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闹案例

合集下载

妇产科医闹17刀的案例

妇产科医闹17刀的案例

妇产科医闹17刀的案例这天下午四点钟,北京同仁医院的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徐文在出诊时被一个不明身份的男子持刀追砍,事件发生十分快速,徐医生躲闪不及,后背、头部、手臂等多个部位被砍伤,共计17刀。

一个半小时之后,行凶男子就被警方控制住,逮捕到公安局,这名男子正是徐文医生五年前曾医治过的患者之一。

一周后,医院的秩序已经恢复,看不出凶案发生过的痕迹,也看不到之前为徐文祈祷的横幅了。

但是当时亲历事件的医生们,提起这件事还是心里发寒。

据其他医生回忆,徐医生出了一天门诊,到了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徐医生已经很疲惫了,那时候突然一名持刀男子闯过来,拿起刀追着徐医生就歇斯底里的砍,手段十分残忍,徐医生头部被砍六七刀,身上也是十来处刀伤,整个左侧胳膊被砍了四刀,整个左胳膊完全耷拉下来。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把在场的医生和病人都吓呆了,很多患者吓得转身就跑,医务人员反应过来连忙阻止行凶男子,这时徐文医生已经被连砍17刀,血溅的到处都是。

行凶男子太过疯狂,医护人员根本拦不住,如果不是徐文医生急中生智,躲到一个房间把门关上了,恐怕她已经倒在血泊当中。

后来医院调监控显示,在当天下午,王宝洺早早的就埋伏在耳鼻喉门口长椅处,三点五十四分时见到徐文走出来,王宝洺掏出一把菜刀,从侧后方直直的砍向徐文医生的头部,徐文医生来不及躲闪,只能一边举起左手挡刀,一边向嗓音诊室跑,王宝洺也尾随进入,被坐诊医生推出门口。

过了一会王宝洺再次拐回了嗓音诊室门口,堵住徐文医生继续挥刀乱砍。

在场的医生连拉带推才将王宝洺制止住,王宝洺依然想要往徐文的方向去。

最后王宝洺连砍的力气都没有了,这才把沾满鲜血的菜刀扔到一边,和没事人一样走出了医院。

当地卫生局局长描述:“当时现场非常惨烈,我觉得凡是见过现场的人内心都会受到强烈的撞击。

”徐文的鲜血洒满了整个楼道,保守估计她出血量已经达到两千毫升,被砍伤的徐文医生被其他医务人员迅速抬到救护室,在手术台上的她已经失去了知觉。

经过九个小时的抢救,徐文医生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两天后终于恢复了意识。

医院治安事故案例

医院治安事故案例

医院治安事故案例
医院治安事故,又称医闹,有如下典型的案例:
典型案例1
2018年10月22日16时许,刘某在北京市海淀区空军总医院西门外以牟利为目的兜售专家号,扰乱了该地区正常秩序。

经当地公安机关调查取证,给予刘某行政拘留十日的行政处罚。

典型案例2
2018年10月29日17时许,占某等家属因其父余某在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突发急性左心衰死亡,将病患遗像搁置于医院医纠办办公室,与医生发生争吵,扬言将开车撞死当事医生。

10月31日上午,占某等家属又到鄂州市中心医院吵闹,严重扰乱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

经当地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对占某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行政处罚。

典型案例3
2018年11月3日凌晨,姜某陪同其妻子到黑龙江省哈尔滨二四二医院急诊科看病。

因不满急诊科医师的伤情处置意见,殴打急诊科医师。

随后,前往该院骨伤科诊治,又与骨科医师发生口角,并殴打骨科医师。

经当地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对姜某处以行政拘留十日并处伍佰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关于医闹法律案例分析(3篇)

关于医闹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医闹,即医患纠纷中的暴力事件,近年来在我国屡见不鲜。

医闹事件不仅严重扰乱了医疗秩序,影响了医生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对医闹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医闹法律案例,对医闹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医闹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二、案例背景某市人民医院发生一起医闹事件。

患者张某因突发心脏病入院治疗,经抢救无效死亡。

张某家属认为医院在救治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张某死亡。

于是,张某家属在未经协商的情况下,组织多人闯入医院病房,殴打医护人员,损坏医院设施,造成严重后果。

三、案例分析1. 医闹行为的法律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本案中,张某家属组织多人闯入医院病房,殴打医护人员,损坏医院设施,扰乱了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符合上述法律规定,其行为构成扰乱单位秩序。

2. 医院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患者张某因突发心脏病入院治疗,医院在救治过程中是否有过错,需要通过医疗事故鉴定来确定。

如果鉴定结果显示医院存在过错,那么医院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 医患双方的协商与调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可以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

”本案中,张某家属在未经协商的情况下,采取暴力手段解决问题,违反了法律规定。

医患双方应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 法律责任的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于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可以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十年医患案例纠纷例子

十年医患案例纠纷例子

中国当下的医患关系,在历史上即使不是最坏的,也是很差的阶段,而近期出现的恶性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医患矛盾的根本解决,需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维权;同时从根本上破除以药养医的积弊,重建医患之间的良好互信据卫生部统计,2006年全国“医闹”事件共发生10248件,2009年上升为16448件,2010年则升至17243件。

2012年3月23日下午16时30分左右,哈尔滨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部5楼,一名患者李某某动刀行凶,将一名医生捅死,并造成3人受伤,被砍医生王浩抢救无效死亡。

结果:一死三伤2011年9月15日,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文9月15日被患者著名书法家王宝洺砍成重伤,血案引发业界震动。

血案导火索乃是王宝洺认为徐文为其进行的喉癌手术不成功。

二人之间的医患纠纷已经拖了3年,竟迟迟不能开庭审理。

2011年1月31日上午10:30分左右,新华医院心胸外科发生了一起极为恶劣的严重伤害无辜医务人员的事件:约20名患者家属冲进心胸外科病区,刺伤10名医护人员,其中6位医生伤情严重住院治疗。

2010年7月23日,产妇林女士在深圳凤凰医院顺产下男婴后,后来发现肛门被缝。

丈夫陈生认为这可能是助产士的报复,原因在于手术前没有给红包,而助产士却称是免费为其做了痔疮手术。

助产士张某将陈生及两媒体告上法庭,以名誉侵权之名,索精神损害赔偿金10万元。

陈生也由原告变成被告,由受伤者成为肇事者。

2011年1月31日上午10:30分左右,新华医院心胸外科发生了一起极为恶劣的严重伤害无辜医务人员的事件:约20名患者家属冲进心胸外科病区,刺伤10名医护人员,其中6位医生伤情严重住院治疗。

2010年12月31日下午,即墨患者董某因严重哮喘从即墨中医院转至青岛市立医院东部分院急诊抢救。

患者家属董某对院方治疗措施不满,对医生刘某进行殴打。

2011年1月1日,患者董某家属自行将患者带离医院,患者回家后死亡。

2011年1月4日,患者家属董某一行30余人以“乞灵”为名再次到市立医院滋事,举起“还我亲爹,还我公道”的白布横幅,并在医院烧纸,董某等4人被警方抓获。

医患冲突典型案例

医患冲突典型案例

医患冲突典型案例
那我给你讲一个医患冲突的典型案例哈。

就说有个患者,他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

这个患者呢,觉得自己就是普通小感冒,随便开点药就行。

他见到医生后,医生就按照正常流程,先问他症状啊,发病多久啦之类的。

这患者就有点不耐烦,说:“你咋这么啰嗦,不就感冒嘛,给我开点感冒药就行。


医生就解释说:“感冒也分很多种情况呢,我得确定一下才能对症下药啊。

”然后就建议患者先去做个血常规,看看是病毒性的还是细菌性的感冒。

这患者一听就炸毛了,大声嚷嚷:“你们医院就知道让做检查,坑钱呢吧!我就一个小感冒,还做什么检查,你是不是医生啊,这点病都不会看!”
医生也很无奈啊,就跟他耐心解释做检查的必要性。

可这患者就是不听,还在诊室里大吵大闹,说什么现在的医生没有医德,就知道赚钱。

旁边还有其他患者在等着看病呢,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还有一个例子。

有个患者做了手术,术后有点疼痛是正常的。

但是他就觉得自己肯定是手术没做好,对医生护士的态度特别恶劣。

护士来给他换药的时候,他就恶狠狠地说:“你们是不是把我手术搞砸了,我怎么还这么疼?”护士就解释说:“手术刚做完,伤口疼是正常的愈合过程。

”可这患者不信啊,还在病房里跟同病房的人说这个医院的坏话,搞得大家都人心惶惶的。

而且他还拒绝配合后续的治疗,非要医院给他个说法,说什么要赔偿之类的。

其实他就是不了解术后恢复的正常情况,就这么和医护人员起了冲突。

医患纠纷调解典型案例[五篇范例][修改版]

医患纠纷调解典型案例[五篇范例][修改版]

第一篇:医患纠纷调解典型案例医患纠纷调解典型案例医患纠纷调解典型案例2011年大年初三那天,一产妇来到某医院进行剖腹产手术,出于顺产对新生儿更为有利的考虑,医生建议其顺产。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之后,医生发现胎儿被脐带缠住,只得又将胎儿塞回母体子宫,转为剖腹产。

当时正值春节期间,医院人力十分紧张,只有两个医生值班。

在给该产妇注射了麻醉剂之后,另一产妇因大出血入院,情况十分危急,不立即抢救随时可能母婴均不保。

权衡之下,医院决定先对后者进行抢救,最终后者获得母婴平安。

可先进来的产妇却因注射麻药时间过长,导致胎儿窒息,生下来便已死亡。

该产妇原本就属高龄产妇,又是经过多年看病才得来的这一孩子,心理上根本无法接受这一事实。

双方因此发生纠纷。

患方及其亲属认为:一、医院在给产妇注射麻药之后就将其弃之不管,导致胎儿窒息死亡,存在医疗过错;二、当时虽值春节期间,但生病不分时间,医院没有紧急预案,造成了这一惨剧;三、患方本缺乏生育能力,经多方求医才在三十多岁的现在怀上这个孩子,对于胎死腹中的结果,医院必须赔偿患方精神和经济双重损失;四、患方所在地正值拆迁,小孩出生后本可分得60平方米的房屋和其他多大数万的拆迁补偿。

综合以上四点,患方提出了60余万的赔偿要求。

医方则认为,春节期间属特殊时期,每个员工都有休假的权力,医院医护人员不如平常时期实属正常。

而且医生在当时情况下选择先救另一危急产妇属权衡之后的最优选择,不存在医疗和管理过错。

医院已进到救死扶伤的责任,坚决不考虑赔偿问题。

该纠纷发生后,产妇及其家属跟医院多方理论,但双方各执己见,矛盾无法调和。

大年初五,产妇家属聚集了包括其亲属在内的一百多人到医院,定要医院给个说法,眼看着一场医疗纠纷就要演变为医闹纠纷,矛盾激化只在片刻之间,双方都迫切希望第三的介入。

在接到双方当事人的调解申请后,区政法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经调查了解情况后,随即成立了由区卫生局和区司法局组成的调解工作小组。

医患纠纷的著名案例

医患纠纷的著名案例

医患纠纷的著名案例
医患纠纷是指医生和患者之间因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

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医患纠纷往往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下面是几个著名的医患纠纷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陈丽霞事件。

陈丽霞是一名湖南张家界的普通青年,2013年被诊断为乳腺癌晚期。

根据医生的建议,她接受
了腹腔镜手术,然而手术失败,陈丽霞的乳腺癌扩散得更快。

她选择了向医院提起诉讼,并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案件引发了对医生技术水平和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的讨论。

第二个案例是李天一事件。

李天一是四川成都一名大学生,2013年因心脏病住院治疗,但因医院的错误用药,导致他被
误诊为精神病,关押在精神病院长达19个月。

这个事件引发
了广泛的媒体关注,也引发了对医患关系和医疗制度的讨论。

第三个案例是孙文清事件。

孙文清是山东济南一名25岁的女子,因为心脏病去医院就诊时被误诊为食道痉挛,并于2010
年去世。

她的家属事后发现误诊是由于医生没有进行心电图检查所致,并决定起诉医生和医院。

这个案例引发了对医院的管理和医生的专业素养的质疑。

以上案例都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涉及医生的专业能力、医疗机构的管理质量、患者的权益保护等问题。

这些案例的发生,也为医患双方的沟通和信任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现代医疗环境中,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合作和信任是解决医患纠纷的关键。

通过加强医患沟通,建立透明的医疗制度,设立独立的仲裁机构
等措施,可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保护患者的权益,提高医疗质量。

医患纠纷的著名案例

医患纠纷的著名案例

医患纠纷的著名案例医患纠纷是指医生和患者或其家属因医疗行为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医患纠纷的发生往往给医生和患者都带来很大的困扰和伤害,甚至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医患纠纷的著名案例,希望能引起大家对医患关系的重视和思考。

案例一,刘某与医院的纠纷。

刘某因患有急性阑尾炎,前往当地一家医院就诊。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因操作失误导致刘某的肠道受到了感染,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后遗症。

刘某和其家属认为医院存在医疗事故,遂将医院告上了法庭。

经过长时间的诉讼,最终法院判决医院赔偿了刘某一定的医疗费用和精神损失费。

案例二,王某与医生的纠纷。

王某因患有心脏病,前往一家知名医院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误诊导致了王某的病情恶化,最终不治身亡。

王某的家属认为医生存在过失,遂将医生告上法庭。

经过鉴定和调查,法院最终认定医生存在医疗过失,判决医生赔偿了王某的家属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费。

案例三,李某与药企的纠纷。

李某因患有癌症,购买了一种高价抗癌药。

然而,使用一段时间后,李某并没有看到明显的效果,反而出现了严重的药物副作用。

李某认为药企存在虚假宣传和产品质量问题,遂将药企告上了法庭。

经过鉴定和调查,法院最终判决药企赔偿了李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费。

这些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医患纠纷案件,它们反映了当前医患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

医患纠纷的发生往往源于医患双方对医疗行为的认知和期望存在差异,也可能与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医疗服务的不完善等因素有关。

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加强医患关系的管理和调解,包括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医生和患者的沟通和信任建立、加强医疗纠纷的调解和解决机制等。

总之,医患纠纷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希望通过对这些著名案例的介绍,能够引起大家对医患关系的重视和思考,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医闹案例事件

医闹案例事件

医闹案例事件医闹是指患者或其家属在就医过程中,由于不满意医疗服务或者其他原因,采取过激的手段干扰医院的正常秩序和正常运作,给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带来困扰和伤害的行为。

最近,有一起医闹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事件发生在某大型医院的外科病房,患者小李因为患有呼吸道感染导致呼吸困难,前往该医院就诊。

然而,在排队等候时,小李不满长时间等待,情绪激动并开始对医务人员发泄不满。

在医务人员耐心劝说下,小李暂时冷静下来。

然而,随后小李进入了病房,看到其他患者也在等待治疗,他情绪再次激动,开始大声喧哗,对医生和护士进行辱骂和恐吓。

不仅如此,小李还把桌上的药品和器械丢向医务人员,造成了一片混乱。

医院的保安人员得知了情况后迅速赶到现场,却发现小李情绪异常激动,完全不听劝阻。

随后,保安人员只能用不疏忽的手段将小李控制住,并联系了警方。

这起医闹事件给医院的正常秩序和医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并且给医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这不仅是对医生和护士的人身安全上的威胁,更是对医生和护士的职业尊严和患者权益的侵犯。

医闹事件发生的背后,可能是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的不满,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采取暴力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医闹事件的发生也需要反思医院的制度和服务是否真正满足了患者的需求,是否存在一些管理缺陷和问题。

对于这种医闹事件,我们首先应该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

这需要医院加强安保力量的配备,制定相关的保护和应对措施。

同时,医院也要加强与警方的合作,共同维护医院的安全和正常秩序。

此外,医院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

这需要医院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投诉渠道,对患者的投诉和意见进行及时处理,以免让患者情绪积聚导致医闹事件的发生。

在应对医闹事件时,我们更应该注重预防和化解。

医院可以加强医德和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减少患者的不满和不信任。

对于患者方面,我们也应该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的法治观念和理性意识,让他们知道合理合法地维护自己的权益的方式,不以暴力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医护矛盾的案例和解决方法

医护矛盾的案例和解决方法

医护矛盾的案例和解决方法以下是 9 条关于医护矛盾的案例和解决方法:案例一:有次一个病人家属在病房里大声指责护士,说液体滴得太慢了,护士解释这是根据医嘱来的呀,可那家属根本不听,还说护士不尽心。

这就像你精心做了一顿饭,别人却不分青红皂白说不好吃一样,郁闷吧?解决方法就是护士要更加耐心地解释清楚,同时家属也要冷静下,别那么急躁嘛。

案例二:记得有个医生因为太忙没来得及详细和病人解释病情,病人觉得医生态度不好,嘿,这多委屈啊!就好比你跑着去给朋友送东西,结果朋友还怪你跑得慢,可笑不?那这得医生以后再忙也得抽空好好沟通,病人呢也多理解一下医生的忙碌呀。

案例三:曾经有个病人对治疗方案有疑问,就不停地找医生争论,医生都快被烦死了。

这像不像是你本来走得好好的,突然有人拉住你非要和你争个对错,多无奈啊!解决办法就是建立专门的咨询渠道,让病人的疑问有处可解,医生也能轻松些。

案例四:有个病人觉得医生开的药贵,就冲着医生发脾气,医生也很冤呀。

这就好像你去买东西,嫌贵就骂售货员,合理吗?这时候医院可以提供一些药物价格解释说明,让病人清楚知道钱花在哪儿了。

案例五:有一次护士不小心打翻了一个病人的东西,病人立刻就火了,护士都快急哭了。

这不就像你不小心碰掉了别人东西,人家立马对你大吼大叫,多吓人啊!护士赶紧道歉赔偿,病人也别得理不饶人啦。

案例六:有个医生手术后特别累,病人家属却缠着问东问西,医生真的快崩溃了。

这就如同你刚跑完马拉松,有人非要拉着你聊天,烦不烦呀?这个时候家属应该有点眼力见儿,等合适的时候再问嘛。

案例七:有一回一个病人对护士的操作不满意,不停地唠叨,护士心里那个难受哟。

这仿佛是你努力做一件事,却被人不停地挑刺儿,多窝火呀!医院要加强培训护士技能,病人也给护士成长的机会呀。

案例八:记得有个医生因为口音问题被病人误解,哎呀,这也太冤枉了吧!就像你说家乡话别人听不懂就怪你一样,无语吧?那医生尽量说标准点,病人也多听听适应下嘛。

医闹事件案例

医闹事件案例

医闹事件案例1. 背景介绍近年来,医闹事件在中国不断增多,给医疗行业和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影响。

医闹事件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外,一方通过言语、行动等方式对医务人员以及医疗工作进行威胁、恐吓、侮辱、打骂、损毁医疗设施等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

这些事件常常导致医务人员受伤,甚至丧失生命,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

2. 医闹事件案例分析2.1 案例一:某市医院肾科医闹事件某市医院的肾科科室发生了一起医闹事件。

一名患者及其家属到肾科科室治疗,但在等待治疗过程中,患者家属不满等待时间过长,情绪激动起来。

他们开始在科室内乱闹,高声呼喊、踢打医疗设备,甚至动手推搡医务人员。

由于情况失控,医院安保人员和警方也赶来维持秩序。

该事件导致科室内的医务人员受到恐吓和攻击,部分设备被损坏,医疗秩序被打乱。

医院迅速采取措施,增加安保力量,并加强医患沟通,妥善处理类似事件。

2.2 案例二:某市医院产科医闹事件某市医院的产科科室也发生了医闹事件。

一名准妈妈在分娩过程中,由于疼痛和情绪波动,情绪失控,开始对医务人员发飙。

她指责医务人员对她和孩子的健康不负责任,并且威胁要将事件曝光在媒体上。

医院立即调整了医疗团队的成员,安抚准妈妈的情绪,并耐心解释分娩过程中的各种情况。

最终,准妈妈的情绪得到了舒缓,顺利完成了分娩。

2.3 案例三:某市医院急诊科医闹事件某市医院的急诊科也经历了一次医闹事件。

一名患者因为等待看病的时间过长,情绪激动,开始对医务人员大喊大叫,辱骂医生和护士的家人,并破坏了急诊诊室的一些设备。

医院立即报警,将患者控制住,并迅速安排其他患者就诊,以免事件进一步扩大。

同时,医院也加强了安保措施,加强对患者等候时间的管理和沟通。

3. 医闹事件的危害和应对措施医闹事件对医务人员和医院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和生理伤害,同时也损害了医疗行业的声誉。

为了应对医闹事件,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措施:•加强医患沟通,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避免信息不对等导致的冲突;•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情绪管理能力,以提高处理医闹事件的能力;•加强医院的安保措施,增加安保人员的数量和培训,确保医院内外的安全;•改善医院的服务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加强对医闹事件的监测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医闹风险。

医患纠纷的典型案例精选

医患纠纷的典型案例精选

医患纠纷的典型案例_精选医患纠纷是指患者或其家属与医疗机构之间因医疗行为而产生的争议和冲突。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医患纠纷案例:案例名称:王女士与某医院医疗纠纷案基本情况:王女士因患有心脏病前往某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院为其制定了手术治疗方案。

在手术过程中,医院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一项重要病变,导致王女士在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经过多次抢救后仍不幸死亡。

纠纷细节:王女士家属认为医院的错误行为是导致王女士死亡的主要原因,要求医院承担责任并进行赔偿。

双方协商未果,家属遂将医院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证据,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了医疗事故鉴定。

鉴定结果显示,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存在疏忽和不当行为,应对王女士的死亡负有一定程度的责任。

判决结果:法院根据医疗事故鉴定的结果,判定医院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向王女士家属支付了一定的赔偿金。

案例分析:本案例是一个典型的医患纠纷案例,其特点如下:1.医疗行为是争议的核心:本案例涉及的是医疗行为,包括诊断、治疗和手术等环节,这些环节是医患关系中最关键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出现纠纷的环节。

2.患者及其家属权益受侵犯:在本案中,由于医院的过失行为,导致王女士死亡,严重侵犯了患者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同时,家属也因失去亲人而遭受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和损失。

3.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在本案中,患者及其家属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并获得了相应的赔偿。

这表明在医患纠纷中,法律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4.医院应承担相应责任:在本案中,法院判定医院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表明了医院在处理医患纠纷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

这也提醒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时,应更加注重医疗质量和安全,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总之,医患纠纷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通过法律、医疗管理、社会舆论等多方面的手段来解决。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出积极贡献。

医患关系冲突案例

医患关系冲突案例

医患关系冲突案例我有个朋友在医院当护士,就碰上过这么一件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的医患冲突事儿。

那天,有个大叔因为感冒发烧来医院打针。

我朋友就按照流程,拿着药和注射器准备给大叔打针。

这大叔呢,一看到那注射器就开始紧张,嘴里嘟囔着:“姑娘啊,你可得轻点啊,我这把老骨头可禁不起你折腾。

”我朋友就笑着说:“大叔,您放心,我都打了好多针了,技术好着呢。

”结果,刚把针头扎进去,大叔就嗷一嗓子:“你这是打针还是谋杀啊,疼死我了!”我朋友一脸无奈,解释说:“大叔,打针肯定是会有点疼的呀,您忍一下就好了。

”可这大叔不依不饶的,大声说:“我看你就是故意的,看我年纪大好欺负是不是?”这一嚷嚷,周围的病人和家属都往这边看。

我朋友那个委屈啊,但是还得耐着性子解释:“大叔,您要是觉得我哪里没做好,您可以跟我说,但是我真的是按照正规操作来的呀。

”大叔哼了一声说:“我不管,你得给我个说法,这针打得我现在半边身子都麻了。

”这时候医生过来了,问了问情况,又检查了一下。

然后对大叔说:“您这就是心理作用呢,刚打的针还没开始起药效,不可能半边身子麻的。

”大叔还是不信,说:“你们都是一伙的,就会糊弄我这个老头子。

”最后还是护士长过来,好说歹说,又给大叔重新检查了一遍身体,确定没有任何问题,还送了大叔一个小热水袋,让他打针的时候舒服点。

大叔这才慢慢消了气,不过嘴里还在念叨着:“这医院啊,以后可真得小心点。

”你看,本来就是一个普通的打针过程,就因为大叔的过度紧张和误解,差点就演变成一场大的医患冲突。

其实啊,双方要是都能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啦。

我去看牙的时候,目睹了一场挺逗趣但又有点紧张的医患冲突。

诊室里有个小伙子,因为长智齿疼得龇牙咧嘴的。

牙医是个经验很丰富的医生,看了看小伙子的牙,就说:“你这智齿得拔掉,已经影响到旁边的牙齿了。

”小伙子一听要拔牙,脸都白了,说:“医生,能不能不拔啊,我听说拔牙可疼了,而且我这牙还长在我嘴里呢,您就不能给它治治就好?”医生就很耐心地解释:“这智齿长得位置不好,没法治疗,不拔的话以后会更疼的。

经典的医患纠纷案例有哪些

经典的医患纠纷案例有哪些

经典的医患纠纷案例有哪些医患纠纷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患者与医疗机构、医生之间产生的矛盾和争议,是医学伦理学和医疗卫生法学中的重要课题。

在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乏一些经典的医患纠纷案例,这些案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刘佳佳案刘佳佳是一名9岁的女孩,在2012年因为疫苗过敏被送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治疗。

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刘佳佳的家属不满医生的诊疗方式,认为医生不负责任,追求速度不顾质量,甚至无视患者的痛苦,最终导致刘佳佳病情恶化,生命垂危。

该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舆论争议,也成为了医患纠纷中的一个标杆案例。

2.夏琳案夏琳是一名18岁的女孩,在2011年因为突发脑瘤被送到湖南省人民医院进行手术。

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夏琳的鼻囊管断裂,导致脑脊液外漏,引起了颅内压力升高,最终夏琳遗憾离世。

该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医生是否提前预见了可能的风险,并采取了应对措施。

3.许海峰案许海峰是一名年仅20岁的大学生,因为急性阑尾炎被送到局南医院进行手术,然而术后出现并发症,导致许海峰死亡。

该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手术期间医生的操作是否严谨,以及医院的管理和责任承担等方面。

4.郭美美案郭美美是一名26岁的女子,因为多次注射玻尿酸导致面部发生变形,并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在处理该案件过程中,涉及到的医院、医生、美容机构、药品监管部门等多个方面,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

该案的争议在于玻尿酸注射是否合规合法,以及医生和机构的责任承担等方面。

以上经典的医患纠纷案例,都具有其代表性和引发的背景。

这些案例既反映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和医疗质量的问题,同时也暴露出医学伦理、医疗管理和法规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在医疗服务中,应尊重患者的权益和利益,全面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同时也应完善医疗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强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建设,避免和处理医患纠纷,共创和谐医患关系。

医患纠纷真实案例

医患纠纷真实案例

医患纠纷真实案例
在医疗行业中,医患纠纷是一种常见的事件,其中很多都是由于医疗失误引发的。

以下是一起真实的医患纠纷案例,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某市一家医院的外科部门,发生了一起医患纠纷事件。

一位患者因为患有胆结石,在医生的建议下决定进行腹腔镜手术。

手术当天,患者的家属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然而手术却持续了近六个小时才结束。

术后,患者的病情并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了更严重的并发症。

患者的家属对手术结果感到非常不满,他们怀疑医生在手术中出现了失误。

于是,他们向医院提出了投诉,并要求进行医疗纠纷的调查。

医院方面对此事进行了调查,最终确认了手术中的失误。

原来,医生在手术中操作不当,导致了患者的并发症。

患者的家属因此对医院提出了赔偿要求。

医院方面在确认了医疗失误后,与患者的家属进行了协商,并最终达成了赔偿协议。

医院承担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并对医生进行了相应的处理。

患者的家属在得到赔偿后,对医院的处理结果表示
满意,也对医生的失误表示理解。

这起医患纠纷事件给医院和医生都敲响了警钟。

医院在此事后加强了对医生的培训和监督,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而医生也对自己的医疗技术进行了反思和提升,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医患纠纷往往是由医疗失误引发的。

医生在进行医疗工作时,必须要严格遵守医疗规范,保证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而医院也要加强对医生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也保护医生的职业声誉和医院的形象。

医疗纠纷调解案例10篇

医疗纠纷调解案例10篇

医疗纠纷调解案例10篇医疗纠纷调解案例10篇导语:医疗纠纷是当前社会中所关注的一个问题,当医患关系出现矛盾和纠纷时,调解成为了解决纠纷的一个有效途径。

本文将通过列举10个医疗纠纷调解案例,来深入探讨医疗纠纷调解的过程以及案例中的教训和启发。

一、案例1:医生手术失误引发患者并发症患者小张在一家医院接受手术,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

小张和医生的家属发生争执,最终通过调解解决。

这个案例中,医生和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不畅导致了纠纷的发生,通过调解,双方得以平等沟通并达成共识。

二、案例2:医生擅自延长手术时间患者小李在手术中遭遇医生擅自延长手术时间的情况,引起了患者家属的不满。

通过调解,双方得以深入沟通,医生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最终取得了和解。

三、案例3:医生提供错误的诊断结果患者小王在就诊过程中,医生提供了错误的诊断结果,导致了患者延误了治疗时机,引起了患者家属的不满。

通过调解,医生感受到了患者的痛苦和家属的愤怒,最终通过沟通和协商解决了争议。

四、案例4:医生粗鲁对待患者患者小陈在就诊过程中,遭遇了医生的粗鲁对待,引起了患者的不满。

患者家属通过调解,向医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要求。

医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患者和家属道歉,最终双方和解。

五、案例5:医生隐瞒手术风险患者小刘在手术前未被告知手术的风险,手术后出现并发症。

患者和医生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的争吵和纠纷。

经过调解,医生和患者家属达成了一份调解协议,医生也向患者道歉并承诺改正错误。

六、案例6:医生草率开药导致患者过敏患者小赵在就诊过程中,医生草率开药导致患者过敏反应。

患者家属通过调解,与医生进行了深入对话,医生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医生向患者道歉并积极承担责任。

七、案例7:医院延误患者就诊时间患者小孙在医院就诊时,由于排队等候时间过长,导致其病情恶化。

患者家属通过调解,提出了合理的要求,并与医院达成了一致。

医院也对此次事件进行了反思和改进。

八、案例8:医生未经同意进行手术患者小胡在就诊期间,遭遇了医生擅自进行的手术,导致患者家属的不满。

医闹法律案例(3篇)

医闹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人民医院,因患者李某(化名)病危,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后不幸去世。

李某家属认为,医院在抢救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李某死亡,于是多次到医院闹事,要求医院赔偿巨额医疗费和精神损失费。

此后,李某家属与医院矛盾升级,引发了一场医闹事件。

二、案例经过1. 事件起因李某因突发疾病被送往某市人民医院抢救。

经过医生全力抢救,李某病情仍不稳定。

在抢救过程中,李某家属对医院的治疗方案提出质疑,认为医院存在过错。

然而,医院在抢救过程中严格按照诊疗规范进行,并无明显过错。

2. 医闹事件在李某去世后,其家属认为医院存在过错,导致李某死亡,于是多次到医院闹事。

他们围攻医院工作人员,打砸医院设施,甚至向媒体曝光,要求医院赔偿巨额医疗费和精神损失费。

医闹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3. 法律诉讼在医闹事件持续发酵的过程中,医院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

医院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家属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并赔偿医院因此遭受的损失。

法院受理了此案。

4. 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医院在抢救过程中严格按照诊疗规范进行,并无明显过错。

李某的死亡与医院的治疗并无直接因果关系。

因此,法院判决李某家属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并赔偿医院因此遭受的损失。

三、案例分析1. 医闹事件的原因(1)患者对医疗知识缺乏了解,对医院抱有过高期望。

(2)部分患者及家属对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不信任。

(3)医院在沟通、解释等方面存在不足。

2. 医闹事件的危害(1)影响医院正常诊疗秩序。

(2)损害医院声誉,降低医院社会形象。

(3)加重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

3. 医疗纠纷处理机制(1)医患沟通:医院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解释治疗方案,消除患者疑虑。

(2)医疗纠纷调解:建立医患纠纷调解机制,及时解决纠纷。

(3)法律途径: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四、启示1.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 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十年医患案例纠纷例子

十年医患案例纠纷例子

中国当下的医患关系,在历史上即使不是最坏的,也是很差的阶段,而近期出现的恶性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医患矛盾的根本解决,需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维权;同时从根本上破除以药养医的积弊,重建医患之间的良好互信据卫生部统计,2006年全国“医闹”事件共发生10248件,2009年上升为16448件,2010年则升至17243件。

2012年3月23日下午16时30分左右,哈尔滨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部5楼,一名患者李某某动刀行凶,将一名医生捅死,并造成3人受伤,被砍医生王浩抢救无效死亡。

结果:一死三伤2011年9月15日,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文9月15日被患者著名书法家王宝洺砍成重伤,血案引发业界震动。

血案导火索乃是王宝洺认为徐文为其进行的喉癌手术不成功。

二人之间的医患纠纷已经拖了3年,竟迟迟不能开庭审理。

2011年1月31日上午10:30分左右,新华医院心胸外科发生了一起极为恶劣的严重伤害无辜医务人员的事件:约20名患者家属冲进心胸外科病区,刺伤10名医护人员,其中6位医生伤情严重住院治疗。

2010年7月23日,产妇林女士在深圳凤凰医院顺产下男婴后,后来发现肛门被缝。

丈夫陈生认为这可能是助产士的报复,原因在于手术前没有给红包,而助产士却称是免费为其做了痔疮手术。

助产士张某将陈生及两媒体告上法庭,以名誉侵权之名,索精神损害赔偿金10万元。

陈生也由原告变成被告,由受伤者成为肇事者。

2011年1月31日上午10:30分左右,新华医院心胸外科发生了一起极为恶劣的严重伤害无辜医务人员的事件:约20名患者家属冲进心胸外科病区,刺伤10名医护人员,其中6位医生伤情严重住院治疗。

2010年12月31日下午,即墨患者董某因严重哮喘从即墨中医院转至青岛市立医院东部分院急诊抢救。

患者家属董某对院方治疗措施不满,对医生刘某进行殴打。

2011年1月1日,患者董某家属自行将患者带离医院,患者回家后死亡。

2011年1月4日,患者家属董某一行30余人以“乞灵”为名再次到市立医院滋事,举起“还我亲爹,还我公道”的白布横幅,并在医院烧纸,董某等4人被警方抓获。

医闹纠纷法律案例(3篇)

医闹纠纷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3月,患者王某因急性心肌梗死入住某市某医院进行治疗。

入院后,医院迅速为王某进行了手术,手术过程顺利。

然而,在术后第3天,王某病情突然恶化,经抢救无效,最终不幸去世。

患者家属认为,王某的死亡是由于医院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过错,遂要求医院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患者家属组织多人到医院闹事,导致医院正常医疗秩序受到影响。

二、案件争议焦点1. 医院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2. 患者家属是否具备医闹行为的合法性?3. 医院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三、案件分析1. 医院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在本案中,患者王某在术后第3天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医院提供的病历资料,王某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恢复期间,医院均按照诊疗规范进行救治。

因此,从现有证据来看,医院在治疗过程中不存在明显过错。

2. 患者家属是否具备医闹行为的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在本案中,患者家属组织多人到医院闹事,严重扰乱了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属于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的行为。

因此,患者家属的医闹行为不具备合法性。

3. 医院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的规定,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患者家属主张医院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王某死亡。

然而,根据前述分析,医院在治疗过程中不存在明显过错。

因此,医院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四、判决结果经法院审理,认为医院在治疗过程中不存在明显过错,患者家属的医闹行为不具备合法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闹案例整理
1、
2014年3月5日中午,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发生一起医患纠纷。

因一名患者饮酒呕吐后
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死者亲友纠集数十人到医院“讨说法”,一度包围值班医生。

经公安、
卫生等部门处理,5日晚医院工作已恢复正常。

2、广州护士被刺伤
2015年10月23日凌晨,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部八楼病区发生一名值班护士被患者刺伤。

警方一个半小时后将犯罪嫌疑人叶某抓获。

点评:伤医必追责,这已不再是简单的医患关系问题。

涉医暴力不仅加剧了医患紧张,其后果将由整个社会埋单。

希望能够陆续出台相关法律,为暴力伤医事件画上休止符,为医生撑起法律保护伞。

3、2014年2月25日,微博爆料,因为床位问题,南京口腔医院护士被官员夫妇殴打。

有网友指出,打人夫妻为江苏省检察院宣传处官员董安庆与江苏省科技馆副馆长袁亚平。

被打护士目前下肢瘫痪。

4、浙江温岭男子持刀杀死一名医生
2013年10月25日上午,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名医生在门诊看病时被一名男子用匕首捅伤,其中一名医生被连捅数刀,抢救无效死亡。

5、2015年9月26日22时33分,太康县城郊乡红庙村人祝某某6个月大的儿子因“发热3天,呕吐2天,哭闹不安3小时”入住太康县人民医院儿二科治疗.
27日11时40分许,患儿突发呕吐、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太康县人民医院立即实施抢救.27日13时50分,该患儿因抢救无效死亡.
而据死者的奶奶介绍,当天夜里幼儿的病情没有减轻,27日中午医护人员在幼儿头上打了一针,十分钟后幼儿出现异常,家人随即呼喊医生前来抢救,又过了半个小时,幼儿死亡.亲属认为医院应该为幼儿的死亡负责.此外,亲属还表示,孩子死亡后,医院方面存在篡改病历的行为.
视频中,河南周口太康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被逼轮流抱着一名幼儿的尸体在医院门口当街示众,幼儿家属则在一旁指责、谩骂.此举引发网友热议,纷纷表示应尽快查明真相,给公众一个交代.专家认为,解决医患纠纷不能突破法律的界限,制止侵权式维权需要重塑医患之间的信任.
6、10月25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王云杰被捅身亡,另外两人受伤。

10月22日南宁120医生被打。

10月21日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主任熊旭明被打。

10月20日沈阳医学院附属奉天医院骨科医生被刺6刀。

10月17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ICU遭打砸。

10月11日安宝人民医院怀孕护士白巍被打鼓膜穿孔。

9月23日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门诊部3名护士被砍。

8月17日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医务人员被打。

8月10日北京安贞医院3名护士被打伤。

8月6日西昌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被打。

7、2、温岭杀医案凶手被执行死刑
2015年5月25日,浙江温岭杀医案凶手连恩青被执行死刑。

2013年10月25日,病患连恩青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内行刺,导致3名门诊医生被捅伤,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云杰因抢救无效死亡。

点评:不幸的医务人员因为一起起“医疗暴力”离开我们,这些悲剧应该换来相关者的反省和改变,而不应该仅仅是换来钢盔和盾牌。

8、8、“烧伤超人阿宝”被咬伤
2015年11月15日,微博大V烧伤超人阿宝(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医生宁方刚)在医院被人咬伤,两根手指被咬断,手小指骨骨折,手指软组织损伤。

点评:过去是狗咬人,现在人也咬人!这件事引起我的深思:到底什么原因让患方认为他(她)不管属不属于急诊,医师都必须依患方的要求行事?这恐怕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9、华龙网5月10日16时讯记者从中国石柱网了解到,据警方通报,5月10日凌晨2时许,手指受伤的向某(男,19岁,石柱县六塘乡人)在曹某(男,18岁,石柱县冷水镇人)、刘某(男,18岁,石柱县沙子镇人)陪同下,到石柱县中医院三楼外一科治疗。

汪某(男,42岁,石柱县悦崃镇人,县中医院外一科主任)检查后建议进行清创缝合术,向某等三人坚持只包扎,双方发生争执,三人持刀将汪某背部、面部刺伤后逃跑。

接报警后,石柱警方迅速展开调查、抓捕,8小时后将三名嫌疑人全部抓获。

目前,三名嫌疑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进一步侦办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