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流程及工艺方案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 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 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ec2bae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e.png)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的背景和目的机械制造工艺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为日后从事机械制造工艺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各个环节和流程,通过实际制作一个复杂的机械零部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 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具有工程意义的机械零部件进行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工艺难度,能够涉及到机械制造工艺的多个环节和工艺流程。
设计过程需要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学生需要熟悉并掌握该软件的使用方法。
2. 工艺规程的制定在完成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后,学生需要制定详细的工艺规程,包括工艺路线和加工工艺参数等。
要求学生考虑到各种工艺因素,如材料的选择、加工方法、工艺装备等,以确保零部件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加工出来。
3. 工装夹具的设计学生需要根据零部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设计并制作必要的工装夹具,以便于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
工装夹具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到加工精度、工装夹持力和生产效率等因素。
4. 加工工艺的实施学生需要实际使用机床和加工设备,按照制定的工艺规程和使用的工装夹具,对机械零部件进行加工。
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加工质量和人身安全。
5. 零部件的检验和评价学生需要对加工完成的零部件进行检验和评价,包括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等方面。
评价结果需要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设计报告的要求完成课程设计后,学生需要撰写一份详细的设计报告。
报告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设计的背景和目的:介绍设计的背景和目的,以及本课程设计的意义和价值。
2.设计方案的描述:详细描述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方案,包括设计过程、设计思路和设计依据等。
3.工艺规程的制定:描述制定工艺规程的过程和方法,包括工艺路线和加工工艺参数等。
不锈钢储罐制造通用工艺流程
![不锈钢储罐制造通用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2535c2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d.png)
不锈钢储罐制造通用工艺流程1.设计阶段:在储罐的制造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设计阶段。
设计师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要求,确定储罐的容量、形状、材料等参数,并绘制出详细的制图和设计方案。
2.材料准备:在储罐的制造过程中,最常用的材料是不锈钢。
在材料准备阶段,需要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准备相应规格和质量的不锈钢板材,并经过切割、折弯等工艺处理,得到与设计图纸相符的储罐板件。
3.焊接工艺:焊接是储罐制造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
根据设计方案,将板件进行焊接,形成储罐的主体结构。
常用的焊接方法包括气焊、电弧焊等。
在焊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焊缝的质量和焊接工艺参数,确保储罐的密封性和结构安全。
4.填充与清理:在焊接完成后,储罐内部需要进行填充和清理。
首先,将储罐内部填充特定的物料,检测储罐的密封性和承载能力。
然后,对储罐进行清洗和喷涂处理,确保储罐内部的洁净和防腐蚀。
5.安装配件:安装配件是储罐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设计方案和客户要求,在储罐的主体结构上安装各种附件,如进出口管道、检查口、排气口等。
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定位和固定,确保配件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能。
6.表面处理:储罐制造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首先进行打磨和抛光,使储罐的表面光滑细腻。
然后,对储罐进行喷涂和涂装,提高储罐的防腐蚀性能和外观质量。
7.检测与验收:在储罐制造完工后,需要进行检测和验收。
通过对储罐的材料和制造工艺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储罐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同时,还需要进行静、压力测试,以验证储罐的密封性和承载能力。
8.交付和安装:经过各项检测和验收合格后,储罐可以交付给客户使用。
根据客户需求,将储罐运输到指定地点,并进行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储罐的正常运行。
9.使用与维护:按照储罐的使用说明书,对储罐进行正常使用和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修储罐,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或需更换配件,需要及时处理。
以上是不锈钢储罐制造的通用工艺流程(简单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349303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7d.png)
《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XXXXXXXXXX姓名:XXXXXXXXXX学号:XXXXXXXXXXX指导老师:XXXXXXX目录目录一.零件分析零件分析1.1零件尺寸,公差,粗糙度标注零件尺寸,公差,粗糙度标注1.2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1.3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二.根据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确定工艺的基本特征根据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确定工艺的基本特征2.1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2.2基本特征基本特征三.确定毛坯类型和制造方法,绘制毛坯—零件合图零件合图3.1毛坯种类毛坯种类3.2毛坯结构尺寸,形状毛坯结构尺寸,形状 3.3确定余量,绘制毛坯—零件合图零件合图四.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规程设计4.1定位基准选择定位基准选择4.2工艺路线拟定工艺路线拟定4.2.1确定各加工面的加工方法确定各加工面的加工方法4.2.2加工阶段的划分加工阶段的划分4.2.3工序组合原则工序组合原则4.2.4加工顺序的安排加工顺序的安排4.2.5热处理工序的安排热处理工序的安排4.2.6工艺路线拟定工艺路线拟定五.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选择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5.1机床选择机床选择 5.2工艺装备选择六.加工工序设计加工工序设计6.1加工余量确定加工余量确定6.2确定切削用量确定切削用量6.3工时定额确定工时定额确定七.设计小结设计小结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工艺理论和实践知识,在实际的的工艺、夹具设计中综合地加以运用,进而得到巩固、加深和发展,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和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通过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锻炼:设计,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锻炼:1、能熟地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和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合理拟定等问题,从而保证制造的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6259a996b4daa58da1114a31.png)
轴套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机制126 _______________ 姓名:孙梓宸学号:1120180058指导老师:郑军 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2014年6月29日 __________机械鸟汽车工程曇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__________ 机制226 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 1.1.20:L80058 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 孙梓宸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 ________ 郑军__________________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14年6月29日设计任务书 (4)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 (5)序言 (5)一、.......................................................... 零件的分析6二、........................................................ 工艺规程设计7三、........................................................ 专用夹具设计14四、......................................................... 课程设计总结16五、................................................................ 致谢18六、............................................................ 参考文献19附件 (20)机碱鸟汽车工程拷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生产纲领中批或大批)设计内容:1、任务书和对应零件图1套2、毛坯图1张3、机加工工艺过程卡1套4、机加工工序卡1套5、夹具设计图(含装配图和必要零件图)1套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班级机制126设计者孙梓宸指导教师郑军2014年6月29日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毕业设计是我们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我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课程,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详细说明过程设备制造的工艺流程
![详细说明过程设备制造的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ac8164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5.png)
详细说明过程设备制造的工艺流程设备制造的工艺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需要进行原材料采购和检验,确保原材料符合生产要求。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equipment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steps. First, raw material procurement and inspection is required to ensure that the raw materials meet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然后,进行材料加工,使用切割、焊接、冲压等工艺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成型。
Then, material processing is carried out, using cutting, welding, stamping and other processes to process and shape the raw materials.接下来,将加工好的材料组装成部件,并进行调试和检测,确保部件运转正常。
Next, the processed materials are assembled into components, and then tested to ensure that the components operate normally.随后,进行总装,将各个部件组装成整机,并进行全面检测和调试。
Subsequently, final assembly is carried out, assembling the various components into a complete machine, followed by comprehensive testing and debugging.最后,需要进行包装和运输,确保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Finally, packaging and transportation are carried out to ensure that the equipment is not damaged during transport.在整个制造工艺中,严格执行相关的质量管理标准和流程,保证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法兰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法兰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af5142866fb84ae55c8d35.png)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法兰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学院: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院系:机电系班级: 09机制本姓名:董帅江指导教师:赵彤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法兰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内容:1、零件图1张2、毛坯图 1张3、机械加工工序卡 2张4、夹具结构设计装配图 1张5、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目录1 零件的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 (1)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1)2 工艺规程设计 (1)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1)2.2基面的选择 (1)2.3制定工艺路线 (2)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3)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5)3 夹具设计 (26)3.1问题的提出 (26)3.2夹具设计 (26)参考文献 (29)1 零 件 的 分 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CA6140车床上的法兰盘(见附图1), 法兰盘起联接作用是车床上的重要零件。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法兰盘是一回转体零件,有一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以Φ20045.00+为中心 ,包括:两个Φ12.034.0100--mm 的端面, 尺寸为Φ0017.045-mm 的圆柱面,两个Φ90mm的端面及上面的4个Φ9mm 的透孔. Φ06.045-mm 的外圆柱面及上面的Φ6mm 的销孔, Φ90mm 端面上距离中心线分别为34mm 和24mm 的两个平面.这组加工表面是以Φ20045.00+mm 为中心,其余加工面都与它有位置关系,可以先加工它的一个端面,再借助专用夹具以这个端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另一端面,然后再加工其它加工表面.2 工 艺 规 程 设 计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200,中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轮廓尺寸不大,故采用金属模铸造,法兰盘因毛坯比较简单,采用铸造毛坯时一般是成队铸造,再进行机械加工。
这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及方案
![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及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d04d80f524ccbff12184eb.png)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毕业设计说明书轴套类零件加工工艺及设计学生姓名: 学号: 学 院:专 业: 指导教师:2008年 6 月祁新春 0602120225 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数控 周建强目录1引言12数控机床的概述22.1数控及自动编程的发展简介22.1.1数控机床的发展过程:22.1.2自动编程软件的发展、联系及优越性22.2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32.2.1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32.2.2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32.3数控机床的分类32.3.1按控制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轨迹分类32.3.2按加工方式分类32.3.3按控制坐标轴数分类42.3.4按驱动系统的控制方式分类42.4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42.5数控机床的特点4第三章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5第四章轴类零件实例加工<一)64.1实体零件的生成64.2加工工艺分析74.2.1分析零件图纸和工艺分析74.2.2确定装夹方案94.2.3确定加工路线及进给路线94.2.4刀具的选择104.3选择切削用量124.3.1主轴转速的确定124.3.2进给速度的确定124.3.3背吃刀量确定124.4编程134.4.1编程技巧134.4.2编程特点154.4.3编程方法154.4.4编程步骤164.4.5实例分析165典型实例分析<二)176设计总结21附录A 加工程序 (23)参考文献30致谢311引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机械产品的性能、质量、生产率和成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自动化是实现上述要求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他不仅能够提高品质质量和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但是采用这种自动和高效率的设备需要很大的初期投资,以及较长的生产周期,只有在大批量的生产条件下,才会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随着消费向个性化发展,单件小批量多品种产品占到70%--80%,这类产品的零件一般采用通用机床来加工。
而通用机床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基本上由人工操作,难于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和保证质量。
汽轮机的制造工序说明书
![汽轮机的制造工序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096ed3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e.png)
汽轮机的制造工序说明书注:本文基于常见汽轮机制造工艺流程,仅供参考,具体制造流程可能因不同制造企业、汽轮机型号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一、前期准备1.设计方案评审:在设计方案确定后,要进行专家评审,以确定方案可行性。
2.材料采购:采购地轴、转子、叶轮及其它零部件所需要的材料。
3.制造工艺方案编制:根据汽轮机设计图纸及材料信息编制汽轮机制造工艺方案。
二、加工准备1.原材料检验:对所有采购的材料进行检验,排除不符合要求的材料。
2.材料切割:将材料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尺寸和重量。
3.舞台搭设:按照工艺方案建立汽轮机制造的舞台和平台。
4.设备检验:对所需的设备进行检验和调试。
三、零部件制造1.地轴制造:在车床上对地轴进行转动和加工,以便于与其它部件相配合。
2.转子制造:将原材料加工成转子,进行热处理。
3.叶轮制造:根据设计图纸及加工工艺方案加工叶轮,并进行动平衡测试。
4.联结件制造:按照图纸及工艺要求制造出联结件,如轴承、联轴器和键槽等。
四、组立1.转子安装:将转子夹装在地轴上。
2.叶轮装配:将叶轮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在舞台上,进行调试。
3.列向减摩装置组装。
并进行试车之前的调试,调整以达到顺畅运作。
4.封铅:对汽轮机外殼封铅,以及对进汽管、出汽管进行密封。
五、试车测试1.预热试运行:进行若干次预热试运行和负荷试验,以调整汽轮机的运行状态和参数。
2.性能试验:对汽轮机进行抽汽比试验、进汽v0量试验、卸荷测功仪试验、转速试验和温度试验,以检查汽轮机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故障排除:根据性能试验情况和单元故障情况整理故障,并进行排除。
六、整机调试1.整机负荷试验:将汽轮机进行整机负荷试验,检查各部件是否安装正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加热整机试验:在实际运行情况下,对汽轮机进行连续加热整机试验,以确保汽轮机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设备制造工艺方案
![设备制造工艺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1f13f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4.png)
设备制造工艺方案一、设备制造工艺流程为确保本项目的设备质量,我公司将严格按照公司相关的生产制造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制造,具体制造工艺流程如下表:制造工艺流程表二、设备生产制造步骤1、原材料采购(1)公司原材料采购有严格执行的工作流程:专业招标人员首先收集原材料的消耗需求,将必备的原料质量标准和采购数量向合格供给商名录范围内的同类货品供应商发出询价议价通知,然后将收集到的各供给商提交原材料样本送检,筛选出合格样本,再进展具体的询价议价后,提交采购决策人进展采购决策。
(2)组织安排与供给商的合同,并封存样本作为合同执行的辅助材料。
(3)货物到厂后,经过检测和化验合格后,组织入库,而对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律不得使用,由招标人员安排退货。
公司还在制度中严格规定,财务部门安排付款时,必须收到合格的检化验单,否则不得支付货款。
(4)生产部门必须取得合格的检化验单后,才能将相关货品投入生产使用。
2、进货检验原材料到工厂后,由工厂内熟悉设备性能的技术人员对其进展严格检验,保证进工厂的设备均为合格设备。
3、下料根据生产的要求合理安排人手,生产线工人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展下料作业。
4、焊接成型由持有上岗证的技术工人对下料进展焊接。
焊接要求:铜管之间的焊接使用铜焊丝,铜件与钢件、钢件与钢件的焊接使用高银焊丝,氧气与乙炔共同燃烧根底上,在150°高温下,使焊丝溶解成液态,在铜件与铜件及铜件与钢件或钢件与钢件的焊口处焊接,要求不出现焊眼,确保其气密性。
8、整机调试处理设施试通清水,检验各处理设施、机械设备的工艺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对处理机械设备试运转,目的是检验各机械设备在额定负荷或超负荷10%的情况下,机械设备的机械电气、工艺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9、包装入库(1)设备包装应根据设备的性质、特点和储运条件进展包装设计。
设计应做到包装紧凑、防护周密、平安可靠、便于装卸,并具有科学性、经济性、结实和美观,确保设备在正常装卸、运输条件下,和在储存有效期内,设备不得因包装原因发生损坏、长霉、锈蚀而降低设备的平安和使用性能。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25a948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8.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于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步骤和评估要求。
2. 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 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 熟悉机械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实践的基本能力; -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制造工艺计划的编制:学生将对给定的零件进行工艺流程的设计,包括加工工序、加工顺序、工艺参数等。
- 加工试验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将根据工艺计划,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刀具,进行加工试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 加工过程分析与优化:学生将对加工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 制造工艺文档的编制:学生将整理课程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料,编写制造工艺文件。
4. 课程设计步骤本课程设计将依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分组:学生将组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2. 选题:每个小组按照教师指导,从给定的零件中选择一种进行加工。
3. 制造工艺计划的编制:小组根据选定的零件,设计制造工艺计划,包括工艺流程、设备选择、工序顺序、工艺参数等。
4. 加工试验的设计与实施:小组根据制造工艺计划,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刀具,进行加工试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5. 加工过程分析与优化:小组分析加工试验的结果,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6. 制造工艺文档的编制:小组整理课程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料,编写制造工艺文件,包括工艺流程表、工艺参数表、加工实验报告等。
7. 呈现与评估: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制造工艺文件,并进行评估和讨论。
5. 课程设计评估要求课程设计的评估将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制造工艺计划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 加工试验的结果和数据记录; - 加工过程分析和问题改进方案; - 制造工艺文档的规范性和内容完整性; - 小组合作和个人贡献。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手册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29e9d6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a.png)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手册第一章引言 (3)1.1 编写目的 (4)1.2 适用范围 (4)1.3 生产工艺概述 (4)3.1 设计阶段:根据产品需求,设计电路原理图、PCB板图、结构图等。
(4)3.2 原材料准备:采购符合设计要求的电子元器件、电路板、结构件等。
(4)3.3 加工阶段:包括SMT贴片、插件、焊接等工艺。
(4)3.4 装配阶段:将加工好的电路板、元器件、结构件等组装在一起。
(4)3.5 调试阶段:对组装好的产品进行功能测试,保证产品功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4)3.6 包装阶段:对合格产品进行包装,为销售、运输等环节做好准备。
(4)3.7 售后服务:对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4)第二章设计与开发 (4)2.1 设计原则 (4)2.2 设计流程 (5)2.3 设计审查 (5)第三章材料采购与检验 (6)3.1 材料选型 (6)3.2 采购流程 (6)3.3 材料检验 (6)第四章零部件加工 (7)4.1 加工工艺 (7)4.2 加工设备 (7)4.3 加工质量控制 (7)第五章组装工艺 (8)5.1 组装流程 (8)5.1.1 零部件准备 (8)5.1.2 零部件安装 (8)5.1.3 连接线路 (8)5.1.4 功能测试 (8)5.1.5 结构组装 (8)5.2 组装方法 (8)5.2.1 手工组装 (8)5.2.2 半自动化组装 (9)5.2.3 全自动化组装 (9)5.3 组装质量控制 (9)5.3.1 零部件质量控制 (9)5.3.2 装配过程控制 (9)5.3.3 功能测试控制 (9)5.3.4 出厂检验 (9)5.3.5 质量改进 (9)第六章调试与测试 (9)6.1.1 预调试准备 (9)6.1.2 调试步骤 (10)6.2 测试方法 (10)6.2.1 功能测试 (10)6.2.2 功能测试 (10)6.2.3 可靠性测试 (10)6.3 测试结果分析 (10)6.3.1 测试数据分析 (10)6.3.2 故障诊断与处理 (11)6.3.3 改进措施 (11)第七章包装与运输 (11)7.1 包装要求 (11)7.1.1 包装材料 (11)7.1.2 包装结构 (11)7.1.3 包装标识 (11)7.1.4 包装完整性 (11)7.2 运输流程 (11)7.2.1 运输方式选择 (11)7.2.2 运输计划制定 (12)7.2.3 产品装箱 (12)7.2.4 运输途中监控 (12)7.2.5 产品卸货 (12)7.3 运输安全 (12)7.3.1 遵守运输规定 (12)7.3.2 防范交通 (12)7.3.3 防范自然灾害 (12)7.3.4 防范人为破坏 (12)第八章质量管理 (12)8.1 质量控制体系 (12)8.1.1 质量控制体系概述 (12)8.1.2 质量策划 (13)8.1.3 质量控制 (13)8.1.4 质量保证 (13)8.1.5 质量改进 (13)8.2 质量改进 (13)8.2.1 质量改进概述 (13)8.2.2 数据分析 (13)8.2.3 问题解决 (13)8.2.4 持续改进 (13)8.3 质量问题处理 (14)8.3.1 质量问题分类 (14)8.3.2 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14)8.3.3 问题报告 (14)8.3.5 制定改进措施 (14)8.3.6 实施改进措施 (14)8.3.7 跟踪验证 (14)第九章环境保护与安全 (14)9.1 环保要求 (14)9.1.1 概述 (14)9.1.2 废水处理 (14)9.1.3 废气处理 (15)9.1.4 固废处理 (15)9.1.5 噪音控制 (15)9.1.6 节能减排 (15)9.2 安全生产 (15)9.2.1 概述 (15)9.2.2 安全培训 (15)9.2.3 设备安全 (15)9.2.4 作业现场管理 (15)9.2.5 应急预案 (15)9.3 应急处理 (16)9.3.1 概述 (16)9.3.2 报告 (16)9.3.3 调查 (16)9.3.4 处理 (16)9.3.5 总结 (16)第十章生产管理 (16)10.1 生产计划 (16)10.1.1 市场需求分析 (16)10.1.2 资源配置 (16)10.1.3 生产任务下达 (16)10.1.4 生产计划执行与调整 (16)10.2 生产调度 (17)10.2.1 生产任务分配 (17)10.2.2 生产进度控制 (17)10.2.3 资源调配 (17)10.2.4 生产协调 (17)10.3 生产统计分析 (17)10.3.1 数据收集 (17)10.3.2 数据整理 (17)10.3.3 数据分析 (17)10.3.4 统计报告撰写 (17)第一章引言1.1 编写目的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香辣酱加工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香辣酱加工生产车间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f82265f90f76c661371ac6.png)
武汉工业学院《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2t/d香辣酱加工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姓名学院专业学号指导教师2013年04月21日目录一、总论 (1)二、香辣酱的主要成分 (2)三、工艺流程设计方案的确定 (3)(一)生产工艺方案 (3)(二)生产工艺方案选定的依据 (3)(三)生产工艺方案的特点 (3)四、物料衡算 (4)(一)原料成分表 (4)(二)数据处理 (4)五、设备选型 (5)(一)辣椒粉碎机 (5)(二)加热搅拌机 (6)(三)浓浆泵 (7)(四)储存罐 (9)(五)灌装机 (9)六、车间设计 (10)七、设计体会 (10)八、附图 (11)一、总论在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调味品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柴米油盐酱醋茶”,调味品占了一半还多。
中国各地的调味品各具特色,南甜北咸,川陕湘赣辣,晋人好酸香辣酱是采用名小吃豆花蘸水的传统工艺结合先进的科学保鲜技术,精选辣椒、花椒、胡椒、芝麻、植物油及名贵自然香料精工配置而成。
具有川味的麻辣香特点,味美色鲜,回味悠长,营养丰富,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功能。
是烹调各种川菜及各种凉菜、面食的理想调料,是居家旅游的方便佳品。
中国的调味品工业获得了迅猛发展,总产量突破1300万吨,已成为食品行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2010年相比,2011年的行业收入和利润虽然有所放缓,但仍然取得了20%左右的增长速度。
一些国内大型企业纷纷增加投入,而国外知名企业则通过并购国内企业的方式实现中外强强联合。
随着各方资本逐鹿调味品市场,品牌化将成为调味品未来发展一大趋势。
中国调味品市场经过几轮的结构调整和国内、国际资本整合之后,已经从一个相对滞后的行业,转型为市场规范、竞争激烈的“朝阳”行业。
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调味品表现出向高档化发展的趋势,中高档调味品市场容量在进一步扩大,品牌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未来几年,调味品产品将朝着多样化、复合方便化、营养保健化等方向发展。
家具制造工艺说明书
![家具制造工艺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8929bd4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2.png)
家具制造工艺说明书家具制造工艺是指将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工序和技术处理,转化为具有实用功能和美观外观的家具产品的过程。
本说明书旨在详细描述家具制造的流程、所需工具和材料,以及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准备工作1.确定家具设计方案:根据客户需求或市场调研确定家具的样式、功能和尺寸。
2.选择适当的材料:根据家具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木材、板材、五金配件等原材料。
二、材料加工1.切割和修整木材:根据设计方案,使用锯床将木材切割成合适的长度和宽度;并使用加工工具修整木材的表面,确保平整度。
2.板材加工:将板材根据设计方案需要的形状切割,并进行边胶封边等处理。
3.家具零部件加工:根据设计方案,使用加工设备和工具对家具各个零部件进行形状、厚度等加工。
三、家具组装1.家具框架组装:根据设计方案,将木材和板材按照连接方式(如榫卯榫卯、螺栓连接等)进行组装。
2.家具部件组装:将各个家具零部件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使用合适的固定件(如螺钉、嵌板等)连接到家具框架上。
四、表面处理1.砂纸打磨:使用砂纸对家具表面进行打磨,去除瑕疵和粗糙度,使其表面光滑。
2.喷涂或刷漆:根据设计方案或客户要求,采用喷涂机或刷子将家具表面进行上漆处理,增加美观度和保护性能。
3.上蜡或打蜡:对木质家具表面进行上蜡或打蜡处理,增强家具的光泽和耐磨性。
五、质量检验1.外观检查:检查家具外观是否平整、无瑕疵、色泽均匀等。
2.功能性检查:测试家具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抽屉是否顺畅、承重是否稳固等。
六、包装和配送1.家具包装:使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技术,将家具进行保护性包装,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损坏。
2.配送安装:根据客户的要求,将已包装好的家具运送至指定地点,并进行现场安装和调整。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家具制造商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美观实用的家具产品。
然而,为了确保质量和效率,家具制造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安排生产流程,确保原材料、工具和设备的供应充足,并严格控制生产时间;2.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和规范,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3.进行每个步骤的严格质量检验,及时纠正问题,保证产品符合要求;4.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和生产效率。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892adf3227284b73f2425056.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气门摇杆轴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完成日期目录第一节序言...............................................第二节零件的分析.........................................一、零件工用分析......................................二、零件的工艺分析....................................第三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一、确定生产类型......................................二、确定毛胚制造形式..................................三、定位基准的选择:..................................四、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五、确定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七、工序设计..........................................(一)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二)确定工序尺寸................................八、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九、夹具设计..........................................(一)底面夹具设计................................(二)钻D=13mm孔夹具设计.........................(三) 钻D=20mm孔及铣其两端面夹具设计..............(四)槽的铣销加工夹具设计........................十、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第一节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
输出轴《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输出轴《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097bee3a21614791611289f.png)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输出轴工艺规程设计目录1、零件的分析1.1、计算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31。
2、零件的作用—--—-——-———-——-—--————--—-------————--—--31。
3、零件的工艺分析———-—--—-——-———-———--——---—----—————-32、工艺规程设计2。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32.2、基准的选择——---——---—-—-—————-——-—————---——-——-----42.3、制定工艺路线--—-——————-———---—---—-—-———--———-—-—--42.3.1、加工方法的选择———————-—-—-———--————-——-—--——-—-42.3。
2、加工顺序的安排-——--————--—-——————-—----—-——--—-42。
3。
3、拟定加工工艺路线—-------—————--—-----———-—————-52。
3.4、加工路线的确定--—--—-—-----——-————-——-—-—---—-62。
3。
5、加工设备的选择-————-—-—-—-—-—-—-—-—-—--—-———-—62。
3。
6、刀具的选择——————----———------——-—---—-————--——7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74、确定切削用量及加工时间4.1、切削用量选定—-——-——------—-—---—---—————-——-——-—-—104.2、基本加工时间确定—---——----—-----——---——--—-—-----—-145、小结—-——-—--—-—-——-—--—————-—---—-—---————-—-——-—--——---186、参考文献-—--—--—--——-———-———-—-—-——--———--—-——-—————-———197、附件—-—---—-—-——-———--———--——---—-————--—-————-—-19第一章零件的分析1。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拔叉831007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拔叉831007](https://img.taocdn.com/s3/m/9a1a1e49168884868762d631.png)
工序Ⅱ以底端面为基准,铣Ф40mm上端面,保证其尺寸要求及粗糙度,与Ф22的垂直度为0.05。
工序Ⅲ以Ф40mm为精基准,镗Ф55+0.5 0mm,镗Ф73+0.5 0mm保证其尺寸和粗糙度,与Ф22mm孔的垂直度为0.07。
2.3.1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Ⅰ粗铣Ф40mm孔的两头的端面,Ф73mm孔的上下端面。
工序Ⅱ精铣Ф40mm孔的两头的端面,Ф73mm孔的上下端面。
工序Ⅲ粗镗、半精镗、精镗Ф55mm孔至图样尺寸。
工序Ⅳ钻、扩、铰两端Ф22mm孔至图样尺寸。
工序Ⅴ钻M8的螺纹孔,钻Ф8mm的锥销孔钻到一半,攻M8的螺纹。
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序言
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两小孔 mm。
毛坯为实心,两内孔精度要求界于IT7~IT8之间,参照《切屑加工简明实用手册》表8-21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
钻孔:Ф21.8mm2Z=21.8mm
铰孔: mm 2Z=0.2mm
3.中间孔(Ф55mm及Ф73mm)
中间孔尺寸相对较大可以铸造,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1-13得:孔的铸造毛坯为Ф49mm、Ф73mm的孔是在Ф55mm孔的基础之上铣削加工得到,其轴向尺寸上下表面距离为35mm,由于其对轴向的尺寸要求不高,直接铸造得到。参照《切屑加工简明实用手册》表8-95确定Ф73mm工序尺寸及余量: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CA6140拨叉831005说明书(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全套图纸)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CA6140拨叉831005说明书(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全套图纸)](https://img.taocdn.com/s3/m/3e96dfbe524de518964b7dac.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CA6140拨叉831005说明书(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全套图纸)设计者指导教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中批量生产)内容1、零件图一张2、毛坯图一张3、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一张4、结构设计装配图一张5、结构设计零件图一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前言通过机床工艺及夹具设计,汇总所学专业知识如一体(如《公差于配合》、《机械零件设计》、《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等)。
让我们对所学的专业课得以巩固、复习及实用,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机结合;使我们对各科的作用更加深刻的熟悉与理解,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些次设计中我们主要是设计CA6140拨叉的铣床夹具。
在此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了此项设计。
在此期间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并且得到了有关老师的指点,尤其是教务处张永丹老师,我系刘学斌老师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感谢!机制xx01班第A小组xx年1月1日一、设计的目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原理课程,经过生产实习取得感性知识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
同时,也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以下目的:1、能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夹具设计原理的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合理制订工艺规程等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零件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学会工艺装备设计的一般方法。
通过学生亲手设计夹具(或量具)的训练,提高结构设计的能力。
3、课程设计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并学会使用手册、查询相关资料等,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拨叉(见附图1)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进行工作。
制造流程及工艺方案设计
![制造流程及工艺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66341f6294dd88d1d26baf.png)
目录摘要 (3)引言 (4)1.任务与分析 (5)1.1确定生产纲领 (5)1.2确定生产类型 (5)2.设计的目的、要求和内容 (6)2.1设计目的 (6)2.2设计要求 (7)2.3设计内容 (7)3.工艺分析 (8)3.1技术要求 (8)3.2零件特点 (8)4.毛坯的选择 (9)4.1毛坯的选择 (9)4.2轴类零件的毛坯和材料 (9)4.3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注意点 (10)4.4轴类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 (10)5.基准的选择 (11)5.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1)5.2选择精基准 (11)6.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2)6.1加工余量概述 (12)6.2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12)6.3加工余量的确定 (12)6.4零件图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2)7.切削用量的确定 (16)7.1粗车 (16)7.2半精车 (16)7.3精车 (16)8.机床与工艺装备的确定 (17)8.1机床的选择 (17)8.2工艺装备的确定 (17)9.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17)9.1选择定位基准 (17)9.2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7)9.3拟定工艺路线 (18)结论 (20)致谢 (20)参考文献 (20)摘要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相对于刀具旋转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
车削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车削适于加工回转表面,大部分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都可以用车削方法加工,如加工轴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端面、沟槽、螺纹和回转成形面等,所用刀具主要是车刀。
在各类金属切削机床中,车床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约占机床总数的50%。
车床既可用车刀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又可用钻头、铰刀、丝锥和滚花刀进行钻孔、铰孔、攻螺纹和滚花等操作。
按工艺特点、布局形式和结构特性等的不同,车床可以分为卧式车床、落地车床、立式车床、转塔车床以与仿形车床等,其中大部分为卧式车床。
工艺设计说明书
![工艺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74cbb8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1.png)
工艺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工艺设计说明书旨在详细介绍工艺的设计方案,并提供操作指导以确保工艺流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档适用于工艺设计人员以及操作人员参考和使用。
2. 设计目标本工艺设计的目标是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具体设计目标如下:•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最小化资源消耗•确保操作安全3. 工艺概述本工艺设计的产品为XXX(填入产品名称)。
该产品的制造过程分为XXX个工序(具体工序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每个工序的详细说明将在后续章节中提供。
工艺流程概述如下:1.工序1: XXX2.工序2: XXX3.工序3: XXX4.…4. 工序说明4.1 工序14.1.1 操作步骤1.第一步骤–步骤详情1–步骤详情2–…2.第二步骤–步骤详情1–步骤详情2–…3.…4.1.2 设备要求工序1所需的设备如下:•设备1•设备2•设备3•…4.1.3 质量控制在工序1中,需要进行以下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1–方法1–方法2–…•质量控制措施2–方法1–方法2–…4.2 工序24.2.1 操作步骤…4.2.2 设备要求…4.2.3 质量控制…4.3 工序34.3.1 操作步骤…4.3.2 设备要求…4.3.3 质量控制…5. 安全措施在整个工艺流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安全事项1•安全事项2•安全事项3•…6. 总结本工艺设计说明书详细介绍了产品制造的工艺流程,并提供了每个工序的操作步骤、设备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
在操作过程中,请严格按照本文档所述进行操作,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操作安全。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相关负责人联系。
注: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工艺设计说明书需要根据具体产品和工艺过程进行编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3)引言 (4)1.任务与分析 (5)1.1确定生产纲领 (5)1.2确定生产类型 (5)2.设计的目的、要求和内容 (6)2.1设计目的 (6)2.2设计要求 (7)2.3设计内容 (7)3.工艺分析 (8)3.1技术要求 (9)3.2零件特点 (9)4.毛坯的选择 (10)4.1毛坯的选择 (10)4.2轴类零件的毛坯和材料 (10)4.3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注意点 (11)4.4轴类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 (11)5.基准的选择 (11)5.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1)5.2选择精基准 (11)6.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2)6.1加工余量概述 (12)6.2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12)6.3加工余量的确定 (12)6.4零件图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3)7.切削用量的确定 (14)7.1粗车 (14)7.2半精车 (15)7.3精车 (15)8.机床及工艺装备的确定 (15)8.1机床的选择 (16)9.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16)9.1选择定位基准 (16)9.2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7)9.3拟定工艺路线 (18)结论 (19)致谢 (19)参考文献 (19)摘要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相对于刀具旋转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
车削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车削适于加工回转表面,大部分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都可以用车削方法加工,如加工轴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端面、沟槽、螺纹和回转成形面等,所用刀具主要是车刀。
在各类金属切削机床中,车床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约占机床总数的50%。
车床既可用车刀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又可用钻头、铰刀、丝锥和滚花刀进行钻孔、铰孔、攻螺纹和滚花等操作。
按工艺特点、布局形式和结构特性等的不同,车床可以分为卧式车床、落地车床、立式车床、转塔车床以及仿形车床等,其中大部分为卧式车床。
在各种机械产品中,带有螺纹的轴类零件应用很广泛。
螺纹切削是加工螺纹件效率最高、经济性最好的加工方法,用车削方法加工螺纹是机械制造业目前常用的加工方法。
在车床上车削螺纹轴可采用成形车刀或螺纹梳刀(见螺纹加工工具)。
用成形车刀车削螺纹,由于刀具结构简单,是单件和小批生产螺纹工件的常用方法;用螺纹梳刀车削螺纹,生产效率高,但刀具结构复杂,只适于中、大批量生产中车削细牙的短螺纹工件。
普通车床车削梯形螺纹的螺距精度一般只能达到8~9级。
在专门化的螺纹车床上加工螺纹,生产率或精度可显著提高。
关键词:车削加工卧式车床螺纹轴工艺引言机械加工的目的是将毛坯加工成符合产品要求的零件。
在机械制造工艺流程中机械加工占有主要的地位,不同的机械加工方法决定了机床、刀具及其他工艺装备的选择。
由毛坯加工成零件,通常也有多种机械加工方法可供选择,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有零件的表面形状和尺寸、零件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被加工工件的材料及加工性能和生产类型。
机械制造工艺与流程由以下环节组成:原材料和能源供应、毛坯和零件成形、零件机械加工、材料改性与处理、装配与包装、搬运与储存以及检测与质量监控。
工艺是指产品的制造方法和手段。
工艺过程是指按一定的次序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机械性能等,使其成为产品的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通过机械加工的方法,逐次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相互位置和表面质量等,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
一个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往往是比较复杂的。
为了便于组织和管理生产,以保证零件质量,生产中常把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为若干工序,而工序又可分为工位、工步和走刀等。
为了能精确地指导生产,需要制订工艺规程设计。
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机械加工车间生产的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零件的加工质量检验,加工成本的核算,都是以工艺规程为依据的。
处理生产中的问题,也常以工艺规程作为共同依据。
如处理质量事故,应按工艺规程来确定各有关单位、人员的责任。
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车间要生产新零件时,首先要制订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再根据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
工艺规程是新建机械制造厂(车间)的基本技术文件新建(改.扩建)批量或大批量机械加工车间(工段)时,应根据工艺规程确定所需机床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在车间的布置,再由此确定车间的面积大小、动力和吊装设备配置以及所需工人的工种、技术等级、数量等。
工艺规程的制订是对于工厂的生产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工厂的基本技术文件。
1 任务与分析本课题主要的目的是根据给定复合轴的生产数据确定复合轴的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并根据零件图制定加工工艺流程。
题目给定为车削螺纹轴,分析如下。
1.1确定生产纲领根据任务书已知:生产纲领计算公式为:N=Q×n(1+a%+b%)所以零件的年产量N=1100×4(1+0.04%+0.01%)=46201.2 确定生产类型各种生产类型的规范见表1表1该车削螺纹轴的生产纲领是4620件/年,根据生产类型的划分原则可知:该零件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中批生产所采用的生产设备部分按流水线生产,部分按同类零件组织生产,采用部分通用机床和高效率设备并按工件类别排列设备,毛坯的制造方法部分采用金属模铸造或模锻,毛培精度和加工余量中等,部分采用专用夹具,部分采用找正安装以达到精度要求。
较多采用专用刀具和量具,零件装配精度要求高时,灵活应用分组装配法和调整法,同时还保留一些修配法,要求工人技术比较熟练,工艺文件为工艺过程卡,关键零件需工序卡,中批生产成本中等。
表22 设计的目的、要求和内容2.1设计目的为了能精确地指导生产,需要制订工艺规程设计。
(1)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机械加工车间生产的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零件的加工质量检验,加工成本的核算,都是以工艺规程为依据的。
处理生产中的问题,也常以工艺规程作为共同依据。
如处理质量事故,应按工艺规程来确定各有关单位、人员的责任。
(2)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车间要生产新零件时,首先要制订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再根据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
如:新零件加工工艺中的关键工序的分析研究;准备所需的刀、夹、量具(外购或自行制造);原材料及毛坯的采购或制造;新设备的购置或旧设备改装等,均必须根据工艺来进行。
(3)工艺规程是新建机械制造厂(车间)的基本技术文件新建(改.扩建)批量或大批量机械加工车间(工段)时,应根据工艺规程确定所需机床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在车间的布置,再由此确定车间的面积大小、动力和吊装设备配置以及所需工人的工种、技术等级、数量等。
此外,先进的工艺规程还起着交流和推广先进制造技术的作用。
典型工艺规程可以缩短工厂摸索和试制的过程。
因此,工艺规程的制订是对于工厂的生产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工厂的基本技术文件。
2.2设计要求1.明确生产类型,熟悉零件及各种资料,绘制A3零件图纸一张,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2.工艺设计:计算生产纲领,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3.工序设计: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序尺寸,工序简图,填写工艺规程综合卡一张。
4.撰写设计说明书。
2.3 设计内容1.工艺分析(1)明确零件加工技术要求(2)分析零件特点2.毛坯的选择确定轴类零件的毛坯和材料3.基准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2)精基准的选择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5.切削用量的确定(1)粗车的切削用量(2)半精车的切削用量(3)精车的切削用量6. 机床及工艺装备的确定7.拟定工艺路线(1)选择定位基准(2)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3 工艺分析3.1 技术要求保证各表面、内孔和螺纹的公差等级要求和粗糙度要求:Ø50外圆粗糙度是6.3,加工经济精度为IT7,需要经过粗车—半精车—精车才能达到尺寸要求。
Ø25外圆粗糙度是 6.3,需要经过粗车—半精车达到尺寸要求,而且端面倒角为1.5×45°。
Ø30内孔粗糙度是3.2,公差等级在IT8级左右,需要经过钻—内孔半精车—内孔精车达到尺寸要求,而且端面倒角为1.5×45°。
Ø25内孔粗糙度是3.2,公差等级在IT10-IT11之间,需要经过钻—内孔半精车才能达到尺寸要求,而且内孔倒角为1.5×45°。
沟槽表面粗糙度是6.3,经济精度是IT10,需要经过粗车→半精车才能达到尺寸要求;沟槽表面粗糙度是6.3,经济精度是IT10,需要经过粗车→半精车才能达到尺寸要求;3.2 零件特点此为阶台孔配合件,总长度为160mm,含有Ø25mm、Ø40mm和Ø50mm的阶梯轴,Ø25mm和Ø40mm表面粗糙度都为6.3,Ø50mm的表面粗糙度为6.3,要求的公差等级为IT7,长度分别为30mm、50mm和10mm与60mm两段;含有10×10的外沟槽,表面粗糙度6.3;含有5×3的内沟槽;含有深度为55mm,Ø25mm的内表面粗糙度是3.2,加工经济精度为IT9的孔;含有深度为30mm,Ø30mm的内表面粗糙度是3.2,加工经济精度为IT9的孔;Ø25mm、Ø40mm和Ø50mm的外圆轴端面倒角和内孔倒角都为1.5×45°。
4 毛坯的选择零件是由毛坯按照其技术要求经过各种加工而最后形成的,毛坯选用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机械加工质量、工艺和成本等。
4.1 毛坯的选择毛坯的选用原则:1.满足材料的工艺性要求2.满足零件的使用性能要求3.降低制造成本4.符合生产条件零件是由毛坯按照其技术要求经过各种加工而后形成的,是组成机械和机器的不可分的单个制件,其制造过程一般不需要装配工序,可以装配成机器、仪表以及各种设备的基本制件,一般是一种不采用装配工序而制成的构件。
毛坯分为铸件、锻件、焊接件、型材、冲压件、冷挤压件等,毛坯的选择应该以生产批量的大小、零件的复杂程度、加工表面及非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等几方面综合考虑。
毛坯的种类制造方式对零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材料消耗及加工成本都会产生直接影响。
提高毛坯的精度,可减少机械加工的劳动量,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机械加工成本,选择毛坯的因素有:1、零件的材料及对零件力学性能的要求。
2、零件的结构形状与外形尺寸,零件的生产类型,生产条件。
3、充分考虑利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
根据生产类型及螺纹轴结构特点的考虑,此次课程设计选择模锻件。
因为模锻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好,可以使毛坯形状更接近工件形状,加工余量小。
同时由于模锻件的材料纤维组织分布好,锻件的机械强度高。
模锻件的生产效率高,但需要专用的模具,且锻锤的吨位也要比自由锻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