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农业气象-课程教学大纲模板2010

合集下载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学时:36 理论:26 实验:10 学分:2适用对象:环境科学、种子、植保等先修课程:数学和物理等基础知识。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使用教材:刘江、许秀娟主编,《气象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2.主要参考书:钱允祺主编,《农业气象学》,兴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马秀玲等主编,《农业气象》,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年陈端生、龚绍先主编,《农业气象灾害》,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年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气象学》本课程使选择农业生物和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农业自然条件,农业天气,农业气候,农业小气候和基本气象观测为其主要内容,介绍它们形成的物理过程,变化规律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农业气象时农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目的是为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学习专业课和参加毕业实习时提供必要的农业气象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与自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包括理论课与实习课两部分内容,其目的是便于学生掌握植物生产和环境等类所必须的气象学及农业气象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气象观测及农田小气候观测的基本方法,以及对观测所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技能。

使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实行科学种田,逐步实现农业高产稳产。

三、学时分配章节课程内容学时绪论 21 辐射 52 温度 33 水分 34 风和气压 25 天气及天气预报 26 气象灾害 47 气候 38 农田小气候 2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在教学中,应按大纲规定的目的要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进行。

2.绪论及第一、二、三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基础理论部分,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切实掌握为以后各章奠定基础。

3.重点要深入介绍反复使用,难点要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接受。

4.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注意与实际相联系,其中重点内容必须到达大学基础课的要求,由于学时数少,与专业有关的内容应作适度的联系和启发。

农业气象-课程教学大纲模板2010

农业气象-课程教学大纲模板2010

《农业气象学》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Agrometeorology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2010年4月《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农业气象学》Agrometeorology课程编码:Z101205总学时/总学分:40/2.5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 32/2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8/0.5适用专业:植保、农学、资环、林学和园艺开课单位:农学院一、课程性质及目的1、课程性质:植保、农学、资环、林学和园艺专业学科基础课程2、课程目的:使学生了解气象学、天气学和气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大农学类各专业所必须的农业气象基本理论,掌握各气象要素观测方法及气象资料整理统计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观测和分析数据的实践操作基本技能;重点掌握光、温、水、气、风等农业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农业生物的关系,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的变化规律及灾害性天气的防御对策,气候形成的因素和中国气候基本特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在校期间对其它平行学科和专业课的学习及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必备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绪论 1学时第一节气象学第二节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三节农业气象学的发展简史教学要求:课内要求学生了解气象学和农业气象学的发展简史,理解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课堂教学以板述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讲授法和谈话法的教学方法。

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资料。

第一章大气 1学时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结构第二节大气污染第三节大气与农业教学要求:课内要求学生了解CO浓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大气污染物和影响及防治,掌握2大气的组成和垂直结构及对流层的主要特征;课堂教学以板述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讲授法和谈话法的教学方法;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资料。

第二章辐射 8学时第一节辐射基本知识第三节地面辐射和辐射差额第四节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实验一太阳辐射、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的观测2学时教学要求:课内要求学生了解太阳方位角和光谱成分对植物的影响,理解辐射的基本知识和光能利用率及提高途径,掌握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辐射差额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掌握日照时间和光照度对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以板述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讲授法的教学方法;课外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及做思考题。

农业气象学指导大纲

农业气象学指导大纲

《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与指导(72学时)参考教材:《气象学基础》(气象出版社,李爱贞)《气象学与气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周淑贞)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气象学一直是人们研究并逐渐学会利用的一门科学,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类迫切要求预知未来天气的变化,并在长期观测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

这些经验被用简短的韵语来表达,以便于记忆和运用,这就是天气谚语。

我国天气谚语是极丰富的,除一部分封建迷信的内容外,大多是历代劳动人民看天经验的结晶。

唐代黄子发的“相雨书”,元末明初出现的娄元礼编的《田家五行》和明末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占候》都是总结群众预报天气经验的著作。

解放后我国气象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共建立了各级气象台站1378 个,到1957 年底全国各级气象台站已达1635 个,比解放初期增加近22 倍。

40 余年来兴建的天气和气候站网已遍布全国。

我国的气象学与气候学研究进入了高度发展的时期。

在基础理论方面,如大气环流和动力气象的研究,在天气学方面如中国天气、高原气象等研究,在卫星气象方面,如甚高分辨云图接受器的研制、卫星气象学和探测原理等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已开展了云雾物理、人工降水和人工消雹等工作,并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气候学方面以竺可桢的物候学和关于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研究最负盛誉。

其它如在区域气候、农业气候、物理气候、动力气候、应用气候、城市气候、气候的数值模拟和气候预测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气象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实践,掌握气象观测、气候统计分析和气候调查的方法,来记述所观测到的气候现象,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说明他们的特性。

探讨它们的正确解释和研究它们的发展规律,特别要掌握天气演变和气候形成的规律性,了解和解释各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弄清气候资源及其地理分布,进行气候分类和气候区划,研究气候变迁的原因及其规律。

应用已发现的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气候的不利影响,防御或减少气候灾害,为有关的生产建设服务。

(yin)农业气象教案

(yin)农业气象教案

(yin)农业⽓象教案概述第⼀节农业⽓象的基本概念⼀、⽓象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范围(⼀)⽓象学的概念1、⼤⽓—地球表⾯被⼀层厚厚的⽓体包围着,这层⽓体通常称为地球⼤⽓2、⽓象—⼤⽓中产⽣的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就称为⽓象如:冷、热、⼲、湿、风、霜、⾬、雪、雷、电等3、⽓象学—就是研究⼤⽓中所发⽣的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形成原因、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象学的研究已经扩展到地球以外的⾏星和卫星⼤⽓。

如“神州六号”的诞⽣4、⽓象要素—⽤来表⽰⼤⽓中的物理过程、物理现象及其⼤⽓状态的各种物理量就称为⽓象要素。

主要⽓象要素有:⽓压、温度、湿度、降⽔、蒸发、风、云、能见度、⽇照、辐射以及各种天⽓现象各种⽓象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不同的地⽅和时间内错综复杂地结合在⼀起,就表现为不同的天⽓和⽓候5、天⽓—是指⼀个地区在短时间内各种⽓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它是短时间的、不稳定的、瞬间多变的6、⽓候—是指⼀个地区多年的⼤⽓平均统计状态。

它既包括多年来正常的天⽓情况,也包括极端的天⽓特征研究⽓象学的⽬的就是利⽤有⽤的⽓象条件和防御有害⽓象条件,最终为⼈类服务、造福⼈民(⼆)⽓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分⽀—了解⼆、农业⽓象的概念、任务和研究⽅法(⼀)农业⽓象学的概念1、农业⽓象学—是研究⽓象条件与农业⽣产相互关系及相互作⽤规律的⼀门科学,它是⼴义农学和⽓象学之间相互渗透的交叉学科2、农业⽓象要素—就是⽓象要素中与农业⽣产关系密切的要素如:辐射、温度、降⽔、湿度和风等这些要素不仅为⽣物提供物质和能量,也是构成⽣物⽣育和产量形成的外界条件3、农业⽓象学的研究对象:①研究与农业⽣产有关的⽓象条件的发⽣、变化和分布规律②研究受⽓象条件影响和制约的有关农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农业⽓象学的任务农业⽓象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农业⽣产密切相关的,它⼀⽅⾯研究农业⽣产对⽓象条件的要求和反应,研究⽓象条件对农业⽣产的影响;另⼀⽅⾯,也研究农业对⽓象条件的影响,从⽽不断地揭⽰和解决农业⽣产中存在的存在的⽓象问题,以保证农业丰产、稳产、低耗、优质,谋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气象》说课

《农业气象》说课

找出知识的精华所在;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沿岸城市构成巨大威胁;造成人畜伤亡;农产品价格波动。
3) 成因 气候及其他原因:
4) 空间分布特点
东部多,西不少;沿海多,内陆少; 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5) 防御措施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4、作业题:
简述夏季风实力强弱对气候的影响?
(学生自学后,教师引导,补充整理)
4、防御措施
修筑堤坝,疏通河道 修建水库,退耕还湖
工程措施
植树造林,固沙保水 修建分洪、泄洪、蓄洪区等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 防灾减灾意识
非工程措施
加强暴雨预报和监测 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
3、内 容 小 结
1 )概念
2) 危害 冲垮河堤;破坏交通等公共设施;淹没农田与村庄;
8、 9月
9月 10月
东南沿海
长江流域以南 撤出中国大陆
热带气旋和台风影响,多狂风暴雨
东南季风减弱,冬季风增强 东南季风减弱,冬季风增强
我国东部季风区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 季风进退的变化
教师整理:
天气原因:季风气候显著,水资源时
洪涝灾 害频繁 发生的 原因
(影响较大) 空分布极不均匀.
其他原因:流域地貌特征;
实训操作
教师讲授法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合作学习意识,又能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提高参与各项活动的 积极性,促进学生的 共同发展。。
情景教学法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可自学先解决部 分问题,锻炼自己解 决问题的能力,教师 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 参与讨论,是一种相 当有效的教学模式。
在教师的帮助下, 围绕一个任务活动 中心,通过对学习 资源的积极主动应 用,进行自主探索 和互动协作的学习。

农业气象学大纲

农业气象学大纲

《农业气象学》教学大纲(农学专业适用,2007年修订)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60267课程名称:农业气象学英文名称:Agrometeor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 40学分: 1.5适用对象: 农学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植物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活动有影响的大气科学知识。

介绍农业环境中的大气环境条件光、热、水、风等主要农业气象要素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及其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介绍天气学的基本知识,重点介绍我国主要的天气系统及其天气特征、各种灾害性天气的特征、灾害性天气的时空分布特点及防御措施;介绍气候、农业气候、农业小气候的基本知识,介绍农业气候资源分析的基本方法。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并适当配以实验,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农业气象学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植物生产类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介绍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活动有影响的大气科学知识。

介绍农业环境中的大气环境条件及其变化规律。

从生态整体的观点强调大气环境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所起的作用,从利用并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了解和认识大气环境的作用及其变化。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得知识和能力:1、理解和掌握光、热、水、风等主要农业气象要素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及其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2、了解天气学的基本概念,熟悉全国主要的天气系统及其天气特征,掌握各种灾害性天气的特征、时空分布特点及防御措施。

3、熟悉气候的基本概念、气候的形成原理,熟悉中国气候特征和广东气候特征、农田小气候及各种保护地小气候的特点,初步分析当地的农业气候资源。

4、掌握主要农业气象要素的观测记录方法和农业气候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大气概述(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及其发展历史;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2.熟悉大气的组成成分和作用;3.掌握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和大气垂直结构特点。

农业气象实验指导

农业气象实验指导

《农业气象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实验总学时:10适用专业:园艺先修课程:植物学一、目的与任务实践本课程相关理论,掌握常用气象观测、环境监测仪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掌握农业气象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实验,能够掌握主要气象要素光照度、辐照度、光照时间、气温、土壤温度、空气湿度、风向、风速、气压、风的观测方法和观测仪器的正确使用,掌握气象要素的时空间分布特征,了解各气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规律。

三、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实验一.日照时数、光照度、风的观测(2学时)一、目的要求明确日照计和照度计和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掌握光照时数和光照读的观测方法;了解测定风的仪器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仪器及用品暗筒式日照计、日照纸、量杯、天平、蒸馏水、赤血盐、枸橼酸铁铵、脱脂棉、JD-1A型照度计,铅笔、观测簿;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三杯轻便风向风速表,热球微风仪。

实验二.温度、空气湿度、降水量与蒸发量观测(2学时)一、目的要求了解气象常用温度表、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和安装方法,掌握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观测方法和记录整理方法。

了解测定空气湿度的原理、掌握空气湿度的测定、计算与查算方法。

了解降水量、降水强度划分,掌握各种雨量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蒸发量的概念,掌握蒸发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二、仪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地面温度计、曲管温度计、曲管温度计、直管地温表百叶箱干湿表、通风干湿表、毛发湿度计、毛发湿度表。

雨量器、虹吸式雨量计和量雪尺、称雪器;小型蒸发器和E-601型蒸发器。

实验三温度资料统计一、目的要求明确温度的资料统计项目,掌握计算方法。

二、仪器及用品计算器、铅笔、报告本、基本气象资料三、内容气温资料可以表明一个地方冷热状况的特征。

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表示气温性质的指标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1、平均气温平均气温按照时段的长短,有日、侯、旬、月、季、年平均等几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气象学》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Agrometeorology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
2010年4月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农业气象学》Agrometeorology课程编码:Z101205
总学时/总学分:40/2.5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 32/2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8/0.5
适用专业:植保、农学、资环、林学和园艺开课单位:农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植保、农学、资环、林学和园艺专业学科基础课程
2、课程目的:使学生了解气象学、天气学和气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大农学类各专业所必须的农业气象基本理论,掌握各气象要素观测方法及气象资料整理统计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观测和分析数据的实践操作基本技能;重点掌握光、温、水、气、风等农业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农业生物的关系,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的变化规律及灾害性天气的防御对策,气候形成的因素和中国气候基本特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在校期间对其它平行学科和专业课的学习及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必备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绪论 1学时
第一节气象学
第二节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三节农业气象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要求:课内要求学生了解气象学和农业气象学的发展简史,理解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课堂教学以板述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讲授法和谈话法的教学方法。

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资料。

第一章大气 1学时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结构
第二节大气污染
第三节大气与农业
教学要求:课内要求学生了解CO2浓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大气污染物和影响及防治,掌握大气的组成和垂直结构及对流层的主要特征;课堂教学以板述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讲授法和谈话法的教学方法;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资料。

第二章辐射 8学时
第一节辐射基本知识
第三节地面辐射和辐射差额
第四节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
实验一太阳辐射、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的观测2学时
教学要求:课内要求学生了解太阳方位角和光谱成分对植物的影响,理解辐射的基本知识和光能利用率及提高途径,掌握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辐射差额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掌握日照时间和光照度对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以板述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讲授法的教学方法;课外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及做思考题。

第三章温度 4学时
第一节下垫面和近地层温度变化的因素
第二节土壤温度
第三节空气温度
第四节空气温度的绝热变化和大气稳定度
第五节温度与生物生命活动
实验二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观测2学时
教学要求:课内要求学生了解地面热量平衡方程及各分量的意义,理解土壤的热特性和物质热交换方式,掌握土温和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以及它们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课堂教学以板述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讲授法和谈话法的教学方法;课外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及做思考题。

第四章水分 4学时
第一节空气湿度
第二节蒸发与蒸腾
第三节水汽凝结
第四节大气降水
第五节水分与植物
实验三空气湿度的观测2学时
教学要求:课内要求学生了解植物蒸腾、农田蒸散、各水汽凝结物及成云致雨的条件,理解水面蒸发与土壤蒸发及影响因子,理解水分与植物的关系,掌握空气湿度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变化规律,掌握水汽凝结的条件和降水的表示方法;课堂教学以板述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讲授法的教学方法。

课外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及做思考题。

第五章气压与大气运动 4学时
第一节气压及变化
第二节风及变化
第四节地方性风
第五节风和乱流与生物生命活动
实验四降水、蒸发、气压和风的观测2学时
教学要求:课内要求学生了解气压及其变化、三圈环流的形成,理解作用于空气的力、自由大气中的风、摩擦风、大气活动中心、季风形成、风对农林业生产的影响,掌握气压场的基本形式、风压定律、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地方性风;课堂教学以板述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讲授法的教学方法;课外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及做思考题。

第六章天气学基础知识 2学时
第一节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
第二节气团
第三节锋面
第四节气旋及其天气
第五节反气旋及其天气
教学要求:课内要求学生了解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掌握各天气系统的天气特征;课堂教学以板述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讲授法的教学方法;课外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及做思考题。

第七章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 4学时
第一节温度异常造成的气象灾害
第二节水分异常造成的气象灾害
第三节气流异常造成的气象灾害
教学要求:课内要求学生了解主要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理解主要灾害性天气的危害机理和对农作物的危害,掌握主要灾害性天气的防御对策;课堂教学以板述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讲授法和谈话法的教学方法;课外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

第八章气候 2学时
第一节气候形成因素
第二节气候带与气候型
教学要求:课内要求学生了解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理解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掌握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课堂教学以板述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讲授法的教学方法;课外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

第九章中国农业气候 2学时
第一节中国气候特征
第二节中国农业气候
第三节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教学要求:课内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农业气候资源,理解中国农业气候区划,掌握中国气候基本特征及具体表现;课堂教学以板述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讲授法的教学方法;课外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

三、参考教材
《农业气象学》,肖金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2月
《农业气象学》,段若溪主编,气象出版社,2002年1月
四、学习要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参考教材和查阅相关书籍,这些书籍已在教材的各章结尾处列出;通过提出一些问题的方式来让学生自学参考教材和相关书籍等。

五、成绩评定方式
考试形式: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闭卷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10-20%,实验15-30%,笔试60-70%
平时成绩构成及要求:1、考勤学生全勤为满分,根据学生迟到和旷课次数则进行相应扣分。

2、提问学生完整回答为满分,否则根据回答情况进行相应扣分。

3、平时作业根据学生
完成作业的质量好坏给出相应分数的高低,根据缺交作业次数多少进行不同程度的扣分。

附:实验大纲
大纲制定者:胡晓棠
大纲审定者:
制定时间:201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