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其二李商隐分析
马嵬(其二)分析
咏史诗鉴赏思路
1、悟感情:推敲作者的态度和表达的情感
3、分析技巧:分析作品采用的艺术手法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李商隐生平、创作风格。
2、理解把握《马嵬》中的内容、情 感以及作者的态度。
3、分析其艺术手法。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 诗人。字义山,号玉谿(xī)生, 有《李义山诗集》。
安 史 之 乱
甘露之变
公元835年(唐大和九年),27岁唐文宗不甘为 宦官控制,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夺回皇 帝丧失的权力。11月21日,唐文宗以观露为名, 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被 仇士良发觉,双方激烈战斗,结果李训、王涯、 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 、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 到牵连而灭门,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 多人。史称"甘露之变"。
链接高考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7年湖北卷)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
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第一首诗宫 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血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 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昔日霓裳羽 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第一题
1 、首联运用典故,讽刺了唐玄宗 的痴心妄想,也在一方面衬托了他 的悲。“徒闻”、“未卜”、“休” 流露的讥讽语气,又为下文定了基 调。
李商隐《马嵬·其二》诗词赏析
【导语】李商隐的诗歌能在晚唐独树⼀帜,在于他⼼灵善感,⼀往情深,⽤很多作品来表现晚唐⼠⼈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他对爱情的执著,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境界。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些爱情诗与⽆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传诵。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李商隐《马嵬·其⼆》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马嵬·其⼆ 唐代: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未⼘此⽣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复鸡⼈报晓筹。
此⽇六军同驻马,当时七⼣笑牵⽜。
如何四纪为天⼦,不及卢家有莫愁。
译⽂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未可预知,今⽣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不再有宫中鸡⼈,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我们还嗤笑织⼥耕⽜。
如何历经四纪,⾝份贵为天⼦,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陪伴莫愁。
注释 战国时齐国的邹衍曾宣扬“⼤九州”之说,声⾔除中国的九州外,海外还有九个同样的“九州”。
杨贵妃死后,有术⼠说在海外的仙⼭找到了她,并带回⾦钗之类的装饰物给唐⽞宗看。
这句有讽刺唐⽞宗 痴⼼空想的意思。
徒闻,空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传说唐⽞宗和杨贵妃曾誓约“世世为夫妻”。
这句是说,不管来⽣怎样,今⽣的夫妻缘分已经断了。
虎旅,指跟随唐⽞宗赴蜀的禁卫军。
宵柝,夜间巡逻时⽤的梆⼦。
鸡⼈:皇宫中报时的卫⼠。
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
筹:计时的⽤具。
天宝⼗五年(756)六⽉⼗四⽇,随唐⽞宗西⾏的军队在马嵬驿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杀死杨贵妃。
当年李、杨在长⽣殿盟誓恩爱,朝朝暮暮,还笑话天上的⽜郎织⼥⼀年只能相会⼀个夜晚。
四⼗⼋年。
古⼈以⽊星绕⽇⼀周(⼗⼆年)为⼀纪。
⽞宗实际在位四⼗五年。
南朝乐府歌辞《河东之⽔歌》:"莫愁⼗三能织绮,⼗四采桑南陌头,⼗五嫁为卢家妇,⼗六⽣⼉字阿 侯。
"此以平民⼥⼦莫愁婚嫁⽣活的幸福与帝、妃的爱情悲剧对⽐。
马嵬其二
知人论世 意图挖掘
李商隐 (约813~858年)
他生活在唐帝国日趋衰败的晚唐时代,对 皇帝昏庸,宦官当权,藩镇跋扈,深为不满。 热衷政治,企望革新。受牛李党争影响,始 终被排挤,于禄微位卑的幕僚生活中度过一 生,四十六岁抑郁而终。
写作意图
• 唐玄宗对于作者而言是古人,马嵬之变对于李商隐 而言算是一段历史,所以作者是借古人的酒杯浇自 己心中的块垒
辨析态度
• 马嵬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诗人对玄宗之悲有何 态度?
一个女人是无法颠覆国家的,正是玄宗晚年的昏庸、 沉迷美色才导致了安史之乱。
讽刺批判
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寻仙为妄 军中逃难
(此日) 马嵬坡赐死
天子不保
讽刺:荒淫误国。
死别是实 宫里为乐 (当时) 长生殿盟誓 百姓可安
意图挖掘
• 诗人抒发的思古之幽情,都是有现实意义的,你认 为这首诗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借古讽今
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 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借古讽今,以 史为鉴,告诫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基本思路: •一、 弄清史实 •二、推敲作者对古人古事的态度,领 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三、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 •四、分析技巧
推敲作者对古人事的态度,领悟感情
马嵬之变
公元756年初夏,安禄山大军逼近长安,继而潼关 失守,长安城岌岌可危。在一个阴雨连绵的黎明,唐 玄宗携杨贵妃、宰相杨国忠、太子李亨以及诸皇亲国 戚、心腹宦官,离开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长安, 逃往四川。次日晚行至马嵬驿时,护驾军士砍杀了祸 国殃民的杨国忠,并要求唐玄宗立即处决杨贵妃。唐 玄宗以怎样的心情下令缢死杨贵妃,旁人无法体会, 但之后他便让出了皇位,晚年则在难以消解的悔恨忧 愁中度过,直到死去。
《体会李商隐的哲思之美马嵬(其二)诗教案》
《体会李商隐的哲思之美马嵬(其二)诗教案》。
一、诗的背景分析诗歌的创作,自古以来,琐琐碎碎,例如连韵、话题等等,但有些悲戚哀怨的情感却不能随意相提。
李商隐的《马嵬(其二)》一诗,它是李商隐面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抒发而创作出来的。
在这首诗中,李商隐通过借景抒情,描绘了长安市场的热闹景象和自己的孤寂寂寥,表达了他对天地万物、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深深的思考。
二、诗歌的文学价值李商隐的诗歌,其文学价值不可小视。
李商隐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描写过人物,表述万象,以及内心感受的细致入微,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座不可动摇的堡垒。
这首《马嵬(其二)》诗,在中华诗词中地位十分重要,很好的反映出平凡人生中所虚无缥缈的,烦忧还有渴望,从中表达出诗人独有且真挚的情感,让诗歌的读者感受到那一份深沉和真实。
三、诗歌的哲学思想李商隐所借助的“马嵬”一词,其实是马陵道的一个地名。
这个地方原来是长安城南的一个古墓洞,由于那时的古墓洞入口处有许多高山,称之为“马嵬山”。
相传唐玄宗在此处失去了自己的御璽,产生了不少曲折的历史故事。
而在李商隐的诗歌中,马嵬成为了一种哲学的象征,意味着人生的荒谬与离奇,心灵的疑虑和不安。
具体体现出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悟:1.描写自然景观:诗歌以冬日长安市场热热闹闹的景象为背景,并写出了专售马嵬土产的摊点冷落和旁人无法懂得的忧悒,这自然景观在构成了一个反差,突出了诗人所处的心态。
2.诗人的焦虑感:诗人深处的心灵多少会有一些疑虑和担忧,他被那寒冷之潮攻击、那孤寂的感觉吞噬着,使得难以呼吸。
这种焦虑呼手可及,这种担忧也不可避免。
3.疑惑的态度:在诗歌中,诗人中觉得自己处处发现的不可理解和疑点,在这不明不白的情况下,诗人深入自己的内心,用一种极度的执著感暗示着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哲思之美。
四、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中小学,总是要注重知识的结构和渗透。
在传授李商隐的《马嵬(其二)》诗时,教师应该注重在文学美感的同时,尽可能的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哲学思想,以及从诗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马嵬其二原文及翻译
马嵬其二原文及翻译马嵬(其二)原文及翻译古文翻译是指将文言文、古诗词等古代语言翻译成现代常用语。
其中古文翻译分为直译和意译。
今天店铺就给大家带来马嵬(其二)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
马嵬(其二)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马嵬(其二)全文翻译:传说,天下九州之外,尚有大九州。
恐怕他们的今生,缘分已尽,而来世,尚且未知。
相守与分离,有与谁知。
回想明皇当年,暂驻马嵬,空闻金沱声,不见宫室繁华.短短几夕间,物是人非,斗转星移。
岂料玉颜已成空。
胞弟不正,三军怒斩其姐。
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长生殿嗤笑牛郎织女的天。
谁料,竟然连牛郎织女也不如。
想来,天子也不过如此,连自己心爱的人都无法保护。
早知如此,倒不及小家的'莫愁女了。
马嵬(其二)对照翻译: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传说,天下九州之外,尚有大九州。
恐怕他们的今生,缘分已尽,而来世,尚且未知。
相守与分离,有与谁知。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回想明皇当年,暂驻马嵬,空闻金沱声,不见宫室繁华.短短几夕间,物是人非,斗转星移。
岂料玉颜已成空。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胞弟不正,三军怒斩其姐。
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长生殿嗤笑牛郎织女的天。
谁料,竟然连牛郎织女也不如。
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想来,天子也不过如此,连自己心爱的人都无法保护。
早知如此,倒不及小家的莫愁女了。
马嵬(其二)李商隐
译文:为什么经历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 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尾联包含强烈的对比。 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 唐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 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 既“织绮”、又能“采桑”的 妻子莫愁。诗人由此发出冷峻 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 的皇帝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 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导入新课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 述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又这样叙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在天愿 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杨贵妃被杀的情形,诗歌 这样讲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的感受是:上穷碧落 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 山在虚无飘渺间。今天我们学习李商隐的《马 嵬》,看看李商隐如何评价唐玄宗和杨贵妃的 爱情。
其诗,或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 苦心情,或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或托 古讽今以咏史,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 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 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 巧,词 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 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 隐晦难解。有
李商隐恩师令狐楚仙逝,他送灵回京 至马嵬,远望杂乱的长着灌木丛和荒草,有 的地方露出黄土,给人一种枯败苍凉之感的 马嵬坡,有感而吟《长恨歌》。一边的七师 哥于是激义山道:“驴背上吟诗,颇有情味, 何不以《马嵬》为题,吟咏一首呢?” 李商隐于是吟《马嵬》(其一)(其 二)两首诗,借古讽今,以唐明皇时期马嵬 事件的藩镇之乱讽刺当时甘露之变的宦官专 权。因此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
译文:这一日军队发生哗变,停滞不前,当年七 夕 之夜玄宗和贵妃嘲笑牛郎织女一年才见一次面。 “此日”指杨贵妃的死日。
玄宗“当时”七夕与杨贵妃“密相誓 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 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 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 时候,结果又如何?
马嵬(其二)读书笔记300
马嵬(其二)读书笔记300如何理解《马嵬》(其二)的意境和情感1.《马嵬(其二)》的写作手法诗歌在艺术上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的手法。
例如:颔联中,诗人用\"虎旅传宵柝\"就烘托出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同时,诗人还用宫廷中的鸡哨人报晓筹\"反衬马鬼驿的\"虎旅传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境跃然纸上。
再如:颈联中\"六军同驻马\"和“七夕笑牵牛吻”成对比,意义丰富,耐人寻味。
玄宗当年七夕和杨贵妃\"密相誓心;要\"世世为夫妇\",而讥笑牛郎与织女只能一年一会,可是现在当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杨贵妃却落得被\"赐死的结局,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被暴露无遗。
又如尾联也包含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当了皇帝的唐玄宗却保不住自己的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够保住自己的妻子莫愁。
为什么皇帝还不如普通百姓呢?耐人思索。
2.《马嵬(其二)》的基调第二首继承了前一首的基调,却更胜一筹,写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意味深长。
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钧。
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
有人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
诗人这里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了这虚妄之说。
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
意为: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事实。
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
第二、三两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
马嵬之后,唐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务了。
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发”,当年盟誓长生殿、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来摧肺肝”诗的最后一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马嵬》赏析(其二)
《马嵬》赏析(其二)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是李商隐的《马嵬》赏析(其二),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李商隐,唐代诗人。
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进士及第。
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郁郁不得志。
诗歌成就很高,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或抒发政治失意之痛,或反映晚唐政治生活,或为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其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读者所喜爱。
构思新巧,辞藻华美,想象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缠绵,文学价值较高。
有《李义山诗集》。
[3]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诗开首即说“海外”,指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曾令方士去海外寻其魂魄,在海外仙山会见了她,杨授以钿合金钗,并坚订他生之约的传说故事而言。
诗人以玄宗心情设想,直说九州更变,四海翻腾,海外徒然悲叹,而“他生”之约,难以实现。
三四句承上铺写。
“空闻”、“宵柝”,即未闻“宵柝”;“无复”、“报晓”,即不用“报晓”。
此皆承上两句“徒闻”、“未卜”之意,暗指杨玉环被缢于马嵬事。
五六句转入实事。
“此日”指贵妃赐死之日,“当时”指七夕相约之时。
“六军同驻马”指禁军哗变,李、杨两人的爱情也一同“驻马”了,幻灭成空。
“七夕笑牵牛”,意为七夕之夜,长生殿上两人曾欢笑密约,并笑牵牛织女一年一度相见之短暂;“ 当时”曾“笑”他人,而今却不如牵牛织女之长久相恋;相比之下,令人可悯而又可笑。
诗人把六军愤慨之情与长生殿秘密之誓,相映成趣,议论深刻,笔锋犀利。
七八句以反诘语气反衬作结。
“纪”,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为一纪,玄宗在位四十五年,约为四纪。
“莫愁”古洛阳女子,嫁为卢家妇,婚后生活幸福。
此言贵为天子,但反不如百姓的爱情甜蜜,生活幸福。
诗人借“莫愁”以寄托感慨。
以“如何”来反问,暗含指责。
《马嵬 (其二)》(李商隐)评析
《马嵬 (其二)》(李商隐)评析原文:《马嵬 (其二)》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评析:事物的偶然性,有时会使无足轻重的人物,成为历史闻人,令荒山僻野之地,永驻人们的记忆。
“杨玉环”和“马嵬”就是这样被刻在中国中古史上由盛及衰的转捩碑石上。
马嵬即马嵬坡,故址在今陕西兴平北二十三里,因晋人马嵬于此筑城避难,故名。
(《元和郡县图志》)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的“冀马燕犀”攻破了潼关。
唐明皇携带杨玉环姊妹同宰相杨钊(国忠)等,由禁卫军护卫仓皇奔蜀。
途经马嵬,兵士哗变,诛杀杨国忠并逼迫唐明皇赐死杨玉环,历史上称为“马嵬之变”。
酿成悲剧的原因和责任,旧史往往归咎于杨玉环,而以“女祸误国”为唐明皇开脱。
李商隐《马嵬》诗在哀叹感悼之中,却以反诘的口吻提出了另一见解:“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含蓄地指出,正是由于皇帝本人治国无方,才招致了杨玉环被缢身死的悲剧。
杨玉环被缢杀以后,唐代民间自士林至于野老便有许多关于她没有死的传说。
一种认为她居住在海上仙山,后来唐明皇命临邛道士为她招魂,在蓬莱找到了她,“海外徒闻更九州”写的就是这一虚无缥缈的传说。
题为《马嵬》,平庸作手会从史事述起,而诗人却从一件奇闻异事切入,如“危峰矗天,当面崛起”(吴乔《围炉诗话》卷一),寓历史兴亡于感慨突兀之中。
明皇思杨妃,历史上有明文记载。
明皇或者出以真情,或者由于悔恨,更或因失势后迁入南内,悲思感慨,对玉环生前之感情尤觉可贵。
然“此生休”矣!于是寄望于他生再结同心。
然而,“他生未卜此生休”,诗人用这一极具现实感的断语,将他的虚无渺茫的企望也彻底粉碎。
而“他生”、“此生”的复叠回环,又似为他们留下悔恨的绵绵相思,这一句与首句的“徒闻”又互相关应。
中间二联由“此生休”逗出,选取典型的细节,形象地概括了马嵬兵变的经过。
关于李杨悲剧,史传或小说当然记载得较为详细,如白居易《长恨歌》、郑嵎《津阳门诗》等。
【精编范文】马嵬其二翻译及赏析word版本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马嵬其二翻译及赏析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所处的盛唐时代不同,李商隐的时代背景下唐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因此他的诗文也更晦涩难懂,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马嵬其二翻译及赏析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原文】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翻译】忽然听到传闻,说海外还有九州,贵妃就住在那里的仙山上;来生之誓约夫妇相守的事尚且虚幻渺茫,而今生的缘分已分明结束了。
只听得巡夜的禁军一声声敲着凄切的刁斗,再也听不到朱雀门外的卫士黎明时分传唱的报晓鸡鸣声。
如今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月七日在长生殿上,还笑话过人家牛郎织女相聚得太少呢。
为什么做了几十年的皇帝的天子,却赶不上卢家夫婿,能与妻子莫愁终生陪伴厮守?【赏析】李商隐,唐代诗人。
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进士及第。
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郁郁不得志。
诗歌成就很高,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或抒发政治失意之痛,或反映晚唐政治生活,或为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其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读者所喜爱。
构思新巧,辞藻华美,想象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缠绵,文学价值较高。
有《李义山诗集》。
[3]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诗开首即说“海外”,指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曾令方士去海外寻其魂魄,在海外仙山会见了她,杨授以钿合金钗,并坚订他生之约的传说故事而言。
诗人以玄宗心情设想,直说九州更变,四海翻腾,海外徒然悲叹,而“他生”之约,难以实现。
马嵬(其二)李商隐
4、尾联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观点? 尾联包含强烈的对比。
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 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 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1、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应先有 “马嵬之变”,而后才有“玄宗之 悲”,最后才有“义山之叹”,但诗 歌在某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的,说说 《马嵬》诗的叙事结构上的特点?
• • • • • • •
1. 重点字词解释 更: 还有。 空闻,没有根据的说。 徒闻: 笑: 嘲笑。 为什么。 如何: 2.齐读(节拍提示)
海外/徒闻 /更 /九州, 他生/ 未卜/ 此生/ 休。 空闻/ 虎旅/ 传/ 宵柝,无复/ 鸡人/ 报/ 晓筹。 此日/ 六军/ 同/ 驻马,当时/ 七夕/ 笑/ 牵牛。 如何/ 四纪/ 为天子,不及/ 卢家/ 有莫愁。
⑶首联运用了什么手法?玄宗听术士说杨贵 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 有何用意?
——用典,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 ⑷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 ——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 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
问:颔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观点?
• 反衬手法
• “鸡人报晓筹” 反衬“虎旅传宵柝”,昔乐 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 纸上。“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 适,这是一层意思。 • 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 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再 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 望已幻灭,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 廷生活了。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
《马嵬》李商隐
诗歌布局: 玄宗之悲 马嵬之变 义山之叹
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 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 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启发世人
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 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艺术技巧 1.倒叙:一波三折,曲折幽深 2.对比:暗含讽刺
事变发生那天 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 后泛指军队。 驻马:指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
(这一天六军全都停马不发,当年七夕玄宗和贵妃笑牛 郎织女一年才会一次面。)
长恨歌(白居易)
马嵬兵变: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马嵬(其二)
李商隐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李 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 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唐玄宗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 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励精图治,开创了唐 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 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 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 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衰败埋下伏笔。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钧。传说,杨贵妃死 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有人 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 的饰物。诗人这里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 否定了虚妄之说。
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意为: 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 事实。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
李商隐诗鉴赏 《马嵬》(其二)
杨贵妃被杀的情形是:君王掩 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的感受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 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 山在虚无缥缈间。
马 嵬(其二)
•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 此生/休。 •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 报/晓筹。 •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 笑/牵牛。 •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 有/莫愁。
倒叙
从整体上避免叙事平直, 造成一波三折之效果; 从局部上看强调结果。
艺术特色
1、对比:暗含讽刺;
2、倒叙:一波三折、 曲折幽深。
课后作业
1、自读《马嵬》(其 一); 2、背诵并默写本诗。
问题探究
问4: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 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 向以往。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 又遇到了什么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 系? • ——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 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 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 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 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 • 问5:颈联在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特点?
•
二、杨妃“赐”死后,玄 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 出了玄宗之悲?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 问1: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 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 “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 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
• ——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 “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但今生 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 问2:从语气上看又有什么特点?
• ——反问。贵为天子能保护自己的子民, 何况自己心爱女人,但“不及卢家有莫 愁”,这一问问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 正常的情况,问得有力,令人掩卷深思, 其讥讽之意愈明。
李商隐马嵬其二赏析-李商隐《马嵬(其二)》阅读问答及答案
李商隐马嵬其二赏析|李商隐《马嵬(其二)》阅读问答及答案李商隐《马嵬(其二)》阅读问答及答案为了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在教学李商隐《马嵬(其二)》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启发性提问: 1.《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明确:“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2、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明确: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3、军营内的声音和“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和“不复”,可以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明确: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
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4、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明确: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5、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
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明确: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
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
6、颈联在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特点?明确:对比7、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之悲?明确: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8、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明确: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9、这样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玄宗痴心梦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
马嵬其二写作特点【唐】李商隐
这一天,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当时在 七夕之夜还曾嘲笑牵牛织女。 【此日:指事变发生那天。 驻马:指军队 发生哗变,停留不前。 当时:指李杨在几 年前的七夕订立盟誓,愿“世世为夫妇”。 笑牵牛:唐玄宗和杨贵妃认为天上的牛郎织女 一年只能相会一次,自己则可永世相守,因 此“笑牵牛”。】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海外空闻还有一个九州,来生为夫妇的盟誓 能否实现,亦渺茫难期,今生的夫妇缘分已 经断绝了。 【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传闻。 卜:预料】
首联中用典,玄宗听术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 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有何用意?
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朗读或背诵全诗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李商隐名句集锦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空听军中传来夜巡的梆子声,不再有人传唱 报晓。 【虎旅: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 宵柝: 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鸡人报晓:汉代 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人传唱报晓。 鸡人: 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 筹:更筹、敲击报时 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颔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反衬手法。①“鸡人报晓筹”反衬“虎旅传 宵柝”,“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 适。②想起“鸡人报晓筹”,暗示主人公渴 望重享昔日安乐。③“空闻”和“无复”相 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
马嵬(其二)李商隐
4、尾联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观点?
尾联包含强烈的对比。
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 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 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1、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应先有 “马嵬之变”,而后才有“玄宗之 悲”,最后才有“义山之叹”,但诗 歌在某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的,说说 《马嵬》诗的叙事结构上的特点?
公元835(大和九年)11月21日, 27岁的唐文宗在大明官紫宸殿和李 训等人,试图诛灭宦官,夺回皇帝 丧失的权力。随以观露为名,将仇 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行刺,后 与以仇士良为带边的宦官集团发生 了激烈冲突,结果李训、王涯、舒 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 孝本、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 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 株连甚众。史称“甘露之变”。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⑵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 “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 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 破了这种说法?
——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
⑶首联运用了什么手法?玄宗听术士说杨贵 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 有何用意?
首联中先用“海外”“更九 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 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 否定。玄宗听术士说杨贵妃在仙 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 言,可是缘分已尽,于事无补。
以此来讽刺唐玄宗的痴心妄想
⑴《马嵬》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 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为中心, 杨妃 “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 了玄宗之悲?
——用典,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
⑷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
——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马嵬(其二)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述杨贵妃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又这样叙 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 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 期。杨贵妃被杀的情形,诗歌这样讲述:君王掩 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杨贵妃去世后,唐 玄宗的感受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 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今天我 们学习李商隐的《马嵬》,看看李商隐如何评价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此日:指事变发生那天。 驻马:指军队发生哗变, 停留不前。 当时:指李杨在几年前的七夕订立盟誓, 愿“世世为夫妇”。 笑牵牛:唐玄宗和杨贵妃认为 天上的牛郎织女一年只能相会一次,自己则可永世相 守,因此“笑牵牛”。】
3、颈联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 的意思?
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九州:战国时齐国的邹衍曾宣扬“大九州”之 说,声言除了中国的九州,海外还有九个同样的 “九州”。杨贵妃死后,有术士说在海外的仙山 找到了她,并带回金钗之类的饰物给唐玄宗看】
1、首联中用典,玄宗听术士说杨贵妃 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 有何用意?
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同时也说明了唐玄宗对 杨贵妃的用情至深。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莫愁:古时洛阳女子。南朝乐府歌辞《河东之水歌》道:“莫 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 阿侯。”极写莫愁婚姻的美满。】
4、尾联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尾联也包含强烈的对比。 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 的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够保 住既善“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诗 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 帝的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钧。诗人用 “徒闻”二字将招魂一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 了这种虚妄之说。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 “他生未卜此生休”,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
• 第二、三两联都是从对比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 马嵬之后,唐玄宗听到的只是军旅梆声,再也享受 不到专人报晓服务了。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当 年“笑牵牛”的乐事都成为悲痛。
• 诗的最后一联点明题旨:为何贵为天子却保 不住自己的宠妃,反而连平常百姓家的幸福 也没有呢?这一反问含蓄却很有力,
• 《马嵬(其二)》对唐玄宗与杨贵妃既有犀 利的讽刺,又有同情哀怜。同时是一首借古 讽今的咏史诗,以唐玄宗时的藩镇之乱讽作 者当时甘露之变的宦官专权。
借古讽今
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 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 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弄清历史
•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死了以 后,玄宗整天郁郁寡欢,十分颓丧。贴心的高力士深知 主上的心意,寻觅到了花容月貌的杨玉环。玄宗一见果 然姿质丰艳,而且能歌善舞,聪颖过人,尤善逢迎。玄 宗愁怀顿开。
整体感知诗意
• 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 可预知,今生的夫妇缘分已经断绝了。夜里 空听到禁卫夜间巡逻时的梆子声,不再有宫 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这一日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 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牛郎一年才会 面一次。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 不及普通百姓夫妻恩爱,长相厮守。
• 从此,玄宗把其他妃嫔统统丢在一边。在骊山的华清池 专为她开辟了温泉浴场;她爱吃荔枝,派人从千里之外 的四川涪州以驿马昼夜不停地传递,运到长安时色味不 变;专为贵妃制造锦绣的工匠,竟达七百人。总之,自 从得了杨贵妃,玄宗心中之爱,皆被贵妃占尽。
• 随着杨玉环的受宠,杨妃的兄弟封侯拜相,杨贵妃的堂 兄杨国忠竟升为宰相,身兼四十余职,总揽朝政,无恶 不作。大唐天下,成了杨家的乐园。这就造成了唐朝政 治腐败的局面,也导致了杨贵妃的悲剧结局。
了解背景,分析写作意图
• 李商隐恩师令狐楚仙逝,他送灵回京至马 嵬,远望杂乱的长着灌木丛和荒草,有的 地方露出黄土,给人一种枯败苍凉之感的 马嵬坡,有感而吟《长恨歌》。一边的七 师哥于是激义山道:“驴背上吟诗,颇有 情味,何不以《马嵬》为题,吟咏一首 呢?”
写作意图
• 唐玄宗对于作者而言是古人,马嵬之变对 于李商隐而言算是一段历史,所以作者很 可能是借古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
• 李隆基小的时候正是武则天主政的时候。他初登 上帝位时,励精求治,使得唐王朝国力强盛,经 济文化发展到了顶峰,(著名诗人高适、岑参、 王维特别是李白、杜甫都生活在开元年代。)史 称“开元盛世”。
• 玄宗取得了成就以后,自以为天下太平,变得骄 傲怠惰,追求起享乐生活。51岁时,夺儿媳杨玉 环。整天寻欢作乐,懒得上朝,用人不当,国内 腐败空虚,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
• 玄宗之悲 • 马嵬之变 荒淫误国,无尽感叹 • 作者之叹
• 先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再 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 实质,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
马嵬之变
公元756年初夏,安禄山大军逼近长安,继 而潼关失守,长安城岌岌可危。在一个阴雨连绵 的黎明,唐玄宗携杨贵妃、宰相杨国忠、太子李 亨以及诸皇亲国戚、心腹宦官,离开当时世界上 最繁华的都市长安,逃往四川。次日晚行至马嵬 驿时,护驾军士砍杀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并要 求唐玄宗立即处决杨贵妃。唐玄宗以怎样的心情 下令缢死杨贵妃,旁人无法体会,但之后他便让 出了皇位,晚年则在难以消解的悔恨忧愁中度过, 直到死去。
“此日”指杨贵妃的死日。
玄宗“当时”七夕与杨贵妃“密相誓心”, 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 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 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 何?
两相映衬,杨贵妃“赐”死的结局,就不 难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 貌,也被暴露无遗。同时,“七夕笑牵牛” 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 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 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 “此日”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 时”,又何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 日”!
尾联包含强烈的对比。
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 唐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 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 既“织绮”、又能“采桑”的 妻子莫愁。诗人由此发出冷峻 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 的皇帝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 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这一反问含蓄却很有力,启 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 致使国家动荡、人民离乱的历 史悲剧。
首联中先用“海外”“更九州” 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 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玄 宗听术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着 “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可是缘分 已尽,于事无补。
首联用典,以此来讽刺唐玄宗 的痴心妄想
反衬手法
“鸡人报晓筹” 反衬“虎旅传宵柝”,昔乐 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 层意思。
马嵬(其二)
指没有根 据的传闻。
李商隐
预料
(gèng)
•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还 (tuò)
(chóu)
• 空闻/虎旅/有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讥笑、嘲
•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笑/牵牛。
为什么 ❖(wéi)
•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 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再用“空闻” 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 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
“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 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从章法上看, “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 马”。 意思是:“虎旅”虽“传宵柝”,却 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 兵变了。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 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