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微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可以是单细胞类型,也可以是多细胞的类型。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分解有机物、参与氮循环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细菌和真菌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例如,酵母菌在面包制作中的作用,以及乳酸菌在酸奶制作中的作用。
2.分布范围:讲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分布,如土壤、水体、动植物体内等。
3.作用:阐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如分解有机物、参与氮循环等。
4.实例: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一些常见的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5.教学难点: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生存条件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例题4:
题目:请简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答案: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他们能分解有机物质,促进物质循环。此外,细菌还参与氮循环等生物化学过程。
5.例题5:
题目:请简述微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答案:微生物技术在食品制作、疾病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酵母菌在面包制作、酸奶制作中的作用,乳酸菌在泡菜制作中的作用。
8.例题8:
题目:请简述细菌和真菌的遗传变异方式。
答案:了解细菌和真菌的遗传变异方式,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掌握细菌和真菌的遗传规律。
题9:
题目:请简述细菌和真菌的生态关系。
答案:了解细菌和真菌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如竞争、共生、寄生等。
10.例题10:
题目:请简述细菌和真菌的科学研究方法。

生物: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推荐)

生物: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推荐)

生物: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推荐)第一篇:生物: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推荐)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学会与人的合作与交流。

4.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

5.认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教材内容从宏观上介绍细菌和真菌的知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在培养基上区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认同细菌和真菌分布广,让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学习接种和对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体验与人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学习生物技术打下了基础。

教育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了解身边的生活环境,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3.教学难点探究活动中各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做好观察记录。

4.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准备变质的牛奶、米饭、长“毛”的馒头、长有木耳的树桩、蘑菇、足癣和背癣的图片、培养菌落实物、实物投影仪、琼脂、培养皿、烧杯、牛肉膏、蛋白胨、酒精灯、吸管、三脚架、无菌棉棒、镊子、放大镜。

四、教学策略1.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可以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①教师提问:“细菌和真菌是什么样的?它们生活在哪里?”“我是怎样知道细菌和真菌的存在的?”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细菌和真菌方面知识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联系食物变质、物品发霉等生活经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③教师开门见山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有关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吗?由学生提出问题,从而进入新课。

④可以从生物的分类引出细菌和真菌。

学习菌落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并阅读相关内容,也可以展示不同形态菌落图片或课前培养好的菌落。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3.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提问: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理解,引导他们思考并回答问题。
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探讨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原因。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确保他们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有更深入的理解。
4.巩固练习(5分钟)
练习题:布置一些关于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答案: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的环境中分布情况是不同的。例如,在湿润的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较为丰富,而在干燥的环境中,它们的分布则相对较少。此外,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还与土壤的养分、酸碱度等因素有关。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规律。
教学反思与改进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这节课结束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教室、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实验室、显微镜、实验材料等。
2.课程平台:人教版生物教材、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等。
3.信息化资源:在线教学平台、教学视频、图片资源、互动讨论区等。
4.教学手段:讲授、实验演示、小组讨论、互动提问、实践活动等。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好奇心。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提问:“你们认为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是如何分布的?”
2.讲授新课(15分钟)
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包括它们的结构特点、生活习性等。
重点讲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规律,如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优秀教学案例第五单元第四章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优秀教学案例第五单元第四章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倾听、表达和总结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通过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使学生认识到微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精神,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分布。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推理的能力。同时,结合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问题驱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评价方式上,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3.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小组评价,鼓励学生相互借鉴、共同进步。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作业包括观察身边的微生物,记录它们的形态特点和分布环境,以及运用微生物学知识分析实例。
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从而推断它们的分布规律。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推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引导学生运用微生物学知识,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殖方式。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课题名称: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时:1【教学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2.教学难点坚持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教学方法】课前预习法、看图填空法、练习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教辅资料(一本全练)等。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学法指导:阅读课文P66—70页。

重点内容:菌落的概念,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区别,如何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二、先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促完成《一本全练》课前预习自主预习部分,组内交流答案。

(10分钟)三、后教:合作探究,突破重点和难点(15分钟)核对课前预习答案,对错题重点讲解。

课件配套讲解重难点知识。

如:菌落的概念;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区别;如何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四、巩固记忆(10分钟)1.菌落的含义: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冷却④接种⑤恒温培养3.细菌菌落的特点: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4.真菌菌落的特点:菌落比较大,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5.细菌和真菌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环境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有些需要氧气,有些不需要氧气。

6.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和真菌几乎无处不在,但在不同的环境中,它们的分布不同。

五、当堂训练,及时反馈。

(5分钟)独立完成一本全练部分习题。

六、【教学后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节内容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初步认识它们的分布规律。
(3)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菌和真菌等实验,引导他们发现和总结分布规律。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一些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作答。"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纠正错误,解答疑惑。
"通过练习,我发现大家对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方面有了较好的掌握。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我会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4.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和真菌,培养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与细菌和真菌相关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规律。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规律。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深入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作业旨在拓宽同学们的知识视野,培养大家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同时提高写作水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设计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分布情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探讨问题,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我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挑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此外,我还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直观、生动的学习氛围。例如,通过播放细菌和真菌的微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形态和生活习性。或利用实物模型展示细菌和真菌的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二)问题导向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这些问题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从课堂导入到课后作业,从实验操作到讨论交流。例如,在介绍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时,我会提问:“细菌和真菌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如何繁殖的?”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将进行讨论、实验、资料搜集等活动。我将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工具,如实验材料、参考书籍等,以支持他们的学习。同时,我会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成果。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将能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和表达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首先,我会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反思自己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例如,在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类和特征时,学生可以反思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细菌和真菌的区别,是否能够准确地描述它们的特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教育课程标准指导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作为重点章节,旨在让学生掌握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及分布情况。作为特级教师,我深入研究了本章节内容,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需求,制定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

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生命观念: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特点及分布特点。

2.探索实践: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态度责任:①、感受科学工作者严谨的治学作风和科学态度。

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立健康的生活态度。

③、积极参与本小组实验,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和“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难点:帮助学生形成“细菌和大多数真菌个体微小,它们在自然界是广泛分布的”生物学概念。

【教学方法】独立学习与小组学习、合作式学习、讨论法、分析法【课前准备】培养基、培养皿、放大镜、标签纸、透明胶带、无菌棉棒、蘑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录制的生物调查员视频导入。

你注意过食品上长出的“毛”的吗?这些与细菌和真菌有关。

那么细菌和真菌分布在哪里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二、新课学习寻找细菌和真菌(一)观察菌落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细菌和真菌吗?师:细菌和真菌一般都很小,不容易观察到。

为了便于观察,我们要把它们在培养基上培养成菌落。

什么是菌落呢?生: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师:让我们来认识几种菌落。

(展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你知道菌落是如何培养的吗?阅读教材P67页“科学方法”,试着总结菌落的培养过程。

活动一、精心制菌生:第一步,配制培养基。

师:(同时出示图片)那么配制培养基时用什么物质来配?为什么?生:(思考回答)琼脂。

因为琼脂加热冷却后到变为固态,这样便于我们观察、操作。

师:回答的不错。

如果没有牛肉汁,可以用水果汁代替吗?生:可以。

因为细菌、真菌是分解者。

加牛肉汁是提供营养,只要是有营养的物质都可以。

师:第二步是什么?生:高温灭菌师:我们要把培养皿和装有培养基的的锥形瓶放入高压灭菌锅中进行灭菌。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分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分布教学设计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微生物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内容: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分布情况、形态结构等,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掌握细菌和真菌的分类。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
3.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2.增强学生对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使学生尊重生命,关注生态平衡。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认真观察、细心操作的良好习惯。
4.通过学习细菌和真菌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在医学、食品、环保等领域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作业量要适宜,避免过多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布置分层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5. 实验报告题:
根据本节课的实验内容,撰写一篇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教师批改和反馈:
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应及时批改并给予学生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解答同学们的疑问,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5)根据观察结果,分析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习性。
4. 实验报告题:请根据本节课的实验内容,撰写一篇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答案:实验报告如下:
(1)实验目的:观察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2)实验原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如水分、温度和有机物等。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指导他们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显微镜、实验仪器、实验室等。
2.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生物学教学资源库等。
3. 信息化资源:细菌和真菌的相关视频、图片、案例等。
4. 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实验、观察、小组合作等。
5. 细菌和真菌的应用: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6. 实验操作技能: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步骤、观察和记录方法等。
七、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分布情况、生存条件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的适应能力和生活习性。下面我们来进行当堂检测,以巩固所学知识。
当堂检测:
1. 选择题:
(1)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细菌与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细菌与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教学重点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总结并能区分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点。
3.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4.设计并实施实验的过程。
教学难点
1.探究实验的组织教学。
2.探究活动中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观察记录。
3.利用事实说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设计恰当的问题,指导学生自学。
巡视,指导;及时搜集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熟悉教材,发现问题,提高自学能力。
合作
交流
一、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
1.你能说出它们是哪类生物吗?
二、观察菌落:
1.培养基上生长的这些叫什么呢?
2.观察菌落,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各有哪些特点?并填写下表:
展示:木耳,香菇、灵芝等
课前准备
教师:1.变质的牛奶、各种真菌的子实体(木耳、香菇、灵芝),长霉的馒头、面包,“长毛”的水果2.每组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无菌棉棒、放大镜、标签纸、透明胶带。
学生:1.预习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2.上课前一天请小组长到实验室制备甜豆浆培养基,并对他们进行接种的初步培训。3.课余查找有关细菌和真菌的资料。
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1.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哪种环境中的多一些?
2.你们小组是如何设计实验方案的?
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2.根据探究实验分析总结,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有哪些基本条件?
提示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提示:我们家里用的香皂有除菌效果吗?如何证明呢?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教案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教案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时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在形态上有什么区别;列举细菌、真菌的分布特点。

2.尝试采用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来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课时活动设计情境导入。

细菌和真菌的个体虽不及动植物高大,但它们在生物圈中却几乎无处不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已有的生活常识思考几个问题:1.家里吃剩的饭菜存放的时间久了就会变酸,这是什么在作怪?2.橘子或面包存放久了,表面会出现一些毛状物,这是为什么?3.腐烂的树枝上会长出一些木耳,木耳实际上属于哪种生物?4.现代社会,啤酒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饮料,你知道它是用什么制成的吗?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广泛。

土壤中、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上,甚至在寒冷的极地和很热的热泉中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细菌和真菌。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明确本节主题。

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1.菌落的概念。

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能用肉眼看到单独存在的细菌、真菌吗?讲述:真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多细胞的,一类是单细胞的。

蘑菇、木耳等属于多细胞的大型真菌,比较高等。

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较低等,个体也比较小,用肉眼很难看到。

当家里的面包、馒头或橘子等放久后,我们却能看到它们发霉了,霉菌个体微小,为什么我们却能看得到呢?因为霉菌的数量多,所以聚在一起的时候目标就大,我们就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像这样的,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食物变质或发霉的现象,这实际就是细菌或真菌不断增殖的结果。

2.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按照菌落的定义来说,菌落应该是同一种细菌或真菌的集合体。

但实际上,由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存在着多种细菌和真菌,所以自然状态下,食物变质后表面上会有多种菌落。

因此在生物学研究中,人们想要得到某一种单一的菌落,都需要人为培养。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案
课件展示: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讨论。
1.在什么环境下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呢?
2.细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有哪些基本条件?
水、有机物、适宜的温度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实验,同学们真正感知到细菌和真菌的存在,并且通过探究活动,增强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合作的意识。最后通过实验现象,讨论得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十分广泛,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也不同,进而得出细菌和真菌生存需要的条件。
课件展示探究计划指定的提示以及注意的相关问题。
提示重点:
1.设计对照实验;
2.没想好怎么探究前不要打开培养皿;
3.接种后,两套培养皿要放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培养。
(二)实施实验方案
各小组计划完善后,分组合作进行实验,教师指导:
一组:教室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
二组:实验台上的细菌和真菌
三组:操场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
【教学难点】
探究实验的分析与操作。
【课前准备】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所需器材、实验报告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实际生活中,其实细菌、真菌在多种环境中都有存在,它们的分布非常广泛。我们能否通过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真菌,来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呢?
二、合作探究
(一)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当你们走进五彩缤纷的自然界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什么?
接着发问:大家可曾想过自然界中除了植物和动物外,还存在另一类生物吗?下面就分组观察各组准备的实物,然后回答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课前要求学生准备一些发霉的橘子、长毛的馒头、发馊的牛奶、腐败的食物)
二、合作探究
(一)观察菌落
1.菌落的概念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4章第1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4章第1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或微信群收集学生的预习笔记和疑问。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在家阅读资料,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
-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解题思路。
-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疑问提交给教师,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通过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及作用,学生应培养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精神。同时,让学生认识到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树立生态平衡的生命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科学思维方法,提高思维品质。
⑧细菌和真菌的研究方法和进展不断更新,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微生物的机会。
②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土壤、水、空气、动植物体内。
③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氮循环、分解有机物、食品制作、环境保护。
④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健康影响、医药应用、农业应用、工业应用。
⑤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方法:显微镜观察、培养方法、鉴定方法、操作技巧。
⑥细菌和真菌的分类和鉴定:细菌的分类和鉴定方法、真菌的分类和鉴定方法、遗传变异、物种多样性。
- 真菌的分类和鉴定方法
- 细菌和真菌的遗传变异
- 细菌和真菌的物种多样性
7. 细菌和真菌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 细菌和真菌的遗传学研究方法
- 细菌和真菌的生态学研究方法
- 细菌和真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 细菌和真菌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七、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阅读材料:《微生物的世界》、《微生物学原理》、《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等书籍,以深入了解细菌和真菌的更多知识。

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3.教学改进措施和建议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减少实验误差。
(3)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兴趣和认识。
(4)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3.细菌和真菌的生态作用
-物质循环: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释放养分、转化元素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降解:细菌和真菌能分解多种有机污染物,参与生物降解过程。
-生态平衡:微生物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扮演重要角色,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食品制作:微生物在发酵、腐败等过程中参与食品的制作,如酸奶、面包等。
板书设计
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广泛分布:土壤、水体、空气、动植物体
-极端环境生存:高温、高压、低温、干燥
②影响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因素:
-温度
-湿度
- pH值
-营养物质
③细菌和真菌的生态作用:
-物质循环
-生物降解
-生态平衡
④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食品制作
-药物研发
-环境保护
⑤细菌和真菌的适应机制:
-细菌和真菌在极端环境中也能生存,如高温、高压、低温、干燥等。
影响因素:
-温度: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受温度影响,有最适温度范围。
-湿度:水分是细菌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不同微生物对湿度的需求不同。
- pH值:细菌和真菌对pH值有一定的适应范围,过酸或过碱的环境会影响其生长。
-营养物质:细菌和真菌需要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不同微生物对营养需求不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目标】生命观念:明确菌落的概念;概述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科学思维:通过观察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分析两者的异同点,再归纳细菌、真菌的培养过程;科学思维:探究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过程;态度责任:关注细菌、真菌生存的条件,关注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区分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难点:细菌、真菌生活的条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显微镜下的各种细菌、真菌图片。

提问:如果要肉眼看得到细菌、真菌,应该怎么做呢?生:通过预习,答出将细菌、真菌培养成菌落。

师:那么什么是菌落呢?生: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二)新授课一.观察菌落问:那么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有什么区别呢?展示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图片,结合书本细菌菌落真菌菌落大小比较小比较大形状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干燥红、褐、黑、绿、黄等颜色多为灰色,少数为白色、黄色等,颜色很浅1.探究细菌、真菌的分布”实验,手掌在培养基上按压,经培养属于真菌菌落( D )A.菌落比较小,呈绒毛状B.菌落比较大,表面光滑黏稠C.呈现白色、透明,黄色,颜色比较淡D.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颜色2.未及时清洗和晾晒的衣物在梅雨季节容易发霉,“霉”实际上是(D)A.昆虫虫卵B.粉尘堆积C.细菌菌落D.真菌菌落二、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1.观看视频《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思考以下问题:①为什么要高温灭菌?②为什么要冷却?③什么是接种,能举个例子吗?【知识巩固】1.为了检测用过的口罩上是否有细菌、真菌、果果同学将口罩在无菌培养基上轻轻触碰几下,该操作相当于(C)A.配制培养基B.高温灭菌C.取样接种D.恒温培养三.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探究细菌、真菌的分布,回顾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并根据提出问题,作出相应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提出问题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比洗手后的多吗?作出假设洗手前手上的细菌比洗手后的多制定计划1、配制好培养基,并进行高温灭菌、冷却。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4章第1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4章第1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微生物资源的利用:如何合理利用微生物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教学反思
在本次“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和改进:
1.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更好地把握教学节奏,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共同分析分布原因。
提问与讨论:对不懂的问题提出疑问,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系统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知识。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分析。
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作用与目的:
加深学生对细菌和真菌分布知识的理解,掌握分析分布规律的方法。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在线平台,发布关于细菌和真菌分布的预习资料,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题,设计问题,如“你认为细菌和真菌在哪些环境中更容易生存?”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数据,跟踪学生预习情况,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要求,阅读资料,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分布情况。
在行为习惯上,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活动,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耐心,对繁琐的实验步骤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这些因素可能影响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针对学生的层次、知识、能力、素质及行为习惯,本节课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的实例、互动讨论和实验探究,提高他们对细菌和真菌分布规律的认识。同时,关注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课程学习更加高效。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提高生物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主备人吴康平
备课时间周星期第课时
备课组长
签名考研组长签名
教学内容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个性化备课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1、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认识菌落的外观形态,辨别被细菌、真菌感
染的食品和生物;
2、通过学生介绍,分析培养基的基本成分,了解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操作
过程,尝试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
3、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分析实验结果,归纳适宜细菌真菌生存的环境条件;过程
与方

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细菌和真菌在哪儿?”指导学生观察不同形态
的菌落图片探究其分布。

情感
态度
价值

1、根据所学知识,对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并阐述自己的论据,培
养相关的科学素养;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开拓
创新、交流和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细菌和真菌的培养的实验操作过程、设计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实验方案,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教学难点利用事实说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当你在大自然中畅游时,映入眼帘的生物大都是植物或动物,偶尔还会看见蘑菇,
它属于真菌。

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见过馒头变质长霉、水果长毛毛。

这些是生物吗?如果是,又是什么生物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这些生物。

●课前准备
1、变质的水果及发霉的面包。

2、空白培养基以及配置培养基所需要的药品;
3、放大镜
●自学自测
阅读教材,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自学,并完成《生物基础训练》中的提纲挈领。

1、在我们周围的环境里,存在很多细菌,可谁也没有真正看见过。

为什么呢?
2、如果我们要用肉眼观察到细菌的生长,我们应该怎么看呢?
3、怎样培养细菌和真菌呢?
4、根据课本中的描述,你能从菌落形态、大小和颜色区分出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吗?
5、比较学校休闲广场和学校门口大马路边的空气里的细菌。

实验方案和教材上说的一样:他们准备了两个同样的培养基,一个放在中心花园的草坪上,一个放在马路边上,打开盖三分钟后,盖上盖放在培养箱里培养。

请同学们预测一下哪个的菌落多?为什么?
6、细菌和真菌需要怎样的生存条件?
●讨论答疑
由各组代表分析上述问题,归纳总结重要知识点。

1、观察菌落:
(1)菌落的定义
(2)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特点
(3)观察菌落的意义
2、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配置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
3、细菌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
水、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质,有的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

●课堂达标
请完成《生物基础训练》中上的“基础练习”
●课堂小结



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