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哲学的未来

合集下载

中国职业教育哲学发展的历史之维与未来展望

中国职业教育哲学发展的历史之维与未来展望

中国职业教育哲学发展的历史之维与未来展望作者:聂文俊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第19期摘要中国职业教育哲学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先后经历了墨家思想、欧洲科学主义、美国实用主义、马克思主义、欧美行为主义及人本哲学等思想的影响。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哲学观影响下的中国职业教育实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形态。

纵观中国职业教育哲学流变过程,国家政治哲学观、结构功能主义思想以及中西哲学的融合是其变迁的基本规律,在不同时期均存在。

展望未来,人本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思想以及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国职业教育哲学体系发展应该关注与侧重的,这与民众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诉求也是相关的。

关键词职业教育哲学;历史流变;规律;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19-0006-06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长,但同时,中国也在经历着急剧产业结构转型及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以后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从注重规模转变为重在提升质量。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亟需大量高素质人才,但现实中,“技工荒”的问题一直存在。

201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00个主要大中城市人才需求调查的数据显示,高级技能人才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供需失衡[1]。

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及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个体全面发展之间的互动,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促进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对这些问题,学界提出了诸多针对性建议。

但这些研究背后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中国职业教育哲学的走向,职业教育哲学对职业教育发展以及职教体系构建有何作用?通常来看,哲学的作用是帮助人们澄清问题,进而做出合理的选择[2]。

鉴于此,解决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供需失衡问题,需要考察职业教育哲学的意义。

因此,本研究试图尝试回顾中国职业教育哲学发展史,分析其规律,进而展望其未来发展路向。

教育哲学的探索 从古至今的思考

教育哲学的探索 从古至今的思考

教育哲学的探索从古至今的思考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而对于教育的哲学问题更是深受学者们的关注。

教育哲学的探索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一直在不断地思考和探讨其中的问题。

一、古代哲学思考古代哲学家们对于教育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探索。

孔子提出“教学相长”的理念,强调了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素质。

尤其是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认为教育者应该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差异,在教育中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而另外一位古代哲学家老子则提出了“不言教,教无常”的理念,主张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现代哲学思考现代哲学家们对于教育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刻的探讨和研究。

教育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落实公正原则。

约翰·罗尔斯提出了“差异原则”的概念,即在教育分配中应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和回应,真正实现公正。

此外,在现代教育中,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也备受重视,教育哲学也跟进提出了“自我实现”和“创新教育”等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三、未来教育哲学思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变革,未来的教育哲学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素养也愈加重要。

教育哲学需要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和关注,让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全球公民。

另外,在未来的教育哲学中,教育者对于学生的关注也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学生的成长不能只依靠统一的教育模式。

教育哲学需要从教育实践中出发,注重个性化培养,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综上所述,教育哲学的探索从古至今,并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教育哲学不仅需要在理论方面深入探讨,更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实际应用和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哲学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哲学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哲学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哲学本身具有教育(“教化”)功能(“无用大用之用”)。

但是,哲学教育相应于哲学研究而言,讲坛哲学相应于论坛哲学而言。

哲学具有三种基本形态,除了论坛哲学、讲坛哲学之外,还有实践哲学,亦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际所奉行的哲学(“伦常日用之道”)。

哲学研究也好,哲学教育也罢,都只有通过实践哲学产生效力,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生效用。

近一些年,有关哲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思考。

许多思考既聚焦技艺层面,更关注理念层面。

显然,理念层面比技艺层面更根本和重要。

为了正确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系统回顾哲学教育的历史,理解它的现状,以便真正把握它的未来。

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教育与哲学教育中国传统的哲学教育也就是伦理政治教育,亦即意识形态教育。

这也就是中国式的哲学教育。

首先,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教育依存的体制是官学为主、私学为辅。

官学为主着重体现了政治对教育的主导地位,私学为辅着重体现了教育对政治的辅助作用。

夏、商、周三代,文化教育由官府垄断,各种知识都掌握在官府中,官守学术合而为一,国家有关典籍、档案、礼乐制度和一切文字材料等,都由史官负责解释、制作、收藏,此所谓“天下之术业,皆出于官师之掌故” 。

夏、商、周“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孟子·滕文公上》)“米廪,有虞氏之庠也;序,夏后氏之序也;瞽宗,殷学也;頖宫,周学也。

”(《礼记·明堂位》)这就是说,夏、商、周三代贵族很重视教育,设立了贵族学校,学生都属贵族子弟,教师都由国家职官担任,教育的内容包括宗教、伦理、军事和一般文化知识。

这就是中国官学的雏型。

西周官学有“国学”与“乡学”之分。

国学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分小学与大学两级;乡学按地方行政系统,“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礼记·学记》)。

国学教育的对象限于王子、公卿大夫元士之嫡子,以及经过选拔的“国之俊秀”;乡学教育的对象,史无明文。

中国教育哲学的未来

中国教育哲学的未来

中国教育哲学的未来我们已经简单讨论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聚焦于儒家和王权。

应当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想给传统教育哲学一个简单的价值判断。

我们这里主要是一种事实的陈述,讨论和西方比较而言,中国教育哲学的一些特点。

中西方不同的教育哲学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从维持王权体系运作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教育哲学非常成功。

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中断,也和这种教育哲学有关。

上面强调过,儒家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统治哲学。

但如果从知识创新的角度看,儒家教育哲学就显得过于保守了,导致了王权政体的简单重复。

那么,近代以来中国的教育哲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近代以来,中国教育哲学的变化和政治社会的变化紧密相关。

社会政治结构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分权,二是革命。

这两个结构特征都为教育哲学的变化创造了条件。

首先是分权,即权力的分散状态。

清末以后,中国政治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传统王权的衰落,但新政权则没有建立起来,这导致了权力的分散。

和历史上每次王权衰落一样,权力的分散状态导致了思想界的异常活跃。

但这次知识界的活跃有其自己的新特点。

传统上,当王权衰落的时候,思想上尽管活跃,但还是在传统的边界之内。

清末之后,则表现为传统上王权主导的儒家不再是主导性教育哲学,向西方学习成为风潮。

其次是革命。

革命是为了建设新政权。

那些致力于革命的政治力量,需要新的知识体系的支持,它们也尽力诉求于新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哲学。

这些变化也导致了知识界的变化。

主要有二方面。

第一是知识分子作为相对独立的市民社会群体的意识开始产生。

晚清废除科举制度之后,知识界和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突然不见了,传统上高度制度化的“学”与“士”之间的关联中断了,而新的关系则没有建立起来。

这种脱离对知识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中之一就是独立意识的出现。

第二是政治和知识之间的边界开始产生。

“五四运动”之后,各种从西方输入的知识体系相互竞争。

政治力量对这些知识体系当然有所选择,但这并没有妨碍知识界对这些知识体系的执著追求。

哲学教育的意义与发展

哲学教育的意义与发展

哲学教育的意义与发展引言哲学作为人类思考与探索世界的一门学科,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力。

它不仅是思维的训练和智慧的积累,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

本文将探讨哲学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旨在使读者更加深入了解哲学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哲学教育的意义1. 哲学教育对个人的意义哲学教育培养了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人们能够更加理性地分析问题和做出决策。

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对专业领域有益,还对人生中各个方面都有帮助。

通过哲学教育,个人能够培养出全面的思考能力,不仅仅关注表象和现象,而是能够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2. 哲学教育对社会的意义哲学教育强调人的自由和个体的独立思考,这对于一个成熟的社会来说至关重要。

哲学教育可以培养出批判性的公民,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和改革作出贡献。

另外,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哲学教育能够帮助人们辨别真假和虚实,避免被误导和误解。

第二部分哲学教育的发展现状1. 哲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人们对深入思考和理性分析的需求越来越大。

各个国家的教育机构也越来越重视哲学教育的地位,将其纳入教育体系并开设相关课程。

例如,国际上许多大学都设有哲学系或相关学科,学生可以通过选修哲学课程来提高思维能力和拓宽视野。

2. 哲学教育的挑战和困境尽管哲学教育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

一方面,有人认为哲学过于抽象和理论化,与实际生活脱节,缺乏直接的实践价值。

另一方面,哲学教育的师资力量也面临不足的问题,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同时,哲学教育在大众中的普及度和认知度相对较低,需要更多的宣传和推广。

第三部分哲学教育的发展趋势1. 多元化的哲学教育内容未来哲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多元化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西方哲学思想,亚洲哲学、非洲哲学等非西方哲学思潮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此外,哲学的交叉学科研究也将成为发展的趋势,例如哲学与科学、哲学与经济等领域的融合研究。

中国古代教育哲学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中国古代教育哲学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中国古代教育哲学:探讨其意义和影响教育是一种高度精神活动和社会现象,它从传统的角度看是人类生活从出生到成年的全过程中接受有意识的引导和训练的过程。

在中国,教育一直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一种传承中华文化的关键要素,教育哲学也在华夏文明的历史和文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中国古代教育哲学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千百年教育史,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今天、现在和未来,并为全人类教育事业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本文旨在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教育哲学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古代教育哲学的意义古代教育哲学指的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以教育为中心的思想体系,它是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桥梁,帮助和指导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同时也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深入思考和科学指导。

具体来说,教育哲学的主要意义如下:1、教育哲学是制定和实现教育政策的依据。

教育哲学涉及到教育的本质、价值和目的,它能帮助国家、政府和教育机构制定教育法规和政策,为教育事业提供科学和系统的基础和指导。

2、教育哲学是塑造和维护国家文化自信心的意义。

教育是一种传承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而教育哲学揭示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会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从而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教育哲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途径。

素质教育是新时期中国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意味着以终身学习为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教育哲学为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指导。

4、教育哲学是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的必要手段。

教育公平是现代化社会的基础要求,而教育哲学的价值体系中,重在以人为本,平等尊重每一个学习者。

因此,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需要从教育哲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实践。

二、古代教育哲学的特点中国古代教育哲学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思想特点和价值观,对中国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特点如下:1、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

哲学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如何?

哲学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如何?

哲学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如何?作为一门古老而深刻的学科,哲学教育在中国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哲学教育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那么,哲学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状况究竟如何呢?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国的哲学教育正在经历着一些新的变化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哲学教育的需求和期望也在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哲学思想的重要性和价值,希望通过学习哲学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的进程,人们对于哲学教育的传统方式和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哲学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哲学教育正在朝着多元化和创新化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哲学相关专业和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多样的学习选择。

一些新型的哲学教育模式和平台也开始崭露头角,如在线哲学课程、哲学沙龙等,为学生提供更为便捷和灵活的学习方式。

哲学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充实,不仅涉及传统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还包括一些新兴的哲学领域和话题,如环境哲学、人工智能哲学等。

哲学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由于社会对于哲学教育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哲学教育的地位和影响力相对较低。

由于哲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相对抽象和深奥,很多学生对于哲学教育的兴趣和理解程度不高,导致哲学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由于哲学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很多学校的哲学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哲学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困难和挑战。

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和多元化的哲学教育,提高哲学教育的地位和影响力,为推动中国的人文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哲学教育在中国正在经历着多元化和创新化的发展,但也面临着认知不足、兴趣不高、师资力量不足等困难和挑战。

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提高哲学教育的质量和影响力,为推动中国的人文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代中国教育哲学的变革

当代中国教育哲学的变革

一、教育本质哲学的变革 (1)二、教育价值哲学的变革 (2)三、课程和教学哲学的变革 (3)四、德育哲学的变革 (3)五、师生关系哲学的变革 (4)六、教育公平哲学的变革 (4)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教育理论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当代中国教育实践的重大变革不仅推动了教育哲学的重大变革,而且也是被教育哲学推动和引领的重大变革。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教育哲学是时代教育思想的精华,是反思教育思想前提的学问,是对教育的整体和根本认识,是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关系的集中反映。

教育哲学的变革过程既是国内外不同教育思想相互交流、碰撞、融和的过程,由传统教育思想向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过程,也是当代中国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相互影响的过程。

一、教育本质哲学的变革当代中国教育哲学的重大变革首先反映在教育本质观或者教育本质哲学的变革层面,教育本质哲学的变革在根本上影响着教育价值哲学、课程教学哲学、教师和学生关系哲学等的变革。

教育本质哲学的变革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关于教育是上层建筑还是生产力的讨论。

这场讨论的深刻社会根源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教育职能重点从主要为政治服务转移到主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需要。

讨论最终形成两种不同观点的结果是由教育本质的客观性决定的。

在现代社会,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认识深入人心是这场讨论的最重要意义。

这场关于教育本质思想变革的讨论也促进了教育归属问题是否是教育本质问题、教育本质是否具有层次性等学术问题的讨论和认识。

教育本质既有与世界上一切事物区别意义的自本质,也有与一些事物具有根本联系和与另一些事物具有根本区别的属本质,还有区别不同类型教育的类本质。

关于教育是上层建筑还是生产力的讨论是关于教育属本质的讨论。

教育既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属性,但又不纯粹是上层建筑和生产力,不能简单归属于上层建筑和生产力,教育就是教育,这是经过讨论形成的对教育属本质的普遍认识。

探讨教师哲学研究的现实与未来

探讨教师哲学研究的现实与未来

探讨教师哲学研究的现实与未来辨析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指向何处,指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应是“现实的进取”而非“传统的回归”。

那么接踵而至的问题便是“教师专业发展该如何进取?”通过专业地位的巩固、规范制度的完善、专门手段的改进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继续前进,当然是必要的,但逻辑上这种外在性的规定和要求并不会自动地转化为教师发展内在的动力和实践。

事实上,当前有不少的教师就停留在工具意义上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视教育为谋生度日的职业,关注自我利益的满足,而不会去深入地反思自身的教育观念和认真地面对重大的教育问题,这种平庸型的教师显然有悖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本义。

有鉴于此,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仰赖教育哲学,教师本人需要进行哲学思考,构建教师哲学,建构自身工作的内在意义。

进言之,随着教师专业发展变革进程的深入推进,教师哲学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

就此而言,考察和辨析当前教师哲学研究中主要的理论观点及其诸种疏漏,进而明确教师哲学研究今后的发展路向,无疑将极大地促进教师哲学乃至整体的教师教育未来的发展。

一、教师哲学研究的现实考察总体而言,关于教师哲学的意义与进路,学者们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启迪智慧”。

哲学是“爱智慧”,教师哲学即教师探索教育智慧,追问教育教学过程中观念的正当性、可能性与可行性,这将有助于教师问题视野的扩展与生命品质的跃升,具体即“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

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个问题。

教师通过哲理的思考,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

那些不能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

”第二,“型构理念”。

教师通过哲学地思考教育问题,反思问题背后的观念基础与现实脉络,进而“在哲学层次上确立自己的信仰,从而有意识地选择自己认同的教育理念,并通过自己的教育行为来体现自己所追求的教育理念”。

“正是在这种自我的反思中,教育实践的理性自觉程度得以提高,教育者才开始成为教育生活的‘主人’,才能够明了自己所实践的对象及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和所应承担的教育责任。

中学哲学教育的现状与前景

中学哲学教育的现状与前景

中学哲学教育的现状与前景引言在当今社会中,中学教育扮演着培养下一代人才的重要角色。

然而,除了基础学科外,哲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在中学教育中被忽视。

本文将探讨中学哲学教育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中学哲学教育的现状1. 缺乏系统性教学当前,中学哲学教育往往缺乏系统性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学生可能接触到一些哲学概念,但缺少对其内涵和历史背景的深入了解。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需要有一套有机的教学体系来引导学生从浅入深地理解和分析哲学问题。

2. 缺乏合适的教材和资源教材和资源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中学哲学教育中,合适的教材和资源相对匮乏。

这一方面影响了教师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学生对哲学知识的获取和理解。

3. 没有足够的教师和培训机会中学哲学教育需要具备丰富哲学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教师。

然而,现实中很多学校缺乏这样的资源,导致哲学教育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此外,教师也面临着缺乏专业培训和交流机会的问题,这进一步限制了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激情。

二、中学哲学教育的前景1. 加强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创新通过加强中学哲学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创新,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学生经验和生活相联系的课程案例,以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思考。

此外,通过引入互动教学方式,例如小组讨论和辩论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2. 开发适合中学生的教材和资源中学哲学教育需要具备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的教材和资源。

有趣、生动的案例分析和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概念和思想。

引入多媒体教材和在线资源,也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哲学知识的途径。

3. 提供教师培训和交流机会为了提升中学哲学教育的质量,应该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交流机会。

通过参加研讨会、讲座和教学研究小组等活动,教师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结论中学哲学教育在现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其未来发展充满希望。

教育哲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教育哲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教育哲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数千年以来,从西方的柏拉图到中国的孔子,哲学家们一直在探寻着音乐的意义和价值,思考音乐为何以及如何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本文将通过音乐哲学、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教育这三个领域的结合来探讨这一问题。

西方音乐教育哲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柏拉图到后现代主义产生了诸多重要的流派。

过去五十年间,美国音乐教育主要受两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一是由贝内特·雷默提出的“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二是由大卫·艾略特提出的实践世界哲学。

音乐教育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开始倾向认同音乐是帮助人类回归,并实现人性的媒介。

西方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有两大基本思想源头:其一是绝对论;其二是所指论。

绝对论者将目光聚焦在音乐本身,而所指论者则认为音乐可以与音乐之外的事物,诸如美丽的风景或个人的回忆发生联系。

基于这两大思想体系,西方音乐教育哲学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唯心论、形式论、表情论、符号论、现象学、实用主义、社会哲学以及后现代主义等不同流派。

西方音乐教育哲学在近五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位重要人物。

第一位是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他在《音乐教育哲学》一书中提出了“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雷默提出的这一音乐教育哲学思想源自绝对表现主义。

这一思想一方面关注音乐本身,认为非音乐的元素可以被带入到音乐之中,并通过音乐的形式进行表达,另一方面认为音乐可以表达人类的情感。

雷默总结出的音乐与非音乐的关系:最中间的部分是音乐本体,周围的方框代表其他艺术领域及文化的影响,最外层的圈代表非音乐的意义和价值。

上述元素都可以被带入到音乐之中,通过音乐的形式进行表达。

在音乐教育的价值方面,雷默提出了两个层面的价值,外层是次要价值,音乐课程与学校中的其他课程一样,可以培养学生在领导及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浅析中国哲学与新时代教育

浅析中国哲学与新时代教育

浅析中国哲学与新时代教育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为新时代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

本文将从中国哲学与新时代教育的关系角度进行浅析,旨在探讨中国哲学对新时代教育的启示与引领。

一、中国哲学对新时代教育的启示中国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不同学派,涵盖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智慧。

这些哲学思想对新时代教育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儒家的仁义道德观为新时代教育提供了重要指导。

儒家注重修身养性,倡导“仁爱”、“礼义”、“孝悌”等传统价值观念,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新时代教育中,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可以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孝悌之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为新时代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强调顺势而为,以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

在新时代教育中,道家的思想可以引导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念,培养学生的超然心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墨家的“兼爱”思想为新时代教育提供了中和之道。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尊师重道”,强调以爱和谐社会,以和平共存。

在新时代教育中,墨家的“兼爱”思想可以引导学生培养包容、宽容、博爱之心,强调和谐相处,反对暴力和冲突,促进校园和谐风气。

法家的“法治”思想为新时代教育提供了制度建设的理念。

法家主张“法治”、“重信守约”、“严刑峻法”,强调以法治国,以信守约。

在新时代教育中,法家的思想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尊重规则,遵守规则,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维护公平公正和法治精神。

中国哲学与新时代教育的融合意味着将中国哲学思想融入到新时代教育中去,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具体来说,中国哲学与新时代教育的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融合哲学智慧,注重教育育人。

新时代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中国职业教育哲学发展的历史之维与未来展望

中国职业教育哲学发展的历史之维与未来展望

促 进 个 体 职 业 生 涯 的发 展 ,对 这 些 问题 ,学 界 提 教 育 发 展 历 程 乃 至 中 国教 育 发 展 史 有 着 密 切 关
出了诸 多 针 对性 建议 。但 这些 研 究背 后 忽视 了一 系 ,更 与 国家 政 治 哲 学 、意 识 形 态 等 有 着 内在 的
学 的代 表 人物 ,其 是 非 常鄙 视 体力 劳 动 的。在 孔子 眼 中,君 实用 主义教育 的口号,在 亲 自考察 美 国的职 业教育形 态后 ,其
子 是 “问道 ”,小人 是 “问术 ”。尽 管 如此 ,但 其 他 学 派 如 墨 将 体现 实用主 义哲学 的美 国职 业学校 教育模 式引入了中国,
家 ,则 认 为劳 动 教育 、技 术 教 育是 可取 的 ,是 社会 发 展所 需 在他 的主导 下创 立了中华 职业教 育社与 中华职 业学 校 。在 黄
基 金 项 目 四 川 省 教 育 厅 2 017年 度 重 点 科 研 项 目 “高 职 学 生 职 业 素 质 培 养 体 系研 究 与 实践 ” (17SA0091).主持 人 : 王开 淮
100个主要大 中城市人才需求调查的数据显示 ,
高级技能人才 的岗位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求职人数之 间存在
直存在 。201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 规 律 ,进而展 望其 未来 发展 路 向 。
作 者简介 聂 文 俊 (1979一 ), 男 ,四 川 工 商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副 教 授 .研 究 方 向 :高 校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职 业 教 育 法 (成 都 .611837)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中高速 业 教育 哲 学对 职业 教育 发 展 以及职 教体系构 建 有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教育哲学发展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教育哲学发展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教育哲学发展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教育在其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的教育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不断丰富和深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19世纪中期产生于西欧的一种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思想的哲学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对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系统的解释,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历史进程。

而教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的。

在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新式教育运动中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影响。

一批思想家和教育家开始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梁启超在其《新学伪经纪略》中提出:“政无上境则学而立体;学无上境则文而立学。

”这种观点就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的启发。

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教育哲学的丰富和深化1. 教育的社会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教育的社会属性,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培养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所必需的各种人才的综合过程。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教育的社会属性的阐释,使得中国的教育哲学更加注重教育的社会性和服务性,使得教育不再是一种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与社会和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的一种重要社会实践活动。

3. 教育的民主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自由和劳动的解放,强调民主和平等。

这对中国的教育哲学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中国的教育哲学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提出了教育的民主和平等观,要求教育公平和公正,提倡多元化的教育,使得中国的教育哲学更加注重个体的多元发展和自由施展,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教育理念。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中国教育哲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1. 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观研究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观,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的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培养未来的人才与领袖

教育哲学培养未来的人才与领袖

教育哲学培养未来的人才与领袖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培养未来的人才和领袖成为了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育哲学作为对教育的研究和思考,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领导才华的人才。

一、培养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教育哲学中强调培养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传统的智力思维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变革的需求,未来的人才和领袖需要具备超越传统的能力。

教育可以通过提倡思辨、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实现这一目标。

例如,开展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训课程,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培养协作与沟通技巧未来的人才与领袖需要具备良好的协作与沟通技巧,因为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育哲学认为,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的机会。

例如,开展团队项目、辩论和演讲等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协作与沟通能力。

这样的培养将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基础。

三、培养责任心与领导力培养未来的人才与领袖还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与领导力。

教育哲学认为,一个好的领袖需要有责任感、道德修养和良好的价值观。

教育应该重视品德教育,提供德育课程,让学生接受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熏陶。

同时,教育还应该鼓励学生担任学校和社区的重要职务,提供领导经验和锻炼机会。

这样的培养能够为他们日后的领导职责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全球视野与跨文化沟通能力未来的人才与领袖需要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因为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趋势。

教育哲学呼吁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跨国教育和交流机会。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或提供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帮助他们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念和价值观。

这样的培养将使他们更具全球竞争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培养自信与韧性教育哲学认为,自信和韧性是未来领袖所必备的品质。

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挑战和竞争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同时通过面对困难和挫折来培养他们的韧性。

例如,开展课外活动、组织竞赛和推动项目学习,让学生面对挑战并学会应对,从而培养出自信和韧性。

中国教育哲学百年

中国教育哲学百年

中国教育哲学百年中国教育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与机遇,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回顾这一学科的历史,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初创阶段:中国教育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教育家们开始探索教育的本质和哲学基础。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蔡元培、王国维等,他们对中国教育哲学学科的创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发展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教育哲学学科逐渐发展壮大,并逐渐成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叶圣陶、黄炎培等,他们对教育哲学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卓越贡献。

繁荣阶段: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教育哲学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教育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领域。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李泽厚、冯友兰等,他们在教育哲学理论、教育思想史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深入推进研究:未来,中国教育哲学学科将继续深入推进研究,探索教育的本质、价值和目的,以及教育实践中的哲学问题。

同时,将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教育科学的发展。

培养人才:中国教育哲学学科将继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教育质量。

未来,将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国教育哲学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撑。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教育哲学学科将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成果。

同时,将积极推动中华文化在国外的传播和发展,为中国教育哲学学科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中国教育哲学学科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成就。

未来,将继续坚持创新、深化研究、培养人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为中国教育哲学学科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变革与进步的百年历程。

从古代的传统教育制度到近代的现代教育制度,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经历了巨大的变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百年师范教育制度的历史变迁、现状分析和未来展望。

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统教育制度。

当代教育哲学的趋势

当代教育哲学的趋势

当代教育哲学的趋势当代教育哲学的趋势教育哲学研究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未来教育哲学研究方法论将呈现出多元化与多样化的新趋势。

教育哲学发展趋势问题,关系着未来教育哲学的走向、水平、作用发挥,以及在世界中的学术地位。

简单说,当代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方面:一、关注人生与社会。

这是生活教育哲学的必然。

创造美好的人生应该成为教育哲学理念的最终目的。

但是我们也必须谨记的是,人类产生于自然,自然养育了人类,我们不能无视或者破坏这种和谐,因为它是我们的精神、情感、心灵、理智等永远不能缺少的真实。

这就又要求我们在未来教育哲学的发展过程中注重崇尚自然,追求返璞归真,弘扬顺其自然的教育理念。

二、多元化与多样性。

哲学与科学是不同的。

从教育哲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看,它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因而从体系到内容,至今尚处在众说纷纭的阶段。

但是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景观。

其中主要表现为研究方法多元化、理论基础多元化、理念多元化。

在时代进步的条件下,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中的问题、知识经济的问题、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问题、经济全球化的问题等,都为教育哲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时代课题。

这些不断增加的研究主题反映了人们对新的理论取向和研究主题的关注,使得多种理论观点并存,研究取向多元化。

三、国际化。

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进步,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教育哲学研究者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和对话,展开合作研究,取长补短,吸收外来优秀教育哲学研究成果,同时把自己的教育哲学研究推向世界的舞台。

四、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主题。

对于教育哲学也不例外。

教育哲学本身是一门极其空洞的学科,如果只是纯粹接受哲学理论,那么学习这门课就对自己毫无用处。

其实哲学的很多理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得以很好的解释,很多现象都可以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得极其透彻。

这就要求未来教育哲学的发展过程中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克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思想。

因此,关注人的生活现实和生活境况,反思问题,直面教育生活实际就显得尤为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哲学的未来我们已经简单讨论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聚焦于儒家和王权。

应当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想给传统教育哲学一个简单的价值判断。

我们这里主要是一种事实的陈述,讨论和西方比较而言,中国教育哲学的一些特点。

中西方不同的教育哲学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从维持王权体系运作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教育哲学非常成功。

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中断,也和这种教育哲学有关。

上面强调过,儒家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统治哲学。

但如果从知识创新的角度看,儒家教育哲学就显得过于保守了,导致了王权政体的简单重复。

那么,近代以来中国的教育哲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近代以来,中国教育哲学的变化和政治社会的变化紧密相关。

社会政治结构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分权,二是革命。

这两个结构特征都为教育哲学的变化创造了条件。

首先是分权,即权力的分散状态。

清末以后,中国政治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传统王权的衰落,但新政权则没有建立起来,这导致了权力的分散。

和历史上每次王权衰落一样,权力的分散状态导致了思想界的异常活跃。

但这次知识界的活跃有其自己的新特点。

传统上,当王权衰落的时候,思想上尽管活跃,但还是在传统的边界之内。

清末之后,则表现为传统上王权主导的儒家不再是主导性教育哲学,向西方学习成为风潮。

其次是革命。

革命是为了建设新政权。

那些致力于革命的政治力量,需要新的知识体系的支持,它们也尽力诉求于新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哲学。

这些变化也导致了知识界的变化。

主要有二方面。

第一是知识分子作为相对独立的市民社会群体的意识开始产生。

晚清废除科举制度之后,知识界和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突然不见了,传统上高度制度化的“学”与“士”之间的关联中断了,而新的关系则没有建立起来。

这种脱离对知识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中之一就是独立意识的出现。

第二是政治和知识之间的边界开始产生。

“五四运动”之后,各种从西方输入的知识体系相互竞争。

政治力量对这些知识体系当然有所选择,但这并没有妨碍知识界对这些知识体系的执著追求。

即使在蒋介石时代,这种政治和知识之间的边界还是存在的。

蒋介石建立的政权不可说不专制,但这个边界是存在的。

如果知识群体干预政治,蒋介石政权会干预教育和知识界,甚至镇压。

但如果知识界对政治不感兴趣,政权对知识界并没有过多的干预。

这种新的发展给中国造就了新的教育哲学,造就了新的教育体系。

多年的积累,到了西南联大时期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

西南联大集中了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界最优秀的人才,也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人才。

集权消灭了教育界累积成果可惜的是,这种近代以来的教育哲学,并没有真正在中国的教育界和知识界生根。

随着新政权的确立,政治回归集权,教育界的一切又变回去了。

前面我们有意识地比较详细地讨论了儒家的教育哲学,主要是因为要说明这种教育哲学仍然占据当今中国的主流。

尽管教育哲学的名称和概念换了,例如换成了马克思主义或者别的概念,但性质和内容没有什么变化。

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实际上是一种分析哲学,分析资本和社会问题的哲学。

但到了中国,或者被“中国化”之后,就演变成为一种道德哲学,就是用于判断事物和行为对错的工具。

这和传统儒家没有很大的差别。

当然,社会的接受度则是另外一个问题。

中国的教育体系也没有什么独立性,只是政治行政系统的一个延伸。

政治和知识界没有任何边界,权力还是倾向于控制知识。

除了传统上所具有的政治行政手段外,现在又有了更现代也更有效的控制手段,即通过经济利益的控制等。

知识界没有自己的边界,也没有自己的认同,仍然是一个依附型阶层,要不依附政治权力,要不依附经济利益。

也就是说,知识界并没有强烈的意识,为了知识而创造知识,而是为权力和利益提供服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有知识创造非常困难。

中国有没有可能发展出一种新的教育哲学?我们认为,是有可能的。

为什么可以这样说?目前的格局难以为继。

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专业人才。

不过,现在的局面是不仅培养不出人才,连人也培养不出来。

中国的教育界把人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了?这不是一个明了的问题。

教育界担负培养合格公民的责任,但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反社会的;教育界要培养爱国主义者,但培养出来的人往往不爱国;教育界要培养专业人才,但培养出来的人往往一点专业精神都没有。

实际上,很多所谓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连一个合格的公民的素质都没有。

中国的传统强调先做人,后做事。

但是现在培养的人又怎样呢?专业主义没有养成,就连作为公民的基本素质都没有。

为什么?因为教育首先没有把他们培养成人。

如果大学生竞争不过农民工,还要这种高等教育干什么!中国的家长非常辛苦,花大量的经济资源在小孩的教育身上,但有什么样的回报呢?最近几年出现了高中生罢考的现象,这非常容易理解。

不过,在这个过程背后积累了社会对教育界(因此也是政府)多少的怨恨呢?传统上,教育界是最受人信任的一个领域,但现在的中国社会对教育界有多少的信任呢?再者,政治权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也过于紧张。

两者之间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两者之间的关系充满敌视。

最终这种紧张关系会演变成一种零和游戏。

现在在很多领域开始了政府向社会的分权运动,这个局面最终也必然扩展到知识界,知识界也必然会获得更多的自治空间。

因为教育界是政治行政体制的延伸,所以,如果要在政治和教育之间确立边界,政治行政改革必须是前提。

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的改革会无济于事。

实际上,从很多方面来看,政治权力方面也感觉到,在政治和知识之间建立边界的重要性。

这种边界的确立,实际上对政治权力非常有利。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人才的竞争,知识体系的竞争。

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独立和自治的知识领域,如何在主权国家间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在内部,知识发展的逻辑也在要求这一边界的确立。

教育界如果继续处于一个依附地位,无论是政治权力还是经济利益,知识发展本身就很难成为教育界的主体。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改革但说到底,能够进行什么样的教育体制改革呢?这些年来,已经进行了那么多的改革,但并没有很大的成效。

大多改革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

要进行有效的改革,必须同时进行两件事情。

首先是确定改革的目标,其次是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

改革的目标不能过多,过多就不是改革了。

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专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专业主义应当是教育哲学的核心。

现存教育制度和专业主义背道而驰。

我们并不认为,如果目前的局面继下去,中国能够建立专业主义;但同时也意识到,我们也不能另起炉灶。

也就是说,专业主义的确立不得不面对现存体制,是要通过改革现存体制来确立专业主义。

如何在现存体制下确立专业主义呢?我们认为,这个突破口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寻找。

首先,现存的教育体系可以通过改革和调整工资结构而转型,形成一个有利于专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工资结构。

现在在教育学术研究领域,国家的投入越来越大,知识创新能力则越来越弱。

这是为什么?主要是经济资源在这里扮演了控制的作用,而非知识创新。

现在一个教育者或者研究人员的基本工资很低,凭借基本工资还不能过体面的生活,更多的收入就要靠申请政府或者外面的各种资金。

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加,能够提供给教育者和研究者的资金也越来越多。

中国的这种收入分配制度,貌似鼓励研究和知识创新,但实际的效果刚好相反。

在其他任何国家,教育者和研究者的主要甚至是全部收入是基本工资,尽管也鼓励他们去申请政府或者其他资金,但他们凭借基本工资可以维持他们的体面生活。

这样,他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做思考,去研究。

中国的工资制度与其说是鼓励独立研究,倒不如说是政治行政控制,就是说,资源分配成为有关部门控制教育者和研究者的有效手段。

如果像其他国家那样,把工资结构改变一下,总体工资水平不会有多少变化,但其对知识界的影响则是巨大的。

这种改变,受到影响的是教育界的少数当权者的巨大利益,但收获最大的是知识界和知识本身。

同时,中国的教育和学术评审制度必须重新设计。

和工资制度一样,现行的各种评估体系,完全是教育部门为了管理来设计的,而不是用来鼓励教育者和研究者的。

很多评估体系从国外输入。

在国外,它们是专业主义的表现,是同行的行规,或者是为了鼓励知识创新和进步而设定的制度。

但这些东西到了中国,则演变成为官僚主义的产物。

因此,教育和评审制度的设计,必须从官僚手中转移到专业人才手中。

教育和学术评审,应当是自治的组织自我约束的有效机制,而不应当是官僚控制专业主义的机制。

知识界得确立专业精神再者,政治和知识之间边界的确立不仅仅是行政当局的事情,更是知识界本身的事情。

中国的教育界和知识界,有两种倾向性阻碍着这种边界的确立,需要我们做深刻反省。

第一,在很多场合,知识界本身不想取得独立地位,而过度依赖权力和利益。

很多人把教育和研究看成追求自己利益的职位,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很少有兴趣,更不用说是激情(passion)了。

因为他们从权力和利益那里可以获取那么多的好处,他们根本就不想割断这个关联。

第二,另一个群体则相反,他们不满足于现状,对权力持批评态度。

不过,这个群体也不见得具有专业精神,对专业感兴趣。

他们不和权力合作并不表明他们的独立性。

无论是依附权力还是反对权力,知识界的目标都不是自己的专业主义,而是利益。

这种局面不改变,最好的政治环境也无济于事。

但是,这里也应当强调的是,教育界的自治和独立地位,并不是说教育界可以“无政府”。

无论哪个国家,教育界是最具有规制的一个领域,个人、系所、学院等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必须加以规制。

中国的政治和行政仍然控制着教育界,但荒唐的是,教育界内部几乎出现无政府状态。

除了批评政治,中国的教授和学者是全世界拥有最大自由的一个群体。

教授、系所和学院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做。

除了没有专业主义精神,他们什么品德都有了。

如果这种无政府状态继续下去,如果教育界规制制度不能得以确立,无论怎样的自治和自由,都无助于专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要确立政治和知识的边界,知识界本身必须首先确立自身的认同和自己的边界。

除了一些敏感的政治领域,知识界并没有什么阻碍来进行知识创新。

应当看到,至少在一部分学者中间,学者的主体意识也在产生和发展。

这是一个好的趋势。

知识界必须确立专业主义优先原则。

知识界追求权力不可避免,但要意识到,通过依附或者反对现存权力来追求权力,是最无效的方法,这两种方法不仅加重着知识和权力之间的依附关系或者紧张,而且也有害于知识本身。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追求专业主义。

专业主义本身可以成为权力的巨大的资源。

专业主义的本质就是知识为了知识,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多的知识,教育是要解放人的个性,培养独立精神,释放人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创造。

一个人从事知识事业的人,不应当过问其所创造的知识是否和社会、政治和经济相关。

如果是解释世界,其知识肯定是和现实相关。

知识如果对实际的政策造成了影响,创造了社会价值,那是知识的副产品,而不是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