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导学案

合集下载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散文情与景的关系,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

2、培养诵读的能力,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读文本优美的语言。

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或语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点评。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难点: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3 课时预习案【导入新课】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②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③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晨鸣共北门,谈笑少时情。

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

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

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泽民)【预习目标】【方法指导】1、借助语法知识和修辞知识理解句子的含义。

2、做记号、批注,寻语言揣摩点,把握角度,多做比较,反复推敲,深入揣摩。

预习课文时自己觉得有需要揣摩的地方,就标上记号,在课本空白的地方写上问题,一句话或几句话的心得,从一篇做起,坚持不懈,有备而学,就会在整体感知上有所提高。

字面上的意思要了解,深层的含义也别忘却去找寻,还要注意其感情色彩。

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使用上的差异在哪里?在总体上把握,细心揣摩,会有的收获的。

3、勾画句,理清行文脉络。

当缀句成篇时,作者的思路就会贯穿其间,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就会流露其间,这时,句子已不是完全独立的语言单位,而是与篇章构成不能分离的整体结构。

【预习自测】一、基础知识:积累字词,夯实基础1.给加点字注音蓊蓊()踱步()袅娜()霎时()弥望()倩影()琐屑()脉脉( )独处()参差()煤屑()敛裾( )2.字词积累,解释下列词语: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荷塘月色》导学案精选

《荷塘月色》导学案精选

《荷塘月色》导学案学习目标1、分析作者矛盾思想感情,颂扬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好情怀。

2、赏析精美语言,提高情景交融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学习重难点把握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感情。

知识链接比喻:比喻又叫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描绘该事物的修辞格。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比喻可分为: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是,成了,变成”等甚至不用比喻词。

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学习过程一、理解下列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2、“悄悄地披了大衫”3、“路上阴森森的”4、“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5、“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6、“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7、“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8、“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9、“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10、“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11、“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1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无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二、品词明特点指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曲曲折折、田田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美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闪电脉脉三、练习体会比喻------出水很高的叶子像( )开放的和尚未开放的荷花正如( )又如( )又如( )颤动的叶和花像( )密密挨着的叶子宛然(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仿佛( )又像( )灌木的黑影如( )杨柳的倩影又像是( )阴阴的树色像(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是( )通感--------微风中的荷香仿佛( )塘中的月色如( )拟人--------打着朵儿的荷花田田的荷叶叶子底下的流水荷塘边的杨柳树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四、学后感悟(夜游)家———小路———荷塘————家(心情)不宁静—受用无边月色—我什么也没有—无福消受朱自清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一、文章背景《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代表作。

这篇文章写于1927年,当时中国正经历着战乱和政治动荡,朱自清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夏夜,漫步于清华园荷塘的情景,表达了他内心的彷徨和追求自由的心境。

二、重点字词1. 倩影:美丽的身影、倩丽的身影。

2. 袅娜: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盈。

3. 弥望:满眼。

弥,满。

4. 斑驳:形容色彩交错,不整齐的样子。

5. 宛然:仿佛,好像。

6. 倩倩:美丽的样子。

7. 摇曳:摇荡,晃动。

8. 恬静:安静,平静。

9. 吠叫:狗叫。

10. 尘世:人世间,现实世界。

11. 幽雅:幽静雅致。

12. 参差:形容不整齐的样子。

13. 幅员辽阔:领土面积广大。

幅员,领土的面积或范围。

14. 安宁:安静、平静。

三、段落结构本文共有五段。

第一段:描绘荷塘周围的景色,包括墙、树、青石板路和水的描写,以及暗示作者的漫步之行。

第二段:着重描写荷塘的美丽景象,包括荷叶、荷花、荷蕊等的描绘,烘托出荷塘的神韵。

第三段:写作者在荷塘的漫步,通过对他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等感官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荷塘月色的美妙和作者的心境。

第四段:写作者在荷塘边小亭的休憩,表现出他暂时从尘世纷扰中解脱出来的片刻宁静,并强调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第五段:总结全文,以荷花的品格和精神象征结束全文,表达了作者对荷花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四、主题思想《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自由、美好、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漫步清华园荷塘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现实世界的矛盾心理。

他赞美荷花的高洁品格,把荷花视为理想世界的象征,希望像荷花一样保持清白,超脱于污浊的现实世界。

同时,文章也体现了作者对祖国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

五、艺术手法1. 描写手法:文章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对清华园荷塘周围景色和荷花的具体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美景的神韵和作者宁静淡泊的心境。

《荷塘月色》导学案(2021最新汇编)

《荷塘月色》导学案(2021最新汇编)

《荷塘月色》导学案《荷塘月色》导学案(1)高一语文制作:王志军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1. 正确拼读生字词;了解作品、作者、写作背景;2. 深情地诵读课文;3. 掌握本文景物、心情写作的脉络;学习写法;二、预习抽查抽几生板写、回答。

? 1.拼写字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蓊蓊郁郁?()袅娜?()踱步()霎时?()弥( )望?斑驳()渺茫?()点缀()脉()梵婀玲?()2. 理解运用:蓊蓊郁郁弥望田田袅娜脉脉斑驳缕缕清香凝碧朗照三、介绍作者、作品、写作背景、散文(见基础梳理)抽学生回答。

1.作者、作品: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

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

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

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他,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毛泽东曾热烈赞扬其“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高尚气节。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2.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

他只是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却。

作者这种矛盾的情绪,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情绪。

但作者还是惟妙惟肖地“言传”了出来。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第一课时)编写:王宏审核:高一语文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通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把握文章内容。

【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1.22—1948.8.12),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

笔名余捷、柏香、白水、知白等。

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因祖父、父亲长期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幼年在私塾读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912年进中学学习,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翌年,升入本科哲学系,于1920年修完课程提前毕业。

他著名的诗集有《踪迹》,散文集有《背影》《你我》《荷塘月色》《匆匆》《绿》《春》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感情真挚醇朴;对自然景物观察准确精当,对声音、色彩感觉敏锐;文笔精美婉丽,节奏跌宕有致,饱含诗意和生活情趣。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赞扬他有骨气,“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北京物价飞涨,北大的教授们没法生活下去。

国民党就向人们发美军的救济粮。

可是,以朱自清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教授们宁可饿死也不去领救济粮。

当时朱自清先生已经因为饥饿全身浮肿,很虚弱了,可是躺在床上还对家人说“不要去”。

于是,朱自清先生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预习展示】1、听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提示与建议:认真听录音(或范读),将不会读的字词或平时读错的字词读音标注在课文里面。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袅.娜()蓊蓊..()敛.()裾羞涩( ) 独处.()酣.( )眠弥.( )望颤.( )动霎.( )时参.( )差脉脉..玲.()..( ) 倩.( )影煤屑.( )踱.( )步梵婀【课堂探究】1. 本文的文眼是哪一句?2.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作者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10)一、学习目标《荷塘月色》学习目标如下: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通过荷塘月色所表达的情感与思绪,感受作者细腻的情感世界。

学习并欣赏作者独特的写景手法,包括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描绘荷塘月色的美景,理解这些手法如何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通过本文的学习,提高个人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激发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

二、学习重难点《荷塘月色》学习的重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是深入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

作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与思绪,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这需要读者能够仔细品味文本,捕捉作者的情感变化,进而把握文章的主旨。

是欣赏并学习作者独特的写景手法。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将荷塘月色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这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能够识别并理解这些手法的运用,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荷塘月色》的作者是_______,他是中国现代散文的杰出代表。

2. 文章《荷塘月色》全文分为_______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主要描绘了_______的环境。

3. 作者在《荷塘月色》中通过对_______和_______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

二、选择题1. 下列关于《荷塘月色》的陈述,正确的是()A. 文章写于大革命成功时期B. 作者通过文章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满意C. 文章主要运用明喻手法描写荷塘景色D. 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2. 下列词语中,与《荷塘月色》中描绘的荷塘景色无关的是()A. 斑驳B. 倩影C. 渺茫D. 皎洁三、简答题1. 简述《荷塘月色》的创作背景。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学习目标】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学法指导】通过听朗读、学生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通过反复学生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课时安排】5课时课前预习案【背景资料】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

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

我们来了解这时期作者的思想,看看他的自我表白: “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

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

”(《那里走》)“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

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一封信》)【习得积累】1.给加点的字注音蓊蓊.郁郁()袅.娜()踱.步()霎.时()弥.望()斑.驳()渺.茫()点缀.()辍.学()媛.女()2、记准下列加点词语并掌握划线成语的意思没精打采.嬉.游掂.量惦.念苍茫沧桑课堂学习案1、朗读全文,整体感知(1)找出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

(2)把握全文的感情脉络2、朗读并背诵第四、五、六段,赏析并揣摩文章优美动人的语言,体味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荷塘月色-导学案及答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及答案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课目:1.品尝言,学析散文的手法。

2.通掌握本文的感情脉,学抒怀散文。

教课重点:1.学生走作品的感情世界,领会作者不安静的感情。

2.学作者运用言的技巧。

教课方法:通频频学生、感知,品尝作品言。

通提思虑,领会作者的感情。

1、认识作者,入新作者朱自清(1898 — 1948),字佩弦,号秋,原籍浙江。

1923 年表的《》,震了当的,1929 年第一版集《踪影》, 1925 年任清大学教授,作向散文,同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 年第一版散文集《背影》,成了有名的散文作家。

1948 年 8 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士、国知分子。

毛同志曾在《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朱自清一身大病,宁愿死,不美国的‘救粮’ 。

⋯⋯”“表了我民族的英豪气派” 。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写于1927 年 7 月,作于北京清园。

(一)初文一、听音,正音正字,初文,理清文章构,推测关句,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蓊蓊郁郁()娜()踱步()霎()弥望()斑()迷茫()点()2、解以下。

幽僻:幽静、幽静。

蓊蓊郁郁:草木旺盛的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眼。

弥,。

娜:柔美的子。

脉脉:里形容水没有声音,仿佛深含感情。

致:美的姿。

斑:原指一种色中有的色,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丰姿:度,一般指美好的姿。

也写作“ 姿”。

粗心:里指大体的廓。

3、作者夜游荷塘的行迹,理清文章构。

明线:出家门、踱小道、观荷塘(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赏周围、回家门4、找出最能体作者感情基的句,领会句的含和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 几日内心不安静。

” 是社会的烈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此句称“文眼”,放在篇首,如一定音,全订婚下了抒怀的基。

5、朗全文,掌握全文的感情脉:不安静——找安静——得安静——失安静——回到的不安静中来。

外构造(空间上)内构造(心理上)明确:《荷塘月色》的构,是形的,外构、内构均这样。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人们常说“秋是思古的季节”,荷塘月色,是古人极其喜欢的景色之一。

本导学案通过对荷塘月色这一主题的介绍和分析,带领学生们深入探讨这一优美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对文学和美术的兴趣,增进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一、荷塘月色的魅力1. 描绘荷塘月色的意义荷塘月色,在古人的诗词和画作中常常出现。

荷塘的月色清幽宁静,倒映在水面上,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这种景象常常被用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展现出古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 观赏荷塘月色的技巧要欣赏荷塘月色,除了在月圆之夜选择一个清净的荷塘观赏外,还可以站在荷塘边,借助夜色和月光的交织,感受这种特殊光影下的美景。

在欣赏时,可以通过聆听虫鸣、观察水草摇曳等方式,使自己沉浸在荷塘月色中,体会其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二、荷塘月色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1. 诗词中的荷塘月色许多诗人在其作品中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丽,如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中写道“月在清潭荷叶里”,表现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和秀美。

宋代文人苏轼的《定风波》中也有“月出于东山之上”,展现了荷塘月色在他眼中的瑰丽。

2. 画作中的荷塘月色中国古代画家也将荷塘月色作为创作题材,运用笔墨描绘荷塘中荷叶的摇曳、月光的倒影等细节,表现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表达。

著名画家张大千的《荷塘月色图》就是一幅展现荷塘月色的经典作品,其笔墨细腻,情感饱满,表现出了荷塘月色的独特韵味。

三、荷塘月色对人的启示荷塘月色虽然只是一种自然景观,但却能启迪人们的心灵,让人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放松。

通过观赏荷塘月色,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激发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让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结语荷塘月色,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融合了月光的明亮和荷叶的娇嫩,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对荷塘月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大家对中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

《荷塘月色》导学案【课文内容】一、阅读课文,从下列两个方面说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的作用。

1. 从结构上看,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起了总领全文的作用。

2. 从贯穿全文的感情看,这一句的作用是什么?——贯穿全文的感情是难以摆脱的“不宁静”,是笼罩在作者心头的哀愁。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奠定了全文感情的基调二、阅读2-3段,回答问题。

1. 写荷塘边的小路,着重描绘了它怎样的特点?——曲折、幽僻。

2.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为什么作者说“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今晚却很好,不仅仅指或主要不是指“淡淡的”月光,而是指这淡淡月光下的宁静给了作者一些抚慰。

3. 说说作者领略到的“独处的妙处”指什么?————可以不按照别人的意志做事、说话、想问题,身心获得了自由。

4.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暂得宽余,希望借陶醉荷香月色摆脱不宁静的心绪。

三、阅读4-6段,回答问题。

1. 第4段描绘了月色下荷塘的景物,作者依次描绘了哪些景物?——荷叶→荷花→荷香→微风吹拂下荷塘的颤动。

2. 第5段的景物描绘,观察角度与第4段相比有什么变化?——角度是:写荷塘上的月色。

3. 作者笔下,月光是“淡淡的”,如“流水”,如“牛乳”,如“轻纱”,月光笼罩下的一切都朦朦胧胧。

为什么作者说“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难得的片刻喜悦和宁静,难得的自我陶醉中换来的自由。

4. 说说第6段所写景物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发出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写树,用“重重围住”写树木的茂盛,更写出作者的压抑感;“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写色彩的黯淡,更写出作者心情的黯淡。

写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表现的是作者心绪的低落。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表现的是作者那片刻的宁静不复存在,心中烦乱不堪。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正是无法摆脱烦乱、哀愁的感受。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1课《荷塘月色》导学案(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第1课《荷塘月色》导学案(含答案)

4、(1)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 2 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
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 既是对第 2 段的回应,也是第
4、5 段荷塘月色的继续扩展。
(2)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美文“悦读”】
与你为邻 “妈!隔壁的开门声,吵死了!”我皱着眉头,对着答案在自己刚做完的一道题目旁打了一个大大 的叉。我瞥了瞥桌子上的无声走动闹钟,果然,又是准时的 11 点半。 我们家住在老城区的一座旧楼里,住了多少年了。我从来没有像这几天这么敏感周遭的哪怕是游丝般 的声响。要不是学校说高考前放假自习,要不是爸妈一再催促我回家吃好睡好补身子,我不用像现在 这般忍受邻里三姑六婆不时的高谈论阔和这晚上 11 点半准时到访的恼人打扰了。要知道,晚上可正 是我最清醒的时候,可也是我最敏感的时候。 老妈穿着睡衣,轻轻地,又或者说,蹑手蹑脚地走到我的房间。“孩子,你知道的,隔壁小王早出晚 归的,也够辛苦的。你知道环卫工人得一天扫多少的……”“我不管我不管!管他是谁,他有啥理由天 天准时吵着我?甚至有时候还附送一宿的婴儿哭声!我不管!明天趁着周日,他轮休吧?你陪我过去 和他说清楚!”说完我便离身而去,一头扎到床上,用被子一层又一层地捂住自己的耳朵。床咿呀了 一下,像是一声痛苦而又无奈的呻吟。 今晚,出奇地,特别的安静。我失眠了,躺在床上,睁大的眼干盯着墙壁,仿佛要看穿墙壁对面任何 一丝的喧扰。 天蒙蒙亮。拽着老妈,我挺着胸板来到了对门。这户人家的门,买的是那种破旧的旧式铁栅门,上面 早就被锈迹侵得七七八八了,仿佛只需轻轻一碰,便可倾刻粉碎。伴随着我急促的敲门声,是铁栅门 “吱呀吱呀”的呻吟,还有一个小伙,满脸胡渣,和一身似乎和铁门可以称兄道弟的退了色的凌乱的衣 服。 “小王啊,我是隔壁的张阿姨,谢谢你啊。楼道这几天可干净了。”老妈抢着,把我的话活活的盖了下 去。“哪里,应该的。这是您家的娃儿吧多大了?长的可真俊。”“十八了,”终于让我插上话,“就得 高考了……”“呀!那可得加油啊!来,叔叔给你点补身子的。”说完,他便一转身,走进了屋子,留 下了一脸茫然的我和老妈。 那是怎么的屋子呀!房间的满满地挤着一张床,旁边是席地而放的饭锅,电扇,甚至破破烂烂的玩具。 床上坐着小王的妻子,还有她怀里向着我们微笑的婴儿。我呆住了……

《荷塘月色》精品导学案

《荷塘月色》精品导学案

导学案(一)二、略三、1、诵读全文,理出各段内容。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缘由。

第2段前往荷塘时看到的树、路、月(景物)。

突出了景物幽僻(寂寞)、阴森森(课文中词语)特点。

第3段走在小路时感受独处的妙处。

第4段写月色中的荷塘景色。

第5段写荷塘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物。

第7、8、9段联想到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并引用《西洲曲》来补充。

第10段回到现实,怀着思乡情感回到家门。

2、全文行文线索:离开家门(1自然段)→前往荷塘(2、3自然段)→游览荷塘(4、5、6自然段)→想起江南(7、8、9自然段)→回到家门(10自然段)3、体会文章的情感:①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荷塘的?找出文中描写内心情感的句子。

(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现在都可不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②仔细体会上面的句子,谈谈作者的心情变化,进而领会作者的情感。

答案见《教师用书》四、合作探究1、再次体会“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案见《教师用书》2、利用工具书,阅读《采莲赋》《西洲曲》,用一段话描述其中的画面(二选一),下节课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略导学案(二)参考答案二、1、诵读第4段,这一段是从哪五个方面来写的?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2、诵读第5段,本段重点写荷塘月色,作者借叶、花、树”来写。

写出荷塘上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这种手法叫侧面烘托。

3、诵读第6段,本段以荷塘四面的树为着眼点,分别写了树、树色、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蛙。

4、找出第4—6段中的比喻句,并按下列要求分析。

(1)本体(2)喻体(3)原句 (4)相似点(1)叶子:(2)亭亭的舞女的裙(3)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4)圆形,舒展,形态相似(1)白花:(2)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3)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4)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1)清香:(2)渺茫的歌声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若有若无,清淡缥缈(1)月光:(2)流水(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月光照下和水下流相似(1)月光下的叶子和花:(2)笼着轻纱的梦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4)朦胧、恬静、柔美(1)光与影:(2)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悠扬、温馨、和谐(1)树色:(2)一团烟雾(3)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4)迷茫、朦胧(1)灯光:(2)渴睡人的眼 (3)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4)昏暗,没有精神5、请你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为开头,写出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导学案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导学案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导学案高一语文《荷塘月色》导学案【高一语文《荷塘月色》导学案】教学内容分析:本文是一篇名家名篇,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教学理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倡导“生”动教学,整体把握散文的美,以读来赏析文本。

教学目标: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理清全文结构。

培养快速阅读文章及筛选关键词语的能力。

体会作者情感,领会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赏析理解文章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一、导入新课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的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就是《荷塘月色》,更有人说《荷塘月色》树立了现代散文的终极典范。

今天我们就和盛名之下的《荷塘月色》来一次亲密接触。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行踪、情感)用一句话简述文章的内容。

结构美在家里去荷塘观荷塘赏月色览四周想采莲回到家“第一节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第九节,——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 强调圆形结构找出文中描写心里感受的句子。

情感美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③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⑤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⑥这令我到底惦念着江南了。

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又可谓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颇不宁静独处求静暂得宁静(一无所有惦念江南) 走出宁静三、重点赏析以景解情(荷塘、月色)观赏一下给朱自清先生带来片刻宁静的荷塘月色。

语言美意境美欣赏散文实际就是一个感悟的过程,一般包括这样的几个步骤。

朗读、感受、品味、评论。

第一步:涵泳美读,感受音乐美。

大家潜沉到作品深处,情随声出,声情并茂,通过对读音轻重、高低、长短的把握,领会作品蕴藉的美和情。

“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联想想象,感受绘画美。

荷塘月色导学案8-人教课标版

荷塘月色导学案8-人教课标版
二、学习重点: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学习难点: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二)合作探究,文本解读。阅读第四自然段:★★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依次是:、、、、。
、这一段景物描写的观察角度是:由而,由而,由而。
四、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基础积累。
完成下列——判断题。★
(二)合作探究,文本解读。阅读第四自然段:★★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依次是:、、、、。
、这一段景物描写的观察角度是:由而,由而,由而。
答案: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由远而近,由上而下,由静而动。
四、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基础积累。
完成下列——判断题。★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一句中前后两个“什么”是指[.]
.荷花的色、香、形的特点
.月色的和谐、柔和的美
.荷塘月色的素淡朦胧的美.荷塘四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意境美
、第四自然段文字描写的内容主要是[]
.月下的荷塘.月的光和影
.荷塘的月色.月下的荷塘及月色
六、典型试题:★
第四自然段描写荷塘,精彩的一笔是作者敏锐地捕捉并生动地描绘了“微风过处”的景色。下面对微风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五、检测与作业:★
、对《荷塘月色》所描写的景物特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荷花的色、香、形的特点
.月色的和谐、柔和的美
.荷塘月色的素淡朦胧的美(联系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
.荷塘四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意境美
、第四自然段文字描写的内容主要是[]
.月下的荷塘.月的光和影
.荷塘的月色.月下的荷塘及月色

《荷塘月色》导学(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荷塘月色》导学(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荷塘月色》导学(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荷塘月色》导学(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荷塘月色》导学(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本篇课文为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现代文学名篇选读》中的核心篇目,属于《新月派》的代表作之一。

学生在高一上学期已学习过《归园田居》、《伤逝》等名篇,对于现代文学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等方面有了基本的学习和认识。

此篇课文作家夏达的代表作,获得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展现了现代文学的风格和主题, 通过紧凑、简练的语言传递出人与自然,人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诗情、画意般的景色描写深深打动了读者,是一篇现代文学中优秀的代表作之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夏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荷塘月色》的文化内涵;2.了解文学中的写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等文学手法,并分析夏达在作品中的应用;3.了解现代文学中的二元论和"生"与"死"的主题,并分析夏达在作品中的刻画;4.了解夏达的文学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对于现代文学的影响和作用;5.学习在应用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在文学中的操作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从文学作品中感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及人性、良知的体现;2.正确认识生与死的关系及其对人的内心的挑战和考验;3.加深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爱好文学,享受文学的能力三、教学步骤与方法1.课前准备:调研夏达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文化内涵和作品的主旨;了解二元论和"生"与"死"的主题和象征主义的相关概念;翻阅资料学习关于自然文学的相关知识;提前准备PPT或者文本材料,为学生呈现一段自然文学的片段进行分析。

2.引入通过展示荷塘风景的图片,为学生营造一个环境,让学生思考夏达对于自然的独特观察与表现。

分析一段自然文学的片段,让学生了解在文学中如何使用自然语言描述事物与情感,并引入本课的主题。

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导学案

中学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导学案《荷塘月色》导学案第一学时【学习目标】理清文章结构,揣摩作者思想感情,分析作者感情的发展改变。

【学问补充】1、关于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高校预科班,次年,为了勉励自己有逆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

上高校时,朱自清起先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振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高校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起先探讨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闻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学问分子。

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背景简介。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覆盖中国大地。

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

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始终在呼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又始终安静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冲突,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安静的。

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找寻安静但又不行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困难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预习落实】一、落实字音、辨析字形。

处( )理处( )所颤( )抖颤( )栗万乘( )之国乘( )凉荷( )花负荷( )脉( )络脉( )脉流水羞怯( ) 歌曲( ) 曲( )折薄( )荷日薄( )西山安娜( ) 袅娜( ) 踱( )步嬉( )戏参( )差( ) 船櫂( ) 敛裾( ) 梵婀( )玲蓊( )蓊郁郁妖童媛( )女鹢( )首徐回二、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一,课标要求: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二,内容概述:《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

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社会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

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

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三,要点整理:(分两课时)第一课时:1.作者简介及散文特点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

(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毛泽东曾经在《别了,司徒雷登》中称赞他,朱自清是一个文人,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他是一位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战争年代,他本来应该是与世无争的,可是怎么会受到毛泽东的关注呢?毛泽东在文章里道出了原因:“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新中国诞生之际。

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也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

这样一位诗人,散文家,应不应当受到大家的尊重和敬佩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这篇散文,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是清华大学的教授,现在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那么我们今天读这篇文章,会不会有另外一番感受呢?朱自清的散文有个特点:秀丽朴素秀丽朴素秀丽朴素秀丽朴素。

有人这样评价他的散文:“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

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

••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都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体会他散文秀丽朴素的特点。

2,赏析前三段,体会作者此刻的心情⑴,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节奏要慢,思考:这段话交代了哪些内容?作者此刻的心情如何?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原因(心里颇不宁静,所以想到荷塘散步,舒缓一下情绪)。

那么为什么会颇不宁静呢?这个我也不知道,有很多种说法:一种是因为当时蒋介石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使作者感到愤怒,情绪激动;一种认为是因为作者思念家乡,因为结尾有一句话“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是因为作者家庭生活不和谐。

不管是因为什么,总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心里很不宁静,所以才有了这一次荷塘之行,才写下了这篇文章。

⑵、朗读第二自然段,作者在通往荷塘的路上,写了哪些景色?小路,树木,月色。

“幽僻”“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蓊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

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的眼中之景,结句虽然“月光淡淡”,并不尽如人意,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愁云。

⑶、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明确: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

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这是不是有点矛盾?明确: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这句话的重点在后面部分,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我们可以从后面看出来“这是独处的妙处”。

心情:对黑暗现实不满——反映淡淡的哀愁三、赏析四五六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心情1、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哪些景?各自用了哪些修饰词来描写。

我们随着作者的眼睛,来到了曲曲折折的荷塘边,在荷塘上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田田”的叶子。

这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田田:叶子非常稠密。

平铺开来,密密匝匝。

《采莲曲》亭亭:姿态优美。

层层:高低有序,错综相间。

以“田田”状荷叶的稠密,因为稠密,我们便可想象流水应该是看不见了。

除此以外,荷叶还是有层次的,高低不同,错综相间。

因为荷叶的稠密和错综相间,所以首先引起注意的是荷叶,而荷叶看过了,在层层的叶子中间,才见到了零星地点缀着的白花。

小结:以上写了荷叶出水很高,亭亭玉立的优美姿态。

用到了哪些修饰词?荷叶:田田(多,密)亭亭(优美)层层(高低错落)零星:花之少。

点缀:与稠密,层层的荷叶相比,花就是点缀其间,映衬在荷叶绿色的背景上。

“零星”和“点缀”可见花的数量之少,而且与荷叶的绿色形成色彩鲜明的对照。

袅娜:年轻女子体态轻盈柔美。

羞涩:年轻女子的神情。

这里用来摹写花的形态,把花比作了人,它们有人一样的柔美和风姿婉约,有人一般的神情,含羞脉脉不肯绽放。

小结:以上写了荷花在月色下的光辉。

用到了哪些词?荷花:零星点缀(少)袅娜羞涩(姿态美妙)明珠星星美人(光亮,纯净)到这里,荷叶,荷花都是静态的,荷塘难道是这样一直平静的吗?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一阵微风,送来了缕缕清香。

且看作者怎样写这清香吧。

缕缕:细微,时断时续。

缕缕不绝。

渺茫:远,不真切,依稀可辨。

小结:以上写了荷香。

清香给人什么感觉呢?荷香:缕缕歌声(细微,不易察觉)微风送来了清香,也使得叶子与花有了一丝颤动。

请大家注意“也”,与上面的微风相呼应。

叶与花的颤动形成了一道波痕。

一丝:幅度小。

时间短。

(不是一阵,不是一股,与微风相呼应)颤动:幅度小,频率快。

(不是震动,也不是抖动)闪电:快。

微风送来了荷香,微风还使叶子与花颤动(不是震动,也不是抖动)起来,但也是轻微的,只那么一丝,可见动的幅度不大,像闪电般快,见出这道波痕的不易察觉。

密密:与上文田田,层层相呼应。

凝碧:从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而来。

“凝碧”的波痕,何谓凝?依我想来,应该是叶子非常紧密,一动起来,重叠的部分颜色加深,好像荷叶的绿凝聚到了一处,而这点凝聚的绿很快传到了荷塘对面,所以就形成了凝碧的波痕。

小结:以上写了荷波。

荷波:闪电(快)凝碧(颜色深)脉脉:无声,深情。

在作者想象中,如此美丽的荷花生在水中,而人们只见荷叶映衬下的荷花,不见流水,若非流水的深情养育,哪里会有这丰姿绰约的荷花呢?流水:脉脉(深情)以上是对词语的品评。

朱自清的散文历来为大家赞赏的是用词的传神,刚刚已经体味过他用词的妥帖生动,此外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新鲜和贴切也常令人拍手叫绝。

他的比喻,比拟,通感等手法用的非常好,观察和想象很新奇。

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第四段中的几个修辞句,体会它们的动人的魅力来自哪里。

问题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本段,把用到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找出来。

体会每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好在哪里。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因为叶子出水高,所以想到舞女,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亭亭玉立的舞女,身姿自然美极了,这个比喻非常形象,让人一读之后,就想起了舞女那曼妙的身姿,而荷叶出水很高的优美姿态也就跃然纸上。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拟人,比喻。

“袅娜”和“羞涩”两词我们大家非常熟悉,是写年轻女子的体态、神态的,两者予人的印象都极美,非常赏心悦目。

我们常见用花比人的,比如李白的那首有名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用花来比美人,但在这里却用人的神情姿态来比拟荷花,似乎荷花在作者眼中,也有了生命,有了一种灵动的美。

它们在月夜的荷塘上尽情地舒展生命的美丽。

它们在月色下泛着白光,像一粒粒的明珠发出光芒,映在稠密的荷叶上,又使人觉得是碧天里的星星,它们的纯净明澈,又像刚出浴的美人。

作者这里连用三个比喻,但每个比喻侧重点不同,引发人的联想也是不同方向的,多角度地调动起了我们的想象力,这样我们对荷叶,荷花就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印象,而它们在我们的心中也就活了。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初看这个句子有些诧异,香味(嗅觉)怎会像歌声(听觉)呢?然而细加揣摩,就会明白:花少(零星,点缀),微风(不是大风),空气中飘来的荷香想必不是很浓,是淡淡的,而且随着微风的方向回旋,似有若无,时断时续,感觉上像远处传来的渺茫的歌声,这是它们的共通之处。

“渺茫”在这里给我们指示一个想象的方向,时断时续,依稀可辨。

(我们日常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似乎听到一丝声音,但凝神细听之下,又听不到什么,不留意了,它却又轻轻地鼓荡你的耳膜,这声音不辨方向,不知来自何处,却又依稀可辨,这就是渺茫。

通常的比喻都是用具体的,熟悉的事物来比抽象的事物,但这里却是用歌声比香味,两个都无色无形,难以捕捉。

但它给人以新奇感,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

这种感觉互通修辞学上叫做通感,或者联觉。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

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

细细体味这种“感觉的转移”,非常巧妙,常常出乎我们意料,也超出一般人的常识范围。

⑷,朗读第5自然段,进行赏析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明确:“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

②“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明确:“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

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明确: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