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人的仕与隐

合集下载

出仕与归隐

出仕与归隐

出仕与归隐“进则朝廷庙堂,退而江湖山野”。

对于中国古代的文人来说,心中有着两个永远解不开的情结:或是出仕或是归隐。

仕与隐,对于文人们来说,本来不是什么非此即彼、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两难选择。

事实上,自隋开科取士以来,“学而优则仕”已是读书人的最佳出路,无论他们唱着怎样的高调,为江山、为社稷也好,为理想、为抱负也罢,但头悬梁,锥刺骨,凿壁偷光,囊莹映雪,发愤苦读的目的,就是“白首为功名”,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宋·辛弃疾《破阵子》),“治国济家平天下”,既光宗耀祖,又兼济天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可官场毕竟不是读书人书房的后花园,想逛就逛的,它未必好混,仕途也未必顺遂。

纵有凌云之志,经天纬地之才,上边却无人识得,或是小人当道,阻塞进贤之路,壮志难酬者不在少数,于是便常常感叹于“英俊沉下僚,圣贤多寂寞。

”进不了官场有怨气,入了官场的又有怨言。

你看那浪漫豪放的李白,一旦被朝入宫,侍在君王侧,就栩栩然得意,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在长安待了三个年头总共一年多的时间,就痛苦的叫喊着“君王虽爱娥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唐·李白《玉壶吟》)。

一旦失意了呢,又是怨怼不已:“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所谓金榜题名后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观遍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只是步入仕途的一时欣喜,官场的阴暗险恶非一般人所能应付裕如。

“何不策高足,先居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

”(无名氏《今日良霄会》)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时不我待的焦虑,晋身官场的不易,以及官场经历的不顺,导致种种郁闷常常使文人们有生不逢时之感。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唐·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诗人在应考失利后,求仕无望,只好心灰意冷地回到故乡,尽管诗中说得含蓄婉转,还是掩藏不住心中的抑郁和愤懑。

韦应物送别诗中的仕、隐的矛盾思想

韦应物送别诗中的仕、隐的矛盾思想

韦应物送别诗中的仕、隐的矛盾思想诗人韦应物一方面追求功名利禄,建功立业,另一方面,罢官后又得怡然自得的享受山水之乐。

在仕途为官时他歌咏着隐逸,在山水田园时也不忘百姓的疾苦。

他“仕”与“隐”的矛盾思想在其送别诗中也有明显地体现。

韦应物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一生都在“仕”和“隐”的矛盾中徘徊。

作为古代封建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儒家思想中崇尚的信条,因而他的人生实践及诗歌创作也都打上了积极用世,仁政爱民的烙印,甚至在送别友朋的诗歌中,也不忘嘱咐友人为官清正,建功立业,能有一番所作为。

然而,隐逸思想也一直在其人生实践及诗歌创作中起重要作用,或许是由于身处乱世,仕途坎坷,或许是由于佛教影响,道教渗透,或许是由于丧妻之痛,疾病折磨,韦应物厌倦了官场的是是非非,欲投身山林中潇洒自由,具有浓郁的隐逸思想,这些思想也散见于他的送别诗中。

韦应物宦海浮沉几十年,从十五岁时便成为唐玄宗的御前侍卫,陪侍从游宴,后为洛阳丞、河南府兵曹参军、京兆府功曹参军、鄠县令、栎阳令、尚书比部员外郎、滁州刺史、江州刺史、尚书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多个职位,职位虽然不同,但他勤于政事,仁政爱民之心却是相同的。

韦应物积极入世,实现自我的思想也反映在其诗歌创作中,在其送别诗中也可见一斑。

有的送别诗在送别友朋时,祝愿友人旅途顺利,并希望他们为官清正,建功立业,为国家尽忠,为百姓做善事。

如《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一诗:“州伯荷天宠,还当翊丹墀。

子为门下生,终始岂见遗。

所愿酌贪泉,心不为磷缁。

上将玩国士,下以报渴饥。

”此诗作于大历四年春末夏初,好友冯著受广州刺史李勉之聘而前去做官,诗人希望好友此次前去做官,一定要为官清正,保持节操,有所作为,对上要尽忠国家,不能有二心,对下要对处于困境中的百姓多做善事。

有的送别诗以劝勉不第之人为对象,不单单是简单的安慰劝勉,而更多的是鼓励他们不要灰心,从头再来,立志为国家尽忠。

如《送豆卢策秀才》一诗:“古来濩落者,俱不事田园。

隐 与 仕 隐 与 仕

              隐 与 仕                 隐 与 仕

隐与仕江欣然士人,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士人隐居不仕叫做隐士。

他们回归田园,息交绝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以独特的生存方式守候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士人归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

有的人归隐是为了养望,如东山再起的谢安,渭水垂钓的姜子牙;有的人归隐是本性恬淡洒脱,志在田园,如愿为泥中龟的庄子,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

以上二者非儒即道,泾渭分明。

历数中国两千年的历史,更多的文人却是在隐与不隐中纠结徘徊。

他们或是身在官场,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或是隐居鹿门,却“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他们徘徊于“隐与不隐”之间,多是因为空有一腔报国志,无奈社会混乱,官场黑暗。

欲“仕”无路,欲“隐”不甘,于是乎痛苦着、徘徊着。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时代深深影响着读书人的命运。

然而我们却也可以发现,在历史上不乏这样的士人,积极投身于社会,逆境中奋起,在国家危难之际,勇搏官场,力挽狂澜。

这种人比起乱世归隐的士人,更值得我们敬佩。

张居正,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

他也曾名落孙山,但他没有怨天忧人,把落榜当做人身的磨砺;他也曾身陷内阁斗争,作为新科进士却没有发言权,但他并不因此消沉,冷眼旁观,重新认识朝庭的腐败,查找问题的症结。

嘉靖皇帝昏庸,奸相严嵩专权,他不得不借口养病,离开京师回到故乡江陵。

但休假三年中,他仍不忘国事,深入接触农民,在乡间体会人民的辛劳、饥寒和痛苦。

“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

”这一切不禁使他恻然心动,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抓住机遇重返政坛。

他以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改革,使岌岌可及明王朝的生命得以延续。

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他的一生也极富传奇色彩,曾经“三起三落”,外国人称赞他是“打不到的东方小个子”。

无论面对怎样的打击和磨难,处于人生低谷中的邓小平都没有消沉和放弃。

他始终心系祖国、心系人民,始终不忘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

他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使中华大地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陶渊明——仕与隐的心迹

陶渊明——仕与隐的心迹

陶渊明——仕与隐的心迹展开全文陶渊明的交游——仕与隐的心迹元嘉四年,陶渊明沉疴难返,安详离世,享年五十八,将逝之夕,留下《挽歌诗》三首,将死生荣辱大事等闲视之,轻描淡写又振聋发聩地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死都死了,还有什么好说的,身体寄于山陵而已。

陶公辞官后,因为他隐于人间的态度,与人交往大多有迹可循,除去把酒话桑麻的乡邻,还有不少为朝廷官员,颜延之仅为其一,其他有在浔阳做官的下层官吏,有以前当官时所结交的旧人,也有如孟怀玉、王弘、檀济道这样的重臣名将,与这些人的来往,促成了陶公诗集中的酬和、遗赠、送别之作部分,细数一下,数量不少,有十六首之多之多,占了渊明存诗的近百分之十。

酬和之作容易陷入平庸无趣或者谄媚敷衍,但陶公的唱和诗却是他诗作中最能够代表性情与志向的作品,所谓“逸想不可淹,猖狂读长悲”(《和胡西曹示顾贼曹》),为后世所称赏。

这些来自官场的朋友,文学造诣良莠不齐,有名家如颜延之,亦有籍籍无名者,这些人的来访使陶渊明能够暂时从躬耕中脱离,在诗文世界里徜徉,与人“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虎溪三笑》掌故:禅宗法师慧远在庐山修行,三十馀年间,不但不下山、入城,送客也从不越过虎溪。

一日,儒生陶渊明、道士陆修静远道来访,三人相聚,相谈甚欢。

後慧远送客下山。

至虎溪,三人且谈且行,直到越过了虎溪,三人才惊觉,但旋即会心地纵情大笑起来。

原来他们在不经意间,已破除了不过虎溪的执念,三笑至此名垂千古,也成为历代绘画中常出现的题材。

清中学者温汝能言:渊明诗体质句逸,情真意婉,即偶然酬答,而神味渊永,可规可诵。

这里的“神味渊永”,并不单单指得是陶公所展现隐士的高逸情怀,还有因时事所引发的喟叹,陶公虽多放达之言,却自有九曲回肠,细细思量,壮年时曾发过救世之愿仍深藏其中。

他虽远在江湖,却未放下对朝廷动向的关心,这些官员的到来,也给他带来朝堂的消息,他密切地关注团聚在都城建康之上的黑云,寄予关心,这一点在诗作《赠羊长史》最为明显。

仕与隐摘抄

仕与隐摘抄

仕与隐摘抄“仕”与“隐”,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文人所面临的两种人生选择。

前者代表着权力和责任,后者则代表着自由与超脱。

这两种选择在很多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体现。

在《论语》中,孔子曾说过:“学而优则仕。

”这句话成为了古代读书人追求功名的重要信条。

通过科举考试,他们能够一跃龙门,成为官员,掌握权力。

然而,在权力的背后,他们也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推行道德教化的责任。

这种责任使得他们时常需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繁琐的政务,甚至要承受着一定的风险。

相对于“仕”,“隐”则更显得自由与超脱。

古代的隐士们远离尘嚣,遁迹山林,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超越。

他们舍弃了世俗的功名利禄,选择了清贫的生活和静谧的环境。

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他们的精神追求高远深邃。

在山林之间,他们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体验到了人生的真谛。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仕”与“隐”也常常是文学主人公们的两种人生选择。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曾经有过一段出世的想法,他想要遁入空门,摆脱尘世的束缚。

然而,在经历了种种挫折和磨难之后,他最终还是选择了“仕”,成为了一个官员。

这种选择背后,既有着家族的压力和期望,也有着他自身对于权力和责任的承担。

而古代的山水诗则更多地表现了“隐”的情怀。

在这些诗歌中,诗人赞美山林之美丽,感叹尘嚣之扰人。

他们向往着远离尘嚣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超越。

这些诗歌中所表现出的“隐”并非是消极避世的态度,而是一种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精神追求。

无论是“仕”还是“隐”,都是古代文人们对于生活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这两种选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它们都是对人生的一种探索和体验。

在古代文学中,“仕”与“隐”的矛盾冲突成为了许多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

它们反映了古代文人们对于人生选择的困惑和挣扎,也表现了他们在追求自我和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的无奈和坚持。

在仕与隐之间——用行舍藏、孔颜之乐与儒家“士人传统”

在仕与隐之间——用行舍藏、孔颜之乐与儒家“士人传统”

特区实践与理论 二〇二〇年 第三期 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春秋战国之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在政治秩序与社会结构的激变过程中新兴的文士阶层逐渐形成并奋然崛起,文士阶层的“精神觉醒”及其“思想自由,学无拘禁”①的时代状况最终孕育和催生了诸子异说蜂起与百家争鸣的多元化思想发展趋势。

在此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中,孔子卓然创立私学而“以师儒立教”,②可谓充当了引领时代风气的精神领袖。

孔子及其弟子后学在当时堪称新兴士人阶层的杰出代表,在诸子百家中,他们不仅代表着中国上古三代以来的文化大传统,而且在塑造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士人传统”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主导作用。

其中,以孔子和颜回(名回,字子渊)师徒为代表或由他们所引领和塑造的“士人传统”,不仅拥有一种天然的关切和参与政治的乐政情结与家国情怀,而且坚定地秉持这样一种具有典范意义的特殊态度取向,即他们既怀抱着一种崇高的人文理想和笃定的道德操守,坚守着一种道义担当和经世济民的深沉信念与政治立场,又能够在仕与隐、穷与达之间矢志不渝地追求修齐治平的伟大目标,而且生死无悔地乐在其中。

毫无疑问,这一“士人传统”至今仍对我们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兹就此略论一二,以求教于方家。

仕与隐:中国传统士人的人生抉择在中国历史上,由于时代的局限导致了读书人单一而狭窄的人生出路,以至不得不在入仕做在仕与隐之间——用行舍藏、孔颜之乐与儒家“士人传统”林存光 徐凯旋摘 要:在仕与隐两条人生道路之间进行抉择是中国传统士人的宿命。

孔颜师徒生活在晚周衰乱之世,立身于仕与隐之间,怀抱着一种崇高的人文理想和笃定的道德操守,坚守着一种道义担当和经世济民的深沉信念与政治立场,用则行道于世,舍则藏道在身,矢志不渝地追求修齐治平的伟大目标,而且生死无悔地乐在其中。

由他们所开启、引领和塑造的儒家“士人传统”,对于个体生命的选择迄今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用行舍藏;孔颜之乐;士人传统中国分类号:B222;G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706(2020)03-0094-08①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2页。

仕与隐的例子

仕与隐的例子

仕与隐的例子《仕与隐:不同的人生选择》仕与隐,就像是两条风格迥异的道路,古往今来,有无数人在这两条路上留下了或深或浅的脚印,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我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

先说说“仕”的例子吧。

大名鼎鼎的苏轼居士,那可是妥妥的“仕者”典范。

这大哥为官之路啊,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

他一会儿被皇帝看中,觉得他才华横溢,让他参与朝政大事;一会儿又因为性格直爽,得罪了不少朝廷里的人,被贬到各个偏远的地方。

但不管到哪儿,苏轼都没放弃自己作为官员的职责。

在黄州的时候,虽然自己穷得叮当响,但看着当地百姓生活困苦,还想着办法搞出东坡肉这么个美食,既改善了百姓的生活,又发展了当地的特色饮食文化。

他就像一个超级英雄,即便身处逆境,也要为大家谋福利。

这就是“仕”的魅力,有才华就要在官场里大展身手,为天下黎民百姓做点实事。

再看“隐”的例子,首推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听听,这生活多惬意!陶渊明这人啊,对官场的那一套繁文缛节就不感冒。

他去当官,估计也就是想尝试一下,结果呢,发现官场到处都是勾心斗角,还得对那些自己看不上的上司点头哈腰,这哪受得了啊。

于是,他就拍拍屁股,躲到深山老林里面去了。

在田园里,他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每天种种花、锄锄草、写写诗,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自在。

虽然没有什么做大官的威风,但也不用担心官场那些烦心事。

这种隐者的生活,就像一股清流,简单而纯粹。

在现实生活中呢,我们也能看到这两种类型的影子。

那些热衷于考公务员、努力在事业上拼搏的人,就有点像追“仕”的人。

他们想要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能力,获得认可,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有些人选择回到自己的老家,开个小店或者每天种种菜,享受清淡悠闲的生活,这就有点像“隐”了。

仕与隐并没有什么高低之分。

想当官就去当,想隐居就隐居,只要自己过得开心就好。

要是你是个有满腔抱负,喜欢热闹和挑战的人,那“仕”能让你的能量充分释放。

但你要是像只慵懒的小猫咪,就喜欢岁月静好,那“隐”才是你的菜。

通练二 隐与仕——人生的不同抉择

通练二 隐与仕——人生的不同抉择

通练二隐与仕——人生的不同抉择主题导语隐与仕,展示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仕隐文化贯穿于整个中国文化发展史中,“进则朝廷庙堂,退而江湖山野”,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两条路径,要么出仕,光宗耀祖以达治国平天下;要么入隐,安贫乐道以求人格独立自由。

然而,看起来都能得到终极圆满的人生两境,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却没有以同等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仕与隐,“学而优则仕”“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些抉择是仕与隐的基本守则,浅而易显地折射出了文人士大夫们厚此薄彼的普遍心态:以仕为重,隐轻之,隐乃仕无门、无奈、无望下之举。

毕竟,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们,大多怀有强烈的、积极的出仕愿望,而这种出仕为官兼济天下的理想与道家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隐逸情怀并不能两相兼得,如此一来,在出仕与入隐之间,必定发生抉择上的碰撞,火花之下,古代丰富多彩、别具特色的隐逸文化就此产生。

一、信息类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17分)材料一:在中国文化中,“隐”“逸”二字常常连用,其含义也非常接近。

“隐”的本义是幽闭、藏匿,这是一种韬光养晦的人生智慧。

“隐”大致可以分为“身隐”和“心隐”两种。

“身隐”限于形骸,在表象,重名义;“心隐”旨在精神,在内核,重本质。

身隐者未必能够做到心隐,心隐才是更高的境界,这是对现实、对个体生命的一种超越。

与“隐”略有不同,“逸”的本义是逃亡,稍加引申,可以作避世来解。

从遁世的意义上来讲,“隐”和“逸”可以相通,所以常常把“隐”和“逸”连在一起用。

但是,“隐”和“逸”在内涵上又有区别。

“隐”有精深、微妙之意,如《周易正义》中说:“探赜索隐,钩深至远。

”有时又指幽静、幽深之境,“且其山川形势,则盘纡隐深”(嵇康《琴赋》);或指表情达意的含蓄委婉。

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文外之重旨”(刘勰《文心雕龙·隐秀》)。

“逸”常常指闲乐、安适,如《国语·吴语》中说:“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而处以念恶。

仕与隐素材

仕与隐素材

仕与隐素材仕与隐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话题,是千百万文人心中最激烈的挣扎。

二者交织着,厮杀着,成就了一桩桩名士美谈,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或浓或淡的墨痕。

古语云:“学而优则仕。

”意思是学问做得好的人就应该去当官。

于是,“入仕”成了文人们的一致追求,“治国,平天下”成了他们人生的终极理想。

只是,官场如战场,其中的黑暗残酷岂是常人所能承受?陶渊明坐不住了,于是他拂衣归田里,去寻找他的桃源生活了,留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以及一个仍旧纷乱的局势。

才子李白当年也意气风发地来了,只是很快就飘然而去,只给后世留下了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众人纷纷赶往京城,却又怀着满腔愤懑离开。

既然向外探索无望,便只得向内求索,至少内心的清净还在。

归隐,逃避,可这世道仍未改变!当初“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心胸,当初“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气概又去哪儿了呢?正如木心所言,他们所谓的“牺牲精神”,恰恰是没有“牺牲精神”的体现。

许多文人,当初渴遇而仕,后来只因不遇而隐,说到底,是文人骨子里的软懦、清高和自命不凡,使他们忘记了曾经的热血与铿锵。

但仍有些人,依旧在黑暗中踽踽前行,为了改善不清明的世道而穷其一生。

他们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为乐,矢志不渝,至死不悔。

陈子昂在武后执政期间,既不逢迎攀附,也不有所避让。

他反对不义之战,提倡“利民”,不惧武攸宜等人的阻挠,坚守着心中的理想。

都说山涛背叛了竹林七贤,可他何尝不是以心中的方式,实现着当初的梦想?忍辱为官入仕,是为了天下,为了苍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如此便可。

陆游说“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他毕生的信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一个垂垂老者倾其一生守护的家国之情。

在社会的车轮滚滚向前之时,总得有人探头看看它往哪开。

安逸的桃林何人不向往,可责任总得有人来背负。

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真正的贤士具有这种“圣之任者”的担当!“圣之任者”还是“圣之清者”?是入仕还是归隐?历史的长河之下,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古代士人的仕与隐

古代士人的仕与隐

古代士人的仕与隐古代隐士,指隐而不仕的知识分子,他们是饱读诗书、学识渊博的贤能达士,并非一般的山野樵夫。

“进则朝廷庙堂,退而江湖山野”,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两条路径,要么出仕光宗耀祖以达治国平天下,要么入隐安贫乐道以求人格独立自由。

然而,看起来都能得到终极圆满的人生两境,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却没有以同等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仕与隐,“学而优则仕”、“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些抉择是仕是隐的基本守则浅而易显地折射出了文人士大夫们厚此薄彼的普遍心态:以仕为重,隐轻之,隐乃仕无门、无奈、无望下之举。

毕竟,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们,大多怀有强烈的、积极的出仕愿望,而这种出仕为官兼济天下的理想与道家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隐逸情怀并不能两相兼得,如此一来,在出仕与入隐之间,必定发生抉择上的碰撞,火花之下,古代丰富多彩、别具特色的隐逸文化就此产生。

隐逸文化萌芽于先秦;历史上曾爆发出三次隐逸高潮,分别是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到了明清,走向衰竭没落。

隐逸,从最初的“违时矫俗,望江湖而独往”、“钦石泉而荫松柏,放情宇宙之外,自足怀抱之中”式的单纯归隐,到最后纷呈繁杂,在千百年的历史动荡与曲折前进的激流当中,它更多地呈现出了不同于或者相悖于字面理解的多重含义,并成蔚然景象,其表征出来的隐逸方式达到七大类之多:一是完全归隐,真正意义上的隐逸,相对于后世出现的其它方式,也称“真隐”,此类隐士具有融自身于自然之中的真正的隐士品格,无论何种条件之下,他们坚守着自己的隐士气节——拒不出仕,高蹈出尘的代表人物有晋宋间的宗炳、元代的吴镇、宋人陈抟、林逋等;二是仕而后隐,这是出仕为官之后却又向往独立人格自由的文人士大们的最终决择,解冠归去之后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怡然自得,旷达闲适,这其中,受尽世人所景仰的莫过陶渊明,其隐逸的名气甚至超过其诗名;三是半仕半隐:此类隐士于文人士大夫们最为盛行,他们不愿为官却又迫于生计,于是自主选择或无奈被贬谪之后,当个散官离远朝堂不问政事、过着出仕实则隐居的生活,以其隐逸思想主宰自己的精神世界,如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是为小隐或中隐;另有隐于庙堂一说,所谓的“大隐隐朝市”,同样做着官,但不执着于政事,居于统治中心的朝都之上却奉行“不为”的隐者思想;四是忽仕忽隐,出仕而后隐,隐而又复出,大多随着时局利弊而反复,形势有利则出仕,形势恶劣则入隐,如元明之交的王蒙、明末董其昌,先做官,然后隐居,待朝廷征召或形势有利,又复出仕,之后再归去;五是隐而求荣,这类隐士,或热衷交际、热心时局、好与官家打交道,如明代陈继儒,有人写诗讥笑“翩翩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家”;或关心朝政,虽隐于高崖深谷、山林原野,却爱管朝政世事,如南朝齐梁时陶弘景,人称陶隐士,其政见的举足轻重性,被人誉为“山中宰相”;六是无奈之隐,隐居只是为了表示不与当朝合作,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他们虽为隐士,却从事着最为激烈政治斗争。

仕与隐,店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

仕与隐,店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

篇八:【文摘】闲话古代文化:仕与隐的虚实博弈在古代,中国的读书人――也就是知识精英,他们的言与行、思与作,常常是不一致的,想这样,口里偏那样,心里苦,却面作畅快样,心里乐,却又故作含蓄样。

有学者誉之为修饰美,其实,直称之为虚伪美,可能更恰当。

譬如,这仕与隐,本可以“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顺其自然的。

可是,大家非要一较高低,对隐士文化推崇倍至,五体投地,而对入仕做官呢,则含含糊糊,或颇有微词。

象陶渊明在归隐时,就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脸翻身得解放的神态,简直是把入仕看着囚困“樊笼”的。

这隐士文化刚兴起时,是很有些反抗或不合作的精神,如伯夷叔齐的不食周粟,老子李耳的青牛出关,就给人以道德高尚、志存高远的感觉。

但是,中国读书人的骨子里,还是更向往入仕的。

因为他们大都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有“济世”之才――“治大国,若烹小鲜”耳,且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目标。

这样,“学而优则仕”就成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正道。

可是,一直以来,在中国读书人的文化想象中,隐的地位是要远高于仕的。

隐是出世的,是道德上的圆满,而仕是入世的,虽也有济世之功,但毕竟不那么飘逸,难免不搀杂点世俗的欲念。

因此,大家心里虽想着入仕济世,口上却要大唱归隐的高调,演绎了一出出口是心非的“虚伪美”的好戏。

像赫赫有名的大隐陶渊明先生,几出几隐,数番折腾,一会儿称贫出仕,一会儿因酒归隐。

在自述诗文里,对入仕与归隐,喋喋不休地进行自我辩白,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其实,老先生也是崇尚“学而优则仕”的,心中常存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念头。

但无奈这官做得太无聊了,酒不能畅饮,“腰”却须常“折”,确与自傲懒散的天性有碍。

最后,在鱼与熊掌的艰难取舍中,终于“真”了一把,彻底归隐,忘情山水了。

若说陶渊明的归隐,尚有几分真性情的话,那更多的隐士就是在玩以“隐”求“仕”,待价而沽的把戏了。

对他们来讲,“隐”成了手段,成了招牌,成了维纳斯下身的那缕轻纱;而“仕”是目的,是货色,是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

也说孟浩然的“隐”与“仕”

也说孟浩然的“隐”与“仕”

也说孟浩然的“隐”与“仕”摘要孟浩然历来被认为是唐代著名的隐逸诗人,其隐而不仕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诗作中的隐逸思想很浓厚,但却并非他思想的主导,身逢盛世的他埋头苦读为的是有朝一日能中举登科,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终因落第而回乡归隐。

诗人由隐到求仕到被迫归隐再到慕陶而真隐的经历正体现了一种从乐观到悲观再到扬弃悲观的心路历程。

孟浩然的一生以积极入世的面目出现,而以隐逸山林为终,从而完成了他螺旋上升式的人生轨迹。

关键词孟浩然;隐逸;入仕;矛盾心理Also Said Meng Hao-ran’s "Hidden" and "Official"Abstract Meng Hao-ran has always been considered a famous poet of Tang dynasty, its private, it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that poetry is a keen hermit, but not his idea of dominant, as the occasion of his hit to cite one of life's necessities, implement your own political ideals, but because of his scholars and return home. Poet from hidden to Hao-ran to forced retirement to admire the Tao and really hidden experience shows an optimistic to pessimistic to sublate pessimistic. Meng Hao-ran's life to actively re-launched the WTO, and to terminate the Hermitage mountain forests, thus completing his spiral ascent trajectory of life.Keywords Meng Hao-ran; hermit; official; ambivalence前言在中国悠远的文化史中,隐逸现象以其独特性和重要性始终占据者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隐逸现象,而作为这种现象载体的隐士,则几乎无一例外的得到当时或后世的景仰和推崇,唐代诗人孟浩然便是其中之一。

王绩三仕三隐的故事

王绩三仕三隐的故事

王绩三仕三隐的故事
据传说,在古代,有一位叫王绩的国王。

他在他的王国里以勇敢无畏的智慧统治,所有的人都非常尊敬他。

王绩想做一些事情,保护他的王国和人民免受外敌入侵。

于是他决定亲自出面以防出现意外。

一次,有人向王绩报告说,他的王国附近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正在进攻,准备入侵他的王国。

王绩决定要把自己的国民带到遥远的山谷里,保护他们免受外敌的侵害。

于是,王绩在山谷里安置了三仕:一仕负责巡逻,另外两仕分别负责守卫和治理。

这三仕在守卫这个山谷的入口和出口,来阻止外敌入侵。

不久,外敌出现了,可怜的是,他们在三仕的严密守卫下,难以抵达王绩的国家。

三仕最终保护了王绩的国家,令外敌灰头土脸离开。

王绩大感欣慰,他觉得要感谢这三位忠诚的志愿者,为他的国家担当起如此重要的职责,便把他们三人封为“三仕三隐”。

从那以后,这三个人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地方,不再出现在王绩的视野之中,但王绩仍然始终念及这三仕三隐,他深知他们为他所做,他真心感激他们的付出。

不仅如此,王绩还给三隐一件宝贝:它是一款由金玉所制,能够使得三隐身体在任何威胁来临之时,都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当今,三仕三隐仍然被许多人所传颂,他们为王绩拥有和平的王国而做出的牺牲和贡献,也会被历史永不忘记。

以上就是王绩三仕三隐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他们的精神仍然在人们的心中流传,激励着我们勇于作出牺牲,为保护和平而战。

浅谈魏晋名士之“仕”与“隐”

浅谈魏晋名士之“仕”与“隐”

魏 晋 时 代 是 一 个 动 荡 的 时 代 , 了 西 晋 的 短 暂 统 一外 。 除 中国
始 终 处 于 分 裂 之 中 , 了战 场 上 的血 雨 腥 风 , 有政 权 内 部 各 派 除 更 系 的明 争 暗 斗 。 各派 系对 当时 士 人 大 加 杀 戮 . 这 样 的政 治 形 势 在 和 社 会 背 景 之 下 , 晋 的名 士 们 选 择 了 多 种 的生 存 模 式 。 秦 正 魏 先

丈回
浅 谈魏晋 名 之“ 与“ 士 仕" 隐”
赵 忠原
( 尔 滨 师 范大 学 文 学 院 , 龙 江 哈 尔 滨 10 2 ) 哈 黑 505
摘 要 : 晋 时代 的政 局 动 荡 。 魏 社会 黑 暗 。 战乱 不 断 , 学 的地 儒 位 动 摇 , 家 思 想 的介 入 , 士 人 在 儒 与道 之 间 徘 徊 , 自选 择 道 使 各
统 儒 家 对 士 大 夫 的人 格 塑 造 , 忠 孝 为 要 旨 , 以 以礼 教 为 纲 纪 。 以 中 庸 之 道 为 调 剂 。 渐 形 成 系统 而 严 整 的规 范 。 经 过 政 治 上 的 逐 而
风 云 变 幻 之 后 , 晋 时期 也变 成 一 个 求 得 解 放 的 时 代 , 格 上 解 魏 人
兽 东南 干 。 日暮 思 亲友 。 言 用 自写 。” 三 十 三 首 中 的 “ 生履 晤 其 终
在 中 国 漫 长 而 悠 久 的 历 史 文化 长 河 中 ,知 识 分 子 都 在 儒 家 “ 内圣 外 王 ” 想 的禁 锢 之 下, 们 信 守 礼 教 , 言 谨 行 , 刻关 注 思 他 谨 时 着 国 家 、 族 的 命 运 , 自我 的得 失 放 诸 于 脑 后 , 派 于 国 于 民 的 民 将 一 浩 然 正气 , 重 而 庄 严 。然 而 魏 晋 名 士 却 给 世 人 留 下 了 不 同 的 印 凝 象 , 晋 士 人 率 真 洒 脱 , 诞 放 达 , 行 我 素 , 其 原 因还 是 当 时 动 魏 怪 我 就 荡 的 时 局 导 致 政 局 不 稳 , 丕 选 用 九 品 中 正 制 , 儒 学 的 统 治 地 曹 使

隐与仕 PPT课件

隐与仕 PPT课件


5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5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

60、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天下皆难事。

61、在清醒中孤独,总好过于在喧嚣人群中寂寞。

62、心里的感觉总会是这样,你越期待的会越行越远,你越在乎的对你的伤害越大。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 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 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 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 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 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 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 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写该词时陆游42岁,因遭投降派罗织罪名免官, 被迫隐居。②玉瀣(xiè):美酒。③黄庭:即《黄庭 经》,道家的经典著作。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译文:我走在一条沿着山崖的小路上,脚踏着深色的崖壁, 半山坳寒冷的云朵环绕着山泉和岩石。 隐者饮着自己酿 制的好酒不出家门,残败的花朵落满地面,没有人的行迹。
鉴赏: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 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 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出仕与隐居

出仕与隐居

出仕与隐居古人中不甘于平庸者,最常见的两种出路:一种是典型的“出身仕汉羽林郎”,参军,便有可能出人头地。

不过这种方法一是受到身体的局限,第二点是保证不了生命安全,虽有话说:“纵死犹闻侠骨香。

”但死的几率大,死后有没有“侠骨香”就不一定了。

于是大多数人都开始走向科举之路。

科举考四书五经,也考八股文等等。

但年年花样不翻新,考察的东西非常死板,选拔出的“人才”不一定有能力。

追根溯源,孔子是很早就提倡“仕”的,但孔子又有话了,说“仕”是为了寻求“大道”,也就是说,只要寻求到了“大道”,不管你是村夫还是农民,孔子都十分敬重。

也就是说,主要目的不是当官,而是悟道。

道为何物?并非黄老之道,并非孔孟之道,也并非禅宗之道。

道独立于天地间,一旦领悟到了人生、人世的最高境界,便叫悟道。

六祖慧能说的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本清静,何处有尘埃?”此中“佛性”便是“道”,悟道方法不同,但殊途同归。

所以说,人生的最高追求应是悟道。

而“仕”只是一种方式。

但后期科举已完全违背了选拔“仕“的本意,而众多读书人,例如范进,也仅仅是利用科举获取功名。

正是众多像范进一样的读书人,扭曲了科举考试,而正是科举考试,残害了众多范进。

少数范进爬上了统治阶级,但他们腹中只有迂腐陈旧的一套,不仅推动不了社会发展,甚至倒行逆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这就是出仕的悲哀,更是出不了仕的悲哀。

古代知识分子中的另一些人则不干了,他们不愿过这样的人生,于是隐居山野,亲自耕种,以供生活。

这样的隐居者有陶渊明这样留有诗文在的,但更多的是无名之人。

但这样的话,就等于放弃了为国效力的机会。

有社会抱负的人是不干的。

即使他们向往隐居,厌恶世俗,但为了自己的梦想,他们不得不通过科举之路。

这就是隐居的悲哀,更是想隐居又不忍隐居者的悲哀。

于是古代知识分子就面临了两难的抉择。

最为痛苦的是白居易,他有“兼济天下”的志向,却又无时不刻不向往隐居生活。

他在《琵琶行》中写到自己“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行绕宅生。

王绩的三仕三隐的内容

王绩的三仕三隐的内容

王绩三仕三隐的内容
王绩这个人呐,在咱四川来说,那就是个有性格的文人。


三仕三隐的故事,说起来也是曲折离奇,跟咱四川的山路十八弯
有得一拼。

王绩早年的时候,读书读得凶,一心想要为国为民做点啥。

结果呢,他真的就去当官了,一去就是三回。

可是吧,这官场啊,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勾心斗角的,烦得很。

王绩是个直肠子,
哪受得了这些?
第一回当官,没过多久,他就觉得不对劲,直接撂挑子不干了,回家种地去了。

可是没过多久,心里头那点为国为民的火又
烧起来了,他又去当官了。

结果呢,还是一样,看不惯那些弯弯
绕绕,又辞了。

这样来来回回三回,王绩算是看透了,这官场啊,不是他这
种直性子能呆的地方。

最后一次辞官的时候,他连行李都没带多少,直接回老家了,说是要过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日子。

王绩回老家后,是真的过上了隐士的生活。

他每天种种地,
写写诗,喝喝酒,偶尔还跟村里头的人摆摆龙门阵,过得那叫一
个自在。

他的诗啊,也写得越来越有味道,都是写的他那种自由
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所以说啊,王绩这个人,虽然三仕三隐,但他始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啥。

他不受那官场的束缚,追求的是自己内心的自由。

这种精神啊,跟咱四川人那种“爱咋咋地,我就要过我想要的生活”的劲头,那是一模一样的。

中国古代士人“仕隐”情结的矛盾心理探究

中国古代士人“仕隐”情结的矛盾心理探究

中国古代士人“仕隐”情结的矛盾心理探究代凯丽【期刊名称】《陕西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士”作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者,也是文化的载体。

中国古代的士既有“士志于道”和“明道救世”的人文情怀,又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隐逸情趣。

“仕隐”情结作为互相依存却又互相独立的两个方面,反映在士身上,造成了主体本身的内在矛盾,而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也应该从互相对立且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即“仕”与“隐”两个方面去探究。

%“Culture”is an integral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hi” as a c 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Scholars in ancient China “interested in the ”Ming Salvation of hu‐manity ,and the taste of seclusion .This paper studies“The hermit” with interdependence ,and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both of w hich are reflected in the body ,causing body inner contradictions ,and the relat‐ed reasons .【总页数】4页(P40-43)【作者】代凯丽【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文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03【相关文献】1.论陶渊明对诸葛亮的接受r——兼及士人仕隐之间的矛盾与彷徨 [J], 谭积仁2.仕隐之间——陶渊明人生取向中的矛盾情结 [J], 林木阳3.忧患与超越--中国古代士人内心矛盾分析 [J], 梁晓东4.辛弃疾鸥鸟情结与仕隐矛盾——鸥鸟意象在辛词中的发展变化探微 [J], 刘亚文5.中国古代士人“仕隐”情结的矛盾心理探究 [J], 代凯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士人的仕与隐
古代隐士,指隐而不仕的知识分子,他们是饱读诗书、学识渊博的贤能达士,并非一般的山野樵夫。

“进则朝廷庙堂,退而江湖山野”,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两条路径,要么出仕光宗耀祖以达治国平天下,要么入隐安贫乐道以求人格独立自由。

然而,看起来都能得到终极圆满的人生两境,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却没有以同等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仕与隐,“学而优则仕”、“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些抉择是仕是隐的基本守则浅而易显地折射出了文人士大夫们厚此薄彼的普遍心态:以仕为重,隐轻之,隐乃仕无门、无奈、无望下之举。

毕竟,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们,大多怀有强烈的、积极的出仕愿望,而这种出仕为官兼济天下的理想与道家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隐逸情怀并不能两相兼得,如此一来,在出仕与入隐之间,必定发生抉择上的碰撞,火花之下,古代丰富多彩、别具特色的隐逸文化就此产生。

隐逸文化萌芽于先秦;历史上曾爆发出三次隐逸高潮,分别是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到了明清,走向衰竭没落。

隐逸,从最初的“违时矫俗,望江湖而独往”、“钦石泉而荫松柏,放情宇宙之外,自足怀抱之中”式的单纯归隐,到最后纷呈繁杂,在千百年的历史动荡与曲折前进的激流当中,它更多地呈现出了不同于或者相悖于字面理解的多重含义,并成蔚然景象,其表征出来的隐逸方式达到七大类之多:
一是完全归隐,真正意义上的隐逸,相对于后世出现的其它方式,也称“真隐”,此类隐士具有融自身于自然之中的真正的隐士品格,无论何种条件之下,他们坚守着自己的隐士气节——拒不出仕,高蹈出尘的代表人物有晋宋间的宗炳、元代的吴镇、宋人陈抟、林逋等;
二是仕而后隐,这是出仕为官之后却又向往独立人格自由的文人士大们的最终决择,解冠归去之后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怡然自得,旷达闲适,这其中,受尽世人所景仰的莫过陶渊明,其隐逸的名气甚至超过其诗名;
三是半仕半隐:此类隐士于文人士大夫们最为盛行,他们不愿为官却又迫于生计,于是自主选择或无奈被贬谪之后,当个散官离远朝堂不问政事、过着出仕实则隐居的生活,以其隐逸思想主宰自己的精神世界,如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是为小隐或中隐;另有隐于庙堂一说,所谓的“大隐隐朝市”,同样做着官,但不执着于政事,居于统治中心的朝都之上却奉行“不为”的隐者思想;
四是忽仕忽隐,出仕而后隐,隐而又复出,大多随着时局利弊而反复,形势有利则出仕,形势恶劣则入隐,如元明之交的王蒙、明末董其昌,先做官,然后隐居,待朝廷征召或形势有利,又复出仕,之后再归去;
五是隐而求荣,这类隐士,或热衷交际、热心时局、好与官家打交道,如明代陈继儒,有人写诗讥笑“翩翩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家”;或关心朝政,虽隐于高崖深谷、山林原野,却爱管朝政世事,如南朝齐梁时陶弘景,人称陶隐士,其政见的举足轻重性,被人誉为“山中宰相”;
六是无奈之隐,隐居只是为了表示不与当朝合作,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他们虽为隐士,却从事着最为激烈政治斗争。

最后一类,也是最为特别的一类。

在古代,供士人们选择的仕进方式很多,正常的如科考;特殊的如立功边关、荐举征辟、干谒权贵等;最最特别的是,相当部分文人“以隐求仕”,竞走“终南捷径”,隐居求名以待朝廷征召,最终拔泥淖而步青云,隐逸成了出仕的重要手段。

入隐、出仕,看似矛盾的、相背而驰的两条道路,在“足崖壑而志城阙”的士人们而前,以如此怪异的方式结合在了一起。

如果说,前面六类隐逸方式或多或少都具备一点“真隐”的思想,那么,“以隐求仕”这一方式就是彻彻底底的“假隐”了,它的真正目的不是入隐,而是出仕,冠隐逸之名求出仕之实,《唐书·隐逸列传》中载:“然放利之徒,假隐自
名,以诡禄仕,肩相摩于道,至号终南、嵩少为仕途捷径”,姑且不论此种沽名钓利者的做法是否有待商榷,其人格、名节是否应该受到贬鄙,单就以“以隐求仕”这种特殊现象来说,就足以令今人大感意外、难以想像了。

古代以隐逸的方式达到出仕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与统治阶级对待隐士不时征召的行为有关。

就拿宋代来说,帝王征召隐士成了经常化、制度化的政府行为,几乎每隔几年就下诏访求遗逸,《宋史·隐逸传》:“宋兴,岩穴弓旌之招,叠见于史”,朝廷这种征召隐士的举措,当政的君主是否真从招贤纳遗、充裕人才的角度考虑不得而知,但从表面上看,访求遗逸的行为至少为君王们树立起渴望人才、礼贤下士,以广视听的贤君形象,有例为证:宋真宗与一群馆阁学士到有名的隐士种放的家里,他笑着拉起种放的手,并肩登上台阶,然后回首俯视群臣:“昔日明皇优李白,御手调羹,今朕以手援放登阁,厚贤之礼,比之前代矣。

”由此而知,古代的君王们,好以优待隐士为自己树立广泽天下的良好政治形象,同时也为自己所管辖的天下营造出君贤民安、世道清明的盛世氛围,甚至可以说,征召隐士就是封建帝王出于政治需要而标榜出来的一种别有用心的手段。

君王的招贤纳遗或政治做秀,文人强烈的“出仕”需求,是“以隐求仕”得以兴荣不衰的两极根源所在,正是它,成就了隐逸文化中“以隐求仕”的怪异景观。

中国的隐逸文化,从最初凿岩穴居、餐风饮露的“形隐”,发展演化至注重主体精神化的“道隐”,“出仕”的愿望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文人士大夫们想要兼济天下、不失物质来源,同时又想兼得隐士品格的情况下,认为只要具备隐逸的品格,不必高卧林泉,出仕为官,亦可得隐士气节美名。

因此有了:“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之说,它圆融通达地调谐了身与心、职与事、仕与隐的矛盾,白居易有诗:山林太寂寞,朝阙空喧烦;唯兹郡阁内,嚣静得中间。

意思就是说大隐住朝市,太过喧闹,小隐林泉,太过冷清,只有中隐,远离朝廷政治权力中心,到州郡地方为官,或干脆做个清闲的散官,边官边隐;除吏隐之外,也有随机应变,“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政治环境好的时候出仕为官,政治环境恶劣时入隐的时仕时隐,诸如此类,都被一度认同为不失隐逸精神又能惬意人生的隐士行为。

然,在历史风云多变与曲折前行之中,无论隐逸文化被延伸出多少丰富内涵,后人所景仰的,还是那些具有真正隐士品格的“真隐士”们;对半仕半隐、忽仕忽隐、隐而求荣等大多嗤之以鼻;对以隐求仕,更持讥讽与鄙夷。

隐逸,如能潜心体悟生生不息、圆融自然的生命本质,于聆听鸟鸣、踏青赏花、沉思行吟、渔猎躬耕、营园艺蔬、品茗钦酒、濡墨挥毫、抚琴啸歌间消解一切世俗的烦累,纵然清贫,也持悠然自得、旷达闲适的心性。

如此,或可摆脱千百年来“出仕”思想的束缚,以达隐逸的最高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