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单元作文、话题作文、体裁作文、读后感、英语作文、作文素材、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ju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se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unit composition, topic composition, genre composition, post-reading feeling, English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material,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轮文言文专项复习教案高考文言文练习杜正伦杜正伦,隋仁寿中与兄正玄,正藏俱以秀才擢弟。

2019-2020年高三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教学设计(可打印修改) (2)

2019-2020年高三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教学设计(可打印修改) (2)

2019-2020年高三语文复习教案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近期目标力图使学生弄清楚关于词类活用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名词活用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规律解答试题。

远期目标引导学生运用本次课的方法,能自行归纳其他文言知识规律,给学生复习文言文一点方法指导。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练习中的句子所属的名词活用类型正确归类,分析总结出名词活用的常见规律,并加以概括化。

2、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这些规律解答试题。

教学内容:以名词活用为例,引导学生归纳名词活用的一般规律,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规律解答试题。

同时引导学生课后以此为例,总结归纳其他词类活用的规律。

教学步骤:一、明确考点1.明确考纲要求,使学生知道“考什么”。

xx年《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阅读的要求有: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明确高考题型,使学生知道“怎么考”。

主要有两大类:(课件展示)⑴单独设题。

比如,xx年上海高考试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束氏日市肉啖之”一句中“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A.则群聚而笑之 B.吾得兄事之C.令两个蹲踞而背倚之D.则直前诟虏帅失信⑵用某些实词作为题眼设置在翻译题中。

比如,xx年高考: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

(东:名词活用为动词,向东败逃)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

(暮、朝:名词活用为状语)明确:近几年的高考更多地是采用这种设题形式,而且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切相关。

明确本课内容:以名词活用为例,引导学生归纳名词活用的一般规律,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规律解答试题。

同时引导学生课后以此为例,总结归纳其他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锦囊妙计引导学生由概念走向课文内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力。

提问:一、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用法。

(课件展示)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⑵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一) 苏教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一) 苏教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文言文专题(一)苏教版【高考导航】1.从考试内容看,文言文测试是“言”“文”并重。

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古今词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

2.从测试能力看,文言文测试着重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对“言”的重视,实质上是考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即利用有关文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文”的重视,主要是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特别是文言句子翻译由辨析改为笔译后(即由选择题改为语言操作题),减少了客观题的分值,增加了笔译的分值。

3.从答案的编制看,文言文测试是题目出在“课外”,答案源自“课内”。

这里“课外”的含义一般指“选材”是我们没学过的,题目是没做过的;“课内”的含义可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测试的知识是我们“课内”学过的,二是我们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的。

4.从选材上看,除人物传记外,还涉及其他文体。

从分值上看,句子翻译覆盖面大,分值较高。

根据近年高考试题的考查内容预测,2011年高考设题可能会呈现出如下特点:1.实词考查仍是重点,2010年18套试卷全部单独设题考查,江苏高考连续7年考查了这一考点。

2.侧重于文中信息筛选,2010年有15套试题单独设题考查指定的信息的筛选、判断。

3.侧重于内容概括的考查,2010年18套试卷都以不同的形式考查了对内容的分析、阐述概括。

4.翻译题目要求翻译原文中的语句,除设立相应的得分点之外,2011年在文句意思和语句通顺上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课前预习】一、阅读下文,完成1~2题。

晏子振民景公之时饥。

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

当①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②,远其兆③,徐其日,而不趋。

三年台成而民振。

故上说乎游,民足乎食。

君子曰:“政则晏子欲发粟与民而已,若使不可得,则依物而偶于政④。

”【注】①当:主持,主管。

②赁:工钱。

③兆:此句与下句有误,应是:“远其涂,佻其日。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复习文言文考点专题教案.doc

2019届高考语文第二复习文言文考点专题教案.doc

2019 届高考语文第二复习文言文考点专题教学设计XX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专题文言文阅读专项打破近三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剖析一览表:年份体裁选材考察角度 XX 人物列传《宋史·朱昭传》理解实词,重点归纳,归纳中情意思,翻译句子。

XX 人物列传《明史·花云传》理解实词,重点归纳,归纳中情意思,翻译句子。

XX 人物列传《宋使·何灌传》理解实词,重点归纳,归纳中情意思,翻译句子。

命题特色 1. 从选文体裁看,选文以人物列传为主。

2.从选文篇目上看,不选作者特别著名的篇目。

它最大限度地防止了猜题、押题。

从选文的体裁特色上看,整体趋势是稳固的。

3.选文的可读性较强,思想内容踊跃健康,内容相对陌生,表现了考试材料的公正性。

4.从考察的形式上看,题型稳固,一般为 3 个单项选择题加一道翻译题。

设题形式比较固定,考点各有重视,试题仍旧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考察内容主要波及实词、虚词、理解和剖析、挑选与归纳、句子翻译等。

5.主观题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翻译题仍旧备受喜爱;重视考察文言文知识的迁徙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剖析、归纳能力。

对“言”的重视本质是考察文言知识的迁徙能力,对“文”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最后一题显然趋势于主观题,主要考察对文言文内容重点的归纳,即考察对文意的理解能力。

基于上述特色, XX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文仍会以史传文为主,适合关注散文。

题型趋于稳固,分值的变化也不大。

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文意理解和翻译仍将是考察的重点。

第一节文言翻译【备考攻略】一、文言文翻译的四个步骤(一)审。

在翻译以前,第一要审清文言词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

能够先在底稿纸上抄下要注意的重要词句,而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惹起自己的注意。

(二)切。

将文言词句以词为单位逐个切分开来,而后逐个地加以解说。

(三)连。

依据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个解说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用“信”“达”“雅”的标准去要求它。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复习教案

六、课堂训练
1、[答案]1、这是什么山谷?(判断句)
2、附近的邻居听说了这件事,认为我很傻,所以给这个山谷取名叫做愚公之谷。

(判断句)
3、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被动句)
2、答案:
①过去弥子瑕被卫君宠爱。

(被动句)
②所以,弥子的行为和当初相比没有变化,以前被称赞而以后却(因此)获罪的原因,是因为人的爱憎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被动句)
1、答案:
(1)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译文: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

(2)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译文: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

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3)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译文:“刚才有个小人在旁边胡说八道,
2、答案:
(1)、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译文:没有比做君主更快乐的事了!只有他的话没有人敢违抗。

(2)、公曰:“太师谁撞?”
译文:晋平公说:“太师,您撞谁呀?”。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分析综合专题复习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分析综合专题复习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分析综合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10年语文高考说明》对文言文分析综合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信息进行综合提炼,并能加以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分析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增强学生阅读、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通过综合运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提炼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分析综合能力。

2.基本的阅读和解题技巧。

四、教学课时:4课时第1课时一、考题导引1、(2010年全国卷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

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

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

”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之翻译和断句教案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之翻译和断句教案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之翻译和断句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方法、规律和步骤。

2.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理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规律和步骤。

3.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将本节所学知识运用于自己的考试实践中,最大程度地获得高分。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答题规范、一般技巧,以及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规律和步骤。

2.让学生能够将文言文翻译和断句类题目的答题知识运用于自己的考试实践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教学难点:通过本节教学,掌握文言文翻译和断句类题目的基本原则、一般技巧和规律。

教学方式:归纳整理法。

析练结合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正如将中文翻译成英文一样,所谓的文言翻译其实就是将一种语言符号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符号。

它是语言学习的最高级别。

而断句其实就是考纲所规定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一个变式。

它是我们阅读文言文的障碍之一,一个连句子都断不开的学生,要想正确理解文言文是有很大难度的。

所以,翻译和断句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两个重要方面。

那么,如何来正解翻译和精准断句呢。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文言文学习的最高境界——翻译和断句吧。

二、文言翻译和断句的解读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最高级别,它能够全面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等综合能力,属理解类题目,能力层级为B级。

一般赋分为8分,有时多达11分。

文言断句也是一个重要考点,在新课程改革后,自主命题的新课标卷都将这个题目列为必考内容。

它也理解类题目,能力层级也同样为B级。

一般赋分为3分。

这两类型的题目均为主观题型,相比其他文言题目,难度似乎更大一些,但是我们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这两类题目其实更容易得分。

三、通过高考真题解读此类题目走近高考,展示PPT中的高考真题,理解文言翻译题和断句类题目一般的解题思路和规律。

四、总结并归纳文言翻译题和断句题的基本原则、答题规律和方法。

2019-2020年高三语文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1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 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1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文言文词语和句式教案1 新人教版一、理解词语和句式——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级)[知识要点]对高中生来说,文言文阅读就是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所谓“浅易”文言文,大致可以用以下几个标准来衡量。

第一,从文章运用的词汇来看,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非常用词出现的机会极少。

此外,名物典章制度等专门术语也很少运用。

第二,从文章出现的语法结构来看,主要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以及一般性的词类活用。

文言虚词的运用也以常见的典型的用法为主。

第三,从文章的体裁上看,主要是叙事、写景、抒情、一般说理等形式,而不是专门性较强的学术著作之类的作品(如《文心雕龙》)。

第四,从文章内容涉及的范围来看,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

第五,从文章的整体风格来看,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如先秦两汉散文与唐宋八大家之类后世古文家(不是骈体文作家)的作品。

不过由于高考这一选拔性考试自身的要求,并非所有浅易文言文均可用作考试的材料。

大致说来,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在选取文段时常有这样一些考虑:语言规范标准,却又不刻板雷同;内容深浅适中,但又含有较深的意蕴;文笔流畅多彩,决不晦涩单调;风格雅正典范,却又不千篇一律;设题之点较多,而又能分出深浅层面;总体难易适度,无过难或过易的地方。

此外,选段还应和学生应该具备的文言知识有一定的联系。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变化量大的是词汇。

因此,在文言文学习中,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非常重要。

而实词与虚词相比较,更是阅读文言文关键的一环。

要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必须做到能够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实词的词义。

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又必须注意以下四点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2.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3.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宇;4.理解和掌握实词活用的多种形式。

【知识点解说】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古今汉语的同形词语,只有一些基本词(“天”、“地”、“山”、“水”等)和一些专有名词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大多数都有了变化。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三) 苏教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 文言文专题(三) 苏教版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文言文专题(三)苏教版【考点精讲】2010年《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B级。

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二是“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活用,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三是考查的能力层次为理解,而不是识记。

从近年各地的高考语文试题来看,高考中对这个知识点直接设题、明确考查的时候不多,但结合对实词的理解、对句子的翻译进行考查却比较常见。

同时,把握这个知识点对解读文言语句、理解文言文的整体意思也至关重要,因而考生应特别注重对这个知识点的复习。

【课前预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复道行空,不霁何虹.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沛公军.霸上D.此其志不在小.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B.下.江陵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①曰,“舜目盖重瞳子②”,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③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周生:一个姓周的儒生。

②重瞳子: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瞳仁。

③五诸侯:指齐、魏、赵、韩、燕五国起义军。

从句式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两项是()A.乘势起陇亩之中B.放逐义帝而自立C.身死东城D.尚不觉寤而不自责【知识盘点】四种文言句式一、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教案

2019-2020 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的:学习文言文断句的常用方法二、教课课时: 4 课时第1课时(一)找虚词,定句读比如:于是余有叹焉先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常常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特别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可以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剖析: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

这一语段,共有 18 处标点,可依照虚词来断句的就有 10 处之多,假如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特别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能够依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总结:文言文中,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常常是该断句的地方。

“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出此刻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常常出此刻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出此刻句中。

依据这些特色,有助于断句。

(二)找名词(代词),定句读比如: 2006 福建卷:阅读下边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国贼也。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 也。

‘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国贼也。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可以一朝居也。

”用斜线(/)给下边句子断句。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可以一朝居也剖析:句中的名词有“道、俗、天下”等,找出了这几个名词,句子就断开了。

总结:和现代汉语同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所以找出文中频频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能够确立停留的地点。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常常用全称,此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赤壁赋》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赤壁赋》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赤壁赋》教案复习目标:1、象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理解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结合作者处境,体验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复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关于作者苏轼、写作背景及赋的特点1、苏轼(1037——101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北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他在诗、词、歌、赋、散文、书法、绘画、医药、禅理、哲学、饮食、服饰、金石、园林艺术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学识广博。

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

他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颠沛坎坷。

这与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激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的废新法的政治主张有莫大的关系。

有《东坡集》《东坡乐府》传世,谥号“文忠”。

2、写作背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团练副使是一个虚职,苏轼不能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心里十分苦闷。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其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

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象鼻子,人们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也被称为“赤壁”。

苏轼经常来赤鼻矶游览眺望,或泛舟夜游。

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安慰。

这段时期,苏轼创作了三篇千古杰作——一词二赋。

【注】在新旧两派的激烈斗争中,苏轼因反对主张变革的王安石一派,元丰二年(1079),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三人摘出他的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加以弹劾。

(“乌台”,即御史府,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

)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

苏轼差点儿被杀头。

3、有关“赋”的文体简介:含义:本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到汉代形成一种有韵的特定体制,成为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

特点:A、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且允许有参差错落。

B、语音上要求声律和谐;C、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用铺陈手法。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项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项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专项复习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2、掌握古汉语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的现象。

3、学会通过不同的推断方法,准确推断文言实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方法:借用多媒体,采用先练后讲的方法进行复习巩固。

活动一:知识准备一、考点阐释:《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

如果把古文比作房子,那么实词就是砌房的砖头,没有砖头,如何砌房?实词的拥有量与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成正比。

要能顺利地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就必须在长期的阅读学习过程中积累有关文言实词的知识,获取理解和分辨实词词义的能力。

实词不仅总量大,而且相当多的“露镜率”较低,加之有些意义、用法,在现代汉语早一已消亡,学习难度要大得多。

二、解题方法:(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例如:1.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和着2.(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应答(二)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屈原列传》)。

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三语文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教案教学内容: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教学要点: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

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

教学过程:一、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例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句数在3句以上)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⑦此三者,吾遗恨也。

⑧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1]例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句数在3句以上)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1]例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句数在3句以上)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4.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

例:此人力士。

二、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其常见类型有: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1]例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

(句数在3句以上)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②为予群从所得。

③恐为操所先。

④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3.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

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三.倒装句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

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大王来何操?”(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如:“不然,籍何以至此?”2、定语后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用“者”的后置。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

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如:“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④何由知吾可也?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四、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1. 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小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⑤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⑦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⑧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

⑨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四、完成资料上的作业。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就是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类词临时用作另一类词并且改变了原来的语法语义的语言现象。

其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那么怎么辨别词类活用呢?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

简而言之,就是划分句子成份,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下面分类逐一介绍:一、名词(1)、名词作状语1、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朝”“夕”,分别充当动词谓语“济”“设”的状语,表时间:“在早上”“到黄昏”)《烛之武退秦师》2、既东封郑(方位名词“东”作动词“封”的状语,表处所:在东边)《烛之武退秦师》3、日食饮得无衰乎(时间名词“日”作“食饮”以及省略的谓语“行”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触龙说赵太后》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时间名词“日”放在动词“参省”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劝学》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方位名词“上”和“下”用在动词“食”和“饮”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指在地面上,在地下)《劝学》6、秋水时至(名词“时”作动词“至”的状语:随季节,按季节)《秋水》7、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东”,作动词“行”的状语:朝东,向东)《秋水》8、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席”“包”“囊”分别作“卷”“举”“括”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席子那样,像包裹那样,像口袋那样)《过秦论》9、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云”“响”分别作“集”“应”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云那样,像回声那样)《过秦论》10、赢粮而景从(名词“景”作“从”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影子那样)11、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方位名词“内”“外”分别作“立”“连”的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向:对内,对外)《过秦论》1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名词“夜”充当“驰”“去”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当夜,当晚)《鸿门宴》13、日夜望将军至(时间名词“日”“夜”充当动词“望”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日、每夜)《鸿门宴》14、吾得兄事之(名词“兄”用作动词“事”的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像对待兄长那样)《鸿门宴》15、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名词作状语。

名词“间”充当动词“行”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从小路)《鸿门宴》16、园日涉以成趣/时矫首而遐观(“日”“时”作动词“涉”“矫”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天天;每天) 《归去来兮辞》17、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词“雾”“星”用作“列”和“驰”的状语:像雾一样涌起,像星一样飞驰)《滕王阁序》18、下临无地(方位名词“下”,作动词“临”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下,往下)《滕王阁序》19、士大夫之族,……则群聚而笑之(名词“群”作动词“聚”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情态:成群)《师说》20、辇来于秦(名词“辇”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来”所用的工具:用车子,乘车)《阿房宫赋》21、一夫夜呼(名词“夜”作“呼”的状语,表示时间:在夜间)《伶官传序》22、负而前驱(方们名词“前”作动词“驱”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在前面)《伶官传序》23、仓皇东出(方们名词“东”作“出”的状语,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东)《伶官传序》2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事不目见耳闻(名词“舟”“目”“耳”分别作动词“行”“见”“闻”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用眼睛,用耳朵)《石钟山记》25、内外多置小门/使不上漏/雨泽下注/东犬西吠/前辟四窗(方位名词作状语)《项脊轩志》26、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隶”作动词“使”的状语:当作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27、去今之墓而葬焉(连词“而”一般只连接两个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墓”由连词“而”与动词“葬”连接,用作动词,修墓)《五人墓碑记》28、其疾病而死(同上)(2)、名词的使动用法1、徐孺下陈蕃之榻(方位名词“下”,带宾语“榻”,用如使动词:使……放下)《滕王阁序》2、荣于身后(名词“荣”后省宾语“之”,作使动词:使……得到荣誉)《五人墓碑记》3、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病,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生病)《病梅馆记》(3)、名词的意动用法1、孔子师郯子、苌弘、师囊、老聃/吾从而师之(名词“师”带宾语,用作意动:以……为师)《师说》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借鉴)《阿房宫赋》(4)、名词用作动词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水”受否定副词“非”和助动词“能”修饰,用作动词:游水)《劝学》2、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词“帝王”带省略介词“于”的补语“于万世”,用作动词:称帝称王)《过秦论》3、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序”带宾语“八州”,用作动词:引、招致)《过秦论》4、道芷阳间行(名词“道”带宾语“芷阳”用作动词:取道)《鸿门宴》5、则思江海下百川(方位名词“下”,带宾语“百川”,用作动词:居于……之下)《谏太宗十思疏》6、或师焉(“师”充当“或”的谓语,用作动词:从师)《师说》7、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名词“炬”处于谓语的位置上,用作动词:放火)《阿房宫赋》8、族秦者秦也(名词“族”带宾语“秦”,用作动词:灭族,杀死合族的人)《阿房宫赋》9、义不赂秦(名词“义”充当省略主语“燕赵之君”的谓语,用作动词:坚持正义)《六国论》10、由山以上(方们名词“上”,受状语“由山”的修饰,用作动词;上走)《游褒禅山记》11、函梁君臣之首(名词“函”带宾语“梁君臣之首”用作动词:用木匣封装)《伶官传序》12、抑本其成败之迹(名词“本”,本义为草木的根或茎干,引申为根源,本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