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制度

合集下载

2024年乡镇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方案

2024年乡镇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方案

2024年乡镇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方案一、前言宅基地制度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民合法住房权益的重要制度安排,同时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提高农民的住房保障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总体目标到2024年,全面完成乡镇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的宅基地管理体制和权益保护机制,使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和经营权得到有效保护,农村住房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农民增收继续增长,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重要进展。

三、具体措施1. 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1)加强农村土地管理机构建设,完善宅基地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培训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2)加快建立宅基地统一登记和监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和规范程度。

(3)严格宅基地审批程序,简化手续,提高审批效率,确保农民合法住房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4)加大宅基地承包期限和规模的调整力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推进农民宅基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和集中经营。

(5)完善宅基地流转和交易机制,建立健全的宅基地市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2. 完善宅基地管理体制(1)制定并实施农村宅基地管理和使用办法,明确宅基地的权益和责任,加强农民对宅基地的自主管理能力。

(2)加强宅基地规划和设计,优化宅基地布局和建设,提高农民居住环境和居住品质。

(3)加大对农村宅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4)加强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的保护,加强执法监管,遏制违规占地和非法侵占行为。

3. 加强宅基地产权保护(1)完善宅基地产权登记和交易制度,建立统一的宅基地产权登记机构,推动宅基地产权化进程。

(2)加强宅基地权属界定和确权工作,解决宅基地权属不清和矛盾纠纷问题,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3)加强对宅基地产权的法律保护和司法保障,建立健全的宅基地产权保护机制,提高农民产权意识和维权能力。

乐清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

乐清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

乐清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一、乐清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的背景1.1 乐清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的形成乐清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是在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形成的。

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宅基地制度逐渐被引入,旨在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乐清市作为典型的农村地区,在宅基地管理制度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做法。

1.2 乐清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意义乐清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的形成对于乡村振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宅基地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更好地保障农民宅基地的权益,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乐清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的基本情况2.1 宅基地管理的基本规定乐清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的基本规定主要包括:宅基地的界定和使用权归属、宅基地的流转和交易、宅基地的管理和维护等内容。

宅基地的界定和使用权归属是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核心,能否清晰、明确地规定宅基地的界定和使用权归属将直接影响到乡村土地资源的利用和配置。

2.2 宅基地管理的组织机构乐清农村宅基地管理的组织机构主要包括:乡镇政府、农村土地管理部门、农民代表大会等。

乡镇政府是宅基地管理制度的主体,负责宅基地的界定、使用权的认定和管理等工作。

农村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对宅基地管理进行监督和指导。

农民代表大会则是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民主基础,负责监督宅基地管理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3 宅基地管理的政策支持乐清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得到了政策上的明确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宅基地管理的政策,例如《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从法律和政策上为宅基地管理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乐清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3.1 制度缺陷乐清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制度上的缺陷,如界定标准不一、使用权归属不清晰、流转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运行。

3.2 管理不规范乐清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的管理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例如宅基地的随意划分和扩建、宅基地的无序流转和交易等。

宅基地工作制度

宅基地工作制度

宅基地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保障农村村民合法权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宅基地,是指农村村民用于建设住宅、办理登记的土地。

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所有,使用权属于农村村民。

第三条宅基地管理应当坚持依法依规、节约集约、公开公平、保障权益、因地制宜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计划管理、分类指导、动态监管。

第四条宅基地管理应当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加强监督,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二、宅基地申请和审批第五条农村村民建设住宅,应当向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农村村民身份证明;(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的同意意见;(三)建设住宅的规划许可证或者村庄规划批准文件;(四)其他应当提交的材料。

第六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将审核意见和相关材料报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审批。

第七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毕,并将审批结果通知申请人。

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八条农村村民建设住宅,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面积、位置和规划进行建设。

确需变更的,应当重新申请办理审批手续。

三、宅基地使用和流转第九条农村村民取得宅基地后,应当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确需改变的,应当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条农村村民可以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宅基地使用权,但不得转让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之外的单位和个人。

流转的,应当签订流转合同,并报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备案。

四、宅基地退出和回收第十一条农村村民迁出原籍或者拆除原住宅的,应当将宅基地使用权交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交回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获得补偿。

第十二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对闲置宅基地进行回收,并重新安排使用。

农村宅基地制度范文(3篇)

农村宅基地制度范文(3篇)

农村宅基地制度范文____省农村宅基地用地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切实加强农村宅基地用地管理,根据《____土地管理法》《____省〈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村宅基地用地是指农村居民个人取得合法手续用以建造住宅的土地,包括房屋厨房和院落用地。

第三条____省土地管理局主管全省农村宅基地用地的管理工作,市(地)县(市区)土地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农村宅基地用地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四条农村宅基地属于____所有。

农村居民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它形式非法转让。

第五条农村宅基地的使用应遵循节约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尽量利用荒废地岗坡劣地和村内空闲地。

村内有旧宅基地和空闲地的,不得占用耕地林地和人工牧草地等。

基本农田保护区商品粮基地蔬菜基地名特优农产品基地等一般不得安排宅基地。

第六条农村居民建造住宅,应严格按照乡(镇)村建设规划进行。

严禁擅自占用自留地自留山建造住宅。

第七条农村居民建造住宅,以户为单位,每户宅基地的用地标准,应严格按照《____省〈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突破用地标准。

禁止随意套用地域类别。

第八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宅基用地:(一)农村居民户无宅基地的;(二)农村居民户除身边留一子女外,其他成年子女确需另立门户而已有的宅基地低于分户标准的;(三)____经济____招聘的技术人员要求在当地落户的;(四)回乡落户的离休退休退职的干部职工复退军人和回乡定居的华侨侨眷____台同胞,需要建房而又无宅基地的;(五)原宅基地影响规划,需要收回而又无宅基地的。

第九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安排宅基地用地:(一)出卖出租或以其它形式非法转让房屋的;(二)违反计划生育规定超生的;(三)一户一子(女)有一处宅基地的;(四)户口已迁出不在当地居住的;(五)年龄未满十八周岁的;(六)其它按规定不应安排宅基地用地的。

农村建宅基地管理制度范本

农村建宅基地管理制度范本

农村建宅基地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村建宅基地管理,促进农村宅基地的合理利用,维护宅基地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宅基地条例》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农村建宅基地管理应遵循规划先行、合理利用、保护环境的原则,依法落实宅基地所有权人的权益,促进农村宅基地的合理利用。

第三条农村宅基地管理应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和监督,保障宅基地使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第四条农村宅基地管理应加强对建设用地、耕地、生态环境和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促进农村宅基地的合理配置,健全农民自愿、自愿退耕还林、节约用地等制度。

第二章宅基地规划管理第五条农村宅基地规划应严格按照国家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并实施宅基地规划,确保宅基地规划与国土空间开发之间的协调。

第六条宅基地规划应满足农民的住宅和生活需求,充分考虑自然、人文、产业等因素,合理布局,科学选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第七条宅基地规划应充分尊重宅基地所有权人的意愿,听取农民意见,确保宅基地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八条宅基地规划应落实农村宅基地的宗地、道路、绿地、水体、设施用地等必要配套设施,完善农村宅基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第九条宅基地规划编制机构应当根据农村宅基地规划编制情况和实际需要,对农村宅基地规划进行修编和调整。

第三章宅基地使用管理第十条农村宅基地使用应按照宅基地所有权人的意愿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依法合理利用。

第十一条农村宅基地使用应当遵循节约用地、集约利用的原则,加强对宅基地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

第十二条农村宅基地在使用过程中,应当遵从环保、文明建设和安全生产的要求,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确保农民的生产生活安全。

第十三条农村宅基地使用应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土地使用手续,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证。

第十四条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人应当依法对宅基地实施维护、修缮、改造和管理,保障宅基地的使用安全和合法性。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细则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细则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实施细则一、总则农村宅基地制度是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旨在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解决土地利用不合理、宅基地流转难题等问题,实现农村宅基地制度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细则旨在指导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工作,确保任务的顺利进行。

二、目标1.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推动规范管理、可持续发展;2.解决农村宅基地利用不合理和流转难题,提高农村居民宅基地的使用效益;3.促进农村宅基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增加农民收入;4.加强农村宅基地权益保护,维护农民权益。

三、内容1.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1)建立科学、规范的宅基地管理制度,明确宅基地的属性、用途和权益保障机制;(2)推行宅基地流转制度,打破宅基地流转的禁锢,实现宅基地的有序流转;(3)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宅基地管理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4)建立宅基地权属登记制度,保障宅基地的权利清晰、明确;(5)制定宅基地利用规划,科学规划宅基地的承载能力和合理利用。

2.解决农村宅基地利用不合理和流转难题(1)推行宅基地确权登记制度,明确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属,消除争议;(2)建立宅基地流转市场,鼓励农民自愿流转宅基地,增加土地利用效益;(3)落实宅基地使用权期限制度,合理确定宅基地的使用期限。

3.促进农村宅基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1)加强宅基地利用规划,科学安排宅基地的规模、布局和用途;(2)鼓励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租赁宅基地,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3)支持农民宅基地上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4)鼓励农民宅基地上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产业等,增加农民收入。

4.加强农村宅基地权益保护(1)建立健全宅基地纠纷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宅基地纠纷;(2)加强对宅基地权益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不被侵害;(3)加强宅基地权益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四、推进机制1.出台配套政策措施,确保任务的顺利进行;2.加强各级政府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确保工作的推进;3.加强工作协调,形成政府部门合力,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4.加强宣传动员,提高农民对的理解和支持;5.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村里宅基地管理制度范本

村里宅基地管理制度范本

村里宅基地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发挥宅基地在农村集体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规范宅基地管理制度,保障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基本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宅基地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依法取得的用于建房和生产生活的土地。

宅基地管理制度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条村民委员会(村委会)作为本村宅基地管理的主体,负责组织实施宅基地管理制度,并定期向村民大会报告宅基地管理工作。

第四条村委会应当根据宅基地管理的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宅基地的管理,维护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宅基地管理工作应当依法公开、公平、公正进行,不得违法干预、变相干预宅基地的管理和使用。

第六条对于违法违规占用、挪用宅基地的行为,村委会应当依法依规予以查处,对于违法占用、挪用宅基地的行为,应当依法予以执法惩处。

第七条村委会应当建立健全宅基地管理的考核机制,对于管理不善或不履行职责的宅基地管理人员,应当依法追究责任,并对其进行相应处罚。

第八条村委会应当依法保障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宅基地使用权人的住房、生产生活及相关权益。

第九条宅基地使用权人应当履行宅基地使用权的相关义务,依法维护宅基地管理秩序,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占用、挪用宅基地。

第十条村委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对村里的宅基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合理安排,确保宅基地的合理使用。

第二章宅基地的划拨第十一条宅基地划拨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将宅基地划分出来,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将宅基地使用权划拨给有需要的农民。

第十二条宅基地的划拨要依法依规进行,不得违法违规,不得变相违法占用、挪用宅基地。

第十三条宅基地划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应当经过村民代表大会或者农民集会通过,并尊重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意愿。

第十四条宅基地划拨应当充分考虑到农民的实际需要和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意愿,不得违反村民代表大会或者农民集会的意见。

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与审批流程

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与审批流程

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与审批流程
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与审批流程大致如下:
1. 宅基地管理制度: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

宅基地的使用需要遵循“一户一宅”的原则,即每户农村居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宅基地的面积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的规定有所差异,一般根据家庭人口数量和土地资源状况确定。

2. 宅基地审批流程:
- 农户申请: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农户向村集体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宅基地申请表,并提供相关材料。

- 村级审查:村集体对农户的申请进行初步审查,核实申请人的资格和申请条件,确保符合相关规定。

- 乡级审批:乡镇政府对村级上报的申请进行审批,包括核实申请人的资格、宅基地选址是否符合规划等。

- 县级核准:县级政府对乡级审批通过的申请进行核准,核发宅基地批准文件。

- 宅基地划拨与登记:宅基地经批准后,由村集体按照规定的程序划拨给农户,并进行宅基地使用权登记,颁发宅基地使用证。

农村宅基地制度范文(二篇)

农村宅基地制度范文(二篇)

农村宅基地制度范文一、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制度的确立(一)“一户一宅”制度____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首次明确规定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村居民以“户”的名义享有的权利,即农民家庭享有的权利,而不是个人享有的权利。

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规定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确保每户农民都能得到一块安身之所,无论贫富,结果均等,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了民心,符合人们朴素的公平观念,也实现了农村基本的社会保障。

(二)“户”的界定____土地是以农村现有人口为标准平均分配,人人有份,如划分承包地、口粮田、自留地等,涉及宅基地时,基本上也体现了这一原则,同时,国家实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一般以子女结婚成家为标志组成一个家庭户籍,所以,宅基地使用权自然以户计算。

____省人民____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____通知(鲁政发〔____〕____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近年来,随着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住宅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各地认真贯彻落实《____土地管理法》及《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农村宅基地总体上纳入了依法管理轨道。

但当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建新不拆旧、一户多宅、超标准占用宅基地以及未批先占、抢占、越权批地、非法转让宅基地等问题,既影响了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也不利于农村村庄建设和经济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重大意义农村宅基地问题,面广量大,情况复杂,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村基层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之一,也是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建设____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环节。

农村宅基地管理不好,不但会出现村庄建设“摊大饼”,严重侵占良田,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扰乱土地管理和村庄建设秩序等问题,而且也容易产生宅基纠纷和资源浪费,引发____和不安定因素,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农村宅基地制度

农村宅基地制度

农村宅基地制度背景和介绍农村宅基地制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土地制度,也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宅基地通俗来讲,就是农村住房建设用地。

宅基地的建设和拥有权不同于一般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不具有经济属性,只能用于住房建设。

农村宅基地的发展历程自1950年代,中国农村实行土地国有化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逐渐建立完善。

1963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在农村推广农田水利公社试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制的指示》,成为宅基地制度的前身。

1979年,中国农村大规模推行家庭承包制,允许农民家庭成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所有者,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宅基地制度。

1987年、1990年、1993年分别出台的《宅基地条例》、《农村宅基地管理暂行条例》和《农村宅基地管理条例》等法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宅基地制度。

农村宅基地制度的作用确保了农民的住房安全农村宅基地制度确保了农民住房的安全。

在农村,宅基地作为农民唯一的住房建设用地,确保了他们能稳定地住在自己的居所,为农民提供了住房的担保作用。

稳定了农村社会秩序农村宅基地制度稳定了农村社会秩序。

在农村,宅基地一般是按照人头平均分配的,因此几乎是等份的,这样能避免不平等现象的发生,保证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另外,由于宅基地的管理归属于乡(镇)政府,乡镇政府对宅基地的管理也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

促进了农村住房经济的发展农村宅基地制度促进了农村住房经济的发展。

因为农村宅基地的存在,促进了农民对房屋的建设和改造,同时也促进了房地产和建筑产业发展,带动了一定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除此之外,农村宅基地制度还有利于成为人口流动和城镇化政策的合理实施。

农村宅基地制度的问题和挑战资源的浪费和占用由于宅基地制度的存在,造成了一定的土地浪费和占用问题。

由于宅基地的建设不受土地市场价格的影响,造成了农村宅基地建设相对快速,影响了农村资源的合理分配。

农民在宅基地上的使用权由于宅基地制度的特殊性,农民在宅基地的使用权并不等同于所有权,使用权的范围有限制,不能轻易地转让或出租,这也成为了一些农民寻求更多住房空间和扩大住房面积的最大障碍。

农村宅基地制度模版(3篇)

农村宅基地制度模版(3篇)

农村宅基地制度模版农村宅基地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农民权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宅基地制度模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农村宅基地的界定和所有权、宅基地的使用权和管理、宅基地的补偿和保障、宅基地的流转和继承。

以下将分别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农村宅基地的界定和所有权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用于居住和生产的土地,是农村家庭生活的基本场所。

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居住者所有,不得转让或出租。

宅基地的面积应根据农村居民的实际需要确定,且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

二、宅基地的使用权和管理宅基地的使用权由农村居民享有,但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合法使用。

农村居民可以自行居住或进行农业生产,也可以与其他农民进行合作经营。

宅基地的管理责任由地方政府承担,包括对宅基地的规划、划定和登记等工作。

地方政府应积极为农村居民提供配套设施和服务,促进宅基地的合理利用。

三、宅基地的补偿和保障宅基地的征用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农村居民有权获得合理的补偿。

征用宅基地的补偿应包括宅基地的市场价值、农民的劳动成本和移居费用等。

在征用宅基地时,地方政府应积极协调解决农民的后续生活问题,确保其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

四、宅基地的流转和继承宅基地的流转可以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但需要经过行政审批。

转让宅基地的受让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且不能超出法律规定的面积限制。

宅基地的继承权应得到保障,继承人可以依法承继父母的宅基地并继续使用。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制度模板涵盖了农村宅基地的界定和所有权、宅基地的使用权和管理、宅基地的补偿和保障以及宅基地的流转和继承等内容。

这些内容旨在确保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农村宅基地制度模版(2)尊敬的领导:我是村里的一户农民,针对农村宅基地制度的讨论,我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农村宅基地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农村土地制度,它保障了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和建房权利,有助于解决农民居住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农村宅基地制度范文(四篇)

农村宅基地制度范文(四篇)

农村宅基地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宅基地制度的规范管理,促进农村宅基地的合理利用和整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公告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

第三条农村宅基地是保障农民居住的基础设施,不得用于其他经营性、转包租赁或变相转让。

第四条农村宅基地的承包期限为30年,自颁发宅基地使用权证书之日起计算。

第五条农村宅基地的权属不得交易、转让或设定抵押。

第六条建设用地规模小于500平方米的,土地承包期限不得超过宅基地承包期限。

第七条宅基地不得侵占集体用地、林地、草地、水域以及防护区、矿产资源区、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等禁止开发建设的区域。

第八条违反本制度的,将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第二章宅基地规划和配置第九条农村宅基地规划应当科学合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第十条农村宅基地应当在村庄集中居住区内进行规划,符合村庄总体规划。

第十一条农村宅基地的配置应当按照户口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登记档案和土地使用权证书为准,确保合法、准确、公平。

第十二条宅基地的使用面积和使用性质应当与申请人的居住人口数量和宅基地规模相适应。

第十三条宅基地的征收和配置必须符合法定程序,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第三章宅基地的管理第十四条宅基地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宅基地档案,强化宅基地的规划、登记、监管和维护工作。

第十五条宅基地的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宅基地的承包人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合理利用宅基地。

第十六条宅基地的承包人不得擅自改变宅基地的用途、面积和建设物。

第十七条宅基地的承包人有权享受宅基地的承包权益和宅基地红利,但不得将宅基地进行转让、转包、抵押等行为。

第十八条宅基地的承包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对宅基地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不得损坏农田、破坏环境、污染水源等。

第十九条宅基地的承包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缴纳土地占用费和宅基地管理费,确保宅基地的正常运营。

农村宅基地制度

农村宅基地制度

农村宅基地制度
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解决农民住房问题,保障农民的基本居住权益。

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和分散居住区内依法宅基建设的用地。

宅基地的使用权属于农村居民家庭,用于建造住房和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宅基地制度的一些主要特点如下:
1. 宅基地的承包期限一般不低于70年,可以延长。

2. 农村宅基地不得转让、出租,但可以依法进行抵押借款。

3. 政府对农村宅基地享有管理权,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4. 宅基地的规划和建设要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的要求。

5. 农村宅基地不得征收,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依法实施土地征收,并给予相应补偿。

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实施,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住房和居住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同时,宅基地制度还有利于保护农村土地资源,遏制农村土地非法占用和过度开发的现象。

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相关部门还在不断探索和加强管理,确保制度的顺利实施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 1 页共 1 页。

农村宅基地审批及日常监管制度

农村宅基地审批及日常监管制度

农村宅基地审批及日常监管制度一、农村宅基地的审批制度土地使用权审批:农民在申请宅基地时需要向村委会提出申请,由村委会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审核,核实其家庭成员和农业经营面积等情况。

审核通过后,村委会向农民颁发土地使用证明,确保农民可以合法使用土地。

房屋建设审批:农民在宅基地上建设房屋,需要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的审批。

审批机构要对建筑材料、工程质量等进行监督,并向农民颁发施工许可证和竣工验收合格证,确保房屋建设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标准。

土地使用权管理:农民取得宅基地土地使用权后,需要按照土地承包合同约定的农业经营方式进行合理利用,不得私自转租、转让或以其他方式非法处置土地。

村级组织要定期检查农民家庭的土地和宅基地使用情况,对违规行为进行整治,并对违规者进行相应的处罚。

建筑管理: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建设必须符合国家建筑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村委会要加强对农民自建房屋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违法建设行为,确保房屋的安全可靠性。

产权管理:农民在宅基地上建设的房屋,属于其合法财产。

相关部门要明确宅基地房屋的产权归属,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房屋,相关部门要及时采取行政或司法措施,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农村宅基地审批及日常监管制度的意义1.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

农村宅基地审批及日常监管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保护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不受侵犯,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2.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宅基地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而合理的审批和监管制度可以保障农民正常进行农业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规范土地利用和建设秩序。

农村宅基地审批及日常监管制度可以加强对土地和房屋建设的管理,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加强对违法建设的清理整治,保护土地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总之,农村宅基地的审批及日常监管制度对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规范土地利用和建设秩序都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发展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发展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发展一、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背景近几十年来,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宅基地制度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发展,以适应新的农村发展需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讨论。

二、宅基地的定义和历史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个人所有、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等权益的土地。

这一制度在我国农村历史中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在当代农村发展中才开始受到重视。

三、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目标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农村居民的土地权益保障、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四、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为了推动宅基地制度改革,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

其中包括宅基地所有权划归农村居民个人、宅基地流转和交易的便利化、宅基地使用权质押融资等。

五、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意义通过宅基地制度改革,解决了农村土地承包期满后的再分配问题,保障了农村居民的土地权益,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

六、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挑战和问题宅基地制度改革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宅基地流转市场混乱、宅基地的合理规划和划定等。

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七、宅基地制度的发展方向未来,宅基地制度应该更加注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倡导农民合作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集体土地经营和个体经济的有机结合。

八、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国际比较我国的宅基地制度改革经验对其他国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然而,每个国家的农村情况不同,改革路径也会有所不同。

九、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推进路径在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过程中,政府需要担负起引导和协调的作用,并且需要更多地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

十、总结通过宅基地制度改革,我国农村居民的土地权益得到了保障,农村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宅基地制度改革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同时,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经验也对其他国家的农村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宅基地管理制度

宅基地管理制度

宅基地管理制度一、宅基地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一)宅基地管理的目标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大方向下,农户在宅基地上建造房屋居住和生产,促进了农村土地和人口的合理配置。

宅基地管理制度的目标是:调动农户利用宅基地的积极性,保障农户在宅基地上的稳定居住和生产,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生态环境等。

(二)宅基地管理的原则1.依法使用:按照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农户按照合同约定办理宅基地的使用证,取得宅基地的使用权。

2.保障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宅基地。

3.政府引导和参与:政府应积极引导和参与宅基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发挥示范作用。

4.公平公正:对于宅基地使用要公平公正,依法合理,不得侵犯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宅基地管理的主要措施1.按照相应法律和规定,对宅基地依法确权登记。

2.对宅基地利用权证进行管理和监管。

3.政府组织宅基地规划建设。

4.协助管理好农户居住的地基及房屋。

5.加大对农民宅基地的扶持和引导。

6.市场化强化宅基地开发和利用。

二、宅基地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口聚集,宅基地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但是在现实中,宅基地管理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宅基地管理权属界限不清宅基地管理权属界限不清,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村宅基地违法建设、乱占滥用的现象。

农村宅基地管理权归谁所有,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关键问题之一。

(二)宅基地管理维护难度大一些地方以权谋私,不顾农村集体经济和公益,违法侵吞宅基地,维护难度大。

为此,农村宅基地承包制度改革,要在尊重政策、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创新宅基地管理方式和手段。

(三)宅基地利用效果不明显一些地方宅基地管理方式陈旧,产生的效益已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建设。

要改革和创新宅基地管理方式和手段,进一步激发宅基地管理活力。

三、加强宅基地管理制度的建议(一)宅基地管理体制改革农村宅基地管理体制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制度

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制度

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农民居住条件改善,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农村宅基地的定义农村宅基地是指集体经济组织或村集体所有的用于居住的土地。

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制,职工或农民建房安家的基地。

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规定,承包或租赁宅基地的使用者有法定权利,但不得调换、转让或出租。

三、农村宅基地的使用和管理1.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农民在农村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取得宅基地使用权。

宅基地使用权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宅基地自用权,即宅基地的使用者为自家盖房居住;二是宅基地租赁权,即宅基地使用者将宅基地出租给他人使用。

2. 宅基地使用权的管理宅基地使用权的管理应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进行,并公示相关信息。

使用者在依法登记之后,有权利要求领取宅基地使用证。

3. 宅基地的规划和布局农村宅基地的规划设计和布局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违反国家土地利用政策。

宅基地的规划和布局应当合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如人口分布、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

同时,应该充分考虑环保、安全等因素,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

4. 宅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宅基地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家庭需求,选择自建房屋或购买商品房。

在建设宅基地房屋时,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建筑法规,保证建筑安全和质量。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拆迁或迁移宅基地,需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并听取相关村民的意见。

5. 宅基地的维护和管理宅基地使用者有责任保护和维护宅基地的环境和设施。

在使用过程中,应当合法使用土地资源,不得擅自破坏环境或资源。

如发生环境污染或者设施破损的情况,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整治。

6. 宅基地的合法权益保障对于宅基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提供充分的保护和支持。

一旦出现权益受损的情况,使用者有权利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诉并要求解决。

同时,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保障宅基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2023年农村宅基地制度

2023年农村宅基地制度

2023年农村宅基地制度2023年,农村宅基地制度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农村发展的新需求和新挑战。

以下是对于2023年农村宅基地制度的设想和预测的2000字论述。

一、背景介绍宅基地制度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农民住房和土地权益的一项制度安排。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速,农村宅基地制度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

因此,为了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持续健康发展,2023年将是关键之年。

二、问题和挑战在当前的农村宅基地制度中,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1. 宅基地承包期限不一致: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点进行承包的宅基地,其承包期限存在差异。

这种不一致性给农民的长期投资和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2. 无偿使用权与流转权冲突:宅基地既是农民的住房用地,也是生产经营用地。

因此,如何平衡农民的居住需求和经济效益成为一个问题。

3. 农民宅基地流转困难:有些地区存在流转宅基地的限制,导致农民无法将宅基地转让或流转给其他人,这限制了农民就业和经济发展的空间。

4. 使用权与处置权无法统一:农民在宅基地上有使用权,但却无权处置和转让宅基地。

这不利于农民决策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5. 宅基地制度与城镇化进程不协调:城镇化进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农村土地征用和宅基地改造,这给农民的土地权益和住房权益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三、设想和预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并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持续健康发展,2023年农村宅基地制度可能出现以下设想和预测:1. 统一宅基地承包期限:将不同承包期限的宅基地进行统一,确保宅基地承包期限的一致性。

这样可以为农民提供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

2. 设立宅基地使用权与流转权的区分:将宅基地的居住权与经营权进行区分,确保农民的宅基地既能用于住房,也能用于生产经营。

3. 放开宅基地流转限制:取消或放宽对宅基地流转的限制,允许农民将宅基地转让或流转给其他人。

这样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经济收益和发展机会。

4. 设立宅基地处置权:农民在使用宅基地的同时,也有权处置和转让宅基地。

农村宅基地制度 PPT课件

农村宅基地制度 PPT课件
8
第三阶段(1982~1997年):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 所有,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享有宅基地使用权
宅基地农民集体所有制在法律上得到确认。 1982年《宪法》第10条 第2款原则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 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集体所 有。” 1986年《民法通则》第74条、1986年6月25日《土地管理法》 第8条第1款、第2款均明确了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
根据我国农民的长期生活习惯,农村居民宅基地一 般包括居住生活用地,如住房、厨房、牲畜房、仓 库、农机房、厕所用地;四旁绿化用地,如房前屋 后的竹林、林木、花圃用地;其他生活服务实施用 地,如水井、地窖、沼气池用地等几部分。在我国 农村大多数地区,宅基地就是一家一户的农民居住 生活的庭院用地。
3

一、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沿革与变迁
确立了“规划控制、无偿分配、面积限定、分级限额审批”为核心的宅 基地分配(审批)与使用管理制度。 1982年2月13日国务院制定《村 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 1982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 办公厅转发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切实解 决滥占耕地建房问题的报告)的通知》; 1990年1月3日国务院批转了 《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请示的通知》;1986 年和1988年《土地管理法》
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沿革 与制度缺陷
崔曼曼
1
一、农村宅基地的沿革与变迁 二、农村宅基地的突出问题 三、农村宅基地制度缺陷分析
2
农村宅基地
农村宅基地:农村宅基地是指已建房屋、建过房屋 或者决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的土 地、建过房屋但已无上盖物而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 准备建房用的规划地三种类型。

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制度怎么算

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制度怎么算

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制度怎么算农村宅基地制度是指农村居民拥有的用于居住和农业生产的土地。

根据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制度,每个农村居民家庭都可以拥有一块宅基地,并建造一栋居住用房。

这一制度是为了保障农村居民的住房权益,促进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的改善。

那么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制度怎么算呢?首先,在确定宅基地的面积上,应该考虑家庭所需的住房用地、耕地需求以及农户的经济条件。

一般而言,宅基地的面积应该根据农户家庭成员的人数和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来确定。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宅基地面积的基本要求:根据国家或地方的政策规定,宅基地面积一般不低于60平方米。

但是实际上,根据农村居民的住房需求和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宅基地的面积也可以适当扩大。

2.宅基地面积与家庭人口的关系:根据农户家庭的人口数确定宅基地的面积。

具体而言,可以根据每户家庭平均人口数,按照每人10平方米的标准来确定宅基地的面积。

例如,如果农户家庭有5口人,那么宅基地的面积应该不低于50平方米。

3.宅基地面积与农户的经济条件关系:有些地方也会根据农户的经济条件来确定宅基地的面积。

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可能会有更大面积的宅基地。

这一要求主要是为了鼓励农户发展农产品经营或其他农村产业,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在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制度中,还需要考虑宅基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问题。

宅基地的使用权属于农民家庭,也就是说,宅基地可以传承给后代。

而宅基地的所有权一般归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只能使用宅基地,无权买卖、转让宅基地。

总之,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制度的核心是确保农村居民的住房权益,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

在确定宅基地面积时,应该综合考虑家庭人口、生产经营情况和经济条件等因素。

这样可以确保每个农村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合理的住房条件,并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立了“规划控制、无偿分配、面积限定、分级限额审批”为核心的 宅基地分配(审批)与使用管理制度。 1982年2月13日国务院制定 《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 1982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 务院办公厅转发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切 实解决滥占耕地建房问题的报告)的通知》; 1990年1月3日国务院批 转了《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请示的通知》; 1986年和1988年《土地管理法》
根据我国农民的长期生活习惯,农村居民宅基地一 般包括居住生活用地,如住房、厨房、牲畜房、仓 库、农机房、厕所用地;四旁绿化用地,如房前屋 后的竹林、林木、花圃用地;其他生活服务实施用 地,如水井、地窖、沼气池用地等几部分。在我国 农村大多数地区,宅基地就是一家一户的农民居住 生活的庭院用地。
编辑版
5
第一阶段:农村宅基
地制度的内容
• 宅基地属于农民私人所有;宅基地所有权与 房屋所有权两权主体合一,即确定了农民对 宅基地和房屋的所有权人地位;
• 农民领取了政府颁布的房地权证书;农民享 有完全的宅基地所有权与房屋所有权;宅基 地买卖及出租等不受法律限制;
• 农村宅基地以农户为单位,平均分配、无偿
➢ 1999年国办发〔1999〕39号《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 规定: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 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 有关部门不得为违法建造和购买的住宅发放 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
➢ 国发〔2004〕28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
格土地管理的决定》重申此条款并将宅基地
4
第一阶段:农村宅基地农民私人所有, 且可自由流转阶段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 《土地改革法》规定:
1)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 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第1条)。
2) 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
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
者有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
权编利辑版 (第30条)
➢ 1998年8月29日《土地管理法》首次以立
法的形式确定了我国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
面积法定的基本制度。
编辑版
10
第四阶段(1997-至今):宅基地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户享有宅基 地禁使止城用镇权非农业户口居民使用宅基地。
➢ 1998年《土地管理法》删除了1988年《土地 管理法》允许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使用宅基 地的相关条款;
中国宅基地制度雏形基本形成
第一,宅基地的所有权归生产队集体所有, 社员禁止出租和买卖。
第二,宅基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农户 拥有宅基地长期使用权,并受法律保护。
第三,实行房地分离。农户对房屋有排他性 所有权,可以买卖、租赁、抵押、典当。
第四,宅基地使用权随着房屋的买卖和租赁 而转移。
第 五, 确 立 了 宅 基 地 的 依 法申 请 无 偿 取 得制度
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沿革 与制度缺陷
崔曼曼
编辑版
1
一、农村宅基地的沿革与变迁
二、农村宅基地的突出问题
三、农村宅基地制度缺陷分析
编辑版
2
农村宅基地
农村宅基地:农村宅基地是指已建房屋、建过房屋 或者决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的土 地、建过房屋但已无上盖物而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 准备建房用的规划地三种类型。
1995 年施行的《担保法》第 37 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不得抵押。
编允辑版许城镇农业户口居民有偿取得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9
第四阶段(1997-至今):宅基地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户享有宅基 地使用权
建立基于成员权的宅基地福利分配、“一 户一宅”的宅基地基本制度:
➢ 1997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 (中央[97]11号文件)规定:“农村居民每 户只能有一处不超过标准的宅基地,多出 的宅基地,要依法收归集体所有”。
3
一、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沿革与变迁
1949~1962年初
农民私人所有,农民享有宅基地所有权
1962~1981年底
宅基地归生产队集体所有,农民享有宅基地使用权
1982~1997年
1997-至今
编辑版Βιβλιοθήκη 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享 有宅基地使用权
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户享有宅基地使用权
取得,不存在宅基地审批,无使用权上的身
份限制
编辑版
6
第二阶段(1962~1981年底):宅基地归生产队集 体所有,农民享有宅基地使用权
1962年,出台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 “社员的宅基地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
“社员有买卖或者租赁房屋的权利;
“社员的房屋永远归社员所有”;
1963年,中共中央出台 《关于各地对社员宅基 地问题作一些补充规定的通知》,除了强调 “社 员的宅基地归生产队集体所有、一律不准出租和 买卖”;“房屋出卖以后,宅基地的使用权即随 之转移给新房主,但宅基地的所有权仍归生 产 队 所 有。”;“社员需新建房又没有宅基地时,由 本户申请,经社员大会讨论同意,由生产队统一 编规辑版划,帮助解决,社员新建住宅占地无论是否耕7 地,一律不收地价。”
编辑版
8
第三阶段(1982~1997年):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 所有,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享有宅基地使用权
宅基地农民集体所有制在法律上得到确认。 1982年《宪法》第10条 第2款原则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 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集体所 有。” 1986年《民法通则》第74条、1986年6月25日《土地管理法》 第8条第1款、第2款均明确了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
编辑版
11
流转限制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
第四阶段(1997-至今):宅基地 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户享有宅基 地宅使基用地权审批权限上收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998年《土地管理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 确立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并规定农村村民建 住宅,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涉及农用地的, 还需报省级人民政府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
确认宅基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性质,严 禁城市居民购买小产权房。
2007 年 3 月 16 日出台的《物权法》第 152 条指出:“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 所编辑有版 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12依 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