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宏观经济形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2004年宏观经济形势

消费、出口和投资被称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因此要判断我国明年经济的形势,就要着重分析2004年我国消费、出口和投资的增长情况。

消费的短期波动会受到经济形势(即出口、投资等的增长情况)的影响,而出口和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央政策的影响,特别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而根据以往的经验,人民银行的利率政策往往是追随物价变动的,因此有必要首先来分析我国在2004年物价的可能走势。

一、物价走势

经济部门可以按照与国际市场联系的紧密程度分为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前者的价格走势要跟随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而不可贸易部门的价格则主要取决于工资的涨幅,因此,考察我国未来物价的走势,必须对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分别考察。另外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既具有一定的可贸易性,其价格又相对独立于国际价格的波动,同时粮食在物价指数中的比重较高,也有必要单独考察。

12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统计:11月全国CPI指数同比上涨3%。11月份CPI指数再度攀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食品价格指数上涨8.1%,涨幅比上月提高3个百分点,直接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提高1个百分点。

下面就首先来分析粮食价格的可能走向

我国粮食库存比例(期末库存总量与当期总消费量之比)已经下降到1974年来的最低点,比过去30年的平均水平59.4%大约第一半,粮食价格存在明显的上涨压力。据此我们预计,2004年粮食价格的上涨大约在3%-5%左右。

贸易部门的价格变化

1996年中国实现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可兑换后,中美两国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开始表现出明显的同步运动的趋势,也就是说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贸易品价格指数不反映国内供求状况,而将追随美国的通胀变化情况。所以要考察中国贸易部门的物价走势,有必要先分析美国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情况。

美元贬值、能源价格上涨以及需求扩张是美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的重要

原因。其中需求拉动是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因素。目前全球经济复苏正在逐步加快,需求可能进一步扩张,从而拉动美国生产资料价值数继续上升。在供给方面,由于地缘政治不稳定等原因导致的能源价格上涨在2004年可能减缓,有助于抑制美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上扬。考虑到美元贬值的继续和需求因素的主导作用后,2004年,美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可能上涨5%左右。中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在大多数时期的上涨幅度比美国低1%,因此中国生产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在2004年可能上涨4%左右。

非贸易部门的价格走势

根据对1990年至2002年数据的经验考察,非贸易部门价格指数变化与工资增长是基本同步的。考虑到中国就业压力仍然巨大,我们预期中国工资水平在2004年不会大幅上涨。如果假定在2004年的工资上涨保持1998年以来的平均水平,则可以估算2004年非贸易部门的价格上升在1.5个百分点左右。

综合以上讨论,可以预测中国2004年核心CPI(扣除粮食)涨幅在1.5%-2%,考虑到粮食的变化后,CPI涨幅可能达到3-4%。

二、通货膨胀将迫使央行加息

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差,当CPI在高位维持较长时间后,为了避免实际利率长期为负,央行将不得不提高利率。从对历史上的利率调整看,名义利率也确实是追随物价变化而调整,当然利率调整要滞后于物价的波动,消费物价指数转折点与利率转折点的平均时滞大约为14个月。

三、投资的扩张可以自我维持

对于中国明年投资增长形势的担忧可能基于以下几种分析,一是今年7月份以来FDI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持续下降,二是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在明年淡出,三是中国投资效率递减。

外资流入减少可能只是暂时的

2003年7月以来,FDI流入逐月减少被引为“2004年中国投资和出口可能急剧减速”的重要原因。

尽管实际利用外资额在7月以来的确明显减少,但是同期合同利用金额仍然维持了较强劲的增长,特别根据11月份公布的数据,合同金额增长显著加速,这可能说明前一段时间FDI增长的减速可能是受到SARS和7月份前后海外投

资界关于中国经济过热和可能急剧减速的争论等短期因素的影响,因此随着SARS滞后影响的消除和有关争论的平息,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将恢复增长。

更进一步来看,目前实际利用外资与合同利用外资的比例接近30%,远低于70%的历史平均水平,该比例与历史水平如此显著的背离是1996年以来所没有的,因此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恢复增长(从而使实际利用外资与合同利用外资的比例向历史平均值回归)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投资效率得到提升

此前有分析认为,1995年以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一直在显著恶化,投资低效率的推论就是投资的高速增长是难以为继的。这一结论是根据对中国增量产出比(当年GDP增长与上年投资之比,反映了第一年投资对第二年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可以作为衡量投资效率的指标)的考察得出的。

但是这种分析忽略了一个基本问题,即对中国整体经济计算的增量产出比是对各行业增量产出比的加权平均数,该指标下降既可能由于各行各业的投资效率都在下降,也可能是各行业权重变化的结果,如果原来增量产出比就很低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了显著的提高(如房地产业),那么尽管各行各业的投资效率都得到了改善,但是最终整体经济的增量产出比仍然会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而这种下降并不能反映投资效率的恶化。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非国有部门的重要性也在增强,中国经济制度层面的演化方向显然与“投资效率显著恶化”这种论调相矛盾,因此行业权重的变化很可能是整个经济增量产出比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也得到了分行业考察的实证检验的数据支持。

基于上述分析,企业效益的改善、利润的增加将构成新的投资资金来源,足以抵消2004年外资流入的可能下降和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对投资增长的负面影响。

四、出口退税率下调被实际汇率贬值抵消

对于明年出口增长的负面因素可能主要是出口退税率的下调,担心FDI减速(这一问题上文已经作了分析),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中国出口的反倾销诉讼的增多等

从2004年1月起,中国出口退税率将下调3个百分点,但同时根据入世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