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高校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摘要]大类招生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大趋势,尤其是地方高校,本着培养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根本改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培养的理性选择。
对于“大类招生”的专业分流,在充分考虑学生志愿时,教学管理者必须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考虑学校的办学资源,以及相配套的教学计划是否成熟来谨慎地实施。
本文结合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2008年以来大类招生的实践,尤其是在专业分流的指导、办学效益的兼顾、特殊专业的处理、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管理系统的改进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通过总结经验和改进不足,以期待充分发挥大类招生的长处,培养出更优质的人才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大类招生地方高校专业分流人才培养模式
大类招生最早始于2001年的北京大学。
随后,各高校招生简章中不时出现的“按院系招生”、“大类培养”之类的新词汇分外抢眼。
在这种招生方式下,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直接填报该大类名称即可。
高校实行按“大类招生”,学生先选择学科大类而不确定具体专业,低年级学习主要是进行大类通识教育,可以对学校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以及其他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选择问题有更加理性的选择,有利于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
多样性、多变性,增强人才培养的柔性。
一、地方高校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现实意义
高校实施大类招生,打破了传统的按专业招生的模式,旨在构建“厚基础、宽知识、重个性、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推动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新地方高校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
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本着培养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根本改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培养的理性选择。
地方高校大类招生要注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强化能力为先,按照“学生素质综合化、培养内容个性化、实践实训全程化、成才途径多样化”的要求,全面推进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推进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倡导研究性学习;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由知识性学习向自主研究性学习转变,积极引入业界资源,拓展实践教学空间,增强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其次,发挥地方性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推进校地共育。
目前我院通过开展校地合作项目,更好地推进与地方合作、增强学科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二)创新地方高校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校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自身需要
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指出“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大专业调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以往由于固守专业的“学术标准”,专业教育缺乏与社会的互动,只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设计,加之学校定位的不准确,专业调整变成专业的“扩张”而不是优化,最终只能追求“大而全”的专业教育,学生的综合素养较差。
实施大类招生,一方面能克服过去由于专业设置过细造成的分散局面,可以更好发挥高校在教学过程中的指挥和统筹作用,有利于师资、设备等各项教学资源的合理和有效配置,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另一方面高校从“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要求出发,拓宽专业覆盖面,构建新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对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其他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学校在办学中不断整合自己的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校进一步发展,推动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专业内涵的改造,凸显自己的教育个性和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构建“基础+专业”的大类招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一)构建“基础+专业”的大类招生培养方案
“基础+专业”的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方案是推进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中心环节。
所谓“基础”,就是必须要适应按大类招生的需要,从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出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所谓“专业”,就是指从专业分流后再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突出专业特
点,真正做到教学以学生专业为依据,把专业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切实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按大类招生和培养,并不是相近专业的简单归并,而是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的一次深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是学校进行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高校一定要提高认识,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在充分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科学设置“大专业”课程体系
作为地方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难点在于课程质量和数量的不足。
按大类招生,各高校应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专业建设要能够反映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符合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高度重视专业群的培育。
在课程体系改革上,要重视“平台+模块”的培养方式,即重视专业平台的搭建,淘汰原有适应单个专业培养的课程内容,设置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基础课程模块,立足于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特别是满足学生就业后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立体思维的能力,为学生由单一专业型人才转变为复合型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课程内容覆盖面要广,适用性、通用性要强,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面为出发点,兼顾专业理论研究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既能满足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的需要,同时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三、专业分流的关键和原则
(一)确定专业分流的时间
关于选择专业的时间,各个学校确定的时间有所不同。
比如:哈佛大学在第一学年末;普林斯顿大学选理科的学生在第二年开始确定专业,以后也可以,但要得到本科学习主任或该系指定导师的批准,选文科的学生在第三年开始的时候确定专业。
耶鲁大学在第二学年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文理学院在三年级(junior)开始前必须确定主修,商学院和验光配镜学院招收高年级学生。
国内大学选择专业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比如:复旦大学根据不同学院及大类有不同的要求,分别在一年级末、二年级末,甚至三年级才选择专业。
而大多数高校确定在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的中期或末期进行。
我校商学院的大类专业分流实行“1+3”模式,即第一年进行大类培养,从第二年开始的后三年进行专业分流培养。
专业分流的时间从2008级开始均确定在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的末期。
专业的确定采用渐进式的方式,大致分三个步骤:第二学期中期发放专业意向调查表开始摸底调查学生的初步意向,第二学期期末进行专业意向选择,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后公布确定专业名单,第三学期开始正式进入相应专业学习。
我校商学院对部分学生还实行“1+0.5+2.5”的培养模式。
即有学院规定5%的学生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通过专业分流后学习仍不满意所选择的专业,可以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再
次提出专业选择的申请和调整。
这是为了满足个别学生专业再选择的需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尽量让学生们能读到自己理想的专业。
(二)专业选择应以尊重学生的意愿为原则
实行“大类招生”的学生专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尊重学生的意愿。
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志愿,在教学资源许可的前提下,学生可自由选择专业。
专业选择对大学生和大学教育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首先,大学本科专业和学生的职业生涯有着一定的联系。
有一种理论认为,专业技能是一种职业专用性人力资本(job-specific human capital)。
如果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专业特点不能很好地匹配,就会影响教育投资的效率和效益。
第二,即使学生的专业和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没有联系,本科教育应是基础的思维和技能的训练,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等个性特点如果和学科专业的特点不匹配,也会影响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完成学业的成功率。
所以尊重学生意愿是必须值得我们注意扼守的一个原则,但不是唯一标准。
在按“大类招生”时,必须统筹兼顾,努力做好协调指导工作,既要充分展示所谓“冷门”专业的发展前景,又要鼓励学生不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要使学生根据各人的爱好、特长,并充分考虑学校教学资源情况及各自生源地的就业状况,有的放矢地选择专业。
四、创新大类招生的教学管理制度和系统
(一)创新教学管理制度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都要以创新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保障。
大类招生虽然作为一种模式在教学层面展开,实际上,它将改变我们的校内管理体制,原来由教师(学生)、教研室(班级)、专业、学院(系)组织起来的模式将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校、院二级管理由形式向内涵的转变,增加院(系)的办学活力、压力和动力,这就给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管理的任务带来更多的选择性和挑战,同时带来管理思想的彻底变化。
所以,应严格对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要构建专业、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等环节的质量评估体系,在进行常规教学检查的基础上,加强随机和专项检查,要健全信息反馈系统,通过领导、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教学例会和教学简报等全方位多渠道的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有效地监督并保障教学质量。
(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改革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和教改中的作用是主导性的,他们既是教学和教改的实行者,又是教学和教改的制定者,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专业基础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将直接关系到教学能否有效、教改能否取得成功。
因此在大类招生的新体系下,学校在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对教师队伍能力的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密切相关,没有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使学科专业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三)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务管理系统
大类招生在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正逐渐被国内高校所采用。
这种培养模式的改变和多样化,对教务管理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对基于专业分流和学分制的教务管理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及时而准确地掌握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信息,就需要对大类招生的专业信息、学籍信息、课程信息等方面的数据库进行重新设计。
设计后的学籍信息管理、教学计划制定、课程成绩分类认定等业务功能要能很好地满足了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和普通专业培养模式相
混合的教务管理需求,所设计的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五、创新考试评价机制,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培训
(一)建立教学过程控制体系
按照以往的学校考试,大多依靠一张考卷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及专业技能水平。
按大类招生及培养的高校应从学科、专业和课程性质出发,按照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要求,设计和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
如考核方式应当由教学过程考核、实验(训)考核、期末考试三个部分组成,为保障学习质量和提高专业技能,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应增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即建立教学过程控制体系。
教学过程控制体系主要用于考核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检验学生在学习上投入的程度。
实验(训)考核检验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与教学过程考核
和期末考试结合在一起,能够综合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培训
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培训,将专业技能纳入学分内容中。
我校商学院有市场营销、经济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会计学五个本科专业,分属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各专业学生可以通过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实训技能
考核而获得2学分。
这一规定加强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重视,也增强学生参加技能比赛的积极性和信心,2008级学生通过四年的大类招生和专业培养后,实践技能效果明显:有88%的学生考取专业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10%的学生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佳绩。
总之,按大类招生及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改进高校教学管理方式,实行自主、灵活的弹性教学管理,增强学生选择专业、课程、教师的自主性。
实施“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高校专业调整与布局更加规范、科学,有利于高校实现师资、科研、仪器设备等资源统筹配置,充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更重要的是,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提高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技能;另一方面能够培育学生系统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再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努力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
基金项目:四川省2009-2012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地方高校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09269)[参考文献]
[1]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2]林蕙青.贯彻十六大精神,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2-12-26.
[3]周钗美,张懿,陈向日,彭俊艳.大类招生体制下的学生管理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 年(10).
[4]蒋秀兰,郭娜.关于高等学校大类招生政策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
[5]谷进军.高校按类招生培养策略及协调机制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8)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四川南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