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共22张PPT)
合集下载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2张PPT)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12aa3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a.png)
吏户礼 兵 刑 工 前后大左都右督中府 兵部 统兵权 调兵权
材料九:明以兵部掌兵权,而统
军旅、专征伐,则归之于五军都督府 。兵部有出兵之令,无统兵之权;五 军有统兵之权,而无出兵之令。合之 则呼吸相通,分之则犬牙相制。
——《春明梦余录》卷三十
措施:设五军都督府,军权归兵部
作用:军政大权悉归于皇帝, 加强专制皇权。
手 棉纺织业 从南方推向北方,全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工 丝织业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业 制瓷业 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所产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明代青花扁壶
商 1.商品经济活跃,出现北京和南京两个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业 2.出现了山西晋商、安徽徽商等有名的商帮。
全面改革官制 设置厂卫机构 实行八股取士
【B】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地方行政机构精简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丞相权力不断增强
2.(2020·广东省·12)明太祖时期将《孟子》一书中“非臣子所宜言”
的内容尽行删去,纂成《孟子节文》,颁行天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这反映了明初 A.君主专制加强
B.科举制度完善
【A】
C.儒家地位提升
D.图书出版发达
贰 朱元璋强化皇权 肆 经济的发展
的一
建
、 明
立朝
一、明朝的建立——社会裂变
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
1. 背 景
➢ 政治腐败,官吏搜刮 民财。
2. 建立史实
➢ 时间: 1368年 ➢ 人物:(朱明元太璋祖) ➢ 都城: 应天府
(江苏南京)
材料一:
3. 意义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课件(共30张PPT)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e9866be312b3169a551a435.png)
苏绣
纺织图
青花瓷:造型多样,色彩艳丽,花纹优美, 畅销海内外。
3、商业:商品经济活跃
(1)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和南京 (2)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
徽州民居
王家大院
晋 商 故 里
微 商 故 里
维护对外开放、发展经济……
课堂小结:
明朝建立 1368年,朱元璋,应天(今南京)后迁都北京
明 朝 的 朱元璋
朱元璋为什么能做到 “安然朝中坐,却知 天下事”?明朝类似 的机构还有什么?
锦衣腰牌
锦衣卫印
东厂,明成祖在北京东安门北东厂胡同成立的 特务机构,由宦官负责,权力在锦衣卫之上。
东 厂 腰 牌
东 厂 木 印
钱宰玩牌
有个很有名的故事。 洪武年间,吏部侍郎钱宰 见朱元璋,朱元璋问他昨 晚干什么了,这位官员说, 和同僚玩牌,可是丢了牌, 结果不欢而散。结果朱元 璋拿出了一张牌,钱宰一 看,正是丢了的那张。也 就是说,你不知道当时打 牌的那些哥们哪个是锦衣 卫。很可能你的手下人就 是锦衣卫,这都无法得知。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 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 十余人也。 ——顾炎武
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 钳制了思想,抑制了人们的思维。
四、经济的发展
1、农业:引进原产美洲的新农作物。
花生
马铃薯
甘薯
玉米
向日葵
2、手工业:
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苏州: 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 全国的制瓷中心
(1)在地方: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布政使司 (民政财政)
按察使司 (司法)
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
都指挥使司 (军务)
材料二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
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28张PPT)
![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526fe7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9.png)
困难模式
简历:16岁之前 帮地主刘德放牛;
做皇
帝
√ 地狱模式
16—20岁 当和尚化缘(乞丐) 21—24岁 当和尚,读书为主 25—40岁 创业(造反、起义)
40—71岁 当皇帝
将朝代卡内容补充完整
明朝建立
明朝疆域 明代极盛时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
平方公里
时间:
1368年
都城: 应天府(南京)
“高筑墙,广积粮, 缓称王”
弊:①内容空洞
,形式呆板,脱离 实际,禁锢思想, 扼杀人才。
年代 汉代时期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世界主要科技发明 45(件) 45(件) 67(件) 472(件)
中国 28 32 38 19
占百分比 62﹪ 71 ﹪ 57 ﹪ 4﹪
②阻碍科学和文化 的发展和进步,严 重阻碍中国社会的 进步。
根据所学内容,分析下列图片反映了哪一政权 的什么制度,该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锦衣卫印
东厂腰牌
明朝 ——“厂卫制度” 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影响:
利:加强了君权,对维护明王朝的统治起到了 一定的作用。 弊: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在中央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
接向皇帝负责。 明成祖设内阁
在地方 军事
①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 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设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 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元影朝响
由使中皇书权省高掌度管全集国中的,行君政主事专务,制下 设大吏为、加户强、礼、兵、刑工六部,分
——《明实录》卷五十九
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朝)之大弊。 人君(皇帝)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4张PPT)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7ab52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2.png)
吏 户 礼兵 刑 工
布政局 按察司 都司
经济发展 农业、手工业、商业
随堂练习
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A)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D) A.诗赋 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3.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C)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了聚,有王学士,李尚书,还有张侍郎。 • 朱元璋:都吃了哪些好菜啊? • 宋濂:禀皇上,有糖醋鲤鱼、宫保鸡丁、四喜丸子、京酱肉丝、还有红烧茄子和拔丝地
瓜。 • 朱元璋:很好,你没有欺骗朕,是朕的忠臣,由你们辅佐朕,我很放心(面露笑容)。
来人,把这张图给宋大人看看。 • 宦官:是。(将图拿给宋濂) • 宋濂(接过图,伸手抹了把汗,轻声):好险,锦衣卫真是无孔不入啊。
明朝的经济
5.明朝经济的发展的表现。
明朝的经济
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 制瓷中心。
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皇 帝
课堂小结
中央 群臣 人民
地方
知识分子
废丞相和中书省 厂卫特务机构 废除中书省 八股取士
吏 户
皇礼 帝兵
刑 工
朱元璋强化皇权
(2)地方组: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 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
承宣布政使司(民政)
中
央
提刑按察司(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政)
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朱元璋强化皇权
(3)军事组: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第14课 明朝的统治1-部编版(共21张PPT)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第14课 明朝的统治1-部编版(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08af96565ce0508773213c0.png)
致使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 际,禁锢思想。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 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 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四.经济的发展
1.农业的发展
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 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四.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相关史事
朱元璋出身贫苦,17岁时父母双亡, 他被迫到佛寺里当了和尚,到处化缘维 生。后来他参加了反元起义军,由于英 勇善战和足智多谋,被推为领袖。他采 取“高筑墙,广积 粮,缓称王”的策略 ,逐步发展壮大,最 终统一全国。
朱元璋像
明朝疆域图(1433年)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原因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 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 力过大所致。
问题思考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 ,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研读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 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 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 ?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1.考试内容的限定
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答题必须是以《四书集注》为标准,不 得自己随意发挥。
“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为《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朱熹,南宋儒家代表人物。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2.答题格式的限定
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 组成,其中后四个部 分为主体,每部分要 有两股对仗的文字, 因此称为“八股文” 。
举子看榜图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3.影响
2.强化皇权的措施
‹1›.政治方面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 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 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四.经济的发展
1.农业的发展
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 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四.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相关史事
朱元璋出身贫苦,17岁时父母双亡, 他被迫到佛寺里当了和尚,到处化缘维 生。后来他参加了反元起义军,由于英 勇善战和足智多谋,被推为领袖。他采 取“高筑墙,广积 粮,缓称王”的策略 ,逐步发展壮大,最 终统一全国。
朱元璋像
明朝疆域图(1433年)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原因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 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 力过大所致。
问题思考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 ,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研读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 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 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 ?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1.考试内容的限定
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答题必须是以《四书集注》为标准,不 得自己随意发挥。
“四书”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为《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朱熹,南宋儒家代表人物。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2.答题格式的限定
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 组成,其中后四个部 分为主体,每部分要 有两股对仗的文字, 因此称为“八股文” 。
举子看榜图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3.影响
2.强化皇权的措施
‹1›.政治方面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30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5d382ca32d7375a4178092.png)
1368年,朱元 璋称帝,建立明 朝定都应天府, 他就是明太祖。
像朱元璋这样 参加过农民起义的 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另一版本的朱洪武图像
换 位 思 考 : 我 当 皇 帝 怎 么 做 ? 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
国家初建,政 局不稳,人心 浮动,我当如 何巩固统治、 加强君权呢?
自主学习二
1、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原因?
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
2、强化皇权的目的是什么?
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3、强化皇权的影响?
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增强。
分组(中 央、地方、 军事、特 务)讨论 朱元璋强 化皇权的 措施。
明朝机构设置
(1)中央组: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 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的措施.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相权的职责
答案: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呈现的中央官制与哪一位皇帝有关,与之对
应的是他采取的什么措施?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
成此目的,他在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明代青花风头壶
苏绣
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 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皇都积胜图
首都 过程 全面改革官制 中央
明 朝 的 统 治
地方
治国
改革科举制度 设立厂卫制度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6张PPT)
![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3dde8ceff9aef8941e0691.png)
同学们,你们知道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 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安然朝中坐,
(二)措施: 2.监察: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却知天下事。
目的:为监视官民
机构:锦衣卫(朱元璋设立) 东厂(明成祖)
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
明 代 锦 衣 卫
不受法律的约束。 厂卫特务机构的 东 设置,是明朝君
背景
明朝的建立
建立 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 应天府
在地方 ①②
明 朝
1.全面改革官制 在中央 ①②
影响
的
朱元璋
2.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①②
统
强化皇权
治
措施 (1)①②(2)
3.改革科举制度 影响
农业
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 商业
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 元末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思 材料:“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醉太平小令》
权利的分散于制衡。通过分散中央 和地方的权利,防止朝臣和地方官 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
历史小故事: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 “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 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 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 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 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件事反映的实质是( C)
A.君权的强化
B.君臣关系亲善
C.君臣关系紧张
D.大臣昼夜忙于政务
5、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北端有一条东厂胡同,其命名与明朝设立的
机构东厂有关。这一机构是由下列哪位皇帝设立的( B )
A.明太祖
B.明成祖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安然朝中坐,
(二)措施: 2.监察: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却知天下事。
目的:为监视官民
机构:锦衣卫(朱元璋设立) 东厂(明成祖)
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
明 代 锦 衣 卫
不受法律的约束。 厂卫特务机构的 东 设置,是明朝君
背景
明朝的建立
建立 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 应天府
在地方 ①②
明 朝
1.全面改革官制 在中央 ①②
影响
的
朱元璋
2.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①②
统
强化皇权
治
措施 (1)①②(2)
3.改革科举制度 影响
农业
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 商业
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 元末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思 材料:“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醉太平小令》
权利的分散于制衡。通过分散中央 和地方的权利,防止朝臣和地方官 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
历史小故事: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 “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 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 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 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 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件事反映的实质是( C)
A.君权的强化
B.君臣关系亲善
C.君臣关系紧张
D.大臣昼夜忙于政务
5、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北端有一条东厂胡同,其命名与明朝设立的
机构东厂有关。这一机构是由下列哪位皇帝设立的( B )
A.明太祖
B.明成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1aa91abcfc789eb162dc82e.png)
明朝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 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 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 因此称为“八股文”。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 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被录 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 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 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凡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天工开物》
明朝青地蕃莲印花布 明朝水蓝印金杂花绫
明初棉纺织业已渐有发展,棉布逐渐成 为全国人民主要的衣着材料。棉布生产进一 步发展,呈现出取代价昂的丝织品和产量少 的麻制品的趋势。
景
德
镇
青
明嘉靖青花花鸟纹梅瓶
花
瓷
明朝的商品经济,也相当活跃。北京 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 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许多富人携带重金, 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商帮, 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1368年,朱元 璋称帝,定都 应天府,他就 是明太祖。
朱元璋认为,元朝 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 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为了巩固统治,他在积 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 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 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 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 化皇权。
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
“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
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 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 名。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 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 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 家三多堂等等。
乔家大院
徽商最早经营的是山货和外地粮 食。如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用于建筑、 做墨、油漆、桐油、造纸,这些是外 运的大宗商品,茶叶有祁门红、婺源 绿名品。外出经商主要是经营盐、棉 (布)、粮食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共21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daffe08580216fc700afd64.png)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1328年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为了生存,他当过放牧娃、和尚、乞丐。元朝末 年,社会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朱元璋顺势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起义, 他的命运也在这一刻发生了改变。由于作战勇猛,足智多谋,他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 识,并逐渐进入郭子兴领导集体的核心。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为红巾军的实际主帅。 他采纳徽州老儒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此举为他赢得了广大人民群 众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文臣武将聚集在朱元璋周围,朱元璋的势力也不断壮大, 并逐步消灭了东南各地群雄。
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安然朝中坐, —《稗史汇编》 却知天下事。
历史与现实:
根据你们所了解的法律知识,你们 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哪些 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侵犯了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等。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 加强君权.维护中央集权; 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 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
拓展归纳
雏 形
隋文帝
正式形成
隋炀帝 设进士科
完善
僵化
分科考试
唐太宗 殿试、武举 明清 武则天 八股取士 唐玄宗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1.范围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考 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 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 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 ,考生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 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录取。
八股取士对我国的思想、科技、文化 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材料一
年代 世界主要科技发明 45(件) 中国 28
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1328年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为了生存,他当过放牧娃、和尚、乞丐。元朝末 年,社会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朱元璋顺势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起义, 他的命运也在这一刻发生了改变。由于作战勇猛,足智多谋,他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 识,并逐渐进入郭子兴领导集体的核心。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为红巾军的实际主帅。 他采纳徽州老儒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此举为他赢得了广大人民群 众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文臣武将聚集在朱元璋周围,朱元璋的势力也不断壮大, 并逐步消灭了东南各地群雄。
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安然朝中坐, —《稗史汇编》 却知天下事。
历史与现实:
根据你们所了解的法律知识,你们 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哪些 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侵犯了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等。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 加强君权.维护中央集权; 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 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
拓展归纳
雏 形
隋文帝
正式形成
隋炀帝 设进士科
完善
僵化
分科考试
唐太宗 殿试、武举 明清 武则天 八股取士 唐玄宗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1.范围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考 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 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 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 ,考生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 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录取。
八股取士对我国的思想、科技、文化 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材料一
年代 世界主要科技发明 45(件) 中国 28
部编版课件《明朝的统治》PPT课件
![部编版课件《明朝的统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6e0d509b89680202d825ab.png)
是由皇帝的侍卫亲
阅军读组“成锦,衣归卫皇和帝东直 厂接”指一挥目。,它找兼出管目侦 的察、、职逮能捕和和特审点讯。等 目的:监视和事镇。压东官厂 是 明 成 祖
民。
时设立的由皇帝的
亲 信 宦 官 组 成 , 也锦衣卫印 归皇帝直接控制。,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特点:地方和中央各个部门,互不统属,又相互 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
手工业:1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2苏州是丝织业中心 3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商业:1商品经济相当活跃 2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3出现有名的商帮:晋商、徽商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
下事,侍郎贰(副) 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 -引自某史书
《职官志》
•
7.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管失败还是痛 苦,我 们如果 能快乐 地笑一 笑,高 歌生活 多么好 ,蓝天 白云多 么美, 那我们 就会获 得微笑 的幸福 ,甚至 能拥有 金灿灿 的硕果 。朋友 ,为了 生活更 加美好 ,快快 亮出你 的笑容 吧!
•
8.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 ,重在 强调能 处理好 自我与 社会的 关系, 养成现 代公民 所必须 遵守和 履行的 道德准 则和行 为规范 ,增强 社会责 任感, 提升创 新精神 和实践 能力, 促进个 人价值 实现, 推动社 会发展 进步, 发展成 为有理 想信念 、敢于 担当的 人。
第14课
一、明朝的建立
1368年, 朱元璋称帝, 建立明朝, 定都应天府, 年号洪武, 朱元璋就是 明太祖。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目的: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措施:一机构改革 在地方
(1)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2)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明朝的统治》PPT
![《明朝的统治》PPT](https://img.taocdn.com/s3/m/091ed6a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0.png)
八股文范文
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是明清科举考 试的一种文体。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 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 的繁简、声调的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 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 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旧时科举,八股文要 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 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 部分。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八股取士)
1.原因: 明朝提倡尊孔崇儒。 2.范围: 考试题目来自于“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
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
3.要求(文体格式): 称之为八股文。
4.危害:八股文内容生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严重禁 锢了人们的思想。
“四书”“五经”
朱熹和《四书集注》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称帝,建立 明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明太祖坐像》 明代宫廷画家所 作,现藏于台北 故宫博物院。
• 朱元璋头上戴有乌纱折上巾, 身穿饰有团龙的龙袍,腰上系着 蟒带,脚上穿着皂靴。看上去也 许算不上美男子,但很是威仪伟 岸。
明太祖朱元璋
江南贡院
• 贡院内复原了考试场景,其中 号舍密集狭窄,在整个考试期间, 考生不仅要在这一米见方的小隔 间里奋笔疾书,就连吃饭睡觉大 小号都不能迈出一步
江南贡院
• 魁星廊是考生祭拜魁星后进入 考场的通道,通道越走越高,寓 意着“人往高处走”,也被称为“青 云直上廊”。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ppt(25张PPT)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ppt(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c5efd6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9.png)
【小组讨论】特务机构(厂卫制度)的危害到 底有多深呢?
危害:实行恐怖统治,特务无处不在,滥杀 无辜,无恶不作,厂卫制度成为明代政治上 的一个毒瘤。
如果皇帝昏庸或被特务首领控制,会用来陷 害终良,滥杀无辜!使国家陷入黑暗统治!
明熹宗
魏忠贤
(五)思想控制:八股取士
(1)出题内容: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
性质:儒家经典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小组讨论】 (一)面对残破不堪的明初局面,如果你是
朱元璋,你会怎样来治理明朝呢?
(二)朱元璋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治理国 家的呢?
(一)行政上
1.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皇帝
六部等中央机构
承宣布政使司 (政令、财富)
提刑按察使司 (司法)
都指挥使司 (军政)
结果:地方权力直属中央 加强了中央集权
贪官又气又急,叫人抓这个少年,少年化作一只鸟飞 上天空,边飞边大笑不止······
这段故事说了一个 颇具神话色彩的人 物,他是谁呢?
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事,您知道多少呢?
明太祖帝王像
明太祖真像
【一】由“放牛娃”到“开国皇帝”
应天 明朝疆域图
【读书填空】(明朝的建立情况P72) (1)时间:( 1368年 ) (2)都城:( 应天(南京) ) (3)年号:( 洪武 ) (4)庙号:( 明太祖 ) (5)治世:( 洪武之治 )
读材料,思考八股取士的危害?
从材料,你如何看待八股取士?
1.八股之害等于(秦朝)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秦朝) 咸阳之郊所坑者。
——顾炎武:《日知录·拟题》
2.若今之时文(按:八股文),直是无用。
——徐光启:《徐光启集》
扼杀人的发明创新意识,读死书,循规蹈矩,呆板做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20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6555ce9f90f76c661371a9f.png)
明朝的科举制 度束缚了人们 的思想,扼杀 人们的聪明才 智,危害极大。
你的看法呢?
四、经济的发展
农 业 手 工 业 商 业
引进推广新农作物 玉米、甘薯、马铃薯、 花生、向日葵 从南方推广到北方
苏州(明)
棉织业 丝织业
制瓷业 商贸城市 商人群体
景德镇
北京 南京 晋商 徽商
• 阅读材料,请用一个词来形容元朝末年的统治。 • 在这种统治之下,你认为会出现什么历史现象?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 1368年 都城: 应天(南京) 建立者: 朱元璋
(明太祖)
张士诚
靖难之役
朱棣登基,也 就是明成祖
朱棣
建文帝
1421年,迁都 北京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 目的:
• 措施: • 1、地方上: • 废行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 三司: • 布政司——民政 • 提刑按察司——刑狱 • 都指挥使司——军政
• 巩固统治
胡惟庸案
胡惟庸 皇上,微臣老宅的井里涌出醴( lǐ )泉,这是一个祥 瑞之兆啊,微臣不敢把这个奇观自己收藏,特地禀报皇上,请 皇上到老臣家中观赏。 朱元璋:准奏 (朱元璋正在去胡家的路上。) 太监:皇上,不能去胡家! (朱元璋感到不对劲,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 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 朱元璋:胡惟庸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要是朕今天去了,还不 被你给关了?!我这朱氏江山还不就要改成姓胡了?!来人, 大胆胡惟庸意图谋反,马上派兵把他给围了,抓起来杀了!
隋炀帝
设进士科 (诞生)
唐太宗
武则天 (殿试)
八股取士
• 1、出题范围: •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四书:《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五经:《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第14课明朝的统治(共21张PPT)
![第14课明朝的统治(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464e21916fc700abb68fc7f.png)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
1368年,朱元璋称帝 ,建立明朝,定都应 天府(今南京),他 就是明太祖。随后, 明军攻占大都,结束 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
相关史实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家境贫困 ,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
,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
他只好出家到庙里当了和尚,到处 乞讨为生。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 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 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 部分组成。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 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假如身处明朝,甲乙一起参加明朝的科举考试 八股取士说明了科举 。根据他们的答案,你认为他们两个谁会高中状元?
制到明朝时已趋于僵化
布政使司(民政和财政)
皇帝
按察使司(司法) 都指挥使司(军务)
明
明朝疆域图
“东起朝 鲜,西据吐 番。南包安 南,北距大 碛,东西一 万一千七百 五十里,南 北一万零九 百四里。” 南海的“ 千里长沙, 万里石溏” 尽入版图。
明朝行政示 意图
六
部
吏 户 礼 兵 刑 部 部 部 部 部
工 部
胡惟庸案:包括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 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 者三万余人。
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 制的改动,最突出的 特点是什么?
特点:权力的分散和制衡。通过分散中央和地 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 强了皇权。(集中皇权,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 )
合作探究
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 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利: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强化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弊:废丞相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空前加强名全国
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
1368年,朱元璋称帝 ,建立明朝,定都应 天府(今南京),他 就是明太祖。随后, 明军攻占大都,结束 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
相关史实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家境贫困 ,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
,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
他只好出家到庙里当了和尚,到处 乞讨为生。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 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 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 部分组成。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 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假如身处明朝,甲乙一起参加明朝的科举考试 八股取士说明了科举 。根据他们的答案,你认为他们两个谁会高中状元?
制到明朝时已趋于僵化
布政使司(民政和财政)
皇帝
按察使司(司法) 都指挥使司(军务)
明
明朝疆域图
“东起朝 鲜,西据吐 番。南包安 南,北距大 碛,东西一 万一千七百 五十里,南 北一万零九 百四里。” 南海的“ 千里长沙, 万里石溏” 尽入版图。
明朝行政示 意图
六
部
吏 户 礼 兵 刑 部 部 部 部 部
工 部
胡惟庸案:包括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 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 者三万余人。
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 制的改动,最突出的 特点是什么?
特点:权力的分散和制衡。通过分散中央和地 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 强了皇权。(集中皇权,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 )
合作探究
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 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利: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强化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弊:废丞相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空前加强名全国
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 PPT
![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b1f4991e84868762cbaed521.png)
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
学习新知
锦衣卫
中央
东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内 阁
吏户礼 兵刑 工 部部部 部部 部
地方
布政司
都司
按察司
思考分享
明朝首创厂卫特务机构的目 的是什么?其有什么影响?
为进一步加强对官吏百姓的控制。 (直接目的)
巩固皇权,强化专制统治。(根本目的) 影响:厂卫机构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
机构,进一步强化了皇权。
中央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地方行省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殿阁大学士改革行政机构学习新知中央地方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内阁学习新知大都督中左右前后兵部皇帝二朱元璋强化皇权学习新知2措施2在中央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 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些列改革, 大大加强了皇权。明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 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明中后期,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政权最 终在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洲的双重夹击下崩溃 。清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 、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 了有效地管辖,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基础。 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变,清朝君臣却依旧固步 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伍与世界的发展。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安徽民谣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据档案记载,南薰殿旧藏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 皇后画像75幅,其中皇帝画像63幅,大多数皇帝都只 有一幅画像,其中画像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一人就 有13幅画像。而让人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画的都是 朱元璋,却画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相貌(见图)。
学习新知
锦衣卫
中央
东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内 阁
吏户礼 兵刑 工 部部部 部部 部
地方
布政司
都司
按察司
思考分享
明朝首创厂卫特务机构的目 的是什么?其有什么影响?
为进一步加强对官吏百姓的控制。 (直接目的)
巩固皇权,强化专制统治。(根本目的) 影响:厂卫机构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
机构,进一步强化了皇权。
中央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地方行省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殿阁大学士改革行政机构学习新知中央地方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内阁学习新知大都督中左右前后兵部皇帝二朱元璋强化皇权学习新知2措施2在中央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 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些列改革, 大大加强了皇权。明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 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明中后期,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政权最 终在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洲的双重夹击下崩溃 。清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 、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 了有效地管辖,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基础。 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变,清朝君臣却依旧固步 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伍与世界的发展。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安徽民谣
《凤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有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据档案记载,南薰殿旧藏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 皇后画像75幅,其中皇帝画像63幅,大多数皇帝都只 有一幅画像,其中画像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一人就 有13幅画像。而让人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画的都是 朱元璋,却画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相貌(见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侵犯了人民的人身隐私权、自由权、平等权、 政治权、名誉权等等。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 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 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 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 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 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民政)
中央
提刑按察司(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政)
(4)特务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 期设立东厂。
电影《锦衣卫》海报
锦衣卫印
明朝机构设置
强化皇权的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锦衣卫:陛下,这是昨天晚上宋学士家宴请宾客的情况。(把图 交给宦官递给皇帝) 朱元璋:宋爱卿,听说你昨天晚上宴请贵宾,都请了那些人呢? 宋濂(惊讶的表情):皇上是不是知道了(轻声)。谢皇上关心, 臣昨天和几个朋友聚了聚,有王学士,李尚书,还有张侍郎。
积极: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 消极: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 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 十余人也。 ——顾炎武
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
钳制了思想,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思考分享
中国古代帝王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来 加强思想专制?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答:负面影响:对教育,许多读书人只知埋头苦读 经书以此进入仕途,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 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 人才的培养,;对选官,不利于培养真正对国家 有用的建设型人才,人们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 皇帝的忠实奴仆。
可发表个人见解
文体严格限于八 股文,僵化呆板
束缚了知识分子的 思想,不利于社会 进步,以消极影响
为主
不限文体
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 发展,调动了人们积极 进取的精神,提高了官 员的素质,有利于社会 进步,以积极影响为主
“八股取士”的弊端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 想。应试的人为了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 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建明朝,定都应天府
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朱元璋强 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明 化皇权 朝
厂卫制度:锦衣卫和东厂
的 统
科举考试 考试内容:四书、五经
治 的变化 答题观点:《四书集注》
答题格式:八股文
经济的 发展
农业:引进原产美洲的农作物
手工业:棉纺织业;制瓷业(景德镇青花瓷)
商业:商帮出现(晋商、徽商)
运用历史
• 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
璋皇帝,应去( A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D )
A.诗赋
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
3.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C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相关链接
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的三级
建立于隋朝 完善于唐朝 僵化于明朝
秀才
明朝乡试试卷
举人 (省级乡试)第一名:状元
第二名:榜眼
进士 (中央会试和
殿试)
第三名:探花
思考分享
比一比:明朝的八股取士与唐朝的科举制度有
什么不同?
明朝八股取士
唐朝科举考试
内容 影响
限于四书五经
儒家经典,诗赋、政论
不能发表个人见解
4.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
5.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D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假如甲乙是一起参加明朝的科举考试的考 生。根据他们的答案,你认为他们两个谁会高 中状元? 甲:我严格按着《四书集注》上的观点来答题。 乙:我要别出心裁,创新观点。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新课探究
明朝建立的背景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 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 会动荡,民不聊生。
明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时间: 1368年 都城: 应天(南京) 建立者: 朱元璋 明太祖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思考分享
明朝首创厂卫特务机构的目的是什 么?其有什么影响?
直接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对官吏百姓的控制。
根本目的:巩固皇权,强化专制统治。
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影响: 厂卫机构成为维护专制皇权的可靠机 构,进一步强化了皇权。
思考分享
联系现实,根据你们所了解的法律知 识,你们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侵犯了公民 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1)中央组: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 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皇帝
吏 户 礼兵 刑 工
朱元璋强化皇权
中央:
丞相设立在秦朝 丞相废止在明朝
皇帝
改
革
后
丞相
皇帝
吏户礼 兵刑工
丞相制废除前的行政图
吏 户 礼 兵 刑工
(2)地方组: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 来;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 巩固皇室。
弊:废丞相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空 前加强,全国政务最后都集中在皇帝身上,遇到了 重大问题无处商量;军国大事由皇帝个人来裁决, 决策难免失误,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稷的兴衰 维系于皇帝的个人素质,不利于国家和政府效能, 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议一议,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等方面造 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答案:甲很可能高中状元,乙要是写得过 分,有可能锒铛入狱;
由此可见,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束缚了
思想,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课后活动
1.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 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答:利: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强化皇权,巩固中 央集权统治;在一段时间内暂时缓和了社会矛盾, 稳定了社会秩序,为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 条件,并起到了维护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
朱元璋:都吃了哪些好菜啊? 宋濂:禀皇上,有糖醋鲤鱼、宫保鸡丁、四喜丸子、京酱肉丝、 还有红烧茄子和拔丝地瓜。
朱元璋:很好,你没有欺骗朕,是朕的忠臣,由你们辅佐朕,我 很放心(面露笑容)。来人,把这张图给宋大人看看。 宦官:是。(将图拿给宋濂) 宋濂(接过图,伸手抹了把汗,轻声):好险,锦衣卫真是无孔 不入啊。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 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 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 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 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 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①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民政)
中央
提刑按察司(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政)
(4)特务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 期设立东厂。
电影《锦衣卫》海报
锦衣卫印
明朝机构设置
强化皇权的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锦衣卫:陛下,这是昨天晚上宋学士家宴请宾客的情况。(把图 交给宦官递给皇帝) 朱元璋:宋爱卿,听说你昨天晚上宴请贵宾,都请了那些人呢? 宋濂(惊讶的表情):皇上是不是知道了(轻声)。谢皇上关心, 臣昨天和几个朋友聚了聚,有王学士,李尚书,还有张侍郎。
积极: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 消极: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 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 十余人也。 ——顾炎武
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
钳制了思想,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思考分享
中国古代帝王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来 加强思想专制?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答:负面影响:对教育,许多读书人只知埋头苦读 经书以此进入仕途,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 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 人才的培养,;对选官,不利于培养真正对国家 有用的建设型人才,人们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 皇帝的忠实奴仆。
可发表个人见解
文体严格限于八 股文,僵化呆板
束缚了知识分子的 思想,不利于社会 进步,以消极影响
为主
不限文体
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 发展,调动了人们积极 进取的精神,提高了官 员的素质,有利于社会 进步,以积极影响为主
“八股取士”的弊端
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 想。应试的人为了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 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建明朝,定都应天府
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朱元璋强 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明 化皇权 朝
厂卫制度:锦衣卫和东厂
的 统
科举考试 考试内容:四书、五经
治 的变化 答题观点:《四书集注》
答题格式:八股文
经济的 发展
农业:引进原产美洲的农作物
手工业:棉纺织业;制瓷业(景德镇青花瓷)
商业:商帮出现(晋商、徽商)
运用历史
• 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
璋皇帝,应去( A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 2.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D )
A.诗赋
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
3.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C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相关链接
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的三级
建立于隋朝 完善于唐朝 僵化于明朝
秀才
明朝乡试试卷
举人 (省级乡试)第一名:状元
第二名:榜眼
进士 (中央会试和
殿试)
第三名:探花
思考分享
比一比:明朝的八股取士与唐朝的科举制度有
什么不同?
明朝八股取士
唐朝科举考试
内容 影响
限于四书五经
儒家经典,诗赋、政论
不能发表个人见解
4.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
5.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D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假如甲乙是一起参加明朝的科举考试的考 生。根据他们的答案,你认为他们两个谁会高 中状元? 甲:我严格按着《四书集注》上的观点来答题。 乙:我要别出心裁,创新观点。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新课探究
明朝建立的背景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 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 会动荡,民不聊生。
明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时间: 1368年 都城: 应天(南京) 建立者: 朱元璋 明太祖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思考分享
明朝首创厂卫特务机构的目的是什 么?其有什么影响?
直接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对官吏百姓的控制。
根本目的:巩固皇权,强化专制统治。
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影响: 厂卫机构成为维护专制皇权的可靠机 构,进一步强化了皇权。
思考分享
联系现实,根据你们所了解的法律知 识,你们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侵犯了公民 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1)中央组: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 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皇帝
吏 户 礼兵 刑 工
朱元璋强化皇权
中央:
丞相设立在秦朝 丞相废止在明朝
皇帝
改
革
后
丞相
皇帝
吏户礼 兵刑工
丞相制废除前的行政图
吏 户 礼 兵 刑工
(2)地方组: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 来;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 巩固皇室。
弊:废丞相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空 前加强,全国政务最后都集中在皇帝身上,遇到了 重大问题无处商量;军国大事由皇帝个人来裁决, 决策难免失误,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稷的兴衰 维系于皇帝的个人素质,不利于国家和政府效能, 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议一议,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等方面造 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答案:甲很可能高中状元,乙要是写得过 分,有可能锒铛入狱;
由此可见,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束缚了
思想,抑制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课后活动
1.想一想,朱元璋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 一举措有什么利弊得失?
答:利: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强化皇权,巩固中 央集权统治;在一段时间内暂时缓和了社会矛盾, 稳定了社会秩序,为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 条件,并起到了维护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
朱元璋:都吃了哪些好菜啊? 宋濂:禀皇上,有糖醋鲤鱼、宫保鸡丁、四喜丸子、京酱肉丝、 还有红烧茄子和拔丝地瓜。
朱元璋:很好,你没有欺骗朕,是朕的忠臣,由你们辅佐朕,我 很放心(面露笑容)。来人,把这张图给宋大人看看。 宦官:是。(将图拿给宋濂) 宋濂(接过图,伸手抹了把汗,轻声):好险,锦衣卫真是无孔 不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