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工序质量问题管理制度
工序质量管理制度
工序质量管理制度
工序质量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范。
本着“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原则,制定并落实工序质量管理制度,有效改善工序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具体内容如下:
一、质量管理原则
1.品质为本,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2.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
3.技术先进,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优化生产管理流程;
4.全面培训,不断提高员工技能和质量意识,让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二、质量管理目标
1.产品质量稳定,产品符合标准;
2.生产效率提高,降低成本;
3.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质量管理职责
1.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工序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生产操作人员:负责严格按照规定工艺流程操作,保证产品质量;
3.品质管理人员:负责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督和检测。
四、质量管控措施
1.制定产品合格率、不良品率等指标,并定期评估;
2.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质量技能培训;
3.执行稽核制度,按计划对生产车间进行巡检,发现不合格情况及时纠正;
4.定期召开质量管理会议并进行汇报,不断优化管理制度;
5.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记录表,对生产记录进行归档保存,做好后续追溯工作。
以上就是工序质量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制度的严格执行和质量管控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生产质量,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同时,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流程优化和技术创新,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科学,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工序检查管理制度
关键工序检查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1.遵守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质量安全。
2.规范关键工序的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3.强化关键工序的质量风险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关键工序,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质检等环节。
三、职责权限1.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关键工序的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
2.质量部门负责对关键工序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监理部门负责监督关键工序的执行情况,对不合规则进行处理。
4.各部门的员工应严格遵守工序操作规程,确保关键工序的质量安全。
四、工作程序1.制定关键工序的操作规程:生产部门负责根据产品特点和技术要求,制定关键工序的操作规程,并经过质量部门审核批准后执行。
2.实施关键工序的检查:质量部门负责对关键工序进行检查和监督,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巡检、取样检测等。
五、监督管理1.定期检查:质量部门定期对关键工序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不定期抽查:随机抽取关键工序进行抽查,对抽查结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追溯管理: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追溯,找出根本原因,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六、考核与奖惩1.考核机制:企业建立关键工序的考核制度,根据质量合格率、不合格品处理情况等指标进行考核。
2.奖惩措施:对关键工序工作中优秀的个人和团队进行奖励,对质量问题严重的个人和团队进行严肃处理。
七、文件管理1.相关文件的编制:各部门应按照流程规程的要求,编制关键工序的相关文件,包括操作规程、记录表格等。
2.文件审批流程:相关文件应按照规定的审批流程进行审核和批准,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文件的备份和归档:各部门应妥善保管关键工序的文件,定期进行备份和归档。
以上就是关键工序检查管理制度的内容,通过有效地执行和监督,可以确保关键工序的质量安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施工质量关键工序管理制度
施工质量关键工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质量,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施工项目中的关键工序,包括但不限于基础施工、结构施工、建筑装饰施工等。
三、管理目标1. 确保施工关键工序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2. 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事故和问题,保障工程安全。
3. 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工程施工进度。
四、管理内容1. 确定关键工序工程部门应当确定工程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并将其列入质量关键工序管理清单,对这些工序进行重点管理。
2. 制定管理方案对每个关键工序,工程部门应当提前制定详细的关键工序管理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要求、验收标准等内容。
3. 合理分配资源工程部门应当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资金,保障关键工序的施工需要。
4. 人员培训对参与关键工序施工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其施工水平和质量意识。
5. 设备检验对关键工序所需要的设备、工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6. 施工现场管理针对关键工序的施工现场,要加强管理,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质量符合要求。
7. 质量监督工程部门应当对关键工序进行定期巡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质量事故。
8. 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对关键工序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五、管理措施1. 工程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关键工序管理制度,并进行宣传和公开,确保全体施工人员都了解和遵守这些管理制度。
2. 对于关键工序的施工,工程部门应当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检查,保证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3. 工程部门应当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制定并落实关键工序的管理方案。
4. 工程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档案,对关键工序的施工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供日后查阅。
5. 重大关键工序施工前,应当对施工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技术考核和岗位素质评定,确认其资质和能力。
六、监督检查1. 工程部门应当定期对关键工序的施工进行监督检查,对问题和隐患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
工序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工序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为了加强项目施工的质量管理和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严格项目制度的执行力,提高施工实体质量,保证施工安全,现制定如下工序质量控制的管理措施条例,在每个星期考评一次。
请各管理人员遵照执行:1、每个现场管理人员上班时间必须随身三件物:卷尺、笔记本、和图纸。
在每天应写好“工作日记",施工栋号长应写好“施工日志"。
要求明确记录每天的作业人数、施工进度情况、用工派工情况、质量检查情况等等。
、现场施工员在每一道工序作业之前,应提前写好“施工任务单”,下派2 给班组。
及进行“施工技术及操作工艺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单上必须保证每个班组长在交底单上签字,以便查实作业工人数目.3、施工作业前应进行“事前交底、事中控制,事后必须进行复查”,填写好“质量三检记录表”,后经质量总工程师检查确认可后再报给监理验收。
(如一次性不能通过甲方或监理方验收者,对班组应开具200-500元质量处罚单,所属管理人员扣罚50元。
如连续第二次出现同类质量问题无法验收通过的情况时或造成监理甲方投诉者,按项目部规定每月考核扣除500元工资。
)3、在平时的施工管理工作中应严格把好质量关,对检查出来的通病应及时向班组发出“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对不配合、不按时整改造成甲方监理投诉的班组,要严肃处理并开具“质量处罚单",由当班施工员开单处罚,视问题之轻重给予处罚责任班组500元.4、各施工员必须加强班组作业质量的“三检”执行力度,督促各班组长的“自检"工作和签字手续,再由下一道工序作业的班组进行“交接检查”验收签字,才能进行项目部的复查验收。
(如班组不进行“三检"或不配合的而造成质量问题的,由施工员当即开具处罚单300-2000元.)5、施工中对砼浇筑楼板砼厚度没有控制方法的,及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控制的,扣罚施工班组500元。
—--———另应严格控制砼浇筑数量,由栋号施工员进行计算方量,填写“浇砼报量单”。
各工序管理制度
各工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各工序操作,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的生产工序管理。
第三条工序操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做到安全生产、质量第一、效率优先。
第四条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本制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第五条违反本管理制度的,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二章工序作业规范第六条各工序操作人员应当根据生产任务单和工艺流程进行操作,严格按照规定的工序和步骤进行作业。
第七条操作人员应当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做到正确使用并确保设备的功能完好。
第八条操作人员应当对生产现场进行整理和清理,保持生产环境的整洁和干净。
第九条操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第十条工序作业中的废弃物料和产生的废弃物应当进行及时清理和处理。
第三章生产管理第十一条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对各工序的生产任务进行合理安排和分配,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第十二条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对工序操作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十三条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对工序操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第十四条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做好生产数据的记录和汇报,确保生产过程的数据真实可靠。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十五条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对各工序的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第十六条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对工序操作人员的作业严格把关,及时发现并处理产生的质量问题。
第十七条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找出问题根源并制定改进措施。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十八条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各工序生产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
第十九条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工序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二十条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
第六章管理制度执行第二十一条各部门应当结合本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操作规程,确保本制度的执行。
工序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工序质量检验管理制度1、总则产品质量检验是梁场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包括原材料检验、工序检验和成品检验。
本制度规定工序检验的要求。
2、职责2.1 质量部:是本制度的主要责任部门。
负责生产工序质量检查验收和成品质量检查验收,约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并做好记录。
2.2 试验室:负责原材料及外购件检验测试工作,负责混凝土试验、钢筋焊接试验等,提供检验试验报告。
2.3 工程技术部:配合质量部参加工序质量检验工作。
2.4 作业班组:组织“三检”活动。
3、预制梁产品工序划分3.1每一片梁为一件独立产品,分为钢筋半成品、梁体半成品(梁体混凝土浇筑完、完成初张拉、完成终张拉等阶段)。
在不同施工阶段进行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验收。
3.2产品生产的工序包括:模板安装调试、钢筋下料加工、钢筋骨架制作、混凝土配料及拌和、混凝土浇注、梁体混凝土养护、预应力初张拉、预应力终张拉、管道压浆、封锚混凝土。
(防水层在架梁后制作。
)4、工序质量检验的基本程序和规定4.1 质量检验验收应以国家或行业现行原材料标准、产品技术标准、产品设计图纸为依据。
4.2 质量检查人员具有独立行使职责的权力,不受任何行政或其它干扰。
质检人员对不合格的工序有权不予验收,要求返工重做;在日常发现违规施工质量的现象,有权制止、纠正,直至要求作业工班停工整改。
4.3 每道工序完成后,先由作业班组进行自检。
自检合格后,报工程部由工序主管工程师进行质量检查。
主管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填写检查记录表,报质量部进行检查验收。
4.4 质量部约请监理工程师一同进行工序检验验收。
经验收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进行签认。
4.5 检查不合格的工序和半成品,不得转为下一道工序。
检验不合格的成品,不得验收或出场。
4.6 专职资料员负责收集保管各工序检验验收资料。
5、质量检查验收的内容和方法工序质量控制和检验验收的内容,包括主控项目、一般项目。
主控项目,是对安全和使用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的项目,施工作业必须遵守的规定;一般项目,是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工程质量缺陷管理制度模版(3篇)
工程质量缺陷管理制度模版1、消除人为因素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加强对施工人员“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质量意识教育,强化岗位责任制,定期组织技能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开展QC小组活动。
2、消除环境因素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加强现场管理,搞好文明施工,合理组织,确保工序施工有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3、消除施工方法不当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坚持持证上岗,严格施工纪律,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按施工方案及施工规范组织施工,严格操作规程,确保施工方法得当。
4、消除机械、检验、测量、试验设备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1)对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配置先进、适用、性能良好、配套的机械设备。
(2)定期对计量、测试设备进行周期鉴定,保证检验、测量、试验的准确性,推广和应用先进的计量设备和快速准确的测试技术,消除检验、测量、试验设备因素而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
(3)消除材料因素造成的工序质量缺陷加强物资采购各环节的控制工作,实行定点、定量采购,严格按照《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进行控制,确保材料质量。
(4)做好技术交底及质量记录,确保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1)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全面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掌握实用的各类规范,明确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参加人员应履行签字手续,形成状态过程的可追溯性。
2)总质检师应熟悉相关的技术规范、设计要求、验收标准,做好工序质量检查记录,负责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签认,填写工程质量评定表,质量事故(隐患)报告处理等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3)各隐蔽工程项目工序技术负责人,应熟悉设计图纸,吃透设计文件精神,搞好班组工前技术交底工作,并做好质量记录。
工程质量缺陷管理制度模版(2)第一章绪论1.1 引言工程质量缺陷管理制度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防范和控制工程质量缺陷,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安全的有效实施,达到预期的工程质量目标。
1.2 缺陷管理的重要性工程质量缺陷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缺陷的存在会对工程项目造成严重影响,包括质量下降、进度延误、安全隐患等。
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4篇)
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序质量控制,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工序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工序质量控制的部门和岗位。
第三条工序质量控制点是指工序中需要严格把关的节点,对工序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
第四条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立应基于工序流程的特点和质量要求,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协商确定。
第五条各部门应根据自身的工序特点和质量要求,制定相应的工序质量控制点管理办法。
第二章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立第六条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立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必要性原则: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立必须符合工序质量管理的需要,能够确保工序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二)关键性原则: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立应针对工序中的关键环节,对工序的整体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
(三)规范化原则: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立应符合相关的质量管理规范和标准。
第七条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立要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协商,并报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
第八条工序质量控制点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明确性:要明确该控制点的具体位置和表现形式。
(二)可操作性:要能够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对该控制点进行有效的检测和判定。
(三)追溯性:要能够追溯到具体的操作人员和时间。
第九条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立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产品质量要求(二)工序特点(三)工序流程(四)技术规范和标准第三章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管理第十条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员参与原则:所有操作人员在工序中都应主动参与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管理工作。
(二)标准化操作原则:所有操作人员在工序中都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
(三)主动预防原则:所有操作人员在工序中都应主动发现和预防工序中潜在的质量问题。
(四)及时反馈原则:所有操作人员在工序中都应及时将发现的质量问题反馈给质量管理部门。
第十一条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一)质量检测和判定:对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定期的检测和判定,确保工序质量符合要求。
重点工序管理制度
重点工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工序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车间的各项工序。
三、工序管理的责任1. 生产经理:负责组织、领导和监督生产车间的工序管理工作,制定并落实计划,及时解决工序中出现的问题。
2. 工序管理员:负责管理工序人员,监督工序的生产进程,保障生产安全和质量。
3. 生产员工:严格执行工序的操作规程,保障产品质量,提高效率。
四、工序管理的程序1. 工序计划制定生产经理根据生产任务和生产计划,制定工序计划,并下发到各个工序部门。
工序管理员根据计划安排工序人员,明确任务和责任。
2. 工序生产监督工序管理员对工序进行实时监督,确保生产进程顺利进行,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3. 工序质量控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保障工序生产出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及时发现并解决产品质量问题。
4. 工序安全生产工序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保障生产安全,杜绝事故的发生。
5. 工序成本控制合理安排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五、工序管理的制度规定1. 工序计划1) 工序计划由生产经理负责制定,包括生产任务、工序顺序、工序时间等内容。
2) 工序计划应提前下发到各个工序部门,明确任务和责任。
3) 工序计划实行动态调整,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工序计划。
2. 工序生产监督1) 工序管理员负责对工序进行实时监督,检查生产情况,保障生产进程顺利进行。
2) 工序管理员对工序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员工的生产技能和质量意识。
3) 工序管理员与工序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协助解决。
3. 工序质量控制1) 工序管理员负责制定并实施工序质量控制标准,严格把关工序生产质量。
2) 工序质量问题及时上报并协助解决,确保生产出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3) 工序质量问题应进行追溯和分析,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做好记录和纠正措施。
4. 工序安全生产1) 工序管理员负责制定并实施工序安全生产规程,加强对工序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工程质量关键工序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关键工序管理制度一、工程质量关键工序的概念工程质量关键工序是指对整个工程质量起决定性影响的工序。
这些工序通常涉及工程的结构安全、建筑质量、设备安装等方面,如果这些工序出现质量问题,将对整个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工程的关键工序进行严格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二、工程质量关键工序管理的重要性1. 保障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关键工序是工程质量的保障点,只有对这些工序进行严格管理,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2. 提高工程效率。
通过对工程质量关键工序的管理,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减少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节省施工时间和成本。
3. 降低工程风险。
工程质量关键工序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工程后期出现质量问题的风险,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工程质量关键工序管理的内容1. 工程质量关键工序确定。
在工程施工前,需要对工程的关键工序进行识别与确定,确定哪些工序是关键工序,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 工程质量关键工序规范。
对工程质量关键工序进行规范化管理,明确工序的执行标准、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3. 工程质量关键工序监督。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工程质量关键工序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工程质量关键工序评估。
定期对工程质量关键工序进行评估和检查,对执行情况进行评定,及时纠正和改进。
5. 工程质量关键工序记录与归档。
对工程质量关键工序的相关记录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工程施工的过程和结果可追溯。
四、工程质量关键工序管理的实施1. 预防为主。
在工程施工前,应认真制定工程质量关键工序管理计划,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性干预,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 组织协调。
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流程,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确保工程质量关键工序管理的顺利进行。
3. 技术支持。
为工程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4. 督促检查。
对工程质量关键工序进行定期督促和检查,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符合要求。
缝纫工序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缝纫工序质量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提高缝纫工序的质量管理水平,保证产品质量,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缝纫工序的生产企业,包括服装制造、家居纺织品等相关行业。
第三条本制度内容包括缝纫工序的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程序、文件控制、记录和文件等内容。
第四条本制度由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起草并组织实施,经企业领导审定后由各相关部门负责全面执行。
第五条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制度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和培训计划,确保全体员工能够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章缝纫工序的质量管理目标第六条企业的缝纫工序质量管理目标是提高缝纫工序的质量水平,降低缝纫工序的不合格率,保证产品的合格率和客户满意度。
第七条企业应当通过实施本制度,不断完善和创新缝纫工序的管理,提升员工素质和技能,全面提高缝纫工序的质量水平。
第八条企业应当通过本制度的执行,加强对缝纫工序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缝纫工序中的质量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第三章缝纫工序的质量管理责任第九条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起草和组织实施本制度,并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员工能够认真贯彻执行。
第十条生产部门负责制定缝纫工序的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并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
第十一条质检部门负责对缝纫工序进行全程监督和检验,发现并纠正产品质量问题,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第十二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对缝纫工序的配件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和生产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企业领导应当对缝纫工序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查,定期组织评审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并督促改善。
第四章缝纫工序的质量管理程序第十四条生产部门应当按照产品要求制定缝纫工序的工艺流程图,并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
第十五条生产部门应当对缝纫工序的产品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和检验,发现不合格品及时进行处理,并记录相关情况。
工序质量管理制度
工序质量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也日益重要。
制造企业需要确保产品的高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期望,并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在制造流程中,工序质量管理是实现高质量产品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工序质量管理制度,并提供一个参考框架,以帮助制造企业建立自己的工序质量管理制度。
二、工序质量管理的重要性1.提高产品质量工序质量管理是在制造流程中确保产品满足质量标准的一系列措施。
通过对每个工序进行质量管理,可以确保整个制造过程中最终产品的质量。
这有助于减少制造的残次品数量、减少维修和售后成本,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2.减少生产时间和成本高效的工序质量管理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解决,避免了后续的修复和再制造。
这将减少生产时间和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3.满足质量标准和合规要求工序质量管理可以确保企业的制造过程符合国家和行业质量标准以及合规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这有助于企业获得相关认证和资质,并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声誉。
4.提高员工素质和专业能力工序质量管理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参与,对员工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较高。
通过参与工序质量管理,员工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并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三、工序质量管理制度的要素1.责任和权利制定工序质量管理制度需要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权利。
质量管理部门需负责制定制度、监督执行和评估效果。
生产部门需按照规定执行工序质量管理,并反馈问题。
其他部门需根据自己的职责配合完成工序质量管理工作。
2.流程图和流程描述制定工序质量管理制度需要明确流程图和流程描述,包括一系列工序和检测指标,以及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流程的要求。
同时要求流程符合工艺原理和操作规程,并注意流程中关键节点和关键控制点的管理。
3.文件和记录制定工序质量管理制度需要制定工艺文件和记录表。
工艺文件应注明产品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步骤,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点和质量检查点。
记录表应包括每个工序的操作记录、检验记录和不合格品记录等。
重点工序控制管理制度
重点工序控制管理制度一、背景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
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工序控制管理制度,加强对关键工序的监管和管理,能够防止一系列质量问题的发生,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二、制度内容1.定义每个工序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工序标准对于每个工序,应该明确工作内容的流程和标准。
在制作产品前,应该进行工序的评估和确定工序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
制定工序标准需要考虑语言简洁、易于理解、明确具体的操作方法等要素。
2.确保员工符合操作规程制定工序控制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员工严格遵守标准化操作规程。
必须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以确保员工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并能够独立完成工作。
3. 采用合适的工艺流程不同的产品可能使用不同的工艺流程。
在制定工序控制管理制度时,应该根据具体产品采用合适的工艺流程,同时确保在每个环节都有可靠的质量检测和控制。
4. 应用自动化技术引入自动化技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一致性。
通过熟练操作自动化设备,可避免人工错误,提高产品质量,并减少生产成本。
5. 建立技术标准文件为了确保员工掌握操作方法,制定工序控制管理制度时,应建立技术标准文件,包括操作手册、检验标准、工艺流程图、质量标准等。
6. 实施合理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工序控制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制定质量控制标准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
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需要,进行适当的质量控制,确保每个工序符合质量要求。
7. 进行质量检测和改进措施工序控制管理制度制定后,应根据产品制造的特点,建立质量检测的方法,对每一个工序进行检测。
在不合格时,应对存在不足的工序进行针对性的质量改进措施,并优化工序流程,降低不良率和次品率。
三、实施和监督管理1.员工培训和考核制度实施前,应组织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员工充分了解新制度,学习新规章制度的知识,可以熟练地操作新设备、新工艺,以确保规范化操作过程。
考核员工对制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做到操作方法规范一致。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制度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制度一、引言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制度是指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制定的一套质量控制措施和规范,旨在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本文将详细介绍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责任分工、工作流程和具体控制措施。
二、目的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是:1. 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关键工序的稳定性,降低产品质量变异性。
2. 预防和控制质量问题:通过严格执行质量控制规范,及时发现和解决关键工序中的质量问题,防止不良品的产生。
3.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优化关键工序的操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工序和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 增强客户满意度:通过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
三、适用范围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关键工序的生产过程。
关键工序是指对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的工序,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装配、测试等环节。
四、责任分工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制度,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2. 生产部门:负责具体的生产操作,严格按照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
3. 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对关键工序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关键工序的合格率。
4. 技术部门:负责提供关键工序的技术支持,确保工序操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五、工作流程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制度的工作流程如下:1. 制定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质量管理部门根据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制定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计划,明确关键工序的控制要点和控制措施。
2. 培训和培养操作人员:生产部门根据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培养,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
3. 执行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生产部门按照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执行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工艺参数的控制、设备的校验和维护、操作规范的执行等。
4. 进行关键工序抽样检验:质量检验部门根据抽样检验方案,对关键工序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关键工序的合格率达到要求。
工程工序质量管理制度
工程工序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工程工序质量管理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可以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特制定本工程工序质量管理制度。
二、质量管理机构1. 设置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全面协调、监督和管理项目的工序质量管理工作。
2. 质量管理部门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编制质量管理计划,监督和审核施工过程中的工序质量。
3. 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质量管理职责1. 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应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 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应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记录和监督,定期向质量管理部门提交质量报告,及时解决发现的质量问题。
3. 工程值班人员应随时关注施工现场的质量情况,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操作符合标准和要求,遇到质量问题应立即处理,不得隐瞒或推诿。
四、施工程序管理1. 工程施工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严格执行施工程序,保证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和全覆盖。
2. 工程监理单位应监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定期检查工程质量,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3. 工程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建立阶段性的质量检查机制,定期对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进行核查,及时进行整改。
五、责任追究机制1. 对工程施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立即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2. 对于重大质量事故,应成立调查组,进行彻底调查,追究责任人员的责任,并根据情况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问题不再发生。
3. 对于工程施工中不遵守规范和标准要求的行为,应及时处理,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六、培训与考核1. 工程施工人员应参加相关的培训,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和能力,熟悉工程施工的规范和标准要求,确保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工程施工。
2. 工程施工人员应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其在工程施工中的表现和能力,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促进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公路工程工序质量控制制度
公路工程工序质量控制制度一、总则公路工程工序质量控制制度是为了确保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工序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保障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和经济,并最终提高公路工程的服务能力和使用寿命而制定的政策、准则和技术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序质量控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路基施工、路面铺设、桥梁建设、隧道施工等。
同时,本制度也适用于各级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工作。
三、工序质量管理1. 管理责任(1)项目负责人: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控制负总责,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序的质量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2)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各项工序的质量进行监控和检测,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工序质量的稳定控制。
(3)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单位的工序质量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
2. 质量标准(1)各项工序的质量标准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应制定符合标准要求的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2)质量标准应包括工序材料、设备、工艺和验收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工序的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3. 质量控制(1)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确定工序的质量控制点和控制要求,确保工序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2)质量控制应从源头抓起,加强对工序材料、设备和人员等各方面的管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操作。
4. 质量检测(1)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各项工序的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工序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质量检测应由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5. 质量评定(1)工序质量评定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对工序的质量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确定工序的合格性。
(2)对于工序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四、工序质量控制流程1. 制定质量计划: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制定工序质量控制计划,明确各项工序的质量要求和控制措施。
工程部各阶段质量管理制度
工程部各阶段质量管理制度一、前期准备阶段在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阶段主要是确定项目的目标、范围和要求,明确工程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初步的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估。
在这个阶段,质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项目质量管理计划:在这个阶段,工程部需要制定项目的质量管理计划,明确项目的质量目标、质量指标和质量管理组织结构。
质量管理计划的编制应该符合项目管理计划的要求,包括计划的编制原则、编制程序和审批程序等内容。
2. 制定项目质量管理文件:工程部需要制定项目的质量管理文件,包括项目的质量方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工作指导书等内容。
这些文件应该明确项目的质量管理要求和工作程序,确保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实施。
3. 制定工程施工方案:在这个阶段,工程部需要制定工程的施工方案,明确工程的施工方法、工序和施工程序。
工程施工方案应该符合项目的设计要求和工程规范,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4. 制定工程质量验收计划:在这个阶段,工程部需要制定工程的质量验收计划,明确工程的验收标准、验收方法和验收程序。
工程质量验收计划应该符合项目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指标,确保工程的质量验收得到有效的落实。
5. 制定质量管理培训计划:在这个阶段,工程部需要制定质量管理培训计划,培训项目的质量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
质量管理培训计划应该包括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方式和培训的时间表,确保培训的效果得到有效的评估。
二、施工阶段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阶段主要是按照项目的质量管理计划和工程的施工方案,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
在这个阶段,质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施工质量管理:工程部需要组织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质量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质量问题。
2. 实施施工质量控制:在这个阶段,工程部需要实施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控制。
车间质量管理制度(5篇)
车间质量管理制度(5篇)车间质量管理制度(精选5篇)车间质量管理制度篇1第一条各工序加工时,要认真核对图纸或资料相关尺寸,做到各道工序加工符合图纸或资料尺寸要求,批量较大的材料加工要知会检验员或车间管理人员,在确认后方可批量生产,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要及时抽检,如有尺寸异动要及时修正。
如因作业人员不慎而造成批量不良品,则视批量大小或是否能材料回用而做出相应处罚。
第二条生产人员在材料加工完成后,必须在材料上注明加工数量,产品型号,图号等。
并在料单上作好记录;违则每次罚款5元。
第三条生产人员应保持周边工作环境整齐清洁,对余料或料头要定期整理清点,并请示管理人员指定归类放置。
违则每次罚款5元。
第四条生产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管理人员的工作安排,严禁私自做主下料,如因此而造成材料下重或生产混乱的,当视造成损失的程度而处罚。
第五条生产人员要严谨核对图纸,零部件图号,了解相关技术参数及技术要求,不得张冠李戴,用错零件或图纸,对于关键尺寸要反复确认,如对图纸或材料有任何疑点或不清楚的地方,必须请示生产管理人员并上报公司相关人员处理。
第六条生产人员要本着对公司利益,对产品质量负责任的态度做事,不得马虎塞责,对于首件要再次确认相关尺寸及零部件,如发现下料尺寸或零部件存在问题,应马上反馈。
第七条生产人员要严格依生产安排,按质按期完成零部件制做,不得耽误公司的正常生产,违则每次罚款20元。
第八条对零部件自检完成后,需知会相关人员到现场检查。
第九条对于因零部件问题而产生的'批量不良,视批量大小,返工难易,影响程度,当对零部件制做人员,检查员,主管做出相应处罚。
第十条生产人员应保持周边工作环境整齐清洁,对余料要即时整理清点,并请示管理人员指定归类放置。
违则每次罚款5元。
第十一条铆工在组对前必须了解铆件的各部位尺寸,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给检查员及车间管理人员。
并必需即时处理。
第十二条铆工在组对前,对铆件的每个零部件都应该校正,调平,打磨之后方可组对,如果不按要求去做,每发现一处扣除2元,并且要立即改正。
工序间质量管理制度
5、本规定自批准之日起执行。
制定部门
质量部
发放编号
发放日期
工序间质量管理制度文件编号 Nhomakorabea版次: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文件更改履历
序号
版本状态
更改日期
更改页码
更改内容
更改人
批准人
1、目的
明确工序间各部门应承担的责任,减少和杜绝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被流到下道工序,从而降低后道工序工作难度,保证最终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对各生产车间正常生产产品和返工分检产品的质量管理。本规定中“工序”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道工序。
3、规定
3.1本着不合格品不流到下道工序的原则,牢固树立上道为下道服务的意识,各工序都应严把产品质量关,通过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确保存在严重质量缺陷的产品不被流到下道工序。
3.2以下目视能够发现,属严重质量缺陷的产品,不允许流到下道工序:
4.5下道工序(包括车间内工序间)发现的上述不合格品,每班在清理不合格时,应主动将其与其它不合格品区分开,记录发现不合格品的人员及数量,并通知质检员最终仲裁。质量部负责进行统计,并通报综合部对相关人员按照规定进行奖励。
4.6下道工序应严格按照上述规定执行,不得谎报数字或弄虚作假,否则一经发现将对责任人严肃处理。
4.3如上道工序发生的3.2条中的质量缺陷,流到下道工序未能及时分检出,又流向下道工序被发现后,将按4.1条考核发现部门的上道工序。例如:3.2所列的表面严重缺陷等明显的质量问题,注塑没能够控制住流到模压,模压操作工也未能够及时发现,将不合格品分检出来,仍继续生产并流到仓库,被仓库发货检验发现时,将追究模压车间相关生产人员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5
蛇形及跳股
2. 各放线盘张力松紧不一 3. 拼线模太松
包带起皱
1. 包带头松紧和角度不当 2. 包带太宽 1. 绕包节距太大 2. 钢带宽度不够 1. 排线节距未调整
6
折叠不平 钢带间隙超
7
过工艺规定 收排线不齐
8
包带有擦伤 记录与标示错误 、丢失
2 . 线盘质量不好,不光,不 选择较好的收线盘 平,尺寸不一致 1.自检不认真 2.记录不正确 1.没有盘具 2.知错不改 认真自检,做到物卡一致 如实记录真实情况 向采购反应缺少盘具 应按规定分盘
2
3
排线不好或复线未排好,通知上 工序返工 断线混线,单线 3. 绝缘外径局部粗大,拼线模 加强上工序的质量控制 局部拉细 通不过而拉坏 4. 拼线模不光洁或孔径太小擦 更换孔径和喇叭口光滑拼线模 伤拉坏绝缘 按规定的接头修理方法修理 5. 单线接头不好 编号顺序排列错 误或不清晰 1. 绝缘或印字工序打印不清 2. 穿线或上盘顺序搞错 1. 填充料太少 严格检查,不清晰者不用 加强自检,首件和调盘时均要检 查 增加填充料 调整放线盘张力 调换拼线模 调整包带角度和包带张力 包带宽度适当改窄 加快绕包头速度,减小节距 调换合适的钢带宽度 调整排线节距和收线外径相适应
9
10
不同规格放在一 起(压盘)
三、挤塑工序
序号 质量问题的类型 产生原因
1.操作不认真
解决办法
加强教育,做到按工艺生产 自行整理本机台工艺、文件等
按材料工艺特性和规定控温 加强生产管理与计划安排 缩短停机时间或预降温 清理螺杆 检查校验检修温控
1
产品与工艺搞混 2.工艺比较杂乱
1.控温太高 塑料焦烧, 2.加温时间太长 轻则焦粒焦块,重 3.中途停机时间太长 则炭化成粉 4.螺杆上积存垢物出料不畅 5.温控系统失灵
2
有时清楚,有时 线上有水 模糊,油墨呈拉 1. 字轮放偏 字印不到线上
3
2. 印字架后平衡锤放得太后 调好平衡锤 3. 油墨压印轮间隙太大 1. 字轮坏 2. 速度太快 压紧压印轮或调换压印轮 调换字轮 降低速度
4
线芯上沾墨多 3. 刮片未压紧 4. 油墨太浓 压紧刮片 调稀油墨 加入油墨调浓 严格检查,不清晰的擦掉重印
2
3
塑化不良
1.温度太低 检查调整,适当提高 2.工艺规定温度与该材料加工温度不 根据材料特性,进行验证 符 3.螺杆转速太快 适当降低速度 4.过滤网坏,反压力小 1.温度不正常,挤出时压力变化 调换新滤网 偏芯时要达到挤出温度
4
2.模芯未装紧或校正螺钉未紧好,正 检查装拆情况,严重者停机重装 绝缘或护套厚度超 常挤出受力后变化 偏差 3.线芯弯曲 调换线芯或加强较直 4.挤压式模芯孔径太大或模芯模套距 按工艺配模调近距离,检查模芯是否 损坏 离太远 1.焦料粒子 检查温度与操作过程,换料 2.机械杂质 调换过滤网或清理机头螺杆 挤出与牵引线速不匹配 检查水槽中各道轮转动情况、堵水物 和水位等 适当加快线速和螺杆转速 最好有稳压电源 注意操作控制 排除松动,调整收放线张力,把弯曲 线校直 调整温度,排去起孔料 调料或对料进行干燥 调整出线中心和印字轮中心位置的偏 差 严格对照工艺印字内容输入 适当调整字轮 火花击穿多 3.挤出脱料 4.水槽中擦伤导轮转动不活 1.线速慢牵引力不稳 2.电压波动,尤其是用电高低峰时比 线芯外径大小不均 较突出 匀竹节形等 3.调速不当 4.设备有振动,收放线张力松紧不一 致或线芯粘弯曲 绝缘或护套断面上 有气孔 1.挤出温度太高,停机太久 2.塑料潮湿 1.中心位置不正
二、成缆工序:
序号 质量问题的类型 产生原因
1.操作不认真
解决方法
加强教育,做到按工艺生产 自行整理本机台工艺、文件等 检查节距齿轮参数和位置 认真自检 调整检修放线张力装置
1
产品与工艺搞混 2.工艺比较杂乱 节距与工艺差别 较大 1. 节距齿轮主被动位置放错 2. 未进行自检 1. 放线张力太紧或不均匀 2. 放线盘的线松乱夹线
7
接头不良
1.接头不牢, 接头粗大 1.牵引轮打滑,绕圈太少
8
节距明显不均匀 2.收线张力太松或太紧 3.启动和收线速度不协调 1.模孔径太小
9
机器外线芯拉断 2.模没有抛光 3.线芯扭曲或接头处大 记录与标示错误 、丢失 1.自检不认真 2.记录不正确 1.没有盘具 2.知错不改
10
11
不同规格放在一 起(压盘)
一、束丝/复绞工序:
序号 质量问题的类型 产 生 原 因
1.操作不认真
解 决 方 案
加强自检教育,做到按工艺生产 自行整理本机台工艺、文件等 加强单线的制造卡和场地管理 加强上机前的自检 调整放线张力 修复设备 提高熟练程度 更换线盘 调整张力,更换拼线模具 按分线板上孔眼排列穿线 调整收线盘张力 将线芯重新放在滑轮上 将牵引轮上的线重新排 加强操作控制,停机整理 绕足5圈,压住线头 调整收线拉力要适当 启动时人工协作拉线 调换拉制模或更改工艺 将模子抛光 整理好线芯 认真自检,做到物卡一致 如实记录真实情况 提前向采购反应缺少盘具 应按规定分盘
5
6
7
8
喷码不正确,印字 2.喷码机参数与工艺印字内容不符 不清晰 3.印字轮压力太轻
9
1.配模不当,牵引速度和套管的拉伸 放大模套孔径,加快牵引速度 绝缘和护套松套和 比不配 起筋 3.水槽脱水,平面冷却收缩不均匀 随时注意冷却槽中水位情况
四、编织工序:
序号
常见质量问题
产生原因
解决办法
1.操作不认真 1
1
产品与工艺搞混 2.工艺比较杂乱 1.管理不严
2
单线规格搞错 2.自检互检不认真
3
单线线径超偏差 1.放线盘张力太紧 1.机械排线失灵
4
排线不齐
2.操作不熟练 3.线盘质量不好 1.放线张力不均,拼线模具太大
5
单线跳股 2.分线板上穿线位置交叉 1.收线盘张力太紧
6
机器内整体拉断 2.线芯脱出滑轮 3.线芯牵引轮压线
5 6
油墨印字不清楚 油墨太稀 两端模糊不清 1.自检不认真
4
排线不齐
2.操作不熟练
提高熟练程度
3.线盘质量不好
更换线盘
5
接头修剪不良 断线时修剪比较粗糙
认真修剪,不能影响下道工序
五、字轮印字工序: 序号 常见质量问题 产生原因 解决办法
1
产品与工艺搞混
1.操作不认真 2.工艺比较杂乱
加强教育,做到按工艺生产 自行整理本机台工艺、文件等 将线芯上水抹干或吹干 调正字轮
产品与工艺搞混
加强教育,做到按工艺生产
2.工艺比较杂乱
自行整理本机台工艺、文件等
1.管理不严
加强单线的制造卡和场地管理
2
单线规格搞错 2.自检互检不认真 加强上机前的自检
1. 节距齿轮主被动位置放错 检查节距齿轮参数和位置 3 节距与工艺差别 较大 2. 未进行自检 认真自检
1.机械排线失灵
修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