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
据发展性原则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
第一,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 第二,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 失衡;
第三,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 式;
第四,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 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 第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公正团体法
是柯尔伯格在“杜里尔实验”和“布莱特实验”的 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 强调团体的教育力量和民主管理的教育作用,目的是 在创设公正团体中培养团体成员的公正观,努力提高 团体的公正水平,发展团体的民主管理,建立平等公 正的人际关系,给每个人提供参与管理和承担责任的 机会,创造团体的民主风气,形成相互之间的良好感 染,发展团体中的自我教育,保证团体教育法的落实 并取得成效。 此法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广泛运用后,提出了隐性课程 设置与开发问题,这对于发挥学校和教师在道德教育 中的作用颇有意义。
(二) 德育模式的分类
(l)内容型德育模式: 强调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系统传授在一定社会中 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思想、政治意识、道德知识和 观点,对受教育者的品德施以有计划、有步骤的影 响。 (2)形式型德育模式: 关心品德的形式,轻视品德的内容,强调在德 育过程中要突出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能力。 (3)主知型德育模式: 目标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 道德概念,发展包括道德理解能力、道德判断推理 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等在内的道德认知能力。
该模式的缺陷
一是太过于强调认知力的作用,忽视了对道德行 动的研究,而后者对德育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二是强调了道德判断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作用, 忽视了道德发展中的情感因素; 三是阶段理论有缺陷,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出现 6个阶段,各阶段之间可以出现可逆性;
教育学知识点:德育模式
教育学知识点:德育模式一、认知模式(强调德育在于道德认知)1.代表人物:皮亚杰、科尔伯格(联想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2.主要主张: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
它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发生。
3.特征:(1)人的本质是理性的;(2)必须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3)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二、体谅模式(强调情感层面、强调体谅、同理心)1.代表人物:彼得·麦克费尔。
2.主要主张: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
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3.特征:(1)坚持性善论;(与孟子的“性善论”相似,可能成为出题角度)(2)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3)把培养健全的人格作为德育目标,把培养主动的、集体的、创造性的丰富人格作为现代德育的任务;(4)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三、社会模仿模式(强调观察行为)1.代表人物:班杜拉。
(回顾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2.主要主张: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所以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四、价值澄清模式(要形成判断选择能力、理性的价值选择)1.代表人物:拉斯、哈明。
2.主要主张:着眼于价值观教育,试图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并通过评价过程促进统一的价值观的形成。
其目的是通过选择、赞扬和实践过程来增进富于理智的价值选择。
3.评价过程:(1)自由的选择;(2)从各种可供选择的项目中进行选择;(3)在仔细考虑后果之后进行选择;(4)赞同与珍视;(5)确认;(6)依据选择行动;(7)重复。
拉斯指出“人们可以通过选择、珍视、行动这一明智的过程形成价值,这三个过程包括七个价值标准,选择:自由选择,从各种可能选择中进行选择,对每一种可能选择的后果进行深思熟虑后做出选择,珍视:对选择感觉到满意、愿意向别人确认自己的选择,行动:根据选择行动、以某种生活方式不断重复。
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长期德育实践而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
这个定义包含着理论指导、活动的结构与程序、实施原则、操作要领等诸因素统一结合构成的德育活动形式。
目录1关于德育模式的含义2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3体谅模式4社会学习模式关于德育模式的含义折叠研究德育模式,应该先弄清“模式”一词的含义。
“模式”一词源于拉丁文(modus)意思是与手有关的定型化的操作样式,它最初只是指对操作过程的经验性的概括,以后这一词上升到更抽象的意义,一般通用为“ 方式”。
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
20世纪后社会活动的多样化,又从“方式”中分离出来,意指某种方式中的具体的定型化的活动形式或活动结构。
《现代汉语词典》定义:“模式,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美国两位比较政治学者比尔和哈德格雷夫认为:“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
”英国人丹尼斯·麦奎尔和瑞典人斯文·温德尔从传播学角度将模式看作是:“用图像形式对某一事项或实体进行的一种有意简化的描述。
一个模式试图表明任何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以上所述“模式”定义的发展状况看,“模式”既有抽象性,简约性特征,但它又不等于具体的事实经验,它是一般原理与具体条件相结合,原理的共性与具体的个性相结合而形成的活动结构的活动形式。
“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人们进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我们研究德育模式的目的也在于此。
关于德育模式,在理查德·哈什等著、傅维利等译的《道德教育模式》中讲到:“德育模式是一种考虑教育机构中关心、判断和行动过程的方式。
它包括关于人们如何发展道德的理论观点以及促进道德发展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在国内,由于德育的改革实验及国外德育模式理论的引进,德育模式问题也受到关注,其定义也得到一些探讨。
有的把德育模式归入方法范畴;有的强调它与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表现出特定的结构与活动序列;还有的认为,德育模式是德育理论以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
德育模式知识点总结笔记
德育模式知识点总结笔记一、概念和特点1.1 概念:德育模式是指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育手段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素质、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独立自主的人格。
1.2 特点:德育模式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注重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通过开展德育活动、养成教育和德育实践等形式,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素质的提高。
二、德育模式的基本内容2.1 道德品质教育:德育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2.2 思想素质培养:德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激情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思想素质的全面提高。
2.3 文化素养培养:德育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和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2.4 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德育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式教学、实验教学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
三、德育模式的实施途径和方式3.1 课程设置:德育模式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将德育内容融入到课程中,使道德品质教育、思想素质培养、文化素养培养和实践技能培养等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形成全面的德育指导。
3.2 教学活动:德育模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设计德育实践活动、养成教育活动等形式,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3 德育实践:德育模式通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和实践技能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考点解析:德育模式
中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考点解析:德育模式(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中学教师资格《教育学》考点解析:德育模式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组合方式。
德育原理,讲义第七章 德育过程与方法
第七章德育过程与方法第一节德育过程与德育过程模式一、德育过程的内涵及特点(一)德育过程的内涵一般而言,关于对德育过程内涵的理解,可以从“德”和“育”两个方面加以把握。
从“德”的角度来看,德育过程主要指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这实际上指的是品德的形成过程。
我国古代不少思想家和教育家大多从这个角度来定义德育过程。
如孔丘把学、思、习、行看作是道德修养过程的四个重要方面。
从“育”的角度来看,德育过程主要指的是,德育活动的客观顺序或工作流程,强调的是从学校教育和德育工作的角度,来探讨德育工作者如何组织和安排德育活动。
本书主要是从“育”的角度来定义德育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特点(1)德育过程组织的计划性总体来说,社会环境对个体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自发的、无序的;而学校德育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其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是自觉、有序和可控的,因而学校德育相比于一般社会影响对学生品德发展的作用,其针对性、效率性更高。
(2)德育过程的引导具有正面性一般社会环境对学生的道德成长的影响还存在一个明显弊端就在于其影响内容良莠不齐。
学校德育在价值选择上会考虑选择积极地价值内容和最有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教育方式。
(3)德育过程的实施具有复杂性德育过程不仅需要处理个体与外在世界的多重关系,而且也需要处理个体与不同层面自我的复杂关系。
德育过程的复杂性还在于它所面对的是成长中的活生生的学生个体,学生品德形成的复杂性主要体现这几个方面:1、学生的品德成长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需要德育过程的实施要综合考虑学校、家庭、社会等影响因素的作用。
2、学生的品德成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反复性,需要教育者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3、不同学生的品德成长具有鲜明的个体性特征。
(4)德育过程的引人具有多端性道德教育的过程可以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中的任何一个心理要素开始。
①学生的品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结构,其各个要素虽然相对独立,但是它们之间实际上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 知识点梳理 (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第七章 德育 知识点梳理 (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 加 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 教 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 会的 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德育的功能
德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基本功能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其中 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德育的发展具有社会制约性,同时它又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共同构成社会大系 统, 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德育的社会性功能的实现具有间接性。
四、知行统一原则
1. 基本涵义 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 行 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 要求 (1) 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 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 程
1. 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2. 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 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
第七章 德育过程与道德方法
第七章德育过程与道德方法德育过程即德育活动的客观程序与工作流程。
德育过程理论是对德育活动程序及其规律性的认识,也是一个关系德育全局的领域。
第一节德育过程的特点德育过程的特点可以从德育过程与一般社会影响、与其他教育过程和个体品德发展过程的不同三个角度予以界定:一、计划性与正面性德育过程的影响与一般社会影响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计划性和正面性两个方面。
所谓“计划性”是指,学校德育不象一般社会影响那样处于自然、无序状态,难以控制。
学校德育作为人的最具有教育自觉的一部分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过程。
学校德育的使命在于精心组织最有利于学生的品德成长的影响内容、环境去自觉地影响学生。
所以它更有可控性、针对性,也更有效率。
所谓“正面性”是指,我们所计划的德育影响在价值选择上不可能不考虑选择积极的价值内容和最利于德育对象品德发展的德育方式。
内涵主要有二:第一,德育价值的正面性;第二,德育方式的正面性。
关于德育价值的正面选择,应该说是有困难的,因为价值真理具有相对性。
但在道德教育内容上是存在既有利于社会发展又有利于个人生活幸福的积极价值内容体系的。
关于教育方式的重要性,首先是指教育方式本身应具有正面教育意义,其次是指在一定条件道德教育宜较多采用正面教育方式。
(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社会影响的挑战,关系更为复杂,但不能因此而忽视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消亡论”是错误的)二、复杂性和多端性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过程相比较,德育过程的首要特点正是它的复杂性,其主要原因是道德教育所要完成的任务往往是对个体利益的调整、态度的改变和行为的约束。
道德教育受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多种因素影响,还要考虑教育对象自身的兴趣、爱好、个性及已经形成的观念等。
由于德育过程复杂性的存在,道德教育就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包括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内多方面的协调,需要实现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的统一。
复杂性的另外一个重要表现是道德教育过程的多端性。
德育原理檀传宝第七章德育过程-PPT文档资料
结
语
“润物无声,教育无痕”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德 育 活动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让学 生在各种具体的生活场景中,通过主体参与和亲 身经历和体验,丰富自己的道德情感,形成对人生 和对生活的道德信仰。
1.学校德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 矛盾; 这一矛盾的表现主要是“同质矛盾”和“异 质矛盾”两个方面。 “同质矛盾”:是指社会正面价值观念与学 校道德教育之间的矛盾。 “异质矛盾”: 是指社会系统中与学校德育价值相冲突 的价值观念与学校德育系统的矛盾
2。德育目标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的矛 盾 这一矛盾最终需要通过如何将德育目标转化 为德育内容与方法等中介,从而实现这 一目标的。因此这一矛盾可以从两个维 度分析:一是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德育 方法之间的矛盾;二是受教育者与德育 内容、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
3、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 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 ⑴加强道德教育中的情感培育,使道德认知成为为情感所真正接纳的道 德信念; ⑵注意在道德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意志的培育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这就要求道德教育不能仅仅理解为某种“教学”而应当理解为道 德交往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体认道德价值的情感方面、意志方 面,并且在道德实践中使自己的道德实践策略水平得以提升,实 现从道德认知到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的道德行为的转 化
一、传统德育模式 康德模式
1. 管束-抑制人天生的也行 2.教化-让儿童学会礼貌和智慧 3.陶冶-让儿童明辨是非走向道德自律
苏联模式 1.刺激 2.动机 3.行为选择 4.行为常华 5.个性形成 共同存在的问题:夸大了教化的作用,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现代的德育模式 价值澄清理论 到的两难故事德育过程 共同点:德育过程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点是学生而不是老 师,教师只是一个工具性的条件
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最新复习资料:德育模式
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最新复习资料:德育模式四、德育模式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某种组合方式。
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
大体上说,认知模式重知,体谅模式重情,社会模仿模式重行。
(一)认知模式这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由皮亚杰提出,美国的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1、理论假设(1)道德发展论: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
道德判断有内容与形式之别。
后者反映个体的道德判断水平。
个体的道德判断形式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2)道德教育论: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其次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
道德教育奉行发展性原则。
根据发展性原则,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包括:第一,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第二,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第三,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第四,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第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1)道德两难问题及设计:所谓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
(2)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可分为起始阶段和深入阶段,与之相应,教师的提问也可以分为“引入性提问”和“深入性提问。
”(3)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有四种提问的策略:升华性问题、突出相邻阶段的论点、澄清与总结、角色扮演问题与策略。
3、简要的评论(1)认知模式的缺陷:一是太过于强调认知力的作用,忽视了对道德行动的研究,而后者对德育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二是强调了道德判断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作用;三是阶段理论有缺陷;四是完全排斥了道德习惯的作用。
教育学课件---学校德育模式
二、德育的任务与内容
1.德育的任务
德育的任务是指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的 发展上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或规格。根据党在新时期的总 任务和教育目的的要求,德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 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教育学生,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使他们能自觉按 照社会和学校的要求,调节自己的言行,评价别人的思想 行为,抵制资产阶级消极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的侵袭,把 他们塑造成为“四有”的一代新人。
上述三个任务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要注意发挥三者的整体功 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尚品德。
2.德育的内容
德育内容具体规定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和应掌握 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规范。它标志着应当培养学生 具有哪些品德,是进行德育的依据,是完成德育 任务、实现德育目的的一个重要保证。不过,道 德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德育的 内容应体现现实性与理想性的高度统一。
(3)集体主义教育。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来都是道德的基 本问题。历史上不同的阶级持不同的道德原则和态度。我国 要求人们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把集体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但 这并不意味着无视个人利益、个人价值。它鼓励人们发扬国 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 精神。它包括:关心热爱集体,成为集体的积极一员;用集 体主义精神来调节言行;养成尊重群众的观点。
教育学原理德育模式社会学习模式等
德育模式: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某种组合方式.二、体谅模式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1、理论假设1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2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3鼓励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4教育即学会关心.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的最佳办法,就是教师自己去学会关心.2、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1设身处地.其目的在于发展个体体谅他人的动机.2证明规则.其一般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机会,以设法解决当他们试图取得成年人的地位并在与其他成年人平等的基础上生活和工作时发生的各种常见的问题,具体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全的同一性意识,并把自己视为对自己的共同体做出贡献的人.3付诸行动.其宗旨在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会怎样做3、体谅模式的优点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对特定人际—社会问题的各种可能反应;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社会问题可能遭到的种种困难,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反应,教师能够根据它们指导学生围绕大家提出的行动方针进行讨论或角色扮演的主题.提供了一整套提高学生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开放性情境教材,并为教师了解和使用这套教材提供了一系列的教师指南.4、体谅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第一,麦克费尔对于青少年学生的需要和特点的描述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可他道德感染、道德表率、观察学习和社会模仿的观点又有明显的行为主义倾向.怎能用如此不同甚至对立的理论作为同一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西方评论家对此表示非常疑惑.第二,麦克费尔的研究对象主要是12-18岁的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中产阶级子弟,他社会反应的道德分类的普适性值得怀疑.第三,麦克费尔青少年期是人生“社会试验期”的理论假设不完全可靠,也许人生的“社会试验期”早在少年期来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三、价值澄清模式价值观澄清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拉斯思、哈明等人.1、理论假设价值澄清学派认为,当代社会根本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可传递给儿童,当代儿童生活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且相互冲突的世界,在每一个转折关头或处理每件事务时,都面临选择.选择时人们都依据自己的价值观,但人们常常不清楚所持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就已做出了选择.因此,要创造条件,利用一切有效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价值观,并把其公诸于众,这对他们进行正确选择,并付诸行动是有意义的.2、价值澄清的完整过程价值澄清的完整过程可划分为选择、赞赏和行动三个阶段,具体又分为七个步骤:1完全自由地选择;2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进行自由选择;3对每一种可能选择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后作出选择;4做出喜欢的选择并对选择感到满意;5乐于向别人公布自己的选择;6根据做出的选择行事;7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断重复.3、采用价值澄清法的基本原则1避免说教、批评、灌输,不要把焦点集中于对或错上面;2促进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要让学生独立负责地作出决定;3不要强求学生有问必答;4澄清法主要在造成气氛,目标是有限的;5主要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思想和生活;6避免空泛的讨论,要及时结束讨论.7不要针对个人;8教师不必对学生的话和行为都作出反应;9不要使学生迎合教师;10避免千篇一律.4、价值澄清法的优点1尊重儿童的地位,引发儿童的主动性;2注重发展儿童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和价值观的选择能力;3注重现实生活;4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5、价值澄清法的不足近年来,澄清是非的价值观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这种模式是反理性的,它对价值的个性特征的过分强调,极容易导向价值相对主义.四、社会学习模式社会学习模式主要是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该模式吸取了认知发展论的某些观点,与行为主义的合理内核相结合,创立了新的认知——行为主义学说.1、理论假设该理论认为,学习并非刺激——反应S—R的结果,而是相当复杂的过程,“S—R说”既不能说明新行为的产生,也无法解释人的完整行为和复杂行为系统的完整模式,更不能说明学习后要延续时间行为才会出现等问题.为此,主张用替代性学习概念,建立了观察学习的理论体系来说明个体对刺激的反应和对行为体系的建构.认为人类不必事事经过直接反应,亲身体验强化,而只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所以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该理论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再经认知过程进而形成人的复杂行为;注重强化的学习意义,利用外部直接强化和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内在强化的交互作用,使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强调建立起有利于学习的道德环境和心理调节机制.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自信心、道德品质和健全的情感等促进自我期望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人生心态.2、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1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2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社会学习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儿童道德行为、道德判断是通过社会学习获得的,同样也可通过社会学习加以改变.综合运用榜样替代性奖励可以改变或提高道德判断.3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该理论强调:道德教育的人格特征,即关心人格的整体性,而不是简单的某种行为反应;教学中的德育意义,例如师生互动的道德因素、教师的人格形象等;潜在课程的作用,尤其是校园文化的熏陶.4榜样对品德的作用.榜样示范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儿童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内部成长和自发的发现过程,而且是由社会示范的呈现和社会实践、训练来实现的.5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主张德育应当引导学生把获得的认识付诸行动,在改变环境的实践中发展道德水平.3、社会学习论的优点在吸收其他学派的基础上,发展了行为主义,使之对人的道德行为做出更合理的阐释,对德育工作有很大意义;在文化环境与人的道德发展的相互作用方面有重要的成果,系统论述了示范榜样对道德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影响道德行为的各种形式和途径;自我评价和自我效能的理论给学校德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具体阐述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建立认知调节机制的基本过程,把环境的示范和个体的发展与认知调节机制的互动表达出来,从中可以看到学生是如何内化外部作用,从而逐渐发展起自我评价能力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社会学习论的不足理论拼凑的痕迹还很明显,缺乏深入细致持之一贯的贯穿力;许多观点尚缺乏进一步的论证,一些实验的信度也尚存疑问;在德育实验中缺乏具体的教育策略,很难在学校德育中实施等等.五、集体教育模式集体教育模式是由前苏联早期的着名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马卡连柯创立的.1、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是集体教育.教育工作的基本对象是集体,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集体主义者,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是集体教育.2、“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育体系.劳动者的这种“自由集团”,是一个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统一的行动、有组织纪律的社会有机体.在强调集体的同时,马卡连柯也注意到集体教育与发展个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一个健全的集体,由于有正确的组织领导、成员间的互相影响,便能促进个性发展.3、平行教育影响原则和前景教育原则马卡连柯还分析了儿童集体形成的阶段,提出了平行教育影响原则和平行教育影响原则.平行教育影响原则是指教师应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并在集体中教育和影响个人.平行教育影响原则指的是通过经常在集体和集体成员面前呈现美好的“明天的快乐”前景,推动集体不断地前进,永远保持生机勃勃的旺盛的力量.他主张,要给集体不断提出奋斗目标,并激励集体成员为实现目标而作出努力.为了使前景教育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他又把前景细分为近景、中景和远景,由近及远,逐步实施.4、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我的基本教育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说实在,在我们的辩证法里,这两者是一个东西:对我们不尊重的人,不可能提出更多的要求.当我们对一个人提出很多要求的时候,在这种要求里也就包含着对个人的尊重,因为我们向他提出了要求,正因为他完成了我们的要求,所以我们才尊重他.”。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
第七章德育……VIP第一节德育概述一、概念(一)含义:学校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名词解释Ps:德育包括:社会德育……;学校……;社区……;家庭……。
(二)性质……简答题1.德育具有社会性,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2.…………历史性,随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3.…………继承性,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内容和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
4.阶级和民族存在的社会,德育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
二、意义……简答题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国家层面)。
2.………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学生层面)。
3.………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三、目标1.概念: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是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2.确立依据:(1)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3.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目标……简答题小学:a.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b.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c.…………的道德思维和评价能力;d.……………自我教育能力。
初中:a.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b.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道德概念、法制观念;c.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和文明行为习惯;d.遵纪守法,懂得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e.讲科学,不迷信;f.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思维导图)
《教育学》第七章 德育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二、德育内容
1.政治素质
2.思想素质
3.道德素质
4.民主法制素质
5.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节 德育过程
一、概念
二、德育过程的内容、矛盾和实质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口诀:知情意行长反复,内部矛盾多交往
(一)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
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
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
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
逐步提高的过程
第三节 德育原则
口诀:
陶行知教导一连串学生积极守纪律
一、导向性原则
二、疏导原则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四、知行统一原则
五、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七、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八、因材施教原则
第四节 德育方法与途径
一、德育方法
(一)说服教育法
(二)榜样示范法
(三)实际锻炼法
(四)陶冶教育法
(五)道德修养法
(六)品德评价法
1.语言说服法
2.事实说服法
二、德育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及少先队员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最基本的途径
第五节 德育模式
一、认知模式
二、体谅模式
三、社会模仿模式
四、价值澄清模式。
德育原理重点
德育原理第七章德育手段一、语言(一)规范性用语1、祈使句:禁令、指令、倡议2.陈述句:建议、期待、希望3.疑问句(二)评价性用语1.表扬2.批评(三)解释性用语二、榜样榜样是一种学习对象,有好坏之别。
三、情境(一)说明情境(二)实验情境(三)体验情境(四)道德两难情境(五)体谅情境(六)后果情境(七)冲突情境(八)模拟情境说明情境和实验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体验情境有助于学生道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道德两难情境、体谅情境、后果情境、冲突情境均属问题情境。
前一种问题情境适于激发学生进行道德探究,发展道德思维能力;后三种问题情境适于激发学生的道德想象力,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人际—社会意识或道德敏感性。
四、环境在有效的道德教育氛围中,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影响。
●物质环境:校园环境的美化课堂教学环境的的美化●精神环境:学校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的校风、班级的班风课堂教学的状态与气氛五、体验六、奖赏与惩罚(一)奖赏●表扬是对行为或态度的肯定性评价,奖赏是伴随这种评价的外部强化,是表扬的一种辅助手段。
●奖赏包括物质奖赏和精神奖赏。
(二)惩罚●批评是对行为或态度的否定性评价,惩罚是伴随这种评价的外部刺激,是批评的一种辅助手段。
1.惩罚的三条基本标准(1)必须是学生违反道德规则的后果(2)是对违反规则的学生有意施加某种痛苦或不快(3)必须由权威执行惩罚是权威对违反道德规则的学生有意施加的某种痛苦或不快。
2.惩罚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学校惩罚的伦理原则)(1)必须按正当的程序实施惩罚(2)必须结合改造和教育实施惩罚(3)惩罚必须仅针对学生的道德过失(4)必须以恰当的方式惩罚学生第八章德育方法一、说服(一)说服与压服●说服强调以说理的方式使学生心服口服,也就是要以理服人。
●压服则是以权威、权力、威胁、恐吓等强制性方式使学生屈服。
(二)说服与说教●说服强调向学生讲道理,既要求证据充分、推理符合逻辑,也要求老师所采用的证据和推理方式能够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德育模式的理论
二、德目主义模式
(二)特点 1.基本特征 开设独立的道德课程,把人们经过多年生活经验积淀 和验证而得来的一些道德品质和规范以德目的形式固定下 来,编成教材,通过教师的系统传授,让学生熟记、理解 和掌握这些德目。 2.主要特点 (1)德育体系的相对独立性 (2)德育教师的主导性 (3)德育方法的单一性 (三)评价 1.优点:德育的正规性;德育的继承性;德育的系统性。 2.局限性:单项式教育;教条化倾向;超稳定性。
三、全面主义模式
(一)定义 是指学校或不开设独立的德育课程,或无专职的 德育教师,或无固定的德目,而是借助于以社会 科为中心的全学科和全部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 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思想道德能力的综合发展。 该模式的典型代表包括杜威实用主义学校德育模 式和价值澄清模式。 (二)主要特点 1.德育内容的相对性 2.德育途径和方式的间接性 3.注重教育对象的自主性 4.德育实施方法的实践性
四、混合德育模式
(三)评价 1.优点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多样化 ①德育内容的广泛;②德育途径的多样化;③德育方法实 施的丰富性。 2.局限性 (1)西方德育基于唯心史观,德育实际效果不佳; (2)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使德育达不到预期效果; (3)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较强,使德育效果适得其反; (4)易导致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思想泛滥,引发整个社 会的信仰危机。
德育模式的理论介绍
一、德育模式
(一)定义 1.模式 (1)源于现实,是现实的抽象概括; (2)是一种理论,而不是单纯的方法、方案或计划; (3)是理论的简明表达形式,更容易被人们了解和操作。 2.德育模式 是包括一定观点和理论、一系列原则、策略方法和途径 在内的德育实施体系。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可操作性。 (二)德育模式的基本类型 1.德目主义模式 典型代表国家:中国 2.全面主义模式 典型代表国家:美国 3.混合主义模式 典型代表国家:英国
第七章德育方法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评价性用语
在道德教育中,教师除了劝诫学生该做什么、不 该做什么,还经常告诉学生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等。在后一种语境中, 教师不是在对人的行为举止下判断,而是在对人本身 或人的动机、意向、品格下判断,所使用的是“评价 性用语”,而不是“规范性用语”。 例如:“加伦是 一个高尚的人”,“芳芳是个好姑娘”,“欺负弱小 的是懦夫”,“报复是一种卑鄙的动机”,“自我实 现是教育唯一合理的目的”等,这些判断均系“道德 价值判断”,而非“道德义务判断”。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
1.道德事实 2.生活道理 3.道德规范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三)情境
(1)说明情境
道德教育使用最多的情境,是一些富有道德寓意的童话、神话 和故事。如《三个和尚》、《蚂蚁搬家》等传统故事,可以生动 地向年幼的学生说明“团结合作”的道理。不妨把这种比直接而 严格的论证效果更好的情境称作“说明情境”。“蚂蚁搬家”寓 意是人多力量大,而“三个和尚”则说明人多未必力量大(一个 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两者分别从 正反两个方面说明“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前者 可谓“正面说明情境”,后者可谓“反面说明情境”。
教综:德育模式
7·4 德育模式
认知模式:知。
体谅模式:情。
社会模仿模式:行。
认知模式
皮亚杰提出,科尔伯格深化。
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与其行为的一致性。
认知模式是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
对偶故事(皮亚杰)
道德两难(科尔伯格):可以用于测量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还具有非常特别的教育意义。
体谅模式
彼得·麦克费尔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是围绕“人际-社会情境”的道德教育。
坚持性善论,坚持人有自我实现的趋向,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目标,提倡民主的德育观,倡导民主的师生关系。
~老师在班会上问学生“有个学生对老师说了不尊重的话,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大
家自由发言,说出了许多活动方案,老师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表演其中一个方案,全班同学边看边评论每一组演的像不像。
社会模仿模式
班杜拉
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
道。
价值澄清模式
拉斯、哈明
价值澄清模式着眼于价值观教育,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并通过评价过程促进统一的价值观形成。
要创造条件,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候所依据的内心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式的意义:能为同类活动提供一种普 适化的操作流程和活动结构形式。
德育模式概述
前人对德育模式的研究成果中,比较典型的是: 美国学者哈什和我国学者程建平的观点。
第六节 集体教育模式
一、理论依据 1. 集体不是一般集体,而是具有四个共
同点的“精神共同体” 2. 集体的功能及其构成 3. 集体发展的阶段 4. 集体的培育
第六节 集体教育模式
二、基本框架
1. 从个体与集体、个性与群性的辩证角度开展道德教 育,善于利用群体的力量来教育学生,利用个体来教 育集体,实现集体与个体间的交互影响
德育模式:是从一定的德育理论出发,以某类 德育活动形态为原型,在对相关德育实践的策 略、思路、方法等进行整合、加工、组织的基 础上形成的一种德育活动范型或操作样式。换 言之,德育模式是一种简约化、范型化了的, 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典范性的德育实践样态, 又是一定德育理念的操作化、物质化形态。
德育模式概述
第二节 体谅模式
代表人物:麦克菲尔等人 一、理论依据
1. 学校德育的基本职责是满足学生与人友好相处的 需要
2. 关心、体谅是现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道德教育 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人、体谅人
3. 教师的表率和环基本框架
1. 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相互关爱的 人际关系
2.以纪律要求、信任尊重、平行影响、前景教育、适 度的处罚等为手段来开展道德教育,把学校德育建立 在对人性的崭新理解之上,体现出对人性的尊重和关 注,并创造出一系列行之有效、人性化的集体教育方 法
3.在坚实的德育实践基础上,按照自下而上的思路来 建构德育模式,其可行性和实用性明显
第六节 集体教育模式
三、实施策略
1. 道德两难问题法 2. 公正团体法
第一节 认知性德育模式
四、简要评述
值得肯定的: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推动道德教育模 式的科学化、理性化产生了重要作用。
局限性: ---把道德发展单纯地理解为道德认识、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忽 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的同步培养,无视道德发展的 整体性特征,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 ---有明显的过度理性化倾向,把公正、良心、守法等品质视为 “高级的”、“超习俗的”道德水平,抹杀了人性中的那些更让人值 得敬重的非理性品性,如善良、同情、关怀等,并且假定只有成 人才能达到这一水平,这就导致了“年龄歧视论”的发生。
(三)行为践履模式
行为践履模式的基本精神就是尊重学生 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更多的参与、活动 和实际锻炼中养成道德习惯,以此促进 思想道德品质的全面提高。
(四)心理辅导模式
心理辅导模式就是在了解和研究学生的 心理特点、问题及其成因的前提下,用 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自 己,帮助学生确立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 生活目标,提高心理素质,使他们能较 好地适应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
行为人” 3. 面向社会行动的德育必须坚持“被管理者同意”的
原则
第五节 社会行动模式
二、基本框架 1. 公民德育的重点不是道德知识,、道德技能的接
受,而是现实地参与改变社会的行动过程,培养 公民的社会行动能力是学校德育的重点 2. 社会行动过程与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具有同步性, 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是一个密切统一的过程 3. 社会行动德育模式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它培养 学生的实际社会行为能力,增强学校德育的社会 使命感
第五节 社会行动模式
三、实践策略 1. 开设社区问题课程 2. 开设社区参与计划
第五节 社会行动模式
四、简要评述 1. 优点 2. 不足
第六节 集体教育模式
代表人物: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马卡 连柯等人
代表作: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 《培养集体的方法》、《给教师的一百条建 议》
第七章 德育模式
本章内容
第一节 认知性德育模式 第二节 体谅模式 第三节 关怀模式 第四节 价值澄清模式 第五节 社会行动模式 第六节 集体教育模式
学习目标
1. 理解德育模式的概念及其特点 2. 了解常用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框架 3. 学会综合运用各种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概述
判断 3. 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基本方法是“道德两难
问题讨论法”和“公证团体法法”
第一节 认知性德育模式
二、基本框架 科尔伯格提出学校道德教育思路:“道德
活动——道德判断推理——道德认识”
1. 从学生现有道德认知水平出发 2. 激起学生内在的道德认知冲突 3. 阶段性地实施道德教育
第一节 认知性德育模式
第五节 社会行动模式
一、理论依据 二、基本框架 三、实践策略 四、简要评述
第五节 社会行动模式
代表人物:美国的弗雷德·纽曼 代表作:《公民行动教育:对中学课程的要求》、
《公民行动教育技巧》等
第五节 社会行动模式
一、理论依据 1. 道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影响环境能力”,
即社会行动能力 2.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环境能力感的“道德
三、实践策略 1. 平行影响原则 2. 前景教育 3. 尊重信任与纪律要求相结合
第六节 集体教育模式
四、简要评述 1.积极意义 2.不足之处
补充:当代中国的主要德育模式
(一)价值观导向模式 (二)情感体验模式 (三)行为践履模式 (四)心理辅导模式
(一)价值观导向模式
价值观导向模式,主要是针对中学生提 出的,指的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引导 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不同的价值取向, 使之能够在不同环境、不同评价中作出 正确选择,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第三节 关怀模式
三、实践策略
1. 榜样 2. 实践 3. 对话
第三节 关怀模式
四、简要评述
1. 优点 p227 2. 弱点
第四节 价值澄清模式
价值澄清模式:是一种尊重学生自由选择价 值管的权利,以培养学生对价值观的反省能 力、选择能力为重点的德育模式。
代表人物:拉斯思、西蒙、哈明等人 代表作:《价值与教学》
第四节 价值澄清模式
一、理论依据
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都会按照自己的价值 观行事
2. 价值澄清过程包括四个因素:生活的中心、对现 实的认可、鼓励进一步思考和培养个人能力
3. 价值观教育是方法的教育而非内容的教育,“如 何获得价值”比“获得怎样的价值”更重要
第四节 价值澄清模式
二、基本框架
复习思考题
1.认知性德育模式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在实践中,科尔伯格是如何实施这一德 育模式的?
2.结合当前社会实际,谈谈社会行动模 式对于改造社会来说具有哪些积极意义?
3.集体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如 何实施这一德育模式?
2. 重视道德体验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3.道德教育的重点是增强学生的人际意识,培养自
我与他人之间的关联性
第二节 体谅模式
三、实践策略
集中体现在麦克菲尔等人开展的生命线课程实践中。
第二节 体谅模式
四、简要评述
1. 优点 ---强调把德育活动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强调在生
活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会关心,重视对学生道德体验、 道德动机的培养等,这些都是其他德育模式难以相 比的 ---此模式的课程联系实际、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注 重实效、可操作性强。 2. 弱点:理论基础不够系统,在同一理论内部存在
1. 反对形形色色的价值观灌输,要求学生根据社会 现实的需要确立自己的价值观
2. 推崇相对主义的道德发展观 3.为教师提供了一整套具有显著地可操作性和实效
性的德育范例
第四节 价值澄清模式
三、实践策略
1. 澄清反应 2. 价值单方法
第四节 价值澄清模式
四、简要评述
1. 优点 2. 弱点
德育模式的主要功能:它贯通了德育理论与德
育实践,有助于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之间 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循坏。
第一节 认知性德育模式
一、理论依据 二、基本框架 三、实践策略 四、简要评述
第一节 认知性德育模式
创始人:科尔伯格、皮亚杰等 一、理论依据
1.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 2. 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让学生参与道德两难
着人本主义与行为主义的冲突,部分观点有一定
第三节 关怀模式
代表人物:吉利根、诺丁思等人 一、理论依据
关怀伦理学
第三节 关怀模式
二、基本框架
1. 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心意识和能力,教会 他们学会关心
2. 重视道德体验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德育的内 容是进行关心主题的教学
3. 实施德育的三个重要支撑点是:社会、学校、家 庭
(二)情感体验模式
情感体验模式指的是让学生在各种实践和活动 中,通过以体验为核心的情感经验积累,使认 知和情感相协调,改造和重新获得一定的道德 经验,并内化为个体稳定的道德信念和形成相 应的行为方式。强调道德教育中的情感因素, 并不意味着忽视或否定认知的作用,而是在承 认认知和情感辩证统一发展的前提下,充分估 计并应用情感的作用,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