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必然性
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必然性中华文化,是中国历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经过多次演变和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
在世界的文化中,中华文化引人入胜,丰富多彩,有着许多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阐述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必然性。
一、中华文化注重儒家思想中华文化注重儒家思想,这是中华文化最基本的特点。
儒家思想讲究重视人的内心,强调道德、仁爱、礼节等方面的修养。
儒家思想贯穿了中华文化中很多方面,如语言、礼仪、文学等。
中华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基石,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引领着中国人的行为和生活,使得中华文化在历经千年之后还能充满生机,不断前行。
二、中华文化以孝道为核心中华文化以孝道为核心,这也是中华文化很重要的表现形式。
父母养育子女,子女应当孝顺父母,是中华文化中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之一。
孝道在中华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体现了中华文化中传承家族、尊敬长辈、注重家庭伦理的特点。
由此可见,中华文化不仅注重家庭和谐,更强调个人与社会的交互关系。
三、中华文化倡导中庸之道中华文化倡导中庸之道,这是中华文化的又一重要特点。
中庸之道即“恬淡为治,中正为德”,是孔子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推崇的一种道德观念。
中庸之道把个人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融合到一种平衡状态之中,是对中国社会的一种深刻理解。
中庸之道贯穿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思想支柱,也是中国人民保持平衡的一种方式。
四、中华文化崇尚人文精神中华文化崇尚人文精神,这是中华文化另一个不可忽略的特点。
人文精神是对人类思想、文化、艺术、哲学等方面认识的总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化、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影响很大。
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中华文化强调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强调文化认同,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在中国,由于国土、气候、人种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具有独特特点的文化世界。
试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
试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话题,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哲学、宗教等。
以下是我对中国文化特殊性的试论,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一、历史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悠久,具有数千年的连续性。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传统和价值观,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地理环境:中国处于东亚大陆的地理位置,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
中国的自然环境多样化,从高山到平原,从森林到沙漠,各种自然景观一应俱全。
这种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区域和特点。
三、政治制度:中国文化的政治制度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中国历史上曾实行过君主专制制度、郡县制、官僚制度等,这些制度在中国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同时,中国的政治制度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社会和谐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四、经济基础:中国经济的基础是农业文明,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注重耕耘和种植。
这种经济基础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文化注重勤劳和节俭,强调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与西方文化强调的抽象和理论有所不同。
五、哲学和宗教:中国文化中的哲学和宗教思想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注重自然和人类的和谐。
同时,中国文化也受到佛教、道教等宗教思想的影响,这些思想强调内心体验和修行,强调个体和宇宙的关系。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传承、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哲学和宗教等方面。
这些特殊性的形成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也是中国文化发展数千年来的重要财富。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全球化的趋势,中国文化也面临着挑战和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的精髓。
首先,我们需要尊重和传承中国文化的传统和价值观。
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传统和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在传承中创新,让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汇总
中国传统文化第一讲中国文化基础一、文化的涵义(一)文化的汉语词源:文对“文”作解释较早的是《易经·系辞下》中有这样一段话:“物相杂,故曰文。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二)文化的汉语词源:化化者,人由生而死,由死而生(三)文化的拉丁文词源拉丁文中的cultra,英法语中的culture,原意为耕种、栽培、居住,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物质生产活动)的意义。
后来进一步引申为人类改造自我(精神活动)的意义,包括人的技能的练习,性情、品德的陶冶、教养,蕴含有通过人的努力摆脱蒙昧和纯自然状态。
(四)“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广义文化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相对,泛指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出自十五大报告)。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关于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概括起来不外乎广义和狭义两种。
由此可见,广义的文化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
文化体系的构成有三层说、四层说、五层说、六层说等等。
四层说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表现为物体形态,故称物态文化,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属实体文化。
指各种社会规范,它规定人们必须遵循的制度,反映出一系列的处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准则。
多指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即行为模式。
指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等。
2.狭义文化狭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所以又称“小文化”。
最早的权威是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文化的特征(1)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2)文化具有超个人性(3)文化具有时代性和超时代性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1.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美学或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与民族自身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具有自身的民族与国度特色。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一、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形成了独特而多样的文化体系。
二、古代文化的起源1. 文献记载古代文献对中国文化的起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中《尚书》、《易经》等经典著作,以及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出现,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2. 传统价值观念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密切关联着传统价值观念。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传入等,对中国文化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等核心价值观念。
三、历史时期的文化变迁1.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文化发展标志着中国文化进一步丰富和多样化。
兵马俑的发现、长城的修筑,以及汉字的统一等,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诗词、绘画、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诗人杜甫、王维,画家吴道子、郎世宁等,都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
3.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中国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局限。
但同时,中国仍保留了自身独特的文化特点,如文人画、戏曲、茶文化等,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四、现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 文化传承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需要历代人民的传承与培育。
古代的书院、文化艺术家的辗转流传,以及现代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等,都是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文化。
2. 文化创新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与发展。
现代中国的电影、音乐、文学等领域,不断地融入新元素,吸纳外来文化,通过创新的形式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
五、中国文化的影响与传播1. 世界影响中国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对世界各国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如中国的书法、茶道、武术等,成为世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内容。
2. 文化传播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文化正积极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中。
传统文化的节庆活动、华语电影的国际影响,以及中国传统医药的国际推广等,都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二讲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原因、条件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与融合 一、世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冲突。 二、中国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对垒与融合。
其特点是: 1.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侵扰和农耕民族的防
守 2.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融合
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中国古代的经济状况有如下特点:
1.自然经济占主体,小农经济力量突出。 2.西汉以前商品经济发达,但汉武帝实行主要的商品 国家垄断之后,商品经济失去了它的个性,难以起到 解体自然经济的作用。 3.国家对土地等主要经济成分控制能力很大。 4.伴随着政治的治乱,经济显示出突出的周期性破坏 与复苏的循环。 5.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僰 春秋战国时期,分布在今四川南部的宜宾和马边、峨边、 屏山等地,与当时川东濮族同出一源。汉后一部分与汉族同 化,一部分向南移居,南北朝时成为“僚”的一部分。
爨(xìn)魏晋南北朝时,由今云南东部地区爨氏大姓演 变而来。晋宋至隋唐时,分为东西二部。东爨居民以乌蛮 为主,西爨居民以白蛮为主。明代以后,爨专指罗罗。
狄 春秋以前分布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及北部地区,泛称北 狄。公元前七世纪时,分为赤狄、白狄、长狄三部分。秦 汉后,“狄”、“北狄”成为中原人对北方各族的泛称。
匈奴 亦称胡。战国时期游牧于黄河河套地区和阴山一带。 公元前三世纪曾占领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并统治蒙 古的大部。公元48年分裂为南、北两部。
第二,欧洲多元经济结构,如城市经济、商品生产、 土地买卖、货币地租,尤其是工商业海上贸易等作为封 建庄园制度的冲击力量,迅速瓦解了西欧中世纪封闭式 的庄园自然经济,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人 们的眼界开阔,民主意识强,因此冲击了王权专制,而 中国的农耕经济使专制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第三,欧洲的等级君主专制在维护封建贵族利益的 同时,也鼓励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而中国的绝对君主 专制制度则极力维护农耕经济,压制工商业发展。“重 农抑商”发展农业,抑制商业。
中国古代民间文化及其历史沿革和发展特点
中国古代民间文化及其历史沿革和发展特点中国古代民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民族的传统、道德、习俗、技艺、信仰、典故等丰富多彩的内涵,是人民群众最为熟悉和喜爱的文化形式。
本文将从历史沿革和发展特点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中国古代民间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一、历史沿革中国古代民间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和巨变,它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兴起和多元文化的交汇,孕育了众多的民间文化形态,如民间神话、传说、风俗等。
随着秦统一六国,士族文化显露端倪,但是在秦朝的铁腕统治下,民间文化遭受压制和扼杀。
到了汉代,随着统治者的宽容和文化的复苏,民间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如闹元宵、赛龙舟、泼水节等,成为节日庆典活动的代表。
到了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民间文化得到了更为广泛和充分的发展,如民间艺术、歌曲、民间医药、民间建筑等,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二、发展特点中国古代民间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群众性和传统性。
首先,中国古代民间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创造和传承下来的,它源远流长,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地域和群体的文化表现。
在传承方面,民间文化以口口相传、师徒相传、家族相承为主要形式,这种传承方式不仅保持了文化的延续性,也保留了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和智慧的积淀。
其次,中国古代民间文化具有浓郁的传统性和地域性。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古代民间文化强调家庭、礼仪、节日、信仰等多方面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这些传统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长时间地延续了下来。
同时,中国古代民间文化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也表现出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性,如四大名绣、金陵糕团、扬州花鼓戏、山西秧歌等,都是地域文化的体现。
此外,中国古代民间文化还表现出了多元化和开放性。
由于历史上的交流和融合,中国古代民间文化也产生了一些文化新品种和文化交融现象。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宗法制度产生的形式
• 商朝的国家形式是以王为首的贵 族政体。商朝的贵族同时也是大 家族的族长,所以商朝的国家形 式也就像一个家族的扩大。
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 制度下实行的一种继承原则,是维系宗法 制的核心制度之一,它规定嫡长子享有继 承优先权。
• 宗法制度的总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 贤”。这种继承方式遏制了一般的王室成员 对王位的觊觎。这种注重血缘关系、强调伦 常秩序的基本原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结 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广阔地域为中国文化提供可资回旋的舞台, 形成了不曾中断、具有连续性的传统文化。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中国文化的两 大历史舞台。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向东南逐渐 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广阔的 回旋舞台,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 一。
3.复杂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具有 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一体多元的以西的内蒙古草原、 新疆、青藏高原大部。
农耕经济文化区包括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黑龙江 和台湾,南到海南岛的大片地区。
江南地区较好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传统农业经济及相 关的经济部门发展,其良好的水路条件和沿海的环境, 其日益增大的人口密度造成的生存危机,促进了商业和 手工业的繁荣。
康乾盛世: 人口不断增加,乾隆末年突破三亿大关, 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2、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追求自给自足)
基本面貌 就2000年来的历史时期而论,中国的经济 文化类型大体可分为渔猎采集、畜牧和农耕3个主要类 型。
渔猎采集经济文化区主要限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山 林及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交汇处。
3、相对稳定的帝王统治(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为主)
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 础,尊崇共同的祖先以维系亲情,并 且由此区分尊卑长幼,确定继承顺序 以及家族成员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的法 则与制度。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根源、背景及其影响
陕西人性格,总的印象是朴讷温厚而又爽直豪放, 秦腔高亢激越、信天游悠远单纯。
1、陕北人:一群赤诚的自然之子,朴实敦厚, 性情豪放,大碗喝酒大碗吃肉,浑身洋溢着阳 刚之气。在战争年代,陕北人会凭着这种豪气 揭竿而起,金戈铁马驰骋于沙场,杨家将、李 自成、刘志气丹等莫不如此。正如林语堂说 “他们没有丧失自己种族的活力,他们
燕赵的山水也极具力度,到处充斥着阳刚之美。 北部的山延延绵绵,怪石嶙峋;南部太行山,巍 峨挺拔,均无秀色可餐之颜。燕赵平原一望无际,
无温柔乖巧、曲径通幽之貌。燕赵的水大都属于 季节性河流,或干得死去活来,或雨季一来又 洪水滔天。
二、三秦文化-秦中自古帝王都
如果说广东是中国开放潮头的翘楚,那么陕西就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如果说北京是中华文 明的传承,那么在西安你看到的则是中华文明 的正宗。
西方学者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近代法国启 蒙思想家孟德斯鸠都谈到气候影响民族精神、 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
如,亚氏认为,北方寒冷地区各民族“精神充 足,
富于热情”,“但大都拙于技巧而缺少理智”;
亚洲各民族“多擅长技巧,深于理解,但精神卑
弱,热忱不足”,故常屈从于人而为臣民,甚至
沦为
奴隶。希腊人“既具热情,也有理智;精神健 旺,所以永保自由,对于政治也得到高度的发 展。”孟氏认为,印度人之所以创立了精于思 辩的佛教,是因为印度天气炎热,人们不好动, 终日坐在屋里或树荫下冥思苦想。
他们在各方面是近于蒙古族的,而且比较聚居于
上海附近之人民,脑筋来得保守,因之他们对于
种族意识之衰退,如不甚关心者。他们便是河 南拳匪山东大盗,以及篡争皇位之武人的生产 者。”“循扬子江而至东南 沿海,情景便迥 然不同,其人民生活之典型大异。他们习于安 逸,文质彬彬 ,巧作诈伪,智力发达而体格 衰退,爱好幽雅韵事,静而少动。男子则润泽 而矮小,妇女 则苗条而纤弱。燕窝莲子,玉 碗金杯,烹调极滋味之美,饮食享丰沃之乐, 懋迁有无则 精明 伶俐 ,执戟荷戈,则退缩不 前诗文优美,具天赋之长才,临敌不斗,呼妈 妈
中国民俗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民俗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源远流长。
从古代祭祀和宗教到现代节日和婚礼,中国民俗文化具有深厚而多样的历史演变和特点。
一、历史演变1. 古代祭祀和宗教中国古代是祭祀和宗教的社会。
人们通过祭祀祖先、神灵和天地之神来获得运气和保护。
这些祭祀活动体现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同时也促进了家族的凝聚力和社会的稳定性。
例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都源于古代祭祀活动。
2. 民间传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生活和文化习俗的关注也越来越深入。
民间传统渐渐地取代了宗教信仰成为民俗文化的主要表达形式。
这些传统包括结婚、葬礼、房屋祭祀、年俗等,它们更加纳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之中,代表了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
3. 现代节日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节日和习俗也逐渐形成。
例如五一节、国庆节等,它们代表了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文化特征。
同时,一些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也得到了新的体现,如情人节和光棍节等。
二、特点1. 重视人际关系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关注人际关系。
家庭、宗族和朋友关系在民俗文化中都非常重要。
婚姻、葬礼、宗族祭祀等事务都需要家庭成员和亲友玩聚在一起,共度祭祀。
2. 特别的标志和仪式中国民俗文化中有一些非常特别的标志和仪式,如红色的婚礼和丧葬装束。
这些标志和仪式经常被人们用来区分不同的场合和社会阶层。
3. 丰富的象征和意义中国民俗文化中还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象征和意义。
这些象征和意义代表了中国人民对于人生、命运和信仰的理解和追求。
例如,红色象征喜庆和幸福,黄色象征土地和收成,同时,对于花草树木的穿腰带、贴门神等行为也代表了人们对于幸福和祈福的追求和信仰。
4. 多样化和包容性中国民俗文化又非常的多样化和包容,其中蕴含了各种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
无论是北方的庙会活动还是南方历史悠久的水上婚礼,都代表着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性和包容性。
总之,中国民俗文化是一个深厚而多元的文化形式,它不仅代表着古代社会的宗教和信仰,也包含了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根源与背景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根源与背景任何文化的产生都有一定的背景。
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是民族所处的地理境、所从事的物质生存方式、所建立的社会组织形态的多样性造成的。
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文化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不同的自然条件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类型的文化;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的组织制度状况制约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直接造成一个民族在宗教、道德、法律、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差异。
就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看,地理环境是一个极有回旋余地的半封闭的暖温带大陆型国家;经济基础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组织是血缘宗法制。
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根基,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类型,使中国文化独具特色。
一、中国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能给人类文化的创造提供物质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化的发展趋向和类型。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是一块半封闭的大陆。
亚洲大陆以帕米尔高原为界,东部为我国的新疆和河西走廊地区,尽管汉代已经形成丝绸之路沟通西域,但中国和西亚的联系仍受到沙漠戈壁和山路的制约;西部是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之间的交往受到横断山脉的大江大河与热带丛林的阻碍;北部地区从黑龙江沿海到东南沿海的海岸线长达两万余公里。
中国尽管从唐宋以后形成了比较发达的海上交通,但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并没有因此使中华民族向海洋纵深发展。
总之,中国这种三面环陆、一面临海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中华民族与外部世界的相对隔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首先,半封闭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延续很重要。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因此,中国很早就产生了农业文明,并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人文哲学思想。
由于相对封闭,再加上这块土地的富饶,使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中国人很少为了生存而走上海外殖民掠夺的道路,因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相对温和的性格和缺少竞争的性格。
正如梁启超所说:“以地理不便,故无交通,无交通故无竞争,无竞争故无进步。
中国地域文化
表现
粤菜 建筑 舞狮
粤菜
鲜嫩爽滑
建筑
舞狮
辽宁省、吉林省、 黑龙江省、内蒙 古自治区东部五 盟市(呼伦贝尔 市、通辽市、赤 峰市、兴安盟、 锡林郭勒盟)
形成原因
民俗文化的形成跟冷湿的自然环境相适应;
东北地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 区;
受外来民族文化影响较大。
文化特点
1、缤纷的差异性。
吴越文化,虽受华夏文化的深度影响,但 基本上还是夷越文化。
文化特点
早期吴越民众以尚武逞勇为风气,粗犷中 蕴涵精雅; 晋室南渡后,开始成为中国文化中精致典 雅的代表; 随着近代工商业的萌芽,吴越文化又平添 了奢华之习。
苏绣 苏州园林 瓷器 苏菜 昆曲
表现
苏绣
山水能分远近之趣 楼阁具现深邃之体 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 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
2、昭示的纪实性。
3、多元的兼容性。
文化独特性
东三省,三宗宝 东北八怪 二人转 冰雪艺术 东北菜
乌拉草
形糙色重味浓
崇尚自然 浪漫奔放 兼容并蓄 趋势拓新
文化特色
道家文化、屈原作品 民风习俗:崇巫尚武 湘绣 精美的工艺品
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
傩戏
湘绣
绣绣绣绣 人虎鸟花 能能能花 传奔听生 神跑声香
工艺品
凤凰图腾
以太湖为中 心,包括今 江苏、浙江、 上海地区, 影响安徽东 部和江西东 北部
形成原因
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网密布,雨量充 沛,农业极为发达;
中国各主要区域文化 及其特征
分布
地域文化
形成原因
文化特点
成因 特点
自然地理因 素
人文地理因 素
方言 饮食 民居 婚丧节庆 民间信仰
中国文化诸特点产生的原因
中国文化诸特点产生的原因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从地理环境看,中国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的大陆性地域,与西方地中海延岸的多民族有很大的不同;从物质生产方式看,中国文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封建的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与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海洋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从社会组织结构看,宗法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年,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中国文化的特点及原因可大致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有四大文明古国,也曾经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文化体系,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
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
所谓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
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佛教文化的传入和中国化。
佛教开始流传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并不是中国本土的文化,在公元1世纪的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魏晋、隋唐几百年,佛教高僧的东渡,佛教经典的翻译,中土僧人的西行求法,都不能使佛教文化完全征服中国的士大夫。
佛教传播的结果,一部分变为中国式的佛教(如禅宗),一部分反而消融于宋明理学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所谓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
没有这种融合,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然,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也包含有“同化”的意义。
这种强健的生命延续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东亚大陆特殊地理环境提供了相对隔绝的状态,是其缘由之一。
而中国文化长期以来以明显的先进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反复演出“征服者被征服”的戏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谈谈中国文化的特征和你的理解
谈谈中国文化的特征和你的理解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伦理政治为轴心的文化特征。
和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自然观的重要特征。
这两大基本特征对华夏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着创立“和谐”社会的今天,传统文化也起了积极作用,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延续。
一、中国文化具有“伦理型”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说法,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叫作“崇德”型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社会根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及其意识形态。
可以说,家族乃是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主要舞台,也是历代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重要基础。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这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质。
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父是家君,君是国父,家国一体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最深层。
这种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是形成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倡道德的根本原因。
二、中国文化包容性强,既个性突出,又广收兼蓄,所以有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与统一的特点,首先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提出了“天人协调”的观点。
《男女精构,万物化生”是古人从生殖崇拜中提炼出的生命起源的答案而推而广之的。
又把他联想比附成一切生物和非生物以及一切相对概念的两性中国文化总是把人放在一定的关系中间去考察。
孔孟之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巨大的。
那么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终要达到的理想境界是什么呢?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的“大同世界”。
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与特点首先,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与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很大关系。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较大,气候多样。
北方气候干燥寒冷,主要以小麦、大麦等为主要农作物,饮食以面食为主;而南方气候湿润温暖,水稻种植发达,饮食以米饭为主。
这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直接影响了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和食材选择,形成了南北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其次,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与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封建制度紧密相关。
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农耕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的饮食习惯。
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也对饮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封建社会中,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有不同的饮食禁忌和规定,形成了宫廷菜肴和民间菜肴的差异,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层次和内涵。
此外,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还与中国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有关。
佛教、道教、儒教等宗教和哲学思想对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如,佛教强调菜食素食,儒教强调礼仪和餐桌上的人际关系,而道教则注重养生和身心和谐。
这些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与中国饮食文化相互交织,共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体系。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是多样性、兼容性和灌输性。
中国有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和地区,各民族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饮食文化,如川菜、粤菜、鲁菜等。
同时,中国的饮食文化也融合了许多外来的饮食文化,如西方餐饮文化和东方餐饮文化的结合。
中国饮食文化中有很多空灵的哲学意味,如“大道至简”、“五味调和”等,这些观念渗透到了中国人日常的饮食行为中。
此外,中国饮食文化还具有灌输性,通过教育、文化传承等渠道,将饮食文化传递给后代,形成了一种传统的饮食观念和行为习惯。
总而言之,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农耕文化、封建制度、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等多个因素密切相关。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是多样性、兼容性和灌输性。
了解和传承中国饮食文化,不仅可以体验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情感审美,还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
2、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
(一)地理环境一面临海,其它三面域外陆路交通极不便利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妨碍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保护了中国文化按其自身自我发展。
首先,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华夏中心主义的心理定势。
这种以我为尊,视栖身之地为天下中央的观念,主要源于古代中国人与外部世界的缺少交流,疏于了解。
其次,偏居一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保护反应机制”,使中国文化具有超常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中国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虽数度受到异质文化的冲击,却表现出对异质文化的巨大涵摂能力,最终将其融入本土文化中,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国与外部世界虽相对隔绝,但疆土广袤,腹地纵深,有着宽绰的回旋余地。
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和宗族,是一种社会关系,也是一种政治组织,在结构上表现为:家庭——家族——宗族——社会。
五、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人文性、包容性、伦理型、和谐型、务实性等诸种特征。
(一)人文性《辞海》称:“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人文性的特征使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a非宗教性倾向。
作为中国思想文化主流的儒学,所关注的是现世人生。
《论语〃述而》【原文】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原文】6〃22 樊迟问知(1),子曰:“务(2)民之义(3),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1)知:音zhì,同“智”。
(2)务:从事、致力于。
(3)义: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
【译文】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
”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第十八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五、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西周时宗法道德观念的确立,使神学独断的观念 削弱以致被摆脱。 对道德来源的看法:孟子认为,道德之善,来源 于人的本性。荀子认为,礼义道德来源于后天环 境对人性的陶冶、改造。 《孟子· 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 心,智之端也。” 对于鬼神的看法,儒家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实 用的一面。道家否定有人格、有意志的神。 《论语· 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特点
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 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诸方面。 中国文化强健延续力的成因:东亚大陆特 殊的地理环境提供了相对隔绝的状态;中 国文化长期以来以明显的先进性多次“同 化”以武力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农 耕经济的持续性。
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六、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中国文化以“人”为核心,表现出鲜明的 重人文、重人伦的特色,但对于自然界本 身的认识和改造却受到忽视。 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在政治领域,统治者 用人重德不重才;在教育领域,往往是身 份较低的人才去学习自然科学;在科技领 域,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是中国科技 在近代落后的原因之一。
二、中国文化伦理型特征的社会根源
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体系的完善及其影响 的长期存在。宗法体系下的血亲意识有的转化为 法律条文,更主要的是形成宗法式的伦理道德, 长久地左右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
三、伦理道德学说是中华学术的 首要重心
中国伦理思想体系主要由三方面内容构成: 人伦关系原理、道德主体品格要求、人性 的认同。概括地说,就是人伦、人道、人 性。“礼”的法则,“仁”的原理,修养 的精神,构成中国伦理体系的基本结构要 素。 作为社会心理状况的理论升华,伦理道德 学说成为中华学术的首要重心,影响之大, 导致道德论与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互 摄互涵,畛域不清。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一、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半封闭的大陆型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与这个系统相适应,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
不仅在观念的意识形态方面发生着久远的影响,而且还深刻影响着传统社会心理和人们的行为规范。
如:孝亲敬祖、尊师崇古、修己务实、乐天知命等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智性文化”,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之为“德性文化”,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智的文化。
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几乎到了有一种伦理关系在其中的地步:人,出于自然,以天地为父母,以万物为朋友,其精神(“气”)可以与天地相通。
因此可以说,人的德出自于自然天地,人与天地自然可以“合其德”。
“天地有德”1.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在社会根源上,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体系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期存在。
与世界各国不同,中国是在血缘纽带解体不充分的情况下步入文明社会的,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宗法体系。
与之相联系,血亲意识,即所谓“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九族”(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的观念构成社会意识的轴心,而且其形态在后来的发展中日益精密化。
经过历代统治者及其士人的加工,宗法体系下的血亲意识有的转化为法律条文(如不孝成为犯罪的“首恶”),更主要的是形成宗法式的伦理道德,长久地左右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
在社会心理方面,中国人向来对血缘关系格外注重,其语言表现是亲属称谓系统的庞杂精细。
不仅如同世界诸多民族一样纵向区分辈分,而且在父母系、嫡庶出、长幼序等横向方面也有极严格的规定。
如英语中uncle和aunt的汉语对应词,竟有伯父母、叔父母、姑父母、舅父母、姨父母等五种之多。
与此相联系,中国人往往怀有浓烈的“孝亲”情感。
这种情感不仅表现为对死去先祖的隆重祭奠,更表现为对活着的长辈绝对孝顺,所谓“百善孝为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中国文化的特点:
1. 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2. 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3. 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
4. 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5. 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6. 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7. 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
形成原因:
中国不但疆域辽阔,而且地理环境比较优越,为发展农业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而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并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而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也造就了不同区域文化。
农业民族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土地的依赖,发展成重农抑商和安土重迁的观念;生活在海滨的人民则致力于海上交通与海外的联系;北方游牧则以迁徙和战斗对付自然环境和异族的压力。
这些强烈的地域特点使中国文化的多样性非常明显。
但是正因为中国地理条件过于优越,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其中也有儒家思想的消极影响。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这就是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
简而言之,从地理环境看,中国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的大陆性地域,与西方地中海延岸的多民族有很大的不同;从物质生产方式看,中国文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封建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与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海洋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从社会组织结构看,宗法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在中国延续两千年,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