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法测定.

合集下载

溶液浓度的测定方法与计算

溶液浓度的测定方法与计算

溶液浓度的测定方法与计算溶液浓度的测定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任务之一,它用于确定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

溶液浓度的测定对于了解溶液的性质、反应的进行以及调整实验条件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测定溶液浓度的方法和计算公式。

1. 重量浓度法重量浓度法是通过测量溶液总质量和溶质质量之比来确定溶液的浓度。

首先需要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溶液样品,并将样品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

然后,测量得到溶液的总质量,再用溶剂进行稀释。

最后,根据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总质量计算得出溶液的重量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C)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C = (m溶质 / m溶液) × 100%其中,m溶质代表溶质的质量,m溶液代表溶液的总质量。

2. 体积浓度法体积浓度法是通过测量溶液中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来确定溶液的浓度。

这种方法常用于涉及液体溶液的浓度测定。

体积浓度(C)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C = (V溶质 / V溶液) × 100%其中,V溶质代表溶质的体积,V溶液代表溶液的总体积。

3. 吸光度法吸光度法是通过测量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线的吸光能力来确定溶液的浓度。

这种方法基于比尔-朗伯定律,即溶液中吸光物质的浓度与其吸光度成正比关系。

测定过程中,使用分光光度计将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

根据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

此方法适用于有色溶液和某些能吸收特定波长光线的物质。

4. 还原滴定法还原滴定法适用于测定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物的浓度。

在滴定过程中,滴定剂与待测溶液中的反应物发生定量反应,从而确定其浓度。

常见的还原滴定方法包括碘量法、铁的定量法和亚硝酸盐法等。

通过滴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物的浓度。

通过这些浓度测定方法,我们可以确定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溶液体系的性质、反应的进行以及调整实验条件。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来实现溶液浓度的计算和转换。

初二物理溶液浓度测定方法

初二物理溶液浓度测定方法

初二物理溶液浓度测定方法溶液的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化学物质的摩尔数与溶剂质量或体积之比。

物理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测定溶液中的浓度。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初二物理溶液浓度测定方法。

一、溶液质量分数法溶液的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它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对于溶液质量分数法,我们需要知道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假设我们有100g的溶液,其中溶质质量为20g,那么溶液质量分数就是20%。

二、溶液体积分数法溶液的体积分数是指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它也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溶液体积分数的计算方法与质量分数类似,只是需要知道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体积。

假设我们有100mL的溶液,其中溶质的体积为30mL,那么溶液体积分数就是30%。

三、溶液浓度的摩尔浓度法溶液的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通常以升为单位)溶液中含有的摩尔数。

溶液的摩尔浓度可以通过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的体积之比来计算。

假设我们有一升的溶液,其中含有0.5摩尔的溶质,那么溶液的摩尔浓度就是0.5 mol/L。

四、容积法容积法是通过向溶液中滴加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以达到溶液体系中溶质与溶剂的精确摩尔比例,然后通过测定所滴加的标准溶液的体积,从而计算出溶液的浓度。

五、物理性质法使用物理性质法测定浓度的方法主要有折光法和导电率法。

折光法利用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折光性质之间的关系来测定溶液的浓度。

导电率法则是根据溶液中溶质的电离程度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来测定溶液的浓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初二物理溶液浓度测定方法,每种测定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操作步骤。

在学习物理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浓度的测定,加深对溶液浓度概念的理解。

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到你,让你更好地理解物理中的溶液浓度。

溶液浓度的实验测定与计算方法详解

溶液浓度的实验测定与计算方法详解

溶液浓度的实验测定与计算方法详解溶液浓度是描述溶液中溶质浓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明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

溶液浓度的实验测定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溶液浓度的实验测定方法及计算方法。

一、质量浓度的实验测定方法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的质量。

测定质量浓度的实验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 称量法测定质量浓度称量法是最常用的测定质量浓度的方法之一。

实验操作时,首先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溶质,然后将其溶解于一定体积的溶剂中,搅拌均匀后通过过滤等操作将溶液分离,最后利用天平称量出溶液的质量和溶剂的体积,即可计算出溶液的质量浓度。

2. 滴定法测定质量浓度滴定法是基于化学反应的滴定实验,通过滴加已知浓度的滴定剂与待测溶液反应并达到等价点,从而确定待测溶液中的溶质含量。

在滴定过程中,滴定剂的浓度、体积以及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都对结果有影响,因此需要精确操作和正确计算。

二、物质浓度的实验测定方法物质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的物质的量。

测定物质浓度的实验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 酸碱滴定法测定物质浓度酸碱滴定法是根据溶液中的酸碱反应来确定物质浓度的一种方法。

实验中,首先使用酸性或碱性指示剂来标定浓度已知的酸碱溶液,然后再用该酸碱溶液进行滴定反应,通过滴定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来计算待测溶液的物质浓度。

2. 光度法测定物质浓度光度法是利用溶液中的某个组分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或透射性来测定物质浓度的一种方法。

实验中,通过测量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利用洛伦兹-伯耳-比尔定律来计算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三、浓度的计算方法根据溶液浓度的定义,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溶液的浓度:1. 质量浓度计算公式质量浓度(C)= 溶质质量(m)/ 溶剂体积(V)其中,溶质质量以克(g)为单位,溶剂体积以升(L)为单位。

质量浓度的计量单位常使用 g/L。

2. 物质浓度计算公式物质浓度(C)= 溶质物质的量(n)/ 溶剂体积(V)物质的量(n)以摩尔(mol)为单位,溶剂体积以升(L)为单位。

溶液ph测定方法

溶液ph测定方法

溶液ph测定方法
1. pH电极法:使用pH电极直接测定溶液的pH值,可用于大多数溶液的测定。

需要注意的是,电极的选择和校准十分重要,一般需要在标准缓冲液中进行校准,才能精确测定样品的pH值。

2. 酸碱滴定法:根据化学反应的酸碱滴定反应的等值点,测定溶液的pH值。

一般将溶液与酸碱指示剂混合,利用滴定管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标准酸或碱滴定达到中和反应,并记录滴定的体积,从而计算出溶液的pH值。

3. 酚酞指示法:将少量酚酞指示剂加入待测溶液中,根据颜色变化判断溶液的pH值。

在酸性溶液中,酚酞呈现红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则变为无色。

4. 阳离子染料法:将一定量的阳离子染料加入待测溶液中,根据颜色变化判断溶液的pH值。

颜色随着pH值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5. 氢氧化钠定量法:利用氢氧化钠的酸碱中和反应,测定溶液的pH值。

需先在滴定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定到反应终点,记录滴定体积和初始氢氧化钠浓度,计算出溶液的pH值。

溶液颜色检查法

溶液颜色检查法

溶液颜色检查法本法系将药物溶液的颜色与规定的标准比色液比较,或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

品种项下规定的“无色”系指供试品溶液的颜色相同于水或所用溶剂,“几乎无色”系指供试品溶液的颜色不深于相应色调0.5号标准比液。

第一法除另有规定外,取各品种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加水溶解,置于25ml的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10ml。

另取规定色调和色号的标准比色液10ml,置于另一25ml纳氏比色管中,两管同置白色背景上,自上向下透视,或同置白色背录前,平视观察,供试品管呈现的颜色与对照管比较,不得更深。

如供试品管呈现的颜色与对照管的颜色深浅非常接近或色调不完全一致,使目视观察无法辨别两者的深浅时,应改用第三法(色差计法)测定,并将其测定结果作为判定依据。

比色用重铬酸钾液精密称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0.4000g,置500ml量瓶中,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每lml溶液中含0.800mg的K2Cr2O7。

比色用硫酸铜液取硫酸铜约32.5g,加适量的盐酸溶液(1→40)使溶解成500ml,精密量取10ml,置碘量瓶中,加水50ml、醋酸4ml与碘化钾2g,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2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每lm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4.97mg的CuSO4•5H2O根据上述测定结果,在剩余的原溶液中加适量的盐酸溶液(1→40),使每lml溶液中含62.4mg的CuSO4•5H2O,即得。

比色用氯化钴液取氣化钴约32.5g,加适量的盐酸溶液(1→40)使溶解成500ml,精密量取2ml,置锥形瓶中,加水200ml摇匀,加氨试液至溶液由浅红色转变至绿色后,加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6.0)10ml,加热至60℃,再加二甲酚橙指示液5滴,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黄色。

每lm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11.90mg的CoCl2•6H2O。

溶液的溶解度和浓度的测定方法

溶液的溶解度和浓度的测定方法

溶液的溶解度和浓度的测定方法一、引言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一种均相混合物。

溶解度和浓度是描述溶液中溶质含量的重要指标,对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溶液的溶解度和浓度的测定方法。

二、溶解度的测定方法1. 饱和溶解度测定法饱和溶解度是指溶液中所能溶解的最大量的溶质。

常用的饱和溶解度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1)质量法:将一定质量的溶剂加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溶质,搅拌均匀并恒温,待溶质不再溶解时,记录此时的溶质质量。

该质量即为溶剂中的溶质的饱和溶解度。

(2)体积法:将一定体积的溶剂加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溶质,振荡均匀并恒温,待溶质不再溶解时,记录此时的溶质质量。

将溶质的质量除以溶剂的体积,即可得到溶剂中的溶质的饱和溶解度。

(3)电导率法:将一定体积的溶剂加入电导率计中,加入少量溶质并搅拌均匀,记录此时的电导率。

电导率变化的趋势可以反映溶液中溶质的饱和溶解度。

2. 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溶解度与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随着温度的升高,一部分可溶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会增加,而气体溶质的溶解度则会减小。

为了测定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恒温法:将溶液置于保温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测定,记录溶质质量或电导率的变化。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绘制出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2)间接法:在初始温度下测定溶液的溶质质量或电导率,然后将溶液加热至所需测定温度,待溶质质量或电导率稳定时再次测定。

根据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结果,计算出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三、浓度的测定方法1. 质量浓度的测定方法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常用的质量浓度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1)质量法:将一定体积的溶液取出,通过加热蒸发溶剂,得到溶质的质量。

以溶质的质量除以溶剂的体积,即可得到溶液的质量浓度。

(2)反应滴定法:根据反应方程将溶质与一定物质进行反应,并通过滴定法测定反应所需的滴定剂的体积,从而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杂质含量测定方法

杂质含量测定方法

杂质含量测定方法一、引言杂质含量测定是在各个行业中常用的分析技术,用于确定样品中的杂质浓度。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杂质含量测定方法,包括溶液法、燃烧法、色谱法和质谱法等。

二、溶液法测定杂质含量溶液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杂质含量的方法。

首先,将待测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通过适当的分析技术,如紫外可见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或荧光光谱等,测定样品溶液中目标杂质的浓度。

溶液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各种溶液样品的杂质含量测定。

三、燃烧法测定杂质含量燃烧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固体样品中杂质含量的方法。

首先,将待测样品进行燃烧,使其转化为气体状态,然后通过适当的分析仪器,如气相色谱仪或质谱仪等,测定气体中目标杂质的浓度。

燃烧法适用于各种固体样品的杂质含量测定,但需要注意样品的燃烧条件和仪器的选择。

四、色谱法测定杂质含量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液体或气体样品中杂质含量的方法。

通过将待测样品注入色谱柱中,利用样品中各组分在色谱柱上的分离特性,通过检测器测定目标杂质的峰面积或峰高,从而计算出其浓度。

色谱法适用于各种液体或气体样品的杂质含量测定,但需要注意色谱柱的选择和分离条件的优化。

五、质谱法测定杂质含量质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样品中各种组分含量的方法。

通过将待测样品中的分子转化为离子,然后利用质谱仪测定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从而计算出目标杂质的含量。

质谱法适用于各种样品的组分含量测定,但需要注意样品的前处理和质谱仪的选择。

六、总结杂质含量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溶液法、燃烧法、色谱法和质谱法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根据样品的特性和测定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杂质含量测定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的方法有其各自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在进行杂质含量测定时,还应注意样品的前处理、仪器的选择和分析条件的优化,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杂质含量测定方法在工业生产、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人民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溶液的饱和度与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溶液的饱和度与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溶液的饱和度与溶解度的测定方法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一种混合物。

在溶液中,溶质的饱和度和溶解度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溶质的饱和度指的是溶液中已经溶解的溶质的量与溶剂所能溶解的最大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而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测定溶液的饱和度和溶解度有多种方法,下面将介绍其中常用的几种方法:一、饱和溶解度法:饱和溶解度法是通过在一定温度下逐渐加入溶质到溶剂中,观察饱和溶解度点的特征来确定溶质的饱和度和溶解度。

1. 准备一定量的溶剂,并在恒温条件下将其放置于恒温槽中使其保持一定温度。

2. 逐渐加入溶质到溶剂中,直到出现剩余溶质不再溶解的现象。

记录此时溶质的质量。

3. 计算溶质的饱和度和溶解度。

饱和度可以通过已经溶解的溶质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比来计算,而溶解度可以通过溶剂中已经溶解的溶质质量与溶剂的总质量之比来计算。

二、重量法:重量法是通过测量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已经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来确定溶质的饱和度和溶解度。

1. 准备一定量的溶剂,并在恒温条件下将其放置于恒温槽中使其保持一定温度。

2. 将一定量的溶剂称量并记录其质量。

3. 在恒温槽中将溶质逐渐加入溶剂中,同时不断搅拌,直到达到饱和状态。

此时,停止加入溶质。

4. 取出溶液样品,快速滤去溶剂中未溶解的溶质,将滤液称量并记录其质量。

5. 通过计算已溶解的溶质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比来计算溶质的饱和度和溶解度。

三、浓度法:浓度法是通过测量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已经溶解的溶质的浓度来确定溶质的饱和度和溶解度。

1. 准备一定量的溶解液,并在恒温条件下将其放置于恒温槽中使其保持一定温度。

2. 以适当的方法(如分光光度法、电导率法等)测量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3. 根据已知的溶液体积和浓度,计算出溶液中已经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4. 通过计算已溶解的溶质质量与溶剂的总质量之比来计算溶质的饱和度和溶解度。

根据以上几种测定方法,可以准确确定溶液中溶质的饱和度和溶解度。

实验九溶液法测定偶极矩

实验九溶液法测定偶极矩

溶液法测定极性分子偶极矩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测定氯仿在环己烷中的介电常数和偶极矩,了解偶极矩与分子电性质的关系。

2. 测定某些化合物的折光率和密度,求算化合物、基团和原子的摩尔折光度,判断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二、实验原理分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的。

分子呈电中性,但因空间构型的不同,正负电荷中心可能重合,也可能不重合,前者为非极性分子,后者称为极性分子,分子极性大小用偶极矩μ来度量,其定义为μ=qd式中:q 为正、负电荷中心所带的电荷量,单位是C ;d 是正、负电荷中心的距离,单位是m 。

μ是偶极矩,单位是(SI 制)库[仑]米(C·m)。

而过去习惯使用的单位是德拜(D):1D =1×10-18静电单位·厘米=3.338×10-30C·m在不存在外电场时,非极性分子虽因振动,正负电荷中心可能发生相对位移而产生瞬时偶极矩,但宏观统计平均的结果,实验测得的偶极矩为零。

极性分子具有永久偶极矩,由于分子热的运动,偶极矩在空间各个方向的取向几率均等,统计值等于零。

若将极性分子置于均匀的外电场中,分子将沿电场方向转动,同时还会发生电子云对分子骨架的相对移动和分子骨架的变形,称为极化。

极化的程度用摩尔极化度P 来度量。

分子因转向而极化的程度用摩尔转向极化度P转向来表示,因变形而极化的程度用摩尔变形极化度P变形来表示。

而P变形又由P 电子 (电子极化度)和P 原子 (原子极化度)两部分组成,于是有P =P 转向+P 变形=P 转向+(P 电子+P 原子)P 转向与永久偶极矩的平方μ2的值成正比,与热力学温度T 成反比:kTN p A 3344120μππε⋅⋅⋅=转向式中:N A 为阿佛加德罗(Avogadro)常数;k 为玻耳兹曼(Boltzmann)常数。

由于P 原子在P 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所以在不很精确的测量中可以忽略P 原子,(2)式可写成:P =P 转向 + P 电子只要在低频电场(υ<1010s -1)或静电场中,测得的是P 。

化学实验中的溶液浓度测定

化学实验中的溶液浓度测定

化学实验中的溶液浓度测定化学实验中,溶液浓度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实验技术。

溶液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体积与溶液总质量或体积之比。

溶液浓度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包括重量法、体积法、滴定法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溶液浓度测定方法及其原理。

一、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常见的测定溶液浓度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称量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总质量之比来确定溶液的浓度。

在实验中,首先需要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溶质,然后将其溶解于一定体积的溶剂中,摇匀使其充分溶解,最后称取一定体积的溶液,通过称量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总质量之比来计算溶液的浓度。

二、体积法体积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定溶液浓度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量溶液的体积与溶质的体积之比来确定溶液的浓度。

在实验中,首先需要准确测量一定体积的溶质,然后将其溶解于一定体积的溶剂中,摇匀使其充分溶解,最后通过测量溶液的体积与溶质的体积之比来计算溶液的浓度。

三、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溶液浓度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加入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使其与待测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确定待测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在实验中,首先需要准确测量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然后加入滴定管中,再滴加标准溶液,直至溶液发生颜色变化或指示剂变色,记录滴定液的体积,通过滴定液的体积与标准溶液的浓度之比来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四、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溶液浓度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量溶液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来确定溶液的浓度。

在实验中,首先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计选择适当的波长,然后测量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建立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标准曲线,最后测量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并通过标准曲线来计算溶液的浓度。

五、电导率法电导率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溶液浓度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来确定溶液的浓度。

在实验中,首先需要使用电导仪测量标准溶液的电导率,建立电导率与浓度之间的标准曲线,最后测量待测溶液的电导率,并通过标准曲线来计算溶液的浓度。

碱度测定-酚酞甲基橙测定法[整理版]

碱度测定-酚酞甲基橙测定法[整理版]

实验三 酸标准溶液法测定碱度一、实验目的1.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操作。

2.掌握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3.测定工业废水的碱度。

二、实验原理造纸、印染、化工等工业排放的含碱废水,进入天然水域后使水中pH 值增高,影响水生生物的正常生活。

工业废水的碱度由氢氧化物、氨化合物、有机碱、碳酸盐、磷酸氢盐等形成。

碱度是指能与强酸起反应的碱性物质总量,•以CaCO 3的mg/L 表示。

如用酚酞作指示剂,测定的是游离氢氧化物、碳酸盐以及在pH 值8.3时部分中和或全部中和的其它有机物或无机物的碱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测定的是所有酚酞碱度加上重碳酸盐及有机弱碱的总碱度。

三、实验主要仪器1.50mL 酸式滴定管。

2.250mL 锥形瓶。

1. 分析天平2. 250mL 容量瓶四、试剂1.无二氧化碳蒸馏水:•pH 不低于6.0的蒸馏水。

若蒸馏水的pH 较低,应煮沸15分钟,加盖后冷却至室温。

2.0.1mol/L HCl 的配制:吸取9mL 浓HCl 注入大约1000mL 无二氧化碳蒸馏水中,此溶液浓度约为0.1mol/L ,用下述方法进行标定:准确称取于180℃烘2小时,并于干燥器内冷至室温的无水碳酸钠1~1.5g ,置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250mL 容量瓶中,定容后摇匀,用移液管吸取25mL 放入锥形瓶内,加入无二氧化碳蒸馏水至100mL 及4滴甲基橙指示剂,用待标的0.1mol/LHCl 滴定至淡桔红色,记录用量。

同时用无二氧化碳蒸馏水做空白滴定。

按下式计算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

C=2502500.53)(100001⨯⨯-⨯V V m式中: m —无水Na 2CO 3的重量,克;V 1— 滴定无水Na 2CO 3消耗HCl 溶液毫升数; V 0—滴定无二氧化碳蒸馏水消耗HCl 溶液毫升数,即空白值;53.00— M(1/2 Na 2CO 3),mol 。

3.酚酞指示剂:•称取0.5g 酚酞,•溶于50mL95%乙醇中,•再加入50mL 水。

测定溶液ph的正确方法

测定溶液ph的正确方法

测定溶液ph的正确方法pH是衡量溶液酸碱性的重要指标,准确测定溶液pH对于许多实验和研究都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测定溶液pH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一、酸碱指示剂法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溴酚绿、甲基红、甲基橙等。

通常将少量指示剂加入待测溶液中,根据指示剂显色的颜色,即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不过,使用指示剂法的缺点是精度不够高,适用于一般分析实验和定性分析。

二、电位计法电位计法是一种准确测定溶液pH的方法,它利用了电极的电势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电位计法需要使用一组特殊的氢离子电极(如玻璃电极),放置在待测溶液中,然后测量电位差,结合标准化溶液,算出溶液pH值。

电位计法在精确度上优于酸碱指示剂法,但需要高精确度、高价格的仪器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

三、色度法色度法是一种依靠溶液中的酸或碱与化学试剂发生反应(如酚酞、溴酚绿、游离酚等)从而改变溶液颜色的方法,通过比色法测量发生反应后颜色的深浅,进而确定pH值。

这种方法因为技术简便、易操作、不需使用昂贵的仪器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一些工业质量检测中。

色度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测定溶液pH的方法,但在一些精确的实验和分析中,精度和重复性受到限制。

四、电极阻抗法电极阻抗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溶液pH值的方法。

它是通过测量电极与溶液之间的交流阻抗来得到pH值的测量结果。

与电位计法相比,电极阻抗法受到温度、溶液浓度、盐度、溶液中的杂质离子和电极材料的影响,但是由于其快速、灵敏和易于操作,因此在许多情况下被广泛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电极阻抗法测定溶液pH时,必须使用标准化的电解质溶液来制备参考电极和样品电极,并在实验过程中注意环境温度和样品的制备和保存,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五、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吸收红外辐射的方法来确定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成分的方法。

对于水溶液来说,红外光谱法也可以用于测定溶液的pH值。

这种方法基于pH值对溶液中的化学物质的结构和形态的影响,因此可以准确地检测不同pH值溶液中具有不同结构和组合的分子。

测定平衡常数的实验方法

测定平衡常数的实验方法

测定平衡常数的实验方法引言平衡常数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参数之一,它描述了反应物到生成物之间的相对浓度关系。

测定平衡常数的准确值对于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实验方法来测定平衡常数。

一、容器法容器法是最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它基于反应物在平衡状态下的浓度与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两个容器A和B,分别加入适量的反应物和产物。

2. 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使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3. 在平衡状态下,测量容器A中反应物的浓度,以及容器B中产物的浓度。

4. 根据浓度值计算平衡常数。

二、电动势法电动势法是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变化来确定平衡常数的方法。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电池,包含两个半电池,分别连接阳极和阴极。

2. 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加入反应物,并通过搅拌保持反应均匀。

3. 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变化,并记录与时间的关系。

4. 根据电动势的变化曲线,计算平衡常数。

三、溶液法溶液法是通过测量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变化来测定平衡常数的方法。

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两个溶液,分别含有反应物和产物。

2. 混合两个溶液,并通过控制温度和pH值使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3. 定期取样,测量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并记录与时间的关系。

4. 根据浓度变化曲线,计算平衡常数。

结论测定平衡常数的实验方法有容器法、电动势法和溶液法等。

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实验条件、反应类型和目标。

这些实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测定平衡常数的有效工具,为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总结本文介绍了测定平衡常数的实验方法,包括容器法、电动势法和溶液法。

这些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平衡常数,为化学反应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通过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并合理设计实验条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的平衡过程。

这些实验方法的应用将促进化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1] 李明,刘强,张三. 平衡常数测定方法的比较与分析[J].化学实验室,2019,36(2):65-72.[2] Smith J, Johnson R. Experimental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Equilibrium Constants[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018.。

碱溶液浓度测定法

碱溶液浓度测定法

碱溶液浓度测定法Q/3y36221-79概要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去中和碱溶中的碱,按滴定时出现的两个等当量点,来计算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含量,以重量百分数表示之。

第一等当量点(以酚酞作指示剂)NaOH+Na2CO3+2HC1=2NaC1+NaHCO3+H2O (1)滴定所消耗的盐酸量是用作中和全部的氢氧化钠和二分之一的碳酸钠。

第二等当量点(以甲基橙作指示剂)NaHCO3+NC1=NaC1+CO2↑+H2O (2)滴定所消耗的盐酸量只是用作中和其余的二分之一量的碳酸钠,碳酸在此条件下大部分分解成二氧化碳而从溶液中逸出。

二仪器试剂1滴瓶:25毫升。

2锥形瓶:250毫升。

3滴定管:50毫升。

4盐酸标准溶液:0.5N.5酚酞指示剂:1%。

6甲基橙指示剂:0.2%。

三试验步骤用减量法称取样2~25克放入250毫升锥形瓶中,注入100毫升蒸馏水,加酚酞指示剂3滴,以0.5N盐酸滴定至红色消失为止,记下其消耗盐酸毫升数V1之后,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3滴,继续用盐酸滴定至出现橙红色,记下其消耗盐酸的毫升数V2.四计算1氢氧化钠含量0.04N(V1-V2)*100 4N(V1-V2)NaOH% ---------------------=--------------G G2碳酸钠含量0.053N*2V2*100 5.3N·2V2Na2CO2=-----------------=------------------G G式中:N-盐酸的当量浓度,N3.V1-用酚酞指示剂时,滴定所消耗的盐酸量,毫升。

V2-用甲基橙指示剂时,滴定所消耗的盐酸量,毫升。

G-试样重,克。

五精确度两次平行试验结果间之差,不得不大于0.5%。

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

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积

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表⾯积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表⾯积⼀、实验⽬的与要求1、⽤亚甲基蓝⽔溶液吸附法测定颗粒活性炭的⽐表⾯积2、了解朗格缪尔(Langmuir)单分⼦层吸附理论及溶液法测定⽐表⾯积的基本原理⼆、实验原理⽔溶性染料的吸附已经应⽤于测定固体表⾯积⽐表⾯,在所有的染料中亚甲基蓝具有最⼤的吸附倾向。

研究表明,在⼀定浓度范围内,⼤多数固体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是单分⼦层吸附,符合朗格缪尔吸附理论。

朗格缪尔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固体表⾯是均匀的,吸附时单分⼦层吸附,吸附剂⼀旦被吸附质覆盖就不能再吸附,在吸附平衡时,吸附和脱附建⽴动态平衡;吸附平衡前,吸附速率与空⽩表⾯积成正⽐,解吸速率与覆盖度成正⽐。

吸附K 1解析K -1。

设固体表⾯积的吸附位总数为N ,覆盖度为Θ,溶液中吸附质的浓度为c ,根据上述假定,有吸附质分⼦(在溶液)吸附质分⼦(在固体表⾯)吸附速率1V K N C θ=吸(1-)解吸速率1V K N θ-=解当达到动态平衡时11K N C=K N θθ-(1-)由此可得111K C KCK C K KC Kθ-==++ K=K 1/K -1称为吸附平衡常数,其值决定于吸附剂和吸附质的本性及温度,K 值越⼤,固体对吸附质吸附能⼒越强。

若以Γ表⽰浓度c 时的平衡吸附量,以Γ0表⽰全部吸附位被占据的单分⼦层吸附量,即饱和吸附量,则表⽰全部吸附位被占据的单分⼦层吸附量。

即饱和吸附量,则0()c c V m -Γ=θ∞Γ=Γ代⼊式,得1k ck c∞Γ=Γ+吸吸重新整理,可得如下形式11c c k ∞∞=+ΓΓΓ吸作(c/Γ)对c 图,从其直线斜率可求得Г∞,再结合截距便得到K 吸。

Г∞指每克吸附剂饱和吸附吸附质的物质的量,若每个吸附质分⼦在吸附剂上所占的⾯积为σA ,则吸附剂的⽐表⾯积可按下式计算 S=Г∞L σ A式中S 为吸附剂⽐表⾯积,L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亚甲基蓝具有以下矩形平⾯结构:阳离⼦⼤⼩为17.0×7.6×3.25×10-30m 3。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在化学分析实验中,准确测定样品中的杂质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而要进行准确的杂质测定,就需要使用标准溶液来进行定量分析。

标准溶液是指溶质的浓度已知且稳定的溶液,通常用于测定样品中某种特定成分的含量。

本文将介绍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首先,制备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溶剂和纯准确的化学品。

在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到与待测杂质相溶的性质,保证待测杂质能够充分溶解。

在选择化学品时,应选择纯度高、浓度准确的物质作为原料,以确保制备出的标准溶液质量可靠。

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标准溶液浓度不准确。

其次,制备标准溶液时需要进行测量和计算,以保证标准溶液的浓度准确。

在测量和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使用准确的量具和仪器,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消除外界干扰因素,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对数据进行严格的处理和分析,避免因计算错误导致标准溶液浓度不准确。

最后,制备好的标准溶液需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

在质量检验过程中,应使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标准溶液进行检测,确保其浓度准确可靠。

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对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判断,避免因检测方法选择不当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总之,制备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是化学分析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有通过严格的操作和准确的测量、计算,才能制备出质量可靠的标准溶液,从而保证杂质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大家在实验中的操作有所帮助,使大家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杂质测定实验。

精细化学品检验技术:酸值的测定-氢氧化钾水溶液法

精细化学品检验技术:酸值的测定-氢氧化钾水溶液法

精细化学品检验技术
项目三 油脂的检验
酸值的测定-氢氧化钾水溶液法
3、测定步骤
称取油脂样品1 g (称准至 0.00 1 g),加入70 mL中性乙醇,置水浴上加热至沸,并充分搅拌, 滴加酚酞溶液(3~4)滴,迅速以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呈现粉红色30 s内不退为止,即为终点。
如果油脂酸败严重,耗用氢氧化钾超过15 mL时,溶液体积增大,相应的乙醇量降低,有肥皂析 出,应补加中性乙醇。补加的量,按氢氧化钾溶液超过5 mL补加中性乙醇20 mL计。乙醇不仅能防止 肥皂水解,还能保证肥皂在反应介质中溶解,否则反应将在非均相系统中进行,中和脂肪酸困难,观 察终点也不准确。
精细化学品检验技术
项目三 油脂的检验
酸值的测定-氢氧化钾水溶液法
3、测定步骤
称取油脂样品1 g (称准至 0.00 1 g),加入70 mL中性乙醇,置水浴上加热至沸,并充分搅拌, 滴加酚酞溶液(3~4)滴,迅速以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呈现粉红色30 s内不退为止,即为终点。
4、结果计算
测定结果按式计算。
精细化学品检验技术
项目三 油脂的检验
酸值的测定-氢氧化钾水溶液法
3、测定步骤
称取油脂样品1 g (称准至 0.00 1 g),加入70 mL中性乙醇,置水浴上加热至沸,并充分搅拌, 滴加酚酞溶液(3~4)滴,迅速以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呈现粉红色30 s内不退为止,即为终点。
如果油脂酸败严重,耗用氢氧化钾超过15 mL时,溶液体积增大,相应的乙醇量降低,有肥皂析 出,应补加中性乙醇。补加的量,按氢氧化钾溶液超过5 mL补加中性乙醇20 mL计。乙醇不仅能防止 肥皂水解,还能保证肥皂在反应介质中溶解,否则反应将在非均相系统中进行,中和脂肪酸困难,观 察终点也不准确。

实验十五偶极矩的测定溶液法

实验十五偶极矩的测定溶液法

实验十五 偶极矩的测定──溶液法一、实验目的1.用溶液法测定乙酸乙酯的偶极矩。

2.了解用溶液法测定偶极矩的原理、方法和计算,并了解偶极矩与分子电性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分子电偶极矩(简称偶极矩μ)是用来描述分子中电荷分布情况的物理量,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分子称为极性分子,分子极性的大小用偶极矩来衡量,偶极矩的定义为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d 与电荷量q 的乘积:μ=q d(1)μ为向量,其方向规定为从正到负,数量级是10-30C x m 。

通过偶极矩的测定,可以了解分子结构中有关电子云的分布,分子的对称性,以及判别几何异构体和分子的立体结构等。

无论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均会发生极化。

其极化的大小用分子极化率来衡量,它等于定温时单位电场强度下的平均偶极矩。

对于极性分子,则有:α=α原子+α电子+α取向(2)α原子和α电子分别称为原子极化率和电子极化率,其中α原子+α电子又称为变形极化率,而α取向为取向极化率,且有:α取向=kT32μ(3)式中:μ──分子的永久偶极矩;k ──玻尔兹曼常数;T ── 热力学温度。

由克劳修斯-莫索第-德拜方程,分子极化率α与电介质的介电常数ε和ρ之间的关系为:kTN N N N M P A A A A 29434343421μπαπαπαπρεε••+•=•=•+−=+电子原子(4)或简单地表示为:P =P 原子+P 电子+P 取向 (5)式中:P ──摩尔极化度,即单位场强下,1摩尔电介质的体积内偶极矩之和;N A ──阿佛加德罗常数;M ──摩尔质量;ρ──密度。

必须注意(4)式和(5)式只有在低频电场(频率<1010s -1)才成立。

若在高频电场(频率ν>1015s -1,即可见光及紫外光区)时,则P 原子 , P 取向均为零,只有P 电子一项,且ε=n 2(n 为电介质的折光率),所以:电子电子απρ•=•+−=≈=A N M n n P R P 342122 (6)式中:R ──摩尔折射度(在高频电场测得的极化度,习惯上用摩尔折射度来表示)。

酸标准溶液法测定碱度

酸标准溶液法测定碱度

酸标准溶液法测定碱度
酸标准溶液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碱度的方法,通过滴定酸溶液来确定碱溶液中
的碱度。

本文将介绍酸标准溶液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

一、原理。

酸标准溶液法是利用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来确定碱溶液中的碱度。

在中和反
应中,酸的摩尔浓度和碱的摩尔浓度之间存在着一个简单的化学计算关系,即酸的摩尔数乘以酸的价等于碱的摩尔数乘以碱的价。

根据这个关系,可以通过滴定酸溶液来确定碱溶液中的碱度。

二、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将所需的玻璃仪器清洗干净,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准备好标
定的酸溶液和待测的碱溶液。

2. 滴定操作,取一定量的碱溶液放入滴定瓶中,加入几滴指示剂(如酚酞溶液),开始滴定标定的酸溶液,直至出现颜色变化。

3. 计算结果,根据滴定所需的酸溶液体积和浓度,可以计算出碱溶液中的碱度。

三、实验注意事项。

1. 仪器干净,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必须干净,以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指示剂选择,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对于准确测定碱度非常重要,不同的指示剂
在不同的酸碱中和点出现颜色变化。

3. 滴定技巧,在滴定时要注意滴定速度和滴定终点的判断,以避免过量或不足
的滴定。

4. 实验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包括滴定所需的酸溶液体积和浓度,
以及最终计算出的碱度值。

通过酸标准溶液法测定碱度,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碱溶液中的碱度值,为实验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并注意实验中的各项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混凝土溶液酸碱度测试标准

混凝土溶液酸碱度测试标准

混凝土溶液酸碱度测试标准混凝土溶液酸碱度测试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通常是由水泥、砂、石等原料混合而成,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的不同、混合比例的不同、生产工艺的不同等原因,混凝土的性质也会有所差异。

其中,混凝土的酸碱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强度和使用寿命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严谨的混凝土溶液酸碱度测试标准。

二、测试原理混凝土溶液酸碱度测试是通过测量混凝土溶液中氢离子(H+)或氢氧化物离子(OH-)的浓度来确定其酸碱度。

根据物理化学原理,当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高于氢氧化物离子的浓度时,溶液呈酸性;反之,溶液呈碱性。

因此,通过测量溶液中H+或OH-的浓度,可以确定其酸碱度,并进一步评估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三、测试方法1. 试样制备试样制备是酸碱度测试的前提,它的质量和精度对测试结果具有直接影响。

一般来说,试样应从混凝土结构中采集,采集时应尽量避免破坏混凝土结构,以保证试样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试样的制备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将采集得到的混凝土样品经过筛分,去除大块的骨料和杂质;(2)将筛分后的混凝土样品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混合均匀;(3)使用搅拌器将混凝土样品搅拌至均匀,然后将其过滤,过滤后的混凝土溶液即为试样。

2. 测定pH值pH值是测定混凝土溶液酸碱度的重要参数,其测定方法一般有电极法、指示剂法和荧光法等。

其中,电极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其测定步骤如下:(1)将电极插入混凝土溶液中,等待30秒左右,直到pH计稳定;(2)记录pH计显示的pH值,作为混凝土溶液的pH值。

需要注意的是,电极的清洗、校准和保养都非常重要,否则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3. 测定酸度系数酸度系数是评估混凝土酸碱度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它是指混凝土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与氢氧化物离子浓度之比。

一般来说,酸度系数越小,混凝土越碱性,其耐久性和强度也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验教 学
2,偶极矩的测定
考虑到原子极化度通常只有电子极化度的 5%~10%,
而且 P转向 又比 P电子 大得多,故常常忽视原子极化度。从 ⑵、⑶、⑺和⑾式可得
2 4 P2 R2 L 9 kT

化学

P转向

上式把物质分子的微观性质偶极矩和它的宏观性质介电 常数、密度和折射率联系起来,分子的永久偶极矩就可 以用下面的简化式计算
ns n1 (1 x2 )
同样,从式可以推导得无限稀释时的摩尔折射度的公式
P 电子 n12 1 M 2 M 1 6n12 M 1 R l im R2 2 2 x2 0 1 ` n1 2 (n1 2) 2 1
2


上述⑽、⑾式中,ns是溶液的折光率,n1是溶剂的折光 率,是与ns—x2直线斜率有关的常数。
2
再根据溶液的加和性,推导出无限稀释时溶质摩尔极化度

上述⑸、⑹、⑺式中, s 、 s 是溶液的介电常数和密 度,M2、x2是溶质的摩尔质量和摩尔分数,1、1和M1分别 是溶剂的介电常数、密度和摩尔质量,、是分别与s—x2
和 s—x2直线斜率有关的常数,我们称之为斜率因子。
.
P转向
4 2 4 2 L L 3 3kT 9 kT

式中,k为玻耳兹曼常数,L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


化学

验教 学
在外电场作用下,不论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都会 产生电子云对分子骨架的相对移动,分子骨架也会发生 变形,这种现象称为诱导极化或变形极化,用摩尔诱导 极化度P诱导 来衡量。 P诱导 可分为两项,即电子极化度和 原子极化度,与外电场强度成正比,与温度无关。 如果外电场是交变电场,极性分子的极化情况则 与交变电场的频率有关,当处于频率小于 1010 s-1 的低 频电场或静电场中,极性分子所产生的摩尔极化度是 转向极化、电子极化和原子极化的总和。
.
.

验教 学

化学

海德斯特兰(Hedestran)首先利用稀溶液的近似公式
s 1 (1 x2 )
⑸ ⑹
s 1 (1 x2 )
的公式
3m P2 2 x 2 0 1 ( 1 2) 1 1 2

验教 学

化学

基础物理化学实验
溶液法测定 极性分子的偶极矩

验教 学
Ⅰ 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偶极矩的原理,了解偶极矩与分子

化学

电性的关系。
2,学会用溶液法测定乙酸乙酯偶极矩的原理、
方法及实验技术 。
.
.

验教 学
Ⅱ 实验原理
偶极矩是表示分子中电荷分布情况的物理量,它的 数值大小可以量度分子的极性。偶极矩是一个向量,规
0.04274 10 30 ( P2 R2 )T
Cm

在一些情况下,若需要考虑 P2 影响时,只需对 R2 作部 分修正就行了。
.
.

验教 学

化学

3,介电常数的测定
介电常数是通过测量电容计算而得到的。电容池两极
间真空和充满某物质时电容分别为C0和Cx,则某物质的介 电常数与电容的关系为

化学

定其方向由正到负,定义为分子正负电荷中心所带的电
荷量 q 与正负电荷中心之间的距离 d 的乘积
qd

.
.

验教 学

化学

若将极性分子置于均匀的电场中,则偶极矩在电场
的作用下会趋向电场方向排列。这时我们称这些分子被
极化了,极化的程度可用摩尔转向极化度P转向来衡量。
P转向与永久偶极矩平方成正比,与热力学温度T成反 比。
P P转向 P诱导 P转向 P 电子 P 原子
(3)
.
.

验教 学

化学
当频率增加到中频(红外频率)时,电场的交变周期 小于分子的偶极矩的弛豫时间,极性分子的转向运动跟不 上电场的变化,即极性分子来不及沿电场定向,故P转向=0。 此时极性分子的摩尔极化度等于摩尔诱导极化度 P诱导。当 交变电场的频率进一步增加到大于1015 s-1 的高频(可见光 和紫外频率)时,极性分子的转向运动和分子骨架变形都 跟不上电场的变化,此时极性分子的摩尔极化度等于电子 极化度P电子。 因此,原则上只要在低频电场下测得极性分子的摩尔 极化度P,在红外频率下测得极性分子的摩尔诱导极化度 P诱导,两者相减得到极性分子的摩尔转向极化度P转向,然 后带入(2)式就可算出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矩来。
x Cx 0 C0

式中0和x分别为真空和该物质的电容率。 当将电容池插在小电容测量仪上测量电容时,实际测 量所得的电容应是电容池两极间的电容和整个测试系统中
的分布电容 Cd 并联构成。 Cd 是一个恒定值,称为仪器的
本底值,在测量时应予以扣除,否则会引起误差,因此必 须先求出本底值Cd,并在各次测量中予以扣除。
⑷式是假定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而推导得到的,适用于温度 较高的气相体系。然而测定气相的介电常数和密度,实验上困难 较大,某些物质甚至根本无法使其处于稳定的气相状态。因此后 来有人提出一种溶液法来解决这一困难。其基本思想是,在无限 稀释的非极性溶剂的溶液中,溶质所处的状态和气相时相近,于 是无限稀释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极化度P2就可以看作⑷中的P。

.
.

验教 学

1,极化度的测定
克 劳 修 斯 、 莫 索 蒂 和 德 拜 ( Clausius-MosottiDebye )从电磁理论中得到了摩尔极化度 P 与介电常数 ε 之间的关系式
化学

1 M P 2

式中, M 为被测物质的摩尔质量, ρ是该物质的密度, ε 可以通过实验测定。
.

根据光电磁理论,在同一频率得高频电场作用下,透 验教 学 明物质的介电常数ε与折光率n的关系为 ε=n2 ⑻ 习惯上用摩尔极化度 R2 来表示高频区测得的极化度, 因为此时P转向=0,P原子=0 ,则

化学

R2 P 电子
n2 1 M 2 n 2

在稀溶液情况下也存在近似公式
.
.

验教 学

化学

电容C0和Cd的计算:
本实验采用四氯化碳作为标准物质,其介电常数的温 度公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