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休克治疗

合集下载

什么叫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用吗?

什么叫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用吗?

什么叫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用吗?
电休克治疗,是精神科较为古老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抗精神病药物问世之前,电休克治疗曾是精神科常用的治疗方法。

自20世纪50年代末,抗精神病药物
广泛用于临床后,电休克治疗退居于精神科治疗的次要位置而作为一种辅助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是使用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大脑,引起患者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
并出现四肢抽搐,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现在改良的方法有用麻醉或肌肉松弛剂
通电后不发生抽搐,更为安全,也更为患者接受,称非抽搐电休克疗法。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采用电休克治疗能获得较好效果:
①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的缄默、违拗及木僵状态,或紧张性兴奋躁动等症状,均系
电休克治疗的绝对适应证。

这些症状如用药物治疗需要较长时间,而采用电休克
治疗,一般3 ~ 6次即可使症状缓解。

②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的不协调精神运动性兴奋采用电休克治疗,对控制兴奋症状
的效果良好。

③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的系统、顽固性妄想,经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可试用电休
克治疗。

④国外曾有报道,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孤独、懒散、退缩等症状,各种药物治疗均
无明显效果时,电休克治疗可能会使症状得以改善。

电休克治疗的副作用有哪些?

电休克治疗的副作用有哪些?

电休克治疗的副作用有哪些?
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什么是电休克治疗方法,实际上电休克治疗是通过电疗方式,导致全身抽搐,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但是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呼吸停止或者是骨折脱臼以及吸入性肺炎等这些副作用。

(1)呼吸停止:治疗中抽搐停止20-30秒后,未见自主呼吸恢复。

(2)骨折与脱臼:脱臼以下颌关节较为多见,常因操作者保护不当所致。

骨折以胸椎(4-8)中上段压缩性骨折较易发生。

多因硬枕摆放位置不当、或病人卧位不当造成。

(3)吸入性肺炎:多因治疗前进食、或呕吐物、口腔分泌物在意识恢复时吸入肺内所致。

(4)循环虚脱: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等情况。

由于现在医院进行的电休克是静脉麻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法(mECT)。

一般来说并发症已经很少见。

(5) 由于作治疗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评估和治疗前准备、可能存在的并发症不能预料、作治疗时所需要的设备和抢救设备一般只有较大的医院才有、专业人员、治疗前后的专业护理等等的原因,强烈建议到正式的医院进行电休克治疗。

(6)麻醉下进行ECT,可减少副作用(如骨折)的风险,并且增加其可接受性。

病人在电休克治疗前,用快速起效的催眠剂和肌松剂麻醉。

治疗通常是每周3次,门诊病人、住院病人皆可,总共为6-12次治疗。

电休克用途

电休克用途

电休克用途电休克,又称为电击疗法,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治疗方法。

它通过向患者的大脑传递高电压电流,引起脑部电化学活动的改变,从而缓解患者的精神病症状和情感困扰。

在临床上,电休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精神障碍的治疗,例如严重的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强迫症和某些情况下的重度焦虑症。

电休克治疗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向患者的大脑发送电流刺激,改变大脑中神经元的兴奋状态,从而对患者的情感和行为进行干预。

具体来说,电休克所产生的电流将导致大脑中的神经元突触释放神经递质的速度加快,引起神经元体内钠、钾等离子的流失,最终导致大规模的脑电活动变化。

在这些变化中,患者的生长因子、神经递质、神经元活动等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可能带来治疗效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电休克治疗也有一些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包括记忆缺失、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和心律不齐等。

同时,患者也往往需要多次电休克治疗才能看到显著的疗效,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同时也要同时给予其他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改变患者的情感状态和行为电休克治疗最广泛的应用当属对抑郁症的治疗。

据统计,用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有效率超过80%。

在患者开始接受治疗后,即可看到快速的改善情况,这是与其他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方式最大的不同之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症状表现所需要的电休克治疗时间也大不相同。

对于有些患者,他们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获得完美的治疗效果;然而对于另一些患者,一次治疗就可达到预期疗效。

电休克治疗是否影响记忆力众所周知,一些抗抑郁药物对患者的短期记忆有所影响,而一些最新的研究表明,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长期记忆。

而且,对于某些患者来说,这种影响可能会导致他们对治疗的不信任。

一些新的分析结果表明,和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比较,电休克治疗并不会对患者的记忆力产生不可承受的副作用。

当然,对于某些人来说,它们从最基本开始。

对于这些患者来说,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以确定治疗效果并减轻他们对治疗过程的担忧。

电休克治疗名词解释

电休克治疗名词解释

电休克治疗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电休克治疗,又称为电抽搐疗法或电击疗法,是一种用电流刺激人体产生短暂抽搐的医疗疗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严重的精神障碍,尤其对于重度抑郁症和严重的躁郁症具有很高的疗效。

电休克治疗在医学领域已有数十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电休克治疗通过向身体传递电流,引起短暂的癫痫样抽搐,这些抽搐通过改变脑内的神经递质和神经回路活动产生积极治疗效果。

具体而言,电流通过电极传导到患者的大脑,从而改变神经递质的分泌和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

这个过程产生的抽搐通过重置大脑活动模式,削弱或消除了抑郁症或躁郁症等精神障碍的症状。

电休克治疗通常在麻醉下进行,以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和避免肌肉引起的骨折等副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精确控制电流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般情况下,每个疗程需要连续进行几周或几个月,具体的疗程次数和频率会因个体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电休克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虽然在过去备受争议,但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电休克治疗对于那些抗抑郁药物和心理疗法无效或无法耐受的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临床实践的推广,电休克治疗有望为更多需要的患者提供帮助,改善其生活质量。

总之,电休克治疗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严重的精神障碍。

虽然仍然存在一些负面观点和争议,但其在不断的研究和发展中逐渐得到了更多的认可。

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将进一步完善电休克治疗的技术和应用范围,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文章结构是指通过组织和安排文章的不同部分,使文章的内容更加清晰、有条理、易于理解。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可以帮助读者迅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逻辑发展。

针对电休克治疗名词解释这个主题,以下是一个合适的文章结构示例:1. 引言1.1 概述在引言部分,首先需要对电休克治疗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定义和用途等。

精神病的一种治疗方法电休克

精神病的一种治疗方法电休克

精神病的一种治疗方法电休克电休克疗法(ECT)是一种精神病治疗方法,通过给患者传递控制电流来引起癫痫发作,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尽管在治疗精神病患者中,电休克曾被广泛使用,但目前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和规范,并且在一些特定病例中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电休克治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8年,当时意外发现给癔症患者进行癫痫发作治疗后,其精神症状竟然得到了缓解。

而随着对电休克治疗方法的不断研究和改进,电休克逐渐成为了一种针对重度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疾病的常用疗法。

电休克治疗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给患者施加一定的电流,导致短暂的癫痫发作。

这种癫痫发作可以产生一系列生理和生物化学的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

具体来说,电休克治疗可以影响患者的大脑神经递质水平,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改善神经回路的功能。

电休克治疗通常在临床环境中进行,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和护士来执行。

在进行电休克治疗之前,患者需要接受一系列的评估,包括心理和生理健康状态的评估,以确保患者适合接受这种治疗。

医生还需要对患者的疾病病史和治疗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以确定电休克治疗是否适合该患者,并且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进行电休克治疗时,患者通常需要接受麻醉和肌肉松弛剂,以降低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和减少肌肉的抽搐。

一般情况下,电休克治疗持续数分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短暂的癫痫发作,但由于已经接受了麻醉和肌肉松弛剂的作用,患者并不会意识到这一过程。

治疗结束后,患者会被送往恢复室接受观察和护理,直到麻醉和肌肉松弛剂的作用完全消退。

在接受完电休克治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短期的副作用,包括头痛、恶心、肌肉疼痛等,但这些副作用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自行消失。

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记忆障碍等长期的副作用,但大多数患者在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的认知和记忆功能。

尽管电休克治疗在一些病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但其使用依然备受争议。

一方面,一些人担心电休克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尤其是在没有足够证据支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情况下。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

2023《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CATALOGUE目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简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操作流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的临床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01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简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又称MECT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是一种在全身麻醉和肌肉松弛剂的作用下,通过电流刺激大脑诱发抽搐,从而达到治疗精神疾病目的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历史MECT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

由于其在治疗过程中引发的抽搐症状可能导致患者身体不适和恐惧感,后来逐渐发展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

定义定义与历史VS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后,肌肉松弛剂使全身肌肉松弛,从而减少抽搐症状。

工作原理麻醉通过电流刺激大脑诱发抽搐。

电流刺激在麻醉和肌肉松弛剂的作用下,患者不会经历抽搐过程,而是在短暂的麻醉苏醒后感到精神状态改善。

治疗过程MECT主要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对于一些严重精神疾病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MECT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适用范围对于一些患有严重躯体疾病、癫痫持续状态、严重心肺功能不全、颅内高压等患者,应禁用MECT治疗。

此外,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应慎用MECT治疗。

禁忌症适用范围与禁忌症02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操作流程1麻醉前准备23治疗前应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保治疗对象正确。

确认患者身份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状况评估,包括心电图、血压、呼吸等,以确保患者适合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评估患者状况告知患者治疗过程、注意事项,并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同时,准备好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术前准备呼吸抑制使用呼吸抑制剂抑制患者的自主呼吸,让患者能够更好地耐受电击。

麻醉诱导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麻醉状态。

肌松剂使用使用肌松剂使患者的肌肉松弛,以减少治疗过程中的肌肉收缩和疼痛。

73第七十三章:电休克治疗

73第七十三章:电休克治疗

第七十三章电休克治疗第一节 抽搐电休克 【适应证】1. 精神分裂症各型(以阳性症状为主)其它治疗无效者;2. 精神分裂症患者严重兴奋躁动状态需尽快控制时;3. 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的木僵拒食症状;4.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抑郁状态或躁狂状态其他治疗无效者,尤以对严重抑郁、自杀观念强烈者需尽快控制症状时。

【禁忌证】1. 年龄在50岁以上,14岁以下者。

2. 营养状态极差或合并水和电质解紊乱者。

3. 体温在37.8℃以上者。

脉搏在120次/min以上及低于50次/min者。

血压高于20.0/13.3kPa(150/100mmHg)、低于12.0/6.67kPa(90/50mmHg)者。

4. 患有心、肝、肾、血液、内分泌等疾病及急性全身性感染。

5. 患有脑部和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癫痫发作史者。

6. 患有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肺脓疡者。

7. 骨与关节疾病。

显著的脊柱侧弯或曾有压缩性骨折史者。

各种关节炎及关节运动障碍。

8. 妊娠期病人。

【治疗前准备】1. 治疗室的准备:(1)治疗室光线不宜过强,避免喧闹,使病人治疗后以安静休息。

(2)准备好急救药品和抢救用具。

(3)电休克治疗用具:电源、电疗机、导电胶、小沙枕、干毛巾、治疗台、牙垫、硬板床、包以纱布的压舌板。

2. 病人的准备:(1)治疗前对病人需作精神状况和躯体检查,常规化验、胸部透视及心电图等检查。

(2)治疗前禁食8小时,禁水4小时,排空大小便。

(3)取下活动的假牙,以免不慎下咽。

(4)治疗前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入治疗单。

(5)治疗前用药:1)发现病人在第一次治疗中分泌物多者,治疗前30分钟注射阿托品0.5mg;2)治疗后醒转呼吸不好者,在下一次治疗前30分钟注射洛贝林3mg;3)治疗前8小时不用抗癫痫及抗焦虑的药,以免发作不理想;(6)根据精神症状和躯体状况,可酌减或停用抗精神病药。

【具体操作方法】1. 请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治疗台上,两肩胛骨下缘之间的后背正中置一小沙枕,并移去枕头。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一、简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精神科常用的物理治疗,其原理是通过适量的脉冲电流刺激,使大脑皮层广泛性放电,促进脑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的反应。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在通电治疗前,先注射适量的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然后利用一定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患者意识丧失,从而达到无抽搐发作而治疗精神病的一种方法。

优点:安全有效,能客观反映病人的治疗指标,扩大了治疗范围,避免了传统电休克的副作用,对认知功能损伤小,能为病人及家属接受,缩短了治疗周期,提高诊治质量。

二、适应症1、重度抑郁症自伤、拒食的病人2、躁狂症极度兴奋冲动、伤人和毁物的病人3、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紧张性精神分裂症。

4、药物不起作用的病人5、其他非精神疾病临床疾病安定药恶性综合征和顽固性惊厥类疾病。

三、禁忌症:1、不稳定或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供血不足性心力衰竭以及瓣膜性心脏等。

2、高血压:血压增高时,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的病人血管破裂的风险增高。

3、脑肿瘤或颅内占位性病变。

4、近期脑梗的病人。

5、呼吸系统疾病:如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踹、肺炎等。

6、身体状况在ASA(美国麻醉学会)4或5级麻醉风险(1级危险性最低,5级危险性最高)四、实验室检查和注意事项无抽搐ECT需在静脉麻醉下进行。

要进行ECT的病人需要一份完整病历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

另外,为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与安全应进行以下的实验室检查(这些检查结果的异常通常并不是为拒绝治疗,其主要目的是使医生知道病人的躯体异常情况并在ECT前给予恰当的处理。

):1、血常规(全套血细胞计数);2、尿常规;3、血生化常规(血清电解质、血尿素氮、肌酐);4、空腹血糖;5、胸片;6、心电图。

为保证无抽搐ECT治疗的安全,ECT前应注意下列事项:1、从治疗前午夜起禁食;2、(尽可能地)停用精神病药物、锂盐及止痉类药物;治疗前夜镇静剂最好减半。

关于电休克治疗的十大误解

关于电休克治疗的十大误解

关于电休克治疗的十大误解大量证据显示,电休克治疗(ECT,以下简称「电休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精神障碍治疗方法,甚至是一些患者的救命手段,且支持证据仍在不断增加中。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电休克在公众中的形象不佳,很多患者对其存在误解,进而错过了这一可能改变其命运的治疗方式。

另一方面,一些医生在学术层面上对电休克存在某些错误认知,如将电休克视为四线甚至五线治疗,仅将其用于「实在没有办法」的患者,或在缺乏足够证据的情况下将电休克用于某些特定的临床状况,进而对一些患者的转归造成了不利影响。

一项发表于7月Current Psychiatry的文章中,来自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的两位作者总结了有关电休克的最常见的十个错误观点:一、电休克是一种野蛮的治疗手段。

电休克治疗室的装修或许并不豪华,但一定对各种可能影响治疗的环境因素控制良好,必要的医疗设备一应俱全。

电休克通常由一组医护人员协作完成,包括精神科医师、麻醉师及护士,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协作互补。

患者首先接受短暂的静脉麻醉,以确保其对电休克操作没有意识,而肌松剂则可以预防躯体上的伤害。

治疗过程中,电休克团队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脑电图情况。

单次电休克通常在15-20分钟内即可完成。

患者持续处于镇静状态,并不知道自己经历了一次发作,且发作过程是无痛的。

治疗后,患者并不会立即离开电休克治疗室,而是在恢复区稍作停留,并接受密切的监测,直至麻醉剂及肌松药的疗效逐渐消退。

因此,今天的电休克绝非野蛮的治疗手段,而是一种严谨周密的、有人文关怀的治疗方式。

二、电休克会「电坏」大脑。

研究者使用磁共振成像(MRI)对患者接受电休克治疗前后的大脑进行了扫描,并未发现电休克对大脑结构造成了损害。

恰恰相反,有证据显示,电休克治疗可以提高大脑的神经可塑性,还可能升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

换言之,电休克不仅不损害大脑,还具有保护大脑的效应。

三、电休克会导致永久的记忆损害。

短期内,电休克可能造成顺行性及逆行性遗忘。

极简医学——电休克疗法

极简医学——电休克疗法

极简医学——电休克疗法电休克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电休克治疗(ECT),是指在全身麻醉下,使用少量的电流,主动诱发患者产生全面性的癫痫发作。

在最开始,由于人们观察到,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自发的癫痫发作后,往往出现短暂的症状改善。

1938年,意大利精神科医生,使用电流诱发癫痫发作来治疗精神分裂症。

ECT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迅速流行开来,并于1939年首次在美国应用。

在当前,电休克治疗应用很广泛,其疗效和安全性毋庸质疑。

现代方法首先是短暂全身麻醉的诱导(通常持续不到10分钟),肌松药辅助下是的肌肉松弛,以及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和心律。

通过头皮电极,将电流传递到大脑,诱导产生持续时间大约为20~60秒的、全身性癫痫发作。

大多数患者接受6~12次治疗,间隔2~4周作为初始疗程。

适应症ECT主要用来治疗重度抑郁,但也适用于其他疾病患者,包括: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紧张症和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

神经生物学研究表明,ECT能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尤其是多巴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ECT还能通过脱敏突触前肾上腺素能自体受体,来增强单胺类传递。

神经内分泌假说认为,ECT通过使下丘脑、或垂体释放激素而缓解抑郁。

释放的激素包括: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内啡肽。

神经营养/嗜神经假说认为,ECT通过诱导神经发生、和增强神经营养信号而起作用,从而逆转由重度慢性抑郁引起的许多有害的脑萎缩性改变。

多项研究证实,几个脑区可见灰质体积和皮质厚度增加,最突出的是杏仁核和海马。

另外,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ECT后似乎增加了。

治疗前评估ECT前评估,应该包括:完整的病史采集,侧重于心肺疾病和既往手术。

应根据相关病史进行适当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评估。

治疗时的监测诱发癫痫发作,会引起血压、脉搏和颅内压一过性增高,可能造成不利影响。

最需要关注的器官系统是心血管、肺和中枢神经系统。

《电休克治疗E》PPT课件

《电休克治疗E》PPT课件
《电休克治疗》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电休克治疗概述 • 电休克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电休克治疗过程 • 电休克治疗的效果与风险 • 电休克治疗的研究与进展
01
CATALOGUE
电休克治疗概述
电休克治疗定义
总结词
电休克治疗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暂时性意识和记忆丧失,从而治疗 某些精神疾病的医疗方法。
详细描述
电休克治疗(ECT)是一种利用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暂时性意识和记忆丧失的医 疗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缓解一些严重的精神疾病症状,如抑郁症、精神 分裂症等。
电休克治疗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电休克治疗自20世纪30年代发明以来,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详细描述
电休克治疗自20世纪30年代发明以来,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早期的电休克治疗使用直接电流刺激大脑,而现代的电休克治疗则使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 ,通过静脉注射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抽搐或肌肉紧张。
配合医生
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按时进行治疗和随访

心理支持
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应对不良反应
和恢复记忆。
05
CATALOGUE
电休克治疗的研究与进展
当前研究热点
新型电休克设备的研究
01
开发更安全、更有效的电休克设备,提高治疗的可接受性和效
果。
电休克与其他治疗的联合应用
多项研究表明,电休克与其他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的结合能够提高治疗
效果。
03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
原理
通过电流在人体组织内产生的电场和电流效应,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细胞内 外离子的分布,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该治疗术的历史与发展
初始阶段
自20世纪初人们开始尝试利用 电能治疗疾病,最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无抽搐电休 克治疗术逐渐发展,电流波形、频 率、强度等参数得到了更好的控制 和优化。
现代化阶段
进入21世纪,该治疗术在设备、技 术、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 步,成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 法。
该治疗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重要性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在医疗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为许多疾病 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尤其在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具有 重要意义。
应用领域
该治疗术广泛应用于抑郁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癫痫等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同时,在一些疼痛性疾病、肌肉 痉挛等方面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05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的争议和未 来展望
现有的争议和挑战
疗效不确定性
尽管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被广泛应用于某些 精神疾病的治疗,但其疗效仍然存在一定的 不确定性。不同患者可能对治疗的反应差异 较大,这使得医生在预测和评估治疗效果时 面临挑战。
伦理争议
由于该治疗方法涉及对患者大脑施加电流, 因此引发了一些伦理方面的争议。一些人认 为这种治疗方式可能侵犯了患者的自主权和
日期: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
汇报人:
目录
• 引言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的工作原理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的操作流程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的临床应用与效果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的争议和未来展望
01
引言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的定义
定义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术是一种利用电能作用于人体,产生无抽搐的电休克效应, 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

电休克治疗(ECT)讲解

电休克治疗(ECT)讲解
及明显自责、自罪的患者由为合适
• (2).拒食、违拗和木僵者 • (3).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者 • (4).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
耐受的患者
2.禁忌症 传统ECT
• (1).脑器质性疾病:脑占位性疾病、 脑血管病、脑炎症病变、颅脑损伤等
• (2).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 冠心病、心肌病、动脉瘤、、严重的心 瓣膜病等
六慎用和禁忌药物
• 1. 合用利血平可出现致命性的心血管功能 衰竭、呼吸抑制
• 2.氯丙嗪、氯氮平等低效价药物对心血管系 统影响较大
• 3.锂盐,可以延长司可林对神经肌肉的阻断 时间,并且增加出现谵妄的可能性
• 4.抗癫痫药的应用影响皮层放电
七. ECT和MECT的区别
八.与药物相比
• 1.起效快 • 2.安全 • 3.疗效肯定
电休克治疗(ECT)
一.精神科的治疗学
• 精神药物 • 躯体治疗 • 心理治疗 • 中医治疗
躯体治疗
• 电痉挛治疗 • 胰岛素治疗 • 内分泌治疗 • 低温(34ºC)与常温人工冬眠 • 精神外科
二.电休克治疗的历史
• 电应用到医疗上经典的说法是开始于罗马人用电 鱼治疗头痛
• 抽搐治疗精神病是16世纪瑞士内科医生使用口服 樟脑酊产生抽搐控制精神错乱以及后来的使用溴 剂和戊பைடு நூலகம்氮诱发抽搐
• 负压吸引器 • 药品柜:放置治疗用药和抢救用药 • 6-10架可移动的治疗车,配有床挡
(二)医务人员
• 由一名高年资的精神科医生、2名护士、一 名专业麻醉师组成电抽搐治疗工作小组。 同时可安排一名低年姿的住院医师观察醒 复的 患者。
(三)MECT的病人条件(适应 症、禁忌症)
• 1.适应症: • (1).严重抑郁,有强烈自伤、自杀行为者

做过电休克Mect治疗,做事情不能集中注意力

做过电休克Mect治疗,做事情不能集中注意力

做过电休克Mect治疗,做事情不能集中注意力电休克治疗(ECT)是一种治疗严重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方法。

电休克治疗通过在头皮上放置电极,向大脑发出电流来引起癫痫发作。

这种治疗方法已被证明是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注意事项,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

一、治疗方法1.术前评估在进行电休克治疗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此种治疗。

评估通常包括心理评估、身体评估和实验室测试。

2.麻醉和放松肌肉治疗前,患者会被注射麻醉药物和肌肉放松剂,以使患者在治疗期间不会感觉疼痛或不适,并减少对肌肉的损伤。

3.电极放置为了进行电休克治疗,医生会在患者的头部放置两个电极,一个在头顶上,另一个在太阳穴区域。

4.电休克治疗电休克治疗通常在手术室里进行。

通过电极,医生向大脑发送一定程度的电流,以引发发作。

电流可以是直流电流,也可以是脉冲电流。

这种治疗每次通常需要几分钟,最多进行12次。

二、注意事项1. 风险和副作用电休克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包括:- 过度麻醉- 短暂的记忆丧失- 头痛- 肌肉酸痛- 恶心- 心律不齐- 抽搐- 意识丧失2. 治疗后还需康复时间治疗后,患者可能需要几小时才能完全恢复,因此需要陪同家人或亲友回家。

3. 注意饮食和运动治疗后,患者应避免大力运动或从高处跳下来。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准确的饮食和运动计划,以帮助身体恢复和避免再次发作。

4. 继续治疗电休克治疗通常需要多次重复,因此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持续进行治疗。

治疗后,患者仍需要继续服用药物和进行心理治疗,以保持精神健康。

以上是关于电休克治疗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的介绍,患者在进行电休克治疗之前,需要仔细了解治疗风险和注意事项,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有哪些特征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行为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

精神病的一种治疗方法电休克

精神病的一种治疗方法电休克

精神病的一种治疗方法电休克电休克疗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是一种用电流刺激大脑,诱发癫痫发作的治疗方法。

它被广泛用于治疗严重精神疾病,如重度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性情感障碍等。

电休克疗法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医生发现精神病患者在癫痫发作后症状得到缓解。

于是,他们开始在患者大脑中施加电流,以刺激癫痫发作。

这种治疗方法随后发展并得到进一步改进,成为精神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电休克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流刺激大脑产生全身性惊厥。

它在治疗当中使用的电流经过严格控制,以确保安全性和效果。

治疗通常在手术室内进行,患者接受静脉注射麻醉剂并被定位设备固定,以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疗程通常包括多个会话,每次会话间隔通常为一周至两周。

在每次会话中,医生会给患者提供短暂电流刺激,刺激会导致全身性发作,通常持续20-60秒。

患者在发作后很快恢复意识,整个过程通常只需要几分钟。

电休克疗法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一种理论认为,电流的刺激可以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和神经通路,从而产生抗抑郁和抗精神病的效果。

具体的治疗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电休克疗法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临床实验证明。

在多项研究中发现,电休克疗法可以迅速缓解重度抑郁症和其他严重精神疾病的症状。

尤其是在抗抑郁药物无效或不适用的情况下,电休克疗法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

尽管电休克疗法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它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和风险。

一些人担心其副作用,如头痛、肌肉痉挛和记忆障碍等。

现代的电休克疗法已经通过控制电流的强度和方向,以及使用麻醉剂和肌松剂等措施来减少这些风险。

电休克疗法作为治疗精神病的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尽管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和风险,但它在某些情况下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未来,我们希望进一步研究电休克疗法的机制和改进技术,以提高其安全性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严重兴奋躁动、冲动、伤人损物者,需尽快控制精神症状者;
②有严重抑郁,有强烈自责自罪、自伤、自杀行为者;
③拒食、违拗和紧张木僵者;
④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不能耐受
电休克治疗是一种治疗精神病的有效方法。但人们往往认为其副反应大,担心对大脑造成损害,事实并非如此。
4. 其他适应症
对于其他适应症,只有ECT的疗效数据方可作为选用ECT的指标。在这些适应症中,ECT通常被放在标准治疗方案之后。如果同时并存有ECT的主要适应症 ,更不能将其排除在治疗方案外。
4.1 精神障碍
尽管有些时候ECT对精神性失常的疗效还高于其主要适应症(参见2.3),但这一应用并未得到广泛的证实,实际操作时还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操作者应该意识到,ECT治疗存在一个法律规范问题,尤其是在涉及到患者的知情同意部分(见第8章)。由于法律规范随着地方和时间的变化而在变化,因此书中介绍的内容有可能会和一些法律规范发生冲突。因此,操作者在开始ECT治疗前,应该充分了解当地的相关法律,对现行法律 的改变也要有充分的了解。
2 ECT治疗方案的选择
2.1 首选ECT
以下情况可将ECT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优先于药物治疗,但并非绝对:
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要求快速有效治疗效果 其他治疗方法的风险性高于ECT时 病人以前发病时对药物治疗反应差,却对ECT有良好的反应 病人倾向于ECT治疗 2.2. 第二选择方案----ECT
为了确保所推广的技术不但具有临床效果,而且是科学合法并符合伦理要求的,ECT特别工作小组邀请了众多专业机构( 涵盖了精神病学,神经病学,麻醉学,护理学,麻醉护理学以及心理学等领域),相关领域的专家(包括儿童成人及老年精神病专家,神经病学,神经精神病学,心理学,麻醉学,心脏内科学,产科学等方面的专家,医学伦理专家及律师等),法规部门(保健监督委员会和FDA)以及大量的非专业性的精神健康组织(参看附录A)进行审核。在改版工作接近完成时,APA通过其专栏报纸“精神病学快报”广泛征集对该文稿审核的建议,从而使更多的从业医师有机会参与其中。最终,汇集了来自各方领域意见的终审稿经过APA内部审核后获准通过。
在ECT中,在病人头部使用电刺激可诱发癫痫大发作。当今,推荐麻醉下进行ECT,可减少副作用(如骨折)的风险,并且增加其可接受性。病人在电休克治疗前,用快速起效的催眠剂和肌松剂麻醉。治疗通常是每周3次,门诊病人、住院病人皆可,总共为6-12次治疗。
治疗前手续
在治疗开始前,临床医师必须说明心理和医学问题,仅仅提及电休克治疗常常引发病人和家属的严重焦虑。他们必须接受关于电休克和其他治疗的好处以及不良效应的教育,不恰当治疗严重抑郁发作的风险。当临床医师感到病人和家庭恰当地理解这个程序,病人和家属或监护人应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前评价应包括完整的麻醉史、躯体检查、心电图以及可能的实验室检查来排除电解质紊乱、心肺或神经系统的危险因素。
ETC概述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首次出版介绍电休克治疗(ECT)是在1978年,该文章由美国精神病学协会ECT特别工作小组首次对电休克治疗进行全面的综述。1985年,由国家健康科学研究院和国家心理健康研究院主持的ECT研究会达成一致意见后,APA决定发展并推广ECT,其中包括对相关ECT人员的培训教育及临床许可(参照1985会议共识)。至八十年代末,APA授权新一届ECT特别委员会推广相关事宜,并得到国家心理健康研究院的大力资助。 1990年,APA首次出版了《电休克治疗使用手册》,用于综合介绍ECT临床意义及使用,人员挑选及培训 (APA1990). 本书对精神病学临床应用影响深远,包括美国在内的诸多精神病专家受益良多。接下来的十年当中,随着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ECT领域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每年有上百篇的文章涌现,使得ECT治疗模式得以进一步的完善。
内容进行一个简明的总结介绍。这就和1990年版的有很大不同,1990版的该书背景资料是作为一个单独的章节出现的,最后才是一个总的介绍说明。该改变进一步增加了文章的整体性。和以前的版本一样,新版的手册也为读者提供了参考文献目录和附录,只不过文献的数量比以前增加了四倍,引用的文献也主要集中在近十年内发表的文章。此外,引用的文章也主要集中在ECT这一专业的主题上,从而为操作者提供了大量适合他们的文献,以供他们参考(Abrams 1997a;Beyer et al .1998;Coffey 1993;Endler and Persad 1988;Goodwin 1994;Kellner 1991;Kellner et al.1997)。而其他一些书籍主要是针对非专业人士的(Endler 1990;Fink 1999;Manning 1994)。最后,我在推荐一本ECT的专业杂志,ECT期刊。
电休克,简称ECT,亦称电抽搐治疗,是一种精神疾病治疗技术,指以一定量电流通过患者头部,导致全身抽搐,使病人产生暂时性休克,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治疗通常能使病人机能迅速恢复正常.
电休克起作用的适应症:
改版后的使用手册,为操作人员和相关机构更加安全有效的进行ECT治疗,提供了一系列有益的介绍说明。尤其是在一些和教育,培训,授权相关的重要问题上,尽量做到了简明易懂。在每一章节,都是先进行一些背景资料的阐述,包括一些一些贴切的文字说明(主要集中在最近的研究工作上),然后再对所阐述的
从1934年的药物治疗方法(Fink 1984)到1938年ECT的的出现( Endler 1988),经过多年发展,ECT方法已经逐步完善,并且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是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使该手册更加便于理解,书中包含了许多实验中发现的成果,这些成果和临床观察的结果十分吻合。但是其中有些成果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有严格控制的临床研究。 另外,在一些情形中,除了书中介绍的方法外,还有一些替代的疗法 ,我们也尽了最大的努力去介绍这些方法,但是,一些遗漏也在所难免,因此,书中的推荐的方法只可以最为一种建议,而不是一种要求和规范。
做电抽搐治疗时,电量为80~120V,在此电量下,电流直接通过人的大脑,导致全身抽搐,病人意识丧失,没有痛苦。治疗结束后,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及呕吐,轻者不必处理,重者对症治疗即可缓解。还有一少部分患者可出现意识模糊、反应迟钝,这取决于治疗次数的多少和间隔时间的长短,一般7~10天内逐渐消失。据资料表明,电抽搐治疗可引起脑电图改变,导致记忆力下降,但这种情况持续很短时间。一般认为,电抽搐治疗后1月内可恢复正常。而可逆性记忆损害会持续数月。对有严重自杀行为的抑郁性精神病患者,经过药物治疗需2~3周才获得最佳效果,如采用电抽搐治疗在一周内即可生效。国外有研究证明,经电抽搐治疗100次以上的病例,并无明显的脑功能影响,现一个疗程仅有8~12次,据电抽搐万次治疗的分析表明,未发生危及生命的合并症。因此,可以说电抽搐治疗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须基于具体病例谨慎做出判断。
4.2 继发性精神障碍
ECT对重症继发性情感性障碍的疗效可等同于其主要适应症的疗效,包括紧张症。有证据显示ECT对不同病原学(包括毒素及代谢产物)引起的妄想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在另一些情况下,通常会选择一种或多种药物治疗方案优先于ECT进行治疗,一旦失败才会选择ECT:
治疗耐受(引发因素涉及到药物种类的选择,药物剂量,治疗持续时间以及药物的依从性) 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低于ECT时 病人的情况恶化需要更快速有效的治疗手段
3 主要适应症
对主要的适应症来讲,有足够的数据显示ECT是其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在对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方法进行介绍时,比如ECT,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当有很明显的因素存在时,操作者才可以根据书中的介绍合理的小心谨慎的对操作程序进行改动。此外,由于临床情况不断发生变化,当有任何可能导致疗效扩大或者减少不良反应的情况出现时,我们都要及时的运用到我们的临床实践当中去。
为了帮助读者对推荐的方法有个正确的认识,在书中,我们对那些我们认为是重要的且安全有效的方法和那些我们只是建议而非必须的方法做了一些区分。如果我们在书中使用了“应该”一词,表明该推荐是必须遵守的,而我们书中使用的是诸如“鼓励”“建议”“推荐”“考虑”等词时,该推荐只是我们的建议而非必须遵守的。
副反应
与ECT相关的常见副作用是,短暂的治疗意识混浊和记忆丧失。虽然,在治疗的病程中,记忆损害几乎成定论,但是6个月的随访资料提示,几
乎所有病人恢复到原来的认知水平;有些病人主诉持续的记忆困难,但是,单侧运用电刺激非优势大脑半球,并且用产生正方波电流的仪器取代正弦电波电流仪器,减少记忆损害的风险的严重程度。
ETC适应症
1 概论
a. 选择ECT作为治疗手段通常要根据综合性风险受益比,有无可替代疗法以及病人的倾向性等。
b. 没有任何诊断指征可自动导向ECT治疗的选择。
c. 通常情况下ECT是在抗精神性药物无效后被使用(参见全文2.2.2),尽管一些特殊的症状选择ECT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参见全文2.2.1)。
基于学术上不断的增长,APA授权重组的ECT特别工作小组(1999年中成立)更新1990年的报告。更新的过程广泛而艰巨:工作小组检索了MEDLINE数据库中所录入的1989年至1998年间所有与ECT相关的医学文献;并且增补了1996年APA年会及随后电休克治疗协会年会中专家的论文。将所有的文献整合成摘要供APA成员参考。
ECT是治疗躁狂的有效手段包括双向精神失常、躁狂(296.4 x),双向混合型精神失常(296.6 x)
3.3 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的病人在以下情况下症状加重时选用ECT为有效手段:· 症状突然发作或在近期发作
· 紧张型精神分裂
· 治疗史中有ECT治疗的良好纪录
ECT尤其是对精神分裂性失常(295.40)和情感性精神失常(295.70)有效 对于精神失常病人(298.9)伴有ECT其他的临床适应症,ECT同样有效
3.1 重度抑郁症
ECT对单相重度抑郁症包括重度抑郁症单向发作(296.2x),重度抑郁症复发作(296.3 x )(DSM-IV; 美国精神病协会1994a)效果良好 ECT同样对双向重度抑郁症包括双向精神失常、抑郁(296.5 x),双向混合型精神失常(296.6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