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罪犯脱逃危机形成及干预对策

合集下载

监狱管理研究之 浅谈罪犯脱逃前的反常表现及其防范对策

监狱管理研究之   浅谈罪犯脱逃前的反常表现及其防范对策

浅谈罪犯脱逃前的反常表现及其防范对策防止罪犯脱逃,是监狱机关狱政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监狱近年来发生罪犯脱逃案件及破获的企图脱逃案件进行分析,概括出罪犯脱逃的几种反常表现,以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一、几种反常表现1、罪犯伪装积极,骗取信任,表现出对干部过分温顺,言听计从,有的甚至在外出劳动现场主动给管教人员,看押武警搭凉棚,以取得民警的好感,民警对其稍有疏忽,便乘机脱逃.2、监内生活出现反常现象,有的犯人在脱逃之前将全部存款花光,有的将生活日用品,甚至将衣服和行李都给其他犯人,做好逃跑准备(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比较狂妄自大的犯人的身上).3、私藏便服和现金,为便于脱逃,犯人往往私藏便服钱款,多打听他犯是否有便服或工作服,以备脱逃时用.4、向他犯打听什么地方能找到活干,什么地方能多挣钱,尤其是好向捕前居住在煤矿和林区的犯人打听,因为那些地方盲流多,不易控制,逃脱后便于隐藏.5、探听监狱场所情况和属围交通情况,劳动时东张西望,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刚入监和入监不久的犯人身上,以便脱逃能迅速逃窜.6、情绪反常,有罪犯在逃跑前情绪突变或烦燥不安,夜不能寐或对他犯突然热情起来,甚至对一直不和的犯人称兄道弟,这种现象多数发生在初次逃跑的犯人身上.7、积极准备食品,有的突然多买饼干,白糖等,有的乘外出劳动时盗窃各种食品,做逃跑的准备.8、无病装病,小病装大病,蒙蔽民警,放松对其监控,乘机脱逃.9、不怎么跟大帮劳动,主动要求干一些零活,杂活和一些脏活,有时主动要求到监外去干活.当然,罪犯脱逃前的反常表现还可举出一些,而有的罪犯脱逃前往往会有多种表现,随着形势的发展,还可能出现新的情况,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总结,及时发现罪犯脱逃前的反常表现,就能掌握罪犯的脱逃规律,搞好罪犯脱逃的防范工作.二、防范对策针对罪犯脱逃的种种反常现象,我们要着重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要认真执行改造第一生产第二劳动的方针,把预防犯人脱逃当作第一位工作来抓,落到实处,把犯人严格置于管教民警的严密监视和管制之中,做到一天二十四小时不脱管,管的严是落实对犯人改造的基本前提.2、要坚持敌情分析制度,达到危险分子预测明确化,把犯人置于我们民警的严密监控之中,要坚持中队民警对犯人四知道,杜绝脱戒杂工的现象,组织包夹力量,掌握使用好耳目,做到敌动我知.3、加强对犯人的教育,一方面及时掌握犯人思想动向,进行面上的普通教育,可联系国内形势,结合犯人积极改造的典型事例,对犯人进行政策教育和前途,理想教育,大讲逃跑的"三个跑不掉"和"三个增加"把脱逃的可能控制在最低限度,另一方面有的放矢的进行个别教育或及时采取得力措施,是主观因素的要疏导,是客观因素的要妥善处理、特别是家庭有病变,事变的犯人更应如此.4、在监内管理上,坚持严字当头,一丝不苟,坚持定期,不定期的清监制度,把犯人的来往信件,现金,便服,劳动工具及可能用来脱逃的物品进行登记管理和予以清出.5、加强警戒设施和监控力量建设,做到警戒设施经常完好,要做到以下四项:(1)筑围墙,架电网,配电机照明. (2)健全通讯联网. (3)配备必要的车辆.(4)搞好内管,外警,群众联防三道防线.6、严格按政策办事,注意工作方法,自觉做到"四要"一要尊重犯人人格, 不打骂,虐待犯人.二要实行革命人道主义政策,搞好衣,食,住和劳保待遇,医疗卫生等.三要实事求是地处理好犯人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不偏听偏信,防止主观意断,感情用事.四要重视犯人申诉,做到查证核实清楚,结果与本人见面。

浅析罪犯脱逃危机形成及干预对策

浅析罪犯脱逃危机形成及干预对策

浅析罪犯脱逃危机形成及干预对策摘要:自监狱存在以来,罪犯脱逃的现象也一直如影随行,严重威胁着监管改造场所的安全稳定。

为积极预防和控制罪犯脱逃案件的发生,笔者尝试运用危机及其干预理论来认识总结监管工作实践中容易引发罪犯脱逃的心理特征、行为能力、客观监管环境等因素,重点针对罪犯脱逃心理危机浅谈干预对策,提出从内至外构筑四道脱逃防线的建议,本文希望对罪犯防逃的理念与方法有所创新,以期能互相交流经验,对防逃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关键词:罪犯脱逃危机形成干预对策罪犯脱逃是一种严重破坏监管改造场所稳定的又违法犯罪活动,在我国监狱属于“严防死守”、“严厉打击”的一类事件,也是监管安全的重中之重。

近些年来,监管改造工作日趋规范,监管设施逐渐完善,警察防逃意识逐步增强,罪犯脱逃率逐年降低,许多监狱已连续多年实现了罪犯脱逃率为0,但也还有个别犯罪分子不认罪服法,不安心改造,想方设法逃出监狱,逃避法律的惩罚。

最近,司法部监狱管理局下发的近期狱内案件情况通报,就3月12日—4月11日短短一个月内河北、贵州、四川接连发生的3起罪犯脱逃案件提出了严厉批评。

这充分说明,监狱即使有现代化的高墙电网、先进的监控技术、严格的监管制度、精良的看守队伍作为屏障,也不能对罪犯脱逃工作有丝毫松懈,我们仍然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探索罪犯脱逃的规律,运用新的防逃理念、技术、对策,着重对脱逃罪犯个体心理危机的形成及干预进行研究,努力实现罪犯“不想逃”、“不愿逃”的治本之策。

一、认识危机与危机干预1、危机的含义关于危机有许多定义,危机原本来自医学用语,指人濒临死亡,生死难料的状态,既有生存的可能,也有死亡的威胁,后来被演绎为描述人们不可预期、难以控制、不愿面对的局面。

心理学认为,危机是一种认识,当事人认为某一事件或境域是个人资源和应付机制无法解决的困难,除非及时缓解,否则危机就会导致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

笔者这里所谈的“危机”是指一种危险状态,当它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延续发展,表现于外,则可能导致行为个体心理和行为功能的失衡或失调,出现危机行为,导致危害性后果。

看守所留所服刑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防范(5)

看守所留所服刑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防范(5)

看守所留所服刑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防范(5)因材施治,矫正脱逃心理——防范留所服刑罪犯脱逃的有效手段对存在脱逃心理的留所服刑罪犯,要针对其脱逃心理形成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矫正脱逃心理。

打防并举,实施综合治理——防范留所服刑罪犯脱逃的重要保障防范留所服刑罪犯脱逃,单靠一种手段,容易导致顾此失彼。

要进行准确的个体预测,并严厉打击脱逃行为,震慑留所服刑罪犯群体。

只有这样打防并举,多管齐下,才能彻底整治好看守所留所服刑罪犯事故多发的现象。

首先,要做好预测、预防工作。

事先预防胜于事后打击。

留所服刑罪犯脱逃前一般都有反常的表现,有的忐忑不安,惟恐看守干警发现,极力掩饰其内心活动;有的还会着手实施一些准备工作,如准备工具、“不小心”逾越警戒范围观察环境、勘测线路等。

看守干警要通过直接观察、耳目反映、监控技术等手段,积极发现留所服刑罪犯脱逃的蛛丝马迹,细微症候,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对留所服刑罪犯脱逃进行准确地预测。

对确定有脱逃迹象者,要加强监管控制,采取有重点的防御措施,也可以由其他表现好的留所服刑罪犯对有脱逃危险者进行全天候的值班“包夹”。

同时,经常开展政策法律教育,对那些有脱逃危险的人犯加强政策攻心,感化教育、形势教育、道德教育、前途教育,切实打消其侥幸心理、冒险心理,使明白“三个逃不了”(即人逃不了,刑期逃不了,罪恶逃不了)、“四个要增加”(即增加刑期,增加罪恶,增加亲属怨恨,增加自己的痛苦),促其交代脱逃动机,彻底放弃脱逃念头。

要掌握脱逃规律。

留所服刑罪犯脱逃一般多发生在夏秋两个季节和重大节假日期间,多半是夜间脱逃。

脱逃对象多为三十岁以下的盗窃犯、抢劫犯、诈骗犯和惯犯。

脱逃的方式多为越墙、钻洞、冲闯、出去看病乘人不备等。

针对上述规律,每年要在六至九月间,突出重点抓好安全防范工作,查问题、堵漏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留所服刑罪犯脱逃。

要切实掌握防范留所服刑罪犯脱逃的方法。

防范留所服刑罪犯脱逃一般地说以下几种:①排查法。

狱内脱逃浅析及防范[精选]

狱内脱逃浅析及防范[精选]

狱内脱逃浅析及防范[精选]第一篇:狱内脱逃浅析及防范[精选]狱内脱逃案件的浅析及防范【摘要】罪犯脱逃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逃脱监狱机关的关押和监管的行为。

它不仅影响监狱正常的改造秩序,也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预防罪犯脱逃是监狱的根本任务之一,通过对近几年来全国范围内的罪犯脱逃案件的分析,剖析罪犯脱逃的原因,找出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和寻求应对罪犯脱逃的有效措施,对促进监管安全和社会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罪犯脱逃特点原因对策今年来,监狱系统发生了多起罪犯脱逃案件,再次凸显了监管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本文旨在通过对近年来的脱逃案件进行分析,从脱逃罪犯的特点和引起脱逃的诱因出发,寻找预防罪犯脱逃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维护监管安全和社会稳定。

脱逃案件的新趋势通过对今年全国范围发生的罪犯脱逃案件以及近年有代表性的罪犯脱逃案件的研究,罪犯脱逃案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新趋势。

一、案件数量显著增加。

去年全国范围内,一共发生*起罪犯脱逃和罪犯预谋脱逃案件,而今年截至11月份全国范围已发生*起罪犯脱逃案件,明显多于去年同期。

二、社会影响力扩大,公众关注度提升。

相比于狱内行凶和狱内自杀等案件,罪犯脱逃对社会安定的危害性更强。

今年发生的河北深州监狱脱逃案件史无前例的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2次报道,其他诸如沈阳第二监狱脱逃案件等也被媒体和公众广泛关注,造成了全国范围的影响。

这些都说明随着监狱的工作从封闭走向开放,监管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三、手段的多样化。

随着监狱监管安全硬件设施的加强,特别是“物防、技防、人防、联防”的“四防一体化”安全理念的落实,极大地降低了罪犯通过高墙、电网脱逃的可能性,从已发生的罪犯脱逃案件来看,选择挖洞、攀越高墙等原始手段脱逃的已明显减少,出现了一些新的脱逃手段,主要有:1、伪装脱逃。

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事件中罪犯利用自制假警服脱逃,另外也发生过罪犯利用毛线等自制假发企图混出监狱大门的事件。

2、利用外来车辆脱逃。

罪犯脱逃特点和对策的研究

罪犯脱逃特点和对策的研究

罪犯脱逃特点和对策的研究【内容摘要】:脱逃是一种严重破坏监狱正常的监管改造秩序的犯罪行为,它严重侵犯了监狱机关的监管活动。

罪犯脱逃给监狱带来了相当大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也在其它罪犯中产生了不良的示范作用,更给社会、人民的身心和财产带来了潜在的隐患。

因此认真研究脱逃案件的特点,根据特点重点监控,避免脱逃案件的发生或在脱逃案件发生后能够及时侦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脱逃案件侦破方法脱逃案件是指在押罪犯在服刑期间为逃避惩罚和改造,逃离监管场所,非法获得人身自由的案件。

脱逃严重的破坏了监管改造秩序,侵犯了监狱机关的正常监管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脱逃犯罪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脱逃犯罪(包括预谋案件)是监狱内多发、常见的犯罪,脱逃行为易在罪犯群体中造成不良示范效应,所以,历来是监狱防范和打击的重点。

因此,认真的研究脱逃犯罪的特点和原因,为提高监狱监管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更好的防监管事故于未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脱逃案件的特点二.(一)脱逃案件的构成特点1.脱逃案件的主体特点年龄上,一般多为中青年人,这部分罪犯思想活跃,想法多,情绪较为复杂,心理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遇到事情容易冲动,不计后果,极易产生脱逃的想法,而且很快付诸行动,相比之下,40岁以上的罪犯选择脱逃的比例就相对小了。

文化程度上,文化程度低的罪犯往往容易脱逃。

这些罪犯一般没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文化素质低下,法律意识薄弱,有些罪犯在服刑后,不踏实,对自己的罪行认识不清,不遵守监管纪律,不服从管理。

犯罪刑种上,在脱逃案件中,财产型和暴力型犯罪的罪犯脱逃的比例远远高于其它类型罪犯的比例,其中抢劫、盗窃的罪犯尤多。

究其原因,一般为这两种犯罪类型都与金钱或财物有关,说明这部分罪犯对财物的占有欲较强,生活恶习较深,以往的犯罪生活使他们形成了贪婪、狡猾、自私、凶狠的心理。

进入监狱,投入改造后,严格的监管和规律的生活,以及艰苦的劳动都与他们原来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冲击,从而诱发他们脱逃。

浅析刑事被告人脱逃的特点、方式和对策

浅析刑事被告人脱逃的特点、方式和对策

浅析刑事被告人脱逃的特点、方式和对策根据《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的规定,提押、押送、看管刑事被告人,保障刑事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是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主要职责。

将被依法关押的刑事被告人从看守所提押出来,押送到法院参加审判活动,并将刑事被告人安全押回看守所,是我们司法警察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这期间,发生脱逃行为,必将给法院的刑事审判工作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看管好刑事被告人是我们法警工作的重点。

因此,认真分析刑事被告人脱逃的特点、方式,并研究预防刑事被告人脱逃的对策和措施,对提高司法警察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更好的防脱逃事故于未然,保障刑事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刑事被告人脱逃的特点通过几年来对刑事被告人脱逃的调查,刑事被告人脱逃具有以下的几个特点:(一)刑事被告人情绪波动大,容易发生脱逃行为。

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许多案件都涉及到*、抢劫等重大犯罪,这类案件被告人情绪波动大,大部分刑事被告人情绪易激动失控,极有可能发生脱逃等行为。

(二)脱逃刑事被告人中年青刑事被告人占大多数。

在脱逃案件中,年轻的刑事被告人心理不够成熟,情绪不稳定,遇事易冲动,对自己所做的事不考虑后果,极易产生脱逃的想法,而且很快就能将想法付诸实施。

且身体素质好,行动灵活、敏捷,敢于冒险,容易脱逃和躲避法警的追捕。

(三)脱逃犯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在发生的多起刑事被告人脱逃案中,文盲、小学和初中文化的占绝大多数,这说明文化程度越低,思想素质也较低,法律意识也更淡薄,做事不计后果,也更易脱逃。

(四)脱逃中财产型和暴力型犯罪的刑事被告人占多数。

在脱逃案中,一般财产型的和暴力型的刑事被告人脱逃占多数,这部分罪犯过去往往是靠犯罪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他们形成了贪婪、狡猾、自私、凶狠的心理,一旦被刑事拘留,对严格的监管改造生活极不适应,相反,对以往的犯罪生活十分留恋和向往,而监所有高墙、有武警守卫,不易脱逃,因而想方设法在开庭审理时寻机脱逃。

犯罪逃脱的特点和对策的研究

犯罪逃脱的特点和对策的研究

犯罪逃脱的特点和对策的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监狱当局对逃避工作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监狱当局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防止罪犯逃跑,确保监狱安全稳定。

为了防止犯人越狱的惩罚和改造是一个前提条件,是所有监狱工作的基础。

脱逃行为是一个在监狱中发生率较高,严重违反法律尊严的行为,直接损害了监管秩序,对监狱服刑人员的正常工作和服刑人员思想感情和情绪稳定,直接威胁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损害社会秩序。

因此,脱逃案件是监狱机关预防和打击的重点。

本文分析了各种情况下的逃生,试图找出监狱工作人员逃生的最佳预防对策,加快监狱系统的改革,改善执法环境。

加强对监管设施的投资建设,杜绝事故隐患,建立和完善罪犯的急救处理。

关键词:犯罪;脱逃原因;脱逃特点;对策目录一、引言 (1)二、脱逃案件的特点 (1)(一)多有预谋、准备过程充分 (1)(二)动机复杂、手段多种多样 (1)(三)精心选择脱逃时间 (1)三、服刑人员脱逃的原因 (2)(一)服刑人员脱逃主观原因 (2)(二)服刑人员脱逃客观方面的因素 (3)四、预防服刑人员脱逃的对策 (3)(一)加速改善执法环境 (4)(二)加强对监管设施的投入和建设 (4)(三)建立健全服刑人员脱逃应急处置预案 (4)五、结论 (5)参考文献 (6)致谢 (7)一、引言目前,监狱工作人员对越狱的情况较为严重,服刑人员要逃离发生,会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也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从监狱工作人员逃生的原因和特点分析的逃逸案,找出监狱工作人员逃避的预防措施,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稳定。

脱逃案件是指依法关押在监狱中的囚犯,逃避监督和改进的企图逃避或逃避监管场所的犯罪,以各种形式和方式。

越狱是在监狱里的案件最多的一种犯罪,犯罪分子逃避犯罪也是处罚的首选形式。

即使是优秀的现代高墙电网的监狱,先进的监测技术,严格的监管制度,团队作为一个屏障和犯罪分子逃避工作有丝毫的懈怠,我们还是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法律犯罪分子逃避学习,使用新的防逃的策略,研究和个人犯罪分子逃避研究心理危机干预的形成,努力实现罪犯“不想逃”、“不愿逃”的治本之策。

最新-监狱服刑人员脱逃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 精品

最新-监狱服刑人员脱逃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 精品

监狱服刑人员脱逃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监狱服刑人员脱逃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摘要:监狱赋有法律上惩罚和改造服刑人员的神圣职责,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

但近年来,监狱的社会化改造手段和劳动改造工地的多样化,给监狱防逃带来了很大挑战。

文章将结合本监狱的工作情况,给脱逃的原因和防范措施从服刑人员及监狱两方面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商榷。

关键词:监狱服刑人员脱逃原因措施引言:防止服刑人员脱逃是监狱惩罚和改造他们的根本前提,是监狱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才可能达到改造好这一目的。

但监狱并不是完全封闭的,特别近年来监狱经济不景气,监狱在对服刑人员实施劳动改造这一基本手段上,无论是具体方式上和实际场地上都跟以前出现了很大的不同,工地复杂,地域分散,因此防逃任务也越来越艰巨。

监狱实际工作中防逃措施千万条,但自己认为归根到底要从服刑人员和监狱两方面出发,结合各自的特点做好工作:一是从服刑人员身上出发,要做到从思想上不想跑、不敢跑;二是从监狱自身来说,要从具体工作上,从监管条件上做到跑不了。

做好这两个方面,我们就抓住了监狱脱逃的着眼点和立足点。

一、监狱监管工作中服刑人员脱逃的严重性在实际工作中,经过和服刑人员谈话、调查了解,不少服刑人员都曾经想过逃跑,但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想逃跑,只有在诸多因素促使服刑人员逃跑思想严重,而疏导工作又跟不上,打击不力,防范工作疏漏时,服刑人员才可能冒生命风险实施脱逃这一行动。

服刑人员逃跑是一种严重影响监狱监管安全和社(请登陆政法秘书网)会稳定的突发事件。

服刑人员脱逃不仅严重地干扰和破坏监狱的正常秩序,而且也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首先,成功的脱逃会给其它的服刑人员,特别是有脱逃思想的服刑人员以巨大的示范作用和心理促成效应。

其次,组织追捕脱逃人员又会严重影响监狱的日常工作和监管强度,不仅会造成追捕中产生大量财务损失,追捕人员的外出,又严重影响了整个监狱的日常工作。

二、监狱服刑人员脱逃的原因及方式分析(一)脱逃心理分析服刑人员逃跑的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性质的心理情况:1、自发性⑴认为无罪或轻罪重判而不服管教,对判刑不满企图脱逃。

何防范谈谈看守所留所服刑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如

何防范谈谈看守所留所服刑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如

何有效预防何防范谈谈看守所留所服刑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如何有效预防前言看守所留所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一环。

而罪犯脱逃则对社会安全和公众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防范罪犯脱逃是看守所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需要我们从心理方面入手,了解罪犯脱逃的心理特征,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罪犯脱逃的心理特征罪犯脱逃的行为虽然犯罪,但是其心理特征往往十分容易被看守所工作人员所忽略,这会给罪犯脱逃提供可乘之机。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罪犯脱逃的心理特征,以更好地预防罪犯脱逃。

自卑心理罪犯在服刑期间,常常会产生自卑心理。

其认为自己被社会所唾弃,甚至认为自己永远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这种情况下,罪犯脱逃成为了罪犯情绪的一种宣泄方式,他们认为脱逃可以让自己重获自由,改变自己的命运。

叛逆心理罪犯在服刑期间,往往会对看守所抱有敌对情绪。

与看守所人员对抗,成为罪犯获得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脱逃可以成为罪犯打破看守所限制,取得胜利的肯定方式。

恶劣环境下的逃避心理看守所的环境往往十分恶劣,罪犯在这种环境下容易产生孤独、无助等消极情绪。

为了逃离看守所压抑的环境,罪犯会采取脱逃行为,以获得自由和快感。

如何有效预防罪犯脱逃了解罪犯脱逃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我们采取更加有效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手段:加强安全监管强化安全管理,加大对看守所留所的巡逻检查力度,防止罪犯趁机脱逃。

心理辅导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帮助罪犯减轻自卑心理,缓解恶劣环境下的逃避心理,并树立法律观念和重视社会规则的意识。

与罪犯建立良好关系更加紧密地与罪犯建立联系,了解罪犯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帮助罪犯克服恶劣情绪,消除悲观情绪,降低罪犯脱逃的意愿。

提高人员素质提高看守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各种技能,加强对罪犯行为心理的了解,确保安全监管工作成果。

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提升看守所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保障看守所安全监管的能力。

结语罪犯脱逃不仅会破坏社会稳定,也会导致看守所和公民的安全问题。

罪犯脱逃案例

罪犯脱逃案例

罪犯脱逃案例一、案例分析。

某市发生了一起罪犯脱逃案例,一名重刑犯在警方押送途中,趁机脱逃并潜逃至市区。

由于该罪犯曾有多起暴力犯罪记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恐慌。

警方立即启动了全城搜捕,并发布了悬赏通告,但脱逃的罪犯仍然未能被抓获。

二、脱逃原因分析。

1. 监管不严,在押期间,监管人员的疏忽大意,未能严格把守,给罪犯可乘之机。

2. 缺乏危机意识,警方在押解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罪犯的脱逃行为,缺乏危机意识和及时应对能力。

3. 社会环境因素,一些市民对警方的工作不够信任,未能积极配合警方抓捕,给罪犯提供了藏匿和逃避的机会。

三、脱逃的影响。

1. 社会治安受到威胁,脱逃的罪犯可能再次实施犯罪行为,给社会治安带来不确定因素。

2. 公众恐慌情绪增加,脱逃案件容易引起公众的恐慌情绪,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3. 对警方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脱逃案件暴露了警方的管理漏洞,对警方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一定影响。

四、应对措施。

1. 加强监管力度,对于重刑犯的押解过程,应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安全押解。

2. 提高警方应对能力,警方应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加强社会宣传,加强对社会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形成全社会抓捕脱逃罪犯的合力。

4. 加大搜捕力度,警方应加大对脱逃罪犯的搜捕力度,全力以赴,尽快将罪犯抓获归案。

五、结语。

罪犯脱逃案例的发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威胁,对警方的管理和应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加强监管力度,提高警方的应对能力,加强社会宣传,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应对罪犯脱逃案件,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希望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罪犯脱逃调研报告

罪犯脱逃调研报告

罪犯脱逃调研报告罪犯脱逃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罪犯脱逃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罪犯脱逃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我们进行了罪犯脱逃的调研研究。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并提出建议,以促进公共安全工作的进一步改进。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我们了解了国内外罪犯脱逃的一般情况和常见特点。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我们深入分析了一些重大罪犯脱逃的具体原因和应对措施。

最后,我们还采访了一些公安专家,收集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罪犯脱逃的主要原因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罪犯脱逃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监狱管理薄弱:一些监狱存在管理不善、缺乏监控设备等问题,造成了罪犯脱逃的机会。

(2)监狱工作人员的不良行为:个别监狱工作人员与罪犯勾结,甚至参与脱逃行为,导致罪犯脱逃事件的发生。

(3)监狱设施的不完善:一些监狱设施老旧,防护措施不到位,容易被罪犯攻破。

(4)罪犯个体能力强:一些罪犯具有较强的体力、智力和技术能力,使他们更容易脱逃。

2. 罪犯脱逃的危害和社会影响罪犯脱逃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

一方面,脱逃的罪犯可能继续犯罪,危害社会安全;另一方面,脱逃过程中可能发生暴力事件,伤害无辜群众。

此外,罪犯脱逃事件还会引发社会不安和公众恐慌,破坏社会稳定。

3. 应对罪犯脱逃的有效措施为了应对罪犯脱逃,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有效的措施:(1)加强监狱管理:提高监狱管理水平,加强监控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及时修补设施漏洞,确保监狱安全。

(2)加强监狱员工培训:加强对监狱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

(3)完善监狱设施:加大投入,更新监狱设施,提高防护能力,确保罪犯无法轻易攻破。

(4)提高罪犯个体监控和管控:针对具有较高逃跑能力的罪犯,加大监控和管控力度,确保其行动受到有效控制。

罪犯脱逃处置方案

罪犯脱逃处置方案

罪犯脱逃处置方案背景及概述罪犯脱逃是监狱安全管理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监狱应该采取有力的措施,确保罪犯不会从监狱中轻易逃脱。

本文将讨论罪犯脱逃时的处置方案,以便监狱能够在面对此类事件时能够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

预防脱逃预防罪犯脱逃是最为重要的手段。

监狱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对罪犯的管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下面是一些预防脱逃的措施:1. 监狱建设监狱应该建立坚固的围墙和安全设施,以确保罪犯无法轻易逃脱。

此外,监狱应该设置监控摄像头和警报设备,及时掌握罪犯的活动轨迹。

2. 人员管理监狱应该加强对看守的管理,确保他们能够认真履行职责。

在监狱中,应该分配不同的看守负责不同的罪犯,以确保看守的专业性和效率。

此外,监狱应该定期对罪犯进行体检和心理评估,确保罪犯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3. 管理制度监狱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对罪犯的日常生活、教育培训、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

监狱也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罪犯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减少犯罪再犯率。

处理脱逃事件即使在预防脱逃的前提下,仍有可能面临罪犯脱逃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监狱应该采取迅速而有效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出警报一旦发现罪犯逃脱,应该立即发出警报,通知监狱内的看守和警卫,确保第一时间掌握逃犯的情况。

2. 搜捕罪犯脱逃的罪犯应该被追捕,必要时甚至可以动用武力。

在追捕过程中,应该确保安全性和操作规范性,并尽量避免对罪犯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 协调外部力量如果罪犯已经逃离了监狱,监狱应该及时通知当地警局,并请示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监狱应该积极协调外部力量,共同加强搜捕力度,确保罪犯被追回。

结论罪犯脱逃是监狱安全管理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需要我们采取有力的措施预防和处理相关事件。

在预防方面,监狱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对罪犯的管控等;在处理方面,应该立即发出警报,搜捕罪犯并积极协调外部力量加强搜捕力度。

如果这些措施得到充分落实,我们相信罪犯脱逃的情况将会大大减少。

脱逃案件反思报告总结

脱逃案件反思报告总结

脱逃案件反思报告总结# 脱逃案件反思报告总结## 一、事件概述本次脱逃案件发生在某地监狱,犯罪嫌疑人成功逃脱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经过调查研究,本报告对此次脱逃案件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改进的方式,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 二、问题分析### 1. 人员管理不严格监狱管理人员在本案件中承担重要责任,然而对犯罪嫌疑人的日常监管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松懈。

人员管理不严格导致犯罪嫌疑人有机会逃脱。

### 2. 安全设施不完善监狱作为一个高度安全的场所,应该具备高强度的安全设施。

然而,本次案件揭示了监狱安全设施的不完善,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

### 3. 缺乏应急预案监狱管理部门在应对脱逃案件时,没有明确的应急预案和应变机制。

这导致应对不充分,处理不当,给逃犯提供了可乘之机。

## 三、改进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以提高监狱管理水平和案件处理能力。

### 1. 加强人员管理监狱管理部门应严格把关人员招聘、培训和考核工作,确保每位管理人员都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责任心,能够认真、细致地履行职责。

同时,要加强对犯罪嫌疑人的监管力度,确保他们无法越狱。

### 2. 完善安全设施监狱管理部门要对现有安全设施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其完善程度和合理性。

可以引入高科技手段,如视频监控、安全门禁系统等,提高监狱的整体安全性。

### 3. 建立应急预案监狱管理部门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预案应包括紧急通知、警戒措施、人员调度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在发生类似案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展开应对工作。

### 4. 加强内部审查监狱管理部门应建立起严格的监督制度,定期进行内部审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同时,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学习他们在监狱管理方面的先进做法,为我国监狱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 四、总结本次脱逃案件是对监狱管理工作的一次严峻考验,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服刑人员脱逃事件对我国监狱危机管理的启示-文档资料

服刑人员脱逃事件对我国监狱危机管理的启示-文档资料

服刑人员脱逃事件对我国监狱危机管理的启示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其首要任务是维护监管安全。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变革期,我国监狱安全管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监狱突发事件频发。

如何在此后的危机管理中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体系,包括加强危机意识,建立常设的专业危机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科学的危机管理机制等,成为我国监狱管理工作面临的重大任务。

服刑人员脱逃危机发生的原因监狱部分领导和民警缺乏危机意识。

一是危机管理中存在侥幸、麻痹思想。

监狱的相对封闭性、监区的相对独立性、工作内容的重复性,使我们的民警产生了心理疲劳,有的人养成了惯性思维模式,安于现状,产生了侥幸心理。

对于服刑人员的活动缺乏防范意识,不能居安思危。

二是危机管理中存在依赖思想。

过分依赖现代化的物防、技防手段,弱化了人防制度。

部分监狱领导和民警认为监控可以随时掌握服刑人员的一举一动,制度可有可无,刷卡门、红外线装置可以在最后一道防线防止危机发生,于是产生了依赖思想。

三是危机管理中存在应付思想。

一些场所的个别领导没有把场所安全放到工作的首位,对场所安全只是“讲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做表面文章,以至于隐患漏洞发现后长期得不到解决。

危机应急预案和演练是顺利处理危机的有效保障,然而在繁重的生产压力、管教任务下,这些往往只被停留在纸面上,是摆摆样子、应付领导、通过检查的形式。

我国监狱普遍缺少危机管理的常设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

目前,我国监狱普遍缺乏常设的专门危机管理机构,对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缺少统一的专业管理。

监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建立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构,只是针对突发事件的发生,为了应急处置而建立的临时性组织,由监狱系统、驻监各部门管理者组成,各相关部门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组织协调,组织成员也是由各部门的官员组成,缺少专业人员,决策水平、处置能力也受到影响。

突发事件处理完毕后,临时机构和人员就随之解散。

我国监狱的危机预防机制不完善。

罪犯脱逃应急预案

罪犯脱逃应急预案

罪犯脱逃应急预案一、当前形势紧迫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治安形势日趋复杂,罪犯脱逃事件偶有发生,给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罪犯脱逃不仅破坏了法律的严肃性,还可能导致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

因此,加强罪犯脱逃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是当前社会治安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专家观点众多安全专家一致认为,罪犯脱逃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维护法律尊严的重要措施。

专家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罪犯脱逃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一是加强监狱等关押场所的安全管理,确保设施完备、人员到位;二是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及时掌握罪犯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三是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确保一旦发生脱逃事件能够迅速反应、有效处置。

三、支撑数据近年来,我国监狱系统虽然在罪犯管理和安全防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据统计,近五年来全国范围内发生的罪犯脱逃事件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不乏因为管理疏忽和应急处置不当导致的严重后果。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当前形势下加强罪犯脱逃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四、应急有效性说明为了确保罪犯脱逃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保障:一是完善应急机制,建立健全快速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二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应对能力;三是加强装备建设,确保应急处置所需的装备和物资得到充分保障;四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罪犯脱逃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罪犯脱逃应急预案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脱逃事件能够迅速反应、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影响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总之,加强罪犯脱逃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是确保社会治安稳定、维护法律尊严的重要举措。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切实加强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罪犯脱逃方式及对策

罪犯脱逃方式及对策

罪犯脱逃方式分析及防逃对策研究永州监狱钟战军当前,随着我国监狱布局调整工作的逐步完成,绝大多数监狱的物防、技防能力大幅提升,监狱安全系数逐年加大。

然而,伴随着监狱硬件设施的提升,安全周期得以逐渐延长,个别监狱、个别民警敌我意识、忧患意识淡化,对足以构成现实威胁或潜在影响的“盲区”、“死角”疏于管理,甚至熟视无睹,自以为物防、技防现代化足以替代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制敌于先的防控目标;有的忽视细节管理,不善于或不乐于借助罪犯思想、心理排查,车辆、人员控制,工具、利器监管等细微末节处分析、发掘敌情隐患和苗头,致使“盲区”、“死角”有增无减,进而丧失了料敌于先、先发制敌的大好时机,酿成监管安全重大的事故。

近年来,部分监狱发生的罪犯驾驶大型吊车推倒围墙成功脱逃案、尾随下班民警实施脱逃未遂案,足以说明民警思想麻痹,敌情意识不强对于维护监狱安全的极端危害性。

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就目前监狱实施高强度警戒条件下,罪犯实施脱逃的可能方式及预防罪犯脱逃的对策加以初浅分析。

目前监狱实施高强度警戒条件下,罪犯脱逃的可能方式一、罪犯谋划、实施脱逃的暴力性、凶残性渐趋增强,监狱物防、技防水平的提升,极大地降低了罪犯从高墙、电网脱逃的可能性,转而寻求暴力方法实施脱逃,就成了个别罪犯新的选择。

从已发生的罪犯脱逃案件来看,选择挖洞、攀越高墙等原始手段脱逃的已明显减少,选择冲击武警哨位、冲闯监狱大门、会见室小门、杀害干警、劫持人质等暴力、凶残手段脱逃的却明显增多。

有的甚至在脱逃方案中,公然提出骗杀值勤干警、夺取警服,实施伪装脱逃的凶残计划,令人触目惊心,2006年5月6日发生在湖南省郴州监狱的罪犯袭击警察致死后换上警服实施脱逃案就充分说明了其严重性和现实危险性。

二、利用车辆脱逃和借助现代通讯工具作案成为罪犯脱逃新的动向,与暴力脱逃相比,利用车辆脱逃风险小,几率大,掌握驾驶技术的罪犯数量又较多,因而成为当前罪犯脱逃的重要手段。

从已发生的案件看,罪犯利用车辆脱逃,其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藏匿于外出车辆之中,而其借以脱逃的车辆并不仅限于外来客户车辆,有的已把目光盯在了监狱自备车辆上;二是利用重型工程车辆如吊车、推车、挖机等强行推倒围墙脱逃,例如今年三月份发生在河北保定监狱的罪犯驾驶吊车冲监脱逃案就是典型事例;三是里应外合,伪装、改造车辆、器具,或与外来司机调包混出。

论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防范

论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防范

论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防范内容提要:多年以来,罪犯脱逃是影响监狱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

防逃工作是监狱工作的一项首要任务。

本文对罪犯脱逃心理形成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防范的一些对策。

脱逃是罪犯在服刑过程中为了逃避法律的惩罚,非法获得自由的一种犯罪行为。

罪犯脱逃不仅破坏了法律的实施,危害监狱安全影响罪犯的改造情绪,也给监管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

尤其是少数罪犯脱逃后继续在社会上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给社会治安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监管安全是监狱工作的基石。

本文从分析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入手,加强防范措施。

一罪犯脱逃心理形成的主观因素罪犯脱逃心理形成主要及由于其主观因素。

具体分析,有以下几方面因素:1放荡不羁的生活习惯与严格的管理发生冲突。

罪犯之所以犯罪,一般地说是因为他们的不良影响和受资产阶级思想以及腐柘没落的思想毒害而走向犯罪的。

他们的犯罪性质普遍具有贪婪性,残忍性和疯狂性。

他们在社会上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恶不作,过惯了放荡生活,入狱后,其法律地位发生了变化,人身自由被剥夺,与社会,家庭隔离,在严格的管制下,强迫改造。

艰苦的生活环境与入监前的花酒地的生活有天壤之别。

留恋旧生活,厌恶性膨胀监狱生活。

当这种心理欲望大于监禁的忍耐时就会产生脱逃的念头。

2惧怕劳动,企图逃避惩罚。

我国《监狱法》明确规定,凡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必须参加劳动。

劳动是每个罪犯的义务,也是监狱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将持续存在于罪犯服刑的整个过程。

在一些劳动强度相对较大的单位,一些罪犯或本能不佳,或技能欠缺,跟不上集体进度,耽误了劳动生产,影响了其他罪犯的改造成绩,内心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和冲突,这时就很容易萌生脱逃意念,以此来改换环境,求得解脱。

3不服判决。

少数罪犯不安心改造,源于其认为法院对自己是轻罪重判。

特别是和其他同类罪犯相比时,更容易强化这种心理。

在多次申诉未果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脱逃行为。

脱逃的目的,是“为自己讨个说法”,或“为了打官司”。

脱逃的分析与对策

脱逃的分析与对策

浅析罪犯脱逃的特点及预防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罪犯脱逃直接破坏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罪犯脱逃本身就是对国家法律的践踏与藐视,是监狱工作的耻辱,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与公民的生命与财产,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大隐患。

为了保持监狱的安全稳定,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研究罪犯脱逃的特点、主观成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脱逃罪的概念一、概念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羁押和改造场所逃走的行为。

二、认定区分脱逃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行为人实施脱逃的目的在于逃离羁押或者改造场所,以达到逃避关押、改造的目的。

因此,脱逃行为是否得逞,主要应看行为人是否逃出了羁押、改造场所,是否摆脱了看管人员的控制,已经逃离羁押或改造场所的范围,摆脱了看守人员监视控制的,就是脱逃既遂;实施脱逃,如果在羁押改造场所内被发现,或者虽然逃出了羁押改造场所的范围,但在看守人员直接监视下被抓回的,是脱逃未遂。

区别既遂与未遂,是裁量刑罚的一个依据。

如果查明行为人脱离劳改场所,确实是偷干其他的事情,并无脱逃意图的,如在农田劳动的犯人,晚间溜出劳改场所,去偷附近农民种植的瓜果等,不宜作为脱逃罪论处,可视其情节给予纪律或者其他处罚。

三、处罚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罪犯脱逃的特点1、逃犯年龄构成特点:曾经有人研究某省一年脱逃的9名罪犯的年龄构成,大致情况如下:29岁以下3人,占33.3%,30-40岁5人,占55.6%,41岁以上1人占11.1%。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9名脱逃犯中,只有一名罪犯的年龄是41岁,其他都在40岁以下,说明脱逃犯中年轻人占的比例相当大,是防逃工作的重点,也是防逃工作的难点。

这部分罪犯思想活跃,想法多,情绪最为复杂,心理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同时也是他们心理疾病的高发期,大部分罪犯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遇到事情容易冲动,不计后果,极易产生脱逃的想法,而且很快就能将想法付诸实施。

试论罪犯脱逃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试论罪犯脱逃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试论罪犯脱逃的原因及防范对策内容提要:罪犯脱逃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从羁押和改造场所逃跑的行为。

罪犯脱逃是一种严重破坏监狱正常的监管改造秩序的犯罪行为,也是一种罪上加罪、重新犯罪的行为,它不仅影响监狱正常的监管活动,破坏监内改造、生产、生活秩序,还会因追捕造成巨大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更为不利的是,罪犯的脱逃还很容易在其他罪犯中产生不良的示范作用,而且罪犯脱逃后不少人在社会上又进行各种严重的犯罪活动,危害社会治安,殃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对于这种脱逃行为,法律必将予以严惩。

对此,刑法有明确规定,对于这样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惜牺牲更大的代价来换取自由的故意犯罪的行为,其“亡命”的心态是有症结有成因的。

分析罪犯脱逃成因,对我们如何采取有效的防逃措施,加强监管改造,维护监管安全稳定,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1]。

关键词:罪犯脱逃脱逃成因信息技术人性化管理罪犯脱逃是一种严重的破坏监狱正常的监管改造秩序的犯罪行为,它严重破坏监狱正常的监管改造秩序的犯罪行为,它严重侵犯了监狱机关的监管活动。

当前,在物防设施不断完善、技防能力逐步提高,监管改造秩序持续稳定地情况下,仍有少数罪犯脱逃之心不死,仍在竭力寻找我们监管工作上的漏洞,在试探我们管理的严密程度。

因而,罪犯脱逃永远是监管安全防范的重要话题。

罪犯脱逃心理是脱逃行为的内驱力,脱逃行为是脱逃心理的外部表现,脱逃心理是极其复杂和隐蔽的,揭示罪犯脱逃心理的形成因素是消灭脱逃行为发生的关键。

一、罪犯脱逃的成因分析(一)罪犯脱逃的主观因素罪犯脱逃心理形成的主观因素,是罪犯主体脱逃倾向的内部驱动力,它可直接表现为罪犯的脱逃动机,是罪犯脱逃心理形成的主要因素。

一般说来,它主要包括:1、原有犯罪心理的延续与现实中的严格管理发生冲突在当前的监狱中,相当数量的罪犯在判刑之前,都有较长的劣迹。

他们在以往的社会生活中养成了好逸恶劳、放荡不羁的恶习,他们游手好闲、无恶不作,有些人靠犯罪获得的收入,维持着腐化奢靡的生活,故他们的犯罪心理结构比较牢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自监狱存在以来,罪犯脱逃的现象也一直如影随行,严重威胁着监管改造场所的安全稳定。

为积极预防和控制罪犯脱逃案件的发生,笔者尝试运用危机及其干预理论来认识总结监管工作实践中容易引发罪犯脱逃的心理特征、行为能力、客观监管环境等因素,重点针对罪犯脱逃心理危机浅谈干预对策,提出从内至外构筑四道脱逃防线的建议,本文希望对罪犯防逃的理念与方法有所创新,以期能互相交流经验,对防逃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关键词:罪犯脱逃危机形成干预对策罪犯脱逃是一种严重破坏监管改造场所稳定的又违法犯罪活动,在我国监狱属于“严防死守”、“严厉打击”的一类事件,也是监管安全的重中之重。

近些年来,监管改造工作日趋规范,监管设施逐渐完善,警察防逃意识逐步增强,罪犯脱逃率逐年降低,许多监狱已连续多年实现了罪犯脱逃率为0,但也还有个别犯罪分子不认罪服法,不安心改造,想方设法逃出监狱,逃避法律的惩罚。

最近,司法部监狱管理局下发的近期狱内案件情况通报,就3月12日—4月11日短短一个月内河北、贵州、四川接连发生的3起罪犯脱逃案件提出了严厉批评。

这充分说明,监狱即使有现代化的高墙电网、先进的监控技术、严格的监管制度、精良的看守队伍作为屏障,也不能对罪犯脱逃工作有丝毫松懈,我们仍然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探索罪犯脱逃的规律,运用新的防逃理念、技术、对策,着重对脱逃罪犯个体心理危机的形成及干预进行研究,努力实现罪犯“不想逃”、“不愿逃”的治本之策。

一、认识危机与危机干预1、危机的含义关于危机有许多定义,危机原本来自医学用语,指人濒临死亡,生死难料的状态,既有生存的可能,也有死亡的威胁,后来被演绎为描述人们不可预期、难以控制、不愿面对的局面。

心理学认为,危机是一种认识,当事人认为某一事件或境域是个人资源和应付机制无法解决的困难,除非及时缓解,否则危机就会导致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

笔者这里所谈的“危机”是指一种危险状态,当它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延续发展,表现于外,则可能导致行为个体心理和行为功能的失衡或失调,出现危机行为,导致危害性后果。

那么,罪犯脱逃危机也就是指罪犯正处于可能脱逃的危险状态,正如吉利克和詹姆斯在《危机干预策略》中指出的:“危机”两字既意味着“危险”,又意味着“机会”,罪犯具备脱逃危险的心理,一旦伴随有脱逃机会的来临,就很可能会形成脱逃危害的结果。

2、危机干预的含义危机干预是指对处于危机状态中的个体提供帮助,使其从危机中解脱出来,缓解心理冲突、恢复心理平衡,避免危机行为产生、发展或恶化的一种过程与方法。

罪犯脱逃的危机干预是指监管人员为避免罪犯具备脱逃心理、能力,可能实施脱逃危机行为,而采取阻断其脱逃行为的一系列措施,包括罪犯脱逃的个体心理和行为危机干预及监管环境危机干预。

二、罪犯脱逃的危机形成1、罪犯个体心理危机(1)向往“自由”而产生的扭曲心理。

按照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对自由的需求是人的基本需要,在高墙电网下,在深牢大狱内,在貌似平静的囚牢生活里,可以说,罪犯中随时都有一股渴望自由、冲破监禁的潜流在汹涌。

当然,大多数罪犯是通过积极改造而重获真正的自由,但也不排除仍有少数罪犯想通过非正规途径,甚至是铤而走险来获取自由,他们是在追求一种内心畸形的非法“自由”,不能正确认知失去自由的惩罚,不是深挖自己的犯罪根源、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而是自认为犯罪了是“运气不佳”、“晦气”、“倒霉”,故而一心想通过逃跑来逃脱法律的惩罚,来获取自己所谓的“新生”。

这种消极情感长期积累强化,将无法释放,最终造成心理障碍,日思夜想就是“太不自由了”,“怎么才能跑出去呢?!”(2)逃避改造所产生的对抗心理。

新入监的罪犯,尤其是一些年轻犯,他们在入监以前过惯了游手好闲、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吃喝玩乐、放荡不羁、无恶不作的恶习一时难以改变,对于监狱里艰苦繁重的劳动、严格的监管制度感到难以忍受,一时别无其它办法,认为“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把逃跑作为躲避改造和处罚的主要手段。

有些罪犯尤其是一些累犯和流窜犯,由于作案历史长,犯罪体验深,入监后,对过去到处作案的犯罪生活总是留恋、回味,常思逃跑之策,想“重操旧业”,他们中大部分人文化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在投监服刑后,不遵守监管纪律,不服从警察管理,对自己所做的事不计后果,不安心改造,时时伺机逃跑,在自认为条件具备时,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3)刑期漫长所产生的悲观心理。

罪犯脱逃与罪犯原判刑种、刑期有密切关系,是成正比的,罪犯原判刑种重、刑期长,其主观恶性大,容易丧失改造信心,逃跑的可能性大,反之则相对较小。

我狱24名逃犯中,被判有期徒刑10年以上的重刑犯22人,占91.7%。

重刑犯入狱后,改造压力大,感叹“出去以后四五十岁了,什么也不能干了”,继而产生绝望、冒险心理(如1998年12月17日,我狱发生两名重刑犯杀死值班罪犯,撬开窗户钢筋,剪断高压电网脱逃的恶性案件,其中一名就是死缓罪犯,另一名是无期罪犯)。

因此,加大对重刑犯的监管与矫正力度是防逃工作的重心。

(4)胆大妄为所出现的变态心理。

实施脱逃的大部分罪犯,尤其是暴力脱逃的罪犯,在入狱前和入狱后的改造管理中,都有年轻气盛、胆大妄为、自私凶狠、敢于冒险的外部特征,我狱近年来发生的18起24名脱逃犯中,脱逃时年龄均在32岁以下,其中25岁以下的占70%。

罪犯周某19岁因故意杀人未遂被判死缓,入狱不到一年就撞入干部办公室,劫持女干警,狂妄地提出要汽车、****、子弹、手机、现金等,表现出丧心病狂、完全失去理智的行为特征。

这类罪犯脱逃一般是公开挑战或强行暴力脱逃型,情绪易冲动,多属胆汁型,他们一旦发现门岗管理不善、门禁故障、警力不足等,便可能直冲门岗,强行脱逃,也可能挟持人质,武力威胁,还可能杀害监管干警、值班罪犯,暴力强行脱逃,为达到脱逃目的,不惜一切,不计后果。

(5)自诩聪明所产生的投机心理。

据统计,物欲型罪犯,如盗窃、诈骗、抢劫罪犯,比较容易实施脱逃,这类罪犯本身具有贪婪、狡猾、凶狠的特性。

他们过去靠犯罪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也自信有流串谋生的本领,认为一旦出逃成功,就很难被抓。

同时,自认为头脑聪明的罪犯一般擅于伪装,诡计多端,比较容易骗得干警信任,乘机出逃。

这类罪犯脱逃一般是秘密隐蔽型,大多有计划、有预谋,甚至计划时间比较长,隐藏比较深,不易察觉。

他们也比较擅于等待机会,抓住有利时机出逃。

方式上表现为:有的准备工具偷偷攀越围墙;有的秘密从地下向围墙外挖通道实施脱逃;有的混入车辆、冒充警察、混出门岗;有的借到围墙外零散劳动、外出就诊治疗或会见探亲的时机,趁警力不足,管理不紧实施脱逃;有的还能实现脱逃的里应外合,令人防不胜防。

(6)多次脱逃所形成的顽固心理。

有过脱逃史的罪犯比较容易再次实施脱逃,脱逃的成功经历给予了他们短暂“自由”的甜头,于是他们更加感到监禁的痛苦,往往会总结被抓的原因,吸取教训,乘机再次脱逃。

这些罪犯有脱逃的经验,往往较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较低地估计监狱安全警戒和公安机关的追捕力量,具有顽固的脱逃意志,一意孤行地进行脱逃准备,哪怕孤注一掷,哪怕屡跑屡抓,也要屡抓屡跑。

通过对本狱多起脱逃案例的分析,笔者总结了以上6种典型罪犯脱逃的主观心理危机,这些心理危机越多,脱逃的危险性就越大。

我们知道,心理问题本身就极其复杂。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多种个案诱因。

如不服判决为了申诉而逃跑,企图逃出去报复他人而逃跑、为摆脱牢头狱霸而逃跑、因警察管教方法不当而逃跑、因家庭发生变故而逃跑、有病患一时医治不好想跑出去治病而逃跑的情况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了。

2、罪犯个体行为危机(1)有脱逃能力:罪犯具备了脱逃动机之后,还必须具备行为上的可行性,也就是他们有脱逃的各种能力。

他们中的罪犯一般表现出身体素质好,行动比较灵活,思维敏捷,有善于登高、翻越、奔跑的身体特征。

我狱一名曾有过四次脱逃史的罪犯周某,具有特殊的技能,曾经当过特种兵,在社会上练过功、习过武,徒手攀爬、电工操作和逃跑能力比较强,屡次被抓,却屡次逃跑,并扬言能找出我狱多处围墙电网漏洞,即使打断了腿想跑还是能跑。

(2)有反常特征:脱逃心理危机必然会形成一系列行为危机的非正常表象特征。

如有脱逃思想的罪犯可能出现四处观察、打听电网知识,心神不定,反应敏感。

我狱2005年“10.8”重大预谋脱逃案中,罪犯陈某就出现了以下反常行为,如:与有过多次脱逃史的罪犯接近的行为,打听围墙电网方面的知识,如何将电路短路,哪里比较好出去等情况;又如秘密准备、隐藏脱逃工具的行为,利用在车间出工的机会,准备了用毛线编织的带子、带胶柄的跳绳、黑皮帽、白色床单、塑料管、电线、铁条等,平时睡觉也经常不脱衣服等。

有的甚至出现“反向”,表现得异常主动、积极,经常与外界联系等。

如我狱1998年“3.17”脱逃案的周某,突然提出要到养殖队养猪创收,并提出家里可以提供种猪,劳动期间非常积极主动,骗取了干警信任,放松了对其管控,甚至为其签担保书,随后,他顺利通过与家属联系带入了脱逃工具,在深夜翻围墙脱逃。

有些结伙脱逃的罪犯,行为上会经常出现游监串号、纠集在一起的情况。

如罪犯赵某、刘某、周某都是从老龙溪监狱调入的,互称“老乡”、“哥儿们”,自1998年5月—10月,预谋结伙脱逃,多次共同窥测、分析监狱干警管理和警戒设施等方面的漏洞,策划脱逃方案、脱逃路线,准备脱逃工具等。

(3)有转化性危害结果:主要是指脱逃过程中及脱逃后的行为危机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

如有的罪犯为了达到脱逃目的,可能出现转移性行为,自杀或对他人采取暴力行为,不惜采取凶杀、胁持人质等手段。

我狱1998年“12.17”特大杀人越狱案中,陆某、梁某用偷藏的铁棒、匕首将值班犯人残酷杀害,猛击其头部,对其胸部连刺三刀,导致其当场死亡。

另外,近几年袭警、杀害警察脱逃的情况呈上升趋势,这一转化性危害,将对干警和值班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给监狱稳定造成极大的危害。

如罪犯脱逃以后往往恶习不改,在社会上疯狂作案,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公民生命与财产的安全,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大隐患。

据统计,我狱脱逃出去的17名罪犯,有82.4%实施了重新犯罪行为。

3、客观监管环境危机罪犯如果具有某种脱逃心理危机,伴随出现了一系列危险行为,同时监管环境也存在一定危机,那么就很有可能顺利实施脱逃,所以随时可能为罪犯脱逃提供契机的监管环境危机也不容忽视。

(1)监管制度没有落实。

目前监狱的监管工作制度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关健是工作如何落实的问题。

如果清查监制度、违禁物品管理制度没有落实,将可能导致罪犯秘密准备绳索、绝缘手套、钳子、剪刀、假发、便服、铁棒、匕首、现金、手机等脱逃工具;如果干警值班制度、罪犯互监组制度、重点罪犯夹控制度没有落实,将可能为罪犯出逃提供有利时机;如果外聘员工管理制度,一二道门门卫值班制度、检查制度没有落实,将导致罪犯混出监狱的情况;如果接见制度没有落实,将为罪犯脱逃提供里应外合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