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地方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摘要: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首先在我国的一些重点大学得以推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我国一些地方高校在参考与借鉴这些重点大学成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也在积极探索、试行这一培养模式。
本文就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内涵、所须坚持的原则以及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等学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是高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改变过去长期按专业招生的一贯做法,改革为高校招生不分专业,而是按学科大类或院系招生,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平台学习后,根据本人意愿、兴趣、就业去向以及社会需求和自主择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中期专业分流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实现了由学生接受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向接受多学科交叉、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的转变。
这一培养模式的转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顺应了学科发展综合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趋势。
一、地方高校大类招生必须坚持的原则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首先是在我国的一些重点高校开始试行的。
地方高校在实施这一培养模式过程中,有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的却以半路收兵而告终,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表明,地方高校在进行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时要冷静思考,而不能不顾自身实际一哄而上,必须要坚持一定的原则逐步推进。
1、量力而行原则
“拥有相对齐全的学科,文、理、医、工各领域完备的师资以及相配套的教学计划是实施大类招生的一个基本要求。
”“大类招生是高等教育的趋势,但是它要求学校要有相对齐全的学科和高质量的基础课和通识课。
”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关海廷如是说。
地方高校在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中,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量力而行。
资源不足是部分地方高校取消按院系招生的重要原因。
天津商学院在进行大类招生过程中也提出,无视办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盲目扩大招生口径,将会出现学科、知识体系相互割裂的现象,最终影响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
地方高校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在分类招生上必须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不是齐上阵。
对于一些特殊类专业,必须要特殊对待,如艺体类等一些专业性很强的专业,由于该类专业对学生的特殊要求,就不适合大类招生,若强行进行招生只会降低学生的专业水准。
另外,校内的弱势专业,如师资紧缺、课程资源不足、教学条件不完善的一些专业,若按大类招生,就学生相对来说享受不到丰富的与该专业相关的教学资源。
北京大学在推行大类招生之初,在20多个院系中只有13个院系实行按院系招生,3个专业按学科大类招生,而不是全部实施。
3、整体优化原则
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有效地利用学校内部多学科优势,克服囿于系、科框架导致知识分离的现状,实现多专业的组合。
在组合过程中必须要坚持整体优化原则。
专业是不同课程的组合,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最基本单元,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基础课程不是原有专业课程的简单相加或简单取舍,而应从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整体出发,建立更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要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决不是课程的“大拼盘”、“大杂烩”。
二、地方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
大类招生不仅是招生模式发生了变化,关键是整个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运行等都要发生重大变化,是个系统工程。
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必须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科学构建专业框架,合理设置招生口径
专业框架的构建及招生口径的设置是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
高校应在明确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统筹规划专业布局、合理调整专业结构、科学地构建专业框架。
在分析学校自身的专业优势与特色,结合学校教学资源和教学工作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切合实际地设置招生口径。
招生口径是按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大文大理、还是按相关学科专业的整合,必须要在深入分析校内学科专业情况的基础上慎重设置。
招生口径的设置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
按院系招生的,尽量以学科群组建院系,尽量避免相关相近学科专业分属在不同院系。
2、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是推进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中心环节。
改革后的方案必须要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结合,从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出发,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注重学生综
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真正做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切实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基于新方案提出的“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要进一步推进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整合,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平台课程”要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要体现宽口径、厚基础;“模块课程”要实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要体现个性。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对课程结构提出新的要求是精减专业课程,打通学科基础课程,扩大选修课比重。
因为减少了专业教学的课程,必然要求选修课程质量的提高,所以加强选修课程建设是大类招生的一个重要要求。
3、完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完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是顺利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
按专业招生属定式培养模式,按大类招生属不定式、宽口径培养模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与运行范式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必须要作出适当的调整。
新的模式要求高校必须改变以往刚性制度下的教学管理方式,代之以灵活、弹性的教学管理方式。
积极推行以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为核心的学分制,逐步实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导师制,修订以弹性学制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制定学生课程选修制等,从而建立一套与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三、我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我校在结合上述内容的情况下,根据学校实际,考虑专业的相关、相近性等因素,选择中文系、历史系两个教学资源相对丰富的文科单位作为我校文科类招生试点,采取了三点措施。
第一,以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为切入点。
构建三个平台课程体系,两个模块课程体系。
三个平台,一是构建以思想政治教育课、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为主的公共基础课平台;二是在综合分析现有学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打通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学以及历史系历史学专业的基础课构建学科基础课平台;三是从全校角度整合资源,通过开设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哲学、心理学类、历史学类、文学与艺术类、体育类等选修课构建全校通识课平台。
两个模块,一是构建专业基础课模块,二是构建专业方向模块。
在课程比例安排上,必修课占60%~70%,选修课占30%~40%;时间分布上,学科基础课学习时间为1~1.5年,专业课程学习时间为2.5~3年。
第二,以设计开设高质量的通识课程为重点。
通过政策制订鼓励资深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结合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科研课题等开设全校通识类课程与专业基础类课程,以高质量的通识课程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拓宽学生专业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第三,以建立适应新模式的教学运行机制为保障。
制订志愿与考核相结合的动态分流制度,建立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选课、学习方法、专业方向的选择等进行指导,完善以学分制为手段的弹性教学制度。
(本研究成果来源于安徽省重点教学研究项目“高师院校分大类招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0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