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测量方案
地下隧道测量施工方案
![地下隧道测量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866b0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a.png)
地下隧道测量施工方案为确保地下隧道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详细的测量工作。
本文将介绍地下隧道测量的施工方案,并针对具体的流程进行说明。
一、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地下隧道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方面:1. 资料收集:收集相关的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和监测要求等资料,以便后续的测量工作。
2. 设备调试:确保测量仪器的正常运行,并进行校准和调试,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 勘测人员培训:对参与测量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测量仪器的使用技能和测量方法的熟悉程度。
二、隧道测量流程地下隧道测量主要分为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两个阶段,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具体流程。
1. 控制测量阶段控制测量是指通过布设控制点来确定隧道的纵横断面位置、高程和坐标等参数。
具体流程如下:1.1 布设控制网: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控制网的位置,利用全站仪或GPS等测量仪器进行控制点的测量和布设。
1.2 控制点测量:采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对控制点进行测量,记录其坐标、高程和方位角等数据。
1.3 数据处理: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具体的坐标点和相关参数。
根据设计需求,生成相关的控制网图。
2. 施工测量阶段施工测量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隧道进行准确测量,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质量控制。
具体流程如下:2.1 断面测量:利用全站仪或激光测距仪等测量仪器,对隧道的断面进行测量,并记录其坐标、高程等数据。
2.2 隧道轴线测量:通过全站仪等仪器,对隧道的纵向轴线进行测量,以确定隧道的位置和方向。
2.3 支护结构测量:对隧道支护结构进行测量,确保其准确到位,并满足设计要求。
2.4 土体变位监测:利用应变仪等测量仪器,对隧道周围土体的变位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情况。
三、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测量工作完成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以获得准确的结果并提供给工程师和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参考。
1. 测量数据处理:通过专业的测量软件或数据处理软件,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计算,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61c47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d.png)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隧道监控量测方案隧道监控是指通过对隧道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的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隧道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
目前,全球各地的隧道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隧道监控已经成为保障隧道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隧道监控量测的方案。
1.隧道监控量测参数隧道监控量测参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位移:隧道位移监测主要针对隧道内部和周围岩体的位移进行监测,以及隧道结构中的任何变形。
主要的监测参数包括滞后变形、收敛变形和开挖变形等。
(2)压力:隧道压力监测是指测量隧道内部和周围岩体以及隧道结构的压力。
主要监测参数包括隧道围岩应力、锚杆力、压力管道内部压力等。
(3)温度:隧道温度监测是指监测隧道内部以及周围环境的温度。
主要监测参数包括隧道内部平均温度、温度梯度及各个节点温度。
(4)水位:隧道水位监测是指测量地下水位、坑内水位和排水系统中水位等。
主要监测参数包括水位高度、水位波动及水位变化速率等。
2.监测方法(1)传统测量仪器:传统测量仪器主要是指激光位移仪、全站仪、GPS、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这些仪器的测量精度高,但是需要现场排线,测量工作量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遥感监测技术:遥感监测技术是指应用遥感卫星、航拍摄影等技术进行监测。
这种方法无需人员进入现场,可以实现对较大范围内的隧道进行监测,提高了监测效率。
遥感监测数据也可以用于验证传统仪器监测结果的正确性。
(3)传感器网络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是指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实时监测。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实时监测,数据传输方便,具有低功耗、低成本、易维护等优点。
3.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处理是实施隧道监测量测方案的重要环节。
数据处理包括实时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和数据存储等。
其中,重要的监测数据应当及时报警并进行应变措施,从而保持隧道安全运营。
4.安全管理隧道监测的安全管理也是隧道量测方案的重要部分。
安全管理应包括隧道安全预警、风险分析、隧道安全评估等方面。
隧道测量实施方案
![隧道测量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dea90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6.png)
隧道测量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隧道是地下工程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建设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工作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隧道测量的实施方案,以保证隧道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前期准备工作1.了解隧道设计和施工图纸,明确隧道的设计要求和建设进度。
2.配备必要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全站仪、测量车、激光测距仪等。
3.组织测量团队,确保人员数量足够,并掌握相关测量知识和技能。
三、测量范围和方法1.隧道纵向测量:通过全站仪等测量仪器,测量隧道的纵向平面位置、高程等参数,以确保隧道在垂直方向上的准确性。
2.隧道横向测量:通过全站仪等测量仪器,测量隧道的横向平面位置、宽度等参数,以确保隧道在水平方向上的准确性。
3.隧道内部测量:通过测量仪器和设备,测量隧道内部的各种参数,包括但不限于隧道面积、与地面的距离等。
4.隧道地质测量:通过地质勘探仪器和设备,测量隧道地质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岩层的硬度、稳定性等。
四、测量作业流程1.制定测量计划:根据隧道设计和施工进度,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明确测量的范围、方法和时间安排。
2.进行前期准备:组织测量团队,配备必要的仪器和设备,并对其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3.进行测量工作:按照测量计划,进行测量工作,包括纵向测量、横向测量、内部测量和地质测量等。
4.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并及时报告给隧道施工方和设计方。
5.定期监测: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定期进行测量监测工作,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隧道建设中的问题和隐患。
五、质量控制措施1.严格控制测量误差: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保证其测量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2.合理布设控制点:根据隧道的大小和形状,合理布设控制点和测量网格,在测量过程中及时进行校对和补充。
3.数据交流和共享:与隧道施工方和设计方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及时交流和共享测量数据和结果。
4.全员参与质量管理:鼓励全体测量人员参与质量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隧道内测量方案范文
![隧道内测量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388db5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e.png)
隧道内测量方案范文一、引言隧道测量是指对隧道的几何形状、地面沉降、地质构造等进行精确测量和监测的工作。
随着现代隧道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隧道维护需求的增加,隧道测量的重要性和难度也越来越突显。
本文将针对隧道内测量的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测量设备选择、测量方法和测量实施等方面。
二、测量设备选择1.全站仪全站仪是隧道内测量的重要设备之一、它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自动化程度的特点,能够完成隧道内各种点位的测量任务。
在选购全站仪时,需考虑其测量范围、测量精度、稳定性以及易用性等因素。
2.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可以用来测量隧道内的距离和高度。
它具有测量快速、精度高的优点,适用于较长距离的测量任务。
在选购激光测距仪时,应考虑其测量范围、测量精度和防尘、防水等特性。
3.GNSS测量设备GNSS测量设备可以用来获取隧道内各点位的经纬度坐标,以及隧道形状的变化情况。
它具有全球定位系统的优点,适用于大范围的测量任务。
在选购GNSS测量设备时,需考虑其定位精度、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等因素。
三、测量方法1.隧道内部位置测量隧道内部的位置测量是隧道测量的基础,可以通过全站仪或激光测距仪进行。
首先在隧道进口和出口处设置控制点,然后在隧道内部的重要位置进行横断面和纵断面的测量。
测量数据可以用于确定隧道的几何形状和地面沉降情况。
2.隧道地质构造测量隧道地质构造测量是指对隧道内岩石层、断层、节理等地质构造进行测量。
可以通过地质雷达、声波测量或岩芯分析等方法进行。
测量数据可以用于评估隧道内部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3.隧道变形监测隧道变形监测是指对隧道内部的位移、收敛和变形等进行监测,以判断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可以通过GNSS测量设备、全站仪或激光测距仪等进行。
监测数据可以用于及时发现和处理隧道变形的问题。
四、测量实施1.前期准备在进行隧道内测量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测量计划和方案的制定。
包括测量任务的确定、测量设备的选择和购置、测量人员的培训和配备等。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9049b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c.png)
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为了保证隧道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必须进行准确可靠的测量工作。
本文将针对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提出具体的方案。
首先,我们将介绍测量的项目和目的,然后讨论测量的方法和仪器,最后总结测量方案。
一、测量项目和目的隧道工程施工中需要进行的测量项目主要包括:控制测量、偏差测量、质量测量和安全测量等。
控制测量目的在于测量隧道横断面、纵断面和轴线等位置控制点,以确定隧道的几何位置和形状。
偏差测量用于测量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偏差,如偏离设计轨道、偏离设计高程等。
质量测量主要是针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要求进行检测,如地下水位测量、土层位移监测等。
安全测量用于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如监测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检测隧道内部空气质量等。
二、测量方法和仪器1.控制测量方法控制测量主要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进行,可以使用三角测量法、正算法、反算法等方法来测量隧道的几何位置和形状。
2.偏差测量方法偏差测量主要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等仪器进行,可以使用蓝牙技术将仪器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实时反馈测量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判断偏差情况。
3.质量测量方法质量测量主要使用水位计、位移传感器等仪器进行,可以设置监测站点,定期对水位、土层位移等进行测量和记录,以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地下水位和土层变化情况。
4.安全测量方法安全测量主要使用监测传感器、气体检测仪等仪器进行,可以监测隧道围岩的位移、应力等情况,同时可以对隧道内部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三、测量方案总结针对隧道工程施工的测量,我们提出以下方案: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每个测量项目的具体内容、测量时间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等。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测量计划进行测量,并及时录入和分析测量数据。
对于出现的偏差和质量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在施工结束后,对整个测量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对以后的隧道工程施工提出改进意见。
综上所述,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和要求,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3bc11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a.png)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一、引言隧道是一种地下交通管线建筑,是运输和通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是连接城市和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此在建设时需要严格的测量和监控。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是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可以确保隧道的质量和安全。
二、贯通测量的目的1. 确保隧道贯通的准确性和精度;2. 提供隧道施工地质的实时记录和控制;3. 为后续的施工和设备安装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常用的测量方法1. 钻孔法:通过在隧道两端位置进行钻孔,然后测量钻孔的位置和深度来确定隧道的贯通情况。
2. 微震法:利用地震波检测地下岩层的变化,从而确定隧道的位置和贯通情况。
3. 雷达法:通过使用地质雷达来检测隧道位置和地层情况。
4. GPS定位: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来测量隧道位置和贯通情况。
5. 激光扫描:使用激光扫描仪来获取隧道内部的三维数据,以确定隧道的位置和形状。
四、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贯通点的位置和方向,以及测量的最佳方法;2. 对待测区域进行地质勘探和勘测,确定地层情况和环境情况;3. 进行现场测量点的设置和标定;4. 确定测量设备和人员的分工和任务。
五、测量过程1. 采用地质勘探工具进行现场勘探,确定贯通点的位置和地质情况;2. 根据贯通点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3. 对测量设备进行调试和检验,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4. 对贯通点附近的地质情况进行监测,防止因测量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
六、测量结果的处理和分析1. 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2. 进行误差分析和修正,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性;3. 将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偏差并进行修正。
七、测量结果的应用1.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后续的隧道施工和设备安装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2. 测量结果还可以作为后续隧道维护和管理的重要参考数据,为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八、总结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是隧道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对于隧道的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市政工程隧道测量方案
![市政工程隧道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97969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2.png)
市政工程隧道测量方案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市政工程隧道测量的方案。
隧道测量是确保隧道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准确测量隧道的位置、尺寸和形状,可以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
2. 测量方法为了实现准确的隧道测量,将采用以下方法和工具:2.1 地面控制点测量在隧道工程区域周围设置地面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或GPS设备进行测量。
通过测量地面控制点的坐标,可以建立基准坐标系,并在隧道测量中实现坐标转换和定位。
2.2 钢轨控制测量在隧道内部布设标准长度的钢轨,使用全站仪或测距仪测量钢轨之间的距离。
钢轨的布设和测量将作为隧道内部的基准控制线,用于测量隧道内部的各个要素和结构。
2.3 激光扫描测量使用激光扫描仪对隧道内部进行扫描,获取隧道墙壁、顶部和底部的点云数据。
通过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隧道内部的几何信息和形状数据,为隧道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信息:3.1 隧道的位置和尺寸通过使用测量数据和地面控制点的坐标,可以计算出隧道的位置和尺寸。
包括隧道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及与地面的相对位置。
3.2 隧道的形状和横断面通过对钢轨控制点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可以绘制隧道的形状和横断面。
这将为隧道施工提供具体的设计要素和辅助参考。
3.3 隧道结构和变形监测利用激光扫描仪获取的点云数据,可以对隧道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和变形监测。
通过对比时间序列的测量数据,可以及时发现隧道结构的变形情况,为安全评估和维护提供依据。
4. 结论市政工程隧道测量方案主要使用地面控制点测量、钢轨控制测量和激光扫描测量这三种方法。
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隧道的位置、尺寸、形状以及结构变形等重要信息。
该测量方案将为隧道工程的施工和安全控制提供有效支持。
隧道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测量专项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dfe4e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0.png)
一、编制说明1. 编制依据本方案依据《隧道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18)、《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编制。
2. 编制目的为确保隧道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制定本隧道测量专项施工方案,指导现场测量工作。
3.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本隧道工程的施工测量工作。
二、工程概况1. 工程简介本隧道工程位于XXX地区,全长XX公里,隧道最大埋深XX米,设计时速XX公里/小时。
隧道穿越地质复杂,包括灰岩、泥岩、砂岩等多种岩性。
2. 施工测量内容(1)隧道控制测量:包括导线测量、水准测量、GPS测量等;(2)隧道施工测量:包括洞内导线测量、断面测量、高程测量、中线测量等;(3)隧道监控量测:包括围岩位移、隧道收敛、锚杆应力等。
三、施工工艺1. 控制测量(1)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确保导线精度满足规范要求;(2)水准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确保水准点精度满足规范要求;(3)GPS测量:采用GPS接收机进行GPS测量,确保GPS点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2. 施工测量(1)洞内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洞内导线测量,确保洞内导线精度满足规范要求;(2)断面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断面测量,确保断面精度满足规范要求;(3)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确保高程精度满足规范要求;(4)中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中线测量,确保中线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3. 监控量测(1)围岩位移:采用围岩位移监测仪进行监测,确保围岩位移监测数据准确;(2)隧道收敛:采用收敛计进行监测,确保隧道收敛监测数据准确;(3)锚杆应力:采用锚杆应力计进行监测,确保锚杆应力监测数据准确。
四、施工计划1.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隧道工程特点,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测量工作与施工进度相协调。
2. 材料与设备计划根据测量工作需要,提前准备全站仪、水准仪、GPS接收机、围岩位移监测仪、收敛计、锚杆应力计等测量设备。
隧道测量方案
![隧道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29379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d.png)
隧道测量方案隧道测量方案隧道是连接两个地点的地下通道,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而建设隧道时,需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工作,以保证隧道的质量和安全。
下面是一份隧道测量的方案。
一、测量前的准备1. 梳理隧道设计图纸,了解隧道的布置和设计要求。
2. 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3. 确定测量的起点和终点,制定测量的路线和分段。
二、地面测量1. 进行地面控制点的建设,以固定的点位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2. 在隧道进口和出口等关键位置,进行大地水准测量,以确定隧道的高程。
3. 使用全站仪等设备,对隧道线路进行测量,测定其平面坐标和高程。
4. 对隧道的纵断面和横断面进行测量,分析地下结构和地质情况。
三、地下测量1. 使用激光测距仪和导向仪等设备,对隧道内部进行测量。
2. 根据测量结果,对隧道内部的结构、固定设施和排水设备进行评估。
3. 在隧道内部进行探测,检查地质情况和隧道稳定性。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1. 将测量数据导入电脑,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使用专业的软件,生成隧道的平面图、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并进行综合分析。
3. 根据测量结果,对隧道的设计和施工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五、测量报告1. 撰写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方法、仪器使用情况、测量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六、质量控制1.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和内部评估,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
通过以上方案,可以保证隧道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隧道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可靠数据支持,确保隧道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需要在测量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安全措施,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隧道测量施工方案
![隧道测量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1dd46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b.png)
隧道测量施工方案隧道测量施工方案一、隧道测量施工的目的和意义隧道测量是指在隧道工程建设中,为了准确掌握地下空间的形状、尺寸及地质条件等,采用测量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工程技术活动。
隧道测量施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能够顺利进行,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隧道测量施工的步骤和方法1. 测量前准备:在进行隧道测量施工前,要进行充分的测量前准备工作。
包括对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了解,确定测量目的和要求,并准备测量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材料等。
2. 地形测量:通过地面控制点进行坐标测量,确定隧道入口和出口的位置,制作出隧道的总体布置图。
同时还要进行地下水位的测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排水。
为了准确测量地下空间的形状和尺寸,可以采用三角测量、电子经纬仪测量和激光测距仪等方法。
3. 岩体探测:为了详细了解隧道穿越的地质条件,可以进行岩体探测工作。
常用的方法有地下水位探测、地质勘探钻孔和岩体采样等。
通过岩体探测可以获取地质地层信息,为后续施工工程提供参考。
4. 横断面测量:在进行隧道施工前,需要对隧道的横断面进行测量,确定隧道的净宽、净高和净面积等参数。
测量方法可以采用全站仪和红外测距仪等。
5. 纵断面测量:测量隧道纵轴线的形状和高程变化,确定隧道纵断面的轴线、净高和净距等信息。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全站仪和水准仪测量等。
6. 支护结构测量: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支护结构的施工,需要对支护结构进行测量。
可以采用全站仪和钢筋探测仪等方法进行测量,以确保支护结构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隧道测量施工的注意事项1. 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要进行充分的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精度;2. 严格按照测量要求和方法进行测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测量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4. 测量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给工程设计和施工方作参考;5. 随时记录测量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及时解决和改进,提高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道路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道路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34687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1.png)
道路隧道工程施工测量方案一、工程概述本项目为某城市道路隧道工程,隧道全长约2公里,采用盾构法施工。
隧道穿越城市中心区域,施工过程中需保证地面建筑和交通的正常运行。
为确保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施工测量工作至关重要。
本方案主要针对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工作进行详细阐述。
二、测量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2. 交通部《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3. 交通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4.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
三、测量内容1. 平面控制测量:测定隧道各洞口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建立平面控制网;2. 高程控制测量:测定两洞口附近水准点之间的高差,建立高程控制网;3. 洞内导线测量:测定洞内施工导线点的位置和高程;4. 中线测量:测定隧道中线的位置,确保隧道施工按设计要求进行;5. 施工监测: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应力、位移等参数进行监测。
四、测量方法及步骤1. 平面控制测量(1)依据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采用导线测量法或三角网法建立平面控制网;(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控制点,设置测量标志,采用全站仪或卫星定位系统(如GPS)进行测量;(3)平差计算,求解控制网坐标,确保测量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2. 高程控制测量(1)采用等级水准测量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法建立高程控制网;(2)选择合适的水准点,设置测量标志,进行高程测量;(3)进行高差计算,求解高程控制网数据,确保测量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3. 洞内导线测量(1)根据隧道中线设计图纸,沿隧道中线布设施工导线点;(2)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导线测量,测定导线点坐标;(3)导线测量数据进行平差计算,求解导线点坐标,确保测量精度满足施工要求。
4. 中线测量(1)依据设计图纸,测定隧道中线起始点和曲线要素;(2)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中线测量,测定中线点坐标;(3)计算中线测量数据,求解中线点坐标,确保测量精度满足施工要求。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21c10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02.png)
六、测量方法及步骤
1.控制测量
1.1平面控制测量
采用静态GPS测量方法,布设一定密度的控制点,形成平面控制网。观测时,确保卫星截止高度角大于15度,数据采样间隔为10秒。观测结束后,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控制点的平面坐标。
1.2高程控制测量
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布设高程控制点。水准测量时,按国家二等水准要求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时,采用高精度全站仪,按设计要求进行观测。
2.贯通测量:
(1)洞内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按设计要求布设导线点,进行闭合或附合导线测量。
(2)洞内水准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按设计要求布设水准点,进行闭合或附合水准测量。
3.精密测量:
(1)洞内精密导线测量:在关键部位布设精密导线,采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测量。
(2)洞内精密水准测量:在关键部位进行精密水准测量,采用高精度水准仪进行测量。
2.合规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测量过程的合法合规。
3.系统性:对整个测量过程进行系统管理,确保测量数据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4.可靠性:采用可靠的测量设备和仪器,降低测量误差。
五、测量内容
1.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2)高程控制测量
2.贯通测量
(1)洞内导线测量
(2)洞内水准测量
3.精密测量
(1)洞内精密导线测量
(2)分析精密测量数据的可靠性,确保贯通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七、测量质量控制
1.测量人员: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3.测量过程:严格按照测量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测量,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隧道控制测量方案设计
![隧道控制测量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e7cdb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0b.png)
目录一、编制阐明 (1)1.概述 (1)2.编制根据 (1)3.隧道贯穿精度规定 (1)4.隧道贯穿误差估算措施 (2)二、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方案设计 (3)1. 烟垄隧道 (3)2. 李峰隧道 (6)三、隧道洞内高程控制测量设计 (11)四、隧道施工测量注意事项。
(12)隧道控制测量方案设计一、编制阐明1、概述京福铁路客专闽赣Ⅷ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由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企业承建施工, 其中本标段包括了四座隧道烟垄隧道(4398米)、龙岭隧道(731米)、李峰隧道(2671米)、李厝隧道(243米);为保证本标段隧道旳对旳贯穿特编制隧道贯穿及隧道旳洞内控制测量方案;施工工程中应严格按照控制测量方案旳测量技术规定进行隧道洞内控制测量。
2.编制根据(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23]189号);(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23;(3)《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 TB10054-97;(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23;(5)中铁第四院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企业所交付旳CPI、CPII坐标成果和高程成果;(6)《京福施工测量管理措施》;3.隧道贯穿精度规定按照《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23第6.1.4条, 隧道相向开挖洞内施工中线在贯穿面上旳横向和高程贯穿误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隧道贯穿误差规定4.隧道贯穿误差估算措施4.1平面贯穿误差估算用GPS 技术建立隧道施工控制网估计控制网测量误差对隧道横向贯穿误差旳影响一般采用下面旳简化公式进行估算:(1)洞外控制测量对隧道横向贯穿误差旳影响222222212123222ρρββm S m S m m m +=+=外式中, 表达洞外GPS 控制测量误差对贯穿面横向贯穿误差旳总影响, 、分别表达两端洞口GPS 控制点误差对横向贯穿误差旳影响, S1.S2分别为两端洞口GPS 进洞控制点至贯穿面旳距离, 、分别表达两端洞口进洞边方向值中误差, ρ为常数206265″。
隧道测量施工方案
![隧道测量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5a516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f.png)
隧道测量施工方案一、前期工作1.测量任务分析在进行隧道测量之前,需要对测量任务进行详细的分析。
包括隧道的长度、高度、宽度以及各个断面的尺寸等。
同时,还需要确定测量的目的,以及测量结果的精度要求。
2.测量仪器准备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
在隧道测量中,通常会使用全站仪、水准仪、测量车等仪器。
需要对这些测量仪器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3.人员培训和分工对参与测量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包括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和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测量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同时,根据测量任务的不同,确定测量人员的分工,确保工作的高效进行。
二、测量方法和程序1.基准点的确定在进行隧道测量之前,需要确定测量的基准点。
通常会选择一处地面上的控制点作为基准点,然后通过水准测量,将基准点的高程传递到隧道内部。
2.隧道断面的测量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对于隧道断面的测量,可以采用全站仪测量或者测量车测量。
全站仪测量是指在隧道内部设置一系列的测量点,然后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获取隧道断面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测量车测量是指在隧道内部使用测量车进行测量,通过测量车上的测量设备,获取隧道断面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3.隧道纵断面的测量隧道纵断面的测量通常采用水准测量和全站仪测量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在隧道两端的地面上设置水准测量点,然后使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获取隧道纵断面的高程信息。
然后在隧道内部设置一系列的测量点,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获取隧道纵断面的坐标信息。
4.其他测量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进行其他类型的测量,如隧道内部的地质构造测量、隧道民用设施的测量等。
三、测量结果处理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将测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隧道断面的坐标和高程信息、隧道纵断面的高程信息等。
同时,还需要记录测量的时间和天气等信息。
2.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进行统计和比较。
根据测量的目的和要求,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拟合曲线、计算地质构造参数等。
隧道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测量专项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33abc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6.png)
隧道测量专项施工方案1. 引言隧道测量是在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用于测量和监控隧道的形变、位移、沉降等变形情况,以保证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档将介绍隧道测量的目的、方法、流程和注意事项。
2. 目的隧道测量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地质环境和结构变形数据,用于评估隧道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测量数据的分析和监控,可以及时调整和优化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3. 测量方法隧道测量通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3.1. 运动观测法运动观测法是通过在地表设置一定数量的测点,并测量地表的位移和形变情况,来推测隧道内部的变形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对隧道外观测,可以监测隧道的沉降、水平位移等情况。
3.2. 埋深测量法埋深测量法是通过在隧道内外设置一定数量的测点,并测量测点的相对位置和形变情况,来推测隧道内部的空间变形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对隧道内部的观测,可以监测隧道的位移、收敛等情况。
3.3. 结构测量法结构测量法是通过在隧道内部设置一定数量的测点,并测量测点的位移和形变情况,来评估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该方法适用于对隧道内部结构的观测,可以监测隧道的挠度、裂缝等情况。
4. 测量流程下面介绍隧道测量的一般流程:4.1. 测量准备在进行隧道测量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确定测点布设方案、选取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制定测量计划和安全措施等。
4.2. 测量操作根据测量计划和安全措施,进行测点的布设和仪器的校准。
然后进行测量操作,包括测点的定位、数据的采集和记录等。
4.3. 数据处理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导入、去噪、滤波、配准等。
然后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分析,以便于判断隧道的变形情况和趋势。
4.4. 结果评估结合测量数据和实际情况,对隧道的变形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施工方案,以保证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5. 注意事项在进行隧道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5.1. 安全措施在进行测量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措施,确保测量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99f4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12.png)
隧道施工测量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隧道施工测量方案,以确保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能够准确、高效地进行。
2. 测量目标隧道施工测量的主要目标包括:- 确保隧道的准确位置和几何形状;- 监测隧道的水平和垂直变形;- 控制隧道开挖和支护工作的准确性;- 提供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测量数据。
3. 测量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测量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测量方法:- 静态观测:使用全站仪等设备进行隧道位置、几何形状和变形的测量。
- 动态观测:使用激光测距仪等设备进行隧道开挖和支护工作的监测。
- GPS定位: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对隧道位置进行定位。
- 数据处理:利用测量数据进行精确计算和分析,提供测量结果和报告。
4. 测量计划根据项目进度和施工需要,我们将制定以下测量计划:- 初始测量:在隧道施工前进行初始测量,确定隧道的位置和几何形状。
- 施工过程监测:隧道开挖和支护工作期间进行动态观测,及时掌握施工进度和变形情况。
- 完工测量:隧道施工完成后进行完工测量,验证隧道的几何形状和质量。
5. 测量报告针对每次测量,我们将提供详细的测量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测量数据:详细记录测量数据和观测结果。
- 分析和计算: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 结果展示:通过图表、图形和文字描述,清晰展示测量结果。
- 建议和建议:根据测量结果,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6. 安全和保密在进行隧道施工测量时,我们将始终遵守相关的安全和保密要求,确保测量工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以上为隧道施工测量方案的基本内容,欢迎各方合作和参与,共同努力确保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隧道施工测量专项方案范文
![隧道施工测量专项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3f62a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d.png)
隧道施工测量专项方案一、前言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其实施特殊性,基本无法更改。
隧道工程的建设离不开测量,主要是确保隧道的位置、尺寸和纵横断面的准确性。
测量是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门。
二、测量方法现在,现代测量技术已经十分成熟,针对隧道施工的特殊性,以下列出了隧道施工测量的五种方法。
1.工程高程一般情况下,通过水准测量可以获取到绝对高程。
方法是先测出相应高程点的高程,以此为基准测量其他点的高程值。
2.平面坐标通过采用全站仪等级联测量和近景摄影测量两种方法,能够获得曲线隧道中性线的平面坐标,并保证了高的测量精度和效率。
3.导线网的传输导线网传输是一个提高工程自动化程度和减少人力成本的好方法。
它采用计算机处理导线网建立数据传输系统,利用成果报告仅占约40%的时间,能够保证数据的精度和速度。
4.两点法用仪器测量隧道的交点距离起点和终点的距离,计算出两点间的长度和elevation(或者斜率)。
该方法快速,精确,成本低,适用于大多数隧道施工。
5.激光测量通过激光仪,能够测量隧道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包括其它一系列工项,是先进的高技术人才所使用的测量方法。
三、示例场景隧道工程测量属于工程测量压力较大的一项工作。
以下将针对隧道测量的场景,分别给出针对性的测量方案。
1.曲线隧道曲线隧道的建设比较复杂,需要特殊的测量方法。
此时,平面坐标测量方法比导线网的传输、两点法等方法要更准确和可靠。
2.斜坡隧道斜坡的修建比较困难,而斜坡隧道可以减少施工难度,不过也会对测量带来更大的压力。
因此,建议使用众数或最小二乘法纠正不稳定因素。
3.隧道内测量在隧道内测量时,传统的仪器无法完成相关测量。
此时建议采用激光测量,对隧道内部进行高精度的测量。
四、注意事项及问题在施工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对施工规范依靠高质量、可靠和合理的测量结果。
•任何时候都要始终保持计量仪器的精度。
如果计量器仍然无法保持精度,就需要使用其他有效测量方法。
隧道测量方案
![隧道测量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e175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4.png)
隧道测量方案隧道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程设施,其建设和维护需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工作。
隧道测量是指通过各种测量方法获取隧道内外各种地理和工程数据,用于设计、施工和维护等工作。
本文将探讨一种有效的隧道测量方案,并介绍其中的关键步骤和技术。
首先,隧道测量的第一步是进行基础数据的采集。
这包括地形测量、地质测量和探究测量等。
地形测量通过设立测点和使用三角测量和测距仪等工具,获取隧道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数据,为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
地质测量通过钻孔、地质勘探和地质灾害调查等手段,对隧道所经过地层的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为判断隧道的稳定性和围岩的支护方式提供依据。
探究测量则是通过地下水位、地下岩层和裂隙等的检测,为隧道施工提供隧道底部和顶部的支护措施。
其次,隧道测量的核心步骤是进行控制网的测量。
控制网是一组位于隧道周围的控制测点,用于控制整个隧道工程的测量和施工。
通过在控制网上设置测点,可以实时监测隧道的变化,保证测量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控制网的测量一般采用全站仪和现代化的测绘软件进行,可以高效地获取地理坐标、空间坐标和高程等数据。
此外,为了确保测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还需要进行重复测量和数据处理等步骤。
随后,隧道测量还需要进行隧道轨迹和断面的测量。
隧道轨迹测量是指通过全站仪等设备获取隧道纵向、横向和竖向的坐标数据,用于设计和施工控制。
隧道断面测量则是通过激光扫描仪、图像测量仪等设备获取隧道截面的几何数据,用于确定隧道的形状和尺寸。
这些测量数据能够直观地反映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为施工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最后,隧道测量还需要进行变形监测和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变形监测是指对隧道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定期和连续的测量,以监测隧道结构和周边地区的变形情况。
可以通过设立监测点、安装变形仪和使用全站仪等手段实现。
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则是将测量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基于数据的模型和算法,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绘图和图像处理,为隧道工程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怀三标隧道测量方案1 工程概况我标段拟建隧道为冲口隧道,该隧道位于凤凰县杆子坪乡东侧,设计为小间距隧道,最小间距位于怀化端,宽度为8.17米。
洞轴线走向约184°,最大埋深约107m.。
冲口隧道左线起讫桩号ZK10+630~ZK11+055,全长425m;平面线型为直线;纵坡为0.7%和-2%的人字坡。
隧道右线起讫桩号YK10+660~YK11+065.696,全长405.696m;平面线型为直线;纵坡为0.69%和-2%的人字坡。
隧道净宽10.75m,隧道净高5.0 m。
本隧道选择采用拱部单心半圆,侧墙为大半径圆弧的单曲墙式内轮廓断面。
其中岩性的V、Ⅲ类围岩占全线隧道的大部分。
2 控制点的布设及施测2.1控制点的布设首先对设计院交付的GPS点位进行复测,依据复测点位在隧道口设置精密三角网,并对其基准点和水准点进行校核。
洞外水准点、中线点根据隧道平纵面、隧道长度等定期进行复核,洞内控制点根据施工进度设定。
洞内施工隧道测量,桩点必须稳定、可靠,且通视良好。
水准点应设在不易破坏处,并加以妥善保护。
洞内导线点采用地下挖坑,然后浇筑混凝土并埋入铁制标心的方法。
这与一般导线点的埋设方法基本相同。
但由于洞内狭窄,施工及运输繁忙,且照明差,桩志露出地面极易破坏,故标石顶面应埋在坑道底面以下10~20cm处,上面盖上铁板或厚木板。
并在边墙上用红油漆注明点号,并以箭头指示桩位。
导线点兼作高程点使用时,标心顶面应高出桩面5mm。
2.2控制点的施测控制点施测主要为洞内施工测量,洞内导线根据洞口投点向洞内作引伸测量,洞口控制点纳入控制网内,由洞口投点传递进洞方向的联接角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测量等级的要求,后视方向的长度不宜小于300m。
导线点尽量沿路线中线布设,导线边长在直线地段不宜短于200m;无闭合条件的单导线,应进行二组独立观测,相互校核。
导线点按一级导线测量要求施测,水准点按四等水准点测量要求施测。
3 中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工艺流程洞外平面控制测量洞外高程控制测量洞内导线测量洞内高程控制测量隧道中线的测设隧道施工放样隧道贯通误差的测量与调整竣工测量3.1 洞外导线测量洞外导线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对设计院提供的隧道控制网进行复测,以保证隧道控制网的精度,3.2 洞外水准测量,按四等水准测量施测3.3 洞内导线测量洞内导线测量的目的是以必要的精度,按照洞外控制测量的坐标系统,建立洞内的平面控制系统。
根据洞内导线的坐标,测设隧道中线,放样隧道衬砌位置及其他附属设施,定出隧道开挖的方向,保证相向开挖的隧道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贯通。
洞内导线的布设形式洞内导线必须随隧道的掘进向前延伸,而且是在隧道贯通之前,就得依据导线测量路线中线,进行隧道施工放样,因此,洞内导线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应尽可能有利于提高导线临时端点(开挖面前的导线点)的点位精度。
(2)新设立的导线点必须有可靠的检核,避免发生任何错误。
在把导线向前延伸的同时,对已设立的导线点应设法进行检查,及时觉察由于山体压力或洞内施工、运输等影响而产生的点位位移。
(3)结合实际情况和冲口隧道类型采用单导线施测,单导线测量方法是:假设A点为洞外平面控制点,1、2、3、4为洞内导线点。
单导线的角度可采用左右角观测法,即在一个导线点上,用半数测回观测左角,半数测回观测右角。
计算时再将所测角度统一归算为左角或右角,然后取平均值。
观测右角时,仍以左角起始方向配置度盘位置。
在左角和右角分别取平均值后,(4)洞内导线测角和测边洞内导线测角的方法与洞外导线基本相同,宜采用方向观测法。
当只有两个方向时,可采用左右角观测法。
但由于洞内外环境的特殊性,必需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
①洞口内外两个测站的测角,给予足够的重视。
由于洞内外温差大,空气密度变化剧烈,使得测角时,目标成像极不稳定,严重影响照准精度,而且折光影响异常显著,给洞内外两个测站的测角带来极大的困难。
而这两个测站又距贯通面最远,其测角误差对贯通影响最大。
因此,洞内外两个测站的测角,应安排在最有利的观测时间进行。
通常可选在大气稳定的夜间或阴天。
②由于洞内导线边短,仪器对中和目标偏心对测角的影响较大,因此,测角时在测回之间,仪器和目标均应重新对中,以减弱此项误差的影响。
为了减小照准误差和读数误差,在观测时可采用瞄准两次,读数两次的方法。
③洞内测角的照准目标,采用站牌作为照明目标,将灯光直接照明站牌达到最佳的通视效果即可。
洞内每次爆破之后,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影响成像,因此,测角必须等通风排烟,成像清晰后方可进行。
④对于隧道内有水的情况,做好排水工作。
即在导线点桩志周围用黏土扎成围堰,将堰内积水排除,堰外积水引流排放。
⑤洞内导线测边与测角同步进行,均采用徕卡TC802全站仪测定。
洞内导线的平差采用单导线平差,当隧道全部贯通后,对洞内导线网和洞外导线网联测,重新观测平差,最后确定隧道中线。
3.4洞内水准点测量洞内水准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在洞内建立一个与洞外统一的高程系统,以作为隧道施工放样的依据,确保隧道在竖向正确贯通。
洞内水准测量的方法与洞外水准测量基本相同,但由于隧道施工的具体情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⑴在隧道贯通之前,洞内水准路线均为支水准路线,因此须用往返测进行检核。
由于洞内施工场地狭小,运输频繁,施工繁忙,会有水的侵害,会影响到水准标志的稳定性,故应经常性地由洞外水准点向洞内进行重复的水准测量,根据观测结果以分析水准标志有无变动。
⑵为了满足洞内衬砌施工的需要,水准点的密度一般要达到安置仪器后,可直接后视水准点就能进行施工放样而不需要迁站。
洞内导线点也可用作水准点。
一般情况下,水准点的间距不大于200m⑶隧道贯通后,由进口水准点至出口水准点,整个水准路线复测一次,按附合水准路线进行平差计算。
3.5 隧道洞内中线的测设⑴洞内中线测量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隧道掘进洞内之后,首先须建立临时中线,以指导导坑的开挖。
随后应测设正式中线,指导隧道的全面开挖和作为隧道衬砌工程的依据。
⑵洞内临时中线点的埋设,一般采用混凝土包裹木桩,其上钉小钉的桩志,点名为该点的里程桩号。
正式中线点的桩志与洞内导线点的桩志相同,为混凝土金属标志。
⑶中线点的间距视施工需要而定,一般在直线段,临时中线点为20~40m一点,正式中线点位90~150m一点。
3.6隧道施工放样⑴开挖断面的放样测量隧道开挖断面必须确定断面各部位的高程,通常采用腰线法。
并配合断面检测仪进行断面的开挖。
⑵衬砌放样隧道各部位衬砌的放样,是依据路线中线,起拱线及路基高程定出其断面尺寸。
所以在衬砌放样之前,首先应进行复合检查。
①拱部衬砌放样拱部衬砌的放样主要是将拱架安置在正确位置上。
拱部分段进行衬砌,一般按6~12m进行分段,地质不良地段可缩短至1~2m。
拱部放样根据路线中线点及水准点,用全站仪和水准仪放出拱架顶的位置和起拱线的位置以及十字线(是指隧道中线与垂直线所形成的十字线),然后将分段两端的两个拱架定位。
拱架定位时,应将拱架顶与放出的拱架顶位置对齐,并将拱架两侧拱脚与起拱线的相对位置放置正确。
两端拱架定位并固定后,在两端拱架的拱顶及两侧拱脚之间绑上麻线。
在对拱架逐个检查调整。
②边墙的衬砌放样边墙衬砌先根据路线中线点和水准点,按施工断面各部位的高程,用仪器放出路基高程、边墙基底高程及边墙顶高程,对已放过起拱线高程的,再对起拱线高程进行检核。
如为直墙,可从校准的路线中线按设计尺寸放出支距,即可立模衬砌。
③洞门仰坡放样仰坡与边坡在坡面上放样方法相同。
即先把仰坡的坡脚线(相当于边坡的路肩线)按设计数据在地面上确定下来,在得到坡脚线高程和平面位置之后,再根据设计的仰坡坡度,即可定出坡顶线。
④端墙和翼墙的放样直立式端墙,洞门里程即是端墙里程。
放样时将仪器置于洞门里程中线上,放出十字线或斜角线即是端墙位置。
翼墙的放样是按照设计尺寸,在地面上放出翼墙基底的位置,再在端墙上标出翼墙墙面的坡度,据此绷上麻线,指导施工。
3.7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整隧道贯通后,应及时地进行贯通测量,测定实际的横向、纵向和竖向贯通误差。
若贯通误差在容许范围之内,就可认为测量工作已达到预期目的。
不过,由于存在着贯通误差,它将影响隧道断面扩大及衬砌工作的进行。
因此,应该采用适当的方法将贯通误差加以调整,从而获得一个对行车没有不良影响的隧道中线,并作为扩大断面、修筑衬砌以及铺设道路的依据。
⑴贯通误差的测定方法采用中线法贯通的隧道,当隧道贯通之后,从相向测量的两个方向各自向贯通面延伸中线,并各钉一个临时桩A和B,量测出两临时桩AB之间的距离,即得到隧道实际横向贯通误差;AB两临时桩的里程之差,即为隧道的实际纵向贯通误差。
⑵贯通误差的调整调整贯通误差,原则上应在隧道未衬砌地段上进行,一般不再变动已衬砌地段的中线。
所以未衬砌地段的工程,在中线调整之后,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指导施工。
冲口隧道为怀化端单侧施工,不是双向开挖,贯通误差调整为进口端,出口端中线连线为基准,各个断面坐适当调整。
3.8竣工测量隧道竣工后,为了检查主要结构物和建筑物以及路线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提出竣工文件所需资料,也为将来运营中的维修工程等提供测量控制点,必须进行竣工测量。
⑴在进行竣工测量时,首先进行中线测量,从隧道一端至另一端。
在测量时,直线地段每50米,以及以后需要加测断面处,打临时中线桩或标出。
在检测时核对其里程及其中线的偏差。
此外,对洞身断面变换处和衬砌类型变换处的里程也进行核对。
在中线测量闭合后,于直线地段每200m左右埋设一个永久中线点。
永久中线点埋设之后,在边墙上标明点的名称及里程。
永久中线点的埋设同洞内导线点的埋设一样。
⑵洞内水准点短于一公里的隧道至少埋设一个或两端洞门附近各埋设一个。
水准点的编号和高程应标记在隧道的边墙上。
洞内水准点应符合在洞外水准点上,平差后确定各点高程。
⑶中线测量已在欲测断面处打有临时中线桩,据以测绘每个断面处隧道的实际净空,包括拱顶高程,路线中线左、右起拱的宽度,铺底或仰拱高程。
测量的方法一般采用支距法,以路线中线为准。
最后绘出断面净空图。
4 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按《JTG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规范要求对洞内外控制点测设。
隧道总体实测项目如下表:5 监控量测项目及仪器5.1 量测项目的选定本次监控量测项目选定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的相关规定,在充分考虑各座隧道工程特点及围岩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并结合其他类似工程的监控量测经验,按照量测简便、结果可靠、成本低廉,同时便于施工单位采用等原则确定。
(1)必测项目必测项目是为了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确保围岩稳定,并通过判断围岩的稳定性来指导设计、施工的经常性量测。
此类量测通常测试方法简单,费用少,可靠性高,但对监视围岩稳定、指导设计施工却有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