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高校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摘要]大类招生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大趋势,尤其是地方高校,本着培养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根本改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培养的理性选择。对于“大类招生”的专业分流,在充分考虑学生志愿时,教学管理者必须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考虑学校的办学资源,以及相配套的教学计划是否成熟来谨慎地实施。本文结合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2008年以来大类招生的实践,尤其是在专业分流的指导、办学效益的兼顾、特殊专业的处理、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管理系统的改进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通过总结经验和改进不足,以期待充分发挥大类招生的长处,培养出更优质的人才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大类招生地方高校专业分流人才培养模式

大类招生最早始于2001年的北京大学。随后,各高校招生简章中不时出现的“按院系招生”、“大类培养”之类的新词汇分外抢眼。在这种招生方式下,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直接填报该大类名称即可。高校实行按“大类招生”,学生先选择学科大类而不确定具体专业,低年级学习主要是进行大类通识教育,可以对学校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以及其他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选择问题有更加理性的选择,有利于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

多样性、多变性,增强人才培养的柔性。

一、地方高校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现实意义

高校实施大类招生,打破了传统的按专业招生的模式,旨在构建“厚基础、宽知识、重个性、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推动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新地方高校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

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本着培养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根本改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培养的理性选择。地方高校大类招生要注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强化能力为先,按照“学生素质综合化、培养内容个性化、实践实训全程化、成才途径多样化”的要求,全面推进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推进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倡导研究性学习;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由知识性学习向自主研究性学习转变,积极引入业界资源,拓展实践教学空间,增强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其次,发挥地方性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推进校地共育。目前我院通过开展校地合作项目,更好地推进与地方合作、增强学科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二)创新地方高校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校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自身需要

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指出“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大专业调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以往由于固守专业的“学术标准”,专业教育缺乏与社会的互动,只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设计,加之学校定位的不准确,专业调整变成专业的“扩张”而不是优化,最终只能追求“大而全”的专业教育,学生的综合素养较差。实施大类招生,一方面能克服过去由于专业设置过细造成的分散局面,可以更好发挥高校在教学过程中的指挥和统筹作用,有利于师资、设备等各项教学资源的合理和有效配置,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另一方面高校从“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要求出发,拓宽专业覆盖面,构建新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对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其他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学校在办学中不断整合自己的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校进一步发展,推动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专业内涵的改造,凸显自己的教育个性和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构建“基础+专业”的大类招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一)构建“基础+专业”的大类招生培养方案

“基础+专业”的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方案是推进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中心环节。所谓“基础”,就是必须要适应按大类招生的需要,从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出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提高。所谓“专业”,就是指从专业分流后再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突出专业特

点,真正做到教学以学生专业为依据,把专业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切实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按大类招生和培养,并不是相近专业的简单归并,而是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的一次深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是学校进行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高校一定要提高认识,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在充分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科学设置“大专业”课程体系

作为地方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难点在于课程质量和数量的不足。按大类招生,各高校应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专业建设要能够反映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符合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高度重视专业群的培育。在课程体系改革上,要重视“平台+模块”的培养方式,即重视专业平台的搭建,淘汰原有适应单个专业培养的课程内容,设置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基础课程模块,立足于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特别是满足学生就业后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立体思维的能力,为学生由单一专业型人才转变为复合型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内容覆盖面要广,适用性、通用性要强,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面为出发点,兼顾专业理论研究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既能满足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的需要,同时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三、专业分流的关键和原则

(一)确定专业分流的时间

关于选择专业的时间,各个学校确定的时间有所不同。比如:哈佛大学在第一学年末;普林斯顿大学选理科的学生在第二年开始确定专业,以后也可以,但要得到本科学习主任或该系指定导师的批准,选文科的学生在第三年开始的时候确定专业。耶鲁大学在第二学年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文理学院在三年级(junior)开始前必须确定主修,商学院和验光配镜学院招收高年级学生。国内大学选择专业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比如:复旦大学根据不同学院及大类有不同的要求,分别在一年级末、二年级末,甚至三年级才选择专业。而大多数高校确定在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的中期或末期进行。

我校商学院的大类专业分流实行“1+3”模式,即第一年进行大类培养,从第二年开始的后三年进行专业分流培养。专业分流的时间从2008级开始均确定在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的末期。专业的确定采用渐进式的方式,大致分三个步骤:第二学期中期发放专业意向调查表开始摸底调查学生的初步意向,第二学期期末进行专业意向选择,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后公布确定专业名单,第三学期开始正式进入相应专业学习。我校商学院对部分学生还实行“1+0.5+2.5”的培养模式。即有学院规定5%的学生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通过专业分流后学习仍不满意所选择的专业,可以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