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14403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4.png)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标题:蒙氏教育日常生活教案导入: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 (5分钟)活动:展示一幅包含不同家庭成员的照片,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 这些人是谁?2. 他们在照片中做了什么?3. 你在家里都做些什么?本课目标:1. 了解蒙台梭利教育中日常生活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日常生活技能;3.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第一部分:理论知识讲解 (10分钟)讲解:1. 蒙台梭利教育中强调日常生活对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性;2. 日常生活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自由性、环保意识和社交技能。
第二部分:日常生活技能学习 (25分钟)活动:展示并说明以下日常生活活动的步骤,让学生亲自尝试:1. 洗手:用温水和肥皂洗手;2. 刷牙:挤适量牙膏在牙刷上,用正确的方法刷牙;3. 穿衣服:学会穿脱衣物的正确方法;4. 喂饭:用勺子将食物喂给自己。
第三部分:制定个人日常生活计划 (10分钟)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日常生活计划,包括早晨起床、吃早餐、上学时间等内容。
第四部分:小组讨论与总结 (10分钟)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并比较自己的日常生活计划;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生活;3. 汇总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生活管理方法。
结束:回顾与总结 (5分钟)活动:鼓励学生回顾今天所学内容,并总结蒙台梭利教育中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孩子们可将所学内容归纳到自己的学习日记中。
教案评价:该教案以蒙台梭利教育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与自主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促使学生在分享与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生活管理方法,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该教案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af6d2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e.png)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一、教案目标通过本次教案,学生将学会如何进行蒙氏日常生活活动,包括自我护理、家务活动和社交礼仪等方面。
二、教学内容1.自我护理–梳头、刷牙、洗脸等基本卫生习惯的养成;–自己穿脱衣物的方法和技巧;–使用公共卫生间的规范行为。
2.家务活动–整理自己的房间,包括收拾玩具、整理书籍等;–帮助打扫家庭环境,如扫地、擦桌子等;–学会基本的衣物清洗和晾晒方法。
3.社交礼仪–学会与他人交流的基本礼貌用语;–学会与他人分享并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
三、教学步骤1.自我护理–第一步: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梳头、刷牙、洗脸等基本卫生习惯的方法,并进行示范;–第二步:让学生按照示范的方法进行自我护理,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2.家务活动–第一步:向学生讲解整理房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收拾玩具、整理书籍等;–第二步: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己房间的整理;–第三步:讲解打扫家庭环境的必要性,并示范如何扫地、擦桌子等;–第四步:让学生与家人一起进行家务活动,并进行互相帮助。
3.社交礼仪–第一步:向学生讲解与他人交流的基本礼貌用语和规范行为;–第二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他人的交流场景,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第三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的意见;–第四步:进行公共场合安静的讲解,并让学生进行示范。
四、教学评估1.自我护理–观察学生的自我护理行为是否规范,并进行适时的纠正;–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自我护理的理解和看法。
2.家务活动–观察学生在整理房间和家务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能力和积极性;–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家务分担情况。
3.社交礼仪–观察学生在交流中是否使用基本礼貌用语,并进行适时的纠正;–与学生进行互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以及与他人交流的体会。
五、教学资源•图书:《蒙特梭利教育常见问题解答》•视频:蒙氏日常生活活动示范视频六、教学注意事项1.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蒙氏日常生活活动,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2.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进步;3.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礼仪意识;4.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8篇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69256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e.png)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8篇蒙氏日常生活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在马路上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能根据红绿灯的信号做动作,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1、多媒体视频:《热闹的马路》;图片:《怎样过马路最安全》。
2、自制红、绿、黄信号灯各一个。
3、音乐《我是汽车小司机》。
活动过程:1、认识红绿灯,懂得遵守交通规则。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多媒体视频:《热闹的马路》,引导幼儿认识交通信号灯。
(2)出示玩具小汽车,引导幼儿帮助不懂规则的小汽车认识红绿灯,懂得遵守交通规则。
(3)讨论:如果没有红绿灯会怎么样?小结:十字路口通常会有交通信号灯,一般都有三种颜色:红色、黄色、绿色。
红灯亮时,过马路的人就要停下来,等待;绿灯亮时,才可以过马路;黄灯亮时要停下来等一等,如果已经走在马路上,就要加快脚步赶紧走到马路对面去。
2、学念儿歌,模拟遵守交通规则。
(1)教师分别出示“红灯”、“绿灯”的信号牌,请幼儿在座位上分别作出“停车”、“开车”、“按喇叭”的动作。
(2)幼儿学念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教师在念到“红灯”和“绿灯”时,依次出示“红灯”、“绿灯”的信号牌,以帮助幼儿记忆。
3、带领幼儿玩游戏《我是汽车小司机》。
(1)请部分幼儿扮小汽车,部分幼儿扮行人,教师交替出示“红灯”、“绿灯”信号牌,幼儿据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红灯红灯眨眼睛,绿灯绿灯眨眼睛,行人行人走过来”。
(2)教师播放音乐《我是汽车小司机》,幼儿随音乐做游戏。
变换角色,反复游戏。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篇2活动目标:1、了解简单的消防安全知识。
2、学习自救逃生的本领。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活动准备:1、事先参观过消防队,消防员介绍了一些消防的初浅知识。
2、在父母带领下参观大型超市与商场,了解安全出口等相关的知识。
蒙氏日常教案5篇
![蒙氏日常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b9a76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6.png)
蒙氏日常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范文、策划方案、鉴定材料、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templates, planning plans, appraisal material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蒙氏日常教案5篇教案的灵感可以来自于教师的经验、专业培训和教育研究,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发展水平,以确保内容的合适性,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蒙氏日常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蒙台梭利教具的教案
![蒙台梭利教具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da6c9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7.png)
蒙台梭利教具的教案教案标题:蒙台梭利教具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蒙台梭利教具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掌握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蒙台梭利教具。
3.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发展。
教学内容:1. 蒙台梭利教具的分类和特点。
2. 不同教具的使用方法和教学目标。
3. 教具的适用年龄段和教学环境。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介绍蒙台梭利教具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引发学生对教具的兴趣。
步骤二:讲解蒙台梭利教具的分类和特点(10分钟)详细介绍蒙台梭利教具的分类,如感官教具、数学教具、语言教具等,并解释每种教具的特点和用途。
步骤三:示范教具的使用方法(15分钟)选择一到两种蒙台梭利教具进行示范,展示教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教学技巧,同时解释教具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效果。
步骤四:学生实践操作(20分钟)让学生自主使用蒙台梭利教具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发现教具的特点和功能,并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步骤五: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使用蒙台梭利教具进行探究活动,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
步骤六:总结和评价(10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使用蒙台梭利教具。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是否正确使用教具、是否能够解决问题等。
2. 收集学生的学习记录和小组合作活动的成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合作能力。
3.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对蒙台梭利教具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设计蒙台梭利教具的新用途或创造自己的教具。
2. 组织学生参观蒙台梭利教具展览或实地考察,加深对教具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资源:1. 蒙台梭利教具的实物和图片。
2. 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3. 学生的学习记录本和小组合作活动的记录表。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调整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教案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713fd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6.png)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的分类和作用。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的介绍2.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的使用方法3.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的操作步骤4.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的分类、作用和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的分类、作用和使用方法。
2. 示范法:演示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的操作步骤。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
五、教学准备1.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实物或图片。
2. 教学PPT或黑板。
3. 练习册或作业纸。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基本概念。
2. 引出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的重要性。
二、(20分钟)1. 讲解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的分类:包括基本生活技能教具、社交交往教具、感官训练教具等。
2. 讲解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信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3. 讲解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的使用方法:按照教具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使用。
三、示范(10分钟)1. 演示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的操作步骤,如穿衣、系鞋带、餐具使用等。
2. 让学生观察并理解示范过程。
四、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如穿衣、系鞋带、餐具使用等。
2.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合作,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使用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并记录操作过程和感受。
六、课后反思(教师)1. 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3c4d4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2.png)
蒙氏日常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蒙氏日常生活教学,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提高孩子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幸福感。
二、教学内容1.穿衣服:如何穿衣服、如何系鞋带、如何穿袜子等。
2.洗手:如何正确洗手、如何使用肥皂、如何擦干手等。
3.刷牙:如何正确刷牙、如何使用牙膏、如何使用牙刷等。
4.吃饭:如何使用餐具、如何正确进食、如何咀嚼食物等。
5.上厕所:如何正确使用马桶、如何擦拭、如何冲水等。
6.打扫卫生:如何清洁房间、如何整理书桌、如何擦拭地面等。
三、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孩子们观察成年人如何正确地穿衣、洗手、刷牙、吃饭、上厕所、打扫卫生等,从而学习正确的生活技能。
2.模仿法:让孩子们模仿成年人的动作,逐步掌握正确的生活技能。
3.实践法: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生活技能,例如让孩子们自己穿衣、洗手、刷牙、吃饭、上厕所、打扫卫生等。
四、教学步骤1. 穿衣服1.让孩子们观察成年人如何穿衣、系鞋带、穿袜子等。
2.让孩子们模仿成年人的动作,逐步掌握正确的穿衣技巧。
3.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穿衣、系鞋带、穿袜子等。
2. 洗手1.让孩子们观察成年人如何正确洗手、使用肥皂、擦干手等。
2.让孩子们模仿成年人的动作,逐步掌握正确的洗手技巧。
3.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正确洗手、使用肥皂、擦干手等。
3. 刷牙1.让孩子们观察成年人如何正确刷牙、使用牙膏、使用牙刷等。
2.让孩子们模仿成年人的动作,逐步掌握正确的刷牙技巧。
3.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正确刷牙、使用牙膏、使用牙刷等。
4. 吃饭1.让孩子们观察成年人如何使用餐具、正确进食、咀嚼食物等。
2.让孩子们模仿成年人的动作,逐步掌握正确的进食技巧。
3.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使用餐具、正确进食、咀嚼食物等。
5. 上厕所1.让孩子们观察成年人如何正确使用马桶、擦拭、冲水等。
2.让孩子们模仿成年人的动作,逐步掌握正确的上厕所技巧。
3.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正确使用马桶、擦拭、冲水等。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案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d19ee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3.png)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案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案教案主题:日常生活教学教案时间:1个学期教案对象:幼儿园儿童教案目标:通过日常生活教学,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实践技能和社交能力。
一、教学内容1. 穿脱衣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2. 洗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 刷牙的方法及注意事项;4. 吃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5. 使用餐具的方法及注意事项;6. 整理玩具的方法及注意事项;7. 换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8. 根据天气穿衣的方法及注意事项;9. 使用卫生间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0. 教导幼儿如何与他人相处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准备1. 图片、图表、实物等教具;2. 教学用具:衣服、鞋子、餐具等;3. 安全注意事项提醒。
三、教学步骤1. 穿脱衣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 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衣服,并告诉幼儿如何正确地穿脱衣服;(2) 老师示范正确的穿脱衣服的方法,然后让幼儿一起练习;(3) 强调穿脱衣服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拉链别太紧、钮扣别太松等。
2. 洗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 向幼儿讲解洗手的重要性,并告诉幼儿什么时候需要洗手;(2) 老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然后让幼儿一起练习;(3) 强调洗手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不用过热的水洗手、用肥皂洗手等。
3. 刷牙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 向幼儿讲解刷牙的重要性,并告诉幼儿每天应刷牙几次;(2) 老师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然后让幼儿一起练习;(3) 强调刷牙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不要用力过大、刷牙要彻底等。
4. 吃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 向幼儿讲解吃饭的基本礼仪,并告诉幼儿如何正确使用餐巾;(2) 老师示范正确的吃饭方法,然后让幼儿一起练习;(3) 强调吃饭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小心热的食物、不乱丢食物等。
5. 使用餐具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 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餐具,并告诉幼儿如何正确使用餐具;(2) 老师示范正确使用餐具的方法,然后让幼儿一起练习;(3) 强调使用餐具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小心刀子、勺子等。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案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67e7e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0.png)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案目录•介绍•目标•准备工作•教案–晨间活动–午餐准备–午休时间–午餐后活动–日常家务–下午活动–收拾清理•总结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是一种以自由和独立为基础的教育方法,强调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培养。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案是帮助教师规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目标•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准备工作•准备各项日常生活教具和材料,如洗手盆、毛巾、洗衣机、扫帚等•准备午餐所需材料和食品教案晨间活动•洗脸,学生用温水和肥皂洗脸,教师演示正确的洗脸动作和步骤•刷牙,学生使用牙刷和牙膏刷牙,教师指导正确的刷牙方法•梳头,学生使用梳子梳理头发,教师示范正确的梳理动作午餐准备•洗手,学生使用洗手盆和肥皂洗手,教师检查学生的洗手情况•餐具摆放,学生根据指导将餐具摆放在餐桌上•食物分配,学生根据规定将午餐食物分配到每个人的盘子中•餐桌礼仪,教师示范正确的用餐姿势和言谈举止,学生模仿教师的行为午休时间•睡觉准备,教师指导学生整理床铺,摆放被褥和枕头•下午放松活动,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放松的活动,例如阅读、画画或听音乐午餐后活动•清洁餐具,学生将用过的餐具放入洗餐具的盆中,并使用洗碗机清洗餐具•教室清理,学生清理教室的桌子和地板,使用扫帚和拖把进行清洁•收拾午休区域,学生整理午休区域的床铺和个人用品日常家务•清洁活动,学生参与日常家务活动,例如扫地、擦桌子等•帮助准备晚餐,学生参与晚餐的准备工作,例如切菜、烹饪等下午活动•学习活动,安排学生进行自学或小组学习活动,例如阅读、写作或实验•体育活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例如跑步、球类运动等收拾清理•教室清理,学生使用扫帚和拖把清理教室地板•整理教具和教材,学生帮助整理教室中的教具和教材•收拾个人用品,学生整理个人用品并放回固定位置总结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案通过规划学生的日常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责任感。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教案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017848a21614791711289c.png)
---------------------------------------------------------------最新资料推荐------------------------------------------------------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教案精品文档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教案第一节视觉 I 圆柱体组、粉红塔、棕色梯、长棒、彩色圆柱 II 几何图形嵌板、几何学立体、构成三角形、感觉教育中第一个接触到的教育是视觉教育。
当我们的感觉器官接受外来的刺激时,反映最灵敏的是视觉,其它的感官则次之。
我们从视觉和听觉上所获得的讯息、印象最普遍,因此在人体五种感官中视觉教育最受重视,训练时间也较长。
这里所介绍的视觉教具是为了帮助小朋友怎样辨别东西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首先在辨别大小的视觉教具如上所述,这些教具在构造上有双重的特征,因此教具有同时使用组合操作的可能性,而在进行练习时对大小辨别能再度加强。
其次关于辨色方面,要学颜色名称及辨别色彩的明暗程度。
使用精致的色板当教具。
在辨别形状方面,因为有了辨别大小的知觉经验基础,和肌肉——触觉结合在一起成为综合性的教育。
因此与触觉教育的关联密切。
几何图形嵌板及构成三角形两种教具不但能学习认识平面几何图形,进而能引导相等的概念之理解。
圆柱体组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1/ 37家原创 1 / 25---------------------------------------------------------------最新资料推荐------------------------------------------------------ 精品文档教具木制圆柱体 4 组,外形类似枕木,上面有连着小圆柄的 10 个圆柱和 10 个圆穴。
圆柱与穴的大小及高度有一定的规则变化,每一组圆柱体内I-111T 所述。
圆柱体A…·?圆柱直径一定,高度以渐减的序列排成。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案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c794e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5.png)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案教案标题: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理念。
2. 了解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
3.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法进行教学和引导。
教案内容:1. 导入(5分钟)利用一些图片或故事向学生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如:- 培养自理能力:教会学生如何穿衣、洗手、盛放食物等,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 培养社交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培养环保意识:教育学生如何爱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 培养文化素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绘画、音乐、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和文化素养。
3. 教学活动(25分钟)a. 自理能力培养:展示对日常生活自理的操作步骤,如如何系鞋带、如何洗手等,然后让学生一起练习。
b. 社交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如整理教室、盛放餐具等,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合作。
c. 环保意识培养: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
d. 文化素养培养:组织学生参与绘画、音乐或舞蹈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总结(5分钟)总结学生在日常生活教育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反思并分享自己的体会。
教案扩展:1.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一份具体的日常生活教学计划。
2. 组织学生参观并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加深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 建立一个日常生活教学的展示区域,展示学生的作品和成果,鼓励学生分享和交流。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案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bea5b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9.png)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案前言蒙台梭利教育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方法,旨在帮助儿童在自由、自主、有序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潜能。
其中,日常生活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日常生活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自信、独立、自理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协作精神。
本文将介绍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案,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教案一:自我穿衣教学目标通过自我穿衣的活动,帮助儿童掌握穿衣的技能,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1.教具:衣服、鞋子、袜子、扣子、拉链等。
2.教学环境:安静、整洁、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
教学过程1.引导儿童认识衣服、鞋子、袜子等穿戴物品,并介绍它们的用途和特点。
2.按照步骤演示穿衣的过程,让儿童观察并模仿。
3.引导儿童自己穿衣,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4.鼓励儿童自己整理衣服、鞋子、袜子等穿戴物品,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教学评价1.观察儿童的穿衣过程,评价他们的技能掌握情况。
2.观察儿童的自理能力,评价他们的整理衣物的能力。
教案二:自我餐饮教学目标通过自我餐饮的活动,帮助儿童掌握用餐的技能,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1.教具:餐具、餐巾、餐具盘、餐具篮等。
2.教学环境:安静、整洁、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
教学过程1.引导儿童认识餐具、餐巾等用餐物品,并介绍它们的用途和特点。
2.按照步骤演示用餐的过程,让儿童观察并模仿。
3.引导儿童自己用餐,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4.鼓励儿童自己整理餐具、餐巾等用餐物品,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教学评价1.观察儿童的用餐过程,评价他们的技能掌握情况。
2.观察儿童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评价他们的整理餐具和与他人共享餐具的能力。
教案三:自我清洁教学目标通过自我清洁的活动,帮助儿童掌握清洁的技能,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和卫生意识。
教学准备1.教具:清洁用品、水盆、毛巾等。
2.教学环境:安静、整洁、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
教学过程1.引导儿童认识清洁用品、水盆、毛巾等清洁物品,并介绍它们的用途和特点。
新编第四章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及案例分析_OK
![新编第四章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及案例分析_OK](https://img.taocdn.com/s3/m/f9a91938c1c708a1294a44bb.png)
2021/8/5
27
• (二)洗手 • 教具准备:围裙、带把的水壶、碗、液皂盒、毛巾、海绵和盛海绵的碟子。 • 适用年龄:2岁半或2岁半以上的幼儿。 • 直接目的:锻炼幼儿洗手的能力,照顾自我的独立性,培养幼儿秩序感。 • 间接目的:有顺序的行为和逻辑性思维。
2021/8/5
28
• (三)叠餐巾 • 活动准备:带控制线的餐巾2块、托盘、工作毯、手绢。 • 适用年龄:3岁以上。 • 直接目的:学习叠餐巾。 • 间接目的:培养文明用餐的习惯。
2021/8/5
30
• (一)擦桌子 • 活动准备:清水一盆,抹布一块,脏水桶。 • 适用年龄:4-5岁以上。 • 直接目的:学习擦桌子的方法,培养按秩序做事的良好行为。 • 间接目的:形成讲卫生的生活习惯。
2021/8/5
31
• (二)扫地 • 活动准备:适合幼儿使用的笤帚、簸箕,碎布头。 • 适用年龄:4岁以上。 • 直接目的:学习正确的扫地方法。 • 间接目的:培养做事情的秩序感。
包括大钮扣小钮扣系带按扣安全别针拉链皮带扣生活训练鞋钮结蝴蝶结等照顾环境洗碗盘用刷子室内用小扫把鸡毛掸子拭布喷雾水壶海绵水桶等动作五指抓小皮球三指抓大弹珠二指抓小弹珠夹弹珠夹木珠衣夹筷子夹协调训练10第二节日常生活教育的实施11蒙台梭利教具操作守则蒙台梭利教具操作守则1每次只演示一种活动目的性要明确
• (一)日常生活教育教具的特点 • 1.教具的洽 • 4.教具具有安全性特征
2021/8/5
8
• (二)日常生活练习教具的设计原则 • 1、安全性与真实性原则 • 2、民族性与地方性原则 • 3、标准性与审美性原则 • 4、时代性原则 • 5、数量限制性原则
鞋钮结、蝴蝶结等
洗碗盘用刷子、室内用小扫把、鸡毛掸子、拭布、 喷雾水壶、海绵、水桶等
日常生活蒙氏班教具双手教案
![日常生活蒙氏班教具双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923ab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b.png)
日常生活蒙氏班教具双手教案标题:日常生活蒙氏班教具双手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掌握日常生活中使用双手的技能。
2.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教学准备:1. 日常生活蒙氏班教具,如模拟食物、餐具、衣物等。
2. 幼儿园手洗设备。
3. 幼儿园餐桌和椅子。
4. 幼儿园衣物换洗区。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与幼儿一起观察和探索日常生活蒙氏班教具,引导他们描述并命名这些教具。
2. 引导幼儿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双手的情况,例如吃饭、穿衣服、洗手等。
实践活动:1. 餐具使用:在餐桌上放置模拟食物和餐具,引导幼儿使用双手正确拿取和使用餐具,如勺子、叉子、碗等。
2. 衣物穿脱:在衣物换洗区放置模拟衣物,引导幼儿使用双手正确穿脱衣物,如上衣、裤子、鞋子等。
3. 手洗活动:在手洗设备旁放置模拟肥皂和毛巾,引导幼儿使用双手正确洗手,包括涂抹肥皂、搓揉手掌、冲洗和擦干。
巩固活动:1.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些日常生活蒙氏班教具,要求幼儿自行选择并使用双手正确操作这些教具。
2. 角色扮演:提供一些角色扮演的道具,如模拟厨房、洗衣房等,鼓励幼儿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情境,使用双手完成相应的动作。
评估活动: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和巩固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双手完成相应的任务。
可以通过记录观察结果、拍摄照片或录像等方式进行评估。
拓展活动:1. 继续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使用双手,如自己穿脱衣物、洗手、吃饭等。
2. 引导幼儿在游戏和玩耍中使用双手,如搭积木、画画、捏黏土等。
教学反思: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活动内容,确保幼儿能够有效地掌握日常生活中使用双手的技能。
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日常生活活动。
学前教育-认识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的教具
![学前教育-认识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的教具](https://img.taocdn.com/s3/m/0054586601f69e314332946e.png)
项目二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知识要求】 1.掌握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的基本理念2.掌握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及操作步骤【技能要求】 1.会正确操作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2.会根据教学需要制作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理论课时】 4课时【实践课时】4课时任务二认识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的教具【任务目的】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各种生活教育的教育及使用方法。
【任务要求】1.了解日常生活教具在环境中的设置。
2.掌握日常生活教具的管理方法。
【任务实施】一、日常生活的教具设计日常生活教育所设计的内容都是以小朋友最熟悉的,在家里天天生活的过程天天要做的事,和时时要使用要操作的东西,来帮助孩子自己做、自己拿、自己用,它们通常是比较简单明确的工作,目的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儿如何正确的去做和正当的使用工具之外,更重要是在这些活动当中,培养他们独立的去应付周围的事物,也在生活环境中能够担任任何工作。
让小朋友从这些具体的练习中,奠定一个发展成人的基本能力及德行,以养成个别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同时也促进他的专注力、意志力、理解力和秩序感的发达。
(一)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日常生活教育的教具,是指日常生活教育所使用的一切道具、设备用品的总称。
这些教具不是通常的玩具,而是实际生活中的实物。
当然,它们的尺寸都被缩小,以便适合儿童使用,其形状、材料也因各地文化的不同而有一些差异。
由于儿童的工作对象都是日常的实物,所以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它们能发挥出最优的教育效果。
例如,扫把、掸子的大小被设计成适合儿童使用,菜刀不能太锐利,厨具能在饮食时使用。
像这样的东西就被称为日常生活练习的“教具”。
关于教具的详细说明,在具体操作课程中“教具的准备工作”部分另有详细的叙述。
(二)蒙台梭利所提供给儿童的特别日常生活活动,是依照不同的环境而有差异,大致可分为两个主题1、照顾自己:例如穿、脱衣服、鞋子、刷牙、洗手、洗脸、梳头、修剪指甲、洗烫衣物等活动;2、照顾环境:例如除灰尘、扫地、刷桌了擦镜子、铜器、插花、洗叶子等工作。
蒙台梭利教具教案范文
![蒙台梭利教具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462128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c.png)
蒙台梭利教具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通过视觉辨别物体的大小差异,培养其观察力和对大小概念的理解。
2. 锻炼幼儿的肌肉协调能力,在拿取和搭建粉红塔的过程中发展手部精细动作。
3. 引导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培养其专注力和耐心。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幼儿能够准确辨别粉红塔各个立方体的大小顺序,并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搭建。
掌握正确拿取和放置粉红塔立方体的方法,避免损坏教具。
2. 难点。
帮助幼儿理解大小的相对性,比如一个立方体相对于比它大的是小的,相对于比它小的就是大的。
三、教学准备。
1. 完整的粉红塔教具一套,包括10个大小不同的粉红色立方体。
2. 一块干净、平坦的操作毯。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3分钟)老师带着神秘的表情对小朋友们说:“今天呀,老师要给大家变个魔法。
看,我这里有一个神秘的盒子(拿出放粉红塔的盒子),这里面住着一群粉红色的小精灵,它们呀,都长得不一样,我们一起把它们请出来好不好?”小朋友们肯定会特别好奇,充满期待地回答:“好!”2. 介绍粉红塔(2分钟)老师轻轻地把粉红塔的立方体一个一个从盒子里拿出来,放在操作毯上,一边拿一边说:“看,小精灵们出来啦。
这些小精灵啊,它们都是粉红色的,而且一个比一个小(从大到小排列展示),是不是很有趣呢?”让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立方体,然后问:“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这些小精灵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呀?”引导小朋友说出大小不同。
3. 示范拿取和搭建方法(5分钟)老师说:“现在老师要和这些小精灵做游戏啦,我先教大家怎么和它们玩哦。
”老师示范正确的拿取方法: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立方体相对的两个角,把最大的立方体拿起来,说:“我们先请最大的小精灵出来玩。
”然后慢慢地把它放在操作毯的一边。
接着,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拿起下一个立方体,用同样的方法拿取和放置,边做边说:“这个小精灵比刚才那个小一点,它也要排好队哦。
”在搭建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对齐,让每个立方体的中心和下面一个立方体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就像盖高楼一样,要盖得直直的。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案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f9ad84ff00bed5b9f31dc5.png)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案篇一:蒙氏教案活动时间:2012年9月3日活动名称:洗手(日常生活)活动准备:洗手桌洗手液洗手盆水壶水桶擦手巾擦桌布直接目的:学习独立及照顾自己。
间接目的:秩序感、清洁感及顺序感的培养。
适应年龄:2—4岁操作过程:一、线上活动:1、音乐走线(在舒缓的音乐中,陶冶幼儿情感,训练幼儿身体的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2、线上游戏:“我有一双手“(让幼儿熟悉手的各部位名称。
)二、集体展示活动:1、介绍工作邀请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项如何洗手的工作。
2、工作展示:1)2)3)4)5)6)7) 水壶取水,放在洗手盆前方;把水壶里的水倒出一半至吸收盆中;双手轮流浸湿,取洗手液来回揉搓直至起泡;仔细搓洗双手、手心、手背和每一根手指;把手放入洗手盆中,洗掉泡沫;拿擦手巾把手擦干;收拾整理。
三、教师小结、幼儿自由选择工作。
师:今天我们进行了洗手的工作,小朋友以后要用正确的方式洗手,谁愿意来试一试。
活动延伸:日常生活中自己洗手吸引力:等待最后滴下的一滴的水;逐渐变多的泡沫;手变干净了。
活动名称:衣服的穿脱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件开襟带扣子的衣物。
直接目的:学习穿脱衣服、照顾自己。
间接目的:适应年龄:4—6岁操作过程:一、线上活动:1、音乐走线(在舒缓的音乐中,陶冶幼儿情感,训练幼儿身体的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2、线上游戏:手指游戏“五个手指头”二、集体展示活动:1、介绍工作邀请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项如何穿脱衣物的工作。
2、工作展示:穿衣服的方法:①把衣服连衣架拿到桌子上,前襟向上平放。
②解开纽扣,打开前襟,取出衣架放回原处。
③左手提右边的衣襟,让右手先穿过袖子。
④右手穿过袖子后放开左手,然后右手伸到后面把衣服披到左边肩膀上,右手提左边衣襟让左手伸到袖子里。
⑤把两边的衣襟对齐,扣好纽扣。
⑥一边看镜子一边整理衣服。
脱衣服的方法:①用双手解纽扣,打开前襟。
②先用双手将左肩上的衣服退下,然后两手转到背后,右手抓住左袖口,让左手从左袖口中抽出来。
蒙氏(蒙台梭利教具)教案
![蒙氏(蒙台梭利教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28c69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3.png)
蒙氏(蒙台梭利教具)教案蒙台梭利教育是一种以意大利儿科医生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命名的教育方法,她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教具被称为蒙氏教育(Montessori Method)和蒙台梭利教具(Montessori Materials)。
蒙氏教育注重培养儿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以及发展他们的感官和运动技能。
以下是一份蒙氏教具的教案。
课题:蒙氏教具-感官教材之触觉目标:帮助儿童发展触觉感官,提高触觉敏感度教具准备:-蒙台梭利触觉楞板-盲人拼图-不同材质的各种物品如(丝绸、木料、橡胶、钢、塑料、布料等)教学步骤:1.引入活动:-引导学生回忆触觉是感官的一种,并询问学生触觉的作用。
-简要介绍触觉教学材料,并告诉学生将要进行的触觉感知实验。
2.实践活动:-将不同材质的物品分别放在触觉楞板的孔洞中。
-学生依次将手指伸入孔洞中,感受材质的特征,并说出感受。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材质之间的差异,例如柔软、粗糙、光滑等,并让他们说出感受的词语。
3.盲人拼图活动:-给学生发放盲人拼图,并解释这是一种通过触摸来识别和整理形状的游戏。
-学生根据形状和材质将拼图件正确地放入底板上。
-引导学生赞赏不同形状和材质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应的讨论。
4.温故知新:-回顾整个活动,引导学生总结触觉是如何通过触摸感知材质和形状的。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触觉时要注意细节,并关注不同材质和形状的感觉。
5.结束活动:-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观察结果,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触觉体验。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和感受周围环境中的不同触觉感受,例如摸不同的纸张或接触不同的材质。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将通过自主的触摸和感知来提高他们的感官觉知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扩展。
蒙台梭利教具的使用能够帮助儿童在感官发展和认知能力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具教案第一节视觉I 圆柱体组、粉红塔、棕色梯、长棒、彩色圆柱II几何图形嵌板、几何学立体、构成三角形、感觉教育中第一个接触到的教育是视觉教育。
当我们的感觉器官接受外来的刺激时,反映最灵敏的是视觉,其它的感官则次之。
我们从视觉和听觉上所获得的讯息、印象最普遍,因此在人体五种感官中视觉教育最受重视,训练时间也较长。
这里所介绍的视觉教具是为了帮助小朋友怎样辨别东西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首先在辨别大小的视觉教具如上所述,这些教具在构造上有双重的特征,因此教具有同时使用组合操作的可能性,而在进行练习时对大小辨别能再度加强。
其次关于辨色方面,要学颜色名称及辨别色彩的明暗程度。
使用精致的色板当教具。
在辨别形状方面,因为有了辨别大小的知觉经验基础,和肌肉——触觉结合在一起成为综合性的教育。
因此与触觉教育的关联密切。
几何图形嵌板及构成三角形两种教具不但能学习认识平面几何图形,进而能引导相等的概念之理解。
圆柱体组教具木制圆柱体4组,外形类似枕木,上面有连着小圆柄的10个圆柱和10个圆穴。
圆柱与穴的大小及高度有一定的规则变化,每一组圆柱体内I-111T 所述。
圆柱体A…·?圆柱直径一定,高度以渐减的序列排成。
属次元的高度变化圆体。
圆柱体B 圆柱高度一定,直径以Ocm渐减。
属二次元的粗细变化圆柱体。
圆柱体c……圆柱的直径和高同时渐减。
属三次元的粗细和高度同时变化圆柱体。
圆柱体c...…·圆柱的直径渐减而高度渐增。
属三次元的直径和高度呈相反比变化圆柱体。
1其次将插座拿开,把10个圆柱的次序弄散乱之后,鼓励他再试试看,按照它的大小顺序重新排好。
2把圆柱嵌回插座中放回教具架。
提示的变化a.——用指示棒任意指一个圆穴,找出与圆穴相合的圆柱1以曾经练习过的一组圆柱体进行提示。
让小朋友从插座上抽出所有圆柱。
2老师以指示棒任意指插座上的圆穴说:“请找出跟这个圆穴相配合的圆柱。
”小朋友找到后把圆柱嵌进去。
4继续完成其余各个圆穴的操作。
b.——找出相同的圆柱1把四组圆柱体的圆柱全部取出来,将四组插座拿开。
2从全部圆柱中找出相同的配合成对。
e.f伴随记忆的练习_MP)——在插座与圆柱之间保持相当距离,然后进行P的操作 1准备一组圆柱体和两张桌子。
2在张桌上放插座另一张桌l&~10个圆柱。
3记住插座上圆穴的大小,然后由另一张桌子找出适当的圆柱嵌上。
也可以不用另一张桌子或地毯,而把圆柱散置在工作室内进行练习。
因为空间加大,难度也相对高。
L——在圆柱和圆柱之间保持距离,进行G的操作1不使用插座。
把10个圆柱散置在工作室中。
2选取一个圆柱,放在桌子上作为基准,再顺次排出其他的圆柱。
本练习是在基本提示№2之外加上记忆的因素。
圆柱之间因为有距离,所以必须记忆大小。
2.——从顺序排列的圆柱中抽出一个,找出它原来的位置1准备一张桌子及一组圆柱,不用插座。
首先请小朋友在桌子上依序排好10个圆柱。
2请小朋友闭上眼睛。
t或者使用眼罩)3老师从10个圆柱中取出一个,把剩余的圆柱调整好间隔。
4把取出的圆柱放在其余圆柱的旁边。
5请小朋友张开眼睛。
6老师问:“这一个圆柱是从那个位置上拿出来的呢?”请小朋友排回去。
+跳过第4步骤,把取出的圆柱藏起来,将会增加本练习的困难度。
t让小朋友指出那里少了一个圆柱)+本提示比较困难,所以在前项的记忆练习之后进行比较妥当。
名称练习·名称练习时使用的词条:。
圆柱体A…···高、低。
圆柱体B……粗、细。
圆柱体c……大、小。
圆柱体c?……粗而低、细而高·普通名称练习。
在基本提示№l之后,对圆柱体有充分的P练习经验再进行。
使用对比性质非常极端的圆柱L2个)进行练习。
·G的名称练习。
在基本提示№2后,有了充分的序列练习经验进行。
以两极端的圆柱及另一个居中间性质的圆柱共3个进行对照练习。
错误的订正在教具上,每个圆柱只能嵌进相合的圆穴。
直接目的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
间接目的.作为写字前的预备。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t列应、顺序)备注·在充分作过P的变化练习后,再戴上限罩进行配对会让小朋友觉得很有趣。
这时让小朋友尝试用手去感觉圆穴的周围大小和圆柱,并用手指测探圆穴的深浅。
·充分地完成个人练习后可进行小组游戏。
·假如小朋友对某个提示不够了解时,可重新进行前一个练习。
·每个提示期和所需的时间都须考虑到小朋友的思考能力。
粉红塔适用年龄和日常生活练习并行,约从两岁半开始。
但须先具有圆柱体c的充分练习经验。
基本提示№.1——垂直积成塔型1引导小朋友,介绍粉红塔,并准备地毯。
2示范立方体的拿法。
用右手拿最小的立方体。
同样地,将教具台上其余的立方体一个个拿到地毯上。
大一点的立方体用左手托住底面,两手搬运。
10个立方体不依顺序散放在地毯上。
3老师坐在小朋友右侧。
4示范立方体的积高的方法。
先选出最大的立方体,放在老师和小朋友之间。
再请小朋友去比较其他的立方体,选出次大的,将它放到最大的立方体之上。
5按照顺序依次积高一直到最小的立方体为止。
?堆高时要看清楚,每边所留的间隔必须相等。
)6排完后,欣赏一下整体的调和感。
7问小朋友:“要不要试试看?”让小朋友清楚地看到塔的除掉方法。
一个一个慢慢地取下来,不须按顺序放置。
给小朋友练习的机会。
8从最大的立方体开始,依顺序放回教具台上。
提示的变化a.——改变序列的放置方式完成基本提示之后几天,可以改变放置方法进行序列练习。
有时请小朋友主动发现排法的不同。
·对正立方体的两面及其夹角,垂直向上堆高。
·10个立方体呈水平的序列排法。
·适用年龄和日常生活练习并行,大约二岁半到四岁。
基本提示关于圆柱体的基本操作——Pairing……因为圆柱体的圆柱与圆穴是成对的,故作为以圆柱插入圆穴或以圆穴找相合圆柱的练习。
Grading……作为圆柱体的高度与粗细的渐次性识别,而依高低或粗细排列顺序的操作。
※以下其他教具的基本操作皆以此为准。
并以Paring~P,Grading~G为代表符号。
№.1——圆柱体B以圆柱找圆穴的练习1.引导孩子,介绍圆柱体,并准各桌子。
2从教具架上把圆柱体B端到桌子上。
在此时教小朋友教具的搬运方法。
3老师坐在小朋友的右侧。
让主朋友看圆柱体的圆柄部分,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拿住圆柄。
5将最粗的圆柱抽起,放在插座的前面。
慢慢地把其余的圆柱体放在最粗圆柱的同侧,不按顺序随意放置。
6提示找出和圆柱相同的圆穴及嵌进圆柱的方法。
随意抽起一个圆柱,倒转过来底面朝上,然后找出插座上大小相同的圆穴,将圆柱轻轻地嵌进去。
每次只演示一种教具,目的性明确。
b) 精确动作,按照孩子的节奏进行,要缓慢。
c) 简化动作,使孩子能够看明白。
d) 拆分动作,做到步骤化和有序化。
e) 操作时尽量少讲话,语言要简练、准确。
f) 按照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进行。
g) 避免镜面教学,教师要坐在惯用手的右边。
h) 时刻观察孩子的动作与反应,观察孩子的兴趣点。
i) 适时地引入教具操作,当孩子能够独立操作时要离开并继续进行观察,孩子需要时马上给予帮助。
j) 不能打断孩子的操作。
k) 在操作之前,教师应确保教具准备的完整。
l) 努力排除让孩子走神的因素。
m) 操作教具时不应超出工作毯的范围,确保工作毯的防水性,颜色不能太花哨,尽量用纯色的。
n) 鼓励孩子重复进行操作,说:“你做得很好,再来一次吧。
”o) 随时做好操作记录。
p) 不应指责孩子的错误,可以说:“小朋友,老师再来操作一次好吗?”2.教具应用理念——以儿童为中心,环境、教师与教具的关系三、自制教具原则a) 注意色彩的搭配,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b) 功能性明确,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明确。
c) 注意教具的尺寸、易于取放及携带。
d) 确保教具的完整性。
e) 注意错误控制。
f) 确保安全,材质健康、环保、无毒。
g) 实用性。
h) 真实性。
i) 操作顺序合理。
j) 是否可以循环使用。
k) 考虑礼仪。
l) 是否易于清洗或者整理。
四、日常生活教具设计注意事项1.必须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
2.目的明确:发展孩子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
3.能够使儿童得到发展。
4.男孩、女孩都能接受。
5.从时间、空间、经济上都能达到要求。
五、日常生活教具操作与演练一、基本动作走:提示方法:小组提示或团体提示适合年龄:2.5岁以上教具构成:运动鞋准备工作:在室内或户外集合。
基本操作:穿鞋时:1.伸出右脚,脚跟踩到地板上。
2.脚尖着地。
3.以自然的步态踏出。
4.姿势要端正,两脚交互前进。
5.速度要缓慢,沉着稳定地前进。
6.手和脚进行相反方向摆动。
不穿鞋时:1.与穿鞋时动作不同,脚尖先踏到地板上,然后放下脚跟。
2.其它与前述相同。
兴趣点:右脚和左手、左脚和右手交互运动。
错误控制:1.姿势不佳。
2.步伐混乱不够稳定。
直接目的:1.学习基本的走路方法。
2.手脚运动的协调性。
间接目的:培养独立性和专注力。
注意事项:走线练习与此目的不同。
延伸活动:在教室内走、在人群中走、拿着东西走、后退走等。
坐基本操作:1.站在椅子后,从两侧握住椅背,将椅子轻轻提起,从桌子下面拉出来。
2.桌椅之间保留一定的距离,以身体可以进入为宜。
3.站到桌椅之间。
4.在椅子前面,身体稍微前倾,把裙子等可能被勾住的衣物用手压住,轻轻弯腰坐下。
5.背挺直,腰部微微贴住椅背坐好。
6.膝盖合拢,两手放在大腿上。
7.双手轻握椅子面两侧,身体略微抬起,将椅子提起来轻轻前移。
兴趣点:从桌子下移出椅子到一定的距离,椅子和身体一起抬高,调整距离坐下。
错误控制:1.发出声音。
2.桌椅之间没有足够容纳身体的空间。
起立基本操作:1.手握椅面的两侧,抬起身体的同时提起椅子。
2.轻轻地将椅子向后移动并放下。
3.身体微微弯曲,出来并站到椅子旁边。
4.走到椅子后,双手提起椅背,把椅子轻轻放回桌下。
兴趣点:从后方轻轻移动椅子。
错误控制:起身时发出声响,或者拖动椅子发出杂音,动作不够利落。
直接目的:1.学习坐椅子及起立的正确方法。
2.调整肌肉运动的方向。
间接目的:独立性、专注力的培养。
延伸活动:坐条状椅子、凳子等。
拿、搬、放提示方法:团体提示或小组提示适用年龄:2岁半以上。
教具构成:儿童用的椅子、桌子、地毯、水桶、盘子、水壶。
a)搬椅子准备工作:1.预备儿童用的椅子。
2.小朋友围成半圆形坐下,椅子放在前方让每个人都能看清楚。
基本操作:1.一只手握椅背,另一手握椅子前端的中央部分。
2.从地板上轻轻提起椅子。
3.拿着椅子并看清周围的人与物,将椅子搬向目的地。
4.到达目的地之后,轻轻地将椅子的前脚左右分别放下着地,再同时放下后面两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