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班级文化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德育论文

合集下载

班级德育论文范文3篇

班级德育论文范文3篇

班级德育论文范文3篇班级德育论文范文1引言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对班级德育的关注和实施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班级德育的意义班级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互助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班级德育,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人际交往和合作经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班级德育的方法与策略1. 制定明确的班规班纪制定明确的班规班纪是班级德育的首要任务。

班规班纪应该包括学生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纪律要求,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

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惯。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各种团队活动,如班级社团、合作项目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集体活动,学生能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发展自己的领导能力和集体意识。

3. 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鼓励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培养他们良好的自律惯。

可以通过设置研究计划、考勤管理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管理自己的行为。

结论班级德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制定明确的班规班纪、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班级德育的实施。

---班级德育论文范文2引言班级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品德培养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班级德育的目标班级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德育工作,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惯。

班级德育的关键要素1. 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良好的班级文化是班级德育的基础。

班级应该建立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文化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尊和人际交往能力。

2. 强化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应贯穿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

通过讲座、演讲、教育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 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和创新潜能对班级德育至关重要。

班级应提供丰富多样的研究机会和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结论班级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学生道德素质[论文]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学生道德素质[论文]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摘要:近些年来,我国中学教育中班级文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时代发展的步伐相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班级文化的建设不仅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给予学生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本文针对当前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给出一定的建议,希望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培养;道德素质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159-01一、班级文化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学生在学校可以同时受到两种教育,获得两种知识,即通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通过人文环境无意识地学到的知识。

杜威先生所说的人文环境,就是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就是学校文化、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由学校、教师、学生在班级中综合形成的一种以班级为单位的生活方式,每个班级都有不同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内部形成的共同思想、精神风貌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关系着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成才。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基石。

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

当前班级文化的主要构成因素有:学习积极性、师生关系、班集体的凝聚力、学生的价值取向、创造力与责任感等。

二、存在的问题1、不注重体系的建设班级文化体系包含了班级文化中的各个方面。

当前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当中真正能够做到搭建整个文化体系的并不多见。

文化体系的缺失使得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并不是特别顺利。

各种文化交织在一起,并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文化观与价值观。

2、对于学生管理过于严格中学生容易在叛逆期内产生逆反心理,如果管理的过于严格、刻板,更加加剧逆反心理。

不仅修养没有得到提高,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3、缺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许多班级文化建设当中,只是把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目标,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使得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成长方向,影响到学生对今后生活的抉择。

营造和谐班风促进学生成长 论文

营造和谐班风促进学生成长 论文

营造和谐班风促进学生成长老师先进事迹材料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以培养人为目标的学校越来越重视育人环境的营造,越来越重视和谐校园的创建。

一个学生只有身处和谐环境,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由于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层单位,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因此,营造良好班风,构建和谐集体,对于学生的成长及其重要。

本年度,蔡老师在营造和谐班风方面做了如下尝试:一、润物无声的爱心感染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

班主任首先要给予学生无私的爱,营造一个温馨的班集体,让学生觉得老师就像是妈妈,我进校门有困难可以找老师帮忙。

特别是我们学校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家庭条件比较差,父母忙于生计,孩子无法照顾周到。

开学初,孩子的小脸、衣服经常是脏兮兮的,衣服也时常没穿好,此时蔡老师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言传身教〃,蔡老师亲自帮他们擦脸,帮他们穿衣,再借此机会进行教育。

记得开学初的一次升国旗,蔡老师班的朱子涵同学,两眼惺怯,披头散发地进入队伍,加上没系红领巾被她看到了。

此时,她并没有对她发脾气,而是蹲下身子抚摸着她的头,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倾听她的表述。

原来她是单亲家庭,妈妈早晨晚起,结果红领巾没系,脸没洗,头发也没梳就进校了。

升旗结束后,蔡老师帮她擦脸、梳头。

看着那张无辜而又可爱的小脸蛋,老师笑了。

蔡老师用爱心来感染、教育这群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乐于接受,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尤其是低、中年级的孩子,更应当体贴、关心他们,和他们进行亲密的谈心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和“爱〃。

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

在课堂上蔡老师激励他们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与他们共同学习;课间深入到孩子当中,与他们谈心;在生活上,蔡老师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位孩子,帮他们削铅笔、倒开水提醒按时吃药……以致孩子下课后,老爱拉着她的手问东问西,跟她说知心话,“我妈妈过几天就回来了。

德育教育下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德育教育下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德育教育下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德育教育的背景下,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和谐校园文化是一种充满温馨、友好和合作的校园文化,它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在学校中享受到的一种文化。

本文将探讨德育教育下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一、德育教育下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性1.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谐校园文化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价值感。

当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可以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同时也能认识到周围同学和老师的价值。

这种认识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和孤独,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和价值感。

2.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校园文化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

当校园文化充满温馨、友好和合作的氛围时,学生们就会更容易相互理解和沟通。

他们可以在一个充满友好氛围的学校中放松自己的情绪、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3.维护校园安全和谐校园文化还可以促进校园安全。

当家长和学生感到学校是一个值得信赖和温馨的地方时,他们就会愿意把孩子交给学校,并积极参与到校园生活中。

同时,学生们也会更容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遵守学校规则,从而维护校园的和谐与安全。

二、如何实现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1.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德育教育,学校可以向学生传授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念。

这包括诚实、守信、勤奋、团结、友爱、尊重他人等力量。

当一个学生在德育教育的帮助下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一个负责的人、如何与别人相处,就会比另一个没有接受德育教育的学生更容易适应校园生活,建立起和谐的校园文化。

2.注重师生沟通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建立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环节。

学校需要鼓励教师向学生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了解学生的需要。

同时,学校也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平台,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这样的师生沟通可以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从而增加互相理解、相互尊重的程度。

学校德育工作要注重“和谐班级”构建论文

学校德育工作要注重“和谐班级”构建论文

学校德育工作要注重“和谐班级”的构建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小单位,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和谐班级”的构建就突显重要。

首先,要建立人性化班级管理理念,促进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和谐;其次,要积极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再次,要注重培养班级学生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可持续化发展;还要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增强班级学生自主意识。

关键词:德育;和谐班级;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8-084-001班级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小单位,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学校“和谐校园”的建设需要“和谐班级”的支撑。

对班级而言,就是要把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为支撑,树立以人为本的班级教育思想,就是一切以班主任教师和班级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为核心,给班主任教师和班级学生创造良好的、尊重人的权益,重视人的发展,发挥班级学生的力量,在优越、宽松的班级环境中为每一位教师和班级学生提供平等的交流平台,使每个教师和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最终实现班级的跨越式发展。

以人为本的班级教育思想,包括以人为本的班级学生观、以人为本的教师观、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观等。

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作为一名班主任,带好班级的关键是要做到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等。

一、建立人性化班级管理理念,促进班主任与学生关系和谐要构建和谐班级,就要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努力使班主任与班级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共处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积极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谐班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创造出一个有利于班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育人环境;和谐的班级教育,应当是重视面向班级学生全面提高素质的教育。

要构建和谐班级,就是要促进班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班主任就应该努力去创设出一个良好的班级教育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教育环境中,真切地认识到、感受到、体会到只有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和谐发展,才是每一名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标志。

德育论文 创建文明和谐班级 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德育论文   创建文明和谐班级 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创建文明和谐班级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舆论是行动的向导。

如今,在社会竞争、升学就业压力、家庭变迁等影响下,学生片面追求分数,学习几乎成为他们生活的全部,缺乏娱乐,缺乏休息,缺乏锻炼,不少青少年身体呈亚健康;孤僻冷漠,自私任性,纪律卫生意识淡薄,责任感使命感淡化,个体的心理适应性较弱,“心理问题”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党的十七大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因此,在班级工作实践中,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问题,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只有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班级管理才能够顺利开展。

结合几年的实践,关于如何创建文明和谐班级,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在此抛砖引玉,与广大同行共勉!第一,让学生明确客观形势和学习的必要性。

要给学生讲清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知识是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必须树立竞争意识,才能在竞争中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青年学生所处的阶段是学习和成材的关键时期,必须学习,否则,就会落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可怜境地,总之,我们所处的社会处处有考场,处处有竞争,不学习就难以立足。

第二,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问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开班会、办黑板报和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洗脑”,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每次班会都同学生一起学习1—2篇情感教育类文章,诸如,亲情类文章,感恩类文章和砺志成功类文章,等等;或播放一些视频材料,如“心理访谈”,“感动中国”等,并组织学生讨论,以交流感悟和启发。

平时,还印刷一部分情感激励和心理疏导类材料,如“积极的心态,成功的一半”、“中国2006年度人物颁奖辞”、“常见高中生心理问题”、“考前的心理调整”等文章,在班级中传阅。

引领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帮助学生树立爱心、信心和自尊心。

班级文化建设德育论文—最新参考版

班级文化建设德育论文—最新参考版

让班级文化建设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亮点平顶山市第六中学杨鹏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选用不同的“文化”去建设一个班级,会使班级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它已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重要文化环境。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班级德育工作对课程改革的支撑略显滞后,班级德育工作的改进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

建立并健全班级文化,让其成为班主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进而拓展班级德育工作的渠道,推进新课改的进程。

一.正确认识班级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班级文化建设,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正气,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风,首当其冲的是要看这个班的班级文化的建设。

在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和谐风气,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老师交流,友好地进行合作,彼此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在这样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中,学生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班级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的园地。

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然而,不管是过去还是实施新课改以来,多数学校的工作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升学率,而疏忽了班级文化的建设,从而影响了学生的人格成长,使班级的德育功能弱化甚至缺失。

班级文化可以在班级活动中自然形成,可能是自发的过程,但没有引导与建设,这样的班级文化很可能走向不良局面,形成不良的班级文化,从而滋生投机钻营、荣辱颠倒的价值取向,极易产生人格的扭曲。

所以班级文化需要班级师生的共同努力与建设,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使学生形成自主奋斗、刻苦进取的人格。

学生进入班级这个组织后,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尽自己的义务,承担对集体的责任;在集体活动中,学生要遵守各种纪律和规范,约束自己的那些与集体规范相违背的言行,学习各种为人处世的准则和道德规范,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人格。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精选范文10篇)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精选范文10篇)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精选范文10篇)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精选范文10篇)本文关键词:文化建设,班级,精选,小学,论文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精选范文10篇)本文简介:每个学生都离不开班级文化的实践活动,因为在班级文化活动中才能不断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所以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尤为重要,所以本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供给广大教师来探讨一下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精选范文10篇之第一篇:浅析小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精选范文10篇)本文内容:每个学生都离不开班级文化的实践活动,因为在班级文化活动中才能不断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所以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尤为重要,所以本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供给广大教师来探讨一下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论文精选范文10篇之第一篇:浅析小学班级德育活动的开展与德育氛围建设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学校教育在不断改善教学模式的同时,教学目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给学生,而且还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品德修养的教育,帮助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高尚的道德品质。

德育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目前仍然有很多学校缺乏德育意识,使得德育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是在分析当前德育活动开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在小学教育中德育活动开展与德育氛围建设的具体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德育活动;德育氛围;建设;前言德育贯穿小学教育整个过程中,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谓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即将政治与道德思想,系统性地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老师注重德育活动的开展,无论是对教学还是育人,都将具有重要作用。

德育不仅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能有效约束和纠正学生不好的行为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老师班级管理的效率。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5篇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5篇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5篇第一篇:班级文化建设论文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学习参考资料之二)摘要: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行为准则的总和。

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自下而上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

作者主要结合自己教学经验从主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教室文化建设、班级寝室文化建设、班级活动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班级班级文化建设论文正文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指导下,在朝着班级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蕴藏着巨大的教育契机。

班级文化不仅能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创建良好的氛围,还能为形成一个勤奋向上布满活力的班集体起到桥梁纽带作用。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治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进而优化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

1、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章制度的好坏,是否科学、合理,是衡量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目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而良好习惯的养成没有制度的约束,是难以实现的。

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我结合校规校纪,发扬民主,与全班同学共同商讨,制订了一套适合本班学情的班级规章制度。

如岗位责任制度、值日监督制度、劳动卫生制度、作息制度、奖惩制度以及班级公约、学习公约等。

由于制度的完善,培养了学生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使得整个班级活动能有条不紊的开展。

2、班级教室文化建设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的源。

美育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教给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挚,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美的品质。

”实施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实际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新的文化和文明素养的过程。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论文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论文

构建和谐校园⽂化促进学⽣成长成才的论⽂构建和谐校园⽂化促进学⽣成长成才的论⽂论⽂关键词:和谐校园⽂化⼤学⽣成长成才 论⽂关键词:和谐校园⽂化⼤学⽣成长成才论⽂摘要:以⼤学精神为核⼼的和谐的校园⽂化是⼤学⽣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在⾼校改⾰不断深化的进程 论⽂摘要:以⼤学精神为核⼼的和谐的校园⽂化是⼤学⽣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在⾼校改⾰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应⾼度重视和谐校园⽂化的育⼈功能,协调好各构成要素的关系,克服校园⽂化建设中存在的偏误,有效发挥和谐校园⽂化育⼈作⽤。

⾼校校园⽂化是⼴⼤师⽣的精神家园,对学⽣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作⽤。

因此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性,具有鲜明时代特⾊和学校个性的和谐校园⽂化,发挥校园⽂化的育⼈功能,是⾼校的⼀项重要任务。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发⽣了巨⼤变化,这对⾼校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等带来深刻影响,为实现⾼校的办学⽬标、促进学⽣成长成才,建设以⼤学精神为核⼼的和谐校园⽂化尤显重要。

⼀、校园⽂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 ⼀、校园⽂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 校园⽂化作为社会⽂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具⼀般⽂化的共性,同时也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外延。

充分理解校园⽂化的涵义、明确其构成要素,才能充分挖掘其育⼈功能,有效发挥对学⽣成长、成才的教育引导作⽤。

(⼀)校园⽂化的涵义 (⼀)校园⽂化的涵义 校园⽂化是学校历代师⽣在教学实践中共同传承、创造并遵循的,以⼤学精神为核⼼的价值取向、思维⽅式、道德规范、⾏为规范以及由此产⽣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为主体、以学⽣成长成才为⽬标的⼀种群体⽂化。

[1]和谐校⽂化即指导校园⽂化的各组成部分处于相互协调、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它们相互配合、彼此协调,共同完成校园⽂化的育⼈功能。

和谐校园⽂化具有强⼤的育⼈功能,它为⼤学⽣成长、成才提供了⽣存⼟壤、精神动⼒和思想保证。

(⼆)校园⽂化构成要素分析 (⼆)校园⽂化构成要素分析 ⼀般来讲,校园⽂化由物质⽂化、制度⽂化、精神⽂化和⾏为⽂化四种形态构成,它们不同的特点决定了各⾃校园⽂化中扮演着不同的⾓⾊,对在⼤学⽣成长、成才起着不同的作⽤。

小学德育论文 注重德育,建和谐班级

小学德育论文 注重德育,建和谐班级

小学德育论文注重德育,建和谐班级注重德育,建和谐班级小学作为我们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所起重要作用无可厚非,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家把“素质”这一抽象的名次解释为:走出校门学生们身上所剩下的东西。

作为初为人师的我肤浅的理解为:这大概就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的培养,在学生身上所转化的能力吧。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

一、教师——从我做起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

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

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事,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

记得刚当班主任的时候,我们班级的晨读一直纪律不好,教室里总是不静,干什么都有,我便试着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把早晨的宝贵时间利用好,可是虽然纪律好,学习效率不高,仍然有同学桌面空空的发呆、哪怕一块橡皮也能默默地玩一个早晨,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一天我在办公桌前学习业务,突然眼前一亮,我可以把我的讲桌变成我的学习桌,从此开始,讲台上多了我的笔记,我的教育理论书籍,每天早晨,我不再站在讲台上监督同学,索性自己专心看书、学习,不出两天,同学们也知道拿出书来学习了,渐渐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们都会“自习”了。

用良好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用良好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用良好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一个生机勃勃、阳光上进的班级体,可以催人奋进;相反,一个七零八落、脏乱散漫的班体,则可拖人后腿,诱人懒惰。

因此,健康的班级文化的育人价值、教育功能不仅在于班主任从这面“镜子”中直视自己的管理水平,团队本质,而且还可以产生“夜雨瞒人去润花”的熏染作用,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的磁场效应。

实践中,我们致力于班级文化创建过程的泡菜水效应。

在良好的创建氛围中,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阳光精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根据年龄特点精心布置教室,营造温馨氛围教室是育人的主要阵地,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师生情感交流、智慧碰闯的地方。

整洁、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健康情绪、陶冶情操,养成学生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我的具体做法:一是结合学校“礼”文化的文化特色,我和学生们一道选择了“文明有礼,积极乐观”的班级主题文化。

以“橘红色”为教室布置主色调,教室立柱处张贴适合学生的励志名言;四周分组设置便于小组展示的展示台;教室门旁是象征“温馨之家”的班级合影;讲台右边是小组评价的“竞技台”;左边是我班学生“5+1”活动中的精彩照片……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养成积极向上的好习惯。

二是放大教室的使用功能。

教室内的“图书角”“卫生角”“小组评比栏”“小画廊”等设计,整洁美观,紧扣班级文化主题……在不断更新教室布置的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是保持班级环境的卫生。

古人说:“一屋不除何以治天下。

”环境卫生是班级管理的一面镜子。

因此养成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既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既是最容易做到的,也是最难以坚持的。

我的做法是,桌椅必须24小时保持整齐;教室(包括地板、桌椅抽屉、四周墙壁、窗台、天花板、窗外等)必须24小时保证一尘不染;走廊、清洁区必须保证每节课间有专人护理。

学生个人卫生(包括衣裤、手脸、头发、指甲)必须做到三无,无异味、无脏迹,无破损。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范文采编整理(共4篇)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范文采编整理(共4篇)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范文采编整理(共4篇)一个好的班级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搞好本班的班级文化建设,德育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首先就要营造健康的班级氛围,可以通过开设主题班会、定期举办班级文化活动来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学校也有独特的校园文化,一个班级也应该有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体现在方方面面,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的日常学习和教学。

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也能让教师的教学工作变得轻松。

第1篇:浅谈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如何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六景镇第二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主要论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如何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并进一步分析班级如何开展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告诉我们,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力真的大。

班级文化环境犹如一个大染缸,如果一个班级有好的制度来约束学生,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努力奋斗,学生就能置身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中。

既然班級文化建设那么重要,我们该如何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呢?结合我多年担任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可以从精神文化和物质物化两个层面进行,其中精神文化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以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作为指挥棒。

学校管理层应制定办学理念,配合《中小学生守则》,同抓共管,进行教育。

大方向的思想教育到位了,班主任管理班级就轻松多了。

例如,这个学期,我校校长提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崇善向上”:培养高尚品质,养成良好习惯;打造上进精神,传承浓厚学风。

由校方在每天的晨会上教育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教育和管理,我校的学生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乱扔垃圾的少了,全校的自习课都能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安静学习,课堂上睡觉的学生少了,学生的学习和纪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用班级管理的理念直接牵引学生“崇善向上”。

【德育论文】健全良好的班级,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德育论文】健全良好的班级,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健全良好的班级,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造就合格的、优秀的中学生,是学校的首要任务。

在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主要是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

作为班主任,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创设“互爱”的班级人际关系环境。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人的活动,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行为活动,都是由一定的环境条件所激发,其活动过程受环境条件所制约,而活动又反作用于环境,改造着环境条件。

”教育专家也认为,环境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影响很大,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渗透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实践及社区教育之中。

对于学生来说,接触时间最多的应该是班集体,只要班级人际关系融洽,就易形成民主、和谐、上进的情感气氛,就有利于学生间、师生间的思想、情绪、情趣、情操等的相互感应,并有益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为此,我着手抓了如下两个方面:1、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必须关心和热爱学生。

班主任是否关心和热爱学生,主要受其理想、信念、教育观点、职业道德和事业心支配,富于理性特征。

而学生对教师是否尊敬和信赖往往是靠学生的主观判断和情绪体验来决定的,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

这样,师生之间就要多接触。

作为班主任我经常深入班,找学生谈心,了解和熟悉每一个学生,体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学生感受到我在关心和爱护他。

在不断的接触过程中,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心理距离逐渐缩短,师生的感情融洽班级稳固向前发展。

2.同学之间的关系同学关系主要指同学之间心理上的关系。

在交往过程中,心理距离近的同学,心情舒畅,无所不谈。

如果一个同学与班内多数同学有矛盾,他的心情不可能愉快,整天都会处于抑郁、孤独和忧伤之中。

同学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缺乏心理沟通,是非标准不一,难以形成心灵的默契。

班集体建设论文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班级

班集体建设论文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班级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班级和谐班级是和谐社会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班级和谐既是我们素质教育的一个本质属性,也是全班师生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

和谐班级的创建过程,应十分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

小学班级文化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建设。

而小学班级文化主要包括小学班级物质文化、小学班级制度文化、小学班级精神文化,因此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以美化班级为内容的物质文化建设,以班级组织与规章制度为内容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和以班风、学风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一、重视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教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

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美化班级物质文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注重黑板报设计。

在形式上注意了与教育环境的和谐,注重了对衬美和结构美,并且力争做到与黑板上方的标语搭配,相互映衬,再者从内容上,墙报的设计更是注意了对学生的影响,做到不流于形式。

墙报的内容从各个学科的学习到思想教育,从趣味知识到文体内容,可谓丰富多彩,使黑板报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并成为锻炼学生能力的一个有效平台。

2、精心装点教室。

我们努力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都能微笑,都能育人,催人进步,让整个教室洋溢着文化的气息;我们让教室的面面墙壁都散发出孩子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气息,创设极具人性化教室环境。

因此,我们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室的每一面墙壁开设一个个充满情趣的小栏目,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学海泛舟——可以把学生优秀的习作、漂亮的图画、精心制作的手工等成果展示出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作为展示他们才能的一个小舞台。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品德教育范文大全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品德教育范文大全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品德教育范文大全第一篇: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品德教育营造良好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品德教育三里桥小学郑燕王毅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品德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

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品德教育教学模式,让品德教学充分与校园文化结合在一起,构建健康和谐并具有丰富时代内涵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提升品德教育成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利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环镜环境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心理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塑造了环境的同时又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的行为、心态具有一定的导向和约束作用。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既是学校文化运作的客观结果,又表达着学校已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道德风尚,更重要的是学校的校容校貌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全体师生。

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就以我校为例,说一说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

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心理品质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奋发向上的志气。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会说话”。

学校教学楼楼道的墙壁上、以及走廊的横梁上都错落有致地悬挂着中外名人名著,名人名言。

还根据我们六安是革命老区,当初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涌现出众多开国将领,把他们的照片生平简介悬挂在走廊上,让每个走过的学生深感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也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

卫生间,水龙头处都有醒目的讲卫生,节约用水的警示语,提醒牌,时时处处规范学生的言行。

操场前走廊的外墙上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醒目可见,学校宣传栏内展示着优秀少先队员的先进事迹,还有学生优秀作品。

安全制度,安全小卫士,一些安全警示语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搞好班级文化建设 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搞好班级文化建设 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搞好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德育发展搞好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德育发展德育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班级管理中起着方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班主任的基本职责.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在积极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班级德育环境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在我校一年一度的"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中,我们初一(5)班获得了特等奖,这个特等奖极大地激励了我们努力工作和学习的信心和决心,也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班级文化的重要性和促进作用.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氛围作用创建班级文化,首先要对文化和教育有一个新的认识.文化不仅是知识形态的积淀,还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或人创造出来的生活方式;教育也不仅仅是传递文化的工具,它还借助文化的生成达到文化的创新和生活的改造.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每个个体都能得到发展与成长,学生在自已参与创设的文化氛围中,感受,体验班级文化.基于这个出发点,我班的班级环境布置, 注重创设文化氛围,没有花哨的装点,主要由几个板块构成:"闪耀的星星","愿望树","每周一星",黑板报,奖状栏,两幅学生的绘画作品.在材料的运用上,选择的是物美价廉的卡纸和吹塑纸,使得布置极具美感.这样的班级文化氛围,不但使学生获得了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滋润了学生口师大五华实验中学郭芬的心灵,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其成为师生团结进取,积极上进,勇于创新的强大精神动力.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我班学生顺利地完成了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过渡,为创建良好的班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班级文化建设的激励作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构建班级文化体系时,应注重以人为本, 鼓励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增强主体意识,使学生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成为班级文化的创建者和传播者. 在我班的班级文化建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闪耀的星星"这一板块,即学生评选出来的"十星":学习之星,纪律之星,体育之星,卫生之星,幽默之星,艺术之星等.学生在这个板块上分别写上自已的心得和简介,并附上照片,贴在学生沾满了千纸鹤的粉红皱纹纸上.他们就像一颗颗闪耀的星星,又像一个个将放飞的雏鹰.这对选上的学生而言,是学生对他们莫大的信任和鼓励;对没当选的学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这个板块和教室后面黑板上贴的各种奖状互相辉映, 形成一个积级向上,勇于争先的班级氛围,从不同的方面挖掘学生的优缺点,使他们正确自待自已的缺点和长处,从而保持健康的心态,努力进取, 锻炼自已的品质,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三,班级文化建设的纽带作用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知识,还要学习和实践社会生活,获得社会生活的初步经验.因此,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使学生适应未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为了达到这一II标,我班设立了"每周一星",其初衷是:"祝福的话语何必要等到毕业才说?"具体做法是:每周抽出一名学生,全班学生为他写上一些祝福的话语,宣传委员剪辑编排后, 贴上这位学生的照片和自我介绍.用吹塑纸做成一个展板,展示一周后, 由这个学生取下留做纪念.这只是一块小小的展板,但它的作用不可低估,学生通过它获得了自已在同学中的印象,看到了自已的优点和不足, 体会到了同学间的友爱,学会了赞赏自已和别人,也学会了善待他人.我们班一个特别内向的女生被选为每周一星后,同学们特别想帮助她,请求所有的科任教师为她写祝福语.结果当展板做出来以后,她激动极了, 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对她的关心和爱护.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改变了不少,慢慢地变得开朗起来. "每周一星"就像一条纽带,拉近了同学间的感情,提高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在班级内部形成_『较大的合力和凝集力,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班级文化建设的教育作用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班集体中度过的,班级文化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无论是种植花草,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板报广播,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墙壁也在说话."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创新意识,精心布置好教室,让教室优美,高雅而富有教育性,让学生在白已参与创设的云南教育-继续教育2006-12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傈程标准继承与发展是此次基础课程改革的特点.课程标准不是对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推倒重来",而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在体育与健康三项基本任务的基础上,课程标准从发展的观点提出了五个领域目标.这五个领域目标较之于三项任务,更加完善,具体.~2oo1年教育部推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中小学课程标准以来,中国教育迎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从指导思想和内容框架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里,我仅就《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谈几点认识.一,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更为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着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它进一步提出了"三维健康观",将体育功能延伸至社会生活,并以此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即:(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2)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此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反映了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口西山一中万民二,课标的五个领域目标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目标相吻合过去,为实现体育课目的对课堂教育提出了三项任务,即:(1)发展身体,增强体质;(2)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3)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与道德教育.为完成这三项目标,教师费劲的教,学生被动的学, 学生的收益很少.而课标以发展的观点提出了五个领域目标即:(1)运动参与;(2)运动技能;(3)身体健康;(4) 心理健康;(5)社会适应.这五项目标较之于三项任务,更加完善,具体,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的发展,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去,我们往往把学生置于被教育的被动地位,挫伤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体性的弘扬.课标提出:(1)学习和发展是每个学生的权利;(2)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注重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3)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自觉,生动,活泼地从事体育学习;(4)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价值"得到充分的发展, 但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主导作用的发挥.四,教学内容可选择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可以选择,不再像教学大纲那样有统一规定.但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发展, 并处理好以下问题.第一,系统知识与系列活动的问题.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对课程知识,原理和技术在活动中的感受与体验的相互转换,使学生愿学乐练,终身受益.第二,注意民族之问,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从实际出发,挖掘乡土教材和民族传统教材.特别在游戏, 素质练习,韵律操与舞蹈等项目上, 可不拘一格,大胆创新.五,课标下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评价过去.我们的教学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学生体能素质与活动技能的评价,而忽视对学生身心健康,运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评定.课程标准提出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又专门提出了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使评价体系尽可能合理地反映学生的情况.文化氛围中,去感受,去领略班级文化所给予的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我们班,每个板块,每个角落都有其独到之处,就连两幅学生的绘画作品,都因为—个独具匠心的纸像框而显得别致.黑板报的主题也与时俱进,如:"新学期,我能行"的主题.我们在黑板匕书写了一幅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主题,提醒学生明辨是非,学会保护自已;"学会八荣,告别八耻"的主题,要求学生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悬挂于教室前黑板上方的班级座右铭"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语言平实,催人奋进,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必须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躁.班级文化应成为学生对周围世界和自已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激情和探索,创造精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在高雅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感悟,产生蓬勃向上的精神动力.云南教育?继续教育2006?12。

抓好班级文化建设 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抓好班级文化建设 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研究抓好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德育发展潘木谷摘要:中学阶段是孩子心理和生理迅速发展的时期,此时的学生也是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

因此作为初中班主任,要能够为他们做出正确的导向,让学生们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学生时代养成的良好习惯能让他们受益终身。

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也是形成良好班级氛围的基础。

关键词:文化建设、德育发展、养成教育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加之计划生育的实行,一个家庭往往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

这就导致孩子们很容易被宠坏,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教师要能够摒弃之前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更加包容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生,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一、班级文化的重要性班级文化是一门区别于正常课程的教学,它不在学校的课程教学安排上,却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班级文化有着极强的教育力,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为了能让孩子们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班级的氛围一定要是积极并有利于学习的。

因此,做好班级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优秀的班级文化能让学生更快的融入班级,更好的进行学习,从而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因此,要想做好初中学生的班级建设,我们要从班级文化着手,在班级内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养成教育的目的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让学生能够将良好的行为习惯落实到切实的行动中。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实践和学生的行为,让学生能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学习。

近年来,我校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风,使学生能够置身于良好的环境中,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为了在学校内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我们在校园总体布局上下了很大功夫,高度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例如,我们在校园里容易看到的地方为中学生制定了日常行为准则。

学生一进校园,就能够开始审视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在走廊上张贴警示牌和名人肖像,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够进行学习,感受伟人的熏陶。

建设和谐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建设和谐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建设和谐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建设和谐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摘要】班级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教育本校功能,关系到中学生的未来,它利于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本文从班主任显性文化建设、班级隐性艺术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三个层面探讨班级文化的正当性和工作开展的思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提升审美诗意情趣,协会会员与他人和谐相处,提高自律、自强意识,保有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和谐促进成长;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文化建设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呈现出班级文化指一个班集体里形成的独特的能够为全体班级成员认可和公共遵守的价值观、思想作风、行为准则和共有集体舆论、学习风气的总和。

和谐带出的班级应当是充满温馨、人性化、积极向上,有着浓厚学习紧张感的班级,我们可以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班级。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班级显性中华文化建设(一)构建精致的班级环境; ; ;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高三的灵魂,是区别于其他班级的核心元素。

班级文化佛教文化首先是一种显性文化,它看得见,摸得到。

通过敷设优雅的班级班级教室环境,体现出与全班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同学的思想。

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板报的选材和编排,学生课桌椅的摆放、讲台的布置,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艺术长廊,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当今世界的科普长廊,摆放在教室前面的班规、标语,卫生工具的摆放、垃圾的处理等均有讲究。

在设计中应该应该突出典雅的情趣,突出学生的创意,特别是更为重要要力争把学生现有的审美水平提升一个层次,为同学们的学习、情境生活创造良好的积极的氛围。

(二)隽刻贴切的格言文化针对自己名言的实际情况写下自己信奉的目标或学习格言,并插入在课桌显眼的位置,以时刻提醒自己,指导自己的行为。

如有同学太急于求成,做事情比较毛躁,他给自己的格言是“微笑,努力,平常心!”。

有的同学充分研习时间利用的不充分,她的格言是“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个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不全是都不是二十四个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和谐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德育论文建设和谐班级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摘要】班级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教育功能,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它利于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本文从班级显性文化建设、班级隐性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三个层面探讨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工作开展的思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提升审美情趣,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提高自律、自强意识,保持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和谐促进成长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班级文化指一个班集体里形成的独特的能够为全体班级成员认可和公共遵守的价值观、思想作风、行为准则和共有集体舆论、学习风气的总和。

和谐的班级应当是充满温馨、人性化、积极向上,有着浓厚学习氛围的班级,我们可以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班级。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班级显性文化建设(一)构建优雅的班级环境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区别于其他班级的核心元素。

班级文化首先是一种显性文化,它看得见,摸得到。

通过布设优雅的班级教室环境,体现出全班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同学的思想。

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板报的选材和编排,学生课桌椅的摆放、讲台的布置,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艺术长廊,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长廊,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规、标语,卫生工具的摆放、垃圾的处理等均有讲究。

在设计中应该突出高雅的情趣,突出学生的创意,特别是要力争把学生现有的审美水平提升一个层次,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积极的氛围。

(二)隽刻贴切的格言文化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下自己信奉的目标或学习格言,并粘贴在课桌显眼的位置,以时刻提醒自己,指导自己的行为。

如有同学太急于求成,做事情比较毛躁,他给自己的格言是“微笑,努力,平常心!”。

有的同学学习时间利用的不充分,她的格言是“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个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个小时”。

二、班级隐性文化建设(一)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包括为班级成员共同认可的并自觉遵守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它提供了评定学生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学生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实践表明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也只有他们共同参与制定的班规,才能够让他们深切体会到班规是他们成长的需要,而不会处于一种被动执行的状态。

民主就象一座通往师生心灵之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心桥就越坚固、越宽阔。

班级事务引导学生自己去商讨、决定,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学生对管理的抵触情绪,大大减少了由人际关系不和谐产生的内耗,这无疑极大提高了教育管理的实效;也能节省班主任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的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

如依据新课程对学生综合评价,我在班上设立月评的制度,主要围绕学习态度、合作探究、卫生、纪律四个维度,由学生评价小组对每位同学每月一次评估;又如学习小组竞赛制度,根据每月作业检查设立末位降组和首位升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健全班干部轮换制度,每学期进行班委换届选举,建立热情高,精良能干的干部队伍;健全“值日班长”与常规管理相结合制度,班级工作人人分担,每人担一天“值日班长”,督查和维持班级的正常的学习工作秩序,使每位同学都有极积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培养主人翁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对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管理能力。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学生犯错误也是成长过程中正常的一部分,对于那些有苗头的同学及时给予教育、沟通、提醒;对那些已经犯了错误的学生要宽严并剂,注重教育引领的过程。

构建制度文化中,一定要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还要落实到位,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班级观念文化班训是强化班级观念文化的主要方式,是班级明确提出的学生的共同追求。

我在班级中分阶段地、循序渐进地提出班训,这些不同阶段的班训不是不同的奋斗目标,而是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处在不同阶段上的奋斗方向。

高一时,我们提出“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青春飞扬,永不言弃!”;高二时,我们提出“博学慎思明辨笃行”;高三上学期我们提出“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高三下学期,我们的口号是“执著面对,不留遗憾”“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拼搏一年天高海阔”;平时对学生的要求,我们提出“不已善小而不为,不已恶小而为之”;成功时,我们的口号是“细节决定成功,点滴铸就辉煌。

”失利时,我们的宣言是“希望冰冻的时候,我们依然执著”;高三的最后一个联欢会,我们提出“永远的高三、八,雄鹰从这里起飞!”。

(三)班级行为文化“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分享,学会生存”是终生教育建立的四个支柱,这也是班级文化经营的终极目标,教育育人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班主任工作从点滴入手,注重班级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艺术化,注重通过丰富多采的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意愿,贴近学生生活和已有经验的主题班队会活动、文体活动、评比、竞赛及社会实践等各种活动不断地去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从而丰富班级的行为文化。

(四)班级引领文化---加强班干部队伍的建设。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支精明,强干的干部队伍,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

组建班委会时我会考虑任命那些责任心强、办事公正、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易与他人沟通的学生为最佳人选;此外,还要综合考虑班委会成员的能力、特长、兴趣、性格等方面的情况,达到班委功能的最佳发挥。

再者,就是对班干部上岗之初的热心扶持与护送;明确分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以明确目标为指引,大胆逐步放"权"锻炼干部,树立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威信;悉心指导,讲求工作方法,不断帮助其提高其领导水平;理解关怀与严格要求并重,加强对班干部言行监督,保持干部的先进性。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一)班级共同目标的确立正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每一阶段我都要适时引导学生结合本班现阶段所表现出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纪律、卫生等各方面的特点进行总结,发现成功与不足,集体共同制定班级发展、奋斗目标,而且发动每一个同学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同步制定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的目标,并激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班集体奋斗目标而努力。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权,提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

通过集体目标的实现,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培育集体主义情感。

如:高二生入学时初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我们共同制定班级发展总体目标如下:1.团结互助,勤奋进取,开拓创新,争创优秀班集体。

2.加强自律,规范言行,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

3.勤思好问,博学多才,做学习的主人。

4.晚修秩序好,养成高效、严谨的学习习惯,做好每天知识的积累。

5.积极锻炼,享有健康人生。

经过全体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班级发展有序,平稳,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级文化的影响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大计,需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用心去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和谐的人文环境。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把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教之道,德为先”。

寻找一切可能的契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确立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奋斗目标。

才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良好班风。

如:“汶川,别哭”班级募捐文艺展演主题班会的开展使同学们心向灾区,心系祖国,真正懂得“众志成城”的真正含义,并下决心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手拉手”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的心仅仅的贴在了一起,大家一起献技献策,共同帮助班内一名困难家庭的学生,使其坚定学习、生活的信心,并鼓励其学会自立,自强,使其充分感受班级大家庭的温暖。

此外如:“奥运精神”图画创作、作文比赛、“爸爸妈妈,儿子(女儿)将要远行......”演讲赛、“法眼观察”---讲法律故事,学法律知识等。

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学习,生活的热情,提高了使命感,调动了不断努力奋斗的内趋力。

(三)班级健康心理环境的营造青春是个烂漫的季节,但也存在着困惑和烦恼。

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充满诱惑的时尚潮流,重大的学习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所有的一切都在考验着学生们的心理素质,看来,一个人是否具有心理健康?对于能否形成健康的人格,对于能否取得成功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倾向性及班级各阶段所表现出的具体情况及时开展心理班会,做好相关方面引导,为学生的健康快乐的成长指明方向。

如:高二阶段我们相继开展了“走过花季,雨季”---青春期心理指导、“中学生学习心理探秘”、“营造稳定的情绪”、“人际关系的适应”、“十八岁,我们一起出发”、“健康,美丽”、“我的2012”等。

通过班会的开展从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使被受压抑的心理得以舒展,让学生更好的懂得珍惜现在,尊重生命,善待人生,认识自我,悦纳他人,承担责任,帮助他们逐步走出充实而快乐的人生。

(四)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陶行之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关爱是师生交流的纽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根基,也是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这就要求教师要用一颗耐心、爱心、宽容之心和平常心去悉心呵护每个学生的心灵,要能正视学生差异,享受个体之美,努力读出每位学生的优点,分享每一个学生成功的快乐。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推动器。

总之,班级文化具有间接、内隐的教育影响,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仅能为学生的素质发展、为形成一个勤奋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创造良好的氛围,其舆论导向作用更能使学生明辨是非,分清道理。

因此创建优良的班级文化是优化班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作为班主任,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的尝试、探讨与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