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知识集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全面整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2,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educate,其中“e”的意思是“引出”或“引导”。
3,最狭义的教育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4,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5,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①永恒性(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②历史性③长期性④相对对立性⑤继承性⑥生产性⑦民族性6,教育的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7,教育者的特征:①主体性②目的性③社会性8,教育者就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二者构成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9,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是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10,教育功能作用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11,教育功能的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12,教育功能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非预期性功能)13,教育的起源分为:①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朱熹)②生物起源说③心理起源说④劳动起源说14,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代表:法国利托尔诺和英国沛西能15,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代表是美国的孟禄16,心里起源和生物起源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17,根据教育系统所赖以生存的时间标注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可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18,教育的历史发展阶段: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19,原始教育的特征:非独立性、原始性、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差异性(平等性)和无阶级性20,古代社会教育指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教育21,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①阶级性②与劳动相脱离③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④学校教育制度不健全22,封建社会的教育也是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并具有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23,古代西方教育的特点:阶级性、刻板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象征性(占主导地位)24,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于埃及25,中国最到的学校出现夏朝,称为“校”和“序"26,商代学校的名称:“大学”“小学”“庠”“序”27、西周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学在官府”,并有了“国学”“乡学”之分28,西周教育的最显著特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是六艺的中心29,春秋战国时期“稷下学宫",特点是学术自由30,汉朝最高教育机构是太学。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教育综合知识是教师招聘考试以及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内容,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新课程改革等多个方面。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这些必背考点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教育综合知识中的重要考点。
一、教育学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功能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包括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社会发展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人口功能。
3、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4、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包括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
5、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课程的类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等。
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6、教学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教学原则包括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等。
7、德育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2024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全套)
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1.教育学的定义、特点和研究对象
2.教育学的分类:一般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比较教育学等
二、教育学的学科起源和发展
1.教育学的学科起源:古代教育学和现代教育学的渊源
2.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古代教育学、现代教育学和当代教育学
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1.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人本教育理论、发展教育理论、社会形成理论等
2.教育学的重要学派与代表人物:杜威、弗洛姆、斯金纳等
四、教育学的核心概念
1.教育的定义、目标和任务
2.基础教育、终身教育和多元化教育
3.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
4.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
五、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1.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等
2.教育学的研究技巧:文献研究、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
六、教育学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1.教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和价值
2.教育实践对教育学的意义和要求
七、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2.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3.教育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八、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与取向
1.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阶段和特点
2.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对策
九、国际教育发展与比较教育研究
1.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2.比较教育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十、教育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1.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
2.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
3.教育创新与教育
4.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应用
以上是2024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的全套内容,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教育学考编知识点pdf
1. 教育学基本理论:包括教育学发展历程、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
2. 教育心理学:包括学生心理、教师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等方面的知识。
3. 教育政策法规:包括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教育规章等方面的知识。
4. 教育经济学:包括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财政、教育成本等方面的知识。
5. 教育管理学:包括教育组织管理、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教育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6. 教育技术学:包括教育技术发展历程、教育技术应用、多媒体教学等方面的知识。
7. 课程与教学论:包括课程设计、教材开发、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知识。
8. 教育评价与测量:包括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教育测量的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9.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10. 教育史:包括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两大部分,主要涉及重要的教育事件、人物、思想等。
11. 教育教学实践:包括各科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实施等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
12. 教育科研方法:包括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过程和规范等方面的知识。
13.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探讨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人口变迁等方面的关系。
14. 教育与个体发展: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教育需求及其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15. 多元化教育与全纳教育:探讨多元化教育理念、文化多样性的维护,以及全纳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实践。
16. 教育信息化与技术应用:分析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变革作用。
17. 特殊教育与残障人士教育:研究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教育策略及残障人士的教育权益保障。
18. 教育国际化与跨文化交流:探讨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以及跨文化教育交流的意义和途径。
19. 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分析教育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及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和策略。
20. 教育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利用及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教育事业的长远规划。
事业单位、特岗教师招聘、教资考试《教育学》全册知识点汇总大全整理复习
特岗事业编教师招聘教资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整理三乐也。
二、教育的属性(1)本质属性:有目的培养人社会活动(2)教育的社会属性:①教育具有永恒性;②教育具有历史性;③教育的阶级性;④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历史继承性;不平衡性)一、“教育” 一词的起源 人物:孟子著作:《孟子•尽心上》 古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五、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1.自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阶级性2.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六、学校产生的条件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3.文字的创造4.国家的产生七、西周时期教育的特征①教育场所:国学:在王城和诸侯国都内;乡学:设置在地方②教育内容:“六艺”,礼乐教育是中心③教育特征: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八、稷下学宫朝代:战国官家举办,私家主持,学术自由,待遇优厚,尊师重道,不治而议论十一、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内容及特点1.教会学校: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育内容:三科四学)、教区学校2.骑士学校:(“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十二、近代社会教育的特征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国家:德国;社会:资本主义社会);③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④教育的世俗化;⑤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出现了双轨制。
十三、洋务运动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兴办学堂:外国语学堂;工业技术学堂;军事学堂留学教育:留美和留欧十四、维新运动设立“京师大学堂”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十五、维新运动代表人物:梁启超:最早论述师范教育的文章《变法通议》;趣味教学的倡导者;推动第一个女子学堂经正女学的建立。
严复:最早从德智体三要素构建教育目标体系;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十六、(现在)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十七、关于终身教育代表人物:耶克斯利、保罗朗格朗及四部文献:1、最早的终身教育专著:耶克斯利《终身教育》2、概念化体系化标志:保罗朗格朗《论终身教育》3、提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概念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4、终身教育体系的最终形成:《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五大特点:1、终身性(最大特征)2、全民性3、广泛性4、灵活性5、实用性一些古文①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学而不已,阖棺而止”②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③荀子:学不可以已④陶行知: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十八、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的核心:实现人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保障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反映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条件设备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十九、教育民主化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
教师招聘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一、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
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 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 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本质属性:教育育人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 起源:神话起源说——体现神或人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朱 熹。 生物起源说——动物的本能,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法)利托尔诺 和(英)沛西·能 。 心理起源说——儿童对成人的模仿;(美)孟禄。 劳动起源说——教育的社会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LOGO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功能:按作用的对象(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 按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负向功能); 按作用呈现形式(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发展历程: 学校出现意味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 的飞跃。 夏代:有学校的设置。 西周:中国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宋清:教育内容--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明代后: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
三、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 概念: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作用(功能):导向、激励、评价、调控。 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主要标准。 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与教育方针: 分类: 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确立理论: 个人本位论:孟子、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马利坦、赫钦斯、 奈勒、马斯洛、萨特等。 社会本位论: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 、巴格莱等。 两者的历史具体的统一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考编《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汇编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考编《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汇编(1)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3、教育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
4、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5、教育起源于劳动。
(1)首先,人类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2)其次,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因此,教育的起源一方面与其他社会现象有共同之处,即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出于人类谋求社会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其自身的独有特质,即教育也起源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人的社会需要和人和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我们要注意:(1)经济上,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3)文化上,到了奴隶制社会,人类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且其中不少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系统化、抽象化,形成了分门类的知识和学问,如天文、地理、水文、医学、数学、建筑等。
8、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非独立性(2)教育的原始性(3)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9、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古代教育)的特点:(1)教育已经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鄙视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2)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学校成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3)基本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汇总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汇总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一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0、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1、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3、“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4、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二1、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教师入编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重点考点汇总教育学
教师入编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重点考点汇总教育学教育学是教师入编考试中的重点科目之一,它涉及到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学家的思想理论以及教育实践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教育学的重点考点进行汇总,以便考生能够更好地备考。
一、教育学的定义与定位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以及教育行为的科学。
它涉及到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的基础学科,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二、教育学的基本概念1. 教育的定义及特征:教育是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和组织,促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能力与素质的一种社会活动。
2. 教育的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3. 教育的过程:从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教育目标进行设定,到通过教学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4. 教育的方法:启发教育、训练教育、示范教育、情感教育、讨论教育等。
三、教育学的理论基础1. 行为主义教育学:又称为行动主义教育学,重视外部环境对学习行为的影响,认为教学过程应该通过外部刺激来引导学生的学习。
2. 认知心理学教育学:关注学习者的内部认知过程,强调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能力,提倡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
3. 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强调学习的发展阶段对学习的影响,注重教育活动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的匹配。
4. 社会交往学习理论:强调教学环境对学习行为的影响,强调社会互动和合作学习。
四、重要的教育学家及其思想1.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和“教育育人论”,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道德和智慧的重要手段。
2. 康德:提出了教育的“自由发展”理论,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3. 罗杰斯: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4. 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分析理论,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关注,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心理学基础。
5. 皮亚杰:提出了儿童发展的认知阶段理论,为教育提供了儿童认知发展的指导准则。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复习资料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复习资料1、教育的概念(广义)是指一切能够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而教育的概念(狭义)则主要指学校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
2、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3、教育的属性有教育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教育的社会属性则是永恒性、历史性和相对独立性。
4、教育的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5、学校产生的条件包括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文字的创造及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大量积累和国家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吏和知识分子。
6、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包括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全球化、信息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和教育具有科学性。
8、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9、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是在教育科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多学科交叉的教育研究体系,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
10、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决定教育的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等方面。
11、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包括再生产劳动力和再生产科学知识。
1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权、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及决定着教育体制等方面。
1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作用包括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促进民主化进程和成为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14、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体现在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目的地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使用等方面。
15、教育对文化的作用包括传承和弘扬文化、培养文化人才和推动文化创新等方面。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总结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广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狭义:学校教育“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东汉XXX《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主体)、教育影响(媒介)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等三.教育的属性(一)质的规定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二)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阶级性、继承性、相对独立性等四.教育的起源学说名称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宗教XXX主要观点神创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行为教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地仿照教诲起源于劳动特点最古老第一个正式提出《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说XXX劳动起源说XXX五.教育的历史发展形态(一)古代中国朝代夏西周春秋战国教育事件出现了学校教育形态朝代宋明清教育事件程朱理学四书五经八股取士1905年废科举官学体系政教合一;国学和乡学;六艺教育官学衰微,私学兴起西汉(二)古代西方国家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腊雅典斯巴达中世纪欧洲教会教育骑士教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诲事件XXX(《吠陀》)和XXX教育宫廷学校和XXX以僧为师,以吏为师造就政治家和贩子,注重身心和谐发展造就军人和军人,夸大军事体育训练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XXX: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三)古代教育特点: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街道等砖刻象)(四)近代教育特点:1.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诲普遍施行(最早在德国)3.教育的世俗化4.教诲的法制化教诲家XXXXXXXXXXXXXXXXXX教育思想XXX并举:军百姓教诲、实利主义教诲、公民道德教诲、世界观教诲、美感教诲“国际平民教育之父”,主张乡村平民教育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倡导活教育,“中国幼教之父”职业教育家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毛称之“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五)现代教育特点: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终身化(全民多现身)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定义: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总结一、教育教学知识1.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包括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个体差异和群体心理特点等。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教学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重点知识包括:发展心理学、教学心理学、心理测量与评价、心理咨询与辅导等。
2.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理论、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的学科。
教师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掌握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知识,具备一定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策略能力。
重点知识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社会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法规等。
3. 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是指教师对所教授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需要了解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特点,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教学设计和评价方法,具备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的能力。
重点知识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知识。
4. 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学科。
教师需要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掌握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技能,能够运用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知识包括:教学设计与评价、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网络技术与教学、教育信息化等。
5.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人文素养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教育人文素养,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人文素质的理论知识。
教师应秉持教书育人的宗旨,尊重学生的人格,具备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重点知识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人文素质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要求。
二、课程与教学知识1. 课程理论课程理论是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课程的概念、发展历程、分类、设计原则和实施要求等。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考生需要对课程理论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2. 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变革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
考生需要对教学理论有一定的认识。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124题 (精编版)
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124题 (精编版)尊敬的读者:以下是关于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124题的文章: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124题 (精编版)教师考编是对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进行考察的重要环节之一。
了解教育综合知识考点,对于备考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教师考编教育综合知识124个必背考点。
第一章: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特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以及教育理论、教育法则和教育原则的学科。
它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2.教育学的历史发展教育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希腊和印度等文明起源。
现代教育学主要分为西方教育学和中国教育学两个传统。
3.教育学的分类教育学按研究内容可分为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
4.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任务是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育实践。
5.教育与培养的关系教育是培养的一种手段,培养是教育的目标。
教育与培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6.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个别差异原理、心理发展原理和教学原理等。
7.学习理论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
8.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规律性。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9.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特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中的心理问题以及教育实践中的心理规律的学科。
10.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教育心理学主要经历了实用主义阶段、实验心理学阶段和社会文化学派阶段等历史发展阶段。
11.教育心理学的分类教育心理学按研究内容可分为学习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等学科。
12.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发展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发展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
13.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14.学习成就动机学习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自己学习绩效的期望和对学习任务的投入程度。
教师招聘必背的800个考点
教师招聘必背的800个考点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2.学科教育学的基本概念3.教育学的独立性和全面性4.教育学的发展历程5.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心理学的定义和特点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学习与教学的心理机制4.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5.心理健康与教育三、教学设计与评价1.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2.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分类3.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4.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5.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6.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四、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2.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3.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4.素质教育与综合评价5.素质教育与学校管理五、教育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六、教育经济与管理1.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3.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利用4.教育财务管理与预算5.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七、教育统计与测量1.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教育统计指标的计算和解释3.教育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4.教育测量的应用与分析5.教育统计与测量的前沿领域与趋势八、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1.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分类2.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3.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4.教育信息化对教师角色的影响5.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改革九、课程与教材1.课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课堂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和技巧4.教材的基本要求和编写原则5.教材选择和使用的注意事项十、学校文化建设1.学校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学校文化建设与校园管理4.学校文化建设与师生关系5.特色学校文化的打造与传播这800个考点涵盖了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与评价、素质教育、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课程与教材、学校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
教育学教编考试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教编考试知识点汇总一、知识概述《教育学教编考试知识点汇总》①基本定义:教育学教编考试知识点就是那些在教师编制招聘考试中关于教育学方面的需要考生掌握的内容。
比如说像教育的本质、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相关内容等好多东西,这些内容都是这个大概念下的具体知识点。
②重要程度:在整个教编考试里,这是非常关键的部分。
如果把教编考试当作一场战斗,那教育学知识点就像你的主要武器。
因为它占的比重往往很大,决定了你能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进不进得了教师这个队伍。
③前置知识:你得有一些基本的学习理解能力。
就像你读书写字这些基本功一样,你得能看得懂那些稍微有点专业的词汇,知道一些基本的教育理念,例如什么是学校教育这种最基础的概念。
④应用价值:实际应用场景就是当你成为老师以后,这些知识能指导你怎么教学。
比如说怎么管理课堂,怎么因材施教等。
而且,就算你没当老师,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这些知识也相当有用。
我有个朋友想研究下怎么教自己孩子学东西,就开始学习教育学教编知识,发现原来孩子的学习是有这么多奥秘的。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教育学知识点在这个学科里就像一张大网中的各个节点。
从教育的起源开始,到现代教育体系,从宏观的教育政策到微观的教学方法,每个知识点都是相互连接的。
像教育目的这个知识点就和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这些知识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关联知识:它和很多知识都有关联。
拿教育心理学来说,教育学中的教学方法就要用到教育心理学里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成果。
例如探究式教学就得考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些心理特点。
还有教育史,知道过去的教育形式有助于理解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③重难点分析:难点一般集中在一些抽象的理论概念上,比如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这个概念又玄乎还特别绕,什么个人本位、社会本位,很多人就容易搞混。
重点呢,像教学过程的规律这种,绝对是考试常客,因为它指导教学全过程,又很能考查你对教育的理解。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中考点特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基础知识●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研究并揭示教育的规律,这是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成萌芽、独立形态、科学化、现代化四个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教学相长、及时施教、不陵节而施(循序渐进)、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教学原则均出自《学记》;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为开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卢梭的《爱弥儿》、<瑞士>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德>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沙俄>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主要论述的观点是:教育要适应自然(自然适应性原则),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他还提出了“泛智”的思想,主张应该让一切人掌握一切科学知识,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为此他编写了很多教材,如《世界图解》。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西方教育家称为第一本科学的教育学,赫尔巴特的理论后来被杜威称为传统教育,赫尔巴特就成了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
赫尔巴特的主要观点有: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教学四步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后为学生改成“教学五步法”而流传。
)强调教师权威,课堂中心和课本中心。
杜威把自己的理论称为现代教育。
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儿童中心”、“从做中学”。
杜威被称为现代教育派的代表。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苏>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苏>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苏>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苏>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
赞科夫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等原则。
<美>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和发现法。
<德>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瑞士>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提出了和谐教育主张。
●教育的基本概念(1)广义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的概念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3)有时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①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
教育的永恒性源于教育的两大职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②教育具有历史性。
教育是一种历史现象,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都可能各不相同。
阶级性是教育的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的必然反映。
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教育的发展①原始社会的教育概况。
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言传身教和模仿是主要的教育手段。
②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
我国奴隶社会学校名称――序、校等,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鄙视和脱离生产劳动。
我国封建社会,学校大体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教育内容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教育方法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对学生实行棍棒纪律;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前者重视培养骁勇的军人、武士,教育内容几乎完全是军事体操教育,后者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教育内容包括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许多方面。
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僧侣封建主教育)和骑士教育(世俗封建主教育)。
前者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但各科都贯穿神学;后者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③现代社会的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概况及出现的新的改革:改革教育目的――双重教育目的;改革教育内容――增加许多自然科学知识;改革教学方法――引进实验法、演示法、实习法等;改革教育组织形式――班级授课普遍采用;改革受教育权――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教育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由共产党统一领导;教育权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实施平等的民族教育;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强有力手段。
●教育的基本规律1、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1)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对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学校结构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的制约);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性质、目的、领导权、爱教育权等方面的制约);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1)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①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是指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特点。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
第一,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第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但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的是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遗传素质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有限度的,“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
)②环境的概念,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
对人的影响较大的是社会环境(包括被人改造的自然;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但是,人们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要通过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环境决定论”也是错误的。
③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制约,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教育是大环境的一部分。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但这并不意味着单凭教育就能决定人的发展水平。
教育的作用不能脱离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而机械地实现。
同时,教育的主导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尤其要受人的发展规律的制约。
“教育万能论”也是错误的。
(2)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概念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
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可以说,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都应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而展开。
(2)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者的素质要求(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我国的教育方针(1)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规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3)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教师1、教师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