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优秀学案(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年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2024年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2024年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具体章节为《中国现代诗歌》。

详细内容为戴望舒的《雨巷》。

通过对该诗的深度解读,让学生了解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雨巷》的象征主义手法,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学会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个人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分析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把握诗人的情感表达。

重点:《雨巷》的意象解读,以及对诗歌的整体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雨巷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雨巷的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雨巷》。

2. 诗歌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

3. 诗意解读: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的雨巷”等,理解象征主义手法。

4. 例题讲解:以诗歌中的一句为例,详细讲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诗歌中的其他意象,并进行小组讨论。

6.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雨巷中的孤独与期待,分享自己的感悟。

7.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运用象征手法,创作一首以“雨巷”为主题的现代诗歌。

六、板书设计1. 主题:《雨巷》2. 意象:油纸伞、雨巷、孤独、期待3. 象征主义手法:象征、隐喻、暗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以“雨巷”为题材,创作一首现代诗歌。

2. 答案示例:雨巷独自行走在雨巷,油纸伞下,岁月悠长。

青石板路,苔痕斑斑,诉说着,无尽的思念。

梦中的她,似曾相识,微笑着,消失在雨巷。

孤独的脚步,踏过岁月,寻找那,失去的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象征主义手法,诗歌创作环节是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雨巷教案优秀10篇

雨巷教案优秀10篇

雨巷教案优秀10篇《雨巷》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有选择地品读诗中意象和象征意味;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诗内走向诗外,或展读或创作。

过程与方法:美读法、比较法、探究法、体验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内涵美,培养审美力。

【教学重难点】品味本诗的情感与意象。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导语导语一:戴望舒的《雨巷》,是中国现代诗歌中最美的一首,作者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我初见《雨巷》,便被其诗意诗境诗情惊艳,爱不释手,时时读之背之思之写之,深入骨髓再也忘不了。

这节课,我将带领你们走进《雨巷》,开启一段唯美的诗歌之旅(板书课题) 导语二:要了解古代诗歌,我们不能不读唐诗宋词;而要了解现代诗歌,我们不能不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去一探究竟。

(板书课题)导语三:随机应变,应景导入。

(板书课题)一、美读走进雨巷1.教师范读,营造氛围;学生静静聆听,静静感受。

2.你听出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明确感情基调:凄美、感伤)可以用这样的句子表达:“我听出了雨巷的-------之美”3.学生试读:挑你最喜欢的一节来朗读一下。

(个读,生评,师评)(注意节拍押韵,注意语调高低、语速快慢、语气轻重)4.配乐朗读。

小结:化我入境,通过声音读出字的质感、句的情感、篇的美感,做到“声情并茂” (板书)。

二、品读感悟雨巷1.请你找一找: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哪两个主要意象?(雨巷丁香或丁香一样的姑娘)2.请你换一换:在描写丁香般的姑娘这一意象时,能不能用别的替代丁香?△可不可用莲花替代?(没有愁怨)△可不可用芭蕉替代?(没有高洁)插入:丁香在古诗中的含义(美丽、高洁、忧愁)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浣溪沙》含春雨。

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王十朋《点绛唇素香丁香》小结:因此,选择意象时,一定要做到“象情并茂”(板书)。

雨巷第二课时学案含答案

雨巷第二课时学案含答案

科目语文第2周第5课时使用班级:高一全总第5课时制作人:制作时间:8 月25 日《雨巷》第二课时学案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日期得分【学习目标】1、分析理解本诗意象的象征意味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诗歌的分析能力。

3、背诵诗歌。

【学习重难点】分析理解本诗意象的象征意味【学习过程】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仔细品读全诗,并思考下列问题,6分钟之后指名同学回答: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了解戴望舒其人。

2、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什么样的形象?诗人为什么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而不是开心的,或是像其它花一样的姑娘?自学指导二:讨论探究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时间5分钟。

1、丁香姑娘这一意象的存在,让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还象征着别的意蕴。

你怎么看?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2、作者用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等典型的意象,准确的传达出了“忧伤”这种典型情绪。

那你觉得是什么最有可能给戴望舒带来如此的忧伤?【当堂训练】时间:15分钟。

分值:18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

①撑着油纸伞,独自/ / ,又寂寥的雨巷。

②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 。

③像我一样地。

二、简答题,每题5分。

1、说说“走近/走近”反复修辞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2、说说“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说说“飘”字的妙处。

3、说说“她静静地远了/远了”这一反复的修辞的作用是什么。

三、背诵这首诗【学后反思】科目语文第2周第5课时使用班级:高一全总第5课时制作人:制作时间:8 月25 日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组长意见:当堂训练答案:二、1. 答: “走近,走近”这一个反复修辞,渲染了紧张的气氛,烘托“我”些喜的感动,又不知所措的心理。

让读者仿佛听到诗人激烈的心跳,看到诗人羞怯的面容。

2答:“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她像梦一般地飘过”。

雨巷导学案含答案

雨巷导学案含答案

诗两首雨巷晨读在线代赠【唐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赏析】诗中的女子,深居高楼,黄昏时分,她因百无聊赖而思念起情人,渴望和他想见,眺望远处,发现玉梯横断,被阻隔而无法相会。

眼前芭蕉顶部长出的新叶还未舒展开来,丁香的花蕾仍然含苞待放。

它们在清冷的春风里,样子就像各怀心事一样,各自愁眉不展。

就像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这既是思妇眼前实景的真实描绘,同时又是借物写人,含蓄委婉的把女子复杂矛盾的心理和孤寂无聊的失望情态完全表现出来了。

作者介绍:戴望舒(1905~1950)浙江人,中国现代诗人、翻译家。

原名戴梦鸥。

代表作《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

作品创作分早期和后期两部分。

早期作品多写自己孤独、感伤的情绪,有朦胧含蓄之美,代表作《雨巷》;后期作品多写自己热爱祖国的情怀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显得明朗、诚挚,代表作《我用我残损的手掌》。

背景介绍:《雨巷》创作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

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热的革命高潮中堕入了夜的深渊。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

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出现新的希望,在阴暗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霞。

预习检查: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彷徨.()寂寥.()彳亍..()凄婉.()颓圮.()..()惆怅巷:雨巷.()巷.道()悄:悄.悄()悄.然()结:结.实()结.构()欣赏诗歌一、整体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并思考一下这首诗弥漫着一种怎样的情感?(忧伤、、、、)二、鉴赏形象:1、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试找一下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说说你对这些意象的理解和看法。

诗歌中的意象总结意象的意蕴:雨巷:油纸伞:篱墙:丁香般的姑娘:2、“丁香一样”的姑娘有怎样的形象特征?依照《雨巷》一诗的情境,展开合理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形象。

高中语文 2《雨巷》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2《雨巷》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雨巷》一、学习目标1. 诗歌意象朦胧,需要结合作者情感和背景加以理解。

思考题1:结合你的了解介绍诗人戴望舒。

2.掌握朦胧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思考题2:什么是象征手法?3.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思考题3:诗歌的“三美”是什么?二、问题与例题问题1: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问题2:分析姑娘的象征含义问题3:分析艺术特色三、目标检测1.找出本诗你做喜欢的意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意象的特点。

2.你觉得本诗中的姑娘是诗人的意中人还是诗人美好的理想追求?说说理由。

3.背诵全诗。

配餐作业一、基础题1.填空戴望舒,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现代派著名诗人。

浙江杭县人。

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因此有“”之称。

此外还有《》、《》、《》等。

1950年在北京病逝。

2.给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彷徨..()彳.()亍.()..()徘徊惆怅..()..()颓.废()颓.唐()颓圮迷茫.()芒.()刺在背雨巷.()巷.()道走尽.()尽.管()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一肚子委屈委曲求全鸦鹊无声冰雪溶化水乳交溶B.垂头丧气擅自处理出生在晚上寻物启示授予奖状C.金榜提名山清水秀情况相像萧条歪风斜气D.模型反省旋律炫耀报仇雪恨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和祖国一起长大的这一代人,经历了风雨考验,在建设四化的伟大事业中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B.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院演出,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C.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

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D.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还需要学习雷锋呢?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南京的首场古董挂表拍卖会结果差强人意,美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项明华收藏的23款古董挂表昨天仅仅拍出了一块——华生1906年产的银壳钻挂表以底价1300元拍出。

【高中课内阅读】 雨巷学案及答案

【高中课内阅读】 雨巷学案及答案

【高中课内阅读】<< 雨巷>>学案及答案雨巷学案及答案【学习目标】 1 .介绍作者,了解诗歌内容(知识目标) 2 .通过朗读与鉴赏,感受这首诗的音韵美及其展示的对追求的态度(情感目标)【知识链接】1 .作者和背 <<雨巷>>学案及答案【学习目标】1.介绍作者,了解诗歌内容(知识目标)2.通过朗读与鉴赏,感受这首诗的音韵美及其展示的对追求的态度(情感目标)【知识链接】1.作者和背景介绍:戴望舒(1905.3.5-1950.2.28)原名戴梦鸥,中国三十代“现代派”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人物。

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

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望舒即月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飞廉即风神).1929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19273月,因宣传geming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保释后又遭通辑,他避难江苏松江,虽精神彷徨、迷惘,但不甘消沉,仍执著地探求真理。

蜗居乡间又有机会结识了垫存的妹妹络,诗人心里又暗生出许些企盼。

《雨巷》就是在如此心境下创作的.2.意象和意境: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

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它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

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

正确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

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

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

意象离不开意境【走进课文】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划分层次,试用第一人称、散文的形式、诗的语言简单的复述“我和丁香姑娘”之间的故事梗概:(注意环境、景物、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方式的运用 .)2.再读课文,说说这首诗有哪些意象?最主要的这两个意象有何象征意义?3.“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说雨巷是一首政治诗,有人说它是一首爱情诗,还有说它是一首哲理诗,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理解.4.从节奏音韵等方面说说这首诗美在何处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雨巷》自制学案带答案.doc

《雨巷》自制学案带答案.doc

《雨巷》导学案【学习目标】1、分析意象,赏析意境。

2、品味艺术,探究内涵,。

3、背诵本诗。

【知识链接】(知人论世):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中国三十年代“现代派”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人物。

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这一年,作者才22岁。

戴望舒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诚挚。

《雨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

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自主学习】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写出相应汉字。

寂寥()彷徨()()彳亍()( )惆怅()()颓圮()( )chou yuan ( )( )qTwan ( )()mi mang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寂寥:彷徨:彳亍:颓圮:【文本探究】1、朗诵诗歌,划分层次,试用第一人称简单复述“我和丁香姑娘”之间的故事梗概:(注意环境、景物、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方式的运用)2、说说这首诗有哪些意象?最主要的两个意象有何象征意义?3、诗歌中重叠、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说雨巷是一首政治诗,有人说它是一首爱情诗,还有说它是一首哲理诗,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理解。

【拓展延伸】(参看课后练习第四题)【课后练习】1、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戴望舒的《雨巷》,主要针对教材中现代诗歌欣赏的章节进行详细讲解。

内容包括:对《雨巷》的背景了解、词句分析、意境把握、情感体验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戴望舒及其创作背景,理解《雨巷》的主题思想。

2. 通过对词句的细致分析,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雨巷》意境的把握,以及对诗歌情感的体验。

教学重点:对诗歌词句的赏析,以及对现代诗歌欣赏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雨巷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雨巷的想象,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戴望舒及其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做铺垫。

3. 诗歌朗读:让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词句分析:对诗歌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详细解读,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等。

5. 意境把握:引导学生描绘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在雨巷中的孤独与期待。

6.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中情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情感共鸣。

7. 例题讲解:以一首与《雨巷》意境相近的现代诗歌为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欣赏。

8.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并欣赏一首现代诗歌。

六、板书设计1. 《雨巷》2. 内容:(1)戴望舒(2)词句分析:撑着油纸伞、悠长、寂寥(3)意境:雨巷、孤独、期待(4)情感:忧郁、哀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以“雨巷”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心中的雨巷。

(2)分析并欣赏一首现代诗歌,不少于300字。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现代诗歌,提高自己的诗歌欣赏能力。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优秀10篇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优秀10篇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优秀10篇雨巷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本诗的意境美。

2,了解“自由诗体”的特点。

3,深刻体会诗歌中借物抒发的内心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难点:分析“雨巷”、“我”、“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好处。

时间: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的回顾五四运动以前的诗,多表现诗人对民族苦难的忧伤和心中疾愤,格调哀婉低沉;五四运动以后的诗,爱国主义成为中心主题,诗风变得雄浑豪放。

《女神》(郭沫若新诗的代表作)表现出对旧社会彻底的叛道精神,对未来布满殷切期盼,以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和奔放豪迈的自由诗体为新诗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走向成熟的纪念碑式的作品。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设想:暮春的江南,在一条悠长寂寥的小巷,凄冷的蒙蒙细雨。

有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彳亍而行,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是什么样貌的呢?(同学们自由发言)这天就让我们随着戴望舒一齐走进这条《雨巷》(板书)三:新课讲解1,作家作品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有名诗人。

1925年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1928年后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诗歌,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早期的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的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想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完美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戴望舒还是新月派(1923年成立)的代表,创立人不满足于新诗的只有浪漫,而努力地追求新的格律。

2,《雨巷》是作者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把它投到《小说月报》修改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十分喜欢,称它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这一年作者才22岁。

《雨巷》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

雨巷第一课时学案含答案

雨巷第一课时学案含答案

科目 语文 第2周 第4课时 使用班级:高一全 总第4课时 制作人: 制作时间: 8 月 25 日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 ——郭沫若《雨巷》第一课时学案班级 姓名学号 使用日期 得分【学习目标】1、了解戴望舒的生平、创作及新诗的相关知识。

2、分析诗歌意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分析诗歌意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知识链接】 戴望舒(1905.3.5-1950.2.28) 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杭州,中国现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作品的意象。

分别比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

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自学指导一:初读诗歌,体味诗歌的节奏,标注诗歌的韵脚,把握整体情感基调,并给下列词语注音、解释。

6分钟后抽查,抽查的结果计入小组竞赛栏内。

⑴彷徨( ):⑵寂寥( ):⑶彳亍( ):⑷惆怅( ):⑸颓圮( ):自学指导二:再读课文,思考问题(思考后小组讨论,6分钟后抽查).1、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有什么特点?2、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了解戴望舒其人。

3、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什么样的形象?【当堂训练】时间:15分钟。

分值:9分。

一、基础训练题(每题3分,共9分)1、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冷寞踟蹰踯躅蹒跚B、凄婉愁怅颓圮坍塌C、寂寥彳亍悠长唉怨D、彷徨迷茫篱墙静默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组是()①像梦中/飘过②一支/丁香的③我身旁/飘过这/女郎④她/静默地/远了,/远了⑤到了/颓圮的/篱墙⑥走尽这/雨巷A、②⑤⑥B、②④⑤C、①②⑥D、①②⑤3、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是运用现代白话。

最新整理高中雨巷学案及答案教案.doc

最新整理高中雨巷学案及答案教案.doc

《雨巷》学案沂源县第一中学杨慧芳一、学习目标:1、吟咏品读,体味诗歌的情感美。

2、把握意象,鉴赏诗歌的意境美。

作者简介以及时代背景:戴望舒:(19xx-19xx)是浙江杭县人。

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

19xx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

19xx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很深。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

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

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二、自学导引:“读”——反复吟读,体会感情:(一)、课内自读:1、解释下列词语:彷徨:寂寥:彳亍:太息:颓圮:跫音:2、概括本诗的内容。

3、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二)、边读边想:反复诵读,你认为该诗歌最感染你的地方在哪?(三)、一苇之航:1、品读《诗经蒹葭》体味诗歌的节奏美。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背诵《再别康桥》第一节和第七节,体味诗歌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三、合作交流:“品”——分析意象,赏析语言:1、本诗中主要有哪些意象?结合诗歌具体分析。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1《雨巷》娴熟地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

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⑴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能力目标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哀婉的心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姑娘的芬芳。

请大家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我们先一起来聆听这一段录音。

二、整体感知,确立诗歌感情基调1、好,听完录音了。

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呢?(《雨巷》)(教师板书)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刚刚在听得时候,这首诗歌给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它是欢欣鼓舞、斗志昂扬、激动人心的,还是忧愁哀伤的。

没错了,这首诗歌从头到尾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子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教师板书:基调——忧郁、哀怨),那么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速度来读啊?(生回答),对了,一般来说,如果是表达比较热烈奔放的感情,我们读的时候语速要稍快一点,但是如果是表达这样一种忧郁、哀怨的感情(手指黑板),我们读的时候要用比较缓慢的语速来读。

好,请大家翻到课本45页,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试试看,朗读一下这首诗歌的前两节,请哪位同学呢?我们班哪位同学是朗诵高手?(生朗诵)2、读得怎么样?(好)掌声鼓励。

读诗歌我们主要是注意一些节奏停顿。

在一些你觉得需要重点突出的地方,就应该适当地加以停顿或者是读重音,这样就会使得这首诗歌更加地有韵味,我来试试看,好不好?好,接下来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一定要放开声音来读,想象一下,你就是诗歌中的“我”,此时此刻,下着淅淅沥沥的雨,而你正撑着伞,走在青苔斑斑的石板路上。

《雨巷》导学案附答案

《雨巷》导学案附答案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________《雨巷》导学案【学习目标】1、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探究诗歌形式的音乐美、意境的朦胧美、情感的含蓄美。

4、通过诵读、分析和欣赏,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在赏析意境和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探索诗歌的内涵,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学法指导】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追求与诗人的心灵对话。

2、展开联想和想象,力求化虚为实,领略诗歌意境。

【预习案】一、知识链接:1、作者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

1928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

著有诗集《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向朦胧、含蓄,代表就是《雨巷》。

后期(抗战爆发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积极,明朗。

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

2、作品《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说《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3、补充丁香:花开在仲春,白色或紫色,淡雅而不轻佻,姣好芳香,可惜花期比较短容易凋谢,形状像结,被赋予结扣、愁结的象征意。

二、自主学习:1、字词识记雨巷()巷()道撑()着彷()徨()寂寥()彳()亍()惆()怅()凄婉()颓()圮()2、用“/”划分下面一节诗的节奏,标出韵脚,体会其音乐性,并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注意感情基调)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3、读完《雨巷》,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试谈谈。

【探究案】徜徉《雨巷》,品味精读一.鉴赏形象:1、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试找一下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说说你对这些意象的理解和看法。

《雨巷》学案(精选12篇)

《雨巷》学案(精选12篇)

《雨巷》学案(精选12篇)《雨巷》学案篇1学习目标1. 通过意象的分析,把握意境的创设;2. 分析艺术表现手法,体会不同手法产生的不同效果;3. 品味语言,把握不同词语带来的不同感情倾向;4. 在朗诵中整体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重难点分析1.诗中思想内容的分析是重点2.分析新诗的意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学习的难点。

一、背景知识1.现代诗派简介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围绕这个刊物并创作诗歌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

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现代诗派的鼎盛时期。

它是对象征诗派与新月诗派变革性的继承与发展,它的核心是象征主义。

2.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

浙江杭县人。

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

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

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

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

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

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

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1935年回国。

次年创办《新诗》月刊。

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

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

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

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

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

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

3.作品时代背景《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教育资料】戴望舒《雨巷》导学案(附答案)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戴望舒《雨巷》导学案(附答案)学习专用

戴望舒《雨巷》导学案(附答案)【学习目标】1.理解丁香、雨巷两个意象,体味诗人感情;2.诵读诗歌,探讨本诗营造氛围的手法;3.学习用美的眼光看待人生的忧苦哀愁。

【学习重难点】1.诗中思想内容的分析是重点2.分析新诗的意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学习的难点。

导入:一首好诗就是一曲优美的旋律,一路走来,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磅礴大气,什么是洒脱悠扬。

今天我们赏析戴望舒的《雨巷》(板书:雨巷)。

我相信,它一定会把大家带进另一番情境。

也许有人不信,那好吧,让我们走进“雨巷”来倾听一下那优美的旋律吧。

【知识链接】1、作者生平简历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

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

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

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

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

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1923年秋天,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

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语。

1926年与施蛰存、杜衡等人创办《璎珞》旬刊,发表诗作《凝泪出门》。

1927年写的《雨巷》。

1928年发表《雨巷》并与施蛰存、杜衡、冯雪峰创办《文学工场》。

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受到了叶圣陶的极力推荐,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

1932年他参加施蛰存主持的《现代》杂志编辑社。

11月初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

不过在留学期间,他并不喜欢去课堂听课,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翻译外文著作上。

当时他翻译了《苏联文学史话》、《比利时短篇小说集》和《意大利短篇小说集》等,另外还研读了西班牙作家的许多小说集。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戴望舒《雨巷》优秀教案1《雨巷》娴熟地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

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⑴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能力目标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哀婉的心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姑娘的芬芳。

请大家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我们先一起来聆听这一段录音。

二、整体感知,确立诗歌感情基调1、好,听完录音了。

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呢?(《雨巷》)(教师板书)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刚刚在听得时候,这首诗歌给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它是欢欣鼓舞、斗志昂扬、激动人心的,还是忧愁哀伤的。

没错了,这首诗歌从头到尾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子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教师板书:基调——忧郁、哀怨),那么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速度来读啊?(生回答),对了,一般来说,如果是表达比较热烈奔放的感情,我们读的时候语速要稍快一点,但是如果是表达这样一种忧郁、哀怨的感情(手指黑板),我们读的时候要用比较缓慢的语速来读。

好,请大家翻到课本45页,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试试看,朗读一下这首诗歌的前两节,请哪位同学呢?我们班哪位同学是朗诵高手?(生朗诵)2、读得怎么样?(好)掌声鼓励。

读诗歌我们主要是注意一些节奏停顿。

雨巷导学案 答案

雨巷导学案  答案

三.课内探究,合作讨论1.同组交流,找出本诗的意象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你能否能展开想象勾勒一副“雨巷”中的图景?明确:朦胧。

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明确:一共是6个,道具背景: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景物)人物形象:我、姑娘第一个是油纸伞。

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

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

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

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

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

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

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个是雨巷。

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

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

这是种优美的意境。

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结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经历)第三个是丁香。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

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

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明确: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冷艳、愁怨和哀婉。

《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景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沙浣溪沙》)李商隐《代赠》诗: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许邦才《丁香花》诗:苏小西陵踏月归,香车白马引郎来.。

年曾绾同心结,此日春风为剪开,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

歌词《丁香花》等,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

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

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总之,丁香姑娘美丽、、高洁和愁怨彷徨的象征。

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

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

雨巷导学案附答案

雨巷导学案附答案

《雨巷》学习目标1、了解戴望舒的生平、创作及新诗的相关知识。

2.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情感态度1、能准确分析诗中所蕴含的迷惘感伤而又期待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分析和欣赏,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知识体系梳理】现代诗歌单元知识链接【作者介绍】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1926年参加共青团。

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

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

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

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

1950年因病逝世。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新诗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新诗草创阶段的努力,以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

因此,当时也称新诗为“白话诗”“白话韵文”“国语的韵文”(钱玄同《〈尝试集〉序》、胡适《谈新诗》、康白情《新诗底我见》)。

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号刊出胡适的白话诗词8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新诗。

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

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

新诗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国诗歌较大的影响。

这对新诗艺术方法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多种艺术潮流,出现了自由体、新格律体、十四行诗、阶梯式诗、散文诗等多种形式。

众多诗人的探索和一些杰出诗人的创造,使新诗逐渐走向成熟和多样化。

从五四运动以来,新诗一直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2诗两首雨巷学习目标1.理解、分析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培养分析诗歌的能力。

2.自读评析诗歌,培养自主阅读诗歌的能力。

3.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一)读准字音,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二)查阅戴望舒的生平资料。

二、自练自测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彷徨..()寂寥.()彳亍..()颓圮.()撑.着()惆怅..()2.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

又称,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寀,又名戴梦鸥。

笔名艾昂甫、江恩等。

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主要作品有、、、。

三、质疑问难通过预习本文,你有什么疑问,请写在下面。

合作探究1.通过读诗歌,你能看出诗人是一种什么心情?2.诗中写了哪几个“意象”?3.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句诗?说一说理由。

4.“我”为什么会忧郁、孤寂、彷徨、哀怨、惆怅、迷茫?5.为什么用丁香来形容姑娘?而不说成梅花姑娘或菊花姑娘呢?6.丁香姑娘象征着什么?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hìchù)篱.墙(1í)A.彳亍..无济.于事(jì)载歌载.舞(zài)B.凄婉.(wǎn)迷茫.(máng)荒谬.绝伦(miù)呕.心沥血(ǒu)C.寂寥.(liáo)惆怅.(chàng)雨巷.(xiànɡ)味同嚼.蜡(jiáo)D.彷.徨(pánɡ)颓圮.(yi)沉淀.(diàn)栉.风沐雨(zh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彷徨箫瑟河畔碧波荡漾B.太息凄惋繁衍蔚然成风C.惆怅迷茫哀怨夜谰人静D.浮躁寥廓树荫绿草如茵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除了低迷的战绩影响士气,大环境欠佳也让球员对未来感到。

(2)绿豆中的这些蛋白质能够与汞、铅等重金属结合成物,以排出体外。

(3)随着运输条件的改善,外地客商纷至沓来,使这片原本的土地逐渐热闹起来。

A.彷徨沉淀寂寥B.徘徊积淀寂寥C.彷徨积淀寂寞D.徘徊沉淀寂寞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对于传说中这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动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

B.杜绝过度治疗,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靠制度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调控盲目扩张的逐利行为。

C.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琅琅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叙事抒情的切入点。

D.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

5.补写出下列诗歌中的空缺部分。

(1)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

(2)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消散了,甚至她的/,丁香般的惆怅。

二、阅读《雨巷》,完成6~9题6.下列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是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7.从诗中来看,“丁香姑娘”有什么特点?8.应该如何理解“丁香姑娘”这个意象?9.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0.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11.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

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四、精彩语言运用12.生活中,总有那么一曲旋律或几句诗歌,拨动过你的心弦,引起过你的共鸣……请你用动情的笔墨把它抒写出来。

要求:(1)侧重在描写中抒情,并结合使用议论。

(2)运用排比修辞和疑问句式。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

(4)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自主认知】自练自测1.páng huáng liáo chìchùpǐchēng chóu chàng2.雨巷诗人《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合作探究】1.可以看出诗人心情是忧郁、孤寂、彷徨、哀怨、惆怅、迷茫的。

2.诗中涉及了油纸伞、我、雨巷、丁香花、丁香姑娘、篱墙等意象。

3.示例:①“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②“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③“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理由:①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丁香姑娘美丽的外貌、高尚的品格,忧愁的心境。

“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黑暗的现实中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②写出了“我”的渴望,同时也写出了“我”的哀怨忧愁。

这句中出现了很多意象,油纸伞、我、雨巷、丁香花、丁香姑娘都有哀怨忧愁的特点。

③丁香姑娘远去的背影,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

4.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中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

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光明中堕入了夜的深渊。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1927年3月,作者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派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又被反动当局通缉,他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5.丁香类似于百合,是纯洁、美好的象征。

它代表着美丽、高洁。

丁香的花是白色的,也有紫色的,它的花形很特别,一结一结的,人们习惯地称为丁香结。

丁香开在暮春时节,很容易引发文人的伤春情绪。

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与愁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丁香很自然地和感伤连在一起成为高洁、美丽、忧伤的代词。

6.丁香姑娘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形象,既是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也是作者驰骋艺术想象所产生的艺术形象。

作者描写她的颜色、芬芳、美丽、高洁、缥缈、哀怨,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

但是“寂寞”“走尽”“像梦中飘过”,丁香姑娘象征美好的理想难以实现。

【课堂练习】1.D解析:D项“圮”应读“pǐ”。

2.D解析:A项“箫瑟”应为“萧瑟”,B项“凄惋”应为“凄婉”,C项“夜谰人静”应为“夜阑人静”。

3.A4.A解析:B项动宾搭配不当,将“调控”改为“严惩”。

C项偷换主语,第二个“都能”改为“使他”。

D项缺少宾语,在“形象”后加“的问题”。

5.(1)又寂寥的雨巷结着愁怨的姑娘(2)散了她的芬芳太息般的眼光6.C解析:C项“迷失了方向”,说法欠妥;“绝望”错误。

7.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哀怨,彷徨又惆怅。

是美丽、高洁、愁怨的三位一体。

(结合选文中的第一节诗,抓住对“丁香姑娘”描写的诗句,即可把握“丁香姑娘”的特点。

)8.这首诗是用雨中丁香作为人们愁思象征的。

很显然,戴望舒从古典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

但是,戴望舒笔下的“丁香姑娘”又不同于古人,她是诗人理想和追求的化身。

(只要理解了丁香的文化内涵,结合本诗具体的语境,即可体味出作者选用“丁香姑娘”这一意象的用意,一方面象征诗人的理想和追求,另一方面也表现其理想难以实现的惆怅。

)9.本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10.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11.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

12.答案示例:喜欢“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这几句歌词。

当大地经历风雨狂扫,旋而彩虹挂山腰,微风吻拂、空气清新的时候,我会情不自禁地吟唱它,因万物为之精神抖擞;当我在球场上经历一番挥汗如雨的奔跑与较量,拖着疲惫的身躯在胜利的归途上的时候,我会情不自禁地高唱它,因付出而倍感胜利的欢欣;当我为突破道道学习难关,历经“上下求索”而豁然开朗的时候,我会情不自禁地吟唱它,因“炼狱”而看到“天堂”的曙光。

亲爱的朋友,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热爱生活,包括生活的挫折,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才变得更加强大而自信。

因为只有经历风雨,人生才更加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