集研究资料1、保持客观性2、注意系统性四、整理和分析资料五、形成研究结论六、撰写研究报告第四节学前教育研究的类型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根据研究目的指向的不同,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学前教育研究课题

学前教育研究课题

学前教育研究课题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和生活技能的培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课题备受关注,旨在探索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一、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儿童在学前阶段的认知能力迅速发展,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

研究可以聚焦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例如,3 岁儿童与 5 岁儿童在注意力集中时间上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还可以探讨如何通过游戏和活动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例如,拼图游戏对于儿童空间认知能力的培养效果如何?绘本阅读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二、学前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研究社会情感的发展对于儿童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研究课题可以包括学前儿童的情绪表达和调节能力的培养,如何帮助儿童学会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如愤怒、恐惧和快乐。

另外,探究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例如,什么样的环境和活动有助于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同伴交往中,儿童如何学会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三、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方法的研究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育质量。

研究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前教育课程进行比较和分析,例如蒙台梭利课程、瑞吉欧课程等,探讨它们在我国教育环境中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教学方法方面,可以研究如何运用情景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方法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中的购物情境,让儿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加减法。

四、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研究家庭和幼儿园在儿童的教育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研究可以关注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如何建立有效的家园合作模式,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比如,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和效果如何?幼儿园如何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发展需求?五、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教育质量。

学前教育研究类型

学前教育研究类型

学前教育研究类型学前教育研究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前教育是指儿童0-6岁期间的教育,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和学前儿童期。

学前教育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下面就学前教育研究类型进行简要介绍。

一、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是指通过实验和观察等实证方法,以测量、分析或评估的方式,从而得出一个可靠的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证性研究可以深入地研究学前教育中儿童发展情况、教学活动形式和教师教学行为等,从而推断出学前教育的各项原则和方法。

二、比较性研究比较性研究是指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实体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深入了解问题的内在本质的一种研究方法。

比较性研究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学前教育体系的优劣,以及各种学前教育理念、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

三、文化性研究文化性研究是指从文化角度来考察一个特定文化背景下学前教育所受到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学前教育所带来的影响。

文化性研究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发展特征的差异,从而为学前教育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

四、历史性研究历史性研究是指通过考察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来了解学前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从而为当代学前教育提供理念和方法上的启发。

历史性研究有助于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也为当代学前教育带来有益的启发。

五、理论性研究理论性研究是指从理论上分析和探索学前教育的内在本质,并通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深化对学前教育的理解。

理论性研究既可以分析和总结当代学前教育理念,也可以为未来学前教育理念的创新提供依据。

以上就是关于学前教育研究的几大类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来进行学前教育的相关研究,从而使其更加完善。

学前教育研究的类型

学前教育研究的类型

学前教育研究的类型
学前教育研究类型有: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现状研究、比较研究与发展研究;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个案研究与组群研究。

所谓学前教育研究,是指采用科学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前阶段的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了解和分析,进而发现和研究学前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

开展学前教育研究,可以为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以探索学前教育规律,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丰富学前教育研究成果,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

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教师的能力提高了自然带学生的水平也上来了,这是提高学前教育水平,缩小城乡幼儿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与差距,普及幼儿教育、提高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好?” 一般来说,质的研究通常使用“描述性问题”和“解释性问
题”,因为这两类问题可以对现象的本相和意义进行探究“。 理论 性问题”容易先入为主地将前人的理论生硬地套到研究对象上, 使用时应特别谨慎。“推论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比较适宜 于量化研究探讨的对象,量化研究强调对研究结果进行推论,也 尝试对研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虽然在质的研究中持批评理论范 式的研究者有自己比较明确的理论倾向和价值判断,但是也需要 首先了解当事人的具体情况,与对方一起进行平等的对话,使对 方领悟到“真实意识”,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对方头上。
性问题”更多地运用在质性研究中。
(二)“差异性问题”和“过程性问题”
“差异性问题”探讨的是事情的异同,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事 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例如,“幼儿 园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指导方式上是否不同?” 是一个“差异性问题”,寻求的答案是“相同”或“不同”,如果 “不同”,“哪些方面不同?”等。“过程性问题”探究的是事情 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事情的动态变化上。例如, “幼儿园教师在角色游戏中是如何指导儿童游戏的?”是一个
14
为关注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专业发展的女生而言,具有研究的优 势。最后是研究时机。多数研究具有研究的最佳时机的问题,在 最佳时期进行的研究能够推动整个研究的进程,如果错过关键时 机,不仅不能解决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且可能会错失下一个 问题的敏感性。例如,当前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研究的重点在于学 前双语教育概念的深入解析、双语教育现状及问题的把握、双语 教育师资培训问题等,对于上述问题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推动新疆 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但如果对上述问题不敏感,而去关注学前 双语教育绩效评估体系问题,则无法开展相应研究。
城市(如长沙、武汉、广州等)调查这个问题,那么我们所提出的 问题就是一个“概括性问题”,因为我们主要关心的是“放鞭炮
比较厉害的城市的一般情况”。而如果我们首先选择一个城市(如 北京)进行个案研究,了解这个城市在春节期间放鞭炮的情况, 并不特别关心北京的情况是否代表中国所有其他城市的情。 一般而言,“ 概括性问题”在量化“ 研究中被普遍使用, 特殊
18
三、在人与人之间的讨论中激发问题
古希腊的“产婆术”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启发式对话达到逐渐 形成和聚焦问题的过程。一个人,其智慧是有限的,甚至是狭隘 的;两个人,有了交往和交流,智慧经过碰撞,可能就能形成三 个,甚至四、五个火花。因此,与各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景下 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讨论或探讨是形成研究问题的又一路径。比 如在宿舍与舍友就某一问题推心置腹的彻夜长谈;在课堂小组讨 论中与同学就某一主题进行的激烈的争论;在师生交谈中与老师 就某一困惑进行的深入的交流;甚至在街上、在 QQ 上与陌生人 进行的聊天都可能成为研究问题的来源。总之,在人与人的交往 活动中,一个人所说的一件事,一种表达方式,一个可能不起眼
5
“过程性问题”,目的是为了了解在幼儿园角色游戏中教师是如 何指导儿童做游戏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一般来说,“ 差异性问题”比“ 较适合量化研究, 过程性问题” 比较适合质性研究。“差异性问题”涉及的变量通常比较少,可 以用计量的方法进行研究。如果在质的研究中过于使用“差异性 问题”,很容易导致对社会现象进行人为的分割,将事情简化为 各种变量及其相关关系,忽略事物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而“过程 性问题”注重研究情境对研究现象的影响,考察研究现象在具体 情境下的动态过程,因此比较适合质的研究。
第二节 选择研究问题的基本途径
一个好的研究问题,是一项好的研究的开始,是做好研究的
15
第一步。那么研究问题从哪里来呢?一般而言,研究问题是研究 者在专业学习或实践活动中经过反复思考、验证,从众多理论或 实践问题中选择的、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目的和任务的问 题。作为一个研究者,通常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探寻问题。
11
象上去,这样才能使研究问题具有一定的新意。二是问题要有事 实依据,这是问题的实践基础。研究问题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以教育实践为基础。实践经验为问题的形成提供一定的实践依 据,在较强的实践经验的支持下,可以保证问题选择的科学性。 三是问题要以教育基本原理为依据,这是问题的理论基础。教育 理论将对问题起到定向、规范、选择和解释作用。
大家好
1
第二章 学前教育研究问题的类型、来源与陈述
本章首先论述了研究问题的选择和确定对教育科学研究的 重要意义,其次明确了好的研究问题应具备的基本特点和研究问 题的类型和来源,最后陈述了研究问题的陈述中涉及的基本概 念。
2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基本类型
一、研究问题的基本类型
有学者认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可以分成很多种不同的 类型(Maxwell,1996)。这些类型的设定与研究问题所要探讨的内 容、问题陈述中所隐含的前设以及研究期待的结果之间有密切的 关系。陈向明认为“有意义”的研究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基本类型。 参见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00(1),80-82.
7
(四)“描述性问题”、“解释性问题”、“理论性问题”、“推论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
“描述性问题”主要是对社会现象进行描述,例如“本科生 导师是如何引导学前教育专业男生适应专业学习生活的?”“。解 释性问题”是从当事人的角度对特定社会现象进行解释,例如“本 科生导师指导学前教育专业男生适应该专业学习的举措对这些 男生意味着什么?”“。 理论性问题”是对特定社会现象进行理论 上的探讨,例如“本科生导师指导学前教育专业男生适应该专业 学习的举措对教育学理论有何贡献?”“。 推导性问题”是为了探 讨此研究结果是否适合其他类似的情形,例如“本科生导师指导 学前教育专业男生适应该专业学习的举措是否适合幼师学校的 男生?”。“评价性问题”是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价值上的判断, 例如“本科生导师指导学前教育专业男生适应该专业学习好不
一、从学前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
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适 当的筛选、提炼,就可能形成很好的研究问题。因此,教育理论 研究工作者在接触学前教育实践中,可以先了解教育的实际情 况,从中发现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而学前教育第一线的教师, 只要肯动脑筋,具有研究的精神和钻研的态度,就可以随时发现 和确定值得研究的问题。从教育实践中寻找研究问题的范围很
(三)“意义类问题”和“情境类问题”
这两类问题实际上是“过程性问题”下面的两个分支,前者
6
探讨的是当事人对有关事情的意义解释,后者探讨的是在某一特 定情境下发生的社会现象。例如,一个典型的“意义类问题”可 以是“学前教育男生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专业的?”一个明显的“情 境类问题”是“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是如何度过自己专业学习的每 一天的?”这两类问题是质的研究者经常使用的问题,因为它们 反映了质的研究的两个重要特征:首先,对被研究者的意义建构 进行研究;其次,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研究。所谓“被研究者的意 义建构”是指被研究者自己对某一现象或事件的看法和态度,这 种“看法和态度”作为研究对象为研究者所用,从而探究被研究 者的意义解释。
(二)问题具有创新性
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属性,选定研究问题应是前人未曾 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众所周知, 任何新发展、新成果都是在总结和发展过去有关学科领域的理论 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获得的。科学上任何重大成果,几乎都是科
12
学工作者在前人或同时代人工作成就的基础上一步步取得的,即 使被认为非常新的、首次开辟的新领域,也是由前人或同时代人 提供的基础性条件上取得的。因此,要通过广泛深入地查阅文献 资料和调查,搞清所要研究的问题在当前国内外已达到的水平和 已取得的成果,了解是否有人已经、正在或者将要研究类似的问 题。如果要选择同一问题作为研究问题,研究者须对已有工作进 行认真审视,从理论本身的完备性,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进行批 判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研究问题的着眼点。只有在原 有研究基础上的突破和创新,才具有研究的意义。
(三)问题具有可行性
研究问题的可行性是指研究者具备顺利完成研究问题的条
13
件。通常,研究问题的可行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 客观条件。研究的客观条件包括与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设备、 时间、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各方面的条件。其次是主观条件。 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经验、能力,所掌握的与该问题相关的 资料以及对该问题的兴趣。也就是说,要权衡自己的条件寻找最 佳的切合点,选择最能发挥自身优势的问题。如一线幼儿园教育 工作者适宜于选择实践性较强的研究,可以充分发挥其对实践经 验丰富及对实践工作易于掌控和认识较为深刻的优势,而对于理 论性的基础性研究问题则不一定适合。对于研究工作初学者而 言,最好选择那些自己感兴趣,有较多感知经验,并已作深入考 虑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较少,而且通 常进校不久就开始考虑转专业的问题,上课经常请假,尤其是专 业技能课程,在班里与女生的交往也比较困难,作为同专业的较
16
广,可以是幼儿园课程领域问题、课堂教学问题、游戏问题,也 可以是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儿童发展问题。比如我国儿童艺术教 育的变革及其影响因素;幼儿园乡土教育的价值与内容选择;幼 儿园中班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行为研究;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 差异性研究等。
二、从理论学习和文献述评中探寻问题
理论学习不仅可以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同时也是寻找和发 现研究问题的重要途径。任何一门理论知识都不是尽善尽美的, 都存在一些瑕疵需要不断地完善、充实和发展。因此,人们在学 习某一学科的理论或阅读一些研究成果的过程中,都可以得到启 发,发现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
10
二、好的研究问题具备的特点
(一)问题具有科学性
研究问题的科学性是指研究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 的,使研究问题的立论根据充分、合理。问题的科学性主要体现 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问题要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研 究者应充分研究和分析现有的资料,了解与研究课题相关的研究 成果,在综合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的思路 和重点,进一步明确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有关方面的研 究资料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掌握,有可能在现有基础上提出新 的研究方向,或把某一个研究扩展到不同的情境或不同的研究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