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培智一年级第一册生活数学试卷

最新培智一年级第一册生活数学试卷
最新培智一年级第一册生活数学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培智一年级生活数学期末试题

姓名:分数:

一、在盛有东西的图下面画“√”。

()()()()二、比较大小,在大的物体下面画“√”,在小的物体下面画“”

()()()()三、比较多少,在多的物体旁边画“√”

1)()

()

2)()

()

3)()

()

四、在同样多的图形下面画“√”1)

2)、

1

五、(1)在上面的水果旁边画“”,在下面的水果旁“√”

(2)在下面的物体上画,

上面的物体上画“√”

六、给鸟笼里面的小鸟画“√”,鸟笼外面的小鸟用“”圈起来

七、数一数,写一写

()()()

八、数一数,涂一涂

九、数一数、连一连

3 1 2

十、读一读,写一写(10分)

培智学校一年级生活语文教案

培智学校一年级生活语文教案 爸爸妈妈我 教学目标(情感、技能、知识) A 1.说出自己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就是家中一员。 2.能够认读字卡“爸爸”、“妈妈”、“我”。 3.知道爸爸、妈妈的性别。 4.知道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B 1、在帮助下说出自己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就是家中一员。 2、能够认读字卡“爸爸”、“妈妈”、“我”。 3、知道爸爸、妈妈的性别。 4、知道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C 1、在帮助下说出自己的家人,知道爸爸、妈妈就是家中一员。 2、能够在帮助下认读字卡“爸爸”、“妈妈”、“我”。 3、了解爸爸、妈妈的性别。 4、能够说“我爱爸爸妈妈” 教学准备: 1、音乐《我爱爸爸妈妈》 2.张雨平同学全家福照片,各人全家福照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啊,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小朋友们要静心地来听,听完后告诉老师,您听到了什么。(欣赏音乐《我爱爸爸妈妈》) 生:说一说听到了什么 师引导出爸爸妈妈家人 二、认识家人: 师:那么今天老师这儿有一张照片,请小朋友们来瞧瞧,这就是谁? 1、出示一个学生的全家福。 2、提问:这就是谁的一家。 3、老师介绍:张雨平家有3个人,张雨平,爸爸,妈妈。

4、您们自己家里有哪些人呢? 说说自己家里有哪些家人。(拿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 5、指着张雨平的父亲,提问:“这就是谁。” 6、您的爸爸就是什么样子的,爸爸就是男的还就是女的。 (A、B学生自己说,C跟说“爸爸就是男的”) 三、认读字卡: 大家说的都非常棒,我们一起来认一认“爸爸”这两个字。 1、出示字卡“爸爸”。 2、老师示范认读。 3、老师带领学生读一读。 4、每个学生轮流练习读一读。 5、分组读一读。 6、生将字卡相对应的贴在爸爸身上。(C贴一贴,A、B评价) 7、老师评价。 四、教学妈妈 1、家中除了爸爸,还有什么家人。 2、出示妈妈照片,提问:“这就是谁?” 3、师:妈妈也就是我们的家人。 4、请指出自己的妈妈。 5、您的妈妈就是什么样子的。 6、妈妈就是男的还就是女的。(A、B学生自己说,C跟说“妈妈就是女的”) 五、读字卡: 那么“妈妈”两个字就是怎么样的呢? 1、出示字卡“妈妈” 2、老师示范认读。 3、老师带领学生读一读。 4、每个学生轮流练习读一读。 5、分组读一读。 6、将字卡相对应的贴在妈妈身上。(C贴一贴,A、B评价)

人教版培智生活语文上册教案

2017-2018学年生活语文教案 第一部分入学教育 智力障碍儿童不同于正常适学儿童,他们注意力分散,智力、语言发展迟缓滞后,多数学生都伴有先天性的疾病。初入学时,年龄跨度7到10岁不等,虽然年龄同正常孩子相仿甚至更大,但他们的智力年龄普遍不到3岁;他们半数之前没有接受过任何学前教育或家庭启蒙教育,几乎都是在村里面闲养着长大;他们语言能力很差,三分之一的学生除了会叫爸妈不会说别的话,还有一部分学生只会发出啊啊的怪叫;他们生活能力也差,很多学生根本不会独立上厕所,也不会自己穿衣、洗脸、刷牙,个别学生甚至不知道吃饭。陌生的学校、学习、生活环境足以让他们产生恐惧感和排斥感,孩子们总是哭闹不止,不愿意进课堂,随地大小便、大哭怪叫、咬人打人等怪异情绪和异常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入学后直接开展教学活动根本不现实,也正是如此,入学第一个月,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特殊需要开展一些生活技能培养、生活习惯养成的入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不可少。通过为期一月的入学教育能使智力障碍儿童更好更快地适应学

校、学习、生活环境,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工作。 1、根据学生的身高排好固定的座位,并且告诉学生这是他们的座位,只要在教室就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提出室内要求,不能在教师大吵大闹,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的座位。将每一个学生的姓名,按照座位位置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牢记自己的座位。 2、练习点名要答到,老师叫学生的姓名时,学生要说到、或者举手,帮助学生们互相熟悉,教师自我介绍,学生能说出“董老师”,为师生互动做准备。 3、练习上课问好和下课再见,在喊起立时,加上手势的辅导,学生能说出“老师好”和“老师再见”。以上三点为其一周,主要帮助学生能在教室里面坐住,熟悉老师和同学。 4、练习站队,按照学生的身高为他们排好固定顺序的队列。并且要求学生拉住前面同学的衣角,老师带领同学熟悉校园环境,认识厕所,宿舍和餐厅,知道男生女生上不同的厕所,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厕所。为期一周。 5、学习会话,能说出学校的名字“商洛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培智一年级”。以及巩固站队。为期一周。

培智一年级数学(0-10)教案

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 所用教材: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课本.数学(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年级:培智一年级 授课年级学生特点:本班学生智力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比较落后,他们的学习以具体形象为主,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比较困难,对知识接受能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意识差,活泼好动,容易受外界影响。他们的记忆力差,容易遗忘需反复强化。 课题名称:复习数字1—4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学会1—4的读法 b.了解写法并能书写 c.在生活中能的到运用 2.能力目标

a.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b.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c.锻炼学生模仿动手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数学,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4的读法,学会读数与数数。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掌握知识。通过老师示范、学生反复练习读音。 难点:学习1—4的写法,学习通过动手模仿老师更好的掌握数字的写法。 三.教学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复习知识 (1)师: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右手和老师一起数一数。 (先后伸出1到4根手指和学生一起数一数)

(2)师:现在看黑板,看看老师画了什么? (在黑板上画三角形,然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并让学生上黑板把数字写出来。) (3)师:现在,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一读。 (老师先带同学一起读再让学生单个起来读) (4)师:现在谁想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让学生到黑板前代同学读,增加趣味性和学生积极性) 2.写一写 师:现在,老师发给你们作业本,同学们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课题名称:0的学习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学会0的读法

培智一年级生活语文下学期教案(上)

培智一年级 生活语文第二册 教案 雷卫华 2019年2月

第一单元学校生活 1、问好再见 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生活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日常在校礼仪。 教学目标: A类 1、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会说“老师好,老师再见”等礼貌用语。 2、能用“xxx好”,“xxx再见”,练习说话,会使用文明用语。 3、乐意参与讲述,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学生。 B类 1、跟随老师说“老师好,老师再见”等礼貌用语。 2、乐意参与讲述,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学生。 C类 1、跟随老师说“老师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2、练习说话,会使用文明用语。 教学重点:在不同的场合正确的使用“xxx好”“再见”礼貌用语。 教学难点:能大胆的参与,大胆的说。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老师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时老师说:同学们好,同学们应该说什么?对,说老师好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天来到学校或教室,会看见谁? 2、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老师,那我们应该和老师说什么呢?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老师好。” 三、巩固新课 1、教师预设场景,早上学生来到学校,对老师说“老师好。” 2、老师配合学生,学生说老师好,教师回复:你好。

3、上课师生问好练习 四、作业 1、练习句子“老师好。” 2、写“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再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见到老师要说什么?复习句子“老师好。” 2、放学后同学要走了,作为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应该说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场景,学生放学了,应该和老师怎么说?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再见。” 3、学生和学生放学后应该怎么说? 4、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说“再见。” 三、教学巩固 1、放学了同学要走了,我们应该和他们说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再见。” 四、作业 1、练习词语“再见。” 2、练习写“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同学互相问你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来一个讲礼貌比赛,同学们愿意吗?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图片:见到老师说什么? 2、学生回答:老师好。看谁说的快。说的最快的有奖励。

培智生活数学教学反思

培智生活数学教学反思 培智生活数学教学反思 篇一: 培智学生数学教学反思随笔培智学生数学教学反思随笔武海琴前段时间,我听了刘露老师一节数学课真是受益匪浅。我觉得培智学校的老师上数学课是最头疼的事,老师难教,学生难学,一问三不知,对有些重度的学生来说,更是对牛弹琴。怎样让他们对数学感兴趣,又让他们尽可能的多学一点数学知识,是数学老师最棘手的问题。我们知道教学的最优化就是教师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收获。我认为教学设计应从贴近弱智学生的生活实例出发,用自己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提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材料,保证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时间。把学什么,怎么学,还给学生,老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用不同的速度、自己的方法、学好不同水平的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学习、敢于发表新想法和新做法,让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真正形成开放性课堂,设计开放性问题,弱智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必须给予鼓励;同时要善于发现弱智学生的学习个性,加以引导和发展,调查数据表明,弱智学生从喜欢某位教师到喜欢这位教师所教学科,进而在课堂上表现出最佳心理状态。所以,培智数学应视为应用数学而不是理论数学,教学时应把抽象的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游戏化;让弱智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疑难问题,感受到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 篇二:

听培智数学课反思听培智数学课反思特校张建魁前段时间,我们学校组织了教师人人上一节公开课,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我觉得我们培智学校的老师上数学课是最头疼的事,老师难教,学生 难学,一问三不知,对有些重度的学生来说,更是没有办法教。怎样让他们对数学感兴趣,又让他们尽可能的多学一点数学知识,是数学老师最棘手的问题。我们知道教学的最优化就是教师巧妙的课堂设计,幽默诙谐的语言都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收获。我认为教学设计应从贴近培智学生的生活实例出发,用自己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提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材料,保证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时间。把学什么,怎么学,还给学生,老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用不同的速度、自己的方法、学好不同水平的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学习、敢于发表新想法和新做法,让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交流,真正形成开放性课堂,设计开放性问题,培智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必须给予鼓励表扬;同时要善于发现培智学生的学习个性,加以引导。我想,培智学生数学应视为生活数学而不是理论数学,教学时应把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变成游戏化;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数学;让培智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疑难问题,感受到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 篇三: 如何上好培智生活数学如何上好培智“生活数学”课旬阳县阳光学校龚德显因为智障学生的思维普遍表现为行为盲目,自控能力差,往往缺乏对新知识进行思维再加工的能力。他们的思维水平长期停留在直观、具体层面上,因此数学教学已成为培智教育的难点。 关键词:

人教版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二册数前概念综合练习二《高矮》。 教学目标: A标 1、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2、学会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能与老师进行简单的沟通能力,能用自己的话描叙高矮。 B标:能够初步感知高和矮,能够参与课堂学习,跟着学,跟着说。 C标:不破坏课堂教学秩序,要求其能跟着学。 教学重点: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能与老师进行简单的语言沟通,能用自己的语言描叙高矮。教学过程: 一、目测比较物体的高矮。 1、比较学生的高矮。 (1)这是谁?我们仔细观察,比一比,谁高?谁矮?板书课题:高——矮 (2)教师和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反复比一比,说一说,谁高?谁矮? (3)小游戏:身高高的同学站在高字下,矮的同学站在矮字下。 2、比较水瓶和杯子的高矮。 (1)出示事物,引导学生观察,比一比,说一说谁高谁矮。 (2)学生和老师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进行语言训练。 二、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1、依次出示插图,比一比,说一说,谁高谁矮。 2、学生按要求依次完成习题,教师一旁巡回辅导。 3、穿插:听歌放松,活跃课堂,舒展身心。

4、排队游戏:把学生分成两组,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好队。 比一比,看谁排的又好又快。 4、比较事物的高矮。 让学生比较具体事物的高矮,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事物的高矮。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什么? (高—矮) 反复认读。 五、布置作业 A标学生:描红高、矮两字; B标学生:描红高字; C标学生:写1、2、3。

培智生活语文一年级下册

培智生活语文一年级下册《耳鼻口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水平目标: 认读“耳、鼻、目”,理解、练习写笔画“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学生擅于视觉记忆的长处,使用实物卡片与生字卡片同时出现的视觉冲击,增强学生对生字的认读及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建立良好的学习常规及上课常规。 4、康复目标: 纠正学生不准确发音。通过指出自己的口、鼻、耳、目,增强学生本体觉、前庭觉的感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读“耳、鼻、目”,理解笔画“一”,写“一”。 难点:写笔画“一”。 三、教学准备: 以实物卡片连接生字卡片的教具。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第一课生字认读。 2、听指令“人、头、手、足”,指出相对应位置。 3、通过指令“耳朵、眼睛、鼻子、嘴巴”,指出相对应位置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下面老师要变化指令了,请听??????。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二课《耳鼻口目》。 (二)、新授: 1、出示“耳、鼻、目”的食物卡片,让学生分别说出相对应的部位名称。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卡片上的“耳、鼻、目”,为下面更好地使用卡片奠定基础。) 2、再次出示“耳、鼻、目”卡片,每出示一个食物卡片后学生说出部位名称,然后老师就把实物卡片后面的生字放下来,并且告诉学生这个字读什么,让学生认读练习。 3、实物卡片与生字卡片同时出现,让学生认读一次,然后除去实物卡片的提示,只看文字认读一次。 4、完全除去实物卡片的提示让学生分别认读,有不熟练的,再出现图片提示认读。 (三)、笔画“一”

1、向学生介绍笔画“一”,让学生练习说出笔画名称。 2、练习写笔画“一”。因为学生刚刚接触书写,在控笔、下笔稳定性方面都欠缺,所以会提前给学生提前准备好有辅助点的练习纸。这能让学生从不会用笔到会用笔写有个过度期。 (四)、回顾、总结: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做最后一次强化。

培智一年级生活语文下学期教案

培智一年级 生活语文第二册教案 雷卫华 2019年2月

第一单元学校生活 1、问好再见 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生活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日常在校礼仪。 教学目标: A类 1、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会说“老师好,老师再见”等礼貌用语。 2、能用“xxx好”,“xxx再见”,练习说话,会使用文明用语。 3、乐意参与讲述,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学生。 B类 1、跟随老师说“老师好,老师再见”等礼貌用语。 2、乐意参与讲述,做一个文明有礼貌的学生。 C类 1、跟随老师说“老师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2、练习说话,会使用文明用语。 教学重点:在不同的场合正确的使用“xxx好”“再见”礼貌用语。 教学难点:能大胆的参与,大胆的说。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老师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时老师说:同学们好,同学们应该说什么?对,说老师好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天来到学校或教室,会看见谁? 2、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老师,那我们应该和老师说什么呢? 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老师好。” 三、巩固新课 1、教师预设场景,早上学生来到学校,对老师说“老师好。” 、老师配合学生,学生说老师好,教师回复:你好。2. 3、上课师生问好练习 四、作业 1、练习句子“老师好。” 2、写“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再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见到老师要说什么?复习句子“老师好。” 2、放学后同学要走了,作为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我们应该说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场景,学生放学了,应该和老师怎么说?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再见。” 3、学生和学生放学后应该怎么说? 4、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说“再见。” 三、教学巩固 1、放学了同学要走了,我们应该和他们说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再见。” 四、作业 1、练习词语“再见。” 2、练习写“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同学互相问你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来一个讲礼貌比赛,同学们愿意吗?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图片:见到老师说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好。看谁说的快。说的最快的有奖励。2. 3、见到同学应该说什么? 4、学生回答:你好。 5、教师带领学生读“你好”这个词语。 三、教学巩固 1、我们见到不同的人,都要有礼貌。见到老师要说“老师好。”见到同学要说“你好。”如果见到其他人应该怎么说? 2、教师分别将本班学生叫到前面来,请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并说出“xxx你好。” 四、作业 1、练习词语:你好。 2、写“三”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正确的阅读姿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老师好”、“再见”词语,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教师巡回指导。 二、讲授新课 1、学习正确的阅读姿势。 2、教师出示学生近视,驼背的图片,问学生。他们怎么了? 3、教师告诉学生,图片中的小朋友是因为没有用正确的学习姿势学习,才会近

培智数学说课#精选.

临河区培智学校生活数学之《0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上海教育出版社辅读教材第三册第五课《0的认识》。之前已经学过数字1-10的认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为本节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2、3、4、5、6、7、8、9、10的认识,能熟练地点数、读出各数。 2、通过新授使学生能初步认识、理解0表示没有的这一实际意义、会读,会写0。 情感目标: 1.在学习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体现学习的喜悦。 2.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分享。 二、说学情 我班学生因属于智力障碍学生,所以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有限,只能在不断地复习巩固中寻求点滴进步。本节课对0的认识,原本应当教育孩子知道0的两个含义:表示没有,表示起点。但是考虑到本班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只能将较易理解的“0表示没有”放在本课时。学生差异教大,因此对学生们的要求也不相同。 A类:唐星雨、苏浩杰、程佳伟、付宇宏、张泽宇能够熟练的点数、读各数,准确地看实物、数数,能正确理解0的含义。

B类:郝佳乐、孔政、杨凯源、王家鑫、蒋平能读数字0-10,能知道没有用0表示。 三、说教法 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PPT、蒙特梭利教具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孩子们能够更加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四、教学程序 (一)复习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数字1-10的认识,大家还记不记得1-10的数字儿歌,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二)导入 师:大家知道了1-10都长什么样了,现在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看大家大家能不能正确的将数字与物体个数对应起来。 (拿出纺锤棒箱与数棒) 师:老师这里只有1-9,9个数字,同学们对应的很好,那么现在老师的盒子上还有一个数字,大家一起看看是什么。(导入0)那么盒子里什么都没有了,那我们怎么表示? (三)新授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字“0” 师:今天呢,我们有一个好朋友来家做客了。大家一起来看看他是谁?小猴子喜欢吃什么,谁知道?今天我们就给猴子吃桃子好吗?给小猴子2颗桃子,猴子吃掉了1颗,还有几颗?那猴子把这颗也吃掉了,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生活数学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 (2016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的一般性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数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培智学校学生(以下简称“学生”)能够掌握的、必须的、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生活数学课程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知识学习和生活技能形成的重要工具。 一、课程性质 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具有基础性、及性、发展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生活数学课程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设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培智学校的培养 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

习能力,使得学生都能接受适合的数学教育,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又要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理解、思考。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充分采用多感官并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活动,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整合教育资源,采取有效的沟通手段和多元的教学方法,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创造条件开展个别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培智学校生活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 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按照个别化教育计划,有效实施差异性评价,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以及语言表达、沟通交往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培智一年级生活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培智一年级生活语文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生活语文课程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按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存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注重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倾听与说话和书面语言学习的结合。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智力水平不同。大体可以分为A、B、C三组。A组学生智力发展水平较好,有丰富的语言和一定得记忆能力,有良好的思维习惯。B组学生属于中等智力残疾,他们能简单的模仿,语言水平也较好,但缺乏独立思维的能力,记忆能力也较差。C组学生智力损失程度较重,个别学生影响到言语的发展,对于教师的话能简单理解,但不容易接受。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第一册教材,这是培智学校的新教材,还需要加强学习。教材选编的内容,力求贴近生活,体裁多样,内容广泛,图文并茂,有利于弱智学生缺陷补偿,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有利于学生增社会适应能力。 四、教学目标与内容 (一)倾听与说话 1、能在别人对自己讲话时注意倾听。 2、能听懂常用的词语、简单的句子,并作出适当回应。 3、能听懂生活中的常用语言,能模仿运用生活中的常用语言。 4、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个人基本需求。 5、能作简单的自我介绍。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认读生活中常用汉字10个。 2、认识汉字的笔画,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学习写常用汉字5个。(三)阅读 1、对书感兴趣,能模仿成人的样子看书。 2、能以基本正确的阅读姿势阅读。 3、能用普通话朗读。 (四)综合性学习 1、熟悉班级环境,能与同伴一起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具有初步的文明交往意识。 2、能参加班级、学校活动,在活动中初步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在倾听与说话的教学中,以真实生活为基础,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采用示范、模仿、游戏、表演等手段,生活情境体验活动开展语言训练。 2、遵循先认生写、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特点,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开展识字教学。 3、阅读教学关注学生的起点能力、减缓坡度、循序渐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教学进度 本学期除去放假时间,大约上课12个周,每周语文课7课时,共84个课时。本册教材有开学准备课《我上学了》共用6课时,还有12篇课文,每篇课文用4课时,共用48课时;4个语文小天地共16个课时,2个口语交际共6课时,复习考查共8课时。 雷卫华

培智一年级生活语文第一册教案1

201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生活语文第一册 教案 雷卫华 2018年9月 我上学了(入学教育单元) 教学目的:1、让一年级新生知道自己上学了,建立“我是小学生”的意识。2、熟悉学校场景和重要人物,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学习生活和行为规则。 教学重点:1、让学生知道自己学校和班级的名称。听懂“上课”“下课”等教学指令。 2、结合上课、下课的语言环境学会使用“老师好”“老师再见”。 3、熟悉学校场景,学习学校生活和行为规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看图学习“我是小学生”。 2、告诉学生坐自己的座位。 3、学习点名答到。 教学过程:

1、根据学生的身高排好固定的座位,并且告诉学生这是他们的座位,只要在教室就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提出室内要求,不能在教师大吵大闹,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的座位。将每一个学生的姓名,按照座位位置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牢记自己的座位。 2、发给学生课本,说明这是生活语文课本。 3、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图上有些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并学说“我是小学生”。 4、练习点名要答到,老师叫学生的姓名时,学生要说到、或者举手,帮助学生们互相熟悉,教师自我介绍,学生能说出“董老师”,为师生互动做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并学说“这是我的学校”。 2、学习点名答到。 教学过程: 1、练习点名要答到,老师叫学生的姓名时,学生要说到、或者举手,帮助学生们互相熟悉,教师自我介绍,学生能说出“董老师”,为师生互动做准备。 2、复习看图说话“我是小学生” 3、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图上有些什么? 4、引导学生理解并学说“这是我的学校”。 5、教学生说出学校的名字“京山特校”

培智生活语文一年级教(学)案

常规教育 一、教学容分析: 经过一个寒假弱智儿童对学校的一切会感到陌生、新奇、甚至有点恐惧,对学校环境和学习生活需要一个重新熟悉和适应的过程,根据通过对本班十一名学生的学情分析,可以在开学用一个星期时间使学生适应学校教育以及复习一年级所学习的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尽快适应学校作息时间,教学秩序等。 2、了解寒假里的生活。 3、复习一年级所学的知识,包括笔画和汉字、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讲解结合、谈话法、分组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及适应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复习一年级所学知识,包括笔画和汉字、词语。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同学; 2.熟悉学校生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认读等方法复习学过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悉学校的生活; 教学用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师生问好,对学生进行点名要答“到”训练。 二、导入: 板书时间:2015年3月2日,是开学的第一天,新学期要有新面貌。 三、新授: 1、认识同学:分别让学生互相指认彼此并说出、性别; 2、说校名、班级、老师:让学生说出我是博州特殊教育学校培智一年级的学生,我的老师是---------------------; 3、熟悉学校的作息制度、正常上下学; 4、教育学生在学校要注意安全,遵守纪律,讲卫生懂礼貌。 四、巩固练习: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五、小结: 六、板书: 2015年3月2日博州特殊教育学校 星期一培智一年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复习古诗; 2.复习笔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认读等方法复习学过的知识;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认识圆形教学设计

生活数学《认识圆形》教学设计 一班赵鸿宇 2018年5月7日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7名学生,学生年龄在7-9岁之间,学生能力差距较大,故将本组学生按基础和能力分为三组。A组学生有朱芷琳、刘坤骅、程冠霖,学习能力较强,注意力一般、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都较好。B组学生王霖、任家怿,该组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一般,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C组学生有许睿真、刘果,这两名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较差。因此,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优势和长处,采用同伴互助和家长辅助的形式,在课堂之中,创建情境、体验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内容趣味化、生动化,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教育部审定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认识图形(圆形),是在学生初步掌握大小、多少等数前概念,认识球和认识4以内数字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的认识圆形。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认识圆形,发现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组:认识圆形并理解其含义,能在认

知、操作和游戏活动中掌握圆形的特征,能在生活中发现圆形;B组:能在语言、实物或动作提示下认识圆形,能在认知、操作和游戏活动中初步掌握圆形的特征,能在指导下发现生活中的圆形;C组:能够在家长的辅助下,参与课堂教学,抓放物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直观形象的理解和感受,提高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态度与情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康复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圆形。 难点:认识圆形。 解决措施:在教学中通过使用课件、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媒体,同时制作适合学生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教具,并提供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能够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另外,通过创设故事情境,能够保证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资源 教室内布置圆形物品(圆镜、饼干、钟、盘子、象棋、

培智生活数学一年级下优秀教案

数学进度表

第一课:快慢 教案内容:辅读学校教材实用数学第二册P4-5页快慢 教案目标:1.理解快慢的概念 2.应用:学会简单的练习 3.培养学习兴趣 教案重点:教会概念的理解 教案难点:学生对于概念的建立 教案课时:5课时 一复习 1.读123,跟老师读,请同学读 2.唱儿歌《十个手指头》:123爬上山,456翻跟斗,789拍皮球,伸出小手,10个手指头。 二:新授 1.导入: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出小乌龟跑第一,小白兔跑第二,请同学说一说哪种动物跑得快,哪种动物跑德慢。并教同学不要骄傲,懒惰的道理。 2.分析图1,师:小朋友在干什么?(骑单车) 叔叔在干什么?(开汽车) 根据平常的观察,骑单车快还是开汽车快?(汽车泡在前,单车跑在后,单车慢,汽车快) 3请同学说说图2,两个小朋友游泳,谁游得快,谁游得慢?要求每一个小朋友都要说,不对的纠正。 4.堂上练习:在快的下面打√,在慢的下打⊿。先老师示范做一次,再让同学自几在黑板上做一次,然后让同学在书上写一次。 三:游戏 抢瓶子游戏:看谁跑得快能把瓶子抢回来。然后问同学谁快谁慢!回答对的表扬,回答错的改正。 教案反思 快慢这个概念对于同学来说比较容易理解,通过有趣生动比赛活动和平时生活的引导,同学们基本上都能理解

这两个概念。教案过程中,我发现个别学生对于做习题感到烦厌,经常不配合老师。原因是习题太乏味,他不会做,令他没有信心从而讨厌做题。针对这一点我手把手教,并让他上黑板做,当他做对了,我就让全班同学表扬他。做错了,教他做对,鼓励他下次努力! 第二课:远近 教案内容:辅读学校教材实用数学第二册P6-7 远近 教案目标::1.理解远近的概念 2.学会简单的练习 3.培养学习兴趣,并把概念应用在生活中 教案重点:教会概念的理解 教案难点:学生对于概念的建立 教案课时:5课时 一:复习 1.出试图,请同学回答哪个快那个慢,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回答 2.唱儿歌《十个手指头》:123爬上山,456翻跟斗,789拍皮球,伸出小手,10个手指头。 二:新授 1.导入:师:请同学看看窗外操场上同学们在干什么? 你们能不能看清楚他们的脸啊?(不能) 他们离教室远不远啊?(有点远),在黑板上写上远 走廊的啊在干什么啊? 能不能看清楚啊姨的脸啊?(能) 啊姨离我们近不近啊?(近),在黑板上写:近 师:大家看黑板,一起跟老师读读这两个字,远近.上个星期我们学了快慢,这个星期我们一起学学远近! 2.分析图,图上有什么?(厕所,跟两个小朋友) 你们猜猜他们想干什么?(上厕所)

培智学校实用数学一年级第一册第二册全册教案集

培智学校实用数学一年级上下册全册教案集 教学进度安排表 时间内容课时备注 第一周准备课2-4 第二周准备课、图形的认识5-6 第三周图形的认识,1、2、3、4的认识6-11 第四周5、6、0的认识,综合练习(一) 5 第五周无国庆放假第六周7、8、9、10的认识,综合练习(二) 5 第七周单元复习、得数是2、3 5 第八周得数是4、5,综合练习(三) 5 第九周得数是6、7、8 5 第十周综合练习(四),得数是9、10 5 第十一周连加、综合练习(五)、单元复习 5 第十二周2、3减几,4、5减几,综合练习(六) 5 第十三周6、7和8减几, 5 第十四周9和10减几,连减 5 第十五周综合练习(七) 5 第十六周单元复习 5 第十七周总复习 5 第十八周总复习 5 第十九周总复习 5

第二十周总复习 5 特教学校课时计划 月日课题:准备课 教学目标:通过实物、图片的教学对刚入学的培智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尊师爱校、爱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实物、图片的教学对刚入学的培智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尊师爱校、爱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具:挂图 一、教学过程:常规教育。 1.认识同学、老师。 2.说明上课要求:师生问好,上课要坐好,有事要举手,不要随便讲话。 带学生参观学校环境。 二、看图教学。 图一: a)教师对照书上的插图进行启发,引起学生看图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介绍:这幅图是新学年的开始,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 b)指导学生按照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画面内容。 c)根据图回答问题:图上都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图中有几名学 生?几名老师? 图二: 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内容。 2. 回答问题: (1)他们都在做什么? (2)数数图中共有多少个人? (3)女同学有多少个人?男同学有多少个人? (4)扫地的有几个人?浇花的有几个人?踢球的有几个人? (5)向日葵有几朵?小鸟有几只?月季花有几朵? 三、巩固练习。 a)让学生复述图中的内容。 b)表演图中人物的行为。 四、总结。 五、作业。 a)看1~3页图画,理解图意。 b)预习4~5页内容。

培智语文一年级教案1

第一课人 教学目标: A组: 1.学习生字:人、头、手、足,会认读,理解意思。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头、手、足。 3.学习写基本笔画:点。 B组: 1.学习生字:人、头、手、足,会认读,理解意思。 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头、手、足。 3.描写基本笔画:点。 C组:能安静的坐在座位上。 重点、难点:1.学习生字,读准音,理解意。 2.学习写基本笔画: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坐得最神气!(纠正学生坐姿)二、发音器官训练 发音儿歌 三、新授 1.看图认字 (1)出示挂图:人 问:这是什么? 齐认读 说话:我是人,你是人,我们都是人。 (2)出示挂图:头 问:这是人的什么? 齐认读 指名读 (3)出示挂图:手 问:这是人的什么? 齐认读 指名读 (4)出示挂图:足 问:这是人的什么? 生答师小结:脚又可以叫足。(分清腿和足) 出示字卡:足 领读,齐认读,指名读,纠正发音 (5)齐读四个生字,个别读 2.听指令指身体各部位 师:你的头(手、足)在哪里? 3.游戏——比一比,看谁又快又准。 老师出示词卡,学生指相应的部位,并读出字。 四、指导读书 读书时要做到哪些呢?

1.学儿歌:脚放平,背挺直,肩要平 2.书本稳稳手中拿,还要稍稍向外斜 五、书写 1.学笔画 板书:点 问:这个笔画叫什么? 认读,书空,上黑板练写 2.认识田字格 出示田字格,认识竖中线和横中线。 3.在田字格中点的书写。 (1)看一看书上点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 (2)师范写,生描红。 (3)在田字格中书写。 4.讲解写字姿势: (1)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笔,手指稍稍弯曲,不使劲握笔杆。师巡视指导。(2)写字时,头要正,上身稍向前倾斜,左手压住本子,右手轻轻移动。 (3)眼离书一尺,胸离桌一拳,手离笔端一寸。 六、总结 看图认读生字。 七、作业 A组:书写基本笔画:点。 B组:描写基本笔画:点。 板书设计:图1 图2 图3 图4 手足人头 (点) 教学反思: 第二课耳鼻口目 教学目标: A组: 1.学习生字:口、耳、目,会认读,理解意。 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口、耳、目。 3.用“这是**。”句式练习说话。 4.学习基本笔画:横,并会书写。 B组: 1.学习生字:口、耳、目,发音正确,理解意。 2.能听指令,指出自己身上的口、耳、目。 3.描写基本笔画:横。 C组:能安静的坐在座位上。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口、耳、目,会认读,理解意。 2.用“这是**。”句式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看卡认读: 人、头、手、足 齐读并指出

培智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培智一年级语文教学计 划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培智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保康特校严琼 一、教材简析 1、新编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一册是根据《全日制弱智学校(班)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编写的,供全日制培智学校(班)一年级教学使用。 基于轻度弱智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第一册语文教科书内容简,分量轻,插图多,色彩重,童趣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教材体现教学大纲的而要求,遵循知识的科学性和弱智儿童的认知规律,内容的选编系统、直观,由浅入深。 2、内容安排 语文第一册,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入学教育(3课,6幅插图)、看图学拼音(20课,分8个单元)、看图读拼音识字(6课,一个单元,学习20个独体字,11个笔画名称,5个笔画规则),基础训练(9个单元,共40道题),语言训练(有9个单元,包括18项内容,以日常用语为训练重点,利用说一句话的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学情简析 全班共有12名学生。一名聋哑,两名重听,其他多为智力残疾,个别伴有多重残疾。其中一名自闭。智力程度、自理程度、行为习惯差异显着。其中有几位学生,入学时间较长,能比较好的遵守课堂规定、学校纪律。而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以前没有接受过学校学习,或者少有接受。因此对学校生活不是很适应,不能很好的融入集体生活。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听不懂话,对于指令的理解还有待加强。学习习惯、生活能力处于逐步形成阶段。 三、教学目标要求 1、思想品德目标:培养学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的思想品质。能够见到老师向老师问好,放学离校主动和老师说“再见”。改善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缺点,培养对指令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2、知识能力目标: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3)能力好的学生能够认读32个字词,并了解其意思。认识并能书写课文中“认识笔画”的笔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

培智生活语文第二册教案

培智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第1课一二三 一、复习导入:1、出示字卡“一”,“二”学生认读。 二、新授 1、认识汉字:“三” (1)、出示小朋友图片,一个一个出示,边出示边让学生数。 (2)、出示3个小朋友,问: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了? (3)对了,现在有三个小朋友了。出示字卡“三”,这就是三。 生尝试读,矫正——跟读——开火车读——举手认读 (4)无提示认读词语:三 抽读——集体读(每次3遍)——找词语(P4第二题,听老师读找出词语)2出示图片找出单位三的图。 3、跟老师读。 一二三,向前走,一二一二摆摆手。 1)范读 2)领读,反复领读 3)师生齐读 4)指名读 4、书写“三” (1)你们读的很好,我们一起来写“三”。 (2)师范写,注意在写的方向和在田字格里的格式。写完讲解:三共有三笔,第一笔短的横写在横中线的上面,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写在横中线的下面。三横平平的。 (3)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 (4)指名到黑板前来写,边写边指导,写对的同学回到位子上,用小手在桌子上练习。 (5)在作业本上写,先把红字描完再写,师巡视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三、课堂小结 根据学生书写情况进行小结。 第2课楼梯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出:楼梯楼梯; 2、能根据听到的内容找出对应的图片; 3、认识笔画:撇点竖折折钩横折钩 4、会读儿歌《学好样》 教具准备:字卡、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播放图片(楼梯的各种类型、各种场所的楼梯) 1、“楼梯楼梯”分别集体读3遍 2、找字卡:听老师读拿出相应的字卡

(二)新授 1、认识笔画:撇点ㄑ竖折折钩横折钩 尝试认一认 矫正教读 个别认读 集体、分组赛读 画一画:在桌子上画一画笔画的形状 2、听一听,找一找 (1)听老师读词语,找图片 窗床电梯 (2)听老师读,用“√”划出听到的词语 楼梯(√)门()窗() 3、读儿歌《学好样》 (1)试读(T根据情况进行引导和提示) 上周布置大家预习了这首儿歌,老师想看看哪些小朋友自学了的,请他来给大家先读一读。 (2)集体教读 (3)个人或分组展示 (三)课堂小结 1、笔画回顾:撇点ㄑ竖折折钩横折钩 2、作业:认真读儿歌《学好样》,书写笔画 3、一分钟安全提示:上下楼梯靠右慢行,教室内玩耍要小心桌椅,不在楼道上奔跑 第3课上下楼梯 学习目标 1、理解下楼的意思,建立音、形、意之间联系,并进行正确地发音。 2、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说句“谁在下楼。” 3、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走,注意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