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11.0 第十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系统演化

3.种(Species) :具有一定r形态特征和
生理特性及一定r自然分布区r生物类群
陈世骧(1978):物种是繁殖单元,进 化的单元,分类的基本单元。
种各个个体有相同的遗传性状;可育的后代
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 形态隔离
种与种界限明显:形态、生殖隔离
一旦产生后代,其适应性更强。
种内的某些个体之间,有差异:
植物分类的意义
程序、规律、亲缘关系 分门别类 演化关系、亲缘关系、发生和发展规律 人类衣食住行的需要 生物学科发展的需要
植物鉴别
莽 草 毒 素
一、植物分类的方法
1.人为的分类方法: 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用 途,选择1或几个特点作为分类 依据
eg 瑞 典 林 奈 据 雄 蕊的有无、数目: 把 PL 界分为一雄 蕊纲、二雄蕊纲…… 等24纲
生态系统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
综合体。 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 样性等。
(4)景观多样性 (landscape diversity)
一组重复出现的、具有相互影响的 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农业 森林 城市
遗传
物种 生态 景观
遗传多样性---基础
物种多样性---基本单元 生态、景观---具体表现形式
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为人类提供合适的环境,维系着自然界 中的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 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珙桐 喜树 鸽子树
贵 妇 鞋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植物分类学(plant taxonomy): 研究植物类群的分类,探索植物亲缘关系,阐 明植物界自然系统的科学。 任务:鉴别、命名、分类
广义
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基因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球 菌 和 杆 菌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第三节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多数细菌的细胞壁向外分泌一层粘性的薄膜(透 明胶状的多糖类物质),称为荚膜。某些细菌生长到 一定阶段,失水浓缩,形成1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内生 孢子,称为芽孢。芽孢可存活十几年。
繁殖方式以二等分裂方式进行。
初生菌丝体,单核,在生活史
中生活很短时间。
次生菌丝体,细胞二核,在生
活史中生活时间长。
子实体=担子果。
菌盖、菌柄、菌褶。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子实体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担子和担孢子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担子菌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蘑菇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平菇(凤尾菇)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木耳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第三节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①酵母菌(Sccharonmyces) 出芽 体配:2营养细胞配合。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第三节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②青霉属(penicillium) 无性繁殖:在分生孢子梗上产生分生孢子, 呈扫帚状,青绿色。 有性生殖:少数种类形成子囊孢子。 青霉素主要是从点青霉和黄青霉中提取的。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分生孢子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分生孢子
第三节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③麦角菌属 ④虫草属 ⑤盘菌属 ⑥羊肚菌属
植物学植物界基本类群
第三节
植物学(下)复习思考题

“低等植物”部分的思考题1、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包括有哪些?按何特征分为低等与高等植物、孢子与种子植物、维管植物与非维管植物、颈卵器植物?2、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何?植物分类的主要阶层有哪些?3、藻类植物的共性是何?。
4、植物的生殖有哪三种形式?其特点如何?5、何谓“衣藻型”细胞结构?6、石莼的生活史有何特点?7、论述水绵的形态结构及生殖特点8、了解绿藻门常见的代表:衣藻属、团藻属、石莼属、水绵属。
9、试述轮藻与殖绿藻的异同;10、试述硅藻属的细胞结构及生殖特点。
11、简述红藻门色素种类及紫菜生活史的特点12、简述海带生活史特点、色素种类、杆状中心体、孢子体组成特点;13、叙述蓝藻门的原始性特征及代表植物;14、论述藻类植物起源的“三条路线”设想;15、简述菌类的共性及其与藻类的不同;16、简述粘菌的生物学特性;17、真菌门四纲如何区别?18、子囊果有哪三种类型?19、根霉属的生殖有何特点?20、藻状菌纲的代表植物有哪些?,21、“锁状联合”与“钩状体”有何异同?22、子囊菌纲的有性生殖产生什么“孢子”?其主要代表植物有哪些?23、担子菌纲的有性生殖产生什么“孢子”?其常见代表植物有哪些?24、银耳与木耳如何区别?25、伞菌目的担子果外形、菌褶内部构造如何?26、什么是地衣植物?27、从外形上把地衣分成哪几类?从内部结构上又有哪些?28、叙述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主要区别;29、藻类植物的生活史有哪些类型?试举例说明。
解释名词:双名法、同配、异配、卵配、裂殖、合子减数分裂、配子减数分裂、居间减数分裂、孢子体、配子体、孢子与配子、核相交替与世代交替、复大孢子、藻殖段、原植体与原丝体、菌丝体、菌丝组织体、根状菌索、子座、菌核、子实体、钩状体,子囊果、子实层、锁状联合、担子果、双游现象与层出现象、转主寄生“高等植物”部分思考题1 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主要区别;2苔藓植物的特征;3地钱的形态特点,葫芦藓的形态特点;4角苔与苔纲、藓纲的区别特点;5苔藓植物的水陆两栖性(演化上的盲枝);名词:同层地衣,异层地衣,颈卵器,胞芽,蒴帽。
植物界基本类群的特征

植物界基本类群的特征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植物界那些神奇的基本类群呀!先来说说藻类吧!这藻类啊,就像是植物界的小精灵。
它们无处不在,水里、石头上,甚至空气中都可能有它们的身影呢!你想想看,小小的藻类,虽然不起眼,但是它们的生命力那叫一个顽强啊!就好像是一群小小的勇士,在各种环境里努力生存着。
而且藻类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呢,给地球带来了好多氧气呀,没有它们,咱可怎么活哟!再讲讲苔藓,哎呀呀,苔藓那可是特别有趣的存在呢!它们就像是大地的绿色小地毯,软软的,萌萌的。
苔藓一般都长在潮湿的地方,它们虽然小小的,但是也有着自己的倔强呢!你要是不小心踩到它们,它们可能会有点“不开心”哦。
苔藓就像是植物界里的小清新,给世界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绿意。
蕨类植物呢,那可就厉害啦!它们就像是植物里的大力士。
有着大大的叶子,看起来就很威风呢!蕨类植物在远古时代可是很重要的角色呀,想象一下,那时候的蕨类长得高高的,就像一片绿色的森林。
而且蕨类植物还有着特别的繁殖方式,是不是很神奇呀!还有种子植物呀,这可是植物界的大明星呢!它们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就像是坚强的硬汉,比如松树啊,柏树啊,它们挺拔地站立着,给人一种很可靠的感觉。
而被子植物呢,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花朵、果实,让人眼花缭乱。
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花花草草,它们用美丽的外表和香甜的气味吸引着我们。
植物界的这些基本类群,不就像是一个大家庭里的不同成员吗?每个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本领。
藻类默默地奉献着氧气,苔藓给大地带来生机,蕨类展示着古老的魅力,种子植物则用它们的多样让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生活在这个有植物的世界里,真的是太幸运啦!它们给我们提供氧气,美化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所以呀,我们要好好爱护这些植物朋友们,不要随便去破坏它们的家园哦!让我们一起和植物们和谐共处,共同享受这美好的大自然吧!这就是我对植物界基本类群的看法,你们觉得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植物学基础知识

种皮 子叶 胚乳 胚芽 胚根
2. 双子叶无胚乳种子 (菜豆)
胚芽 胚轴
1.双子叶有胚乳种子 (蓖麻)
子叶充当胚乳 的功能
胚根
子叶
种皮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一、种子——种子的结构
种皮 包被着胚和胚乳,属于保护结构。 成熟种子的种皮具有种脐、种孔、种 脊和种阜等结构。
• 同时具备叶片、叶柄和托叶 三部分的叶,称为完全叶; 只具备其中一个或两个部分 的,称为不完全叶
1-叶片 2-叶柄 3-托叶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四、叶——叶的形态描述
( 1 )叶片的形态描述: 叶形、叶尖、叶基、叶 缘 (2)叶序
(3)单叶与复叶
a)鳞叶形 b)钻形叶 c)针形叶 d)心形叶 e)肾形叶 f)扇形叶 g)盾形叶
三、茎——芽的类型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三、茎——分枝的类型
松、杉、 杨等
苹果、葡 萄、李等
丁香、茉莉、 接骨木等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三、茎——茎的变态
三、茎——茎的变态
地上茎的变态类型
• 1 、叶状茎:茎扁平、叶状、呈绿色,能进行 光合作用,叶则退化成鳞片状、针状,甚至缺 失,如昙花、竹节蓼等。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二、根——根的变态
3. 攀援根:一些植 物如常春藤、络 石、薜荔、天南 星科植物,根上 可分泌粘液,有 的具吸盘等。它 们的茎细长柔弱 不能直立,茎上 生出不定根,以 固着于其他支持 物表面而攀援上 升,这种根属于 攀援根。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8 植物的基本类群

石松亚门(Lycophytina)
➢ 多年生草本状,茎圆形或扁形,多二叉分枝,叶多呈鳞片 状,密生于茎上,茎的顶 端常生有由变态叶(孢子叶)组 成的孢子叶球,孢子叶上产生孢子囊,囊内产生孢子。
➢ 共两科两属:石松属、卷柏属。
石松:陆生或附生草本。叶小型,单叶,有中脉,螺旋状或轮 状排列。孢子叶穗圆柱形或不明显,孢子囊单生于叶腋,孢子 囊同型,扁状,1室。孢子为球状四面形,外壁有各式网纹。
立生活,在腹面产生颈卵器和精子器,和苔藓植物相似,但颈 卵器退化(颈部短,颈沟细胞少),精子多鞭毛。
蕨类植物的分类
➢全球蕨类约有12000多种, 多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我 国约有2600余种, 多数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以及台湾等地。
➢蕨类植物分为5个纲,即松叶蕨纲、石松纲、水韭纲、木贼 纲(楔叶纲)、真蕨纲。
任务8 植物的基本类群
• 两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 • 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
植物界、动物界
隐花植物 显花植物
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
低等植物 (无胚植物)
高等植物 (有胚植物)
藻类植物
菌类植物 地衣植物 苔藓植物
蓝藻门 裸藻门 绿藻门 金藻门 甲藻门 红藻门 褐藻门 细菌门 黏菌门 卵菌门 真菌门精子器都是生殖器官,可以进行 有性生殖。地钱雌雄配 子体的上表面,有时出现杯状构造, 叫做孢芽杯,杯内产生粒状孢芽,孢芽落地后萌发 。
藓 纲(Musci)
藓纲的植物体通常直立,多数有类似茎叶的分化, 茎内具有运输功能的中轴,叶状 体的中肋较明 显。
葫芦藓
植物体(配子体)无背腹之分,有茎、叶分化,具 单列细胞构成的假根,叶常具中肋,孢子体结构较 苔类复杂。雌雄同株异枝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和分类

原核藻类(蓝藻门)
原植体植物 无胚植物
藻类植物
非 真核藻类(10个门)
维
低等植物
植
地衣植物
物
管
孢子植物-隐花植物
植
物
界
茎叶体植物 苔藓植物
维
有胚植物 蕨类植物
颈卵器植物
管
有花植物 高等植物
裸子植物
植
雌蕊植物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显花植物
物
PART 01
第一节藻类植物
这里介绍的藻类植物是指一群没有根、茎、叶分化,能够进行光合作 用的低等自养真核植物。但有如下共同特征:
②光合色素 藻类植物的光合色素有三大类:叶绿 素类,包括叶绿素a、b、c、d4种;类 胡萝卜素类,包括5种胡萝卜素和多种 叶黄素;
在红藻、隐藻和甲藻中还含有藻胆素类,藻胆素类与有关蛋白质组 成藻胆蛋白。各门藻类均含叶绿素a和β-胡萝卜素,其他光合色素 在各门中是不一样的,是藻类分门的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6.真核藻类的生活史
生活史, 亦称生活周期,指藻类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生殖和产生 出新一代个体的全过程。根据减数分裂在生活史中发生的不同时期,藻类 植物的生活史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合子减数分裂 又称始端减数分裂。合子萌发时进行减数分裂。 这种类型的生活史具核相 交替,仅有 1种单倍体的藻体;合子或受精卵是生活史中唯一的二倍体时 期。如衣藻属、团藻属、水绵属、轮藻属等许多种类。
由于世代交替过程中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因此世代交替过程中一定 发生核相交替,
7.生境与分布
绝大多数真核藻类均生活于水中,包括淡水、海水、咸淡水等各种水体 中,分布十分广泛。也有的生活于潮湿的土表、岩面、树皮、墙壁等 处。 生于水中的又有浮游、附着、固着和底栖等各种类型。还有的种类可 生于高山积雪上,也有与真菌等生物共生的。
《植物学》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

3.褐藻门
大约1500种。是一群结构复杂的最高级 的大型藻类(如巨藻属可长达400m)。 有丝状体、叶状体等。
细胞壁由纤维素和藻胶组成。 载色体1至多数,所含色素有叶绿素a和c、β胡
萝卜素和叶黄素,叶黄素中的墨角藻黄素含量最大, 故植物体常呈褐色。 贮藏物主要是褐藻淀粉和甘露醇,不少种类细胞 内含有大量碘。
环状、带状、星状、网状等,含有叶绿素、类胡萝 卜素等色素。叶绿体中有造粉核(蛋白核),淀粉 集聚在蛋白核周围。 游动细胞有顶生鞭毛。
细胞壁成分、色素类型、贮藏物质、鞭毛类型等都 与高等植物相同。多数学者认为高等植物与绿藻具 有亲缘关系。
繁殖方式:无性和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
同配生殖:由形状、结构、大小、运动能力等方 面完全相同两个配子结合。
“属名”
“种加词” “定名人”
Ginkgo
biloba L.
双名法的优点:
– 1、统一了全世界所有植物的名称,在 国际上通用,便于科学交流。
– 2、提供了一个亲缘关系的大概,在植 物学名中包括属名。
定距式检索表
平行式检索表
第一节 低等植物
一、藻类植物 二、菌类植物 三、地衣植物
一、藻类植物
少数种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 目前尚未发现行有性生殖的种类。
太湖污染严重暴发蓝藻(水华)
2.绿藻门
植物体有单细胞个体、群体、多细胞丝状 体、叶状体等类型。
绿藻的分布很广,淡水中最多,阴湿地、 岩石、花盆壁、海水中、甚至在高山积雪上 都有分布
盘 藻
植物体为群体的种类
盘藻
团藻
丝状体
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构成。 不同种类细胞内各有一定形态的叶绿体,如杯状、
海带的营养体体长1~2m,由宽大扁平的带片、 细而短的带柄和分枝状的假根组成。
植物系统分类

7.苔藓植物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表现: ⑴配子体的假根,穿入土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⑵植物体表面有一薄层角质层,可减少蒸腾; 耐旱 ⑶雌雄生殖器官皆有一层营养细胞为保护构造; ⑷孢子无鞭毛而有细胞壁,其散布借空气。 ⑸无维管组织,生活于阴湿环境; 离不开水 ⑹受精作用必须依赖于水。 二、 代表植物:1. 苔——地钱 2. 藓——葫芦藓 三、起源问题:1.藻类 2.藻类 3.藻类 苔藓 古代蕨类 苔藓 蕨类 蕨类 叶萍目、水韭亚门蕨类植物的孢子有大小之分。 大孢子囊 大孢子 雌配子体 大孢子叶 孢子叶 小孢子 雄配子体 小孢子囊 小孢子叶 中华卷柏:孢子体 孢子叶球(穗):大、小孢子叶集生于一孢子叶球上 (随机或规律排列) 大孢子囊:大,只有一个孢子母细胞分裂,形成 1~ 4个大孢子; 小孢子囊:小 ,许多孢子母细胞分裂,形成许多 小孢子; 配子体极度简化,在孢子壁内发育: 大孢子壁内形成雌配子体,生颈卵器数个; 小孢子壁内形成雄配子体(1细胞),生精子器 22 受精卵 胚 孢子体
世代交替明显,孢子体世代占优势。
20
受精卵 2n 受精 作用
孢子母细胞2n 减数 分裂 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 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
孢子体2n
n精子
X
卵n
配子体n 孢子n
二、代表植物:
1.裸蕨亚门(松叶蕨亚门)——松叶蕨、梅溪蕨 2.石松亚门——石松、水韭、卷柏 3.楔叶亚门(木贼亚门)——木贼、问荆、节节草 4.真蕨亚门(羽叶亚门)——肾蕨、铁线蕨、桫椤等 5.水韭亚门
不等世代交替
3.裙带菜:不等世代交替;可食用
4.鹿角菜:无世代交替。
5.巨藻
6.海棕榈
14
藻类植物小结:
1.古老的植物类群 2.进化趋势:
第七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分类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
•
植物体形态
•
细胞核构造、细胞壁成分
•
载色体结构与色素种类
•
贮藏物类别
•
鞭毛的有无、着生位置、类型
Reproduction mode and life history
Distribution and representative classification
• 植物体为一列细胞组成的 丝状体,能前、后、左、 右摆动。
• 植物以藻殖段进行繁殖。
• (2) 念珠藻属 Nostoc • 植物体为念珠状丝状
体,外有公共的胶质鞘 包被而成片状。
• 代表: 地木耳(N. commune ) 发菜(N. commune var. ) flagelliforme
异形胞
• 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21 世纪人类最理想的保健食品”。
蓝藻基因工程
蓝藻基因工程的成就 1、已完成了一种单细胞蓝藻(集胞藻6803)基因组的全
序列分析。 2、已有一批外源基因转入蓝藻成功地表达 ( 1 ) 幼虫毒蛋白基因,用于消灭蚊子幼虫;
( 2 ) 解氨酶基因,用于分解杀虫剂六氯化苯,消除农药造成 的环境污染; ( 3 )β-羟丁酸聚合酶基因,பைடு நூலகம்于制造可降解塑料; ( 4 ) 超氧物歧化酶基因,用于生物制药; ( 5 )金属硫蛋白基因,用于处理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或处理工 业废水; ( 6 )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用于制备抗癌药物。
Evolvement status
二、蓝藻门Cyanophyta
• 1. main character • (1)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中央质centroplasm: 原核(拟核) 周质periplasm:无载色体,只有光合 片层,单个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 植物在生物分界中的地位:
• 林奈的两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 • 赫凯的三界系统—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 • 科帕兰的四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始有核界;后
生植物界;后生动物界 • 维德克的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
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 1、藻菌纲:黑根霉 • 2、子囊菌纲: • 酵母菌 • 青霉菌 • 3、担子菌纲: • 蘑菇—伞菌的结构:菌盖、菌褶(侧丝、担
孢子)、菌柄、菌环
• 4、半知菌纲: • 只知道无性生殖阶段,对有性生殖阶段还不
明了。稻瘟病菌、棉花炭疽病菌等病原菌。
三、地衣植物门
• 特征: • 真菌(子囊菌)与藻类(蓝藻、绿藻)的共
当环境适宜时,其原生质体可进行分裂,释 放出幼殖体,形成新植物。
代表植物:
• 1、颤藻 • 2、念珠藻 • 3、鱼腥藻
(二) 眼虫藻门
• 特征: • 1、无细胞壁,故又称裸藻。 • 2、真核生物,胞质中有叶绿体。 • 3、无色体的种类能吞食固体食物,为动
物性营养方式。 • 4、有1-3条鞭毛,能在水中游动。 • 5、植物体为单细胞。
• 类型 :
• 1、球菌。 • 2、杆菌。 • 3、螺旋菌。
代表植物: 1、病原细菌。 2、硝化细菌。 3、根瘤细菌。 4、放线菌 —抗菌素:链霉
素、四环素等。
(二) 粘菌门
• 特征:
• 介于动物与植物之间的一类生物:生活史中有一 段是动物性的,有一段是植物性的。
• 营养体(动物性的): 一团裸露的原生质体,能作 变形虫式运动,吞食固体食物。
新的植物体。 • 4、常生活于水中或阴湿的地方。
• 有藻类、菌类、地衣三大类共11个门。
一、藻类植物
• 特征: • 1、含有各种不同的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 2、生活方式:自养。 • 3、多生活水中。 • 4、植物体的营养细胞能吸收水分、无机盐。
• 约有18,000种。
(一) 蓝藻门
• 特征: • 1、原核生物。 • 2、原生质体分为周质和中央质。 • 3、周质中光合片层,含叶绿素a、藻蓝素。 • 4、中央质中无真正的核(核膜、核仁),只有
染色质。 • 5、细胞外有胞质鞘。 • 6、植物体有 1、细胞分裂。 • 2、丝状体断离。 • 异形胞—丝状体上厚壁的细胞,胞质均匀透
明,大小与营养细胞相同。 • 厚垣孢子—丝状体上比营养细胞大的厚壁的
细胞。 • 藻殖段—丝状体上由异形胞分隔形成的片段 • 3、异形胞和厚垣孢子可在不良环境中生存,
蕨类植物的主要作用
• 1、药用:100余种蕨类植物有药用作用。海 金沙(利尿)
• 2、食用:蕨、紫萁的幼叶。 • 3、指示植物:芒萁为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 • 4、观赏。
• 植物界:
• 一、低等植物 • 1、藻类植物:蓝藻门、眼虫藻门、绿藻门、金藻
门、甲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等7个门。
• 2、菌类植物: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等3个门 • 3、地衣植物门
• 二、高等植物 • 1、苔藓植物门 • 2、蕨类植物门 • 3、裸子植物门 • 4、被子植物门
第一节 低等植物
• 特征: • 1、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 • 2、生殖器官是单细胞的。 • 3、有性生殖的合子,不形成胚而直接萌发成
二、 蕨类植物门
• 特征: •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 • 2、有维管束系统。 • 3、配子体和孢子体都能独立生活,生活史
中孢子体占优势。 • 4、陆生。
• 约有12,000种,可分为石松纲、水韭纲、松 叶蕨纲、木贼纲和真蕨纲等5个纲。
代表植物
• 石松纲: • 卷柏 • 水韭纲:中华水韭 • 松叶蕨纲:松叶兰 • 木贼纲: • 木贼 • 真蕨纲: • 水龙骨 • 满江红
一、 苔藓植物门
• 特征: • 1、植物体—叶状体到茎叶的分化,无真正
的根。 • 2、无维管束的分化。 • 3、生活史中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能离
开配子体独立生活。 • 4、生于阴湿的地方。
• 约有40,000种,可分为苔纲、藓纲。
(一) 苔纲
• 特征: • 植物体为叶状体,有背腹之分,假根为单
细胞表皮细胞突起形成。
• 代表植物: • 地钱
(二) 藓纲
• 特征: • 植物体有茎叶分化,无背腹之分,假根为
多细胞组成。
• 代表植物: • 葫芦藓
苔藓植物的主要作用
• 1、拓荒作用:分泌有机酸,风化岩石。 • 2、水土保持:吸水力强,可达体重的10-25
倍。 • 3、指示植物:有些对有毒气体敏感。 • 4、药用。
•
硅藻—沉积的硅藻土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
• 五、甲藻门:
•
海岸线附近大量繁殖可形成赤潮
• 六、红藻门:
•
紫菜
•
石花菜 (琼胶)
• 七、褐藻门:
•
海带
二、菌类植物
特征:
• 1、不含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2、生活方式:异养。
• 约有9,000种。
(一) 细菌门
• 特征:
• 1、原核生物。 • 2、单细胞。 • 3、无色素,异养。
生植物。 • 形态: • 1、壳状: • 2、叶状: • 3、枝状
壳状地衣
王兆龙2001年 摄于美国罗格斯大学
第二节 高等植物
• 特征: •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例
外)。 • 2、生殖器官是多细胞的。 • 3、有性生殖的受精卵形成胚,再长成新的植
物体。 • 4、陆生。
• 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 物四个门。
(三) 绿藻门
• 特征: • 1、细胞结构与高等植物相似,有核和叶
绿体,色素中富含叶绿素a、叶绿素b,故 呈绿色。 • 2、植物体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 • 3、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 4、常见于淡水中。
• 代表植物: • 1、衣藻 • 2、小球藻 • 3、水绵
其他藻类
• 四、金藻门:
• 生殖孢子(植物性的): 形成纤维素的细胞壁,以 度过不良环境。
(三) 真菌门
• 特征:
• 1、植物体形成菌丝。 • 2、生活方式:寄生、腐生、或兼寄腐生。 • 3、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发达;有性生殖各
式各样。 • 有70,000种。 • 可分为4纲:藻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
、半知菌纲。
各纲代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