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仕与隐情结

合集下载

孟浩然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孟浩然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孟浩然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孟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人又称“孟襄阳”,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的诗人。

凡论唐人山水诗,王维与孟浩然并称。

但二人的心境与情调却有所不同。

王维少年得志,一生出仕入仕,几经周折,于世情之变体味颇深,此情发之于诗,则往往意趣清远,无迹可寻。

孟浩然则不然,中年始动功名之念,入京失意,浪隐襄阳,诗中显示寂寞忧愁的心境,于清旷冲淡的诗风中折射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孟浩然生当盛唐,才华横溢,虽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逸终身。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曾隐居鹿门山。

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他和王维交谊甚笃。

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

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

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穷极山水之胜。

孟浩然作为一个有产业的士大夫,生活在一个承平的时代,既使功名不就,壮志莫酬,在求仕上有所失意,但生活仍很优裕,进可以“兼济天下”,退可以“独善其身”,其思想倾向有“先据要路津”的一面,也有“富贵非吾愿”的一面,“谋官”不成,就“谋隐”。

出世入世貌似矛盾,却是生活中顺理成章的两种选择。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

不管前期为出仕而隐,还是后期因落第而不得不隐,其憧憬与牢骚都离不开穷通得失的考虑,交织着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褐”诗。

所谓“干褐”,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用。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以求录用。

诗前半泛写洞庭波澜壮阔,后半即景生情,抒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

从《田园作》看孟浩然早期的仕隐情怀

从《田园作》看孟浩然早期的仕隐情怀

从《田园作》看孟浩然早期的仕隐情怀中国是诗的国度,诗到唐代发展到顶峰。

而盛唐诗是顶峰的顶峰,是中国诗歌的典范。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问,诗坛上群星璀璨,一大批光照千古的诗人同时出现,构成了盛唐气象最耀眼的色彩。

孟浩然就是其中一位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他的诗受南朝诗风的影响,清新脱俗,深得当时及后世盛誉;其亦仕亦隐的情怀也让后人评说不已。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他幼年苦学,受儒家思想影响很大。

青年时慕庞德公高风,曾与张子容一同隐居在襄阳县东南的鹿门山。

据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传》记载:“浩然,襄阳人。

少好节义,诗工五言。

隐鹿门山,即汉庞公棱隐处也。

四十游京师。

诸名士间尝集秘省联句,浩然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众钦服。

张九龄、王维极称道之。

”据史书记载,他曾先后两次人京求仕,都未能如愿。

开元二十五年(737),尚书右丞相张九龄被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辟置孟浩然于幕府,属为从事。

两年后,孟浩然背疽发作,归襄阳卧疾。

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孟浩然与之宴饮甚欢,食鲜疾动,疽发而卒。

终年五十二岁。

有《孟浩然集》三卷。

正如法国批评家丹纳所说:“个人的特色是由社会生活决定的。

”唐代隐逸风气兴盛,人们的行为心态、人格理想、价值取向与前代有所不同,由隐入仕成为士人阶层普遍追求的人生理想。

从孟浩然的生平经历看,他除了晚年大约一年时间被辟为幕僚之外,终其一生可说是布衣诗人。

然而,孟浩然并非无意人仕之人,他与盛唐其他诗人一样,怀有济世的强烈愿望。

李景白先生明确指出:“孟浩然尽管以隐逸闻名,以游山玩水著称,而思想深处并不是那么静穆和恬淡,倒是相当热衷功名仕进的。

”盛唐经济繁荣,百业俱兴,需要大量的人才参与其中,这就为士子提供了施展才华、实现政治抱负的广阔舞台,因而也就极大地鼓舞了士子们的仕进之心。

孟浩然作为一个有才华的文士,加.L家世重儒的熏染、襄阳名人的激励,当然要受到这个时代的仕进潮流的裹挟。

孟浩然:徘徊在隐居和出仕之间

孟浩然:徘徊在隐居和出仕之间

孟浩然:徘徊在隐居和出仕之间孟浩然一生都在隐居和出仕之间徘徊。

他的一生以科举考试为界,前期对功名充满憧憬,可是由于无人推荐,科举失利,再者由于性情的淡泊、对先贤隐居的向往,最终他布衣一身,但是儒家思想告诉他放弃对仕途的追求,在四十九岁时依然渴望得到引荐,施展自己的抱负,就是这种矛盾的思想,让他一生都徘徊在隐居和出仕之间。

标签:孟浩然;隐居;出仕孟浩然,今湖北襄阳人,盛唐时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人称“孟襄阳”。

他主要生活在开元时代,由于当时国力的强盛,儒道释游侠等多元思想的融合,使得文人们无不豪情万丈,满怀着盛世诗人的自信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几乎都希望能够得到明君的赏识,一展报国之志。

边塞诗派的高适《三君咏》“济代取高位,逢时敢直言”,“纵横负才智,顾盼安社稷”和“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分别赞扬了魏征、郭震、狄仁杰,暗含了自以他们为榜样建功立业的决心;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显示了盛唐文人特有的雄壮豪迈和宽广胸襟;杜甫虽然生活困顿,但是在诗歌中流露出的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成为后人争先效仿的榜样。

即使思想倾向于佛家,显示出闲适、退隐情绪的王维,也没有布衣一身,而是一方面厌倦官场的尔虞我诈,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在诸多诗人中唯有孟浩然终生未正式出仕,难怪辛文房的《唐才子传》悲叹其“磬折谦退,才名日高,竟沦明代,终身白衣,良可悲夫!”的确,孟浩然为什么甘愿隐居田野做一个真正的隐者?究其原因,浅析如下。

一、应试不第无奈隐居孟浩然的一生以应试为界,他年轻的时候心中对成就一番伟大的抱负充满着渴望。

他的《长安早春》:“何当遂荣擢,归及柳条新”表达了对功名的深深渴望,但是事实上,孟浩然在科举考试中竟然失利了。

他的《陪卢明府泛舟回作》:“犹怜不才子,白首未登科”表达了对失利的深深遗憾。

那么,孟浩然为什么名落孙山?旧唐书《文苑列传》中有关孟浩然的部分异常简略,仅仅写下“不达而卒”四个字。

也说孟浩然的“隐”与“仕”

也说孟浩然的“隐”与“仕”

也说孟浩然的 “ 隐’ ’与 “ 仕’ ’
武 莉 西安文理学院
摘 要 :孟浩 然是 唐代 著名的 隐逸诗 人。其 诗作 中的 隐逸 思想浓 厚 ,但却 并 非他 思想的 主导 ,身逢 盛世的他 埋 头苦 读为 的是有 朝一 日能 中举登科 ,实现 自己的政 治理想 。诗人 由隐到求仕 到被迫 归隐再 到慕 陶 而真 隐的经历 正体 现 了一种 从乐 观 到悲观再 到扬 弃 悲观 的心路 历程 。孟浩 然的 一生 以积极入 世 的面 目出现 ,而 以隐逸 山林 为终 ,从 而完成 了他 螺旋 上升 式的人 生轨迹 。 关键词 :孟浩 然 ;隐逸 ;入仕
唐 代文 人大 多在其 中进 士之 前 隐于家 乡 ,为其 出仕做 准备 ,孟浩 然也 不例 外 。此 时 ,孟浩 然 的隐居 是其 入世 的 个 前奏 ,诗人 的确对 隐逸 生活 抱有 浓厚 的兴 趣 ,但 充其 量是 把这种 生活 看作 是一种 心理 调 节。他 在这 一时 期的 诗 作 中很多 都表现 了建 功立 业 的欲 望 。如 “ 正待 功名 遂 ,从 君继 两 疏 ” ; “ 我年 已强仕 ,无 禄 尚忧 农 ” ;“ 执鞭 慕 夫 子, 捧檄 怀毛 公 ”等 ,可 见此 时孟浩 然 的隐 逸思 想在他 整个 思 想 中肯定 不会 占重要 地位 。应 当说 这个 时期 孟浩然 的 隐逸 思想 完全 处于 一种 次要甚 至是 潜在 状态 。孟 浩然 只是把 隐 逸 思想寓 于怡 悦性情 的 表层 生活 ,他 的内心 却是 与此完 全 相反 的情况 。 二 、科 考 受挫 后 的 不 得 已而 隐 开 元十 六 年 ( 7 2 8 ) ,“ 隐 居 ”多年 的孟 浩 然 终于 “ 出 山”去参 加 次年举 行 的进士 考试 ,他在 《 仲 夏南 园 寄京 邑 旧游》 中所 说 的那样 :“ 中年 废 丘壑 ,上 国旅风 尘 。 ”饱读 诗 书 的他 告 别 了隐 居 的 处 所 ,怀 着 一 颗 跃跃 欲 试 ,舍 我 其谁 的雄 心 来 到长 安, 他对 前途 充 满 了信 心 和希 望 。 然 而 ,孟 浩然 丝毫 没有 得到命 运 之神 的眷 顾 ,虽然 “ 十上 耻 还家 ,徘 徊 首 归路 。 ”却 仍 然毫 无 结果 。诗 人 终 于彻 底 失 望 了 ,他 发 出 绝意 仕 途 的宣 言 :“ 吾道 味 所 适, 驱车 还 向 参考文献 : 东 !……我 们不 难体 会这表 面 的豪 言壮语 。也只不 过是 他 【 l 1 陈贻敝 . 孟浩然诗选 . 北京 : 人 民文学出 版社, 1 9 8 3 . 佟培基 . 孟 浩然诗集 笺注 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 的政 治感 情 回旋激 荡所发 出 的不 忍去而 又不 得不 去 ,言去 2 O 0 o . 而 心不去 的痛苦 颤音 。 [ 3 ] 张 宝坤 . 名家 解读唐 诗 [ M] . 山东 :山东 人 民出版 社, 但 是 ,遇 挫 之 后 ,孟 浩 然 并 没 有 马 上 离 开 长 安 ,而 9 9 9 . 是滞 留京 师寻 求 官友举 荐入 仕 ,结果 也未 能遂愿 。于 是有 1 了“ 久废 南 山田 ,叨陪 东 阁贤 。欲 随平 子去 ,犹 未献 《 甘 【 4 】 王从仁 . 王维和 孟浩 然 [ M1 . 上海 : 上海 古籍 出版 社, 泉》 ” 。从 中我 们可 以看 出他 当时 思想 的复杂 性 ,既欲 愤然 1 9 8 3 , 1 0( 1 ) .

孟浩然的仕隐情结研究

孟浩然的仕隐情结研究
的心 。
( 《 书怀贻京邑故人 》 ) , 自称是儒家大师孟子 的后代 ; “ 先人 留素 业” ( 《 南 山与老 圃期种瓜 》 ) , “ 素业惟 田园” ( 《 涧南 园即事贻皎 上 人》 ) , 可见 , 祖上还是 留下 了一份 田产 ; “ 厨人具鸡黍 ” ( 《 裴司 士员 司户见 寻》 ) , “ 渐与骨 肉远 , 转 于奴仆亲 ” ( 《 岁 除夜有怀 》 ) , 可见家中还有奴仆 , 原本是个小康 之家 。 开元十六年 , 孟浩然 四
孟浩然 的人生结局 : 欲仕不能 , 欲隐亦不能 。 从世俗的角度
多的是京 邑旧游 , 仕宦 乡望 , 隐士山人 。这样 的孟浩然 , 缺少精 诚所 至、 锲而不舍 的治学精神 , 较多 的只是 “ 十上 耻还 家 , 徘徊
看, 当时就引起人们的关注。 王士源《 孟 浩然集序》 认为: “ 嗟哉 , 未禄 于代 , 史不必书。” 《 唐才 子传》 认为 : “ 观浩然磬折谦退 , 才 名 日高 , 竟沦明代 , 终身 白衣 , 良可悲夫 !” 可见 , 时人是从外因
来 思叹孟浩然 的出人预料的人生结局 。前人之述不 乏真知卓
守归路 ” ( 《 南归阻雪》 ) 的犹豫 、 痛苦而矛盾 的情愫 。 清高的文人
面子 , 注定他 自咽酸楚 。 二、 欲隐不能
识, 但本文 以为 , 也应从 内因寻求孟浩 然仕 隐情结解 不开的原
因 。在 “ 史不必书” 的情况下 , 可从孟浩然 的诗篇 中去求索他的
与言 ” ( 《 山中逢道士云公 》 ) , 孟浩然以为与农 民交谈农 事 , 好像
十, 何以“ 忧农 ” ? 主要有两个原因 : 第一 , 无禄 。 应该出仕 而未入
间, 有着很多差异 。” 这就是说 , 孟浩然 的文笔缺乏应试的正规 有失 身份 。“ 我 年已强仕 , 无禄 尚忧农 ” ( 《 田家元 日》 ) , 人到 四 ( 2 ) 我行我素而又缺少动心忍性持之 以恒 的治学精神 。孟 仕 , 心存 忧虑。 第二 , 可能是孟浩然 的身体状况所致 。 长期饮酒 ,

隐逸与求仕孟浩然的人生纠结细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隐逸与求仕孟浩然的人生纠结细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I 备教本版编辑/范宇飞♦细读・单篇隐逸与求仕:孟浩然的人生纠结细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胡忠(兴文县香山民族初级中学校,四川宜宾644000 )jl摘要:孟浩然一方面怡情山水,向往隐逸洒脱,另一方面又积极求仕,内心干谒望举。

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是他隐逸之心与儒士情怀的纠结共j存。

作为隐士,他开创唐代山水田园诗之先风;作为儒士,他不断追求出仕以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为例,隐逸之心儒士情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是干谒诗中的 典范之作,学界普遍给予很高评价,认为此诗“写得 得体,称颂对方有分寸且不失身份,措辞不卑不亢, 不露寒乞相,是第一等文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 艺术上自有特色”①。

然而,这些赞誉大多从写景、用典、语言、思想艺术等方面进行识判,却没有对乐于 隐居的孟浩然缘何有投赠之意进行剖解。

孟浩然给人的印象是绘山水、乐隐居的清高隐 士。

23岁时,他与张子容一起归隐鹿门山;晚年又退 隐故居襄阳。

王士源评价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迷花不仕的诗人,在开元五年(717年)游洞庭湖时,却干谒张说,作《岳阳楼》诗 以献。

在西游长安时,又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以 投赠,渴望张九龄举荐,求得仕位。

一边是归隐山林,潇洒自在;一边是迫切求仕,渴慕为官。

这两种截然 不同的做法,不免让人觉得矛盾。

究竟哪种追求才是 他的本心呢?本文试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探究孟浩然隐逸诗风和干谒追求的冲突及其最终选择。

一、闲淡隐士,摄魂山水孟浩然首开唐代山水诗之先风,在山水田园诗 上有独到的造诣,后人把他与王维并称为“王孟”。

杜甫有诗云:”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

”作为一介平民,能与身居高位、状元及第的王维并称,足见其在诗歌方面的成就之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前二联(“丿J 月湖水平,涵 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句句写水,动静、虚实结合,把洞庭湖水的姿态展露无遗。

文不为仕的原因和启示

文不为仕的原因和启示

文不为仕的原因和启示孟浩然生于一个书香之家,孟浩然17岁曾参加襄阳县试取得第一名,后来因为他对唐睿宗得位不正的行为很是唾弃,与自己学习的圣人之道相违背而放弃继续参加科考。

每年仲冬,各地州府长史都要带领本地的举人,入京去考进士。

襄州府也会举行盛大送行仪式,孟浩然是当地博学多才之士,常被邀参加。

每当送别入京的学子,孟浩然内心就会五味杂陈。

当年他“文不为仕”,声名远播,此后不好意思再去参加考试,怕砸了自己的面子。

这使得他与科举无缘,内心的苦楚无人表达。

孟浩然此时已经隐约感觉到,内心可怜可悲的坚守,可能会毁掉自己一生。

689年,孟浩然生于襄水之畔、岘山之下的一个书香之家。

他的老爸孟老爷子,自视为孟子的后人。

望着襁褓中眉目清秀的长子,孟老爷子希望这个孩子长大后光宗耀祖并浩气长存,给他起名孟浩,字浩然,取之于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孟浩然出生第二年,武则天代唐称帝,改国号为“周”。

孟老爷子尊崇孔孟,对武则天女流篡位,深为不齿。

他认为武周的统治为“无道之世”,在自家的“涧南园”避世教子。

少年孟浩然虽然才气逼人,但老爸“无道则隐”的思想对他影响深远,已经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武周时期,孟浩然没有参加科举考试705年,宰相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退位,中宗李显登基,恢复李唐旧制。

时年,孟浩然17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龄,他看到了明媚的曙光,日夜苦读,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当年,受韦皇后、武三思等的排挤,张柬之为避祸,主动托病还乡,被授予襄州刺史。

次年,孟浩然参加襄阳县试,轻松高中,给张柬之留下深刻印象。

张柬之邀请县试上榜的学子到家中做客,对他们进行勉励,并讲述了自己受权贵排挤的前因后果。

孟浩然听下野宰相谈黑暗的朝政,黯然神伤,科举入仕的信念产生动摇。

而这就是孟浩然文不为仕的原因。

启示民间有句俗语:死爱面子活受罪。

孟浩然坎坷的一生,洁身自好,酷爱面子。

为了面子,他硬着头皮,宁可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也不愿人前丢脸。

孟浩然的“隐”与“仕”

孟浩然的“隐”与“仕”

划 的理 想 化道 路—— 隐居 为 文 、
继 而 扬 名 得 荐 、最 终 报 效 家 国 已 然 行 不 通 ,好 友 张 子 容 也 已 登 进 士 第 后 赴 京 离 去 ,盂 浩 然 不 禁 发
出“ 乡曲无 知 己 , 朝端 乏 亲故 ” 的
先来说 , 首先壮 志 已消 , 仕 进之心
浩 然 似 乎 已 为 自 己将 来 践 行 隐 士 风 骨 的 命 运 写 下 了伏 笔 。再 来 看
惆 怅 。在 一 次 大 病 过 后 , 他 意 识 到 岁 月 无 情 催 人 老 ,不 应 再 这 般 翘
他描摹 了许 多清丽 风景 ,此 间 的 创作 以纪游诗和山水诗为主 。“ 澄
学 教 育
横” 等 舟行跋涉 的描写 , 以和缓 平 淡 的 口吻将 引领遥望 美景 时的欣 喜娓 娓道来 。可见此 时 的山水 风
光 暂 时掩 盖 了理 想幻 灭 的悲 愤 , 但 长 时 间 的羁 旅 行 游 终 究 会 唤 起 墟” , 把 愁 推 向窗 外 , 稀 释 在 月 光 和空气 里 , 以无穷 的时间 、 空 间 冲 淡 此 愁 此 怨 。 因 此 ,虽 与 仕 途 决 绝 ,但 坎 坷 身 世 已经 为 其 人 生 烙 难 免 时 有 失 意 ,相 比之 下 实 际 不
首期 盼机会 的垂青 ,于是转 而主
动赴 京应举 , 此 时 已是 四 十 不 惑 。
但事 与愿违 , 应试落 第 的打击 、 前
途 渺 茫 的 忧 惧 、无 人 相 助 的 凄 苦 促 使 他 挣扎 在 “ 隐” 与“ 仕” 的 边
缘 ,这 种 矛 盾 心 理 的演 变 在 诗 中
水 国遥 ” 、 “ 高 高翠微里 , 遥 见 石 桥

也说孟浩然的“隐”与“仕”

也说孟浩然的“隐”与“仕”

也说孟浩然的“隐”与“仕”摘要孟浩然历来被认为是唐代著名的隐逸诗人,其隐而不仕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诗作中的隐逸思想很浓厚,但却并非他思想的主导,身逢盛世的他埋头苦读为的是有朝一日能中举登科,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终因落第而回乡归隐。

诗人由隐到求仕到被迫归隐再到慕陶而真隐的经历正体现了一种从乐观到悲观再到扬弃悲观的心路历程。

孟浩然的一生以积极入世的面目出现,而以隐逸山林为终,从而完成了他螺旋上升式的人生轨迹。

关键词孟浩然;隐逸;入仕;矛盾心理Also Said Meng Hao-ran’s "Hidden" and "Official"Abstract Meng Hao-ran has always been considered a famous poet of Tang dynasty, its private, it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that poetry is a keen hermit, but not his idea of dominant, as the occasion of his hit to cite one of life's necessities, implement your own political ideals, but because of his scholars and return home. Poet from hidden to Hao-ran to forced retirement to admire the Tao and really hidden experience shows an optimistic to pessimistic to sublate pessimistic. Meng Hao-ran's life to actively re-launched the WTO, and to terminate the Hermitage mountain forests, thus completing his spiral ascent trajectory of life.Keywords Meng Hao-ran; hermit; official; ambivalence前言在中国悠远的文化史中,隐逸现象以其独特性和重要性始终占据者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隐逸现象,而作为这种现象载体的隐士,则几乎无一例外的得到当时或后世的景仰和推崇,唐代诗人孟浩然便是其中之一。

“孟浩然”的仕途之路介绍

“孟浩然”的仕途之路介绍

“孟浩然”的仕途之路介绍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人吧,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人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孟浩然的仕途之路介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孟浩然”的仕途之路介绍篇1孟浩然孟浩然是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但是寄情山水并不是孟浩然的人生理想,他的抱负在于政治然而天不遂人愿,孟浩然至死都是布衣,却是身在江湖、心系仕途。

孟浩然的字是浩然,名不详,湖北襄阳人。

相貌儒雅,风神散朗,友善警敏,宽厚大度,慷慨豪迈,常解人之难,救人于困,善写五言诗,被誉为天下无双。

家有田产,不需为生计所困,日常以文学、交游为要务。

这样一位人情练达、才华横溢之人在开元盛世始终未能释褐,实在是一大憾事。

因此,虽然彼时许多大诗人被“大材小用”,屈居九品官位至生命终了者不算罕见,但孟浩然的运气比他们都差。

对他怀才不遇的悲剧的同情,从他那个时期便已开始,持续至今。

在求仕的道路上,孟浩然不可谓不用心。

初唐开始流行、在武则天时代愈演愈烈的以隐求仕的“终南捷径”,到了玄宗时仍方兴未艾。

孟浩然最初走的也是这条路。

他隐于家乡的鹿门山,故号鹿门处士。

东汉的庞德公拒绝刘表的邀请,曾隐居于此,成为隐士之典范。

选择鹿门山,也算步先贤之后尘。

可能由于这里距长安、洛阳都太远,不容易被皇帝注意到,而且他隐居得比较清淡,没有效仿道士那一套求仙、炼丹,而是“以诗自适”,时而往返于家宅和山中,亦不是完全风餐露宿之隐居,故未引起玄宗的重视。

和他同隐于鹿门山的生死之交张子荣于712年下山,进士及第后被任用,一直未归襄樊。

两三年后,二十五岁的孟浩然也走出襄樊,游历湖南、安徽等地。

漫游各地结交朋友、寻求机会亦属当时文人之风气,李白是此中翘楚——即使在他被玄宗“赐金还山”离开长安后,“依然四处漫游干求,幻想着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再次入仕”。

显然,十年漫游江湖无显著成效,三十五岁时(724年)冬,孟浩然去了洛阳,开始了正式的干谒求仕之路。

孟浩然的仕与隐情结

孟浩然的仕与隐情结

孟浩然的仕与隐情结导语: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的孟浩然,经常被前人以一种隐逸的姿态来进行解读。

但这种隐逸情怀的深层面却是与他仕隐情结的矛盾和融通密切相联系的。

一归隐待仕的积极进取之心据《旧唐书・文苑传》记载:“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

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

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与之唱和。

不达而卒”。

孟浩然的经历在唐文人中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但往纵深处探究,他的经历却也是比较典型的。

孟浩然的前半生在襄阳几乎都过着隐居的生活,但是在他的隐居岁月里,儒家宣扬的入世致用思想总是困扰着他的人生追求和诗歌写作。

其诗或明或隐、或正或侧地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

孟浩然的早年隐居是为出而隐,是在以隐居的名义下打出自己“处江湖之远”的名气,来引起“居庙堂之高”的统治者的注意,是为积极入世做准备的。

这在当时的唐代俨然已成一种风气。

孟浩然在诗歌里所体现出来的才情韵气,很大程度上是与体现唐朝社会整体利益的儒家入世思想,体现盛唐文化中的建功立业之志是相联系的。

孟浩然在构建他美好入世理想的同时,也向往着山林隐逸的高趣。

这种隐逸的高趣正是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他身上的体现。

唐士大夫们一方面汲汲奔走于仕途宦海,以求在入世致用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又希望在承担社会化使命的同时保持自身人格的独立与人生自由。

道家作为儒家的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对孟浩然的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情趣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孟浩然与自然界的沟通与亲和,只是为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宁静与超脱,是对自我人格独立和生命高洁的自然净化。

二求仕不得、欲隐不甘的矛盾无奈之情孟浩然怀着“何当遂荣擢,归及柳条新”(《长安早春》)的无比自信进长安求仕,并以清新俊逸的一联“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而名动京城。

然而他的梦想很快在应举落第和“无劳献《子虚》”(王维《送孟六归襄阳》)的残酷现实面前破灭,并因诗作《岁暮归南山》中“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句为唐玄宗所弃用。

孟浩然隐居不仕的原因

孟浩然隐居不仕的原因

孟浩然隐居不仕的原因孟浩然隐居不仕的原因孟浩然有比较明显的用世之心,也有良好的入仕条件,但他布衣终生,这在盛唐诗人群体中显得比较独特。

孟浩然的诗歌,其中《夜归鹿门歌》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两首诗表现了孟浩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前者显示出隐逸的情怀,后者却表达了鲜明的出仕意愿。

这种矛盾心理很多诗人都有,但孟浩然却在这个群体中显得比较特殊。

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仕宦的经历,大多是在仕途遇挫时才产生真隐的意愿。

孟浩然却终生未仕,除了游历四方外,就是在家乡隐居,人生履历简单得如同一幅写意画。

《新唐书・孟浩然传》中有如下一段文字: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

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

年四十,乃游京师。

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

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

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

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

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

”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

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

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

开元末,病疽背卒。

“一座嗟伏”“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连唐玄宗都“闻其人而未见也”,说明孟浩然在其生活的时代即享有盛名。

通览孟浩然的诗歌,我们发现孟浩然虽然只是一介布衣,却结交甚广,朋友中不乏朝廷高官,除了张九龄、王维外,还有以喜欢提拔后进闻名的韩朝宗、贺知章等人。

可想而知,孟浩然得到他们的举荐并不是一件难事。

“年四十,乃游京师”“于太学赋诗”说明他主观上希望入仕,此前“隐鹿门山”之举应该和那个时代很多的读书人一样,是一种提高自身声誉的姿态和方式。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孟浩然去世前4年)他应邀入张九龄荆州长史幕府,虽然不到一年即返故居,但这一举动表明孟浩然确实如其诗中所言,“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谈孟浩然的仕途生涯

谈孟浩然的仕途生涯

谈孟浩然的仕途生涯谈孟浩然的仕途生涯孟浩然以善写山水田园诗著名,在四十岁之前,他一直过着隐士的生活。

不过,孟浩然选择当隐士,其实是类似求仙访道的“终南捷径”。

那时的人,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通常是走科举考试的道路。

此外,还可以通过求仙访道的隐居生活,扩大影响,引起朝廷重视,也可能被召去做官。

这就是所谓的“终南捷径”。

孟浩然四十岁的时候,已经名满天下,但却始终没有接到朝廷要他出力的诏书,这让他有些坐不住了。

于是,他到长安寻找机会。

京师文人荟萃,孟浩然出口成章,立即语惊四座。

文人竞相与之结交,其中就有宰相张九龄和著名诗人王维。

王维与孟浩然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有一天,王维邀请孟浩然到内署作客。

两人正聊得兴起,唐玄宗突然到来。

如此大好机会,孟浩然竟然慌作一团,匆忙间躲到床底下。

唐玄宗进来发现屋里的情况不太对劲,便责问王维。

得知是孟浩然在此时,唐玄宗高兴地说:“我听说过此人的诗名而没有见过面,为什么要躲起来呢?”说完叫孟浩然出来。

孟浩然拜见了皇帝。

唐玄宗让孟浩然朗诵他得意的诗作。

决定前途的关键时刻到了,拜侯封相的希望就在眼前。

孟浩然又是兴奋又是紧张。

仔细想了想,他选择了寓意深刻的《归终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首诗是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

孟浩然的本意,是表明求仕之心未灭,希望皇帝重用。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入世做官的'美好愿望就在这首诗中断送了。

唐玄宗听到“不才明主弃”那一句时,勃然变色道:“卿不求朕,朕岂弃卿?何不云‘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遂放还,不复见录。

经历此事,孟浩然大受打击,觉得掉了隐士的身价,因而心灰意懒,形骸也开始放浪起来。

后来采访使韩朝宗入京,决定带上孟浩然一起去,以便向朝廷推荐。

但孟浩然因为与人喝酒,错过了出发的时间。

韩朝宗大为生气,独自而去。

“浩然亦不悔也”。

孟浩然仕隐思想考

孟浩然仕隐思想考

孟浩然仕隐思想考【摘要】孟浩然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在仕途中多次受挫,最终选择隐居山林。

他向往隐逸生活,寄情山水间,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

在他的诗歌中,常常体现出隐逸人士的清贫淡泊、超然自在之态。

隐居后的生活使他得以远离纷扰,专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孟浩然仕隐思想的价值在于提倡清静淡泊的生活态度,追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引导人们远离功利、享乐,追求灵魂的升华与超然境界。

他的仕隐思想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启示人们应当珍惜内心的深处,追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超然于尘世之外,追求灵魂的净化与升华。

【关键词】关键词:孟浩然、仕隐思想、生平背景、仕途经历、隐逸生活、诗歌、隐适意境、隐居、价值与意义1. 引言1.1 孟浩然仕隐思想考孟浩然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以其清新淡雅、含蓄隽永的诗风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诗作中,隐逸与仕途之间的矛盾与共融体现得淋漓尽致。

孟浩然以才情卓绝、为官清正著称,但同时也深深地向往隐居生活,他在诗歌中表现了对山水、田园、闲适生活的热切向往。

隐士之心常伴隐逸者,他的诗作中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仕途为官的压抑和不满。

孟浩然在隐居后仍以诗歌抒发心情,感怀自然,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通过对孟浩然的仕隐思想的探讨与考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他的诗歌创作与人生境遇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隐逸与仕途之间的矛盾与和谐。

在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孟浩然的生平背景孟浩然,字浩然,号东篱,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

他生于开元十八年(730年),出生于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县)。

孟浩然的家庭背景较为显赫,他是唐代著名政治家孟珙的后裔,家境颇为殷实,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自幼聪慧过人,喜爱文学,对诗词有着特别的兴趣。

孟浩然的生平背景对于他的仕隐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家族的熏陶下,自幼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并通过与文学大家的交往,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创作理念。

这些背景和经历为他后来追求隐逸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孟浩然仕隐思想考

孟浩然仕隐思想考

孟浩然仕隐思想考【摘要】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在仕途和隐逸两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思想。

本文首先介绍了孟浩然的生平,包括他的家庭背景和成就。

然后分析了他在仕途上所经历的起起伏伏,以及最终选择隐居的原因。

接着探讨了孟浩然隐逸生活的特点,以及他的思想在诗歌中的表现。

最后总结了孟浩然仕隐思想的现实意义,包括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以及他的思想对后人的影响。

通过对孟浩然仕隐思想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诗歌和思想,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一些对当代生活和文化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1. 孟浩然2. 仕隐思想3. 生平4. 仕途经历5. 隐逸生活6. 思想特点7. 现实意义8. 影响9. 当代启示1. 引言1.1 孟浩然仕隐思想考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在诗歌创作中探讨了许多仕隐思想,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和命运的思考。

孟浩然的仕隐思想体现了他对仕途和隐逸生活的选择和态度,展示了他对人生价值和幸福的理解。

通过对孟浩然的生平、仕途经历和隐逸生活的考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世界。

孟浩然思想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仕途和隐逸的不同态度上,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平衡思考。

孟浩然的仕隐思想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积极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对孟浩然仕隐思想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诗歌创作和思想内涵,同时也可以给当代人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2. 正文2.1 孟浩然的生平孟浩然,字浩,号浩然,唐代著名诗人之一。

生于开元十二年(803年),卒于贞元十二年(845年),享年四十三岁。

孟浩然出身于文学世家,祖父孟郊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官员,父亲孟浩不仕,以诗文自娱。

孟浩然少年时聪慧好学,一直以诗文见长。

他曾经游学于扬州,结识了王维、李白等著名文人。

后来,在恩宠士大夫人丘浹的推荐下,孟浩然考中了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孟浩然历任尉藩、秋官员外郎、监察御史等职,有过一段较为平稳的官职生涯。

但由于他性情豁达,不愿与权贵勾心斗角,故终未能晋升为高官。

孟浩然的求仕诗赏析

孟浩然的求仕诗赏析

孟浩然的求仕诗赏析孟浩然的求仕诗赏析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大。

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一种比较独特的政治生活局面:无官之人企图由隐入仕,高官之人又由仕而隐。

我们所熟知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便想由隐而仕。

很多人推崇孟浩然,无非是因为他那些可以与王维相提并论的山水田园诗以及他那“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的高尚情操。

然而,孟浩然虽然以隐士终生,但并不代表他不期望出仕。

在《书怀贻京邑同好》中,他这样说到:“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赢老,喜惧在深衷。

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孔子曾说:“三十而立”,而自己三十既过,却一事无成,面对这样的现实,孟浩然只能长吁短叹。

他虽“一心慕夫子,怀毛公”,然而面对“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的现实,不得不发出“安能守固穷”的感叹。

他在另一首诗中也这样写到:“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由于生活的逼迫,他期望朋友们能够给他出谋划策或者加以援引。

四十岁时,孟浩然北上长安,企求入仕。

一个没有背景,深居简出的人要走上官场,是很难的。

所以,孟浩然这次进京,除了获得了诗名之外,并未获得一官半职。

看透官场黑暗的孟浩然,希望彻底落空了。

于是愤然离京到江淮吴越各地漫游。

在离别王维之前,他作诗一首《留别王侍御维》,借以表明心迹: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异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作者半生寂寞无闻,过着食不裹腹的日子,只期望有朝一日,能够寻得芳草。

然而,这入仕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他不仅没能得到一官半职,反倒给自己平添了几丝烦恼。

早知如此,悔不该与故人相违,实不如固守清贫,倒落得个自由自在。

虽然嘴上这样说,孟浩然还是在张九龄府中做了几天幕僚,最终还是退隐山林。

其实,在此之前,孟浩然就已经料到自己求仕的道路不会那么平坦。

他在《归故园》一诗中,就对自己的人生作了一个简短明了的概括: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甘当隐士的孟浩然,为何又要出仕

甘当隐士的孟浩然,为何又要出仕

甘当隐士的孟浩然,为何又要出仕提起唐代大诗人孟浩然,人们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他的《春晓》、《宿建德江》、《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与诸子登岘山》等名篇。

他的诗清新冲淡、浑然天成,千载之下,依然能抚慰我们浮躁的心灵,给我们以无与伦比的美的享受,但创作了大量优美山水田园诗歌的孟夫子,并不是一位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快乐隐士,而是进退有些失据、徘徊挣扎在出仕与退隐之间的一位痛苦诗人,最后赍志而殁、终老故土,令人扼腕长叹!湖北襄阳,景色绝幽之地,庞德公、司马徽、诸葛亮等社会名流贤达曾在此隐居,从小生活在盛行隐士古风氛围中的孟浩然自然深受影响。

早年的孟浩然读书之余就曾追寻隐士踪迹,《夜归鹿门山》一诗就表达出他对隐居生活的深切向往:“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诗中提到的庞公即为东汉著名隐士庞德公,当年荆州刺史刘表请其出仕,庞却携妻子登鹿门山采药不返,后传为佳话。

孟浩然笔下的鹿门山是如此美丽,他对庞德公隐逸生活的艳羡之情也是溢于言表的;其早年创作的《秋登万山寄张五》,也是一首反映隐居生活的名诗:“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州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因寄情山水能使孟浩然在精神上得到一种真正超凡脱俗的怡悦,故爱之有加、乐而忘返!其早年选择隐居生活还与他放旷自然的天性有关。

他同时代的湖北人王士源先生对孟浩然的才华非常仰慕,专门为他编辑了一本诗集并撰写了一篇《孟浩然集序》,他在序言中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可见孟浩然是一位潇洒自然、不落尘俗的率真之人;又说他“游不为利,期以放性,故常贫”,孟在读书之余,喜好凭自己天性结交朋友,因不为名利交友,故游来游去、越来越穷,颇有当年李白在扬州千金散尽的意味!孟浩然年轻时还有任侠精神,他的《送朱大入秦》(游人五陵去,宝剑直千金。

孟浩然:一个完美的隐士典范

孟浩然:一个完美的隐士典范

孟浩然:一个完美的隐士典范孟浩然是盛唐诗人最年长的一位,比王维和李白大十多岁。

与其说,与孟浩然同时代的诗人,推崇的是他的诗,不如说,他们喜爱他诗歌中流露出的疏野放旷的个性和放诞的风度。

在李白写给他的赞美诗中,孟浩然被构建成一个完美的隐士典范:“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他有一首诗《秋登万山寄张五》,意态高华,表达了隐者的怡悦。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登万山寄张五》隐藏在隐士标签后的孟浩然是一个自在而真诚的人,他虽然向往朝廷的官职,却未到得不到就忧愁的程度,他喜欢隐逸的生活,却未到弃绝尘俗独来独往的程度,他热爱家乡,偶尔也要出去走一走,逛一逛。

他是一位热情的旅行家,一位喜欢热闹和宴饮的乡绅,一位高雅的诗人以及失败的求仕者。

他欣赏京城的文化圈子,喜欢东南的美好风光,而他最喜欢的,是在临近襄阳的庄园里过着僻静而闲适的生活,他是一位好客的地主,出色的导游,喜欢接待远道而来的好友,陪伴他们游览本地的历史名胜。

这些角色对孟浩然来说都是相宜的。

在孟浩然的诗中,他最自然的反应是“返家”,而非寻常俗套的领悟、表示看穿世俗虚荣,誓言隐居。

这种真诚不造作的姿态,是他的隐逸诗突破前人桎梏的一个内在原因。

他大半生都在当隐士,当隐士当出了名,偶尔间,见山下气象万千,尘心动了,去长安试了两下,不行也就算了,回到襄阳依旧过自在日子,也没有人笑话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浩然的仕与隐情结
导语: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的孟浩然,经常被前人以一种隐逸的姿态来进行解读。

但这种隐逸情怀的深层面却是与他仕隐情结的矛盾和融通密切相联系的。

一归隐待仕的积极进取之心
据《旧唐书・文苑传》记载:“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

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

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与之唱和。

不达而卒”。

孟浩然的经历在唐文人中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但往纵深处探究,他的经历却也是比较典型的。

孟浩然的前半生在襄阳几乎都过着隐居的生活,但是在他的隐居岁月里,儒家宣扬的入世致用思想总是困扰着他的人生追求和诗歌写作。

其诗或明或隐、或正或侧地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

孟浩然的早年隐居是为出而隐,是在以隐居的名义下打出自己“处江湖之远”的名气,来引起“居庙堂之高”的统治者的注意,是为积极入世做准备的。

这在当时的唐代俨然已成一种风气。

孟浩然在诗歌里所体现出来的才情韵气,很大程度上是与体现唐朝社会整体利益的儒家入世思想,体现盛唐文化中的建功立业之志是相联系的。

孟浩然在构建他美好入世理想的同时,也向往着山林隐逸的高趣。

这种隐逸的高趣正是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他身上的体现。

唐士大夫们一方面汲汲奔走于仕途宦海,以求在入世致用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又希望在承担社会化使命的同时保持自身人格的独立与人生自由。

道家作为儒家的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对孟浩然的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情趣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孟浩然与自然界的沟通与亲和,只是为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宁静与超脱,是对自我人格独立和生命高洁的自然净化。

二求仕不得、欲隐不甘的矛盾无奈之情
孟浩然怀着“何当遂荣擢,归及柳条新”(《长安早春》)的无比自信进长安求仕,并以清新俊逸的一联“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而名动京城。

然而他的梦想很快在应举落第和“无劳献《子虚》”(王维《送孟六归襄阳》)的残酷现实面前破灭,并因诗作《岁暮归南山》中“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句为唐玄宗所弃用。

在《题长安主人壁》一作中,欲随自然的本心与犹未实现的理想把孟浩然夹在了左右为难的缝隙间,此时的孟浩然比他以往人生里任何一刻都艰辛和痛苦,欲求而不可得,欲放而不甘心,在仕与隐的抉择里,失望、孤寂和悲凉占据了他心情的整片天空。

清朝王士祯说“孟诗有寒俭之态”,而这寒俭之态就在于孟浩然未能忘掉入世之心而心有所系,于是诗歌里便常常带有如《题长安主人壁》里表现出来的求仕而不得的一种愤慨和牢骚的心态。

在这个时期,孟浩然开始渐渐从他天真浪漫的梦想中醒悟过来,对盛唐气象下所潜伏的矛盾和阴暗面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在《留别王维》中感叹“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在《送丁大风进士赴举呈张九龄》中喟叹“惜无金张援,十上空来归”,但孟浩然语气虽悲却仍不失气概,不若中晚唐诗人科场失意时“逢人话天命,自贱如埃尘”(姚合《感时》)的卑微姿态,也不流于狭隘的怨刺和讥弹,而是展现了他“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京还留别心丰诸友》)的风概和节操。

尽管孟浩然认识到了自身的悲剧性,但他并没有以足够的胸怀和豪情来战胜人生的悲剧性,不像李白面临求仕失望后还能发出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言壮语。

孟浩然在困顿和失意里想起的还是他的“南山田”和“故园扉”,他仕与隐的冲突仅仅停留在自我的愤慨和狷介之中,而最终化为山水诗歌里的低吟哀唱,愁影悲叶。

三漫游入幕时的通脱达观之情
孟浩然在长安求仕失败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借此来排遣仕途失意的苦闷,接着回乡,后又入张九龄幕府,但因思乡不久便辞幕而还家,最后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动而亡。

林语堂先生说得好:“所有中国人在成功时都是儒家,失败时则是道家。

”仕途上的失败削减了孟浩然的入世致用之心,孟浩然深感“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而他之所以“山水寻吴越”,乃是因为“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的缘故。

从这可看出孟浩然的百般无奈和心灰意冷之情。

尽管孟浩然依然还抱有“壮图哀未立,斑白恨吾衰”的壮志难酬之理想,但此时的归隐之意则是完全占据了上风。

如《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此诗表达了诗人人生心迹的转变,是诗人的思想从汲汲于世向乐于归隐田园的过渡句。

诗人隐居就是不愿意丧失人格的高洁而媚俗,而在隐居之中,也还念念不忘济世之
志。

但这种济志已不若初前那般的激情高蹈,而显得平缓厚实了。

长安求仕失败后,政治上的欲求而不可得,这种外化的不遇心态使得孟浩然常常会把内心的思想引伸向历史或大自然,寻找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生的契合点,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绪。

写于襄阳隐居时的诗跟后期漫游吴越的诗歌相比而言,前期的诗更多的是一种对山水本身的诗意或诗性的表达。

而到了晚年,道家的出世观念才真正地占据上风,其诗风也就较之前期明显多了几分羁旅的哀愁和悲凉的伤感,少了些古澹悠远。

如《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以故知相逢的喜悦来反衬精神深处的失落与忧伤,又以精神的失落来映衬人生的失路之悲。

但诗人的孤独却又不显露出消郁颓废的穷途末路之感,反而让人从中读出了一个高标异韵的诗人形象,特别是三四两句更有着“既多兴象,兼复气骨”(殷蹯《河岳英灵集》)的气魄。

孟浩然在仕途上失败的痛苦经过心灵的折射,常常会化为一种“怨而不怒”型的含泪的低吟(比如《宿建德江》、《江上思归》等),即便是鞭挞丑恶,诉述不平,也采取一种独特的、含蓄的、被眼泪与诗情所包裹着的形态。

孟浩然于人生之坎坷和挫折中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安顿之处,那就是放弃功名的诱惑,在隐居家园中保持自己人格的纯洁和高远。

“冲天羡鸿鸪,争食羞鸡鹜”(《田家作》)的孟浩然并不因为失意而就放浪自己来消解人生的悲哀和凄凉,而是对自身的处境持通脱、达观的态度,带着至真至情去体味人生、欣赏自然。

他把个人的情志与大自然相沟通亲和,达到人生的诗化境界,体味着自然生命的充盈,体味着人格的完整和圆融无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