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是如何发现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发展的动力与矛盾运动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发展的动力与矛盾运动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发展的动力与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的过程,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矛盾运动的规律则成为了驱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研究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它深入剖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矛盾运动的规律。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一、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指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于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劳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生产能力。

社会发展的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进步与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科技的进步和新技术的应用,生产力得以提高,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不断变化,从而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3.人的创造和实践:人的创造和实践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人类通过自身的智慧和努力,创造了社会历史的辉煌成就,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二、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普遍存在,而矛盾运动的规律是指社会矛盾在发展中呈现的一种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矛盾运动的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矛盾的普遍性:社会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无论在任何社会形态下,矛盾都是不可避免的。

社会矛盾的普遍性推动了社会的持续发展。

2.矛盾的特殊性:社会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因此需要根据特定的社会情境来认识和解决矛盾。

3.矛盾的斗争性:矛盾是社会变革的源泉,具有斗争性。

不同阶级、阶层、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4.矛盾的发展性:社会矛盾具有发展性。

矛盾在发展过程中,由量变逐渐转变为质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三、社会发展的主要阶段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

第二节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二节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二节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呢?它是否就是社会形态按一定序列演进的规律呢?这是近年来讨论中反复出现的问题。

马克思在1859年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链接文本素材库:《<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马克思总结自己世界观的转变和概述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要点的著名文章,为《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出版而作。

完稿于1859年1月,载于同年6月在柏林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

马克思在《序言》中简短地叙述了自己从1842年主编《莱茵报》到50年代末的思想进程。

其中特别强调,在《莱茵报》时期有关物质利益问题的多次辩论和论战,是促使他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强调批判G.W.F.黑格尔的法哲学,解决市民社会同国家的关系问题,促使他解剖市民社会,转向经济学的研究,并通过经济学的研究,逐步创立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在《序言》中还总结了多年研究的成果,特别是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全面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了最精确最简明扼要的概括。

马克思还区分了几种社会经济形态及其演变,强调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它自身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序言》不仅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作了经典性的概括,而且对研究马克思的思想转变和唯物史观的创立具有指导意义。

)(以下简称《序言》),对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作了经典性表述。

其中说道:“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1)联系及其特点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联系具有以下特征: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和多样性。

第一,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本性,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依人的意识和主观认识而转移。

第二,联系具有普遍性。

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复杂的系统。

系统就是由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

第三,联系具有多样性。

由于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因而事物的普遍联系必然是复杂多样的。

不同的物质与运动形式之间,不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存在不同的联系。

事物之间的联系也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联系的多样性表现形式主要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掌握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对于指导我们实际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及系统性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在工作中我们要把整体性原则作为基本的出发点,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

作为整体,系统是由部分组成的,但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整体的功能也不是部分功能的机械相加。

要从整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综合地、系统地把握事物,避免孤立地、片面地看事物,使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注意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问题,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随便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联系起来。

第二,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能使我们正确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讲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讲义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以人的劳动而不是特权或 资本 为分配标准是一个巨大历史进步,但仍有其历史局限性。就其 用“劳动”代替资本作为分配标准而言是平等的,但就其把劳 动这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 会基本特征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将会消亡,阶级斗争也随之消失。 到共产主义社会,国家失去了它的镇压对象和必要性,作 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到共产主 义社会,战争也不复存在。 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 业的差别、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三大 差别”必然归于消失。
感谢聆听!
共产主义社会不仅社会是和谐的, 而且社会与自然之间也达成了和谐。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 会基本特征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 国的飞跃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 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人的发展是 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 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共 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 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那时, 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平等,整个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发 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 人的发展为代价。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 学立场和方法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 详尽的细节摧绘
当马克思恩格斯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 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 的实践去回答。恩格斯也明确表示:“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 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 么时候,用什么办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我不认为 自己有向他们提出这方面的建议和劝导的使命。那些人无论 如何也会和我们一样聪明。”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关于人的解放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关于人的解放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关于人的解放,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关于人的解放,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从本质上强调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科学严密地论证了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这一思想不仅为开放和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而且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超越了阶级和时代。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我们应该顺应历史潮流,充分认识到只有实现人的发展才能最有效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一、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简要梳理要理解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首先要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就人在其现实性而言,“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既然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就不是天然的,而是在实践中、特别是劳动的实践中形成的。

在人的实践中,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变化,生产关系也会随着发生变化,作为生产关系的一种形式,人的社会关系必然会发生变化。

因此,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一般的人的本质,相反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关系的改变而变化的,从根本上说,就是来自于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发展的最根本动因在于人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即人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从劳动、人的社会关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

主张从一定的社会关系考察人,特别是结合社会的生产关系研究人。

马克思将人的发展视为社会进步的尺度,把“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理解为对人的生命活动之自由自觉性质的强调:从肯定作为“自由的存在物”的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到倡导人的“自由发展”,皆是如此。

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

在马克思看来,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因为“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及马克思主义含义和特征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及马克思主义含义和特征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及马克思主义含义和特征原文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这位科学巨匠就是这样,但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

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趋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趋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趋势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注社会发展和历史演变规律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理论观点,并分析其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

一、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是指社会历史中普遍存在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普遍性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的总和,包括生产力的力量和生产关系的组织形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将引发生产关系的矛盾,并最终导致社会制度的变革。

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制度的基础,而上层建筑则包括政治、法律、教育、文化等方面。

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但同时也强调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3. 阶级斗争与社会变革: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在阶级斗争的推动下实现的。

各个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动力,社会变革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4. 资本主义社会的崩溃与社会主义的崛起: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危机将导致该制度的崩溃,而社会主义将成为历史的终点。

二、社会发展趋势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社会发展的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推动生产力的提高,为社会的进步打下坚实基础。

2. 社会主义的胜利和共产主义的实现: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社会主义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

3. 生产关系的变革与社会制度的演进: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也将发生变革,社会制度将不断演进。

4. 阶级斗争的消亡和社会和谐的实现: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由于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阶级斗争将减弱甚至消亡,社会将实现和谐稳定。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概括为:两大理论基石、两个必然、两种方案、三个阶段、一个科学预测。

可以形象地总结为22231模式。

两大理论基石也是两大发现。

第一个发现和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的发现.标志着唯物主义的最后完成。

它揭示了由生产力发展而引起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使人们明白了社会发展的动因,是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这就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第二个发现和理论基石是剩余价值学说。

为了彻底批判资本主义。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去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进而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和历史局限性。

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一定要被进步生产方式所代替的客观趋势。

两个必然”指: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

资产阶级的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的必然胜利。

两个必然”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

整个科学社会主义都是围绕这个“核心”来展开。

“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两种方案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

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西欧北美那些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发生.恩格斯甚至指出英、美、法、德四国可能首先和同时向社会主义过渡。

但马克思、恩格斯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理论看作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束缚自己的手脚。

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通过和俄国革命家查苏利奇等的频繁通信往来,特别是对俄国等东方国家的了解与思考.他们逐渐把视线从西方移向东方,指出革命运动方兴未艾的俄国等东方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

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

这是不同于前一种方案的另一种方案。

事实上,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进程表明,马克思、恩格斯的第一种方案未能实现,而是第二种方案得到了巨大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情怀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革命的伟大思想

马克思主义情怀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革命的伟大思想

马克思主义情怀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革命的伟大思想马克思主义情怀——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革命的伟大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伟大的思想体系,它深刻地影响了世界的发展历程。

作为一种指导社会革命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既具有普遍性的科学性,又富有人文关怀和情怀。

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许多社会变革和历史事件发生了深刻的转折,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普遍性马克思主义源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思考,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剖析,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它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使人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在于它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不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与情怀马克思主义关注的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经济层面,更重要的是它关注的是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对人类自由、平等和尊严的追求,强调的是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

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具有浓厚的情怀,它激励着人们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情怀激励着人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努力。

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革命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指导社会革命的思想,给予了人们面对困难和不公时的决心和勇气。

通过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分析,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矛盾的根源,并提出了实现社会变革的路径和方法。

在各个国家的社会革命斗争中,马克思主义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无论是俄国革命的推动,还是中国的革命实践,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引领。

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种静止的学说,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在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不断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推动着自身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实践,为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和启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演变中,有一系列普遍存在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了这些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解析和阐述。

本文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论,来探讨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些普遍规律。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普遍存在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在特定的国家和地区适用,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起作用。

无论是古代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都遵循着一定的历史规律。

这些规律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系统的分析和预测。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与人的主观意识无关。

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和影响,而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我们不能主观地去改变这些规律,但我们可以通过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来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辩证的马克思主义强调了辩证法的运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

这种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通过对矛盾的辩证分析和改造,人们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

四、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不平衡的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平衡的,而是充满着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

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存在差异,社会阶级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和冲突,通过这种动荡和冲突,社会历史才得以向前发展。

五、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可预测的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我们可以对未来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

尽管不能预测所有的细节和具体情况,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对社会的未来趋势做出合理的推测。

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制定社会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推动社会的长远发展。

总结起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包括其普遍存在、客观性、辩证性、不平衡性和可预测性。

马原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马原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马原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唯物史观,它认为物质世界是人类存在的基础,物质具有客观独立性和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追求揭示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以达到改造社会和实现人类自由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从物质的本质、物质的发展和物质的规律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马原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物质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实在的东西。

物质不是人们主观意识的产物,而是人们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物质对于人类来说是有限度、可感知和可改造的。

马克思指出:“物质是存在的唯一形式,即真实的,即物质世界,物质是感觉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物质的本质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

物质世界具有无限多样性,包括无数的物质形态、性质和规律。

然而,在这种多样性之中,物质世界仍然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它是以一定的规律和规则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二、物质的发展物质的发展是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之一。

物质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

根据唯物史观的观点,物质的发展是底层决定上层的。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变革、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创新等都是物质的发展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物质的内因是物质内部的矛盾和斗争,物质的外因是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影响。

物质的发展是通过内部矛盾的不断变化和斗争的推动来实现的。

三、物质的规律物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物质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的规律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来揭示和掌握。

物质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长期性的规律。

物质的规律主要包括生产规律、经济规律、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等。

生产规律是人类社会中生产活动所独有的规律,它决定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变化。

经济规律是指反映经济活动中客观规律的规定。

科学规律是揭示科学研究活动中普遍性规律的规律,它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自然规律是物质世界中自然界存在的规律。

《马社》主要知识点

《马社》主要知识点

《马社》课主要知识点一、基本概念(一)导论部分1、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各种现象,揭示各种不同社会现象的本质、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人们对人类本身的行为所形成的社会活动进行认识之后建立的知识体系,是以理论形式反映人们对社会存在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概言之,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2、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人文科学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有别于在中世纪教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神学。

后来含义几经演变,其狭义指对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概言之,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

3、方法论: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

按照不同层次分为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

4、社会科学方法论: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

主要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5、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6、实证主义: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

又称实证哲学。

它产生时间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A.孔德等提出。

1830年开始陆续出版的孔德的6卷本《实证哲学教程》是实证主义形成的标志。

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称为老实证主义,20世纪盛极一时的逻辑实证主义称为新实证主义。

7、反实证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大陆兴起的一种与实证主义相对立的主观主义社会学思潮。

在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关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科学中的机械决定论模式为新发现所冲破,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自然科学中的唯心主义倾向。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思考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思考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7章思考题答案导论1.如何理解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社会认识即人类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社会科学方法论即研究社会历史的方法论。

一、总体来说,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是唯心主义的,陷入了唯心史观,即用社会意识去解释社会存在。

原因在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阶级立场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

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

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二、社会认识的演变逻辑为: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论);自发——自觉,具体来说,神话传说(原始社会自发认识)——非理性方式(第一种自觉形式)——理性求知(批判性的)、实证方式(发展性的)、非理性方式。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为:形而上学——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包括: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剩余价值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2.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概述(整理版)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概述(整理版)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概述一、社会科学〔一〕、社会科学的内涵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各种现象,揭示各种不同社会现象的本质、相互联系与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人们对人类本身的行为所形成的社会活动进行认识之后所建立的知识体系,是以理论形式反映人们对社会存在的本质与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概言之,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从学科性质来界定社会科学,根据这样一个立场,我们将在这样的意义上使用"社会科学〞概念:社会科学是指以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与由此行为产生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因而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性、必然性等特征.〔二〕、社会科学的复杂性1、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远比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复杂:〔1〕、社会现象的不可重复性〔2〕、自然科学基本上以类事件为研究对象,社会科学则常常以个性事件为对象〔3〕、社会现象难以模拟和控制〔4〕、社会现象充满着偶然性、不可测性〔5〕、社会现象难以量化,具有更大的模糊性2、社会科学认识主体的复杂性.〔1〕、自然科学家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研究自然现象的,社会科学家却必须以参与者的身份来研究社会现象.〔2〕、对同一社会现象,具有不同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社会科学家就会作出不同的判定和解释.〔3〕、对事实作出评价的过程中,其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其地位、利益甚至其情感、好恶都要产生很大的影响.3、社会科学理论的复杂性.〔1〕、社会科学理论难以公理化<形式逻辑、辩证逻辑〕.〔2〕、社会科学的真理具有较强的历史性与地域性.〔3〕、社会科学真理检验的复杂性.〔三〕、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的功能和价值的确定无疑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认识这个问题:1、社会历史领域规律性、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的和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2、社会科学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统计学意义,它是或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否定其或然性的一面,必然陷入绝对主义;否定必然性的一面,必然陷入相对主义.3、社会科学具有人文教化的作用.因此,社会科学是有用的,社会科学方法是可能的.历史事件虽然充满着杂多性、偶然性和曲折性,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否则,历史将变得十分神秘.例如,经济有其客观规律,计划经济体制就行不通;价值规律就不可否定;政治有其客观规律,不受制约的权力就必然发生腐败,绝对的权力就是绝对的腐败;文化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其实,自然科学的作用也是多样的,它除了有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外,还有教人掌握生活技能的功能.社会科学除了上述作用外,还具有通过教化,帮助人们增长智慧、健全人格、和谐身心、修养德性、确立信仰、陶铸灵魂等,使之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作用.因此,社会科学是有用的,社会科学方法是可能的. 〔四〕、社会科学研究与其特点1、所谓社会科学研究,就是人们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角度出发,应用某些方法和技术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简称为社会研究.它是一种有目的的智力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我们可以获得有关社会现象或事物的知识,解决一定的理论或现实问题.2、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1〕、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些个别行为和个别状况,而必须用一系列的社会关系、社会原因来说明.用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社会事实只有通过与其他社会事物的整体联系才能得到说明.〔2〕、必须坚持实证性与理解性的统一孔德的学术继承人涂尔干从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出发,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科学研究的这种实证性.当然,涂尔干也承认,社会现象比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复杂得多,因而社会科学研究中因果之间的联系也复杂得多.〔3〕、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在科学史上一直有这样一种观点:科学的使命就在于追求客观真理,它不应该与研究者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相联系.上述观点虽然维护了科学的客观性和纯洁性,但这个原则事实上即使是在所谓纯粹的经验科学内也难以坚持.因为,在自然科学X围内,它的认识对象虽然是客观的,但由于任何科学活动必然同时又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由不可能与价值无涉的人来实现的社会实践,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实现价值中立.二、社会科学方法论〔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涵社会科学方法论本身属于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依托于社会科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西方,"方法〞〔method<meta+〕一词起源于希腊文,其意是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指思考问题的路径,并意味着比知识更深刻的东西〔思路〕,而方法论〔+logy〕则是对之的解读."在现代,方法一词是指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活动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与其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概言之,方法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准则、程序、线路以与工具、手段和途径. 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按其不同层次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主要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与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与其运用的原则.如矛盾分析法,不仅要介绍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和形式,而且要论证其赖以立论的客观根据与其运用的基本原则.〔二〕、社会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1、统计分析法列宁曾明确地把社会经济统计看作是"社会认识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要定量地研究社会现象,不能满足于对社会现象的一般观察,而必须进行专门的和有计划的社会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法作为社会科学定量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为社会科学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统计分析法就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对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以揭示事物内在数量规律的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描述分析和统计推论是构成统计分析方法的两大基本支柱.其中,描述分析是对已经初步整理的数据资料加以概括,并用统计量对这些资料进行描述的一种过程和方法.它的目的在于对资料进行概括,从多种角度显现大量资料所包含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如通过计算各种比例数、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统计量系统描述和反映事物数量方面的本质.统计推论是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样本资料对总体进行推论的一种方法.其任务在于根据样本资料去推论总体的一般情形.如通过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等方法对样本的代表性进行鉴别和分析,以科学、全面、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描述分析和统计推论都属于定量研究的X畴.2、比较研究法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比较研究法迅速兴起.比较研究不只是一种具体的分析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一系列与此思维方式相关的学科纷纷出现,如比较社会学、比较人类学、比较经济学、比较政治学、比较教育学、比较法学、比较哲学、比较文学、比较史学、比较文化学等等.这些新兴学科的出现,表明比较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已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比较研究法又称类比分析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3、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简称调查,是最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之一,掌握调查研究法是社科学研究者不可忽视的一项基本研究技能.调查研究法是指采用自填问卷或访谈调查等方法,通过对被调查者的观点、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系统地收集信息与进行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与其规律的社会科学研究方式.它有几个基本特征:研究内容的广泛性;资料收集工具的特定性;获取资料的与时性和全面概括性;资料分析的定量化.4、统计分析法列宁曾明确地把社会经济统计看作是"社会认识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要定量地研究社会现象,不能满足于对社会现象的一般观察,而必须进行专门的和有计划的社会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法作为社会科学定量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为社会科学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统计分析法就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对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以揭示事物内在数量规律的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描述分析和统计推论是构成统计分析方法的两大基本支柱.其中,描述分析是对已经初步整理的数据资料加以概括,并用统计量对这些资料进行描述的一种过程和方法.它的目的在于对资料进行概括,从多种角度显现大量资料所包含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如通过计算各种比例数、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统计量系统描述和反映事物数量方面的本质.统计推论是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样本资料对总体进行推论的一种方法.其任务在于根据样本资料去推论总体的一般情形.如通过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等方法对样本的代表性进行鉴别和分析,以科学、全面、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描述分析和统计推论都属于定量研究的X畴.4、系统分析法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是现代系统论的核心观点和方法,它同控制论、信息论等理论和观点一起,构成了现代认识和思维方式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系统分析法的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所谓系统,不是单一晶体或单一细胞,而是两个以上的因素组合而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任何事物要构成一个系统,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1〕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2〕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3〕要素之间的联系必须是相干性联系,即能产生整体功能.系统作为整体尽管不等于要素,也不能还原为要素,但它却不能离开要素,它是由要素构成的.要素作为系统的构件〔元件〕是依赖于整体而存在的,又对整体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发生着作用和影响.这里所谓的功能,是指系统所能发挥的作用或效能,即系统从环境中接受物质、能量和信息,经过系统的变换,向环境输出新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系统对其环境的作用称为输出,环境对系统的作用称为输入.可见,系统的功能体现了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变换关系,系统的结构和环境决定了系统的功能,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体现了系统的结构.系统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X畴.整个世界与其各种事物无不处于系统的联系之中.这些系统可划分为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和自然–人工复合系统,或物质系统和概念系统,或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或宇宙系统、宏观系统和微观系统,或有机系统和无机系统等等.系统与系统之间,按其有序性程度的高低,又构成从低级到高级的等级序列,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过渡.系统X畴的普遍性是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普遍性的反映,是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点的具体体现.〔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原则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1、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须的.2、主体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3、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4、具体性原则.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四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在认识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辩证法要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性是发展性原则的必然要求.〔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方法论上的关系1、两种方法之间的一致性〔1〕、均为研究客观物质世界提供模式、程序、手段和合理性标准〔2〕、均为人们获取真理性认识,并且促进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一根本目的服务〔3〕、均需要构造理论并对理论作出评价2、两种方法的差异和界限这主要由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所决定.社会过程是比自然过程更为复杂的动态过程,社会科学要考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选择性、价值判断、价值取向等因素,采取数量化、形式化的方法求得理论的清晰性、精确性和预见性相对困难.3、两种方法论逐渐走向统一〔1〕、从阶级性看,阶级问题已不能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障碍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证明社会现象中有一部分没有阶级性.〔2〕、从价值观看,社会科学研究不能脱离价值判断,自然科学脱离价值判断亦非绝对〔3〕、从准确的预见性看,关于自然现象可以准确地预见,而社会科学现象则不能准确地预见的差别也在逐渐消失.〔4〕、从可重复性看,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能而社会科学研究的现象不能重复出现的差别也是相对的.〔5〕、从定量化看,也同样不能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障碍. 但是,在现代条件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呈现出相互交叉、相互借鉴和彼此融合的趋势.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一〕、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科学研究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社会科学研究时之所以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而不能把现代西方的某一思潮和流派奉为神明,主要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实超越了任何一个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和流派,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起其他任何一个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和流派来要正确得多、深刻得多、高明得多.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两个"坚信〞概括了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我国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国研究西方哲学的著名学者X放桐先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具有一致性,同时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从根本上超越了包括近代哲学在内的全部西方哲学,彻底克服了它们的种种片面性和局限性,而且也从根本上超越了取代西方近代哲学的西方现代哲学,同样避免了它们的种种片面性和局限性.〞〔二〕、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当代西方哲学的超越,不是在个别问题上的突破,而是整体上的超越.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地超越了现代西方哲学,所以当我们选择已有的思想资源作为自己的评判标准和指导思想时,只能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包括现代西方哲学在内的其他哲学理论和流派,它们只是在某一个方面、某一个角度为我们提供借鉴,因此,我们也只能把它们视为提供借鉴者而不能作为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社会科学研究,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运用至今仍闪耀着真理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社会科学研究;2、在研究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马克思所提出的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种种方法,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今天用马克思主义统领社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要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作为我们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独特贡献在于,论证了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一历史理论不过是把人们的思想从神圣的天国拉回到粗糙的尘世,使种种抽象的思辨和神秘的理论归于平常,归于生活.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了一般的方法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 就研究社会现象而言,人文科学方法论主X以理解的方法或方法论个人主义开展社会现象研究的方法论.自然科学方法论则是一种主X以实证的方法或方法论整体主义开X社会现象研究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处于不同层次的两种方法论,他们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都具有指导作用,但历史唯物主义对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知识具有总体而间接的指导作用,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具体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这一看似类于常识的理论在当时的历史界和哲学界却起到了一种革命的作用.因为在当时的历史界和哲学界,人们关注和看重的是处于社会"大厦之顶〞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至于粗鄙的物质生活是处在这些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视野之外的.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上的伟大功绩就在于把社会的上层建筑奠定于经济基础之上,把人们的思想奠定在物质生活之上.这在当时的思想界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实践性马克思从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深刻地批判了唯心主义对社会历史的主观臆断,认为人们对社会人士的视野应该"从天国回到人间〞,聚焦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认识的出发点应当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它强调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主体和客体相结合的维度去考察对象."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五〕、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具体化为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等等,构成了一个科学的和开放的方法论体系,涉与到如何正确处理主体与客体、系统与要素、矛盾与过程、个人与群众、认知与评价、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等一系列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和价值观的人民利益标准.2、主体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3、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握社会的总体运动和结构.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4、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5、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在认识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性是发展性原则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整理绪论马克思主义使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XXXXXX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XX,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二.XXXXXX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p7)1.革命实践: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投入到创立无产阶级、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活动中,同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

19世纪年代后半期XXX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60年代中期创立和领导第一国际,XXX晚年创立和领导第二国际的活动,指引和促进欧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政党的发展。

2.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根蒂根基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层斗争理论根蒂根基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1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p27)1、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论点。

2、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哲学划分根据对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唯物史观的发现及其意义

唯物史观的发现及其意义

唯物史观的发现及其意义2014141130 朱敏敏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它的创立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马克思探索唯物史观始于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发展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则宣告唯物史观的形成。

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创作完成,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进程的开始。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命题,即“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的基础和前提”和“政治国家是私有财产的已经得到实现的本质”。

此时的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内在结构和性质仍缺乏系统了解,仍基于人的本质来理解市民社会和财产关系,虽然“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命题算不上唯物史观的观点,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观点却是在这一命题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

因而,这两个命题的提出真正标志唯物史观的开始形成。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人的自我异化理论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开始构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框架,但未提及“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概念,只是把这种新的理论称为“关于人的科学”。

《手稿》是马克思在完成思想转变过程中,系统阐述无产阶级理论学说的第一次尝试。

马克思深入地分析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黑格尔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阐述了一系列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手稿》中最重要的是异化劳动理论,这是马克思把哲学分析与政治经济学论证相结合所获得的重大成果。

第一,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具体表现。

即,劳动产品与人相异化,劳动本身和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

第二,马克思对共产主义进行理论论证。

首先,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其次,共产主义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最后,共产主义是私有制和异化劳动所造成的一系列矛盾的解决。

人类社会历史演进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人类社会历史演进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答: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对这一规律的表述是这样的:“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历史规律是马克思通过考察分析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现实蓝本得出的结论,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社会是最发达的和最多样性的历史的生产组织。

“因此,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于它的结构的理解,同时也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

资产阶级社会凭借这些社会形式的残片和因素建立起来,其中一部分是还未克服的遗物,继续在这里存留着,一部分原来只是征兆的东西,发展到具有充分意义,等等。

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

反过来说,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

因此,资产阶级经济为古代经济等等提供了钥匙”。

[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2版. 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P23)运用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马克思总结出了适用于一切时代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统一的辩证运动这个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既然历史规律是思维抽象的结果,是一种历史理论,那么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只能依靠人们的思维,人们不可能从各民族的历史发展现实中直接看到历史规律的存在。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社会形态更替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形式。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尊敬的大学党组织:我志愿参加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开展的普遍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指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开展为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多年来的历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开展生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达共同富裕。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列宁主义的根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国的运用和开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设的正确的理论原那么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慧的结晶。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毛泽东思想指引,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顺利地进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我们不但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开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开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说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稳固和开展社会主义根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黄菜花学号:20099336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是如何发现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以“四个因素、两组矛盾”为主,加阶级斗争理论为主要特征。

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中的“四个因素”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概念进行准确的理解和分析是撑握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的关键。

(1)生产力:在马克思主义的各种著作中,生产力通常被阐述为: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和与客观自然界的斗争过程中,获得的战胜自然、改造自然、服务于人类的能力,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因素构成。

(2)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相互关系的总称。

从生产关系的定义中及有关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关系与经济关系成为生产关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但是如果把人们在经济活动及生产劳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之外,社会生活中包括政治关系在内的其他各种关系均作为经济与劳动关系的延伸而被纳入生产关系的概念之内,将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社会关系,则是错误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主要是: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③生产关系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推动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进步。

(3)经济基础:指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具体讲就是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基础的核心就是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

(4)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体制,二是社会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具体的阐述如下: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与发展方向,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与内容,③、上层建筑制约、影响经济基础的发展速度。

上层建筑运用各种方式努力推动和促进符合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当其维护的经济基础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和要求时,上层建筑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其维护的经济基础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和要求时,上层建筑就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

生产关系是劳动与经济关系的核心,劳动与经济关系又是社会关系的核心与基础,但是以生产关系为主的劳动与经济关系并不能代替社会关系。

要全面的、科学的认识社会文明发展规律,必须全面把握社会关系,全面的认识社会关系的形成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文化等众多社会因素发展变化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只是决定了社会关系的核心劳动与经济关系,并通过劳动与经济关系来影响其他社会关系。

包括劳动与经济关系在内各种社会关系的产生、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并且受到文化传统等非生产力因素的影响。

因此,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中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论述非常精辟的揭示了人类文明社会发展规律,但是同时又把十分复杂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过于简单化了。

马克思在论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时,运用其哲学“对立统一规律”来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是客观世界“对立统一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表现。

但是仅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远不足以揭示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和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失去了政治运动这一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科学的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运动规律,马克思又提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个概念,并从理论上阐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从而在理论上构筑起了“四个因素、两组矛盾”的社会发展学说,配之于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学说,人类社会的发展运动规律,在马克思看来,已经科学的进行了阐述。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类现象,我们会发现,马克思所创立的四个因素、两组矛盾的社会发展学说在非常精辟的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中,忽视了社会传统文化(社会学理论、哲学、思想等)对生产力发展以及生产关系变革的影响,这一缺陷使得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学说无法解释人类文明复杂多样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象。

马克思的后继者发现了这一不足,提出了“一线多元”的理论,一线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多元揭示的是各民族或者各区域的人类社会多样的发展轨迹。

这一理论仅仅只是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并没建立起一模式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过各复杂多样性的原因。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对立的概念看似匹配,实则这两个概念根本就不匹配。

经济基础指的是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而上层建筑不单指政治结构和政治制度,还把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服务于政治统治思想和学说)涵括了进来,经济结构与经济制度与政治结构政治制度是相对立的匹配的,而作为社会文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则对经济结构与制度是不匹配的。

而且社会意识形态对经济结构、经济制度以及政治结构与制度均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因为无论是经济制度还是政治制度都是依据社会文化(包括社会意识形态)来建立起来的。

是先有这些理论与思想,后才建立起相关的制度的,是先有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后才有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先有凯恩思主义经济思想,后才有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个概念对社会形态的描述要么不全面,要么全面而不准确。

所谓不全面,如果经济基础仅指经济结构与经济制度,上层建筑指政治结构与政治制度和与政治统治相关的政治思潮,则与经济结构与制度相关的经济理论、思想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体系等没有被其纳入社会形态之中,那么用于描述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个概念就不全面,漏掉或者忽视了一个重要社会形态要素,用对社会形态非全面描述的概念来描述社会发展规律则自然就缺乏科学性。

所谓全面而不准确,如果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涵括了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则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推出的经济基础决定经济理论或经济体制决定经济理论缺乏科学依据。

4、统观“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四个概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合称为生产方式,而经济基础指得是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是具体化了的生产关系。

在概念内涵上,社会生产
方式就是与社会经济形态,经济基础是社会经济形态中以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构成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因此,生产关系实质上与经济基础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个内容。

也就是说,这四个概念可以合并成三个概念,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四个因素构成的两组矛盾运动,可以解释为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矛盾运动。

可为什么,马克思没有这么去做,而是选择了增加一个概念(因素)呢。

这一根源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二元性,可以说,受西方二元哲学大环境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没有跳出二元哲学的范围。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元哲学,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世界统一于物质,要知道,整个西方哲学都没有跳出物质与精神的问题,要不物质决定精神,要不就是精神决定物质,要不就是物质与精神相互独立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物质第一性还是精神第一性做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受到西方哲学大环境影响的结果。

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共识),以此哲学定律形成的对立统一的二元思维方式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方法。

总之,受二元对立统一思维方式的影响,对复杂多样的社会要素强行采取二分法的方式,将各种要素划入两个不同的范畴中去,然后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来阐述和解释社会现象和规律,就必然会造成片面性。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中一条基本规律,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但宇宙中不是只有这一条基本规律,单纯运用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来认识纷繁复杂的宇宙和人类社会,其方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要全面准确的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我们还需在马克思主义二元对立统一的思维方法基础上,创造出多元辩证统一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来进一步的分析阐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我们以后的社会发展与建设指明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