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地质灾害备课教案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地理教案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地理教案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危害。

2.培养学生分析地质灾害的能力,提高防御地质灾害的意识。

3.引导学生关注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危害。

2.难点: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及自救互救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吗?(2)学生回答:洪水、干旱、地震、台风等。

2.讲解地质灾害的类型(1)展示地质灾害类型图片,引导学生识别。

(2)讲解地质灾害的类型: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3)分析各类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3.讲解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1)地震防御措施:a.建筑抗震设计;b.地震预警系统;c.地震应急演练;d.宣传地震知识,提高群众防震意识。

(2)泥石流、滑坡、崩塌防御措施:a.治理水土流失,保持地表植被;b.合理规划人类活动,避免过度开发;c.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d.宣传地质灾害防御知识,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4.自救互救方法(1)地震自救互救方法:a.遇到地震时,保持冷静,迅速寻找安全地带;b.利用身边物品保护头部,避免被砸伤;c.在废墟中寻找生存空间,保持呼吸通畅;d.帮助身边受伤的人员,共同度过难关。

(2)泥石流、滑坡、崩塌自救互救方法:a.遇到泥石流、滑坡、崩塌时,迅速向安全地带撤离;b.利用身边物品保护头部,避免被砸伤;c.帮助身边受伤的人员,共同度过难关。

5.课堂小结(2)强调地质灾害防御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6.课后作业(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地质灾害,分析其成因及危害。

(2)结合所学内容,为自己和家人制定一份地质灾害防御方案。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让学生对地质灾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安全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地质灾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预防地质灾害安全课教案

预防地质灾害安全课教案

预防地质灾难平安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的珍贵,驾驭有关的预防地质灾难的平安学问,增加学生平安意识。

2、以“增加地质灾难防范意识,提高自我爱护实力”为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平安教化与管理,确保学生平安。

3、通过学习有关平安学问,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平安、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依据地质灾难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学会自救自护。

能学会实行主动有效的措施,尽量的削减损害。

【教学打算】搜集相关资料、视频、图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什么是地质灾难?2.生活中都有哪些地质灾难?学生探讨、沟通。

如:地震、大风、雷雨、洪水、滑坡、泥石流等。

二、发生这些地质灾难时应当怎么做?1.发生地震应当怎么办?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当时学生正在学校上课,突如其来的地震让许很多多的学生和老师葬身于瓦砾之中。

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瞬间消逝,一朵朵正打算怒放的鲜花在瞬间被摧毁。

地震是无法预料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多了解一些关于地震的学问和多学点自救的方法,我们是可以降低地震带给我们的损害的。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再探讨发生地震时怎么办?(1)观看视频,探讨沟通。

(2)小结:①不惊惶失措,不要去阳台或窗下躲避,不要拥向楼梯。

②要快速躲在桌、柜、床等家具下面或小房间里。

③在学校要听从老师指挥,平安疏散。

模拟演示。

④地震来临——送你防震自救口诀a.高层楼撤下,电梯不行搭。

b.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因地制宜做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

c.次生灾难危害大,须要尽量预防它,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刚好关上闸。

d.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最明见,床下桌下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平安。

e.震时火灾易发生,伏在地上要冷静,沾湿毛巾口鼻捂,弯腰匍匐逆风行。

2.当大风来临时应当怎么办?(1)在我们这个地方一到夏天,常常会遇到刮大风,请同学们观看短片并联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大风,探讨一下当大风来临的时候,我们应当怎么做?(2)学生分组探讨。

地质灾害会防范教案

地质灾害会防范教案

地质灾害会防范教案【篇一:防地质灾害教案】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安全教案《防地质灾害》小一班一、活动目标:1.了解地震、防汛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 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面临地震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5. 强化学生的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减灾意识。

二、活动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1)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比较、归纳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形成综合分析总是的能力。

(2)地质灾害的防御。

2.难点:分析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3.解决方法充分利用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片及录像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投影片:地震构造示意图;“世界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2. 景观图片:地震后的废墟3. 录像:《地震》、《洪水来临》四、活动过程:(一)明确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震、洪水的危害,并培养运用旧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地震防御措施的讨论,增强学生临灾的应变能力。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关于地质灾害的概念可与前面学过的气象灾害作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出气象灾害是由于大气运动造成的,而地质灾害则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即它们是内力和外力作用形成的。

2.关于地震[播放录像]《地震》[投影片]地震构造示意图。

[提问,启发讨论](1)什么是地震?它是怎样产生的?(2)什么是震源、震中和震中距?(3)地震的大小用什么来表示?“世界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

[提问]指出世界两大地震带分布在哪里?与我国的关系如何?学生回答。

[提示]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景观图]地震后的废墟。

[展示资料]地震所造成的损失。

[归纳]地震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教师引导讨论]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在了解到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以及危害的基础上,也初步掌握了部分防御灾害的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主题班会教案

地质灾害防治主题班会教案

地质灾害防治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主题:地质灾害防治2. 年级:八年级3. 学科:地理4. 课时:1课时5. 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质灾害的种类及危害。

2. 培养学生掌握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3. 提高学生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质灾害的种类、危害及预防措施。

2. 难点:地质灾害的应对方法及自我保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质灾害实例图片和视频。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参与讨论,提高互动性。

3.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巩固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地质灾害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1.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地质灾害吗?它有哪些危害?2. 知识讲解2.1 讲解地质灾害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2.2 分析地质灾害的成因,引导学生思考。

3. 案例分析3.1 展示地质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危害。

3.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如何预防地质灾害。

4. 互动环节4.1 提问:你们认为如何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4.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进行互动讨论。

5. 总结与反思5.1 总结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5.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意识。

6. 布置作业6.1 让学生收集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资料,进行深入了解。

6.2 编写一篇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短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地质灾害防治教育基地,加深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了解。

2.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价他们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

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防地质灾害教案范文

防地质灾害教案范文

防地质灾害教案范文教案:防地质灾害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了解地质灾害的成因。

3.掌握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二、教学重点1.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地质灾害的成因。

3.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三、教学难点1.地质灾害的成因。

2.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和情景模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质灾害的成因和预防措施。

2.论述教学法: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掌握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五、教学准备1.PPT,教学案例。

六、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和例子。

2.理论讲解(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泥石流、地震、滑坡等。

通过PPT和讲解,让学生对各类地质灾害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3.讲解地质灾害的成因(20分钟)教师通过案例和实际图像,讲解各类地质灾害的成因,如雨水侵蚀导致山体崩塌、地震引发岩层滑坡等。

引导学生思考地质灾害是如何产生的。

4.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30分钟)a.学生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地质灾害,讨论该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b.学生展示并讨论各自组选定的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教师进行总结和讲解,补充不足。

c.教师通过案例和图像,再次强调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5.总结讲评(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七、课堂作业1.要求学生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提出自己对地质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的建议。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有了初步的了解,了解了地质灾害的成因和预防措施。

通过案例和图像的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防范的重要性。

但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可以在教学中增加实例讨论和情景模拟的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教案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教案一、目标:通过研究,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

二、内容简介:1.“防灾减灾日”的意义: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自今年起,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设立这个日子的目的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洪涝及其它灾害、大风灾害、热带气旋灾害、冰雹灾害、海洋灾害等。

3.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1)地震的自救常识:在地震发生时,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决策。

如果住的是平房,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在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2)其他灾害的预防自救自护常识:在面对洪涝灾害时,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到易涝区域,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在面对大风灾害时,要注意固定门窗,及时撤离危险区域,保持通讯畅通。

在面对热带气旋灾害时,要及时关注气象预报,做好防护措施。

在面对冰雹灾害时,要及时躲避,保护好头部。

在面对海洋灾害时,要及时撤离危险区域,远离海岸线。

三、活动过程:通过讲解防灾减灾日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接着,介绍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灾害的特点和防范措施。

最后,详细讲解常见灾害的预防自救自护常识,让学生掌握应对各种灾害的方法和技巧。

在地震后被埋压时,要保持冷静并尽力自救。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教案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演习,训练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2、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掌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质素。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1、课件《地震发生时,该如何应变》;发生地震的影片一张;桌子、椅子、脸盆、床、锅炉、衣柜等。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请幼儿闭着眼睛听音乐,让幼儿感受地震时天崩地裂的感觉。

教师观察幼儿的表情。

听完音乐提问:音乐表现的是什么事情?(地震时的声音)幼儿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担心)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二、基本部分1、围绕影片与幼儿展开讨论:(1)刚才的故事里有哪些人物?发生在什么时候、地点?(2)发生什么事情啦(地震)?发生地震的时候,是什么感觉?(3)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2、老师小结地震的可怕性,讲解会发生地震的原因。

3、提问幼儿发生地震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像能力。

4、观看课件《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5、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1)发生地震时,故事里面的曾美丽、小帅哥他们是怎么逃生的?(2)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逃生方法吗?6、教师小结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1)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

(2)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

(3)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然后把脸盘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掉灯或其他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

(4)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摔伤你。

(5)如果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三、结束部分1、幼儿进行地震逃生演习。

(1)场地布置:摆放好桌子、椅子、床、衣柜、脸盘、锅炉等;安排一些幼儿坐在车子上。

(2)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惊慌,要注意掌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互相关心同伴是否脱离危险,互相扶持。

预防地质灾害教案

预防地质灾害教案

预防地质灾害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质灾害的定义、类型及成因。

2.培养学生预防地质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应对地质灾害的自救互救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及预防措施。

2.难点:地质灾害的预警与自救互救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地质灾害案例,引发学生对地质灾害的关注。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质灾害有哪些类型?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预防?(二)新课教学1.讲解地质灾害的定义、类型及成因a.地质灾害的定义:因地质现象或人类活动引发的灾害。

b.地质灾害的类型: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c.地质灾害的成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2.分析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a.自然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加强地质监测、预警预报,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等。

b.人为因素导致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减少不合理的工程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等。

3.案例分析a.选取近年来发生的典型地质灾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成因、预防措施及应对方法。

b.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案例进行分析,汇报分析结果。

4.预警与自救互救方法a.讲解地质灾害预警信号的含义及应对措施。

b.讲解地质灾害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方法,如:如何快速逃生、如何进行心肺复苏等。

(三)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地质灾害,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四)课后作业1.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的短文。

2.收集地质灾害案例,分析其成因、预防措施及应对方法。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地质灾害的定义、类型、成因及预防措施,让学生了解了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了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在预警与自救互救方法的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案例分析时,对成因及预防措施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重难点补充: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吗?”学生回答:“是因为地壳运动。

小学地灾防止教案

小学地灾防止教案

小学地灾防止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灾的概念和种类。

2. 让学生掌握地灾预防和应对的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地灾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 地灾的概念和种类。

2. 地灾预防和应对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1. 地灾预防和应对的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地灾防范宣传资料。

3. 实地考察地灾发生地点(可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课件,展示地灾发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提问:同学们知道地灾是什么吗?地灾有哪些种类?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地灾的概念和种类,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等。

2. 讲解地灾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3. 讲解地灾预防和应对的基本知识,如如何预防地灾、如何在地灾发生时保护自己等。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分享一些地灾案例,让学生了解地灾的真实情况。

2. 分析案例中的人们是如何应对地灾的,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四、实地考察(可选,15分钟)1.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地灾发生地点,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灾的影响。

2. 让学生观察地灾发生地点的防治措施,如地质灾害警示牌、防护网等。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地灾应急演练,让学生掌握地灾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学到的地灾防范知识,互相交流学习。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灾防范的重要性。

2.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地灾防范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灾的概念和种类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地灾预防和应对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初中地理教案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初中地理教案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初中地理教案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地质灾害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了解地质灾害的危害和原因;掌握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2.技能目标学会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进行地质灾害的识别和分析;能够提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关注,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法;2.了解地质灾害的分类和危害。

三、教学难点1.学会使用地图、图片等资源进行地质灾害的识别和分析;2.能够提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地理灾害的概念,并提问:“你们知道有哪些地质灾害?对人类和环境有什么危害?”请学生就此展开讨论。

Step 2: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和多媒体资源,向学生介绍地质灾害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讲解时要结合图片和数据,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和它们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Step 3:案例分析(15分钟)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可以选择近年来发生的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案例,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源向学生展示灾害发生的过程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Step 4: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地质灾害进行讨论。

要求学生提出预防和应对该地质灾害的具体措施,并通过展示PPT或海报的方式向全班呈现。

Step 5:总结归纳(10分钟)从学生的小组讨论中总结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并与学生进行整体复习。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地质灾害预防与应对的理解。

Step 6: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比赛、地图标注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的理解。

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他们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完成小组讨论和呈现;2.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程度;3.整体的复习和小组答辩。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浅出地将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方法教给学生。

防控地质灾害安全课教案

防控地质灾害安全课教案

防控地质灾害安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质灾害的定义和分类;2. 熟悉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危害;3. 掌握地质灾害防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质灾害的概念和分类- 阐述地质灾害的定义和常见分类,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震等。

2. 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危害- 介绍地质灾害的主要成因,如地质构造、地质条件、气候等,以及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3. 地质灾害防控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地质灾害防控的基本原理,如预测预警、监测预报、减灾救灾等;- 介绍地质灾害防控的常见方法,如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工程控制、规划管理等。

4. 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培养- 强调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的重要性;- 提供地震避险、滑坡逃生等常见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达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

2. 多媒体演示法:使用多媒体资料,展示地质灾害的实例和图表,增强学生对地质灾害的理解和认识。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发生的地质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灾害成因和防控方法。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应对策略。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地质灾害案例分析、应急避险计划编制等,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堂互动: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地质灾害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综合评价:根据学生的作业成绩和参与度,综合评价学生对地质灾害防控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用于演示地质灾害实例和相关图表。

2. 案例资料:提供实际地质灾害案例供分析讨论。

3. 教材和参考书:选用适合年级的地质灾害教材和参考书。

六、教学时长本课程为15节课,每节课45分钟。

七、教学拓展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地质灾害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地质灾害的现场情况和防控措施。

2. 校园安全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预防地质灾害风险安全课教案

预防地质灾害风险安全课教案

预防地质灾害风险安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应能够:1. 了解地质灾害的定义和分类;2. 理解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3. 掌握预防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 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质灾害概述1.1 地质灾害的定义和分类1.2 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2. 预防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2.1 地质灾害预警与监测2.2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2.3 公众的地质灾害安全知识3. 预防地质灾害的技能培训3.1 了解和正确使用地质灾害防护设施3.2 研究地质灾害避险和逃生技巧3.3 实践地质灾害预防和应对演练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和技能;2. 图片和视频展示:利用图片和视频案例分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和预防;3. 讨论和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经验,以加深对地质灾害预防的理解;4. 实践操作:组织地质灾害预防和应对演练,让学生亲自实践并获得实际操作经验。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以下方式:1. 课堂测试: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测试学生对地质灾害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2. 作业和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相关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他们对预防地质灾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互动和实践操作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准备相关教材;2.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展示图片和视频材料;3. 实验室和场地:为实践操作和演练提供场所。

六、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为期6周,每周2学时,共计12学时。

七、参考文献1. XXXXXXX2. XXXXXXX3. XXXXXXX。

地质灾害会防范教案

地质灾害会防范教案

地质灾害会防范教案【篇一:防地质灾害教案】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安全教案《防地质灾害》小一班一、活动目标:1.了解地震、防汛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 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面临地震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5. 强化学生的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减灾意识。

二、活动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1)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比较、归纳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形成综合分析总是的能力。

(2)地质灾害的防御。

2.难点:分析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3.解决方法充分利用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片及录像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1. 投影片:地震构造示意图;“世界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2. 景观图片:地震后的废墟3. 录像:《地震》、《洪水来临》四、活动过程:(一)明确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震、洪水的危害,并培养运用旧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地震防御措施的讨论,增强学生临灾的应变能力。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关于地质灾害的概念可与前面学过的气象灾害作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出气象灾害是由于大气运动造成的,而地质灾害则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即它们是内力和外力作用形成的。

2.关于地震[播放录像]《地震》[投影片]地震构造示意图。

[提问,启发讨论](1)什么是地震?它是怎样产生的?(2)什么是震源、震中和震中距?(3)地震的大小用什么来表示?“世界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

[提问]指出世界两大地震带分布在哪里?与我国的关系如何?学生回答。

[提示]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景观图]地震后的废墟。

[展示资料]地震所造成的损失。

[归纳]地震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教师引导讨论]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在了解到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以及危害的基础上,也初步掌握了部分防御灾害的措施。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教案《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同学们轻松愉快地了解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提高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让同学们清楚各种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危害,难点是怎么让他们真正记住并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哟。

三、教学方法咱就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法,可好玩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哎呀呀)“同学们呀,你们知道吗,大自然有时候也会发脾气哦!像地震呀、滑坡呀、泥石流呀,这些可都是大自然发脾气的表现呢。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了解一下这些家伙,可别被它们吓住啦!”2. 讲解地质灾害的种类(嘿嘿)给同学们讲讲地震是怎么晃来晃去的,滑坡是怎么偷偷“跑”下来的,泥石流就像一群“小怪兽”冲下来。

3. 讲解地质灾害的危害(哇塞)说说地震会把房子震倒,滑坡会堵住路,泥石流会把一切都冲走,让同学们知道这些灾害可不是闹着玩的。

4. 预防地质灾害的方法(哈哈)“那我们怎么对付这些调皮的家伙呢?首先呀,要多留意天气预报,要是说要下雨啦,咱就小心点。

然后呢,住的地方要选安全的,别在那些容易滑坡的地方盖房子哟。

要是遇到灾害啦,也别慌,赶紧找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5. 游戏环节(嘻嘻)玩一个“灾害来了怎么办”的游戏,让同学们在游戏中记住应对方法。

6. 总结(嗯嗯)“同学们呀,大自然有温柔的一面,也有发脾气的时候,我们要了解它,保护好自己哟。

以后遇到这些地质灾害就不会害怕啦,因为我们有办法应对它们!”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样轻松幽默的教学,同学们都很感兴趣,也更容易记住知识啦。

以后还要多找些有趣的方法,让同学们真正把安全知识记在心里呢。

哎呀呀,希望同学们都能平平安安的!这就是我的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教案啦,简单又有趣,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喜欢的!。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教案(共三课)第一课:应对地震有办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措施和应对地震后被压埋的方法。

2、发现周围人群应对地震的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了解地震发生时应如何自我保护。

2、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我们周围人对地震的预防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防震意识和在地震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措施和应对地震后被压埋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我们在地震中的作法是否正确有效。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上网收集有关地震对人们造成的影响的新闻和地震的真实案例。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地震的图片、录像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观看教师出示的的反映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的图片和录像。

2、阅读课本P3页“案例聚焦”中的案例。

3、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地震的新闻以及关于地震对人们生活影响的资料。

二、学习地震有关知识1、小组合作讨论:遇到地震时自己可能会怎么做?2、将自己的做法与P4页“智慧加油站”中的做法进行对比,找出存在的差异,看看哪种方法更合理。

三、调查分析防震避险措施1、列出对各项措施的判断依据。

2、设计调查问卷,从自我保护知识、逃生措施、应急物品准备、疏散路线等方面了解人们的防震意识。

3、整理调查结果,讨论人们防震意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四、开展班级防震演练1、列举学校的地形特点及教室所处的地理位置,找出地震发生时的安全躲避位置与适合的逃生路线,确定防震方案。

2、开展防震演练。

3、讨论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和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后果,提出改进建议,完善地震的应急措施。

五、课后拓展与家庭成员一起从防震用品、安全躲避位置、逃生路线等方面制订家庭防震计划。

(应确定防震计划中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第二课:泥石流脱险我知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什么是泥石流。

2、学会识别泥石流的发生。

3、了解预防泥石流和遭遇泥石流时的脱险方法。

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预防地质灾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六(3)班】

预防地质灾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六(3)班】

预防地质灾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六(3)班】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质灾难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常见地质灾害的特点和预防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质灾难的定义和分类- 地震- 泥石流- 崩塌- 滑坡等2. 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危害- 破坏性大- 威胁人类生命安全- 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等3. 预防地质灾难的方法- 加强地质监测-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做好预警工作- 加强教育宣传等4. 研究应对地质灾害的紧急情况- 报警与求助- 安全避险的基本原则- 自救互救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地质灾难模拟让学生感受灾难的威胁和紧急情况下的反应。

2. 问题讨论:提出一些与地质灾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

3. 视频展示:播放有关地质灾难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共同制定地质灾害的预防方案。

四、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的地质灾难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介绍地质灾害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危害。

3. 视频展示: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地质灾害的预防方案制定。

5. 汇报展示:各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制定的地质灾害预防方案。

6.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表现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

2. 小组讨论的预防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3. 学生对地质灾害的理解程度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地质灾害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

2.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

七、教学反思本节班会教案将地质灾难安全教育作为主题,旨在提高学生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通过情景模拟、问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参与,关注他们的思考和表达,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教案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壳内部和表层构造、工程开挖、人为活动等因素引起的地理过程,导致地球表面发生不稳定的自然现象。

在我国,地质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增强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我们制定了这份防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教案,旨在帮助各级学校和社会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安全教育活动。

一、教育目标通过本次安全教育活动,学生将能够:1. 了解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和特征;2. 掌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和预警信号;3. 学会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4. 培养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育内容第一部分:地质灾害的类型和特征1. 地震1.1 地震的定义和地震波1.2 地震造成的破坏和危害1.3 地震的震中和烈度2. 山体滑坡2.1 山体滑坡的形成和类型2.2 山体滑坡的危害和预警信号2.3 山体滑坡的防范和应急处理方法3. 泥石流3.1 泥石流的成因和特征3.2 泥石流的危害和预警信号3.3 泥石流的防范和应急处理方法4. 地面塌陷4.1 地面塌陷的原因和类型4.2 地面塌陷的危害和预警信号4.3 地面塌陷的防范和应急处理方法5. 其他地质灾害(如火山喷发、地裂缝等)第二部分: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1. 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1 灾害风险评估1.2 预警系统建设1.3 应急机制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2.1 合理规划与选择建设地点2.2 技术措施改良3. 发挥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3.1 社区组织的作用和责任3.2 公众参与的意义4. 加强科学研究与监测预警4.1 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手段4.2 研究新技术和方法三、教育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讲解地质灾害的类型、特征和防范措施,提高学生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了解。

2. 实地调研组织学生到当地发生过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后果,并与当地专家进行交流。

3. 模拟演练通过地质灾害模拟演练,锻炼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增强自救互救意识。

地质灾害防治主题班会教案

地质灾害防治主题班会教案

地质灾害防治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质灾害的种类、成因及危害。

2. 培养学生树立地质灾害防治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维护社会公共安全。

二、教学内容:1. 地质灾害的定义与分类2. 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危害3. 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4. 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及政策5. 地质灾害防治实例及启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质灾害的种类、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 教学难点: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方法,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及政策。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地质灾害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地质灾害的种类、成因与危害:通过PPT展示各类地质灾害的图片,详细讲解其成因和危害。

3. 分析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介绍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如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建设等;讲解地质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方法,如撤离、自救等。

4. 讲解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及政策:介绍国家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权利和义务。

5. 分析地质灾害防治实例及启示: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地质灾害防治的成功经验,为学生提供实践借鉴。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地质灾害防治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7. 总结发言: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地质灾害防治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提出的建议。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地质灾害防治现场,加深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认识。

防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知识主题班会教案

防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知识主题班会教案

防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知识主题班会一、教学分析夏季就是雨季,天气变化多端,随时有雨水,继而引发相关得地质灾害,为了提高学生得安全意识与应对突发事件得避险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得预防与减少各种安全事故得发生。

二、教学目标1.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了解防灾减灾日的来历。

2.提高安全意识,树立珍爱生命观念。

3.学习一些基本逃生、自救技能。

三、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判断能力,掌握自救本领。

四、教学过程什么是地质灾害?主要有哪些种类?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震等。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地址灾害第一个情形是降雨。

融雪、冰冻也会引发崩塌、滑坡。

第二个情形是工程活动。

人们不合理开挖山坡、建房都可能会发生滑坡、崩塌!第三个情形是出现预兆。

发生地质灾害前,往往会有一些异常的征兆。

如:出现裂缝,土壤突然膨胀等。

第四个情形是动物们出现异常现象。

比如猪、牛、鸡、狗惊恐不宁,老鼠乱窜不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

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热带气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冰雹灾害: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其它灾害还有很多,进洞,都可能是滑坡、崩塌即将来临。

怎么样防范地质灾害我们在雨天的时候要密切关注天气和灾害预警,靠山临沟的房屋,要注意观察房前屋后山体和水流的变化。

我们要尽量避开有危险的地方,譬如:有警示标识牌的地方,裸露山体旁等危险地方。

我们要掌握一些地质灾害的逃生方法。

比如,山体滑坡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要向滑坡体两侧跑。

地质灾害防治安全课教案

地质灾害防治安全课教案

地质灾害防治安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 了解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原理;- 掌握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地质灾害概述- 地质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各类地质灾害的形成原理;- 地质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2 地质灾害的预防- 观测与监测:地质灾害的预警系统和监测技术;- 预测与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和灾害预测技术;- 防范与减灾: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和方法。

2.3 地质灾害的应对- 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 灾后重建和恢复工作;- 社会应对能力的提升和灾后心理疏导。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和防治措施;-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和灾后处理经验;- 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合作;- 视听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地质灾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课堂小测:通过课堂小测考察学生对地质灾害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个人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地质灾害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其分析和研究能力;- 团队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设计和演示,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研究态度和参与度。

五、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 教材:选择一本地质灾害防治相关的教材作为教学参考;- 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设备,用于播放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地质灾害防治相关的实地考察点。

六、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七、教学参考- 教材:XXX- 参考书籍:XXX- 多媒体素材:XXX- 相关网站:XXX以上为本课程的教学大纲,祝教学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地质灾害教学设计
四年级
2017-3-20
清镇市新店镇化龙小学
四年级防地质灾害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增强学生面临地震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强化学生的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减灾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
(1)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比较、归纳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形成综合分析总是的能力。

(2)地质灾害的防御。

2.难点
分析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3.解决方法
充分利用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片及录像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投影片:地震构造示意图;“世界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火山构造示意图;“我国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图。

景观图片:地震后的废墟;火山喷发的景观;滑坡及泥石流景观。

录像:《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发生过程》。

五、学生活动设计
1.通过看录像、读图及观察景观图,使学生了解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2.通过讨论分析认识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和如何防御地质灾害。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危害,并培养运用旧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地震防御措施的讨论,增强学生临灾的应变能力。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关于地质灾害的概念
可与前面学过的气象灾害作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出气象灾害是由于大气运动造成的,而地质灾害则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即它们是内力和外力作用形成的。

2.关于地震
[播放录像]《地震》
[投影片]地震构造示意图。

[提问,启发讨论](1)什么是地震?它是怎样产生的?
(2)什么是震源、震中和震中距?
(3)地震的大小用什么来表示?
[投影片]“世界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

[提问]指出世界两大地震带分布在哪里?与我国的关系如何?学生回答。

[提示]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景观图]地震后的废墟。

[展示资料]地震所造成的损失。

[归纳]地震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3.关于火山喷发
[景观图]火山喷发。

了解火山喷发的现象。

[播放录像]《发山喷发》
[教师提示]带着以下问题观看录像片。

(1)片中流动的红色物体是什么?
(2)覆盖在建筑物上的灰黑色的物质是什么?
(3)这些物质来自何处?
(4)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
[投影片]火山构造示意图。

[提问](1)简述火山的构造;(2)说明火山与火山喷发的区别。

学生回答。

[提问复习旧知识]
(1)火山按其活动情况可分为哪三类?(活火山、休眠火山、死火山)
(2)我国各类火山的分布如何?(我国的活火山主要分布在台湾和新疆境内,他们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黑龙江的五大连池是休眠火山,他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山西的死火山群,在人类历史以来没有重新喷发过。


[提问]火山喷发会带来哪些灾害?会不会对人类活动产生有利的影响?
学生集体讨论、发言。

[提示]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就是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的;在印度尼西亚人们愿意在火山周围进行农业生产,因为火山喷发后的土壤变得比较肥沃。

4.关于滑坡和泥石流
[提问,引导讨论]带着以下问题看书第134页—第135页及录像片(1)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哪些地方?
(2)它们主要是由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
(3)滑坡和泥石流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发生?
(4)区分滑坡和泥石流发生过程的异同。

[播放录像]《泥石流发生过程》。

[景观图片]滑坡、泥石流。

学生就近分组进行讨论。

[教师归纳]
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地表起伏较大的地区,如山区。

在地表植被差及地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的地区,它们容易发生。

它们发生过程的相同点表现在:主要是重力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人类活动可诱其发生。

两者的不同处表现在: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形成泥石流必须有水的参与。

5.关于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投影片]“中国地震和泥石流分布”图。

[提问]我国泥石流与地震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分布地区大体一致。

)[提问]学生就近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泥石流与地震的分布地区大体一致是怎样形成的?
(2)以上四种地质灾害之间相互有什么联系?
(3)地质灾害还会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吗?
(4)人类的哪些活动可以诱发什么地质灾害?
学生集体讨论、回答。

6.关于地质灾害的防御
[教师提问,引发讨论]人类一些不合理的活动会诱发地质灾害,而人类也不会被动的接受灾害带来的损失。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将损失降低?
学生就近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每组派出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防御地质灾害主要应做三项工作:
(1)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监测、预警系统;
(2)加强管理,健全减灾工作的法规;
(3)实施预防措施(具体措施可启发学生多提出一些)。

[教师引导讨论]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在了解到四种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以及危害的基础上,也初步掌握了部分防御灾害的措施。

在我们的家乡—北京,应重点防御哪种地质灾害?如果发生地震,我们如何做才能保护自己?
学生集体讨论。

[教师归纳]在不同场合中有不同的做法,如在学校、在家里、在公共场合等,结合实际进行防震教育。

(三)总结扩展
陆地环境所产生的给人类活动带来不利影响的一些现象,我们统称为地质灾害。

这些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等,都是地质作用的结果。

而地质作用过程一般极其缓慢,并且由量变到质变。

即使地质灾害这些突发现象,也是经过长期能量积累后突变的。

各种地质作用过程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我们认识自然,掌握其发展规律,就能利用其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为人类造福。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预报工作在世界上还是比较先进的,但是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七、板书设计
第八节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一、地质灾害
二、主要地质灾害
(一)地震
1.地震的发生
2.地震的构造
3.震级
4.世界地震的分布
(二)火山喷发
1.火山喷发的发生
2.火山的构造
3.火山的分类
4.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三)滑坡和泥石流
三、地震灾害的关联性(用→表示可能)
四、地质灾害的防御
1.科学研究,预报准确。

2.加强管理,制定法制,宣传教育。

3.预防措施:工程建设,植物造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