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的特点

合集下载

中国民族声乐的特点

中国民族声乐的特点

中国民族声乐的特点
特点是音色自然、甜美、富有表现力;演唱个性的多元化;歌唱语言的艺术性
我国民族声乐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艺术结晶,是客观的历史的判晌仔沉淀,是由中国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语言特征、地谨段域掘汪特征、表现方法、审美特点决定的,是中国独立的声乐学派。

我国民族声乐包括戏曲、曲艺、民歌、歌剧四个方面。

从广义来说,民族声乐是指人民大众(尤其是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历史地产生、社会地传承、集体地保留,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传唱的一种声乐种类或音乐体裁。

实际上现代民族声乐是专指民歌、歌剧而言的。

近年来,我国民族声乐在西方音乐的全面影响下,经过多年的迅猛发展,进入了民族声乐的繁荣时期,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在这个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美声唱法对民族声乐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多的歌手由于过多的汲取了美声唱法的发声技术,忽略我国民族声乐的风格特点,出现了“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罐头歌手”的现象,歌手总体缺乏鲜明的个人风格,甚至缺乏独有的民族风格特色。

教学的模式上也由于西化的影响,出现了固化的声乐教学模式。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

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复杂,大多数民族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与汉族相同或基本相同,即封建制度。封建农奴制;奴隶制;原始公社制残余。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制度呈多种状况,如地主封建制度的保甲制度;世袭封建王公统治的盟旗制度;政教合一的僧侣贵族专政制度;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支制度;山官制度、千百户制度、头人制度、土司制度。
民族文化特点:语言种类较多,约80种左右;22个民族使用着28种文字;语言,大体可分为5个语系、10个语族、15个语支。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萨满教、万物有灵和多神信仰、祖先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
民族心理特点:我国各民族的各自民族归属感很强。
(二)中国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
民族分布特点:我国与周边14个国家即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我国有30个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
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有比较发达的封建农业经济;有一定的资本主义产业活动;有主要从事渔业经济的;有的从事原始狩猎经济的;有主要从事畜牧业的;有的民族虽然已过渡到接近汉区的农业经济类型,但仍沿用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原始生产方法;从事渔猎采集的民族。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
绪 论
一、中国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中国民族的特点
民族人口特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汉族人口有11.3亿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1.59%;其余55个民族共1亿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41%。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千万以上的有:壮族和满族2个民族;人口在千万以下、百万以上的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等16个民族;人口在百万以下,十万以上的有:傈僳、佤、畲、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仡佬、撒拉、毛南、锡伯等17个民族;人口在十万人以下、一万人以上的有:布朗、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基诺等13个民族;人口在一万人以下、五千人以上的有:独龙、鄂伦春、门巴等3个民族;人口在五千人以下的有:高山、塔塔尔、赫哲、珞巴等4个民族。

民族理论——精选推荐

民族理论——精选推荐

绪论1、中国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中国民族理论以中国的民族和民族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

2、中国民族的特点(1)民族人口特点:我国共有56个民族;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有两个:壮族和满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1600多万。

民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2965和塔塔尔族4890。

(2)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3)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解放前处于原始社会的民族:内蒙古保存着世袭封建王公统治的旗盟制度;西藏存在着政教合一的僧侣贵族专政制度;大凉山的彝族地区存在着以黑彝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支制度;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和青海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存这不同范围的山官制度、千百户制度、头人制度、土司制度。

3、中国民族理论的基本特点①科学性②实践性③继承性④创新性4、学习中国民族理论的意义①学习中国民族理论,是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需要②学习中国民族理论,是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③学习中国民族理论,对做好民族研究工作,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第一章民族的一般特征1、民族概念和民族的演进过程概念: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民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也不会永恒存在下去;民族具有四个共同特征;民族是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中国民族识别的原因和意义原因:在旧中国,由于存在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族成份不能确定。

新中国建立以后,各少数民族要求自己的地位得到确认,权力得到保障。

意义:①民族识别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使各少数民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的需要。

②民族识别是确定我国民族数量和称谓的需要。

③民族识别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需要。

④民族识别是增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发展繁荣的需要。

3、古今中外关于民族的概论(1)西方民族概念的表述:意大利学者马奇:民族具有土地、起源、习惯、语言的统一瑞士-德国学者布伦奇里:民族具有共同的地域、血统、肢体形状、语言、文化宗教、风俗、生计等八个方面的特征。

56个民族的特点和风俗的简单介绍

56个民族的特点和风俗的简单介绍

56个民族的特点和风俗的简单介绍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不同的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风俗,形成了多元而丰富的文化面貌。

今天,我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民族的特点和风俗。

1. 汉族:作为中国最大的民族,汉族人口众多,分布广泛。

他们以汉字为主要文字,崇尚孔子的儒家思想,并有着丰富的文学和绘画传统。

在饮食方面,他们喜欢大米、面食,以及各种蔬菜为主。

2. 蒙古族:蒙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辽宁地区。

他们以牧民为主,喜欢骑马、射箭和摔跤等活动。

蒙古族还有着独特的“呼麦”艺术形式,以及丰富的草原文化。

3. 满族:满族是中国历史上建立大清帝国的重要民族。

他们有着众多独特的传统习俗,如吃酸菜、穿汉服、蒙古袍等。

满族文化中的传统舞蹈和音乐也非常有特色。

4. 汉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也各具特色。

藏族有着悠久的藏传佛教文化,其宗教仪式和建筑形式如佛塔、寺庙等独具特色。

而壮族则以山歌、舞蹈和体育竞技等形式闻名,他们热情好客,尊重长辈。

5. 除了这些比较知名的少数民族之外,还有一些相对较少人知的民族。

德昂族是居住在云南地区的一个小型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和习俗。

而京族是分布在云南和贵州的一个小型民族,他们以制作精美的编织品而闻名。

通过这个简单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风俗。

这些不同民族的文化交融与交流,丰富了中国的多元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总结起来,了解56个民族的特点和风俗无疑是一项庞大的任务。

我们可以从文字、音乐、舞蹈、建筑、宗教、饮食等不同方面去深入了解每个民族的特点。

通过对比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实现和谐共处。

对我个人而言,学习和了解不同民族的特点和风俗,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经验。

它让我更加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增加了对世界的理解和欣赏。

我相信,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民族的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多样性,实现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各民族服饰特点的介绍

各民族服饰特点的介绍

各民族服饰特点的介绍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绚丽多彩,精美绝伦,各具特色。

它是各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

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渗透及影响而生成的,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大地上,56个民族劳动创造,生生不息!服饰制作从原料、纺织工艺,以至样式、装饰都保持着鲜明的民族和地区特色。

以捕鱼为主要经济生活的赫哲族早年曾以鱼皮为衣,曾长期从事狩猎的鄂伦春、鄂温克等族狍皮兽筋缝制衣服。

经营畜牧业的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裕固族等,穿戴多取诸牲畜皮毛。

从事农业的少数民族则以当地出产的棉麻丝为原料,纺织布帛丝绸,缝制衣服。

少数民族的纺织、制革和卷毡工艺历史悠久。

如李的木棉布,藏族的丝绸,维吾尔族的阿德利丝绸,鄂伦春族的毛皮制品。

中国的少数民族服饰种类繁多,风格各异。

一般有长袍和短衣两大类。

穿长袍的人一般戴帽子,穿靴子,穿短衣服的人经常穿鞋。

还有各种形式的长袍,如蒙古族、满族、土族等民族的高领翻领,藏族、门巴族等民族的无领翻领,维吾尔族等民族的右领翻领,束腰肩长袍。

短衣服不同于裤子和裙子。

裙子款式有百褶裙、筒裙、短裙、连衣裙等。

无论是长袍、衣服、裙子、裤子,不同民族在结构、工艺、风格上都有差异。

都是高领大胸的长袍,有无开叉,有前后开叉,有前后开叉和围边。

黎族、傣族、景颇族、德昂族等民族的妇女都穿筒裙,但黎族穿棉锦裙,景颇族穿毛花裙。

民族服饰不仅在民族之间,而且在民族内部、不同支系、不同地区之间都有明显的差异。

省与省,县与县,甚至村与村之间都有差异,百花齐放,风格各异。

服装是一个国家最明显的标志。

历史上,很多民族因为服饰不同,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地方名称。

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经济生活、文化素养、自然环境、地理气候的差异导致民族服饰多种多样,应该说是民间服饰的特色之一。

中国各民族特色饮食习俗

中国各民族特色饮食习俗

傣族的民族特点1、民歌舞蹈傣族民歌曲2113调节奏灵活优美抒情。

5261德宏民歌曲调鲜明重音突出4102,西双1653版纳民歌滑音装饰音较多,瑞丽山歌活泼爽朗各有特色。

舞蹈种类很多,动作及内容主要模拟当地常见的动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格化。

孔雀舞既来源于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也来源于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

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因表演孔雀舞而闻名中外。

2、节庆浴佛节,又名“泼水节”,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佛教传入傣族地区。

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浴佛节成为傣族的一种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

浴佛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举行,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

浴佛节这一天要用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后来逐步发展到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3、民居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

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

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4、服饰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

傣族女子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

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5、饮食傣族以大米为主食,喜爱糯米,最具特色是竹筒饭。

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的糯米装进竹筒后加水后,用一个玉米胡塞上,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

傣族还有很多特色烧烤。

傣族的凉拌也十分美味,比如干巴丝,包烧鱼等等。

普洱茶是云南普洱特产,唐代就远销中国各地,清代时远销东南亚及南亚,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

景颇族民族的特点1、景颇族是纯朴、直爽、热情、好客的民族。

当你要离开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告辞。

如果你不说一声就离开,人家会说你无道德、缺教养。

我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我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我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我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我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希望对你有帮助!1、蒙古族:蒙古族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从事农业,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在牧区,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

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

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

2、塔塔尔族的“撒班节”,又称为“犁头节”3、景颇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4、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系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

妇女大多穿大领短衣和百褶裙。

山区苗族的住宅建筑大多是“吊脚楼”,它是按照山坡的自然地势,在下方和上方分别竖立较长和较短的木桩支撑,在桩上铺楼板建筑。

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关家畜。

5、阿昌族份苏阿昌族男子穿蓝、白色或黑色对襟上衣,下穿黑色裤子,也有穿左大襟上衣的。

阿昌族人民性格开朗,又十分讲礼好客。

他们待客礼仪中盛行使用茶坛,这是一种煮茶的土陶用具。

到阿昌族家中去做客,主人会先拿出酒壶倒上一小盅酒为来客洗尘,随后又拿出茶坛,放上茶叶,倒上开水,放到炭火上煮一会,煮好之后倒进茶杯里,主客一道喝茶交谈。

6、维吾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

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

家里来客都热情招待。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7、哈萨克族男女都娴善骑术。

青年男子喜欢摔跤和刁羊,每逢节日和喜庆,牧民都要举行各种骑术表演和比赛;“姑娘追”是青年们最喜爱的娱乐项目。

8、柯尔克孜族传统服饰很讲究。

男子喜欢戴毡帽,上身穿白色绣有花边的圆领衬衫,冬天穿黑、蓝色“袷袢”,下身穿宽裤,着高筒靴。

9、锡伯族锡伯族的村屯四周筑有围墙。

忌食狗肉。

10、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服装,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为特点。

11、塔吉克族家庭一般都是三代同堂,男性是一家之主。

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服饰特点、居民和饮食习惯

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服饰特点、居民和饮食习惯

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服饰特点、居民和饮⾷习惯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服饰特点、居民和饮⾷习惯⼀、蒙古族1、节⽇:每年七、⼋⽉牲畜肥壮的季节举⾏“那达慕”⼤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这是⼈们为了庆祝丰收⽽举⾏的⽂体娱乐⼤会。

“那达慕”⼤会上有惊险动⼈的赛马、摔跤,令⼈赞赏的射箭,有争强⽃胜的棋艺,有引⼈⼊胜的歌舞,显⽰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

2、服饰特点: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饰等。

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

因为蒙古族长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不论男⼥都爱穿长袍。

牧区冬装多为光板⽪⾐,也有绸缎、棉布⾐⾯者。

夏装多布类。

长袍⾝端肥⼤,袖长,多红、黄、深蓝⾊。

男⼥长袍下摆均不开衩。

红、绿绸缎做腰带。

3、居民和饮⾷习惯: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中国北⽅内蒙古⾃治区,蒙古族⾃称"蒙古"。

其意为"永恒之⽕"。

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牧民视绵⽺为⽣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

⽇⾷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

蒙古族的传统饮⾷⼤致有四类,即⾯⾷、⾁⾷、奶⾷、茶⾷。

通常,蒙古族称⾁⾷为“红⾷”,蒙语叫“乌兰伊德”;称奶⾷为“⽩⾷”,蒙语叫“查⼲伊德”(纯洁、吉祥、崇⾼之意)。

⽽农区多以⾕物蔬菜为主⾷,以⾁⾷为辅。

⼆、维吾尔族1、节⽇:中国新疆维吾尔族节⽇主要传统节⽇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

2、服饰特点:维吾尔族的传统服装,男⼥⽼少均戴四楞⼩花帽。

男⼦普遍喜欢穿对襟“袷袢”(长袍),内着绣有花纹的短衫。

⼥⼦喜着连⾐裙,外套⿊⾊对襟背⼼,戴⽿环、⼿锡、戒指、项链等装饰品,姑娘多梳⼩辫,现在城市居民⼀般穿时装。

3、居民和饮⾷习惯:维吾尔族⼈待⼈讲究礼貌。

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按在前胸中央,然后⾝体前倾,连声问好。

家⾥来客都热情招待。

维吾尔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他们的舞蹈轻巧、优美,以旋转快速和多变著称,反映了维吾尔族⼈乐观开朗的性格。

民族及其基本特征

民族及其基本特征

民族及其基本特征民族是指具有相同历史、文化和语言特征的群体。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基本特征,包括语言、地域、宗教、血缘、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一一介绍民族及其基本特征。

语言是一个民族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不同民族拥有各自特有的语言,通过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

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词汇和发音方式,反映出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

例如,汉族的主要语言是汉语,藏族的主要语言是藏语,俄罗斯族的主要语言是俄语。

地域也是民族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民族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地域特征。

例如,印度的多样化社会就由众多民族组成,每个民族都生活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地域特色。

宗教信仰也是民族特征的一部分。

不同民族有各自的宗教信仰体系,这些宗教信仰对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印度的多神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等信仰共存,反映了印度多元宗教的特点。

血缘和家族关系也是民族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一民族的人们通常有相同的血缘关系,拥有相同的祖先。

家族关系在民族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传统习俗。

例如,中华民族强调家庭观念和血缘关系,以家族为基本单位。

生活方式也是民族特征的体现。

不同民族由于地理、气候和历史原因,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饮食、服装、建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特色。

例如,日本人喜欢穿着和服,中国人喜欢喝茶,蒙古人喜欢骑马。

价值观也是民族特征的重要方面。

不同民族对道德、伦理和人生观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在塑造民族文化和社会秩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西方国家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东方国家则注重家族和社群的利益。

总之,民族是具有相同历史、文化和语言特征的群体,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基本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语言、地域、宗教、血缘、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

通过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特征,我们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理解和和谐共处。

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服饰特点、居民和饮食习惯

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服饰特点、居民和饮食习惯

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服饰特点、居民和饮食习惯一、蒙古族1、节日: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服饰特点: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

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

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

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

夏装多布类。

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

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

红、绿绸缎做腰带。

3、居民和饮食习惯: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自称"蒙古"。

其意为"永恒之火"。

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

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

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大致有四类,即面食、肉食、奶食、茶食。

通常,蒙古族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称奶食为“白食”,蒙语叫“查干伊德”(纯洁、吉祥、崇高之意)。

而农区多以谷物蔬菜为主食,以肉食为辅。

二、维吾尔族1、节日:中国新疆维吾尔族节日主要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

2、服饰特点:维吾尔族的传统服装,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

男子普遍喜欢穿对襟“袷袢”(长袍),内着绣有花纹的短衫。

女子喜着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戴耳环、手锡、戒指、项链等装饰品,姑娘多梳小辫,现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时装。

3、居民和饮食习惯:维吾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

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

家里来客都热情招待。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他们的舞蹈轻巧、优美,以旋转快速和多变著称,反映了维吾尔族人乐观开朗的性格。

他们以面粉、大米为主食,喜喝奶茶,佐以面粉烤制的馕。

汉族民族服装基本特点

汉族民族服装基本特点

汉族民族服装基本特点
汉族民族服装是中国汉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
特色和文化内涵。

下面将介绍汉族民族服装的基本特点。

1. 扎实的工艺和精细的绣花技巧:汉族民族服装注重细节和精致的工艺。

服装
上常常呈现精美的刺绣和绣花,展现出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技术。

2. 以直身为主的剪裁:汉族服装以直身为主,讲究线条简洁流畅,注重体现优
雅和庄重。

男性通常穿直筒袍或马褂,女性则穿旗袍、褙子等。

3. 精巧的图案和纹饰:汉族服装常常采用吉祥图案和纹饰,如云纹、龙凤纹、
寿字等,寓意着繁荣富裕、吉祥如意等吉祥寓意。

4. 保留古代服饰元素:尽管现代汉族服装有很大变化,但仍保留了一些古代服
饰元素,如褶皱和领口等。

5. 绚丽的色彩和丰富的细节:汉族服装色彩鲜艳,多以红色、蓝色、绿色等为主,同时还常常使用金丝、银线等作为装饰,使服装更加丰富多彩。

6. 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念:汉族服装注重和谐、平衡和秩序感。

不同的服饰搭
配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进行调整,以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

总的来说,汉族民族服装以其独特的工艺技巧、精美的图案和细节、丰富的色
彩和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设计而闻名。

它不仅展示了汉族世代相传的文化底蕴,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一般特点及分折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一般特点及分折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一般特点中华各民族是世界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都是少数民族。

我们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巡礼,主要是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巡礼,所以,有必要先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一般特点进行一些研究。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就指出:“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国家之一,它的领土和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相等。

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它的领土和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相等。

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有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给我们生长了广大的森林,贮藏了丰富的矿产;有很多的江河湖畔,给我们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很长的海岸线,给我们以交通海外各民族的方便。

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之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阿昌族过认真的科学识别,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它们是: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僳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和基诺。

此外,还有一些尚待进行民族识别的人们共同体。

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数,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338万人,此外有回、维吾尔、彝、苗、满、藏、蒙古、土家、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等十四个民族人口在百万以上;人口最少的是赫哲族,仅1476人。

不到总人口7%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占我国总面积约50——60%的广大地区,尤其是辽阔的西南、西北、东北边疆地区。

他们为祖国的独立、富强作出了项献,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文化。

中华各民族的形成,经历了至少两千多年的分化或融合过程。

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演变和特点分析

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演变和特点分析

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演变和特点分析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民族文化。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演变和特点。

一、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演变1. 史前文化中国史前文化是指在公元前 3000 年之前,我国人民所创造的文化。

这段时间里,中国人民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半农业经济形态,同时兴起了一些祭天、祭祖的习俗。

古代商代的卜辞、铭文、诗歌等文物,是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

2. 原始社会文化原始社会文化是指从公元前 3000 年到公元前 21 世纪初叶的中国文化,主要表现为祭祀、神话、遗址、器物、文字等方面的文化遗存。

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主要用于预言和卜筮。

此外,古代中国的宗教文化包括儒家学说、道家学说和佛教等。

3. 奴隶社会文化奴隶社会文化是指从公元前 21 世纪初叶到公元前 221 年的中国文化。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生产水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农具、铁器等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升,这种先进的生产手段和生活方式,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宗教方面,古代中国崇拜天地、祖先、死神等神灵。

文化方面,古代奴隶社会创造了汉字、书法艺术、音乐艺术等丰厚的文化遗产。

4. 封建社会文化封建社会文化是指从公元前 221 年到公元 1911 年的中国文化。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文化得以进一步展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在文化方面,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孔子、荀子等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形成了众多的经典之作。

此外,中国紫禁城、太和殿、长城等文化遗址也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

5. 现代文化20 世纪初的民主革命使中国取得了新的飞跃。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实现了经济和文化的强大崛起。

在文化方面,中国收集和保护了大量的文物、古迹、文献,其中包括了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此外,在现代文化方面,中国电影、文学艺术等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成为全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民族史观的几个特点

中国古代民族史观的几个特点

中国古代民族史观的几个特点
中国古代民族史观的几个特点包括:强调中华民族的优越性、重视祖先崇拜、注重历史传承和强调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民族史观强调中华民族的优越性。

在古代中国,中华民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这种观念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得到了不同的强调。

例如,在汉朝时期,中华民族的优越性被强调为“天下大同”,而在唐朝时期,中华民族的优越性被强调为“天下一家”。

中国古代民族史观重视祖先崇拜。

在古代中国,祖先崇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传统。

人们相信祖先是自己的保护神,可以保佑自己和家族的安全和繁荣。

因此,祖先崇拜在中国古代民族史观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第三,中国古代民族史观注重历史传承。

在中国古代,历史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人们非常注重历史的传承和保护。

这种观念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得到了不同的强调。

例如,在明朝时期,历史传承被强调为“承前启后”,而在清朝时期,历史传承被强调为“继往开来”。

中国古代民族史观强调文化传统。

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被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财富,人们非常注重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

这种观念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得到了不同的强
调。

例如,在宋朝时期,文化传统被强调为“文以载道”,而在清朝时期,文化传统被强调为“文化复兴”。

中国古代民族史观具有强调中华民族的优越性、重视祖先崇拜、注重历史传承和强调文化传统等特点。

这些特点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并且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多文化民族

多文化民族

居,交错杂居
4.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上的少土家族 D.高山族
5.关于民族特色,说法正确的是()
A.泼水节是彝族的节日 B.长鼓舞是藏族同胞发明的
C.满族人喜欢居住干栏式木楼
D.摔跤是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
6.我国少数民族的特色建筑物各式各 样,下列那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中国的民族
1、民族构成:
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 口最多,占总人口数的 91.5%, 其他 55 个名族占总人口的 8.5% , 所以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 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 1700 万, 人口400万以上的民族有:回族、 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壮族、 彝族、土家族、满族、苗族。
A.侗族——土楼 B.壮族——干栏式木楼
C.傣族——竹楼
D.藏族——碉楼
7.除汉族外,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 ()
A.壮族 B.藏族
C.回族 D.苗族
2.下列民族活动与对应民族关联错误 的是()
A.泼水节——傣族 B.那达慕大会——土家族
C.晒佛节——藏族
D.端午节赛龙舟——汉族
3.有关各民族地区分布状况的叙述, 正确的是()
A.汉族全部分布在东部 B.少数民族全部分布在西部 C.各民族均匀分布 D.我国各民族总的分布趋势是大散居,小聚
游戏题
要求:分组抢答,每组同学举手抢答, 答对的加一分,答错的不加分也不减 分。在抢答过程中,那一组的同学说 话就代表这一局弃权,最后输的那一 组要受到惩罚,(惩罚是集体唱名族 歌一段。)
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
A.西南、东南 、中部
B. 西北、东北 、西南
C. 中部、西南 、 西北 D. 西北、东南 、东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民族心理特点
我国各民族的各自民族归属感很强,都很热爱自己的民族,都为自己的民族发展奋发努力。同时,我国各民族又都认同中华民族,认定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都认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都正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4、民族文化特点
在文化生活方面,中国少数民族无论是在物质变化,还是在精神文化,上都十分丰富精彩,各具特色。在55个少数民族中,语言种类较多,约80种左右(有的认为更多),亦有不少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文字,有22种民族使用着28种文字。除回族与汉族同语同文外,其余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这些语言,大体可分为5个语系、10个语族、15个语支。新中国成立后,一些民族创造了文字。
2、民族分布特点
我国的地理地形结构是西高东低,从西向东高度逐渐下降。西部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东接横断山脉,地势下降到1000—2000米的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其间有塔里木盆地及四川盆地。再往东是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和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我国少数民族大都居住在西部地区。
我国有2.2万公里陆地边境线,其中1.9万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的国防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我国与周边14个国家即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我国有30个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
我国各名族的分布状况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也反映了我国个民族之间,特别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
中国民族的特点
1、民族人口特点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识别并经过中央政府确认,在当代中国民族大家庭里,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即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高山,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攻,土,羌,布朗,萨拉,毛南,阿昌族,普米,塔吉克,怒,乌攻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郝哲,门巴,珞巴,基诺等民族。
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主要居住在内地和东南沿海各省、市,并遍布全国各地,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都有一定数量的汉族居民。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边疆各省、自治区, 又大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和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不大但分布地区很广大,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基本上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广大。少数民族在经济类型和经济生活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前,一般来说,汉族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已经有了较发达的农业经济,并建立起较先进的工业体系,资本主义产业活动也比较活跃。在少数民族地区,情况则较为复杂:与汉族杂居或同汉族聚居地区相联接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上已经达到或已接近当地汉族水平;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我国少数民族中,新中国成立时,经济形态多种多样。有主要从事渔业经济的,如郝哲族、京族;有主要从事狩猎经济的,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有主要从事畜牧经济的,如哈萨克族,柯尔克攻族,塔吉克族和部分藏族,蒙古族等。有的民族虽然已过渡到接近汉族地区的农业经济类型,但仍沿用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生产方法。从事渔猎采集的民族,如独龙,珞巴,怒,和部分苗,瑶等民族,还没有完成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的第二次社会劳动大分工。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共有12.4亿多人。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3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1.59%;其余55个民族共1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41%。因这些民族相对与汉族人口较少,所以习惯于将其称为“少数民族’’。
我国各民族的人口数量很不平衡。汉族与少数民族数量相当悬殊,就是在少数民族之间人口数量也很不平衡。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的有两个民族:壮族和满族;人口在1000万以下、100万人以上的有16个民族: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等民族;人口在100万人以下、10万人以上的有17个民族: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攻,土,羌,萨拉,毛南等民族;人口在10万人以下、1万人以上的有13个民族:布朗,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攻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基诺等民族;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有7个民族:独龙,鄂伦春、门巴,高山,塔塔尔,郝哲,珞巴等民族,这是事实人口普查时实际能查到的少数民族人口;台湾省居住着40多万人口的少数民族,习惯上称为高山族,而实际上这些少数民族已有10多个民族的称谓。在我国西南地区还有70多万人口尚待识别民族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