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与角的计算及解题方法归纳
12直线、射线、线段及角的度量
【本讲主要内容】直线、射线、线段及角的度量直线射线线段l A BlA BlA B1. 两个大写字母2. 一个小写字母1. 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的字母在前;2. 一个小写字母。
1. 表示两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2. 一个小写字母。
无1个2个向两方无限伸展向一方无限伸展不可伸展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不可以不可以解题规律:将几何语言转化为几何图形时,要正确理解几何语言的意义,按规范画出几何图形。
2. 线段的比较(1)叠合法:把线段AB和CD移到同条直线上,使一个端点A和C重合,另一个端点B和D落在直线上并在A和C的同侧,如果点D和B重合,就说线段AB和CD相等,记作AB=CD,如果点D在线段AB上,就说AB大于CD,记作AB>CD。
如果点D在线段AB外,就说AB小于CD,记作AB<CD。
(2)度量法:用刻度尺量出线段的长度来比较大小。
3. 与线段相关的概念(1)线段的中点:点C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C和CB,点C叫做线段AB 的中点(center),类似地线段有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如图所示,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则AC=CB=1/2AB或AB=2AC=2BCA C B(2)两点间的距离:连结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distance)。
4. 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角(angle)也是一种基本图形,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角也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
角的表示法有四种:(1)用三个字母及符号“∠”表示,如图所示,中间的字母表示两边上的点,例如∠ABC;(2)用一个大写字母(角的顶点的字母)表示一个角,例如图中的∠B;(3)用一个小写希腊字母(如α,β,γ)等表示,例如:∠ABC记作∠α;(4)用一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AOC记作∠1,∠COB记住∠2。
例1. 如图以B为顶点的角有几个?把它们表示出来;以D为顶点的角有几个?把它们表示出来(不包括平角)。
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和角的定值问题课堂学案及配套作业(解析版)
专题19线段和角的定值问题(解析版)第一部分教学案类型一线段中的定值问题1.(2019秋•北仑区期末)如图,C为射线AB上一点,AB=30,AC比BC的14多5,P、Q两点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分别以2个单位/秒和1个单位/秒的速度在射线AB上沿AB方向运动,当点P运动到点B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运动时间为t(s),M为BP的中点,N为MQ的中点,以下结论:①BC=2AC;②AB=4NQ;③当BP=12BQ时,t=12;④M,N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定值.其中正确的结论(填写序号)思路引领: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得到结论.解:∵AB=30,AC比BC的14多5,∴BC=20,AC=10,∴BC=2AC;故①正确;∵P,Q两点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分别以2个单位/秒和1个单位/秒的速度,∴BP=30﹣2t,BQ=t,∵M为BP的中点,N为MQ∴PM=12BP=15﹣t,MQ=MB+BQ=15,NQ=12MQ=7.5,∴AB=4NQ;故②正确;∵BP=30−2t,BQ=t,BP=12 BQ,∴30−2t=t2,解得:t=12,故③正确,∵BP=30﹣2t,BQ=t,∴BM=12PB=15﹣t,∴MQ=BM+BQ=15﹣t+t=15,∴MN=12MQ=152,∴MN的值与t无关是定值,故答案为:①②③④.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求出P到达B点时的时间,以及点P与Q重合时的时间,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2.(2020秋•东西湖区期末)如图,已知直线l上有两条可以左右移动的线段:AB=a,CD=b,且a,b满足|a﹣2|+(b﹣6)2=0.M为线段AB的中点,N为线段CD中点.(1)求线段AB、CD的长;(2)若线段A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线段CD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也向右运动,在运动前A点表示的数为﹣2.BC=6,设运动时间为t秒,求t为何值时,MN=4;(3)若将线段CD固定不动,线段A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在运动前AD=36,在线段AB向右运动的某一个时间段内,始终有MN+BC为定值,求出这个定值,并求出t的取值范围.思路引领:(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t秒后点M表示的数是﹣1+2t,点N表示的数是9+t,然后根据MN=4列出方程可得答案;(3)根据题意分类讨论得到结果.解:(1)∵|a﹣2|+(b﹣6)2=0,∴a﹣2=0,b﹣6=0,∴a=2,b=6,∴AB=2,CD=6;(2)∵运动前A点表示的数为﹣2,BC=6,∴点B表示的数是0,点C、D表示的数分别是6和12,∵M为线段AB的中点,N为线段CD中点,∴点M、N表示的数分别是﹣1和9,t秒后点M表示的数是﹣1+2t,点N表示的数是9+t,∴|(﹣1+2t)﹣(9+t)|=4,解得t=14或6,答:t=14秒或6秒时,MN=4;(3)运动t秒后,MN=|32﹣2t|,BC=|28﹣2t|,当0≤t<14时,MN+BC=32﹣2t+28﹣2t=60﹣4t,当14≤t≤16时,MN+BC=32﹣2t+2t﹣28=4,当t >16时,MN +BC =2t ﹣32+2t ﹣28=4t ﹣60, ∴当14≤t ≤16时,MN +BC 为定值.总结提升: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数轴和两点间的距离等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答第三问注意分类讨论思想,此题难度不大.3.(2020秋•遵化市期末)如图,已知线段AB =m ,CD =n ,线段CD 在直线AB 上运动(点A 在点B 的左侧,点C 在点D 的左侧),若|m ﹣12|+(6﹣n )2=0. (1)求线段AB ,CD 的长;(2)若点M ,N 分别为线段AC ,BD 的中点,BC =4,求线段MN 的长;(3)当CD 运动到某一时刻时,点D 与点B 重合,点P 是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下列两个结论:①PA−PB PC是定值,②PA+PB PC是定值,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并加以说明.思路引领:(1)先由|m ﹣12|+(6﹣n )2=0,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n =6,m =12,即可得到AB =12,CD =6;(2)需要分类讨论:①如图1,当点C 在点B 的右侧时,根据“M 、N 分别为线段AC 、BD 的中点”,先计算出AM 、DN 的长度,然后计算MN =AD ﹣AM ﹣DN ;②如图2,当点C 位于点B 的左侧时,利用线段间的和差关系求得MN 的长度;(3)计算①或②的值是一个常数的,就是符合题意的结论. 解:(1)∵|m ﹣12|+(6﹣n )2=0, ∴|m ﹣12|=﹣(6﹣n )2, ∴m ﹣12=0,6﹣n =0, ∴n =6,m =12, ∴AB =12,CD =6;(2)如图1,∵M 、N 分别为线段AC 、BD 的中点, ∴AM =12AC =12(AB +BC )=8, DN =12BD =12(CD +BC )=5, ∴MN =AD ﹣AM ﹣DN =9;如图2,∵M 、N 分别为线段AC 、BD 的中点,∴AM =12AC =12(AB ﹣BC )=4, DN =12BD =12(CD ﹣BC )=1,∴MN =AD ﹣AM ﹣DN =12+6﹣4﹣4﹣1=9;(3)②正确.理由如下: ∵PA+PB PC =(PC+AC)+(PC−CB)PC=2PC PC=2,∴②PA+PBPC 是定值2.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比较线段的长短.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4.(2018秋•江夏区期末)已知,如图所示,一条直线上依次有A 、B 、C 三个点. (1)若BC =10,AC =3AB 的长;(2)若点D 是射线CB 上一点,点M 为BD 中点,点N 为CD 中点,求BC MN的值;(3)当点P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点E 是AP 的中点,点F 是BC 的中点(E ,F 不重合).下列结论中:①EF AC+BP是定值;②EFAC−BP是定值,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正确,请选择正确结论并求出其值.思路引领:(1)由AC =AB +BC =3AB 可得;(2)分三种情况:①D 在BC 之间时②D 在AB 之间时③D 在A 点左侧时;(3)分三种情况讨论:①F 、E 在BC 之间,F 在E 左侧②F 在BC 之间,E 在CP 之间③F 、E 在BC 之间,F 在E 右侧;解:(1)∵BC =10,AC =AB +BC =3AB ,∴AB=5;(2)∵点M为BD中点,点N为CD中点,∴BM=BD,DN=NC,①D在BC之间时:BC=BD+CD=2MD+2DN=2MN,∴BCMN=2;②D在AB之间时:BC=DC﹣DB=2DN﹣2MB=2(BN+2MB)﹣2MB=2BN+2MB=2MN,∴BCMN=2;③D在A点左侧时:BC=DN﹣NB=MN+DM﹣NB=MN+MB﹣NB=MN+MN+NB﹣NB=2MN,∴BCMN=2;故BCMN=2;(3)点E是AP的中点,点F是BC的中点.∴AE=EP,BF=CF,①F、E在BC之间,F在E左侧,EF=FC﹣EC=12BC﹣AC+AE=12(AC﹣AB)﹣AC+AE=AE−12AB−12AC,BP=AP﹣AB=2AE﹣AB,AC﹣BP=AC﹣2AE+AB,∴EFAC−BP =−12.②F在BC之间,E在CP之间,EF=12BC+CE=12BC+AE﹣AC=12(AC﹣AB)+AE﹣AC=AE−12AB−12AC,BP=AP﹣AB=2AE﹣AB,AC﹣BP=AC+AB﹣2AE,∴EFAC−BP =−12.③F、E在BC之间,F在E右侧,EF=CE﹣CF=CE−12BC=AC﹣AE−12BC=AC﹣AE−12(AC﹣AB)=12AC﹣AE+12AB,BP=AP﹣AB=2AE﹣AB,∴AC﹣BP=AC+AB﹣2AE,∴EFAC−BP =12,∴只能是②EFAC−BP 是定值,定值为12.总结提升:本题考查线段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图形,能够考虑到所有分类是解题的关键.5.(越秀区期末)已知线段AB=8(点A在点B的左侧)(1)若在直线AB上取一点C AC=3CB,点D是CB的中点,求AD的长;(2)若M是线段AB的中点,点P是线段AB延长线上任意一点,请说明P A+PB﹣2PM是一个定值.思路引领:(1)①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如图1,②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③当点C在BA的延长线上时,明显,次情况不存在;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2)如图3,设BP=x,则P A=AB+BP=8+x,PM=12AB+BP=4+x,代入P A+PB﹣2PM即可得到结论.解:(1)①当点C在线段AB上时,如图1,∵AC=3BC,设BC=x,则AC=3x,∵AB=AC+BC,∴8=3x+x,∴x=2,∴BC=2,AC=6,∵点D是CB的中点,∴CD=BD=12BC=1,∴AD=AC+CD=6+1=7;②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设BC=x,AC=3BC=3x,∵AB=AC﹣BC=2x=8,∴x=4,∴BC=4,AC=12,AB=8,∵点D是CB的中点,∴BD=CD=12BC=2,∴AD=AB+BD=8+2=10;③当点C在BA的延长线上时,明显,次情况不存在;综上所述,AD的长为7或10;(2)如图3,设BP=x,则P A=AB+BP=8+x,PM=12AB+BP=4+x,∴P A+PB﹣2PM=8+x+x﹣2(4+x)=0,∴P A+PB﹣2PM是一个定值0.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线段中点的定义,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6.(2020秋•奉化区校级期末)如图,已知直线l有两条可以左右移动的线段:AB=m,CD=n,且m,n 满足|m﹣4|+(n﹣8)2=0.(1)求线段AB,CD的长;(2)线段AB的中点为M,线段CD中点为N,线段AB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向右运动,线段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也向右运动,若运动6秒后,MN=4,求线段BC的长;(3)将线段CD固定不动,线段AB以每秒4个单位速度向右运动,M、N分别为AB、CD中点,BC=24,在线段AB向右运动的某一个时间段t内,始终有MN+AD为定值.求出这个定值,并直接写出t在哪一个时间段内.思路引领:(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若6秒后,M’在点N’左边时,若6秒后,M’在点N’右边时,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题意分类讨论于是得到结果.解:(1)∵|m﹣4|+(n﹣8)2=0,∴m﹣4=0,n﹣8=0,∴m=4,n=8,∴AB=4,CD=8;(2)若6秒后,M’在点N’左边时,由MN+NN’=MM’+M’N’,即2+4+BC+6×1=6×4+4,解得BC=16,若6秒后,M’在点N’右边时,则MM’=MN+NN’+M’N’,即6×4=2+BC+4+6×1+4,解得BC=8,(3)运动t秒后MN=|30﹣4t|,AD=|36﹣4t|,当0≤t<7.5时,MN+AD=66﹣8t,当7.5≤t≤9时,MN+AD=6,当t≥9时,MN+AD=8t﹣66,∴当7.5≤t≤9时,MN+AD为定值.总结提升: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数轴和两点间的距离等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答第三问注意分类讨论思想,此题难度不大.7.(2022秋•平南县月考)如图AB=48,C为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一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若BC=10,求MN的长;(2)若BC的长度为不定值,其它条件不变,MN的长还是定值吗?若是,请求出MN的长;若不是,请说明理由.思路引领:(1)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CM,CN的长,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2)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CM,CN的长,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解:(1)由已知得AC=AB+BC=58.由M,N分别是AC,BC的中点,得CM=29,NC=5.由线段的和差,得MN=CM﹣NC=29+5=24;(2)若BC的长度为不定值,其它条件不变,MN的长是定值.由M,N分别是AC,BC的中点,得CM=12(AB+BC),CN=12BC,MN=CM﹣NC=12(AB+BC)−12BC=12AB=24.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得出MC,NC的长是解题关键,又利用了线段的和差.类型二角中的定值问题8.(2017秋•宁海县期末)如图,已知在同一平面内OA⊥OB,OC是O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α(α<90°)度得到,OD平分∠BOC,OE平分∠AOC.(1)若α=60即∠AOC=60°时,则∠BOC=°,∠DOE=°.(2)在α的变化过程中,∠DOE的度数是一个定值吗?若是定值,请求出这个值;若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思路引领:(1)先得到∠BOC=∠AOB+∠AOC=15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DOC=75°,∠EOC=30°,然后计算∠DOC﹣∠EOC得到∠DOE的度数;(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DOC=12∠BOC=45°+12α,∠EOC=12∠AOC=12α,所以∠DOE=∠DOC﹣∠EOC=45°,从而可判断∠DOE的度数是一个定值.解:(1)∵OA⊥OB,∴∠AOB=90°,∴∠BOC=∠AOB+∠AOC=90°+60°=150°,∵OD平分∠BOC,∴∠DOC=12∠BOC=75°,∵OE平分∠AOC,∴∠EOC=12∠AOC=30°,∴∠DOE=∠DOC﹣∠EOC=75°﹣30°=45°;故答案为150°;45°;(2)在α的变化过程中,∠DOE的度数是一个定值,为45°.∵OD平分∠BOC,∴∠DOC=12∠BOC=12(90°+α)=45°+12α∵OE平分∠AOC,∴∠EOC=12∠AOC=12α,∴∠DOE=∠DOC﹣∠EOC=45°+12α−12α=45°,即∠DOE的度数是一个定值.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角度的计算:会利用几何图形计算角度的和与差.也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9.(2020秋•平山区校级期中)已知∠AOB=110°,∠COD=40°,OE平分∠AOC,OF平分∠BOD.(1)如图1,当OB、OC重合时,∠AOE﹣∠BOF=;(2)如图2,当∠COD从图1所示位置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顺时针旋转t秒(0<t<10),在旋转过程中∠AOE﹣∠BOF的值是否会因t的变化而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该定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思路引领:(1)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AOE和∠BOF的度数,然后根据∠AOE﹣∠BOF求解;(2)首先由题意得∠BOC=3t°,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AOC=∠AOB+3t°,∠BOD=∠COD+3t°,然后由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即可.解:(1)∵OE平分∠AOC,OF平分∠BOD,∴∠AOE=12∠AOC=12×110°=55°,∠BOF=12∠BOD=12×40°=20°,∴∠AOE﹣∠BOF=55°﹣2035°.故答案为:35°;(2)∠AOE﹣∠BOF的值是定值.由题意∠BOC=3t°,则∠AOC=∠AOB+3t°=110°+3t°,∠BOD=∠COD+3t°=40°+3t°,∵OE平分∠AOC,OF平分∠BOD,∴∠AOE=12∠AOC=12(110°+3t°)=55°+32t°,∠BOF=12∠BOD=12(40°+3t°)=20°+32t°,∴∠AOE﹣∠BOF=(55°+32t°)−(20°+32t°)=35°,∴∠AOE﹣∠BOF的值是定值,定值为35°.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角度的计算以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理解角度之间的和差关系是关键.10.(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期中)如图,已知∠AOC=80°,∠BOD=30°,若OM平分∠AOB,ON平分∠COD.(1)如图1,当OC 与OB 重合时,求∠MON 的度数;(2)如图2,当∠BOD 从图1位置开始绕点O 顺时针旋转m (0<m <90)时,∠BOM ﹣∠DON 的值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求出∠BOM ﹣∠DON 的值;若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3)如图2,当∠BOD 从图1位置开始绕点O 顺时针旋转m (30<m <70)时,满足∠AOD +∠MON =7∠BOD ,求m 的值.思路引领:(1)由角平分线的定义求∠AOM =∠MOB =12∠AOB ,∠DON =∠NOC =12∠COD ,然后求∠MON ;(2)用含有m 的式子表示∠AOM 、∠BOD 和∠AOD ,然后利用角的和差关系求∠BOM ﹣∠DON ; (3)分别用含有m AOD 、∠MON 和∠BOD ,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从而得到m 的值.解:(1)∵OM 平分∠AOB ,ON 平分∠COD ,∴∠AOM =∠MOB =12∠AOB ,∠DON =∠NOC =12∠COD , ∵∠AOB =80°,∠COD =30°, ∴∠MOC =40°,∠NOC =15°,∴∠MON =∠MOC +∠NOC =40°+15°=55°; (2)∠BOM ﹣∠DON 为定值25°,理由如下: 由题意可知:∠AOD =∠AOB +∠COD +m =110°+m ,由(1)可知:∠AOM =∠MOB =12∠AOB ,∠DON =∠NOC =12∠COD ,∴∠BOM =∠AOM =∠12(∠AOC +m )=12(80°+m ),∠DON =12(∠BOD +m )=12(30°+m ),∴∠BOM﹣∠DON=12(80°+m)−12(30°+m)=25°,∴∠BOM﹣∠DON的值为25°;(3)由(2)知:∠AOD=110°+m,∠AOM=12(80°+m),∠DON=12(30°+m),∴∠MON=∠AOD﹣∠AOM﹣∠DON=110°+m−12(80°+m)−12(30°+m)=55°,∵∠AOD+∠MON=7∠BOD,∠BOD=30°,∴110°+m+55°=7×30°,∴m=45°.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图形的旋转,探究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先理清楚所求角与已知角的和差关系,然后再逐步求解.11.(2022秋•沁阳市期末)已知∠AOB=110°,∠COD=40°,OE平分∠AOC,OF平分∠BOD.(1)如图1,当OB、OC重合时,∠AOE﹣∠BOF=;(2)如图2,当∠COD从图1所示位置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顺时针旋转t秒(0<t<10),在旋转过程中∠AOE﹣∠BOF的值是否会因t的变化而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该定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当∠COF=17°时,t=秒.思路引领:(1)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AOE和∠BOF的度数,然后根据∠AOE﹣∠BOF求解;(2)首先由题意得∠BOC=3t°,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AOC=∠AOB+3t°,∠BOD=∠COD+3t°,然后由角平分线的定义解答即可;(3)根据题意得∠BOF=(3t+17)°,故3t+17=20+32t,解方程即可求出t的值.解:(1)∵OE平分∠AOC,OF平分∠BOD,∴∠AOE=12∠AOC=12×110°=55°,∠BOF=12∠BOD=12×40°=20°,∴∠AOE﹣∠BOF=55°﹣20°=35°.故答案为:35°;(2)∠AOE﹣∠BOF的值是定值.由题意∠BOC=3t°,则∠AOC=∠AOB+3t°=110°+3t°,∠BOD=∠COD+3t°=40°+3t°,∵OE平分∠AOC,OF平分∠BOD,∴∠AOE=12∠AOC=12(110°+3t°)=55°+32t°,∠BOF=12∠BOD=12(40°+3t°)=20°+32t°,∴∠AOE﹣∠BOF=(55°+32t°)−(20°+32t°)=35°,∴∠AOE﹣∠BOF的值是定值,定值为35°;(3)根据题意得∠BOF=(3t+17)°,∴3t+17=20+32 t,解得t=2.故答案为2.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角度的计算以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理解角度之间的和差关系是关键.12.(2017秋•宿豫区期末)如图,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60°角和90°角的顶点A叠放在一起.将三角尺ADE绕点A旋转,旋转过程中三角尺ADE的边AD始终在∠BAC的内部在旋转过程中,探索:(1)∠BAE与∠CAD的度数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试说明∠CAE﹣∠BAD=30°;(3)作∠BAD和∠CAE的平分线AM、AN,在旋转过程中∠MAN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这个定值;若变化,请求出变化范围.思路引领:(1)根据题意得到∠BAD+∠CAD=60°,∠CAE+∠CAD=90°,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题意得到∠BAD+∠CAD=60°,∠CAE+∠CAD=90°,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题意得到∠BAD+∠CAD=60°,∠CAE+∠CAD=9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角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解:(1)∠BAE+∠CAD=150°,理由:∵∠BAD+∠CAD=60°,∠CAE+∠CAD=90°,∴∠BAE=∠BAD+∠CAD+∠CAE=60°+90°﹣∠CAD,∴∠BAE+∠CAD=150°;(2)∵∠BAD+∠CAD=60CAE+∠CAD=90°,∴∠CAD=60°﹣∠BAD,∠CAD=90°﹣∠CAE,∴60°﹣∠BAD=90°﹣∠CAE,∴∠CAE﹣∠BAD=90°﹣60°=30°;(3)在旋转过程中∠MAN的值不会发生变化,如图,∵∠BAD+∠CAD=60°,∠CAE+∠CAD=90°,∴∠BAD=60°﹣∠CAD,∠CAE=90°﹣∠CAD,∵AM,AN分别是∠∠BAD和∠CAE的平分线,∴∠MAD=12∠BAD=30°−12∠CAD,∠NAC=12∠CAE=45°−12∠CAD,∵∠MAN=∠MAD+∠CAD+∠NAC=30°−12∠CAD+∠CAD+45°−12∠CAD=75°.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13.(2022秋•晋州市期中)如图所示,以直线AB上的一点O为端点,在直线AB的上方作射线OP,使∠BOP=68°,将一块直角三角尺(∠MON=9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且直角三角尺在直线AB的上方.设∠BOM=n°(0<n<90).(1)当n=30时,求∠PON的大小;(2)当OP恰好平分∠MON时,求n的值;(3)当n≠68时,嘉嘉认为∠AON与∠POM的差为定值,淇淇认为∠AON与∠POM的和为定值,且二人求得的定值相同,均为22°,老师说,要使两人的说法都正确,需要对n分别附加条件.请你补充这个条件:当n满足时,∠AON POM=22°;当n满足时,∠AON+∠POM=22°.思路引领:(1)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答案;(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与角的和差关系可得答案;(3)分两种情况:OM在OP的左侧和右侧时,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结论.解:(1)当n=30°时,∠BOM=30°,∵∠POB=68°,∴∠POM=68°﹣30°=38°,∵∠MON=90°,∴∠PON=90°﹣38°=52°;(2)∵OP恰好平分∠MON,∠MON=90°,∴∠POM=45°,∵∠POB=68°,∴n=68﹣45=23;(3)当0<n<68时,如图1,∠AON﹣∠POM=22°,理由如下:∵∠POB=68°,∴∠POM=68°﹣n°,∵∠MON=90°,∴∠AON=180°﹣90°﹣n°﹣n°,∴∠AON﹣∠POM=(90°﹣n°)﹣(68°﹣n°)=22°;当68<n<90时,如图2,理由如下:∵∠POB=68°,∴∠POM=n°﹣68°,∵∠MON=90°,∴∠AON=180°﹣90°﹣n°=90°﹣n°,∴∠AON+∠POM=(90°﹣n°)+(n°﹣68°)=22°;故答案为:0<n<68,68<n<90.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平角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角的和与差关系,角平分线的定义的应用,分情况讨论是解题关键.14.(2021秋•迁安市期末)如图1,把∠APB放置在量角器上,P与量角器的中心重合,射线P A、PB分别对准刻度117°和153°,将射线P A绕点P逆时针旋转90°得到射线PC.(1)∠APB=度;(2)求出∠CPB的度数;(3)小红在图1的基础上,在∠CPB内部任意做一条射线PD,并分别做出了∠CPD和∠BPD的平分线PE和PF,如图2,发现PD在∠CPB内部的不同位置,∠EPF的度数都是一个定值,请你求出这个定值.思路引领:(1)∠APB=153°﹣117°;(2)根据∠CPB=∠APB+∠APC,可得∠CPB的度数;(3)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PD=12∠CPD,∠FPD=12∠BPD,再根据角的和差可得答案.解:(1)由图可得,∠APB=153°﹣117°=36°.故答案为:36;(2)由题意得,∠APC=90°,∴∠CPB=∠APB+∠APC=36°+90°=126°.答:∠CPB的度数是126°;(3)∵∠CPD和∠BPD的平分线是PE和PF,∴∠EPD=12∠CPD,∠FPD=12∠BPD,∴∠EPF =∠EPD +∠FPD =12∠CPD +12∠BPD =12∠CPB =63°.∴当PD 在∠CPB 内部的不同位置时,∠EPF 的度数都是一个定值是63°. 总结提升:本题考查角的计算,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和角的和差是解题关键. 15.(2022秋•硚口区期末)∠AOB 与它的补角的差正好等于∠AOB 的一半 (1)求∠AOB 的度数;(2)如图1,过点O 作射线OC ,使∠AOC =4∠BOC ,OD 是∠BOC 的平分线,求∠AOD 的度数; (3)如图2,射线OM 与OB 重合,射线ON 在∠AOB 外部,且∠MON =40°,现将∠MON 绕O 顺时针旋转n °,0<n <50,若在此过程中,OP 平分∠AOM ,OQ 平分∠BON ,试问∠AOP−∠BOQ∠POQ的值是定值吗?若是,请求出来,若不是,请说明理由.思路引领:(1)设∠AOB =x °,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2)①当OC 在∠AOB 的内部时,②当OC 在∠AOB 外部时,根据角的和差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角的和差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 解:(1)设∠AOB =x °,依题意得:x ﹣(180﹣x )=12x ∴x =120答:∠AOB 的度数是120°(2)①当OC 在∠AOB 的内部时,∠AOD =∠AOC +∠COD 设∠BOC =y °,则∠AOC =4y °, ∴y +4y =120,y =24,∴∠AOC =96°,∠BOC =24°, ∴OD 平分∠BOC , ∴∠COD =12∠BOC =12°, ∴∠AOD =96°+12°=108°,②当OC 在∠AOB 外部时,同理可求∠AOD =140°, ∴∠AOD 的度数为108°或140°; (3)∵∠MON 绕O 顺时针旋转n °, ∴∠AOM =(120+n )° ∵OP 平分∠AOM , ∴∠AOP =(120+n 2)°∵OQ 平分∠BON , ∴∠MOQ =∠BOQ =(40+n 2)°,∴∠POQ =120+40+n ﹣∠AOP ﹣∠NOQ , =160+n −120+n 2−40+n 2=160+n −160+2n2=80°, ∴∠AOP ﹣∠BOQ =120+n 2−40+n2=40°, ∴∠AOP−∠BOQ∠POQ=4080=12.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余角和补角的定义,解题时注意方程思想和分类思想的灵活运用. 16.(2019秋•莆田期末)定义:若α﹣β=90°,且90°<α<180°,则我们称β是α的差余角.例如:若α=110°,则α的差余角β=20°.(1)如图1,点O 在直线AB 上,射线OE 是∠BOC 的角平分线,若∠COE 是∠AOC 的差余角,求∠BOE 的度数;(2)如图2,点O 在直线AB 上,若∠BOC 是∠AOE 的差余角,那么∠BOC 与∠BOE 有什么数量关系; (3)如图3,点O 在直线AB 上,若∠COE 是∠AOC 的差余角,且OE 与OC 在直线AB 的同侧,∠AOC−∠BOC∠COE请你探究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思路引领:(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COE =∠BOE =12∠BOC ,根据题意得到∠AOC ﹣∠COE =∠AOC −12∠BOC =90°,于是得到结论;α (2)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3)如图3,由∠COE 是∠AOC 的差余角,得到∠AOC =90°+∠COE ,∠BOC =90°﹣∠COE ,如图4,由∠COE 是∠AOC 的差余角,得到∠AOC =90°+∠COE ,于是得到结论. 解:(1)∵OE 是∠BOC 的角平分线, ∴∠COE =∠BOE =12∠BOC , ∵∠COE 是∠AOC 的差余角,∴∠AOC ﹣∠COE =∠AOC −12∠BOC =90°, ∵∠AOC +∠BOC =180°, ∴∠BOC =60°, ∴∠BOE =30°;(2)∵∠BOC 是∠AOE 的差余角,∴∠AOE ﹣∠BOC =∠AOC +∠COE ﹣∠COE ﹣∠BOE =∠AOC ﹣∠BOE =90°, ∵∠AOC +∠BOC =180°, ∴∠BOC +∠BOE =90°;(3)答:是,理由:如图3,∵∠COE 是∠AOC 的差余角, ∴∠AOC ﹣∠COE =∠AOE =90°,∴∠AOC =90°+∠COE ,∠BOC =90°﹣∠COE , ∴∠AOC−∠BOC∠COE=90°+∠COE−90°+∠COE∠COE=2(定值);如图4,∵∠COE 是∠AOC 的差余角, ∴∠AOC ﹣∠COE =90°, ∴∠AOC =90°+∠COE ,∵∠BOC =180°﹣∠AOC =180°﹣(90°+∠COE )=90°﹣∠COE , ∴∠AOC−∠BOC∠COE=90°+∠COE−90°+∠COE∠COE=2(定值),综上所述,∠AOC−∠BOC∠COE为定值.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角的和差的计算,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17.(2018秋•荔城区期末)如图∠AOB=120°,把三角板60°的角的顶点放在O处.转动三角板(其中OC边始终在∠AOB内部),OE始终平分∠AOD.(1)【特殊发现】如图1,若OC边与OA边重合时,求出∠COE与∠BOD的度数.(2)【类比探究】如图2,当三角板绕O点旋转的过程中(其中OC边始终在∠AOB内部),∠COE与∠BOD的度数比是否为定值?若为定值,请求出这个定值;若不为定值,请说明理由.(3)【拓展延伸】如图3,在转动三角板的过程中(其中OC边始终在∠AOB内部),若OP平分∠COB,请画出图形,直接写出∠EOP的度数(无需证明)思路引领:(1)∵OC边与OA边重合,如图1,根据角的和差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2)①0°≤∠AOC<60°时,如图2,②当60°≤∠AOC≤120°时,如图3,根据角的和差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3)①0°≤∠AOC<60°时,设∠AOC=α,∠BOD=β,②当60°≤∠AOC≤120°时,设∠AOC=α,∠BOD=β,根据角的和差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解:(1)∵OC边与OA边重合,如图1,∴∠AOD=60°,∠BOD=∠AOB﹣∠AOD=120°﹣60°=60°,∵OE平分∠AOD,∴∠COE=12∠AOD=30°;(2)①0°≤∠AOC<60°时,如图2,∵OE平分∠AOD,∴∠DOE=12∠AOD,∴∠COE=∠COD﹣∠EOD=60°−12∠AOD,∵∠DOB=∠AOB﹣∠AOD=120°﹣∠AOD,∴∠COE:∠BOD=1 2;②当60°≤∠AOC≤1203,∵OE平分∠AOD,∴∠DOE=12∠AOD,∴∠COE=∠EOD﹣∠COD=12∠AOD﹣60°,∵∠DOB=∠AOD﹣∠AOB=∠AOD﹣120°,∴∠COE:∠BOD=1 2;(3)①0°≤∠AOC<60°时,设∠AOC=α,∠BODD=β,∵∠AOB=120°,∠COD=60°,∴α+β=60°,∴∠AOD=60°+α,∠BOC=60°+β,∵OE始终平分∠AOD,OP平分∠COB,∴∠AOE=12∠AOD=30°+12α,∠BOP=12∠BOC=30°+12β,∴∠POE=∠AOB﹣∠AOE﹣∠BOP=120°﹣(30°+12α)﹣(30°+12β)=30°;②当60°≤∠AOC≤120°时,设∠AOC=α,∠BOD=β,∵∠AOB=120°,∠COD=60°,∴∠BOC=120°﹣∠AOC=60°﹣∠BOD,∴120°﹣α=60°﹣β,∴α﹣β=60°,∴∠AOD=120°+β,∠BOC=60°﹣β,∵OE始终平分∠AOD,OP平分∠COB,∴∠DOE=12∠AOD=60°+12β,∠BOP=12∠BOC=30°−12β,∴∠POE=∠DOE﹣∠BOD﹣∠BOP=(60°+12α)﹣β﹣(30°−12β)=30°;综上所述,∠POE=30°.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第二部分 配套作业1.(2022秋•成都期末)已知点O 为数轴原点,点A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 ,点B 对应的数为b ,A 、B 之间的距离记作AB ,且|a +4|+(b ﹣10)2=0.(1)求线段AB 的长;(2)设点P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 ,当P A +PB =20时,求x 的值;(3)如图,M 、N 两点分别从O 、B 出发以v 1、v 2的速度同时沿数轴负方向运动(M 在线段AO 上,N 在线段BO 上),P 是线段AN 的中点,若M 、N 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M 为定值,下列结论:①v 2v 1的值不变;②v 1+v 2的值不变.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思路引领:(1)根据非负数的和为0,各项都为0即可求解; (2)应考虑到A 、B 、P 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多种可能解题;(3)设运动时间为t ,首先得到PM =AP ﹣AM =3−12v 2t +v 1t ,由M 、N 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M 为定值,得到PM =3,t =1时,t =2时,于是得到结论. 解:(1)∵|a +4|+(b ﹣10)2=0, ∴a =﹣4,b =10,∴AB =|a ﹣b |=14,即线段AB 14;(2)如图1,当P 在点A 左侧时.P A +PB =(﹣4﹣x )+(﹣x +10)=20,即﹣2x +6=20,解得 x =﹣7; 如图2,当点P 在点B 的右侧时,P A +PB =(x +4)+(x ﹣10)=20,即2x ﹣6=20,解得 x =13; 如图3,当点P 在点A 与B 之间时,P A +PB =x +4+10﹣x =20,不存在这样的x 的值, 综上所述,x 的值是﹣7或13;(3)①v 2v 1的值不变.如图4,设运动时间为t ,理由如下:∵PM =AP ﹣AM=12AN ﹣(OA ﹣OM ) =12(AB ﹣BN )﹣OA +OM =12(14﹣v 2t )﹣4+v 1t =3−12v 2t +v 1t ,∵M 、N 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M 为定值, 而t =0时,PM =3, t =1时,PM =3−12v 2+v 1, t =2时,PM =3﹣v 2+2v 1, ∴3﹣v 2+2v 1=3−12v 2+v 1=3, ∴v 1v 2=12,即:v 2v 1的值不变,值为2.总结提升: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防止漏解.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2.(2022秋•江岸区校级月考)已知:如图,一条直线上依次有A 、B 、C 三点. (1)若BC =60,AC =3AB ,求AB 的长;(2)若点D 是射线CB 上一点,点M 为BD 的中点,点N 为CD 的中点,求BC MN的值;(3)当点P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点E 是AP 中点,点F 是BC 中点,下列结论中: ①AC+BP EF是定值;②|AC−BPEF|是定值.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结论并求出其值.思路引领:(1)由AC=AB+BC=3AB可得;(2)分三种情况:①D在BC之间时②D在AB之间时③D在A点左侧时;(3)分三种情况讨论:①F、E在BC之间,F在E左侧②F在BC之间,E在CP之间③F、E在BC之间,F在E右侧;解:(1)∵BC=60,AC=AB+BC=3AB,∴AB=30;(2)∵点M为BD中点,点N为CD中点,∴BM=BD,DN=NC,①D在BC之间时:BC=BD+CD=2MD+2DN=2∴BCMN=2;②D在AB之间时:BC=DC﹣DB=2DN﹣2MB=2(BN+2MB)﹣2MB=2BN+2MB=2MN,∴BCMN=2;③D在A点左侧时:BC=DN+NB=MN+DN﹣NB=MN+MB﹣NB=MN+MN+NB﹣NB=2MN,∴BCMN=2;故BCMN=2;(3)点E是AP的中点,点F是BC的中点.∴AE=EP,BF=CF,①EF=FC﹣EC=12BC﹣AC+AE=12(AC﹣AB)﹣AC+AE=AE−12AB=12AC,BP=AP﹣AB=2AE﹣AB,AC﹣BP=AC﹣2AE+AB,∴|AC−BPEF|=2.②EF=12BC+CE=12BC+AE﹣AC=12(AC﹣AB)+AE﹣AC=AE−12AB−12AC,BP=AP﹣AB=2AE﹣AB,AC﹣BP=AC+AB﹣2AE,∴|AC−BPEF|=2.③EF=CE﹣CF=CE−12BC=AC﹣AE−12BC=AC﹣AE−12(AC﹣AB)=12AC﹣AE+12AB,BP=AP﹣AB=2AE﹣AB,∴AC﹣BP=AC+AB﹣2AE,∴|AC−BPEF|=2.总结提升:本题考查线段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图形,能够考虑到所有分类是解题的关键.3.(2016秋•启东市校级月考)如图,线段AB=24,动点P从A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沿射线AB运动,M为AP的中点.(1)出发多少秒后,PB=2AM;(2)当P在线段AB上运动时,试说明2BM﹣BP为定值.(3)当P在AB延长线上运动,N为BP的中点,下列两个结论:①MN长度不变;②MN+PN的值不变.选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并求其值.思路引领:(1)分两种情况讨论,①点P在点B左边,②点P在点B右边,分别求出t的值即可.(2)AM=x,BM=24﹣x,PB=24﹣2x,表示出2BM﹣BP后,化简即可得出结论.(3)P A=2x,AM=PM=x,PB=2x﹣24,PN=12PB=x﹣12,分别表示出MN,MN+PN的长度,即可作出判断.解:(1)如图1,设出发x秒后PB=2AM,当点P在点B左边时,P A=2x,PB=24﹣2x,AM=x,由题意得,24﹣2x=2x,解得:x=6;当点P在点B右边时,P′A=2x,P′B=2x﹣24,AM=x,由题意得:2x﹣24=2x,方程无解;综上可得:出发6秒后PB=2AM.(2)∵AM=x,BM=24﹣x,PB=24﹣2x,∴2BM﹣BP=2(24﹣x)﹣(24﹣2x)=24;(3)选①;如图2,∵P A=2x,AM=PM=x,PB=2x﹣24,PN=12PB=x﹣12,∴①MN=PM﹣PN=x﹣(x﹣12)=12(定值);②MN+PN=12+x﹣12=x(变化).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用含时间的式子表示出各线段的长度,有一定难度.4.(2022秋•高新区期中)如图,线段AB=12,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AB运动,M为AP的中点.(1)出发多少秒后,PB=2AM?(2)当P在线段AB上运动时,试说明2BM﹣BP为定值.(3)当P在AB延长线上运动时,N为BP的中点,下列两个结论:①MN长度不变;②MA+PN的值不变,选择一个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思路引领:(1)由题意表示:AP=2t,则PB=12﹣2t,根据PB=2AM列方程即可;(2)把BM=12﹣t和BP=12﹣2t代入2BM﹣BP中计算即可;(3)分别代入求MN和MA+PN的值,发现①正确;②不正确.解:(1)如图1,由题意得:AP=2t,则PB=|12﹣2t|,∵M为AP的中点,∴AM=t,由PB=2AM得:|12﹣2t|=2t,即12﹣2t=2t或2t﹣12=2t,t=3,答:出发3秒后,PB=2AM;(2)如图1,当P在线段AB上运动时,BM=12﹣t,2BM﹣BP=2×(12﹣t)﹣(12﹣2t)=24﹣2t﹣12+2t=12,∴当P在线段AB上运动时,2BM﹣BP为定值12;(3)选①;如图2,由题意得:MA=t,PB=2t﹣12,∵N为BP的中点,∴PN=12BP=12(2t﹣12)=t﹣6,①MN=P A﹣MA﹣PN=2t﹣t﹣(t﹣6)=6,∴当P在AB延长线上运动时,MN长度不变;所以选项①叙述正确;②MA+PN=t+(t﹣6)=2t﹣6,∴当P在AB延长线上运动时,MA+PN的值会改变.所以选项②叙述不正确.总结提升: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用含时间的式子表示出各线段的长度,有一定难度.5.(2021秋•双流区期末)如图,已知直线l上有两条可以左右移动的线段:AB=m,CD=n,且m,n满足|m﹣4|+(n﹣8)2=0,点M,N分别为AB,CD中点.(1)求线段AB,CD的长;(2)线段AB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向右运动,线段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也向右运动.若运动6秒后,MN=4,求此时线段BC的长;(3)若BC=24,将线段CD固定不动,线段AB以每秒4个单位速度向右运动,在线段AB向右运动的某一个时间段t内,始终有MN+AD为定值.求出这个定值,并直接写出t在哪一个时间段内.思路引领:(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若6秒后,M’在点N’左边时,若6秒后,M’在点N’右边时,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题意分类讨论于是得到结果.解:(1)∵|m﹣4|+(n﹣8)2=∴m﹣4=0,n﹣8=0,∴m=4,n=8,∴AB=4,CD=8;(2)若6秒后,M′在点N′左边时,由MN+NN′=MM′+M′N′,即2+4+BC+6×1=6×4+4,解得BC=16,若6秒后,M′在点N′右边时,则MM′=MN+NN′+M′N′,即6×4=2+BC+4+6×1+4,解得BC=8.综上,BC=16或8;(3)运动t秒后MN=|30﹣4t|,AD=|36﹣4t|,当0≤t<7.5时,MN+AD=66﹣8t,当7.5≤t≤9时,MN+AD=6,当t≥9时,MN+AD=8t﹣66,∴当7.5≤t≤9时,MN+AD为定值.总结提升: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以及数轴和两点间的距离等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答第三问注意分类讨论思想,此题难度不大.6.(2021秋•洛川县校级期末)已知∠AOB=110°,∠COD=40°,OE平分∠AOC,OF平分∠BOD.(1)如图①,当OB、OC重合时,求∠AOE﹣∠BOF的值;(2)当∠COD从图①所示位置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顺时针旋转t秒(0<t<10);在旋转过程中∠AOE﹣∠BOF的值是否会因t的变化而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该定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思路引领:(1AOE和∠BOF的度数,然后根据∠AOE﹣∠BOF求解;(2)首先由题意得∠BOC=3t°,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AOC=∠AOB+3t°,∠BOD=∠COD+3t°,然后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AOE=12∠AOC=12(110°+3t°)、∠BOF=12∠BOD=12(40°+3t°),最后根据∠AOE﹣∠BOF求解可得;解:(1)∵OE平分∠AOC,OF平分∠BOD,∴∠AOE=12∠AOB=12×110°=55°,∠BOF=12∠COD=12×40°=20°,∴∠AOE﹣∠BOF=55°﹣20°=35°;(2)∠AOE﹣∠BOF的值是定值,如图2,由题意∠BOC=3t°,则∠AOC=∠AOB+3t°,∠BOD=∠COD+3t°,∵OE平分∠AOC,OF平分∠BOD,。
专题训练(四) 有关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的平分线的四种解题方法-学习文档
专题训练(四) 有关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的平分线的四种解题方法►方法一直接根据相关性质定理解题1.如图4-ZT-1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AB=BC=CD=DA.求证:AC与BD互相垂直平分.图4-ZT-1►方法二连线构造全等三角形2.如图4-ZT-2,AB=AC,BD=CD,DE⊥AB于点E,DF⊥AC于点F.求证:DE=DF.图4-ZT-23.如图4-ZT-3,在△ABC中,AB=2AC,∠BAD=∠CAD,AD=DB.求证:CD⊥CA.图4-ZT-3►方法三作垂线段得距离4.如图4-ZT-4,在△ABC中,∠BAC的平分线AD平分底边BC.求证:AB=AC.图4-ZT-45.如图4-ZT-5,在△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OE⊥BC于点E,△ABC的周长为12,面积为6,求OE的长.图4-ZT-56.如图4-ZT-6所示,在△ABC中,AD是△ABC的角平分线,E,F分别是AB,AC上的点,并且有∠EDF+∠EAF=180°,DG⊥AB于点G.(1)试判断DE和D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DF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求△EDG的面积.图4-ZT-67.如图4-ZT-7,DA⊥AB于点A,CB⊥AB于点B,P为AB边上一点,且DP平分∠ADC,CP平分∠DCB.求证:(1)P为AB的中点;(2)DC=AD+BC.图4-ZT-78.如图4-ZT -8,D 是△ABC 的边BC 的延长线上一点,BE 平分∠ABC,CE 平分∠ACD. 求证:(1)∠BAC=2∠BEC;(2)∠CAE+∠BEC=90°.图4-ZT -8► 方法四 作线段的延长线构造全等三角形9.如图4-ZT -9,在△ABC 中,∠BAC =90°,AB =AC ,CD 垂直于∠ABC 的平分线BD 于点D ,BD 交AC 于点E.求证:BE =2CD.图4-ZT -9详解详析1.证明:∵AB =DA ,BC =CD ,∴点A ,C 在线段BD 的垂直平分线上,即AC 垂直平分BD ,同理可证得BD 垂直平分AC.∴AC 与BD 互相垂直平分.2.证明:连接AD.在△ABD 与△ACD 中,∵⎩⎨⎧AB =AC ,BD =CD ,AD =AD ,∴△ABD ≌△ACD ,∴∠BAD =∠CAD. 又∵DE ⊥AB ,DF ⊥AC ,∴DE =DF.3.[解析] 要证明CD ⊥CA ,只要使∠ACD =90°即可.由于AD =DB ,可在AB 边上取中点E ,连接DE ,由AB =2AC 及∠BAD =∠CAD ,得△ADE ≌△ADC ,从而得∠ACD =∠AED.由AD =DB 知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可得∠AED =90°.证明:在AB 边上取中点E ,连接DE.因为AD =DB ,E 为AB 的中点,所以ED ⊥AB.因为AB =2AC ,所以AE =12AB =AC. 在△ADE 和△ADC 中,⎩⎨⎧AE =AC ,∠DAE =∠DAC ,AD =AD ,所以△ADE ≌△ADC , 所以∠ACD =∠AED =90°,所以CD ⊥CA.4.[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AD 是∠BAC 的平分线,可过点D 作∠BAC 两边的垂线段,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并结合三角形的面积进行证明.证明:如图,分别过点D 作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因为AD 为∠BAC 的平分线,所以DE =DF.又因为AD 平分BC ,所以BD =CD ,所以S △ABD =S △ACD .又S △ABD =12AB ·DE ,S △ACD =12AC ·DF , 所以AB·DE =AC·DF ,所以AB =AC.5.[解析] 连接OA ,过点O 作OM ⊥AC 于点M ,OF ⊥AB 于点F ,则OE =OF =OM.由S △ABC =S △AOB +S △BOC +S △AOC 可求OE 的长.解:如图,连接OA ,过点O 作OM ⊥AC 于点M ,OF ⊥AB 于点F.∵BO 平分∠ABC ,OF ⊥AB ,OE ⊥BC ,∴OF =OE.同理OE =OM.∴OF =OE =OM.∵S △ABC =S △AOB +S △BOC +S △AOC ,∴12AB ·OF +12BC ·OE +12AC ·OM =6, ∴12OE ·(BC +AB +AC)=6. 又∵△ABC 的周长为12,即BC +AB +AC =12,∴OE =1.6.解:(1)DE =DF.理由:过点D 作DN ⊥AC 于点N.∵DG ⊥AB 于点G ,∴∠EGD =∠FND =90°.∵AD 平分∠BAC ,DG ⊥AB ,DN ⊥AC ,∴DG =DN(角平分线的性质).∵∠EAF +∠EDF =180°,∴∠AED +∠AFD =360°-180°=180°.∵∠AED +∠DEG =180°,∴∠DEG =∠NFD.在△EGD 和△FND 中,⎩⎨⎧∠GED =∠DFN ,∠DGE =∠DNF ,DG =DN ,∴△EGD ≌△FND(AAS),∴DE =DF.(2)由已知易证△ADG ≌△ADN.由(1)知△EGD ≌△FND ,∴S △ADG =S △ADN ,S △EGD =S △FND ,∴S △ADE +S △EGD =S △ADF -S △EGD ,即39+S △EGD =50-S △EGD ,∴S △EGD =5.5.7.证明:(1)如图,过点P 作PE ⊥DC 于点E.∵DP 平分∠ADC ,PA ⊥AD ,PE ⊥DC ,∴PA =PE.同理PB =PE.∴PA =PB ,∴P 为AB 的中点.(2)在△ADP 与△EDP 中,∵DP 平分∠ADC ,∴∠ADP =∠EDP.又∵∠PAD =∠PED =90°,DP =DP ,∴△ADP ≌△EDP ,∴AD =ED.同理BC =EC.∵DC =DE +EC ,∴DC =AD +BC.8.证明:(1)∵∠ACD =∠BAC +∠ABC ,CE 平分∠ACD ,∴∠ECD =12∠ACD =12(∠BAC +∠ABC). ∵BE 平分∠ABC ,∴∠EBC =12∠ABC. ∴∠ECD =∠BEC +∠EBC =∠BEC +12∠ABC , ∴∠BEC +12∠ABC =12(∠BAC +∠ABC), ∴∠BEC =12∠BAC ,即∠BAC =2∠BEC. (2)过点E 作EM ⊥BD 于点M ,EN ⊥BA 支BH 的延长线于点N ,EG ⊥AC 于点G. ∵CE 平分∠ACD ,EM ⊥BD ,EG ⊥AC ,∴EG =EM.∵BE 平分∠ABC ,EM ⊥BD ,EN ⊥BA ,∴EN =EM ,∴EG =EN ,∴AE 平分∠CAN ,∴∠CAE =12∠CAN =12(180°-∠BAC), ∴∠CAE +∠BEC =12(180°-∠BAC)+12∠BAC =90°. 9.[解析] 要证BE =2CD ,想到要构造等于2CD 的线段,结合角平分线, 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把△CBD 沿BD 翻折,使BC 重叠到BA 所在的直线上,构造全等三角形,然后证明BE 和CF(2CD)所在的三角形全等.证明:如图,延长BA ,CD 交于点F.∵BD ⊥CF(已知),∴∠BDC =∠BDF =90°.∵BD 平分∠ABC(已知),∴∠1=∠2.在△BCD 和△BFD 中,⎩⎨⎧∠2=∠1(已证),BD =BD (公共边),∠BDC =∠BDF (已证),∴△BCD ≌△BFD(ASA),∴CD =FD ,即CF =2CD.∵∠5=∠4=90°,∠BDF =90°,∴∠3+∠F =90°,∠1+∠F =90°,∴∠1=∠3.在△ABE 和△ACF 中,⎩⎨⎧∠4=∠5,AB =AC ,∠1=∠3(已证),∴△ABE ≌△ACF(ASA),∴BE =CF ,∴BE =2CD.。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图形的规律和线段及角度的计算专题训练含答案
专题训练(一) 图形的规律探索——教材P70T10的变式与应用教材母题:(教材P70T10)如图所示,由一些点组成形如三角形的图形,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有n(n>1)个点,每个图形总的点数S是多少?当n=5,7,11时,S是多少?【思路点拨】观察图形,可得到点的总数S与n之间的关系,用含n的式子表示S,便可分别求出当n=5,7,11时,S的值.【解答】观察图形,当n=2时,有两排点,总的点数为1+2=3(个);当n=3时,有三排点,总的点数为1+2+3=6(个);当n=4时,有四排点,总的点数为1+2+2+4=9(个);当n=5时,有五排点,总的点数为1+2+2+2+5=12(个).根据此规律,可知点的总数S=1+2(n-2)+n=3n-3,当n=7时,S=3×7-3=18;当n=11时,S=3×11-3=30.故当n=5,7,11时,S的值分别是12,18,30.【方法归纳】解决图形规律探索问题,首先从简单的基本图形入手,随着“序号”或“编号”增加时,后一个图形与前一个图形相比,在数量上的变化情况或图形变化情况,找出变化规律,从而推出一般性结论.1.如图是用相同长度的小棒摆成的一组有规律的图案,其中图1需要4根小棒,图2需要10根小棒,…,按此规律摆下去,则第11个图案所需小棒的根数为(C)A.70 B.68 C.64 D.582.(荆州中考)如图,用黑白两种颜色的纸片,按黑色纸片数逐渐增加1的规律拼成下列图案.若第n个图案中有2 017个白色纸片,则n的值为(B)A.671 B.672 C.673 D.6743.(益阳中考)小李用围棋子排成下列一组有规律的图案,其中第1个图案有1枚棋子,第2个图案有3枚棋子,第3个图案有4枚棋子,第4个图案有6枚棋子,…,那么第9个图案的棋子数是13枚.4.如图是用棋子摆成的图案:根据图中棋子的排列规律解决下列问题:(1)第4个图中有22枚棋子,第5个图中有32枚棋子;(2)写出你猜想的第n 个图中棋子的枚数(用含n 的式子表示)是n +2+n 2.5.下面是用棋子摆成的“小房子”.摆第10个这样的“小房子”需要多少枚棋子?摆第n 个这样的“小房子”呢?你是如何得到的?解:第1个“小房子”,下边正方形棋子4×2-4=4(枚),上边1枚,共4+1=5(枚); 第2个“小房子”,下边正方形棋子4×3-4=8(枚),上边3枚,共8+3=11(枚); 第3个“小房子”,下边正方形棋子4×4-4=12(枚),上边5枚,共12+5=17(枚); 第4个“小房子”,下边正方形棋子4×5-4=16(枚),上边7枚,共16+7=23(枚); …第n 个“小房子”,下边正方形棋子4×(n+1)-4=4n(枚),上边(2n -1)枚,共4n +2n -1=(6n -1)(枚).当n =10时,6n -1=6×10-1=59(枚).专题训练(二) 线段的计算——教材P128练习T3的变式与应用教材母题:(教材P 128练习T 3)如图,点D 是线段AB 的中点,C 是线段AD 的中点,若AB =4 cm ,求线段CD 的长度.【解答】 因为点D 是线段AB 的中点,AB =4 cm , 所以AD =12AB =12×4=2(c m ).因为C 是线段AD 的中点, 所以CD =12AD =12×2=1(cm ).【方法归纳】 结合图形,将待求线段长转化为已知线段的和、差形式.若题目中出现线段的中点,常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结合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求解.同时应注意题目中若没有图形,或点的位置关系不确定时,常需要分类讨论,确保答案的完整性.1.如图,线段AB =22 cm ,C 是线段AB 上一点,且AC =14 cm ,O 是AB 的中点,求线段OC 的长度.解:因为点O 是线段AB 的中点,AB =22 cm , 所以AO =12AB =11 cm .所以OC =AC -AO =14-11=3(cm ).2.如图,已知C 是AB 的中点,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1)若DE =9 cm ,求AB 的长; (2)若CE =5 cm ,求DB 的长.解:(1)因为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 所以AC =2CD ,BC =2CE.所以AB =AC +BC =2DE =18 cm . (2)因为E 是BC 的中点, 所以BC =2CE =10 cm .因为C 是AB 的中点,D 是AC 的中点, 所以DC =12AC =12BC =5 cm .所以DB =DC +BC =5+10=15(cm ).3.如图,B ,C 两点把线段AD 分成2∶5∶3三部分,M 为AD 的中点,BM =6 cm ,求CM 和AD 的长.解:设AB =2x cm ,BC =5x cm ,CD =3x cm , 所以AD =AB +BC +CD =10x cm . 因为M 是AD 的中点, 所以AM =MD =12AD =5x cm .所以BM =AM -AB =5x -2x =3x(cm ). 因为BM =6 cm , 所以3x =6,x =2.故CM =MD -CD =5x -3x =2x =2×2=4(cm ), AD =10x =10×2=20(cm ).4.如图,线段AB =1 cm ,延长AB 到C ,使得BC =32AB ,反向延长AB 到D ,使得BD =2BC ,在线段CD 上有一点P ,且AP =2 cm .(1)请按题目要求画出线段CD ,并在图中标出点P 的位置;(2)求出线段CP 的长度.解:(1)线段CD 和点P 的位置如图1、2所示.(2)因为AB =1 cm , 所以BC =32AB =32 cm .所以BD =2BC =3 cm .当点P 在点A 的右边时,CP =AB +BC -AP =12cm ;当点P 在点A 的左边时,点P 与点D 重合,CP =BD +BC =92 cm .专题训练(三) 角的计算类型1 利用角度的和、差关系找出待求的角与已知角的和、差关系,根据角度和、差来计算. 1.如图,已知∠AOC=∠BOD=75°,∠BOC =30°,求∠AOD 的度数.解:因为∠AOC=75°,∠BOC =30°,所以∠AO B =∠AOC-∠BOC=75°-30°=45°. 又因为∠BOD=75°,所以∠AOD=∠AOB+∠BOD=45°+75°=120°. 2.将一副三角板的两个顶点重叠放在一起.(两个三角板中的锐角分别为45°、45°和30°、60°)(1)如图1所示,在此种情形下,当∠DAC=4∠BAD 时,求∠CAE 的度数; (2)如图2所示,在此种情形下,当∠ACE=3∠BCD 时,求∠ACD 的度数.解:(1)因为∠BAD+∠DAC=90°,∠DAC =4∠B AD , 所以5∠BAD=90°,即∠BAD=18°. 所以∠DAC=4×18°=72°. 因为∠DAE =90°,所以∠CAE=∠DAE-∠DAC=18°.(2)因为∠BCE=∠DCE-∠BCD=60°-∠BCD,∠ACE =3∠BCD, 所以∠ACB=∠ACE+∠BCE=3∠BCD+60°-∠BCD=90°. 解得∠BCD=15°.所以∠ACD=∠ACB+∠BCD=90°+15°=105°.类型2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将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利用角平分线的这个性质,再结合角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3.如图,点A ,O ,E 在同一直线上,∠AOB =40°,∠EOD =28°46′,OD 平分∠COE,求∠COB 的度数.解:因为∠EOD=28°46′,OD 平分∠COE, 所以∠COE=2∠EOD=2×28°46′=57°32′. 又因为∠AOB=40°,所以∠COB=180°-∠AOB-∠COE=180°-40°-57°32′=82°28′.4.已知∠AOB=40°,OD 是∠BOC 的平分线.(1)如图1,当∠AOB 与∠BOC 互补时,求∠COD 的度数; (2)如图2,当∠AOB 与∠BOC 互余时,求∠COD 的度数. 解:(1)因为∠AOB 与∠BOC 互补, 所以∠AOB+∠BOC =180°. 又因为∠AOB=40°,所以∠BOC=180°-40°=140°. 因为OD 是∠BOC 的平分线, 所以∠COD=12∠BOC=70°.(2)因为∠AOB 与∠BOC 互余, 所以∠AOB+∠BOC=90°. 又因为∠AOB=40°,所以∠BOC=90°-40°=50°. 因为OD 是∠BOC 的平分线, 所以∠COD=12∠BOC=25°.类型3 利用方程思想求解在解决有关余角、补角,角的比例关系或倍分关系问题时,常利用方程思想来求解,即通过设未知数,建立方程,通过解方程使问题得以解决. 5.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23还少40°,求这个角的度数.解:设这个角的度数为x °,根据题意,得 90-x =23(180-x)-40.解得x =30.所以这个角的度数是30°. 6.如图,已知∠AOE 是平角,∠DOE =20°,OB 平分∠AOC,且∠COD∶∠BOC=2∶3,求∠BOC 的度数.解:设∠COD=2x °,则∠BOC=3x °. 因为OB 平分∠AOC, 所以∠AOB=3x °.所以2x +3x +3x +20=180. 解得x =20.所以∠BOC=3×20°=60°.7.如图,已知∠AOB=12∠BOC,∠COD =∠AOD=3∠AOB ,求∠AOB 和∠C OD 的度数.解:设∠AOB=x °,则∠COD=∠AOD=3∠AOB=3x °. 因为∠AOB=12∠BOC,所以∠BOC=2x °.所以3x +3x +2x +x =360. 解得x =40.所以∠AOB=40°,∠COD =120°.类型4 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求解在角度计算中,如果题目中无图,或补全图形时,常需分类讨论,确保答案的完整性. 8.已知∠AOB=75°,∠AOC =23∠AOB,OD 平分∠AOC,求∠BOD 的大小.解:因为∠AOB=75°,∠AOC =23∠AOB,所以∠AOC=23×75°=50°.因为O D 平分∠AOC,所以∠AOD=∠COD=25°.如图1,∠BOD =75°+25°=100°; 如图2,∠BOD =75°-25°=50°.9.已知: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1)当∠AOB=60°时,求∠AOC 的度数;(2)在(1)的条件下,∠EOC =90°,请在图中补全图形,并求∠AOE 的度数;(3)当∠AOB=α时,∠EOC =90°,直接写出∠AOE 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解:(1)因为OC 是∠AOB 的平分线, 所以∠AOC=12∠AOB.因为∠AOB=60°, 所以∠AOC=30°.(2)如图1,∠AOE =∠EOC+∠AOC=90°+30°=120°;如图2,∠AOE =∠EOC-∠AOC=90°-30°=60°. (3)90°+α2 或90°-α2.。
线段与角计算中的思想方法
在运用方程思想、整体思想时,通常需要将某些量设为未知数,再用含 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其它的未知量,然后用方程或代数式解决问题.
⑶将图1中的三角板OCD绕点O旋转到图3的位置,求∠MON.
C
解:由角平分线定义得∠1= 60 3 ,∠2= 45 3 ,
2
2
O 3 2N 1
M
A
∴∠MON=∠1+∠2-∠3
= 60 3 45 3 3
D
2
2
B
=105 23 3
2
=105 ∠3-3 2
= 105 =52.5° 2
课堂小结
A
B
M
N
解:依题意,设 AM=2x,那么 BM=3x,AB=5x.
由 AN:NB=4:1,得 AN= 4 AB=4x,BN= 1 AB=x,
5
5
即有 4x-2x=8,解得 x=4.
所以 AM=2x=2×4=8cm
则 AM、BN 的长分别为 8cm、4cm.
典例精解
类型二:分类讨论思想在线段或角的计算中的应用
ON平分∠COB
⑴∠MON=
;
⑵将图1中的三角板OCD绕点O旋转到图2的位置,求∠MON;
⑶将图1中的三角板OCD绕点O旋转到图3的位置,求∠MON.
C
C
C
O
O
O
N
N
N
D
M A
M
B
A
D
B D
M A
B
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摆放,∠AOB=60°,∠COD=45°,OM平分∠AOB ⑴∠MON= 52.5°;
典例精解
四年级下册数学奥数讲义-角的分类和角的计算 含答案
角 角,既可以用静止的眼光来观察,也可以用运动的眼光来看待.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或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位置所成的图形,称为角.角也是几何学的基本图形之一,与角相关的知识有:周角、平角、直角、锐角、钝角、角平分线、数量关系角(如余角、补角)、位置关系角(如邻补角、对顶角)等概念及关系.解与角有关的问题,类似于解与线段相关的问题,常常用到重要概念、分类的思想、代数化的观点等知识与方法.例题【例1】如图是一个3× 3的正方形,则图中∠1+∠2+∠3+…+∠9的度数是 .思路点拨 除∠3=∠5=∠7=45°外,其他各角的度数无法求出,故不能顺序求和.考虑应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关键是对图形进行恰当的处理.【例2】 如图.A 、O 、B 在一条直线上,∠1是锐角,则∠1的余角是( ).A .21∠2一∠lB .21∠2一23∠1 C .21(∠2一∠l ) D .(∠2+∠1)思路点拨 ∠1的余角表示为90°一∠1,化简这个代数式,直至与选择项相符为止.注:概念是数学的基础与出发点,几何的学习贯彻着丰富的概念,为掌握重要的几何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1)重视概念的图化,即用田来反映出概念,做到图意相通.(2)图文互译,由图说出概念,由概念的文字叙述画出图,做到会说、会写、会画.(3)注意概念判定与性质在解题中的双重作用.【例3】 已知∠1和∠2互补,∠3和∠2互余,求证∠3=21 (∠l 一∠2).思路点拨 依据互补、互余的概念得到含∠l 、∠2、∠3的两个等式,盯住所要达到的目的,恰当处理两个等式.31【例4】 如图,已知∠AOB 与∠BOC 互为补角,OD 是∠AOB 的平分线,OE 在∠BOC 内,∠BOE=21∠EOC ,∠DOE= 72°,求∠EOC 的度数.思路点拨 设∠AOB=x 度,∠BOC= y 度,建立x 、y 的方程组,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问题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例5】(1)如图,已知∠AOB=90°,∠BOC=30°,OM 平分∠AOC ,ON 平分之∠BOC ,求∠MON 的度数.(2) 如果(1)中∠AOB=α,其他条件不求,求∠MON 的度数.(3) 如果(1)中∠BOC=β(β为锐角),其他条件不求,求∠MON 的度数.(4)从(1)、(2)、<3)的结果中能得出什么结论?(5)线段的计算与角的计算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可以互相借鉴解法,请你模仿(1)~(4)设计一道以线段为背景的计算题,写出其中的规律,并给出解答.思路点拨 本例层层设问,由易到难,从特殊入手,观察归纳,发现一般规律,并运用类比的方法(线段与角相关概念类比)提出问题,是一个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根据条件,结合图形寻找图形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注:互余、互补的概念在角的计算与证明中占有重要地位,由这两个概念得到的两个等式,是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桥梁,方程(组)的应用,可以简洁、清晰地表示出几何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中考数学必考题型分析及解题策略总结
中考数学必考题型分析及解题策略总结一、必考题型分析1、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中考的解答题一般是分两到三部分的。
第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简单题或者中档题,目的在于考察基础。
第二部分往往就是开始拉分的中难题了。
对这些题轻松掌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分数,更重要的是对于整个做题过程中士气,军心的影响。
线段与角的计算和证明,一般来说难度不会很大,只要找到关键“题眼”,后面的路子自己就“通”了。
2、图形位置关系中学数学当中,图形位置关系主要包括点、线、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以及圆这么几类图形之间的关系。
在中考中会包含在函数,坐标系以及几何问题当中,但主要还是通过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来考察,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圆与三角形的各种问题。
3、动态几何从历年中考来看,动态问题经常作为压轴题目出现,得分率也是最低的。
动态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代数综合方面,在坐标系中有动点,动直线,一般是利用多种函数交叉求解。
另一类就是几何综合题,在梯形,矩形,三角形中设立动点、线以及整体平移翻转,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考察。
所以说,动态问题是中考数学当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全掌握,才有机会拼高分。
4、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在这一类问题当中,尤以涉及的动态几何问题最为艰难。
几何问题的难点在于想象,构造,往往有时候一条辅助线没有想到,整个一道题就卡壳了。
相比几何综合题来说,代数综合题倒不需要太多巧妙的方法,但是对考生的计算能力以及代数功底有了比较高的要求。
中考数学当中,代数问题往往是以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为主体,多种其他知识点辅助的形式出现的。
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问题当中,纯粹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通常会以简单解答题的方式考察。
但是在后面的中难档大题当中,通常会和根的判别式,整数根和抛物线等知识点结合。
5、多种函数交叉综合问题初中数学所涉及的函数就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
这类题目本身并不会太难,很少作为压轴题出现,一般都是作为一道中档次题目来考察考生对于一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掌握。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解题方法、思路及技巧汇总
初中数学—全等三角形解题方法、思路及技巧汇总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把初二数学中,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方法、思路及技巧都来整理一下。
一、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五种判定方法:SSS,SAS,AAS,ASA,HL,其中HL是边边角(SSA的特例)。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一句话,凡是对应的,都相等。
二、寻找全等三角形常用方法1、直接从结论入手一般会有以下几种要求证的方向:•线段相等•角相等•度数•线段或者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证的方向,找到要证明的相关量分别在哪两个三角形中,再围绕这两个三角形进行研究。
2、从已知条件入手把所有能标注在图上的已经条件标注出来,注意用不同的标示进行区分,比如第一组相等的线段用一条短竖,第二组相等的线段用两条短竖,再比如第一组相等的角用一个小圆弧,第二组相等的角就用两个小圆弧等。
然后通过已知条件找到相关的两个三角形,再进行分析。
记住一句话:“充分利用已知条件”。
3、把已经条件和结论综合起来考虑找到所有的已知条件和隐藏条件,结合结论,找出可能全等的两个三角形,再进行分析。
4、如果上述方法都确定行不通,就考虑添加辅助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三、构造全等三角形的一般方法1、题目中出现角平分线(1)通过角平分线上的某个已知点,向两边作垂线,这是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者逆定理来构造的全等三角形(2)在角平分线的某个已知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和两边相交,构造全等三角形。
(3)在该角的两边,距离角的顶点相等长度的位置上截取两点,分别连接这两点与角平分线上的某已知点,构造全等三角形2、题目中出现中点或者中线(中位线)(1)倍长中线法,把中线延长至二倍位置(2)过中点作某一条边的平行线3、题目中出现等腰或者等边三角形(1)找中点,倍长中线(2)过顶点作底边的垂线(3)过某已知点作一条边的平行线(4)三线合一4、题目中出现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通常用截长补短法,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段线段,使之与特定的线段相等,或者将某条线段延长,使之与特定线段相等。
2022年沪教版(上海)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七章线段与角的画法重点解析试题(含详细解析)
沪教版(上海)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七章线段与角的画法重点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 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将一副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放置于A 处(两块三角板可以在同一平面内自由动),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A .BAE DAC ∠>∠B .45BAE DAC ∠-∠=︒ C .180BAE DAC ∠+∠=︒D .BAD EAC ∠≠∠2、若α∠的补角是125°24',则α∠的余角是( )A .90°B .54°36'C .36°24'D .35°24'3、如图,C 、D 在线段BE 上,下列说法:①直线CD 上以B 、C 、D 、E 为端点的线段共有6条;②图中至少有2对互补的角;③若∠BAE =90°,∠DAC =40°,则以A 为顶点的所有小于平角的角的度数和360°;④若BC=2,CD=DE=3,点F是线段BE上任意一点,则点F到点B、C、D、E的距离之和最大值为15,最小值为11,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4、下列现象中,可用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是()A.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B.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C.锯木料时,一般先在木板上画两点,然后过这两点弹出一条墨迹D.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画一条长2cm的直线B.若OA=OB,则O是线段AB的中点C.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D.延长射线OA6、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且AC=CD=DB,点E是线段AB的中点.若AD=8,则CE的长为()A.2 B.3 C.4 D.57、下列图形中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图形是()A.B.C .D .8、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OC OD ⊥,若150AOC ∠=︒,则BOD ∠的大小为( )A .30°B .40°C .50°D .60°9、木匠师傅锯木料时,先在木板上画两个点,然后过这两点弹出一条墨线.他运用的数学原理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 .线动成面C .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10、如图,货轮在O 处观测到岛屿B 在北偏东45°的方向,岛屿C 在南偏东60°的方向,则∠BOC 的大小是( )A .75°B .80°C .100°D .105°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 比较大小:3815︒'___38.15︒(填写“>”、“ =”、“ <”).2、3830'=___°.3、怀柔北部山区的分水岭隧道全长3333米,是我区最长的隧道.建成后有效缩短了我区北部乡镇居民往返怀柔城区的路程.如图,你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释走分水岭隧道与原盘山路相比缩短路程的原因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5318α'∠=︒,则α∠的余角为______度.5、计算:18⎛⎫︒= ⎪⎝⎭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作图题:已知:如图,是由三条线段a ,b ,c 首尾顺次相连而成的封闭图形(三角形),求作:线段DE ,使DE =b +c -a2、如图,点C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延长线段AB ,使BD CB =.(1)请依题意补全图形(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2)若7AD =,3AC =,求线段DB 的长.3、已知A ,B ,C ,O ,M 五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O =BO ,BC =2AB .(1)若AB =a ,求线段AO 和AC 的长;(2)若点M 在线段AB 上,且AM =m ,BM =n ,试说明等式MO =12|m ﹣n |成立;(3)若点M 不在线段AB 上,且AM =m ,BM =n ,求MO 的长.4、如图,OB 是AOC ∠的平分线,OD 是COE ∠的平分线.(1)若42AOB ∠=︒,36DOE ∠=︒,求BOD ∠的度数;(2)若AOD ∠与BOD ∠互补,且30DOE ∠=︒,求AOC ∠的度数.5、 如图,已知线段AC =12cm ,点B 在线段AC 上 ,满足BC =12AB .(1)求AB 的长;(2)若D 是AB 的中点,E 是AC 的中点,求DE 的长.-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根据直角的性质及各角之间的数量关系结合图形求解即可.【详解】解:∵直角三角板,∴90BAC DAE ∠=∠=︒,∴180BAE BAD BAE EAC ∠+∠+∠+∠=︒,即180BAE DAC ∠+∠=︒.故选:C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角度的计算,结合图形,找准各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2、D【分析】根据题意,得α∠=180°-125°24',α∠的余角是90°-(180°-125°24')=125°24'-90°,选择即可.【详解】∵α∠的补角是125°24',∴α∠=180°-125°24',∴α∠的余角是90°-(180°-125°24')=125°24'-90°=35°24',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补角,余角的计算,正确列出算式是解题的关键.3、B【分析】按照两个端点确定一条线段即可判断①;根据补角的定义即可判断②;根据角的和差计算机可判断③;分两种情况讨论:当点F 在线段CD 上时点F 到点B 、C 、D 、E 的距离之和最小,当点F 和E 重合时,点F到点B、C、D、E的距离之和最大计算即可判断④.【详解】解:①以B、C、D、E为端点的线段BC、BD、BE、CE、CD、DE共6条,故此说法正确;②图中互补的角就是分别以C、D为顶点的两对邻补角,即∠BCA和∠ACD互补,∠ADE和∠ADC互补,故此说法正确;③由∠BAE=90°,∠CAD=40°,根据图形可以求出∠BAC+∠DAE+∠DAC+∠BAE+∠BAD+∠CAE=3∠BAE+∠CAD=310°,故此说法错误;④如图1,当F不在CD上时,FB+FC+FD+FE=BE+CD+2FC,如图2当F在CD上时,FB+FC+FD+FE=BE+CD,如图3当F与E重合时,FB+FC+FE+FD=BE+CD+2ED,同理当F与B重合时,FB+FC+FE+FD=BE+CD+2BC,∵BC=2,CD=DE=3,∴当F在的线段CD上最小,则点F到点B、C、D、E的距离之和最小为FB+FE+FD+FC=2+3+3+3=11,当F和E重合最大则点F到点B、C、D、E的距离之和FB+FE+FD+FC=17,故此说法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数量问题,补角的定义,角的和差,线段的和差,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4、B【分析】由题意可得A,B,D选项都与直线相关联,而C选项与距离相关,可以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析,从而可得答案.解: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可用基本事实“两点决定一条直线”来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可用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故B符合题意;锯木料时,一般先在木板上画两点,然后过这两点弹出一条墨迹,可用基本事实“两点决定一条直线”来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可用基本事实“两点决定一条直线”来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理解生活中的现象所反应的几何原理是解本题的关键.5、C【分析】根据线段的长度、两点间的距离、角的概念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直线是无限长的,直线是不可测量长度的,所以画一条2cm长的直线是错误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若OA=OB,则O不一定是线段AB的中点,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延长射线OA说法错误,射线可以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长度、两点间的距离、角的性质与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各自的性质特点进行6、A【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AC=CD=DB=4,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求出AB的长;再求出AE的长,最后CE=AE-AC.【详解】解:∵AC=CD=DB,点E是线段AB的中点,∴AD=AC+CD=8.AC=CD=DB=4,AB=6,∴AB=3AC=12,AE=12则CE=AE-AC=6-4=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两点间的距离,主要利用线段中点的定义,比较简单,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7、B【分析】利用角的定义及表示方法,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A、图中角只能表示为:∠1,∠AOB,故错误;B、图中角可表示为:∠1,∠AOB,∠O,故正确;C、图中角可表示为:∠1,∠AOB,故错误;D、图中角可表示为:∠1,∠AOB,故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角的表示方法,确定顶点即角的两边是解题的关键.8、D【分析】根据补角的定义求得∠BO C 的度数,再根据余角的定义求得∠BOD 的度数.【详解】解:∵150AOC ∠=︒,∴∠BO C =180°-150°=30°,∵OC OD ⊥,即∠COD =90°,∴∠BOD =90°-30°=6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补角和余角的计算,熟练掌握补角和余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9、D【分析】找准题中所给情境的关键词“画两个点”、“过这两点弹出一条墨线”即可得出结论.【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木匠师傅先在木板上画两个点,然后过这两点弹出一条墨线.利用的是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选:D .【点睛】本题是通过生活情境说出数学原理.关键在于抓住关键词.10、A在正北和正南方向上分别确定一点A 、D ,根据方位角定义,求出AOB ∠、COD ∠的度数,再利用角的关系,求出∠BOC 的大小即可.【详解】解:在正北和正南方向上分别确定一点A 、D ,如下图所示:由题意可知:45AOB ∠=︒,60COD ∠=︒,18075BOC AOB COD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方位角的定义,以及角之间的关系,熟练利用方位角的定义,求解对应角度,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分析】根据角度制的换算关系即可得.【详解】解:381538(1560)︒'=︒+÷︒38.2538.15=︒>︒,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度数大小比较,熟练掌握角度制是解题关键.2、38.5【分析】根据1度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由大单位转换成小单位乘以60,小单位转换成大单位除以60,按此转化即可.【详解】解:∵30'3060=()°=0.5°,∴38°30'=38°+0.5°=38.5°.故答案为:38.5.【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度制的换算,相对比较简单,注意以60为进制即可.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依据线段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走分水岭隧道与原盘山路相比缩短路程,其道理用数学知识解释的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36.7【分析】根据余角的定义计算即可.【详解】解:∵5318α'∠=︒=53.3°,∴α∠的余角=90°-53.3°=36.7°,5、7.5【分析】根据角度制的进率进行计算即可.【详解】 解:10.1257.58⎛⎫'︒=︒= ⎪⎝⎭, 故答案为:7.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度制的换算,熟知角度制的进率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见解析【分析】利用尺规作图解答,作射线DM ,在射线上分别截取DQ=b ,QF=c ,FE=a ,则DE = b +c -a .【详解】解:线段 DE 即为所求.【点睛】此题考查了尺规作图,正确掌握截取线段的方法及线段的和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1)作图见解析;(2)2【分析】(1)根据题干的语句作图即可;(2)先求解线段4,CD = 再结合,BC BD = 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1)如图,线段BD 即为所求作的线段,(2) 7AD =,3AC =,734,CD AD AC,BC BD = 1 2.2BD C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掌握“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是解本题的关键. 3、(1)12a ;3a 或a ;(2)见解析;(3)()1+2MO m n = 【分析】(1)分情况讨论当点C 在点B 右侧和左侧时,根据已知等量关系即可求解;(2)由题意知点M 在线段AB 上,分别将M 点在O 点左右两侧时MO 的长度用m 、n 表示出来,再讨论m n <和m n >时,MO 的值即可;(3)当点M 不在线段AB 上,则M 在A 左边或B 右边,根据题干数量关系分别求出两种情况时MO 的值即可.【详解】解:∵AO =BO ,AB =a , ∴11=22AO BO AB a == , 当点C 在点B 右侧时,如下图所示:∵BC =2AB ,AB =a ,∴233AC AB BC AB AB AB a =+=+== ,当点C 在点B 左侧时,如下图所示:∵BC =2AB ,AB =a ,∴2AC BC AB AB AB AB a =-=-==,∴线段AO 的长为12a ,线段AC 的长为3a 或a ; (2)当M 点在O 点左侧时,如下图所示:∵AO =BO , ∴12AO AB = ,∴MO AO AM =-()111111222222AB AM AM BM AM AM BM AM BM AM =-=+-=+-=- , ∵AM m BM n ==, , ∴()111222MO n m n m =-=- , 当M 点在O 点右侧时,如下图所示:∵AO =BO , ∴12BO AB = , ∴MO BO BM =- ,()111111222222AB BM AM BM BM AM BM BM AM BM =-=+-=+-=- , ∵,AM m BM n == , ∴()111222MO m n m n =-=- , 综上,当AM BM < 即m n < 时,()12MO n m =-, 当AM BM > 即m n > 时,()12MO m n =-, ∴12MO m n =-; (3)当点M 在A 点左侧时,如下图所示:∵AO =BO , ∴12AO AB = , ∴+MO AO AM =()111111+++222222AB AM BM AM AM BM AM AM BM AM ==-+=-=, ∵,AM m BM n ==, ∴()111++222MO n m m n ==, 当点M 在B 点右侧时,如下图所示:∵AO =BO , ∴12BO AB = , ∴+MO BO BM = ,()111111222222AB BM AM BM BM AM BM BM AM BM =+=-+=-+=+ , ∵,AM m BM n ==, ∴()111++222MO m n m n ==, 综上,()1+2MO m n =. 【点睛】 本题考查两点间距离,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线段的和差分情况讨论是解题关键.4、(1)78°;(2)80°.【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结合图形可得BOD BOC DOC ∠=∠+∠,然后将角度代入计算即可;(2)由互补可得180AOD BOD ∠+∠=︒,结合图形可得:AOD AOC COD ∠=∠+∠,BOD BOC COD ∠=∠+∠,由角平分线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可得12BOC AOC ∠=∠,利用等量代换得出321802AOC DOE ∠+∠=︒,将已知角度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解:(1)OB 是AOC ∠的平分线,且42AOB ∠=︒,OD 是COE ∠的平分线,且36DOE ∠=︒,∴42AOB BOC ∠=∠=︒,36COD DOE ∠=∠=︒,∴423678BOD BOC DOC ∠=∠+∠=︒+︒=︒,∴78BOD ∠=︒;(2)∵AOD ∠与BOD ∠互补,∴180AOD BOD ∠+∠=︒,由图知:AOD AOC COD ∠=∠+∠,BOD BOC COD ∠=∠+∠, 由角平分线定义知:12BOC AOC ∠=∠, ∴11802AOC DOE AOC DOE ∠+∠+∠+∠=︒, 即321802AOC DOE ∠+∠=︒,∵30DOE ∠=︒,∴32301802AOC ∠+⨯︒=︒,即80AOC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角平分线及互补的定义,角度之间的计算,理解题意,找准角度进行计算是解题关键. 5、(1)8cm(2)2cm【分析】(1)根据BC =12AB 可得23AB AC =,代入计算即可; (2)根据中点分别求出AD 和AE 的长,即可得到DE 的长.(1) 1 2BC AB = 2212833AB AC cm ∴==⨯= (2)∵D 是AB 的中点142AD AB cm ∴== ∵E 是AC 的中点162AE AC cm ∴== 2DE AE AD cm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一)线与角
第二部分空间与图形(一)线与角本单元是小学数学总复习的第二部分“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通过系统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四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又包括:线与角、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第二部分包括长度、面积和体积。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结合具体的物体或图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立体图形,沟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运用所学的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引导学生交流整理知识的方法。
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复习时应重点指导学生再次感知图形特征,以此强化、扩展和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再通过一定的练习进行巩固。
根据内容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在安排图形的认识的复习时分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系统整理,沟通联系”,主要是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形成有机联系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网络;第二部分是“把握特征、练习深化”,主要是从“线与角”、“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各种图形的特征,进行整理与内化,并通过一些典型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对于线与角的教学,教材给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线与角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复习“直线、线段、和射线”的有关知识。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画一画,然后进行交流;也可以让学生列表进行比较。
第二个问题是。
引导学生复习垂直与平行。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画一画,并说说判断直线垂直或平行的基本方法。
第三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比较角的大小,复习角的测量等知识。
教学时,要让学生说说测量角的方法,并让每个学生用量角器量角。
数学中的平面几何问题与解决方法
数学中的平面几何问题与解决方法在数学中,平面几何是一门研究平面图形、点、线、角、面积等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本文将探讨数学中常见的平面几何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在开始讨论平面几何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平面几何中最基本的概念是点、线和面。
点是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它只有位置的概念。
线是由无限多个点组成的,它没有宽度,但有长度。
面是由无数条线组成的,它有长度和宽度,但没有高度。
二、平面几何问题的分类平面几何问题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其中包括以下几种常见问题:1. 线段相交问题:给定平面上的多条线段,判断它们是否相交。
2. 角的性质问题:研究角的度量和特性,如锐角、直角、钝角等。
3. 同位角问题:研究同位角的性质和关系,如同位角相等的定理。
4. 平行线问题: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如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等。
5. 相似图形问题:研究相似图形的性质,如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等。
6. 圆的性质问题:研究圆的性质和相关定理,如圆心角、弧长、扇形面积等。
三、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几何画图法:通过画图来理解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点,进而解决问题。
2. 投影法:将平面中的线段、角度、面积等图形投影到另一个平面上进行研究,从而简化问题的解决过程。
3. 分析法:通过对几何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到问题的规律和特性,从而解决问题。
4. 利用已知条件和定理:根据已知条件和几何定理,进行推理和演算,解决问题。
5. 应用坐标系:通过引入坐标系来描述和分析几何问题,从而求解问题。
四、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平面几何问题和解决方法,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实例。
假设有一个矩形ABCD,其中AB=5厘米,BC=3厘米。
现在将矩形绕点B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θ,使得新的矩形A'B'C'D'的边AB'与CD重合,边BC与AD'重合。
2019中考数学《线段与角》专题复习考点讲解(含答案)
线段与角考点图解技法透析1.与直线、射线、线段有关的知识(1)直线:①直线的概念,一根拉得很紧的线,给我们以直线的形象,直线是直的,并且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②直线的表示方法:如图记作“直线AB”或“直线BA”;l 记作“直线l”.③直线的性质: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射线:①射线的概念,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射线,这一点叫射线的端点.射线向一方无限延伸.②射线的表示方法:如图记作“射线AB”;l记作射线l,注意必须把表示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3)线段:①线段的概念: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不延伸.②线段的表示方法:如图记求“线段AB”或“线段BA”或“线段a”.③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4)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①联系:直线、射线都可以看作是线段无限延伸得到的;反过来,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可以看作是直线上两点及这两点间的部分,射线可以看作是直线上一点及其一旁的部分.②区别:如下表(5)线段的画法:①用直尺可以画出以A、B为端点的线段,画时不能向任何一方延伸.②“连接AB”的意义就是画出以A、B为端点的线段.③线段的延长线,如图,延长AB是指按由A向B的方向延长.延长BA是指按由B向A的方向延长.(也可说反向延长AB)(6)线段的比较①度量法:测量线段的长度后比较大小,②叠合法:用圆规把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比较大小.(7)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如:已知线段a,画一条线段AB=a,有两种画法:①先画射线AC,再在射线AC上截取AB=a.②先测量线段a的长度、再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AB即可.(8)线段的中点及等分点的概念①如图①点O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O与OB,点O叫线段AB的中点,显然有AO=OB=12AB(或AB=2AO=2OB)②如图②点O1,O2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三条线段AO1=O1O2=O2B,则点O1,O2叫做线段AB 的三等分点,显然有:AO 1=O 1O 2=O 2B =13AB(或AB =3AO ,=3O 1O 2=3O 2B) ③如图③,点O 1,O 2,O 3把线段AB 分成相等的四条线段,则点O 1,O 2,O 3叫做线段AB的四等分点,显然有:AO 1=O 1O 2=O 2O 3=O 3B =14AB(或AB =4AO 1=4O 1O 2=4O 2O 3=4O 3B) (9)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2.与角有关的知识(1)角的概念:角既可以看成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又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组成的图形.(2)角的四种表示方法:①一般可以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且表示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如图①,记作∠AOB (或∠BOA );②当角的顶点处只有一个角时,可以用角的顶点字母来表示这个角,如图①可记作∠O ;③可以用一个小写希腊字母(如α、β、γ等)表示,如图②∠BOC 记作∠a ;④用一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如图②∠AOC 记作∠1.(3)特殊角及角的分类:①平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转到与起始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所成的角. ②周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转到与起始位置重合时所成的角. ③直角:等于90°的角叫直角.④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锐角.⑤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钝角.(4)角度制及角的画法:①角度制: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1°=60',1'=60".②借助三角尺和量角器画角.(5)角的和、差、倍、分的关系①每的和、差,如图所示:∠AOC =∠AOB +∠BOC ,∠AOB =∠AOC -∠BOC②角的倍、分: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如图所示,若∠1=∠2,则OC 是∠AOB 的平分线,此时有∠1=∠2=12∠AOB (或∠AOB =2∠1=2∠2). 同理,还有角的三等分线、四等分线……等.(6)余角和补角:①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②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7)方位角:方位角是表示方向的角.具体表示时.是南(或北)在先,再说偏东(或偏西)3.钟表上有关角的问题(1)钟表上,相邻两个数字之间有5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1分钟,如果与角度联系起来,每一小格对应6°;(2)秒针每分钟转过360°,分钟每分钟转过6°,时针每分钟转过0.5°.(3)时针与分针成一直线必须成180°的角,两针重合必须成0°的角,名题精讲考点1例1 平面内两两相交的6条直线,其交点个数最少为_______个,最多为_______个.【切题技巧】可以通过画图来探求,先从简单情形、特殊情形考虑,再进行归纳,得出结论.①当平面内两两相交的6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此时交点的个数最少为1个,②当平面内两两相交的5条直线相交于一点,第6条直线与前面的5条直线都相交,此时交点的个数为1+5=6个,③当平面内两两相交的4条直线相交于一点,第5条直线与前面的4条直线都相交,第6条直线再与前面的5条直线都相交,此时交点的个数为1+4+5=10个……,因此为使平面内两两相交的直线的交点个数最多,则要使任意两直线相交都产生新的交点,即任意两条直线相交都确定一个交点,且任意三条直线都不过同一点,于是可得交点数最多为:1+2+3+4+5=()1552+⨯=15(个)【规范解答】分别填1个,15个.(1)本例可进行如下推广:若平面内有两两相交的n条直线,其交点最少为1个,最多为1+2+3+…+(n+1)=12n(n-1)个交点;(2)一般地,平面内n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任意三条直线都不共点,那么这些直线将平面分成12(n+1)n+1个互不重叠的部分.(3)-般地,如果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那么这条直线上的不同线段的条数为(n-1)+(n-2)+…+2+1=12n(n-1)条;共有2n条不同的射线.【同类拓展】1.如图,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条不同的线段,多少条不同的射线?考点2 线段长度的计算例2 如图C、D、E将线段AB分成2:3:4:5四部分,M、P、Q、N分别是AC、CD、DE、EB的中点,且MN=42,求PQ的长.【切题技巧】先根据比例把AC、CD、DE、EB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再利用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意义可得到相应的方程,从而求得PQ的长.【规范解答】∴【借题发挥】几何问题本身是研究图形的性质和数量关系,准确地画出图形,能使问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直观化.本题的分析要着眼于找出未知线段的联系,使未知向已知转化,求线段的长度要充分利用线段的和差与线段的中点、等分点的意义,其解题方法与途径不是唯一的,需要我们根据题意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类拓展】2.已知三条线段a、b、c在同一条直线上,他们有共同的起点,a 的终点是b的中点,c的中点是b的终点,且a+b+c=7cm,求a、b、c的长.考点3 角的个数及角的度数的计算例3 如图已知OA、OC是∠AOD内部的两条射线,OM平分∠AOB,ON平分∠COD.(1)若∠AOD=70°,∠MON=50°求∠BOC的大小;(2)若∠AOD=α;∠MON=β,求∠BOC的大小(用含α、β的式子表示).利用角的平分线性质,角的和、差之间的转化,先找出∠AOD,∠MON与∠BOC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方便角的表示,可用含α、β的式子表示所求的角,也可设未知数,把几何问题代数化,通过整体变形、列方程,从而确定出角的大小.【规范解答】【借题发挥】(1)对于求角的度数的计算,通常有两种思路:一是根据各个量之间的关系,用已知量来表示未知量,直接求未知量;二是通过设辅助未知数,把几何问题代数化,根据图形中角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或方程组,从而求解,应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的条件,适当转换.(2)一般地,同一平面内,在平角∠AOB的内部引以O为端点的(n-1)条射线,则图中共有:n+(n-1)+(n-2)+…+3+2+1=12n(n+1)个小于平角的角.【同类拓展】 3.如图,∠AOB=100°,OM平分∠AOC,ON平分∠BOC,则∠MON=_______.考点4 钟表上有关的角度问题例4 时钟在下午4点至5点的什么时刻:(1)分针和时针重合?(2)分针和时针成一条直线?(3)分针和时针成45°角?【切题技巧】4点整时针已转过4大格,每大格30°,这时可看成时针在分针前面120°,若设所需时间为x分钟,则有6x-12x的值等于1200时,两针就重合;当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角度为1200+180°时两针成一条直线;当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角度差等于120°-45°(时针在前)或120°+45°(分针在前)时,两针成45°角.【规范解答】【借题发挥】钟表上时针和分钟问题实质是数学中的追及问题,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每个大格为30°的角,每个小格为6°的角.如果把单位时间内,分针和时针转过的度数当作是它们的“速度”,那么分针的速度为6°/分,时针的速度为0.5°/分,因此,分针速度是时针速度的12倍.在时针与分针的转动过程中,总是分针追及时针,然后超过时针又转化为追及时针,【同类拓展】4.王老师在活动课上为学生们讲数学故事,他发现故事开始时挂钟上的时针和分针恰好成90°角,这时是7点多;故事结束时两针恰好也是90°角,这时是8点多,他还发现,讲故事中,两针成90°角的有趣图形还出现过一次,求王老师讲故事所花的时间多少分?考点5 与线段有关的实际问题例5 摄制组从A市到B市有1天的路程,计划上午比下午多走100千米到C市吃中饭,由于堵车,中午才赶到一个小镇,只行驶了原计划的三分之一,过了小镇,汽车赶了400千米,傍晚才停下来休息.司机说,再走从C市到这里路程的二分之一就到达目的地了,问A、B两市相距多少千米?【切题技巧】题目中所给条件只有路程,而没有给出时间与速度,所以可以画出线段表示各段路程,借助图形,思考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利用形数结合思想解决问题.【规范解答】如图,设小镇为D,傍晚汽车E处休息,令AD=x,则AC=3x,DE=400,CE=400-2x ED=12(400-2x)=200-x,于是有:AB=AC+CE+EB=3x+400-2x+200-x=600(km) 答:A、B两市相距600千米,【借题发挥】利用“线段图”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借助图形,利用“形数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竞赛中的常用方法,如:A、B、C、D、E、F六支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当比赛到某一天时,统计出A、B、C、D、E五队已分别比赛了5、4、3、2、1场球,则还没有与B队比赛的球队是哪支队?此题用算术或代数方法求解容易陷入困境,此时可考虑用6个点表示A、B、C、D、E、F这6支足球队,若两队已赛过一场、就在相应的两个点之间连一条线,这样用“线段图”来辅助解题,形象直观,如图所示,则还没有与B队比赛的球队是E队.【同类拓展】5.某公司员工分别在A、B、C三个住宅区,A区有30个,B区有15人,C区有10人,三个区在同一条直线上.位置如图所示,该公司的接送车打算在此间只设一个停靠点,为使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小,那么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 ( )A.A区B.B区C.C区D.A、B两区之间参考答案1.(1)21(条) (2)14(条) 2.1cm,2cm,4cm. 3.50°4.1小时零5511分钟. 5.A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3cm,高是8cm的长方体纸盒的A点沿纸盒面爬到B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 )+8)cm B.10cm C.14cm D.无法确定2.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创新维权手段,聚焦维权难点,消费维权能力和水平不断提.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76.2万件,解决55.6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9.8亿元;其中,9.8亿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9.08×108B.9.8×108C.0.98×109D.0.98×1010 3.2019年3月3日至3月15日,中国进入“两会时间”,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全国两会热点传播总量达829.8万条,其中数据“829.8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8.298×107B.82.98×105C.8.298×106D.0.8298×107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6),点B在x轴的负半轴上,将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B',点M是线段AB'的中点,若反比例函数kyx(k≠0)的图象恰好经过点B',M,则k=()A.4B.6C.9D.12 5.下列立体图形中,主视图是三角形的是()A. B. C. D.6.在刚刚结束的中考英语听力、口语测试中,某班口语成绩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位数是9B .众数为16C .平均分为7.78D .方差为27.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x )2•x 3=x 5B .(x 2y )3=x 6yC .(a+b )2=a 2+b 2D .a 6+a 3=a 28.如图,点E 、F 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上的两点(不与B 、C 两点重合),过点B 作BG ⊥AE 于点G ,连接FG 、DF ,若AB =2,则DF+GF 的最小值为( )A. ﹣1B.C.3D.49.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5)x 2+2x+2=0有实根,则m 的最大整数解是( )A .2B .3C .4D .5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0,1,点B 是x 轴正半轴上一点,以AB 为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使BAC=90∠︒,点C 在第一象限。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角的平分线与垂直线的性质与计算方法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角的平分线与垂直线的性质与计算方法初中数学知识归纳:角的平分线与垂直线的性质与计算方法在初中数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角度相关的知识。
其中,角的平分线和垂直线是角度的重要性质之一。
本文将归纳总结角的平分线和垂直线的性质与计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
一、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与计算方法角的平分线是指通过一个角的顶点将该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平分线有以下性质和计算方法:1. 平分线相交于角的顶点,并将角分为两个相等的角。
假设有一个角ACB,通过顶点C作一条线段CD,若角ACD和角BCD相等,则线段CD就是角ACB的平分线。
2. 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对于平分线CD来说,CD到CA的距离等于CD到CB的距离,即CD = CD。
这也是为什么平分线得名的原因。
3. 根据平分线的性质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例如,已知一个角ACB和一个点D在角ACB的内部,我们可以通过作平分线CD来求得角ACD和角BCD的度数,进一步计算出角ACD和角BCD的具体数值。
二、垂直线的性质与计算方法垂直线是指与另一条线段或线相交,且与之相交的角度为90度的直线。
垂直线有以下性质和计算方法:1. 垂直线相交于一个点,并产生四个直角。
当两条线段或线相交于一点时,所形成的四个角度都是直角,即每个角度都等于90度。
2. 判断两条线段或线之间是否垂直。
两条线段或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时,可以判断它们是垂直的关系。
可以通过测量角度或通过判断两条线的斜率是否相乘为-1来确定两者的垂直性。
3. 解决一些与垂直线相关的问题。
垂直线常常用于求解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例如,已知两条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E,且角AEC为90度,我们可以利用垂直线的性质计算出其他角度的度数,进而解决具体的问题。
三、数学归纳与实际应用角的平分线和垂直线的性质不仅仅是数学领域的概念,也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平分线的应用平分线在几何图形的构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期末复习专题08 线段与角有关动点的计算问题(解析版)
期末复习专题08 线段与角有关动点的计算问题考点一 有关线段的中点计算问题考点二 有关角的平分线计算问题考点三 线段上动点计算问题 考点四 角上动点计算问题考点一 有关线段的中点计算问题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线段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线段的和差关系.2.(2022·新疆·乌鲁木齐八一中学七年级期中)如图,数轴上M ,N ,P ,Q 四点对应的数都是整数,且M 为线段NQ 的中点,P 为线段NM 的中点.若点M 对应的整数是a ,点N 对应的整数是b ,且20b a -=,则数轴上的原点是( )A .点MB .点NC .点PD .点Q【答案】D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2QN QM =,因为点M 对应的整数是a ,点N 对应的整数是b ,且20b a -=,依此可得到数轴上的原点.【详解】解:∵点M 为线段NQ 的中点,∴2QN QM =,∵点M 对应的整数是a ,点N 对应的整数是b ,且20b a -=,∴数轴上的原点是Q .故选:D .【点睛】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3.(2022·云南·楚雄市中山镇初级中学七年级期末)C 为直线AB 上一点,且线段3cm AB =,5cm =BC ,则AC 的长度是 ________.【答案】8cm 或2cm【分析】分A 、C 在点B 异侧和A 、C 在点B 同侧两种情况,分别作出图形,根据线段的和差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1,当A 、C 在点B 异侧时,358cm AC AB BC =+=+=,如图2,当点A 、C 在点B 同侧时,532cm AC BC AB =-=-=,即AC 的长度是8cm 或2cm ,故答案为:8cm 或2cm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计算,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4.(2022·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如图,M 是AB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7cm AB =,2cm BN =,则BC =________cm ,MC =______cm .AB=,点C线段(1)如图,已知线段8cmQ 点M 是AC 中点,12MC AC \=,M Q 为AC 的中点,N 为BC 的中点,1CM AC \=,1CN BC =,(1)若点C 为图1中线段AB 的“优点”6()AC AC BC =<(2)若点D 也是图1中线段AB 的“优点”(不同于点C )(填“=”或“¹”)[解决问题]∵点D是线段AB的“优点”,考点二有关角的平分线计算问题【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有关的计算以及几何图形中角的计算,解题关键是根据题意作出图形,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分析问题.2.(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是BOD Ð的角平分线,若3AOE BOC Ð=Ð,则EOC Ð的度数为( )A .36°B .72°C .108°D .144°【答案】C 【分析】根据OE 是BOD Ð的角平分线,得出DOE BOE Ð=Ð,根据3AOE AOD DOE BOC Ð=Ð+Ð=Ð,得出2DOE BOC Ð=Ð,求出36BOC Ð=°,即可得出272BOE BOC Ð=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OE 是BOD Ð的角平分线,∴DOE BOE Ð=Ð,∵3AOE AOD DOE BOC Ð=Ð+Ð=Ð,又∵AOD BOC Ð=Ð,∴3BOC DOE BOC Ð+Ð=Ð,∴2DOE BOC Ð=Ð,∴2BOE DOE BOC Ð=Ð=Ð,∵180DOE BOE BOC Ð+Ð+Ð=°,∴22180BOC BOC BOC Ð+Ð+Ð=°,解得:36BOC Ð=°,272BOE BOC \Ð=Ð=°,∴108EOC BOE BOC Ð=Ð+Ð=°,故C 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根据已知条件得出2DOE BOC Ð=Ð,是解题的关键.3.(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如图,AB 、CD 交于点O ,若170=°∠,射线OE 平分∠AOC ,那么∠EOD =__________度.【答案】42°##42度【分析】先由对顶角相等求出【详解】解:∵∠AOC =∠∴∠BOD =70°,∵:2:3BOE EOD ÐÐ=,Ð,OD(1)如图1,OE平分AOB(2)如图2,OE、OD分别平分ÐÐ(3)若OE、OD分别平分AOC 接填空).则EOD EOC Ð=Ð1122AOC =Ð-Ð1(2AOB BOC =Ð+Ð45=°;则1(2EOD AOC Ð=Ð1(360)2AOB °=-Ð1(36090)2°°=-(1)如图1,过点O 作射线OE ,使OE 为AOD Ð的角平分线,当Ð=COE (2)如图2,过点O 作射线OE ,当OE 恰好为AOC Ð的角平分线时,另作射线求EOF Ð的度数;(3)过点O 作射线OE ,当OC 恰好为AOE Ð的角平分线时,另作射线OF ,时,求BOD Ð的度数.考点三线段上动点计算问题考点四 角上动点计算问题1.(2022·河北·石家庄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期中)如图,将直角三角板ABC 绕顶点A 顺时针旋转到AB C ¢V ,点B ¢恰好落在CA 的延长线上,60BAC Ð=°,90C Ð=°,则旋转角BAB Т为( )A .60°B .100°C .120°D .150°【答案】C 【分析】直接根据180BAB BAC ¢Ð=°-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将直角三角板ABC 绕顶点A 顺时针旋转到AB C ¢V ,点B ¢恰好落在CA 的延长线上,60BAC Ð=°,∴180********BAB BAC ¢Ð=°-Ð=°-°=°,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角,题目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2.(2022·陕西·西安辅轮中学七年级期末)已知:O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COD 是直角,OE 平分∠BOC .Ð=°Q,POB68\Ð=°-°,68POM nÐ=°Q,MON90\Ð=°-°-°=°-°,1809090AON n n\Ð-Ð=°-°-°-°=°;AON POM n n(90)(68)22当6890<<时,如图2,理由如下:nQ,Ð=°68POB\Ð=°-°,POM n68Q,Ð=°90MON\Ð=°-°-°=°-°,AON n n1809090\Ð+Ð=°-°+°-°=°;(90)(68)22AON POM n n故答案为:068n<<,6890<<.n【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的加减运算,能够熟练根据要求列角的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专题 线段和角度计算章末重难点题型(举一反三)(原卷版)
专题线段和角度计算章末重难点题型汇编【举一反三】【考点1 几何图形】【方法点拨】掌握几何图形相关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例1】(秋峄城区期末)下面的几何体中,属于棱柱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变式1-1】(秋涞水县期末)如图,左面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的立体图形是()A.B.C.D.【变式1-2】(章贡区期末)图①是由白色纸板拼成的立体图形,将它的两个面的外表面涂上颜色,如图②.则下列图形中,是图②的表面展开图的是()A.B.C.D.【变式1-3】(秋广丰区期末)下图右边四个图形中,哪个是左边立体图形的展开图?()A.B.C.D.【考点2 基本概念】【方法点拨】知识点1:线段像长方体的棱、长方形的边,这些图形都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两个方向均不延伸,线段的长度是可以测量的.线段有两种表示方法:(1)一条线段可以用它的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图,以A,B为端点的线段,可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2)一条线段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如图,线段AB也可记作“线段a”.知识点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得到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射线是无法测量的.射线的表示法:两个大写字母:一条射线可以用表示它的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图中的射线,点O是端点,点A是射线上异于端点的另一点,那么这条射线可以记作射线OA.注意:①表示射线的两个大写字母,其中一个一定是端点,并且要把它写在前面.②端点相同的射线不一定是同一条射线,端点不同的射线一定不是同一条射线③两条射线为同一射线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①端点相同;②延伸的方向相同.知识点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直线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直线是无法测量的.直线的两种表示方法:(1)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图中的直线可记作:直线a.(2)一条直线也可以用在这条直线上的表示两个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图中的直线可记作:直线AB或直线BA.【例2】(秋宜城市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线段AB和射线AB都是直线的一部分;②直线AB和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③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④把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可得到射线,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可得到直线.A.1B.2C.3D.4【变式2-1】(秋岑溪市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①射线AB与射线BA表示同一条射线.②若∠1+∠2=180°,∠1+∠3=180°,则∠2=∠3.③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角,这条射线叫这个角的平分线.④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⑤40°50ˊ=40.5°.⑥互余且相等的两个角都是45°.A.1个B.2个C.3个D.4个【变式2-2】(秋李沧区期末)下列说法: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②在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距离是3的点表示的数是2;③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④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⑤若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⑥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是这个角的平分线,其中错误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变式2-3】(春广饶县期末)如图的四个图形和每一个图形相应的一句描述,其中所有图形都是画在同一个平面上.①线段AB与射线MN不相交;②点C在线段AB上;③直线a和直线b不相交;④延长射线AB,则会通过点C.其中正确的语句的个数有()A.0个B.1个C.2个D.3个【考点3 余角与补角定义】【方法点拨】余角和补角:(1)若α+β=90°,则α与β互余.(2)若α+β=180°,则α与β互补.(3)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例3】(春东阿县期末)一个角的余角是它的,则这个角的补角等于°.【变式3-1】(秋宜宾期末)如果一个角的余角与它的补角度数之比为2:5,则这个角等于度.【变式3-2】(秋化德县校级期末)若一个角的3倍比这个角补角的2倍还少5°,则这个角等于.【变式3-3】(秋凉山州期末)一个角的补角加上10°后等于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则比这个角小15°32′的角的度数是.【考点4 钟面上的角度问题】【例4】(秋宛城区期末)上午9点30分时,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较小的角是度.【变式4-1】(秋莲湖区校级月考)时钟表面11点15分时,时针与分针所夹角的度数是度.【变式4-2】(秋大冶市期末)中午12点30分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度.【变式4-3】(春单县期末)上午八点二十五分,钟表上时针和分针的夹角的度数为.【考点5 尺规作图】【例5】(春沙坪坝区校级期末)已知:∠α,∠β,线段c.求作:△ABC,使∠A=α,∠B=∠β,AB=c(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变式5-1】(秋翁牛特旗期末)用直尺、圆规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使AB=2b﹣a.【变式5-2】(秋涡阳县期末)作图题:学过用尺规作线段与角后,就可以用尺规画出一个与已知三角形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来.比如给定一个△ABC,可以这样来画:先作一条与AB相等的线段A′B′,然后作∠B′A′C′=∠BAC,再作线段A′C′=AC,最后连结B′C′,这样△A′B′C′就和已知的△ABC 一模一样了.请你根据上面的作法画一个与给定的三角形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来.(请保留作图痕迹)【变式5-3】(秋安庆期末)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四个点A ,B ,C ,D . (1)请按要求作出图形(注:此题作图不需写出画法和结论): ①作射线AC②作直线BD ,交射线AC 于点O ③分别连接AB ,AD .(2)观察所作图形,我们能得到:AO +OC = ;DB ﹣OB = (空格处填写图中线段)【考点6 与中点有关的长度计算】 【方法点拨】线段的中点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且使线段AC ,CB 相等,这样的点C 叫做线段AB 的中点.中点定义的推理步骤: (1)∵AC =CB (已知),∴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中点的定义). (2)∵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已知),∴AC =BC 或AC =12AB 或BC =12AB 或AB =2AC 或AB =2BC (中点的定义).【例6】(秋洛宁县期末)已知:点C 在直线AB 上,AC =8cm ,BC =6cm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变式6-1】(秋郯城县期末)如图,线段AB,C是线段AB上一点,M是AB的中点,N是AC的中点.(1)若AB=8cm,AC=3.2cm,求线段MN的长;(2)若BC=a,试用含a的式子表示线段MN的长.【变式6-2】(秋永新县期末)如图,点C是线段AB上,AC=10cm,CB=8cm,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求线段MN的长.(2)若C为线段AB上任一点,满足AC+CB=acm,其他条件不变,不用计算你猜出MN的长度吗?(3)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BC=acm,M,N仍分别为AC,BC的中点,你还能猜出线段MN的长度吗?(4)由此题你发现了怎样的规律?【变式6-3】(秋榆社县期末)已知: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1)如图,点C在线段AB上,且AC=9cm,CB=6cm,求线段MN的长;(2)若点C为线段AB上任一点,且AC=acm,CB=bcm,用含有a,b的代数式表示线段MN的长度.(3)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AC=acm,CB=bcm,请你画出图形,并且用含有a,b的代数式表示线段MN的长度.【考点7 与角平分线有关的角度计算】 【方法点拨】角平分线:(1)把一个角平分成二等分的射线,称为角平分线. (2)若OC 平分∠AOB ,则有①∠AOC =∠BOC .②∠AOC =21∠AOB .③∠AOB =2∠AOC =2∠BOC . 【例7】(秋化德县校级期末)如图,已知OM 平分∠AOC ,ON 平分∠BOC ,∠AOB =90°,∠BOC =30°. 求:(1)∠AOC 的度数; (2)∠MON 的度数.【变式7-1】(秋浏阳市校级期末)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AOC =72°,OF ⊥CD ,垂足为O ,求: (1)求∠BOE 的度数. (2)求∠EOF 的度数.【变式7-2】(秋襄阳期末)如图所示.(1)已知∠AOB=90°,∠BOC=30°,OM平分∠AOC,ON平分∠BOC,求∠MON的度数;(2)∠AOB=α,∠BOC=β,OM平分∠AOC,ON平分∠BOC,求∠MON的大小.【变式7-3】(秋沙河口区期末)已知∠AOB=α,过O作射线OC,OM平分∠AOC,ON平分∠BOC.(1)如图,若α=120°,当OC在∠AOB内部时,求∠MON的度数;(2)当OC在∠AOB外部时,画出相应图形,求∠MON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考点8 与旋转有关的角度计算】【例8】(秋启东市校级月考)O为直线AD上一点,以O为顶点作∠COE=90°,射线OF平分∠AOE.(1)如图①,∠AOC与∠DOE的数量关系为,∠COF和∠DOE的数量关系为_;(2)若将∠COE绕点O旋转至图②的位置,OF依然平分∠AOE,请写出∠COF和∠DO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将∠COE绕点O旋转至图③的位置,射线OF依然平分∠AOE,请直接写出∠COF和∠DOE之间的数量关系.【变式8-1】(秋武昌区期末)已知∠AOB=100°,∠COD=40°,OE平分∠AOC,OF平分∠BOD.(本题中的角均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180°的角).(1)如图1,当OB、OC重合时,求∠EOF的度数;(2)当∠COD从图1所示位置绕点O顺时针旋转n°(0<n<90)时,∠AOE﹣∠BOF的值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求出∠AOE﹣∠BOF的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当∠COD从图1所示位置绕点O顺时针旋转n°(0<n<180)时,满足∠AOD+∠EOF=6∠COD,则n=.【变式8-2】(秋南江县期末)如图,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使∠BOC=110°.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OMN=30°),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1)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逆时针旋转至图2,使一边OM在∠BOC的内部,且恰好平分∠BOC.求∠BON的度数.(2)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以每秒5°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第t秒时,直线ON恰好平分锐角∠AOC,则t的值为(直接写出结果).(3)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顺时针旋转至图3,使ON在∠AOC的内部,请探究∠AOM与∠NO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变式8-3】(秋安庆期末)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O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1)如图(1)若∠BOD=35°,求∠AOC的度数,若∠AOC=135°,求∠BOD的度数.(2)如图(2)若∠AOC=150°,求∠BOD的度数.(3)猜想∠AOC与∠BOD的数量关系,并结合图(1)说明理由.(4)三角尺AOB不动,将三角尺COD的OD边与OA边重合,然后绕点O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当∠AOD(0°<∠AOD<90°)等于多少度时,这两块三角尺各有一条边互相垂直,直接写出∠AOD角度所有可能的值,不用说明理由.【考点9 与几何有关的规律问题】【例9】(秋禹会区校级月考)阅读表:图例线段总条数N线段AB上的点数n(包括A,B两点)33=2+146=3+2+1510=4+3+2+1615=5+4+3+2+1解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规律猜测线段总数N与线段上的点数n(包括线段两个端点)有什么关系?(2)根据上述关系解决如下实际问题:有一辆客车往返于A,B两地,中途停靠三个站点,如果任意两站间的票价都不同,问:①有种不同的票价?②要准备种车票?(直接写答案)【变式9-1】(秋滦县期中)(1)试验探索:如果过每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那么请下面三组图中分别画线,并回答问题:第(1)组最多可以画条直线;第(2)组最多可以画条直线;第(3)组最多可以画条直线.(2)归纳结论:如果平面上有n(n≥3)个点,且每3个点均不在一条直线上,那么最多可以画出直线条.(作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3)解决问题:某班50名同学在毕业后的一次聚会中,若每两人握一次手问好,则共握次手;最后,每两个人要互赠礼物留念,则共需件礼物.【变式9-2】(秋江山市期末)为了探究n条直线能把平面最多分成几部分,我们从最简单的情形入手.(1)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2部分;(2)两条直线最多可把平面分成4部分;(3)三条直线最多可把平面分成7部分…;把上述探究的结果进行整理,列表分析:直线条数把平面分成部分数写成和形式121+1241+1+2371+1+2+34111+1+2+3+4………(1)当直线条数为5时,把平面最多分成部分,写成和的形式;(2)当直线为10条时,把平面最多分成部分;(3)当直线为n条时,把平面最多分成部分.(不必说明理由)【变式9-3】(秋桥东区校级期中)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①中有几个角?(2)在图②中有几个角?(3)在图③中有几个角?(4)以此类推,如图④所示,若一个角内有n条射线,此时共有多少个角?【考点10 线段上的动点问题】【例10】(秋麒麟区期末)如图,线段AB=12cm,延长AB到点C,使BC=AB,点D是BC中点,点E 是AD中点.(1)根据题意,补全图形;(2)求DE的长;(3)若动点P从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C运动,到达点C停止运动,点Q从点C出发,以2cm/s 的速度向点A运动,到达点A停止运动,若运动时间为ts,当t为何值时,PQ=3cm?【变式10-1】(秋孝南区期末)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a,点B表示的数为b,且满足(a﹣6)2+|b+4|=0.(1)写出a、b及AB的距离:a=b=AB=(2)若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向左匀速运动.①若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追上点Q?②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线段MN的长.【变式10-2】(春金牛区校级月考)如图,线段AB=24,动点P从A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沿射线AB运动,M为AP的中点.(1)出发多少秒后,PB=2AM(2)当P在线段AB上运动时,试说明2BM﹣BP为定值.(3)当P在AB延长线上运动,N为BP的中点,下列两个结论:①MN长度不变;②MN+PN的值不变.选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并求其值.【变式10-3】(秋峄城区期末)如图,点O为原点,A、B为数轴上两点,AB=15,且OA:OB=2.(1)A、B对应的数分别为、;(2)点A、B分别以4个单位/秒和3个单位/秒的速度相向而行,则几秒后A、B相距1个单位长度?(3)点A、B以(2)中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点P从原点O以7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是否存在常数m,使得4AP+3OB﹣mOP为定值,若存在请求出m值以及这个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11 多边形的对角线】【例11】(春嘉兴期末)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最多可以作2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是()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七边形【变式11-1】(春忻城县期中)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作对角线,这些对角线把这个n边形分成的三角形个数为()A.(n+1)个B.n个C.(n﹣1)个D.(n﹣2)个【变式11-2】(秋历城区期末)我们知道,四边形有2条对角线,五边形有5条对角线,那么十二边形的对角线总条数是()A.9B.54C.60D.108【变式11-3】(秋太原期末)从某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所有对角线把这个多边形分成了6个三角形,则此多边形的形状是()A.六边形B.七边形C.八边形D.九边形。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的斜率和倾斜角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的斜率和倾斜角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的斜率和倾斜角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归纳和解析。
一、线段的斜率在直角坐标系中,线段可以由两个点P(x₁, y₁)和Q(x₂, y₂)确定。
线段PQ的斜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斜率k = (y₂ - y₁) / (x₂ - x₁)其中,Δy是y的增量,Δx是x的增量。
斜率k代表了线段的斜率大小以及其在平面上的倾斜程度。
1.1 斜率的计算方法对于给定的两个点P(x₁, y₁)和Q(x₂, y₂),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计算斜率k:1. 计算Δy = y₂ - y₁2. 计算Δx = x₂ - x₁3. 计算斜率k = Δy / Δx1.2 斜率的意义斜率k表示线段PQ在平面上的倾斜程度。
具体来说:- 当斜率k > 0时,线段PQ向右上方倾斜;- 当斜率k < 0时,线段PQ向右下方倾斜;- 当斜率k = 0时,线段PQ水平。
二、线段的倾斜角线段的倾斜角是指线段与x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
在直角坐标系中,倾斜角可以通过斜率k来计算。
2.1 倾斜角的计算方法对于给定的线段PQ,倾斜角θ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计算:1. 计算斜率k = (y₂ - y₁) / (x₂ - x₁)2. 计算倾斜角θ = arctan(k)其中,arctan代表反正切函数。
2.2 倾斜角的意义倾斜角θ表示线段PQ与x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
具体来说:- 当倾斜角θ > 0时,线段PQ逆时针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 当倾斜角θ < 0时,线段PQ顺时针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 当倾斜角θ = 0时,线段PQ与x轴平行。
三、实例演示为了更好地理解线段的斜率和倾斜角,我们通过一个实例进行演示。
考虑线段P(2, 3)和Q(5, 10),我们可以按照上述步骤计算斜率和倾斜角:1. 计算Δy = 10 - 3 = 72. 计算Δx = 5 - 2 = 33. 计算斜率k = 7 / 3 ≈ 2.33接下来,计算倾斜角θ = arctan(2.33) ≈ 67.38°因此,线段PQ的斜率约为2.33,倾斜角约为67.38°。
论立体几何中的所成角问题
论立体几何中的所成角问题所成角问题是立体几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了三种角:直线与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以及平面和平面所成角。
讨论所成角问题主要是要讨论用什么方法去寻找这些角。
一、直线与直线所成角(就是指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直线所成角是立体几何的所成角问题中最简单的一种,只需要在固定一点之后把 两条直线都平移,使它们都过这一点就可以了。
通过平移就可以把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问题转变为求平面中两条相交直线所夹角的问题了。
要注意的是求直线与直线所成角的时候,我们找到的那个角是这两条直线的所成角或者它的补角。
它的范围是⎥⎦⎤ ⎝⎛2,0π。
二、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找法就是在直线上找到一点,然后往那个平面内做垂线,得到直线在那个平面内的射影。
线面成角就是直线与它在那个平面内的射影所夹的角。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不存在补角的问题。
它的范围是⎥⎦⎤⎢⎣⎡2,0π。
三、 平面与平面所成角(就是所谓的二面角)面面成角是立体几何中的所成角问题中的重点,一般来说考试测验都会把二面角作为重点考核的对象,也是学生最头痛的一类问题。
我们大概可以把找二面角平面角的方法归结为以下几类:1、 按照定义来找二面角的平面角从二面角的棱上一点在两个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两条射线所夹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2、 利用三垂线定理来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这个方法是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最常用的。
首先要找到一条垂线,这条垂线指的是要垂直于其中的一个面。
垂线上有两点是我们要关注的,一点是垂足,另外一点是它与另一个面的交点。
其次我们可以过这两点中的任意一点在那个平面内做棱的垂线,再连接垂足和另外一点,得到一条我们连接的线段。
我们找到的二面角的平面角就是那条垂直于棱的线段和我们所连接的线段所夹的角。
这种方法不适用与两个互相垂直的面。
3、 二面角中的特殊情况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证明两个平面是垂直的以得到它们的二面角的平面角是90度。
第03讲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性质、尺规作图(3大考点6种解题方法)(原卷版)
第03讲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性质、尺规作图(3大考点6种解题方法)考点考向一.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注意:①这里的距离是指点到角的两边垂线段的长;②该性质可以独立作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依据,有时不必证明全等;③使用该结论的前提条件是图中有角平分线,有垂直角平分线的性质语言:如图,∵C 在∠AOB的平分线上,CD⊥OA,CE⊥OB∴CD=CE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定义:经过某一条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中垂线)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2)性质:①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其所在线段.②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③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该点叫外心,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三.作图—基本作图基本作图有:(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四.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五.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主要把简单作图放入实际问题中.首先要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对所作图形的要求,结合对应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的方法作图.六.作图—代数计算作图代数计算作图是实际问题中要求所作图形具备一定的条件,如角的度数或边的长度.(1)根据题意计算出图形所具备的条件,边长,角度等,在网格纸上作图或利用圆规和直尺作图.(2)直接利用尺规作图做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在数轴上找到表示无理数的点.要熟悉几何图形的性质和5种基本作图的步骤,才能灵活运用熟练作图.考点精讲一.角平分线的性质(共5小题)1.(2021秋•温岭市期末)如图,OP平分∠AOB,E为OA上一点,OE=4,P到OB的距离是2,则△OPE 的面积为()A.2B.3C.4D.82.(2021秋•北仑区期中)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S△ABC=9,DE=2,AB=5,则AC的长是()A.2B.3C.4D.53.(2021秋•东阳市期末)如图,在△ABC中,∠C=9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M,N 为圆心,大于MN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O,作射线AO,交BC 于点E.已知CE=3,BE=5,则AC的长为()A.8B.7C.6D.54.(2021秋•新昌县期末)如图,AB∥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BCD,AD过点P且与AB垂直.若AD=8,BC=10,则△BCP的面积为()A.16B.20C.40D.805.(2021秋•诸暨市校级月考)如图,在△ABC中,AC=6cm,AB=9cm,D是边BC上一点,AD平分∠BAC,在AB上截取AE=AC,连接DE,已知DE=2cm,BD=3cm.求:(1)线段BC的长;(2)若∠ACB的平分线CF交AD于点O,且O到AC的距离是acm,请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ABC的面积.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共8小题)6.(2021秋•海曙区期末)如图,△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E,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点F、G,若∠EAG=40°,则∠BAC的度数是()A.140°B.130°C.120°D.110°7.(2021秋•温州期末)如图,已知线段AB,以点A,B为圆心,5为半径作弧相交于点C,D.连结CD,点E在CD上,连结CA,CB,EA,EB.若△ABC与△ABE的周长之差为4,则AE的长为()A.1B.2C.3D.48.(2021秋•余杭区月考)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中垂线,分别交AC、AB于点D、E,若△BCE 的周长为8,BC=3,求AB的长.9.(2021秋•义乌市期中)如图,已知△ABC中,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E、F,若∠EAF =90°,AF=3,AE=4.(1)求边BC的长;(2)求出∠BAC的度数.10.(2021秋•柯桥区月考)已知:如图,△ABC中,∠A=90°,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于点E,交AC于点D.(1)若∠C=35°,求∠DBA的度数;(2)若△ABD的周长为30,AC=18,求AB的长.11.(2021秋•余杭区期中)如图,△ABC中,∠BAC=130°,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E,F,与AB,AC分别交于点D,G,则∠EAF的度数为()A.65°B.60°C.70°D.80°12.(2021秋•上城区期中)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线,AD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 于点E,F.(1)若∠DAC=20°,求∠FDC的度数;(2)试判断∠B与∠AE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3.(2021秋•西湖区期末)如图,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l1、l2相交于点O.若∠1=40°,则∠AOC=()A.50°B.80°C.90°D.100°三.作图—基本作图(共4小题)14.(2021秋•鄞州区期中)如图,在△ABC中,∠B=65°,∠C=30°,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大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则∠BAD的度数为()A.45°B.55°C.60°D.65°15.(2021秋•诸暨市期末)下列尺规作图分别表示:①作一个角的平分线,②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其中作法正确的是()A.①B.②C.①②D.无16.(2021秋•新昌县期末)如图,已知△ABC.(1)请用直尺和圆规作∠ABC的角平分线BD,交AC于点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A=100°,∠C=28°,求∠BDA的度数.17.(2021秋•余姚市期末)如图,在△ABC中,CE⊥AB于点E.(1)用尺规作BD⊥AC,垂足为点D.(不写作法,保留痕迹)(2)在(1)所画的图中,若BE=CD.求证:AB=AC.四.作图—复杂作图(共5小题)18.(2021秋•临海市期末)如图,已知△ABC,点D在边AB上.(1)求作点D,使点D到点B,C的距离相等;(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连接DC,已知∠B=32°,求∠ADC的度数.19.(2021秋•缙云县期末)(拓展创新)如图所示,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格点,以格点以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1)使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2,;(在图①中画一个即可)(2)使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且面积为4.(在图②中画一个即可)20.(2021秋•新昌县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按以下步骤作图:分别以点B和点C为圆心,大于BC长为半径作圆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点N,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结CD.(1)则MN是BC的线.(2)若AB=8,AC=4,求△ACD的周长.21.(2021秋•西湖区校级期中)如图,已知△ABC.(1)尺规作图:①作出△ABC的角平分线CD;②作出BC的中垂线交AB于点E.(2)连结CE,若∠ABC=60°,∠A=40°,则∠DCE=.22.(2021秋•拱墅区期中)如图,△ABC中,AC>AB.(1)作AB边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P,作AC边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Q,连接AP,AQ.(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需要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BC=14,求△APQ的周长.五.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共6小题)23.(2021秋•临海市期末)如图,在5×5的网格纸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请仅用直尺,按要求画图.(1)在图1中画出过点B的直线l,使其平分△ABC的面积;(2)在图2中画出线段BD,使其平分∠ABC,且点D在格点上.24.(2021秋•椒江区期末)如图,两条公路OA,OB相交于点O,在∠AOB内部有两个村庄C,D.为方便群众接种新冠疫苗,该地决定在∠AOB内部再启动一个方舱式接种点P,要求同时满足:(1)到两条公路OA,OB的距离相等.(2)到两村庄C,D的距离相等.请你用直尺和圆规作出接种点P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25.(2021秋•宁波期末)定义: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α和β满足α+2β=90°,那么我们称这样的三角形为“类直角三角形”.如图,在△ABC中,∠C=90°,AC=8,BC=6.请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得其中一个为“类直角三角形”,并求出这个“类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备注:要求尺规作图)26.(2021秋•婺城区校级月考)如图,在7×6的方格中,△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试按要求画出线段EF(E,F均为格点),各画出一条即可.27.(2021春•南岗区校级月考)如图,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2,线段交点称做格点.(1)画出△ABC的高CD;(2)连接格点,用一条线段将图中△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3)直接写出△ABC 的面积是.28.(2021春•鼓楼区校级月考)我们知道,三角形具有性质: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事实上,三角形还具有性质:三条高所在直线相交于一点.如图,在由小正方形组成的4×3的网格中,三角形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请运用上述三角形的性质,在该网格中,仅用无刻度的直尺,作出AC边上的高BH,再作出BC边上的高AK.(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六.作图—代数计算作图(共1小题)29.(2021秋•诸暨市期中)如图,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请在所给网格中解答下面问题.(1)图中线段AB的两端点都落在格点(即小正方形的顶点)上,求出AB的长度;(2)再以AB为一边画一个等腰三角形ABC,使点C在格点上,且另两边的长都是无理数;(3)请直接写出符合(2)中条件的等腰三角形ABC 的顶点C的个数.巩固提升一、单选题1.(2021·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衢州学院附属学校教育集团)八年级期末)如图,在,OA OB 上分别截取,OD OE ,使OD OE =,再分别以点,D E 为圆心,以大于12D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交于点C ,作射线,OC OC 就是AOB ∠的角平分线.这是因为连结,CD CE ,可得到COD COE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COD COE ∠=∠.在这个过程中,得到COD COE ≌的条件是( )A .SASB .AASC .ASAD .SSS2.(2021·浙江八年级期末)如图是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说明O O ∠'=∠的依据是( )A .SASB .SSSC .AASD .ASA3.(2020·浙江八年级期末)ABC 内找一点P ,使P 到B 、C 两点的距离相等,并且P 到C 的距离等于A 到C 的距离.下列尺规作图正确的是( )A .B .C .D .4.(2020·浙江八年级期末)如图,在AOB ∠的两边上,分别取OM ON =,再分别过点M 、N 作OA 、OB 的垂线,交点为P ,画射线OP ,则OP 平分AOB ∠的依据是( )A .SSSB .SASC .AASD .HL5.(2020·浙江八年级期末)如图,已知ABC ,求作一点P ,使P 到A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且PA PB =、下列确定P 点的方法正确的是( )A .P 为AB ∠∠、两角平分线的交点B .P 为AC AB 、两边上的高的交点 C .P 为AC AB 、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 .P 为A ∠的角平分线与AB 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二、填空题 6.(2019·浙江八年级期末)如图,依据尺规作图的痕迹,计算∠α=________°.7.(2019·浙江杭州·八年级月考)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下,则要说明D O C DOC '''∠=∠,需要证明D O C DOC '''∆∆≌,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________(写出全等简写).8.(2018·浙江全国·)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能说明∠AOC =∠BOC 的依据是_______.9.(2020·浙江高照实验学校八年级月考)如图,在ABC 中,∠C =90°,∠B =30°,以点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P,连接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ADB=_____度.10.(2019·浙江杭州市·)尺规作图作∠AOB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C,D,再分别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12C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OP.由作法得△OCP≌△ODP的根据是_________.三、解答题11.(2019·浙江八年级期中)如图,在△ABC中,AB=AC,∠ABC=76°.(1)用直尺和圆规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中作出∠ABC的平分线BD后,求∠BDC的度数.12.(2021·浙江八年级期末)电信部门要修建一座电视信号发射塔,如图,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电网必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m和n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应修建在什么位置,从图中标出.(保留作图痕迹,说明理由)13.(2020·浙江)已知ABC ,用尺规作图:(1)作AC 边上的中线;(2)画AB 边上的高.14.(2019·浙江宁波·八年级期中)某小区为方便M 、N 两幢住宅楼的住户投放分类后的垃圾,拟在小区主路AB AC 、的交叉区域内设置一个垃圾投放点P ,现要求P 点到两条道路的距离相等,且使PM PN =,请你通过尺规作图找出这一P 点(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5.(2020·浙江八年级期末)已知:线段c 和αβ∠∠,求作:ABC ,使得AB c A B αβ=∠=∠∠=∠,,(不写作法,但保留作图痕迹)16.(2020·浙江)已知线段a 及锐角α,用直尺和圆规作ABC ,使B α∠=∠,AB BC a ==.17.(2020·浙江)如图,线段a ,利用直尺和圆规按照下列要求作出图形.(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1)作一个等边三角形,边长为a ;(2)在第(1)题的图中,作一个α∠,使30︒=α.18.(2020·浙江八年级期末)如图,BAC ∠和点D .在BAC ∠内部,试求作一点P ,使得点P 到BAC ∠两边的距离相等,同时到点A ,D 的距离也相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9.(2021·浙江八年级期末)如图,已知ABC ,请按下列要求作图:(1)作BC边上的中线.(2)用直尺和圆规作ABC的角平分线CG.≌(使点D与A对应,点E与B对应,点F与C对应).(3)用直尺和圆规作DEF,使DEF ABC20.(2020·浙江八年级期中)如图,已知ABC(1)用直尺和圆规按下列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在BC上作点D,使点D到AB和AC的距离相等;过BE AD交CA的延长线于E;点B作//(2)若AF BE⊥,垂足为F,证明BF EF.。
角的应用与解题
角的应用与解题在数学中,角是几何形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问题求解中。
本文将介绍角的基本概念、常见角形以及角的应用和解题方法。
一、角的基本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或线段共享一个端点而形成的图形。
其中,共享的端点称为角的顶点,两个射线或线段分别称为角的边。
角可以用大写字母表示,也可以用小写字母在顶点上方加角符号来表示。
例如,角ABC或∠ABC表示以顶点B为中心,边AB和边BC穿越的图形。
二、常见角形1. 锐角:角的度数小于90°。
2. 直角:角的度数等于90°,边缘是垂直的。
3. 钝角:角的度数大于90°,但小于180°。
4. 平角:角的度数等于180°,是一条直线。
5. 补角: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则它们互为补角。
6. 对角:当两条直线相交时,形成的相对角互为对角。
三、角的应用角的应用广泛存在于各个数学领域,包括几何、三角学和数学分析等。
下面将从几何、物理和经济等角的应用领域进行具体阐述。
1. 几何中的角应用:- 角度测量:利用角的概念可以进行角度测量,帮助我们准确地描述和测量物体之间的方向和位置关系。
- 角的旋转和平移:通过对角的旋转和平移,可以进行图形的变换,帮助解决图形的对称性和相似性等问题。
2. 物理中的角应用:- 动力学:在物体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研究中,角的概念被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角的速度和加速度可以计算物体的旋转运动规律。
- 光学:在光学领域中,角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光的传播、折射和反射等现象,进而解释光的路径和光的干涉等现象。
3. 经济中的角应用:- 统计学中的角:在数据分析和统计学中,角可以用来衡量和描述数据的变化和趋势。
- 财务分析中的角:在公司财务分析中,角能够帮助我们评估和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
四、角的解题方法解决角的问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其中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如下所示。
1. 度数法:将角的度数用数值计算,例如通过角的度数来计算两个角的关系和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段与角的计算及解题方法求线段长度的几种常用方法:1.利用几何的直观性,寻找所求量与已知量的关系例1.如图1所示,点C分线段AB为5:7,点D分线段AB为5:11,若CD=10cm,求AB。
图1分析:观察图形可知,DC=AC-AD,根据已知的比例关系,AC、AD均可用所求量AB表示,这样通过已知量DC,即可求出AB。
解:因为点C分线段AB为5:7,点D分线段AB为5:11所以又因为CD=10cm,所以AB=96cm2.利用线段中点性质,进行线段长度变换例2.如图2,已知线段AB=80cm,M为AB的中点,P在MB上,N为PB的中点,且NB=14cm,求PA的长。
图2分析:从图形可以看出,线段AP等于线段AM与MP的和,也等于线段AB与PB的差,所以,欲求线段PA的长,只要能求出线段AM与MP的长或者求出线段PB的长即可。
解:因为N是PB的中点,NB=14所以PB=2NB=2×14=28又因为AP=AB-PB,AB=80所以AP=80-28=52(cm)说明:在几何计算中,要结合图形中已知线段和所求线段的位置关系求解,要做到步步有根据。
3. 根据图形及已知条件,利用解方程的方法求解例3. 如图3,一条直线上顺次有A、B、C、D四点,且C为AD的中点,,求BC是AB的多少倍?图3分析:题中已给出线段BC、AB、AD的一个方程,又C为AD的中点,即,观察图形可知,,可得到BC、AB、AD又一个方程,从而可用AD分别表示AB、BC。
解:因为C为AD的中点,所以因为,即又由<1>、<2>可得:即BC=3AB例4. 如图4,C、D、E将线段AB分成2:3:4:5四部分,M、P、Q、N分别是AC、CD、DE、EB的中点,且MN=21,求PQ的长。
图4分析:根据比例关系及中点性质,若设AC=2x,则AB上每一条短线段都可以用x的代数式表示。
观察图形,已知量MN=MC+CD+DE+EN,可转化成x的方程,先求出x,再求出PQ。
解:若设AC=2x,则于是有那么即解得:所以4. 分类讨论图形的多样性,注意所求结果的完整性例5.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3cm,求AC的长。
分析:线段AB是固定不变的,而直线上线段BC的位置与C点的位置有关,C点可在线段AB上,也可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如图5。
图5解:因为AB=8cm,BC=3cm所以或综上所述,线段的计算,除选择适当的方法外,观察图形是关键,同时还要注意规范书写格式,注意几何图形的多样性等。
1.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cm,E为BC的中点,求线段AE的长(有两解)。
2.如图2,已知线段AB=80cm,M为AB的中点,P在MB上,N为PB的中点,且NB=14cm,求PA的长。
3.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3:4三部分,M是AD的中点,CD=8,求MC的长。
ADB C4.如图所示,已知B,C是线段AD上的两点,且CD=32AB,AC=30mm,BD=40mm,求线段AD的长.5、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C = 8厘米,CB=6厘米,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1)求线段MN的长;(2)若C为线段AB上任一点,满足AC +CB = a厘米,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
(3)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BC=b厘米,M、N分别为AC、BC的中点,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6、已知:如图(7),B、C是线段AD上两点,且AB:BC:CD=2:4:3,M是AD的中点,CD=6㎝,求线段MC的长。
7.如图,线段AB被点C、D分成了3︰4︰5三部分,且AC的中点M和DB的中点N之间的距离是40 c m,求AB的长.8.如图所示:已知090AOB∠=,OD平分BOC∠,OE平分AOC∠,分别求DOE∠的度数。
A BCM NEDCBA O9.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OB 平分∠EO D,∠COE=100°,求∠AOD 和∠AO C的度数.10.如图,∠AOC 、∠BOD 都是直角,且∠AO B与∠A OD 的度数比是2︰11,求∠AOB 和∠B OC的度数.11. 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OE 平分∠AOD, ∠FO C=90°,∠1=40°,求∠2与∠3的度数。
12.如图,已知直线AB 和C D相交于O点,∠CO E是直角,OF 平分∠AOE ,∠C OF=34°,求∠B OD 的度数.13、如图,点A 、O 、E 在同一直线上,∠AO B=40°,∠EOD =28°46’,OD 平分∠COE ,求∠C OB的度数。
14.如图,已知直线AB 和CD相交于O 点,∠COE 是直角,OF 平分∠AO E,∠COF =34°,求∠BO DC B A E OD F的度数.15.如图9,点O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OD 是∠AOC 的平分线,OE 是∠COB 的平分线,若∠AOD =14°, 求∠DOE 、∠BOE 的度数.16.如图,BO 、C O分别平分∠ABC 和∠AC B,(1)若∠A = 60°,求∠O ;(2)若∠A =100°、120°,∠O 又是多少? (3)由(1)、(2)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当∠A的度数发生变化后,你的结论仍成立吗? (提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图形的初步认识课后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线AB 和直线BA 是两条直线; B .射线AB 和射线BA 是两条射线;C.线段A B和线段BA 是两条线段; D .直线AB 和直线a不能是同一条直线。
2.下列图中角的表示方法正确的个数有( )CBA∠ABCCBA∠CAB直线是平角A ∠AOB 是平角O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3、已知M是线段AB 的中点,那么,①A B=2AM ;②BM =21A B;③AM=BM ;④AM+BM=AB 。
上面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2个C .3个D .4个 4.经过任意三点中的两点共可画出( )A .1条直线B .2条直线C .1条或3条直线D .3条直线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80°的角是补角 B .110°和90°的角互为补角 C .10°、20°、60°的角互为补角 D .120°和60°的角互为补角海 世 ★博 会 第11题 上 A BED C O 第13题6、如图:由AB=CD 可得AC 与BD 的大小关系( )A .AC >BD B.AC<BD C .AC =BD D.不能确定 7、甲看乙的方向为北偏东30°,那么乙看甲的方向是( )A .南偏东60° B.南偏西60° C .南偏东30° D .南偏西30° 8、已知线段AB=6厘米,在直线AB 上画线段AC=2厘米,则BC 的长是( ) A .8厘米 B .4厘米 C .8厘米或4厘米 D.不能确定9、如图1,AB 、CD 交于点O ,∠AOE =90°,若∠AO C:∠COE =5:4,则∠AO D等于 ( )A.120° B .130° C .140° D .150°10.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原正方体中的“★”所在面的对面所标的字是( )A.上 B .海 C .世 D .博11.如果,点O在直线AB 上且A B⊥OD 若∠COA =36°则∠DOB 的大小为( )A 36°B 54°C 64° D 72°12.如图,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E是∠AOD 内一点,已知OE ⊥AB ,∠BOD =45°,则∠COE 的度数是( ) A.125° B .135° C .145° D.155°13.下列4种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有( )(1)相等且互补的两个角都是直角; (2)两个角互补,则它们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3)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则它们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4)一个角的两个邻补角是对顶角. A .1个 B.2个 C.3个 D .4个14.∠A 与∠B互为补角,且∠A>∠B,那么∠B 的余角等于( ) A.12(∠A-∠B ) B. 12(∠A +∠B) C. 12∠A D . 12∠B15.已知线段AB =10 cm ,AC +BC =12 cm ,则点C 的位置是在:①线段AB 上;②线段AB 的延长线上;③线段BA 的延长线上;④直线AB 外.其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A )0种 (B)1种 (C )2种 (D )3种16.分别在线段MN 的延长线和MN 的反向延长线上取点P、Q ,使MP =2NP.MQ=2M N.则线段M P 与NQ 的比是( )(A )31 (B )32 (C )21 (D )2317.若互补两角有一条公共边,则这两个角的平分线所组成的角……( )(A)一定是直角 (B )一定是锐角 (C )一定是钝角 (D )是直角或锐角 18.已知α 、β都是钝角,甲、乙、丙、丁四人计算51)(βα+的结果依次是30°、35°、60°、75°,其中恰有正确结果.这个正确结果是……( ) (A )30°(B)35°(C )60°(D)75° 19.如图,∠A OB =∠BOC =∠COD =∠DOE =30°.图中互补的角有……( ) (A)10对 (B )4对 (C)3对 (D)4对 20.∠1、∠2互为补角,且∠1>∠2,则∠2的余角是… …( ) (A )21)21(∠+∠ (B )21∠1 (C)21)21(∠-∠ (D)21∠2三、填空题1、把33.28°化成度、分、秒得_______________。
108°20′42″=________度。
2.如图所示,∠AOB内有两条射线OE、OF,则OE、OF把∠AOB分成____个角.3.如图所示,已知∠AOB=160°,∠AOC=∠BOD=90°,则∠COD=_____度.4.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O,OE平分∠AOC,∠AOE=25°,则∠BOD= ____度. 5.由8点15分至8点25分,时钟的分针转了____度的角,2点25分时针和分针的夹角为______度.6.若线段AB=10cm,在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4cm,M是线段AC的中点,则AM的长为________cm.7.如图所示,已知AB∥CD,且∠1=∠2=25°,∠BAD=60°,AP平分∠BAD, 则∠PAD=____度.8、如图4,从A地到B地有三条路①②③可走,每路长分别为l,m,n(图中“┌”、“┘”、“└”表示直角),则第_______条路最短,另外两条路的长短关系是______.9、直线AB、CD相交于O,且∠AOC+∠BOD=118°,则∠AOD=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