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陆游的仕隐心态与词作主体风格形成之关系_徐拥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5-05-12

作者简介:徐拥军(1976-),男,江西万年人,文学博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唐宋词。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5年第9期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No .9,2015

论陆游的仕隐心态与词作主体风格形成之关系

徐拥军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东

广州510665)

要:陆游隐逸词为数众多,占了近一半的份量。这些隐逸词,非常强烈地体现了他仕隐交织的

心态。陆游的词学思想向来被认为表达了他对于词的矛盾的看法,其实他采取的是双重的评价标准,他的目的是欲以诗人之雅以救词人之冶荡,而这一切又根源于他思想中徘徊于儒道之间的矛盾心态。从这个角度看,他最有特色的词是那些既不同于苏轼的清雄超旷,也不同于秦观的纤丽,更不同于辛弃疾的浑灏莽苍、沉郁顿挫,而是自成一格,逋峭沉郁的词作。

关键词:陆游;词风;个性;隐逸词中图分类号:I 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2X (2015)09-0001-07

陆游为数不多的140多首词中,大体如刘克庄所言:“其激昂感慨者,稼轩不能过;飘逸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相颉颃;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后村诗话续集》),可分为三类,一为激昂慷慨,二为飘逸高妙,三为流丽绵密。此三类词中,尤以隐逸词为多,共有70首,占了一半的份量,其他的如爱国词只有20余首,艳情词约50首,这种现象在两宋词史上是鲜有其匹的。按照一般的逻辑,既然放翁词中有如此多的隐逸词,应该呈现出一般隐逸词所特有的诸如闲淡、飘逸、旷达的主体风格。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先看几则前人的评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刘克庄《后村诗话》谓其‘时时掉书袋,要是一病’。杨慎《词品》则谓其‘纤丽处似淮海,雄快处似东坡’。平心而论,游之本意,盖欲驿骑于二家之间,故奄有其胜,而皆不能造其极。”[1](P2795)这实际上是撇开他的隐逸词,只就他的爱国词和艳情词立论,因此这种评论似是而非,以偏概全,并未触及到放翁词的本质特征。所以冯煦《蒿庵论词》驳之曰:“剑南屏除纤艳,独来独往,其逋峭沉郁之概,求之有宋诸家无可方比。《提要》以为‘诗人之言,终为近雅,与词人之冶荡有殊’,是也。至谓游‘驿骑东坡、淮海之间,故奄有其胜,而皆不能造其

极’,则或非放翁之本意欤。”[2](P3593)盖陆游的词,既不同于苏轼的清雄超旷,也不同于秦观的纤丽,更不同于辛弃疾的浑灏莽苍、沉郁顿挫,而是自成一格,形成了一种逋峭沉郁的词风,这才是他对于词的独特贡献。当然,这并非是冯煦的一家之言。如陈廷焯《云韶集》卷六:“读先生词,不当观其奔放横逸处,当观其一片流离颠沛之思,哀而不伤,深得风人之旨。”[3](P2017)又如刘师培《论文杂记》:“剑南之词屏除纤艳,清真绝俗,逋峭沉郁,而出之以平淡之词,例以古诗,亦元亮、右丞之匹,此道家之词也。”[3](P2019)这里更指出他的词受道家影响的一面。从这些评论我们可以看出,陆游的词作,最有特色的应当是他的逋峭沉郁的词作,而这又大多是通过“道家之词”即隐逸词表现出来的。这是陆游儒家与道家思想两种合力作用的结果,而他的表现方式却是以诗人之雅救词人之冶荡,这在他的词学思想中有明确的体现。

一、陆游词中仕隐交织的矛盾心态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云:“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又云:“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可

DOI:10.13408/ki.gjsxb.2015.09.001

见在陆游的诗作里,表现“从军乐”“千行泪”“意不平”的作品占了极大的份量,而且他这种爱国的热情和忧国的情怀至死不渝,直至临终之时仍不忘收复失地,嘱托子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诗中占有极大份量的“从军乐”“意不平”主题,在词中也有反映。写从军乐题材的,如隆兴二年(1164),陆游因斥责主和派曾觌、龙大渊“招权植党”而被贬镇江通判。同年秋天,他与镇江府事方滋登北固山的名胜多景楼,作了一首《水调歌头》: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耀戈甲,万灶宿貔貅。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作者登临远眺,想起古徐州连山如画,高楼缥缈,但现实所见却是鼓角悲壮、烽火连空,不由想起三国时的孙刘,曾在此联手抗曹,何其壮哉,欲以此激发抗御强敌的勇气。正片引出“襄阳登览”的羊祜,并以“名与江汉流”劝勉方滋,可谓感慨遥深。又如四十六岁时到南郑任职登高兴亭所写的《秋波媚》,上片写登楼所见“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下片写期待收复失地的胸心“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当然此类词作更多的是写“意不平”的作品。陆游虽抱有极强的爱国情怀,但现实并未给他多少上前线杀敌的机会。到南郑王炎幕上任职不过短短数月,此后随着王炎被免,不久改除成都安抚司参议官,辗转于蜀州、嘉州、荣州等地,多陷于文书及地方事务。此后,或曾邀入范成大镇蜀时的幕中,或任职于福建、江西、浙江等地,而更多是在农村闲居,再难伸抗敌之志。所以相比于“从军乐”更多的是流着“爱国之泪”的“意不平”的作品。如《谢池春》: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鬃,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来误。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上片回忆南郑抗敌前线的幕府生活,下片写梦断吴越、流年虚度的现实生活,欲报效祖国而不得的沉痛之情溢于言表。此词为其晚年在山阴闲居时的作品,过的是泛舟隐居的生活,但内心却又如此不能平静。

而最能表现陆游仕隐交织的矛盾心态的是他的隐逸词。在他的一些隐逸词中好像为我们构建了一个闲适恬然的精神家园。如他有时把自己当作一个渔父,过着拥蓑而眠、不求名利的生活:

镜湖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拈棹舞,拥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渔父》)有时候他像一个隐士,在山水田园里享受到了自然的宁静和快乐: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料峭馀寒犹,帘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谿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破阵子》)

有时又像个求仙的道士:

挥袖别人间,飞蹑峭崖苍壁。寻见古仙丹灶,有白云成积。心如潭水静无风,一坐数千息。夜半忽惊奇事,看鲸波暾日。(《好事近》)其实并非如此,在他的隐逸词里一直贯串着仕、隐矛盾的内心纠结。早在他任福州县主簿时与朱景参在北岭相会,写了一首《青玉案》词相赠,词中说:“老惯人间齐得丧。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我老渔樵君将相。”此词流露出非常浓厚的归隐意识。但作为一个只有二十八岁、且以爱国为己任的青年志士,这种消极的心态是不很正常的,也不是陆游内心的真实意图。归隐只不过是这首词的表征。陆游真实的内心是通过对“故人小驻平戎壮”,“白羽腰间气何壮”的描写简接地表现出来。我们再看他乾道二年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归”[4](P12058),归居山阴时所作的一首《鹧鸪天》: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词的前半阕描绘了一个超尘脱俗的居住环境。词人在竹林中喝酒,看道书。累了躺下来看看山景。但说他丝毫尘事不相关,显然是假的,结尾“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就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