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力学基础汇总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 力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 力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1. 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运动状态或使物体产生重力的作用的物理量。

力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通常用“F”表示力,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分类根据力的性质和作用对象的不同,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两个物体之间通过直接接触或连接而产生的力,例如摩擦力、弹簧力等;非接触力是两个物体之间不通过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例如重力、电磁力等。

3. 力的合成当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可能产生共同的效果,称为合力。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法则来确定。

4.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分别是: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只有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才会发生加速;第二定律(运动规律):物体受到的合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中考物理中,通常会涉及到运动的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内容。

6. 动量和冲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动量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可以用p表示,单位是千克·米/秒。

冲量是力对物体施加的作用时间与作用力的乘积,可以用J表示,单位是牛顿·秒。

7. 动能和功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E表示,单位是焦耳(J)。

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可以用W表示,单位是焦耳。

8.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表明,物体的动能变化量等于它所受合外力做功的数量。

即W = ΔE_k。

9. 动力学问题在中考物理中,通常会涉及到一些与动力学相关的问题,例如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等问题,可以通过应用动力学知识来求解。

以上是关于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的总结,希朿能够对大家的复习和理解有所帮助。

当然,力学知识还有很多内容,如弹道学、静力学、动力学等,需要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多加琢磨。

中考力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中考力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中考力学知识点全面总结一、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或者改变其运动状态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F表示。

力是矢量量,它有大小和方向。

SI单位是牛顿(N)。

二、力的效果力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使物体产生加速度2. 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3. 使物体产生形变4. 使物体产生转动三、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它告诉我们: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数学表达式为:ΣF=0其中Σ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如果合力为零,则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又称为运动定律,它告诉我们: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为:F=ma其中F表示合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它告诉我们: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数学表达式为:F12=-F21其中F12表示物体1受到的由物体2施加的力,F21表示物体2受到的由物体1施加的力。

四、动能和动能定理1. 动能的概念动能是物体运动时由于其速度而产生的能量,通常用符号K表示。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平方成正比。

数学表达式为:K=1/2mv^2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2.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告诉我们: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数学表达式为:W=ΔK其中W表示外力所做的功,ΔK表示动能的变化。

五、势能和机械能1. 势能的概念势能是物体由于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通常用符号U表示。

势能可以是重力势能、弹簧势能、化学势能等。

数学表达式为:U=mgh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2. 机械能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它在过程中守恒。

当只有重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

数学表达式为:E=K+U其中E表示机械能,K表示动能,U表示势能。

中考物理备考力学篇必备知识点

中考物理备考力学篇必备知识点

中考物理备考力学篇必备知识点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在中考物理考试中,力学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为了帮助同学们备考力学,下面列举了中考物理力学篇的几个必备知识点。

一、运动学1. 位移和速度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速度则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改变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为:位移:Δx = x2 - x1速度:v = Δx / Δt其中,Δx表示位移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2. 加速度和运动图象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的大小和方向。

物体的运动可以用速度-时间图象来描述,根据图象的斜率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加速度:a = Δv / Δt其中,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二、动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陈述了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有外力作用才会改变运动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之间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F = m * a其中,F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陈述了任何两个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必然相互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静力学1. 平衡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时,合力和合力矩都必须为零。

合力的平衡条件是分量合力的合成为零,合力矩的平衡条件是物体对某个转轴的合外力矩为零。

2. 支点的作用在支撑物体时,支点的作用是保持物体平衡,并且产生与物体受力相反的反力。

四、动能和势能1.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计算公式为:动能:E = 1/2 * m * v^2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2. 势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化学能等。

中考物理力学常考知识点及公式(必背)

中考物理力学常考知识点及公式(必背)

中考物理力学常考知识点及公式(必背)力学常考知识一、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惯性和惯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二力平衡: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三、功1、力学中的功①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②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③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2、功的计算:①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②公式:W=FS③功的单位:焦耳(J),1J= 1N·m 。

④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焦),不要把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中考物理力学的知识点超全!

中考物理力学的知识点超全!

中考物理力学的知识点超全!一、力学基本概念1.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科学方法和研究内容2.力学研究的范畴3.物体的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4.质点和刚体的概念及其特点二、力学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及其计算公式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4.万有引力定律三、运动学1.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平衡和不平衡力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4.加速度的概念与计算公式5.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的绘制与分析6.速度、位移、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四、动力学1.物体的质量、单位质量和质点的概念2.物体的惯性和质量之间的关系3.动量和冲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4.动量守恒定律和冲量定律5.牛顿第二定律与动量的关系6.加速度、冲量和力之间的关系7.动量变化率与力的作用时间之间的关系8.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五、曲线运动1.圆周运动和抛体运动的概念2.圆周运动中速度、加速度的计算3.抛体运动中的水平速度、竖直速度和时间的关系4.抛体运动中的斜抛和自由落体的概念与计算5.弹力、压力、摩擦力等力的分类和作用特点六、动力学1.动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3.机械能守恒定律4.海拔高度和流速对机械能的影响5.杠杆原理和浮力的概念与计算七、机械功、功率和机械效率1.机械功的计算公式2.机械功的正负和计算3.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4.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影响因素5.机械效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八、轻质物体在水中的浮沉1.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游泳圈和气球的浮力计算3.潜水石块和漂浮物的浮力计算4.浮力对物体的作用和影响5.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以上就是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的超全介绍。

在复习时,可以结合教材、学习资料和习题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巩固。

同时,通过做大量的习题和实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掌握这些重要的物理力学知识点,对于中考物理的备考将会非常有帮助。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与题型解析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与题型解析

一、力学基础知识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包括推、拉、提、压等。

2.牛顿三定律:(1)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作用。

(2)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同。

(3)第三定律: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重力: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二、力学题型解析1.概念题:考查力学基本概念,如力、加速度、重力等。

例如:下列哪个选项中,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A.一个人推车B.车拉一个人C.一个人拉车D.车推一个人2.计算题:考查力学计算,如速度、加速度、力等。

例如:一辆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受到50N的阻力,求车的加速度。

3.应用题:考查力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一个书包重2kg,挂在电线上,书包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书包的拉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实验题:考查学生对力学实验原理、方法和数据处理的理解。

例如:某学生在实验中测量了弹簧测力计在不同拉力下的示数,请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1.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2.牛顿三定律3.重力及其应用4.摩擦力及其应用5.力学单位制和常见物理量力学,这个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分支,对于我们理解世界的运动规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简单的推拉,到复杂的机械运作,都离不开力学的基本原理。

今天,我们就一起再来梳理一下力学这部分的知识点,并探讨一下在中考中如何应对力学题型。

力的概念,可能听起来有些抽象,但实则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

我们每天都在力和被力作用中度过,只是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而已。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总结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科学,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中考物理考试中,力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对中考物理力学知识进行总结,包括牛顿三定律、匀速直线运动、力的合成与分解、摩擦力等内容。

一、牛顿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基础,也是解析物体运动的重要法则。

其三个定律分别是:惯性定律、动力学基本定律和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例如,一个停在路边的汽车,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将保持静止的状态。

动力学基本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其受到的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即F=ma,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出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例如,当我们划船时,水对船的作用力大小与船对水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理解和掌握牛顿三定律对于解析力学问题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匀速直线运动在物理学中,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时间内,沿直线方向保持相同的速度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

匀速直线运动的重要公式有:v = 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位移,t表示时间;v = d/t,其中d表示距离;s = vt,其中s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利用这些公式来计算未知量,求解匀速直线运动问题。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指的是将两个或多个力合并成一个力的过程。

根据力的合成原理,我们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来合成力。

力的分解指的是将一个力拆分为两个或多个力的过程。

根据力的分解原理,我们可以利用正余弦定理来分解力。

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析多个力共同作用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力的产生和作用。

四、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之间接触并相对运动时的力。

根据摩擦力的不同状况,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初三物理的力学知识点

初三物理的力学知识点

初三物理的力学知识点力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的分支。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掌握力学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初三物理力学部分的一些核心知识点: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 摩擦力:当两个物体表面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性质和压力有关。

4. 弹力:物体在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当外力撤消后,物体能恢复原状。

5. 力的合成与分解:将多个力合并为一个等效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合成;将一个力分解为几个分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分解。

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6. 二力平衡:当物体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力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7.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8.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 F = ma \]。

9.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10. 运动的描述: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概念。

速度是物体运动快慢的量度,加速度是速度变化快慢的量度。

11.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恒定速度运动。

12. 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恒定加速度运动。

13. 抛体运动: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仅受重力影响的运动,包括自由落体运动和斜抛运动。

14. 圆周运动:物体沿圆周路径运动,涉及到向心力和角速度等概念。

15. 功和能:功是力在物体位移方向上的作用效果,能是物体具有做功的能力,包括动能、势能等。

16. 机械能守恒:在没有非保守力(如摩擦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这些知识点是初三物理力学部分的基础,理解并掌握它们对于解决物理问题至关重要。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归纳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归纳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归纳总结物理力学是中考物理科目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下面对中考物理力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物理量和单位物理量是能够用数字大小表示并用单位加以标识的量。

力是物理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二、平衡、力的合成和分解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时,受到合力为零的状态。

力的合成是指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点上时,合力等于这些力的矢量和。

力的分解是指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力的合成。

三、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之间存在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静止的力。

根据摩擦力的不同情况,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四、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与地球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五、压力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压力的计算公式为P=F/A,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

六、浮力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的大小等于被浸没物体的重力大小。

七、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是指利用简单的装置实现力的转换和改变力的方向。

常见的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斜面等。

八、功和能量功是力对物体作用产生的效果,功的计算公式为W=Fs,功的单位是焦耳(J)。

能量是物体由于位置、形状或其他因素而具有的做功的能力。

九、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的计算公式为Ek=1/2mv²。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势能的计算公式为Ep=mgh。

十、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指振动物体在恢复力作用下沿着某一轴向两边振动,且振动的加速度与位置成正比的振动。

简谐振动的周期和频率与振动物体的质量和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

这些是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的一些基本内容和概念。

学生们在备考中需要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并能够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和解题。

希望以上总结对大家的备考和复习有所帮助,祝大家顺利通过中考!。

物理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梳理与重点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梳理与重点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梳理与重点解析力学是物理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运动规律。

在中考物理考试中,力学是必考的内容,因此掌握好力学知识点对于取得良好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物理力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重点解析,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力的基本概念在物理力学中,力是引起物体运动、形变或者状态变化的原因。

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受到的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

常见的接触力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等;而非接触力有电磁力、引力等。

二、牛顿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会保持下去,直到有外力作用才会改变。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三、重力1. 重力是指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

其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与地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重力的公式为:Fg = mg,其中Fg为重力,m为物体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约为9.8m/s²)。

3. 重力与物体所在位置无关,与物体所处的环境无关。

四、摩擦力1. 摩擦力是物体间接触并相互滑动或者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它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2.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

静摩擦力是物体在没有相对滑动的情况下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在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

3.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物体之间的粗糙程度以及相互压力之间的乘积有关。

五、牛顿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弹簧弹力:弹性力是由于物体形变产生的恢复力,其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

2. 载荷与张力:当物体被绳索或者线条悬挂时,张力是绳子或者线条对物体的拉力,其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3. 斜面运动:斜坡是一个常见的运动实例,应用牛顿定律和三角函数可以计算物体在斜坡上的加速度和速度。

中考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点

中考物理力学基础知识点

力考点一力1.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

6.力的示意图:用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考点二弹力弹簧测力计1.弹力(1)弹性:物体受外力后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又恢复原来的形状。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大小:跟物体的弹性强弱和形变量有关。

注意:有些形变非常微小,肉眼是看不见的。

如:压桌子时,桌子发生的形变等。

2.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2)使用:测量前指针要归零,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力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量范围之内;测量过程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的方向和所测的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考点三重力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地球上及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大小: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3.计算公式:G=mg, g=9.8N/kg(粗略计算时一般取g=10 N/kg)。

g的意义是在地球附近,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为9.8N。

4.方向:竖直向下。

5.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的薄板形的物体的重心,可以采用悬挂法来确定。

力与运动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或者受力平衡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条件:没有受到力或受力平衡。

考点二 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的性质。

2.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考点三 二力平衡1.定义: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或二力平衡。

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中考物理力学部分主要包括以下考点:一、力和平衡1.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单位。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法则,力的分解法则。

3. 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应用于力的平衡分析,力的平衡条件。

4. 物体的自由度:物体的自由度及其影响。

二、力的效果1.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力对物体形状和大小的影响。

2. 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对物体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静止、变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的影响。

3. 物体的变形:力对物体形变的影响。

三、摩擦力1. 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特点。

2. 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计算。

3. 摩擦因数:摩擦因数的定义,静摩擦因数和动摩擦因数的关系。

4. 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

四、斜面上的力1. 平行斜面上的力:斜面上的力的分解和合成。

2. 垂直斜面上的力:垂直斜面上的力的分解和合成。

3. 斜面上的物体滑动:斜面上物体的滑动条件。

五、力的测量1. 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两个物体之间的力:两个物体之间的力的测量。

3. 杠杆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

六、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和特点,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和特点,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七、小力的测量1. 小力的测量:小力的测量方法,测量误差的估算。

2. 弹簧秤:弹簧秤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八、重力1. 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定义和性质。

2. 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的定义和大小。

3. 物体的重量:物体的重量与它所在的地球上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4. 物体的浮力:物体在浮力作用下的情况,浮力的大小。

九、力的能量1. 力做功:力做功的概念和公式。

2. 功的单位和功率:功的单位,功率的定义和公式。

初三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物理力学是初中物理学的基础,是我们理解和掌握其他物理学分支的基础。

在初三学习物理力学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三物理力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运动和力1. 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的重要概念。

位置是物体所在的位置,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距离和方向的变化,速度是位移 per 单位时间,加速度是速度 per 单位时间。

2.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作用。

它由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和物体对物体的反作用力组成,满足牛顿第三定律。

3.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物体在不受力或平衡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保持静止状态。

4.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时,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公式为 F=ma,其中 F 表示力,m 表示物体质量,a 表示物体加速度。

5.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有对应的反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二、力的合成和分解1.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时,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求出它们的合力。

合力的方向和大小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力的分解: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可以通过力的分解将其分解为多个分力。

分力的合成可以得到原始力。

三、平衡和不平衡1. 平衡状态: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不平衡状态: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处于不平衡状态,即物体会产生加速度。

四、摩擦力1. 动摩擦力: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2. 静摩擦力: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产生的摩擦力。

当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小于静摩擦力时,物体保持静止。

3. 滑动摩擦力:当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五、重力1. 重力的概念: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

初三力学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力学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力学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在运动和静止条件下的力的作用和其它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在初三的物理学习中,力学是一个重点内容。

下面是初三力学必背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速度或改变运动状态的作用。

2.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3. 力的性质:力是矢量量,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性质。

4.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上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又称为惯性定律。

5.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6.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 弹力:当物体发生形变或变形后,弹簧或其他弹性体对物体产生的力称为弹力。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可以将这些力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合成,得到合力,合力与原有力的性质有关。

2. 力的分解:将一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使之共同作用产生与原来相同效果或与原来效果相同的力。

三、摩擦力1. 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或者试图相对运动时,由于接触面间的粗糙度或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力。

2. 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当两个物体没有相对运动或者试图相对运动时,作用在物体间的摩擦力称为静摩擦力;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作用在物体间的摩擦力称为动摩擦力。

3. 摩擦力的计算: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和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摩擦系数和物体受力的垂直分力之间的关系来计算。

四、斜面静力学1. 斜面静力学的基本概念:斜面静力学是研究由于斜面对物体的重力作用所产生的力的平衡的学科。

2. 斜面的分类:根据斜面的形状和物体所受的力的方向,斜面可分为光滑斜面和粗糙斜面。

3. 斜面静力学的分析方法:根据斜面的不同情况,可以利用三角函数、力的分解等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

中招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中招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中招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一、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它对力和物体的运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牛顿运动定律一共分为三条,分别是惯性定律、动力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1. 惯性定律:惯性定律是指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个定律是对物体的惯性特性进行了描述,也是牛顿运动定律中的第一条。

2. 动力定律:动力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加速度,且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个定律是对物体受力情况进行了描述,也是牛顿运动定律中的第二条。

3. 作用-反作用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个定律是对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描述,也是牛顿运动定律中的第三条。

二、动量定理动量是物体运动时的物理量,它是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动量定理描述了物体受力时动量的变化规律,即物体所受合外力将导致其动量发生改变。

动量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为F=Δp/Δt,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外力,Δp为动量的变化量,Δt 为时间的变化量。

根据动量定理,可以推导出力的概念,并且可以用来解析物体受力时的运动情况。

三、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它描述了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化,但总能量不会发生改变。

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用来解析物体在受力情况下的运动情况,也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四、重力和运动在力学中,重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它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重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规律,比如落体运动、抛体运动等等。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重力还是一个矢量,其方向始终指向地心。

重力还可以用来解释行星的运动规律,以及卫星的轨道运动规律等等。

五、摩擦力和运动摩擦力是在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它会阻碍物体的运动。

中考力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中考力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一.(力学相关)力的概念1.什么是力: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4。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5。

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要求竖直使用,非竖直使用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重力9。

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注意:不能说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重力。

10。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

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摩擦力12.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相对运动(即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3.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1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15。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16.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如:加润滑油;利用气垫、磁悬浮列车。

(2)用滚动代替滑动。

17。

摩擦力并不都是阻力。

阻力是指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二.运动和力长度的测量1。

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的相关考点总结如下:
1. 物体的运动:
- 平抛运动: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着抛体的轨迹飞行。

-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在不受其他力作用下,只受重力作用时的运动。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不受任何力作用时,以恒定的速度沿直线运动。

2. 力的概念和表示: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重力: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所产生的力。

- 弹力:弹簧或绳子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力。

- 摩擦力: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力。

3. 牛顿运动定律:
-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为零。

-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力的合成和分解:
-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时,可以使用合力的概念求出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分力或多个分力,可以使得问题的求解更加简单。

5. 力的计算:
- 力等效性:两个力相互平行且大小相等时,可以将其合成为一个等效力。

- 力的平衡: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 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计算:根据具体情况和已知条件,使用物理公式或几何图形来计算力的大小和方向。

以上是中考物理力学的相关考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考物理力学37个必考知识点

中考物理力学37个必考知识点

中考物理力学37个必考知识点物理力学是中考物理的一个重要模块,掌握其中的基础知识点对于解答物理题目非常重要。

以下是中考物理力学中的37个必考知识点,帮助你系统地复习和掌握这一模块的内容。

一、质点运动的描述1.质点的定义和特点;2.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3.速度与位移的图线表示;4.加速度与速度、位移的关系。

二、匀速直线运动5.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6.位移-时间(位移-时间平均速度)图线表示;7.速度-时间图线表示。

三、变速直线运动8.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9.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10.位移-时间图线表示;11.速度-时间图线表示;12.加速度-时间图线表示。

四、自由落体运动13.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14.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及其数值;15.位移-时间图线表示;16.速度-时间图线表示。

五、受力和力的合成17.力的定义和特点;18.力的单位和测量;19.合力的概念及其计算;20.平行力的合成;21.非平行力的合成。

六、力的分解22.力的分解的概念及其方法;23.倾斜面上物体的分解力;24.斜面上的力的分解。

七、弹力和滑动摩擦力25.弹力的特点和计算;26.滑动摩擦力的特点和计算;27.绳上物体的张力;28.重物挂线的悬挂力。

八、平衡条件29.物体平衡的条件;30.一维平衡和三维平衡的区别;31.力的杠杆平衡条件;32.力的矩平衡条件。

九、简单机械原理33.力的传递原理;34.物体的稳定平衡条件;35.起重机的工作原理;36.杠杆的概念和杠杆平衡条件;37.滑轮的概念和滑轮原理。

以上是中考物理力学中的37个必考知识点的总结。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物理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非常重要,并能更好地解答与力学相关的题目。

希望这些内容对你复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2024年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初中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 机械学1.1 运动学: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的定义、计算方法;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的计算;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描述和分析。

1.2 动力学: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的内容和应用;质量、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力的合成与分解;斜面上物体的受力和运动分析。

1.3 能量和功:机械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案;功的定义及功的计算;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1.4 运动中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1.5 重力和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和计算;重力的特点和应用;地球上物体的重量。

2. 声学2.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方式、传播方式和速度的计算;声波的特点。

2.2 声音的调制与利用:噪声、纯音和音乐的区别;音叉、弦乐器和吹管乐器的声音特点及原理。

2.3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声音的反射规律和计算;回声产生的条件和利用。

2.4 声音的吸收和共鸣:声音在物体上的吸收规律和现象;共鸣现象和应用。

2.5 声音的音量和音调:音量与声波振幅的关系;音调与声波频率的关系;音调的高低和大小的判断与计算。

3. 光学3.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方式和速度的计算;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3.2 光的成像: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和计算;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和计算;光的凸透镜组成像的特点。

3.3 光的颜色和光谱:光的三原色和三基色;光的分解与合成;光的干涉与衍射。

3.4 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光的折射定律的表达和计算;光的色散现象和原理。

3.5 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的表达和计算;光的直线传播的速度与频率的关系;声光二者速度差和应用。

4. 电学4.1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定义和计算;电流的方向和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4.2 电阻和电导:电阻的定义和计算;电阻的串并联和电阻率的计算。

4.3 电压和电动势:电压的定义和计算;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初三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三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初三物理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物理力学是我们学习物理的第一个模块,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物理知识。

它主要包括运动的描述与分析、力的作用与效果等内容。

下面是初三物理力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运动的描述与分析1. 位移和路径位移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变化量,可以用箭头表示。

路径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可以是直线、曲线或其他形状。

2. 速度和速率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是矢量量纲,用箭头表示。

速率是物体单位时间内路径的长度变化量,是标量量纲,通常用字母v表示。

3. 加速度和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速度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可以是正、负值或零值。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加速度为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状态。

4.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加速度不为零,速度随时间而改变的运动状态。

通过运动图线和速度-时间图线可以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的作用与效果1. 力的概念和作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远程力,具体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如果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会保持这种状态,只有外力作用才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可以用公式F=ma表示。

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另一个物体一定对它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5. 质量与重力质量是物体内部物质的量度,是标量量纲,通常用字母m表示。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一种远程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物体距离平方成反比。

6.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接触时由相互摩擦而产生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

静摩擦力是物体接触处没有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接触处有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 如图所示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此时所挂钩码是吸盘所能承受的最大物重。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B .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的1/2C .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D .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60.在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物体均静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通过实验,可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B .通过实验,可探究浮力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系C .测量过程中,水对物体的浮力大,所以F 1大于F 2D .根据测量的实验数据,可计算出石块的密度值12.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密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在两杯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 .甲杯盐水的密度较大B .鸡蛋在两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C .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D .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11.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球分别悬浮、漂浮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球受到的浮力大B .乙球受到的浮力大C .甲球浸在水中的体积大D .两球浸在水中的体积一样大6.下列做法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 .骑电动车过程中要经常看后视镜B .中考体育项目中跳绳不要跳得太高C .快速骑自行车紧急刹车时不能只刹前闸D .跳远时要取得好成绩一定要助跑11.一小桶轻放到水中时漂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桶材料的密度一定比水的小B .小桶材料的密度和水的一样大C .小桶材料的密度无论多大,装满水后一定会在水中下沉D .仅在小桶材料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桶装满水才会下沉G 水 酒精F 2 F 112.乡镇居民建楼房地受条件限制,无法使用起重机吊建筑材料上楼,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已知每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N,定滑轮的质量为0.5kg,动滑轮的质量为0.6kg,货箱重为15N,不计绳重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吊起材料上楼,每次能吊的材料最多不能超过1031NB.使用的定滑轮质量越小,该装置的机械效率越高C.工人快速拉升与慢速拉升同样的材料相比,工人做功的功率相同D.若知道所吊材料受到的重力,匀速吊起材料上升10m,则可计算水平拉力F所做的功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组轮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旅行箱下面装有两个轮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公安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因为一旦发生碰撞,车身停止运动,而乘客身体由于___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此时安全带会阻碍人体向前运动,可以减小_____________,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盛相等质量的同种液体。

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小球A和B分别放入容器中,A球漂浮,B球悬浮,如图9所示。

两球在两容器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F甲>F乙p甲<p乙 B. 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 D. F甲>F乙p甲>p乙7.一小车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撤去拉力F后,小车将()A.继续做加速运动 B .加速一段时间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C.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D.做匀速直线运动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A、B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甲、乙、丙三处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和p丙(ρ水>ρ煤油),则p甲、p乙和p丙的大小关系为()A.p甲=p乙>p丙B.p甲>p乙>p丙B.C.p甲<p乙<p丙D.p甲=p乙<p丙15.农民用盐水选种,要把盐水的密度从1.05×103km/m3配成1.1×103km/m3,应向盐水中加(选填“盐”或“水”),将谷种放入配制好的盐水中,密度小于1.1×103kg/m3的将在液面上.2.游泳运动员在游泳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B.运动员与水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C.使运动员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D .运动员对水的推力和水对运动员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7.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如图所示为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针对该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增大B.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减小C.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D.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减小2.在下列事例中,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A.正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过山车B.腾空而起加速上升的火箭C.减速进站的火车D.正在匀速上升的电梯19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的宇航员不具有惯性B.物体运动时具有惯性,静止时不具有惯性C.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D.运动员起跑时寸用力蹬地,是为了增大惯性提高成绩5.成成同学课外实验时,把鸡蛋放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甲;向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鸡蛋悬浮,如图乙。

此过程中( )A.杯中液体密度不变B.鸡蛋的重力变小C.鸡蛋的浮力变大D.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不变4.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以家庭厨房为例.下列有关物理量现象表述错误的是()A.切菜用的菜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B.挂轻小物品的吸盘﹣﹣与大气压有关C.正常使用的筷子﹣﹣属于省力杠杆D.厨房底面上铺的防滑垫﹣﹣是为了增大摩擦7.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扣排球时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骑自行车上坡时用力蹬几下,是为了增大惯性C.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在月球上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8.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如图所示,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关于工件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工件所受到的重力与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8.如图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在容器中装入某种液体,液体的重力为G,密度为ρ,深度为h。

那么,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A.G/S和G B.ρgh和G C.G/S和ρghS D.ρgh和ρghS3.如图,我国空气加油机正在给歼10战斗机加油.加油过程中,若战斗机的高度和速度不变,则战斗机的()A.动能增加,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C.动能减小,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D.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13、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一跃,利用自身的在空中继续前进以提高成绩。

运动员最终落回地面,是受到力的作用。

5.园艺师傅使用如图2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A.尽量让树枝靠近O点,手握剪刀的位置远离O点B.尽量让树枝远离O点,手握剪刀的位置靠近O点C.树枝和手离O点的距离无论远近,修剪树枝时都费力D.树枝和手离O点的距离无论远近,修剪树枝时都省力3、欧洲杯足球赛正火热进行中,赛场上出现的以下现象不能..用惯性来解释的是( )A .快速奔跑的裁判员不能立即停下来B .射中球门框的足球被反弹回来C .足球被踢出去仍继续向前运动D .奔跑的球员被绊后倒向前方14、有一个箱子需要从地面搬到汽车上。

小冰想用如图7甲所示的方法搬运,小雪想用如图7乙所示的方法搬运。

两种方法克服箱子的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_,但小雪的方法会__________。

7.如图分析小球从A 点自由摆动到C 点的过程,不考虑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从A 点自由摆动到B 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小球摆动到最低点B 时,动能为零C.小球摆动到最高点C 时,重力势能最小D.小球在整个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6.对下列体育运动中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乒乓球被扣杀飞向对方,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B .篮球从空中落下,此过程中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 .用脚踢足球时,脚有疼痛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间排球竖直向上抛出,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此时排球处于平衡状态8.如图,碗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碗沉入水底时比漂浮在水面上时重力变大了B .碗沉入水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C .碗沉入水底时比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变大了D .碗沉入水底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了24.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实验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2)实验过程中,将钩码悬挂于图中A 点,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在支点O 右侧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动力),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出每一组动力臂L 1和对应的动力F 1,并记录在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出L 1与F 1的图象,根据图象中实验数据可知,当L 1为0.5m 时,F 1为 N .(3)实验中小明发现,保持杠杆处于水平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偏离竖直方向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会变大,原因是 .【答案】(1)力臂;(2)如上图所示;0.6;(3)拉力的力臂变小次数 动力F 1/N 动力臂L 1/cm 10.75 0.40 21.0 0.30 31.5 0.20 42.00 0.15 53.0 0.108.如图所示,杠杆的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操作仍能让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A.两侧钩码同时向外移一格B.两侧钩码同时向内移一格C.左侧的钩码向内移一格,右侧减去一个钩码D.在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3.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11.如图8所示,在15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 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选填“左”或“右”),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N。

3.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A.匀速直线运动B.立即停止运动C.速度越来越快D.速度越来越慢12.网上购物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包裹的分捡常需借助传送带.(1)传送带的表面往往比较粗糙,其目的是.(2)包裹与传送带一起作用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时,包裹共受到个力的作用.(3)已知长方体包裹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10厘米,质量为15千克.如果包裹平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如图),则对传送带的压强为多少帕?(g取10牛/千克)6. 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猃是()A.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紙片都不掉落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D.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15.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推物体,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N;在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16.如图乙,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测力计示数将.2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