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生态市建设规划
大连市总体规划资料
一、城市性质与职能
城市性质: 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我国东北地区核心城市,文化、旅游城市
和滨海国际名城。 城市职能: 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旅
游目的地和服务基地,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基地,东北地区展、
先进装备制造业中心
二、人口与用地规模
市域人口规模:
区-保税区城区和旅顺城区。 4.多节点:普兰店城区、瓦房店城区、庄河城区、
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花园口经济区、皮杨城区、 长海城区。
四、产业布局
• 构建“一心三带一区”的产业布局结构。 • 1.一心:核心区与旅顺城区共同构成,重点打造
面向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高端服务业、电 子信息、软件和文化创意产业。 • 2.三带:“哈大沿线发展带”,重点发展先进制 造业和综合服务业;“渤海发展带”和“黄海发 展带”,重点发展以石化、精品钢材、装备制造 为主体的临港工业,大力发展以滨海旅游业为主 体的现代服务业。 • 3.一区:“中部农业发展区”,发展现代农业、 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绚丽的大连
• 作为著名的海滨城市大连的确没有辜负大 自然的恩赐,一直以城市文明、环境优美 而享誉海内外,并先后荣获联合国世界人 居奖、环境全球500佳、全国文明城市、中 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等荣誉 称号,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名城 之一,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这里 度假休闲。
广场
中国足球之城
六、生态建设
▪ 生态安全格局建设 ▪ 构建“两横一纵、五大生态廊道”的生态安全体系。 ▪ 1.“两横”:指北部芙蓉山、鸡冠山、桂云花山、老
边山与高丽城一线构建的北部山地生态安全防护带和 连接成山头、金石滩、大黑山与荞麦山的城市生态安 全防护带。 ▪ 2.“一纵”:指沿瓦房店市高丽城、阴凉顶子和普兰 店南台至金州区大小黑山、旅顺老铁山一线构建的生 态防护带。 ▪ 3.“五大生态廊道”主要依托市域五条汇水面积大于 500平方公里的主要河流,包括复州河廊道、大沙河 廊道、碧流河廊道、庄河廊道及英纳河廊道。
大连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
大连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0.12.01•【字号】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9号)•【施行日期】2021.01.01•【效力等级】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9号)《大连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业经2020年10月29日大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2020年11月24日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0年12月1日大连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2020年10月29日大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20年11月24日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修改、实施、监督检查以及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相关活动。
本条例所称国土空间,包括本市陆域空间和管理的海域空间。
第三条本市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以全面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为指导,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完善配套法规政策,执行统一技术标准,实现建设亚太对流枢纽、环渤海创新策源中心,打造魅力宜居城市,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创新之都、浪漫海湾名城为总目标。
第四条制定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应当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以《大连2049城市愿景规划》为统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坚持陆海统筹、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先规划后实施,实施规划全周期管理;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社会公众利益,确保公共空间优先、公共交通优先和公共配套优先;坚持地域特色,强化风貌管理,延续历史文脉;坚持规划管控,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兼顾规划的可操作性。
大连森林公园规划方案
大连森林公园规划方案一、项目背景大连市位于辽宁省东南沿海,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国际滨海旅游名城”。
为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宜居生态城市,我们计划规划建设一座大连森林公园。
大连森林公园将致力于保护珍稀物种,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供优质休闲空间,并成为城市绿色发展的标志性项目。
二、规划目标1. 打造绿色生态空间:通过合理规划,将大连森林公园打造成为城市绿肺,提供丰富的植物种类,增加城市的氧气供给量,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2. 保护生态环境:致力于保护和修复原有生态系统,加强对珍稀植物和动物的保护,并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保障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
3. 提供休闲娱乐场所:规划丰富的休闲娱乐项目,例如散步道、自行车道、儿童游乐园等,满足市民多样化的休闲需求,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4. 推动科普教育与研究:建立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的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实验平台。
三、规划内容1. 植被景观规划:将大连森林公园规划为独立的生态系统,引入多样的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花卉等,打造不同季节都有景观可观赏的生态空间。
2. 活动场所规划:规划儿童乐园、休闲广场、运动场等丰富的活动场所,提供各类户外活动场地,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3. 交通规划:建立便捷的交通网络,包括步行、自行车道、环线观光道路等,提供不同出行方式的便捷通道,减少机动车辆对环境的污染。
4. 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公共厕所、餐饮服务网点、休息驿站等基础设施,提供便利的服务配套,为市民提供舒适的公园体验。
5. 环保设施规划:布置垃圾桶、回收设备等环保设施,提高公园的环保意识,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
四、管理与运营1. 成立管理团队:成立大连森林公园的管理团队,负责公园的日常管理、维护和安全监管,确保公园的正常运营。
2. 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公园内的安全规范,设置监控设备,加强安全巡逻,保障市民在公园内的人身财产安全。
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规划研究
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规划研究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紧邻大连市中心城区,是大连重要的近郊区域。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功能的外溢,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迎来了其发展的重要时机。
而作为城市的近郊区,如何在其自身开发建设过程中保持其良好的生态体系,本文从生态科技创新城的规划编制过程出发,探讨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近郊区的生态开发模式。
标签: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生态建设;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紧邻大连市中心城区,作为城市的近郊区,其是承接未来大连市城区功能转移的重要区域。
因此,在规划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处理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通过多方面征询意见,构建了在生态规划指引下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体系,并有效指导了后续的开发建设,有效的缓解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冲突。
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更也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级人才的入驻提供了坚实基础,能够有效推进了城市的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活力。
为此本文对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规划编制过程进行研究,进而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近郊区的生态开发模式。
1 规划背景随着沿海经济带的开发战不断升级成为国家级的发展战略,大连市政府从具体的实际出发、紧抓发展的机遇,逐渐推进生态科技创新城建设,并作为全地域城市化的发展进行中是一个重点内容。
其创新城不仅是创新性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载体,它也是一种依托,同时还将其视作较为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发展以下高端科技服务产业,如商务和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和科技中介、生物技术、创新和动漫产业、工业设计、教育培训等。
此创新城的建立对大连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也有助于大连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前后授予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为“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和“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
由此可见,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的建立对大连整体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现状分析随着将来的建设和开发,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产业得以不断推进,呈现出下面这“三带”总体分布格局,第一是生态保护,它位于南部的山地,第二是融合发展带,它在东部方向的沿海地带,第三是滨海休闲旅游带,其位于西北部。
大连主体功能区规划20142020年
大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2014-2020年)目录序言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自然状况第二节综合评价第三节面临形势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主要目标第四节战略任务第三章主体功能区划分第一节全市主体功能区类型第二节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第四章优化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第二节区域发展定位及重点第五章重点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第二节区域发展定位及重点第六章限制开发区域第一节农产品产区第二节重点生态功能区第七章禁止开发区域第八章保障措施第一节主要区域政策第二节实施与主体功能区对应的绩效评价第三节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职责第四节监测评估附表1 自然保护区表附表2 风景名胜区表附表3 森林公园表附表4 地质公园表附表5 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区表附表6 水产种质资源表附表7 一级水源保护区表附图1 大连市空间开发战略格局示意图附图2 大连市主体功能区区划图附图3 大连市各类主体功能区分布图名词解释序言为了进一步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明确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完善区域开发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编制《大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是大连市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依据,是针对全市国土空间开发的基础性、战略性、约束性规划,是相关区域规划、城镇规划、土地规划以及其他专项规划在空间开发和布局的主要依据,是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的规划期是2014-2020年,规划任务是长远的,实施中将根据形势变化和评估结果适时调整修订。
规划范围为全市陆地国土空间以及毗连海域。
鉴于海洋国土空间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特殊性,有关部门将根据本规划编制全市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本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另行发布实施。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自然状况大连市位于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地处东经120度58分至123度31分,北纬38度43分至40度12分之间,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辽阔的东北平原,全市陆地和岛屿总面积约13639平方千米。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辽政发[1999]11号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正文:----------------------------------------------------------------------------------------------------------------------------------------------------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辽政发〔1999〕11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辽宁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辽宁省人民政府1999年3月15日辽宁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生态环境建设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定《辽宁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一、辽宁省生态环境现状(一)辽宁省自然资源概况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东经118°50′至125°47′,北纬38°43′至43°29′之间。
海岸线长2178公里,近海岛屿506个,全省陆地总面积14.68万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为14个市、100个县(市、区)、1262个乡(镇)。
辽宁省地质属华北台块,呈现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的鞍型地貌。
东西两侧构成辽东山地丘陵区和辽西山地丘陵区,中部为下辽河平原及三角洲。
全省大小河流321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干、支流46条,主要水系有辽河、浑河、太子河、大凌河、鸭绿江以及渤海西岸和辽东半岛直流入海诸河。
全省水资源总量为362.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0.5%。
全省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全年日照时数2300至3000小时,年均气温在5℃至11℃之间,南北温差、无霜期差别均较大。
地区降水分布不均匀,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变幅在400至1200毫米之间。
全省山地丘陵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58%,平原占33%,水域占9%。
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利用率达95%,非农用地比重大,占总土地面积的8.2%,高于全国平均1.2个百分点。
大连城市生态休闲环境规划设计研究
2 大连城 市生态 休 闲环境 实态解 析
2 1 大连城 市生 态休 闲资源现 状 .
文化而 闻名 国内外 。大 连的各类 型公 园 已达数 百个 。本文 依据 公园 的性质 、 规模 等因素 , 将大连市 7个辖 区的 5 4个 主要 城市公
城 郊 生 态 农 业 区
1 自然资源。大连地 处辽东 半 岛的最南端 , 面环海 , 岸 园列 入 本 次 研 究 范 围 。 ) 三 海 2. 线总长 1 0 m。绮 丽的海 滨风光 , 富 的海 上资 源 , 延 曲折 2. 4 6k 9 丰 绵
大 连 城 市 生 态 休 闲 环 境 规 划 设 计 研 究
张友奇
摘
郑思源
要: 通过对 大连城 市生 态休 闲环境的 实证研究 , 空间分布的总体布局和 自然 生态的整合 两个方 面提 出规 划设计 的 从
策略 , 以期 为大连及其具有 同质特征的北方沿海城市的生态休 闲环境 的建设提供 一些理论支持 。
.
风景名胜 区 大连金 滩 风景名胜 区
开发区
l0 l
都” 的美誉 。一直 以来 , 大连市确立 了“ 环境立市 ” 环境 兴市 ” “ 的 2 2. . 3 城市公园 方针 , 环 境革 命 提 高 了城 市 的 品位 , 用 也创 造 了 大连 的城 市 品牌 。 大连 的公 园历经百年 , 风格迥异 , 因融合 了青 山碧海 、 并 中西
风景名胜 区
大 连旅 口
基本 自然情况 风景 区由一条绵延 东西、 临海岸的滨海 濒 路贯 穿, 次分布着棒棰 岛等十大景 区 依 时期和近代战争的遗迹 风景 区具有海、 礁、 津、 岛组成的立体式的 海滨风光 , 也成为海滨游 览以及度假疗养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2013年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2013年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21•【字号】大政办发[2012]127号•【施行日期】2012.10.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2013年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大政办发[2012]127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大连市2013年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10月21日大连市2013年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为全面加快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特制定2013年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辽宁省青山保护条例》为指针,以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为主导,以全域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城市智慧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思路,以全域绿化为目标,以城镇、道路和公共环境绿化为重点,以企事业单位绿化等社会化造林为基础,以经济林发展为辅助,以青山保护工程为支撑,增加资金投入,坚持造管并重,推广实用技术,深化林权改革,实行全方位、规模化造林绿化,推进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提标准、上水平,为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
二、基本原则2013年全市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遵循以下原则:(一)属地管理原则。
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科学管理,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全权负责工程建设,建立属地管理责任制度。
(二)全域绿化原则。
坚持全方位、不断线、成单元植树造林,做到点线片面相连接,山水路村全绿化。
(三)优质造林原则。
以提高造林质量为主攻方向,挖大坑、栽大苗、浇大水、支大架,确保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
(四)目标管理原则。
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
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东北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转变发展方式 改善民生、以人为本
2007年
大连 天津滨海新区
上海浦东新区
深圳特区
大连市规划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1.3
城市发展总目标:
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与自主创新的优势,实现经济发 达、社会和谐、文化繁荣、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 发展目标。 将大连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备、城市功能完善、产业 集群高端、具有较强辐射和服务功能的东北亚重要 国际城市。
文化、旅游城市和滨海国际名城:大连的人文历史资源、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大连城
市环境优美、滨海特色尤为明显,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下大连 应依托人文历史资源、风景旅游资源大连等市核规划心局竞中争国力城市,规建划设设计滨研究海院国际大连名市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1.3
市域常住人口规模预测
旅游型 旅游型 商贸型 工业型 商贸型 综合型
工业型 旅游型 综合型
综合服务 型
大连市规划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1.3
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与战略
发展目标:
以资源保护为前提,以创新机制为保障,通过产业合理布局,带动人口 集聚,推动城市组群化发展,形成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功能结构合理配 置、生态环境和谐优美、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社会服务统筹管理的城乡 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
用地规模: 现状:2009年,城市建设用地387.7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 106.3平方米。 预测: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496.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 99.2平方米。
大连市规划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1.3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的通知-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的通知正文:----------------------------------------------------------------------------------------------------------------------------------------------------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的通知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1999年7月,经市政府批准,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调整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的通知》(大政办发[1999]88号)o近年来,随着我市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大大连”建设步伐的加快,原区划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范围需要作必要的调整。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调整后的《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予以公布。
二OO五年三月十八日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为保护和改善我市空气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和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等五项环保行业标准的通知》(环科[1996]617号)精神,制定本区划。
一、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划分(一)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1.金州国家森林公园--大黑山景区及城山头海滨地貌自然保护区。
2.旅顺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含双岛湾石化加工区及旅顺经济开发区和两区中间地区)、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和大连海滨--旅顺口风景名胜区的旅顺口区段。
3.普兰店国家森林公园,即龙山景区、巍霸山景区、鸡冠山景区、皮口景区。
4.大连冰峪沟风景名胜区、天门山风景区、仙人洞国家森林公园和辽宁仙人洞自然保护区。
5.长海县全县。
6.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渔沟森林公园、卧龙植物园。
7.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区。
(二)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南起香炉礁港务公司,沿铁路线经广播电视转播台、香周路、香甘立交桥、西南路、华能化工厂、东海路、西南路、松江路、椒北路至甘井子公园,沿铁路线至甘井子路、甘中街、甘海路、海茂路连线以南地区。
大连市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靠 地方 财力 安 排无 法保 证 防护林 建 设, 如果此项资金落实不 了, 将影 响全 市林业生态建设的速度 和质量 。
( ) 态公 益 林 四 生
补 、以奖代补方式对花卉项 目 择优进行
我 市苗圃 已发展到 42 ,主要分 布 2处 在普兰店 、 金州新区 , 总育苗面积达 5 - 8
万亩, 年育苗能力 Z 亿株 , 7 从而解决 了 苗木需求问题 。 苗圃作为苗木生产基地, 为大连市农村造林及城市绿化工作做出
了巨大贡献。目前 , 除特殊品种外 , 我市
然领取退耕还林补贴现象 。
( ) 业 苗 圃 二 林
检查发现 , 个别乡( )村违反现金使 镇 、 用管理规定 , 采用大额现金购置苗木 , 支付 手续不齐全 , 且票据不正规 .
四 、 议 建
( ) 一步 落实退耕还林补 助政 策 一 进
延长退耕还林补助期 限 ,适 当提 高补 贴标准 ,继续坚持 补贴资金通过
目单位 及地块实施 “ 以奖代补 ” 政策 ,
后 ,一些得到政府补贴的苗木生产企 业借机抬高苗木销售价格 , 囤积苗木 ,
捂苗不买 ,造成我市造林绿化所需苗
点 。可采取事先与苗木生产企业签订 苗木购置合 同( 协议 ) 等措施 防止其哄 抬苗价 、 扰乱苗木 市场 ; 同时也要 防止 苗圃建设一哄而上 ,出现因苗 木生产 过剩 , 导致供 大于求 , 伤林农利益 。 损
配套不完备 ,部分苗圃为了得到政府
补贴 临时建设 、 改造苗 圃, 而得到补贴 后 又转 产 。2 1 0 0年 实行大 规模 造林
大连城市规划
大连城市规划大连是中国辽宁省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也是辽宁省的省会。
作为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大连的城市规划注重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品质、改善居住环境和保护环境。
首先,大连的城市规划注重经济发展。
大连致力于打造现代化的经济中心,通过引进外资和培育本土产业,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大连发展了一批重点产业,包括船舶制造、海洋工程、信息技术和高端制造业等。
同时,大连还积极发展旅游业,利用城市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吸引国内外游客,增加城市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其次,大连的城市规划注重提高城市品质。
大连注重提供高品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打造宜居城市。
城市规划包括建设现代化的住宅区、商业中心和公共设施,提供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大连还注重改善城市景观,保护自然环境,建设公园和绿化带,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通过这些举措,大连提供了一个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三,大连的城市规划注重改善居住环境。
大连通过建设现代化的住宅区和设施,提供多样化的房屋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大连还注重发展社区服务,提供健康、教育和文化等设施,增加居民的福利。
同时,大连也加强了城市的管理,提高了治安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水平,使居民享受到安全、宜居的住房环境。
最后,大连的城市规划注重保护环境。
大连位于海滨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为了保护这些自然资源,大连采取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
大连推行了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大连还加强了对环境的监测和治理,确保城市的空气和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大连的城市规划注重绿化和园林建设,保护植被和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
总而言之,大连的城市规划注重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品质、改善居住环境和保护环境。
通过这些措施,大连确保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成为一个宜居和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规划的通知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6.12•【字号】大政发[2010]47号•【施行日期】2010.06.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规划的通知(大政发[2010]47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现将《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二日大连建设区域核心城市规划序言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完善沿海开放战略,推进东北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对大连的新要求、新期待,也是大连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提升大连在东北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和核心作用,根据《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和大连市委、市政府部署,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在地域范围上,主要立足大连市所辖行政区域及海域,在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上面向辽宁沿海经济带、东北腹地和东北亚地区。
在内容上主要围绕建设区域核心城市,着重对提升城市功能、现代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以及宜居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规划。
规划基期为2010年,期限为10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30年。
第一章规划背景发展基础大连市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和近几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能力,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建设区域核心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
具备建设区域核心城市的经济基础。
2009年,大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达到世界银行的进入发达国家衡量标准。
2009年,大连经济总量占东北14.4%,占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总量56.2%(下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62.9%,海港货物吞吐量占51%,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占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56.6%,在区域发展中综合实力显著。
国务院关于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7.04.09•【文号】国函〔2017〕45号•【施行日期】2017.04.09•【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国务院关于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7〕45号辽宁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请审批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7年修订)》(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大连是北方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大连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大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和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555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5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96平方公里以内。
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要根据大连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以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
大连总体规划方案-更新版
大连总体规划方案项目背景大连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城市,自然资源和人才储备均非常丰富。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大连市政府制定了一项全面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该方案旨在建立一个更加现代化,节能环保,人性化,高效便捷的城市。
规划目标总体规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实现以下目标:•建立现代化城市:将大连市打造成为一个全球化的现代化城市,包括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和高品质的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生态城市:保障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使城市拥有高品质空气,水和环境质量。
•巩固城市核心区:发展城市核心区,建设商业和文化中心,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高效的交通枢纽:实现交通网络的全面交叉,减少交通堵塞,为公众提供高品质的交通服务。
•推进城市居住资源平衡:扩大城市居住空间,提高居住质量和居住环境。
实施方针•发展绿色产业:通过高技术和环保的种植技术开展城市园林项目和绿化带项目,同时推广绿色住宅,在城市生态上做出巨大贡献。
•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倡导大连本土文化和价值观,挖掘当地文化内涵和人文历史,搭建特色文化和体育产业平台。
•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制定市场化方案,鼓励企业投资科技,促进大连市广泛的技术应用。
•加强城市管控: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建立完备的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加强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卫生的控制和评估。
•安全监控和应急救援:推动公共安全监控与预警系统建设,建立精准的应急求援系统,确保公共安全。
总结大连市政府制定的总体规划方案通过对城市各方面的深入分析和梳理,旨在建立城市现代化,建设绿色城市,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城市协调发展。
这将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和依托。
大连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研究
E v ometl ngm n 二_ ni n n ae etL - r aMa J
大 连市环境保护 “ 十二五’ ’ 规划研究
何远 光 严 良政
( 大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 院, 辽宁大连 16 2 ) 0 3 1
摘
要 :十 二 五 ” 期 , 着 大连 全 域 城 市 化 快 速 推 进 , 济 社 会 持 续 快 速 发 展 , 源 消 耗 量 、 染 产 生 量 迅 速 增 加 , 资 源 “ 时 随 经 资 污 给
中 图分 类 号 : 3 X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4 1 2 (0 2 0 — 0 9 0 17 — 0 12 1 ) 10 6 — 4
1 引 言
“ 二五” 十 时期 , 大 连 市 深 入 贯 彻 落 实科 学 发 是 展 观 , 抓 机遇 , 抢 实施 辽 宁沿 海经 济带 开 发开 放 战略
染 溯 源追 究 和补 偿制 度 L。积 极推 动 禽畜 养 殖 污染 4 ] 减排 , 开展 区域 性 调整 污染 物排 放 总量 控制 。
42 重 点解 决 关 系 民生 的环境 问题 。 . 持续 改善环 境
质量
生态市建设为抓手 E , z 以保 障环境安全为重点 , ] 把环 境 优 势转 化 为 品质 优 势 , 设 环境 优 美 、 建 风光 秀 丽 的
大连市各区及城市重点建设规划
(一)辽宁省“五点一线”战略发展布局
辽宁沿海经济带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毗邻渤海和黄海,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 锦、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所辖行政区域,陆域面积5.6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920公里,海域 面积约6.8万平方公里。
“五点一线”
“五点”即:辽宁沿海岸线上的
1.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
以市内四区、高新园 区、旅顺口区为中心
以普湾新区、金州新 区-保税区城区为中心
以长兴岛、瓦房店为 中心
以庄河、花园口、长 海为中心
3.“多点” 指除中心城区和普湾新区外的其他重要 城镇(街道)或产业组团,包括:双岛 湾、三涧堡、长城、营城子、大魏家、 七顶山、金石滩、大李家、登沙河、杏 树屯等。
”退二进三“:指第二产业从市区退出,发展 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重点建设地区:大连市区、普湾新区[1]、长兴 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花园口经济区。([1]普湾新 区包括:普兰店城区,金州区的石河街道、三十 里堡街道,瓦房店市的炮台镇、复州湾镇。)
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61布局两城四区规划三横三纵交通路网西北中心城发展路径71机场新区72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73大连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74大连空港商务区75大连体育新城76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77大连北部商业区八中山区九金州新区十大窑湾国际港务区十一西岗区长春路南及工人村将建商业商务区十二沙河口区西安路二期开发建设十三钻石海湾规划十四梭鱼湾规划一辽宁省五点一线战略发展布局五点一线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包括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一线即
地理位置: 1. 普湾新区距大连市中心45公里,距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40公里,距即将建设的大连新机场18公里,距大连港40公里,距大窑
湾港29公里,从沈海高速公路大连后盐到三十里堡出口只有20分钟车程。 2. 沈海高速公路(原沈大高速)在普湾新区设有三十里堡、石河、海湾北、瓦房店南共4个出入口。在建的皮炮高速(皮口-炮
大连绿地生态城规划方案
大连绿地生态城规划方案简介大连绿地生态城是由绿地集团在大连市中部新区打造的一座现代化生态城市。
规划面积约12.3平方公里,其中约7.7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规划为城市绿地,占整个城市规划面积的62%。
该项目是继上海世博园区后,绿地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又一重要的城市建设示范项目。
发展思路大连绿地生态城的建设以美丽、现代、绿色、智能为主要发展思路。
以生态为基础,以产业为支撑,以绿色低碳为引领,以智慧服务为提升,以宜居智慧城市为目标,将打造一座能够满足居民生活、工作、休闲和游玩需求的城市。
规划布局大连绿地生态城规划布局一共分为五个功能区:都市核心区、优美生态区、活力创新区、美丽休闲区、智慧服务区。
都市核心区都市核心区面积约为1.8平方公里,是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域。
该区域将拥有商业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生活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交通中心等众多功能,集中呈现城市的商业、文化和娱乐氛围。
优美生态区优美生态区为大连绿地生态城的主要特色之一,面积约5.8平方公里。
该区域将打造成一片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区域,成为居住、观光、休闲的重要场所。
优美生态区将在城市中心区的两侧设置城市公园、生态园、休闲公园、游泳馆等设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体验。
活力创新区活力创新区位于优美生态区的东侧,面积约1.0平方公里。
该区域将成为大连绿地生态城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区,以科技、生态、信息等行业为主导产业,打造成一个蓬勃发展的创新生态圈。
美丽休闲区美丽休闲区以生态环境为特色,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
该区域分布有多条、众口称赞的风景线路,其中徐家湾景区、环城公路景区、黄沙滩景区是该区域的三个重点景区,拥有世界级的海岸线和度假区。
智慧服务区智慧服务区是大连绿地生态城规划的一个独特之处,将成为城市核心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约为2.2平方公里。
该区域将运用大数据、云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创建智慧城市服务体系,为城市的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总结大连绿地生态城规划方案是绿地集团在大连市中部新区的示范性建设项目,充分体现了以生态为基础,以产业为支撑,以绿色低碳为引领,以智慧服务为提升,以宜居智慧城市为目标的发展思路。
关于大连市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思考
缘乞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年4月第23卷第8期关于大连市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思考王迎春(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按照国家关于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决策部署,提出了应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科学谋划“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多措并举提高能力,以构建生态环境监测新体系,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发展规划;思考中图分类号:X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1)08-0177-021引言“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全面走上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第一个五年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将生态环境监测纳入生态文明总体改革方案。
经过新一轮的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监测被赋予新的定位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提出了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评价体系的最新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必须科学规划,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折页O2“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2.1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机制有待完善垂直管理改革后,人事等政策尚不明确,人员队伍不稳定,激励机制有待完善⑷。
2.2环境监管精细化支撑能力有待加强为了说清楚污染来源,环境监测需要精准、系统、前瞻,但是目前距离“说得准、说得清、说得明”尚有不小差距。
现有监测网络布局有待优化,针对突出环境问题和重点区域的调查性监测,以及新兴环境问题、全球热点区域的研究性监测和环境健康风险监测较为薄弱。
2.3监测用房面积不足,基础设施老化监测用房老旧,导致不能按介质、分项目、归类型,井然有序的对实验室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区管理。
实验室内基础设施陈旧,很多都是几十年前购买,通风、水电严重老化,制约了新项目的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生态市建设规划(2009-2020)简本大连市人民政府2009年6月为落实《辽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积极探索可持续的经济社会生态化发展方式,构建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建设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的生态宜居城市,特编制《大连生态市建设规划(2009-2020)》。
一.生态市建设基础大连市区位优势独特,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国辽宁省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处于环渤海地区的圈首,是东北地区的门户,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邻。
大连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以石化、装备制造、造船、电子信息为主的工业格局,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循环经济建设和清洁生产审核均有一定基础,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淘汰工作开展较好,工业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绩。
大连市生态环境基础条件良好,森林和湿地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程度较高,农产品基地土壤环境处于较好状态,电磁辐射环境质量良好,森林覆盖率41.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6平方米,均高于生态市指标要求。
海洋生态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和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在全国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但大连生态市建设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既包括资源、生态和环境要素等硬件条件不足,也涉及监管能力、文化意识、资金投入、管理制度等软环境方面的制约。
金州以南地区水、土资源和能源自给率不足,集约化利用程度不高;岸线和近岸海域开发利用无序,局部近岸海域生态破坏和污染严重;市区地下水污染、酸雨污染较重;局部生态系统仍遭受破坏,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尚未形成。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扩张的瓶颈制约将进一步凸显,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
软件支撑条件方面,全社会绿色消费和环保意识仍需提高,环保监管能力、资金投入和与环保相关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尚需加强,亟需构建经济、环境、人居、文化和保障相辅相成的发展体系。
二.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与指标大连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生态格局、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六大体系”建设为载体,推进大连市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建设理念、资源利用模式和社会文化观念“四大转变”,构建全域生态安全系统格局,统筹协调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两大体系之间的关系,实现“绿脊连通、海滨环绕、山水相融、人地和谐”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建设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的国际知名生态宜居城市。
生态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基于全域生态的理念,构建“一条南北绿色中脊,多个山海开放廊道”的生态格局;将大连建设成为生态系统健康协调,城市布局科学合理,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经济运行高效平稳,人民生活健康富裕,基础设施齐全便利,支撑体系健全有力,居民生态意识和文化素质良好的国际知名生态宜居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循环经济高度发展,能源、资源高效利用,人与自然持续协调发展,达到“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最终目标。
规划用5-10年时间,将大连市建成国家级生态市。
规划分为两个阶段。
(一)建设达标期(2009-2015):针对制约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影响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完成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保障等生态城市的核心体系构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及工业重点行业规模调控,形成适合生态经济发展的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生态化初具形态;在全市创建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区,全市各县(市、区)基本建成生态县(市、区);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等指标达到国家生态市指标要求;倡导循环经济理念,营造公众参与生态产业建设的社会氛围;初步建立发展生态经济的保障机制和实施框架,构建绿色消费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总体上遏制生态局部恶化趋势,改善重点区域和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称号;生态市建设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二)巩固提高期(2016-2020):形成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建立完善的循环型工业发展机制和框架。
能耗、物耗大幅度降低,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工业废物产生量大幅降低,重点产业和园区达到或接近“零排放”,全市生态基础设施结构和功能齐全,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成为生产力发达、布局合理、人民生活富裕、生态文明发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城市。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的生态市指标体系,大连市在5项基本条件中已满足了3项,另两项基本条件在规划达标期内将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大连生态市建设规划指标体系包括达标性指标和扩展性指标两部分(见附表)。
达标性指标共19项,即国家规定生态市创建的19项指标,目前已有13项指标达标。
规划到2015年,19项指标将全部达标。
扩展性指标是根据大连市的生态基础条件和特点,专门设置的约束性和优化性指标,用来补充和提高生态市建设的水平的评价指标。
扩展性指标共5项,目前已达标2项,预计到2020年会全部达到参考指标要求。
三.生态功能区划和控制分区(一)生态功能区划一级生态功能区:综合考虑大连市海陆并存、山水相依、资源类型复杂多样的特点,及其社会经济的空间发展定位,兼顾行政区划的完整性,将大连市划分为4个一级生态功能区,分别为山地生态结构性控制区、丘陵农业—都市生态经济区、海岛生态防护区和近岸海域生态防护区。
二级生态功能区:在一级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区域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和生态服务功能的不同,将大连市分为10个二级生态功能区,分别为北部低山生态屏障区、中部低山生态控制区、南部低山生态防护区、滨海都市生态经济区、丘陵河谷生态农业区、东部海岛生态防护区、南部海岛生态防护区、近岸海域渔业与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典型海湾型港口发展和生态系统保护区、典型海湾型港口发展与污染控制区。
三级生态区:在二级区划的基础上,对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环境敏感性和城市组团发展定位进行空间细化,将大连市划分为碧流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75个三级生态区(其中陆域68个),具体分区见附表。
(二)生态控制分区根据区域生态和资源环境条件、发展潜力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将全市域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集约开发区,分区制定不同的环境保护策略。
禁止开发区:指依法设立的各类保护区域及其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核心区)、森林公园(核心区)、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老黑山、步云山、栗子房山、大黑山、小黑山、老铁山等重要山体、河流水域和重要湿地等。
区内实施严格保护,禁止任何改变现有生态基质和生态格局的开发建设活动。
限制开发区:指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或生态敏感性较高的区域,包括各类需要保护的生态功能区、水土保持高敏感地区、水源涵养高敏感区域(主要为大连市北、中、南三片丘陵山地)等。
限制开发区实施保护优先,适度开发。
集约开发区:指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以外的区域,主要为沿海平原区域。
集约开发区实施优化提升,集约发展。
四.生态市建设任务生态市建设共涵盖生态格局、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六大建设任务。
(一)生态格局建设陆域生态格局以主要丘陵山地及其间的林地、农田等为基础,构建贯穿全市域南北的生态控制中脊,以路网、水网、林地、农田为依托建立连接东西山体与沿海地带的生态廊道,形成“一条南北绿色中脊,多个山海开放廊道”的生态基本格局,实现东西山林与沿海地带以及南北山林的连通。
生态中脊由山体生态控制区和生态连接带组成,生态连接带依托成片的林地、农田、交通绿化带等构建,宽度视当地地貌、土地覆被等具体情况而定,但不小于1公里,对生态连接带上的植被实行严格保护。
主干河流生态廊道以复州河、大沙河、碧流河、庄河、英那河、登沙河、清水河、赞子河、湖里河、马栏河、李官村河、三十里堡河等河流为依托构建。
道路生态廊道以哈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丹大高速公路、滨海大道等主要道路为依托建立。
大连主城区、经济开发区、金州城区三者之间构建绿色隔离带,用于防止城市和工业区的无序扩张,除市政基础设施外,蜂腰地带禁止城市开发建设。
海域生态格局保留一片空间,筑起一道屏障,建设一条走廊,打造一个基地。
保留甘井子区黄龙尾——瓦房店市浮渡河口等砂砾海岸的自然岸线,保护沙滩、景观等旅游资源,形成一片海洋生态空间。
保护和恢复金州杏树屯镇老鹰咀以北的滨海湿地,筑起一道海陆发展的生态屏障。
保护和恢复开发区城山头自然保护区至甘井子区营城子镇黄龙尾近岸海藻床,建设一条海洋生态走廊。
以长山列岛海域为重点,打造一个绿色海产品基地。
基本生态控制线为维护全市陆地和海域生态安全,防止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和价值的保护区、重要水域、湿地、岛屿遭到不可逆转的人为破坏,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划定生态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包括:1)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一级水源保护区、集中成片的基本农田;2)坡度大于30%的山地、集中分布的森林、金州以南海拔超过60米、北三市海拔高于100米的山地;3)主干河流、水库、重要湿地以及河滨、库滨保护地带;4)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生态廊道;5)重要岛屿;6)其他需要进行基本生态控制的区域。
总面积约为6300平方公里,约占大连市陆域面积的50%。
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用地实施严格保护,除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公共设施、旅游设施、公园等公共或公益性设施以外,严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和工业园区发展。
(二)生态人居建设生态区域结构。
以“一轴-两翼-多中心”的总体结构推进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促进市域人口和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按照“规模均衡、功能疏解、结构寻优”的总体目标建立市域多中心体系,优化城市核心区、大窑湾、金州共同组成的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以旅顺口、庄河、瓦房店和普兰店为核心构建中心城市外围主要的“反磁力”中心,引导人口和功能在市域的合理集聚,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科学主动引导中心城市人口和职能向外有机疏解,遏制城市蔓延趋势和速度。
生态城镇空间结构将大连市域城镇体系划分为一个中心城市、三个生态次区域、八个生态新城、若干个生态村镇。
以“生态优先、组团布局、公交先导、混合高效”为总体原则进行生态城镇空间结构优化。
依托三个生态次区域,培育多中心体系。
将大连市域划分为以庄河为核心、带动花园口的北部生态次区域、以普兰店为核心、带动瓦房店、长兴岛、皮杨、长海的中部生态次区域、以旅顺为核心的南部生态次区域,实现“一心三核”的市域多中心体系布局结构。
生态化交通建立生态化交通结构,优先建设优质公交系统,形成以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多层次客运交通服务体系,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60%,其中轨道交通出行占公交出行的40%以上;以多中心和均衡组团结构促进“短出行”交通结构的形成,引导出行需求的就近达成,避免大量长距离通勤出行。