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哲学思考

合集下载

对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价值的认识

对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价值的认识

对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价值的认识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是指近代以来在西方世界兴起的一系列哲学思想流派和学派,包括存在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这些思潮在西方哲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塑造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主性。

自由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而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为我们提供了思考自由的理论基础。

例如,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和责任,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实用主义强调实际行动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强调个体在实践中的自主决策和自由选择。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提供了一种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逻辑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的兴起推动了逻辑和科学方法的发展,强调通过逻辑推理和实证验证来解决问题。

结构主义则强调系统性思维和结构性分析的重要性。

这些思潮使得人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审视问题,避免片面和主观的看法,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第三,现代西方哲学思潮鼓励多元和包容的观点。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哲学的边界,强调不同文化和观点的平等和合理性。

它反对任何形式的权威和绝对真理,鼓励人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对多样性的尊重。

这种思潮的价值在于帮助人们超越狭隘的思维模式,接受并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情感的重要性。

例如,存在主义关注个体的存在和体验,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存在的意义;实用主义强调个体的愉悦和幸福,认为人们的行动应该追求最大的幸福。

这些思潮使得人们更加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提醒人们重视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层面的需求。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对于我们的认识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自主性,提供了批判性思维的方法,鼓励多元和包容的观点,以及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和情感。

这些价值观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们应该在学习和理解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基础上,将其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当代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

当代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

当代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在当代哲学领域,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后现代主义源于20世纪后期,主张批判性地审视现代性的观念和结构。

它挑战了传统的哲学观点,试图打破固有框架和二元对立,强调多元化、相对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

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后现代主义在当代哲学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是对权力、真理和知识的怀疑态度。

它认为知识和真理是相对的,受历史、文化和语境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挑战了现代哲学中的大敘事,主张没有绝对的真理和价值观念。

例如,法国哲学家德里达(Derrida)提出了解构主义,强调文字的多义性和语言的不稳定性,从而颠覆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影响后现代主义不仅影响了哲学领域,还深刻地影响了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

在文学作品中,后现代主义以其碎片化的叙事、模糊的现实边界和自我反思的风格吸引了众多作家的关注。

艺术家们通过超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绘画等形式表达对现实的怀疑和批判。

建筑领域也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打破了传统建筑的规范和限制,追求个性化和多样性。

后现代主义的批评与反思尽管后现代主义在思想界引起了广泛讨论,但也受到了批评和质疑。

一些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过于悲观和怀疑一切,导致了对真理和价值的相对主义观点,削弱了思想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后现代主义也被指责为过于抽象和难以理解,使得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后现代主义的未来展望尽管后现代主义存在诸多争议,但其对当代哲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范式,挑战了传统的观念和结构,促使人们更加开放地思考和探讨。

在未来,后现代主义或许会继续影响我们的思想和文化,激发更多的创新和变革。

在当代哲学中,后现代主义扮演着重要角色,引领着思想的风向。

尽管存在争议,但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打开了思想的新视角,促使我们审视和重新思考那些久经沉淀的观念。

因此,我们应该持开放的心态接纳后现代主义的启示,努力探索更加多元和包容的哲学世界。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包括建筑的风格等)、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

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

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评价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来整个西方以反传统哲学为特征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deconstruct)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

这一反现代性思潮虽然孕育于30年代现代主义的母胎,但主要是后现代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适应科学技术革命发展需要的产物,也是美国社会危机和精神异化的反映。

在欧洲,以德里达、福柯、马尔特等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者企图由批判早期结构主义的一些基本观念出发来消解和否定整个传统西方体系哲学的基本观念;在美国,奎因、罗蒂等哲学家企图通过重新构建实用主义来批判、超越近现代西方哲学。

他们既否定笛卡耳以来的西方哲学,又否定尼采以来的现代哲学。

正是60年代兴起的后结构主义和新实用主义标志着后现代主义的建构。

后现代主义者反对把历史看成是一个连续的、进步的过程。

哈桑在《后现代转折》中对后现代主义的总体特征进行了一些概述,认为零乱性或片断性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后现代主义者只是割断联系,他们自称要持存的全部就是断片”。

后现代主义的核心主张就是反理性主义。

反理性主义思潮的产生有其思想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

从思想文化背景上看,当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

尤其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哥德尔的不完全定理等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使传统理性主义对理性的绝对性、先验性的信念受到巨大冲击。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我们如何理解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西方的一个哲学、文化和艺术运动,它对现代主义的理性、科学和进步信仰提出了批判,强调了文化多元性、相对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等思想,成为了当代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潮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理解后现代主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一、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和理论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理性、科学和进步信仰提出了批判,认为现代主义过分强调了自由、平等和人权等价值,忽视了文化多元性、相对主义和历史性等因素。

后现代主义强调了语言和符号的重要性,认为语言和符号的使用对人类认知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往往采用了后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后现象学、文化相对主义等多个哲学流派的思想和方法。

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和艺术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和艺术表现出多元性、反传统性、反规训性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的文学、电影、音乐、视觉艺术等领域的作品往往采用了多样的艺术手法和风格,强调了文化的混杂和多样性。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和艺术作品也常常采用了反传统和反规训的手法,突破了传统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艺术界的规范。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和艺术对于社会和文化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后现代主义的社会和政治后现代主义对于社会和政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和理论挑战了传统的社会和政治体制,强调了社会和个体的多元性和相对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对于权力、身份和文化认同等问题的探讨和思考也成为了当代社会和政治中的重要议题。

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哲学、文化和艺术运动,它对现代主义的理性、科学和进步信仰提出了批判,强调了文化多元性、相对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等思想。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和艺术表现出多元性、反传统性、反规训性的特点,对于社会和政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理解后现代主义需要对其哲学和理论、文化和艺术以及社会和政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哲学对艺术家的影响例子

哲学对艺术家的影响例子

哲学对艺术家的影响例子
1. 希腊哲学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形而上学观念和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思想激发了艺术家们对于真实和理性的追求,塑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2. 康德的批判性哲学影响了现代艺术家的创作观念。

他的主体性和审美判断理论推动了艺术家超越传统审美标准,尝试新的形式和表达方式。

3. 尼采的存在主义思想对20世纪的艺术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强调个体自由和超越传统道德观念,激发了许多艺术家在创作中探索自我和边缘主题。

4. 波斯塔尔斯基的存在主义哲学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绘画艺
术家。

他的思想突出了个人意义和存在的孤独,艺术家们通过艺术作品表达了对于人类存在本质的探索和思考。

5. 德里达的后现代哲学对后现代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他的解构主义理论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启示,促使他们质疑传统结构和固定意义,追求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可能性。

后现代主义西方哲学

后现代主义西方哲学

后现代主义西方哲学在20世纪初,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开始对西方哲学的传统观念产生了质疑,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思潮,即以后现代主义西方哲学。

后现代主义西方哲学是一种综合了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语言哲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多种理论的思想体系。

它试图超越传统哲学的范畴,重新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后现代主义西方哲学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对现实的怀疑和批判。

传统的哲学观念强调理性和客观性,而后现代主义西方哲学则认为真理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它强调主观的体验和语言的构造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

例如,法国哲学家尚·弗朗索瓦·利奥塔尔提出了“语言即真理”的观点,认为语言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唯一方式,而真理是由社会和文化决定的。

后现代主义西方哲学还关注权力、身份和性别等社会问题。

它批判了社会中的权力结构和不公正现象,并试图解构和重构这些结构。

例如,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他的著作中分析了权力的运作方式,并提出了“生物权力”、“纪律权力”等概念,揭示了权力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西方哲学还强调语言的重要性。

它认为语言是构建现实的工具,但同时也是限制和扭曲现实的因素。

语言的使用不仅仅是描述现实,还包含了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因素。

因此,后现代主义西方哲学试图解构和重构语言的使用方式,以实现对现实的更全面和多元的理解。

后现代主义西方哲学也关注个体的身份和认同问题。

它认为身份是社会和文化构造出来的,并通过语言和符号来表达和维持。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家们试图解构和批判这种身份的建构方式,以实现个体的自由和多样性。

后现代主义西方哲学是一种对传统哲学观念的批判和超越,它试图重新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现实的怀疑和批判,对权力和语言的分析,以及对身份和认同的思考,后现代主义西方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哲学观念,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后现代主义艺术理论及其流派

后现代主义艺术理论及其流派

后现代主义艺术理论及其流派引言后现代主义艺术理论是20世纪末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潮流,它挑战了现代主义的传统观念和方法,追求艺术的多样性、多元化和自由性。

本文将简要介绍后现代主义艺术理论的起源和特点,并探讨几个重要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流派。

后现代主义艺术理论的起源与特点后现代主义艺术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和美国,其主要思想是反对现代主义的集中、统一和理性的观念,提倡多样性、碎片化和自由性。

后现代主义艺术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身份与文化的认同、过去与现在的关系等。

与现代主义强调科学、技术和进步的理性观念不同,后现代主义把注意力转向主观体验、情感和个人意义的表达。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特点之一是多元性。

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倾向于采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媒介和风格,穿插使用绘画、雕塑、摄影、装置艺术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此外,后现代主义还推崇多语言和跨文化的艺术表达,打破了传统艺术的边界。

另一个特点是碎片化。

后现代主义艺术鼓励对现实世界进行分析和拆解,将碎片化的片段重新组合成意义深刻的艺术作品。

这种碎片化的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审美观念,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分裂和混乱。

最后一个特点是自由性。

后现代主义艺术跳脱了传统艺术的约束和规范,鼓励个体表达自我,探索自由的艺术创作方式。

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关注的是情感、感官和个人意义的表达,而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形式和美学。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流派后现代主义艺术涌现了许多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在理念、形式和风格上都有所区别。

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流派:1. 后印象派后印象派是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以对形式、色彩和构图的自由解构为特点。

作为对传统印象派的回应,后印象派艺术家在作品中追求个人情感和主观的表达。

2. 符号主义符号主义流派强调象征和隐喻的运用,以艺术作品中的符号和象征意义来传达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符号主义艺术家运用各种符号和象征来传达对现实世界的审视和批判。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哲学思考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哲学思考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哲学思考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伦理已经被现代性冲击并取代,而后现代性则对现代性的主导地位提出了挑战。

现代性出现在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期,是一种强调理性、科学、自由、平等和个体主义的思想。

而后现代性则提出了对现代性的批判,认为现代性无法解决人类问题和自身危机,强调了多元、多样和相对的观点。

本文将从哲学思考的角度探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区别与联系。

一、现代性的兴起现代性是一个历史范畴,是近代欧洲文明及其思想文化的典型表现。

在现代性的发展中,人们追求理性和科学方法的突破,这种理性的追求体现在各个领域:思想、艺术、科技、政治、文化等等。

其中最显著的表现是对个人权利的尊重、法治的实行、科技的迅猛发展、自我意识的振兴、价值观的多元化。

随着现代性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简单与传统的粗糙思维和感性经验被现代思维和理性取代。

由此,传统的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逐渐失去信任和吸引力,然而对科学理性的倚重导致人们对宇宙、世界和生命出现了新的看法和解释。

二、后现代性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后现代性的概念,它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

后现代性不仅是一个思想流派,更是一种文化运动,是一种复杂社会生态的表现。

与现代性相比,后现代性的特征为多元化、混杂性、相对性、反传统性、反纪律性、虚幻性和游戏性。

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时代,到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再到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每一次历史演进的变化都赋予了不同的时代文化。

精神分析学者吉村大吾认为,后现代的时代精神是“简化性的社会性”,即社会的复杂、多元和多样的现象被简化了,因此产生了相对统一的社会性。

这也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现象的产生的根源所在。

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关系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形成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贡献的。

现代性的强调理性、科学、自由、平等、个体主义等思想是后现代性得以出现的基础。

后现代性是在现代性之上发展的,并已深入到我们的文化和生活中,其主要表现为强调现实的乱象、虚拟性和多义性、文化的碎片化和青春化、语言的重构和反传统。

当代西方思潮及其影响

当代西方思潮及其影响

当代西方思潮及其影响当代西方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不仅在学术界和哲学思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对社会、文化和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当代西方思潮,并分析其具体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最重要的思潮之一。

它对现代主义的一系列观点进行了批判,并强调不确定性、多样性和相对主义的概念。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体现在多个领域,特别是艺术、文化和文学方面。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带来了美学的革新,鼓励艺术家们突破传统的表达方式,以更加自由和个性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

二、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是对结构主义思潮的反思和批判。

后结构主义认为真理是相对的、语言是不稳定的,并关注个体的身份和权力关系。

后结构主义对社会科学和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科学领域,后结构主义推动了研究范式的变革,强调了权力关系和认同形成的重要性。

在文学研究方面,后结构主义倡导了对文本的解构和重新解读,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

三、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是为了争取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而产生的一种思潮。

在当代西方社会,女性主义对性别意识的唤醒和变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女性主义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也渗透到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女性主义运动促使社会开始重视女性的独立性和声音,并推动了性别平等的法律和政策的制定。

女性主义还拓展了艺术和文学的视野,呼吁关注女性的体验和价值。

四、环境主义环境主义思潮的兴起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和担忧密切相关。

环境主义倡导保护自然和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当代西方社会的环境主义运动推动了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并激发了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此外,环境主义思潮还影响了文化和艺术领域,启发了艺术家们创作与环境问题相关的作品,呼吁人们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生态问题。

综上所述,当代西方思潮对全球范围内的学术、文化、社会和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和环境主义等思潮的兴起,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也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艺术哲学思考艺术的本质与意义

艺术哲学思考艺术的本质与意义

艺术哲学思考艺术的本质与意义艺术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现象,它通过各种形式的表达来探讨生活、情感和思想。

艺术的本质和意义一直是受到广泛关注和争议的话题。

在哲学层面上,人们对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试图探索艺术的本质和意义,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艺术作品。

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形式,它通过各种艺术媒介将艺术家内在的情感、思想和体验转换为可触及和可感知的形式。

艺术的本质体现在它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情感,艺术作品的内在能量和美学特质使其有别于日常经验的表达方式。

与此同时,艺术的意义也因人而异。

艺术不仅仅是为了审美享受,它还可以被视为人类社会和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艺术有助于提供新的视角和对现实的重新诠释,使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生活的意义。

艺术也具有启迪和教育的作用,它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

对于艺术的本质和意义的思考与不同的哲学观点和学派密切相关。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一种模仿,通过模仿可以达到内心的净化和灵魂的升华。

亚里士多德则将艺术视为模仿生活的手段,通过艺术作品展示人类的行为和情感,使人们得以领悟和共鸣。

康德强调了艺术的审美价值,他认为艺术作品通过其自身的美学特质而引起人们的审美享受。

而尼采则更加关注艺术对于人类精神和意志的影响,他认为艺术具有超越生活和死亡的力量,能够唤醒人们内在的激情和欲望。

艺术的本质和意义也与时代和社会背景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艺术的形式和表达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社会现实和文化观念对艺术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例如,现代艺术的出现引发了对艺术本质和意义的新的思考。

现代主义强调艺术的自由性和自我表达,拒绝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技巧。

而后现代主义则试图挑战艺术的权威性和边界,以及对艺术作品的唯一诠释。

总之,艺术的本质和意义是一个复杂且富有争议的问题。

它涉及到艺术创作的动机、艺术家个体的经历与情感,以及观赏者的文化背景和心灵共鸣。

哲学思想知识:后现代主义——哲学思考的理性反思

哲学思想知识:后现代主义——哲学思考的理性反思

哲学思想知识:后现代主义——哲学思考的理性反思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其核心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

后现代主义理论家认为,现代性是一种基于理性和科学的理念,过分强调理性和科学的作用,忽视人类意识和身体的主观感受,导致了许多问题和矛盾。

因此,后现代主义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方式和方法,试图提高人类认识的维度和深度,从而更好地探究这个世界的本质。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理性反思,这种反思的出发点是人类现代化进程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在现代化进程中,理性和科学被视为绝对真理的标准。

但后现代主义反思认为,理性和科学并不是绝对的真理,而仅仅是一种视角和方法。

后现代主义讨论了许多与理性和科学有关的问题,如独断性、福利主义、制度主义等。

这些问题都是现代理性所带来的矛盾和后果。

其中最为典型的问题是难以决断的问题。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理性虽然可以提供我们一些信息和知识,但它无法回答我们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人类生命的意义、二元对立与一元同一性之间的关系等。

这些问题都是难以用纯粹的理性思考来解决。

为了回应这些问题,后现代主义提出了一些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例如,透过语言和话语进行反思。

后现代主义认为,语言不是一种客观的描述工具,而是由社会和文化所塑造的,其中包含着种族、性别、权力等因素的因素。

因此,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反思,才能了解到更深层次的意义。

此外,后现代主义还强调身体意识的重要性,认为人的身体感受也应是我们的思考对象。

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感性和身体感受被视为一种智慧的来源,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到我们所处的空间和时间的真相。

总之,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理性和科学,重新审视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过去的错误和现代理性的批判,我们可以获得更深刻和更全面的认识。

也许,我们可以发掘更多的智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代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

当代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

当代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在哲学领域兴起的一种思潮和理论倾向,它对现代性和现代哲学的基本观念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通过对语言、权力、知识和真理的批判,试图揭示现代理性的局限性,并探讨如何在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的世界中建立新的哲学观念和价值体系。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与发展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最早由法国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提出,他在《全面禁闭》一书中首次将其作为一个特定概念予以界定。

后来,其他哲学家如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福柯(Michel Foucault)等人也纷纷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进一步发展和阐释。

在后现代主义的视野中,真理、现实和自我等传统观念被置于质疑之下。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认为,语言是一个重要的权力工具,它不仅用于描述世界,更是塑造和制约我们思维方式的框架。

他们强调语言的游戏性和释义性,认为真理无法被确定或固定地定义。

此外,后现代主义也对权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根据福柯的观点,权力与知识紧密相连,他认为权力机构通过掌控知识来实现自身的支配。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认为,知识总是与权力相关联,我们所接受的知识是被选定和过滤出来的。

他们呼吁对权力与知识关系进行再思考,并倡导着一种批判性的知识态度。

后现代主义对个体与社会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对个体与社会有着深远影响。

首先,在后现代主义观念下,个体的身份认同不再是固定和统一的,而是多元和流动的。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指出,在多元化并且存在着跨国界和跨文化交流的当代社会中,个体往往需要面对自我认同与身份建构的困境。

其次,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社会并非一个稳定而有序的整体,在社会结构中存在着多样性、矛盾和冲突。

后现代思想强调对边缘群体、少数族群以及被边缘化群体的关注,并提倡多元文化主义和社会正义。

后现代主义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后现代主义不仅影响了哲学领域,在其他学科领域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简述后现代美术的基本特征

简述后现代美术的基本特征

简述后现代美术的基本特征
后现代美术是指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反传统、反理性、反中心的艺术思潮。

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多元性和开放性:后现代美术摒弃了传统的单一风格和表现形式,吸收了各种不同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思潮,呈现出多元的艺术面貌。

它不再追求统一的审美标准,而是鼓励艺术家进行自由的探索和创新。

2. 对传统的解构和重构:后现代美术对传统的艺术观念、形式和方法进行了解构和批判,试图打破传统的束缚,重新构建艺术的语言和意义。

它常常通过挪用、拼贴、混合等手法,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式和视觉效果。

3. 强调观念和思想:后现代美术更加注重观念和思想的表达,作品不再仅仅是视觉上的呈现,而是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和内涵。

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自己对社会、文化、政治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4. 跨学科性:后现代美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相互渗透,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它常常融合了多种媒介和技术,如摄影、录像、装置艺术等,形成了跨学科的艺术形式。

5. 地域性和全球性:后现代美术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区或文化,而是具有全球性的视野和影响。

它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呈现出多元的地域特色。

总之,后现代美术以其多元性、开放性、对传统的解构和重构、强调观念和思想、跨学科性以及地域性和全球性等特征,成为当代艺术领域中的重要思潮和运动。

西方哲学心得体会

西方哲学心得体会

西方哲学心得体会在探索西方哲学的旅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性思考的威力,以及它在塑造个人世界观和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西方哲学的深入理解和心得体会。

西方哲学强调理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自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我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的谦逊态度,以及他运用的辩证法以来,西方哲学就奠定了以理性为核心的思考方式。

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激励着我去反思日常生活中的一切。

通过理性思考,我学会了不盲从,不偏听偏信,而是独立地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这种批判性思维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辨别信息的真伪,不被虚假舆论所左右。

西方哲学中的人文精神对我影响深远。

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西方哲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无论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人是理性的动物”,还是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的“人是目的而非手段”,都强调了个体的价值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这种人文精神教会了我尊重他人,珍视人的多样性,同时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再者,西方哲学的多元化视角让我受益匪浅。

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存在主义,从理性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西方哲学的广泛影响力体现在它为不同的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考角度。

例如,在面对人生的苦难和无常时,尼采的“超人”哲学和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都给了我极大的启发。

它们告诉我,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要保持人的尊严和勇气,积极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我将继续学习和实践西方哲学的精髓,以理性为指导,以人为中心,多元化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我相信,哲学不仅是理论的探讨,更是实践的艺术。

只有将哲学的智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我们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它的价值。

简析后现代艺术思潮

简析后现代艺术思潮

简析后现代艺术思潮后现代主义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动中的难以把握的概念。

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

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

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

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革新,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峰,对人类认识世界和自我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后现代主义有多种观点,共同点是对大工业社会发展到高峰期暴露出的社会弊端、矛盾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这些学者认为大工业社会对自然和人造成了“异化”,批判资本主义时代崇尚的价值体系。

后现代主义具有的基本特征有(1)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2)从传统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

(3)从强调主观感情到转向客观世界(4)对个性和风格的漠视或敌视。

(5)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6)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同时后现代主义表现在很多方面,这里主要简析关于艺术这一块。

后现代艺术是后现代主义衍生出的区别于当代和现代艺术的一种新艺术。

:后现代主义是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主要是美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前卫艺术思潮的总称,又称为后现代派。

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

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

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主要是美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又称后现代派。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美术的其他部门。

它的含义没有明确的界定,艺术评论家对是否存在着后现代主义也有不同的认识。

某些评论家推出这一名称,意在表示50年代以来西方后工业化社会文艺的发展有别于以前的现代主义。

美国美术史论家L.史密斯在其著作《1945年以来的视觉艺术》中,把战后西方美术的发展趋向概括为:“从极端的自我性转向相对的客观性;作品从几乎是徒手制作转变成大量生产;从对于工业科技的敌视转变为对它产生兴趣并探讨它的各种可能性。

”这三个特点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现代主义美术比较而言的,一般也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美术的特征。

现代主义的艺术中心在巴黎,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中心转移到纽约。

抽象表现主义(又称行动绘画或纽约画派) 把超现实主义倡导的表现潜意识的创作理论加以发挥,并赋予它新的因素──画家主体的行动,实际上开辟了后现代主义的先河。

美国现代艺术的理论家H.罗森堡解释说,行动绘画已经不是为了美、趣味、纯粹等艺术目的;行动绘画的作品已经不是某种物体的画像,而是物体本身;它们已不是自然的再现,而本身就是自然。

从行动绘画始,画家的创作过程才被视作真正的现实。

行动绘画标志着西方现代派艺术的主观化达到了顶峰,艺术开始从主观,从自我表现走向客体性。

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之后出现的色面绘画、硬边抽象和后色彩性抽象的共同特征在于都强调色彩作为独立艺术语言的美学价值,在绘画中排斥一切非画面的因素。

发展状况严格地说,真正的后现代主义始于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出现在50年代。

这派的理论家罗森堡认为,当代艺术已经超越了形色的框架,超越了纯美学的范畴,与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化的未来学融为一体。

他主张用“行动”来恢复创造的生命力。

行动的结果不是传统观念中的画作,而是偶发事件。

偶发事件的过程被视作真正的现实,并通过行动记录下来。

哲学对艺术思潮的影响例子

哲学对艺术思潮的影响例子

哲学对艺术思潮的影响例子以哲学对艺术思潮的影响为题,列举以下10个例子:1. 古希腊哲学对古希腊艺术的影响:古希腊哲学家对自然、人类和美的思考,影响了古希腊雕塑、绘画和建筑的创作风格。

例如,柏拉图的理念论对于古希腊雕塑中追求完美形体的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思潮对文艺复兴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强调人的尊严和自由意志。

这种思潮推动了艺术家对人体的研究,以及对人类精神和情感的描绘。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即是人文主义思潮的杰作。

3. 康德的审美哲学:康德认为审美经验是通过感知和理性共同作用而产生的,这对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康德的审美哲学使艺术家意识到审美经验不仅仅是感性的享受,而是要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4. 尼采的超人哲学:尼采的超人哲学强调个体的超越和超越自我的力量,对现代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艺术家开始追求独立和超越传统的创作方式,表达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情感。

5. 贝多芬的音乐哲学: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体现了他对人类命运和存在的哲学思考。

他的作曲风格突破了传统的音乐形式和结构,追求表达内心情感的自由。

6. 笛卡尔的二元论:笛卡尔的二元论思想对艺术创作有重要影响。

他认为思维和物质是分离的,艺术家通过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超越物质世界,表达精神和心灵的境界。

7. 浪漫主义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浪漫主义强调个体内心的情感和想象力,对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浪漫主义艺术家追求表达个体内心的情感和表现自由,并且注重对自然和超自然的探索。

8.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认为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力量对艺术家的创造具有重要作用,艺术作品是表达个体内心冲突和欲望的一种方式。

9.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责任,艺术家开始追求表达存在的焦虑和无意义感的创作方式。

10. 波斯特哲学对后现代艺术的影响:波斯特哲学强调语言和符号的不确定性,对后现代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现代主义艺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评价-文档资料

对现代主义艺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评价-文档资料

对现代主义艺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评价现代主义艺术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后期,首先是从以波德莱尔为首的法国象征主义开始的。

由于工业革命的完成,欧洲的生产力水平有了空前的提高,传统的作坊式手工业被大机器生产所替代,使得西方各国的社会结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乃至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变化。

不同于以往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艺术家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看法不再是直接单纯的再现,而是通过一种异化对现实中的事物进行隐喻、象征、反叛,从而在这种荒诞变形中找到一种自己内心的平衡,这种平衡是面对日益加深的精神危机而对于自然、人、社会的重新思考和定位,也是实现自我内心救赎和启迪世人的一种方法。

与此同时,西方的现代哲学和美学上对于本能的推崇,对于社会的悲观,以及对于资产阶级的虚伪等观点也影响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

例如在世人看来有些痴癫的尼采对于权威的挑战,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心里精神分析都成为当时现代主义艺术家们推崇的学说。

现代主义以其非理性、荒诞变形、扭曲抽象的特征撼动了世界,也激发了欧洲乃至世界继文艺复兴后的新一轮文明,此时涌现了许多风格迥异,造诣颇高的艺术家,尤其是在绘画和文学领域。

对于传统束缚的背弃使得艺术上百家争鸣,就绘画而言就出现了诸多流派,更使得毕加索,马蒂斯等一系列画家闻名于世,真正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发展。

同时,现代主义艺术更加注重对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鞭挞,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解放人类思想和督促社会改革的作用。

除此之外,由于现代主义艺术本身的一些局限性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否定它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产生。

现代主义的光辉我们不可否定,但同时根据辩证分析方法我们也应该指出其缺陷。

第一,现代主义艺术在其敢破敢立的同时也混淆了其对于艺术的概念,使得艺术的概念被无限的扩大。

例如马塞尔·迪尚在小便池上写了“喷泉”二字,便认定其为一种艺术,或许这可以称得上是自由意志的体现,但是我们似乎无法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体验,因此也就无法从真正意义上称为艺术了。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考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考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考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哲学界的一个重要思潮,它对传统哲学观念进行了颠覆和批判,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与思考方式。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对后现代主义进行思考,探讨其对于知识、真理、个体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首先,后现代主义对于知识的观念进行了重新解构。

传统观念中,知识被看作是一种客观存在,可以被确证和证明。

然而,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是一种主观构建,与个体和语言密切相关。

知识是由社会、历史和权力关系塑造的,不存在绝对的真理。

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如福柯和达尔库等人认为,知识并非客观存在,而是由各种权力关系和语言游戏所构建的。

因此,在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考中,我们需要反思和批判现有的知识体系,意识到知识的相对性和建构性。

其次,后现代主义对于真理的概念提出了挑战。

传统观念中,真理被认为是客观存在的,可以通过推理和证明得出。

然而,后现代主义认为真理是多元和多样的,不存在绝对的真理。

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如尼采和德里达等人强调了语言的力量和主观性,认为任何语言系统都包含着自身的局限和偏见。

因此,后现代主义哲学呼吁我们去解构和批判现存的真理观念,接受多元的真理存在。

在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考中,个体和社会的关系也得到了关注。

传统哲学思想中,个体被认为是一个独立和理性的存在,与社会相对独立。

然而,后现代主义认为个体与社会是相互关联和相互构成的。

个体的经验和认识受到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塑造。

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如福柯和布迪厄等人强调了权力、身份和文化的影响,认为个体是社会语境的产物。

因此,在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考中,我们需要思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意识到个体的主体性和社会的制约。

最后,后现代主义对于艺术、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后现代主义推崇多元和混乱的文化,反对现代主义的规范和集中。

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和文化表达方式多样且丰富,强调个体经验和身份的多样性。

社会也因为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而变得更加多元、流动和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刊特稿对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哲学思考张世英(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 100871)摘 要:西方后现代艺术是对西方传统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的一种反叛,与中国传统的“亦此亦彼”的思维模式有相似相通之处。

后现代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

我们从西方后现代艺术中得到的启发是:艺术应该生活化,但不能脱离视觉美、感性美;生活应该艺术化,但有待于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万物一体”的人生境界是最崇高的美。

我们还应学习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中关心民族命运的精神。

关键词:;后现代艺术;视觉美与人生境界之美;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919(2009)0420005206收稿日期:2008212218作者简介:张世英,男,湖北武汉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西方现代绘画,派别林立,其基本思维方式不脱“主体—客体”的框架,这是自文艺复兴特别是自18世纪法国大革命以来,西方近代哲学思想的核心。

作为西方现代画派之先驱的古典派与浪漫派的理想主义,是文艺复兴以后,由于人的自我觉醒和个性解放而过分重主体、轻客体的思想表现。

19世纪盛行的现实主义画派则反其道而行之,偏重对客观现实的忠实描绘,从思维方式来说就是重客体而轻主体。

20世纪初兴起的表现主义画派又由客体返回到主体,强调自我表现,主张融客体于主体之中,融物于自我之中,通过客体以表现主体,通过物以表现自我。

可以看到,西方现代各种画派的思维方式无非是在主体与客体、自我与物之间倚重倚轻之分。

而从现代画派由现实主义走向表现主义的发展趋向来看,则是越来越重主体,重自我表现。

以“主体—客体”为基本思维方式的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乃科学和理性的哲学前提,“主体性哲学”同科学和理性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也就因为这个缘故,西方现代画派都以科学和理性作为自己的构成原理。

这样,西方现代画就很自然地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11各派绘画艺术都与科学、技术有不同程度的、各式各样的联系。

例如写实主义的印象派就同光与色的科学研究密不可分;表现主义的立体派就与科学认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

当然,科学对现代画派的过分参与,也造成了现代画派对科学的质疑。

可以说,对科学的质疑与科学的参与在现代画派中往往交织在一起。

21追求视觉上的形式美和美的纯粹性。

与此相联系的是,现代绘画脱离生活,只能为少数专家、精英所欣赏,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实际上是艺术自傲而又自卑、自慰的表现。

31强调表现自我和与众不同的个性化,从而使绘画不易为社会大众所理解。

一现代艺术的这些特点也是其局限性之所在。

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后现代艺术,正是对现代艺术的这些特点及其局限性的一种反思和克服。

后现代绘画艺术由此而表现为如下一些特点:第一,现代艺术中本已蕴涵的对科学与理性的某种程度的质疑,发展为对科学与理性的进一步批判,特别是对科学和理性所崇奉的普遍性和标准尺度的固定不变性的批判。

被誉为“后现代艺术之父”的法国艺术家杜尚(Marcel Ducham p ,1887—1968)就曾说过:“我们毕竟要接受所谓科学的法则,因为这给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事物的真相。

也许它们只是幻第46卷第4期2009年7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s )V ol.46,N o.4Jul.2009象。

我们太看重自己了,我们以为自己就是这个地球上的主宰,我对这一点非常怀疑。

‘法则’这个词压根儿和我的处世原则相抵触。

科学显然是一种封闭的循环,每50年或者某个时候,新的法则一出,旧的就得全部改过。

我看不出我们为什么要如此推崇科学,因此,我要给出另一种伪证,我全部的所作所为就是在证伪,这就是我的个性。

我就是不能对生活抱一本正经的态度,但是,让一本正经带上幽默的色彩,倒是很有趣的。

”①杜尚早在1914年的作品《三个标准的终止》中就对科学尺度表达了一种嘲讽。

他让一根一米长的线从一米高的地方自由落体式地落到一个一米长的平面上,以形成任意弯曲的样子,如此重复三次,做成三个不规则的尺子。

杜尚把这样做成的尺子看成是他的艺术作品,以表示对巴黎计量局规定的标准尺的不敬。

杜尚的这个艺术作品,似乎是在开玩笑。

杜尚上述关于科学的那些言辞也似乎有些过激。

但仔细玩味,其中确实包含一些很深刻的哲理。

科学法则都是对作为有机整体的宇宙施行割裂分解和剖析的产物,它诚如杜尚所说(尼采也持这种观点),为生活所必需,但有失事物的真实面目。

天地万物,一气相通,其中各个部分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通,并且不断流变,生生不息,中国传统哲学所谓“万物一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特别是人的生活世界,更是如此。

作为西方现代艺术之哲学基础的主—客二分式,人为地把这个“一体”分裂为主体与客体,并以为,作为主体的人能凭借科学,通过理性的分析、判别,找到普遍性“法则”,从而征服自然,成为“这个地球的主宰”,于是形成“人类中心主义”。

但实际上,人所寻找到的普遍性“法则”只具相对性。

可是科学至上主义却把科学和理性绝对化,认为科学是衡量一切的最高尺度,于是科学所崇尚的理性普遍性反而变成了绝对固定不变的、束缚人的现实生活的牢笼。

但人的现实生活的特点正在于随时都在冲破各种固定的界限、界定,对科学至上、理性至上提出挑战。

这就是杜尚之所以“看不出我们为什么要如此推崇科学”,从而要对科学作出“证伪”的原因。

杜尚的思维方式,其实颇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有相似相通之处。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特别是易老之学,强调相反相成,阴阳合一,此中有彼,彼中有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中有二,二中有一。

这同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特别是同西方近代的主客二分式之重视界定、明晰,强调彼此有别,“说一不二”,有明显的差异。

请看杜尚1932年的作品“门”。

通常的门不是关就是开,开与关非此即彼,不可能做到开与关彼此合一。

但杜尚却设计了一扇可以同时既是开又是关的门。

他在两面墙壁直角相交处分别做一个门框,两个门框共用一扇门,当门向此墙的门框关上时,彼墙上的门框就是打开的。

杜尚通过这扇门的艺术品,表达的就是对西方传统思想所崇尚的对立、分离和彼此外在性的否定。

杜尚所设计的“门”后来被摄成了一张和门同等大小的彩色照片送到展览会上,引起观赏者的不少思考。

西方近代思想所尊崇的界定、明晰,彼与此判然有别,乃科学所必需。

中国几千年的思想传统所崇尚的融通、合一与模糊,有高远的精神境界方面的优点,但也是中国科学落后于西方的思想根源。

西方后现代艺术家杜尚,尽管不直接谈中国传统思想,实际上却是运用了中国传统思想来批判他们西方近代科学的弊端。

从杜尚的艺术思想那里,我们更懂得了中国传统思想的优胜之处和西方科学的某些流弊。

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处于一种“前科学”的状态。

当今之中国急需发展科学,不能简单地照搬杜尚对科学的批判态度,我们还应在保持传统思想文化的优胜处的前提下,多学习一点西方近代重分辨、明晰的科学精神。

我们甚至还需要更多地注重吸收、运用西方的科学精神来批判中国几千年来一味片面地崇尚合一、模糊的那种“前科学”状态的思想传统。

我们所处的思想文化状态与杜尚的处境有时代性的差异,二者对科学的态度不可能完全一致。

我们从杜尚的艺术思想中所应当吸取的,不是笼统地反对科学,而是把西方思想文化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当作前车之鉴,在强调发展科学的同时不重蹈科学至上主义、理性至上主义的6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 覆辙,以致把明晰、分辨变成普遍概念的固定性,从而束缚人的现实生活。

我们现在正大力提倡科学,杜尚的提示特别值得我们珍视。

我们需要警惕,不要因科学而抹杀人的精神生活,把人生弄得“千篇一律”,枯燥无趣,毫不“带上幽默的色彩”。

二反传统是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

传统具有凝滞性、顽固性。

反对科学至上主义、理性至上主义所崇尚的普遍性概念的固定不变性,同反对传统的凝滞性、顽固性是相通的。

作为后现代艺术之父的杜尚,在反传统方面有其独特的、惊人的表现。

1917年美国独立艺术家协会第一次展览,杜尚在一个陶瓷小便池上签了一个假姓名,并把这小便池起名为《泉》,作为艺术品送到展览会上。

1919年,他在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上画了口须和一束山羊胡子。

这些都是尽人皆知的杜尚反叛传统的例子。

杜尚不喜欢传统深重的欧洲,而喜欢没有传统背负的美国。

他说:“在欧洲,年轻人总像是老一代人的孙子,雨果、莎士比亚,或者其他人,甚至立体主义也喜欢说他们是普桑的孙子。

欧洲人真要动手做一点事,传统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不可能摧毁的。

在美国就不同,这里谁都不是莎士比亚的孙子,所以要发展新东西,在美国最好。

而且,这里的人互不干涉,你爱干啥就干啥。

”①我们当然不能单纯从字面上理解这段话,好像他既然“爱干啥就干啥”,就一定是一个完全任性胡为的人。

实际上,杜尚为人,超然物外,潇洒自在,不计名利,乐于助人,从不张扬个人,虽反传统,却与周围的人都能和睦相处,男人女人都很喜欢他。

原来他之所以反传统,其更深层的目的在于自由、变化、创新。

科学以“进步”的标准衡量事物,于是有进步与落后之分;艺术无固定标准,只要求变化、创新,科学的东西总是可以重复的,唯有艺术境界是一次性的。

真正的艺术品有永恒魅力,无所谓进步与落后,但后人如果简单重复模仿前人的艺术品,哪怕只是重复一次,也不成其为真正的艺术品。

此乃杜尚之所以反传统的真意之所在。

一个人如果老是甘于做雨果、莎士比亚的孙子,不敢越传统之雷池一步,那还有什么创新之可言,有什么艺术之可言。

杜尚敢于在蒙娜丽莎画像上画八字胡,类似中国人所谓“太岁头上动土”的精神,也许只有具备这种精神的人,才能有创新、有艺术。

杜尚所反对的传统是西方人的传统,是科学至上主义、理性至上主义带来的概念固定化、生活刻板化,与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不完全一样。

但中国长期封建专制主义的传统,其凝带性、顽固性与西方的传统相比,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华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但总起来说,需要新生。

我们今天的艺术家,如果有人不甘做孔子的孙子,敢于在孔子的头像上插上一朵小茶花,那该是一副多么发人深思的中国式的后现代画啊!也许这还只能算是模仿(模仿西方),但在中国文化氛围下能有这样的模仿,也应该算得是一次大胆的艺术创新。

三后现代艺术的另一鲜明特点是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西方现代艺术追求形式美、纯粹美、感性美、视觉美,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于是脱离日常生活成了现代艺术的一大特点。

杜尚一反现代艺术的这种旧传统,把艺术扩大到日常生活领域,扩大到追求人生意义的思想领域,让我们领会到了生活之美、生命之美。

他的作品《泉》(1917)并非简单的玩笑,而是他深刻的人生哲学的一种艺术表达:一个物品,在日常生活领域中,是一件有实用价值的东西,但当你把它放到一个新的地方,从新的角度去看它,它原先那种实用的性质就消失了,而成为供人赏玩的艺术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