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与隐:唐宋文人典型个案研究
张养浩仕进中的隐逸情怀
张养浩仕进中的隐逸情怀王凤杰【摘要】张养浩最终选择归隐云庄并非偶然.在此之前,以仕进为外在形态的张养浩实际已显露出隐逸情怀.自张养浩踏上仕途至其辞官归隐前,分四个阶段对其隐逸情怀的不同表现形式作了逐一梳理,并进而探讨了张养浩慕隐而未隐的个中原因.【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10)003【总页数】4页(P205-208)【关键词】张养浩;仕进;隐逸【作者】王凤杰【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2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
他是元代名臣,历仕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和明宗诸朝,累官至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
自其二十余岁至京师被辟为礼部曹掾,至五十二岁辞官归里,其间约三十年,是张养浩最重要的仕宦生涯。
他一方面奔走仕途,高扬儒家仕进精神;另一方面又向往田园,期终老丰草,流露了较为明显的隐逸情怀。
可以说,在张养浩身上,中国古代文人隐与仕的双重人格、双重心态有着充分的体现。
在张养浩近三十年仕宦生涯中,据其经历及心态轨迹大致可分四个时期。
在每一时期,张养浩仕进路上流露的隐逸情怀又各有不同的表现。
现逐一论述之。
1 为吏京师时期:功业难成因之思归自至元二十九年(1292)至大德九年(1305),张养浩在京师度过了漫漫十余年的为吏生涯。
此期间,他有幸得到了名满京城、备受儒士尊重的平章政事不忽木(125521300)的竭力推荐,先后在礼部、御史台和中书省出任令史之职。
显然,在当时科举不行的社会条件下,张养浩为自己选择了一条由吏入仕的进身途径。
而对当时大多数元代士子来讲,除了由吏入仕之外,其他仕进之路微乎其微。
时人姚燧曾指出:“大凡今仕为三途:一由宿卫,一由儒,一由吏。
由宿卫者,言出中禁,中书奉行制赦而已,十之一。
由儒者,则校官及品者,提举、教授、出中书;未及者,则正录而下,出行省、宣尉,十分之一半。
仕与隐——唐代文人难解的心结
Officialdom and Reclusio--the Dilemma of Tang
Dynasty's Literator
作者: 杨柳[1]
作者机构: [1]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湖南岳阳414000
出版物刊名: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74-77页
主题词: 唐代;文人;“入世”;科举考试;政治活动;诗歌;古代文学研究
摘要:出世还是入世,从政还是归隐,这是一个矛盾复杂的统一体.这一思想矛盾纠缠着每一位富有青春气质的唐代文人,给他们的人生抉择和审美价值判断带来困惑和痛苦.然而,仕也罢隐也罢,都表现了唐代文人一心想建功立业,奋力追求光明前途的精神风貌.。
李白诗词中所蕴含的“仕”与“隐”
李白诗词中所蕴含的“仕”与“隐”作者:毛雄雄来源:《今日湖北·中旬刊》2014年第04期摘要李白诗我国古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被世人誉为“诗仙”。
除了优美的风景和抒情类古诗之外,李白在诗词中还表现了更多关于“入仕”和“隐世”的思想,这两种矛盾的思想贯穿着李白的整个人生,我们只有深入的分析和理解这两种观念,才能了解他思想发展的真正轨迹。
关键词李白诗词“仕”与“隐”一、李白诗词中的入仕渴望李白从来没有掩饰过关于入仕的渴望,他少年求学,遍访诸侯,渴望将自己的才华展示于世,从而获得能够伯乐的赏识并实现自己的人生和仕途抱负。
他的人生规划是先成为为像管仲那样的贤臣,辅佐君主创下一番伟业,待功成名就之后再如范蠡一般游遍天下湖海。
这种入仕的渴求常常会在他的诗词中得以体现,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和“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等等。
(一)盛唐时期文人入仕的大背景李白所处的时代是唐朝比较繁荣的时期,无论从政治环境还是从文化传播来说,这一时期的唐朝思想空前解放、文化传播比较广泛、政治局面非常明朗,因此诞生了一批文采卓越的、才华横溢的文士,再加上科举制度的日趋完善,更是为这些胸有抱负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实现自身理想的重要途径。
除了当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中国文化的传统观念同样影响着李白入仕思想的形成。
我国古代的文人历来有建功立业和流芳百世的人生奋斗目标,他们渴望将自己的热情和才华奉献给自己的君主和国家,因此大部分文人读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能够中举并得到官职。
但是当文人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和君主的通知思想不一致时,他们往往会受到当权者的打压,一部分士人会因为荣华富贵等等诸多原因屈服于封建君主的权利之下,但是另外一部分有着较高道义思想的士人则面两难,在“入仕”与“隐世”之间犹豫不定。
(二)礼李白入仕的特殊性与其他人相比较而言,李白有着更加强烈的入仕愿望,这种愿望首先表现在对于官职的高低智商,李白有着一种易于常人的清高和骄傲感,这种思想不允许他像王维和杜甫一样从底层做起,屈居人下来取得上级的赞赏,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不走科举之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陶渊明——仕与隐的心迹
陶渊明——仕与隐的心迹展开全文陶渊明的交游——仕与隐的心迹元嘉四年,陶渊明沉疴难返,安详离世,享年五十八,将逝之夕,留下《挽歌诗》三首,将死生荣辱大事等闲视之,轻描淡写又振聋发聩地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死都死了,还有什么好说的,身体寄于山陵而已。
陶公辞官后,因为他隐于人间的态度,与人交往大多有迹可循,除去把酒话桑麻的乡邻,还有不少为朝廷官员,颜延之仅为其一,其他有在浔阳做官的下层官吏,有以前当官时所结交的旧人,也有如孟怀玉、王弘、檀济道这样的重臣名将,与这些人的来往,促成了陶公诗集中的酬和、遗赠、送别之作部分,细数一下,数量不少,有十六首之多之多,占了渊明存诗的近百分之十。
酬和之作容易陷入平庸无趣或者谄媚敷衍,但陶公的唱和诗却是他诗作中最能够代表性情与志向的作品,所谓“逸想不可淹,猖狂读长悲”(《和胡西曹示顾贼曹》),为后世所称赏。
这些来自官场的朋友,文学造诣良莠不齐,有名家如颜延之,亦有籍籍无名者,这些人的来访使陶渊明能够暂时从躬耕中脱离,在诗文世界里徜徉,与人“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虎溪三笑》掌故:禅宗法师慧远在庐山修行,三十馀年间,不但不下山、入城,送客也从不越过虎溪。
一日,儒生陶渊明、道士陆修静远道来访,三人相聚,相谈甚欢。
後慧远送客下山。
至虎溪,三人且谈且行,直到越过了虎溪,三人才惊觉,但旋即会心地纵情大笑起来。
原来他们在不经意间,已破除了不过虎溪的执念,三笑至此名垂千古,也成为历代绘画中常出现的题材。
清中学者温汝能言:渊明诗体质句逸,情真意婉,即偶然酬答,而神味渊永,可规可诵。
这里的“神味渊永”,并不单单指得是陶公所展现隐士的高逸情怀,还有因时事所引发的喟叹,陶公虽多放达之言,却自有九曲回肠,细细思量,壮年时曾发过救世之愿仍深藏其中。
他虽远在江湖,却未放下对朝廷动向的关心,这些官员的到来,也给他带来朝堂的消息,他密切地关注团聚在都城建康之上的黑云,寄予关心,这一点在诗作《赠羊长史》最为明显。
孟浩然仕隐思想研究论文
孟浩然仕隐思想研究论文孟浩然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深受人们喜爱,而他的仕隐思想更是备受推崇。
仕隐思想是指在帝王朝廷中出任官员或离职隐居山林的思想,也是古代文人士大夫思考人生境界的一种表现方式。
本文将从孟浩然的生平经历、仕隐思想及其意义三个方面探讨他的思想,旨在更深入地了解这位大诗人的人生与史诗。
孟浩然出生于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庭,他的祖父孟云卿曾任官至太常博士,父亲孟嘉业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官员。
孟浩然在祖父和父亲的熏陶下,从小就受到了优秀的文化教育,对诗歌和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是,孟浩然的人生经历却并不平坦。
他在唐德宗年间参加了科举考试,先后考中进士和翰林学士,历任玄武门侍郎、兼太常博士等职,但在安禄山之乱中,他被迫辞去官职,离开都城,开始了他的隐逸生活。
孟浩然的仕隐思想,可以从他的诗歌中体现出来。
他的诗作大量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他渴望归隐山林的心愿,以及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
例如《登科后》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画面,既表现出了孤独离别的伤感,也展现了世间荣辱浮云般的虚无,以及自然循环永不终结的力量。
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意味着人生短暂,不留痕迹。
这种淡泊名利,借助自然界来表达的思想,正是孟浩然仕隐思想的核心。
孟浩然的仕隐思想,不仅是对自然的借代,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
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是充满起伏和曲折的,我们不应受外界所迫,而要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把握自己的人生轨迹。
他在《登高》中写道:“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松树枝头千嶂雪,琼楼玉宇多异香。
此时夜半明月心,有者何人不惆怅。
”显然,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由、独立和个性的追求。
他将自然与人生结合起来,将自然中的无妄光景,置于人生之中,借以反映“不为名利,不为权贵”的仕隐理念。
孟浩然的仕隐思想,不止在诗歌中得到体现,更是与他的人生选择密切相关。
两宋之交辞赋中的仕与隐
两宋之交辞赋中的仕与隐
佚名
【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早在靖难之前,北宋长期以来的各种问题已使得士人们的仕途变得非常艰难,靖难之后,南宋偏安一隅的现状更让他们失望。
面对山河的摇摇欲坠,文人们的赋作中体现着“仕”与“隐”两种不同的心态,然而,在这两种不同心态的矛盾下,文人们更多的关注着自身的内心世界,对国运大计的考虑相对显得无力,使得这一时期的赋作呈现出消极避世的倾向。
【总页数】5页(P26-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22.4
【相关文献】
1.一部宋代辞赋研究的力作——刘培先生《两宋辞赋史》读后 [J], 樊庆彦
2.先秦两汉的\"太一\"崇拜与屈宋辞赋中\"太一\"的考释(上) [J], 刘刚;金宝
3.先秦两汉的“太一”崇拜与屈宋辞赋中“太一”的考释(上) [J], 刘刚;金宝;;
4.先秦两汉的\"太一\"崇拜与屈宋辞赋中\"太一\"的考释(下) [J], 刘刚;金宝
5.先秦两汉的“太一”崇拜与屈宋辞赋中“太一”的考释(下) [J], 刘刚; 金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孟浩然的仕隐情结研究
孟浩然的仕隐情结研究作者:朱大春来源:《成才之路》 2016年第31期朱大春(江苏省宝应县泰山初级中学,江苏宝应225800)摘要:时人从外因方面,思叹孟浩然的出人预料的人生结局。
文章认为,也应从内因方面,寻求孟浩然仕隐情结解不开的原因。
孟浩然解不开的仕隐情结,在于爱面子的文人思想,欲仕不能,欲隐亦不能。
关键词:孟浩然;仕隐;唐诗;中学语文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37-01孟浩然的人生结局:欲仕不能,欲隐亦不能。
从世俗的角度看,当时就引起人们的关注。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认为:“嗟哉,未禄于代,史不必书。
”《唐才子传》认为:“观浩然磬折谦退,才名日高,竟沦明代,终身白衣,良可悲夫!”可见,时人是从外因来思叹孟浩然的出人预料的人生结局。
前人之述不乏真知卓识,但本文以为,也应从内因寻求孟浩然仕隐情结解不开的原因。
在“史不必书”的情况下,可从孟浩然的诗篇中去求索他的仕隐情结。
一、欲仕不能下面,从承儒风而又叛逆、我行我素而又缺少动心忍性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两个方面,论述爱面子使孟浩然欲仕不能。
然生平的考证,孟浩然出生于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一个小庄园地主家庭。
其家庭世代书香,“惟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书怀贻京邑故人》),自称是儒家大师孟子的后代;“先人留素业”(《南山与老圃期种瓜》),“素业惟田园”(《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可见,祖上还是留下了一份田产;“厨人具鸡黍”(《裴司士员司户见寻》),“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岁除夜有怀》),可见家中还有奴仆,原本是个小康之家。
开元十六年,孟浩然四十岁那年,北上应进士举。
对这次应试,孟浩然充满信心和希望。
《长安早春》诗中写道:“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青山树,冰开黑水滨。
”可是现实并不如想象那么美好,孟浩然的进士考试最终失败。
美国学者斯蒂芬·欧文所著《盛唐诗》中认为,“孟浩然似乎从未达到严格的正规文体所要求的程度,在这种正规文体方面的修养极差,而他在进士考试和寻求援引方面的失败,说明了在个人诗歌才能和对于纯熟技巧的功利赏识之间,有着很多差异。
唐代隐逸的特质及其文学表现研究的论文
唐代隐逸的特质及其文学表现研究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在唐代时代精神的感召孳乳下,唐代隐逸在承传前代的基础上又带有自身鲜明的时代特征,表现出入世化、世俗化、心性化的特质。
唐诗中的吏隐主题、对功成身退理想的讴歌以及唐人借助佛禅实现心灵的超越和对个体身心泰适的书写,无不生动再现了唐代隐逸入世化、世俗化、心性化的特质,并折射出唐代士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文化特征。
[关键词]隐逸;入世化;世俗化;心性化;仕隐调和;禅宗[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8-0108-04李红霞(1973—),女,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化与文学。
(广东深圳518060)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唐代隐逸与诗歌研究”(项目编号:09yjc751063)的阶段性成果。
唐代隐逸普遍为时人所歆羡和践行,其承绪前代,却又表现出独特的时代风貌与精神特质,唐诗流注的隐逸旋律正折射出这一时代风尚。
[1]唐诗对隐逸的文本书写,既承载和反映了唐代整个隐逸群体的人格心态,又凝结着具体时代语境中诗人个性化的隐逸理想与追求。
目前学界对于唐代隐逸的卓异特质及其文学表现鲜有论及,鉴于此,笔者对此予以考察和探讨,以期对唐代隐逸与文学研究的深入拓展有所裨益。
一、既怀康济业,仍许隐沦心传统的隐逸是对时政的反抗与自觉疏离,仕与隐可谓朝野殊致,出处异途,无法同时践履。
虽然魏晋因自然与名教的调和出现了“出处同归”的折衷言论,但二者的鸿沟仍难弥合。
到了唐代,科举的推行实现了集权制与士大夫独立性的相对平衡,加之皇权对隐逸的奖掖,隐逸不再是“以处者为优,出者为劣”[2](p2086),而是仕隐调和兼通,唐人自由游刃于仕隐之间。
因此唐代少有弃世绝俗、高蹈远引的逸民,真正代表唐代隐逸精神的是那些游移于仕宦与隐逸间的士人。
孟浩然的“隐”与“仕”
孟浩然的“隐”与“仕”作者:戴筱筱来源:《文学教育》 2017年第13期内容摘要:隐逸情怀与仕进之心是孟浩然诗歌的双重旋律,本文根据孟诗中两种思想的交错映现来分析孟浩然在不同人生阶段关于“隐”和“仕”的心态历程。
关键词:孟浩然隐居仕进自古以来,出世入世之矛盾是许多文人绕不开的一道坎儿,孟浩然作为盛唐求仕群体的一员,也曾花了大半辈子在出入之间犹疑沉浮,但终其一生,仕途困塞无路,最后失意而隐。
仕途的不顺在孟浩然许多诗作的背后蒙上一抹灰暗,但同时,他也试图努力走出阴影,寄情山水田园,重构新生。
孟浩然早年身怀“鸿鹄志”,与其弟“少予学书剑”,后又同好友张子容共隐于鹿门山,此间的诗歌就已表露出他欣享于自然无羁的隐逸生活。
兴起时倏然探访幽林深山,忆起庞德公采药不返的气节,不禁感叹“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有对此等高洁志趣在现世上鲜有得见的唏嘘,也有对其真切的企慕之情,在这里,孟浩然似乎已为自己将来践行隐士风骨的命运写下了伏笔。
再来看《夜归鹿门山》,一个“亦”字将自己归鹿门山同归家作比,而颈联的“鹿门月照开烟树”更有一种自然灵性的解放,月光使沉沉暮霭下树木的姿态展现出来,打开了树的灵性,正如隐逸的生活敞开了孟浩然的胸怀。
但此时疑问来了,孟浩然已经过着隐居的生活,为何诗中又几番暗露对隐士的向往?实际上,此“隐”非彼“隐”,这时的隐居只是为今后的入仕而蓄势,没有达到真正精神上的洒脱。
从《洗然弟竹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当时的热血壮志,他坚信蛰伏数年后终能决起而飞。
因此,在他隐逸生活的背后流动着一腔澎湃汹涌的仕进激情。
然而事情的发展没能让他遂愿,待到而立之年,依旧不被问津。
岁月蹉跎,时不我待,求仕之心也愈发急迫,他早期为自己规划的理想化道路——隐居为文、继而扬名得荐、最终报效家国已然行不通,好友张子容也已登进士第后赴京离去,孟浩然不禁发出“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的惆怅。
在一次大病过后,他意识到岁月无情催人老,不应再这般翘首期盼机会的垂青,于是转而主动赴京应举,此时已是四十不惑。
古典诗词中渔翁形象“仕”与“隐”的双重意味
孔子要“ 谨慎修身 , 保持本真 , 使人与物各还归 自
然” 等 内容 。孔 子对 渔父 论 道 深 以为然 , 说“ 今 者 丘得 遇也 , 若 天幸 然 ” 。可 以看 出 , 庄 子 塑 造 的 渔
翁是一个隐逸 的有道之人 的形象 , 其思想可 以纳
入道 家哲 学 的体 系。 屈原 的 作 品 有 一 篇 记 述 自 己 和 渔 翁 的 对 话 J , 向渔翁诉 说 自己心 中不 为世 人所 理 解 的苦 闷, 渔 翁 的回答 中 能够 读 出的 处 世 哲学 是 比较 看 重“ 变通” —— 即所 谓 “ 能与时推移” 。这 种 思 想 与屈 原 自述 的“ 绝世 独 立 ” 有 很 大 的不 同 , 给 出 的 答 案具 有超 脱和 旷达 的意 味 。 除 此之外 , 还 有位最 为有 名 的 “ 渔翁 ” 形 象 不
定 内涵的文化符号 而被进行 审美 观照 。庄 子有 《 渔父》 篇 J , 记述渔父听“ 弟子读书 , 孔子弦歌古
・ 收稿 E l 期: 2 0 1 3— 4— 0 2 1 作 者简介 :宋永祥 , 男, 安徽安 庆人 , 安徽师 范大学 文学 院硕士研 究生 。
第1 期
宋永祥 : 古典诗 词中渔翁形象“ 仕” 与“ 隐” 的双重意味
说, 日: “自吾先君 太公 日 ‘ 当有 圣人 适周 , 周 以兴 ’ 。
子真是邪?吾 太公 望子久 矣。 ” 故号 之 日‘ ‘ 太公 望 ” ,
栽与俱归 , 立为师。 ]
这一传说流传极广 , “ 姜太公钓鱼” 甚至也成 了汲求功 名 的代名词 。显 然 , “ 姜 太公 ” 代表 的 “ 渔翁” 形象有着极其强烈的人世意味。 以上是在文学和史学 中能够找到的比较早涉
浅论洪遵的仕与隐
O张 志 宏
旨一 出,使穆 清之 地类 皆将种 ,非所 以示天下 ,望 收还 前 诏 ”0 道 六年 ( t0 乾 17 ),洪 遵 徙 知 太平 州 ,前 州 守周操 因 曾论遵而 自觉 与遵有隙,听说他即将到任,怕有所不容,竞 不俟 合 符 即 匆忙 离 职 。但 洪 遵 并 不 计前 嫌 , 亲 自 “ 追饯 ( 周 操 )至十里 ,劳苦如平时 ”,并说 : “ 当官 而行 ,我何 君 怨” ② ,洪 遵 之 为 人 , 于此 可 见 。 洪 遵 忠 贞 爱 国 ,积 极抗 金 。据 李心 传 《 炎 以来 系年 要 建 录 》 记 载 ,洪 遵 在 中书 兼 承 密 旨,有 关 边 防 民隐 必 为奏 言 ,
摘 要 :南宋洪遵在充满坎坷的仕途上尽 心尽职, 有着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伟 大抱 负和才能,然而在 内 心深处却有一种 隐逸情 怀,渴望 自己能寄情于清风
明 月 ,任运 逍 遥
境 安 民为 自 己的职 责 。 比如高 宗 车 驾往 金 陵 ( 南 京 ),沿 今 途 各 州 县 都 被 禁 卫 兵 士 苛 索 骚 扰 。 至 吴 ( 时 洪 遵 知 平 江 当 洪 遵 ( l0 17 ) ,字 景岩 , 宋鄱 阳 ( 江 西波 阳 ) 12 — 1 4 今 府 ),这 些 禁 卫兵 卒 相 告 说 : “ 内翰在 此 ,汝毋 复 然 。 ” 当 人 ,他 是宋 代 名 臣洪 皓 之 子 ,与 兄 适 、 弟洪 迈 齐 名 ,有 “ 三 时 ,宋 廷 曾一度 海 禁 , 以 “ 商 舶 为贼 ( )得 ”为 名 ,把 虑 所 洪 ”之 誉 。洪 遵历 任 官 职有 常州 、婺 州 、越 州 通 判 , 中书 舍 商船 悉拘 入 官不 还 , 甚至 把 沿 海 船舰 及 水 手 、 民兵 也 扣 留起 来 这 对 江浙 沿 海 商 民 是 极大 的 困难 。洪 遵 因此 奏 论 , 以船 人,翰林学士,资政殿学士。作为封建士大夫阶层的一员 , 洪遵 有 着 强 烈 的 入世 欲 望 , 然而 在 内心深 处也 隐 含着 一 种 出 还 商 , 而 听 水 手 自便 , 老 百 姓 非 常 感 谢 他 。 乾 道 六 年 1 7 )洪遵 知太 平 州 期 间 ,圩 田坏 、 民失 业 ,遵 役 工筑 圩 世情怀 ,在他身上诠释 了中国传统士大夫身上仕与隐的完美 ( l0 几万 数 。严 冬盛 寒 ,遵 亲 自到 筑 圩 工地 ,载 酒食 以饷 民 工 , 融合。 洪遵 积 极 的 入 世精 神 和 卓 著 业 绩 洪遵 自幼聪慧,端重如成人,从师业文,不 以岁时寒暑 而 辍 。 当 时 其 父 亲 已 使 金 , 滞 留漠 北 ,母 亦 病 故 , 家 境 贫 寒 。他 与兄 弟 在 僧 舍 潜 心 攻 读 , 夜 枕 不 解 衣 。 绍 兴 十二 年 ( 12 1 4 ), 洪遵 兄 弟 三 人 同赴 临 安 ( 今杭 州 )赴考 ,寓 南 L L I
“抱 朴 含 真”——试论陶渊明“仕”与“隐”的矛盾历程
活 模 式 。 种 理 想 的 生 活 范 型 。他 就 是 “ 菊 东 篱 一 采
下 。 然见 南 山 ” 的陶 渊 明 。 悠 ① 陶渊 明 最大 的性 格 特征 是率 真 。 “ 渊 明 欲 仕 陶 则仕 , 以求之为嫌 ; 隐则隐 , 以去之为高 ; 不 欲 不 饥
字意味着陶渊明对 自然人性的向往与追求 , 以及他
对“ 大伪 斯 兴 ” 的社 会现 实 的不 满与 不平 。“ 陶 渊 ② 在 明看 来 , 个 人 只要 善 于 养真 , 持 真 想 , 能独 立 一 保 就
于 污 浊 的 社 会 之 外 。 ” 1 这 是 一 个 心 灵 的探 索 过 I 3 m
府, 回到 了 故 乡。 陶渊 明 最 后 一 次 出 仕 , 在公 元 是 4 5年 的秋天 。但 没 多久 , 的思 想 又起 了波折 。在 0 他
回到 了故 乡 , 像 一个 在 外受 了 委屈 的孩 子 回 到 母 就
亲 的怀 抱 , 身心 一 下 子轻松 了下 来 。只 有 回到 “ ” 家
第 1 第 2期 3卷 2 1 年 4月 01
黄 山 学 院 学 报
J ura f o n lo Hu n s a iest a g h n Unv ri y
Vo , 3NO. 11 。 2
Ap .01 r2 1
‘ ‘ 抱
朴
含
真
试论 陶渊 明“ 与“ 的矛盾历程 仕” 隐”
朴含 真” 内心本质 。 的 关键词 : 陶渊 明 ;抱 朴 含真 ” 仕 ; ; “ ; 隐 自然 中图分 类 号 : 0 . I 62 2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 4 7 2 1 )2 0 4 - 0 1 7 - 4 X(0 1 0 - 0 7 0 5
也说孟浩然的“隐”与“仕”
也说孟浩然的 “ 隐’ ’与 “ 仕’ ’
武 莉 西安文理学院
摘 要 :孟浩 然是 唐代 著名的 隐逸诗 人。其 诗作 中的 隐逸 思想浓 厚 ,但却 并 非他 思想的 主导 ,身逢 盛世的他 埋 头苦 读为 的是有 朝一 日能 中举登科 ,实现 自己的政 治理想 。诗人 由隐到求仕 到被迫 归隐再 到慕 陶 而真 隐的经历 正体 现 了一种 从乐 观 到悲观再 到扬 弃 悲观 的心路 历程 。孟浩 然的 一生 以积极入 世 的面 目出现 ,而 以隐逸 山林 为终 ,从 而完成 了他 螺旋 上升 式的人 生轨迹 。 关键词 :孟浩 然 ;隐逸 ;入仕
唐 代文 人大 多在其 中进 士之 前 隐于家 乡 ,为其 出仕做 准备 ,孟浩 然也 不例 外 。此 时 ,孟浩 然 的隐居 是其 入世 的 个 前奏 ,诗人 的确对 隐逸 生活 抱有 浓厚 的兴 趣 ,但 充其 量是 把这种 生活 看作 是一种 心理 调 节。他 在这 一时 期的 诗 作 中很多 都表现 了建 功立 业 的欲 望 。如 “ 正待 功名 遂 ,从 君继 两 疏 ” ; “ 我年 已强仕 ,无 禄 尚忧 农 ” ;“ 执鞭 慕 夫 子, 捧檄 怀毛 公 ”等 ,可 见此 时孟浩 然 的隐 逸思 想在他 整个 思 想 中肯定 不会 占重要 地位 。应 当说 这个 时期 孟浩然 的 隐逸 思想 完全 处于 一种 次要甚 至是 潜在 状态 。孟 浩然 只是把 隐 逸 思想寓 于怡 悦性情 的 表层 生活 ,他 的内心 却是 与此完 全 相反 的情况 。 二 、科 考 受挫 后 的 不 得 已而 隐 开 元十 六 年 ( 7 2 8 ) ,“ 隐 居 ”多年 的孟 浩 然 终于 “ 出 山”去参 加 次年举 行 的进士 考试 ,他在 《 仲 夏南 园 寄京 邑 旧游》 中所 说 的那样 :“ 中年 废 丘壑 ,上 国旅风 尘 。 ”饱读 诗 书 的他 告 别 了隐 居 的 处 所 ,怀 着 一 颗 跃跃 欲 试 ,舍 我 其谁 的雄 心 来 到长 安, 他对 前途 充 满 了信 心 和希 望 。 然 而 ,孟 浩然 丝毫 没有 得到命 运 之神 的眷 顾 ,虽然 “ 十上 耻 还家 ,徘 徊 首 归路 。 ”却 仍 然毫 无 结果 。诗 人 终 于彻 底 失 望 了 ,他 发 出 绝意 仕 途 的宣 言 :“ 吾道 味 所 适, 驱车 还 向 参考文献 : 东 !……我 们不 难体 会这表 面 的豪 言壮语 。也只不 过是 他 【 l 1 陈贻敝 . 孟浩然诗选 . 北京 : 人 民文学出 版社, 1 9 8 3 . 佟培基 . 孟 浩然诗集 笺注 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 的政 治感 情 回旋激 荡所发 出 的不 忍去而 又不 得不 去 ,言去 2 O 0 o . 而 心不去 的痛苦 颤音 。 [ 3 ] 张 宝坤 . 名家 解读唐 诗 [ M] . 山东 :山东 人 民出版 社, 但 是 ,遇 挫 之 后 ,孟 浩 然 并 没 有 马 上 离 开 长 安 ,而 9 9 9 . 是滞 留京 师寻 求 官友举 荐入 仕 ,结果 也未 能遂愿 。于 是有 1 了“ 久废 南 山田 ,叨陪 东 阁贤 。欲 随平 子去 ,犹 未献 《 甘 【 4 】 王从仁 . 王维和 孟浩 然 [ M1 . 上海 : 上海 古籍 出版 社, 泉》 ” 。从 中我 们可 以看 出他 当时 思想 的复杂 性 ,既欲 愤然 1 9 8 3 , 1 0( 1 ) .
浅析孟浩然的仕与隐情结
浅析孟浩然的仕与隐情结一归隐待仕的积极进取之心据《旧唐书・文苑传》记载:“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
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
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与之唱和。
不达而卒”。
孟浩然的经历在唐文人中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但往纵深处探究,他的经历却也是比较典型的。
孟浩然的前半生在襄阳几乎都过着隐居的生活,但是在他的隐居岁月里,儒家宣扬的入世致用思想总是困扰着他的人生追求和诗歌写作。
其诗或明或隐、或正或侧地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
孟浩然的早年隐居是为出而隐,是在以隐居的名义下打出自己“处江湖之远”的名气,来引起“居庙堂之高”的统治者的注意,是为积极入世做准备的。
这在当时的唐代俨然已成一种风气。
孟浩然在诗歌里所体现出来的才情韵气,很大程度上是与体现唐朝社会整体利益的儒家入世思想,体现盛唐文化中的建功立业之志是相联系的。
孟浩然在构建他美好入世理想的同时,也向往着山林隐逸的高趣。
这种隐逸的高趣正是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他身上的体现。
唐士大夫们一方面汲汲奔走于仕途宦海,以求在入世致用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又希望在承担社会化使命的同时保持自身人格的独立与人生自由。
道家作为儒家的对立面,相反相成地对孟浩然的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情趣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孟浩然与自然界的沟通与亲和,只是为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宁静与超脱,是对自我人格独立和生命高洁的自然净化。
二求仕不得、欲隐不甘的矛盾无奈之情在《题长安主人壁》一作中,欲随自然的本心与犹未实现的理想把孟浩然夹在了左右为难的缝隙间,此时的孟浩然比他以往人生里任何一刻都艰辛和痛苦,欲求而不可得,欲放而不甘心,在仕与隐的抉择里,失望、孤寂和悲凉占据了他心情的整片天空。
清朝王士祯说“孟诗有寒俭之态”,而这寒俭之态就在于孟浩然未能忘掉入世之心而心有所系,于是诗歌里便常常带有如《题长安主人壁》里表现出来的求仕而不得的一种愤慨和牢骚的心态。
三漫游入幕时的通脱达观之情孟浩然在长安求仕失败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借此来排遣仕途失意的苦闷,接着回乡,后又入张九龄幕府,但因思乡不久便辞幕而还家,最后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动而亡。
浅论司空图与谢枋得诗文中“隐”与“仕”的不同
浅论司空图与谢枋得诗文中“隐”与“仕”的不同作者:牛丽娟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第10期【摘要】司空图和谢枋得二人对于“隐”与“仕”的态度具有典型性,但二人在某些方面又有一些不同。
参照其诗文,并依据二人的生平经历,得出司空图的“隐”是表达一种不满和不合作的态度,而其以死殉国的原因是由于理想的破灭。
谢枋得则将“隐”作为一种抗争的方式。
二人“隐”“仕”都是因为“忠”,但“忠”的范畴不同,司空图是忠君与理想并重,而谢枋得则超脱了忠君的范畴,将理学转化为不屈的抗争意识和崇高的爱国气节。
【关键词】退隐;入仕;忠【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10-155-03【本文著录格式】牛丽娟.浅论司空图与谢枋得诗文中“隐”与“仕”的不同[J].中国民族博览,2022,05(10):155-157.“隐”与“仕”一直是中国文化中典型的矛盾体。
从孔子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1],到白居易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再到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对于“隐”与“仕”的态度在中国士大夫身上不断发生着变化,且有不同的体现。
所谓“隐”与“仕”,还可以小而化之解读为“进”与“退”,也可以理解为“出世”与“入世”。
在古代,士大夫的理想和抱负的实现,大部分依赖于入仕这一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封建王朝的更迭,入仕甚至成为了士子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而隐逸则是大部分士子们在志向得不到实现或者是遭遇挫折时,所选择的一条路。
当然,关于“隐”的分类是庞杂且不确定的。
在此论及的隐士抛却了“终南捷径”等这一类的假隐,而是从真正隐逸的角度来分析司空图与谢枋得的隐逸之志,从而分析他们从积极入仕再到隐逸的不同和原因。
一、生平简介与对比众所周知,对于文人诗文作品的研究,不应该忽略其生平经历,即要知人论世。
下面就从司空图和谢枋得的生平简介的对比,分析他们“隐”与“仕”。
出入之间:王禹偁的仕、隐取向及其抉择研究
儒道观念、政治生态、君臣关系与家计维持等方面,结合王禹偁特定的人生际遇,分析其思想的波动、情感的张力以及人生价值的取舍,以探究其在仕隐取向上艰难抉择的过程及原因,翼望有裨于学界对此问题认识的深化。
一、仕宦之动因:“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王禹偁“家本寒素”“梁季乱离,举族分散”,其父母遂举家从澶渊(今河南濮阳)迁徙至济州(今山东巨野),“当时(禹偁)未名,以乞丐自给,无立锥之地以息幼累”[4]卷19《送鞠仲谋序》,全家依靠磨麦制面维持生计。
幼小之时,王禹偁即已阅览《白氏长庆集》[4]卷3《不见阳城驿序》,“总角之岁,就学于乡先生”[4]卷20《孟水部诗集序》,“十余岁,能属文”[5]42。
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及第,自此踏入仕途,开启前后20年的宦海生涯。
通过科举考试跻身官僚阶层,是隋唐以来绝大多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人生理想。
但是最终能够通过科举的严格选拔之途,真正实现自下而上为官者,可谓凤毛麟角,其中的寒门子弟更是少之又少。
就此而言,王禹偁无疑足够幸运。
然而,他的仕宦之旅并不平坦,既有三任制诰一入翰林的显赫经历,又有8年之中三遭贬黜的惨痛遭遇,在看似无限荣光的背后充满了难以言说的苦闷和怨怼。
咸平四年(1001)五月十七日,王禹偁卒于蕲州(今湖北蕲春)任上,享年48岁。
值得追问的是,在宦海沉浮的大起大落中,支撑王禹偁仕宦人生的原因何在?下述思想、情感与现实三方面的因素,颇值留意。
第一,儒家思想的长久浸润。
王禹偁自小即接受儒家学说的正统教育,所谓“总角之岁……授经之外,日诵律诗一章”[4]卷20《孟水部诗集序》。
其亦尝道:“予自幼服儒教,味经术,尝不喜法家流,少恩而深刻。
”[4]卷15《用刑论》儒教与经术自幼年时期起,即已深深植入其脑海。
淳化三年(992)春,其诗曰:“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
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
”[4]卷3《吾志》又说:“步骤依班马,根源法孔姬。
”[4]卷8《谪居感事》直抒仰慕周文王、孔子治国思想的胸臆。
对仕隐关系的再思考——读王维《与魏居士书》
第28卷 第4期2020年7月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Vol.28 No.4Jul.,2020DOI:10.3969/j.issn.1672 0539.2020.04.015收稿日期:2019 12 01作者简介:宋凯(1994-),男,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对仕隐关系的再思考———读王维《与魏居士书》宋 凯(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摘 要:王维经历安史之乱以后,对于仕与隐的关系做了重新的解读。
对于入仕,在追求“致君尧舜”的同时,肯定对于物质的需求。
对于退隐,则经历了由肯定避世的“身隐”到为入仕服务的“心隐”的转变。
这些变化后的仕隐观集中体现在《与魏居士书》一文中。
关键词:与魏居士书;仕隐观;变化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0539(2020)04 0093 04一、引论王维是一个思想复杂矛盾的人,在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下,仕与隐的思想斗争贯穿他的一生,虽然目前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颇多,但大家只是从宏观上去探析王维的思想如何在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下摇摆,而对于王维思想中仕隐的具体实践方式的认知变化却很少有学者去关注。
以后世的观点来看,历史上仕与隐的具体实践无外乎有两种模式,一种不能兼容,要么仕要么隐;另一种可以并存,即所谓的“亦官亦隐”。
然而这两种模式在王维的仕隐观中均有体现,且存在前后承继的过程,尽管有学者,如陈铁民先生等已经关注到王维“亦官亦隐”[1]的特有模式,但只是去分析何为“亦官亦隐”,并没有论及上面两种模式在王维思想中的变化。
这种前后承继的关节点发生在安史之乱之后。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也是王维仕隐观转变的交叉点。
安史之乱前,因为仕途上的不顺利,王维对于仕与隐有过多次的思考,总的来说王维一直在官场中周旋,虽然其入仕目的有前后相异的地方,但安史之乱前后的求仕之心没有本质的改变。
做官与做人——评王德保《仕与隐》
作者: 周平远
出版物刊名: 创作评谭
页码: 23-23页
主题词: 仕与隐;必然选择;历史文化环境;德保;文化选择;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士人;古代中国;
中国文化
摘要: <正> 做官,还是隐逸,是中国古代"士人",亦即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必然选择。
他可以选择做官。
也可以选择隐逸,但就是不能不选择。
因为这种选择既是一种个人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业文化行为。
只要他生活在古代中国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只要他是一位读书人,就宿命般地决定了他别无选择。
王德保博士的《仕与隐》(华。
仕与隐的例子
仕与隐的例子《仕与隐:不同的人生选择》仕与隐,就像是两条风格迥异的道路,古往今来,有无数人在这两条路上留下了或深或浅的脚印,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我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
先说说“仕”的例子吧。
大名鼎鼎的苏轼居士,那可是妥妥的“仕者”典范。
这大哥为官之路啊,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
他一会儿被皇帝看中,觉得他才华横溢,让他参与朝政大事;一会儿又因为性格直爽,得罪了不少朝廷里的人,被贬到各个偏远的地方。
但不管到哪儿,苏轼都没放弃自己作为官员的职责。
在黄州的时候,虽然自己穷得叮当响,但看着当地百姓生活困苦,还想着办法搞出东坡肉这么个美食,既改善了百姓的生活,又发展了当地的特色饮食文化。
他就像一个超级英雄,即便身处逆境,也要为大家谋福利。
这就是“仕”的魅力,有才华就要在官场里大展身手,为天下黎民百姓做点实事。
再看“隐”的例子,首推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听听,这生活多惬意!陶渊明这人啊,对官场的那一套繁文缛节就不感冒。
他去当官,估计也就是想尝试一下,结果呢,发现官场到处都是勾心斗角,还得对那些自己看不上的上司点头哈腰,这哪受得了啊。
于是,他就拍拍屁股,躲到深山老林里面去了。
在田园里,他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每天种种花、锄锄草、写写诗,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自在。
虽然没有什么做大官的威风,但也不用担心官场那些烦心事。
这种隐者的生活,就像一股清流,简单而纯粹。
在现实生活中呢,我们也能看到这两种类型的影子。
那些热衷于考公务员、努力在事业上拼搏的人,就有点像追“仕”的人。
他们想要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能力,获得认可,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有些人选择回到自己的老家,开个小店或者每天种种菜,享受清淡悠闲的生活,这就有点像“隐”了。
仕与隐并没有什么高低之分。
想当官就去当,想隐居就隐居,只要自己过得开心就好。
要是你是个有满腔抱负,喜欢热闹和挑战的人,那“仕”能让你的能量充分释放。
但你要是像只慵懒的小猫咪,就喜欢岁月静好,那“隐”才是你的菜。
中国古代自传文学中的仕与隐——以白居易、胡应麟为例
中国古代自传文学中的仕与隐——以白居易、胡应麟为例许菁频
【期刊名称】《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中国传统文人的出仕与归隐情怀在古代自传中得到了真实、细致的写照.在古代自传中,能在仕与隐中做出十分坚定的选择的传主可谓寥寥无几.在大多数传主身上,仕与隐的冲突是始终存在的,只是有的传主隐藏得较为成功,而有的传主则敞开心扉直抒胸臆.但正是这冲突的存在,使得古代自传具有浓烈而独特的生命意识.【总页数】6页(P79-84)
【作者】许菁频
【作者单位】浙江教育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中国古代文论在《文学概论》教材体系建构中的作用——以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为例 [J], 周薇
2.图像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应用——以汉代文学作品为例 [J], 尚斌
3.关于文学评论中如何辨析文本意义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问题--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例 [J], 许建平
4.多媒体技术在中国古代文学本科教学中的适度应用——以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本科教学为例 [J], 刘建欣
5."美国南方"在文学作品中的多重书写——以《押沙龙,押沙龙!》和《简·皮特曼小姐自传》为例 [J], 刘锦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仕与隐:唐宋文人典型个案研究
【摘要】:本文以“仕隐”关系为观照视角、以“文人心态”为论述途径,而落实于对经典作家的重新审视和评价。
首先从思想史角度梳理影响唐宋文人仕隐心态之思想渊源,认为《易经》以及儒、道两家有关隐逸思想的阐释,为唐宋文人之仕隐思想定下了基调,而魏晋玄学及陶渊明的思想观念及其处世哲学也深刻地影响了唐宋时期文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在思想史角度作出整体梳理的基础上,本文选取多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如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为典型个案,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家的个案研究,把握唐宋文人在仕隐观念、仕隐心态等方面的基本类型和格局,清理出他们在仕隐观念上各自的思想内涵和个性特征。
如王维的“无可无不可”思想的内涵及其对他处世行为的影响;白居易的“中隐”思想、苏东坡的“不必仕不必不仕”、王安石的“禄隐”思想等。
同时,本文在“仕隐”观念的梳理和文人心态把握的基础上,对唐宋时期经典作家作品作出或局部、或整体的重新评价。
如孟浩然,学界大都认为他是“真正的隐士”,但其实,积极求仕,贯穿了他的一生。
而我们从“隐士”“隐逸诗人”出发,将其框定在“田园山水诗人”这样的领域加以研究,显然不是准确解读孟浩然及其作品的真正途径。
再如对韦应物诗歌风格之评价,过去都从其人品之“高洁”出发,而将其风格定为“高雅闲淡”,但事实上韦应物一生多次的“闲居”并非“隐逸”,在仕途上也曾积极干求。
他的诗歌有少量作品有意学陶,也有不少作品追踪谢灵运以及其他六朝诗人,其诗风有
“流丽”一格;还有部分作品激昂慷慨,更非“闲淡”一格所可概括。
本文正是以这些经典作家的个案研究为主体,以“仕隐”观念为视角,以文人心态为途径,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研究来反映唐宋时期文人的独特面貌,试图通过这样的思路对经典作家之研究有所推进。
【关键词】:仕与隐唐宋文人心态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7.22
【目录】:摘要6-7Abstract7-10引论10-14第一章唐宋文人仕隐观念的思想渊源14-40第一节《周易》中的仕隐思想14-17第二节儒家的有关仕隐思想17-22第三节道家的有关仕隐思想22-25第四节魏晋玄学对唐宋文人仕隐思想之影响25-32第五节陶渊明隐逸之意义32-36第六节余论36-40第二章以隐为仕——孟浩然的仕隐心态40-56第一节读书、应举、献赋、干谒:一切为入仕41-46第二节漫游吴越的动机与目的46-51第三节关于”隐逸诗人”及其作品之再评价51-56第三章”无可无不可”——王维的仕隐思想56-79第一节《竹里馆》:历来的误读56-59第二节”亦官亦隐”辨正59-63第三节王维的”怀禄”以及”奉佛”“变节”问题辨正63-68第四节”情种”:王维诗歌的火热情怀68-73
第五节王维仕隐观及其思想渊源73-79第四章”隐逸”还是”闲居”——韦应物的仕隐心态79-99第一节”闲居”非”隐逸”80-88第二节作为循吏之韦应物88-94第三节关于韦应物诗风之”闲淡”94-99第五章”中隐”——白居易的仕隐心态99-135第一节从《放鹰》诗看白居易前期之仕隐心态99-109第二节忠州起复后之仕隐心态109-126第三节退居洛阳后的”知足”与”不足”126-135第六章”事与心违始乞身”——欧阳修晚年的仕隐心态135-157第一节孝亲与报国:欧阳修仕隐思想之基调136-142第二节”濮议”“飞语”对晚年欧阳修之打击142-147第三节王安石排挤说、疾病衰老说辨析147-157第七章”禄隐”——王安石的仕隐思想157-177第一节”得禄”“养亲”:王安石出仕动因之一157-162第二节”救时”“许国”:王安石出仕动机之二162-164第三节”修身以俟命,守道以任时”:王安石丰富的仕隐思想164-172第四节王安石晚年之仕隐心态172-177第八章”不必仕不必不仕”——苏轼的仕隐思想177-199第一节东坡之仕隐理想177-183第二节东坡之仕隐心态183-188第三节东坡难以归隐之成因188-195第四节余论195-199结语199-204主要引用与参考书目204-208后记208-209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