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课程标准
跨文化教育教案
跨文化教育教案一、引言跨文化教育是指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促进不同文化间相互理解、认同和尊重的教育方式。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跨文化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教案旨在为教师制定一套有效的跨文化教育教案,以帮助学生增强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尊重和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3. 增强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4. 培养学生的多元视角和全球意识。
三、教学内容1.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信仰;2. 学习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技巧;3. 探索自身文化背景和身份认同;4. 分析全球问题,培养全球意识。
四、教学策略1.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跨文化交流;2. 视觉辅助:使用图片、视频等教具,帮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模拟跨文化交流;4. 讨论引导: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跨文化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跨文化教育的背景和目标,鼓励学生思考多元文化的益处,并引导学生讨论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应对不同文化之间的挑战。
步骤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信仰(2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信仰。
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分享自己了解的文化,并对比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步骤三:学习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技巧(3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技巧,如尊重差异、保持开放心态、主动了解对方文化等。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跨文化交流场景,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交流。
步骤四:探索自身文化背景和身份认同(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身份认同,并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习俗。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步骤五:分析全球问题,培养全球意识(4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全球问题,如气候变化、贫富差距等,引导学生通过全球视野来思考和分析这些问题,并帮助学生意识到个体的行动对全球产生的影响。
最新英语课程标准:2023年版义务教育
最新英语课程标准:2023年版义务教育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2023年版义务教育的最新英语课程标准。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沟通技巧,确保他们具备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英语语言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内容初级阶段1. 学习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掌握简单句和基本日常用语。
2. 学习基本的听力和口语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问答和对话。
3. 阅读简单的英语短文,理解基本意思,并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
中级阶段1. 扩大词汇量,学习更复杂的语法结构,能够使用更多的句型表达。
2. 提高听力和口语技能,能够进行日常生活和学习相关的对话和交流。
3. 阅读中等难度的英语文章,理解主要内容并能进行简单分析。
4. 进行简单的书面表达,包括写作短文和日记等。
高级阶段1. 深入学习高级词汇和复杂的语法知识,能够灵活运用于口语和写作中。
2. 提高听力和口语技能,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学术和专业交流。
3. 阅读各类英语文献和资料,理解并分析其中的观点和论证。
4. 进行较为复杂的书面表达,包括写作议论文和研究报告等。
教学方法1. 结合实际情境进行语言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2. 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的互动和合作。
3. 使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果和学习趣味性。
4.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评估方法1. 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口语表达、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等。
2. 结合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3. 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能力考试,评估其在国际交流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结语最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他们未来面对全球化挑战做好准备。
教师应根据标准要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支持。
备课教案第一章跨文化交际
备课教案第一章跨文化交际一、引言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下的个体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下,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在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教案的第一章将介绍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原则和意义,并提供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跨文化交际的概念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下,个体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跨文化交际涉及到语言、文化、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个体需要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同时要注意自己在交际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态度。
三、跨文化交际的原则1.尊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包括语言、礼仪、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不应该对对方的文化进行歧视或偏见。
2.适应变化:在跨文化交际中,个体需要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情境。
需要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便更好地与对方进行交流。
3.建立共同语言:虽然语言可能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障碍,但个体可以通过学习对方的语言,或者使用一种中性的语言来建立共同的语言,从而更好地进行交流。
4.接纳多样性:在跨文化交际中,个体需要接纳不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
要意识到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特点,不应该将自己的文化观念强加于他人。
四、跨文化交际的意义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有助于消除文化冲突和误解。
在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社会,并且能够为未来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提供基础。
五、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多元文化教育:在教学中注重引入多元文化的内容和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特点。
2.语言对比学习:通过对比不同文化下的语言差异,帮助学生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3.资源共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化和经验,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交流。
4.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应对文化差异和问题。
《国际传播》课程标准
《国际传播》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国际传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理解国际传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分析国际传播现象,并提升学生在跨文化环境中的有效传播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国际传播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2. 深入理解国际传播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3. 分析国际传播对全球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多方面影响。
4. 培养在跨文化语境下进行有效传播的实践技能。
三、课程内容1. 国际传播基础定义、历史背景与发展趋势。
国际传播的主要特征和战略。
2. 国际传播理论文化帝国主义、全球化理论等。
跨文化传播的理论框架。
3. 国际传播方法媒体研究、跨文化传播的实证研究方法等。
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的技巧。
4. 国际传播的影响对全球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深远影响。
国际传播中的伦理和法律议题。
5. 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实战模拟与策略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讲授:系统介绍国际传播的理论和实践。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深化对国际传播现象的理解。
3. 案例分析:运用实际案例,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地考察:如有可能,组织学生参观国际媒体机构,增强实践经验。
五、教学评价1. 平时作业与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和参与度。
2. 小组项目和报告:检验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材料与资源1. 教材:《国际传播学:理论、历史与实践》等。
2. 参考书籍:《全球传播: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传播》等。
3. 学术期刊和网站: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
七、课程特色与亮点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不仅涵盖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2. 国际化视野:通过分析全球范围内的传播现象,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3. 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专注于提升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沟通技巧和策略。
通过《国际传播》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国际传播的内涵与外延,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跨文化交际课程标准
《跨文化交际》课程标准英文名称: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适用专业:英语(普通) 学分数:1一、课程性质“跨文化交际”是国家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所规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在我院英语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属于专业模块课程,是专业基础系列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外语实践技能,拓展外语以及相关商务知识,提升全面素质和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理念1、课程所属学科分析“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属于“文学”门类,其一级学科为“外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为“英语语言文学”。
本课程是根据教育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修课程,侧重毕业论文写作一系列步骤的理论讲解和实践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毕业论文写作的科学方法。
2、课程授课对象分析本课程面对的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四年级的学生,在前三年里学生们已经对“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美文学及选读”、“英语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西文化”、“英美小说选读”、“文体学”、“英语教学法”等专业基础课程有了系统的学习。
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本课程从论文选题、查阅文献、开题报告写作和论文写作等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研究和创造能力,进而以统观全局的思想、清晰的思路和规范的格式完成论文写作。
3、课程内容选择分析本课程的框架结构是根据授课对象和授课任务安排的,主要包括开题报告、文前文本、正文文本、文后文本的写作方法,以及资料搜集、整理等技巧。
课程重点内容包括论文摘要、文献综述、论证和结论。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用规范、流畅的语言和正确的格式撰写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的acknowledgements、abstract、table of contents、the literature review in the Introduction、the form of the chapters、conclusion 和bibliography,以及如何查阅资料等。
2024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2024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4年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是中国教育部发布的一项有关高中历史教育的指导性文件。
该文件旨在通过全面、系统地介绍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上明确了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即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跨文化交流、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这一指导思想要求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任务解决能力,以及向学生传递历史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2024高中历史学科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倾向于“全球指向、综合视野、扩大视野”,并提出了探究历史问题和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
在2024年版中,更加强调了“跨文化交流”和“批判性思维”两个方面,增强了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在历史思维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历史解释和分析、识别历史事件中的因果关系、理解历史观念和价值观。
在跨文化交流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现象和问题,并开展跨文化交流与对话。
在批判性思维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历史理论的评价和批判,能够分析历史事件和观点的多元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创新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具备创新和创造的能力。
在社会责任感方面,要求学生具备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关注社会问题,并探讨历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求。
教学内容方面,要求教师要全面、系统地讲授历史知识,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
教学方法方面,要求教师通过讲解、讨论、分析历史文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批判能力。
综上所述,2024年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的发布,意味着我国高中历史教育将更加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中毕业生。
2023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
2023语文新课标核心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在2023年最新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本文将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语言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这一核心素养主要涉及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
在识字方面,学生需要掌握汉字的基本音、形、义,以及基本的笔画和偏旁部首等基础知识。
同时,还需要通过阅读来积累词汇和句式,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此外,写作也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学生需要学会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基本写作技巧,并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这一核心素养主要涉及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等方面。
形象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感知、想象等形象手段来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
逻辑思维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来理解和表达事物。
批判思维是指学生能够运用分析、评价等思维方式来审视和判断事物。
创新思维是指学生能够运用创新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和创造新事物。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和创造新事物。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这一核心素养主要涉及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等方面。
课程标准的要求
评价建议
01
02
03
04
多元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 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全面
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过程与结果并重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既评价知识掌握程度,又评价
能力发展状况。
及时反馈
为学生提供及时、具体的反馈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
况,调整学习策略。
以评促学
利用评价结果指导教学改进, 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标准应将核心素养融入课程目标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必备品 格和关键能力。
课程目标是核心素养的落实途径
通过具体的课程目标,学生可以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实现个 人全面发展。
03
课程内容与要求
内容范围与选择
内容范围
确定课程内容的范围,明确课程 需要涵盖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要 求。
课程资源的利用应注重共享性和开放 性,以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 效利用。
课程资源的利用应注重规范性和安全 性,以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应注 重整合性和实效性,以提高教 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应注 重互动性和协作性,以培养学 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应注 重创新性和发展性,以推动教 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和预期成果。
创设学习环境
教师需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鼓励学 生主动参与和探索。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需求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 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 演等。
《跨文化交际》课程标准
《跨文化交际》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跨文化交际》课程是为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拓展性后续课程,也是大学英语提高阶段的选修课程。
本科A级学生第三学期可以选修,B 级学生第四学期可以选修。
该课程以语言为载体,通过课堂教学、视频和案例分析等帮助学生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与概念。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中国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异同,掌握必要的技巧以应对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冲突;在对各种场景案例的讨论中,提升学生识别与辨别文化差异的能力、增强其对不同文化现象的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撞击问题的灵活性;通过对真实交际场景的模拟演练和反馈,熟悉跨文化交际的策略与方法,提高跨文化交际技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帮助学生理清与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困惑及问题。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了解并掌握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熟悉本族文化,了解他族文化,思维能够在不同文化之间自由转换;能够预判和避免由于不同的文化期望而产生的误解;能够解释手势和其他形式的体态语并且可以在交际过程中熟练地使用;在跨文化交际时能够进行文化适应和文化包容。
此外,丰富英语语言知识、提升应用技能也是本课程不可或缺的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本课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1)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能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对话或讨论,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
在对话和讨论的过程中能较好地掌握会话策略,在发言中能够比较清楚地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了解认识英语国家较为典型的主流文化现象,对目的语文化产生兴趣,进而主动观察、分析、对比、评价文化及文化差异现象。
能够较为客观、系统、全面地认识英语国家的文化,能够探讨深层文化和研究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且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能够互补和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结构包含( )个学科核心概念和4个跨学科概念。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结构包含( )个学科核心概念和4个跨学科概念。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是为了统一义务教育科学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制定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结构,包括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
一、学科核心概念: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结构中包含了多个学科的核心概念,这些核心概念是相关学科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该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分别介绍各个学科的核心概念。
1. 数学核心概念:数学核心概念包括数与代数、几何、函数与方程、统计与概率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
2. 物理核心概念:物理核心概念涉及到物质、能量、运动、力等基本概念。
通过学习这些核心概念,学生可以了解物质世界的本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物理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3. 化学核心概念:化学核心概念主要包括元素、化合物、反应、物质的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化学核心概念,可以了解物质的结构和变化规律,培养实验和观察能力。
4. 生物核心概念:生物核心概念包括生物的结构、功能、生命周期、遗传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生物核心概念,可以了解生物的组成和特点,培养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
5. 地理核心概念:地理核心概念包括地球的形状、自然地理现象、人文地理现象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地理核心概念,可以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观察能力。
6. 历史核心概念:历史核心概念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变革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核心概念,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进程,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观察能力。
7. 政治核心概念:政治核心概念包括政府、国家、公民、法律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政治核心概念,可以了解政治制度和政治运作的基本原理,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023年《高中外语课程标准》(珍藏版)
2023年《高中外语课程标准》(珍藏版)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2023年高中外语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变化。
该珍藏版标准对高中外语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和更新,旨在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综合能力。
目标
新的高中外语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和翻译等基本外语技能。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能够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化交流需求。
内容
新标准要求在课程内容上更加注重学科整合和实践应用。
除了传统的语法、词汇和阅读技能培养外,课程还将融入更多的实际语言环境和交际情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方法
新标准提倡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倡导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的有效利用。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研究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策略和自主研究能力。
评价与考核
针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新标准强调综合性考核和能力导向。
除了传统的考试形式,还将采用更加灵活的评价方式,包括口语表达、听力理解、阅读能力和写作等多个方面。
实施与督导
为了有效实施新的高中外语课程标准,教育行政部门将加强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和督导。
同时,鼓励学校创学模式,提供良好的课程资源和研究环境。
结论
2023年《高中外语课程标准》(珍藏版)的发布将为高中外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这一标准的实施将促进学生的外语水平提高,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其未来的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上为《2023年高中外语课程标准》(珍藏版)的简要介绍,详细内容请查阅正式文件。
《跨文化交际》课程标准
《跨文化交际》课程标准2023年10月目录一、课程信息 (1)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1)(一)课程性质 (1)(二)课程任务 (2)三、课程目标与要求 (2)(一)课程目标 (3)(二)课程要求 (4)四、课程结构与内容 (5)(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原则 (5)(二)教学内容组织构架 (6)五、学生考核与评价 (8)六、教学实施与保障 (9)(一)教学实施 (9)1.教学理念 (9)2.教学模式 (9)3.教学方法与手段 (10)4.学法 (11)5.教学实施过程 (12)(二)教学实施保障 (14)1.师资保障 (14)2.教学资源保障 (14)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学时:64学分:4适用专业:旅游英语、商务英语、旅游管理、导游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跨文化交际》课程是旅游英语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旅游管理、导游等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理实一体化课程。
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利用现有教育资源,让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基本知识,增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在多元文化背景中开展跨文化旅游交际活动的基本素质,达到有效解决各类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问题的职业要求。
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后续课程有:旅游英语、英语口笔译实务、目的地和客源国概况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了解了对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掌握了一定的跨文化服务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对旅游英语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课程任务课程主要帮助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礼仪,经由跨文化交际基本理论指导下主要国家交际的介绍、理解和必要的运用,以培养学习者开展日常交往、接待、策划、谈判等必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十二个模块的内容,突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国际化视野和多元文化视野的培养。
国际中文课程标准
国际中文课程标准
国际中文课程标准是规定国际中文教学目的、任务、内容、知识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等的重要文件,是教学大纲与课程计划的具体化。
它为编写教材、实施课程、组织教学与评估教学成效提供了依据与准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际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科
学化、标准化和规范性运作。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助于确保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学习者的中文水平。
国际中文课程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明确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包括培养学习者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
2.教学内容:规定中文教学应涵盖的语音、词汇、语法、汉字、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培养。
3.教学要求:明确各阶段学习者应达到的语言水平标准,包括听、说、读、写等各项技能的要求,以及汉字认读和书写的要求。
4.教学方法:推荐适合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包括直观教学、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等,以及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5.评估与反馈:规定学习者学习成果的评估方式和标准,包括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和指导。
总之,国际中文课程标准是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中文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推动中文教育的国际化和普及化。
跨文化教学大纲
跨文化教学大纲
导言
跨文化教学是指在教育领域中,教师和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教学活动中需要考虑和尊重学生的文化差异,并利用这些差异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跨文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拓宽视野和开拓思维,有助于学生在全球化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本文档将提供一个跨文化教学的大纲,旨在帮助教师设计和实施跨文化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学习。
本大纲将涵盖跨文化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和资源供教师参考。
一、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跨文化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到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习俗,培养对其他文化的好奇心与尊重。
2. 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和项目,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和合作,学习从不同文化角
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通过引入多样化的文化资
源和案例,学生可以了解并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拓宽视野,培养国际化思维。
二、内容
1. 文化差异的介绍: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社会习俗、传统节日等,以及这些文化特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跨文化交流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并实践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技巧,如尊重对方文化、倾听与分享、观察与分析等,培养学生在跨
文化环境中的交流能力。
3. 跨文化合作项目:设计具有跨文化合作元素的学习项目,让
学生跨越地域与文化差异,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合
作与团队精神。
(2023年版)全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23年版)全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引言为了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中毕业生,全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强化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英语学科知识。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全国高中英语课程是普通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通过英语学习,学生能够有效提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二、课程目标全国高中英语课程旨在达成以下目标:1. 语言知识:学生应掌握高中阶段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功能用语和话题等。
2. 语言技能:提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使学生能流畅地进行英语交流和表达。
3. 学习策略:学生应学会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 文化意识:增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5.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全国高中英语课程内容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等。
课程内容将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不同地区的需求进行调整,以确保课程的适宜性。
四、课程实施建议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任务型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
2.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 教学评价:实施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成果。
4. 教学管理:加强课程管理,确保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
五、课程标准解读与建议本课程标准是对全国高中英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认真解读和贯彻执行。
同时,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是对《(2023年版)全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概述。
如有需要,进一步详细内容和解读可以按照上述格式继续扩展。
《英语课程标准》详细解读
《英语课程标准》详细解读《英语课程标准》是指中国国家教育部对于中小学英语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英语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
下面是对《英语课程标准》的详细解读:1. 教学目标:《英语课程标准》明确了英语教育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使其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同时,还强调了英语学科的综合性、实用性和适应性。
2. 学科内容:《英语课程标准》详细列出了学科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等方面。
各个学科内容的学习要点和目标也在其中明确规定。
3. 课程设置:根据学科内容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不同年级的课程设置,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
每个阶段都明确了该阶段学生应掌握的词汇量、语法知识、听说读写能力等要求。
4. 教学方法:《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情景教学、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和项目学习等。
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5. 评价方式:《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口语表达和项目评估等。
鼓励综合评价,注重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6. 师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师的师资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强调英语教师应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鼓励英语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7. 教育环境:《英语课程标准》还对英语教学的教育环境进行了规定,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和语言实践等方面。
要求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和创设英语学习环境。
总之,《英语课程标准》是指导中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文件,通过明确学科目标、学科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师资要求和教育环境等方面,确保英语教育能够达到规范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国家课程标准的跨学科
国家课程标准的跨学科
国家课程标准的跨学科是指一种学习方式,其定义是“基于学生的基础、体验和兴趣,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
跨学科学习不仅强调实现学科内部知识的整合,还强调学科间知识与方法的“联结”,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
跨学科学习的特征包括真实性、实践性、多样性、探究性、跨学科性和综合性。
它通过综合学习指向对生活经验、正式学习、不同观点和学科知识等的整合,旨在克服分科教育对知识的割裂。
跨学科学习在多个学科中都有体现,例如初中数学中的数学与实际问题、数学与科技;初中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英语与现代科技;初中科学中的科学与未来;初中道德和法制中的道德与人生价值;艺术中的艺术与文化传承;体育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教育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课程名称跨文化交流课程编码实施学期总学时34 理论学时34 实践学时课程类型纯理论课(√)、(理论+实践)课()、纯实践课()先修课程后续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习俗,避免文化冲突,克服文化障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和矛盾,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内容概述;美洲主要旅游国家地区;欧洲主要旅游国家地区;不同文化中的称呼礼仪;中东主要旅游国家地区;东南亚主要旅游国家地区;东北亚主要旅游国家地区;西亚主要旅游国家地区;大洋洲主要旅游国家地区;非洲主要旅游国家地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不同国家的习俗和文化特色;东西方主要的文化差异表现。
难点:克服文化障碍,提高跨文化合作能力。
教学组织小班课堂教学教学手段和方法多媒体;传统教学与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学资料教材;微课;网站资源考核要求过程评价与期末最终考查相结合表2.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跨文化交流适用专业:酒店管理1.课程定位《跨文化交流》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岗位导向课程。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适应各类交际形式。
同时,对世界上其他各国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交流;预料和避免由于不同的文化期望而产生的误解;进一步讨论有关文化适应和相容的问题,最终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课程设计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融英语语言知识、文化差异及交际能力与一体,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到跨文化交际实践中。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是酒店服务岗位,特别是在涉外酒店,很多时候都需同来自各国的客人打交道,势必会与不同国家的客户进行沟通交流。
而客户的特点因国家不同而不同,与他们的交流也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因此,研究不同国家的文化,有针对性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程根据职业导向的要求,相应设计学习项目,选择教材和编排教学内容。
根据本课理论性较强的特点,灵活运用多媒体、启发引导、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据此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先从总体上向学生传授跨文化交际的综合理论知识体系,让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视野、思维、知识架构、实际运用能力等;其次,分单元介绍亚、欧、美等国家文化,如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以帮助学生将来有效从事与外国客人跨文化交流的工作。
其次,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阐述语言交际的内容特点及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真正将跨文化交际所具备的思维、素养与能力落到实处。
3.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习俗,避免文化冲突,克服文化障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和矛盾,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能力目标1.运用跨文化交际相关知识明析文化冲击的原因,克服文化障碍;2.能运用跨文化交际理念提高异文化适应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3.提高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文化欣赏能力。
(二)知识目标1.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和习俗;2.掌握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交际类型,分析文化冲突的原因;3.掌握并运用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能解决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优秀专业品质、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岗敬业。
2.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能够与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进行良好交流合作。
4.在涉外交往中,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以适合跨文化交际的需求。
4.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学时间安排:34学时行动领域描述:在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岗位的工作中,能够用英语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客人进行跨文化交流工作对象/题材:(1)外国宾客(2)业内涉外同行(3)维护客户关系(4)处理客户投诉工具:(1)电脑(2)电话(3)表单工作方法:(1)电脑查询工作要求:(1)能够用英语与外国宾客进行交流;(2)正确处理文化冲突,做好服务工作。
(2)电话沟通(3)面对面交流(4)培训学习(5)沟通劳动组织:(1)计划、组织(2)沟通、协调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本课程针对来源于企业实践的、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紧紧围绕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和行动导向原则进行教学模式设计,在培养岗位实际工作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任务驱动。
将教学内容整合、序化为若干学习情境,注重工作过程的整体性,让学生在完整、综合的仿真行动中学习知识,体验实践。
(2)项目导向。
在教学与实践活动中,以项目为导向,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跨文化模拟“项目”工作而进行教学活动。
学业评价:(l)过程与目标结合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采分。
(2)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3)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注重考核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4)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
学期教学评价=过程评价40%+期末评价60%过程评价:平时考核成绩中出勤情况、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课堂互动和讨论各占10%;期末评价:期末笔试,期末大作业考核占60%。
5.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评价建议学时教学建议与说明1、文化以及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和特点知识目标:1.了解文化与交际的关系;2.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内涵;1、文化的概念和分类;2、跨文化交际的含义;3、跨文化交际过程考核 2应适当运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资源,结合实际案学习情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评价建议学时与说明3.了解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
研究的目的;4、跨文化交际技能在旅游行业中的意义例,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认知2、North-Africa 美洲主要旅游国家地区文化以及跨文化交际情景1、了解美洲主要国家的文化特点、常见风俗习惯、禁忌等;2、分析美洲国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差异,避免文化冲突;3、能够用英语与美洲国家的住店客人进行交流,并做好服务工作。
1、美洲主要旅游国家地区的特色,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概况、人口及宗教信仰情况、主要习俗等;2、了解美洲主要国家风俗当中的禁忌;3、美洲主要旅游国家地区的跨文化交际要点和技巧;4、跨文化交流英语对话中的常见词汇及口语表达。
注重过程评价4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讲授法,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高3、Europe欧洲主要旅游国家地区文化以及跨文化交际1、了解欧洲主要国家的文化特点、常见风俗习惯、禁忌等;2、分析欧洲国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差1、欧洲主要旅游国家地区的特色,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概况、人口及宗教信仰情况、主要习俗注重过程评价4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项目驱动法以及讲授法等,强化理论知学习情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评价建议学时与说明异,避免文化冲突;3、能够用英语与欧洲国家的住店客人进行交流,并做好服务工作。
等;2、了解欧洲主要国家风俗当中的禁忌;3、欧洲主要旅游国家地区的跨文化交际要点和技巧;4、跨文化交流英语对话中的常见词汇及口语表达。
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高4、中东(Mid -east)主要旅游国家地区文化以及跨文化交际1、了解中东主要国家的文化特点、常见风俗习惯、禁忌等;2、分析中东国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差异,避免文化冲突;3、能够用英语与中东国家的住店客人进行交流,并做好服务工作。
1、中东地区主要旅游国家地区的特色,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概况、人口及宗教信仰情况、主要习俗等;2、了解中东主要国家风俗当中的禁忌;3、中东主要旅游国家地区的跨文化交际要点和技巧;4、跨文化交流英语对话中的常见词汇及口语表达。
注重过程评价4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项目驱动法以及讲授法等,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学习情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评价建议学时与说明5、South-East Asia东南亚主要旅游国家地区文化以及跨文化交际1、了解东南亚主要国家的文化特点、常见风俗习惯、禁忌等;2、分析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差异,避免文化冲突;3、能够用英语与东南亚国家的住店客人进行交流,并做好服务工作。
1、东南亚地区主要旅游国家地区的特色,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概况、人口及宗教信仰情况、主要习俗等;2、了解东南亚主要国家风俗当中的禁忌;3、东南亚主要旅游国家地区的跨文化交际要点和技巧;4、跨文化交流英语对话中的常见词汇及口语表达。
注重过程评价4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项目驱动法以及讲授法等,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高6、North-East Asia东北亚主要旅游国家地区文化以及跨文化交际1、了解东北亚主要国家的文化特点、常见风俗习惯、禁忌等;2、分析东北亚国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差异,避免文化冲突;3、能够用英语与东北亚国家1、东北亚地区主要旅游国家地区的特色,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概况、人口及宗教信仰情况、主要习俗等;2、了解东北亚主要国家风俗当中的禁忌;3、东北亚主要注重过程评价4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项目驱动法以及讲授法等,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学习情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评价建议学时与说明的住店客人进行交流,并做好服务工作。
旅游国家地区的跨文化交际要点和技巧;4、跨文化交流英语对话中的常见词汇及口语表达。
7、West-Aisa 西亚主要旅游国家地区文化以及跨文化交际1、了解西亚主要国家的文化特点、常见风俗习惯、禁忌等;2、分析西亚国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差异,避免文化冲突;3、能够用英语与西亚国家的住店客人进行交流,并做好服务工作。
1、西亚地区主要旅游国家地区的特色,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概况、人口及宗教信仰情况、主要习俗等;2、了解西亚主要国家风俗当中的禁忌;3、西亚主要旅游国家地区的跨文化交际要点和技巧;4、跨文化交流英语对话中的常见词汇及口语表达。
注重过程评价4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项目驱动法以及讲授法等,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高8、Oceana大洋洲主要旅游国家地区文化以及跨文化交际1、了解大洋洲主要国家的文化特点、常见风俗习惯、禁忌等;1、大洋洲地区主要旅游国家地区的特色,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概况、注重过程评价4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项目驱动法以及讲学习情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评价建议学时与说明2、分析大洋洲国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差异,避免文化冲突;3、能够用英语与大洋洲国家的住店客人进行交流,并做好服务工作。
人口及宗教信仰情况、主要习俗等;2、了解大洋洲主要国家风俗当中的禁忌;3、大洋洲主要旅游国家地区的跨文化交际要点和技巧;4、跨文化交流英语对话中的常见词汇及口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