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精)

合集下载

基于ITS2序列的竹叶花椒及其近缘种药材鉴别

基于ITS2序列的竹叶花椒及其近缘种药材鉴别
扩增所用引物为通用引物[16],扩增条件及参数 参照文献[1617]方法及扩增试剂盒的说明。PCR反 应体 系 为 25μL,包 含 2×TaqMasterMix缓 冲 液 125μL、上下游 引 物 各 06μL、DNA模 板 1μL,
·787·
2021年 5月 第 23卷 第 5期
中国现代中药 ModChinMed
May2021 Vol23 No5
加灭菌超纯水至 25μL。阴性对照为无模板 DNA的 反应 体 系。 以 10000r·min-1离 心 (离 心 半 径 为 3cm)5s后,置于 PCR仪中。反应程序为 95℃预 变性 4min;94℃变性 30s、56℃退火 30s、72℃ 延伸 45s,35个循环;72℃延伸5min。PCR产物 用 1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以确定目的条带片段大 小,扩增产物送 ThermoFisher公司进行测序。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竹叶花椒及其近缘种药材的核糖体 DNA内转录间隔区 2(ITS2)条形码序列,探讨 DNA条形码技术鉴别竹叶花椒及其近缘种药材的可行性。方法:对样品进行 DNA提取、扩增、测序,并从 GenBank 数据库下载 ITS2序列,共获得竹叶花椒及其近缘种药材 ITS2序列 43条,基于 BasicLocalAlignmentSearchTool (BLAST)法、临接法(NJ)、Kimura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和 ITS2序列二级结构进行鉴定分析。结果:BLAST结 果与性状鉴定结果一致;竹叶花椒种内平均 K2P遗传距离小于其与花椒、青花椒、野花椒的种间平均 K2P遗传距 离;NJ系统聚类树和 ITS2二级结构可直观地区分竹叶花椒及其近缘种。结论:应用 ITS2条形码可以有效地鉴别竹 叶花椒及其近缘种药材。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医药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医药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医药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各市(州)卫生局、中医药管理局,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评审程序,完善措施,坚持标准条件,保证评审质量,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我省中医药技术高级人才,切实做好我省中医药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同时,也便于申报人员提前做好相关准备,现将《四川省中医药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工作有关要求》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

本文自发文之日起执行,过去有关要求与本文不一致的,按本文要求执行附件:四川省中医药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工作有关要求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九日附件:四川省中医药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工作有关要求根据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职改办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中医药行业实际情况,现就四川省中医药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工作作如下要求。

一、思想政治条件:凡申报正、副高级中医药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任现职期间,综合考核为合格(称职)以上。

有下列情形之一,当年不得申报:1、年度考核不合格(不称职)或受到单位通报批评者,延迟一年申报;2、医疗事故责任者,延迟三年申报;3、医疗差错者,延迟一年申报;4、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期内不得申报;5、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病历、剽窃他人成果者,一经查实,延迟三年申报。

二、学历资力条件:申报中医药正、副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中医药学或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受聘中医药专业下一级职务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2、中医药学或医学大专毕业,受聘中医药专业下一级职务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7年;3、中医药学或医学中专毕业,受聘中医药专业下一级职务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9年;4、无专业学历人员,受聘中医药专业下一级职务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5年;三、外语(医古文、藏语文)、计算机条件:外语(医古文、藏语文)条件按川职改[2005]20号文执行;计算机条件按川职改[2000]10号文执行。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综合试点的通知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综合试点的通知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综合试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0.11.12•【字号】川卫函〔2020〕312号•【施行日期】2020.11.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综合试点的通知川卫函〔2020〕312号各市(州)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障局、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在川医疗机构,委(局)直属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卫生健康领域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为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18〕88号)、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卫发〔2019〕31号)、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四川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卫发〔2019〕32号)、四川省医疗保障局等四部门《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医疗保障管理改革的意见(试行)》(川医保发〔2020〕11号)等文件精神,决定在试点地区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综合试点,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基本药物制度综合试点的重要意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是医疗卫生领域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健康四川”战略的重要措施。

通过开展基本药物制度综合试点,带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促进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体系整合、落实政府责任,对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试点地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有利于加快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为推进“健康四川”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专项项目申请书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专项项目申请书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科研项目申请书(任务书)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申请单位: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参加单位:计划周期: 年 月至 年 月 填报日期: 年 月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制2015年度版填 表 说 明1、严格按照本《申请书(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填写,内容真实可信,表述简明扼要,采用电脑打印,不得用手写方式填写..2、申请号、合同号由省中医管理局编制确定,申请时请勿填写此栏。

3、“课题标志”栏按《招标指南》规定的类别填写。

4、“项目类别"栏选填“开发研究”、“应用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或“软科学研究"。

5、本《申请书(任务书)》请使用A4纸双面打印或复印,并于左侧装订成册.若页面不敷,可另加页。

6、项目所属学科及代码按《中医药科研学科代码表》填写,可选填1—2个。

7、“人员分类”栏根据项目负责人情况选填“中医”、“中药”、“西医”、“西药”、“中西医结合"、“医技"、“护理”和“其他".8、本《申请书(任务书)》系申请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学研究专项的依据,经评审后纳入计划下达,并签订合同后方为有效。

此“说明”仅供项目申请者填写本《申请书(任务书)》之用,复印时切勿复印此页。

基本情况12项目负责人学习、工作简历(以时间先后为序)研究成绩简介:近五年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主要论文、著作和科研成果名称,注明作者顺序及获奖获专利情况。

3研究目的和意义,立论根据,特色或创新之处。

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请附参考文献目录及出处).4(若页面不敷,可另加页)研究采用的主要技术路线和方法,预期结果和提供成果的形式。

若系应用基础研究,必须明确提出假说;若系应用研究或开发研究,应写明其应用的可能性及效益。

5 (若页面不敷,可另加页)分年度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按每半年度填写):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包括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现有的实验设备状况及开展研究的技术力量和协作条件等。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178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178号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办法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178号)《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办法》已经2004年1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发布施行,自2004年4月1日起施行。

省长:张中伟二00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保障和促进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四川省中医条例》等法规,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和中医药教育、科研、对外交流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中药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由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执行。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保护、扶持中医药的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促进中医药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同级人民政府指定的主管中医药工作的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统称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药管理工作。

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有关的工作,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中医医疗第五条加强医疗市场监督管理,打击非法行医。

开办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诊疗活动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向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审批、登记手续。

改变中医医疗机构地址、名称、诊疗项目等应报经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2022年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年度执行情况报告表

2022年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年度执行情况报告表

四川省中医药治理局科研工程年度执行情况汇报表
〔格式〕
填报日期:
工程任务书编号:
工程名称:
工程承当单位〔盖章〕:
工程负责人〔签字〕:
工程执行情况:
一、本年度原研究方案及指标
二、本年度研究工作实际执行情况〔包含文章材料撰写与发表情况等,不少于800字〕
三、存在问题、改良措施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四、经费使用情况
填表说明:
1、本《执行情况汇报表》为反映四川省中医药治理局设立和治理的各类科研工程执行情况而设计,但凡正在执行的工程均需填报本表。

2、《执行情况汇报表》各项内容,应实事求是地逐项认真填写,如无该项内容请填“无〞;
3、汉字请用国家公布的标准简化汉字,数字请用阿拉伯数字。

4、《执行情况汇报表》采纳A4规格打印,表达应简明扼要,字迹要清楚。

5、《执行情况汇报表》经所在单位和上级中医药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签章后,一式两份于每年12月31日前报送省中医药治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任务书 - 课题编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任务书 - 课题编号:

课题编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任务书课题名称:申请人:所在单位: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电子信箱:填报日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七年制填写说明1、此任务书内容须用A4纸打印,超出格式者可另加页。

2、页面填写说明:请根据反馈的专家意见认真修改填写。

3、“课题编号”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填写。

4、所有栏目均应如实填写,确无填写内容时请填“无”。

5、课题研究周期一般设计为二年,最长不得超过四年。

一、基本情况二、研究目标三、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页面不敷,可加页。

注明 3-X)四、实施计划、考核指标总经费:万元注:每栏的时间段安排以6个月为时间单位填写。

(页面不敷,可加页。

注明 4-X)五、经费预算分类细目(页面不敷,可加页。

注明5-X)六、任务签定七、共同条款签约各方应共同遵守以下各项条款: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为甲方,课题承担方为乙方,省级主管部门和局直属单位为丙方。

2、任务执行过程中,乙、丙方如需修改任务书某项条款,应向甲方提出申请说明变更内容及其理由,经甲方审定同意后实施。

在未接到正式批准前,乙、丙方须按原任务书条款履行,否则所产生的后果由乙、丙双方负责。

3、本任务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研究专项课题任务书,内容主要涉及研究项目的关键技术、完成研究任务的考核指标、年度计划等,甲、丙方对研究课题有监督权。

乙方因主观或客观原因不能按本任务书所约定的内容执行研究计划,甲方有权终止任务,乙方应偿还已投入的全部经费。

4、乙方课题管理等应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5、本任务书正式文本一式三份,由所签约方各持一份。

6、如有特殊情况,可另作补充协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1999年修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1999年修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1999年修订)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1999.10.08•【文号】国中医药科[1999]16号•【施行日期】1999.10.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发布日期:2009年11月9日,实施日期:2009年11月9日)废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国中医药科[1999]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本局各直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研究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自1989年实行以来,在中医药科研课题立项、课题管理以及促进中医药科研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进一步适应中医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我局重新修订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研究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将修订后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基金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九九九年十月八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基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以下简称中医药科研基金)的管理,提高中医药科研基金的利用效率,促进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医药科研基金来源于事业费、国内外捐助及其它经费。

第三条中医药科研基金的管理应当遵循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有利于公平竞争,有利于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有利于推进多学科协作。

第四条中医药科研基金用于资助中医药基础研究类课题和中医药应用研究类课题,每类课题均包括重点课题、普通课题、民族医药课题、青年课题和立项不资助课题。

第五条中医药科研基金资助的课题(以下简称中医药科研基金课题)面向社会招标,每两年集中受理一次。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2012-2013年度课题招标指南2012-2013年度是“十二五”计划的关键之年,本年度招标工作以贯彻落实国家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决定》以及《四川省中医药“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面对我省中医药继承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以严谨的科学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探索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临床优势特色规律,把弘扬优秀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疾病防治能力,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作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问题来推动中医药科学研究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学术进步的指导思想。

以提高中医药(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下同)防病治病能力为中心,以继承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为基础,以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培养优秀中医药科研人才为重点,以彰显中医药优势特色,突出中医药贡献度为目标。

研究课题要体现和代表我省中医药行业水平,解决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要为培育国家级、部省级中医药项目做好基础工作。

本次招标面向全省卫生系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部分重点中药企业,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申报。

一、课题设置与资助额度、经费匹配本次招标以专项课题为主,原则上不受理自选课题。

(一)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研究(课题标志“重大疑难疾病防治研究”)限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申请。

每项资助额度根据研究任务和内容的多少确定。

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50万元,我局按确定研究经费总额的60%-70%拨付经费,其余部分由课题申请单位给予资金匹配。

(二)常见多发病的临床诊疗方案与方法研究(课题标志“临床诊疗方案研究”)限二级以上医院申请。

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8万元。

我局按确定研究经费总额的60%-70%拨付经费,其余部分由课题申请单位给予资金匹配。

(三)专科专病能力建设课题(课题标志“专科专病能力建设”)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单位或建设单位申请,须围绕确定的专科专病优势病种展开具有特色、疗效突出的诊疗方法研究。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川派中医药名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专项2012-2013年度申请指南【模板】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川派中医药名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专项2012-2013年度申请指南【模板】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川派中医药名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专项2012-2013年度申请指南四川在中药界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川派中医在中医药界长期以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对于川派中医的工作集中在临床诊疗技术等的传承上,关于其学术思想的整理尚无系统的研究。

本课题通过对川派名中医学术思想的系统整理,理清历史源流和传承脉络,总结出川派中医药学术特点,继承创新,唱响川派中医,使四川中医药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源远流长,持续发展。

一、专项课题设置本次专项课题以招标和邀标为主,也可以根据入选名医条件自选课题。

限建国后已故川籍、学术地位高、影响力大、临床疗效好的名老中医药专家,以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研究对象(具体参考名单见附件2),课题研究内容以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特色诊疗技术研究为核心,对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诊疗技术进行文献整理与评价研究。

二、研究目的省局将分期分批总结川籍名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此次专项总结已故的川籍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出版《川派中医药名家》首批系列丛书,唱响川派中医。

三、经费资助额度资助经费:总资助30个左右项目,每个专项课题3-4万元,原则上不要求单位进行匹配。

四、申请条件(一)申请单位1、申请者所在单位应是具有中医药科研条件和能力的实体机构,财务独立核算,在银行有单独帐户的单位。

2、本项目知识产权归属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

(二)申请人1、第一申请人必须是实际主持和从事临床工作的、具有副高级以上(含副高级)技术职称(已取得中医药博士学位的可放宽到中级职称)的在职人员,学术继承人申请者优先考虑。

2、为保障课题申请单位和申请人权益,课题立项后申请单位和课题组人员原则上不得更换。

确因工作需要需更改者,只能实行替补并按规定报批。

(三)研究条件1.该课题的申请人需对研究的名中医有较深入的系统研究与基础,学术继承人优先。

2.我局课题经费:重点保证研究经费,出版经费由省局统一安排。

2021年度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立项计划

2021年度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立项计划

2021年度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立项计划【正文】: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健康保健使命。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挖掘其潜在价值,并将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成为了当下研究的重点。

为了推动中医药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我国中医药研究的整体水平,我国政府特设立年度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立项计划。

一、计划背景与意义1.传承和发扬我国中医药文化,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求;2.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提高中医药疗效;3.加强中医药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地位;4.推动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二、计划目标与任务1.针对中医药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研究;2.优化中医药科研体系,提高研究水平与能力;3.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中医药科研人才;4.推广中医药科技成果,促进产业创新和技术转化。

三、申报要求与评审标准1.课题应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2.课题负责人应具备较高的学术地位和丰富的研究经验;3.课题研究团队结构合理,具备较强的实施能力;4.课题研究经费预算合理,确保研究顺利进行;5.申报评审过程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优秀课题获得支持。

四、立项扶持与监管1. 对获批的课题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2.定期对课题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研究进度和质量;3.鼓励课题承担单位与国内外优秀团队开展合作;4.设立课题验收和成果评价机制,推动成果转化。

五、总结年度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立项计划旨在促进我国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通过设立该计划,我们将进一步挖掘中医药的内涵,发挥其在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优势,为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管理办法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管理办法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实施质量,促进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和学术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是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四川省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围绕中医药学术发展及科技进步中重大问题而设立,在一定时间内组织实施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

第三条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遵循依法管理、明确职责、科学规范、公开公正的原则对项目全过程实施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并组织实施的科技项目.第二章职责第五条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负责项目组织与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一、发布项目招标指南,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审评,确定立项计划,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任务合同;二、按任务合同确定的资助经费额度划拨经费;三、监督、检查项目执行情况;四、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五、审核批准项目重大事项的调整、项目终止和撤消;六、组织项目结题、鉴定等工作。

第六条项目承担单位的职责一、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督促项目组按任务合同要求完成研究任务;二、提供项目实施所需的科研条件,包括按规定匹配经费;三、检查项目实施情况,监督经费的使用,确保研究按计划进行;四、建立规范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对项目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研究成果及时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依法取得相关知识产权,并予以有效管理和充分使用。

五、及时向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报告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重大事项;第七条项目负责人的职责一、严格执行并按时完成合同规定的目标任务;二、负责经费的合理使用;三、按时报告项目年度执行情况和经费年度使用情况;四、及时向单位科技管理部门报告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重大事项和知识产权管理的情况;五、接受科技管理部门对项目的检查、评估,提供准确的相关数据和资料。

第八条评审专家职责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委托或聘任评审专家开展项目的有关评审和咨询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2006-2007年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2006-2007年度
附件1:
2004-2007年度待验收课题汇总
年份
课题编号
单位
负责人
研究内容
2004-
2005
04-05ZL06
吉林天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王化录
木犀草素作为忍冬质量控制指标的研究
2006-
2007
06-07LP14
长春中医药
大学
冯晓纯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哮咳)中医证治规范化研究
06-07刺放血治疗帘珠喉痹的临床研究
06-07ZP06
长春中医药
大学
张永和
玉米须总黄酮抗心肌缺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06-07ZP07
长春中医药
大学
胡嵘
长白山区域民间药珍珠透骨草黄酮类成分抗炎、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06-07ZP10
长春中医药
大学
邱智东
中药引经作用的途径及其体内外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
06-07ZP05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张守琳
理气活血中药配伍对肝郁证大鼠神经-内分泌网络影响的研究
06-07ZP08
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
陈颖
膜分离技术在分离中药不同有效部位中的应用研究
06-07ZP09
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
徐雅娟
经方--人参四逆汤体内药效作用成分及其药效作用机理研究

刁本恕常用中药外洗方的治疗机理探讨

刁本恕常用中药外洗方的治疗机理探讨

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4,V o l .32N o .8 җ基金项目: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研究专项(2020J C 0007)通信作者:刁本恕,E -m a i l :498020925@q q.c o m 第一作者:王冰冰,E -m a i l :2572386310@q q .c o m 刁本恕常用中药外洗方的治疗机理探讨җ王冰冰刁本恕(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41)ʌ摘要ɔ 刁本恕是蜀中名医,临证50余载,积累大量的临床经验,根据患者体质不同及蜀地气候特点,创立益气固表方㊁清热利湿方等中药外洗方,对治疗临床常见气虚㊁湿热病证疗效显著,因外洗方可避免内服中药苦涩口感,临床深受患者喜爱,该文主要探讨刁本恕老师常用中药外洗方的治疗机理,以期更好服务临床㊂ʌ关键词ɔ 中医外治法;中药外洗方;刁本恕;益气固表方;清热利湿方中图分类号:R 26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806 刁本恕,四川省成都市名中医,全国第3㊁4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50余载,推崇中医外治法治疗疾病,不仅避免内服中药苦涩口感,还可弥补中医内治法的不足㊂刁本恕老师针对气虚型病证创立益气固表外洗方(黄芪30g ,白术30g ,防风30g ,排风藤100g ,荠菜100g ),针对蜀地人民湿热体质创立清热利湿外洗方(千里光㊁野菊花㊁苦丁茶㊁大青叶㊁板蓝根各30g ),此二方临床应用广泛,取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㊂本文旨在探讨益气固表外洗方和清热利湿外洗方的治疗机理,以期更好指导临床应用㊂1 益气固表外洗方本方以玉屏风散为基础加减而成,玉屏风散出自朱丹溪所著‘丹溪心法“,全方少而精炼,具有益气㊁固表㊁止汗的功效㊂玉屏风散主要成分为多糖㊁皂苷㊁黄酮类㊁挥发油㊁色原酮类化合物等,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㊁抗病毒㊁抗变态反应等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内科㊁外科㊁妇科㊁儿科等各科疾病[1]㊂方中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味甘,性微温,归脾㊁肺经,具有补气升阳㊁固表止汗㊁利水消肿㊁生津养血㊁行滞通痹㊁拔毒排脓㊁敛疮生肌等功效㊂黄芪包含苷类㊁多糖类㊁黄酮类㊁生物碱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黄芪多糖是黄芪中含量最多,免疫活性最强的物质,具有双向调节免疫作用,不仅能够增强免疫应答作用,而且可以改善机体微环境,改善免疫耐受状态[2-4]㊂刁本恕老师认为黄芪益气扶正力强,煎煮后气味浑厚持久,适宜体虚之人外洗,外洗时分量宜大,以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㊂白术有效成分包括挥发性成分㊁多糖㊁氨基酸等,具有调节免疫㊁改善胃肠道功能㊁保护神经㊁抗炎㊁抑菌㊁改善糖代谢等多重药理作用[5]㊂刁本恕老师认为白术与苍术皆可用于中药外洗方中,二者均有行气消肿的功效,但苍术性烈,白术性缓,苍术透皮力量强,白术扶正力量强,白术常用于儿童,苍术常用于成人㊂防风具有祛风解表㊁胜湿止痛㊁止痉等功效,主治感冒头痛㊁风湿痹痛㊁风疹瘙痒㊁破伤风㊂研究发现防风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色原酮㊁挥发油㊁香豆素等,具有解热㊁镇痛㊁抗炎等药理活性[6]㊂刁本恕老师认为防风祛风除邪力量温和,祛风不伤正,除邪不伤阴,煎煮外洗时其气味随口鼻而入,固肺气而祛痰,适用于治疗咳嗽㊁咽痛等肺系疾病㊂荠菜在蜀地路旁㊁田间随处可见,采摘方便且一药多效,具有明目㊁利尿㊁益胃㊁止血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目赤肿痛㊁水肿㊁腹泻㊁便血等㊂荠菜具有一定的抗炎㊁止血作用[7]㊂荠菜作为民间常用药食两用本草,刁本恕老师认为此药可疏风健脾,扶正安中,对于脾胃亏虚者,可在中药外洗的同时配合荠菜煮鸡蛋内服以达到健脾开胃的目的㊂排风藤作为民间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利湿㊁解毒消肿之功效㊂排风藤中含有脂肪酸㊁生物碱㊁东莨菪苷等成分,脂肪酸可降低血脂㊁胆固醇㊁血压,生物碱成分能明显减轻神经细胞的受损程度,改善神经系统功能,东莨菪苷成分具有抗氧化㊁镇痛㊁调节免疫等作用[8-11]㊂刁本61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4,V o l .32N o .8恕老师认为排风藤以功效命名,具有祛风扶正的功效,对于皮肤过敏性疾病起效快,尤其是凉性荨麻疹,外洗后风团消散迅速㊂中药外洗疗法是指药物煎煮后,用药液外洗皮肤,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㊂在外洗过程中,药物可熏蒸头面,头为诸阳之会,风邪易袭阳位,故中药外洗法治疗外感表证效果显著㊂皮肤作为人体重要的免疫屏障,正常皮肤能够起到保护机体㊁感知外界环境㊁分泌与排泄㊁调节体温等功能,透皮给药旨在将药物有效成分透过皮肤微生态环境,进入人体细胞组织,进而发挥药理作用[12]㊂2 清热利湿外洗方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依据当地气候特点辨证分析临床证型是辨证论治的体现,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水资源丰富,夏季气温高,气候湿热[13]㊂六气变动,人亦应之,湿为阴邪,其性缠绵㊁胶着,郁遏阳气,自古蜀地之人饮食以辛香为主,多食则易生热,故蜀地之人湿热之证居多㊂清热利湿外洗方,方中千里光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㊁明目㊁利湿的功效㊂千里光中含有黄酮类㊁有机酸类㊁生物碱类㊁挥发油类等化合物,具有抗菌㊁抗病毒㊁抗肿瘤㊁抗滴虫㊁保肝等药理活性[14]㊂野菊花性味苦辛,具有清热解毒㊁泻火平肝的作用,用于治疗疔疮痈肿㊁目赤肿痛㊁头痛眩晕等㊂野菊花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㊁挥发油类㊁有机酸㊁多糖等,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野菊花具有显著抗炎活性[15]㊂野菊花清热解毒效果显著,煎剂外洗时可以清利头面,改善湿热困阻引起的头目昏沉之症㊂苦丁茶具有疏风清热㊁除烦止渴㊁消食化痰的作用,苦丁茶中富含三萜类㊁黄酮类㊁多酚类㊁挥发油㊁多糖等多种有效物质,具有抗氧化㊁降血脂㊁抗菌㊁抗炎㊁提高免疫力等作用[16]㊂刁本恕老师认为苦丁茶作为西南地区传统药用植物,采用煎剂外熏耳目可以起到疏风散热的功效㊂大青叶㊁板蓝根同属植物菘蓝,具有清热解毒㊁利咽㊁凉血消斑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温病高热㊁神昏㊁发斑发疹㊁痄腮㊁喉痹㊁丹毒㊁痈肿㊁咽痛等㊂因其药用部位不同,功效各有侧重,大青叶侧重凉血消斑,板蓝根侧重凉血利咽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菘蓝属植物化学成分多样,主要包括生物碱类㊁硫代葡萄糖苷类㊁木脂素类㊁黄酮类等,具有抗菌㊁抗病毒㊁抗内毒素㊁抗肿瘤㊁抗炎等药理作用[17]㊂大青叶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㊁有机酸㊁苷类㊁甾醇,具有较强的抗菌㊁抗病毒㊁增强机体免疫力㊁解热㊁抗炎㊁利胆等作用[18]㊂板蓝根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腺甙㊁棕榈酸㊁靛蓝㊁靛玉红㊁精氨酸,具有抗炎㊁抗病毒㊁解热㊁提高免疫力等作用[19]㊂刁本恕认为大青叶㊁板蓝根重在清热解毒,使热毒之气消散,避免湿热毒邪稽留日久,损伤血络之弊,纵观全方以清热为主,同时兼顾利湿㊁疏风㊁凉血㊁解毒等功效,药物气味浓厚,既能疏散上焦风热,又可清利下焦湿热㊂3 小结中医外治法是与中医内治法相对而言的,可分为药物外治和非药物外治,非药物外治以推拿㊁拔罐㊁针灸㊁刮痧等为主㊂刁本恕老师认为,外洗方药量应在30g 及以上,量大力专气宏,既能够通过外洗,使药效渗入肌肤,又可使机体氤氲于药气之中,且避免了中药内服苦涩口感,患者接受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㊂参考文献[1]叶晓滨,陈玉梅.玉屏风散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21,36(8):1360-1365.[2]范信晖,李科,杨一丹,等.黄芪多糖中抗炎组分的结构及其活性的初步研究[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21,52(10):1346-1356.[3]石丽霞,李科,秦雪梅.黄芪多糖双向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2(2):145-149.[4]吴昌鸿,杨英.黄芪提取物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8):5-8,71.[5]柳威,邓林华,赵英强.白术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概述[J ].中医药学报,2021,49(10):116-119.[6]曹思思,史磊,孙佳琳,等.防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21,35(1):95-102.[7]岳兴如,阮耀,赵烨,等.荠菜抗炎止血药理作用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4):871-872.[8]谢明霞,周媛,邹坤,等.排风藤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药材,2008,31(9):1332-1334.[9]庄朴伟,邓林胜,秦双玖,等.排风藤中脂肪酸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8):1935-1936.[10]黄少兰,董文娟,薛艳红,等.排风藤生物碱对H 2O 2致SH -S Y 5Y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 ].江苏中医药,2011,43(9):90-92.[11]孔玉珊,黄少兰,谢明霞,等.排风藤提取物中东莨菪苷对7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学术探讨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A pr .2024,V o l .32N o .8 神经细胞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26(6):943-946.[12]应鹏云,黄诗雨,陈丽华,等.基于皮肤微生态环境中药挥发油作用特点分析[J ].中成药,2021,43(8):2141-2145.[13]张鲁俊,梅思敏,梁超.基于气候㊁饮食因素分析成都地区脾阳虚型脾胃疾病[J /C D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2):254-255.[14]李燕,赵鸿宾,蒙慧彤.中药千里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20,47(10):75-76,104.[15]楚继敏,孙素姣.野菊花活性成分的抗炎机制研究进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1,33(10):2023-2026.[16]韦晓洁,银慧慧,孟菲,等.苦丁茶有效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4):62-65.[17]杨立国,王琪,苏都那布其,等.菘蓝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1,38(16):2039-2048.[18]赵晓娟,李琳,刘雄,等.大青叶的本草学研究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1,28(5):61-64.[19]杨春望.板蓝根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9):282-283.(收稿日期:2022-12-24)[编辑:周荣荣张思思]җ基金项目:山东省医学会临床科研专项基金(Y X H 2019Z X 006)通信作者:李长忠,E -m a i l :151********@163.c o m第一作者:刘欢欢,E -m a i l :1252591658@q q .c o m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浅析及临床应用җ刘欢欢1,王飞3,李长忠2,3(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2.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广东深圳516473;3.山东省立医院,山东济南250021)ʌ摘要ɔ 笔者通过研读‘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条文,参阅古今医家对该方的论述,查阅历代医家运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的临证医案,从病因病机㊁方义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本条文进行阐述,并对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存在的争议问题进行考证与分析,希冀对该方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有所裨益㊂ʌ关键词ɔ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伤寒杂病论“;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 289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807 ‘伤寒杂病论“被后世称为方书之祖,其所载方剂为经方代表,后世医家对其所载的常用方剂应用颇多,但仍有部分方剂未被充分关注,这类方剂被称为冷僻方[1]㊂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以下简称救逆汤)正是此类方剂,此方多用于治疗心阳不足㊁心神浮越之烦躁症㊂对本方的研究,不应停留于此㊂笔者通过梳理古今文献,对救逆汤存在的争议问题进行考证与分析,以供同道探讨学习㊂1 救逆汤来源及方义救逆汤首见于‘伤寒杂病论㊃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12条: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㊂本条是伤寒误用火劫所致惊狂的证治㊂伤寒脉浮,邪气在表,本应治以辛温解表,误用火劫强行发汗,汗为心之液,汗出则心阳外泄,加之火邪内迫,心神浮动,汗大出则重伤心阳,阳虚则阴凝,水饮不化而致痰浊内生,上蒙心神则神明失守,故见惊狂㊁卧起不安等症㊂因本证属火劫致逆为病,故方名救逆汤㊂本方病机为心阳重伤,痰蒙心窍,其病因可为心阳随汗出过多而外泄以致阳虚,或其人本为阳虚之体,亦或经外感寒邪而致阳虚,故伤寒误治并非其必要因素㊂现代应用本方时,不必拘泥于火邪误治后使用,凡病机为心阳重伤㊁痰蒙心窍,症见惊狂㊁卧起不安者均可使用[2]㊂救逆汤由桂枝㊁炙甘草㊁蜀漆㊁生姜㊁大枣㊁龙骨㊁牡蛎组成,其中桂枝㊁炙甘草辛甘化阳,温通心阳;龙骨㊁牡蛎敛神魂而止惊;心阳不振若乌云蔽日,阳伤阴凝则痰浊内生,蜀漆涤痰开窍,去胸中结气,治上逆之痰;生姜㊁大枣甘温补中,调和营卫,亦有益子补母以助心阳81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4月第32卷第8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2002-2003年度课题执行情况检查的通知
【法规类别】中药管理
【发文字号】国中医药科函[2003]74号
【发布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发布日期】2003.09.18
【实施日期】2003.09.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
科学技术研究专项2002-2003年度课题执行情况检查的通知
(国中医药科函[2003]74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局有关直属单位:
为保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2002-2003年度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基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司定于2003年10月中旬对我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2002-2003年度课题的执行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下达2003年课题研究经费。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 / 1。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下达2019年省级财政中医药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下达2019年省级财政中医药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下达2019年省级财政中医药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0.09.01•【字号】川财社〔2019〕26号•【施行日期】2020.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下达2019年省级财政中医药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川财社〔2019〕26号各市(州)、扩权县财政局、卫生健康委(局)、中医药管理局,省级有关单位:为促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综合采取据实据效和竞争立项分配办法,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下达你地区(单位)2019年省级财政中医药发展专项资金如数(具体详见附件)。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请将此项资金列入《2019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10-卫生健康支出”相关科目。

各地(单位)要根据《省级财政中医药发展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川财社〔2017〕4号)等文件要求,加强资金管理,专款专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其中涉及政府采购的资金,要按照《政府采购法》有关规定,切实做好项目实施所需物资的招标采购工作。

二、请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按照《财政厅关于印发〈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川财预〔2017〕41号)相关要求,科学合理确定你市(州)绩效目标,并在收到补助资金60日内将绩效目标上报省中医药管理局备案(扩权县交市级汇总)。

各地报送的绩效目标将作为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的依据,请在组织预算执行中对照绩效目标做好绩效监控,确保年度绩效目标如期实现。

附件:1.2019年省级财政中医药发展专项资金分配总表2.2019年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十百千”工程和人才培养项目资金分配明细表3. 2019年重大疾病防治、中医药出土文物研究等项目资金分配明细表4. 专项转移支付区域绩效目标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2006-2007年度课题招标指南本年度招标工作坚持中医药科学研究“一平台、两靠拢、三加强”的发展思路,即充分利用四川省中医药科教集团科技平台,发挥我省中医药科教资源的整体优势,针对中医药研究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我省中医药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联合攻关;研究思路要向临床靠拢,向产业化靠拢;要重点加强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临床疗效研究和新药开发研究。

要以继承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为基础,以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培养优秀中医药科研人才为重点,达到规范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提高中医药治疗重大疾病、常见多发病临床疗效的目的,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产业化服务。

研究课题要体现和代表我省中医药研究行业水平,解决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要为培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科技厅等项目做好基础工作。

本次招标面向全省卫生系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部分重点中药企业,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申报。

一、课题设置、经费资助原则本次招标以专题招标项目为主,对自选课题将严格控制立项数量和资助经费。

(一)专题项目与资助额度1、《四川省中医医院院内制剂库》和《中医药、民族医药单验方库》筛选研究(课题标志“两库筛选研究”)。

最高总资助额度为20万元。

2、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常见多发病的临床诊疗方案与方法研究(课题标志“临床诊疗方案研究”)。

其中多中心临床诊疗研究每项最高资助额度为6万元,单中心临床诊疗研究每项最高资助额度为3万元。

3、四川省道地和主流中药材品种质量标准研究(课题标志“中药质量标准研究”)。

每项最高资助额度为6万元。

4、四川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课题标志“资源保护开发研究”)。

每项最高资助额度为15万元。

5、创新中药新药及中药健康相关产品开发研究(课题标志“中药产品开发研究”)。

其中创新中药新药研制须是六类以上(含六类)的中药,每项最高资经费为10万元(视新药类别而定)。

中药健康产品每项最高资经费为5万元。

6、中医药基础研究(课题标志:中医药基础研究):每项最高资助额度为4万元。

7、提高专科专病能力建设研究(课题标志:专科专病能力建设):申请单位限已通过验收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单位,须围绕建设内容所涉及的病种展开具有特色、疗效突出的诊疗方法研究。

每项最高资助额度为3万元。

8、中医药自选课题研究(课题标志“自选课题研究”)。

除以上专题以外的其他研究项目,由申请者自定。

每项最高资助额度为2万元。

(二)经费匹配本次招标所资助的经费为引导性资金,除中医药基础研究专题外,研究单位须匹配课题研究经费。

要求: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常见多发病的临床诊疗方案与方法研究专题要求匹配经费不低于申请经费的50%;四川省贫困地区中医药特色优势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专题要求研究单位与企业合作申报,匹配经费视项目具体情况而定;创新中药新药及中药保健相关产品开发研究专题要求研究单位或合作企业能提供保证新药研发的充足的研究经费(有承诺书或合同书为据);专科专病建设课题要求匹配经费不低于申请经费的100%;中医药自选课题要求匹配经费不低于申请经费的200%。

所有课题的资助经费均在2006/2007年度分两次拨付。

二、基本要求(一)申请人1、第一申请人必须是实际主持和从事研究工作的、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年龄不超过60周岁,鼓励中青年申报。

在读研究生(不包括在职研究生)不得作为第一申请人。

2、凡已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我局在研课题并尚未完成结题者,此次不得作为课题第一申请人申请课题。

(二)申请单位与申请条件1、申请者所在单位应是具有中医药科研条件和能力的实体机构,财务独立核算,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并在银行有单独帐户的单位。

2、以全省或地区合作形式联合申请课题,需明确课题牵头单位和课题负责人,明确知识产权归属,课题合作单位以合同形式确认合作关系。

3、凡涉及实验研究的课题,实验研究工作必须在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或我局登记的中医药科研实验室进行。

需提供实验室分级登记证书复印件。

4、涉及实验动物的课题,必须有符合相应要求的医学实验动物环境及其条件并取得认证,需提供相应证明复印件。

5、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科技厅等国家和省科研计划项目重复的课题不予立项。

6、鼓励多学科参与,联合申请,优势互补;鼓励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合攻关。

四川省中医药科教集团组织申请的项目或成员单位之间联合申请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立项。

(三)课题申报程序1、申请人须认真详实填写《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申请书(合同书)》一式5份并与录制的软盘报送本单位科研主管部门,经单位审核签章后报送主管市、州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局);省级卫生单位、高等院校、企业、局直属单位的申请材料可直接报送我局科教处。

2、主管市、州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局)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填写审核意见并加盖公章,将上报的所有课题按要求汇总后,统一报送我局科教处。

3、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对申请课题进行形式审查,凡未按要求填写申请材料、申请经费超过专题最高资助额度以及申请者所在单位未按要求匹配研究经费的课题均视为形式审查不合格。

4、对形式审查合格的课题,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进行立项评审。

经专家评审通过的项目,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审定、签章后,正式下达课题计划。

5、课题管理严格按照科技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每年12月底前各课题组须向省中医药管理局报告课题本年度执行情况,省中医药管理局将不定期检查课题执行情况。

课题结束后视课题完成情况由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进行验收结题、成果鉴定。

三、专题技术要求(一)《四川省中医医院院内制剂库》和《中医药、民族医药单验方库》筛选研究对已建立的《四川省中医医院院内制剂库》和《中医药、民族医药单验方库》进行筛选研究,要求建立筛选评价体系和指标,筛选方法和工作流程,并从“两库”中筛选出临床疗效确切、具有推广或开发前景的制剂或处方10个。

(二)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常见病的临床诊疗方案与方法(含上市药物、非上市药物、新诊疗设备、非药物疗法)研究中医药临床研究要以提高中医药(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下同)防病治病能力为中心,达到制订与规范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提高中医药治疗重大疾病、常见多发病临床疗效的目的。

(1)资助重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病毒性肝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肺间质性病变、阻塞性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难治性肾病、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2)临床诊疗方案与方法应是:①在现有临床疗效基础上,总结其辨证论治的规律,发挥中医药对疾病个体化整体治疗的优势,将各有特色的疗法综合集成,整合为一个完整、有机、动态的治疗方案或方法,鼓励多种疗法的协同治疗和个体化诊疗方案,可以使用上市药,也可使用非药物手段,如针灸、推拿或已取得批文的药械等;②方案中使用药物是非上市药者,只能以协定处方、中药免煎剂形式出现,以便临床观察。

(3)每项课题必须制定出关键环节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和技术规范,如入选病例的标准操作规程(SOP),诊疗方案(方法)技术操作规范等。

通过临床研究,提供安全有效的临床诊疗方案(方法)的规范文本和科学、客观的临床效应(包括安全性)再评价报告,以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水平。

(4)课题研究目标必须具体而明确。

必须针对某病或某病的某证或某病的某主要症状或某病的某主要指标(含功能状态指标)有确切临床效应(疗效)的中医药诊疗方案(方法)开展临床研究。

研究方案(方法)应注意设计合理、技术路线清晰并具有可操作性,采用的检测指标切合实际,能说明研究问题即可,切忌高新指标的堆积。

对某某方治疗某某病的某项生理生化指标改善的验证性实验研究等课题将不予立项。

(5)诊疗方案(方法)的临床效应(疗效)初步确认应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对新建立的疗效评价方法必须经过同行专家评议确认后方可实施临床方案(方法)。

(6)课题临床研究要求参照GCP有关原则实施。

临床诊疗方案研究要求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有条件的应采用盲法试验。

要有3家或3家以上的二甲以上医院参加。

临床诊疗方法研究可以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样本例数应根据具体情况经估算后确定(列明样本数估算过程)。

申请书中应附CRF表、随机表、知情同意书,注明选定的数据统计方法。

(7)强调中医临床研究不同于中药新药的临床试验。

(8)课题研究周期原则上两年左右,最长不超过叁年。

(9)鼓励省级中医专科专病中心申报或参与此类课题。

(三)四川省道地和主流中药材品种质量标准研究1、通过化学提取分离和主要药效筛选,找出能代表该中药材内在质量、并与其功能主治基本吻合的有效(毒)成分或指标性成分。

2、建立有效(毒)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定性、定量方法。

3、获得能收载入药典的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的对照品0.5-1克,并能长期提供。

4、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立能被国内接受的、较确切反映中药材内在质量的量化评价指标。

5、本项目完成后,所研究制定的中药材质量标准水平达到国内领先,争取成为国家参照执行的药材标准,为川产道地、主流药材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6、课题研究周期为2年左右。

7、目前已有威灵仙、干姜、乌梅、枳实、土茯苓、川木香、决明子、通江木耳、僵蚕、川郁金、川芎、羌活、黄连、川射干等品种已分别列入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及我局计划项目。

(四)四川省贫困地区中医药特色优势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针对我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中药(民族药)自然资源优势突出但未能很好开发的现状,以科技扶贫的方式,联合企业共同确定拟开发的品种并制定开发方案,使自然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有利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申请书中应注明该优势资源的分布、蕴藏量、年产量及产品形式等。

(五)中药新药及中药健康相关产品开发研究配合中药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企业需求为重点,与企业联合,共同开展中药新药及中医药保健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创制安全性高、疗效确切、质优价廉、稳定可控、临床急需的中药新品种和中药健康相关产品,为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应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临床研究批件为研究目标,中药健康产品的研究开发应以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生产批件为研究目标。

(六)中医药基础课题研究1、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要求首先建立假说,通过新理论、新学说、新观点指导临床医疗和生产实践,推动中医药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

其中关键是方法学的突破,要同时运用传统和现代的方法,两者不可偏废。

重点资助:——证侯研究:采用文献整理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对证侯核心特征进行规范化研究;——四诊客观化、智能技术的研究;——经络的理论实质和针灸作用原理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