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借壳上市案例

合集下载

新三板借壳案例

新三板借壳案例

新三板借壳案例
新三板借壳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两个:
1. 南孚电池借壳亚锦科技案:这是新三板第一借壳案。

南孚电池在1999年被鼎晖投资联合多家机构获得69%的股份,但在2003年鼎晖又与外资股东以1亿美元的价格,将所持中国电池72%的股份出售给美国吉列,净赚5800万美元。

吉列之后又将南孚电池卖给美国宝洁。

2014年下半年,鼎晖投资花费6亿美元从宝洁公司手中将南孚电池%的股权收回。

自2003年卖出南孚电池,11年后,鼎晖重新成为南孚电池的控股股东。

2. ST源渤股份:刘美凤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刘光琳持有的ST源渤股份333,334股(于2016年6月2日解除限售),占总股份比例的%。

刘美凤与常宇、常薇签署《表决权委托书》,常宇、常薇将其持有的公众公司3,000,000股股票(持股比例为60%)的表决权不可撤销地授权给刘美凤行使。

如需更多新三板借壳案例,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查阅相关财经新闻报道。

借壳上市成功案例_借壳上市经典案例

借壳上市成功案例_借壳上市经典案例

借壳上市成功案例_借壳上市经典案例借壳上市是企业兼并收购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上市捷径。

它是伴随着证券市场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级形态的资本运营现象。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借壳上市成功案例,欢迎阅读!借壳上市成功案例1:圆通借壳上市3月22日晚间,大杨创世披露重大重组方案,拟将公司的服装制造业务整体出售,同时以175亿元对价购买圆通快递全部股权,后者实现借壳上市,成功登入A股市场。

这也是继申通宣布借壳艾迪西之后,又一家快递公司成功完成资本运作。

数据显示,圆通上市后,创始人喻会蛟、张小娟夫妇持有的股份比例虽然将降低至64.36%。

但券商研报预计,两人身价将达到304.42亿元。

圆通速递成功借壳也使得背后的股权投资方也大捞一笔。

此前,阿里创投和云锋新创以25亿元取得圆通速递20%股份。

两者背后均有马云身影。

马云持有阿里创投80%股份,云锋新创除马云外,还有史玉柱的巨人投资、影视明星赵薇也是其股东之一。

圆通上市后,阿里创投、云锋新创的股权将被稀释到11.09%和6.43%。

以此计算,上市后对应市值将分别为52.46亿元、30.41亿元,较入股时增值57.87亿元。

其实,股权投资在快递行业十分普遍。

顺丰很早就与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签署协议,三者总体投资了不超过顺丰25%的股份。

老牌快递巨头宅急送也宣布获得融资,上海复星集团、招商证券、海通证券、弘泰资本、中新建招商股权投资基金对其进行联合投资。

股权投资将是未来最有价值的资产配置方式目前,股权投资已经逐步成为当下热门投资产品。

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改革开放红利已释放殆尽,以“大众创业”为形式的“创业型”时代已经到来。

对于投资来说,股权投资市场已展示出优质的投资机会。

股神巴菲特热衷此道,他是选出优质公司并进行长期股权投资,这是他投资成功的核心。

从数量上来看,巴菲特投资中私有公司占70%,公众公司30%。

他所投的公众公司体量都非常大,看中它的长期价值,这是股权投资逻辑,与股票投资完全不一样。

借壳成功案例

借壳成功案例

借壳成功案例借壳成功是指一家公司通过收购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从而获得上市公司的资产和股权,实现自身上市的过程。

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减少上市时间和成本,对于一些成长较快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选择。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借壳成功的案例。

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开发和生产的企业。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资金链紧张,公司急需资金支持来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推广。

在寻找资金支持的过程中,公司考虑到了借壳上市这一方式。

经过多方比较和评估,公司最终选择了一家在A股市场上市的公司进行借壳。

这家上市公司是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业绩一直不尽如人意。

而公司看中的正是这家上市公司的资产和股权,以及其在A股市场的资源和口碑。

在进行借壳过程中,公司充分考虑了法律法规和市场风险,制定了详细的借壳方案和实施计划。

同时,公司还积极与上市公司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双方利益得到最大化的保障。

经过一系列的谈判和程序,公司成功完成了借壳上市,成为了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借壳成功后,公司得到了充足的资金支持,生产规模得到了扩大,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同时,公司还得到了A股市场的认可和关注,股价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借壳成功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借壳成功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还可以借助上市公司的平台和资源,实现快速发展。

但是,在进行借壳过程中,企业需要充分考虑法律法规和市场风险,制定详细的方案和计划,确保借壳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企业还需要与上市公司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保障双方利益得到最大化的保障。

总的来说,借壳成功是一种有效的融资和发展方式,对于一些成长较快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可以为更多有需要的企业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帮助他们实现更好的发展和壮大。

360借壳江南嘉捷上市案例分析

360借壳江南嘉捷上市案例分析

360借壳江南嘉捷上市案例分析
360借壳江南嘉捷上市案例是指由互联网安全公司360与江南嘉捷达成合并协议,通过借壳江南嘉捷上市的方式实现上市。

该案例不仅是A股市场新三板和主板的交流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同时也为借壳上市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该案例的成功源于以下几点原因:
再次,针对合并后公司的运营问题,360将以技术为核心,发挥自身的互联网安全技术和江南嘉捷的产业资源优势,加强研发和创新,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为股东带来更多的利润和回报。

总之,360借壳江南嘉捷上市案例具有很强的市场示范意义和经验借鉴意义。

对于尚未上市的初创企业来说,可以借鉴该案例的合作方式,更快更省力地实现上市,同时也可以借助其他上市公司的平台和资源加速自身的发展。

对于整个 A股市场,通过新三板和主板的交流合作,更可以实现各市场之间的融合与协同,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全面发展。

借壳st 案例

借壳st 案例

借壳st 案例
借壳ST的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两个例子:
1. 苏宁环球借壳ST吉纸:法院对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ST吉纸先行宣告破产,投资人苏宁环球再将其优质资产置入上市公司空壳之中,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再以象征性价格出让上市公司控股权。

2. 某公司借壳ST:某公司原本是一家有一定规模的非上市公司,由于业务发展迅速,急需上市融资。

在经过一番筛选后,该公司决定收购一家已经暂停上市的ST公司,通过借壳ST的方式实现上市。

整个过程包括了与ST公司的谈判、资产重组、股权转让等环节,最终成功实现了上市目标。

借壳上市涉及复杂的法律和商业问题,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顺丰借壳上市案例

顺丰借壳上市案例

顺丰借壳上市案例顺丰公司可以说是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很多人用过顺丰,也收到过顺丰,甚至见过顺丰的豪车、飞机,但是却不了解它的发家史,不知道它的业务发展、经营状况,更不知道顺丰背后的男人——王卫。

下面是分享的顺丰借壳上市背后的故事。

供大家参考!顺丰借壳上市背后的故事5月23日,A股上市公司鼎泰新材发布公告,拟以全部资产和负债与顺丰控股全体股东持有的顺丰控股100%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

鼎泰新材作价8亿元,顺丰控股作价433亿元,而433亿元的作价超过了申通借壳艾迪西(002468,股吧)169亿元和圆通借壳大杨创世(__,股吧)175亿元作价之和。

顺丰的预估值比申通高出2倍多,比圆通高出20多倍,可见,此次顺丰借壳上市来势汹汹。

公告透露,所有交易完成后,顺丰总裁王卫控制的明德控股将持有新公司总股本的55.04%。

王卫持有明德控股99.9%的股份,将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业内人士预测,倘若交易顺利完成,鼎泰新材复牌后,王卫持有的股票价值可能超过500亿。

顺丰的秘密提起顺丰,其特色可以概括为“直营模式、高端定位、航空运输”这十二个字。

这家公司在快递业就像神一样的存在:它不打广告,但所有的人都在找寻它;它低调不张扬,但却令香港狗仔队卧底数月一睹真容;它不引入战略投资,但却令花旗银行开价1000万美元中介费用只为求得一个合作机会;它不打算上市,但众多PE与VC趋之若鹜,50万元只为和它的掌门人共进一顿晚餐。

“2013年我去面试的时候,在深圳市福田区新洲十一街的万基商务大厦找了半天才找到顺丰的总部。

入职之后才知道,顺丰的文化就是低调,低调到不想被外界注意到,几乎不参加外界的活动。

”一位顺丰内部人士说道。

“这和王卫一贯务实、低调,笃行闷声发大财的风格有关,顺丰成立以来,从未寻求媒体报道,或者主动发声。

”这次重组也让一向闷声发大财的顺丰财务数据曝了光。

公告显示,其2013年至201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3亿元人民币、389亿元、48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31亿元人民币、4.75亿元、10.94亿元。

A股借壳上市案例

A股借壳上市案例

壳公司原 控股股东
借壳基本情况概览
000961
借壳方
转让所持 股份
置出原 有业务 及资产
壳公司
主营业务 壳公司 主营业务 借壳时间
– 2008年4月,东北特钢以协议转让方式将其 持有的大连金牛9,000万股(约占总股本 30%)转让给中南房地产,中南房地产向东 北特钢应付款为8.54亿元。 – 转让价格为9.489 元,较停牌前收盘价 (9.94元)折价4.5%。 • 重大资产出售 – 大连金牛将其全部资产及负债、业务等出售 给东北特钢。交易作价为11.60亿元,东北特 钢向大连金牛现金支付3.06亿元,形成应付 款8.54亿元。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注入资产
– 所形成的8.54亿差额部分,与股权转让时形 成的中南地产向东北特钢应付款互相抵消。
11.8
11.5
1.9%
11.6
0.5%
1.4%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5
1.64 1.65
1.72 1.66
4.8% 0.3%
1.72 1.66
0.0% 0.0%
4.8% 0.3%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3
内部资料
借壳上市方案三:股权转让+资产置换+增发新股
宏大矿业借壳华阳科技
交易过程
• 通过拍卖成为*ST华科第一大股东
宏达矿业 开采铁矿石,加工、销售铁精粉 华阳科技、*ST 华科 农药及化工原料的生产、销售,火力发 电及电力销售业务 2012 年 淄博宏达矿业通过公开拍卖取得华阳科 技 20.37% 股份;华阳科技以其拥有的 全部资产及负债与淄博宏达矿业经营性 资产及负债等值置换;华阳科技向淄博 宏达矿 业发行 股份 购买置 换的差 额部 分,并向淄博宏达矿业关联方发行股份 购买关联公司股权。

申通快递借壳上市的案例分析

申通快递借壳上市的案例分析

申通快递借壳上市的案例分析作者:***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01期2016年12月,艾迪西置出全部资产、负债,置入申通快递100%股权,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后,德殷控股成为公司控股股东,陈德军、陈小英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申通快递实现借壳上市,登陆A股。

本案例主要通过对申通快递借壳上市过程的梳理,了解申通快递实施“借壳上市”的动因、资产重组的具体内容以及“借壳上市”后对申通快递财务绩效的影响。

一、案例背景中国的快递行业产生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仅有30多年的历史,网络购物规模为全球第一。

目前,中国快递企业的经营模式可以分直营模式和加盟模式。

EMS、顺丰、外资Fedex、DHL、UPS,TNT等实现直营,“四通一达”等品牌企业以加盟模式为主。

2016年12月30日申通快递实现借壳艾迪西上市,艾迪西置出全部资产、负债,置入申通快递100%股权,作价169亿元。

申通的借壳上市,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拉开了快递与资本结合的序幕,排名前十的快递公司开始争相登陆资本市场。

(一)借壳公司——申通快递简介申通快运全名申通快递有限公司,品牌始于1993年,公司致力于民族品牌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打造中转运输网络、终端网络和信息网络的立体运营体系,立足于传统快递业务,全面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以专业的服务和严格的质量管理推动中国快递产业的发展。

不仅如此,申通快递还积极建设海外仓服务体系,目前国际业务已经拓展至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近二十个国家。

二十余年的发展,让申通快递形成了完善、流畅的全国范围内的自营快递网络。

互联网革命以来电商在我国迅速发展,“桐庐系”和顺丰控股格局的出现催使快递行业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作为“桐庐系”老大哥的申通快递,原处于行业领军地位的它如若不能尽快上市募集到更多资金用于发展,将很快被同派系的其他兄弟公司取代。

(二)申通快递借壳上市的动因分析1.行业竞争需求快递企业间的竞争一直以价格竞争为主,拥有价格优势的企业就能在市场上迅速占据有利位置,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量资本涌入快递业,原本的价格竞争模式被破坏,开始转向资本竞争模式。

借壳法律案例讲解(3篇)

借壳法律案例讲解(3篇)
(3)信息披露风险:借壳上市过程中,若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时,可能导致投资者权益受损。
(4)监管风险:借壳上市过程中,若监管机构发现违规行为,可能导致借壳上市被撤销。
在本案例中,A公司和B公司在借壳上市过程中,积极应对法律风险,确保了借壳上市的顺利进行。
四、案例分析
在本案例中,A公司通过借壳上市,实现了公司的转型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第3篇
一、引言
借壳上市,是指一家上市公司通过购买一家非上市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资产,实现非上市公司借壳上市的一种方式。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借壳上市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上市途径。本文将以某上市公司为例,对借壳上市的法律问题进行讲解。
二、案例背景
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由于公司经营不善,业绩持续下滑,股票价格低迷。2010年,A公司决定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实现公司的转型发展。
(2)主营业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3)B公司财务状况良好,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借壳上市的法律效果
借壳上市后,A公司成功实现了转型发展,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同时,B公司也通过借壳上市,实现了资本的增值和市场的拓展。
五、结论
借壳上市是一种常见的上市途径,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在借壳上市过程中,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借壳上市的顺利进行。本文以某上市公司为例,对借壳上市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讲解,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B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5年的非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环保产业。B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受限于资金和上市条件,未能实现上市。2010年,B公司与A公司达成借壳上市协议,B公司成为A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三、借壳上市的法律问题

a股借壳上市 案例

a股借壳上市 案例

a股借壳上市案例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选择通过借壳上市来获得A股上市的机会。

借壳上市是指一家未曾在A股上市的公司,通过收购或者合并一家已经在A股上市的公司,从而利用后者的上市资质和渠道,实现自身在A股上市的目的。

以下是几个实际案例:
1. 北京北大方正集团:该公司原为香港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上市公司北京燕京啤酒,获得了在A股上市的资格。

2. 昆明云投生态集团:该公司通过收购上市公司云南旅游集团,成功实现借壳上市。

3. 金证股份:该公司通过收购上市公司长城科技,成功实现借壳上市。

借壳上市虽然能够让公司快速实现在A股市场的上市,但也有其缺点和风险,比如需要支付高额的收购费用、面临合并整合难度以及被壳公司债务问题等。

因此,公司在选择借壳上市前需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

- 1 -。

借壳上市经典案例详解

借壳上市经典案例详解

借壳上市经典案例详解借壳上市是一种企业通过收购一家具备上市资格的公司,然后将自身业务整体注入该公司,从而快速实现上市的方式。

借壳上市具有快速、便捷、省时省力的特点,是一种在中国股市颇为流行的上市方式。

下面将详细解析一些借壳上市的经典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

1.中国平安借壳上市案例:中国平安是中国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早期选择了借壳上市的方式。

1991年,中国平安在香港以上市公司中国鲸恩(Whale Next)为壳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购买,成功实现了借壳上市。

此举使中国平安以较低的成本和相对较短的时间上市,快速获取了大量资金,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融创中国借壳上市案例:融创中国是中国知名的房地产投资和开发商。

2024年,融创中国通过收购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香港房地产公司,成功实现了借壳上市。

此举使融创中国省去了繁琐的上市审批程序和时间,快速获取了上市资格,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房地产领域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3.联想集团借壳上市案例:4.海底捞借壳上市案例:海底捞是中国知名的餐饮企业,也曾选择了借壳上市的方式。

2024年,海底捞通过收购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小康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借壳上市。

此举使海底捞节省了上市审批程序和时间,快速获取了上市资格,并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借壳上市是一种快速、便捷的上市方式,被众多企业所选择。

无论是中国平安、融创中国、联想集团还是海底捞,它们都通过借壳上市成功实现了迅速的上市,并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借壳上市也存在一些风险和问题,企业在进行借壳上市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以确保选择合适的壳公司,并将自身业务顺利注入,实现上市后的可持续发展。

借壳上市经典案例

借壳上市经典案例

借壳上市经典案例
借壳上市是指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购买或合并一家未上市的公司,然后将后者的业务整合到前者中,从而达到上市的目的。

这种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创业企业和新兴行业,因为它比传统的IPO更加快速、简单、廉价。

以下是几个借壳上市的经典案例:
1.360借壳上市:2011年,著名的互联网安全公司360与已经上市的公司奇虎360合并,从而成功上市。

这一举措大大降低了360上市的成本和时间,也为奇虎360带来了更多的业务增长机会。

2.唯品会借壳上市:2012年,唯品会选择与已经上市的百联集
团合并,从而成功上市。

这一合并使唯品会获得了更多的品牌和资源,也为其提供了更多的资本和支持。

3.苏宁易购借壳上市:2019年,苏宁易购与已经上市的家电零
售商新宝股份合并,成功上市。

这一合并使苏宁易购能够更好地整合自身电商业务,同时也为新宝股份带来更多的资本和业务机会。

借壳上市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在中国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虽然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但它仍然是一种快速、有效的上市方式,可以帮助企业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资本和资源,实现快速增长和发展。

- 1 -。

360借壳江南嘉捷上市案例分析

360借壳江南嘉捷上市案例分析

360借壳江南嘉捷上市案例分析近年来,借壳上市成为了许多公司选择的一种上市方式。

借壳上市是指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通过收购另一家未上市的公司来实现上市。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了借壳上市这一方式。

360借壳江南嘉捷上市案例备受瞩目。

这一案例背后涉及到的合作、交易以及资本市场的变化对于借壳上市机制的深入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360借壳江南嘉捷上市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一、案例概况360借壳江南嘉捷上市案例指的是,在2016年,中国知名的互联网企业360通过借壳的方式完成了在A股市场的上市。

具体来说,360通过收购江南嘉捷,进而实现了在A股市场上市的目标。

江南嘉捷是一家原本从事化工领域的上市公司,而360则是一家知名的互联网企业,两者之间并非业务相关。

通过借壳交易,360成功实现了在A股市场的上市。

这一案例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也为借壳上市方式的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分析与讨论1. 多元化的资本市场2. 重组与整合的思考360借壳江南嘉捷上市案例也提醒我们,借壳上市并非仅仅是简单的交易,而是需要进行企业战略重组和整合的思考。

对于360而言,借壳上市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其战略目标,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的上市质量。

这种战略思考与整合对于借壳上市而言至关重要,也给予了借壳上市更为深刻的意义。

3. 风险与挑战的应对借壳上市相对于传统上市方式来说,具有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对于被借壳的上市公司而言,需要认真审视借壳方的财务和业务情况,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对于借壳方而言,需要认真考虑被借壳公司的潜在风险,避免隐性的债务和财务问题。

在360借壳江南嘉捷上市案例中,双方应对风险和挑战都进行了深入的审视和应对措施,为成功实现借壳上市奠定了基础。

三、总结与展望360借壳江南嘉捷上市案例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案例。

这一案例充分展现了中国资本市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也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

借壳成功案例

借壳成功案例

借壳成功案例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在市场上快速上市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的梦想。

然而,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从创立到上市需要的时间和资金成本都是不菲的,面临的挑战也非常大。

在这个时候,借壳上市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帮助企业快速上市,同时减少了上市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那么什么是借壳上市呢?借壳上市是指一家已经在股市上市的
公司,通过注入一家未上市的公司的方式将其变为上市公司的过程。

这种方式可以快速实现上市,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和资金支持。

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借壳案例:
1. 易居中国:易居中国于2018年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成功登陆A股市场。

此前,易居中国与中核钛白签署了重组协议,通过注入中核钛白的方式实现了借壳上市。

易居中国在借壳上市后迅速发展起来,市值也不断攀升。

2. 钛白粉概念股:近几年来,钛白粉概念股经常成为借壳上市
的对象。

例如,中核钛白和珂莱芝等公司都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成功实现了上市。

通过借壳上市,这些公司得以迅速进入资本市场,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3. 优刻得:优刻得是一家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公司,曾经
是一家未上市的公司。

在2018年,优刻得成功地通过借壳上市的方
式登陆A股市场。

优刻得的上市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公司市值也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

总的来说,借壳上市是一种快速上市的有效途径,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本市场的快速进入。

然而,借壳也有其风险和局限性,需要企业在具体操作时进行谨慎考虑。

a股借壳上市公司名单

a股借壳上市公司名单

a股借壳上市公司名单在A股市场中,借壳上市是一种常见的融资方式,可以帮助公司快速实现上市。

借壳上市是指一家未经上市审核的公司通过收购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借助已上市公司的资产及上市地位来实现快速上市。

以下是目前A股市场中一些常见的借壳上市公司名单。

1. 广州酒家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酒家是一家以中国传统茶饮料、中式糕点和快餐为主导业务的餐饮连锁企业。

该公司在2017年借壳上市,选择了收购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方式进行上市。

通过这次借壳上市,广州酒家成功获得了茅台酒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为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2. 中电兴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电兴发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公司,主要从事电池制造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和销售。

该公司在2018年选择了借壳上市的方式,通过收购中国通号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中国通号工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上市。

借助中国通号的优势资源和市场地位,中电兴发科技得以更好地发展和提升行业竞争力。

3. 华平股份有限公司华平股份是一家以体育产业为主导的公司,主要从事体育用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该公司选择了借壳上市的方式,在2019年完成了对嘉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购,成功上市。

借助嘉利实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华平股份在行业内迅速崭露头角,并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4. 富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富满电子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家居领域的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家居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该公司在2020年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完成了对银兴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购,成功实现上市。

富满电子凭借银兴控股的资产及上市地位,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并加速了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5. 中安消防股份有限公司中安消防是一家专注于消防安全领域的公司,主要从事消防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该公司在2021年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完成了对贝斯特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购,成功上市。

借助贝斯特的上市地位和品牌影响力,中安消防在国内消防设备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借壳上市的案例

借壳上市的案例

借壳上市是指一家公司通过收购另一家公司的股权或资产,获得该公司的控制权,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过程。

下面以A公司为例,介绍其借壳上市的案例。

A公司是一家在B市经营多年的传统制造业公司,一直致力于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但在资本市场中表现平平。

为了扩大业务范围和提升品牌影响力,A公司决定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

首先,A公司选择了C公司作为借壳对象。

C公司是一家在D市经营多年的房地产公司,已经上市多年,市值较大,拥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经过深入调查和评估,A公司认为C公司是一个合适的借壳对象,可以为其提供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

接下来,A公司通过收购C公司的股权或资产,获得了C公司的控制权。

在这个过程中,A 公司与C公司进行了多次谈判,达成了收购协议,并经过了相关监管部门的审批。

同时,A 公司还对C公司的财务、业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和改造,以符合上市公司的要求。

借壳上市成功后,A公司开始在资本市场中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公开募股、发行债券、并购其他企业等。

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A公司的资金实力,还为其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资源,进一步提升了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地位。

借壳上市的成功也为A公司带来了许多有利的条件。

首先,借壳上市可以让A公司更快地进入资本市场,获得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扩大业务范围和提升品牌影响力。

其次,借壳上市可以让A公司在资本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其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合作伙伴。

最后,借壳上市的成功也为A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投资人和股东,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总之,借壳上市是一种有效的企业融资和扩张手段。

但是,借壳上市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如收购整合难度大、监管政策变化等。

因此,企业在借壳上市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策略,以实现借壳上市的成功并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借壳上市案例

借壳上市案例

借壳上市案例
借壳上市是指一个未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通过并购或合并等方式,获得一家已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的股份,并利用该公司的上市地位,
实现快速上市的一种方式。

以下是一个成功的借壳上市案例:恒天海龙:恒天海龙(300157.SZ)是一家化工企业,主要从事有机
硅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2017年,恒天海龙通过并购上海国华电子元器件
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617)成功借壳上市,成为了A股市场上的
一家上市公司。

上海国华电子本身也是一家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在并购鼎
盛科技之后,公司实现了快速发展。

通过此次借壳上市,恒天海龙获得了
上海国华电子的上市地位,成功打入资本市场。

截至2018年,恒天海龙
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净利润达到3.3亿元,表现出色。

这个案例表明借壳上市可以成为一种快速上市的方式,同时也为企业
带来了更多的资本市场资源和机会,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顺丰借壳上市案例分析

顺丰借壳上市案例分析

顺丰借壳上市案例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企业都开始转向IPO以融资和扩大规模。

然而,IPO过程复杂又漫长,需要经历严格的审查和高昂的费用,受到了许多企业的厌恶。

借壳上市成为另一种常用的IPO方式,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

顺丰借壳上市案例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快递公司之一,成立于1993年。

在国际和国内物流市场上拥有很高的声誉和技术领先地位。

2016年初,该公司计划在A股市场上市,但由于估值较高和IPO程序的限制,顺丰决定选择借壳上市。

顺丰选择了一家名为“亿纬锂能”的上市公司作为借壳对象,实现了借壳上市的目标。

以下是顺丰借壳上市案例的分析:1.借壳上市的优势顺丰决定借壳上市的原因之一是IPO程序的困难。

借壳上市不需要像IPO那样严格的监管和审查程序,流程相对简单,更灵活。

在IPO失败的公司中,借壳上市是另一种可行的选择。

另一个优势是缩短上市周期。

IPO通常需要很长时间,通常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上市。

借壳上市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缩短上市周期。

对初创的公司来说,这意味着能够更快地获得资金。

2.亿纬锂能的选择亿纬锂能作为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资本市场经验。

同时,它是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的龙头企业,与顺丰现有的业务不冲突。

这使得借壳上市的交易更加顺利。

其他方面,亿纬锂能近年来的业绩表现不佳,曾于2015年被暂停上市。

此外,亿纬锂能也受到了短卖机构的质疑,有关该公司估值不真实等问题。

不过,顺丰和亿纬锂能的合作还是顺利完成的。

3.顺丰借壳上市的风险借壳上市有一些潜在的风险。

首先,因为借壳上市是将新公司置于旧公司下进行上市,借壳公司自身的财务、经营状况和巨额欠债等问题都可能会对借壳公司造成影响。

如果借壳公司的财务出现大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信誉和声誉,甚至影响公司的股价。

此外,借壳上市后的管理面临着整合旧公司和新公司的风险。

公司文化和经营业务可能出现不协调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股借壳上市案例【篇一:a股借壳上市案例】12月22日,()公告,绿地控股18.9亿元转让上海农商行股份,该交易可为公司带来约16.9亿元投资收益。

这是绿地借壳金丰投资上市后,最新的一笔资本运作。

如今的绿地,一系列的资本运作案例,都要从借壳上市说起。

时间回溯到去年,2015年8月18日,绿地借壳金丰投资尘埃落定,a股简称由“金丰投资”变更为“绿地控股”。

本案,借壳交易作价667亿,是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借壳案例。

同类交易可资比较的,只有最近刚刚获批的(),755亿。

不过,按照借壳新规,中石油重组*st济柴已不算借壳,所以绿地借壳金丰投资,当之无愧成为资本市场史上体量最大的借壳案例。

本案,绿地集团上市当日,市值一度超过3000亿,一度成为全宇宙市值最大的房企。

本案,为了上市圆梦,绿地集团整整筹划了11年有余。

本案,绿地完成了a股及h股多家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布局,进化成为新的资本派系——“绿地系”。

本案,背后的行业竞争格局:中海系、招商系、保利系、绿地系,千亿房企巨头试图通过重组形成“巨无霸”,然后以联合体出击,大鱼吃小鱼,扫荡加吞并。

本案,是上海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标杆案例。

“看看巨无霸是怎么玩借壳的!”1 交易方案2015年6月18日,本案通过监管层核准批复。

本案标的资产为绿地集团100%股权,方案分为两块,具体来看:——资产置换置出资产:以2013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置出资产评估值为221,321.91万元,较账面增值额为2,579.69万元,增值率为1.18%。

本次拟置出资产的最终交易价格为219,196.80万元。

置入资产:以2013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拟置入资产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6,673,205万元,较账面增值额为2,465,528万元,增值率为58.60%。

经协商,交易各方确定拟置入资产的交易价格为6,673,205万元。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发行价格:5.54元/股发行数量:11,649,834,296股交易作价:645亿标的公司:绿地集团标的资产:绿地集团100%股权交易对方:绿地集团全体股东(上海地产集团、中星集团、上海城投集团、上海格林兰、()、平安创新资本、鼎晖嘉熙、宁波汇盛聚智、珠海普罗、国投协力)业绩承诺人:本次交易对方业绩承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实现的扣非总净利润不低于165亿元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本次交易后上市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本次交易前后股权变更对比) 2 背景███████████壳方:金丰投资(600606,现已更名“绿地控股”)公司成立于1991年,1992年在上交所上市。

截止本案发生时,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上海地产集团,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公司主营房地产流通服务、投资开发、金融服务和代建管理等。

近三年来,公司逐步成为房地产领域综合服务商。

公司2012-201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96.06万元、6,963.07万元和-36,459.59万元。

(上市公司三年一期)借壳方:绿地集团公司成立于1992年7月。

截止本案发生时,上海地产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中星集团、上海城投集团、上海格林兰持股比例较为接近,且均不超过30%,公司股权较为分散,无实际控制人。

(借壳方股权结构图)公司是一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不仅主营房地产主业及其延伸产业(包括建筑建设、酒店、绿化园林等业务),还涉足能源、汽车、金融等其他产业。

在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位居第268位。

近年来,绿地集团主营业务经营业绩良好,主营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上升趋势较为明显。

其()主业和能源及相关贸易产业是公司主要的收入及利润贡献点。

(绿地集团2012-2014年营收构成)公司2012年-2014年,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亿元、67亿元和55亿元。

(绿地集团三年一期财务数据) 3 看点███████████1)看点一:交易方案设计本案数据有多牛逼,我们来看看数据:壳方,金丰投资,主要业务包括房地产流通服务、投资开发等。

受无锡高端房地产市场疲软影响,2014年,无锡渔港路项目共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个亿,经营业绩大幅亏损80%。

(金丰投资财务数据)借壳方,绿地集团,是中国第一家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的以房地产为主业、能源及相关贸易等业务并举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公司在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跻身第268位。

2008年,“绿地”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正式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4年,金丰投资总资产74.5亿,绿地集团总资产5089亿,此次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已经不是大象装冰箱的问题,而是大象装入鸡蛋壳的问题!(绿地集团借壳后财务指标变化)大象装鸡蛋壳,简单又粗暴,一共分两步:第一步:资产置换:金丰投资将其全部资产及负债与绿地等额价值的股权进行置换,置出资产(作价21.9亿)由上海地产集团或其指定的第三方主体承接。

第二步:发行股份:金丰投资向绿地集团全体股东发行116亿股购买资产,总作价645亿。

2)看点二:引入pe,巧避退市红线一次性注入667亿资产,发行116亿股份,看似简单,但背后细节却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比如,类似案例中,很容易出现社会公众股比例不足、触碰退市红线的情况。

老司机们一定会问,这头大象是怎么能做到成功规避退市?我们先来看两个定义:社会公众股——社会公众股有别国家股和法人股,指的是中国境内机构(非法人股机构)和个人(非公司内部职工)以合法财产向上市公司购买流通股权形成的股份。

但其中不包括:持有上市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也不包括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联人。

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是指社会公众股东持有的股份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公司总股本的25%,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社会公众股持股比例低于10%。

我们先来看看绿地集团最先的股权结构:(绿地集团股权结构图)绿地集团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且并没有社会公众股。

若不解决这个问题,并购后的公众比例,仅是金丰投资原有的公众股东比例,远低于10%的要求。

怎么办呢?当然只有引进公众股啊!巧妙地是,绿地老司机们深知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于是,见招拆招,喊来一些pe小伙伴一起来玩……吃瓜群众不明白吗?那优叔解释一下,pe作为私募股权基金,其性质属于社会公众股东。

2013年底,五名pe机构对绿地进行增资。

截止到本案发生时,平安创新资本、国投协力、珠海普罗、鼎晖嘉熙、宁波汇盛聚智分别持有绿地股份为10.01%、0.97%、1.01%、4.30%、3.86%,合计20.15%。

(2013年底 pe增资后绿地股权比例)再来看看本次交易前后股权比例对比:(本次交易前后 pe占公司股份比例)平安创新资本、鼎晖嘉熙、宁波汇盛聚智、珠海普罗、国投协力持股比例分别为:9.91%、4.25%、3.82%、1.00%、0.96%,合计持有上市公司19.94%股份,其中,平安创新资本险些“撞线”。

(持有上市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不算社会公众股)再加上重组前金丰投资的其他公众股东持股2.6%,本案轻松巧妙地避开退市红线。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收购管理办法”规定,收购人通过协议方式收购上市公司股份达到已发行股份的30%。

若继续收购,需要向该上市公司其他股东发起要约收购。

在布局pe进场后,上海地产集团(包括中星集团)、上海城投总公司和上海格林兰各持有绿地28.17%、20.55%和28.79%的股份,均未超过30%,避免了要约收购。

(见上图)心思缜密,细思极恐!3)看点三:员工持股,32+1个有限合伙平台上海格林兰吸收合并职工持股会,以“1个大有限合伙+32个小有限合伙”层层嵌套的形式,让员工持股参与借壳,可谓本案最为经典的环节设计。

我们来回溯下它的历史:绿地集团职工持股会,1997年3月成立,占绿地集团股权比例为18.88%。

经过历次变更,截至本案发生时,绿地集团职工持股会共有成员982人,合计持有绿地集团出资额376,655.21万元,占绿地集团股权比例29.09%。

由于监管层曾明确表示,暂不受理职工持股会作为股东或作为发起人的公司公开发行的申请。

也就是说,公司如果要上市,就需要对职工持有股份进行清算。

换句话说,盛宴开场,原持股会的职工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吃肉,自己喝汤了。

而职工持股会几乎包含了绿地集团所有高层和核心员工……这不是坑爹吗?情况紧急,必须要想个两全其美之策才是。

本案,通过设立一个新的合伙企业——上海格林兰,继受职工持股会的全部资产、债权债务及其他一切权利和义务,成为本次借壳上市的交易对方。

这个过程稍微有点繁琐,我们来梳理下:第一步,职工持股会的规范方案职工持股会982名会员,共出资37,665,520.81元设立上海格林兰(即大合伙企业),所有合伙人出资额与其在职工持股会持有的股份同比例对应。

(职工持股会改制方案)第二步,搭建上海格林兰a、绿地集团管理层43人,出资10万元共同设立一家管理公司格林兰投资;b、全体持股会成员(担任lp)与格林兰投资(担任gp)成立三十二家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小合伙企业”):上海格林兰壹投资管理中心至上海格林兰叁拾贰投资管理中心。

(意思就是设立了1-32个小合伙)c、格林兰投资与三十二家小合伙企业共同出资再组建设立一家有限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大合伙企业”)上海格林兰;d、大合伙企业上海格林兰,吸收合并职工持股会;e、大、小合伙企业及其全体合伙人,委托授权格林兰投资,及投资管理委员会。

(上海格林兰搭建完成)(32个小合伙名单)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格林兰投资作为gp,只是象征性出资3.2万元,就控制了3759.74万元的员工持股权!格林兰投资注册资本10万元,刨去对小合伙出资的3.2万元,剩余的6.8万元与职工持股会成立了大合伙上海格林兰。

这里,需要注意有限合伙的数量以及相对应的人数,总共1个大有限合伙,要想在其中嵌入982人的股权,如果仅通过一层结构,很难严格拆分,通过嵌入一层结构,加入32个“小有限合伙”,最终将股权比例进行完美切分。

根据重组后股权分布来看,上海格林兰持有总股本的28.79%,以本次绿地集团100%股权作价667亿折算,28.79%股权则作价192亿!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结构安排,绝对称得上是四两拨千斤、蚂蚁拉火车!而且这一方法,具有可复制性,有望成为此后员工股权安排的常规做法。

4)看点四:淡马锡模式,国资混改标杆案例淡马锡,是一家新加坡政府的投资公司,新加坡财政部对其拥有100%的股权。

其下控制了2000多家企业,拥有的上市资产的市值占到全股市总市值的1/3左右,公司规模可以与美国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公司等巨无霸媲美相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