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

合集下载

传统课件和交互式课件的比较研究

传统课件和交互式课件的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交互式课件正逐渐成为热点话题。

但究竟什么是交互式课件,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开发交互式课件,目前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讨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用类比分析法,对传统课件和交互式课件在主体对象、知识深度、教学框架等方面求同比较,在使用对象、课件内容、开发软件等方面求异比较。

通过分析对比结果,提出交互式课件的定义,加深使用者对传统课件和交互式课件的教学目的、使用方法的理解,有助于开发人员针对具体的教学需求确定课件类型和技术路线。

【关键词】传统课件交互式课件类比分析法【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教研项目(201115)。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15-01一、引言二、传统课件和交互式课件的相同之处1.以学生为主体传统课件一般在课堂上使用,为师生的直接交流提供服务。

教师用生动风趣的语言、必要的手势动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互动情况实时调整课程的讲授进度、语调、语速等方面,以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交互式课件一般在课下使用,为师生的间接交流提供服务。

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以往的课堂教学经验和学生的意见,开发课件模拟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空间或实验空间,通过交互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侧重介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论计算机技术如何发展,相对高深、抽象的理论知识和细致、复杂的操作技巧,无法由课件独立、完整地描述。

这也说明,课件不能替代教师的职能,它永远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

3.固定的教学框架传统课件线性播放,交互式课件选择性播放,但二者的教学框架都是固定的。

交互式课件的自主性体现在学习顺序的自主性、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学习次数的自主性。

它始终是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的自主性,处于由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构成的教学框架之内。

三、传统课件和交互式课件的不同之处1.使用者传统课件的使用者为教师。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_职业生涯规划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_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书所在学院:专业班级:学号: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完成日期:目录前言 (1)1.自我认知 (1)1.1职业兴趣 (1)1.2职业能力 (2)1.3个人特质 (2)1.4职业价值观 (3)1.5自我分析小结 (3)2.职业认知 (4)2.1家庭环境分析 (4)2.2学校环境分析 (4)2.3社会环境分析 (4)2.4职业环境分析 (5)3.职业定位 (6)3.1SWOT分析 (6)3.2职业目标 (6)4. 行动计划 (7)4.1短期目标 (7)4.2中期目标 (7)4.3长期目标 (8)5.评估调整 (8)5.1评估的内容 (8)5.2评估的时间 (9)5.3规划调整的原则 (9)结束语 (10)前言职业生涯是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所有与职业有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

这个过程曲折而复杂,充满了很多的未知性,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

一个不能靠自己的能力去创造未来、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是可惜的,也是不幸的。

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怎么去做。

上天是不会辜负一个非常努力的人的。

面对困难,与其消极被动地承受,不如积极乐观地应对。

为自己的人生绘制一幅理想的图画。

做到充实,为之坚持,为之努力进取。

职业规划是大学生人生规划的第一步,也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础。

只走好每一步,人生才会更加顺畅。

我一直都坚信:“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我会用我自己的态度去争取我想要的生活。

1.自我认知1.1职业兴趣对于任何职业的认识首先都应该从自身的性格出发,我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工具对自己的职业人格进行了测评为AIE型结果如下:(I)研究型思想家而非实干家,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动手。

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

考虑问题理性,做事喜欢精确,喜欢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探讨未知的领域。

防灾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申请审批表

防灾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申请审批表
作为第一负责人科技开发情况
项目名称(编号)
项目来源
起止年月
经费(万元)
申请人承诺:
本人保证对上述填写内容的真实有效。如果被遴选为研究生导师,我将履行研究生导师职责,严格遵守相关管理规章制度。重视对研究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的教育,全力做好研究生实践、论文、考评、鉴定和就业指导工作,引导研究生全面发展,切实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申请人签字:
年 月 日
部门推荐意见:
部门负责人(签章): (公章)
年 月 日
推荐单位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章): (公章)
年 月 日
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意见:
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签章):
年 月 日
是否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
□是,聘任单位与时间
□否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或业务建设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编号)
项目来源/级别
起止年月
经费(万元)
本人名次








学术著作、学术论文、科技成果奖、发明专利等成果名称
刊物名称或出版单位,年份、卷(期);颁奖部门及奖励类别、等级、时间
本人名次
防灾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申请审批表
申请人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职称
聘任时间
身份证号
最后学历
专业
毕业时间与学校
最高学位
授予时间与学校
现从事学科及研究方向社会兼职 Nhomakorabea联系方式
常用电子信箱
申请指导研究生培养方向
□地震监测与地球探测技术□地震地质□岩土工程与结构抗震
□地下水工程与地震地下流体□灾害监测仪器与技术□地震信息处理技术

防灾科技学院2012年考研成功学生名单

防灾科技学院2012年考研成功学生名单
43
0850222
苗鸿伟
北京交通大学
44
0850132
郑小思
合肥工业大学
44
0850222
阮璠
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45
0850132
王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45
0850231
黄立
重庆交通大学
46
0850132
龚丽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46
0850231
赵炎
西北工业大学
47
0850132
安朝
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院
39
0850221
袁斌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40
0850132
郑海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0
0850222
韩建辉
沈阳建筑大学
41
0850132
郭宏宇
吉林大学
41
0850222
于冠雄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42
0850132
甄园水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42
0850222
刘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43
0850132
范天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7
0850231
徐哲
中国矿业大学
48
0850132
王欣平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48
0850231
高颖
大连理工大学
49
0850132
姜雨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49
0850231
何倩倩
西安工程大学
50
0850132
蔡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50

防灾科技学院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改革项目管理办法(暂行)

防灾科技学院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改革项目管理办法(暂行)

防灾科技学院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改革项目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调动研究生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深化教学改革,形成科学合理、适应学科发展和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需求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

第二条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改革要能够针对目前研究生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示范效果显著,具有创新点和应用推广效果。

第二章资助范围和申报条件第三条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类型:(一)创建特色鲜明的学科前沿课程:将各学科科技前沿讲座形成文字成果及多媒体课件,用作参考资料或教材。

(二)建设优质双语课程:引进国际优质课程、双语课程。

(三)建立试题库、资料库和案例库:原则上在文、理科类专业中建设。

(四)出版教材:通过课程建设逐渐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研究生教学用书,并出版。

第四条申报示范课程须符合以下条件:(一)课程建设和改革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较好地体现现代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课程内容较好地反映本领域的前沿及发展趋势,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与本科生同类或相近课程知识要有显著区别;(二)课程主讲教师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有五年以上的教学工作经验;科研能力较强,有比较突出的科研成果;教学水平高,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能力强;(三)课程有一套完整的、较好体现培养目标要求的选用或自编教材(包括教材讲义、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和教学课件);(四)课程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先进,促进学生自主性、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成效明显,促进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提高科研实践能力、激发创造力成效明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综合素质提高成效明显;(五)实验(实践)型课程具有相应的良好实验条件和实践教学条件,正常开展实验实习、调查研究并取得较好效果;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以师生研讨为辅,注重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手段先进,积极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建设成果丰富,积极创造条件使用外语或双语进行教学,具有实行课程开放的条件。

从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看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从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看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66摘 要: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获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影片的成功之道是将动漫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对传统故事进行现代演绎,嵌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将深邃的中国哲学思想注入至“中国故事”之中,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和时代风采,也使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张力和创新空间。

关键词:国产动漫;传统文化;现代表达从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看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赵元 李艳平(防灾科技学院,河北,三河 065200)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获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票房以及口碑均取得了双丰收,可谓是国产动漫电影中的一部力作。

这部电影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同时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以《封神演义》中的相关内容为基础讲述了“熊孩子”哪吒“逆天改命”的成长故事。

纵观整部影片不难发现,近年来,国产动漫在技术层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制作水准已然到达了一个全新的台阶,这是中国动漫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的电影中脱颖而出,主要还是因为故事讲得好。

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既为讲好中国故事增添了色彩,又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而充满中国味道的电影必然会与观众产生文化共鸣,这是该片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一、传统故事的现代演绎正如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饺子所说:“动画可能是中国传统神话最适合的输出途径。

”[1]换句话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积淀了数千年来中国人独有的智慧与想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原本就拥有庞大的受众基础,只要改编得当,对老故事进行合理的现代演绎,将动漫与文化完美结合,就一定能够创造出精彩的国产动画作品,成为彰显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框架与原作区别不大,但在细节处理上又颠覆了原作。

整个故事虽然保留了“反抗”的精神内核,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削弱了这种反抗性,且对一些情节进行了温情化的改编。

关于辽宁省应急管理人才治理现代化的研究

关于辽宁省应急管理人才治理现代化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随着很多灾害性事件的发生,从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再到2020年南方洪涝灾害事件和新冠疫情爆发,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使应急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和重视。

为提高我国的应急管理能力,在2018年3月我国设立应急管理部,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对应急管理作重要论述,尤其在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特别指出,“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

我们必须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

”[1]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人才支撑。

2019年9月29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指导国育华可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启动的“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厂(2020)”项目[2]中,大连交通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四所院校入选。

但通过表1我们发现,应急管理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四所院校的优势专业,并且集中在安全生产应急领域,仅有这些是远不足以满足辽宁省应急管理人才需求的,这就需要辽宁省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

表1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厂(2020)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辽宁省学校名单学校类型优势省份大连交通大学省重点铁路领域辽宁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省重点石油领域辽宁沈阳化工大学省重点化工领域辽宁辽宁工业大学省重点工程领域辽宁二、应急管理人才能力的要求应急管理是应对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

应急管理是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运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3]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灾害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关联性广等特点,这就要求应急管理人员除具有专业能力外,还应具备风险识别和分析能力、执行能力、协作能力以及责任意识等以便及时科学有效地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减少损失。

防灾科技学院2011年考研成功学生名单

防灾科技学院2011年考研成功学生名单
雷焕珍
勘查技术与工程
大连大学
27
07603
涂立冬
土木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28
07603
霍建梅
土木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29
07603
童昱龙
土木工程
福州大学
30
07603
李文倩
土木工程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31
07604
原飞
土木工程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32
07604
马驰
土木工程
河北工程大学
33
07604
王成波
47
07702
石秉恒
电气工程及其Leabharlann 动化陕西科技大学48
07702
卢森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江苏科技大学
49
07703
赵龙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南昌航空大学
50
07703
周萍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天津科技大学
51
07302
王紫斌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福建师范大学
52
07302
王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山东大学
53
07302
我院2011届考研情况一览表
序号
班级
姓名
专业
录取院校(单位)
1
07101
陈思文
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07101
邓菲
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3
07101
高鉴东
地球物理学
中国矿业大学
4
07101
冀战波

防灾科技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防灾科技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防灾科技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地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项目组织管理能力,能够从事地震监测、地震地质、地震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专业领域专业领域(代码):地质工程(085217)培养方向:01地震监测;02地震地质;03地震工程;04地质灾害三、报考条件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四、报名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考生应按照教育部和所在省的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公布的办法进行报名和现场确认。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五、初试(一)初试日期:同教育部统一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间。

(二)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数学二、专业基础课等共四门。

(三)初试考试地点: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考试。

硕士研究生专业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介绍

硕士研究生专业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介绍

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1.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点情况及研究方向:我校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以安全技术及工程、采矿工程为起步,逐步发展到工业安全与防灾减灾技术研究、地质灾害理论与方法研究、矿山灾害防治、地下工程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研究,并已形成独特的理论,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科研、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各类试验设备齐全,2006年获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现设“工业安全及防灾减灾技术研究”、“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技术研究”、“地质灾害理论与控制方法研究”3个研究方向。

2.培养目标及硕士点开设的主要课程:(1)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在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求实创新的精神,能运用所学知识在本专业领域的某个方向上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能从事教学、科研、设计和独立担负专门业务或咨询工作。

(2)主要课程:工程安全与防灾减灾、地质灾害治理技术、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弹塑性力学、地质灾害防治与设计、防灾减灾工程学、防护工程学、高等岩石力学、高等基础工程学、岩土工程勘察与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分析。

3.导师队伍情况,部分导师简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点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8人,其中教授3人,教授级高工1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一、二层次人选1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

唐敏康:男,汉族,1956 年12月生,浙江杭州市人。

中共党员,博士。

现任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议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安全生产协会副会长。

专业基础课信息化资源建设——以普通地质学课程为例

专业基础课信息化资源建设——以普通地质学课程为例

专业基础课信息化资源建设——以普通地质学课程为例李照阳;白相东;关成尧;王必任
【期刊名称】《科技风》
【年(卷),期】2024()2
【摘要】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是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普通地质学是地学类专业的基础课,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本文打破普通地质学课程原有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建设理论与实践相并重的信息化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了实景三维地质剖面,丰富了课程数字标本实验室,完善了课程线上授课内容,拓展了专业课外辅助教学手段,并设计了信息化综合教学环节。

这些措施将理论课程、实验课程、野外实习实践课程多维度教学信息化资源进行整合,改善了教学过程中信息化资源缺乏的状况,提升了教学质量,使信息化成为学生掌握地学基础知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李照阳;白相东;关成尧;王必任
【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地球科学学院;河北省地震动力学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普通高师院校“大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春师范大学工科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为例
2."互联网+"背景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r——以《识图与制图》课程为例3.跨专业性质的渗流物理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以西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4.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与教学实践——以“同位素水文地质学”课程为例5.地质学科基础课程建设与实践——以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级硕士招生简章

2024级硕士招生简章

2024级硕士招生简章我校计划在202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共计2700名,这个数字包含了推荐免试生、“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联合培养计划等多种类型的招生。

在招生的硕士研究生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名额为881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名额为1734名,另外还计划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5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招生计划只是我校的初步计划,正式的招生计划还需要以教育部下达的2024年招生计划为准。

对于想要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同学,建议提前了解我校的招生政策和要求,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背景选择合适的报考类型和研究方向。

同时,也需要认真准备考试和申请材料,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关于我校2024级硕士招生,以下是对招生简章进一步的详述:一、报考条件1.我国公民,拥护中国XXX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3.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二、报名及考试1.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

报名时应按要求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本人近期正面免冠证件照。

2.报名成功后,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确认时需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等相关材料。

3.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初试为全国统一考试,考试科目及时间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复试由我校自行组织,具体时间和地点将在我校研究生招生官网上公布。

一种在去重备份系统中数据碎片整理算法

一种在去重备份系统中数据碎片整理算法

第34卷第6期2018年6月科技通报BULLETI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34No.6Jun.2018一种在去重备份系统中数据碎片整理算法韩莹,单维峰,孙晓叶,郭娜,张翔(防灾科技学院灾害信息工程系,河北廊坊065201)摘要:在去重备份系统中,随着数据实例被引用的次数越来越多,数据碎片也越来越多,后期备份的文件几乎都不是保存在物理上连续的磁盘上。

如果从一个反复去重备份系统中恢复数据,就需要从众多的数据碎片的磁盘中还原数据,导致系统的数据恢复速度非常慢。

本文提出一种在去重备份系统中提高数据恢复速度的数据碎片整理算法。

如果被引用的数据在磁盘上的位置凌乱程度超过某个阈值时,则不再引用,而是直接复制这些数据到新的备份映像。

实验结果证明在去重备份系统中,使用这种数据整理算法加快了数据恢复速度,提高了去重备份系统的性能。

关键词:数据去重;数据备份;数据碎片;碎片整理;数据恢复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119(2018)06-0247-04DOI :10.13774/j.cnki.kjtb.2018.06.055An Algorithm of Data Defragmentation in Data De-duplicationBackup SystemHan Ying ,Shan Weifeng ,Sun Xiaoye ,Guo Na ,Zhang Xiang(Department of Disaster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Beijing 065201,China )Abstract :In data de-duplication backup system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data instances are cited ,producing more and more data fragmentation ,which Lead late backup files are not stored on the almost continuous physical disks.If you recover data from a repeated data deduplication backup system ,you need to restore data from a number of pieces of data to disk ,resulting in data recovery speed of the backup system is very slow.This paper presents a data defragmentation method to improve the speed of data recovery in data deduplication backup system.When backing up data that already exists in the backup system ,If the position's messy degree referenced data on disk exceeds a certain threshold ,we will no longer referenced ,but directly copy the data to the new backup image.Experimen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of data backup mode to speed up the data recovery speed.This data defragmentation algorithm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data de -duplication backup system.Keywords :data de-duplication ;data backup ;data fragmentation ;defragmentation ;data recovery 收稿日期:2017-07-11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ZY20160106),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6210120)。

防灾科技学院地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防灾科技学院地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防灾科技学院地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年6月修订)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防灾减灾行业,掌握地质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地球物理学、地震地质学、地震工程学、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等学科专业知识,熟悉防灾减灾行业主要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岗位类型的工作内容和技术方法,具备较强的野外工作能力、专用仪器设备应用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评价能力,具有地震活动性分析、地震地质调查和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工程抗震等某一应用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精神和较强的创新意识,既能从事地质工程领域一般性工程技术工作,又能从事防灾减灾领域的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区划与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地质工程勘察、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等工作的高层次专门工程技术人才。

人才培养定位:1. 服务面向和层次类型定位:面向地震行业地震监测岗位上岗资格、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资格、地震灾害调查评估上岗资格的地质工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2. 知识结构定位:地球物理学、地质工程、地震地质、地震工程、水文地质学等学科专业知识。

3. 能力结构定位:具备野外工作、数据分析处理、仪器设备应用和综合分析评价等基本能力;具备胜任地震监测预测、地震地质勘察、震害防御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工作岗位的工程技术应用研究与创新能力。

4. 素质结构定位:具备严谨认真、肯于吃苦、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立足职业岗位的技术创新意识。

5. 职业岗位定位:地震监测、地震地质、地震工程等职业岗位类型,包括地震监测技术、地震预测预报技术、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等工程技术类岗位和地震监测预报科学研究、地震灾害防御科学研究等科学研究类岗位。

二、培养模式本专业采取“一个目标,两个强化,三个能力,四个过程” 的行业协同培养模式。

一个目标是面向地震行业,培养专业知识扎实,胜任行业工程技术岗位的高层次专门工程技术人才;两个强化是强化教师教学以导为主的研究式教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三个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项目组织实施能力;四个过程包括理论学习和课程实践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过程,岗位实习胜任行业工程技术岗位的培养过程,产学研习的实践应用、技术创新和项目组织能力培养过程,毕业论文(设计)工程技术成果应用研究培养过程。

地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地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地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作者:王允张莉丽张达于赫楠李迎秋来源:《大学教育》2022年第05期[摘要]研究生水平代表着研究生所在院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水平,研究生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所在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其研究生培养已经初具规模和特色,文章通过分析其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1+2+3”的培养模式,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地质工程专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5-0234-03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专硕”)教育旨在培养特定行业或职业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是专硕教育的突出特点之一。

2013年9月,防灾科技学院(简称“我校”)依托“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开展地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

2020年,在专硕招生目录中,地质工程专业(085217)变更为资源与环境专业(0857)。

我校在多年的实践与研究中,逐渐成为立足防震减灾行业、面向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领域、特色鲜明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为防灾减灾事业做贡献。

同时,我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开展了地质工程领域专硕培养试点工作,提出了“1+2+3”的培养模式。

该培养模式针对专硕所处阶段的特点来实施内涵式培养和发展,初具成效。

一、防灾科技学院地质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其专硕培养目标(一)地质工程专业的特点地质工程专业是研究地质问题并利用工程手段来解决问题的应用型专业。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救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并且已经成为地震系统内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我校的地质工程专业涵盖地震动力学与地球探测技术、地质资源与灾害地质、防灾减灾工程、地下水工程与地震流体动力学、灾害监测技术与工程安全、灾害信息处理技术、灾害风险评估与防灾减灾规划等培养方向,培养的人才不仅服务于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岩土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信息等传统领域,而且重点服务于防灾减灾事业中的地震前兆背景场、岩土工程抗震、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城市震害预测、地震地质灾害、地震观测信息处理、地震前兆观测仪器、灾害风险与应急管理等领域。

从范畴理论解读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特征_冯雷

从范畴理论解读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特征_冯雷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 2012No.10冯雷郭婧赵子维一引言“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因而也就具有语言符号这一基本特征。

符号是词汇指称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从日常的会话到会话的记录,再到最后文学作品的形成,都是由一个个孤立的词联结而成,再由因习惯而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将其所涵盖的意义表达出来,形成由符号(客观世界)→意义(主观世界)的表达式,我们都知道符号是一种象征,因此词汇不仅能够传情达意,还具有显像功能,将我们在世界所看到的、脑海中所想象的事物一一呈现出来。

虽然作者提供给我们的只是语言,但经过复杂的信息转换,形象就会在想象中再现或幻化出来。

文学的语言不像绘画艺术的色彩和线条,直接诉诸人的感觉器官,语言以更为直接的方式唤起人类的想象力,以表象的方式作用于欣赏者的再创造。

二范畴理论与文学语言1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theory,亦称类典型理论,以下简称原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提出的重要观点,其哲学根源于Wittgenstein的“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lance)研究。

在此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Rosch提出了“类典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

Rosch对不同文化的范畴形成进行比较,发现许多范畴都是围绕一个类典型(prototype)而构成的,判断某物体是否归入某范畴,不是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成员所有的共同特性,而是看它与其类典型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lance)。

典型理论指的是在同一范畴中,各范畴成员所具有的特征不尽相同,有的特征多,有的特征少,呈现出隶属度的变化。

基本层次范畴理论指的是,人们对外部杂乱无章的世界进行了范畴化的划分,那些具有显著特征的基本物体构成了基本层次范畴。

这些基本层次范畴能让我们付出最小的认知努力而收获最大量的信息。

在基本层次之上,还有一层更抽象、更具概括性的上义层次范畴(superordinatecate-gories),如植物,其概念模糊,涵盖面广,人们无法对其形成概念,只能通过具体的植物种类将其具体化,从英语语言学的角度看,在这一部分多为集合性名词;而在基本层次之下,则有较具体、较少概括性的下义层次范畴(subordinatecategories)如杨树,树木的一种,由此可以看出这一层次的词汇较为具体,并且可以区别于其他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