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色素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食用色素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食用色素的研究进展

子 蓝 色素 、 蓝 等 ) 靛 。食 用 天 然 色 素 主 要 是 从 动 植 物 细 胞 和 微 生
物 细 胞 中分 离 提 取 而 获 得 , 于 由
系 ,在 红 色 系 中 被 人 们 研 究 较
多 ,应 用 普 遍 的是 红 曲 色 素 , 其 次 为 黄 色 系 和 蓝 色 系 色 素 及 其
Re e r h Pr g e so i l g n sPr d c d b ir ba s a c o r s n Ed b ePime t o u e y M c o il
F r n ain e me t t o
YI Ya u 。 N —h i ZHA0 Cha g x n n — i
它色素。
食 品 工 业 和 医 药 以 及 化 妆 品 等 方 面 。食 用 色 素 分 为 二 大 类 : 食
动植物原料 的获取受到季节 、 气
用合成色素和食用天然色素 。食 用 天 然 色 素 可 以 依 据 色 素 的 色
调颜 色 , 单 的分 为红 色 系( 简 胭 脂 红 、 菜 红 、 曲 色 素 、 椒 红 甜 红 辣 素 与 辣 椒 色 素 、 子 红 色 素 等 ) 栀 、 黄 色 系 ( 色 素 、 黄 、 金 色 黄 姜 郁
在 大色 系类 的食 用 天然 色
收 稿 日期 :0 卜 ( 0 21 ) 1 7
酵方面做 了很多的研究。黄林等 [ 验得出 , 曲霉 J I 红 R在最佳 培 养 基 组 分 下 发 酵 得 到 红 曲 色 素
色 阶可达 到 2 34U m 。液 态 发 0. /L
素 中 ,研 究 进 展 最 快 的 属 红 色
Ke r :mir b a e me t t n d b e p g n ; e e r h pr g e s y wo ds c o ilfr n ai ;e i l i me t r s a c o r s o

有关色素的课题研究报告

有关色素的课题研究报告

有关色素的课题研究报告色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中的有机物质,具有给物体染色或发色的作用。

在生物界中,色素起到了重要的生理功能,如保护、吸光、抗氧化等。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有关色素的研究课题。

一、色素的分类色素可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大类。

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中,如叶绿素、胡萝卜素、脓酮等。

合成色素则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的,如食品添加剂中的黄色5号、红色2号等。

二、色素的合成色素的合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即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

生物合成是指色素在生物体内的合成过程,其中包括光合作用、车酸循环等。

化学合成则是通过人工合成方法合成色素,常用的方法有合成染料和合成颜料。

三、色素的应用色素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色素被用作食品添加剂,用于提高食物的色彩和吸引力。

在纺织工业中,色素起到染色作用,使织物获得丰富多彩的颜色。

此外,色素还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油漆、油墨等行业。

四、色素的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色素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进展。

例如,针对食品添加剂中的合成色素,研究人员开始开发天然食品色素的替代品,以减少化学合成色素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此外,科学家还在研究中发现,某些色素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望用于药物或保健品的开发。

综上所述,色素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有机物质。

它们可以通过生物合成或化学合成的方式产生,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纺织工业以及化妆品工业等领域。

当前的研究课题主要关注于天然食品色素的开发和色素的生物功能研究。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突破,我们相信色素的研究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应用前景。

食品工业中微生物色素的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中微生物色素的研究进展
2 0 1 4 1川

J 『 1 4
第3 5卷 筇 1期
F o o d R e s e a r c h轰 l 》 e e l o p m e n t
交菇磷究筠释
专题 论述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 6 5 2 1 . 2 0 1 4 . 0 1 . 0 3 1
害、 安 全性 高的特点。 利 用微 生物 生产 天然色素 可以解决天然 色素 原料稀 少、 成本 高昂等诸 多问题 , 更有利 于工业化 生产 本文介绍的微生物色素, 有红曲色素 、 栀子 色素 、 类胡萝 l , 素、 黑色素 、 靛蓝等 , 对其特性 、 菌种选 育、 提取 方法等
进 行 了综 述 , 并 对 各 种微 生物 色素 如 何进 行 工 业化 生产 提 出 了建议 。
Ke y wo r d s:mi c r o b i a l p i g me n t ; f o o d s a f e t y;f o o d a d d i t i v e;f o o d i n d u s t r y ;n a t u r a l p i g me n t
食品工业中微生物色素的研究进展
杨双春 , 李春雨 , 潘一
( 辽宁石油化 : r大学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 辽宁 抚顺 1 1 3 0 0 1 )
摘 要: 天然 色素是指从动物和植物 组织及微 生物 ( 培养 ) 中提取 的 色素 , 具有 色泽 自然鲜艳 , 营养价值 高, 无毒 无
L i a o n i n g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Na t u r a l p i g me n t i s e x t r a c t e d f r o m t h e a n i ma l s a n d p l a n t s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n d mi c r o o r g a n i s m c u hi v a t i o n. I t h a s ma n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s u c h a s n a t u r a l b r i g h t c o l o u r a n d l u s t e r,h i g h n ut r i t i o n a l v a l u e,a v i r u l e n t ,h a r ml e s s a ml h i g h s a f e t y . I t i s a g o o d me t h o d t h a t n a t u r a l p i g me nt wa s p r o d u c e d b y mi c r o o r g a n i s m t o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s o f r a w ma t e r i a l s c a r c e a n d h i g h c o s t s .B y t h e wa y,t h i s wa y a l s o c o u l d i n c r e a s e y i e l d o f n a t u r a l p i g me n t .I n t h i s p a p e r ,t h e mi c r o o r g a n i s m p i g me n t ,mo n a s c u s p i g me n t ,g a r d e n i a p i g me n t ,c a r o t e n o i d s ,m e l a n i n,i n d i g o w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a n d s u mm a r i z e d .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mi c r o o r g a n i s m p i g me n t we r e r e v i e we d i n c l u d i n g b r e e d i n g s t r a i ns , e x t r a c t i o n me t h o d, a n d r e c o mme n d a t i o n s o n a v a r i e t y o f t h e mi c r o b i a l p i g r i a l p r o d u c t i o n .

微生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微生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微生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多年来,微生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与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益处。

本文将从抗生素、疫苗、生物染料和基因工程等方面,介绍微生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

一、抗生素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

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种广谱抗生素,由毛霉属真菌产生。

随后,许多种由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相继被人们发现和利用。

例如,链霉菌产生的青霉素、庆大霉素和红霉素及链霉素;放线菌属真菌产生的新霉素、四环霉素和卡那霉素等。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问题逐渐凸显。

细菌通过基因突变或获得抗生素耐药基因而产生耐药性。

为了对抗多药耐药细菌,科学家们通过分析微生物的基因组和转录组,研究微生物产生抗生素的机制及其耐药性基因的传播途径。

这些研究将为开发新的抗生素和抗菌药物提供重要依据。

二、疫苗的应用与研究进展疫苗是一种能够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预防疾病的生物制剂。

微生物在疫苗的开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典型的例子是葡萄球菌和流感病毒等。

目前,科学家们正致力于开发新型疫苗,以对抗新兴和重大传染病。

例如,基于细菌和病毒基因工程技术的亚单位疫苗、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和基因工程载体疫苗等。

微生物学的研究对于新型疫苗的开发和改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生物染料的应用与研究进展生物染料是一种由微生物产生的天然色素,具有多种应用潜力。

传统的染料主要由合成方法获得,但合成染料的制备过程对环境有害且成本较高。

与之相比,生物染料具有天然、环保和可再生等显著优势。

微生物通过代谢产生的色素可用于纺织、食品、化妆品和药物等领域。

例如,青霉素发酵过程中的降解产物可以用作染料;红曲霉(Monascus)菌产生的红曲色素可以用于制备食品添加剂。

研究人员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微生物的染料合成能力,进一步扩大了生物染料的应用范围。

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研究进展

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研究进展

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研究进展摘要:红曲是将红曲菌(Monascusspp.)接种于大米等淀粉类原料并经发酵的传统发酵产品。

我国是红曲的发源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

红曲产品按其用途可分为色曲、功能曲和酿造曲等,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广泛应用,经济价值较高。

本文就红曲霉固态发酵产红曲色素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红曲霉;固态发酵;红曲色素前言红曲霉菌是一种丝状真菌,在发酵过程中可产生以洛伐他汀(Lovastatin)、红曲色素为主的具有降血脂、抗氧化功效的次级代谢产物。

已有研究表明红曲霉菌发酵过程中产生糖化酶、蛋白酶等酶类,将原料中多糖、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降解成人体易于吸收的小分子片段,同时产生新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红曲霉发酵的过程中,产生色素、莫拉克林、γ-氨基丁酸(GABA)等次生代谢物,这些次生代谢物可用于食品着色剂、制作降胆固醇和降压药物,可见红曲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近几年,对红曲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优良菌株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红曲霉属于子囊菌,能产生耐热的子囊孢子,且红曲霉能在缺氧、高酸和高盐浓度下生存。

红曲霉可用于酿酒(黄酒、果酒和药酒)、制作发酵食品(腐乳、酱菜)、食品着色及保健品等。

红曲产品在亚洲地区广为流传,常见的为由大米发酵制成的红曲米,简称红曲,其被当做功能性食品已有数千年历史。

红曲最初被记载于《饮膳正要》,别名为赤曲、丹曲、红米、福曲、红大米、红槽等。

1红曲霉色素食品加工通常会导致食品色泽的变化,因此往往需要色素来改善其不良色泽,但目前对合成色素的研究表明其具有潜在的致癌物和致突变性,且可能导致某些儿童疾病。

因此,天然色素的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

红曲霉色素(Monascus pigments,MP)是红曲霉发酵的次生代谢产物。

红曲霉能合成31种颜色的色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红色素、橙色素和黄色素,它们是苯并呋喃类混合物。

目前红色素中能明确结构式的为红斑胺素、红曲红胺素;橙色为红斑红曲素和红曲红素;黄色为红曲素和安卡红曲黄素。

色素对生物生长和演变的影响

色素对生物生长和演变的影响

色素对生物生长和演变的影响色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可以对生物的生长和演变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自然界中,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也证实了色素在生物领域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色素对生物生长和演变的影响。

一、色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色素在植物生长中具有多种作用。

首先,叶绿素是植物中最重要的色素之一,它能够吸收太阳光能,并将其转化为植物能够利用的能量。

其次,类胡萝卜素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植物不受紫外线和自由基的伤害。

此外,花青素和类黄酮是色素在植物中的两种重要类别,它们能够吸引昆虫和鸟类来吸引传粉,使植物受精和繁殖。

二、色素对动物生长的影响在动物界中,色素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动物的皮肤颜色由于黑色素和红色素的含量不同而有所不同。

黑色素在动物中起到防晒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显著提高动物的适应力和警惕性。

其次,红色素是深海生物的一种重要色素,它能够使深海生物具备更强的生存能力。

例如,深海产的虾类和鱼类都具有强烈的红色素,这使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深海环境。

三、色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微生物在生命系统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色素在微生物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例如,叶绿素在海洋微生物中扮演着重要的催化作用,可以加速海洋中的化学反应。

另外,嗜热菌所含有的卟啉素,可有效地吸收红外线,成为海底温泉中许多生物体存活的原动力。

总之,色素是生物生长和演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具有多重作用。

虽然色素在不同的生物体中可能有不同的作用,但是总体上,色素对于生物的生长和演变都具有独特的作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食品中色素的提取与应用研究

食品中色素的提取与应用研究

食品中色素的提取与应用研究导言:色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食品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对于食品的吸引力和认知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人们对食品色彩的需求,科学家们对食品中的色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食品中色素的提取方法和它们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价值。

一、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天然色素是指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中提取得到的色素,它们具有天然、安全、健康的特点,因此备受青睐。

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浸泡法、溶剂抽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

1.1 浸泡法浸泡法是将植物或动物材料浸泡在适宜的溶剂中,待色素溶解达到一定浓度后,用滤纸或离心机除去固体残渣。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广泛应用于茶叶、蔬菜和水果的色素提取。

1.2 溶剂抽提法溶剂抽提法是利用有机溶剂从植物中提取色素。

首先将植物材料粉碎、浸泡,然后通过萃取、减压浓缩等步骤得到色素。

这种方法适合于提取植物类色素,如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等。

1.3 微生物发酵法微生物发酵法利用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作为色素来源。

通过合理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可得到丰富、稳定的色素。

酶解、电解等方法可用于提取和纯化色素,如豌豆苷酶可用于提取蓝莓中的花青素。

二、食品中色素的应用价值食品中色素的应用不仅能增加食品的美观度和吸引力,还能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度。

除此之外,色素还能起到一些其他的重要作用。

2.1 增加食品识别度色素可以使食品的颜色更加鲜艳、丰富,增加食品的识别度。

比如,用胡萝卜素制作的橙色冰淇淋,给人一种可口的感觉。

2.2 增加食欲色素对人的视觉有着直接的刺激作用,能够激发人们的食欲。

艳丽的色彩能够使人们对食物产生兴趣,进而提高食欲。

2.3 补充营养食品中的色素大多来自植物,如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等。

这些色素本身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能够为人体提供营养和保健作用。

2.4 延长食品保鲜期食品中的色素还可以起到抑菌、抗氧化的作用,能够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生物染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生物染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生物染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生物染料是指从生物体内提取的天然颜料,包括植物、细菌、真菌和昆虫等。

与化学合成染料相比,生物染料具有环保、天然、无毒、可降解等优点,因此在纺织、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近年来,生物染料的研究热度逐渐升温,下面就生物染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做一些介绍。

一、植物染料植物染料常常来源于植物果实、花朵、根茎、叶子等部位,例如大叶女贞提取的紫色染料,龙舌兰叶子中的黄色素等。

植物染料具有天然、环保、微波辐射可促进提取等优点。

研究表明,一些植物染料不仅能染色,还具有抗氧化、抗菌、防晒等功能。

二、微生物染料微生物染料是指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中提取的染料,例如赤芍二苷酸、利福平青霉素等。

微生物染料具有高效、可定制、可抗光变色等特点,但需要解决生长速度和生产成本等问题。

三、昆虫染料昆虫染料常常来源于某些昆虫的体内,例如蟹壳素是从壳蟹中提取的染料。

昆虫染料具有温和、无毒、无异味等特点,但产量有限,价格偏高。

生物染料的应用一、纺织业生物染料因为其环保、天然的特点,得到了纺织业的广泛应用。

生物染料不仅能够染出稳定的颜色,而且使得纺织品光泽度更高、滑爽度更好,并且一些生物染料还具有杀菌、抗氧化等功能。

二、化妆品生物染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行业中。

在彩妆产品颜色方面,大部分采用的是合成染料,但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将天然、生物源染料应用于彩妆产品中。

三、食品生物染料在食品工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食品染色剂可以用于调色和保鲜作用,在一些果汁、西点、糖果等中广泛被应用。

总结生物染料是一种具有重要前景的颜料。

目前的研究表明生物染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瓶颈问题。

未来,生物染料的大规模应用需要在成本、产量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同时也需要更好地解决其稳定性和易性等问题。

微生物学的现代研究进展和应用

微生物学的现代研究进展和应用

微生物學的現代研究進展和應用微生物学是研究微观生命体的学科,它包括单细胞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

近年来,微生物学的现代研究取得了飞跃性进展,关于微生物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相应的微生物学应用也有了广泛的发展。

本文将着重介绍微生物学的现代研究进展和应用。

一、新型病菌分离和诊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发生了大量的改变,为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分布和传播提供了条件。

新型病菌的发现和诊断成为其中一项重要挑战。

基于PCR (聚合酶链反应) 技术和序列比对,医学科学家们对病原体的检测和监控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在近期的 COVID-19 疫情中,精确、快速检测并隔离感染者显得至关重要。

二、微生物交互、环境和进化微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微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既可以是竞争,也可以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通过对微生物间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识别出特殊作用的微生物对我们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微生物的进化和遗传演化,也成为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微生物基因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人类对微生物的进化和适应过程理解更进一步。

三、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基于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链。

例如,乳制品中的酸奶、干酪等;与食品相关的食醋、酱油、啤酒等;生物燃料生产的甲烷、乙醇等。

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在解决能源和食品问题中可谓功不可没。

四、微生物的药物研究和开发微生物药物研究和开发在医学领域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目前的抗菌素中,很多是来源于微生物。

微生物中的生产各种自然物质,其中包括激素、酶、抗生素、菌藻色素等,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随着抗生素抵抗力的日益严重,寻找新的微生物药物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五、微生物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微生物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包括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分离和鉴定、微生物生物修复和防治疾病的应用等。

例如,废气氧化和毒性的降解、污水处理中对细菌群落的研究等,都需要微生物学研究的支持。

微生物色素研究进展

微生物色素研究进展
济价值。目前主要用于实验室研究使用。
三孢布拉霉菌
它属于毛霉目,笋霉科三饱霉属的菌种,生长十
分迅速,生物量高,培养48h每L发酵液可获50g 以上的干菌体。
产色素的能力强,培养5-6d,总胡萝卜素产量在
1g/L 以上,其中 80-90%为β-类胡萝卜素。该菌
是实现工业生产的好菌种。国际上实验室水平已
品包装
液固发酵(液-固发酵)
先用种子罐液体培养种子,代替固体种曲接种,后 用固体培养发酵,简称液─固法,适用于产量大的红 曲厂。它与传统工艺生产不同的是:纯种培养制种; 提高发酵厚度(占地面积少,节省厂房);采用通风
措施和自控设备装置来控制培养品温;利用烘干设备
进行成品干燥等。同时,产品质量比较稳定。这种液 体种子培养法有利于实现机械化,缩短种子培养时间, 质量好,生长繁殖速度快等,提高了红曲质量,同时 有利于科学管理。
色或不呈色,但使培养基呈色,称水溶性色素。
微生物色素是一种次生代谢产物,一般是在菌体
生长后期开始合成,其合成过程可能是在培养基 中缺乏某种营养物质,菌体的生长过程受到限制
时被启动的。
一般是菌体生长繁殖过程中不需要的物质、菌体
失去合成这种物质的能力后照常生长。
微生物色素是由色素基因编码的酶决定的,具有种的 特性。色素合成酶对底物的特异性不高,某一种酶的 催化活动被外界因素或内部因素抑制时,就会产生完 全不同的色泽。
点是地面培养红曲(或竹匾、曲盒培养),工具设备
简陋,代代相传。现在仍应用于小红曲厂家或农村家
庭副业红曲制造,如浙江省义乌、兰溪、金华等地农 村。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液态发酵(液-液发酵)
此法主要用于生产水溶性的红曲红色素,在我国有十多 年的历史。其主要特点是从种子培养到制曲都处于液体环境, 生产的色素发酵期短,色价高,水溶性好,产品收得率也较 高。

卟啉代谢途径高价值产物及其微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卟啉代谢途径高价值产物及其微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卟啉代谢途径高价值产物及其微生物合成研究进展随着对卟啉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价值代谢产物被发现,这些产物不仅在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同时也被广泛运用在环境保护等方面。

本文将就卟啉代谢途径高价值产物及其微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卟啉代谢途径及其产物卟啉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天然生物色素,其在生物体内担任着多种生物学功能。

卟啉代谢途径主要包括:卟吩酸(ALA)路径、THB途径、Shemin途径、Chlorophyll途径等。

卟吩酸通常是作为卟啉合成途径的起始化合物,而后续的合成路径则各有特点和特有的酶促反应。

通过对卟啉代谢途径的研究,我们发现,除了卟啉自身以外,其代谢途径中还存在大量的高价值化合物,下面我们将陆续介绍这些产物和其生物学功能。

1. 卟啉类化合物卟啉类化合物包括各种卟啉类色素,如叶绿素、细菌叶绿素等。

这类化合物在植物、细菌等生物体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细菌叶绿素则可以被用于生物柴油的合成等领域。

2. 卟吩酸类化合物卟吩酸类化合物中,最为重要的是δ-卟吩酸和鞘氨醇卟吩酸。

这些化合物在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鞘氨醇卟吩酸可以被用于白血病治疗,而δ-卟吩酸则可以用于光敏剂、化学试剂等领域。

3. 卟氨酸类化合物卟氨酸类化合物包括多种间系卟胱氨酸和缬氨酸。

这些化合物在免疫、生物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间系卟胱氨酸可以用于体外诊断试剂。

4. 卟啉类代谢产物卟啉类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多种乙酰化卟胺、滴定阴离子等。

这些化合物在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例如滴定阴离子可以被用于环境中的卟啉类有机污染物检测。

二、微生物合成卟啉代谢产物微生物在卟啉代谢途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利用微生物合成卟啉代谢产物可以实现代谢途径的定向调控和高效产物合成。

下面将介绍最新的微生物合成卟啉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1. 合成δ-卟吩酸的微生物株最近的研究表明,一些细菌能够高效地合成δ-卟吩酸。

微生物色素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微生物色素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微生物色素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微生物色素之所以被广泛关注和研究,是因为它们能够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医学领域做出巨大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微生物色素的合成与应用研究,为你揭开微生物色素背后的神秘面纱。

一、微生物色素的概述微生物色素是生物合成的,其在微生物中扮演着重要的生理和生态角色。

微生物色素的种类繁多,常见的微生物色素包括类胡萝卜素、葫芦巴黄素、葡萄糖胞外多糖、蝇虎素、吗啉红素、金黄色素等。

这些微生物色素种类不同,在化学结构、发色性质及生物活性等方面均存在巨大的差异,而它们的合成路径也是各自不同的。

二、微生物色素的合成微生物色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十分复杂,包括途经多个关键酶催化的反应步骤,其中包括多种化学反应,例如羟基化反应、羧化反应、烷基化反应等。

通过这些反应,微生物色素的原料化合物被合成为色素。

目前,人们研究了多种微生物色素的合成途径,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类胡萝卜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的胡萝卜素,它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和保健作用。

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包括三个主要的反应阶段:脂肪酸合成阶段、异戊二烯合成阶段和类胡萝卜素合成阶段。

在类胡萝卜素合成阶段,类胡萝卜素结构由8个异戊二烯单元(IPP)和3个二异戊烯单元(DMAPP)合成而成,具体的反应路线如下图所示:通过实践证明,微生物色素生物合成途径的探索不仅有助于解释微生物色素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也可以为合成新的类胡萝卜素类天然产物的生产提供参考。

三、微生物色素的应用由于微生物色素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生态功能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的保健功能,因此这些生物素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而这也为微生物色素在生产和应用层面上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目前,微生物色素在光伏材料、荧光染料、生物传感、医疗诊断和治疗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金色素就广泛应用于化妆品、纺织品染色等领域;氨基芘则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光污染监测、荧光染料、高效传感器等方面。

微生物学中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微生物学中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微生物学中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微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微生物特性、生态、代谢等方面的学科。

它涵盖了从单细胞的细菌,到病毒和真菌等各种微生物。

微生物学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科学、环境保护等领域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学领域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也在不断涌现。

一、基因编辑技术随着CRISPR-Cas9技术的出现,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拓宽。

CRISPR-Cas9技术是利用CRISPR序列和Cas9蛋白质从基因组中精确地切割特定的DNA序列。

这一技术的出现使得基因组编辑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为微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手段。

二、人工合成微生物人工合成微生物是通过利用合成生物学和基因编辑技术创建仅存在于实验室中的微生物,比如创建“双倍光氧化细菌(double-decker)”,它具备两个复杂的生物产物(叶绿素和唑啉类色素)生产途径。

这种技术的应用有望推动微生物学领域的发展。

三、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是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学行为和微生物对生态体系中其他生物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通过应用生态学原理研究微生物生态系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并预测环境中的生物群落变化。

四、抗微生物药物的发现随着抗微生物药物的不断滥用,微生物对这些药物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断有新的抗微生物药物被开发出来。

例如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能够很快地找到具有新的抗微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五、微生物在食品科技中的应用微生物在食品科技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利用水生微生物制造的藻类健康饮品,利用发酵技术生产的酸奶等等。

微生物学对现代化食品生产的福利是无可持疑的。

总之,微生物学作为一个庞大而重要的学科,其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有多个方向,比如基因编辑技术、人工合成微生物、微生物生态学、抗微生物药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在食品科技中的应用。

这些进展为人们探索微生物世界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未来的微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黑色素形成机理、生物学功能和应用开发的研究进展

黑色素形成机理、生物学功能和应用开发的研究进展

生物资源2020,42(6 ):652〜659Biotic Resources综述DOI : 10. 14188/j. ajsh. 2020. 06. 006黑色素形成机理、生物学功能和应用开发的研究进展陈海雁,陈向东,俞黎挪(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院,湖北武汉430000)摘要:黑色素(melanin)是一类化学结构极其复杂、非均质的酚类或吲哚类物质聚合体,是自然界中M为丰富的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根据合成途径和中间代谢产物的不同,黑色素主要可分为为真黑索(eumelanin)、棕黑 素(pheomelanin)、异黑色素(allomelanin)三大类。

其中异黑色素又包括脓黑素(pyomelanin)、1, 8 _二轻基萘(dihydroxyna丨Aalene,DHM)黑色素等基于黑色素的生化功能,它们在1:业、医药、农业中都有广泛用途,是重要的生物资源.木文主要介绍天然黑色素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中的合成途径、生物学功能以及有潜力的获取方法和应用前景关键词:黑色素;合成途径;酪氨酸酶;提取;应用中图分类号:Q939.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491(2020)06-0652-08B iosynthesis,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m elaninCHEN Haiyan , CHEN Xiangdong" , YU Lishan(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00, Hubei, China)Abstract :M elanin is a kind of phenol or indole polymers which is heterogeneous with extremely complex chemical structure . It is the most abundant natural pigment and widely exists in various anim als, plants and microorganisms. The main types of melanin are eum elanin, pheom elanin and allomelanin. A m ong them, allomelanin includes pyomelanin and 1,8-dihydroxynaphthalene (D H N) melanin. Based on the biochemical function, melanin is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medi cine and agriculture as im portant biological resourc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biosynthesivS and biological function of ncitural melanin in anim als, plants and m icroorganism s as well as the potential acquisition m ethods and applications.Key w ord s:m elanin;biosynthesis;tyrosinase;extraction;application〇引言黑色素(m elanin)是一类化学结构极其复杂、非 均质的酚类或吲哚类物质聚合体,是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

微生物对食品中的色素生成和降解

微生物对食品中的色素生成和降解

微生物对食品中的色素生成和降解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中的色素生成和降解过程备受关注。

微生物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们不仅可以参与食品色素的生成,还能促进色素的降解。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食品中色素生成和降解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一、微生物参与食品色素的生成食品中的色素生成可以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实现。

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会产生各种代谢产物,其中包含着具有色素特性的化合物。

以下是微生物参与食品色素生成的几个典型例子:1. 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产生的色素在食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会产生一些特殊的色素。

比如,在红曲米酒的酿造过程中,红曲霉菌的生长会释放出红曲色素,使得米酒呈现出红色。

此外,乳酸菌的代谢过程也会产生一些色素,为酸奶等乳制品赋予了丰富的颜色。

2. 微生物产生的色素添加剂为了提高食品的色彩和吸引力,食品生产企业常常使用微生物合成的色素添加剂。

比如,番茄红色素是由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可以用于某些饮料和食品中作为天然色素。

二、微生物促进食品色素的降解除了参与食品色素的生成外,微生物还可以促进食品色素的降解,从而影响食品的色彩稳定性。

以下是微生物促进色素降解的几个典型例子:1. 微生物代谢酶的作用微生物代谢酶能够降解一些食品中的色素,使其失去颜色。

比如,一些细菌和真菌中的酪氨酸酶可以将酪氨酸降解为一氧化碳和氨基酸,从而降解一些色素。

2. 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作用微生物生长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代谢产物也能够影响食品中色素的稳定性。

比如,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乙醇、酸菌发酵产生的酸等能够改变食品中色素分子的结构,从而降解色素。

三、微生物对食品色素生成和降解的影响微生物在食品中色素生成和降解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食品的质量、色彩、营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1. 质量和安全性微生物生成的色素可能会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一些食品中的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可能具有毒性,对人体健康有害。

微生物合成生物色素的机制与应用

微生物合成生物色素的机制与应用

微生物合成生物色素的机制与应用生物色素是一种天然有机颜料,通常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

与化学合成颜料相比,生物色素具有环保、生物降解性、发色亮丽且不易脱落等优点,并因此成为各个领域的研究热点。

微生物合成生物色素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合成技术,本文将会探讨微生物合成生物色素的机制与应用。

一、微生物合成生物色素的机制微生物合成生物色素的机制是利用微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合成生物色素。

微生物体内有许多代谢途径,例如菌体内的五碳糖合成途径、异戊烷代谢途径和叶酸合成途径等,这些途径中的酶可将微生物体内的产物转化为生物色素。

其中最常见的生物色素合成方式是酵母菌在细胞内合成的呈现鲜艳红色的胡萝卜素(Carotenoids)。

这种酶催化的反应中,酵母菌体内的异戊烷代谢途径会转化为蕃茄红素(Lycopene),而随后再深度氧化才能生成β-胡萝卜素(β-Carotene)等生物色素。

除了酵母菌以外,其他微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也可以生成生物色素,例如生物荧光素的合成就来自于细菌体内,这种生物色素的合成需要靠一个叫做荧光素酶的酶来催化,而荧光素酶可帮助原生质体从氧气当中提取高能荧光素分子,再通过化学反应,将荧光素分子转化为蓝色、绿色或红色的生物荧光素。

二、微生物合成生物色素的应用微生物合成生物色素的应用非常广泛,许多工业领域都在使用这种技术。

以下是几个微生物合成生物色素的应用例子。

1. 食品颜料食品添加剂是微生物合成生物色素的最大用途之一。

与化工颜料相比,生物色素通常具有无毒、易于降解、环保的优点。

合成的微生物色素可以让食品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既美观又安全。

例如:蕃茄红素可作为一种食品红色素,而β-胡萝卜素则可作为一种食品黄色素。

同时,蓝藻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颜料中。

2. 医学领域微生物合成生物色素被广泛用于医学领域,例如诊疗、预防疾病等。

许多生物荧光素的合成工艺被用于生物学研究,这些生物荧光素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来观察细胞的活动。

色素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及其新进展

色素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及其新进展

色素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及其新进展色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色化合物,其种类繁多,包括植物色素、动物色素、微生物色素等。

色素不仅为生物提供了独特的颜色和美感,还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发挥巨大作用。

一、色素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1、植物色素植物色素是植物体中的主要色素类别,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

叶绿素是绿色植物叶片的主要色素,其可以吸收太阳光提供能量,参与光合作用。

而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则可以帮助植物进行光保护和花色调控。

此外,植物色素还可以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中。

如类胡萝卜素被广泛应用于营养保健品和防晒化妆品中,花青素则作为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中。

2、动物色素动物色素包括黑色素、类红色素、黄色素等。

其中,黑色素是皮肤和眼中的主要色素,参与皮肤色泽调控、眼球光学调节等生理功能。

此外,黑色素还是生物防护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抵御紫外线的损伤。

类红色素和黄色素主要存在于昆虫、节肢动物等生物中,参与生物色彩保护、性选择、捕食等行为。

3、微生物色素微生物色素是微生物体内的色素类别,包括类蓝素、类胡萝卜素、类黏菌素等。

这些色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类蓝素可以帮助治疗心血管疾病和抑制细菌生长,类胡萝卜素可以用于生物染料和食品保鲜等,类黏菌素则被用于抗菌、抗肿瘤等方面。

二、色素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及新进展1、黑色素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黑色素是皮肤和眼中的主要色素,其含量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黑色素在癌症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靶向黑色素实现癌细胞的选择性杀死。

目前,已有一些黑色素针对性的抗肿瘤药物被开发出来,并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2、花青素在抗氧化和预防疾病中的应用花青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类天然色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近年来,研究发现花青素还能够预防老年痴呆症、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且具有较好的生物学安全性。

这些研究成果为花青素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色素分子的吸收光谱特性

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色素分子的吸收光谱特性

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色素分子的吸收光谱特性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些细菌以及藻类等光合微生物所进行的一种重要生理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这些生物能够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为了完成光合作用,植物细胞中含有多种不同的色素分子,这些色素分子在吸收光子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色素分子是一类具有吸收特定波长光子能力的有机分子,它们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是光合作用中能量转移的关键。

不同种类的色素分子具有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子的特性,这种吸收光谱的特性对于生物体的光合作用过程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植物细胞中最主要的色素分子是叶绿素,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叶绿素分子结构特殊,其分子中含有具有吸收光子能力的镁离子和一系列的π共轭双键。

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叶绿素分子能够吸收波长为400-700纳米的可见光,同时在吸收光子后发生共轭双键结构的变化,从而将光能转化为生化能量。

除了叶绿素之外,植物细胞中还含有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等其他种类的色素分子,它们也在光合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色素分子多以脂溶性的形式存在于叶绿体的膜中,它们能够吸收叶绿素无法吸收的特定波长的光子,从而扩大了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范围,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

为了,科研人员们通常会使用吸收光谱技术进行分析。

吸收光谱是一种能够测量样品吸收光能的技术,通过记录样品在不同波长光照下的吸收情况,可以得到色素分子的吸收光谱曲线。

通过分析吸收光谱曲线,科研人员可以了解色素分子在不同波长光子下的吸收能力,从而揭示其吸收光谱特性。

在研究中,科研人员需要首先准备好待测样品,通常会使用纯化的色素分子或者提取自植物细胞中的色素来进行吸收光谱的测量。

在进行实验时,科研人员会将待测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并在分光光度计或者分光光度计等设备上进行吸收光谱的测量。

通过连续记录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数值,最终可以得到色素分子的吸收光谱曲线。

通过对色素分子的吸收光谱曲线进行分析,科研人员可以得到色素分子在不同波长下的吸收峰位、吸收强度以及吸收带宽等信息。

细菌的色素实验报告

细菌的色素实验报告

细菌的色素实验报告细菌的色素实验报告引言:细菌是微生物界中最为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它们以其微小的身躯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

然而,细菌的多样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细菌色素的特性及其可能的应用价值,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进一步了解细菌的多样性和生物学特性。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培养基、试管、移液管、显微镜等。

首先,我们从实验室中提供的细菌菌种中选取了数种不同类型的细菌,分别进行培养。

接着,将细菌培养液分别加入不同的培养基中,以观察其生长情况。

随后,我们使用显微镜对培养好的细菌样本进行观察,并记录下其形态特征和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观察到不同细菌菌种在不同培养基上呈现出了明显的色素变化。

其中,某些细菌在特定培养基中呈现出红色、绿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

这些色素的产生可能与细菌的生物代谢过程中的产物有关。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还发现不同细菌的形态特征存在差异,有的呈球状,有的呈杆状,这也与其色素的产生有一定的关联。

讨论与分析:细菌色素的产生是细菌生物学特性的一部分,其产生的机制与细菌的代谢过程密切相关。

在特定的生长环境中,细菌通过代谢产生的物质可能会与培养基中的成分发生反应,从而导致颜色的变化。

这种色素的产生可能与细菌的营养需求、氧气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因此,通过观察细菌的色素变化,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生长环境和代谢特性。

细菌色素的应用潜力也是本次实验的一个重要方面。

色素在生物学、医学、食品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细菌色素可以用于生物染料的制备,如细菌产生的红色色素可以用于染色实验中。

此外,在食品工业中,细菌色素也可以用于食品的着色,为食品增添美观和吸引力。

此外,细菌色素还可以作为生物传感器的标记物,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污染物质等。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细菌色素的产生和变化,并对其应用潜力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细菌色素的产生与细菌的代谢过程密切相关,通过观察细菌的色素变化,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点:溶剂比较便宜,设备简单,操作简单易行, 提取率较高。
缺点:提取的产品质量较差,纯度较低,有异味 或溶剂残留,影响产品的应用范围。
3、碱提取法
碱提法主要是应用碱对多种生物物质的影响作用,
其提取效率虽不如有机溶剂提取率高,但从经济 角度和安全性考虑仍有应用价值。
4、酸提取法
用酸法提取微生物天然色素也是一种比较 常用的方法,提取效果也比较好。
微生物发酵法
3 β-类胡萝卜素的生产菌
克拉克须霉菌 三孢布拉霉 红酵母
克拉克须霉菌
该菌通过诱变比较容易获得 β-类胡萝卜素生物合 成途径不同阶段的酶缺失突变株,因此是研究β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基因表达、代谢调控等方面 的好材料。
但是此菌种的产量低,培养72h的生物量仅为45g/L, β-类胡萝卜素产量仅为2.6mg/L,没有经 济价值。目前主要用于实验室研究使用。
四、微生物色素的发展趋势
利用遗传育种技术对野生菌株进行改造,选育适合工 业发酵的高产量菌株。正在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把在 食品和医药上有价值的微生物色素基因组,转移到已 证明对人类无毒害,要求培养条件价廉,色素提取技 术简便的实验菌株中, 以解决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 要问题。
五、天然色素提取方法
400倍稀释的红曲色素的溶液中,添加100mg/kg抗坏血酸、 亚硫酸钠或过氧化氢,经48小时,其溶液的颜色仍和最初颜 色相同,没有变化。 ❖ 着色性好:红曲色素对蛋白质或含蛋白质较高的原料的着色性 很好。这些原料一经着色后再用水洗也很难洗去。 ❖ 安全性好
红曲色素的安全性很好。动物试验表明,食用红曲色素制 作的食物均未发现任何急性、慢性中毒现象。
β-类胡萝卜素的应用——化妆品领域
在口红、胭脂等化妆品中添加β-类胡萝卜素色泽 丰满自然 ,又能保护皮肤起抗氧化作用。
2 β-类胡萝卜素的生产
从植物中提取:受原料含量、气候、产地和运输 等条件限制,且工艺复杂,难以大量生产,产品 着色力差。
化学合成法:技术复杂,而且由于人们对化学合 成品的警惕性的提高,其产品售价远不如天然品 的高。
3 红曲色素的应用
红曲色素由于具有许多天然色素的优 点,在食品加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主要应用于肉制品、面制品以及饮料 和调味料的着色。
4 红曲生产工艺
❖传统固-固发酵 ❖液态发酵(液-液发酵) ❖液固发酵(液-固发酵)
传统固-固发酵
传统工艺适合小型或家庭作坊式生产红曲。其主要特 点是地面培养红曲(或竹匾、曲盒培养),工具设备 简陋,代代相传。现在仍应用于小红曲厂家或农村家 庭副业红曲制造,如浙江省义乌、兰溪、金华等地农 村。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6、微波萃取法
微波萃取是在密闭容器中用微波加热样品及有机溶剂,将 待测物质组分从样品基体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方法,其能在 短时间内完成多种样品组分的萃取,溶剂用量少,结果重 现性好。
微波萃取克服了超临界萃取和溶剂萃取方法的缺陷, 既降 低了操作费用,又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表现出良好的发 展前景和巨大的应用潜力。
β-类胡萝卜素的应用—医药领域
用于维生素A缺乏症和光敏感患者的治疗。 天然β-类胡萝卜素在防癌抗癌方面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
有明显作用。是极好的抗氧化剂,在人体内起到清除自由 基的作用 ,提高人的免疫功能,并起到预防癌变、防止 肿瘤转移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作为维生素A的前体,用于治疗 由于缺乏维生素 引起的 各种疾病 ,如上皮细胞角质化 、皮肤干燥 、表皮组织改变 而受到病菌侵袭、胃肠粘膜表皮受损引起的腹泻、泪腺分 泌障碍引起的干眼病、夜盲症等。
O
O
NH
Me OO
COC5 H11 Me
O
O
NH
Me
O
COC7H15
Me
O O
O Me O
COC5 H11
Me
O
O O
MeO
红曲色素的基本特点(一)
❖对碱度稳定 当酸碱度极度上升时,它的水溶液颜色才会发生变色,
乙醇溶液在酸碱度pH11时仍保持稳定的红色。 ❖耐热性好
在一般的加工温度下其颜色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在酸碱 度为中性范围内加热菌体 生长后期开始合成,其合成过程可能是在培养基 中缺乏某种营养物质,菌体的生长过程受到限制 时被启动的。
一般是菌体生长繁殖过程中不需要的物质、菌体 失去合成这种物质的能力后照常生长。
微生物色素是由色素基因编码的酶决定的,具有种的 特性。色素合成酶对底物的特异性不高,某一种酶的 催化活动被外界因素或内部因素抑制时,就会产生完 全不同的色泽。
(一)红曲色素
红曲色素是红曲霉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 系列色素的总称,它是世界上目前唯一一 种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食用色素。红曲色 素在红曲霉所产生的代谢产物中研究最早、 研究最多,长期以来作为食品着色剂使用。 与已知的其它天然色素相比,它有很多优 点。
1 红曲色素的种类
红曲色素已被确定出化学结构且广为人知的有6种, 可分为3类,即红色素Monascorubramine与 Rubropunctamine、橙色素Monascorubin与 Rubropunctatin及黄色素Ankaflavin与 Monascin,它们是属于Azaphilones类的真菌 代谢物,构造极为类似(见表1)。
酸法提取需要消耗大量的酸,提取废 液对 环境污染比较大,且如果pH值调节不好会 对色素的结构及稳定性产生影响。
5、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 一种新型物质分离、精制技术。它兼备有气体低 粘度、高扩散和流体的高密度、大溶解度两方面 的特点。
由于超临界CO2,提取工艺简单,能耗低,萃取 剂便宜,提取的产品具有纯度高,溶剂残留少, 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日本广井忠夫等认为还有5-6种色素成分存在于 红曲色素中。
表1 红曲色素的种类
色素种类
红曲玉红素
Monascorubrin
色素颜色 橙色
分子式 C23H26O5
红斑红曲素
Rubropunctatin
红曲玉红胺
Monascorubramin e
红斑红曲胺
Rubropunctamine
橙色 红色 红色
液态发酵(液-液发酵)
此法主要用于生产水溶性的红曲红色素,在我国有十多年 的历史。其主要特点是从种子培养到制曲都处于液体环境, 生产的色素发酵期短,色价高,水溶性好,产品收得率也较 高。
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平板与斜面培养(7-8天)→ 种子液培养(24-26小时) → 一级种子罐培养(7-8小时)→ 二级种子罐培养(7-8 小时)→ 发酵罐发酵(70-75小时)→ 板框压滤 浸泡滤渣 (用70%-80%酒精浸泡搅拌约28-36小时)→ 再次压滤 真空浓缩(回收酒精)→ 喷雾干燥成粉状红曲红→ 成品包 装
培养基成分对色素产生影响很大,不仅包括培养基的 性质,而且还有培养时间,尤其是培养基的pH对色素 的性质和强度有显著的影响。因此,不同种类的菌株 可能需要不同的适合于产色素的培养基。
二、微生物色素的应用
食品工业中:天然色素 纺织工业中:织物的染色
三、微生物色素的优势
食用天然色素: 基本是植物色素,主要是从植物组织中提取 极少是动物和微生物色素
红酵母
采用红酵母生产β-类胡萝卜素,虽然其色素生产 水平目前较三抱布拉霉菌低许多,但红酵母具有 营养要求简单、培养周期短、菌体可综合利用、 发酵过程易于工业化等特点,所以具有很高的应 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水提法 有机溶剂提取法 碱提取法 酸提取法 超临界CO2萃取法 微波萃取法
1、水提法
水提法是最早采用的一种提取方法。该方法所需 要的设备比较简单,比较容易操作。
效率比较低,时间长,目前很少单独采用,而是 与其他方法如微波、超声波等结合使用。
2、有机溶剂萃取法
是目前微生物色素提取最常用的方法。常用溶剂 有甲醇、乙醇、丙酮、石油醚等。
(二)β-类胡萝卜素
β -胡萝 卜素是 多种胡萝 卜素中的一种,是维生 素 的前体,也称维生素原,它的稀溶液呈橙黄色 至黄色。
β -胡萝卜 素广泛存在于植物、藻类和真菌中,但 动物和人体内不能合成胡萝卜素,必须从外界摄 取。
1 β-类胡萝卜素的应用——食品领域
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强化剂,主要用作色素和营养 强化剂。
微生物色素研究进展
一、微生物色素概述
微生物色素有红、橙、黄、绿、青、 蓝、紫、褐、 黑色,还有介于它们之间的各种颜色。
这些色素有在细胞内的,有在细胞外的;有自身 合成的,有转化培养基中的某些成份而形成的。
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①菌苔本身呈色而不 渗入培养基,称为非水溶性色素。②菌苔本身呈 色或不呈色,但使培养基呈色,称水溶性色素。
红曲色素对日常光线是比较稳定的,乙醇溶液对紫外线 相当稳定。在太阳光强烈直射下则色泽减弱。
2 红曲色素的基本特点(二)
❖ 不受金属离子的影响 在1000倍稀释的红曲色素的溶液中加入0.01mol钙离子、
镁离子、铜离子,经48小时以后,其红曲色素的残存率均达 97%以上。 ❖ 不受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影响
液固发酵(液-固发酵)
先用种子罐液体培养种子,代替固体种曲接种,后 用固体培养发酵,简称液─固法,适用于产量大的红 曲厂。它与传统工艺生产不同的是:纯种培养制种; 提高发酵厚度(占地面积少,节省厂房);采用通风 措施和自控设备装置来控制培养品温;利用烘干设备 进行成品干燥等。同时,产品质量比较稳定。这种液 体种子培养法有利于实现机械化,缩短种子培养时间, 质量好,生长繁殖速度快等,提高了红曲质量,同时 有利于科学管理。
植物色素缺点:产生天然色素的许多植物都是热带植物,原 料来源不易保证。有人提出采用植物细胞的培养技术,可从 根本上解决原料的供给,产出质量稳定的产品。但目前这种 方法在经济上造价较高,仍行不通。另一方面用细胞培养技 术生产天然色素还有许多技术问题尚未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