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及其法律制度研究
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研究
美 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决策机构是 由7 个 人组成 的联邦 储备 委
员会 , 7 名 理 事 由美 国 总 统 征 求参 议 院 同意 后 任 命 , 为 了避 免为 1 4 年, 且 不可 以连任 , 他们的任期
明晰自己所接受的收费项 目。或在制定收费项 目和价格时征求消 费者的意见 。同时, 还可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引导社会公众 有 效 利用 银 行先 进 服务 设施 和手 段 , 引导 社 会 公众 树立 有 偿服 务 理
的意志 。独立 的央行行 长应 由经验 丰富、长期从事金融工作的人 担任 , 如果行长直接 由政府任命 , 央行 的独立性就很难保证 。财务 的独立性 又称 经济独立性 , 就是中央银行是否会被要求提供贷款 来 弥补政府 的财政赤字 , 是否有权 自行 制定和实施 自己的年度预 算。如 果央行 的经费预算控制在政府手 中, 政府就有有可能通过 审批预算的权 利左右 中央银行 的货 币政策 , 中央银行政策 的独立 性就会大打折扣。
一
、
中央银行 独立性的定义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 对 国民经济进 行宏观调控 , 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 机构。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利率水平 、控制货 币供给和信贷数量直 接或问接 的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 中央银 行独立性是指 中央银行在公布通货膨胀率、汇率或货 币政策 目标 以及根据 自己的操作决 定货 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 时不受政府 的干 预, 而且中央银 行的管理 和财务是独立 的。 目前 中央银行的独立 性主要强调 的是 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独立 , 是 中央银行制定和 实施货币政策是不受外界干扰的能力。 中央银行独立性具体包括组织的独立性,政策的独立性 、人 事 的独立性和财务 的独立性 。组织 的独立性是指 中央银行隶属 于谁 、受谁领导并 向谁负责 。政策的独立性是指央行制定货 币政 策时的自主程度 。央行制定 的货币政策常常与政府 的经济刺激政 策相悖 , 如果央行不能脱离于政府 的干预制定货 币政策 , 就有 可能 给央行保持货 币币值 的目的造成 困难 , 阻碍 经济 发展 。人事 的独 立性指央行对行 长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选拔是否独立于政府
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实证研究及政策建议
N基金项目: 本文为福建省教育厅课题“中央银行独立性和货币政策研究”( 项目编号04WH512)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陈晓枫( 1975—) , 女, 福建永泰人,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理论。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法律思考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法律思考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被认为是现代货币政策管理的核心基础之一。
随着经济环境和市场发展的变化,金融领域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维护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央银行需要保持独立性,并制定可持续的政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法律意义和实际应用。
独立与自治首先,我们需要强调中央银行的独立与自治并非同义词。
自治指中央银行拥有自主决策权和管理权,在货币政策方面有较高的自由裁量权。
而独立则意味着中央银行不受政治干预或压力的影响,其决策应该基于专业和经济因素,而非政治因素。
中央银行的自治和独立是为了确保其能够实现货币政策的最佳效果。
现代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源于二战后的经验教训。
在20世纪的前几十年里,由于政治因素的干扰,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长期处于政府的控制之下,经常被用于政治手段,导致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财政赤字等不利后果。
二战后,各国政府逐渐意识到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必要性。
这一趋势在上世纪70年代进一步加强,随着通货膨胀加剧,许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倡导独立中央银行的理论和实践。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法律基础在各国中央银行的法律框架中,通常都设有一定的独立性条款。
例如,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独立性是通过《联邦储备法》来保障的。
该法规定,联邦储备主席和其他成员委员的任期为14年,其中仅有一个成员的任期与美国总统任期相同。
此外,该法还规定了联邦储备系统的独立性原则,即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货币政策决策不受政治干预或压力的影响。
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中央银行独立性法律。
在德国,德意志联邦银行的独立性受制宪法保护,该银行的主席由总统任命,任期为8年,而非政府任命。
此外,德国的法律规定,德意志联邦银行除了为维持货币稳定直接和间接提供财政支持外,不得为政府或政治组织提供财政援助。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实际应用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实际应用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并非所有的政治决策者都认同独立中央银行的理念,有时他们会试图通过政治和法律手段来干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独立性论文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摘要: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保持中央银行的高度独立性是有利于平抑经济波动的。
本文共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对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阐述,第二段分析了中央银行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三段总结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概述有关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其定制和执行货币政策、进行金融监管与调控的自主权,以及为确保自主权的有效形式而采取的相关法律措施。
中央银行有管理通货的职能,因此在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时拥有一定的自主性。
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必然会涉及货币政策的目标与货币政策手段两方面的问题。
因此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包括了确定目标的独立性和运用工具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在选择货币政策工具时会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因此,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实质上就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由于中央银行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世界各国都非常强调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反映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
许多中央银行都有综合性的目标以保持经济稳定。
在具体的目标追求中,可能是低的稳定的通货膨胀、低的失业率、快速的经济增长、协调财政政策、稳定的汇率。
其次,金融监管上的独立性,也成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新内容。
这在1997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银行业有效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有明确提出。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经济增长1、经济增长中央银行在国家法律授权的范围内独立地或在中央政府领导下制定货币政策,并运用其拥有的货币发行特权和各种政策手段,利用其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机构的特殊地位,组织货币政策的实施。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运行所追求的首要目标。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经济运行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波动。
浅析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现状与对策
【 者 简介 】 作 1 芳英 女 南京 枉业 大学 经济 管理 、齐 学院 金 融 7 班 } 。 2 张 苗 女 南京 农业 大学经 济 管理
、
学院
3
、
金 融 7 班 2
白亚 翠 女 南京 农业 大 学经 济管理
学 院
MOD R U lE S 坝 代 商 业 E NB SN S
、 、 、 、
Hale Waihona Puke 四 中国人 民银行独 立性的完善
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 中处 于特殊的地位 ,承担着特殊的职能 , 要真正 发挥 中央 银行 的 作用 , 必须 使 中央 银行 具有 定的独立性 。按照通常意义上 的标准衡 量, 中国 人 民银行 属于 独立 }较 弱 的 中央 银 生
行 自身职责时法律赋 予或实际拥 有的权
力、 决 策 与行 动 的 自主程 度 ,其 比 较 集 中的反映在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上。中 央银 行 应 保 持一 定 的 独立 性 以实 现 货 币 政 策 的 目标 。我 国 中 国人 民银 行 独 立 性 较 弱 ,主 要 表 现 在 职 能 独立 性 、组 织独 立 性 、经 济 独 立 性 、人 事独 立 性 这 几个 方 面。要 进 一 步增 强 中 国人 民银 行 的 独 立 性 ,更 好 的 发挥 其 中央 银 行 的 职 能 。 【 关键 词 】 中 国人 民银 行 ;独 立 性 ;模 式
浅析 中 国人 民银 行独 立性 的
现状 与对 策
齐芳 英 张苗 白亚 翠 南京 农业大 学经济 管理学院 2 0 0 5 1 9
( )独 立性 较弱 的模 式 三 这 一 模 式 的 中央 银 行 ,接 受 政 府 的指 令 , 币政 策 的制 定及 采取 的措 施要 经政 府 货 批准 , 政府有权停止、推迟 中央银行决议的 执行。 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意大利银行和 法 兰西银 行 。 【 文章 摘 要 】 中央 银行 的独 立 性 是指 中央 银 行 履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摘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在中央银行制度发展过程中曾经是一个争议极大的话题,争论的焦点无非是中央银行对政府应该保持多大的独立性,这一争论及其结果对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产生了直接影响。
经过多年的争论的探讨,目前学界对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或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已逐步达成共识,结论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这是由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所担负的重要职责所决定的。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有效性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及其与分析(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的概念和原因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是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利、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即“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1。
这些规定确立了其具有相对独立性。
(1)目标独立性不强。
《银行法》第十二条指出:“中国人民银行设立货币政策委员会。
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责、组成和工作程序,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2”。
(2)决策独立性不强。
中国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效果与财政部、建设部等部委的经济产业政策密切相关。
中国人民银行只享有一般货币政策事项的决定权,对于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及汇率等重大政策事项只有制定权和执行权,但是最终决策权属于国务院。
(3)法律独立性不强。
从世界范围来看,凡是把稳定币值作为中央银行首要的或唯一的目标并取得较佳效果的国家,其央行的法律地位却比较高。
中国银行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国家机关,依法行使管理金融业的行政职权;另一方面它拥有资本,可以依法经营某种业务。
2、中央银行需要具备独立性的原因首先,这是中央银行的性质决定的。
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法律保障机制
作者简介:周仲飞(#$%!&),男,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法律保障机制周仲飞(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上海’""(!!)摘要:本文从中央银行独立性宣言、组织保障和功能保障三个方面,比较了我国中央银行法与其他国家中央银行法在确立中央银行独立性方面的异同。
认为中央银行法应减少政府对人民银行制定政策的影响,赋予人民银行更多的自主权,用问责制来约束和监督人民银行的行为。
关键词:中央银行;银行法;独立性;问责性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在履行法定职责时不受政府的不当干预。
强调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的根本原因是当中央银行从属于政府时,政府为了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可能不顾通货膨胀的风险,要求中央银行采取货币扩张政策。
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并不意味着中央银行必须与政府分别设立,它可以是政府的一部分,如英国的英格兰银行。
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央银行法是如何规定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是如何保障中央银行独立地行使法定的职责。
可以说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法律保障是中央银行法的核心内容和基石。
本文将讨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立法保障机制的具体内容,或者说是设计中央银行法保障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评价指标,通过这些指标评估在立法层面上中央银行是否真正独立。
本文还将讨论与中央银行独立性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即中央银行的问责性,它是防止独立的中央银行权力无限膨胀的屏障。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宣言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法明确宣告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如《德意志银行法》第#’条规定,在行使权利时,中央银行保持独立,不受政府指令行事。
……并支持联邦政府的总的经济政策。
《韩国银行法》第!条规定,韩国银行(即中央银行)货币和信贷政策制定应当保持中立性,并且独立实施。
浅谈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浅谈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摘要]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其独立性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各方面发展都极为重要。
运用多种衡量标准分析我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这对于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必要性;衡量标准1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其独立性表现为:一是建立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二是独立地制定或执行货币金融政策;三是独立地管理和控制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
这主要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首先,中央银行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其次,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
从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至今,我国的中央银行已经在宏观经济中发挥了60多年的作用,其间先后经历了大一统式的中央银行体制,又恢复并成立了大批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1984年确立起单一央行职能体系,并于1998年在分支机构的设置上进行了改革,实行按经济区域划分的设置方式。
在央行的职能以及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上均与世界其他国家趋同,但是国情与历史传统的不同导致各国的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也有很大差异。
2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的必要性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宏观调控的银行,体现了其国家机关的性质,因此,它必须接受政府的一定程度的管制。
但它同时又是特殊的金融机构,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其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进行服务和调控时又不能不考虑货币经济本身自有的运行规律,因而它不能完全听命于政府,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而且中央银行和政府的任务各有侧重,这就使得中央银行和政府在宏观经济目标的选择上并不一定在任何条件下、任何时期都保持一致。
比如政府一般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保证充分就业为重,因此就要扩大社会的总需求,但这往往以通货膨胀的发生为代价。
而央行的首要目标就是保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但是要实现币值的稳定,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政府的经济决策行为。
关于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分析
关于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分析【摘要】:文章利用国外经济理论说明了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完善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建议。
【关键词】:中央银行; 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概念中央银行独立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目标的独立性,即中央银行能够自行决定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在行政当局规定的、彼此之间可能存在冲突的多个目标中,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哪个目标具有排他性,使其相对于其他目标处于更优先的地位。
二是中央银行政策工具的独立性,即中央银行在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的过程当中相对独立于国家权力、立法、司法和政府。
由于各国的中央银行都逐步将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核心部分,因此“独立性”问题研究的焦点就集中在:中央银行能否通过政策工具操作实现物价稳定,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理论基础对于中央银行为何需要保持较高的独立性,国外学者提出了多种理论进行论证说明。
其中影响最大的则是“时间非一致性”理论和政治经济周期理论。
1. “时间非一致性”理论时间非一致性理论论证了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操作的无效性。
该理论认为,政府为了使扩张的货币政策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必须使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
为此可行的办法就是政府明确承诺实行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然而,一旦经济主体形成了零通货膨胀率的预期,货币政策主管当局放弃其已经做出的承诺,转而采取通货膨胀的政策就将成为其最佳的货币政策选择。
因为实际通货膨胀率与人们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存在着的差距将扩大就业和增加产出。
这样,对于货币政策主管当局来说,最优的货币政策选择在预期通货膨胀率形成前后就发生了变化,即存在时间不一致性。
然而,在经济主体具有合理预期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就不可能使预期通货膨胀率最终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
因为由于经济主体考虑到了政府企图,所以在最初就自然调高了通货膨胀预期。
即通过反复博弈,预期通货膨胀率和实际通货膨胀率将最终达到一致的水平。
中国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分析
中国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分析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极为突出,它不但是全社会货币、信用的调节者,也已成为经济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保证着。
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着一个国家整体宏观经济的运行,从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
但是为了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发挥得更加完美,其独立性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独立性的强弱会影响中央银行发挥其职能作用。
因此,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讨论,发现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及分析(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所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利、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的关系上,所以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经过学术界多年的争论和研究,目前对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或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已逐步达成了共识,即: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二)独立性双层含义的分析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由于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中处于特殊的地位,承担着特殊的职责,要真正发挥中央银行的作用,必须是中央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首先,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必须符合金融运行的客观规律和自身业务的特点,从这一点来看,中央银行只有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才可以更好的实行其业务活动;其次,中央银行制定和实行货币政策,对金融实施监督管理,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和保持金融稳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虽然中央银行需要按照政府的确定的目标和意图行事,但是由于其作用的对象而政府人员并是不很了解,所以应该给予中央银行一定的独立性;再者,中央银行与政府两者所处的地位、行为目的、利益需求及制约因素都有所不同,如果中央银行完全按照政府的指示行事而缺少独立性,那么就有可能导致不良的情况。
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思考
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利、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
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起源和发展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其实是指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一国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既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的控制之外不受政府的约束,同时也不能凌驾于政府机构之上,而应接受政府的一定监督和指导,并在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且与其他政府机构相互协作和配合。
1.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不同,立法与惯例不同,西方主要国家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模式比较典型的有:独立性较强的如德国、美国;独立性居中的有英国;独立性较弱的有意大利。
2.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发展历程从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到1983年以前这段时间内中央银行是严格地按照财政部门的指示来进行金融活动,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央银行几乎是没有独立性的。
但是在这一期间有关中央银行的职能以及独立性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从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也就是1952年,在这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在政府的领导下对我国的金融次序进行整顿,接管旧的官僚银行金融机构,逐步建立新中国的银行体系。
这一期间我国中央银行主要侧重于金融体系的完善。
1953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央银行的工作重点也转变到支持经济建设上面来,此时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财政部门的资金配臵部门将所获得的资金统一分配到各个经济发展项目上去。
央行的这一职能基本上延续到改革开放前期,在此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中央银行制度,改革开放以后到1983年我国逐渐成立了专业性的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1983年国务院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央行的职能并确定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十项职能,中央银行的职能也就逐渐体现出来。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才从法律上确立了我国中央银行的地位,其独立性也得到了很大部分的加强。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可预期 的经济决策 , 建立合理健康的经济运行和社会信用机制。 式确认中央 银行 的独立地位 , 实现 向第一种模 式转化。 ( 提 高 金 融 监 管 能 力 和 金融 服 务 水 平 。加 大金 融 监 管 , 效 控 三) 有 ( 中国模 式, 4) 隶属于政府 , 与财政部并列。《 中华人民共和 国人 确保金融在合 规、 有序 、 安全 的轨道上运行 , 尤其 在当 民银行 法》 规定 : 中国人民银行是 中央银 行 , “ 中国人 民银 行在 国务 制 金融风险 , 前次贷危机依然看不到尽头的情况下, 加强监管才能保证金融的安全。 院领导下 ,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 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 ( ) 开 市 场 业 务 , 善 货 币政 策 工 具 。 完 善 公 开 市 场 业 务 工 四公 完 二、 中国 中 央 银 行 的相 对 独 立 性 《 中国人 民银行法》 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 了中国人 民银行 的法 具。央行客观上需要在 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不断丰富公开市场业务操 扩 律地位 , 中国人 民银行是 中华人 民共和 国的中央银行 ” “ 即“ ,中国人 作 工 具 , 大公 开 市 场 业 务 操 作工 具 的种 类 和 范 围 。 西 方 独 立 的 中央 银 行 的 出 现 无 疑 改 变 了 “ 主 政 治 ” 三 种 政 民 中 民 银 行 在 国 务 院 领 导 下 , 定 和 实 施 货 币政 策 , 金 融 业 实施 监 督 制 对 治 力 量 的对 比 , 形成 了 第 四种 政 治 力 量 , 即在 政 府 、 党 、 会 之 外 政 工 管理 ” 。这些规定确立 了其具有相对独 立性 。 又 出 现 了 中央 银 行 。中央 银 行 独 立 或 者说 中央 银 行 依 法 独 立行 使 职 () 1 目标独立性不强。《 银行法》 十二条指 出 :中国人民银行 第 “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分析
摘要:中央银行作为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政策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顺利运行,而其政策是否具有稳定性﹑一贯性,银行体制是否健全,对于市场投资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指标作用。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一直是各国金融理论的热点之一。
但是,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在人事任命、政策决策、财务预算管理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只有在立法和实践中更好地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央人民银行的职能。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及标准。
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为突出,成为经济运行的轴心,以致我们不能想象没有中央银行的存在,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着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稳定。
但是要使这种作用更好的发挥和体现,其独立性必不可少,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中央银行职能的发挥。
因此,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发现我国央行独立性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的含义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主要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如何建立中央银行与政府的恰当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这个问题上,许多理论派别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而且其理论体系的拓展与通胀偏差问题密切相关。
正是基于对通胀偏差问题的考虑,逐渐形成了CBI理论主线:一条是1977年基德兰德( Finn Kydland)和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创立的动态不一致性理论,在此基础上,Barro&Gordon(1983)引入了信誉机制,增加了预期形成理论,从而详细地阐释了货币政策中的时间不一致问题。
另一条是1985年罗戈夫(Rogoff)创立的罗戈夫模型并随之提出的保守型中央银行管理方法,以后的学者正是围绕着这两条主线,在批判吸收基德兰德(Finn Kydland)和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模型的基础上创立、发展了各自的理论,同时也推动了CBI理论不断向前发展。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分析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
。
但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过于密切 , 向政府提供
2 世纪 3 年代 ,起源于美 国的经济危机迅 0 0
速席卷全球 , 而各国的中央银行对遏制危机、 重振
一
无限制的资金融通 ,即会导致货币发行过量从而
13 0—
维普资讯
黄 滢
( 教 育学 院 广 广西 南宁 邮编 :3 03) 50 2
摘 要 : 文从 中央银 行 独 立 的基 本 理论 着手 , 本 阐述 了 中央银 行 独 立 的必要 性 。 同时指 出这种 独 立性 不是 绝对 的 , 而是 相 对 的 , 立性 与 问责 性 并 举是 现 代 中央银 行 发展 的重 要 独 趋势。最后指 出了我国中央银行在独立性上 的不足 , 并对其完善的法律对策进行 了探讨。 关 键词 : 中央银行 独 立性 问责性 文章 编 号 :0 6 9 1(0 80 — 130 10— 4 02 0 )30 0 -4 -
府 的工具 ,政府往往为了政治需要而牺牲货币政
策。因此 , 目前讨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 主要是相 对于政府而言的,是指 中央银行在履行其职能时
受制于其它主体( 主要是政府 ) 的程度 。 , [ ]
1 中央银 行 独立性 的历史 演变 . 2
作为政府 的银行 ,各国的中央银行均与政府 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早期解决政府资金融通 问
力 。[
首先,货币的稳定要求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 货 币信用政策,严格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国民经 济的长远利益 。但是政府在行政过程 中很可能注 重短期经济成就 , 而忽视长远利益 ; 注重发展速度
与规 模 , 而忽视货 币 的稳 定 。显 然 , 如果 中 央银行 绝对 受控 于政府 ,非但 不能抵 御来 自政 府通 货膨 胀 的压力 ,甚 至会 沦为 政府推 行通 货膨 胀政 策 的 工具 。 外 , 此 中央银 行也 是 负有 社会 责 任 的机 构 ,
探讨央行独立性问题
探讨央行独立性问题一、央行的独立性内涵1、央行独立性的含义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其实是指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一国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既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的控制之外不受政府的约束,同时也不能凌驾于政府机构之上,而应接受政府的一定监督和指导,并在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并且与其他政府机构相互协作和配合。
2、中央银行独立性具体表现几个方面(1)货币发也属货币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讲,商业银行也分享了一部分货币发行权。
因此,确切地说,中央银行在货币发行上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发行和控制基础货币的独立性。
(2)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即中央银行自主决定货币政策目标、自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3)人事上的独立性,即中央银行决策者的任免程序、任职期限等不受政府干预。
(4)经济上的独立性,即中央银行不必依赖财政拨款。
二、为什么说央行既要有一定的独立性,其独立性又是相对的1、央行要有一定的独立性①央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其业务必须符合金融规律。
②央行的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③央行相对于政府的地位、目标、利益诉求及制约因素不同。
④央行与政府形成制约和互补关系,有利于减少全局性失误。
⑤保证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减少地方政府对其分支机构的行政干预,提高央行的调控效率。
2、央行的独立性是相对的a.金融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使然b.央行的宏观调控仅为国家对经济调控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与总调控目标相一致c.央行履行职责时除采用经济手段外,也需要一些行政手手段,需要政府其他部门的配合,需要政府来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d.在战争和特大灾害等特殊情况下,央行则必须完全服从政府的领导和指挥。
因此政府对中央银行的影响力是现实存在的,中央银行根本不可能彻底摆脱政府的影响。
毕竟是政府赋予了中央银行一定程度的独立性,政府当然也可以剥夺其独立性。
所以说央行既要有一定的独立性,其独立性又是相对的。
中央银行独立性之法律研究
限 制 , 么 财 政 赤 字 货 币 化 有 可 能 会 严 重 , 央 银 行 货 币 政 策 手 那 中
段 独立 性 和货 币政 策 工 具 独 立 性 的 效 果 也 就 大 打 折 扣 。
豢
娩 蚤 囊祷
码 A l |
l 论
中央 银 行 作 为 一 国 金 融 体 系 的枢 纽 , 责 制 定 和 执 行 货 币 政 负
策 , 负稳定货 币和管理金融 等重要职责 , 肩 中央 银 行 的 首要 目标
中 央 银 行 的独 立 性 问 题 一 直 是 理 论 界 和 实 际 工 作 者 都 争 论
不 休 的话 题 。归 纳 起 来 , 般 有 以下 三 种 观 点 : 一 种 观 点 反 对 中 央 银 行 享 有 独 立性 , 理 由如 下 : 其
一
就 是 保 持 币 值 的 问 题 , 制 通 货 膨 胀 。 中 央 银 行 发 出 的 货 币 政 策 控 信号是否正确 , 否得到有效贯彻 , 能 除取 决 于 中央 银 行 自身 的 货 币 政 策决 策 能 力外 , 重 要 的 还 取 决 于 中 央 银 行 能 否 独 立 地 根 据 最 宏 观 经济 的 变 化进 行 货 币政 策 决 策 , 中 央 银 行 独立 性 。 即
l 。 苯爻舞酸 瓶 善 贰专邋
荚银 镀墩 啦诫 观 亩强 i 认& l l
题 峰黄 地每论 | 抵旗舞辘1 鼠蔼世 氍 穗i
王妥戡 淑 王 狭 式 ’ 毫强 江 ' 诗柢 人 民 撩囊: 娥 敬 互 现状娃&给缸建议 毫《毫 _ l 鬻 § 罄_ | ' j 秀 强 牲 馈 政 人萼镪| |§l i | 。 l l I l
中 央 银 行 独 立 性 之 三 研 究 去律
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研究的文献综述一、前言对于当代的中央银行而言,独立性是其最重要的性质,因为这直接关系着一国的中央银行是否真正具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利,是否将物价稳定作为其货币政策的目标。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最早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但只是散见于有些经济学文献,并没有进行过系统讨论。
20世纪20年代末的大萧条催生了凯恩斯主义,并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一直统治着经济学领域的大半个江山,所以有关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很少有人提及。
从70年代开始的滞涨以及由此而驱动的国际货币体系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货币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货币问题受到各界人士,尤其是经济学家的关注。
70到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滞涨以及货币学派的影响力使得许多经济学家开始注意各个国家货币当局对其宏观经济的影响。
中央银行作为一国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其独立性直接影响到中央银行只能的发挥。
所以,深入了解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分析不同背景下中央银行独立性,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定繁荣十分重要。
二、主题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应在中央银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制度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是相对的。
王广谦,《中央银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法律赋予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进行金融监管与调控的自主权,以及为确保自主权的有效形式而采取的法律措施。
其独立性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整体系中的职责范围;二是中央银行在形式自主权时受制于其他部门的程度,亦即要处理中央银行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刘肖原、李中山,《中央银行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如何对待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或者说如何建立中央银行与政府间恰当关系的问题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是所有这些意见分歧和争论都是以如何更好的制定并有效地实施货币政策为最终目标的。
浅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浅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赵红(13级会计4班)摘要: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为各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一直是众多金融学家和经济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
这篇小论文将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表现,独立性的不同模式极其利弊,历史上的实例等几个发面来看这个问题。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政府一什么是中央银行,什么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不同与一般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它主要是以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调节。
中央银行虽是一个政府机构,但因其特殊性,它又有一定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独立性指的是中央银行与政府行政当局的独立关系,即中央银行是否能够自主地履行法律赋予它的职责而不受政府行政当局的干预。
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决策和运作方面,由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自主程度。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具体表现1权力方面中央银行本身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
一般来说,对于独立性较大的中央银行理事会,政府不另派政府代表参加,如英国、美国、德国和瑞典等,在这里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代理人,直接对国会负责。
而对于独立性不大的中央银行理事会,如法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等国,政府会派代表参加。
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多半是听命于财政部的。
2 政策方面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还表现在制定政策的方面。
只有在美国、德国,中央银行有权单独制定货币政策,在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只是处于政策参谋咨询地位,帮助政府制定货币政策,提供情报与建议,参与讨论并予以贯彻执行。
在政府与中央银行意见不一致时,政府对中央银行有权干预。
不过各国中央银行也力求与政府(特别是财政部)保持密切合作,因为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不可分割的。
过分的强调独立性,容易与政府关系不协调。
3 目标方面即中央银行自主选择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能力。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我国货币政策体制改革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我国货币政策体制改革摘要: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关于金融监管以及中央银行在应对危机中的作用,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然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必然会涉及到对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研究,本文有中央银行的发展现状,独立性现状,结合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的意义,然后对该问题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政策改革一、我国中央银行发展现状(一)中央银行发展的现状及分析伴随建行、交行、中行的成功股改上市,我国的银行金融体系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股改后的银行不仅要面对央行、银监会及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而且银行经营层面临更强的双重约束:政策约束和效益约束。
如何发挥手中现有的政策工具,对逆经济周期进行调控并维持金融稳定是当前央行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也就是央行的定位问题。
目前央行掌握的调控工具,较多的是体现在总量方面,结构性调控工具较少。
虽然最近惩罚性定向票据的发行显示了出央行政策工具正在日渐多元化、丰富化,且不需国务院的批准,但政策成本也不可忽视。
在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央行作为金融稳定的维护者和最后贷款人,已经通过注资、再贷款、票据发行等手段承担了巨额的金融系统性不良资产。
二、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地位的现状在现行法律框架内的我国央行的特点是:既有独立的一面,同时又缺乏充分的独立性,属于“相对独立”。
(一)独立性的表现我国央行在法律和组织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独立性在不断加强。
1983 年国务院授予了央行履行其职责所必须的权利和相对独立性。
1995 年在法律上确立了央行的地位、权限和职责,明确规定了央行独立于财政和地方政府,并且不允许对财政透支,直接认购和包销政府债券和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
1998 年国务院对央行实行管理体制改革,撤销省级分行,改按经济区设置九大分行,以上措施从法律及组织上逐步加强了我国央行的独立性。
2003 年4 月,十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了成立银监会的决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及其法律制度研究伏 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北京100029)摘 要: 货币政策职能是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以中央银行独立的法律地位为前提。
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正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
我国《人民银行法》的现行法律制度框架下,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制订、实施、人事任免等方面受到中央政府的制约与控制,具有较低的独立性。
为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及新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应进一步提高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并在法律制度层面上予以完善。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独立性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更加重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职能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国家赋予本国央行更高的独立性与法律地位,如英国、日本、韩国、阿根廷、智利等。
①自1995 年我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也历经数次重大调整,调整的核心是将原证券业、银行业以及保险业金融监管职能分别剥离至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使,人民银行则专注于货币政策的制订与执行。
20 世纪90 年代末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在宏观经济、人均GDP 及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却伴随着总体物价持续低迷(通货紧缩) ,房地产、石油、煤、钢等少数商品价格却不断上涨的现象; ②同时,对外贸易的巨大顺差也致使人民币汇率安排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政治压力。
③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刚刚完成职能调整的人民银行应当如何制订并调整其政策目标、以何种方式保障调控目标的顺利实现以及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应做出何种调整等问题,是当下我国金融法律领域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
本文共分三部分,分别讨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职能的核心地位、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目标的关系以及对我国现行人民银行法律制度安排的反思与建议。
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职能核心地位11 货币政策职能的核心地位从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职能来看,无论是否兼具金融监管职能,货币政策的制订与实施一直是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
美国1913 年《联邦储备法案》第2A 节规定,联邦储备委员会与公开市场委员会应当保持与经济长期增长相适应的货币与信用总量,以促进就业最大化、稳定物价与适度长期利率目标的实现。
④欧共体1992 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第105 (1) 条明确规定欧洲中央银行的首要政策目标是保持(物价) 价格稳定, ⑤欧盟各国中央银行作为欧洲银行的有机组成部分,则负有协助欧洲中央银行这一目标在本国境内实现的义务。
⑥中央银行的产生完全出于国家对货币控制的需要。
现代银行出现后的较长一段时期内其实并无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分,所有银行均可发行银行券。
银行券的分散发行引发了币值不稳的问题。
1825 年和1837 年英国最早的两次经济危机均源于银行券滥发引起的货币危机。
1844 年英国颁布《银行特许条例》,赋予英格兰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
1907 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时,货币供应混乱的问题也相当严重,最终促使1913 年通过《联邦储备法案》,建立统一的联邦储备系统⑦。
20 世纪下半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职能更加受到重视。
一些国家将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职能剥离。
1997 年英国将金融市场监管职能划归金融监管局( FSA) 行使,英格兰银行不再继续行使对银行业的监管权,专门负责本国货币与金融体系的稳定。
⑧这是因为,中央银行兼顾监管职能客观上会影响其货币政策职能的实现。
⑨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在承担货币政策职能的同时,虽然也兼具对金融控股公司及其银行类分支机构的部分监管职能,但监管职能主要是在与货币监理署(OCC)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 等监管机构协作的基础上实现,大量繁重的现场检查工作由OCC 来完成。
德国法律虽然规定德意志联邦银行负有协助金融监管机构进行监管的义务,但该银行并不具备行政处罚或其他行政监管权力。
日本银行业主要由金融监督厅负责监管,日本银行只根据与金融机构间的约定对其实施一定程度的监管。
剥离或减少中央银行监管职责使其专注于货币政策职能的立场,已为发达国家所普遍接受。
21 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经历了不断演化的过程。
20 世纪50 、6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强调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导致了70 年代持续的高通货膨胀。
20世纪70 年代以后,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开始将控制通货膨胀、稳定货币币值作为最终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稳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条件。
⑩理论研究认为,物价稳定更有利于鼓励人们追求可以带来长期收益的经济行为。
相反,通货膨胀条件下人们的行为更倾向于短期化,不利于经济增长的质量。
从长远看,物价稳定或低通货膨胀更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保障经济增长的质量。
lv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表明,只有在没有通货膨胀干扰的情况下,经济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增长,适度的通货膨胀率对经济稳定增长的影响较小。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新西兰、加拿大、英国、瑞典、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将本国通货膨胀目标确定在1 %~3 %之间。
lw二、对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关系的考察11 理论基础经济学家已达成的一个共识是,货币政策的制订与执行与本国政治相对分离,即由独立的机构(中央银行) 来制订与实施货币政策,更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福利和保持经济长期稳健运行,货币政策直接受到政府控制可能导致过度通货膨胀。
lx政治经济学认为,未被预期的货币增加可以产生巨大的短期收益,政府有可能在某些时候采取过度通胀的政策(即“时间不一致性问题”) ,因此,政府(政治) 直接控制下的货币政策易摇摆不定,给整体经济带来巨大损害。
保持中央银行独立性可以削减由于政策决策者随意性导致的货币政策波动,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度。
ly中央银行通常被认为比政府更为保守,不愿为短期经济收益牺牲低通胀货币政策, lz 其官员也由于无须对选民负责而较政府官员更能从技术角度做出判断。
l{此外,中央银行也无须对财政负责,不具有以通胀方式获取铸币税的动机。
l| 实证研究表明,中央银行只有保持高度独立性才能在低通货膨胀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和低失业率。
l} 事实上,20 世纪70 、80 年代发达国家出现高通胀的原因,正是由于相关国家的货币政策的不一致性以及财政部门谋取通货膨胀税(铸币税) 。
l~ 因此不难得出判断,保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一国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基本前提。
21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标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指中央银行独立于本国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控制的程度。
mu 1980 年英国考察金融机构职能委员会提出的考察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方面包括: (a) 中央银行私有或国有; (b) 中央银行总裁与理事的职权与任命方式; (c) 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是否受政府支配、双方有矛盾时如何解决; (d) 中央银行与政府有关部门是否有人员之间的联系、政府在中央银行理事会中有无代表; (e) 中央银行是否对议会负责。
mv 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提出的衡量参数则包括: (a) 中央银行在制定实施货币政策时相对于政府享有多大程度自由; (b) 任命和撤销中央银行领导人的程序; (c) 中央银行筹措资金方法是否依赖政府或议会的拨款。
mw上述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衡量标准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组织上的独立性,如中央银行是否从属于政府,其领导人任免程序与任期是否受到政府影响;二是职能上的独立性,如中央银行能否独立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能否抵制财政透支及其他不合理的融资要求;三是经济上的独立性,如中央银行是否依赖于财政拨款,有无可供独立支配的财源。
如果中央银行在组织上、职能上与经济上均能独立,则有较高独立性,会更有利于其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反之则独立性较低,其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易受到来自政府的干扰。
31 外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制度安排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需要法律制度作为保障。
法律保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应明确货币政策目标与中央银行权限;二是建立中央银行在委托权限范围内自由追求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保障机制。
mx(1)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根据1913 年美国《联邦储备法案》,联邦储备系统是美国中央银行,直接对国会负责,负责 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联邦储备系统理事会是美国中央银行的最高货币决策机构。
理事会理事经参议院认可和同意后由总统任命,任期14 年,每两年改派一人。
法案明确禁止财政透支或联储直接购买财政债券。
美联储的资本全部来自会员银行和公众,收入主要来自公开市场业务收入,管理费用及开支自行解决,完全不依赖于财政拨款。
(2) 英格兰银行传统上英格兰银行不具有制订货币政策的权利。
《1998 年英格兰银行法》颁布后,英格兰银行才被赋予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
英格兰银行内设货币委员会专门负责制定货币政策。
货币委员会以稳定物价为第一目标,在不损及这个目标的前提下,货币委员会应支持政府的经济政策,包括经济增长和就业目标。
my货币委员会由总裁、副总裁和6 名委员组成,其中2名由总裁与财政部长协商任命,其余4 名由财政部长任命。
英国政府及财政部门通常不会给予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方面的指令。
(3) 德意志联邦银行2002 年德国对《德意志联邦银行法》进行第七次修订。
根据修订后的法律,德国联邦银行是欧洲央行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参与欧洲央行旨在稳定欧元的货币政策,持有和管理国家外汇储备,组织境内或跨境的支付及清算系统,并促进这一系统的稳定。
德国联邦银行独立地行使法律授予的职权,不受中央政府干涉。
但在不危及其履行作为欧洲中央银行组成部分的职能时,应支持中央政府的总体宏观经济政策。
mz 虽然加入欧元区的德意志联邦银行不再是完全独立的货币政策制定者,必须在欧洲中央银行体系框架内完成职责,从而更多的表现为货币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和执行者,但其与德国政府之间的相互独立关系却始终未改变。
(4) 日本银行1998 年《日本银行法》开始强调日本银行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同时规定日本银行应与政府保持紧密联系,以使货币调控与政府政策协调统一。
m{ 原日本大藏省对日本银行官员的罢免权被取消后,使得日本银行与大藏省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新《日本银行法》第23 条规定,行长、副行长和评议成员在众议院和参议院同意的前提下由内阁任命;执行审计由内阁任命;执行经理和顾问由委员会推荐、财政大臣任命。
新《日本银行法》减少了政府对日本银行的影响与控制。
政府代表只能出席有关货币政策的会议,对政府的无担保贷款数额和国债认购额度必须以财政法律为基础,并且处于国会表决同意的范围内,日本银行向大藏大臣提交经费预算计划审批的部分只限于不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的预算。
此外,新法还废除政府对银行大部分的业务指令权、监视权和检查权,但当日本银行或其官员有违法行为时大藏大臣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纠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