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包括《春晓》、《寻隐者不遇》和《登鹳雀楼》三首古诗。
这三首诗均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情感和哲理的描绘,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中的字词含义,把握诗的基本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教学难点1. 对古诗词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2. 诗句中隐含的意境和哲理的把握。
3. 学生对古诗词韵律和节奏感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三首古诗的原文、注释、译文以及相关背景资料。
2. 古诗朗诵音频:用于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
3. 图片资料:展示古诗中的自然景象,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4. 黑板、粉笔:用于板书设计和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诗朗诵音频,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引入新课。
2. 新课导入:介绍三首古诗的作者及背景,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古诗内容。
3.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古诗,解释生僻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4. 意境体会:通过图片展示和语言描述,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5.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掌握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古诗中的哲理和情感,分享个人感悟。
7.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古诗学习的要点,强调古典文化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可包括以下内容:- 诗歌标题和作者- 诗歌原文- 重点词汇解释- 诗歌译文- 诗歌意境和哲理要点作业设计1. 抄写并背诵三首古诗。
2. 根据诗句内容,绘制一幅描绘古诗意境的图画。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 优质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教学内容《古诗词三首》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包括《春晓》、《咏柳》、《静夜思》三首古诗。
这些古诗短小精悍,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教学难点1. 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欣赏古典诗词的韵味,提高审美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世界。
2. 朗读古诗:学生自由朗读三首古诗,注意节奏、韵律,感受古诗的韵味。
3. 理解诗意:学生结合注释、插图,自主探究诗句的含义,教师巡回指导。
4. 交流分享: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点评、总结。
5. 欣赏古诗:通过配乐朗诵、画图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7. 布置作业: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古诗,进行诗配画创作。
板书设计1. 《古诗词三首》2. 诗句:分行书写三首古诗,突出重点词语。
3. 诗意:简要概括每首诗的主题、意境。
4. 配图:根据诗意,绘制相应插图。
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2. 选择一首古诗,进行诗配画创作。
3. 搜集其他古诗词,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了古典诗词的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词中的关键字词,体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化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古诗词三首》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包括《绝句》、《春晓》、《宿建德江》三首古诗词。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词。
难点:理解诗词中的关键字词,体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古诗词文本。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检查学生对之前学习过的古诗词的掌握情况。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古诗词三首》的背景和作者。
2.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3. 讲解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意境。
三、诗词解析(10分钟)1. 解析《绝句》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美感。
2. 解析《春晓》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3. 解析《宿建德江》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哲理。
四、课堂练习(5分钟)1. 让学生默写《古诗词三首》。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这三首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寻找并欣赏更多的古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板书设计:古诗词三首《绝句》《春晓》《宿建德江》作业设计:1. 抄写《古诗词三首》各一遍。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背诵并默写。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对这三首诗词的理解和感受的文章。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解析和练习,使学生对《古诗词三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 优质教案
精品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并修改后使用!第一单元【单元内容概述】【单元核心目标】1. 在活动体验中,能根据要求提取语言文字信息,抓住关键语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初识表达思想感情的关键语句。
2.在阅读的引领下,能写出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注意用关键语句表达情感,将自己的快乐融入习作,写出乐园“乐”在哪里。
【单元任务群目标】2.朗读并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卜算子·咏梅》。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1.能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想象体会句中的画面和情境。
3.能认真倾听,记住别人话语的要点,并准确转述。
4.能读懂书面通知要求,根据对象进行转述。
5.能联系语境,展开联想,选择词语说一说乡村或城市生活。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1.推荐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一)》《舟过安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实践活动:(1)让学生亲身走进乡村,感受生活的美丽景致,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2)根据通知要求及对象正确转述。
【单元任务群设计】1 古诗词三首【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乡村生活独特、迷人的景致,丰富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感受乡村生活的魅力,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能根据课文描绘的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
思维能力:学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审美创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是如何通过关键语句表达情感的,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前解析】本课由三首古诗词构成,前两首分别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及杨万里的名作。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选自《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共有六十首,全诗都是写景,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
诗句浅近通俗,却意境悠远。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一幅明丽、活泼的乡村春景图,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整首诗给人留下了无尽想象的空间。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 1 课 古诗词三首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 1 课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 1 课《古诗词三首》。
这三首诗分别是《绝句》、《春晓》和《静夜思》,均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这三首古诗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提升文学素养,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中的字词意义,掌握诗的基本韵律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1. 对古诗词的理解:由于古诗词的语言和现代汉语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
2. 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学生可能难以掌握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需要通过反复朗读和讲解来提升。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古诗的朗读音频和视频。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诗的朗读音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的学习。
2. 朗读:学生跟随音频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3. 讲解:讲解诗句中的字词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总结三首古诗的主题和特点,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词三首》2. 诗句:用彩色笔标注诗句中的关键字词,突出诗句的韵律和节奏。
3. 主题:用简洁的语言总结三首古诗的主题和特点。
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2. 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含义。
3. 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古诗的短文。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美,提升文学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此文档共计约 500 字,符合您的要求。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
1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1.认识“徐、篱”等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个字。
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3.结合注释结合注释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1.1.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创设情境::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哪位同学能来背一背哪位同学能来背一背?(?(《春晓》《咏柳》……晓》《咏柳》……) )2.2.引出诗题引出诗题引出诗题::这些古诗都写了春天的景致这些古诗都写了春天的景致,,接下来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天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板书诗题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读写“宿”字。
“宿”书写时宝盖头不能写得太宽书写时宝盖头不能写得太宽,,适当提醒。
适当提醒。
) )3.3.解释诗题解释诗题解释诗题::根据诗题根据诗题,,你觉得作者在哪里住宿你觉得作者在哪里住宿?(?(?(根据学生的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点拨师点拨::新市新市,,地名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在今湖南攸县北;;徐公店徐公店,,是姓徐的人开的店。
诗题意思是姓徐的人开的店。
诗题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再齐读诗题。
再齐读诗题。
4.4.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新课::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对乡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所以,,描写的乡村自然风光也特别有趣。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课,本节课选入了三首经典的古代诗词,分别是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春望》。
这三首诗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佳作,既有深刻的意境,又有鲜明的意象,充满了诗人的激情和感性。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可以让学生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他们对于韵律、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对于古诗文的意境、意象和诗人的情感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的历史背景、文化知识也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讨论、思考,培养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古诗文的意境美,感受诗人的激情和感性,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难点:理解古诗文的意境、意象和诗人的情感,对于古代的历史背景、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古诗文的意境中,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三首古诗,了解诗文的大意,准备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进入到古诗文的学习中。
可以引用一些与古诗文相关的趣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三首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文的内容。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教案
1. 古诗词三首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全诗所选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晚春风光。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侧面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作者介绍】杨万里,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年10月29日),他八岁丧母。
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
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进士及第。
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授赣州司户参军。
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谪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铨。
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时主战派领袖张浚谪居永州,闭门谢客。
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栻介绍,才得接见。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古诗词三首》,分别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以及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学生可以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同时提高对古典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和练习,学生能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阅读技巧,如朗读、理解、赏析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欣赏,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难点1. 古诗词的朗读节奏和韵律感。
2. 对古诗词中意象和情感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本和教案。
2. 古诗词朗读音频或视频。
3. 投影仪和PPT。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古代诗人和他们的作品,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朗读:播放古诗词的朗读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跟随朗读,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3. 讲解:逐句讲解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意图和情感。
4. 讨论:分组讨论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练习:让学生朗读和背诵古诗词,巩固学习内容。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词的重要性和价值。
板书设计1. 《古诗词三首》2. 诗人:王之涣、李白、杜甫3. 诗词内容:简要概括每首诗词的基本内容。
4. 情感表达:简要描述每首诗词的情感表达。
作业设计1. 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
2. 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词的短文,包括诗词内容、情感表达和自己的感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美。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在课后,可以通过作业和反思,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进一步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和欣赏。
2023年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优质课教案
2023年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优质课教案➢课时目标1.认识“徐、疏”2个生字,会写“宿、徐、疏”3个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了解古诗的大意,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图上的景色有哪些,这让你想起了哪首诗?2.学生试背《小池》。
3.你们知道《小池》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
二、解读诗题,了解诗人1.学生齐读诗题。
2.学生认读“宿、徐”,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3.解题。
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1)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意思。
(2)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徐”;“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徐公店”就是一位姓徐的人开的客店。
(3)诗题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姓徐人家的客店。
4.再读诗题。
现在请你根据诗题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吧!5.简介写作背景。
《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
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家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诗人,触发了诗人的诗兴。
三、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自由读诗,借助拼音把字读准,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指导书写会写的字。
3.把字词放到诗词中,再次正确流利地读诗。
四、图文结合,初读感知1.了解景物。
(1)自由朗读后交流: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
(2)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2.学生交流,教师评议,相机指导:杨万里在诗中写到的景物有“篱”(篱笆)“树”“儿童”“黄蝶”“菜花”(油菜花);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
3.再读诗句,指导读通顺。
五、理解诗意,渐入诗境1.结合课文插图,说一说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
课件展示:()的篱落()的小径()的儿童()的蝴蝶()的菜花()的树设计意图:通过词语搭配练习,让学生对诗中景物有所感知,为后文体会作者的描写作铺垫。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课,本课选入了三首古诗词:《静夜思》、《春晓》和《寻隐者不遇》。
这三首诗都是经典之作,既有深刻的意境,又富有童趣,适合四年级的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培养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词,对古诗词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他们在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修辞手法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品味诗中的修辞手法,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和感悟古诗词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中的意境,增强他们对古诗词的感悟。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他们理解和分析古诗词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诗文内容、图片和相关的教学素材。
2.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古诗词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首古诗词的题目,引导学生朗读题目,激发他们对诗文内容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逐句呈现诗文内容,同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中的意境。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包括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以及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使学生了解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培养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和想象,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提高他们的阅读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1. 理解诗句的含义,尤其是对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
2. 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阅读欣赏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古诗的朗读和插图。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简要介绍古诗词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熟悉的古诗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新课学习1. 朗读《登鹳雀楼》老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
2. 理解《登鹳雀楼》学生自读诗句,小组讨论诗句含义,老师点评并讲解重点词汇。
3. 朗读《望庐山瀑布》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句的韵律美。
4. 理解《望庐山瀑布》学生讲述诗句描绘的景象,老师引导想象并讲解难点。
5. 朗读《绝句》学生齐读,感受古诗的韵味。
6. 理解《绝句》学生讨论诗句的意义,老师讲解并拓展相关文化知识。
三、总结与拓展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词的韵律和意境美。
2. 学生谈收获,分享对古诗词的喜爱。
3. 老师布置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古诗词。
板书设计:一、登鹳雀楼1. 朗读2. 理解二、望庐山瀑布1. 朗读2. 理解三、绝句1. 朗读2. 理解作业设计:1. 背诵三首古诗。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读录音,分享给同学。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包括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以及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这三首诗均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词,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韵味和意境,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三首古诗词,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歌的韵味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朗读、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基本阅读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和欣赏之情,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诗句的含义:由于这三首古诗词具有一定的年代背景和文化内涵,学生可能对诗句的含义理解不够深入。
2. 诗歌的韵味和意境: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古诗词的韵味和意境,需要教师引导和点拨。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讲述相关故事,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引入课题。
2. 朗读:学生齐读或个别朗读三首古诗词,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讲解:教师逐句讲解诗句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朗读与背诵:学生再次朗读诗歌,尝试背诵,巩固记忆。
6. 鉴赏: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韵味、意境、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2. 诗歌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绝句3. 诗句:分别列出三首诗的诗句,重点突出诗句的含义和韵味。
4. 鉴赏:总结诗歌的韵味、意境、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特点。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古诗词三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古诗词三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熟悉和朗读《古诗词三首》中的诗词,理解其中意境和情感。
2.帮助学生培养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语文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掌握《古诗词三首》的背诵和朗读。
2.分析、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所学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难点1.对古诗词中的典故和修辞手法进行解读和理解。
2.能够自己感悟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四、教学准备1.课件:《古诗词三首》的课文PPT。
2.音频:例古诗词的朗读音频。
3.辅助教材:相关古诗词的背景知识和注释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词的重要性,并简要介绍《古诗词三首》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步:学习课文(20分钟)1.展示《古诗词三首》课文PPT,让学生逐句跟读。
2.细读课文,解释生字和短语的意思。
3.老师解读诗词的寓意和情感。
第三步:诗词朗读(15分钟)播放《古诗词三首》的朗读音频,让学生跟读,演绎诗词的意境。
第四步:诗词分析(20分钟)1.分组学生对比诗词中的典故和修辞手法,讨论诗词的特点。
2.要求学生发表对所学诗词的感悟和理解。
第五步:诗词表达(20分钟)1.学生自行选择一首诗词进行朗读和解读。
2.要求学生写一段关于所选诗词的感悟。
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背诵并朗读《古诗词三首》。
2.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课后练习和思考题。
3.撰写一篇关于古诗词的心得体会或感悟。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通过交流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认同和理解。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古诗词背景和作者生平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魅力。
以上为本课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希會能够对教师们在教学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包括《春晓》、《寻隐者不遇》和《登鹳雀楼》三首古诗。
这三首诗均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情感和哲理的描绘,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理解《春晓》、《寻隐者不遇》和《登鹳雀楼》的内容及意义,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尊重,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教学难点1. 词汇理解:一些古诗词中的词汇与现代汉语的用法有所不同,学生需要准确理解其古义。
2. 意境体会: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意境和情感,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哲理。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古诗词的背景资料和插图。
- 古诗词教材: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科书。
- 朗读材料:准备好三首古诗的标准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对古诗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三首古诗的作者背景和创作情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3. 朗读与分析:让学生跟读标准录音,教师对诗句进行逐句解析,解释生词和句式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4.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句意境和情感的理解,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 总结与提升:教师总结三首诗的主题和艺术特色,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板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 作者与背景:分别介绍《春晓》孟浩然、《寻隐者不遇》贾岛、《登鹳雀楼》王之涣的背景。
- 诗句解析:选取每首诗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标注生词和关键意象。
- 主题与意境:概括每首诗的主题思想,描述其意境特点。
作业设计- 朗读练习:要求学生课后熟读三首古诗,注意语音语调。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涉及《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课时。
我们将深入学习三首古诗,包括《春晓》、《静夜思》和《咏柳》,通过阅读、分析和背诵,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以及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中的基本意思,识别古诗中的韵律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朗读、小组讨论和个别发言,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尊重,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抽象概念和古代文化背景。
2. 鉴赏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3. 引导学生将古诗中的情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材: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古诗的背景和插图。
3. 诗歌卡片:用于学生朗读和背诵练习。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对春天的印象,引入《春晓》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朗读与解析:学生集体朗读《春晓》,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对《静夜思》和《咏柳》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 分享与表达:每组选代表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全班一起讨论三首诗的共通之处和独特之处。
5. 背诵练习:学生个别或集体背诵三首古诗,加强记忆,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分享学习感受,提出疑问。
板书设计- 春晓- 作者:孟浩然- 主题:春天的早晨- 意象:春花、夜雨、鸟鸣- 静夜思- 作者:李白- 主题:夜晚的思绪- 意象:月亮、故乡、床前明月光- 咏柳- 作者:贺知章- 主题:咏柳- 意象:柳絮、春风、二月天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背诵,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诗中的意思。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案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案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一、谈话导入。
1、出示两首古诗题目,自读,思考:你从题目中了解到什么?2、你还想了解什么?3、简介诗人及背景。
互相交流资料。
二、学习《乡村四月》,(一)、反复诵读,弄懂诗意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二)、品评朗读,感悟诗情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三)、背诵,积累语言三、自学《四时田园杂兴》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第二课时一、情景导入:1、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对比: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古诗有什么不同?2、解释: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
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
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简介:①渔歌子词牌名②作者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1、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生字:塞箬蓑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
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
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导学案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田园生活”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4篇课文。
文章语言优美,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古诗词三首》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田园风光图;《乡下人家》描写了自然和谐、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天窗》描写了乡下屋顶上小小的天窗带给孩子们的美丽、神奇的想象;《三月桃花水》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古诗词三首 2 1.认识2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正确读写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词三首》。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积累优美的句段,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
5.自主阅读《三月桃花水》,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乡下人家 2 天窗 2 三月桃花水 1 习作 21.转述时要注意人称的转换,弄清要点,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2.把“我的乐园”介绍给同学,表达出自己快乐的感受。
1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杂、篱”等6个生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2.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策略1.朗读入意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先引导学生熟读诗词,再借助文字让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古诗词语言的魅力。
2.想象入情境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再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入情入境。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课时目标1.认识“杂、篱”2个生字,会写“杂、稀”等6个字。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词三首”,包括《静夜思》、《寻隐者不遇》和《登鹳雀楼》三首古诗。
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学生能够理解诗人的情感,领略古诗词的韵律美,并提高对古典文化的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三首古诗的字词意思,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并默写古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的意境,尤其是《静夜思》和《寻隐者不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2. 掌握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古诗的图片和背景资料。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乐美。
3. 讲解:逐句讲解古诗的意思,解释生词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4. 讨论:分组讨论古诗的主题和情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背诵: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巩固记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1. 课题: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 古诗词三首2. 诗人:李白、贾岛、王之涣3. 古诗:《静夜思》、《寻隐者不遇》、《登鹳雀楼》4. 重点字词: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危楼高百尺等。
5. 古诗意境:思乡、寻隐、登高。
作业设计1. 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
2. 解释古诗中的生词和难句。
3. 写一篇关于古诗的理解和感受的文章。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意境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于一些隐喻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去感受古诗的美,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哪位同学能来背一背?(《春晓》《咏柳》……)2.引出诗题:这些古诗都写了春天的景致,接下来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读写“宿”字。
“宿”书写时宝盖头不能写得太宽,适当提醒。
)3.解释诗题:根据诗题,你觉得作者在哪里住宿?(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点拨: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徐公店,是姓徐的人开的店。
诗题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再齐读诗题。
4.导入新课: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对乡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的乡村自然风光也特别有趣。
你想知道这是怎样有趣的一首诗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自主交流: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这首诗中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互相学习。
在相应的字下面做上记号(加点),朗读时注意。
3.朗读节奏。
(出示朗读的节奏)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自主练习:这次你一定能更有节奏地朗读好这首诗了,赶紧自己试试吧。
5.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指名读、同桌读、小组比赛读、集体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画面,让我也来读一读,好吗?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说说老师读得好在哪里。
(朗读时注意前两句语调平稳、柔和一些,渲染一种宁静、柔美的乡村环境氛围;第三句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句“无处寻”读得慢而稳一点,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2.学学老师,自己再读读诗歌。
3.讲诗歌,读诗歌。
(1)“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描写了什么?(篱: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阴:树荫。
描写景象: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一直伸向远方,树枝上新生出的绿叶还没有形成树荫。
)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景物的特点吗?男生一起来读一读。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写了什么?(描写景象: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那蝴蝶飞入金黄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 女生带着刚才的感受再来读这两句。
你们读了以后有什么感觉?(感觉非常有趣)4.思考一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对乡村美景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5.集体朗诵,读出古诗的趣味。
6.谁愿意把整首诗背给大家听?(1)1分钟背诵记忆古诗。
(2)填空式背诵。
(3)全诗背诵,背诵比赛。
7.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四、关注细节,拓展延伸。
1.回想整首诗,小朋友在干什么?(捉蝴蝶)你愿意来表演一下小朋友捉蝴蝶的情景吗?大家仔细看,评一评谁是“最佳小演员”。
2.依次请几位学生表演“捉蝴蝶”。
(预设:分别表演“走”着追蝴蝶和“跑”着追蝴蝶。
)3.我们再来看诗句中写的是“急走追黄蝶”,表演时到底是应该“走”着追还是“跑”着追?(学生讨论)我们来看看古代汉语词典中“走”的意思。
(走:跑,疾行。
)4.现在,你觉得刚才哪位同学可以被评为“最佳小演员”呢?说说你的理由。
5.美读:诗中不仅有美丽宜人的景色,还有活泼可爱的儿童在追逐翩翩飞舞的黄蝴蝶,简直太有趣了,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
五、延伸故事,感悟诗境。
1.动动手,画一画。
读了这首诗,你觉得图上该画出哪些景物呢?(篱笆、小路、树、儿童、黄蝴蝶、油菜花。
)赶紧动手画一画这美丽的景色吧。
(提醒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画和课文中的插图作做比,辨别不同之处,适当进行修改。
)2.这是一首诗,是一幅画,也是一个小故事,请你回家先把诗背给父母听一听,再依照自己的画把诗歌编成故事说一说。
板书设计宿新市徐公店田园春光{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追蝶{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赞美春色-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以题目导入:齐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2.看到“田园”二字,你想到什么?哪位同学能分享一下?3.回顾学过的有关乡村的古诗有哪些。
(《村居》《所见》……)4.简介作者。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谁来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2)介绍作者:播放课件资料“范成大的简介”。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初读正音。
注意生字,要读得字正腔圆、准确流利、有板有眼。
指名认读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读通诗文。
(注重纠正字音)2.注意节奏。
(1)听范读。
(出示课文朗读)(2)自主练习朗读。
(朗读诗歌,要求准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3)指名试读,评议。
(4)教师示范指导。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再读课文,想象作者描绘的乡村场景。
(读注释)2.交流感想。
透过文字与画面你还能看到什么场景?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体验分享一下。
(农家忙)3.朗读节奏。
(出示朗读的节奏)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4.理解诗意。
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查阅自己不明白的词语,理解诗意。
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译文: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果实肥硕;荞麦扬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天长了,篱笆前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 你最喜欢诗中哪一句?读出你的喜爱与赞扬之情,并评价。
指名说。
(加强对诗意的理解)在美丽的田园里,果子快要成熟了,荞麦花雪白成片,油菜花金黄稀疏,蜻蜓蝴蝶飞舞,寄托着收获的希望,多么令人向往的生活呀!齐读本诗。
其实很多诗人都喜欢田园风光的美丽和农村生活的恬静,他们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篇。
请看南宋翁卷的《乡村四月》。
(体会又忙又乐的心情)5.有感情地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再读古诗,感受自然之美。
2.全班齐诵,感受大家在田间忙碌劳作之美。
3.引导学生说说学习古诗的感受。
4.有感情地背诵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写{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衬托{篱落无人过蜻蜓蛱蝶飞}更显寂静}对田园风光的热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杂、篱、徐”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篱、疏、杂”等14个字,会正确读写要求掌握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词。
背诵诗词。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诗词,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词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词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了解诗词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词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节课的生字。
2.理解《清平乐·村居》这首词的意思,体会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
每首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段绵长不绝的情,一曲委婉动听的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代词人辛弃疾写的词,并通过他的词去探寻这位伟大词人的内心世界。
(出示:走近辛弃疾)2.(板书:村居)看到“村居”这个词,你们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情景?你们的想象让题目有了意义。
(补充课题,生读题。
)辛弃疾笔下的村居到底怎么样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设计意图:学生以前没接触过词,让他们对词有个初步的了解。
二、学习新词,感悟意境。
1.你觉得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一下?(1)翁媪(“翁”上面是个公字,猜猜是什么意思。
“媪”呢?翁媪就是指老翁和老妇。
)(2)剥莲蓬(“剥”的意思把东西的皮去掉。
把莲蓬剥开叫——剥莲蓬,把苹果的皮去掉叫——削苹果。
这两个字连在一起读——剥削。
“莲蓬”的“蓬”我们平时念轻声,这里应念pénɡ,这是诗词里和仄、押韵的需要。
你们看,“小、草、好、媪;东、笼、蓬”。
)(指名读)2.词一般分上阕和下阕两部分,朗读时,上、下阕之间要停顿,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指导朗读)3.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呢?我们再来读,轻轻地读,缓缓地读,看谁能把村居的情景想象出来。
(学生自由读)4.人常说“诗中有画”,你在这首词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茅舍清溪图、翁媪相媚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织笼图、小儿剥莲图……)5.这是大自然的清新、秀丽之美,也是田园风光的朴素之美。
你想给这个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起一个什么题目?(农家乐、世外桃源、最美的风景……)所有的景物汇成了词中的一个字——醉。
那可真是“沉醉不知归路”了,多么宁静优美的村居啊,多么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啊,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述,一起走进这如诗如画、清新恬静的乡村生活中,听听这“相媚好”的翁媪在用吴地方言说些什么。
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
(1)“相媚好”是什么意思?(想象说话)这是老夫妻聊天的情景,几杯酒下了肚,老两口的话多了,老爷爷望了望老奶奶,笑着说:“……”听了老爷爷的话,老奶奶怎么说呢?“……”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多么温馨的情景啊!我们送他们一个“媚”字,一个“媚”字,让人醉了。
侬侬软语传递着绵绵情意。
大家说的、想的都含在一个词中,谁知道?(相媚好)听着他们聊天,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老夫妻?(幸福的老夫妻)请读出幸福之情。
(恩爱的老夫妻)请用朗读表现老两口的恩爱。
(和和美美的老夫妻)老两口恩恩爱爱,悠闲自得,让我们也去分享他们的快乐。
(齐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2)我们再来夸夸他们的三个儿子。
研读“亡赖”:谁来把这两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从哪看出小儿的无忧无虑?(亡赖)“卧”是什么意思?除了俯卧,还可以怎样卧?(仰卧、侧卧……)想一想,小儿剥莲蓬时还可能怎样?(可能摇着小腿,嘴里哼着歌。
可能在地上打个滚儿,玩累了还可能躺在地上睡一觉。
)这样的小儿,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他?(自由自在)读出小儿的自由自在。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赖”读得轻快、上扬,小儿好顽皮呀。
他享受着天真无邪的幸福,多让人羡慕。
我们都来分享他的幸福。
(3)聊着这些,看着这些,让老两口醉了,这里的“醉”仅指醉酒吗?6.小结:这里的风景优美,这样的家庭很幸福,老两口陶醉在和美的生活中。
让我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入情入境地朗读这首词。
然后加进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再来描绘这幅村居图。
设计意图: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学习词的方法,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