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导学案及答案

合集下载

《荷塘月色》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荷塘月色》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荷塘月色》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过程与方法目标1、注重朗读结合语境领悟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品词析句领会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之美。

难点:对通感这一修辞手法的掌握领会。

教法对于如此美的散文,计划采用电化教学手段,用图文并茂的画面和配乐朗诵营造情境氛围。

学法以学生自主讨论为主。

一读,读课文。

二品,品文句。

三议,互相讨论。

四读,读课文。

课时:2预习作业1、谈谈你读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2、找出文章中表现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3、探讨作者为何总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总体熟悉课文,领会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曾经品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父亲那臃肿而蹒跚的背影所承载的悲凉、惆怅与沉重似乎还沉积在我们心头。

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河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月、心荷。

(板书文题)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问题:听完朗读,你对这篇文章的感受是什么?师生互动活动一:学生畅谈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教师归纳小结,本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主要美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1、写景。

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由此看来,标题是什么短语?(并列)写荷塘和月色的文字各集中在哪段?(略)景美、语言美,第2节课深入探讨。

2、感情真挚:本文既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师生互动活动一:找出文章中表示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

教师明确:表现作者内心思绪变化的句子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渴求宁静)--4、5、6段未直接写出作者的心情,但通过作者对荷塘、月色优美景色的描写,可以感受到作者暂时沉浸到了在优美景色中而忘记了烦恼,寻得了片刻的宁静----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片刻宁静得而复失,过渡极为自然)--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心境回到现实)。

【新教材】7.14.2 荷塘月色导学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新教材】7.14.2 荷塘月色导学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7.14.2《荷塘月色》导学案班级:组别:姓名: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

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

语言建构与运用: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思维发展与提升:诵读课文,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熟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段。

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培养学生敢于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和评价质疑的能力,并且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一、基础导学1.文学常识(1)朱自清(1899~1948年):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948年8月12日,因不食美国送来的面粉,于贫病交加中病逝。

毛泽东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春》《匆匆》《温州的踪迹》《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他的著作都收入《朱自清文集》中。

(2)“莲叶何田田”句出自《江南曲》,古乐府诗。

(3)“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出自南朝乐府诗《西洲曲》。

(4)《采莲赋》出自南朝梁代皇帝萧绎。

2.写作背景“超然”之中的挣扎《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

荷塘月色导学案答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答案

编制人王林园审核人丁少华姓名:第组组长检查签字:《荷塘月色》学习目标:1、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学习运用各种修辞、选用生动的动词写景的方法。

重点难点:1、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基础知识。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行踪。

自学过程:一、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见阳光课堂)二、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和生字生词,并将注释读一遍三、预习自测完成《阳光课堂》课前预习新知部分练习,核对正确后将此部分读记一遍。

四、课文整体感知阅读全文,归纳10个自然段的内容,理清全文行文思路。

第1段交代独游荷塘的缘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第2段写通往荷塘的小路,其特点是曲折、幽僻和寂寞。

第3段写行在小路时的心境:自由、受用(最关键的两个词)第4段分别描绘荷塘里的叶、花、香、波、水。

第5段先写月光,再写树影,最后写月色。

第6段描绘荷塘四周的景物,写景角度是由近及远,由静到动第7--8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是: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第9-10段记起《西洲曲》诗,表达了思乡之情,从联想中回到现实。

作者行踪:出门小路荷塘回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分析情感线索,结合行踪理清行文思路2、鉴赏语言和景与情的关系自学过程:一、阅读这类文章,除了关注作者笔下的景物特点外,还要特别关注抒情句子,这是了解作者感情的窗口。

找出本文描写作者心情的语句逐一分析,说说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结合背景知识解释“不宁静”的含义。

这句话在文章的结构和思想内容上有什么作用?)大革命失败,在白色恐怖下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从文章结构的角度来讲,这句话是组织文章材料的一条线索,这条线索相对于作者的游踪是一条暗线,它是从感情的角度串穿全文的。

.造成一种悬念,引出下文从思想内容表达的角度来说,它为全文确定感情基调。

《荷塘月色》导学案含含答案剖析

《荷塘月色》导学案含含答案剖析

荷塘月色【文本】《荷塘月色》写于 1927 年 7 月,那作者在清大学教,住清园西院。

文章里描述的荷塘就在清园。

一年,中国接生了“四二·一”和“ 七·一五”反革命大屠,白色惧怕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于苦彷徨中。

他自己也知道,“ 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惶惶然” ,但他最是了“闪避的一法”(《佩弦》 )。

但是他竟是一个国的民主主者,面黑暗,又不能够放心于种“ 超然”。

在《一封信》中他表白:“ 几天忧如有些异,像一叶扁舟在无的大海上,像一个人在无尽的森林里。

⋯⋯ 心里是一乱麻,也能够是一火。

忧如在扎着,要理解些什么,但忧如什么也没有理解。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 扎”的心迹的真描摹和生写照。

【作者卡片】朱自清 (1898~ 1948),中国代出名散文家。

字佩弦,号秋,江州人,原籍浙江。

文学研究会成。

1922 年表《》,后又从事散文作。

抗日争束后,极支持反公民党反治的学生运。

1948 年 8 月拒接受美国的营救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

其散文风格素朴周祥,清爽沉郁。

以语言洗练、文笔明媚著称。

著有诗集《雪朝》(与人合作 ),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基础荟萃】1.为以下加点的字注音①蓊蓊郁郁 ()②敛裾)...(④妖童媛女 ()⑤脉脉含情 (...⑦霎时()⑧袅娜()..2.为以下各组字组词③鹢首徐回 ().) ⑥橹櫂 ().⑨煤屑 ().惦塘① 掂②搪踮糖缀嬉辍嘻③④啜熹惙禧3.近义词辨析①风流·风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②幽僻·偏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③亭亭玉立·婀娜多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要点打破】1.整体感知含义,理清思路,说说这篇散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借景抒情的,使文章“ 形散而神聚”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导学案附答案

朱自清《荷塘月色》导学案附答案

朱自清《荷塘月色》导学案(附答案)【《荷塘月色》导学案】【预习导学】【预习指要】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认识“通感”的修辞手法,体会“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知识链接】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同时开始研究古典。

1928年出版散文集《》,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

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关于“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

”(郭风《叶笛》)这个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酣( )睡 ( )动宛( )然独处( )脉脉( ) 参差( ) 袅娜( ) 乘( )凉点缀( ) 羞涩( ) 敛( ) 踱( )步煤屑( ) 幽僻( ) 斑驳( ) 倩影( )2、理解参差:袅娜:脉脉:弥望:斑驳:倩影:3、阅读文段,然后做题第四自然段:月下荷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优秀导学案(2)(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优秀导学案(2)(含答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二)学习目标1、分析作者矛盾思想感情,颂扬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好情怀。

2、赏析精美语言,提高情景交融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学习重难点把握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感情。

知识链接比喻:比喻又叫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描绘该事物的修辞格。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比喻可分为: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是,成了,变成”等甚至不用比喻词。

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学习过程:一、理解下列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2、“悄悄地披了大衫”3、“路上阴森森的”4、“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5、“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6、“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7、“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8、“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9、“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10、“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11、“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1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无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二、品词明特点指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曲曲折折、田田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美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闪电脉脉三、练习体会比喻------出水很高的叶子像()开放的和尚未开放的荷花正如()又如()又如()颤动的叶和花像()密密挨着的叶子宛然()月光下的叶子和花仿佛()又像()灌木的黑影如()杨柳的倩影又像是()阴阴的树色像()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是()通感--------微风中的荷香仿佛()塘中的月色如()拟人--------打着朵儿的荷花田田的荷叶叶子底下的流水荷塘边的杨柳树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四、学后感悟(夜游)家———小路———荷塘————家(心情)不宁静—受用无边月色—我什么也没有—无福消受朱自清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

荷塘月色导学案答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答案

(2)“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4、(1)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

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既是对第2段的回应,也是第4、5段荷塘月色的继续扩展。

(2)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的浓重气氛。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

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5、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对故乡的惦念,强调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

二、阅读鉴赏1、这是一个叙述的过程,因为瀑布是形成“梅雨谭的绿”的由来,梅雨亭则是观赏瀑布的最佳地点。

这都是铺垫,在写这两处的时候,也交代了“梅雨谭的绿”周围的整个环境,让读者对梅雨谭在位置上有个大体的了解。

2、并不是显而易见,而是需要跋涉寻找,在空间角度上是大而厚的。

3、作者为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而兴奋和激动,表达作者对梅雨谭的“绿”情有独钟,非常喜爱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导学案(1)(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导学案(1)(含答案)

1 荷塘月色2 五中韩江涛《荷塘月色》导学案高一语文必修二执笔人:巩义五中韩江涛学习目标1、分析作者矛盾思想感情,颂扬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好情怀。

2、赏析精美语言,提高情景交融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学习重难点把握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感情。

知识链接1、走进文本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同样是碧绿的荷花,在不同人的眼里就有不同的理解。

宋•杨万里曾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2、作家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3、相关背景: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

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学习过程一、给下面的加点的字注音蓊.蓊郁郁()袅娜..()踱.步()霎.时()弥.望()斑驳..()渺茫..()点缀.()二、解释下列词语1、蓊蓊郁郁:2、霎时:3、袅娜:4、脉脉5、朗照:三、整体感知------根据作者的行踪变化划分,疏理全文脉络。

部分相关自然段行踪作者心情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四、探讨问题1、初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重点朗读。

高中必修二《荷塘月色》导学案及练习

高中必修二《荷塘月色》导学案及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必修二《荷塘月色》导学案及练习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反复研读,简要概括作者的这篇借游荷塘抒发了怎样的心情。

【二】预习内容1、资料链接背景材料: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

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他从斗争的“十字街头”消失,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了。

他毫不掩饰地表白这种思想的变化:“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

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指政治上的左中右三条路──编者),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

”(《哪里走》)“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

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一封信》) 2、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

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三】基础巩固生字词1.煤屑.( ) 2.蓊蓊.郁郁( ) 3.阴森.( ) 4.踱.着( ) 5.弥.望( ) 6.点缀.( )7.羞涩.( ) 8.霎.时( ) 9.酣.眠( ) 10.倩.影( ) 11.梵.婀玲( ) 12.敛裾.( ) 13.鹢.首徐回( ) 14.妖童媛.女( ) 多音字1.曲⎩⎨⎧ 曲.折 曲.调 2.颤⎩⎨⎧ 颤.动 颤.栗 3.挨⎩⎨⎧ 挨.着 挨.打4.脉⎩⎨⎧ 脉脉. 血脉.5.悄⎩⎨⎧ 悄.悄 悄.然熟语释义 1.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1课《荷塘月色》导学案(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1课《荷塘月色》导学案(含答案)

4、(1)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 2 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
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 既是对第 2 段的回应,也是第
4、5 段荷塘月色的继续扩展。
(2)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美文“悦读”】
与你为邻 “妈!隔壁的开门声,吵死了!”我皱着眉头,对着答案在自己刚做完的一道题目旁打了一个大大 的叉。我瞥了瞥桌子上的无声走动闹钟,果然,又是准时的 11 点半。 我们家住在老城区的一座旧楼里,住了多少年了。我从来没有像这几天这么敏感周遭的哪怕是游丝般 的声响。要不是学校说高考前放假自习,要不是爸妈一再催促我回家吃好睡好补身子,我不用像现在 这般忍受邻里三姑六婆不时的高谈论阔和这晚上 11 点半准时到访的恼人打扰了。要知道,晚上可正 是我最清醒的时候,可也是我最敏感的时候。 老妈穿着睡衣,轻轻地,又或者说,蹑手蹑脚地走到我的房间。“孩子,你知道的,隔壁小王早出晚 归的,也够辛苦的。你知道环卫工人得一天扫多少的……”“我不管我不管!管他是谁,他有啥理由天 天准时吵着我?甚至有时候还附送一宿的婴儿哭声!我不管!明天趁着周日,他轮休吧?你陪我过去 和他说清楚!”说完我便离身而去,一头扎到床上,用被子一层又一层地捂住自己的耳朵。床咿呀了 一下,像是一声痛苦而又无奈的呻吟。 今晚,出奇地,特别的安静。我失眠了,躺在床上,睁大的眼干盯着墙壁,仿佛要看穿墙壁对面任何 一丝的喧扰。 天蒙蒙亮。拽着老妈,我挺着胸板来到了对门。这户人家的门,买的是那种破旧的旧式铁栅门,上面 早就被锈迹侵得七七八八了,仿佛只需轻轻一碰,便可倾刻粉碎。伴随着我急促的敲门声,是铁栅门 “吱呀吱呀”的呻吟,还有一个小伙,满脸胡渣,和一身似乎和铁门可以称兄道弟的退了色的凌乱的衣 服。 “小王啊,我是隔壁的张阿姨,谢谢你啊。楼道这几天可干净了。”老妈抢着,把我的话活活的盖了下 去。“哪里,应该的。这是您家的娃儿吧多大了?长的可真俊。”“十八了,”终于让我插上话,“就得 高考了……”“呀!那可得加油啊!来,叔叔给你点补身子的。”说完,他便一转身,走进了屋子,留 下了一脸茫然的我和老妈。 那是怎么的屋子呀!房间的满满地挤着一张床,旁边是席地而放的饭锅,电扇,甚至破破烂烂的玩具。 床上坐着小王的妻子,还有她怀里向着我们微笑的婴儿。我呆住了……

《荷塘月色》精品导学案

《荷塘月色》精品导学案

导学案(一)二、略三、1、诵读全文,理出各段内容。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缘由。

第2段前往荷塘时看到的树、路、月(景物)。

突出了景物幽僻(寂寞)、阴森森(课文中词语)特点。

第3段走在小路时感受独处的妙处。

第4段写月色中的荷塘景色。

第5段写荷塘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物。

第7、8、9段联想到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并引用《西洲曲》来补充。

第10段回到现实,怀着思乡情感回到家门。

2、全文行文线索:离开家门(1自然段)→前往荷塘(2、3自然段)→游览荷塘(4、5、6自然段)→想起江南(7、8、9自然段)→回到家门(10自然段)3、体会文章的情感:①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荷塘的?找出文中描写内心情感的句子。

(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现在都可不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②仔细体会上面的句子,谈谈作者的心情变化,进而领会作者的情感。

答案见《教师用书》四、合作探究1、再次体会“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案见《教师用书》2、利用工具书,阅读《采莲赋》《西洲曲》,用一段话描述其中的画面(二选一),下节课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略导学案(二)参考答案二、1、诵读第4段,这一段是从哪五个方面来写的?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2、诵读第5段,本段重点写荷塘月色,作者借叶、花、树”来写。

写出荷塘上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这种手法叫侧面烘托。

3、诵读第6段,本段以荷塘四面的树为着眼点,分别写了树、树色、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蛙。

4、找出第4—6段中的比喻句,并按下列要求分析。

(1)本体(2)喻体(3)原句 (4)相似点(1)叶子:(2)亭亭的舞女的裙(3)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4)圆形,舒展,形态相似(1)白花:(2)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3)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4)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1)清香:(2)渺茫的歌声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若有若无,清淡缥缈(1)月光:(2)流水(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月光照下和水下流相似(1)月光下的叶子和花:(2)笼着轻纱的梦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4)朦胧、恬静、柔美(1)光与影:(2)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悠扬、温馨、和谐(1)树色:(2)一团烟雾(3)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4)迷茫、朦胧(1)灯光:(2)渴睡人的眼 (3)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4)昏暗,没有精神5、请你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为开头,写出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导学案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导学案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导学案高一语文《荷塘月色》导学案【高一语文《荷塘月色》导学案】教学内容分析:本文是一篇名家名篇,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教学理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倡导“生”动教学,整体把握散文的美,以读来赏析文本。

教学目标: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理清全文结构。

培养快速阅读文章及筛选关键词语的能力。

体会作者情感,领会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赏析理解文章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一、导入新课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的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就是《荷塘月色》,更有人说《荷塘月色》树立了现代散文的终极典范。

今天我们就和盛名之下的《荷塘月色》来一次亲密接触。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行踪、情感)用一句话简述文章的内容。

结构美在家里去荷塘观荷塘赏月色览四周想采莲回到家“第一节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第九节,——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 强调圆形结构找出文中描写心里感受的句子。

情感美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③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⑤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⑥这令我到底惦念着江南了。

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又可谓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颇不宁静独处求静暂得宁静(一无所有惦念江南) 走出宁静三、重点赏析以景解情(荷塘、月色)观赏一下给朱自清先生带来片刻宁静的荷塘月色。

语言美意境美欣赏散文实际就是一个感悟的过程,一般包括这样的几个步骤。

朗读、感受、品味、评论。

第一步:涵泳美读,感受音乐美。

大家潜沉到作品深处,情随声出,声情并茂,通过对读音轻重、高低、长短的把握,领会作品蕴藉的美和情。

“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联想想象,感受绘画美。

荷塘月色导学案答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答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第一课时答案预习案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主要散文集有《匆匆》《春》《欧游杂记》《你我》《绿》《背影》《荷塘月色》。

探究点一:如何理解题目《荷塘月色》?题目“荷塘月色”可理解为:荷塘和月色;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

这就巧妙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点出了重要内容的写作顺序,即先写下:“月色下的荷”,后写“荷塘上的月色”,可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探究点二:写景要遵循一定的顺序,找出表示作者夜游荷塘行踪的词语。

(划出所提及或描写的事物)明确:作者依次描写的对象是:(离)家—煤屑路(荷塘周围)—(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江南采莲—(回)家探究点三:找出文中作者情感的语句有哪些?揣摩关键语句,领悟作者从家里出来之后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轨迹。

讨论,明确:煤屑路幽僻、寂寞、阴森森、怕人(苦闷)今晚却很好(自由的人,独处的妙处)(喜悦)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承上启下)(喜悦)(月下)荷塘(喜悦)(荷塘)月色(荷塘)四面——(灯光)没精打采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苦闷)(江南)采莲—热闹风流有趣可惜无福消受(向往、遗憾)(回)家——什么声息也没有(更加寂寞苦闷)在分析作者心里变化时,重点讨论下列问题:(1)第三自然段表达了什么心情?“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如何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这一句的作用?明确:这段月下内心独白抒发了暂离现实的逍遥之乐和获得短暂的人生的自由和宁静之后的淡淡愉悦。

“另一个世界”是一个宁静超然,没有纷争没有压制的自由世界。

这一段独白揭示了作者喜爱荷塘月色的真正原因。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这一句,一方面变现了作者获得暂时宁静的淡淡的喜悦之情,另一方面又很自然地收束感情,转入对景物的描写,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荷塘月色导学案8-人教课标版

荷塘月色导学案8-人教课标版
二、学习重点: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学习难点: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二)合作探究,文本解读。阅读第四自然段:★★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依次是:、、、、。
、这一段景物描写的观察角度是:由而,由而,由而。
四、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基础积累。
完成下列——判断题。★
(二)合作探究,文本解读。阅读第四自然段:★★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依次是:、、、、。
、这一段景物描写的观察角度是:由而,由而,由而。
答案: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由远而近,由上而下,由静而动。
四、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基础积累。
完成下列——判断题。★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一句中前后两个“什么”是指[.]
.荷花的色、香、形的特点
.月色的和谐、柔和的美
.荷塘月色的素淡朦胧的美.荷塘四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意境美
、第四自然段文字描写的内容主要是[]
.月下的荷塘.月的光和影
.荷塘的月色.月下的荷塘及月色
六、典型试题:★
第四自然段描写荷塘,精彩的一笔是作者敏锐地捕捉并生动地描绘了“微风过处”的景色。下面对微风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五、检测与作业:★
、对《荷塘月色》所描写的景物特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荷花的色、香、形的特点
.月色的和谐、柔和的美
.荷塘月色的素淡朦胧的美(联系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
.荷塘四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意境美
、第四自然段文字描写的内容主要是[]
.月下的荷塘.月的光和影
.荷塘的月色.月下的荷塘及月色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荷塘月色》导学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荷塘月色》导学案

1.《荷塘月色》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清全文结构,找出本文刻划的景物并能根据描写的文字概括景物特点。

2.找出文中表达情感的句子,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理出感情线索;分析作者感情与景物特点(意境)是如何交织融合的,从而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3.学习本文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4.认识“通感”的修辞手法,体会“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会造通感的句子。

【重点难点】1.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有层次)描摹荷塘美景?2.作者怎样把景物的特点表现出来,我们能根据作者的描写概括这种特点,能领会有些语句描摹景物的传神之处。

3.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我们能根据直接表达感情的语句和融于写景中的感情,理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线索)。

4.“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学法指导】《荷塘月色》及本单元主要学习写景抒情的散文,学习这类文章,我们应先着眼于文章内容,看他写了哪些物、景,这些物与景有怎样的特点,然后去揣摩作家借此表达的情感。

有的情感就在文字里,要找出这些语句来,看看这些情与景的关系。

有的情感就比较含蓄,你可以从景的特点中去感受。

有时还要认识作者生活的时代、个人的经历等,“知人论世”,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感情。

本文共8个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独立性,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就能较好地去探索内容和主旨了。

我们还要对散文中一些优美的句子进行品味,主要从某个词或某种修辞怎样把景物的形象逼真地写出来,把景物的特点写出来,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联想等。

【知识链接】1.走进文本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同样是碧绿的荷花,在不同人的眼里就有不同的理解。

宋•杨万里曾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2.作家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荷塘月色》导学案答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答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答案自主学习板块1.朱自清,原名著名散文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代表作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诗文合集《踪迹》。

4.第1段出门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第2段写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荷塘四周的环境)第3段走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4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月下荷塘美景)第5段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荷塘中的月色)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主要是小路和树)。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评述江南采莲的盛况。

第9段忆及《西洲曲》诗句。

第10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进入家门。

5.标题点明了文中的写景对象——“荷塘”与“月色”,两者呈并列交叉关系。

文中既写了荷塘,又写了月色,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两者在文中并重。

7.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现在都可不理。

③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⑤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已经无福消受了。

⑥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小组合作探究板块1.A.以行踪为线索(出门——踱小路——游荷塘——进门)B.以感情为线索[不宁静(家里)——求静(小路)——得静(荷塘月色)——出静(惦江南,进门)] C.以景物为线索(荷塘四周景物——月下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四周景物)《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

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作者的游踪、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2.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

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

第3自然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

《荷塘月色》导学案答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答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第一课时四、初读感知2、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此句称“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3、1)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2)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4)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明确:联系背景、文眼、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1)句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环境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

“且”字表明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透一丝喜悦。

2)句“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3)句“可惜”又从热闹的采莲盛说中返回了灰色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4)句江南是作者的故乡,作者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和赞美江南灵山秀水的文章,到清华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难以摆脱,身处忧烦,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4、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

5、明线: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赏四周、回家门外结构(空间上)内结构(心理上)明确:《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

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

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

荷塘月色-导学案及答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及答案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通过反复学生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1、了解作者,导入新课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写于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一)初读课文一、听录音,正音正字,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关键语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蓊蓊郁郁()袅娜()踱步()霎时()弥望()斑驳()渺茫()点缀()2、解释下列词语。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

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

也写作“风姿”。

大意:这里指大概的轮廓。

3、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

明线: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赏四周、回家门4、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谓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此句称“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郧西县第二中学导学案学科:语文高一1、2、3、7 执笔人:韩祥鸿编号:审核人:印数:《荷塘月色》——朱自清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通过反复学生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1、了解作者,导入新课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同“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写于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一)初读课文一、听录音,正音正字,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关键语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蓊蓊郁郁()袅娜()踱步()霎时()弥望()斑驳()渺茫()点缀()2、解释下列词语。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

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

也写作“风姿”。

大意:这里指大概的轮廓。

3、说说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

明线: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赏四周、4、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谓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此句称“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5、朗读全文,把握全文的感情脉络:不宁静——找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回到现实的不宁静中来。

外结构(空间上)内结构(心理上)明确:《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

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

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

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

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是回到嚣闹中去。

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二、诵读第4节,引导学生思考:①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如画的美景,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月下荷塘)②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叶、花、香、波)③如果让你拍摄月下荷塘的画面,你怎样安排镜头?(远→近,上→下,静→动)④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句子谈。

(层次感、立体感)⑤这一段作者有没有提到月?有没有描写月色?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

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

三、朗读第5节,思考:①这一幅画跟上一幅画比较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荷塘月色)②有人说:朱自清先生是用语言代替丹青的能手。

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用语言给我们描绘出月色之美的?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驱遣想象,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不在文字概念上做游戏(叶圣陶语)”,细细咀嚼,把好滋味辨出来。

然后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有关语句,并作出分析、欣赏。

引导学生归纳:由上到下;由正面到侧面;黑影浓、倩影淡,整个画面疏密相间,浓淡相宜。

③本段作者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以什么感受?景物素淡、静谧、朦胧、和谐,整个画面,月朦胧,雾朦胧,有一种朦胧之美。

可以看出作者已由“颇不宁静”转变为“暂得宁静”。

四、齐读第6段,思考:①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是___________的景色,其着笔点是什么?着眼点是什么?荷塘四周着笔点是树,着眼点是月,以树写月。

②和前面的画面比,这幅画的色彩是暗一点还是明一点?可以从那些词语看出来?黯淡的,可以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看出。

③这一段描写景物的次序是怎样安排的?由外到内到外;由远到近到远。

五、动词鉴赏: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两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3、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4、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1、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动词“泻”加以点化,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

2、本来是倩影映在荷叶上,却说成“画”在荷叶上,“画”含有人为的动作,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挥墨描绘“倩影”。

“画”这个动词是经过锤炼的,与“倩影”搭配得很好,表现出一种趣味,也显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而“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地升腾,缓缓地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

4、“洗”承“泻”,“笼”承“浮”,以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月色的朦胧柔和。

六、修辞鉴赏:运用修辞手段摹形传神,淋漓入微,可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的妙处。

1、比喻句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3)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5)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6)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7)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8)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分析:1)句写荷叶之美,亭亭玉立,使人联想到她一旦翩然起舞婆婆婀娜的丰姿。

2)写出了淡月照耀下荷花的特点:晶莹可掬的光华;绿叶衬托下花朵忽明忽暗地闪光;纤尘不染的丽质。

3)微风吹过荷波传送之快。

4)月色淡而净,有动感,一泻无余。

5)写出叶与花在月下的特点:奶白色而又娇艳欲滴的实感和轻柔飘渺的姿容。

6)写月影,灌木的黑影可怖。

7)淡月下树色阴暗迷蒙,渲染了荷塘幽静的气氛。

8)以灯光衬月色的朦胧迷人。

明确:比喻句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使我们在遐思中获得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2.拟人句9)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10)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11)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分析:9)写荷花饱绽盛开与含苞欲放两种姿态,“袅娜”形容女子姿态优美;“羞涩”指难为情,态度不自然,用这两个词巧妙地形容了荷花的妍媚多姿。

10)写荷叶田田的妩媚姿态。

11)流水无声却似有深情。

明确:拟人句更添景物灵秀动人的气质。

3、认识“通感”所谓通感,即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

因此,通感又被人们称为“移觉”。

这种修辞在高中课文中多有运用。

例1:《琵琶行》在描写歌女那出神入化的琵琶弹奏时,同样也借助了通感: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同时显露,令人眼花缭乱,作者把视觉和听觉勾连起来,构筑了一个立体的、多层面的艺术境界,使那如泣如诉的琵琶曲,跨越时空成为千古绝唱。

例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愁”是抽象的情思,“春水”是具体的事物,两者似无关联,一经沟通,这位亡国之君深长、沉重、无穷无尽的哀愁,就真切、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让人们仿佛都能看得见。

例3: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

(郭风《叶笛》)你听,那笛声中竟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阳光的明媚!听觉、嗅觉、视觉相融汇,那笛声是多麽悠扬,多麽撩人情思!例4: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

无论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哪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

环境,天气,人物,色彩,甚至连听歌时的感触,都会烙印在记忆的深处,象在记忆里摄下了声音的影片一样。

那影片纯粹是用声音绘制的,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声音绘制感情。

只要在什么时候再听到那种歌声,那声音的影片便一幕幕放映起来。

(吴伯萧《歌声》)歌声是无形、无色、无味的,要辨识它不能凭借视觉、嗅觉和味觉,只能凭借听觉。

作者把歌声比喻成有形的东西,不但能“摄下”“影片”,而且还能“绘制色彩”“绘制形象”“绘制感情”,还能“一幕幕放映起来”。

这就是借助通感手法,才把“歌声”刻画得如此具体生动,如此绘形绘声绘************************************************************************************************************************************ ************************************************************************************************************************************ —————————————————装——————————————订—————————————线——————————————————郧西县第二中学导学案学科:语文高一1、2、3、7 执笔人:韩祥鸿编号:审核人:印数:例5: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

(朱自清《威尼斯商人》)“节奏”一词是音乐术语,专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轻重缓急、强弱长短的现象。

这里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分析:1、第一句,是由嗅觉向听觉转移。

“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清香”与“歌,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2、第二句,是由视觉向听觉转移。

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你自己也能试着写一句吗?参考:⑴她的歌声很甜。

⑵红杏枝头春意闹。

⑶突然是绿茸茸的草板,像一枝充满幽情的乐曲。

⑷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的感觉。

(5)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