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1知识点总结
内科学知识点总结
![内科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4dce09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0.png)
内科学知识点总结.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篇一1、贫血:(1)概述:掌握诊断贫血的标准,尤其是贫血程度的划分。
知道关于贫血的几个基本概念:如大细胞贫血、小细胞贫血等。
临床表现分为一般表现和各系统的表现,这些了解一下即可。
治疗方面主要是了解有哪些治疗的方法,具体内容会在各个章节分别讨论的。
(2)缺铁性贫血:掌握实验室检查,尤其是生化检查,但是参考值范围可以不用记。
重点是治疗,尤其是铁剂治疗的疗效判断,常会考问答题的。
另外,还要注意1个名词解释:缺铁性吞咽困难(Plummer-inson综合征),虽然在临床上不是很常见,但是考试曾经出现过。
(3)再生障碍性贫血:了解骨髓象的特点、需要和哪些疾病鉴别以及治疗的方法。
本章考试涉及的不多。
(4)溶血性贫血:本章是一个难点。
重点掌握一下几个试验:红细胞渗透性脆性试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试验)。
其他内容大致了解一下即可。
2、白血病:(1)急性白血病:掌握其临床表现,尤其是白血病细胞浸润的表现(曾出过简答题)。
还有就是确诊的骨髓象的标准和常见急性白血病类型鉴别(很重要)。
在治疗方面要知道达到完全缓解的标准,具体方案不需要掌握。
此外,注意几个名词:类白血病反应、“裂孔”现象、Auer小体。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了解分期,还要知道慢粒可以急变,转为急淋或急非淋。
(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熟悉诊断标准,其他一般不会考。
3、淋巴瘤:熟悉其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的特点。
知道霍奇金病的治疗策略是化疗为主的放化疗综合治疗。
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重点掌握诊断标准(曾在多次考试中出过简答题)。
熟悉治疗原则。
了解其临床表.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篇二急性中毒:(1)概述:掌握中毒的机制,熟悉诊断的方法(病史很重要)。
重点是治疗的原则。
(2)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掌握中毒的特征性表现(大蒜味、流涎、多汗、肌颤、瞳孔缩小、肺水肿)以及治疗措施。
内科分章节知识点总结
![内科分章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fd63d2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1.png)
内科分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内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各种疾病。
这些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等。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这些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长期的高血压可以导致心脏、脑血管和肾脏等器官的损害。
高血压的诊断通常是通过测量血压值来确定的,治疗上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
冠心病是心脏血管疾病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
临床上,冠心病的主要表现是胸痛,治疗上一般需要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病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栓塞导致心肌灌注不足而引起的。
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是剧烈的胸痛,治疗上需要及时的溶栓治疗或介入手术。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生理异常引起的一种病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悸、心慌和晕厥等症状。
心律失常的诊断通常是通过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来确定的,治疗上一般需要药物治疗或介入治疗。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内科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呼吸道和肺部的各种疾病。
这些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等等。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介绍这些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由吸烟所致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治疗上主要是给予支持治疗和吸烟戒断。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气道高反应性导致气道狭窄而引起的。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喘息、气急和咳嗽等症状,治疗上一般需要抗炎和扩张治疗。
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导致的肺部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和胸痛等症状,治疗上一般需要抗感染治疗。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慢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咯血、盗汗等症状,治疗上一般需要长期的抗结核治疗。
内科学知识总结
![内科学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b08b11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5.png)
内科学知识总结内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和应用于成年人的内部机能和疾病。
内科学包括多个子专业,如心脏病学、肾脏病学、消化病学等等。
下面将对内科学的关键知识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了解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疾病。
一、内科学的基本概念1. 内科学的定义:内科学是研究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功能和疾病的科学,主要关注成年人的内部健康和疾病。
2. 内科医生的职责:内科医生负责对成年人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根据病情进行疾病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 内科学的发展:内科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疾病的不断演变,内科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常见疾病1. 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以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引发心脏和血管的病变。
2.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等。
COPD是一种导致肺功能受限的慢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促等。
3.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GERD)等。
胃溃疡是胃黏膜出现溃疡性病变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饱胀感等。
4. 泌尿系统疾病:包括肾炎、尿路结石等。
肾炎是肾脏发生炎症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尿中有血尿、水肿等。
5. 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和胰岛功能异常。
6. 血液系统疾病:包括贫血、血液恶性肿瘤等。
贫血是一种血红蛋白含量或红细胞数量不足的状态,常见症状包括乏力、疲劳等。
三、内科诊断和治疗1. 内科诊断:内科医生可以通过体格检查、病史询问、实验室检查等手段进行疾病诊断。
此外,内科医生还可以借助影像学技术(如X光、CT、MRI等)进行更准确的诊断。
2. 内科治疗:内科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内科治疗的常用手段,可以通过药物来调节患者的内部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预防和健康促进1. 预防疾病:内科医生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仅要进行疾病的治疗,还要关注疾病的预防。
内科章节知识点总结
![内科章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c87e05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1.png)
内科章节知识点总结引言内科作为医学的基础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科学涵盖了临床医学中大部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其知识点广泛,内容丰富。
本文将围绕内科学的主要章节,对其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1.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分类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心律失常等。
这些疾病在内科医生的日常工作中非常常见,因此对其分类及其临床表现的了解十分重要。
2.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心血管系统疾病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
了解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有助于内科医生快速准确地对患者进行诊断。
3.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主要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等检查手段。
治疗则需要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法。
二、呼吸系统疾病1. 呼吸系统疾病的分类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其分类及特点的了解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2.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等。
了解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有助于内科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3.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需要通过肺功能检查、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
治疗则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雾化吸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法。
三、消化系统疾病1. 消化系统疾病的分类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胃肠道溃疡、消化性出血、胰腺炎、肝脏疾病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消化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其分类及特点的了解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2. 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了解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有助于内科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3.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需要通过胃镜检查、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
内科知识点总结分章节
![内科知识点总结分章节](https://img.taocdn.com/s3/m/facf2c7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a.png)
内科知识点总结分章节第一章:体温异常1. 高烧高烧是指体温超过38℃的情况,常见原因包括感染、炎症、免疫系统异常等。
治疗上,应根据病因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消炎药物等。
2. 低体温低体温指体温低于35℃,常见原因包括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休克等。
治疗上,应注意保暖、及时补液等措施。
第二章:心血管疾病1. 高血压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和(或)舒张压高于正常值的一种常见疾病,常见原因包括遗传、肥胖、饮食等。
治疗上,应调整饮食习惯、加强锻炼并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2. 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脏供血不足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心绞痛等。
治疗上,应控制血脂、血糖,预防和治疗心脏供血不足的症状。
第三章:呼吸系统疾病1. 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喘息、咳嗽等。
治疗上,应避免引发因素,合理使用吸入类药物等。
2.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促等。
治疗上,应戒烟、加强锻炼,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1. 胃炎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胃胀等。
治疗上,应调整饮食,合理使用抗生素、胃肠道保护剂等。
2. 肠道感染肠道感染是指由病原菌引起的胃肠道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等。
治疗上,应补充水分、电解质,使用抗生素等。
第五章:内分泌代谢疾病1.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常见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等。
治疗上,应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并根据病情使用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
2.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指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一系列代谢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疲劳、体重增加、便秘等。
治疗上,应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第六章:免疫系统疾病1. 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等。
治疗上,应使用抗风湿药物、免疫调节剂等。
医学内科知识点总结
![医学内科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498690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12.png)
医学内科知识点总结一、内科学的基础知识内科学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生理学知识:包括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肾脏功能、血液、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的生理学知识。
2. 病理生理学:包括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疾病的病理变化等。
3. 诊断学: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诊断,辅助检查的诊断方法,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等。
4. 治疗学:包括内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基本治疗方法和药物治疗等。
5. 病例分析:包括临床病例的分析和处理。
二、常见内科疾病1. 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2.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
3.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道溃疡、胃肠道出血、炎症性肠病、肝硬化、消化道肿瘤、胰腺炎等。
4. 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等。
5. 血液疾病:包括贫血、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三、诊断和治疗原则1. 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诊断:根据患者的主诉和病史,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从而进行初步的诊断。
2. 辅助检查的诊断: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生物化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等。
3. 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疾病的最终诊断和与其他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
4. 疾病的治疗原则:具体包括对病因的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预防治疗等。
5. 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等。
综上所述,内科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其知识点博大精深,需要内科医生具备扎实的内科基础知识,熟练的临床技能和临床经验。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内科医生才能更好地对内科疾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医内科学相关专业知识-1
![中医内科学相关专业知识-1](https://img.taocdn.com/s3/m/d5103651de80d4d8d15a4f96.png)
• 【A】呕血前有慢性规律性上腹隐痛 • 【B】咯血患者有疾病或心脏病史 • 【C】呕血为红或棕褐色 • 【D】咯血为鲜红色
• 【E】呕血常伴有黑便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4.“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污也”句中“污”的含义 是指
中医内科学相关专业知识-1 (总分:5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B}}{{/B}}(总题数:30,score:30 分) 1.医疗机构的医师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 法》规定,收受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给予的财物或者其 他利益的,由本单位追究的行政责任是
• 【A】警告,罚款 • 【B】吊销执业医师证书 • 【C】吊销执业计可证 • 【D】给予处分,没收违法所得 • 【E】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解析] 脾气健运,口味正常,食欲旺 盛;脾失健运,口淡乏味,食欲不振。 16.《素问·咳论》认为,导致“六腑咳”的病因是
• 【A】五脏咳病衰,传出于六腑 • 【B】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 • 【C】六腑各以其治时受邪 • 【D】皮毛受邪,传入于六腑 • 【E】寒饮食入胃,乃传于六腑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素问·咳论》:“帝日:‘六 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日:‘五脏之久咳,乃 移于六腑。’”
17.“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句中“如”的含义 是指
• 【A】如果去 • 【B】好象要去 • 【C】前往 • 【D】如同是 • 【E】想去
内科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内科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fb2979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6.png)
内科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嘿!今天咱们来好好聊聊内科学各章节的知识点总结呀!
哎呀呀,内科学这可是个大学问呢!从呼吸系统疾病到心血管系统,从消化系统到泌尿系统,每个章节都藏着好多关键的知识点哇!
先说说呼吸系统这一章节吧!像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些,那可都是重点中的重点呀!咱们得清楚它们的病因、症状、诊断方法还有治疗手段呢。
比如说肺炎,到底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还是病毒感染导致的?症状又有哪些不同?是咳嗽、咳痰还是呼吸困难?这可都得弄明白呀!
再看看心血管系统,哇,这里的知识点更是不得了!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每一个都不能马虎!冠心病发作的时候该怎么处理?高血压患者的日常饮食要注意啥?心律失常是怎么诊断出来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咱们都得牢记在心呢!
消化系统也很重要哇!胃炎、胃溃疡、肝硬化,它们的发病机制是啥?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还有那些检查方法,胃镜、肠镜,都得了解清楚呀!
泌尿系统也不能落下呢!肾炎、肾结石、肾衰竭,它们的症状和治疗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
哎呀呀,比如说肾结石,怎么判断石头的大小和位置?怎么选择治疗方式?是药物排石还是手术碎石?
总之,内科学的各个章节知识点真是又多又重要!咱们得认真学习、总结,才能在临床实践中应对自如呀!这不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更是为了能真正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让他们恢复健康,大家说是不是
哇?。
临床内科学知识点总结高一
![临床内科学知识点总结高一](https://img.taocdn.com/s3/m/382742a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8.png)
临床内科学知识点总结高一临床内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成年人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本文将主要介绍临床内科学的知识点,包括内科学的基本概念、内科学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内科学的研究方法等内容。
一、内科学的基本概念1.内科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内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成年人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其研究对象包括各种慢性病、急性病、内分泌疾病、传染病等。
2.内科学的特点及其研究方法内科学研究的特点是综合性、系统性和创新性。
内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解剖和医学统计等。
3.内科学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内科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古代医学、中世纪医学、现代医学。
现代内科学已经成为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很多领域,包括心血管病学、消化病学、内分泌病学、感染病学等。
4.内科学的发展趋势及其未来展望内科学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向着个性化治疗、精准医学和转化医学发展。
未来内科学将会更加注重预防、精准治疗和深入研究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二、内科学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心血管病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血管系统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心血管病的诊断主要包括病史采集、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核磁共振检查等。
心血管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心脏康复等。
2.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肠道炎症、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胰腺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主要包括内镜检查、胃镜检查、肝功能检查、胰腺功能检查等。
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膳食治疗等。
3.内分泌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主要包括血液和尿液检查、内分泌激素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
4.感染疾病感染疾病包括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临床内科学知识点总结高一
![临床内科学知识点总结高一](https://img.taocdn.com/s3/m/6024ae3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0.png)
临床内科学知识点总结高一在医学领域中,临床内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该学科涉及诊断和治疗成年和老年患者的内科疾病。
对于一名高一学生来说,了解临床内科学的基本知识点是很有意义的,这不仅可以增加对医学的兴趣,还能够提供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问题。
本文将重点总结一些与临床内科学相关的知识点。
1.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一类涉及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胸痛、心绞痛等症状。
高血压是指血压长期超过正常范围,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的一组症状,如呼吸困难、浮肿等。
了解这些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维持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2.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
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气喘、咳嗽等症状。
肺炎是指肺部的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痛等。
COPD是一组慢性气道疾病,主要由吸烟和长期暴露于有害气体引起,症状包括咳嗽、气喘等。
认识这些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呼吸系统的健康。
3.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等。
胃溃疡是胃黏膜受损导致的一类疾病,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痛、消化不良等。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酸逆流到食管,引起炎症,症状包括胸骨后灼热感、酸味嗳气等。
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包括腹泻、腹痛等。
了解这些消化系统疾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消化系统的健康。
4. 代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升高,常见症状包括多尿、多饮、多食等。
甲状腺疾病涉及甲状腺功能失调,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可能包括心悸、体重改变等。
掌握这些代谢性疾病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健康和生活习惯。
5. 肾脏疾病肾脏疾病包括尿路感染、肾结石、肾衰竭等。
内科知识点总结全部
![内科知识点总结全部](https://img.taocdn.com/s3/m/525c7b5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1.png)
内科知识点总结全部一、常见疾病1.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指的是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高血压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会增加心脏、脑血管和肾脏疾病的风险。
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例如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运动等。
2.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过高。
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类型,治疗包括胰岛素注射、口服降糖药物以及生活方式管理。
3. 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
4. 高血脂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脂质含量过高,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
5.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组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的总称,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治疗包括吸烟戒断、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
二、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对于内科疾病的诊断,患者的临床症状是重要的线索之一,例如头痛、胸痛、腹痛等。
2. 生理指标测量生理指标如血压、血糖、血脂等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
3.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液、粪便等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
4.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
5. 病理活检需要在手术下获取组织样本,通过镜下检查来明确诊断。
三、治疗原则1. 药物治疗常见的内科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抗高血压药、胰岛素等。
2. 外科手术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肿瘤切除术等。
3. 介入治疗如心脏导管手术、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等。
4. 康复护理包括饮食调理、体能训练、心理疏导等。
5. 生活方式干预戒烟、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
综上所述,内科知识点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在临床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内科医生需要全面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内科学重点知识总结
![内科学重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9a449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2.png)
内科学重点知识总结
1 内科学概述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治疗机体内部结构功能障碍。
内科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微量元素的全面运作,从遗传学到与器官功能有关的生物学科,以及保护机体免受疾病威胁。
内科医生可以诊断,治疗和预防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
他们了解健康体系如何相互作用,并把病因与疾病结合起来,治疗各种疾病。
2 病理
内科学研究病理,病理是指疾病的成因形成,并且包含了许多症状和表现。
内科学中的病理研究主要包括:病因和病理、痛觉与痛觉应激、炎症和细胞吞噬、疾病传播和媒介、病毒性疾病和传染病、炎症和细胞损伤、神经影像和有关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
3 诊断
内科学的诊断有很多种,他们之间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头孢拉定检查、影像检查、B超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肺部摄影、心电图检查、内窥镜检查、病理组织切片或标本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然后制定治疗计划。
4 治疗
内科学的治疗方式有不同程度的复杂性,比如服用药物、疗法、手术治疗、运动治疗等。
现代内科学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手段来诊断
和治疗各种疾病,其中包括生物技术手段、放疗介入治疗、器官移植、代谢治疗等。
5 结论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和治疗内部结构功能障碍
的重要科学,并且包含了病理学、诊断学和治疗学。
通过深入了解内
科学,可以更好地掌握它的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诊治
服务。
内科学笔记整理(全)
![内科学笔记整理(全)](https://img.taocdn.com/s3/m/f9c4567483d049649a6658c3.png)
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1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一、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bronchitis)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
病程进展缓慢,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以老年人为多发。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大气中的刺激性烟雾、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臭氧等对支气管粘膜造成损伤,纤毛清除功能下降,分泌增加,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
2.吸烟兴奋副交感神经,使支气管痉挛,能使支气管上皮纤毛运动受抑制;支气管杯状上皮细胞增生,粘膜分泌增多,使气管净化能力减弱;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粘液积聚,肺泡中吞噬细胞功能减弱;吸烟还可使鳞状上皮化生,粘膜腺体增生肥大3.感染是慢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病因多为病毒和细菌,鼻病毒,粘液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多见。
4.过敏反应可使支气管收缩或痉挛、组织损害和炎症反应,继而发生慢支。
5.机体内在因素1)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气道反应性比正常人高;2)老年人由于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喉头反射减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减弱;3)维生素C、维生素A的缺乏,使支气管粘膜上皮修复受影响,溶菌活力受影响;4)遗传也可能是慢支易患的因素。
(二)病理生理早期大气道功能正常但小气道功能已发生异常。
随着病情加重,气道狭窄,阻力增加,通气功能可有不同程度异常。
缓解期大多恢复正常。
疾病发展,气道阻力增加成为不可逆性气道阻塞。
(三)临床表现1.症状多缓慢起病,病程较长,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冬天寒冷时加重,气候转暖可缓解。
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
2.体征早期可无任何异常体征。
急性发作期可有散在的干湿啰音、多在背部及肺底部,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啰音多少和部位均不一定。
喘息型者可听到哮鸣音及呼气延长,而且不易完全消失。
并发肺气肿时有肺气肿体征。
《内科学》重点知识(1)
![《内科学》重点知识(1)](https://img.taocdn.com/s3/m/f2c8215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8.png)
《内科学》重点知识(1)内科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人体的各个系统,特别是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等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疾病。
掌握内科学的重点知识对于医学生和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内科学》课程中的一些重点知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门学科。
I. 心血管系统1. 心脏解剖与生理: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器官,了解其解剖结构以及心脏收缩与舒张的生理过程十分重要。
2.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紊乱所导致的心跳异常,包括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
了解心律失常的分类和病因可以帮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3.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血供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坏死,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是内科学学习的重点之一。
II. 呼吸系统1. 肺结构与功能: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其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理解肺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学习COPD的病因、病理生理以及治疗方法对于内科学的学习十分重要。
3. 肺癌: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掌握其早期诊断、分期及治疗原则对于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III. 消化系统1.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疾病,理解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原则对于内科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2. 肝炎:肝炎是指肝脏发生炎症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
学习肝炎的传播途径、病程及治疗可以帮助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
IV. 泌尿系统1. 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肾脏疾病是肾小球和肾单位慢性病变所致的一组疾病,了解其阶段划分、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原则有助于防治肾脏疾病。
2.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学习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以及预防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十分重要。
V. 内分泌系统1.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了解其病理生理、分型以及治疗原则有助于患者的管理和控制。
中医内科学专业知识-1
![中医内科学专业知识-1](https://img.taocdn.com/s3/m/04d73d7102020740bf1e9b60.png)
中医内科学专业知识-1(总分:47.5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B}}(总题数:30,分数:30.00)1.中风阳闭的病机是∙ A.痰热腑实∙ B.风火实热∙ C.风火痰热∙ D.气火痰热∙ E.风痰血热(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中风因邪正虚实的不同,而有闭脱之分及由闭转脱的演变,闭证之中腑者,因肝阳暴亢或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见喁僻不遂,神志欠清,大便不通;中脏者,风阳痰火内闭神窍,脑络瘀阻,则见昏仆,不省人事,肢体拘急等闭证。
因于痰火瘀热者,为阳闭;因于痰浊瘀阻者为阴闭。
2.患者水肿日久,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畏寒肢冷,尿少,舌淡苔白滑,脉沉弱。
其证候是∙ A.风水泛滥∙ B.湿毒浸淫∙ C.水湿浸渍∙ D.湿热壅盛∙ E.脾阳虚衰(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本证是因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所引起的水肿。
畏寒肢冷是脾阳虚衰的表现。
3.下列各项,与痴呆发病关系不密切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分数:1.00)A.B.C.D. √E.解析:4.下列哪项不是胁痛的分型∙ A.肝郁气滞∙ B.寒湿阻络∙ C.肝胆湿热∙ D.肝络失养∙ E.瘀血阻络(分数:1.00)A.B. √C.D.E.解析:5.怔忡,临床上多见于∙ A.热证∙ B.表证∙ C.实证∙ D.虚证∙ E.寒证(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以虚证居多,或虚中夹实。
6.加减葳蕤汤主要用于∙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阴虚感冒∙ D.气虚感冒∙ E.暑湿感冒(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加减葳蕤汤滋阴解表,适用于体虚感冒,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汗少,咳嗽咽干,舌红脉数等症。
7.治疗阴虚火旺型盗汗的最佳方剂是∙ A.左归饮∙ B.当归六黄汤∙ C.秦艽鳖甲散∙ D.六味地黄丸∙ E.滋水清肝饮(分数:1.00)A.B. √C.D.E.解析:8.下列各项,属于痿证与痹证鉴别的主要内容是∙ A.肢体麻木∙ B.肌肉酸楚∙ C.关节疼痛∙ D.肢体重着∙ E.周身乏力(分数:1.00)A.B.C. √D.E.解析:9.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赤唇紫,舌红,脉沉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高血压脑病:指在血压升高,同时出现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症象。发生机制可能为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管的自身调节机制,导致脑灌注过多致脑水肿。临床表现有严重头痛、呕吐、神志改变,较轻者可仅有烦躁、意识模糊,严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
12.高血压危象:是指高血压患者在短期内,由于交感神经活动亢进,周围血管阻力的突然上升,血压明显升高,影响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等症象。
3.肺脓肿: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坏死性炎症,其早期为肺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继而坏死、液化,由肉芽组织包裹形成脓肿。临床特点为高热、胸痛、咳嗽、咳大量脓臭痰。
4.慢性肺脓肿:急性肺脓肿患者感染迁延3个月以上,临床上出现咳嗽,脓痰,反复咯血,不规则发热等症状时,即形成慢性肺脓肿。
5.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导致支气管壁受损使其呈现不可逆的扩张与变形。临床变现为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与感染。
7.心脏骤停:系指心脏泵功可逆转,否则引起死亡,很少自发逆转,干预成功可能性与停博机制以及临床状态有关。
8. 起搏器综合症:长期心室起搏(VVI)因房室收缩不同步,可引起部分患者肺毛细血管压力和肺动脉压力升高、心排血量下降,引起心悸、气短、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低血压和心力衰竭,称之为起搏器综合征。
1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慢性肺、胸廓或肺血管疾病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类心脏疾病。
12.隐性肺动脉高压:如在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20mmHg,而运动后肺动脉平均压>30 mmHg时,为隐性肺动脉高压。
13.肺性脑病:是一种因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的潴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综合征。
5.室性并行心律:如果心室的异位起搏点独立地规律发放激动,并能防止窦性激动侵入,则形成室性并行心律。其心电图表现为:①配对间期不恒定;②长的两个异位搏动之间期,是最短的两个异位搏动间期的整倍数;③可产生室性融合波。
6.室性融合波:如室性期前收缩发生较晚,于是心室一方面接受窦房结的下传激动,一方面又受室性期前收缩的兴奋,QRS波群形态介乎窦性和室性期前收缩QRS波群形态之间,形成室性融合波,其前存在窦性P波。
9. 高血压急症:高血压急症是指高血压患者,血压在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显著的急骤升高,收缩压>200mmHg和(或)舒张压>130mmHg,同时伴有心、脑、肾、视网膜等重要的靶器官功能损害的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
10. 恶性高血压:发病较急剧,舒张压持续≥130mmHg,伴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持续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肾衰竭等肾脏损害表现。病理上以肾小动脉纤维样坏死为突出特征。进展迅速,如不给予及时治疗,预后不佳,可死于肾衰竭、脑卒中或心力衰竭。
16.Horner 综合征:常由于肺尖部肿瘤引起。位于肺尖部的肺癌,可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与胸壁无汗或少汗,称为Horner综合征。
17.呼吸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储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2.心室重构是指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几何形态,心肌细胞及其间质成分,心肌细胞的表型发生一系列改变的病理现象。
3.窦性停搏:(或称窦性静止)是指窦房结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不能产生激动,使心脏暂时停搏,或由下一级起搏点(如房室交界处或心室)发放激动控制心律。
4.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同一导联内,室性期前收缩如有形态不同,又和前一次心动之间的距离(配对间期)不固定,称为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
14.干性胸膜炎:干性胸膜炎亦称纤维素性胸膜炎,见于胸膜炎的早期,此时胸膜除一般炎症变化外,其表面有大量纤维素沉积,使之增厚,粗糙。临床上表现为患侧胸痛,呼吸受限,可听到胸膜摩擦音。
15.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癌侵犯纵隔,压迫上腔静脉时,上腔静脉回流受阻,产生头面部、颈部和上肢水肿以及胸前部淤血和静脉曲张的症状并可引起头痛和眩晕。
1.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2.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亦称医院内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
6.中叶综合征:右肺中叶支气管细长,周围有多处淋巴结,常因非特异性或结核性淋巴结炎,压迫支气管,引起右中叶不张,称为中叶综合征。
7.Kartagener综合征:因软骨发育不全或弹性纤维不足,导致局部管壁薄弱或弹性较差(常伴有鼻窦炎及右位心)被称为Kartagener综合征。
8.干性支气管扩张:部分支气管扩张患者以反复咯血为唯一症状,平时无咳嗽、咳脓痰等症状。
呼衰的诊断标准:在海平面大气压下,于静息状态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性心排血量降低等因素后,PaO2<60mmHg或伴有PaCO2>50mmHg,即为呼吸衰竭。
1.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心脏疾患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损害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导致心排出量降低,静脉压升高,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
9.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
10.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喘息或咳嗽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