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类招生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合集下载

高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实践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实践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实践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实践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

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是指高校根据不同专业领域的需求和学生个体的特点,对获得同一类别学位的学生实行不同的培养方案,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专业化、个性化的培养。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高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专业设置不合理一些高校在进行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时,专业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学生的培养方案不够个性化。

一些传统的专业设置过于固化,没有及时跟进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使得学生的培养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

2. 师资力量不足由于大类招生分类培养需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目前一些高校的师资力量并不足以支撑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实施,导致无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教学。

3. 学生分层管理困难大类招生分类培养要求对学生进行分层管理,但在实践中,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导致学生分层管理存在难度。

即使学校有了相应的培养方案,也很难做到对每位学生都进行精准的分层管理。

二、对策建议1. 科学规划专业设置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科学规划专业设置,确保专业体系与社会需求相符合。

高校还应该关注学生个人的特长和兴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在专业设置上,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专业的设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培养需求。

2. 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入高校应该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入,招聘更多有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的教师,为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提供更充足的师资力量支持。

高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培训、激励政策等,鼓励教师参与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工作,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3. 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针对学生分层管理困难的问题,高校可以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提供学生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每位学生进行全面的个性化培养。

高校招生录取业务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的思路、对策探讨

高校招生录取业务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的思路、对策探讨

高校招生录取业务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的思路、对策探讨一、问题分析1.1 大量报考人数导致的招生压力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导致招生压力加大。

大量报考人数与高校的招生计划不匹配,使得高校在录取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1.2 招生录取流程的繁琐和低效当前的招生录取流程存在着繁琐和低效的问题。

从报名、考试、评卷到录取,整个流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而且容易出现错误和漏洞,影响招生录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3 多元化招生录取方式带来的管理难题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招生录取方式也日益多元化。

除了统一的高考录取,还涌现出了自主招生、特殊招生和艺术招生等多种录取途径。

这多样化的招生录取方式给高校带来了管理难题,如何科学、公平、高效地进行多样化招生录取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严峻问题。

二、发展思路2.1 加强生源宣传工作针对大量报考人数导致的招生压力问题,高校应加强生源宣传工作,提高高校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有意愿和条件的学生报考,从而减轻招生压力。

2.2 优化招生录取流程为了解决招生录取流程繁琐和低效的问题,高校可以引入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在线报名、电子评卷和自动化录取,提高招生录取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2.3 完善多元化招生录取管理机制对于多元化招生录取方式带来的管理难题,高校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各个招生渠道的监管和评估,确保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和公正。

三、对策探讨3.1 强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为了缓解大量报考人数导致的招生压力,教育部门应加大对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力度,通过建设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学科,提高高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吸引更多有潜力的学生报考。

3.2 推进招生录取流程的现代化改革为了解决招生录取流程繁琐和低效的问题,高校应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招生录取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革,提高招生录取工作的速度和准确性。

3.3 建立多元化招生录取的评估机制为了保证多元化招生录取的公平和公正,教育部门应建立多元化招生录取的评估机制,通过定期评估和监督,确保各个招生渠道的公平性和质量。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运行机制的困境和对策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运行机制的困境和对策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

实践案例
以某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该校采取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运行机制, 但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该校采取了以下对策:
1、调整学科设置:该校加强了工商管理大类中各个学科的建设,确保每个学 科都有充足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同时,该校还鼓励跨学科交流与合作,增 设了一些跨学科课程,如“工商管理与其他领域的结合”等。
2、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该校针对不同学科方向制定了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如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加强了财务分析、投资理财等方面的实践教学;对 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加强了市场调查、营销策划等方面的实践教学。同时, 该校还推行导师制,每位学生都有一位导师为其提供学习和职业规划方面的指 导。
3、加强校企合作:该校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如共同制定人 才培养方案、提供实习机会等。通过校企合作,该校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和企业 对人才的要求,从而不断优化教学计划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针对不同学科方向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充分 发挥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 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 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通过校企合作,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和企业对 人才的要求,从而调整教学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课程建设。 设置多样化的通识课程,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以满足 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其次,推行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选修不同院系的课 程,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再次, 开展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如学术论坛、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对于越来越多人来说变得日益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招生工作承载着培养国家人才和满足社会需求的重任。

然而,在招生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改进。

首先,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

由于高等教育资源有限,每年申请入学的学生数量远远超过可录取的名额。

因此,在此背景下,高校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导致一些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例如,一些高校可能会夸大自身实力或虚报录取标准以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另外一些户籍制度差异引起了公平性的争议等。

其次,在选拔合适学生方面还存在困难。

传统上,招生会主要侧重考试成绩与文化课程相关指标以评判学生是否具有入学资格。

然而,这种单一评价方式容易导致某些优秀学生在录取过程中被漏掉。

就业市场的变化要求学生具备更全面的素质,既包括专业知识,也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传统的招生方式可能无法充分考量这些综合素质。

最后,信息不对称问题亟待改进。

在招生工作中,有关学校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一方面,高校在宣传自身优势时往往强调其成功案例和出色的校友资源,而在问题与不足方面则往往保持沉默;另一方面,学生对于高校情况和专业选择了解不够充分。

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学生难以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改进措施从以上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关招生工作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体系的公平性和适应性,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 完善评价体系:应该设计多维度评价标准来选拔入学者。

除了考试成绩外,还应注重学生实践经验、个人发展潜力、创新能力等因素。

同时鼓励学生在面试、笔试等方式中展示自己的优势并充分发挥。

2. 提高信息透明度:高校应该提供更全面、真实和及时的信息。

不仅要宣传自身的优点,也要坦诚面对存在的问题。

同时,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网站或其他渠道来为学生提供中立第三方意见,以帮助他们做出合适的选择。

我国高校大类招生的困局与解困

我国高校大类招生的困局与解困
我国高校大类招生的困局与解困
目录
01 一、高校大类招生的 困局
03 三、总结
02
二、高校大类招生的 解困策略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大类招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在实际操 作中,我国高校大类招生面临着诸多困局。本次演示将分析这些困局及产生的 原因,并提出解困的建议,以期为我国高校大类招生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3、加强学生选择专业的指导
为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专业选择指导体系。具体而言, 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帮助他们了解各个专业的特点、培养方 案、就业前景等信息。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邀请行 业专家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理性选择专业,避免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展望未来,我国高校大类招生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 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应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和教育资源分配方式, 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我们还应积极借鉴国 际先进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高校大类招生制度的不断完善和 发展。

谢谢观看
高校大类招生虽然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但在实际填报专业时,学生往往会 受到各种限制。例如,某些“热门”专业名额有限,学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兴 趣,选择其他专业。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受到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被迫 选择不喜欢的专业。
3、教育资源的分配
实施高校大类招生后,由于学生选择面扩大,导致某些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教 学资源紧张。而一些“冷门”专业则出现资源过剩的现象,造成教育资源的浪 费。此外,高校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大类招生所面临困 境的复杂性。
此外,政府也需要发挥其监管和调控作用,为高校大类招生提供相应的政策支 持。例如,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鼓励高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教 学质量。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文件,规范高校大类招生的实 施细则,确保其科学、有序地推进。

高校大类招生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校大类招生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校大类招生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摘要】高校大类招生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大类招生存在的问题,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招生制度不够灵活、学科设置不合理等方面,提出了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招生制度、调整学科设置等对策。

在展望未来的总结分析了这些对策的实施可能带来的效果,并提出建议。

本研究旨在为高校大类招生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招生制度、学科设置、问题分析、对策研究、优化、改进、调整、总结分析、展望未来、研究成果的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大类招生是指高校针对不同学科专业设置的不同招生类别,这是高校招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高校大类招生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当前高校大类招生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实际应用能力较弱。

高校大类招生中的招生制度也存在不足之处。

现行的招生制度比较僵化,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导致一些优秀的学生可能无法被合适的学校录取,影响了高校教育质量。

学科设置也是高校大类招生中的一个问题。

有些学校的学科设置过于单一,缺乏综合性和跨学科的交叉,造成学科发展不均衡,影响了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对高校大类招生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以推动高校招生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1.2 研究意义高校大类招生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大类招生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对于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高校大类招生的问题还可以为高校管理部门提供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招生政策和制度提供参考。

学校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分析与应对

学校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分析与应对

学校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分析与应对。

一、学生来源不稳定很多学校面临着学生来源不稳定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家长和学生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内外各类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不断变化的流动人口也给学校的招生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而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也使得学生可以不受地域限制,更加自由地选择学校和教育方式。

解决办法:学校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有特色、有竞争力的课程体系和品牌形象。

同时,学校可以在校园扩建、教师队伍建设、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招生策略等方面下大力气,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

二、人才竞争激烈学校招生工作的一大挑战是人才竞争激烈。

现代教育行业谁能拥有精英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更大优势,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在面向未来的2023年,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教育行业将会出现一定的人才短缺。

解决办法: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管理,打造政策、待遇和环境吸引人才的学校。

同时,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创造性,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鼓励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

三、规范化程度不高学校招生工作的规范化程度是影响招生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文件繁琐、流程复杂、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极大地降低了招生工作效率,甚至会出现误操作的情况。

解决办法:学校应该提高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流程简单的招生管理系统。

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对招生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所有人员对规范和流程的熟悉度和执行力。

四、信息化技术缺乏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学校招生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

优秀的信息化技术可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减少人为出错几率,让招生工作更加顺畅、安全、高效。

然而,在现实情况下,很多学校还没有全面地引进和应用信息化技术。

解决办法:学校应该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技术的认识,并积极引进和应用各种信息化技术。

例如,学校可以开展线上招生活动、采用网络预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招生效率和吸引力。

高校大类招生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校大类招生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校大类招生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高校招生中,大类招生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大类招生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高校大类招生的健康发展。

一、问题分析1. 招生范围过于广泛目前,高校大类招生的招生范围相对较广,导致招生规模过大,高校的招生计划无法满足所有申请者的需求,同时也给考生和家长带来了选择的困难。

由于招生范围广泛,高校招生不同专业的热门程度也不一样,导致部分专业招生计划无法填满,从而影响了专业的质量和声誉。

2. 专业重复招生在高校的大类招生中,一些专业往往重复招生,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人才的重复培养。

重复招生也容易造成专业竞争激烈,导致招生质量和学生素质的下降。

3. 专业结构不合理在一些高校中,由于大类招生形式的灵活性,导致一些专业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对高校的认可度。

4. 缺乏对学生的综合考量在当前的大类招生中,往往只以高考成绩为唯一的录取标准,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潜力的考量,使得部分具有特殊才能和潜力的学生无法得到肯定和培养的机会。

二、对策研究1. 优化招生范围,合理规划招生计划针对招生范围过于广泛的问题,高校应该优化招生范围,合理规划招生计划。

通过对各专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制定符合国家和行业发展需要的招生计划,避免资源浪费和专业重复招生的现象。

2. 完善专业设置,提升招生质量在大类招生中,高校应该在专业设置上精准定位,避免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高校还应该加强与行业和企业的合作,了解市场需求,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提升招生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率。

3. 引入综合评价体系,提高录取标准为了避免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高校应该积极引入综合评价体系,包括学科竞赛、科技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评价等,充分了解学生的潜力和特长,提高录取标准,为具有特殊才能和潜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录取机会。

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问题分析1. 招生信息不透明化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招生信息的不透明化。

许多学校在招生宣传中夸大了学校的优势,甚至隐瞒了一些劣势。

这种不公开和不透明的情况给家长和学生带来了困扰,他们无法准确地了解学校的真实情况,导致选择失误。

2. 招生标准不统一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招生标准,这导致了以分数为唯一标准进行选拔的现象。

优秀学生仅因为某个科目成绩不佳而被剔除,而其他擅长其他科目却未能得到充分发展。

这种严重依赖分数排名的方式忽视了学生成长过程中其他重要因素。

3. 招生恶性竞争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紧缺,并且升学压力较大,各大高校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竞争。

为了获取更多的新生,一些学校采取负面手段,如虚假宣传、降低招生门槛等。

这种恶性竞争不仅破坏了教育公平,也对学校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整改措施1. 提高招生信息透明度为解决招生信息不透明化的问题,学校需要主动向家长和学生公布真实的招生情况,并提供详细的招生指南。

同时,建立一个咨询热线或在线平台,供家长和学生随时咨询相关问题。

通过加强信息公开和主动沟通,可以让家长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特点和优势。

2. 优化招生标准针对目前存在的分数为唯一选拔标准的问题,应该转变观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最佳人选。

例如,在录取过程中可以引入面试、个人作品展示等多元评价手段,以全面衡量学生成长能力和潜力。

通过制定更具包容性和培养意义的招生标准,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3. 建立公正竞争环境为避免恶性竞争造成的负面影响,学校应制定招生行为准则,并加大监管力度。

对虚假宣传和降低招生门槛等不正当行为,应给予足够的处罚。

同时,应积极推动高校资源的合理配置,实施公平竞争机制。

这将有助于打破恶性竞争局面,提升整体教育水平。

4. 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学校和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和合作关系是解决招生问题的关键。

学校可以组织定期家长会议或开展互动活动,及时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意见,并向家长提供相关指导和支持。

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2023年,各大高校纷纷展开招生工作。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招生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和努力改进。

一、传统招生方式效率低下过去的招生方式主要是通过一些招生宣传会、高中派单等方式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学校情况。

然而,这种方式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效率低下,要对每个学校进行宣传,甚至要进行个性化宣传花费很大;其次是无法真正挖掘出优质生源,可能只是对某些优秀学生的偶然宣传,却无法覆盖所有的优秀生源。

改进措施:应该加强网络招生,通过多种渠道,例如招生网站、招生APP、微信公众号等,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关注和了解学校情况。

利用云技术,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宣传服务。

此外,可以加强与各大中学合作,搭建各种交流平台,及时了解中学优质生源,更好地挖掘优质生源。

二、招生宣传内容单一许多学校在招生宣传时,只强调学校的办学成绩,而忽视学校的学科特色、师资力量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宣传。

此外,很多学校缺乏多样性的宣传形式,只是简单地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示学校情况,缺乏足够的影视、动画等多媒体形式的宣传方式。

改进措施:从宣传内容来讲,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科特色的宣传,将学校师资力量、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展现出来,给学生和家长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同时,学校还应该采用多样化的宣传形式,结合高科技手段进行宣传。

例如,可以在学校网站上创建虚拟校园导游、3D建模等形式,可以在招生APP上提供更丰富的多媒体宣传素材,以更丰富、更有吸引力的方式展示学校情况。

三、缺乏招生工作的专业人才有些学校仍然将高中教师调入招生宣传工作,但这些老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招生工作的推进起到阻碍作用。

此外,大多数学校也没有设立专门的招生工作岗位,没有专业招生团队,招生工作往往由校领导和教师一起来完成,导致招生工作效率较低。

改进措施: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招生岗位,成立专业的招生团队,增加招生宣传工作人员的负责和专业水平,在招生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实效。

高校大类招生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校大类招生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校大类招生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高校进行学习,高校大类招生成为近年来一个备受热议的话题。

高校大类招生指的是相对于以前的分专业招生,高校现在开始采用分大类招生的制度。

该制度的出现一方面是高校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大类招生的效率。

但该制度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本文将对高校大类招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问题分析1.风险大高校大类招生由于不同专业包括在同一大类内,这就会导致选择的空间变小,考生选择错误的概率增大,从而存在风险。

比如,如果一个考生选择从事管理专业,而该大类之后却选择了市场营销这个具体专业,对于考生而言,就是选择是否转专业违约金的问题。

如果该考生选择了转专业,那么在大一不仅会面临巨额违约金,还会使学生的心态受到影响。

2.学生想法单一由于现在高校大类招生的制度出现,很多考生考虑的是同一大类内的专业,而不是具体的专业。

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只关注大类的相关性,而无法对具体的专业进行充分了解和评估,可能的结果是难以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天赋优势的职业,或者是徘徊在不满足自己需求的专业中久久不能解脱。

3.开设过于广泛目前,不同高校对大类专业的定义不甚相同,相互之间的泛滥交错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些高等院校的大类专业不但涉及到教育、文学、工程、艺术、医科等方面,还包括了神学、分类学、科技干部等颇为狭窄的范畴。

这些细微而芜杂的专业定义才是尴尬的——高校在开设时想要拓展更大的空间,但对应的市场中学生却难以找到满意的专业。

二、对策建议1.增强招生体验为了避免风险和错误选择,高校在大类招生时可在政策条例设计上进行梳理,深入吸引任何一种专业的申请人。

同时,对招生标准进行改进,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方向提供多种选项,并为申请者提供更多的定制化服务,帮助其准确理解大类招生的含义。

高校也可以建立更加有记录的前沿数据处理系统,从而帮助学生在决策时进行金融预测和技术模拟。

高校大类招生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校大类招生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高校大类招生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高校大类招生是全国高等教育招生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涉及到学生招生、教育质量、就业情况等多个方面。

在高校大类招生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分析和对策研究。

一、问题分析1. 招生人数超限由于高校大类负责多个学院、专业的招生工作,有些学院或专业的招生人数超出了规划人数,导致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质量下降。

2. 招生缺乏特色高校大类招生具有多样性,但由于追求一定的规模效应和排名,大多数高校重视硬件设施,而忽视了教育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关键方向。

因此,很难在整体布局、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特色。

3. 能力素质匮乏高校大类招生的过程中,大多数应聘者只是关注文凭与高薪,缺乏能力素质的检验。

学术氛围与学习环境相对混乱,导致大量的快消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发展。

4. 就业形势严峻大类招生的多样性导致同一学校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也多样化,但就业形势严峻。

学校除了关注教育质量,还要提供更多的方面支持,如职业规划、实习与就业咨询等方面。

二、对策研究1. 招生计划调整学校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调整各项招生计划,避免各学院、专业的招生人数过度上涨。

同时,还要对教师队伍进行恰当的投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提升教育质量。

2. 学校特色的培育学校应该积极探索学科特色、教育特色,着力打造本校最具竞争力、最具影响力的大类招生,从而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

同时,学校也应该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教育渠道,增加学生与社会、企业接触机会,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大类招生在考核标准上应加强针对性,注重考生能力、性格、兴趣等多方面考察,建立切合实际的学习及适应能力考核方法,提高招生质量。

4. 就业规划支持学校要关注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实习、助学以及就业咨询等多方面的支持,促进毕业生更好地就业。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与企业、社会的联系,推动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

三、结论综上所述,高校大类招生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复杂影响所致。

高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实践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实践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实践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是指高校按照不同专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招生专业进行分类,通过招生政策、培养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细化分解,实现对学生专业发展轨迹的个性化定制和全面培养。

随之而来的运行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及时采取对策。

一、问题分析1. 招生政策不够透明针对不同专业的招生政策应该更加透明,使学生和家长能够清晰了解到各个专业的要求,从而有利于他们在报考志愿时有明确的选择。

2. 专业设置不合理部分高校在大类招生分类培养中存在着过度追求某些热门专业而忽略其他专业的情况,使部分专业的招生规模过大,而部分专业则因招生规模过小而缺乏生源,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折损。

3. 专业发展规划缺乏前瞻性由于专业发展规划缺乏前瞻性,导致一些专业虽然在招生时人数众多,但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却供大于求,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压力。

4. 专业教育质量不一在大类招生分类培养中,由于一些专业的资源投入不足,导致其教育质量较差,与部分优质专业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不均衡的情况对学生的培养和就业影响较大。

二、对策措施高校应该完善招生政策,公开并透明地展示各个专业的招生要求和专业前景,使学生和家长能够充分了解各个专业的特点和就业情况,为他们的报考志愿提供明确的指导。

高校应该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和专业发展状况,调整专业设置,避免出现某些专业过度火爆而其他专业缺乏生源的情况。

通过合理的专业设置来优化学生的培养结构,使每个专业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资源支持。

高校应该制定长期的专业发展规划,结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对各个专业进行深入研究和规划,使每个专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都有一席之地,避免出现因社会变化而导致的专业供大于求的情况。

高校应该加大对一些薄弱专业的投入力度,提高这些专业的教育质量,使其与其他优质专业形成平衡。

招生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招生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招生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 高校招生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大学招生的热情也不断增加。

然而,
在大学招生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2 问题一、私立学校考试制度的滥用
许多私立学校考试制度被滥用,被视为一种竞争手段,很多学校
专门为自己的学生提供不公平的机会,以便让他们可以拿到更高的分数,以便取得更好的录取机会。

3 问题二、缺乏考评制度
很多家庭能够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这里也出现了一种社会不公平现象。

而且,由于缺乏严格的考评
制度,很多学校也缺乏正确的培养方式,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

4 整改措施
1. 加强私立学校的管理,严厉打击考试滥用行为,减轻学校对竞
争的影响,提高学校对真正考生的关注。

2. 提高教育质量,完善考核制度,给予良好的学习环境,保障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能够认真研究,培养自身的能力。

3. 构建社会公平的关系,引入多元的认知水平,合理的排列择优比例,以及社会需求的重要性,从而改善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招生的问题,必须完善考核管理制度,建立真正公平的竞争机制,以便将负责任的高校招生制度建立起来。

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当前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一、问题分析招生工作是学校发展和经营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质量。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

1. 招生宣传不够精准与真实许多学校在招生宣传方面过分强调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往往夸大其词,甚至有些虚假宣传的情况出现。

这给考生和家长造成了误导,使他们无法真实地了解学校的情况,对于选择合适的学校产生困扰。

2. 招生体制过于僵化当前很多学校的招生体制存在着过于僵化的问题。

例如,只注重依靠线下招生咨询、面试和推荐等方式进行录取,并缺乏对考生个性化需求的灵活调整。

这种情况使得一些优秀但非传统方式评估难以体现出来,限制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3. 招生宣传渠道单一目前许多学校仍主要依赖传统渠道进行招生宣传,如报纸广告、校园招聘会等。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移动应用成为了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因此,单一渠道限制了学校与潜在生源的有效连接。

4. 招生过程中存在腐败现象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利益链条,通过行贿、关系等方式干预招生过程,损害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这种现象严重损害了高等教育的公信力和形象。

二、改进方法1. 强化真实准确的招生宣传为解决宣传问题,学校应从自身优势出发,客观真实地介绍学校情况,并避免夸大和虚假宣传。

可以建立一个负责审核和监督宣传内容的机构或专业团队,确保所有提供给考生和家长的信息真实可信。

2. 创新招生录取机制推行多元化、个性化招生录取机制是改进方案之一。

除线下方式外也应兼顾线上渠道。

例如,通过网络报名及在线面试等方式扩大招生范围并更好地了解考生特点。

同时引入综合素质评价,并将各个环节的录取权力下放到相应领域专业的教师或专家,以确保录取过程公正、公平。

3. 拓宽招生宣传渠道革新招生宣传渠道是改进方案之一。

学校应积极参与互联网时代的招生宣传,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其他社交媒体账号等平台,通过提供真实、精准而又多元化的信息来吸引潜在生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大类招生培养简介大类招生培养是指高校在招生时,按照本校的大类学科来制订招生计划进行招生,不再像之前一样按专业方向来确定招生计划。

学生进校后前两年主要进行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专业的概念相对较弱,等到高年级时学校再综合考虑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参考社会需求、就业情况等因素,对学生进行专业划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的专业教育和学习,是一种有针对性的“以学生为本”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大类招生的不断普及和推广,众多高校都进行了自己的探索和尝试,具体的方式方法也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态势。

总的来说,可以概括地分为三种[1]:第一种是只在一级学科内进行大类招生培养;第二种是不划分专业只按照院系大类招生培养;第三种是既不分院系也不分专业的大类招生培养。

二、大类招生培养的背景与现状我国高校逐渐推行大类招生培养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21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的影响下,学科或行业间的联系日渐加强,其界限也逐渐变得模糊,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基础知识扎实、具备多方面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流需求。

而人才培养质量是建立在科学完善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上的,因此对现有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

同时,高校在制订招生计划时过于对专业进行细化,并不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考生在进入高校学习之前对各专业了解较少,这会造成考生的选择难度较大,不容易选择出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国不少高校进行了自己的改革和创新,试行“大类招生”这种新型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模式,旨在突破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的界限,在本科教育前期将教学重点放在最基本的公共基础知识领域上,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广泛接触到大类学科下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自己视野,而且可以在本科教育中建立基于素质教育的跨学科体系,为社会提供真正所需的复合型人才[2]。

三、大类招生培养的优势分析相比传统招生模式,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具备以下优势[3]。

1.有利于促进学校院系调整和专业建设。

这种大类招生培养的形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学校内部多学科的优势,使专业向复合型转化,突破相邻专业间的界限和壁垒,实现大类学科下多专业的交叉融合;进一步加强新专业的建设,合理规划教学资源以缓解教学资源紧张的现状;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教育培养,使学生可以在学科群的范畴中学习到更加全面、综合的知识,以顺应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综合一体化的趋势。

2.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按照大类招生的模式培养学生,不仅能改善过去由于专业设置过细、选择面较窄造成的不同专业和学科的分散局面,还可以使各学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学院层面上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等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使学校的办学效益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此外,各学院从“基础厚、口径宽”的培养要求出发,可以拓宽各个专业的覆盖面,使各个相邻学科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从而可以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有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3.有利于使不同专业的生源质量分布更加合理。

在国家经济大走向和就业形势的影响下,报考各个专业的考生数量很不均衡,通信、电子和管理等专业一作者简介:郑朝荣(1981-),男(汉族),浙江温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结构风工程。

高校大类招生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郑朝荣1,2(1.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工程灾变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90;2.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90)摘要:大类招生培养是近几年颇受高校欢迎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符合本科院校招生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和新潮流。

大类招生培养有利于高校内部的资源整合,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满足学生的高考志愿;有利于按需培养人才。

本文分析了高校大类招生培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指出应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从而切实推进该政策的实施。

关键词:大类招生培养;教学改革;配套改革措施;专业分流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069-02直是考生争相追求的热门专业,报考的人数相对较多。

而一些社会急需但是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的专业往往报考的人数较少,而且生源较差,大类招生体制则能有效地改善这个矛盾的现状。

首先,因为在大类招生中一个大类里面一般包含着很多小类的专业,其中同时包含着“冷门”和“热门”专业。

先以大类招进来,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冷门”专业的生源质量,解决因专业划分太细而造成的种种弊端。

其次,从考生报考的方面来说,由于大类招生中,一个大类里面涵盖了多个相近的专业,所以招生人数相对较多,从而可以降低考生报考的难度和填报志愿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考生被成功录取的可能性和之前相比较大,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只选择自己喜欢的大类学科,而不用在具体专业的选择上过于纠结。

其三,由于大类学科包含多个具体的专业或方向,在人才培养的中后期,能提供更加广泛的专业选择范围,能让学生在对本专业有了一定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自己的具体专业。

4.有利于促进高校按需培养。

近几年来,考生在录取后要求调换专业的要求与愿望有逐年增多的态势,但由于学校教育资源、培养计划和培养模式的限制,很多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真正想学的专业。

而按大类招生培养后,通过两年左右的大类培养,推迟了学生选择具体专业的时间,有利于考生在充分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的基础之上更加理智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道路。

毫无疑问,这将极大地缩短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实际需求的距离,同时有助于避免就业时工作与所学专业不一致,造成专业知识的浪费。

四、大类招生培养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尽管大类招生培养在减少考生报考困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基础教学、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等方面有很多的优点和长处,但它也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因此大家对这个新政策要有清醒的认识。

1.实施大类招生培养需要高校具有充足的资源。

因为在大类招生体制下,学生入学后在前两年只学习公共基础课程,进入高年级后再进行相应学科领域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这就对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需要具备高质量的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以及更加齐全的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设施,从而适应大类招生体制的需求。

2.实施大类招生培养对高校相关专业设置有一定的要求。

实施大类招生也要对高校的专业设置有一定的要求,否则,如果没有相关的改革措施作为基础,就算强行实施,也只能是徒有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大类招生体制的优点和长处。

总的来说,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适合推广大类招生,对于某些单科性较强的专业,由于缺乏与之相关的专业支撑,大类招生培养就很难得到推广。

其次,相近专业分布不合理也会给大类招生带来很多困难,比如说同一大类学科下的相近专业隶属于不同的学院,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类招生培养的实施。

3.实施大类招生培养需要对原有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许多高校按大类招生培养后,针对跨学科学生的专业课程体系很不齐全甚至是空白,教材仍为针对小类专业教学的老版本,只是将原有的课程进行单一的组合,根本不能体现出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

五、实行大类招生培养的配套改革措施为解决大类招生培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积极推进该政策的实施,各高校应针对课程体系、学科建设、教师教学培养、管理制度、专业分流措施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改革和创新。

1.促进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

为保证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各高校应进行相关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

首先应进行培养方式的改革,高度重视平台的搭建,淘汰原有为适应单个专业培养而设置的相关课程内容。

2.重视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对学生的专业引导。

按照大类招生培养的要求,各高校应更加重视教学,逐步改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同时需要通过加强教学监督和监管机制等多种改革措施以提高教师对教学的敬业程度和授课水平。

此外,大类招生还要求教师抛弃以往单向“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转而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将重点放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

3.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

在同时考虑学生意愿、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分流是十分重要的[4]。

第一,要对往年的就业信息等做好反馈与预测。

在专业分流前要对大类专业下各小类专业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毕业生的去向情况做好统计分析,并提前对学生的专业意向以及当时各专业的就业和发展前景进行调查和预测,以供学生选择专业时参考。

第二,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冷热门”专业,鼓励学生不要盲目地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能力做出真正适合自己的选择。

六、结语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我们应主动跟随时代的步伐,紧紧把握住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新走向,并在此基础上将重心放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上来,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

同时,高校也应该综合考虑本校的情况,综合考察是否具有实施大类招生的条件和环境,谨慎地实施大类招生培养。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尤其要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科建设,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大类招生的优点和长处,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1]王恒安.高校按“大类招生培养”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7.[2]万爱莲.我国高校大类招生政策的背景、趋势与应注意问题[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4):93-94.[3]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88-89.[4]王怡尧.试论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工作[J].赤峰学院学报,2011,27(8):250-2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