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影响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
学习策略
听者把在解析阶段所获取 的命题模型这种有关听力材 料的心理表征在以往听力经 验图式的帮助下通过与 大脑长时记忆中相关的知识 图式取得联系后,从而获取 对听力材料最终理解的
运用( utilization)
感知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输入语流的声信息 进行切分,从而能够确立语流构成词汇相互边 界完成对单词初步识别的一个过程
•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系统运用的各种 因素 •听力水平差异化的学生在听力过 程的感知、解析和运用三个核心阶 段的表现
环 境 因 素 学 习 者 因 素 学 习 风 格
性
别
1. 环境因素包括文化背景、英语学习条件、教学环 境、学习任务 2. 影响学习策略的因素有先天的、后天的,也有先天和后 天混合的。 3. 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的关系非常紧密,一方面学习 风格能够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Rossie-Le, 1995),另 一方面学习者也可以通过有意识地使用不同策略来拓 展自己的学习风格,增加自己学习风格的灵活性。
4.性别对外语学习策略的影响通常不是直接的。它通 过对学习风格的影响,间接影响了学习策略的使用
性别
学习风格
具体表现 对学习的社会情景很 敏感
试图得到总体印象 题 偏爱用直觉回答问
场依赖型
女 性
整体思维型 右半脑主导型 听觉型
偏爱与别人交谈、 讨论,喜欢小组活动 回答问题前喜欢先 思考,期望答案更准确
音位配列知识使用对比研究
“单词识别”(word-spotting)
英语的(C)(C)(C)V(C)(C) (C)(C)型音节结构
汉语是(C)V(C)的音节结构
wrestle
Ban
单词竞争机制作用对比研究
词汇竞争(lexical competition) 在语流中why choose/wai tʃuz/就 存在被切分为white shoes/wait ʃuz/的可能性,这就是由于该语流 中音位/t/身份的双重属性直接导致 了/wai/与/ uz/之间对音位/t/的竞争
学习策略论述题及答案
第八章学习策略1.什么是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来保证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措施。
这个定义有以下几个要点:(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主动使用措施和方案。
(2)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的基本条件。
(3)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一系列规则和技能系统构成。
(4)学习策略是可以通过教学来发展的。
2.有代表性的关于学习策略的成分及层次的观点有哪些?(一)尼斯比特等人的六成分说尼斯比特等人认为学习策略包含六种成分:质疑、计划、调控、审核、修正、自评。
并将这些学习策略要素按三个层次排列起来:第一层次是一般策略,其中包括态度和动机;第二层次是宏观策略,主要有调控、审核、修正和自评;第三层次是微观策略,主要有质疑和计划。
(二)温斯坦的四成分说温斯坦认为学习策略包含:(1)认知信息加工策略,如精加工策略。
(2)积极学习策略,如自我检查;(3)辅助性策略,如处理焦虑的办法;(4)元认知策略,如监控新信息的获得。
温斯坦基于这一划分,编制了学习策略量表,该量表中包括十个分量表,分别是:信息加工、选择要点、考试策略、态度、动机、时间管理、专心、焦虑、学习辅助手段和自我检查。
(三)丹塞伦的学习策略系统丹塞伦把学习策略划分成两大类,一是直接用来操作学习材料的基本策略。
包括获得和存储信息的领会与保存策略,提取和利用这些信息的策略。
二是用来维持适宜心理状态的辅助策略。
包括三个子策略:计划和时间安排、注意管理、监控和诊断。
在学习过程中,基本策略和辅助性策略是相辅相成的。
(四)迈克卡的学习策略分类系统迈克卡等人认为学习策略中包括着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大的部分。
认知策略是指学生用来加工和组织学习材料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来评估自己的理解、安排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监控自己的学习情况的等方面的策略;学习资源管理策略是用来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这些策略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密切关系。
小学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小学生学习策略
素
高年级小学生可以自觉地使用复述策略,并根据实际情况
对其进行调整。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使用某些精细加工策略
进行学习活动。
一、影响小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的因素
2.知识基础
(
一
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是以小学生对知识的
)
内
掌握为基础的,即小学生的知识越丰富,其对学
在
习策略的掌握和应用就越容易。
因
素
一、影响小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的因素
习策略。不会灵活运用学习策略,无法正确选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活动。
一、影响小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的因素
(2)动机归因。对学习结果的期 望不同,其动机归因就不同,所选 择的学习策略也不同。
(
一
)
内
在
因 素
(1)小学生掌握和运 用策略的意识性。
(3)动机水平的强弱。 动机较强的使用他们已经掌握的学 习策略解决问题;动机弱的不会主 动使用学习策略解决问题。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资源管理策略是指能够辅助学习者管理可用环境和可用资源的策略。可以帮助小学生适
应环境,并根据自身需要调节环境。
( 三
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社会支持管理策略等。
)
资 源
时间管理策略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有效利用学习资源的策略。
管
理
策
学习环境管理策略是指学生利用身边的环境和现有条件,设计有利于学习活动
略
开展的学习空间的策略。
努力管理策略是指小学生进行自我激励的策略,主要包括激发内在动机、 树立学习信心、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和自我奖励等。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
三
)
资
小学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学习策略
第十章学习策略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有效的学习者应当被看作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解释者和综合者,他能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存储和提取信息,努力使学习环境适应自己的需求和目标。
学习策略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尺度,是会不会学习的重要标志,是制约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和使用相应的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学习。
一、学习策略的界定在相关研究中,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的界定始终是一个基本的问题。
各种定义很多,大致可分为三种:①将学习策略视作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程序、方法或规则。
如(Duffy,1982)认为,“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平特里奇(P. Pintrich)认为是学生获得信息的技术或方法。
如梅耶(Mayer,1988)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有目的地影响自我信息加工的活动”,“是在学习活动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
"②视作对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加工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技能。
如P200加涅(1985)。
③看作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法与调控技能的结合。
如Dansereau(1985).如,尼斯比特(Nisbett,1986)认为,“学习策略是选择、整合、应用学习技巧的一套操作过程。
”P200 (Sternberg, 1983) (Dansereau,1985)以上不尽相同的定义,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
我国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的认为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等同。
我们将从学习策略与相关概念的辨析中来把握学习策略的涵义。
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一次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措施。
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是有区别的:(1)具体的学习方法与具体学习任务相联系,有较强的情境性,而学习策略既与具体任务相联系,又与一般学习过程相联系;(2)学习方法经学习者反复运用,熟练掌握后,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往往凭习惯加以运用,而学习策略则是学习者经过对学习任务,学习者自身特点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反复考虑之后才产生的方案;(3)具体的学习方法可以用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但不考虑最佳效益,而学习策略则是以追求最佳效益为基本点的。
学习策略的培养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策略的培养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学习是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学习策略的培养则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
学习策略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有意识的、目标导向的行为,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探讨学习策略的培养方法以及影响学习策略的因素。
首先,学习策略的培养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只有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并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从而培养学习兴趣。
第二,提高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它可以促使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坚持不懈地追求这些目标。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设定适当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第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学习策略的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规律和方法。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定时复习、积极思考和总结等。
第四,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学习的外在条件,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支持。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参观实地、参加课外活动等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其次,学习策略的培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个体差异是影响学习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认知风格、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因此他们在选择和运用学习策略时也会有所差异。
其次,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策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学习环境包括教学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它们会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一个积极、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使他们更主动地运用学习策略。
再次,学科特点也会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各不相同,因此学生在学习不同学科时需要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
3。影响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
影响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认识和研究这些影响因素,有利于教师在“教”和引导学生在“学”的活动中有意识地控制或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对于加强学习策略训练的针对性,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果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
学和教是教学活动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影响学生对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也主要来自于学习者和教师两方面。
一、学习者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者本身。
来自于学习者的因素主要有:(一)年龄特征学生的认知能力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学习策略的自发掌握按照年龄的发展可分为学前期、小学时期和初高中三个不同时期。
处于学前期,儿童尚不能自发地掌握学习策略,即使自发地使用了某种策略,常常是无意识的。
小学期的儿童,已能自发地掌握许多策略,但常常仅限于比较简单的策略,且他们常常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些策略来提高学习效率。
如果教师能给予学生策略运用的清晰指导,则有助于他们对策略的运用。
初、高中时期的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知识领域,可以自发地形成策略,自觉地运用适当的策略改进自己的学习,并能根据任务的需要来调整策略。
例如,对复述策略的研究基本上体现了以上策略的形成发展趋势,即5岁以下的儿童,缺乏足够的、合适的复述策略;6至10岁的儿童在一定的指导下可以使用复述策略,但不能自发产生有效的复述策略,也就是说他们有合适的策略,只是不会自发使用;11岁以上的儿童可以自发使用复述策略,并不断改正自己的复述行为了汪安圣主编:《思维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3月版,第385页。
此外,策略的复述程度不同,形成策略的年龄阶段也有差异,越是比较复杂的策略,形成的年龄越晚。
例如,根据材料重要性的差异,给予不同程度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策略,研究表明,5年级学生仍不善于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概念。
按年龄阶段分析学习策略的形成,仅是指学生自发形成策略的过程。
如果进行教学训练,学生可适当提前获得相应的学习策略。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学习策略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八章学习策略[单选题] 1、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A 组织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 复述策略D 元认知策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这是记忆术的一种方式,属精细加工策略。
[单选题] 2、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A 谋划策略B 调节策略C 监视策略D 组织策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并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单选题] 3、对知识最好的复习方法是()。
A 有意识记B 多种感官参与C 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D 画线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是对知识的最好复习。
[单选题] 4、组织策略属于()。
A 精加工策略B 认知策略C 元认知策略D 调节策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单选题] 5、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包括()。
A 意识和能力B 规则和技能C 认知策略D 经验和方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见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单选题] 6、组织策略属于()。
A 精加工策略B 认知策略C 元认知策略D 调节策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单选题] 7、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A 组织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 复述策略D 元认知策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这是记忆术的一种方式,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单选题] 8、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
A 复述策略B 理解—控制策略C 精加工策略D 组织策略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单选题] 9、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利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巩固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第七章学习策略
第五节 思考:
学习策略的教学
有些什么主要因素影响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
一.影响学习策略使用的因素
1.主体体验
即通过尝试、应用而获得的关于具体策略的情感、 价值、态度等方面的认同。 2.自我效能感 3.可用性缺陷(弗拉维尔,Flavell,1970) 即个体不知道某一策略因而不会使用该策略。 4.产生性缺陷 即个体不知道在何条件下使用某策略。 5.学习策略的适用性
判断下列各属于何种元认知知识
1、我知道自己的记忆力比别人差 2、做选择题要比填空题容易 3、我的社会适应能力比他强 4、谐音法适合记圆周率而不适合记外语单词 5、读懂一篇文章与按此文章的格式写出一篇文章 的难度是不同的 6、学习新知识时选用过度学习有助于减少遗忘
二.元认知策略
1、计划策略 通过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 待回答的问题及分析如何完成任务等,学习者 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调整的策略。 例如 预测读完一本书要花多长时间; 考前复习时,考虑某科需要复习的程度等。
四.学习策略教学的条件
1.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 2.元认知发展水平 3.练习的一致与变化 4.学习归因方式 5.自我效能感
讨论与思考
• 有人认为,学习策略教学可能使学生养 成过于机械的问题解决作风,且这样的 教学常常对优生的帮助不大。 • 你怎么看?
2.监视策略
领会监控:学习者在学习中注重根据已有的领会 目标监控学习,提高领会水平。 例如,变化阅读速度、容忍模糊、猜测、重读较 难的段落等。 注意监控:学习者在学习中对自己的注意力进行 自我管理与调节。 例如,采取措施抑制分心、阅读时插入提问等。
3.调节策略
即对选择和使用的学习方法加以监控, 以保证该策略能有效地运用。 例如 调节阅读速度、使用应试策略等。
影响俄语专业零起点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的因素分析
用俄语学习策略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文章从俄语学习者 内 部心理 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方面, 对影响俄语专业零 起 点学生 学习策略运 用的主要 因素进行 了详 细的分析 与论述 , 为俄语教学及 俄语 学习 提 供 了理论依据 。 关键 词 : 俄语 学习策略 ; 零起 点学生; 影响 因素
有 目的的 、 有计划 的刺激 反应 和强化 记忆 的机械 操练 , 俄
语知识就 不能转化 成 自动化 的熟巧 。在理 解俄 语课 文 的 基础上 , 背诵课 文是一项 不错 的任 务 。第 四, 思 维是 人 脑
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 是智 力活动 的方法和 核
适当地保 持注意 的稳定 性 , 专 心致 志地学 习 , 才能 保证 学
识 。燕 国材认 为 , 智力是保证人 们有效地进 行认知活 动的
一
动的表情 、 手势等 直观语 言组 织教 学 , 可 以使学 习 者在 真
实的俄语课堂教学情境 中进行言 语交 际 , 是培养 俄语思 维 的理想途径 。在俄语起点教学 中 , 看幻 灯片 , 听同 步录 音 ,
系列 稳定心理 特点 的有 机结合 。它 由注意 力 、 观察 力、
学习者的观察能力对俄 语教学具有重 要意义 , 俄语 教师应
在俄语学 习 中 , 智 力 因素 和 非智 力 因素 都 会参 与其
中。李 国辰指 出 : “ 双主观 、 双智观是俄语教学理论 之本 。 ” 这里 的“ 双主” 指教 师和学 生均 为 主体 ; 而“ 双 智” 则指 教 师与学 生的智力 活动 和非智 力活 动。在论述 二者 相关 性
学校项目学习的影响因素、形式与实施策略
学校项目学习的影响因素、形式与实施策略一、内在因素1.年龄特征,不同年龄儿童对学习策略的自发掌握是不同的。
儿童对学习策略的自发掌握也可以根据年龄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学前时期、小学时期和高中时期。
2.智力水平,学生的智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
3.原有知识背景、学生原有知识背景与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4.学习归因风格,学生的归因风格对他们的学习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学生的归因有两种方式: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归因作为一种强大的人格特征,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动机来影响他们对学习任务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
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消除他们的归因错误,形成他们积极的归因方式,以促进他们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应用。
5.自我效能感,学生自我效能感对掌握和使用学习策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生掌握和使用策略的意识、学习的兴趣、学习目标的差异和对材料的敏感性上。
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学生只有对自己的学习有了明确的提高意识,有了掌握学习策略的强烈愿望,才会主动发现和总结使自己学习成功的策略,外训的策略才能迅速内化为自己的策略。
6.元认知发展水平,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属于自我意识的范畴。
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应用有很大的影响。
几乎任何策略的掌握和运用都与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如果任何策略的应用达到了元认知水平,那么这种策略的应用也会达到更高的水平。
二、外在因素1.学习材料,学习材料的难度是影响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的重要外部因素。
与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即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密切相关。
学习材料的难度影响学生对学习策略的使用。
2.学习时间的长短,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并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完整行为,必须有足够的学习时间进行训练。
3.教学信息的反馈调节。
反馈是所有信息交换系统的调节机制。
没有反馈信息系统,就不可能进行监管。
4.教师因素,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师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教师的策略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
学习策略
根据学习策略的构成成分,把学习策略分为情感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情感策略与专注、态度、动机等因素有关,专注是其主要因素。
认知策略主要指对信息的有效识别、理解、保持和提取。
元认知策略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
简单地说就是个体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干什么、干得怎样及其情感体验,元认知策略在策略学习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包括学习目标的确定与修改、学习策略的采用与取舍、基本策略运用的控制、评价或纠正,学习结果的检查与反馈,以保证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
鉴于元认知策略的作用,有的学者认为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均是学习策略的核心成分,两者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影响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认识和研究这些影响因素,有利于教师在“教”和引导学生在“学”的活动中有意识地控制或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对于加强学习策略训练的针对性,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果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
学和教是教学活动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影响学生对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也主要来自于学习者和教师两方面。
一、学习者因素(一)年龄特征(二)知识基础(三)智力水平(四)动机强度二、教师因素(一)教师经验(二)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三)教学时间的多少(四) 教学信息的反馈调综上所述,学习策略的成功掌握与应用,我们以为应该注意考虑如以下因素:1.学习策略的教学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传授与他们思维发展水平,知识基础相适应的策略,这样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
2.学习策略的教学对不同学生应有所侧重。
对智力中等的学生应着重教给相应策略,对智力发展较差的学生在教学策略时,还要多进行练习,并要注重策略的使用条件和范围的教学,以促使他们能根据需要,有效地选择学习策略。
3.教师要善于把内隐的学习策略外显化、展开化、程度化,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才有利于学生接受。
同时应激发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的愿望,把外部要求变为内部动力。
东北师大教育心理学经典试题(完整版)
+++++++++++++++++++++++++++++++++++++++++++++++++++++++++++++++东师考试经典复习题(考试必备)+++++++++++++++++++++++++++++++++++++++++++++++++++++++++++++++第一章知识的表征与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名词术语】前摄抑制:指先前学习对后即学习的干扰。
倒摄抑制: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干扰。
元认知:个体拥有的关于认知过程的知识和对认知过程的控制。
【问答题】1、短时记忆,感觉记忆,长时记忆的概念及特点。
答:感觉记忆是第一个信息贮存库,他将来自环境中的刺激信息直接保留,直到他们受到注意并得到进一步的加工。
感觉记忆具有以下特点:○1保留在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以它在外部世界中的相同形式存在,是一种未被加工的状态。
○2感觉记忆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但如果加工过程不立即开始,记忆痕迹将迅速消退。
工作记忆(短时记忆)是第二个信息贮存库,其中保留的是个体正在有意识的思考着,使用着或工作着的信息。
它有以下特点:○1保持时间短,超过20——30秒,信息或者消失,或者受到进一步加工过转入长时记忆。
○2容量有限,在有限时间内只能记住5-9个独立的信息单位。
○3信息处于与激活状态,工作记忆中的信息正在被个体思考着,使用着,意识着。
长时记忆是一个长期的信息存储库。
来自工作记忆的信息,经过维持性复述,精制性复述和组织后都进入长时记忆存储。
它具有以下特点:○1保持时间长○2容量巨大○3未激活状态,当我们需要时,他们就被激活为我们使用,这时,信息又从长时记忆转入工作记忆状态。
2、什么是遗忘,遗忘曲线解释的遗忘规律,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答:遗忘是指记忆信息的消失或不能提取。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规律是,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其基本规律是立即开始,先快后慢。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时间○2学习材料的性质,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遗忘的慢。
影响学习策略的因素1
影响学习策略的因素1.发展水平2.能力差异:3.动机差异
简述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
①学校应该鼓励学生们发现他们自己的猜测的价值和改进的可能性②发展学生们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
③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们独自运用各种题材④培养“经济地使用思想”。
⑤发展理智上的忠诚。
简述科尔伯格划分的道德发展阶段。
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措施。
(一)关注知识经验,完善认知结构1.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丰富性;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与组织性;3.原有知识经验的可利用性。
(二)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三)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学习策略
第八章学习策略1.什么是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来保证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措施。
这个定义有以下几个要点:(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主动使用措施和方案。
(2)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的基本条件。
(3)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一系列规则和技能系统构成。
(4)学习策略是可以通过教学来发展的。
2.有代表性的关于学习策略的成分及层次的观点有哪些?(一)尼斯比特等人的六成分说尼斯比特等人认为学习策略包含六种成分:质疑、计划、调控、审核、修正、自评。
并将这些学习策略要素按三个层次排列起来:第一层次是一般策略,其中包括态度和动机;第二层次是宏观策略,主要有调控、审核、修正和自评;第三层次是微观策略,主要有质疑和计划。
(二)温斯坦的四成分说温斯坦认为学习策略包含:(1)认知信息加工策略,如精加工策略。
(2)积极学习策略,如自我检查;(3)辅助性策略,如处理焦虑的办法;(4)元认知策略,如监控新信息的获得。
温斯坦基于这一划分,编制了学习策略量表,该量表中包括十个分量表,分别是:信息加工、选择要点、考试策略、态度、动机、时间管理、专心、焦虑、学习辅助手段和自我检查。
(三)丹塞伦的学习策略系统丹塞伦把学习策略划分成两大类,一是直接用来操作学习材料的基本策略。
包括获得和存储信息的领会与保存策略,提取和利用这些信息的策略。
二是用来维持适宜心理状态的辅助策略。
包括三个子策略:计划和时间安排、注意管理、监控和诊断。
在学习过程中,基本策略和辅助性策略是相辅相成的。
(四)迈克卡的学习策略分类系统迈克卡等人认为学习策略中包括着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大的部分。
认知策略是指学生用来加工和组织学习材料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来评估自己的理解、安排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监控自己的学习情况的等方面的策略;学习资源管理策略是用来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这些策略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密切关系。
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与指导研究
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与指导研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因此,对于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与指导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与分类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它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
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如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等。
复述策略有助于加强记忆,比如多次重复背诵知识点;精细加工策略通过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联想来帮助记忆,像举例说明、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组织策略则是对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形成知识体系,例如制作思维导图。
元认知策略是对认知的认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计划策略是在学习前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监控策略是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视和评估;调节策略则是根据监控的结果对学习进行调整和改进。
资源管理策略涉及对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管理,比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有效地利用学习资料。
二、学生学习策略培养与指导的重要性1、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够让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例如,学会运用组织策略将知识点系统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和记忆,从而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他们能够更加独立地规划学习、监控学习进程和调整学习方法,逐渐摆脱对教师和家长的过度依赖,成为自主学习者。
3、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当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策略取得进步和成功时,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
4、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在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具备良好的学习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新知识和新环境,为未来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策略作者:杨育红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年第04期摘要:学生的学习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讲究一定的学习策略。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科学习的效益呢?我们认为。
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而掌握学习策略则是学会学习的必由之路。
本文通过对学习策略的定义、分类。
深入分析影响学习的因素及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学习策略;新课程;影响因素;培养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4-0071-03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学习是高效的,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的学习效率却总是有高低之分,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如何更好地进行学科教学。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科教学的效益呢?我们认为,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掌握学习策略则是学会学习的必由之路。
一、学习策略的涵义学习策略是指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运用和调整,特别是指依据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而对学习方法进行选择、运用与调整。
我们认为,要给学习策略下定义,就必须首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分析。
学生所从事的学习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获取信息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
这两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获得信息的学习与问题解决的学习都包含着一系列的技能成分,比如,如何理解并记忆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如何使新学习的知识与原有经验相互整合?以及如何有效地调控自己的认知过程来促进问题的解决?同时。
获得信息的学习又为解决问题的学习提供了相应的知识准备。
在解决问题的学习中,学习者要通过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在自己心理结构中选择适当的知识与技能,通过认知加工,最终解决相应的问题。
而要想使这两类学习活动有效并且取得成功,就必须掌握相应的促进学习的策略。
学习策略的作用就是调节学习活动进程,保证学习活动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学习策略”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学习策略是行动的过程。
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
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每个人都希望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成绩和进步。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在学习中表现出色,而有些人却遇到了困难。
事实上,学习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并提供对应的应对策略。
一、个人因素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效果的决定因素之一。
缺乏充足的学习动力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或兴趣,那么他们将很难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
应对策略:学习者应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方式。
可以设定可量化的目标,并制定有序的学习计划。
此外,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与同学交流,也能增加学习动机。
2.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每个人在认知能力上存在差异,这会影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一些学生可能更容易掌握新知识,而另一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应对策略: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的认知风格,并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如果发现某个学科或概念难以理解,可以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
此外,适当进行认知训练和思维技巧的提升,也能够提高学习效果。
3.时间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是学习效果的关键。
如果学生无法合理规划时间,可能会导致学习任务拖延或效率低下。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干扰因素,如社交媒体、游戏等,这些因素会使时间管理变得困难。
应对策略:学生应该掌握良好的时间管理技巧。
可以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设定合理的目标和截止日期。
同时,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避免浪费。
禁用或限制社交媒体和游戏时间,专注于学习任务。
二、学习环境因素1.学习场所学习场所对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学生在嘈杂、杂乱或不适宜学习的环境中学习,会影响他们的专注力和学习效果。
此外,缺乏舒适的座椅和适宜的照明条件也会对学习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策略:学生应该选择安静、整洁、光线明亮的学习场所。
可以选择图书馆、自习室或安静的房间作为学习场所。
此外,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座椅和桌子,保持良好的坐姿。
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作者:齐明君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7年第06期[摘要]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的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
我们认为这正是英语课程改革中教师与学生必须共同注重的重要的方面,也只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和调整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课程。
[关键词]学习策略教师学生素质教育英语教学在我国仍处于一种较被动尴尬的局面,英语教学与学习仍是一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收效较低的庞大工程。
因此,对学习者全面进行英语学习策略培训,帮助他们构筑自主学习的平台,提高英语学习成效,是广大英语教师与相关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学习策略的特征在研究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对学习策略的特征界定是一个基本的问题。
时至今日,关于学习策略的特征定义尚无定论,不同的研究者持有不同的观点。
我们认为学习策略的一些概念与特征为:学习策略是学习第二语言的普遍方法和特殊技巧的结合;学习策略倾向于问题解决,即学习者运用策略来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如果学习者被要求注意自己的行为思考,他们知道自己所用的策略,可以认出他们的构成;学习策略包括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学习策略既可运用于第一语言,也可运用于第二语言;有些学习策略是行为的,有些是精神的,因此有的学习策略可以直接观察到,而有些不能。
二、影响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的因素影响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的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内在的因素,二是学生外在的因素。
内在的因素,包括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个性特质、智力水平、学习动机、原有知识背景、学习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以及元认知水平;而外在的因素包括学习材料的难度、学习时间的长短、教学信息的反馈调节、教师因素及家庭背景等。
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影响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
三、英语教学中学习策略的运用方法与措施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能力。
“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所采取的行为或活动”。
学习技巧和心理因素的关系
学习技巧和心理因素的关系学习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但学习的目的大多相同,希望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学习技巧之外,心理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一个人的学习效果。
学习技巧是指通过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标的能力。
而心理因素则是指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情绪对学习的影响,包括自信心、动机、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方式以及情绪等因素。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技巧和心理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它们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技巧促进心理因素的提高学习技巧对于心理因素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合理有效的学习技巧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从而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例如,如果一个人掌握了良好的阅读技巧,可以快速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同时增强了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因此,学习技巧的提高可以通过促进心理因素的提高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心理因素影响学习技巧的应用心理因素对于学习技巧的应用也起着重要的影响。
人的心理状态、情绪、思维方式和动机等因素都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例如,如果一个人心情沮丧、自信心不足、情绪不稳定,即使掌握了高效的学习技巧,也难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此外,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充沛的注意力也是应用学习技巧的重要条件。
因此,心理因素的稳定和提高可以直接影响学习技巧的应用。
三、学习技巧和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例子学习技巧和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可以具体体现在不同的学科和学习内容中。
例如,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了解题技巧很重要,同时良好的自信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也可以提高数学成绩。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良好的阅读技巧和词汇积累对于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非常关键,同时具备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情绪稳定也能够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四、关注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关注心理因素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技巧,还需要关注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认识和研究这些影响因素,有利于教师在“教”和引导学生在“学”的活动中有意识地控制或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对于加强学习策略训练的针对性,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果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
学和教是教学活动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影响学生对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也主要来自于学习者和教师两方面。
一、学习者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者本身。
来自于学习者的因素主要有:(一)年龄特征学生的认知能力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学习策略的自发掌握按照年龄的发展可分为学前期、小学时期和初高中三个不同时期。
处于学前期,儿童尚不能自发地掌握学习策略,即使自发地使用了某种策略,常常是无意识的。
小学期的儿童,已能自发地掌握许多策略,但常常仅限于比较简单的策略,且他们常常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些策略来提高学习效率。
如果教师能给予学生策略运用的清晰指导,则有助于他们对策略的运用。
初、高中时期的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知识领域,可以自发地形成策略,自觉地运用适当的策略改进自己的学习,并能根据任务的需要来调整策略。
例如,对复述策略的研究基本上体现了以上策略的形成发展趋势,即5岁以下的儿童,缺乏足够的、合适的复述策略;6至10岁的儿童在一定的指导下可以使用复述策略,但不能自发产生有效的复述策略,也就是说他们有合适的策略,只是不会自发使用;11岁以上的儿童可以自发使用复述策略,并不断改正自己的复述行为了汪安圣主编:《思维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3月版,第385页。
此外,策略的复述程度不同,形成策略的年龄阶段也有差异,越是比较复杂的策略,形成的年龄越晚。
例如,根据材料重要性的差异,给予不同程度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策略,研究表明,5年级学生仍不善于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概念。
按年龄阶段分析学习策略的形成,仅是指学生自发形成策略的过程。
如果进行教学训练,学生可适当提前获得相应的学习策略。
(二)知识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是以对知识的掌握为基础的,即学生的知识越丰富,学习策略的掌握和应用就越容易,反之亦然。
例如,实验证明,已有知识会影响学习策略的使用效果(Willoughby等,1994)年。
实验中向大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材料,这些材料对大学生来说,他们有的具有丰富的知识基础,有的则知识基础贫乏。
把他们分成四组,分别要求他们在学习时做到:①自己提出“为什么”问题(精加工提问组);②创造出带有相互作用性质的表象(想象组);③运用关键词创造相互作用性质的表象(关键词想象组);④出声朗读(重复组)。
实验结果证明,当学生具有良好的已有知识基础时,精加工提问是最有效的策略。
张庆林主编:《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303页。
尤其是学科学习策略的掌握更与学习者的知识基础有关。
如笔者曾对小学生进行的解题思维策略训练研究表明,知识基础中等的学生受益最大,而差生受益不明显。
刘电芝:《通过解题思维策略训练,提高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通讯,1989年5第5期。
究其原因主要是差生不仅缺乏理解策略,相应的数学基本知识也差,因此仅训练解题策略,相应的知识基础跟不上,也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智力水平学生的智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的状况。
弗拉维尔的研究表明,学习策略的掌握存在两种缺陷:一是具备性缺陷,即学生根本不具备相应的学习策略;二是应用性缺陷,即学生已具备相应的学习策略,但在需要的时候,不知道如何选用或使用相应的策略。
学习策略的教学训练表明,智力发展优秀的学生往往通过对教师日常内容讲解的揣摸与自己解题经验的总结,通常已自发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智力发展中等的学生,往往是在教师明确、具体的提示下,或通过学习策略的具体学习,才能获得学习策略。
而智力发展较差的生学,不仅需要教师的具体帮助、明确的讲解,常常还需要反复练习才能依样画葫芦,机械运用习得的学习策略,而一旦任务内容、情景有变化,就不知道如何选用相应的学习策略,或使用的策略常常不适用于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
结合弗拉维尔提出的两种缺陷进行分析,可见智力发展中等的学生主要存在具备性缺陷,而智力发展较差的学生既存在具备性缺陷,也存在应用性缺陷。
(四)动机强度学生的动机强度对掌握和应用学习策略也有较强的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学生掌握和运用策略的意识性,学习的兴趣和对材料的敏感程度上。
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只有当学生有改进学习的明确认识,有掌握学习策略的强烈愿望时,才会积极地去发现、总结学习得以成功的策略。
外在训练的策略也才能迅速地内化为自身的策略。
同样,对学习知识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会克服种种困难,去寻求尽快大量获取知识的手段。
故有人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此外,学生的动机如何,决定着他们选择什么样的学习策略,决定着他们使用这些策略的效果。
比格斯(Biggs)的一项研究表明,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和使用机械学习策略,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和使用有意义的起组织作用的策略;动机强烈的学生倾向于经常使用他们已掌握的学习策略,动机弱的学生对学习策略的使用不敏感。
邵瑞珍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版,第122页二、教师因素教学作为一种认识,主要体现为学生的认识,因而有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之说。
但是,在教学中,学生认识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由教师引导进行的,因而在学习生对学习策略获得、选择和应用方面,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一)教师经验教师的经验对学生掌握学习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经验丰富,能对学生获得和运用学习策略产生这样一些作用:①善于识别重要的学习策略,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能清楚地认识哪些学习策略对某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哪些学习策略对某类材料的学习是不可缺少的,从而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任务的需要,行之有效地教给学生适宜的策略;②善于不断寻求新的学习策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学习策略也在不断地被创新、被发现,有经验的教师能根据教学所需不断地探讨、寻求新的学习策略,并及时提供给学生,使他们掌握更多的高效率学习策略;③善于选择适合的学习策略训练材料,首先选择的材料应具有贴近性,即所选材料贴近学生认知特点、个性特点和他们所学的材料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其次,选择的材料应具有典型性,即材料典型,既能充分说明所训练的学习策略,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看就难以忘怀,便于联想与记忆;④善于将教学内容的“隐含”要求,转化为显现要求,将策略明确地、有意识地教给学生;⑤能适时地运用教学的外部要求,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策略的意识水平,当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意识处于无意识水平时,教师能有效激发其学习的意识性,当学生学习、运用学习策略处于潜意识水平时,教师能促使其向有意识水平转化,自觉地、明确地运用学习策略,改进、提高自己的学习,进而能自我总结、积累学习策略,自我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
(二)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学习策略是一种内隐性学习技能。
教师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决定着学生学习策略的掌握以及运用的程度。
会恰当使用教学方法的教师,其对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的作用在于:①对教学过程的特点有深透的了解,因而能在关键的环节和关键的时候给学生授以必要的策略;②在策略教学中能采用启发式教学,不包办代替,不搞填鸭式、注入式教学,只在某些节骨眼上稍加点拨,从而对学生起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作用;③能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有效展示内隐学习策略,压缩思考过程,善于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把连续的思考过程步骤化,使学生有实例可仿,有程序可依,便于学习与掌握;④能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以及教学任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时间的多少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掌握,不是即时性的一次完成的行为,必须要有足够的教学时间加以训练。
学生对学习策略的认识,是个渐进的过程,有些深层次的较复杂的策略还须反复训练才能掌握,因而教师往往要花较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训练。
教学实践充分证明,没有足够的教学时间,学生运用学习策略就难以达到自动化水平,学习策略的掌握未达到自动化水平,也就难以实现策略的迁移。
(四)教学信息的反馈调反馈是一切信息交流系统的调控机制,如没有反馈信息系统,就不可能进行调控。
反馈可分外反馈和内反馈,外反馈是来自于学习者以外的反馈,如教师的反馈、家长的反馈;内反馈即是学习者的自我反馈。
研究表明,学生的年龄越小,自我反馈能力越差。
弗拉维尔等人(1970年)曾做了这样一个反馈实验:要求儿童预测自己的记忆广度,结果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儿童预测很不精确,一般偏向于过高估计自己能记住的数目;而小学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对自己记忆数目的估计就比前者精确得多。
鉴于此特点,对年龄小的和元认知水平发展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学习策略掌握得怎样,应用得如何,通常自己是难以清楚了解的,因此,特别需要加强外部反馈,特别是教师的反馈。
外部反馈要做到及时、多次。
及时反馈能使学生迅速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与进步、及时矫正缺点与错误。
及时矫正,有助于避免错误的习惯化。
多次反馈,不断地给学生以肯定、否定,才能使学生不断地调节学习过程,达到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的目的。
在坚持进行及时、清晰的外部反馈的同时,要注意逐渐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发展学生的自我反馈。
综上所述,学习策略的成功掌握与应用,我们以为应该注意考虑如以下因素:1.学习策略的教学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传授与他们思维发展水平,知识基础相适应的策略,这样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
2.学习策略的教学对不同学生应有所侧重。
对智力中等的学生应着重教给相应策略,对智力发展较差的学生在教学策略时,还要多进行练习,并要注重策略的使用条件和范围的教学,以促使他们能根据需要,有效地选择学习策略。
3.教师要善于把内隐的学习策略外显化、展开化、程度化,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才有利于学生接受。
同时应激发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的愿望,把外部要求变为内部动力。
4.在策略教学初期或以年龄小的学生为教学对象时,应侧重加强及时、明晰的外部反馈,并逐步从以外反馈为主过渡到以学生的内反馈为主,使学生真正学会自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