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学期(部编版五四制 中国历史第三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学期(部编版五四制 中国历史第三册)](https://img.taocdn.com/s3/m/1f32c39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7.png)
1914年底,北洋政府在北京举行祭天活动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恢复了大量帝制时代 的官秩名称,将全国文官官秩分为卿、大 夫等九等。袁世凯还恢复了清代的祀孔制 度,并到孔庙祭祀。1914年12月,袁世凯 下令恢复祭天制度,还亲自前往天坛祭天。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 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 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 政治上: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 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 革命。 ➢ 思想上: 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 经济上: 颁布了奖励实业的法令;为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 风俗文化上: 促使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 的变化。 ➢ ……
②解散国民党 ③解散国会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
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
材料显示两部法 律的不同之处是?
副署之。——《中华民国责临任时内阁约制法》
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大…总…统大为总国统之提元出首法,律总案览及统预治算总权案统。于制立法院。 ……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宜人 赞襄之。
——王均《清末民初北京的政治风云》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身穿海陆空大元帅服,在紫禁城 太和殿宣誓就职,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位正式大总统。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阅读课本第二目: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为 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
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
⑤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 之。 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终身总统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33张PPT)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2851e7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d.png)
沪上,英士以弹丸之地,难以相抗。”
——林志元《杂稿·二次革命之检讨》
革命派力量涣散
材料二:战前,北洋政府陆军部直辖人数已经超过24万人,而革命党人实际控制
军队人数约为8万人。
——来新夏《北洋军阀史》
北洋政府和革命党人力量悬殊
材料三:我们希望中国各界能友好而尊敬地对待袁世凯,我们希望中国能产生 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这个政府的领袖只能是袁世凯。 ——(英)葛雷《葛雷远东回忆录》
1913年3月,孙中山召集会议,发动二次革命 。
1913年7月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宣布独立。
随后,江苏、广东、安徽等省相继独立,这就
是——
。
湖口
二次革命形势图
不同北到洋两军个交月战,时南,方国民各党省缺国乏民统党一军指挥队,全只被有袁李军烈 打罪钧候独和,立垮名黄四的,严兴川地失令分的区败通别国人。 缉在 民 采孙 ,湖党取中 被口人观和也望山 迫南做态、 流京了度黄 亡组一。兴 海织些等 外抵抵被 。抗抗,;以稍而“晚其乱一余党些宣”时布
北洋 政府
是指中华民国前期(1912-1928年),以袁 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 位的中国中央政府。
民主
独裁
限制袁世凯专制,维护共和。
1912年宋教仁组成国民党,并在 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有明显优势 。
今吾国之现行制,责任内阁制也 ;然有责任内阁制之名,而无责任 内阁制之实,故政治因之不举。
——宋教仁《代草国民党大政见》
破坏责任内阁制 ,建立独裁统治 。
在拟定内阁各部总长名单 1913年春,袁世
时,袁世凯竭力排斥革命党 凯为阻止国民党组
人。在袁世凯组织的政府中 织责任内阁,派人
,外交、内务、陆军、海军 、财政等重要部门的总长,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https://img.taocdn.com/s3/m/fff2bc1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f.png)
出卖国 家主权 ,接受 二十一 条
制造宋 教仁案
强迫国 会选举 他为正 式大总 统
解散 国会
修改总 统选举 法
计划称 帝,改 元
三、护国战争
P53材料研读: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 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思考:试通过以上材料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1.对内专制独裁
2.对外出卖国家
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下令解散_国__民__党___。 ③解散__国__会___。
谋正式总统
④废除《中华民国_临__时__约法》,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改_责__任__内__阁__制___为总
统制。
⑤修改总统__选__举___法,规定总统可
__无__限__期___连任,可指定继承人。谋终身总统
在拟定内阁各部总长名单时,袁世凯竭力排斥革命党人。在袁世凯 组织的政府中,外交、内务、陆军、海军、财政等重要部门的总长 ,都是他的亲信,由革命党人任总长的,只有当时人们称之为“冷 衙门”的教育、农林、工商、司法四部。
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府组织形式,内阁 一般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几个政党联盟的领袖 人物组成,其首脑称总理或首相,阁员叫部长或大臣。
北洋军阀
清朝末年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沿海各 省统称为北洋。1895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 “新建陆军”,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世 觊任北洋大臣,军队称北洋军。1912年,袁世觊 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北洋政府
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
为获得帝国主义国家 支持,不惜牺牲国家 主权和民族利益,接 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 的“__二__十__一__条__”的 大部分内容。谋民国皇帝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https://img.taocdn.com/s3/m/f6a2c19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1.png)
二 次 革
统
命
正解
式散
总国
统
民 党
解废 修 接
散除 改 受
国《 总 二
会中 统 华选 民举 国法
十 一 条
临
时
约
法
》 天坛祭天仪式
谋帝制
1915-1916 1916-1928
1916
帝护
军
国国
阀
洪 宪 元 年 ”
为 “ 中 华
战 争
割 据
“皇帝之宝”“中华帝国之玺”
二、国体之争:复辟帝制&护国战争
总统集权 独裁专制
限制总统 民主共和
二、国体之争:复辟帝制&护国战争
第1号共4条 要求中国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所享有的一 切权利等;
第2号共7条 要求中国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
南满、安奉两铁路的期限为99年等;
万户涕泪,一人冠 冕,其心尚有“共和” 二字存耶?既忘共和,
第3号共2条 要求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等;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资产阶级革命派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就职仪式上的宣誓词: 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
精神,涤荡专北制洋之瑕军秽阀。谨守约法,
依国民之愿望 …… ——《袁世凯全集》
一、议席之争:“宋案”&二次革命
1、袁世凯破坏责任内阁制
“猿宋”教家仁天认为下在当时的中国政治形势
3. 通过革命派与北洋军阀的斗争梳理,认识到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 杂而艰巨的,要珍惜民主、捍卫共和。(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时 背 太平天 代 景 国运动
洋务 运动
甲午 战败
戊戌 《辛丑 变法 条约》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教案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a601b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e.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本课分析《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是本单元的第4课。
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
通过革命党人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一系列活动,认识到民主与专制独裁的斗争是复杂而艰巨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本课可分为两条基本线索:一是袁世凯对内建立和加强独裁统治,乃至于复辟帝制和对外卖国的种种倒行逆施;二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而展开的一系列斗争。
要从总体上认识到,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辛亥革命的“余波”,突出特征是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复辟的斗争。
学情分析这节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了解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败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无法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等基本史实;知道《中华民国约法》的内容并理解其反动性。
2.通过介绍宋教仁遇刺,学会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通过评价袁世凯,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3.孙中山等民主革命者屡败屡战,一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独立、民主、富强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孙中山等人坚定的革命信仰、无私忘我的革命胸怀及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
教学难点1.袁世凯复辟帝制并且迅速垮台的原因可以从袁世凯本身、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思想领域、资产阶级民主派四个方面来理解袁世凯得以复辟帝制条件;复辟迅速垮台的原因可以从辛亥革命的影响分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在开历史的倒车,逆历史潮流而动,违背民意,必定会被推翻。
因此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说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课件)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10bdd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5.png)
——《英俄日之劝告》1915年10月30日 材料三:“人心有至大之势力,决不能以他种势力战胜之”
③袁世凯的复辟活动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不得人—心—《人心》《申报》1916年6月9日
启示:封建帝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逆历史发展潮流必将失败
绝望中死去
叁 纷争割据民难安——军阀割据
资产阶级 二次革命
1915年
护国战争
1917年 1918年
护法运动
当堂测评
1.(2023·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
时间
1894年
1905年 1912年
1913年
C
事件
成立兴中会
成立中国 同盟会
就任中华 民国临时
大总统
发动“二次革命”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孙中山 D.陈独秀
叁 纷争割据民难安——军阀割据
悲愤的孙中山一次次在南方发动革命,以推翻北洋军阀10余年里,屡战屡败,屡败 屡战,到去世也没有看到打倒北洋军阀那一天。
许多人从推翻清政府的盲目乐观中清醒过来。怎样才能救中国,茫茫神州,路在何 方?
当堂小结
北洋军阀 制造 “宋案”
袁世凯 复辟帝制
军阀割据
1913年
1914年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1912年
1916年
1928年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壹 惊天血案引革命——“宋案”与二次革命
问题探究:自主阅读课本52-53页,思考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革命党人为了维护民主做了哪些抗争?
袁世凯:破坏责任内阁制
VS
革命党人:改组国民党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核心素养 教案(新课标2022版)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核心素养 教案(新课标2022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45d0a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8.png)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主备人:审核人:使用教师:教学内容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时空观念:把握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及军阀割据的承接顺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2历史解释、史料实证:通过袁世凯与孙中山的两次纷争对比,认识到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曲折性。
3.唯物史观:通过袁世凯复辟帝制引起国人反抗到最后失败,理解不符合历史潮流终将失败的道理。
)4.家国情怀:感悟孙中山等人捍卫民主革命屡战屡败的决心和锲而不舍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二次革命的背景。
2.袁世凯复辟帝制教学难点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以及失败的原因;北洋军阀割据造成的不利影响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个性设计一、激情导入引课明标袁世凯上台后,一再破环责任内阁制,解散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了维护共和制度,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又做了哪些斗争呢?本节课我们一起就这一问题进行学习。
二、导学引领自主学习(一)二次革命1.原因:(1)_______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2)1912年,宋教仁等以同盟会为基础,组建_______。
(3)1913年春,袁世凯密令亲信在上海刺杀北上组阁的_______。
(4)“宋案”后,袁世凯武力镇压_______,罢免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2.概况:(1)发动:_______、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2)结果:由于国民党_________,很快被袁世凯镇压。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1.准备:(1)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解散国民党。
(2)1914年初,解散_____。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_____________》,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3)修改___________,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4)为实现皇帝梦,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_________”的大部分内容。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https://img.taocdn.com/s3/m/a955e36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3.png)
国民党45%
杀
1913年,3月20日晚, 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 在上海火车站遭枪击负
捍卫 民主共和
建立 伤,送医院后不治身 独裁统治 亡,年仅31岁。
②导火线:宋教仁被刺杀(直接原
共和党 统一党 跨党者 无党派
因) 二次革命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一、共和与专制的拉 锯
(一)二次革命
时间: 1913年 领导者: 孙中山、黄兴
课后:
1、注意补全并整理本课笔记,温习课堂内容,下节课抽问
2、预习下一课,留下你的疑问
总统的权力
“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 时……可决责任弹内劾阁之制。国务总理及各部部长,
均 任称。为国国务总务员统员于发临,布时国命令务大员总辅统限佐提制大出总法统律案,负,其公责布
法律及发须布经个内本阁时副,署需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临时约法》规定责任内阁制的目的是什么?
(一)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袁世凯早有布置......安徽、江西、广东、南京、上海、均因兵力薄 弱失败。湖南、福建两省,则自行取消独立。二次革命遂告失败。
材料二:在军事行动上,他们不善用兵,各地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军事指 挥机构,使本来就不足的兵力显得更加分散。
——吕思勉《中国简史》
内,仅四川一省就发生了400余次。
——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
史》
二、军阀割据下的进退
·军阀割据 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人口锐减 经济破坏 战事不断
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二、军阀割据下的进退
拓展:护法运动
袁世凯的继任者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 1917年秋,孙中山为维护共和,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试图 借助滇系、桂系开展护法运动
部编版初中历史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
![部编版初中历史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6abab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6.png)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 探究: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1、镇压二次革命 2、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3、下令解散国民党 4、解散国会 5、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 6、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7、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 可指定继承人。 8、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二次革命”中,最先宣布独立的省
份是(B )
A、 广东 B、江西
C、安徽 D、湖北
2、“二次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B )
A、北洋军力量强大
B、国民党力量涣散,缺乏统一指挥
C 、 没有取得人民群众支持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 3、“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 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该材
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D )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选
择
在
夏
我们,还在路上……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 1、时间:1913年 2、结果:失败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袁世凯为复辟做的准备工作 2、袁世凯复辟 (三)护国战争 1、时间:1915年底 2、地点:云南 主要人物: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3、结果: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并绝望死去 (四)军阀割据 直、皖、奉三大军阀、地方小军阀
袁世凯称帝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 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三、护国战争
1、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 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
共和制度。
万户涕泪、一 人冠冕,其心 尚有共和两字 存耶?既忘共 和,即称民 贼。”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 课件(15张)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和军阀割据 课件(15张)](https://img.taocdn.com/s3/m/0f4925b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a.png)
材料一:民国时期军阀混战造成损失简表
指标
时间
损失
农户 1人91口4~锐1减918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荒地
11经9911济44~~破11坏991188
减少2600多万亩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军费
11战9911事46~~不11断991198
增加92万人 增加5000多万
2.危害
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 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 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 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 争的动乱之中。
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为“拯吾民”维护共和,革命党人展开了哪一斗争? 发动护国战争
贰 · 复辟帝制举国讨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护国战争
⑴导火线:袁世凯的复辟活动 ⑵准备: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
梁启超、蔡锷离京策划讨袁事宜 ⑶时间:1915年底—1916年6月 ⑷领导人: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⑸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材料二:据统计 , 在民国初年,光是四川内
部各派军阀之间的战乱,即达400余次之多
。在军阀的烧杀劫掠之下,百业俱废,民生
凋敝,人民陷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之中
……从1912年至1928年的17年间 , 内阁变
更了47次。正所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
场”。
——陈旭麓材《料近三代:中民国国社时会期的军新阀陈混代战谢列》表
1.袁世凯复辟帝制 对外:接受“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图谋日本支持
⑴“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⑵影响:①极大地损害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气焰, 中日矛盾日益加剧; ②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日爱国斗争; ③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等。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https://img.taocdn.com/s3/m/4caddbae2b160b4e777fcfd3.png)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学习目标】
1.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
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
2.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
3、军阀割据势力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二次革命的背景;袁世凯复辟帝制
难点:北洋军阀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多媒体链接图片——宋教仁墓)宋教仁的墓园位于上海市闸北公园,建于1924年,先生雕像下方的石座上有于右任的撰书刻铭:“先生之死,天下惜之。
先生之行,天下知之,吾又何纪,为直笔乎?直笔人戮……我们一起进入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学习吧!(板书:新文化运动)。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
这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齐读)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
的活动;维护共和的“护国运动”。
2.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
3、军阀割据势力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师:要想达到目标,靠大家自学。
老师相信你们是最
棒的!
三、出示自学要求
认真看课本第56— 58页,认真完成以下几个问题?看看谁最快完成,并且能背诵。
1、二次革命的原因结果是什么?
2、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原因?
3、护国运动的结果是什么?比较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
的异同点。
5分钟后,比比谁能把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好!
师:自学时,比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
自学竞赛开始。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5张PPT)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c74512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07.png)
美、英 美、英
五、军阀割据 4.影响:
①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给中国 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目前中国这种狗咬狗的争斗中,我们 并不偏爱谁,对我们来说,他们都一 样…… 20世纪20年代一位美国外交官马克穆利
农户和耕地的大量减少、荒地大量增加,
说明军阀割据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陆军人数和军费增大量增 加,说明军阀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
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军阀割据
袁世凯的皇帝梦为 败因:①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
什么那么快就破灭
②孙中山等领导的护国讨袁
了?有何启示?
③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二十一条”出卖了国家民族利益,引起众怒
启示:违背民主共和历史潮流必败
四、护法运动(1917 7——1918 5) 1.原因:
①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拒绝恢复《中华民 国临时约法》和国会
②约法和国会是共和国象征,为维护共和
2.过程:
①1917年 广州开展护法运动 ②南北军阀达成妥协,孙中山被排挤出军阀
政府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 段祺瑞出任总理,恢复“约法”, 张勋在1917年7月1日为溥仪复辟, 1917年7月初,张勋拥清废帝溥仪 复辟,孙中山极为愤怒,即偕廖 仲恺、朱执信、何香凝、章太炎 等人乘“海琛号”军舰从上海南 下,准备在南方组织武力讨伐
4.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十三年来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C.袁世凯当选大总统
D.孙中山继续革命
1.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 )
A.宋教仁被刺
B.段祺瑞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袁世凯称帝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_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_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7d9af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0.png)
03 谋求帝制:
(1)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袁世凯接受日本旨在灭 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 日本支持。
“二十一条”部分: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 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 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 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军阀割据
军阀割据
01 割据局面:
滇系军阀 桂系军阀
西南 军阀
北洋军阀
袁世凯
直系军阀
皖系军阀
奉系军阀
陆荣廷
唐继尧
其他军阀:粤系军阀、湘
系军阀、川军阀、黔系军阀、 晋系军阀、西北国民军、马 家军、辫子军……
冯国璋
段祺瑞
张作霖
曹锟 吴佩孚 孙传芳浙系军阀
时空观念
教学视频:军阀割据概况
02 影响:各军阀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连年混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年中国的奋斗》
史料实证
武士英:
暗杀宋教仁, 但很快落网 被毒杀灭口 于狱中。
洪述祖使应桂馨物色杀手
总理赵秉钧:凶手武士英、
谋杀犯应桂馨被捕后,在应家 中搜出赵秉钧、内务部秘书长 洪述祖指示行刺的函电。次年 赵秉钧在天津直隶总督署突然 中毒死去。
二次革命
02 时间:1913年
中国近代史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 与军阀割据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2022年课程标准
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时空观念:了解宋教仁遇刺、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 01 争、军阀割据等基本事实。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 02 的史实,认识到历史发展潮流的不可逆;认识孙中山领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精品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89e5eafad6195f302ba673.png)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 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2、爆发
(1)时间:1915年 (2)人物: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护国三杰”
蔡锷
李烈钧
唐继尧
护国战争形势示意图 经过: 云南宣布独立
组织护国军,向四川、 贵州和两广进兵
北洋军节节败退,各省纷纷独立
结果: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取消帝制
1、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C)
A、孙中山
B、李烈钧
C、宋教仁
D、黄兴
2、“二次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B)
A、北洋军力量强大
B、国民党力量涣散,缺乏统一指挥
C 、 没有取得人民群众支持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3、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作出了哪
些“努力”(D)
①解散国民党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学习目标
1.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 2.掌握孙中山领导的反抗北洋军阀的二次革命、护国战争
等斗争史实,理解袁世凯复辟失败和军阀割据局面出现 的原因; 3.认识北洋军阀混战给中国近代社会造成的危害。
北洋 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沿海各省的统称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是怎样的?
2021/10/4
坚决反对袁称帝,誓死讨伐袁, 以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
违辛袁背亥世历革凯史命复发使辟展民帝潮主制流共的,和失必的败将观说遭念明到深了历入什史人么惩心?罚。,
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7张PPT)
![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dce13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6.png)
• 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 的权益
二 十
• 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 一
割让他国
条
• 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影响:把整个中国变为了日本的殖民地,是对中国主 权的严重侵犯,也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气焰
欺父误国 为时晚矣
1914年底,北洋政府在北京举行祭天活动
1915 年末,袁世凯下令以 1916 年为“中华 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北洋军阀割据时期,控制湖北省的军阀派系是(A )
A.直系
B.奉系
C.皖系
D.滇系
以“宋教仁遇刺”为主题撰写新闻稿, 包含凶手、动机、对事件的简要评论等内容。
课后练习
THANK YOU
2.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 C )
A.孙中山
B.李烈钧
C.宋教仁
D.黄兴Biblioteka 3.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作出了哪些
“努力”( D) ①解散国民党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规定总统可以连任
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湖北省是中国千湖之省,是人杰地灵的旅游胜地。
知识讲解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 继承人 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解散国会
解散国民党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 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 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1916 年 3 月,袁世凯被迫 宣布取消帝制,6 月护国战争 结束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9张)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9张)](https://img.taocdn.com/s3/m/5609072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e.png)
北洋政府: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 北洋军阀:是清末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 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
1912年
1916年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1928年
学习目标
1.掌握二次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理解 “二十一条”的内容和影响。 3.掌握护国战争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4.认识军阀割据的形成,了解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说明:民主共和已发展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四、军阀割据
1、北洋军阀 (袁世凯创立)
湘 军 淮 军
袁世凯
清末新军→ 北洋新军 水师 陆军
地方新军
西南军阀
直系军阀 皖系军阀 奉系军阀 滇系军阀 桂系军阀
冯国璋
段祺瑞
曹锟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陆荣廷
唐继尧
其他军阀:粤系军阀、湘
系军阀、川军、黔系军阀、 晋系军阀……
2、目的和手段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 (1917~1918年)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列表
军阀 代表 派系 人物
依附 列强
势力 范围
直系 冯国璋 英、美 直隶(今北京)湖
曹锟
北、江苏、江西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安徽、浙江、山东、 福建、陕西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奉天、
黑龙江、吉林)
目手的段::争出夺卖地国盘 家和 利巩 益固 ,政 依权 附帝滇系国主唐义继尧。 美、英
一、二次革命
合法斗争: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参加选举。
1913年国会中主要党派构成统计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二次革命
宋教仁遇刺——导火线
宋教仁改国民党, 并在国会选举中占有明 显优势(责任内阁制) , 引起袁世凯的恐慌。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 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 站遇刺身亡。 宋教仁遇刺
宋教仁
• 袁世凯本想以重金收买 宋教仁,但宋教仁不为 所动。袁世凯便密令国 务总理赵秉钧策划刺杀 宋教仁。1913年3月20日 晚,宋教仁在上海火车 站遭歹徒枪击,身中3弹, 送医院不治而亡,年仅 31岁。这就是民国初年 震惊全国的“宋案”
2、丧权辱国: 接受日本“二十一条”,承认日 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袁世凯与各国使节合影
签订“十一条”
3、复辟帝制: • 1915年末,下令以1916年为“中 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登基大典。
袁世凯祭天
材料研读: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 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 贼,……誓死戮此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试通过以上材料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 称帝的态度。 孙中山反对袁世凯称帝,认为其行为 破坏民主共和制度,不得民心。他誓死讨 伐袁世凯,以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辛 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以孙中山为首 的革命党人为了维护民主共和,进 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在袁 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的时 期,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11课:北洋 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3、结果: 1916年3月,了? 1、复辟帝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护国运动的发展,各地讨袁势力的强 大; 4、“二十一条”出卖了国家民族利益, 引起众怒。
四、军阀割据
冯国璋
段祺瑞
张作霖
1、派系: 派系 代表人物 皖系 奉系 滇系 桂系 段祺瑞 张作霖 唐继尧 陆荣廷
控制区域
安徽、浙江、山东、 福建 东北 云南、贵州 广东、广西
直系 冯国璋、曹锟 江苏、江西、湖北
• 2、目的: • 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 • 3、手段: • 依附帝国主义,连年混战 • 4、影响: • 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 乱之中。
• 教训: •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 方案不能救中国。
二、护国战争
• 1、背景: •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维 护共和制度。 • 2、经过: • (1)1915年底,蔡锷等在云南宣告独 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 (2)北洋军队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 布独立。
蔡 锷
护国战争形势示意图
蔡锷,湖南人, 是中华民国初年的 杰出军事领袖。他 积极参加反对袁世 凯称帝、维护民主 共和国政体的护国 军起义。在护国战 争中,他抱病参战, 指挥劣势军队顶住 了优势敌人的进攻, 逼迫敌军停战议和, 表现了他坚定不移、 临危不惧的精神和 为国为民战斗到底 的英雄气概。
• 1、背景: • 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 站遇刺身亡(宋案)。袁世凯决定 以武力镇压国民党。
• 2、经过: • 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 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 3、结果: • 国民党力量涣散,被袁世凯 镇压下去。
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 1、专制独裁: • (1)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 散国民党、国会。 • (2)废除《中华民国为临时约法》,颁 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 统制。 • (3)修改总统选举法,可无限期连任, 指定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